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学习模式

2024-08-16

掌握学习模式(通用10篇)

掌握学习模式 篇1

中专会计基础是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 而复式记账又是会计基础的重要内容, 涉及复式记账的原理、账户结构、会计分录、登记账户、试算平衡等内容。对于刚入校门的中专学生来说, 由于缺乏感性认识, 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因此, 学好该内容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如何适应学生, 并使每一个学生完全掌握复式记账法的有关知识, 以利于今后的学习呢?本文认为, 把掌握学习模式应用于复式记账法的教学实践, 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1 设计单元掌握学习计划

设计掌握学习计划的目的, 在于使教师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尽可能周到地考虑如何帮助学生达到单元教学目标, 主动而有效地控制教学。

1.1 设计好单元教学目标, 制定掌握的标准

为了识别学生是否达到掌握学习的水平,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合理清晰地明确教学目标, 从而确立教与学的方向和检测标准。

根据布卢姆分类原理, 将复式记账法教学目标在掌握水平上分为知识、领会、运用3个层次。各层含义及要求是:

知识: (1) 复式记账定义与特点; (2) 借贷记账法定义; (3) 会计分录含义及种类。

这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 (1) 复式记账的科学性; (2)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运用: (1) 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 (2) 运用借贷记账法的步骤。

这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以上各层教学目标是由简单到复杂逐层递增, 后一类目标是建立在已达到的前一步目标的基础上, 前一类低层次目标应积极向后一类高层次目标发展。

1.2 再设计出有效的“反馈—矫正”计划

为了了解学生对上述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师可根据“三级目标”设计出一份“三级测验题”, 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掌握水平。充分利用形成性测验所提供的反馈信息, 提供可供选择的教学材料以及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使学生有再次学习的机会并帮助他们矫正学习中的差错。必须强调的是:矫正的方法不同于最初的课堂教学的方法, 矫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如由教师个别辅导、做练习、学生进行讨论或相互帮助等。如果一种方法对解决一个特定的学习问题效果不佳, 便鼓励学生试用另一种方法, 并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给予矫正, 以切实提高学习质量。

2 为掌握而教

由于事先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因而为掌握而教基本上是将预订计划实施的工作。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应使学生充分了解掌握学习策略的基本思想和具体程序, 讲明掌握学习旨在帮助绝大多数学生达到规定的掌握标准。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树立能够学好的信心以及形成学习动机是至关重要的。

2.1 了解并改变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 使之具备学习新课程的必需条件

认知准备状态是指学生在已完成并掌握已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上, 对接受新课程的准备程度, 同时也是教师教授新课并使学生掌握的重要条件。

在讲到“会计分录”这一内容时, 必须使学生掌握会计科目、账户等内容, 因为会计分录是建立在对会计科目、账户、借贷记账法的基础上的。所以, 在讲授会计科目、账户、借贷记账法等内容时, 应强调掌握这些知识的重要性, 指出该知识是学习会计分录的基础, 引导学员认真学习并力求掌握其内容, 为学习后面的内容准备良好的认知状态;否则, 前面内容没有掌握, 就会影响对后面所学内容的正确理解, 问题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最后积重难返, 影响后面的学习, 甚至影响整门课的掌握。

2.2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建立良好情感准备状态

就中专学生而言, 由于他们首次接受到会计知识, 对会计原理缺乏感性认识, 因此, 学生对能否学好心中无底, 有畏难情绪, 学习信心不足, 这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不利条件。教师首先要做的是传授该门课程的学习方法, 帮助学员树立自信心, 着重指出只要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每个学生都会学好该门课程。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 多启发诱导, 提出相对简易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多给予鼓励, 少批评指责, 在每次作业批改后, 对于做得较好的学员给与“优”“良”等成绩, 最后, 对学习较差、作业不太认真的学员采取帮助鞭策的方针, 使他们克服困难, 消除自卑心理, 激发其学习潜能。

3 对掌握学习效果的反馈、评价、矫正

反馈方法一般由每一个学习任务结束时的形成性评价测验构成。形成性评价测验不同于传统的总结性测验, 它不是用来给分数、分等级, 而是要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所学内容, 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形成性评价测验有如下作用:对教师而言, 可使教师获得比较系统的信息资料, 了解每个学生在某一章节达到何种目标, 未达到目标及原因, 发现学生共同的学习难点, 提出教师改进教学及教学补救措施;对学生来讲, 由4个方面的好处:诊断学习上的问题, 强化学习效果, 调整学习活动, 获得来自教师、学生或其他方面的矫正学习信息。

复式记账法教学学习结束后, 要求学生做完习题册上相应的习题, 教师对作业的批改不一定要给分, 但事后一定要评讲, 对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定要及时纠正和补救, 直到学生掌握为止。但纠错不是简单改错, 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错在何处, 更要分析错的原因, 寻找回归正确的对策, 只有这样, 才是确实有效的。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习题作业的情况, 特别是容易出错的问题, 在习题完成并矫正后, 进行一次测验, 若学生重复上次的错误, 则说明该生仍没有掌握, 需分析矫正, 若已掌握, 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内容。

综上所述, “掌握学习”不仅是一种预定的主动教学方法, 而且也是一种管理学习的有效方法。通过为学生定向提供适应学生需要的教学, 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 不断给予鼓励, 使学生不再消极地停留在中等或差等的水平, 积极追求优秀。

掌握学习模式 篇2

读完《课堂密码》这本书后,我认为最吸引我、引起我共鸣的内容是第三辑《塑造“有序课堂”》中第四个方面的内容——《是学生“态度不好”,还是教师“方法不对”》。

在这一内容中,周教授提到“决定学生能否学好的因素有很多,但决定学生是否开始学习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

周教授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在没有进入学习过程之前,他们对待学习活动的态度,即原初学习态度;另一种是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待学习活动的态度,即学习过程态度。

周教授认为学生的原初学习态度一般都是积极的,几乎没有一个学生从上学伊始就想着肯定学不好,就不想好好学。但学习过程态度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受什么影响呢?周教授认为学习过程态度受学习方法及由此形成的学习能力的影响。

对此我深有感触。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特别不愿意写论文,因为我对论文的格式及写作要求都不了解,写出的文章水平低,自认为获不了奖,也就没有兴趣。1999年,中央教科所组织征文活动,学校负责教科研工作的老师就鼓励我参赛,还热心地帮我修改论文,使我的文章获得三等奖。这次经历对我十分重要,因为通过参赛,我掌握了撰写论文的基本方法,了解了注意事项,并且通过获奖增强了自信心。从此我对写论文这件事的态度发生了改变,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不但写的论文篇数增多了,而且获得的奖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

通过我的真实案例,印证了周教授的观点,当我回过头来观察学生时,发现也确实产生了同样的表现。

一直以来,语文老师们都普遍认为作文课难上,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掌握写作的方法,而一旦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他们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大约在2001年时,我参加了北京市教育学院武芳辉教授组织的写作课题组,当时研究的专题是“运用上位图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这一课题主要针对的是低年级学生,因为我们认为学生入学后,教师就要注重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进一步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为中高年级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一工作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既感觉轻松愉快,效果又好呢?武教授引领我们把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引入到写作教学中。布鲁纳在他的教育论著中提到:我们不论教授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了基本结构,才能举一反三,有助于理解其他类似的事物。具体到语言训练上,就是指儿童在掌握了一句话、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的结构后,就能很快地学会说出或写出其他类似的内容。

记得当时我做了一节公开课,武教授和参加实验的老师们都来听课。作课前我先讲了《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并为学生抽象出文章的结构,即文章是先说谁做什么,然后说它遇到什么困难,接着说它想了什么办法,最后说结果。此后我把这种结构当作学生写作的“上位图式”,又为学生找到了相关的看图写话素材,图中画的是小白兔搬运大南瓜,走着走着,感觉累了,搬不动了,题中要求学生讨论小白兔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南瓜运回家。细想一下,这一内容正好符合我们刚才分析的结构。当时我教的班是一年级,我们作课的时间是第二学期。课上我带领学生认真观察图,重点讨论小白兔想的办法,接着就鼓励学生按照《乌鸦喝水》的文章结构,把小白兔搬运南瓜的过程自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学生对这一练习非常感兴趣,他们编的一个个小故事也让我和听课的老师们感觉意外。汇报时我们发现学生的想象特别丰富,他们有的设想小白兔把南瓜立起来滚回家;有的设想小白兔请熊猫推着自行车把南瓜驮回家;有的设想小白兔借来平板车把南瓜推回家„„,后来我们把学生的文章收上来统计了一下,发现学生共想出十几种方法,写的内容都非常有趣。

掌握模式就能复制成功 篇3

为更好地总结传播中国市场的成功模式,为广大企业提供具有竞争价值及实战方法的营销管理工具,我们开设了“最佳营销模式@互动社区”栏目。凡在营销模式上有创新,在市场实践中有成效的企业,均可参与栏目互动,发表观点,并为我们提供案例素材和采访线索。欢迎参与社区互动和垂询!

李和杨品牌视觉战略

咨询公司创始人

李耀杰 杨 江

品牌如同人都将会老,人变老不可逆转,而品牌的“返老还童”只是方法与策略问题。百雀羚作为一个拥有70多年历史的品牌,曾是几代人魅力与青春的象征。2006年通过消费者调查,百雀羚却成了老奶奶的品牌,知名度高但附加值低。通过视觉锤重塑品牌是百雀羚必然的选择,但重塑不代表推倒重来,在视觉战略中如何应用视觉锤的多层品牌软资产做到品牌的“承”与“传”是成功的关键。

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

市场总监

赵利伟

名门品牌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产品制胜,依靠对门锁产品消费趋势的精准判断,推出了一系列领先市场的门锁产品。第二个阶段是渠道为王,在行业内率先推广终端专卖店形象,开门锁品牌渠道营销的先河。第三个阶段是品牌占位,通过整合研发、制造、营销、服务各方面资源,全方位聚焦并服务名门品牌定位,把名门门锁打造成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独特、稳固位置的门锁品牌。

家有购物集团有限公司

物流中心副总监

王海洋

国内多数B2C企业都是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这一模式可以降低B2C企业的运营成本,有效规避运营过程中的风险,但同时也面临着服务、技术等压力。选择第三方物流,首先要把高信用度作为保证履行合同的前提要求;其次要强化市场调研,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进行配送;最后是强调技术服务队伍建设,为商品售后提供技术服务,弥补与自营物流相比的技术缺陷。

河北三鑫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市场总监

刘宝东

有一个水平面,水平面以上是阳光、积极,水平面以下是自私、算计。对于阳光和积极努力发扬光大,不要搅动这潭水,否则水花四溅漩涡横流,水平面以下的东西会更加快速地侵蚀机体;不能在水下把根拔掉,因为拔掉会使水面以上的正能量失去根基而死掉。要保持着这种平衡,让机体快速生长,更多地暴露在阳光下,最终水面上会变成一个茂密的森林。

福建省嘉泰数控机械

有限公司董事长

苏亚帅

作为国内最早研发制造中高端数控机床的民营企业,嘉泰数控通过品牌、产品和运营模式的升级,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品牌之路。首先,完成了品牌形象的整体升级;其次,主动吸纳台湾高技术人才,使企业能针对不同行业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最后,基本完成了营销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办事处逐步升级为集销售、展示、机床操作培训、售中机床保养、售后维修于一体的销售公司。

北京一诺星空联合创始人

兼整合营销事业部总监

吴 健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信息的传递者和发布者。企业应该利用这种特性,让品牌自营销。让自己的品牌有故事,将用户带入故事中,等他们迷恋你的故事时,自然会不由自主地向身边的朋友传递。这样,你卖的不止是商品,更多的是品牌内涵。自营销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传递品牌的好声音,更能让用户参与,为品牌唱出好声音。

webpower

中国区总经理

谢 晶

大数据已经成为热点,更多的企业希望通过借助工具,以实现邮件列表筛选、用户喜好判别、个性化内容的生成等邮件营销的自动化智能化。邮件营销在大数据的应用上,将通过对邮件营销数据库的静态及动态行为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挖掘,以实现更为精准的目标用户定位和更为个性化的邮件内容发送,进一步提升邮件营销效果。这正符合客户对邮件营销自动化、智能化的需求。

格兰仕新闻发言人

陆骥烈

寸土寸金的厨房,使得消费者对嵌入式智能一体化的厨房家电需求十分迫切。嵌入式智能一体化厨房电器,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精细的烹调和精致的生活享受,这是消费升级的趋势。格兰仕所倡导的嵌入式一体化是全新的家电一体化理念,可串联起消费者居家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消费者的现代居家生活需求。

英语学习中如何有效掌握学习策略 篇4

一、英语教师在掌握学习策略中的关键作用

(一) 在学习中相信大部分的学生都深刻的体会到, 如果有了教师对自己充分的肯定与赞美, 那么一定会在学习中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 但是反过来如果自己的付出还是得到教师的批评与否定, 那就更加提不起对学习的兴趣。对于中职生的英语学习中也是如此, 他们本就因为各种原因而学业没有那么优秀, 英语的水平相对来说比较差, 因此对英语的学习更是厌恶。而作为他们的教师, 则要仔细去发现学生们的特点, 并且在学习中充分的给予他们尊重、肯定与赞赏, 让每一位学生都在受到鼓励之后, 提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 现在全国或者全省的范围内都在实行统一的英语教材, 但是统一的教材未必就适合中职院校的学生。因此, 在课程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们有效的掌握到学习的策略, 教师可以进行自主的创新, 这种创新也必须要在符合教材的基础之上, 适当的对统一的教材进行取舍或者增加其它知识, 有条件的话可以开发符合本校学生自己的教材, 为其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手法, 使英语课程适合于学生。

二、如何有效的掌握学习策略方法

(一) 英语单词的学习策略方法

英语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关键。一方面, 在单词的学习中, 教师应该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 对教学中出现的新单词进行充分的扩展与补充, 比如说在对学生进行新单词的教学中, 可以通过相关的例句或者词组, 在不同的语境中列出新单词的反义词、近义词或者同根词等等, 也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去补充。让学生们在实际的语句运用中掌握新单词的用法, 以及与其同义词的区别等等, 从而对新单词灵活的运用, 在阅读和文章的写作中做到融会贯通。

另一方面, 想要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单词的学习策略, 就要做到从根本上了解单词的本意以及它明确的运用方法。在文章的学习中如果碰到有生词的出现, 教师就可以根据语境的意思进行明确的及时分析, 使学生在实际的运用中更能把握住知识。另外, 还可以对词义的结合进行强化训练这方面进行的练习题目。

(二) 英语句法的学习策略方法

单词是组成语句的基础, 语句也是组成文章的基础, 而如何有效的掌握英语学习策略, 最重要的就是句法的练习。在进行英语的教学中, 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从简单向难点过度, 逐步的在练习中提高学生们优秀的句法掌握。在学习方法的方面则可以教育学生通过大量的文章阅读, 进行潜意识对句法的印象, 并且在阅读中了解语句的特点以及应用的背景, 并且可以在自己的写作中有效的进行引用, 或者进行模仿写作等等。

相对于在教师的教学中, 则可以采用语句的合并、语句的改写等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授。与此同时, 应该进行对常用的词组或者语句进行经常性的练习, 使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加深对旧知识的巩固, 并且可以在英语作文的写作中对结构复杂的句式可以应用自如。通过这样平时课程中大量的练习, 提高学生们对于语句的熟悉度, 掌握语句的应用, 从而可以提高英语作文的写作, 也能避免出现中文惯性思想出现在英语作文中。

除此之外, 在英语的句型中, 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五种句型之外, 还有许多其它特殊的句型需要学生进行掌握, 如There be等强调、倒装句等句型。这些句型如果能够被学生熟练的应用, 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英语作文变现力。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 如果让学生们能有效的把握住这些特殊句型的学习策略呢, 这就需要教师在句法的教学基础上对其进行灵活的运用了。

(三) 英语句式的多样化学习策略方法

英语的句式从结构方面分为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三种。例如并列句多是以and, but, so来进行连接, 它们之间的语句关系是并列的。从其各个的特点上来看, 其功能的表现性也各有不同。并列句和复杂句因为结构比较复杂, 能够表达相对来说复杂性的内容, 并且句子整体较长。而简单句结构就比较简单, 表述简洁有力。而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优秀的英语作文中大部分都运用了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 并灵活的进行转变, 从而才使语言的表现力得到最佳。

三、中职英语掌握学习策略的技巧

在本人对中职英语的长期实践教学中, 同时也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 对如何有效的掌握英语学习策略积累了一些技巧。

(一) 学会运用规律。在英语的教学中有许多规律可循, 比如说对单词的记忆, 其实大部分的词根都是一样的, 都是后缀进行变化而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词义, 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 就会容易掌握单词学习的策略。

(二) 学会运用推理。英语的文章阅读中涉及到大量的词汇、词组, 有些甚至于教师可能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对于学生来说, 不要让其养成碰到生词就查字典的习惯, 而是要根据上下文的表现或者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对生词的推理, 从而理解文章的意思。

结束语

英语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长期积累学习的过程, 同时也是掌握学习策略并且投入运用的一个长期过程。英语学习贵在坚持, 作为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师, 更是应该根据学生们不同的特点, 而更改传统的教学观念,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因此, 让学生有效的掌握学习策略, 比直接对其进行教育要有效的多, 而且学习的策略能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学习质量。

摘要:本人在中职英语课程长期的实践授课教学中, 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如何有效的掌握学习策略进行不断的探索, 本文也就此为研究目标, 分析了其相关的内容。首先就教师本身进行了定位, 然后就英语学习中单词、语法等内容的学习策略进行了阐述, 最后总结了一些给予学生学习英语的技巧方法, 希望能够借此主要对中职生的英语学习带来帮助。

关键词:英语,中职生,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桂珍.中职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 (02) .

[2]陈涛.影响中职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 (08) .

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篇5

一,加快学习速度。孩子啥都好,就是做什么都慢!写作业慢,考试答题也慢。通过“四快”训练,孩子能有强烈的时间意识,速度和效率可以得到成倍提高。

二、 阅读提高,作文优秀语文好。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四快”有专业的阅读训练软件,还有《经典哲学》、《历史演义》、《全唐诗》、《全宋词》、《上下五千年》、《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957本名著,价值超过上千元!让孩子从此写出好作文!

三、记忆提高,英语从此不犯难。“四快”能传授孩子“联想记忆”、“挂钩记忆”、“归纳记忆”、“口诀记忆”等十余种记忆方法,英语、历史、地理、诗歌等从此不怕记不住!

激发学习兴趣,掌握求知钥匙 篇6

一、利用语言艺术唤起学生兴趣

数学是抽象的,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师的作用就是使抽象的概念、判断、定理具体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难懂的理论形象化,教师的语言艺术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超的语言艺术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尽量用学生较为熟悉、容易理解,而且具有诱惑力的语言,这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有良好的作用。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数学教师讲课非常有趣是他们集中精神听课的原因,更有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喜欢数学是因为他们认为上数学课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一节让学生感到有趣的数学课,主要体现在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等的魅力上。实践证明,风趣幽默的语言具有神奇的诱惑力。巧妙地运用幽默的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强化意识。

例如为了解决学生犯|a|=a这样的错误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解题时用绝对值过度来保护,即|a|,并告诉学生要化简,如何出“院子”(绝对值||)的,这要看a的“本质”(正、负或零),体质健壮(a≥0)的直接出去;体质虚弱(a≤0),必须戴上“一条围巾”(负号“-”)以防感冒。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破除教师中心论,教师教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的作用必须通过学生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教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在课堂上教师多主张“老师少讲,学生多讲”,由教师引导、做适当的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学会思维方法,学到的知识也更灵活、牢固。那么怎样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呢?做怎样的提示才能

新的数学符号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各种有代表性的具体模型,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如两集合的交集符号与并集符号关键是把握“且”与“或”两个字。然后再根据定义,离开具体的模型对符号的实质进行理性的分析,使学生在抽象的水平上真正掌握概念(内涵和外延)。最后又重新回到具体的模型,如,⊥,∥,∪,∩,∈等。这里具体的模型在数学符号的教学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作为一般化的起点,为引进抽象符号作准备,二是作为特殊化的途径,便于符号的应用。数学符号语言具有高度的集约性、抽象性、内涵的丰富性。这就要求学生对符号语言具有相当的理解能力,要求把严格的符号语言译成一般的数学语言或者是普通语言,从而有利于深入理解数学问题。

3. 合理应用数学语言之间的转化解决数学问题

符号语言由一些数学概念定义、定理、运算法则的缩写、代号组成,充满形式化,十分抽象。用直观形象的图象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可以通过发现法、比较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发现法

发现法是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如概念和原理时,不直接提示这种概念和原理,而只是给他们一些事实、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中学数学中的发现法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借助教材去主动、亲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学生探求问题的答案(实验、观察)、提出假设(猜想)、构造反例逻辑证明、得出原理或者概念、教师组织学生探求成果、评价探求结论与方法、引导学生应用发现的结果。发现法的教学是当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应引导他们自己循着前人探究的脚印自己去发现知识。这种方法既使学生学习了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另外,通过自己“发现”,学生学得的知识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保存。同时,用发现法教学,课堂显得很活跃,学生对教师预设的发现情境兴趣盎然,对亲自去探讨、概括,信心十足。

2.比较法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相同与相异之点,便于对事物作初步的分类。

数学教学,特别是数学概念的教学,普遍存在一定的难度,但许多概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若在概念教学中能充分运用比较,便能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数学概念,而且,有比较才能鉴别概念的本质属性,只有通过比较或对比才能更好地把它们的本质揭露出来,使学生真正掌握概念之精髓。同时用比较法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智力。如“等比数列”的教学,割裂地教,自然枯燥乏味,若用与“等差数列”相类似的教学方法来教学,就有利于提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既可以总结等差数列的知识,又可以用类比等差数列的方法来学等比数列,有了学习的方法,学生才有兴趣去学,有了兴趣,学习效果才更好。

应用题教学,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应用题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法,能使学

反映抽象的符号,借助于式的逻辑推理和形的直观特性求解,即所谓的数形结合,这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许多抽象函数或方程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形”来解决。数学问题大多是根据已知条件,借助于数学公理、定理、公式、法则,经过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而符号化是推理的最大特点,贯穿始终,解题时将文字语言转译成符号语言是首先要做的事。首先让学生画出图形,把题意转化为图象语言然后把图象语言转化符号语言。其次用符号语言进行逻辑推理,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语言由文字、图象、符号语言组成,细分的话还有代数语言、几何语言、集合语言等。在实际应用题中,指导学生分析产生问题的背景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转化为数学语言,建立数学模型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准确地使用规范化数学语言来教学,引导学生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及其应用,全面提高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提高数学素质。

浅析高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刘德群

(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徐州

摘要: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介绍了数形结合、换元、转化、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指出了高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高职

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概念、性质、公式、定理等表层知识的讲授,更要注重深层知识即思想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掌握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的就是思想方法的重要性。以下是我从教几年总结的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与“形”是数学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对象。著

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精辟地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运用数与形相结合的思想方法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复杂的数学关系变得形象直观,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例1:定义在区间(-∞,+∞)的奇函数f(x)为增函数,偶函数g(x)在区间[0,+∞)的图象与f(x)的图像重

合,设a>b>0,给出下列不等式:

其中成立的是(%%)。

A.(1)与(4)%%B.(2)与(3)%%C.(1)与(3)%%D.(2)与(4)

分析:此题并未给出f(x)与g(x)两个函数具体的函数式,因此无法采用一般的解题方法,但由题意可画出大致图形(见图一):

显然有f(b)-f(-a)>g(a)-g(-b),f(a)-f(-b)>g(b)-g(-a),故选C。

2.换元的思想方法

换元的思想方法是用一个新的变量去代替原来数学关系中的部分式子,以创造出新的条件,使问题化难为易。在授课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换元思想。

例2:求函数f(x)=(ex-3)2+(e-x-3)2的值域。

分析:函数f(x)=(ex-3)2+(e-x-3)2是无理函数,学生感到生疏,不易找到解题思路。可通过变量代换,将无理函数转化为有理函数,化生疏为熟悉。

生在比较中理解数量关系,在比较中掌握解题方法。

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教学容量,设计实际问题情景,重新组织教材结构网络,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多媒体应用能丰富课堂教学容量。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设计课件时应考虑问题情景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解:令t=(ex+e-x),则t∈[2,+∞)

故函数的值域[7,+∞)。

3.转化的思想方法

转化的思想方法就是将所研究的数学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另一种研究对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其目的就是将问题的条件逐步向问题的结论转化。

例3:已知b%姨1-a2+a%姨1-b2=1,0

分析:此题条件中出现了

%姨1-a2、%姨1-b2,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两个斜边同为1的直角三角形,不妨设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a、%姨1-a2;另一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

b、%姨1-b2,并设a边所对的锐角为α,b

边所对的锐角为β。如果将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合并且使得角α和β相邻,就组成了一个四边形(见图二)。

证明:根据已知条件(如图)得

b%姨1-a2+a%姨1-b2=sinβcosα+sinαcosβ

所以α+β=2π

则此四边形为矩形,从而得a2+b2=1。

4. 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就是根据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便于理清思路,化繁为简。

例4:由数字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数字1和2不相邻的五位数,求这种五位数的个数。

分析:此题为排列问题,显然必须分类讨论几种情况。

解:按所在的位置可分为三类:

(1)1位于万位时,2有p31种排法,其余数字有p33种排法,故第一类有p31p33=18(个);

(2)1位于个位时,2有p31种排法,其余数字有p33种排法,故第

掌握思想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篇7

一、分类讨论思想

1. 普查与抽样调查(以抽样调查为重点),收集和整理数据.

例1为了解同学们对上述学生社团的喜爱情况,应开展调查,收集数据.

(1)你准备采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2)怎样通过调查获得数据?

调查一般采用“书面问卷”的形式进行

小明设计了如下调查问卷,并抽取了50名同学进行调查.

调查问卷_____ 年 _____ 月 _____ 日

调查结果:

【解析】这个活动是让同学们通过普查的方式去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过程,在经历这个统计调查的过程中,感受统计的思想,建立统计的观念,体验统计的作用,逐步建立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能完成这项活动,同学们必须将各种情况分类讨论,才能设计出表格,这里体现了分类思想.

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例2下列调查方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 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

B. 了解衢州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C. 了解衢州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采用普查方式

D. 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解析】检测灯管的使用寿命和了解居民日平均用水量,若采用普查方式耗时耗力;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抽样调查方式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例3某校为了了解全校2 000名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在全校范围内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将结果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这50名学生在这一天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众数是多少?

(2)这50名学生在这一天平均每人的课外阅读所用时间是多少?

(3)请你根据以上调查,估计全校学生中在这一天课外阅读所用时间在1.0小时以上(含1.0小时)的有多少人?

【解析】普查通过调查总体中每个个体的情况收集数据,调查的结果准确,但往往花费多,工作量大,而且有些调查也不宜使用普查. 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样本来收集数据,比较经济,工作量较小,便于进行但样本的抽取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对总体的估计. 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所选样本的代表性.

三、数形结合思想

例4学习了统计知识后,小刚就本班同学的上学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图(1)和图(2)是他通过采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求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2)在图(1)中,将表示“步行”的部分补充完整.

(3)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出“骑车”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4)如果全年级共500名同学,请你估算全年级步行上学的学生人数.

例5为了更好地利用“大课间”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某校围绕着“你最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是什么(只写一项)”的问题,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一组数据,绘制如下的统计图表:

抽样调查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人数统计图

各运动项目的喜欢人数占抽样总人数百分比统计图

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表:

(1)该校对多少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2)请分别在图1和图2中将“抖空竹”部分的图形补充完整.

(3)已知该校九年级学生比八年级学生多20人,请你补全上表,并利用样本数据估计全校学生中最喜欢踢毽子运动的人数约为多少.

英语教学中词性的学习掌握 篇8

首先,词性的掌握是正确运用单词的关键。单词的记忆是为了单词的运用,因此单纯记住单词的拼写和中文意思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包括单词的发音和用法等,当中最重要的还是要理解和记忆单词的词性。英语中有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动词、数词、冠词、介词、连词、感叹词这十大词类。每种词性在句子中有各自的用法。例如,介词后接动词-ing形式。当我们遇到这样的考题时:“I learn English by______with a group.(study)”只要掌握by的词性是介词,那得出答案studying就很容易了。又如:形容词多修饰名词,而副词常修饰形容词、副词和动词。“I think______people answer the question______(differ)”如何准确、快速地做出这道题?首先得明白differ是动词,它不能直接修饰名词people和动词answer。根据词性的用法,形容词修饰名词,故第一空自然得用differ的形容词形式different;而副词修饰动词,第二空就应填副词differently.因此,在教学生新单词时,除了教单词拼写、音标外,教师也要让学生留心每个生词后词性的缩写形式,通过观察单词的词性缩写,可以了解该单词的词性,对于该单词的用法就可以对号入座了。

其次,词性的掌握有利于单词的记忆。记单词的方法很多,通过词性的变化来记忆单词是其中较有效的方法之一。例如,掌握名词luck“运气”,还可以更容易的掌握另外四个单词,在名词后加-y可变为形容词lucky“幸运的”,加否定前缀un-就变为unlucky“不幸的”。将形容词词尾的y变为i再加-ly就变为luckily“幸运地”和unluckily“不幸地”。这样记忆的单词对掌握该单词的用法更有帮助。另外,有些学生在记忆单词的时候往往只记汉语意思,而忽视了词性,甚至直接用汉语来判断单词的词性,这就造成了写出来的句子不符合句法结构。例如,很多学生在翻译“我反对战争。”这个句子时,不假思索地误译为“I against war.”犯错的根本原因是错把介词against当做动词,应译为“I am against war.”因此在教学生记单词时,要让学生将它的音、形、义、词性结合起来,读准它的读音,看好它的拼写,明白它的含义,掌握它的用法。同时建议各位同仁以后听写单词时,不妨中文、英文、词性甚至音标都让学生一起听写吧!

另外,词性的掌握有利于英语的写作。作文时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要写好作文,先得写对句子。要写对句子则必须正确运用句子成分。谈句子成分就离不开词性,句子是由十大词类按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每种词性在句子中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并有自己的专属位置。例如,形容词修饰名词多位于名词前,但若修饰不定代词则位于不定代词之后等等。一起来看学生常写的错误句子一“I very like English.”(我非常喜欢英语。)该句就是错误地运用very的用法,完全按中文逐字简单地翻译。实际上very作为副词不能修饰动词,修饰动词表程度做状语可用very much,并置于句子最后。故应改为“I like English very much.”又如“吃水果对身体好。”很多学生自然地译为“Eat fruit is good for our health.”而正确的翻译应是“Eating fruit is good for our health.”因为动词不能做句子主语,如要做主语可转换为该动词的动名词(v-ing)形式。

因此,要写对句子,就必须掌握好了每种词性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它在句子中的位置以及该词性本身的用法。注重词性,平时对其进行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了解并懂得词性的意义,以及各种词性的用法。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特别初二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英语知识,疏通他们的语法知识,就可以写出好的句子来。现在中考的作文大部分题型会给出关键词,学生若能判断出它的词性,他们就可以用单词造出句子来。这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靠背几篇范文来应付考试作文是极不可取的。

声乐学习中“声门适度感”的掌握 篇9

西班牙著名的声乐理论家及声乐教师加尔尔西亚, 其在19世纪的意大利作为美声学派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 由于家境贫寒, 很早就离开了声乐舞台, 在父亲的引导之下开始从事声乐的相关教学以及声乐的研究, 在对于身体发上器官的结构研究中, 加尔尔西亚发明了喉咙反射镜, 从而对于发生的概念做出了相应的解释和说明, 也从此成为了对于人体发生进行科学解释的第一人。

通过喉咙透视镜的观察和研究, 加尔尔西亚把人类的嗓音解释为由于声门的周期性的张开以及闭合所产生的空气震动从而形成发出来的, 他认为能否正确发声的关键在于声门的闭合是否完整健全, 对于声音的音色不明、声带嘶哑以及漏气声色的产生则是由于声带闭合的不完整性造成的。

我国著名的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沈湘 (1921-1993) , 其提出“歌唱的五个要素主被动论”一说, 其把“声门适度感”的概念定义为:声带长在人体的喉咙部位, 其主要是作为发生的震源体, 如果想要发出比较纯净的声音, 就必须定位喉咙所处的正确位置以及把握好“声门适度感”。

二、呼吸与声门状态之间的关系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在查阅我国古代的声乐文献中早有记载, 因此呼吸是人类歌唱中的首要要素, 同时也是影响发声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人体器官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 当人们呼吸的时候声带同时会产生一定的震动, 每一次的呼吸都会使得声带像两侧波动, 之后闭合, 声门作为呼出气体的唯一出路, 从而其关系着气息是否通畅, 呼吸状况是否完整。

呼出的气体决定着声带的分开以及靠拢, 因此呼吸所产生的量直接影响着声门所存在的状态, 而声门的状态又反作用于呼吸的状态, 当声门受到喉咙附近的肌肉压迫的情况下, 就会使得声门闭合太紧, 从而造成呼吸不通畅的影响。因此在歌唱中, 我们首先要掌握呼吸状态和声门状态的相互协调关系, 注意在演唱中对于气息的使用比例, 把握住气息运用的“适度”感, 从而调节好呼吸状态与声门状态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协作才能够在歌唱中发出正确的声音。

三、对“声门适度感”技巧的掌控及启示

“声门适度感”的歌唱技巧同其他唱法的歌唱技巧一样, 同样为歌唱的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 也同样是为了服务于歌唱的内容所产生的。声乐作品的内容永远是第一要素, 是歌曲的灵魂所在, 其永远高于在“声门适度感”技巧的运用之上, 只有更好的了解和分析声乐作品中的相关内涵和意义, 才能够将发声的状态与之内容想呼应, 否则, 对于“声门适度感”的理解则成为了一种虚无缥缈的空话。

初学者在演唱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声音闭合的缺陷, 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初学者对于歌唱的时间稍短, 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好歌唱当中气息的运用, 这样便很容易导致气息的位置很浅, 而喉咙位置偏高的状态, 这时候边导致声音位置也相对较浅, 从而在演唱的时候有喊叫的色彩, 这样的情况之下便需要初学者不断的加强歌唱联系, 更好的联系基本的演唱技巧, 找准声音和气息之前的关系, 将二者的所存在的比例协调一致, 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声门的适度感”讲究一种感觉的积累, 而不是说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能完全掌控的歌唱技巧, 在歌唱中想要重新构造出一种全新的肌肉运动模式和习惯的话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 让其在歌唱中形成感觉性的肌肉记忆效果。同时在对于“声门适度感”的理解趋于感觉性的技巧, 这种技巧我们不可能用很准确的判断其准确性与否, 在这一点从而增加了声乐给人的一种奇妙的神秘感。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声门适度感”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概括和探讨进而对呼吸与声门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总结, 同时借助于大量的科学依据以及文献资料来证明“声门适度感”这一演唱技巧的科学性。歌唱发音作为一种微妙而又复杂的发生过程, 我们并不能随意的支配他们进行重新构造,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去建立正确的发音状态, 从而让自己的各个器官达到条件反射性的肌肉模式, 从而在歌唱中发出正确的声音。

摘要:“声门适度感”在传统意大利的美声唱法中作为声乐演唱中最为高难度、高规格的演唱技巧。在演唱技巧中同“唱在气息上”以及“打开喉咙”同样被重视。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便开始有学者学习美声唱法, 但是对于唱法中声门的适度感掌控的研究却非常的少, 因此本文首先通过对“声门适度感”的概念进行剖析, 进而从呼吸状态以及声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从而对于“声门适度感”的掌握进行很好的总结和梳理, 希望对歌唱的发声和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总结, 为以后学者在研究“声门适度感”的相关知识提供相关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适度感,呼吸状态,演唱技巧

参考文献

[1]唐忠新.歌唱发声中的动态平衡[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7 (03) .

掌握学习模式 篇10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公开课中, 许多老师会采用这种学习方式, 但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究其原因, 主要是许多老师虽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 但并未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理念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所以, 掌握合作学习的理念与方法, 是运用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1) 合作学习的概念。合作学习的重要代表人物斯莱文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以他们小组的表现为依据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美国一位教育学者认为:“从本质上讲,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 它要求学生在一些有2~6名学生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 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我们可以认为:合作学习是同学们为了共同的学习任务, 通过分工与协作来开展的一种学习活动。从合作学习的概念可以看出:“共同的学习任务”“分组分工协作”“以组评定成绩”是合作学习的关键。

(2) 合作学习的要素。合作学习的两个重要代表人物美国的约翰兄弟提出了合作学习的五个要素:积极互赖、个体责任、面对面的积极互动、社交技能、小组加工。也就是说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们必须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 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同时还要关注组内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 帮助其他组员完成学习任务, 对他们的学习负责,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们要充分交流, 向其他同学解释自己的成果, 同时倾听别人的成就。同时为小组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解决组内矛盾, 使小组整体和谐健康成长。为了有效运用合作学习方法, 教师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同时, 必须明确组内分工, 让每个成员了解自己的任务, 同时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 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3) 合作学习的形式与策略。合作的形式一般有同桌间的合作学习、小组内部的合作学习、全班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其实, 在具体的一堂课中合作形式并不是唯一的, 可以先个体学习, 再同桌合作或组内合作交流、再全班互相交流, 这里面包含了师生互动合作, 生生互动合作、全员互动合作。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合作学习的常用策略是:教师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 学生以异质小组 (有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学生构成, 各小组总体水平一致, 以便进行公平比较) 为单位就教师设计的问题开展活动, 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教师总结评价。

二、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合作任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不管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是以培养学生兴趣作为前提和基础的, 分组合作学习也不例外。教师要在熟知教材教法的基础上, 通过创建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课, 创设这样的情境:假如你坐在一个半径为r的摩天轮的座舱中, 随着摩天轮的转动, 你如何刻画自己所处的高度呢?摩天轮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 从数学的角度怎样来研究坐摩天轮, 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同时明确了学习任务, 即如何刻画自己的高度,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 知道可以用转过的角度a和半径r来刻画高度, 还可以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座舱所在点的坐标 (x, y) 来表示。通过合作学习, 发现这两种刻画方式是有联系的, 三角函数正好把a、r、x、y这四个量联系起来, 而且可以推广到任意角。

(2) 明确分工, 每个同学都参与课堂教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特点是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教学实践中, 要想真正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 教师就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充分调动小组内每一名成员的积极性。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承认个体差异, 根据学生的能力来分配任务, 这样一些学困生就会减轻或消除自卑心理, 能够在小组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能够与“优秀生”直接对话, 并以此来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这样, 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 学生合作用图钉和绳子画椭圆探究椭圆的性质时, 可以这样来分工:每组4人, 分别为ABCD, AB为学困生, C为中等生, D为优生。在分工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AB合作画椭圆, 学生C观察并作记录, 学生D分析画出椭圆形状不同的原因, 归纳总结结论, 并让AB同学动手操作验证结论是否正确。这样, AB同学通过亲自操作体验, 再由D同学的讲解, 能够直观深刻地掌握椭圆的性质, CD同学也通过分析问题, 提高了自己的探究能力。

(3) 教师合理评价, 提高合作积极性。教师的评价是合作学习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评价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学生创造力, 尊重学生人格, 促进个性发展为主旨。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还应关注学生在合作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学习的态度、主动性与积极性、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教师在课堂上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是口头评价, 口头评价应带有感情色彩, 如:“你的椭圆画得很美, 可以谈谈是怎样做到的吗?”评价时不仅要谈个人表现, 更应该评价小组整体水平, 以形成小组的凝聚力与自豪感。比如说:你们小组在短时间想到的解题方法最多, 你们小组在短时间内学习的效率最高。

三、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效果反思

通过合作学习活动的尝试, 发现合作学习是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合作学习是培养合作精神、意思、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进一步提高了各方面能力: (1) 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2) 学会倾听别人, 讨论问题, 提高了合作交流的能力; (3) 通过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 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

合作学习提高了高师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课堂的学习效率。首先, 五年制高师生入学时学习习惯和数学基础参差不齐, 有的同学能够自学教材的大部分内容, 有的同学需要老师多次讲解才能明白, 所以这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如果老师上课的进度慢内容浅, 基础好的同学就觉得无意义学不到东西;如果进度快内容深, 基础差的同学就觉得跟不上, 一直这样就会放弃学习。所以, 我们可以采用合作学习, 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共同提高。其次, 高师的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 特别是非理科专业的学生, 他们会认为只要通过数学考试就可以了, 这样他们会慢慢失去学习的动力、放松对数学的学习, 通过合作学习, 可以利用同学之间的互相督促来促进大家的学习。再次, 高师数学教学不像高中数学那样以高考为主要目的, 所以我们的教学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解题能力, 而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态度、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数学的认知水平。

摘要:在高师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运用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要用好这一方法, 教师就必须掌握合作学习的理念和方法, 了解合作学习的一般模式, 巧妙地设计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习惯。

关键词: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2]靳玉乐.合作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上一篇:防汛抗洪下一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