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学习教学方法

2024-05-20

掌握学习教学方法(共15篇)

掌握学习教学方法 篇1

掌握学习方法 转变学习态度

读完《课堂密码》这本书后,我认为最吸引我、引起我共鸣的内容是第三辑《塑造“有序课堂”》中第四个方面的内容——《是学生“态度不好”,还是教师“方法不对”》。

在这一内容中,周教授提到“决定学生能否学好的因素有很多,但决定学生是否开始学习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

周教授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在没有进入学习过程之前,他们对待学习活动的态度,即原初学习态度;另一种是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待学习活动的态度,即学习过程态度。

周教授认为学生的原初学习态度一般都是积极的,几乎没有一个学生从上学伊始就想着肯定学不好,就不想好好学。但学习过程态度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受什么影响呢?周教授认为学习过程态度受学习方法及由此形成的学习能力的影响。

对此我深有感触。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特别不愿意写论文,因为我对论文的格式及写作要求都不了解,写出的文章水平低,自认为获不了奖,也就没有兴趣。1999年,中央教科所组织征文活动,学校负责教科研工作的老师就鼓励我参赛,还热心地帮我修改论文,使我的文章获得三等奖。这次经历对我十分重要,因为通过参赛,我掌握了撰写论文的基本方法,了解了注意事项,并且通过获奖增强了自信心。从此我对写论文这件事的态度发生了改变,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不但写的论文篇数增多了,而且获得的奖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

通过我的真实案例,印证了周教授的观点,当我回过头来观察学生时,发现也确实产生了同样的表现。

一直以来,语文老师们都普遍认为作文课难上,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掌握写作的方法,而一旦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他们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大约在2001年时,我参加了北京市教育学院武芳辉教授组织的写作课题组,当时研究的专题是“运用上位图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这一课题主要针对的是低年级学生,因为我们认为学生入学后,教师就要注重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进一步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为中高年级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一工作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既感觉轻松愉快,效果又好呢?武教授引领我们把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引入到写作教学中。布鲁纳在他的教育论著中提到:我们不论教授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了基本结构,才能举一反三,有助于理解其他类似的事物。具体到语言训练上,就是指儿童在掌握了一句话、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的结构后,就能很快地学会说出或写出其他类似的内容。

记得当时我做了一节公开课,武教授和参加实验的老师们都来听课。作课前我先讲了《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并为学生抽象出文章的结构,即文章是先说谁做什么,然后说它遇到什么困难,接着说它想了什么办法,最后说结果。此后我把这种结构当作学生写作的“上位图式”,又为学生找到了相关的看图写话素材,图中画的是小白兔搬运大南瓜,走着走着,感觉累了,搬不动了,题中要求学生讨论小白兔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南瓜运回家。细想一下,这一内容正好符合我们刚才分析的结构。当时我教的班是一年级,我们作课的时间是第二学期。课上我带领学生认真观察图,重点讨论小白兔想的办法,接着就鼓励学生按照《乌鸦喝水》的文章结构,把小白兔搬运南瓜的过程自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学生对这一练习非常感兴趣,他们编的一个个小故事也让我和听课的老师们感觉意外。汇报时我们发现学生的想象特别丰富,他们有的设想小白兔把南瓜立起来滚回家;有的设想小白兔请熊猫推着自行车把南瓜驮回家;有的设想小白兔借来平板车把南瓜推回家„„,后来我们把学生的文章收上来统计了一下,发现学生共想出十几种方法,写的内容都非常有趣。

其实令我欣喜的不光如此,关键是我发现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因为他们一旦发现自己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之后,也能写出很好的文章来,自信心确实也就随之增强。其实周教授的这一观点和布鲁纳的内在奖励理论也是不谋而合的。布鲁纳把学生在学习上受到的奖励分为“外来奖励”和“内在奖励”两种。他认为教师一般都采取表扬等方式来增加“外来奖励”,这种奖励是必要的,但却是不够的。要使学生真正能愈来愈自觉、持久地学习,必须使学生得到“内在奖励”。所谓“内在奖励”,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习本身对学生产生诱惑力,使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获得满足和愉快,这种“内在奖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鞭策学生竭尽全力地去学习。而要想让学生顺利、高水平地完成学习任务,去获得这种满足感,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掌握学习教学方法 篇2

一、分类讨论思想

1. 普查与抽样调查(以抽样调查为重点),收集和整理数据.

例1为了解同学们对上述学生社团的喜爱情况,应开展调查,收集数据.

(1)你准备采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2)怎样通过调查获得数据?

调查一般采用“书面问卷”的形式进行

小明设计了如下调查问卷,并抽取了50名同学进行调查.

调查问卷_____ 年 _____ 月 _____ 日

调查结果:

【解析】这个活动是让同学们通过普查的方式去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过程,在经历这个统计调查的过程中,感受统计的思想,建立统计的观念,体验统计的作用,逐步建立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能完成这项活动,同学们必须将各种情况分类讨论,才能设计出表格,这里体现了分类思想.

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例2下列调查方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 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

B. 了解衢州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C. 了解衢州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采用普查方式

D. 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解析】检测灯管的使用寿命和了解居民日平均用水量,若采用普查方式耗时耗力;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抽样调查方式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例3某校为了了解全校2 000名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在全校范围内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将结果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这50名学生在这一天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众数是多少?

(2)这50名学生在这一天平均每人的课外阅读所用时间是多少?

(3)请你根据以上调查,估计全校学生中在这一天课外阅读所用时间在1.0小时以上(含1.0小时)的有多少人?

【解析】普查通过调查总体中每个个体的情况收集数据,调查的结果准确,但往往花费多,工作量大,而且有些调查也不宜使用普查. 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样本来收集数据,比较经济,工作量较小,便于进行但样本的抽取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对总体的估计. 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所选样本的代表性.

三、数形结合思想

例4学习了统计知识后,小刚就本班同学的上学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图(1)和图(2)是他通过采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求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2)在图(1)中,将表示“步行”的部分补充完整.

(3)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出“骑车”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4)如果全年级共500名同学,请你估算全年级步行上学的学生人数.

例5为了更好地利用“大课间”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某校围绕着“你最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是什么(只写一项)”的问题,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一组数据,绘制如下的统计图表:

抽样调查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人数统计图

各运动项目的喜欢人数占抽样总人数百分比统计图

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表:

(1)该校对多少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2)请分别在图1和图2中将“抖空竹”部分的图形补充完整.

(3)已知该校九年级学生比八年级学生多20人,请你补全上表,并利用样本数据估计全校学生中最喜欢踢毽子运动的人数约为多少.

如何掌握学习方法 篇3

关键词:方法;效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252-01

案例1:有一个教授正在实验室指导几个学生作实验,每个人都在忙碌的工作着。教授让其中一名学生测量一下一个灯泡样容器的容积。因为是个不规则形,所以测量起来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学生运用高等数学的一些知识,借助一些精密的测量工具,结果测量了半天还是没有出来最后的数据。教授走过来一看,非常生气,说道:“这么简单的问题,干嘛要用这么复杂的方法呀?”又说道:“你把液体到入这个容器中,然后再把液体到入有刻度的量杯中,结果不是就出来了吗?真是笨的要命。”这个学生听了恍然大悟又面红耳赤。

案例2:有一架小型旅游飞机在天空飞翔,机上共有五名乘客。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因为同一个原因,他们聚集在了一起。他们正在享受着旅游带来的乐趣,突然飞机剧烈的颠簸了几下,飞机上的人都惊恐万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时候机长着急的告诉大家,飞机机械出了严重故障,必须马上迫降,但是地形恶劣,离机场有比较远,迫降是不可能了,为了保全大家的生命,必须有一个人做出牺牲,从飞机上跳出去。面对死亡的恐惧,五位乘客争论不休,每个人都不让步。这时候机长开口:让那个最胖的跳下去。大家一听都默不作声了。无疑在这样紧急而无奈的情况下,机长的主意是最简单、最公平的方法了。

上面两个案例均是在别人不知所措又万分危急的状况下,由于那些头脑冷静的人能够冷静思考、坦然沉着面对,终将复杂的事情化解,颇显其聪慧睿智、大将风度。聪明人做事,首先会观察和思考,明辨是非曲折,分清缓急轻重,能够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采取简洁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在一种轻松又不失简捷高效的情况下,把一些复杂的事物做到举手投足之间迎刃而解。孔子曰:“三思而后行”、“行成于思”,掌握科学、合理的方法,善于观察和思考,就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会做事,善于做事,才能做成大事。

有些学生很用功,很勤奋,结果成绩往往很一般。究竟这是什么原因?我想和掌握学习方法好坏很有关系。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不一而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人的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你就不可能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就不能发挥你的潜力;其次是要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善于思考。古人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正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动脑子,多思考。孔子告戒人们说:“三思而后行”,“行成于思”也是告诉人们,做出任何行动之前,都要经过大脑认真的思考,而且还要反复多次慎重的思考,如此才能保证行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当今职场有一句流行语—“思路决定出路”,意在强调思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今社会,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思路,注定不会有好的出路。

分组讨论:

问题1、你认为学习方法重要吗?以前考虑过这个问题吗?问题2、你认为自己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问题3、你认为你对所学的专业感兴趣吗?没有兴趣怎么办?

那么如何培养自己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呢?尤其是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样你就具备了主动接受知识的能力,而且具备了一定的创造力。这一点,对每个学生来讲都非常重要。在思考的过程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掌握所学知识各个关键的知识点,相互连贯起来,熟练掌握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之效果。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助于自己个性的养成,使自己锻炼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主见、有观点的人。老师总喜欢那些“听话”的学生。“听话”从某种程度反映了学生的顺从,往往正是这点约束了学生的个性张扬,使学生只知道被动的接受,形成了思维的定式,而缺乏或丧失了自主创新的能力。一个没有自主创新的人要如何适应将来充满竞争的社会?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现在教育的悲哀和缺失。如今对中小学进行课改和推行素质教育就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改变和挑战。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探索从来都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的过程,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有位教育学家说过:“人的个性高于一切”,所以对人才的培养,个性的养成至关重要。教师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从而使其具备应变和创新的潜质和能力。

古人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方法的力量往往比知识本身更强大。教师要让学生在平素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对任何事物都学会观察、思考和总结,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也是一种个性成熟的展现。

如何正确掌握学习方法 篇4

学习兴趣并不是一种学习方法,但是如果离开了这一点而去谈学习方法,那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成功的学子在很大程度上都注意培养、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加之平时的刻苦努力,学习上就会屡见成绩。这样就能够不断的领略到学习带来的愉快,有一种收获般的喜悦感,这就更促使我们精神振奋,乐此不疲地去学习,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信心,如此一来就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天长日久,学习就成了一种乐事、一种必须了。

二、 注意学习方法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到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1、课前预习

预习是基础。要上好课就要做好课前准备。预习主要是对知识的准备。具体地讲,就是学生要在老师讲解新课之前,有计划地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对下一节课老师要讲的新课的内容的初步了解。有备才能无患。

2、认真听讲

听课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学生在校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听课中度过的。听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知识的获得大部分是通过听老师的讲解来获得的。因此,要想学习好就必须学会听课。在课堂上只有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抓住知识的重点,在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要提高听课效率,重要的是要对老师的讲解进行思考、提问,主动地去吸收老师所讲的内容,发挥个体的能动作用。

3、做好作业。

作业就是侧重于知识的消化与巩固。对于为什么要做作业的问题,一些同学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这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是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这种观点是没有认识到做作业的真正意义。

4、复习。

掌握学习教学方法 篇5

在这里,我将教给大家怎样排除学习上的畏难情绪,怎样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重要性: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有利于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有利于同学们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3、有利于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4、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

(二)必要性:

1、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小学生年龄阶段和特点的需要。

在小学阶段,同学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谁在这个阶段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谁的智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开发,谁的学习就会积极主动,谁就奠定了学习的基础。

2、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

方法就是我们征服未知的工具。伐木工人用斧头一上午只能砍一棵大树,但用电锯十分钟就完事了。如果我们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即使我们每天刻苦学习,也不会取得好成绩。因此,我们会经常看到那些整天抱着书本。戴着厚厚眼镜的人,一上考场常常被打得一败涂地。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对。

3、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实现小学素质教育的需要。

如何掌握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篇6

首先,高中的主要原因高中数学学习困难

对于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必须找到学习的根源,找出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式,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有效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目前,数学学习有几个原因:

1.1基本贫乏,难以理解教材内容:对许多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最大困难在于记忆和应用公式和定理。事实上,这只是表面的原因。真正困扰学生的是,他们不知道这些定理的起源和相关的逻辑联系。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这部分学生数学基础差。在初中数学研究中,缺乏对公理、定理及相关推论的证明理解,只掌握基本内容,缺乏证明逻辑。这就导致了高中数学系统的学习困难,具有较强的推理联系性。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基础课的理解不够,造成了后期的连锁反应。

1.2实践少,数学训练不熟练:对于高中数学来说,本质上是一门理解和训练的学科。虽然当前重视素质教育,减轻负担,但在目前的高考模式和要求下,数学的比例和成绩仍然不容忽视。要吸收课堂教学内容,必须进行大量的数学训练。目前,许多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缺乏实践和锻炼。因此,他们看到一种类型的问题,并且必须花时间在考试中探索思维方式。减少了考试时间的利用率,影响了考试成绩。

1.3高中数学是一门系统的学科,很少有问题,也没有系统的研究。因此,我们不能以“治头论足”的方式来学习高中数学。我们必须从整体上出发,在掌握一种问题解决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和扩展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努力用前面提到的知识点进行连接,并尝试两到三种方法来解决每个问题。当然,这只适用于比较复杂的问题类型,因为简单的问题类型仍然需要以教科书中的示例问题解决方法为主要内容。同时,许多学生不喜欢问老师在学习,有问题隐藏在后面一天的问题竟然不知道从哪里问。这种不问题的态度严重影响了高中数学的学习。

2.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几点体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增加了对数学的理解,同时掌握了几种学习方法,希望能对其他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同时,我也希望老师和学生能把斧头伸直。

2.1养成良好的课前和课后学习习惯:在当前高中数学学习中,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虽然有一种刻板印象的猜疑,但在高中数学学习真的是反复尝试和错误的。学生们不得不预习课本。我准备的数学教科书不是简单的阅读,而是一个例子,至少十分钟的思考。在使用前不能通过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在教学内容中找到答案,然后在教材中考察问题的解决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在课堂上安排笔记也是必要的。在高中数学研究中,建议采用两种形式的笔记,一种是课堂速记,另一种是课后笔记。这不仅提高了课堂记忆的吸收能力,而且有助于对笔记内容的查询。

2.2注意研究高中数学的基本内容:在当前的高中数学考试中,并不是所有的考试内容都是由复杂的问题组成的。纵观当前高考题,30%的内容属于课堂例证的失真。这部分内容大多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的基础。它被称为“发送子问题”,可以很好地通过学习教科书内容来解决。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教材中所有的例句,并熟练地记忆它们,以便我们能够在考试中很好地回答“子问题”,并确保我们在基本内容上没有失分。此外,在课堂学习中,必须注意听基础课。教师讲解与我们自己的学习属于两个维度,只有两者的有机统一,才能丰富我们数学问题观的客观性。你不能放弃为老师讲课,因为你认为你理解他们。这也是夯实基础,为数学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途径。

2。掌握数学学习实践阶段: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科学合理的学习规则。先生著名的日本教育在米山国藏在他的数学精神、思想和方法,曾经说过,尤其是高阶段的数学学习数学,必须遵循“分层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与教学内容的第一周甚至是从基础开始,一周后的头几天,在教学难以提升。以及提升的困难进步一步一步,最好不要去追求所谓的“困难”除了(感兴趣),不利于解决问题方法掌握连续性。同时,根据时间和课程安排的长度适当的审查,只有这样才能记住和使用在长期学习数学知识,不要忘记前面的学习。

三、结束语

掌握学习教学方法 篇7

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简单地说, 过度使用记忆与熟练来学数学, 而不是用理解与思考。会有这样的结果, 其实是长期错误的习惯与认知造成的。而广泛存在于许多人心中的一些迷惑, 更阻碍了学生调整学习方法的动机!唯有先打破对于数学的迷思, 让学生了解错误学习方式所产生的危机, 才能使学生愿意改正学习习惯和方法。

先看看,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有什么不同?

从小学到, 学习的方式需要不断地改变。小学的数学几乎都是用直观, 看得见的真实问题, 觉得对就好, 不需要证明, 过程也不会太长。

初中的数学引进较多的符号系统, 开始出现一些生活中不易印证的内容, 有少许的证明, 也出现一些规则, 需要用推理来解决问题。

到了初三升学数学离生活越来越远, 逻辑的推论渐渐占有更重的分量, 推论必须更精确, 题目的变化更大, 解题的过程变长, 直观的想法已经不足以应付了。

一直到高中, 大学那就变得更抽象了, 几乎完全是逻辑的思维, 直观只是辅助思考的工具。

应该配合学生心智的成长来教学, 小学生无法用初中生的数学思考模式, 初中生的数学也无法用小学生的方法学习。原本学生按部就班学习, 依著教材逐渐改变学习方式, 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可是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 不只是学生, 还包括家长和老师, 常常因此而扭曲了数学的学习, 这现象很常见。

以前班里有个活泼的学生, 喜欢数学也乐在数学, 老师上课活泼而精采, 有时天马行空, 偶尔不知所云, 却很有启发性, 常使他东想西想。班上也有几位同学像他一样因而喜欢数学, 这几个同学后来在数学成绩都不错, 但是全班的数学成绩, 却非常不理想。有的学生抱怨上课抓不到重点, 有些家长反映老师的作业、考试太少。

初二换了一个数学名师, 上课幽默又有权威, 解题时条理而清楚, 又有很多手段和技巧, 将全班治得服服贴贴, 全班的数学成绩也脱胎换骨般在全年级名列前矛。新老师一直到他们毕业, 全班都很喜欢新老师, 只是学生觉得新老师把数学变得不再有趣。

这是初中数学老师的使命:让全班学生考高分, 将他们送进理想的高中。所以, 很多学生经过反复练习, 变成得高分却不了解数学的学生, 这些学生上高中后, 如果不能改变学习数学的态度, 当然就学不好了。

数学学不好就是因为解题练习不够。这话有三分道理, 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必经阶段, 但是数学内容尚涵盖推理与论证, 解题绝不是最重要的。运用正确方法, 多做不同的题目, 会加强解题的能力, 但若方法错误, 做再多题目也是枉然。中国有句老话:“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西方也有句:“哈巴狗环游世界一周, 还是只哈巴狗。”问题不在做题经验多, 而是经验是否能够累积成有用的知识。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 首先想到的就是练习不够, 于是, 买一堆参考书、测验卷, 逼孩子再多花一点时间, 再多算一点数学。反正多做不会错, 最好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做, 这也开始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噩梦。

其实, 大多数排斥或放弃数学的学生都经过了很多努力, 只是因为方法不对, 拚命算了之后仍旧考不好, 一再受到挫折, 直到有一天, 他觉得自己永远都学不好数学了, 或者觉得将时间用在其它科目上比较有效率, 因此选择跟数学说再见。

部分老师也会陷入这种迷惑, 没有提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层次, 也没有建立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是卖力地讲解与不断地考试, 然后埋怨学生为什么总是记不住, 最后徒留无奈的老师与无助的学生。

数学的重点是逻辑的推演, 而不是机械式的运算, 在真正理解数学后, 只需要适量的运算即可。相反的, 如果在没有充分理解以前, 只是不断的运算, 对数学学习非但没有帮助, 反而可能阻碍了提升数学理解层次的机会, 因为反复练习常使学生记熟做法而自以为已经学会了。

这是很危险的, 因为只要一遇到稍加变化的题目, 学生就会束手无策, 尤其经过一段时间后, 更容易因记忆生疏而忘记做法。长久这样, 学生会变得自以为都学会了, 但很快就都忘了, 而在考试的时候, 每题都自以为会写, 但都没有把握, 只能希望答案是对的 (甚至自己也不知道是否算对了) , 或者自认考得不错 (因为都有算出一个答案) , 发下考卷才发现分数不是自己预期的。

改革数学教学掌握学习方法 篇8

一、从细微处着手。对学困生进行深入了解。掌握他们心理特点。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以真诚动其心

学困生一般都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消极心理、逆反心理、恐惧心理,虚荣心理、孤独心理、自卑心理、麻木心理等。这些都是需要修正的不良心理表现:是转化学困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俗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教师不能成为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必须接近他们,走近他们的心灵,消除他们与教师之间的心理障碍。作为教师的我们既要做良师更要做益友。我尝试运用的方法是:以真诚相待,让微笑走进课堂。在课堂上教师一个关心、微笑的眼神,就会让他们倍感亲切,对学困生也是一种鼓励、肯定和鞭策,可以极大地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进步的勇气;利用课余,多与学困生沟通,谈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如:电脑、体育、歌曲、游戏等;注意了解他们的一言一行,多一声问候,少一些责备,贴近其心灵。

二、以爱育爱,和学困生进行心理换位

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谓“会变小孩子”我想教师就是要尽量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感情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对于学困生的过失或错误,教师应该冷静对待,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上,体会他们的心理,以宽容慈爱之心教育他们,切记讽刺、挖苦、谩骂甚至体罚等做法。我们班有一个学生陈某非常聪明,但他总是不按时交作业,开始,我采取强硬措施,给他规定时间,这样起了一点作用。但是时间一长,一放松,他就会“旧病重犯”,我很气愤,对他大发雷霆,当面训斥他。并命令他在某介时间内必须把作业送上来,但他的作业照样没交。此时,我才真正感觉到,面对这样的学生。采取强硬措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于是我开始改变自己以往的做法,抓住他的丁点进步积极引导他、教育他,又单独找他谈话:“其实,只要你认真去做每一件事,就能做得很出色,我想,你只要认真写作业,同样会很棒!”没想到,第二天的作业他很快就交上来了,而且完成的质量也不错。

这件事使我感触很深,将心比心,我们也当过学生,也期望老师以友善的态度对待我们。我们处于教育者的位置上,更应该捧给学困生一颗爱心。

三、注重学困生的情绪疏导与调节

学困生的情绪通常有自卑、不自信、恐惧、忧郁等。面对这些不良情绪,教师要正确对待。首先要重视情绪的释放。情绪活动可以看作是能量释放的过程,不良情绪如果长期积聚而得不到释放。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比较好的办法是因势利导,理智的对待,提供条件让学困生的不良情绪得到释放;其次是理智消解,当找到学困生的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后,教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改变他们原来的错误观念,对错误观念进行理智消解;再次是进行谈心疏导和情绪感染。我们教师要经常坐下来和学困生进行谈心,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多带领他们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培养他们多方面的爱好,使他们养成乐观向上的性格。

四、巧用评价手段。耐心等待学困生的进步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对学困生做出客观、中肯的评价,是对学生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也是为了对学困生的进一步教育做好铺垫。好的评语对学生的进步是非常有利的。同时,我们教师要学会等待,特别是要等待那些弱势群体的觉醒。因为“每个学困生都会有个觉醒的过程”。学会等待,是一种教育智慧;学会等待,也意味着能尊重个性的差异;意味着教师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态度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功近利,不拔苗助长。

总之,“后进”只是相对的,从来没有绝对的学困生。只要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提高育人艺术,对学困生进行正确的分析,寻找学困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再加上教师的热情耐心,持之以恒,既要看到学困生所存在的不足,帮其重拾信心,又要善于利用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作为转化的契机,那么,学困生必将不会“学困”。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上元观镇上元观小学

初一学生如何掌握学习方法 篇9

2.主动性: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及时完成作业,不抄袭。

3.独立性: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不依赖他人。

4.温故知新:及时复习学习内容,及时学习新知识。

5.顽强毅力: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不放弃,坚持到底。

6.高效阅读:学习如何阅读,如何快速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7.思维导图:学习如何绘制思维导图,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知识。

8.兴趣培养:通过兴趣培养,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9.刻意练习:学习如何刻意练习,以提高学习效果。

如何掌握超级记忆高效学习方法 篇10

所以,要想成为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我们不要去为失败找借口,而要去为优秀找原因,为记忆找方法。

关于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为节省大家宝贵的时间,这里只介绍最容易学会且好玩实用的四种:

1、及时记忆。

这是根据艾宾浩斯所发现的遗忘规律——先快后慢所提出来的,它强调记忆知识要及时,这样的记忆用时最少但效率最高,效果最佳。

2、反复记忆

对于你只见过一次面的人,在一段时间之后再次见到他,你可能很难想起他是谁。什么原因?你跟他见面的次数太少。美国总统奥巴马你可能从没见过面,但当他出现在你的面前的时候,你却能马上叫出他的名字,不管当时的你如何激动都不会叫错。为什么?不是因为他是国家元首,而是因为你在各种媒体中见过他的图像、图片,并且见的次数很多很多。所以,要记忆那些需要记住的知识,你只要一遍遍地去看就行了,不要老想着什么考试,也不要总想着什么记忆。这种办法对英语学习以及文科复习非常见效。

3、过度记忆。

是指记忆一种材料的次数超过那种刚好能回忆起来材料的次数。我们记忆材料的一般习惯是,完全记忆后就停止。但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你记住了就不再记忆,遗忘程度为35.2%;如果再增加50%的记忆时间,则遗忘程度只有18.1%。因此,在记住了材料之后再拿出些时间进行记忆是一个省心省力的好办法。如背诵相关内容,在刚刚能够背诵的基础上,再继续读、背几遍,效果就会明显优化。如果将刚能复述的学习材料的时间作为100%,那么最好的超额时间是50%,其学习总时间为150%。时间过短或过长都达不到较高的记忆效率。过度记忆对任何材料都是适用的。显然,这种记忆方法可以使知识记忆得更加深刻,更为持久。

4、睡眠记忆。

这是一种最有趣也是最有成效的记忆方法。

所谓“睡眠记忆”就是利用睡眠与记忆的关系所提出来的一种记忆方法。研究发现,记忆与睡眠有着微妙的关系,一个人只要处理好学习与睡眠(休息)的关系,记忆就会事半功倍。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利用自然睡眠进行记忆。

作为学生,正常情况下,一天要睡两次觉:午休与夜睡。在这两次睡眠的前后,是进行记忆的大好时机。当躺在床上、静下心来、进入睡眠状态之前,如果你能够将当日所学并需要记忆的内容在脑海中回忆一遍的话,你就能够记住它们的70%;醒来之后、起床之前,如果你还能回忆一遍,那么,你将能够记住90%。经过这两轮回忆,那些重要的知识就牢牢地储存在了你的脑海中(当你需要它们的时候,你的大脑就能够搜索的到它们,让它们为你服务)。

对于那些暂时没有回忆起来的知识,你可以在起床后认真回看相关材料,然后再闭上眼睛快速地在脑海中回忆一遍,你会发现你很快就能够将之记住。

利用特殊睡眠进行记忆。

就是在两次正常的睡眠之外,为了在短时间内记牢大量的知识所进行的睡眠记忆。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各种考试之前的综合复习阶段,记忆文科知识之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掌握英语学习科学的方法 篇11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材料(文字、符号、公式、图表等)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项基本智力技能,是取得学习成功的先决条件。英语阅读理解是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典型载体,是从“知识向能力过渡”的尝试与积淀,是高考英语科目考查的重点也是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高级目标。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阅读者得天下。

想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先找出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障碍,然后再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影响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主要问题

(一)阅读理解词汇量非常大,这成为理解文意的最大障碍。阅读理解综合考察考生的多项基本素质,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对词汇量的掌握。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丰富词汇就显得至关重要。词汇量的缺乏不能让读者快速的进入阅读状态,导致文章读起来晦涩难懂,甚至会产生误解和曲解。

(二)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储备不足。如果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缺乏起码的了解,有时即使面对一些简单的单词组成的一句简单的话,也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思。

(三)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注意力不集中,阅读效率低。不少学生对阅读理解有恐惧心理,做到这一部分时就显得信心不足,这与他们不好的阅读习惯也有很大关系。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短时记忆力差,读到后面前面的就忘了;有的学生则喜欢钻牛角尖,碰到一段不理解,就停留在那里,致使阅读效率很低;还有的学生习惯用手或者笔按着材料一点点的读,这也是一种很不好的阅读习惯。

影响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问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接下来我将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科学方法。

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丰富学生词汇,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词汇是阅读理解的“拦路虎”,想要掌握足够的词汇,必须有合理的途径。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三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抓好课堂教学质量,教会学生融会贯通。在课堂词汇教学中,对学生强调“词不离句”,不要单纯的死记硬背单词的意思,而是把它置于特定语境中,结合句意来把握词意。同时严格要求词汇学习,精确掌握词的读音、拼写和用法。

2.教学生学习构词法,掌握构词的一些基本规则。比如,加前缀表反义的有:dis—,un—,in—等;加后缀转化为形容词的有:—able,—sive,—tive,—less,—ful等;名词可加—ly或—y转化为形容词等等。通过构词规则,扩大词汇量的积累,力图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3.掌握科学的记单词的方法,必须做到反复记忆、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相结合。教师要督促学生学习,对书后附录的词汇表,进行定时定量的全面检测。

(二)扩大阅读量,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高考阅读题型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形式也不拘一格。选材范围包括科学、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各个方面,体裁也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指导学生多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

(三)掌握阅读时的基本技巧。正确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绝不可小觑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技巧

1.带着问题阅读文章。阅读材料问题的设置往往都非常巧妙,它集中反映了文章的基本信息,先把问题看一遍,带着问题阅读全文,能有针对性的切入,找到突破点。

2.找准主题句,把握文章脉络。主题句对全文起到提示、启迪、概括和归纳的作用,一些主旨大意题、归纳概括题等,往往可以直接从主题句中找到答案。

3.挑出文章的关键词。关键词能反应文中的主要事实和特定细节,大部分是名词、动词或其他重要的修饰词,在阅读时可以把他们标注出来。此外,还要特别注意and、or等表示并列关系的词和but、however、on the other hand、though等表示转折关系的词,以及so、therefore、so that等表示因果关系的词。

4.推测生词的意思。在阅读文章时,难免会碰到不认识的词,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慌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及整篇文章的主旨,来合理推测生词的词义。

5.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理解一篇文章,必须学会速读和精读相结合。如果不管不顾,只是一味的对文章进行精雕细琢,首先时间上不允许,其次也未必就能取得好的理解效果。速读是为了把握文章大意,精读是为了找寻关键细节,二者有機结合,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三、结语

掌握学习教学方法 篇12

一、培养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兴趣是自觉学习的先导。因此, 要学生化“被动”为“主动”, 主动地去学习历史, 就要先培养其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根本在于要明确历史学习的目的, 这就要让学生认识到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意识到:历史既是一门基础的人文科学, 它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陶冶情操、促进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 历史也是一门丰富多彩而又生动活泼的学科, 它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开阔视野, 从而激发学生想要学习历史的欲望, 并形成学习兴趣, 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历史。

二、掌握自主阅读历史教科书的方法

历史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工具, 要想主动地学好历史, 就要掌握自主阅读历史教科书的方法。具体而言,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的阅读起码要做到五到:目录到。目录是各章节知识的总纲, 是全册课本的总体知识框架, 应从宏观上把握。单元前言到。单元前言主要说明本专题内容的历史背景和本阶段的时代特征及本单元内容的特点。课文正文到。正文部分是课文的主体, 是考试命题的依据, 要掌握相关知识点和评价。课后练习题到。熟悉知识是以哪种方式转化为试题的。书后的历史大事年表到。这是对正文的强调和补充。只要做到这五到, 学生就能理清教材知识的基本线索, 也就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历史教科书, 主动地学好历史。

三、掌握收集历史资料和探讨历史问题的方法

历史资料是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途径之一, 因此学生要主动地学习历史, 掌握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还要学会搜集历史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对历史问题进行探讨。

搜集历史资料首先要确定搜集资料的时间、地域和内容范围, 然后就是利用有效的资料获取渠道。这样的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到图书馆查阅相关历史资料, 二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搜索, 三是进行田野和社会调查。那么对搜集来的历史资料, 应如何运用于探讨历史问题呢?首先, 要对搜集来的历史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并进行鉴定, 包括材料的来源、真假、作者、性质等。其次, 在使用历史资料作证据时, 要选用多则来源不同的相关材料来论证某一个问题, 遵循“孤证不立”的原则。再次, 全面认识和理解所选材料的含义, 要用证据支撑论点或结论。只有掌握这种搜集历史资料和探讨历史问题的方法后, 才能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也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历史。

四、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

历史学科的记忆量要求特别大,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记忆历史知识往往是比较头疼的事, 甚至是烦恼的事, 而学生一旦觉得头疼、烦恼, 就会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 也就失去了主动性。因此, 希望学生继续主动地学习历史, 就要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

首先, 要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 历史知识是互相联系的, 它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因此, 可以通过知识的联系, 用已知的知识推理未知的知识, 用新知识去复习旧知识, 前后知识经常性地进行多角度的联系和复习, 既能巩固旧知识又能全面牢固地掌握新知识, 避免出现学生常说的读了就忘了的现象。

其次, 要讲究和遵循记忆的一般规律, 如点面联想法、分类归纳法、反向逆推法、对照比较法、趣味记忆法等。例如:我们在记忆选修一的“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时, 就可以用对照比较法, 通过对这两次变法在背景、群众基础、国际环境、措施、结果及意义等方面的比较对照, 就能够使学生比较清楚地掌握中日这两个重大变革的异同点。

掌握学习教学方法 篇13

(1)注意和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这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别非常大,从原本的实际思维转入抽象思维,需要一个大幅度转变。这就需要重新整理初中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再根据高中知识特点,较快的吸收新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2)认真理解,反复推敲思考高中各知识点的涵义,各种表示方法。容易混淆的知识,仔细辨识、区别,达到熟练掌握,逐步建立与高中数学结构相适应的理论本质与思考方法,切忌急于求成。

(3)通过学习,要努力培养自己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形成运用知识准确地表达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认识世界打下基础,

我们应试时,时常发现厌试心理,有时会有些紧张,这是很正常的。但过分紧张也会导致考不好,所以平时应把练习当作考试,但考试时则平视为练习,心态好了,成绩自己就上去了。

如何减少解题失误,这是一个考高分的关键。失误少了,分数就会溅涨。这需要学生的仔细观察与认真阅读题目,抓住题目重点、题心,并围绕重点、题心考虑其他条件与答案。其次,考虑要周全,避免出现遗漏情况,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到,这需要平日思考事物的长期积累。

国旗下的讲话:如何掌握学习方法 篇14

大家好!

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是“如何掌握学习方法?”特别是对于向中考冲刺的同学们。爱因斯坦说过:“成功=艰苦的劳功+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对于渴望取得高分的同学来说,艰苦的劳动和少说空话是容易做得到的,而正确的方法,摸索的过程就有些困难。希望下面一些看法,能为大家带来的灵感!

一、大致浏览上课内容,做好课前准备。

虽然说如今作业不算少,但一节课的时候是十分宝贵的。而人接受新知识需要一定的时间,你可能因此错过一些重点内容。相反地,课前预习,能促使你上课思维主动,做到心中有数。就如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功”呢!

二、注重听课环节。

众所周知,认真听课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为此,你必须学会巧抓重点,善做笔记,让思路与手并进,成份大地注重理解!相信大家,会有不匪的收获!

三、课后练习与复习。

这是考察你收获情况如何的!“两天打鱼,三天晒网”是不行的!端正你的态度,不懂就问,巩固加强所学知识,阶段考试一定没问题!

同学们,这都是最普通的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可是你确定自己行功了吗?在你不知所措的时候,你是否把它忽略了呢?初三的第三次月考已过,迎接我们的又是一场场的考试!这次的成与败,带来的是经验的累积,别怨责自己!请相信自己!适当的体育锻炼,劳逸结全,使你更加的倍感强壮,驶向胜利的彼岸!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有不一样的人生理想。而现在,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中考!胜利!”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加油!

希望大家能给我们初三的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为我们加油!可以吗?

掌握学习教学方法 篇15

“掌握学习”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本杰明·S·布卢姆在卡罗尔“学校学习”的基础上倡导提出的一种适应学生个体的教学理论, 该理论在20世纪后半叶的世界性教学改革热潮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 历史背景

20世纪60年代, 美国推行的以布鲁纳结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育改革, 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下降。在布鲁姆看来, 这种教育存在两大弊端:一是教学理念上的不足。布卢姆有一段著名论述:“每个教师在新学期或新课程开始时, 总怀有这样的预想: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将完全学会所教的事物;三分之一的学生将不及格或刚好通过;另三分之一学生将学会所教的事物, 但还算不上是好学生。这一系列预想, 通过分等的程序、教学方法与教材, 传递给学生得到了学校分等的方针与实践的支持。这种体制造成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通过分等的程序, 学生最后分等与最初的预想相差无几。”布卢姆认为, 这种“好学生就是好学生, 坏学生还是坏学生“的预想是当时教育系统中最浪费、最具有破坏性的, 它压抑了师生的抱负水平, 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教学方式上的不足。教师通常采用大班上课, 大单元教学, 考试排在结尾, 学生往往考完了才知道自己没完全掌握, 产生了大量不能掌握课程内容的学生。

(二) 主要内容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以“只要条件适当, 人人都能学好”为基本构想, 以各种能力存在差异的学生个体组成的集体为实体, 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为准则, 以形成性测验为主要手段, 以班级集体教学为基本教学形式, 通过反馈、矫正等步骤设计教学过程, 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这是一种有关教与学的乐观主义理论, 是一套行之有效的个别化教学实践策略。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基础是卡罗尔的学校学习理论。卡罗尔认为, 对一个学习某一特定内容的学习者来说, 学习达成度取决于两个变量:实际用于学习任务的时间和掌握该学习内容所需时间, 即学习达成度f= (实际所有时间) 。决定学

所需时间

生实际学习时间的变量包括允许学习的时间和恒力;决定学习所需时间的变量包括能力倾向、教学质量和理解教学的能力。布卢姆将以上五个变量作为掌握学习策略的主要研究变量, 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步骤、教学准备阶段 (制定成绩准则和为学生定向) 和教学实施阶段 (形成性测试和矫正过程) 。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为掌握而教, 为掌握而学”。他认为, 在掌握学习理论指导下, 教学应是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与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实际, 为所学知识的掌握下定义、为学生定向, 制定具体的实施程序, 并给以形成性评价和矫正。“为掌握而学”, 就是为既定目标而学习, 学生不但可以达到认知的目的, 而且对于学习的有效性、学习态度、兴趣与自我概念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 教师方面

1掌握学习理论有利于更新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传统的教育理念中, 教育工作者长期使用正态曲线来给学生分等, 并坚信他的正确性, 甚至目前很多学校也要求学生的成绩要服从正态分布。布卢姆认为, 教育有效的话, 成绩的分布应当与正态分布很不相同, 甚至可以断言:成绩的分布接近正态分布时, 我们的教育努力是很不成功的。这就要求教师做到:树立“人人都能学好”的信心, 部分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 问题不在于智力差, 而是没有得到适合其学习特点的教学指导和足够的学习时间。学生的差异是后天学习教育形成的, 是动态发展的。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种教学指导、教学方法以适应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学习特点, 从而使学生都能达到规定的掌握水平。

2掌握学习理论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分层次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布卢姆主张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和执行程序, 如果学生按某一方式不能学会的话, 还可以采用别的方法, 得到其他的帮助。传统教学中的大班授课, 为了照顾大多数同学, 往往使优等生“吃不饱”, 差等生“消化不良”。掌握学习理论强调群体教学后, 通过形成性测试反馈信息, 再组织针对性的小组讨论、个别指导等矫正性的帮助, 最大限度地解决共性与个性的差异, 使绝大多数同学达到掌握的目的, 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二) 学生方面

1掌握学习理论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使差生得到同样发展。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它要求为全体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传统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重视学习好的同学, 忽视学习差的同学, 甚至用正态分布界定成绩, 把学生划分为几个等级。对此, 布卢姆反驳了“好学生能学会一门学科中复杂而抽象的概念, 而差学生只能学会最简单的、最具体的内容”的错误观念, 承认“有学得快的学生, 也有学得慢的学生”, 但是坚信: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 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无论学生学习速度与接受能力如何, 总有一种教学方法是适合他的需要的。掌握学习理论不但为教育和转化差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还提供了具体有效的可操作性程序, 即运用形成性测验反馈信息, 及时发现学习难点和未掌握的内容, 并辅之以更多的个别辅导等多种矫正手段, 使其达到掌握的目的。

2掌握学习理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发展非智力因素,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发展, 成为不仅具有知识和技能, 而且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掌握学习理论的教育目标不仅包括认知目标还包括感情目标, 不仅重视认知成果, 还重视学生的感情成果。这对培养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自信心和对自我价值的认可都有深远的影响。这一理论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潜力怀有充足的信心, 对所有学生充满积极期待, 教师对学生的乐观看法和高期望, 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和自卑感, 增强学生的信心,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3掌握学习理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的有效性, 使学生终身受用。掌握学习理论的实施程序可以告诉学生:“要达到什么目标”“学什么”“怎样学”“怎样学好”的问题。学生学习目标明确, 学习方法有效, 积极进行自我反馈, 知道自己哪方面学得好, 哪方面不好, 哪方面还需要改进。布卢姆认为, 如果在某一学科领域的入门课程中都采用掌握学习程序的话, 学生在以后的课程中保持这些新的学习方法, 将越来越不需要更多的特殊帮助和额外时间。“学会学习”将对他们的终生学习具有重要影响。

三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 为掌握定向, 设计教学目标

按照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多个教师集体备课, 具体给出每章节的教学要求、主要知识点和重点、难点与考点,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把握重点。

(二) 评价———反馈———矫正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每节课堂教学结束时, 小结主要内容, 练习巩固, 争取当堂消化, 布置思考题供学生课下讨论;每章教学结束时, 安排一次单元测验, 帮助学生诊断所学知识点。每章配有三套测试题 (另两套练习) , 并附有参考答案和题目与知识点的对应表格, 便于学生自我诊断,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 实践证明, 这些练习对期末统考很有帮助;每周安排课外辅导, 主要采用单独指导的方式解决个别同学存在的问题, 有时小组讨论, 学生发言踊跃, 各种思维在这里碰撞, 开阔了思路, 学习效果很好。

(三) 发展非智力因素

通过系统的“掌握学习”程序训练,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使他们“想学习”“会学习”;不管他们掌握多少, 都只是判定掌握还是没掌握, 并对掌握给予认可, 没掌握的给予矫正的方法和途径, 不断给他们以鼓励和肯定, 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师还通过反馈信息, 科学、人性化的管理学生, 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 提出表扬, 使学生坚定了“我能行”的信念。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还融洽了师生关系。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的优越性已在各国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证明, 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我们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也验证了其有效性。但是, “掌握学习”并不适合所有学科, 它只是比较适合于必修的、序列性的、封闭性的及其求同思维的课程, 对其他开放性学科与创造性的学科, 制定掌握学习策略是有很大难度的;而且, 掌握学习教学中反馈与矫正性练习的途径和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细化。我们在实践中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弥补以上不足:一是将数学建模思想贯穿于大学数学基础课程中,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不断改进和完善每章单元测试题, 使评价和矫正更符合学生个体的需要, 针对中学新课标, 补充中学里没有学习、大学里却必需的基础知识 (反三角函数、极坐标等) ,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做好中学与大学的衔接工作, 使同学们顺利地掌握大学学习内容。

参考文献

[1][美]布卢姆, 等.邱渊等译.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2][美]布卢姆, 等.布卢姆掌握学习论文集[M].王刚等译.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6.

[3]毕淑芝, 王义高.当代外国教育思想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4]王帅.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2) .

上一篇:课文《风筝》说课稿下一篇:愚人节送上调侃的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