小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立足素质教育 加强教学管理

2024-08-15

小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立足素质教育 加强教学管理(精选10篇)

小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立足素质教育 加强教学管理 篇1

小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立足素质教育 加强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管理手段的优劣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新办法。我校始终把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校从教学管理机构、课堂教学管理、教研管理这几个方面加大了内部管理的力度,狠抓教学管理这一学校管理的核心,真正体现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

一、机构健全,管理有效

教学工作要正常运转,必须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构,确立机构的职能,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学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我校为了认真贯彻教育方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确立了抽屉式的教学管理机构,建立各部门的管理规程、岗位职责,不断完善和加强各职能系统的运行机制与调节手段。各部门人员各司其职又团结协作,学校领导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环节,为教学服务。教导处、各教研组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全方位地、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首先,根据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对教学工作的意见,结合学校师资、生源、教学条件等拟定教学工作计划;根据教师的知识能力、个性特长合理搭配好各年级及教研组的教学力量,按《课程计划》、学科特点及学生心理特征编排好课程表,安排好各项课程教学活动,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其次,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出切实的质量标准,将教学的检查指导、督促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如每学期进行两次全面性的常规大检查,并加以量化评分,平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进行随堂听课,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动态。各教研组组织教师根据学生及自身特点制定教改实施方案、总结推广教学经验,开展教师教学联谊活动,制定具体措施。隔周举行一次全校性的教研活动,以加快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第三,教师结合教学活动,学习教学理论,学习大纲,举行各种讲座,研究课堂教学管理与控制,指导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落到实处。我们采用“派出去,请进来”,就这一年教师派出去学习30人次。先后分别邀请特级教师钱正权和贺诚来校讲学指导。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每周至少做两张读书卡片。

二、课堂教学,求实创新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师生最基本、最主要的实践活动,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所以我校紧抓了课堂教学控制与管理的缰绳,进行“强化课堂教学改革,高扬学生主体地位”为主题的教改实验,强调课堂教学自主化。

1、抓教学目标

我校每学期都组织教师学习《纲要》,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掌握教学要求。要求各学科在课堂中的各个环节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手段体现时代特点。学校各个科室和每个教师办公室配有电脑,并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要求能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2、抓教学结构优化

一是抓驾驭课堂,稳定课堂教学秩序,包括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提问,组织课堂练习,控制课堂内的时间分配。(这些都需要教师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所以我校对教师备课的检查是抓得非常严的,每学期都进行创新教案设计评比。)二是抓好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注意教学程序的控制,重视课堂教学中教学系统的整体性和教学诸因素的相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抓加强主体意识,要求课堂面向全体,强化因材施教。

3、抓把课堂教学推向社会

近年来,我校大胆尝试让家长走进课堂,参与听课,参与指导教育教学,把课堂推向社会,以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科研,常抓不懈

教育科研是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手段,完善教学教研管理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我校采用各种方法和必要的制度,调动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激情,增强教研意识。为了使教学教研有目的性、针对性、实用性,我们采用纵向深入管理,横向突破的方法。

1、完善管理网络

我校推进了学校教导处、教研大组、备课组、个人四级研究网络,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奖》、《综合效益奖》等奖励办法,每学期各教研组拟定教研计划,制定专题研究实施方案。认真切实地开展规范教研组(备课组)评估达标活动。现在我校有一个国家级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的子课题、有2个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正在研究中,已出成果并将推广的有省、市级课题15个。

2、听课评课促教学

说课、听课、评课是进行教研、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方式,能起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的作用。我校主要抓了五种课型。①示范课。教学经验丰富的市教坛新秀、省、市、县级名师培养对象及学校教学骨干上这类课,起了“传帮带”的作用;②表演课。外出学习的教师返回讲课,以传播教研教改信息,吸取新经验;③汇报课。新调进的教师和新任学科的教师上这类课,目的在于了解他们课堂教学情况;④研讨课。全体老师参与,围绕专题发挥各自教学特点,目的在于促进课堂结构优化;⑤随堂课。开放周学校内所有课堂向所有老师开放。坚持讲评结合,教研结合。要求老师每人至少要有一个校级课题,这样以教研促课题,课题促教研,基本实现了教师有特点,课堂有特色。

3、竞赛总结相结合

竞赛是教研管理的一种方法,研究总结是教研活动的深入。我校制定了《学生素质评价细则》、《优质课评定细则》、《教研成果奖励条例》等,这样教学上各项工作有了标准,教师有了努力的方向,学校就有了督查的依据。

首先抓好教师竞赛。优质课从校级入手,再到县、市参赛,这学年我校派出老师参加市优质课评比均获奖。鼓励教师撰写论文,并给予奖励,作为评先评优条件。这一年我校教师撰写课题报告、论文、案例等在省、市、县各级评比中获奖的有70多篇,部分作品刊登在教育刊物上。

其次,抓学生竞赛。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好学生,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思想正确与否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正确的教学思想尤为重要。我校上至领导下至老师充分认识到教学要克服“片面追求”现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由于我校从教学生学会到教学生会学的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学生全面素质得到提高。今年在省教育学会举行的“无限创意,天使说话”小学生现场创意作文大赛中,我校28人获奖,并有2位学生到杭州参加比赛:“电信杯”新世纪征文、“神圣的国防事业”等其他社会行政部门举行的征文比赛中我校均有学生获奖。县教育部门举办的演讲比赛、古诗文诵读比赛,我校学生踊跃参与并获奖。在第四届艺术节中,小学组我校就有47人次获奖,器乐组15人囊括了一、二、三等奖。除上级部门举办的各项活动外,我校每年还开展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等,内容有作文、书法、绘画、手工制作、器乐、卡拉、舞蹈、乒乓球、校园吉尼斯等。要求全员参与,以期达到全面发展。

由于我校紧抓了教学管理这根主线,给学校带来了生机,增添了活力。目前,教学、教研、教改蔚然成风,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教师上课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成绩显著,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全校将逐步形成教学教研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

小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立足素质教育 加强教学管理 篇2

一、加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指的就是以人为本的一种教育理念,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人,并重点突出对学生的良好人格的塑造与精神的培养。在高职院校全面落实人文素质教育,可让高职学生从承载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文学中,深切体会到中华文化与思想的精髓所在,并使其在现实生活中将其发扬光大。只有受到我国优秀文化的引领与熏陶,学生才能在人性与品格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故高职院校在重视学生技能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其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是培养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在未来的社会中, 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劳动者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为获取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学生在院校中要通过专业学习与实践, 有效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所获得的技能迟早会过时,相应的职业与岗位要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学生要想在其中得到生存与发展,就必然需要运用各方面的思想与能力的储备,并对其进行思索与创新,从而获得全新的发展。而在这里,学生思想与能力的储备就是以其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结果。因此, 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对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促进学生的长期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目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确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近年来,我国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得到充分重视并得到飞速发展,为各类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大大推动了我国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的飞速发展。然而,近几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招生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就业后的收入也已经成为了学生、家长选择学校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为全面提升学校招生的吸引力,众多的高职院校普遍都以培养定向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其办学的目标,并以零距离就业为主要办学导向,进而在教学实践中重点教授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未能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纳入到整个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即使是有些高职院校将人文素质教学纳入到了人才培养目标中,但其在这方面教育的制度与内容也都发展得不够成熟,并没有专门为学生开展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因此,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进入社会后,较多地存在着社会责任感缺失、敬业精神差等人文素质普遍缺失的情况。

(2)重视技能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 其高考的成绩与本科生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其教育的培养目标却与本科生没有明显的差别,加之其学制也比本科生要少一年,从而大大增加了高职在校学生相关专业教育的难度。同时,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其在毕业后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大。有的院校为了迎合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升本校的就业率,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重技能教学,轻人文教学”的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过度突出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从而相对减少了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与培养,使广大高职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渐形成了“只有专业过硬才是就业的有力保障”的意识,最终导致了人文素养的缺失。

三、加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措施

(1)转变高职教育理念,强化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在高职院校,要积极树立同现代化的教育特点相符合、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为宗旨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确定“以育人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在全面培养学生掌握各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与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具备健全的心理品质与创新开拓的意识。其次,摆脱以往的“重技能,轻人文”的教学倾向,以培养出既有较广的知识面,又在某一领域中得到深入发展,既具备高度的科学素养,又具有全面的人文综合素养的人才。最后,高职院校转变观念,加大对人文素质教育在硬件与软件等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以保证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得到真正落实。

(2)优化课程模式,建立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立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出第一课堂的作用, 是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高职院校需全面推进其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逐渐朝着科学化、广泛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将相关的人文课程纳入到整个教学计划中,全面调整学科结构与学生的知识结构, 并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推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同专业的技能教育有机结合。比如在教学实践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一在一起,引导广大高职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积极开设一些与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如《大学语文》《美术鉴赏》《现代礼仪学》等,通过对这些相关课程的学习,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适当增加一些社会实践课程,积极开展各种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可有效运用寒暑假的实践,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深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使自我得到改造,从而最大限度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更新教学观念,采取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以不断完善其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相关政策与措施,重点解决其在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困境,以保证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积极探讨新时期优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各种思路与举措,引进并培养人文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从而将人文教育的理念与方式推向更高的水平。总之,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渗透到高职院校教育与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使其成为院校发展的重要工程,成为全校师生共同奋斗的目标,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类高技能型、高素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其在为企业输送各种综合型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时代的变更,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养要求,而众多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因忽视人文素质教学而形成的各种弊端也在逐渐凸显,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广泛实施高职教育的目的。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学校实现自身长期发展的需求,而且也是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迫切需求。因此,要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

小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立足素质教育 加强教学管理 篇3

【关键词】教师素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8-02

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管理手段的优劣决定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新办法。我校始终把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校从教学管理机构、课堂教学管理、教研管理这几个方面加大了内部管理的力度,狠抓教学管理,真正体现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

一、机构健全,管理有效

教学工作要正常运转,必须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构,确立机构的职能,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学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为了认真贯彻教育方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确立了教学管理机构,各部门的管理规程,岗位职责,不断完善和加强了各职能系统的运行机制与调节手段。各部门人员各司其职又团结协作,学校领导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环节,为教学服务。教导处、各教研组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全方位科学地组织了教学过程。

首先,根据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对教学工作的意见,结合学校师资、生源、教学条件等拟定了教学工作计划;根据教师的知识能力、个性特长合理搭配好各年级及教研组的教学力量,按《课程计划》、学科特点及学生心理特征编排好课程表,安排好各项课程教学活动,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其次,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出切实的质量标准,将教学的检查指导、督促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如每学期进行两次全面性的常规大检查,并加以量化评分,平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进行随堂听课,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动态。各教研组组织教师根据学生及自身特点制定教改实施方案、总结推广教学经验,开展教师教学联谊活动,制定具体措施。每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教研月活动,以加快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第三,教师结合教学活动,学习教学理论,学习新课标,举行各种讲座,研究课堂教學管理与控制,指导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落到实处。我们采用派出去学,老带幼教等方式锤炼教师。还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每期至少写一篇经验论文。

二、课堂教学,求实创新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师生最基本、最主要的实践活动,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所以我校紧抓了课堂教学控制与管理的缰绳,强调课堂教学自主化。

1、抓教学目标

我校每学期都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掌握教学要求。要求各学科在课堂中的各个环节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手段体现时代特点。学校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要求能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2、抓教学结构优化

一是抓驾驭课堂,稳定课堂教学秩序,包括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提问,组织课堂练习,控制课堂内的时间分配。(这些都需要教师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所以我校对教师备课的检查是抓得非常严的。)二是抓好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注意教学程序的控制,重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抓加强主体意识,要求课堂面向全体,以学生为本,强化因材施教,实施快乐教育。

三、教育科研,常抓不懈

教育科研是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手段,完善教学教研管理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我校采用各种方法和必要的制度,调动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激情,增强教研意识。为了使教学教研有目的性、针对性、实用性,我们采用纵向深入管理,横向突破的方法。

1、听课评课促教学

说课、听课、评课是进行教研、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方式,能起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的作用。我校主要抓了五种课型。①示范课。教学经验丰富的县级骨干培养对象及学校教学骨干上这类课,起了"传帮带"的作用;②表演课。外出学习的教师返回讲课,以传播教研教改信息,吸取新经验;③汇报课。新调进的教师和新任学科的教师上这类课,目的在于了解他们课堂教学情况;④研讨课。要求全体老师参与,围绕专题发挥各自教学特点,目的在于促进课堂结构最优化;⑤随堂课。学校内所有课堂向所有老师开放。坚持讲评结合,教研结合。要求老师每人至少要有一个校级课题,这样以教研突课题,课题促教研,基本实现了教师有特点,课堂有特色。

2、竞赛总结相结合

竞赛是教研管理的一种方法,研究总结是教研活动的深入。我校制定了《学生素质评价细则》、《优质课评定细则》、《教研成果奖励条例》等,这样教学上各项工作有了标准,教师有了努力的方向,学校就有了督查的依据。

首先抓好教师竞赛。优质课从校级入手。鼓励教师撰写论文,并给予奖励,作为评先评优条件。其次,抓学生竞赛。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好学生,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思想正确与否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正确的教学思想尤为重要。我校上至领导下至老师充分认识到教学要克服"片面追求"现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校每年开展有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等,内容有作文、书法、绘画、手工制作、卡拉、舞蹈、棋类、球类、径赛类、作业展等。要求全员参与,以期达到全面发展。

由于我校紧抓了教学管理这根主线,给学校带来了生机,增添了活力。目前,教学、教研、教改蔚然成风,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教师上课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成绩明显,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全校将逐步形成教学教研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以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立足素质教育 加强教学管理 篇4

(试行)

锦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意见(试行)

锦教办[2010]10号

各县(市)区教育局(文教局、社管局),局直中小学: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依据《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意见》(辽教发[2009]137号)文件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认清我市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进入21世纪以来,我市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整体上进入了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提高质量的新阶段。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均衡发展迈出新步伐;普通高中教育快速发展,高中教育的瓶颈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扎实推进,招生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取得新成效。为加强中小学管理,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中小学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目前一些县(市、区)和学校仍然存在着办学行为不规范的突出问题,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很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制约着新时期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为突破口,强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市基础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提高对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站在加快滨海新锦州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管理水平,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抓住重点,着力解决当前中小学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

3.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坚决纠正随意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的做法,依据辽教发〔2009〕137号文件要求,依法保障学生的休息权利。保证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不少于10小时、9

1小时、8小时。走读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8小时。对走读生不准安排早、晚自习。寄宿生晚自习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不得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午间休息、下午自习和体活时间加班加点或组织集体补课。严禁学校、教师举办或与社会办学机构合作举办向学生收费的各种培训班、补习班、提高班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组织学校、学生订购教辅材料。对学生书面家庭作业实行总量控制。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2小时以内。

4.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中小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定的课程方案、课程计划,严格按照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坚决纠正任何违背教育规律、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的现象。坚持健康第一,注重创新精神培养,不得挤占体育课、艺术课、团队活动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要切实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规范考试科目,从严控制考试次数。坚决制止随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统考、联考或竞赛、考级等现象。除初中升学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外,市、县(市、区)教育部门不得再组织其他形式的统一考试;随机抽取部分学生(不超过本年级学生总数的30%)以质量监测为目的的测试,每学期不超过1次。学校层面的考试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严格加以规范,考试命题要科学合理,考试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不得随意提升考试难度,增加考试次数。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升学率对学校排队,不得以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和编排学生座位。加强中考、高考信息管理,探索不在学校集中公布考生成绩的办法,制止对中考、高考成绩的各种炒作。

6.加强招生管理,严格规范招生秩序。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除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体育、艺术等特长生招生可以进行专业技能测试外,任何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准采取或者变相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选拔学生。每学年向社会公布行政区域内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范围、招生时间、招生计划及有关要求,严禁各种择校行为。实施阳光分班,任何中小学校不得设置重点班、快慢(好差)班、实验班、特长班、补习班、奥数班等。市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学校办学条件确定民办学校招生计划,各民办学校要严格执行招生计划。

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要坚持全面评价、择优录取原则,依据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录取,坚持公办普通高中招生指标100%分配到初中,逐步提高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省重点高中提前免试招收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学业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的比例。各普通高中(含民办高中)要严格执行招生纪律,不得违规进行招生宣传,不得在中招考试前招收、录取学生。公办普通高中(含民办)不得招收规定区域外的学生,不得违背“三限”(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政策招收择校生。普通高中的班额标准为45人,最高班额要控制在50人以下,有条件的优质高中要逐步实施小班化教学。公办普通高中不得举办复读班和招收复读生,不得与任何机构联合在校外举办复读班或复读学校。

7.强化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安全。各县市区要认真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完善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切实加强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认真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切实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整治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实效性,提高师生逃生避险和自救能力。要以学生宿舍、食堂、厕所、校车和校园周边安全管理为重点,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寄宿制学

2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要加强学校食堂、宿舍的管理,重视食品和饮水卫生,禁止在中小学校园内开设各种形式的小卖店、食杂店,杜绝饮食安全事故发生。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同时,要改善寄宿制学校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丰富寄宿制学生业余生活,重视寄宿制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统筹兼顾,加快建立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8.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建设与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各县市区要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办学标准,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专项工程的实施,统筹城乡学校建设和改造规划。要把中小学校建设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在进行旧城改造和城镇新区建设时预留学校建设用地,做到中小学校与城镇新区、新建居民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深入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平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并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加快改善农村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力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可靠保障。

9.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严禁有编不补、空编不用和挤占、挪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要用足用好现有教职工编制,空出的教职工编制每年都要及时补充,严格标准,实行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完善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同一县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可以互补余缺,调整教职工编制要向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倾斜,并充分考虑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卫生保健专业技术人员等编制需求。任何地方、单位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新增代课教师。积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加强校长和教师交流力度,完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与培训,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其在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职责和岗位要求。加强教师职业行为管理,禁止有偿家教。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待遇。完善教师考评制度,将落实学生减负要求情况纳入中小学教师和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10.坚持依法办学,科学规范学校内部管理。中小学校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健全校内各项制度,形成依法办学、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学常规。加强学籍管理,进一步推动学籍电子化管理工作。义务教育学校要按照《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保证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学校财务和资产管理,科学编制经费预算,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坚持收支公开,主动接受审计,坚决杜绝学校设立小金库和账外账。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违反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费用。要落实和理顺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和管理体制,按照专家治校原则,选好配强中小学校长。依法落实校长负责制。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校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11.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综合评价体系。改变传统的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评价办法,坚持发展性、全面性、激励性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目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教师、学校和区域教育工作。在完善县

3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教育投入、教育质量、普及程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范办学行为情况等为主要指标的学校、区域性教育工作评价体系。

12.开发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网络体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放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和体育、艺术教育等场所,组织学生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兴趣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注重优化家庭教育,办好家长学校,正确引导家长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和管理孩子,合理安排孩子的课外学习与生活。重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育人功能。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等社会公益性设施要按规定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

四、加强领导,确保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13.严格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督导评估机制。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加强对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情况的监督检查,将其作为新时期教育综合督导的重要内容,作为表彰奖励、行风评议、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健全督学责任区制度,强化监管,建立专项督导和随机督查相结合的督导检查机制。督导结果和对违规办学行为的查处情况要及时在本行政区域内予以公布,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14.加大处罚力度,及时制止各种违规办学行为。各县市区要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建立区域内违规办学行为监测、举报和问责制度。按照“属地管理”、“谁审批、谁监管”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大对各种违规办学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规学校,要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撤销先进称号、取消评优资格等处罚;对因监管不力,致使行政区域内多次出现不规范办学行为又不能及时制止、纠正的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撤销已取得的与教育工作相关的先进称号、取消评优资格等处罚。同时,依据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15.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地要积极与新闻媒体沟通,大力宣传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不炒作高(中)考状元及学校的升学率,引导家长、社会理解和支持规范办学行为工作,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为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锦州市教育局

立足军校基地,加强国防教育 篇5

————校本课程开发故事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形式,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时代的要求。自2007年我校被县人民武装部授予为“青少年业余军校”以来,为了更好地适应具体的学校和社区环境,突出特色,培养特长,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国防教育”便被正式定为本校的校本课程。三年里,我们一路走来,开发校本课程有喜也有忧,更令人思考。

一、现实---成长的基础

2007年我校由8所小学合并在一起,成为寄宿制学校。刚一开学,那些只有十岁左右,而且是初次离开父母的孩子们,不用说洗衣、刷餐具,就连穿衣、叠被、洗脸都不能自立。多数学生不会叠被子、整理内务。经常有学生打架、想家哭鼻子。

该如何让他们适应寄宿制的生活呢?如何让他们学会宽容与理解,能够团结友善的生活在一起呢?校领导经过认真思考,决定从客观现实出发,以“少年军校”为主阵地,以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品质为出发点。把国防教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二、磨练——成长的过程

(一)、立足军校基地,加强国防教育,促进素质发展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行设计,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是学校独特的教育思想、办学目标的具体体现。“立足军校基地,加强国防教育,促进素质发展”是我校个性鲜明的办学思想,坚持不懈的国防教育是我校引以自豪的办学特色。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建设领导组,校长挂帅,骨干教师参与。通过认真学习、仔细分析研究,决定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与我校的市立项课题《武警中队指导下的国防教育管理策略研究》相结合。

(二)、编写教材,落实“国防”课的主体内容。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结合《国防教育法》和少年儿童的身心特征,我们制定了《双庙明德学校国防教育纲要》,《纲要》从国防知识,军事技能,爱国情感几个维度,就不同年段的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此《纲

要》编写了一套教材3册,供低中高年级学生分别使用。教材知识网络清晰、能力要求明确、考评方法具体;既有中外传统英雄故事,又有本乡英雄,还有本校标兵;图文并茂,亲切感人,学生易接受。

《国防教育》这套教材,成了我校校本课程——国防课活动的主体内容,解决了课改之初,不少教师只习惯使用教材上课的“粮米之炊”。通过参与了编写教材的骨干教师的引领,学校通过多次培训,让教师逐步掌握资源开发的方法,让他们在具体实施教材过程中,再针对班级具体情况,生成更多的教学资源。

(三)、课堂渗透,课外熏陶,建立校本课程系统。

校本课程所安排的国防课,是传授国防知识,训练军事技能,培育爱国情感的主要阵地。我们还在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国防教育。语文课上学习《草船借箭》的军事谋略;社会课上了解《火烧圆明园》,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爱国感情;手工课上捏出各种现代化的武器,树立国防观念„„让国防教育体现出多门学科、多种能力的渗透融洽。

校园里浓重的国防教育环境,让学生潜在感化。文化长廊里张贴的各式的武器装备以及新中国的成长历程。同学们在“爱我中华”的巨幅长城壁画下游戏,在饱含丰富国防知识的长缨报廊前驻足,在“居安思危,尚武保国”的院墙内漫步,在自办的中队英雄角前遐想„„

我校丰富多彩而又扎扎实实的活动,使校本课程——国防教育,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六一”前的艺术节上,孩子们唱军歌、展军姿、演军戏、办国防报„„同学们热爱国防的思想自然地流露。初春季节的体育节上,广播操表演、队列表演、拳术表演,同学们展现出“不抛弃,不放弃”的军人精神。每年暑期的封闭式军事夏令营活动,更让孩子体验了军旅生活,培养他们善于合作、奋勇争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增强了他们的纪律观念,磨练了孩子们的坚强意志。

三、观摩——成长的欣喜

在2010年全县的春季运动会上,你可曾看到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穿着整齐的军装,伴随着声声呐喊,亮相在开幕式的会场上,一展少年军威?他们是运动会此时的焦点,霎时,与会领导和观众齐声喝彩。由此,拉开了各兄弟学校前来观摩我校的校本课程的序幕。

当你走进校园时,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迎接你的是那些阳光活泼的“小军人”,一声庄重而礼貌的问候,会令你如履军营。踏进教室,你会看到不一样的天地,桌椅整齐有序,学生座的挺直,宛如真正的军人。走进宿舍,首先你会被叠放整齐的被褥所吸引,有序的用品摆放,会让你想起军营的生活。

我们的反思:

小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立足素质教育 加强教学管理 篇6

摘要本文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角度出发,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具体管理办法。

关键词 学校体育工作 素质教育 管理办法

管理出人才,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果。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全能人才,主动适应二十一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体现其价值,加强学校体育的管理,势在必行。

1、体育教师基本要求

1.1 全面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关心政治,热爱集体,勤奋学习,努力钻研,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水平。

1.2 认真钻研教材,不断丰富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于教育教学中,正确制订课时计划,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项教学能力。

1.3 认真落实体育教学常规,做好:课前三准备,上课八要求,课后两注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4 认真落实课余体育训练常规,制好计划,科学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水平。

1.5 认真落实课外体育活动常规,坚持“三个依靠,四个为主”,搞好“四个安排”,做好“五个结合,五个落实”,举行协会竞赛,活跃校园课余气氛。

1.6 认真组织早操、课间操。班有领操,校有带操,做到有组织,有检查,有评比,有竞赛,不断提高两操质量。

1.7 积极进行教改教研活动,探讨学校体育工作规律,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

1.8 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不断研究专业业务,改革完善专业教材,科学制定教学课程,形成体育教学特色。

1.9 认真落实听课制度,坚持组内相互听课不少于5节,全期听课不少于8节,搞好传帮带;进行经验交流,做到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1.10 爱护学生,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工作作风,随时注意在教学、活动、竞赛中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教育、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1.11 为人师表,遵纪守法,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保持精神饱满,神态自然,并随时注意言行举止服饰。

1.12 积极协助学校搞好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不断完善体育教学条件。

1.13 积极协同医务室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建立健全健康卡片,积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提高体卫工作的管理水平。

1.14 积极开展学校体育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培养体育骨干,积极参与社会体育活动。

1.15 既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要是人类形体的塑造者。

2、体育教学基本要求

2.1 根据教师的专项优势,实行专项教学。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年龄性别特征以及学校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2 体育教学实行一、二年级普修,三年级专修制,并遵循下列原则排课表,即各年级各班的每周两节课,必须至少隔于安排,并且三年级各班的每节课,必须安排在同天同节,这样便于实现按兴趣爱好编班专修。

2.3 通过有效的体育实践,全面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从事未来职业所必需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养成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意识和习惯,奠定其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基础。

2.4 通过体育文化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喜爱体育、懂得体育,了解人体和珍惜生命,掌握体育的基本原则和原理以及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独立参加体育活动以及健康、安全地从事工作和生活的基本能力,以满足身心健康的需要,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2.5 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学生爱祖国、爱集体、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和帮助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以及勇敢顽强的拼搏搏精神、公平竞争的生活态度、文明礼貌的行为规范,乐观、自信、进取的心理品质。

3、体育课外活动管理办法

课外体育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有效措施,是体育教学的延伸,是学校校风校纪的具体体现。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优劣,对精神文明建设,竞技体育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为了开创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新局面,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3.1 为了提高课外体育活动质量,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管理条例》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3.2 本办法只适用在校学生。

3.3 规定每周一、二、三、四第七节课为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3.4 确定一位体育教师专门负责课外体育活动。

3.5 以协会形式组织开展活动,包括自愿组成的各种俱乐部(队)。

3.5.1 体育组组织全校各协会竞选会长。

3.5.2 各协会据具体情况和条件,采取自由自愿的群体组合,自命队名、自备服装器材、自聘教练、自选队员,形成各种形式的俱乐部(队)。

3.5.3 在校生每人至少须加入一个协会,并逆守其协会的规章制度。

3.6 组织形式:全校所有运动场地,都将按协会用途划分区域,由各协会会长统筹安排,凡不属于本协会会员,占用本场地,会员有义务协助队长或会长劝其退场,不听劝者,有权维护本利益,可将其驱逐出场。

3.7 竞争形式:协会规定

3.7.1 每队最多不能超过两名现役校队队员,但以班组队除外。

3.7.2 现役校队队员不准转队,但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协商和等价交换,所有这些,必须得到双方队长的同意,并在会长处备案方能进行,否则,队长有权申请,经会长报告体育组批准,将其除名。

3.7.3 现役校队队员不准转队,但可以申请组队,可以到处招兵买马挖人才,然而不能违反第2条规定。

3.7.4 每队必须每年都有接收新队员的义务,使本队后继有人,持续下去。

3.7.5 每队接收新队员的形式不定,方法不定,手段不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3.7.6 比赛期间,每队都可请初中毕业生参赛,但必须持有效证件在体育组备案。

3.7.8 竞赛机制:学校举办,体育组承办,协会组织,俱乐部(队)组队参赛。

3.7.9 竞赛结果:荣誉是俱乐部(队)的,成绩是成员班级的,集体有锦旗,个人有证书。

3.7.10 各协会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协会的实际,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

3.7.11 本办法由学校授权艺体教研室负责解释。

4、体育训练与竞赛管理办法

4.1 为保证学校体育训练和竞赛的正常开展,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学校体育后备力量,特制定本办法。

4.2 本办法适用于学校的任何师生操作。

4.3 体育训练规定:凡是在不影响教学的时间内,学校提供一切能够训练的体育场地、器材和设备,由师生自由双向选择,实行训练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4.4 个人项目:根据各指导教师推荐,通过教研室综合评估选拔,最后上报学校确定参赛队员和教练。训练仍然由学生指导教师继续负责,参赛成绩归属于指导教师。

4.5 集体项目:在由师生双向选择组成的若干队伍中选拔一支强队,再由此队指导教师在全校范围,组成校队并任教练报学校审批,参赛成绩归属于组成校队的指导教师。

4.6 特长生训练,由师生双向选择上报教研室备案:

4.6.1 如果教师训练而学生不训练,由教师决定放弃与否;

4.6.2 如果教师不训练而学生要求换教师,则确认。教师自动放弃,其他教师可申请接纳。

4.6.3 师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正常训练,如果连续一周末参加训练,而又未履行请假手续,则按上述4.6.1、4.6.2之规定处理。

4.7 学校除提供一切能够训练的体育场地、器材和设备外,实行以重奖代替任何物质待遇。

4.8 运动竞赛,每年举行一次全校性运动会,上半年为达标运动会,下半年为田径运动会,并以班为单位组队参赛。

4.9 其他各项目竞赛,据情况和要求,由任课教师与各协会会长商定,并规定以专业教研室或专业科为单位组队参赛,成绩和奖励到班级(某教研室获得第一名,则所属班级均是第一名)。

5、体育达标实施办法

5.1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贯彻实施,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地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普及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5.2 本办法只适用于在校学生。

5.3 凡身体正常的学生,必须参加一年一次体育达标运动会,并达到下列要求:每一单项达30分;总分250分以上(含250分)。

5.4 体育达标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定为50米、立定跳远、铅球(男5千克,女4千克),男1000米、女800米,男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1分钟)。

5.5 凡达标运动会成绩不达标者,安排一周时间进行补考一次,仍不达标者,参加补差培训,再安排一次有偿补考。

5.6 凡个人总分400分以上(含400分)给予奖励,但每项必须达标。即特等奖500分;一等奖:465—495分;二等奖420—460分;三等奖400—415分。

5.7 单项设立破纪录奖。

5.8 团体总分取前十名。即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5.9 凡团体达标率达96%以上给予奖励。即特等奖100%;一等奖99%以上; 二等奖98%以上;三等奖96—98%之间。

5.10 凡团体达标率低于96%以下给予处罚。

5.11 凡因病或残疾者,可向学校提交免试申请,申请有效后,可以免试。

5.12 凡身体过于肥胖或瘦弱者,虽然平时努力锻炼,但仍不能达标,可向学校提交降低标准申请,申请有效后,降低幅度,一般每项目不超过10分。

5.13 本办法由学校授权艺体教研室负责解释。

6、体育考试管理办法

6.1 为促进我校《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法》全面贯彻、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不断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并按照我校体育教学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6.2 本办法只适用于在校学生。

6.3 凡身体正常的学生,必须达到下列要求,方为体育合格。

6.3.1 体育课成绩:每期体育课成绩:每学期进行六个项目的专项教学,教师专项教学结束时进行四个等级评定。凡达到下列条件之一方为体育课成绩合格:.两优者,一优两良者,一优三及格者,两良三及格者,六及格者,学年体育课成绩:必须达到下列条件方为学年体育课成绩合格:每期体育课成绩合格;参加《达标》测验,每一单项达30分.

6.3.2 达标成绩:凡身体正常的学生,必须参加学校一年一次达标运动会,并达到下列要求,方为达标成绩合格:每一单项达30分;总分250分以上(含250)

6.3.3 理论、态度成绩: 每期进行一次理论、态度笔试。理论:专项教师的理论教学的基本内容;态度:从体育课达标成绩看态度。从理论考试试卷的回答问题时看认真(专指对体育教育教学的要求、建议、意见等)。

6.4 体育合格=体育课合格40%十达标合格40%十理论、态度20%。

6.4.1 每期对学生进行体育课成绩合格和理论、态度合格的评定,体育课成绩不合格者, 酌情准予补考一次,仍不合格,来期安排有偿补考一次。

6.4.2每学年对学生进行达标成绩合格的评定。达标运动会成绩不合格者,安排一周时间进行补考一次,仍不合格,来年安排补考一次。

6.5 合格必须有两次达到合格方为合格,对学段体育评定不合格者,只发肄业证书。

6.6 “三好”学生体育必须合格,并且单项有两优、一优两良、四良的学生方可评为“三好”学生,“先进班级”学生体育合格率必须在95%以上,“体育标兵”以优为先,每年级评选十位给予表彰。

6.7 凡因病或残疾者,可向学校提交免试申请,申请有效后,与体育合格者同等对待。

6.8 凡身体过于肥胖或瘦弱者,虽然平时能努力锻炼,但仍不能合格,可向学校提交降低标准申请,降低标准的内容只限于达标测试,降低幅度一般每项目不超过10分。

6.9 本办法由学校授权艺体教研室负责解释。

7、体育竞赛奖励办法

7.1 为激发师生体育训练热情,挖掘师生体育运动特殊才能,引导师生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学校的发展,体现学校对超额劳动者的物质报酬,更有效地把集钵利益和个人利益有祝地结合起来,特制定本办法。

7.2 师生训练,学校只提供一切能够训练的体育场地、器材和设备以及寒暑假训练时的食宿条件,其他一切自理。

7.3 师生参赛费用一律由学校负责承担。

立足素质教育, 转变教学观念 篇7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 重视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 忽视学生的交流、合作和主动参与、实践和探索;重视已有结论的死记硬背, 被动模仿, 忽视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重视教学过程的严格统一, 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复习巩固, 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 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认知目标, 忽视情感目标;重视“应试技巧”的训练, 忽视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巴班斯基说过“如果没有适当的教学教法就不能实现教学目的与任务”, 也就是人们常说教法是教学的灵魂, 并非夸大之词,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 教师唯一能做的是立足于素质教育, 深化教改。

二、当下社会发展对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诉求

面对科技文化的不断加速发展, 世界各国都在思考如何为未来培养人才。胡锦涛主席曾说过:“科技人才是自主创新的主体。要大力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能动作用。”可见社会对人才的科学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样的要求, 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要求教学方式相应的改变, 中学教育阶段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也是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教师的教学方法势必要冲破“传统模式”, 用新的方法来组织教学。教师既要注重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理论, 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做到知行统一。

三、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注入式, 只重视教学的结果, 把现存的知识教给学生, 即使有讲练结合, 也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而开放式教学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为原则的。教学方法多采用讨论式、讲座式等课内实践性活动方式和课外教学实践性活动方式等。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并给学生留给自主学习的空间。只有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才能得到迁移并在实际中应用, 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和自我认同感、自我存在感、自我价值感等自我意识的觉醒。

2.创新教学方法, 改善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第一, 认真备课, 作到胸有成竹有备而教。

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这就是说老师给学生传授的知识首先必须是科学的, 否则就会误人子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扎实打好知识基础, 认真钻研教材, 把握内在联系, 明确目的要求, 了解教学重点、难点, 做到知识系统、线索明朗, 要点完整、容易掌握。同时, 搜集整理教学参考资料, 精心选择要补充的内容, 报纸杂志, 电影电视, 街说巷议, 到处有可以选用的材料, 要真正做到贴近学生, 贴近社会实际, 贴近生活, 才能吸引人。

第二, 凝练语言, 把呆板的知识变成鲜活内容。

教学语言是教与学的桥梁, 对上好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 语言要严密准确, 教师讲课, 思路要清晰, 逻辑要严密, 表达要正确。其次, 语言要浅显易懂, 教师必须把比较艰难的死板的书本语言, 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口头语言, 即把教学语言通俗化。再次, 语言要声情并茂, 教师根据讲课内容和学生听课情绪, 生动机灵地展现语言风格上的多滋多味多色彩, 切忌平铺直叙单调, 枯燥抽象, 呆板无力。

第三, 深入实际, 使教育教学作到有的放矢。

教书的目的在于育人, 育人首先要知人, 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知己”就是教师要吃透教材, “知彼”就是要热爱教学的对象, 了解学生的实际, 只有这样, 在教学中才能切合学生实际, 正中下怀, 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把旧知识和新知识有机的衔接进来。古人曰:亲其师, 必听其言。真正做到思想上多引导, 学习上多帮助, 生活上多关心, 情感上多亲近, 让学生在浓浓的师生情中奋发学生, 提高思想觉悟, 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第四, 授人以渔, 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通晓教法, 更要通晓学法。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要达到“不教”的目的, 就要对学生进行先教, 让学生掌握自己学习的金钥匙。向学生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 课前自学——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系统小结。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就等于抓住了教学的重要环节, 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学法指导, 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促进教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 注重引导, 融教学互动于知识传授一体。

一堂生动的课就是一出好戏, 在这台戏上, 学生是主体, 教师则是主导。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以巧妙的启发, 拨动学生的心弦, 激励学生顺利进入角色, 敞开心扉,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适当讲解, 帮助学生扫除障碍;对学生的发言, 要从不同的角度给予鼓励, 即使出现错误, 也要肯定其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精神;对学生提出的看法, 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而应交给学生自己讨论, 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深入分析。

3.加强学生的自律教育

当代学生独生子女占有很大比例, 他们家庭条件普遍比较优越, 从小娇生惯养, 他们怕吃苦, 怕困难, 缺乏抗挫折的能力, 意志比较薄弱, 自律意识不强。出现厌学、违纪等现象。针对这些情况,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训练, 是完全可能的, 是可以收到实效的。在内容上可在教材基础上适当扩展, 在教育形式上可以组织他们自学、讨论, 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和讲述。通过教育, 引起他们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 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思考后促使学生客观地看待社会现实问题, 正确地估价自己, 主动调整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增强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以增强意志力和自律意识。

总之,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在教育改革的实践研究和探索中, 我们深深感到, 在教学中只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促进其知行统一, 学以致用, 才能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才能培养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人才。在这样的一个信息型的社会里, 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有责任不断深入地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促进他们积极探究, 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本领的人才, 这是新课程标准的目标, 通过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我们会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方晓红.加强高职学生的自律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 .

[2]胡现红.浅谈课堂讨论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政治课教学, 1997, (9) .

立足音乐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篇8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音乐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音乐教师应该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首先,对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应认真领会,对新的教材应刻苦钻研,新的教材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音乐跟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注重音乐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联系在。作为一个音乐教师,当我们把所学的音乐知识综合起来教学时,对音乐教学目的,很多老师就感到困难了,因为很多人难以说清楚音乐教育目的及音乐教育对于培养人的重要作用,对于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决不能说全部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几首歌,懂一点乐理知识,掌握一些音乐技巧,如果这样认为,那就太苍白了,教师只有正确执行大纲,才能从简单学会几首歌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全面面对全体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的培训落到实处,才能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全面提高。

二、运用科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

音乐教学的方法是完成音乐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音乐教学过程的进行,音乐教学原则的贯彻,音乐教学目标的落实,归根结底取决于音乐教学方法来实现,否则就不可能在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好地落实素质教育,优良的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对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而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由于音乐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随科学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教学方法也不断随之改进和发展。教学对象的特征不同,也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宜,要根据教学的基本任务,具体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班及和学生个人的特点,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并结合当地,本校和音乐教师的自向的有利条件,扬长避短,积极创造条件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提高音乐教学活动质量,并把素质教育融于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去。

三、加强课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扩大知识领域,培养音乐的兴趣、特长、学校应加强领导,关心活动的开展。活动要面向大多数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要坚持自愿参加与普及提高相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合唱队是最常见的课外音乐活动组织形式,学校中应该普遍建立各种合唱队,如各年级的合唱队和全校性合唱队,因为合唱队组建条件不是要求很高,经费设入也不是很大。在排练时,应注意唱歌的基本训练,努力提高队员的表现能力。教师排练时每一首作品都应达到一定标准,注意不能草率,不要频繁调换歌曲。合唱队组建时,人员不宜过多,宜在训练过程中步扩大。还可以组建器乐队,器乐队可以是民乐队,节奏乐队,鼓号队,管乐队,还可以组建舞蹈队,注意课内外的有机配合,培养积极分子和骨干队伍,使活动经常、持久。

四、开展音乐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音乐是一门以唱歌、舞蹈、器乐、乐理等为一体舞台表演性很强的综合艺术,各种表演和比赛可以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举行群众性音乐比赛,可以使学生获得音乐知识,培养学生唱、奏、跳等动手、动口能力。

歌咏比赛时间可以选择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歌咏比赛一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排练,除特殊情况外,全班学生应一齐参加演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班上获奖我光荣的思想,在比赛之前,教师应对全体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白比赛的和意义,歌咏比赛要结合节日日气氛,如果是建党节,选择的曲目应是以歌唱党的歌曲为主,曲目一首为规定,一首为自选,音乐教师应在演唱技巧和提高表现力等方面给予辅导。做好比赛前的准备工作,由于学生有年龄差别,最好以同年级班级比赛为宜,各年级分别设奖。评判人员由学校有关教师组成,评比标准应事先公布,比赛结束后,应将评比成绩向全校师生公布,给予优胜班级一定奖励。激励和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从而从比赛后采取开班会的形式,各班级进行讨论,找出唱歌比赛中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学习唱歌方法,为下一次比赛争取更好的成绩。通过歌咏比赛,既促进学生的演唱兴趣,又提高演唱水平,使学生从中受到一次生动的集体主义教育,更重要是启发学生精神,陶冶优良品格。

总之,在小学教育阶段,少年儿童正处在发育成长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音乐教育对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文化和艺术修养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现代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要贯彻素质教育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就不能忽视。

小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立足素质教育 加强教学管理 篇9

本周不少同学已经开始为运动会做准备,希望大家在训练中需遵循适度原则:在运动中控制好时间,提高每次运动质量,根据自身状况掌握运动规律,进行体育锻炼。严格控制每次运动强度,防止身体过度疲劳,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

另外,体育锻炼要持之以恒,在此我们建议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智力体力双管齐下,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运动观,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体育课,充分利用课上时间,进行科学体育锻炼。

三、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从根本上树立一种加强体育锻炼、塑造健康体魄的意识。

四、合理膳食,保证多种营养元素的吸收。

五、劳逸结合,预防疲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科学的生活态度、正确的生活方法,保持正常的身体机能。

同学们,青春、健康是人生中多么珍贵的财富啊。生命在于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人体各器官系统“动则兴,不动则退”,体育锻炼是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最好方法,更是一种积极性休息的方式,能够消除大脑疲劳,提高学习的效率。科学家对人体健康成长的调查表明,只要每天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生活就会健康常伴,远离病魔……让我们更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养成锻炼的习惯,增强自身的体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明天准备民族素质。

小学素质教育教学论文立足素质教育 加强教学管理 篇10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7-083-01

摘要 在初中阶段,体育是一门重要课程,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增强学生的体魄方面,更表现在强化学生心理素质的层面上。对于老师来说,应该正确认识到体育教学对于学生思想品格塑造的职能,在课堂上,开展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精神,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实施挫折教育,强化学生心理素质。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心理素质锻炼 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目前医疗水平虽然在不断提升,但是人们的身体素质却在逐渐减弱,亚健康人群数量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体育教育,对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有足够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去学习文化知识,有着积极的意义。表面上看起来,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都是有关于体育竞技这方面的,但其实,体育教学还承担着学生思想品格教育的重担,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上有着重要作用,在课堂上,老师除了教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外,还应该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养成坚韧不拔、拼搏奋斗的体育精神。

一、开展体育竞赛,培养竞技精神

良性的竞争,是促进个体发展进步的催化剂,在任何的项目中,竞争都是存在的。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本身虽然是自我知识素养提升的一个过程,但处于一个团体中,难免会有比较,继而演变为竞争,在体育课堂上,同样也是如此。大部分时候,学生们会将体育课当成是一个休闲娱乐的课程,在课堂上,不会认真学习体育知识,而且,由于平时缺乏锻炼,运动时也不会很认真。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老师应该改变教学的方式,以体育竞赛为名目,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投入自己的精力,在竞技中享受运动的快乐,收获付出汗水后成功的喜悦,从而明白,要想得到收获,就必须付出,不畏艰辛。例如,在初中篮球体育教学后,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在一个月后会组织一次班级对抗赛,每个班级派出一个篮球队,参加此次比赛,自此之后,学生们一扫之前的懒散风气,开始认真学习篮球知识及战术技巧,放学后篮球队成员都会聚集在一起进行训练,班级其他成员自发组织,为他们加油打气,并在比赛时做好后勤工作,这不仅促进了班级的团结与凝聚,而且在校园内形成了一股良好的体育竞技风气。

二、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体育课堂上,老师既要担任指导者的角色,教导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维护好课堂秩序,同时,也要做好陪伴着的角色,陪伴学生一起运动,并且在运动过程中告知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用自己的体育精神和思想品格去指引学生,让其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品格。在初中阶段,可能所有的家长都会觉得,学习才是正业,体育只是学习之余放松的手段,这使得很多学生的体育运动爱好被压制,最后不了了之。

作为老师,应该充分鼓励学生在体育课上发展自己的爱好,大部分人喜欢体育运动,只是停留在表面,但是老师可以教导他们专业的知识,让他们接受相对专业化的训练,从而在相关领域得到异于常人的成绩。而这个过程中,不仅是让学生得到了个性化发展,其实也是在告诉学生,喜爱是一回事,但是要获得一定成就,就必须在天赋和本能之上,付出努力,这样才能够让你在喜欢的运动中获得持续的快乐,从而使自己的爱好得到长远的发展。学习也是一样的。有些学生喜欢语文,觉得有趣,但是有些同学付出努力,语文成绩名类前茅,对语文更加喜爱,而有些同学没有付出努力,最后成绩逐步下降,渐渐地,也就不喜欢了。

三、实施挫折教育,强化心理素质

成功教育,是传统应试教育的一贯模式,而挫折教育,其实也是同等重要的,因为只有经历过挫折,人才会变得更加坚强,才更懂得珍惜成功的可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在学期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布设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说友生一分钟做70个仰卧起坐,男生做100个俯卧撑,学生尝试之后,都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觉得老师很不可理喻,这个时候,老师可以适当打击一下学生,并且亲身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体育课上花一定时间进行相关锻炼,在学期末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完成了这个任务,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加强,在面对困难时,不再直言退却,而是想办法如何解决困难。

四、结语

上一篇:科研领导就职演讲下一篇:社会信用体系构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