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2024-09-08

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共7篇)

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篇1

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6月12日,国家铁路局以国铁科法〔〕33号印发《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该《办法》分总则、机构和职责、计划与实施细则、抽样、检验、监督抽查结果的处理、监督管理、附则8章52条,自207月1日起施行。原铁道部发布的《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铁科技〔〕143号)予以废止。

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以下简称“监督抽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监督抽查是指国家铁路局为监督铁路产品质量,依法组织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铁路专用产品进行有计划的随机抽样、检验,并对抽查结果公布和处理的活动。

监督抽查范围主要是铁路建设、运输和设备制造中涉及安全、质量及环保等的铁路专用产品。

第三条 监督抽查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原则。

第四条 监督抽查的质量检验依据是被检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等。

第五条 监督抽查不得向被抽查企业收取检验费用。

第六条 国家铁路局按年度制定监督抽查计划。根据实际需要,可补充专项监督抽查计划。

第二章 机构和职责

第七条 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以下简称“科法司”)履行铁道行业技术监督职能,负责监督抽查的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拟定监督抽查有关办法;

(二)组织编制监督抽查计划,并监督实施;

(三)组织编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

(四)编制并发布监督抽查情况通报;

(五)协调解决企业申诉、投诉及其他有关问题。

国家铁路局有关部门和单位配合做好监督抽查工作。

第八条 国家铁路局委托具有法定资质和专业能力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承担监督抽查的检验工作。检验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依据国家和国家铁路局有关规定,制定具体的工作程序;

(二)依据监督抽查计划和检验实施细则,制定产品抽查方案,并负责进行产品抽样和检验;

(三)编制监督抽查检验报告;

(四)根据监督抽查计划完成情况,提出经费使用报告。

第三章 计划与实施细则

第九条 年度监督抽查计划的编制应根据铁路安全监督管理的需要和项目经费情况,安排重要、关键产品和反映质量问题较多的产品,以及新标准实施后的重要产品。

第十条 科法司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监督抽查产品的建议,在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年度监督抽查计划(包括抽查产品、检验依据、抽查计划厂项、检验内容、承担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由国家铁路局批准下达。科法司根据授权代表国家铁路局与检验机构签订项目合同。

第十一条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由科法司组织编制,经专家审查后按程序批准发布。

实施细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适用范围;

(二)检验依据;

(三)抽样方案;

(四)检验条件;

(五)检验内容及检验方法;

(六)检验程序;

(七)数据处理;

(八)检验结果的判定。

第十二条 检验机构应依据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和计划检验的项目,制定产品抽查方案。

第四章 抽样

第十三条 监督抽查的抽样人员应当是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抽样时,应至少有2名抽样人员参加。抽样人员不得事先通知生产企业。

第十四条 抽样人员在抽样前,应出示检验机构开具的监督抽查通知书和有效身份证件,并说明监督抽查的性质和抽样方法及数量。

第十五条 抽查的样品应是经生产企业检验合格的.近期产品,可在生产企业或用户抽取。

第十六条 各单位应积极配合产品抽样工作。抽查的样品由生产企业无偿提供;在用户抽样时,被抽查产品的生产企业应及时向用户补充。

抽取样品的数量不得超过产品检验的合理需要。

第十七条 生产企业(或用户)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拒绝接受抽样:

(一)抽样人员少于2人的;

(二)抽样人员姓名与监督抽查通知书不符的;

(三)抽样人员应携带的监督抽查通知书和有效身份证件不齐全的;

(四)要求支付检验费或其他任何费用的。

第十八条 抽样人员封样时,应有防拆封措施,以保证样品的真实、完整、有效。

第十九条 抽样后,抽样人员应填写抽样单。抽样单中有关企业名称、商标、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抽样日期、抽样数量、抽样地点、是否有相关准入资质等内容应逐项填写清楚。企业需要特别陈述的情况,在备注栏中加以说明。

第二十条 抽样单应由抽样人员和生产企业(或用户)有关人员签字,并加盖公章。

抽样单一式二份,分别留存检验机构和生产企业(或用户)。

第二十一条 对因转产、停产等原因导致无样品可抽的,生产企业应出具书面证明材料,并提供抽样日期之前一年内的生产、销售记录;抽样人员应查阅有关台账予以确认,并在证明材料上签字,

第二十二条 用户拒绝进行抽样的,检验机构应及时报科法司予以协调。生产企业无正当理由拒绝进行抽样的,视为该企业拒绝监督抽查(以下简称“拒检”)。

第二十三条 样品一般应由抽样人员负责带至检验地点。对不便携带的样品,应由生产企业负责在规定的时间内寄(送)至检验地点。

第二十四条 在用户抽样时,检验机构应确认并通知样品的生产企业确认。

生产企业对样品有异议的,应当于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检验机构提出,提供证明材料。逾期无书面回复的,视为无异议。

确认样品不是产品标称生产企业的,检验机构应停止后续检验工作,并及时通知用户。

第五章 检验

第二十五条 承担监督抽查工作的检验机构,应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在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的资质范围内。

第二十六条 检验机构应制定样品接收、入库、领用、检验、保存及处理的程序规定,并严格按程序执行。避免出现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情况。

第二十七条 产品检验的仪器设备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并在计量检定周期内保证正常运行。

第二十八条 按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进行产品检验。对需要现场检验的产品,检验机构应制定现场检验规程,并保证对同一产品的所有现场检验遵守相同的规程。

第二十九条 检验原始记录应如实填写,保证真实、准确、清楚,不得随意涂改,并妥善保留备查。

第三十条 检验过程中遇有样品失效或检验仪器设备故障等情况致使检验无法进行时,应如实记录即时情况,并有充分的证实材料。

第三十一条 检验报告内容应齐全,检验项目应与抽查方案一致,检验数据应准确,结论明确。

第三十二条 样品应在监督抽查结果公布后退还生产企业;检验结果为不合格的样品,应在监督抽查结果公布3个月后退还生产企业。

生产企业提出样品不退还的,可由双方协商解决。

第三十三条 在监督抽查结果公布前,对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产品,检验机构应将检验报告送达其生产企业。

第三十四条 生产企业在接到检验报告之日起15日内,如对检验结果有异议,应向科法司提出具有明确依据的书面报告。逾期未提出异议的,视为承认检验结果。

科法司应当依法处理生产企业提出的异议。

对有异议需要重新检验(以下简称“复检”)并具备检验条件的,科法司组织检验机构按原监督抽查方案对留存的样品或抽取的备用样品进行复检,于检验机构提交检验报告后10日内作出书面答复。复检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三十五条 复检结论表明样品合格的,复检费用列入监督抽查经费;复检结论表明样品不合格的,复检费用由样品生产企业承担。

第六章 监督抽查结果的处理

第三十六条 检验机构向科法司报送检验结果,科法司定期起草《关于监督抽查铁路产品质量情况的通报》,由国家铁路局批准发布。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通报同时在国家铁路局 上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七条 拒检企业的产品按不合格处理。

第三十八条 对通报的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不得销售,使用单位不得采购。

第三十九条 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除因停产、转产等原因不再继续生产的以外,应对通报的不合格产品按下列要求进行整改:

(一)立即停止生产;

(二)查明产生的原因,查清质量责任,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工作责任;

(三)对在制产品、库存产品进行全面清理,防止不合格产品继续出厂。

第四十条 自通报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按要求进行整改后,可向科法司提交复查申请,有特殊情况的应在限期期满前提出延期复查申请,并申述延期的理由。科法司审核,并组织检验机构进行抽样复查。

复查检验费用由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承担。

第四十一条 应进行复查的生产企业到期未提出复查申请,或提出复查申请但不履行复查程序的,按复查不合格处理。

第四十二条 对于监督抽查不合格并且复查仍不合格,或二年内连续两次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产品,自公布之日起二年期满后,产品生产企业可向科法司申请再次复查。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三条 检验机构应按年度监督抽查计划完成监督抽查任务,并将监督抽查任务完成情况报科法司。

第四十四条 科法司定期对检验机构的监督抽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五条 监督抽查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检验机构对抽查经费实行独立核算、专款专用。

第四十六条 参与监督抽查工作的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检验人员还应熟悉相关产品标准和检验的有关规定,并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检验工作。

第四十七条 检验机构应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内部工作流程,严格按规定开展抽样及检验工作,保证检验工作科学、公正、准确,并对出具的检验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第四十八条 检验机构不得承担对检验结果公正性有影响的检验项目。

第四十九条 任何人不得擅自将检验结果及有关材料对外泄露,不得擅自发布监督抽查信息。

第五十条 检验机构及人员具有以下行为之一者,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给予检验机构负责人或责任人通报批评、取消委托检验资格等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未按规定进行产品抽样、检验的;

(二)未按规定上报检验结果和检验结论的;

(三)违反有关规定收取检验费用,或超标收取复查检验费用的;

(四)伪造检验报告或者其数据、结果的;

(五)利用监督抽查工作从事或参与商务有偿活动、接受被抽查企业馈赠、牟取不正当利益的。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原铁道部发布的《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铁科技〔2011〕143号)同时废止。

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篇2

1 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管控平台搭设

项目辅助管理软件作为管理工具, 在项目管理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Project 2007由微软公司出品, 上手快, 操作简单, 且管理功能强大, 能与office 2007进行数据交换, 越来越多的项目管理人员使用Project 2007进行进度的计划、跟踪、控制等, 其特点如图1所示。

2015年,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车眉山公司) 在出口阿根廷货车的项目管理中, 利用Project 2007项目管理软件编写了该项目的新产品试制计划。

2 创建新产品试制工作分解结构

新产品的试制工作经历了从设计方案评审到完成新产品样机并通过公司级新产品鉴定会这一阶段性过程。项目管理的第1步定义活动, 是分解项目结构 (WBS) , 根据项目内在的工作逻辑关系和系统隶属关系逐层分解项目, 形成树枝状的结构图谱 (见图2) , 这也是整个新产品试制工作的导航图。

3 新产品试制计划编制

3.1 试制工作进度计划的管理层次

整个工程分为三级进度计划, 一级进度计划即项目组控制性计划 (里程碑进度计划) , 报项目经理审批;二级进度计划即项目职能组控制性计划, 报项目职能经理审批并交项目组备案;三级进度计划即项目实施小组控制性计划。

一级进度计划编制依据及职责:对应到WBS结构的第3层作业任务。此计划根据公司项目的总体安排要求进行编制, 经项目经理审批后, 作为公司项目组高层控制计划。一级进度计划如没有重大工程事件不作调整。

二级进度计划编制依据及职责:对应到WBS结构的第4层作业任务。此计划根据项目组里程碑计划以及项目工作的相互约束关系编制, 在具体管理中作为跟踪控制的主体, 跟踪过程中及时输入实际数据, 及时发现偏差, 制订纠偏措施进行调整, 以确保工期。如工艺设计环节, 由分管工艺职能经理按照里程碑计划对本部门的工作进行层层分解。

三级进度计划编制依据及职责:项目实施小组控制性计划。把一些条件性工作也列入工作任务, 将这些任务列入并落实具体的责任人员, 在具体的工作实施过程中, 通过Project 2007软件任务提示功能, 将需要处理的工作以邮件的形式通知相关责任人员, 不因遗漏而影响工作, 延误工期。

3.2 录入试制工作任务, 确定工期, 认定逻辑关系

WBS是一种用于组织任务以便报告日程和跟踪成本的分层结构, 在Project 2007中, 可以根据任务在项目大纲中的层次将相应的WBS代码分配给任务, 合理安排计划中每个任务需要花费的时间以及整个项目花费的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获取更高的利润。Project 2007中允许输入的工期单位有月、星期、工作日、小时或分钟, 不包括非工作时间。在输入任务名称后, Project 2007会对该任务设置一个默认的工期:1个工作日, 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并具体设定任务的工期。

将WBS分解出的三级进度计划任务名称全部录入Project 2007软件的“任务名称”列, 其操作与电子表格Excel类似。Project 2007可以提供10层次等级的工作任务管理, 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级建立起与WBS结构等级完全一致的管理层级。工作任务的工期都默认为1个工作日, 接着根据工作经验为每道作业任务确定工期, 默认的工作日历中星期六、日为休息日, 一般需要将星期六、日改为工作日。

Project 2007软件中为作业任务规定了4种逻辑关系, 分别是: (1) 完成-开始, 即只有任务A完成后, 任务B才能开始。例如“确定大宗用料”完成后, “编制大宗原材料明细”才能开始, 这是任务关系中最常用的关系; (2) 开始-开始, 即只有任务A开始后, 任务B才能开始。一般用于2个任务同时开始, 或者某个任务开始几天后, 另1个任务才能开始。例如为了提高试制工作效率, 采取的设计和工艺并行研发, 在“产品方案设计”开始后, 就可以开始“产品工艺性分析报告”; (3) 完成-完成, 即只有任务A完成后, 任务B才能完成。一般用于约束两任务同时完成; (4) 开始-完成, 即只有任务A开始后, 任务B才能完成。

根据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工作任务连接, 单个任务可以与1个或者多个任务连接, 也就是可以有1个或者多个前续任务;也可以有1个或者多个后续任务。主要取决于工作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制约关系。连接关系应反复检查, 以使其符合工作任务之间实际的前后顺序和相互约束关系。至此, 初步的进度计划已经形成, 软件自动计算出每道作业任务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和整个工程的总工期, 并显示出关键路径, 位于关键路径上的作业都是关键作业, 也就是时差为零的作业任务, 任何一项关键作业工期延误都会影响整个工期。

3.3 编制试制计划的注意要点

(1) 试制计划即明确定义试制工作的开始和结束日期, 这是一个反复确认的过程。将试制工作分解为更小、更易管理的工作也叫活动或任务, 实施试制工作中, 要将所有活动列成活动清单, 方便项目团队成员处理工作。

(2) 试制计划下发前, 充分考虑原材料及外购外协件的采购周期, 编制合理的采购计划, 保证试制工作的正常推进。从采购周期分析, 待产品研发结束后进行工艺定额的计算, 很难满足节拍的需求, 因此提出了研发、工艺、采购并行, 在结构设计完成经用户确认后即提出长线物资采购定额, 在图纸设计完成后提供大宗用料定额。

(3) 合理地安排活动时间是试制计划能否按时完成的关键。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试制工作范围所包括的活动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估计各项活动所需要的时间, 并在试制工作的时间期限内合理地安排和控制活动的开始及结束时间。

(4) 活动排序过程包括确认且偏置活动间的相关性。活动必须被正确地加以排序以便试制工作进度切实可行, 要找出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和特殊领域的依赖关系、工作顺序。设立试制工作里程碑是排序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里程碑式试制工作中关键的时间及关键的目标时间, 是试制工作成功的重要因素。

4 项目管理实施与控制

在试制实施过程中, 由于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变化, 往往会出现偏差, 因此跟踪和调整是非常关键的工作,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在试制实施过程中, 对试制进展状况进行连续监控, 以保证试制计划的完成;

(2) 为了保证试制资料数据的完整与准确, 必须安排专职的, 具有相关知识的、责任心强的人员来从事进度资料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

(3) 在project计划中每个任务在试制时间进度内, 有不同的任务状态。蓝色表示未开工, 绿色表示完成, 红色表示延期。项目进度负责人可通过任务状态, 及时调整相关资源, 以保证试制工作的整体进度;

(4) 加强试制工作信息的沟通, 预测和评估将要发生的障碍或不确定性因素, 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或及早修订进度计划, 以适应未来实际进度的要求;

(5) 新产品试制过程中, 持续开展计划点检, 严肃计划执行。根据试制工作进展情况, 对相关责任单位提出考核, 促进试制工作按计划进行。

5 结束语

浅谈铁路企业产品规划 篇3

【关键词】铁路企业产品;营销;措施

如何在不同的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如何保证所提供产品和服务质量,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就是铁路企业产品规划的过程。

在决定向什么样的市场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时,铁路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所提供的产品必须要符合铁路企业整体的营销战略。铁路企业的营销战略一般是基于其市场分析和预测的结果而制定的。其次,铁路企业提供的产品必须能够吸引不同市场上潜在客户。铁路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查,对自己或竞争对手的市场行为进行分析,充分了解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特征。第三,铁路企业应追求长期,而不是短期的收入和利润目标。总而言之,铁路企业产品规划的目的是要吸引并留住各个细分市场的潜在顾客,并最终实现盈利。

经验表明,客户在选择出行交通工具时会受5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与车票价格相关的产品特性;二是与车次时刻相关的产品特性;三是与舒适性相关的产品特性;四是与方便性相关的产品特性;五是与品牌形象相关的产品特性。

一、与车票价格相关的产品特性

1.铁路普速客车票价受国家价格管理部门管制,故客运基准票价率自1995年起实施未曾进行过调整。由于铁路企业担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在许多定价规则上具有倾向性。如学生票、残疾军人票等。对策措施:目前铁路企业主要靠提升车底等级,提速等方式,进而提高票价。在淡季期间,为提高客座率,对部分列车短途区段的卧铺票价进行优惠政策。同时铁路企业要大力发展团体票、定制车厢、包车的销售方式,丰富铁路产品。

2.铁路高速列车的定价规则有别于普速客车。主要是由席别等级和运距决定,因此在基本票价上导致高铁票价甚至会超过航空票价。因高铁具有更大的企业盈利性质,在对社会的优惠政策上范围更小,如对学生只能享受二等座75%票价。对策措施:铁路企业通过浮动票价对长距离的直通列车进行降价,从而与航空业抢占市场。同时铁路企业在淡季,如非周末、节假日期间对商务、特等、一等座进行优惠。

二、与车次时刻相关的产品特性

从旅客的角度来看,与车次时刻相关的产品特性包括班次密度、出发到达时间、运行时间、是否中转换乘等。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旅客对车次时刻有不同要求。对于短途城际列车而言,主要以商务、探亲、学生流为主,旅客对出发到达时间要求较高,且出行规律较强。对策措施:对于城际列车普遍开班在早上七点,收班在八、九点。根据客流量,列车密度一般为半小时至两小时一趟。对于周末、节假日等重点运输时段主要采用增开临客或重联的方式提高班次密度和运能,丰富旅客对出行时刻的需求,同时缓解客流压力。虽高铁提速后对航空业有一定冲击,但在长距离运输产品上仍不具优势,主要在于运行时间过长。对策措施:对于长距离直通动卧列车,一般采用夕发朝至的时刻运行,让旅客在列车上休息,到站后能够直接开始一天的生活。对于中短途列车,通过开新线,提高机车车辆构造速度的方式减少运行时间。相对航空,铁路办理客运业务站点多,辐射面积广,并不断规划开通新线路,争取达到全覆盖。因此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在中转换乘方面铁路比航空占更大优势。

三、与舒适性相关的产品特性

由于铁路点线能力的有限性,列车时刻不能同时满足各站需求,随着市场竞争激烈,铁路企业只能在产品创新方面,尤其是舒适性方面下功夫。铁路企业产品舒适性表现的第一方面为列车的席别。普速列车席别分为硬座、软座、硬卧、软卧,高速列车席别分为一等座、二等座、软卧、高级软卧。相对航空、公路,铁路产品的席别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丰富性。

策略措施:准确地掌握客流结构是编制列车编组的重要元素,长距离普速列车中卧铺车厢应占更大比重,中短距离列车应配备更多硬座车厢。在淡季时,可通过加挂硬卧车提高舒适性,在春暑运等重点运输时段,旅客更在乎的是是否有票,而非对舒适性的要求,铁路企业通过硬卧代硬座灵活调整运力,虽旅客舒适性下降,但运能大幅提升。同时铁路企业可以通过调整无座票上限,增加票额。铁路企业产品舒适性表现的第二方面为车内设施和服务。在冬夏季,旅客会受气温影响选择带有空调的列车。虽然旅客不会因为餐车供应特别优秀、列车的视频节目或列车员亲和力选择铁路产品,但服务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铁路企业的品牌形象,从而影响市场占有率。对策措施:铁路企业正在逐步升级普速产品,将25G型车替换为25T型车,并淘汰绿皮车。不断提高动车占比,优化列车产品。同时铁路企业通过筛选培育优秀列车员,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四、与方便性相关的产品特性

便利性作为铁路企业产品的一个重要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运能紧张时是否能定到票,二是旅客购票方式的便利性,三是客票的退票、改签政策。运力管理是铁路企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如何规划运力,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季节性变化,是决定铁路企业能否控制好成本和提供旅客便利性的重要因素。

对策措施:旺季时,一是通过降低车底检备率,增加运用车底数,开行临客和进行加挂扩编;二是调整无座上限;三是充分利用车底套跑,开行管内短途临客,提高车底使用率;四是加挂硬座车,减编硬卧、软卧车提高运能。淡季时,一是调整客车开行方案,进一步优化运能布局,适应旅客需求,降低成本;二是减少座席能力,引流选择卧铺,提高人均票价率;三是减少绿皮车能力,引流选择红皮车,提高人均票价率。

客票销售方式的多样化对铁路产品的便利性有重大作用。铁路客票的销售方式从过去的窗口售票、代售点售票已发展出电话订票、自动售票机售票、互联网售票。由于互联网售票的普及,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减少了车站售票窗口压力和人力成本。2013年全国窗口售票比例为51.1%,同比下降9.3%;代售点比例为18%,同比下降4.6%;自动售票机为3.5%,同比上升0.2%;电话订票为1.5%,下降1.7%;互联网为25.9%,同比上升15.4%。铁路客票的退票改签手续费经过不断优化,从单一的20%退票手续费发展到现目前的梯度退票率。但是旅客可以通过改签后再退票的方式减少手续费,依然存在制度上的漏洞。铁路现实行全国通改通退政策,进一步提高了退票改签的便利性。

五、与品牌形象相关的产特性

铁路产品最后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品牌形象,铁路企业为得到旅客的认可,可运用的方法很多,如举行广告宣传活动。如本次7.1新增动车营销宣传工作效果突出。此外良好的安全记录也是铁路企业品牌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策措施:为提高旅客忠诚度,铁路企业需推出自己的常旅客计划,让加入常旅客计划后的旅客可通过旅行获得积分,以兑换免费车票。铁路企业利用旅客联系方式可逐步建立互动关系,向旅客介绍最新产品和晚点、停运信息等。

六、结束语

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篇4

3.1 单元化整车运输产品

根据Ⅰ类市场对运输速度和运输过程透明性的要求,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单元化整车运输产品设计为以下几类。

(1)单元化快速特定大宗货物始发直达班列。

针对货源固定、货运量稳定的大宗货物种类,如粮食、棉花、矿石等开行快速特定的直达班列,缩短运输期限;以 1 列车为 1 个单元添加电子标签,运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货物定位追踪,实现运输过程透明化要求。

(2)单元化普速特定大宗货物始发直达班列。

此类产品是针对货运量较大、但对运输速度要求相对较低的货主,这类产品相对于快速特定大宗货物始发直达班列而言,价格相对较低;以 1 列车为 1 个单元添加电子标签,运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货物定位追踪,实现运输过程透明化要求。

(3)单元化整车运输中转班列。此类产品针对

货运量相对较小、不足以开行直达班列的货主设计,同时以 1 节车厢为 1 个运输单元添加电子标签,实现对每类货物的定位追踪,为货主提供便捷服务。

3.2 单元化集装箱运输产品

Ⅱ类市场对安全性要求最高,因而结合现有集装箱运输对产品进行改进设计。

(1)单元化快速集装箱专运班列。此类产品针对货源稳定的集装箱运输货主,主要为精密、贵重、易损的货物,缩短运到期限;以 1 个集装箱为 1 个运输单元添加电子标签,实现货物运输实时监控与定位追踪,及时了解货物运输状态。

(2)单元化普速集装箱专运班列。此类产品相较于单元化快速集装箱专运班列来讲,速度较慢,但运输价格较便宜,适于对货物运输期限要求较为宽松的货主。

(3)单元化集装箱定期直达列车。这种列车定点、定线、定期、固定车底、定价,循环运行于 2 个基地站间,不需重新编组,因而运行速度快、效率高。

3.3 单元化零担运输产品

Ⅲ 类市场对经济性和服务性要求较高,结合运输过程透明化的要求进行零担运输产品改进与设计。

(1)高速单元化零担运输产品。这主要针对运量小、附加值高、运输时限要求高的零担货物,以每个包装单元为 1 个运输单元,追踪查询货物,保证货物运输安全,同时可以选择提供“门到门”运输服务,为货主提供便捷。

(2)普速单元化零担运输产品。这类产品主要包括对运到时限无要求,根据货源情况,等待拼箱、集结等作业完成后独自开行班列的运输产品。此类产品同样以每个包装单元为运输单元添加电子标签,进行货物追踪,货主也可以选择“门到门”服务类别。上述 2 种产品主要针对货源种类及数量不稳定的货主,而对于目前铁路现有的、针对固定货源的班列,可以对其进行单元化设计,分别为单元化直达整零班列、单元化中转整零班列和单元化沿途整零班列,同样以 1 个包装单元为 1 个运输单元,添加电子标签,实现货物定位追踪。

4 结束语

针对铁路货物运输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物联网技术,根据铁路货主的差异化运输需求,在原有铁路货物运输形式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设计与开发研究,即开发单元化整车运输产品、单元化集装箱运输产品和单元化零担运输产品,不仅满足了货主对于速度等的运输需求,同时更好地实现了运输过程透明化,方便运输企业及货主对货物的实时追踪与查询,对于提升铁路货运市场的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

★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

★ 物流仓储年会工作总结

★ 物流仓储实习总结

★ 物流仓储配送合同范本

★ 物联网应用技术实习总结

★ 浅析高校学生电工技术的学习水平论文

★ 物联网工程就业方向及前景

★ 物联网产业的调研报告

★ 提升应急救援照明水平

铁路用地管理办法 篇5

词目:铁路用地

英文:land for railway

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篇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加强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车辆部门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保障铁路运输安全、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安全管理规定》(铁总安监【2015】10号),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总公司及所属单位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国铁控股企业、实施委托运输管理的合资铁路企业、国铁受委托实施调度指挥的铁路企业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应符合本规则有关规定。

第三条 车辆部门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保障铁路运输安全、车辆设备质量安全、劳动安全等生产安全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四条 车辆部门要坚持“三点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以创新发展为主线,以落实“安全管理规范化、现场作业标准化、检查整治常态化”为重点,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完善“安全管理、过程控制、责任落实”等体系和安全工作制度建设,持续强化安全管理基础,确保车辆安全持续稳定。

第五条 要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风险管理、基础取胜、从严管理”的基本原则,始终把安全作为车辆部门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始终把确保安全放在各项工作首位,以保证高铁、客车和劳动安全为重点,准确把握铁路车辆安全风险全系统性、全过程性和易发多变性特点,突出管理问题是主要风险源,强化源头控制,严把关键环节,落实管理责任,防范安全风险,要狠抓基层、基础、基本功,强化车辆段(含动车段、动车客车段、客车车辆段,货车车辆段,下同)和车间管理,加强班组建设,严格现场控制,全面提高车辆部门安全管理水平。

第六条 总公司所属单位分管车辆的负责人对本单位车辆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要按照领导负责、分工负责、专业负责和岗位负责的要求,明确车辆部门安全生产职责,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制定并实施车辆部门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保证车辆部门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车辆部门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车辆部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七条 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总公司发布的技术规章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车辆部门安全工作的基本准则,必须严格遵守,不得违背。各级管理人员应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承担安全管理责任,规范安全管理行为。有关铁路车辆管理和作业人员要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执行作业标准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第八条 本规则是车辆部门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定。车辆部门组织制定的技术规章、技术标准、作业办法等有关制度,必须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总公司所属单位应依据本规则和其他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一步细化完善具体办法措施,全面加强和规范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 基本制度

第九条 总公司及所属单位车辆部门应按照管理权限,分级负责车辆专业规章制度和标准的制定、补充、修改、废止、审核、发布等,并对规章制度的内容负责。

第十条 总公司车辆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贯彻落实国家和有关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组织制定车辆专业相关规章制度和标准,负责对总公司所属单位车辆部门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价。

第十一条 总公司所属单位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行业、总公司的车辆相关规章制度、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及时制定、细化车辆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和标准、实施细则和安全措施,并将车辆技术规章转化为可具体操作的检修工艺、作业标准;负责组织对车辆段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价。

第十二条 车辆段负责贯彻执行总公司、总公司所属单位有关车辆安全技术的各项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和安全措施,及时制定、细化车辆有关安全技术规章落实要求和实施办法,并将技术规章标准转化为可具体操作的作业指导书,充分发挥基层生产单位安全管控能力,不断夯实安全基础,强化现场作业控制。

第十三条 作业指导书是保证岗位第一责任人作业质量的工艺性文件,是促进岗位作业标准落实,规范现场作业行为,实现职工“零风险”作业的基本保证,也是现场作业的唯一标准。应依据相应的规程、标准,按照最小作业单元进行设臵和编制,明确职工的作业内容、作业步骤、作业标准、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安全事项等内容,在符合“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基础上,务求简练,当技术标准调整、作业环境变化、产品结构性能改动以及工作内容需要补充时,应根据实际及时修、建、补、废,定期发布。

第十四条 车辆部门应逐级建立健全并组织落实“每日安全信息跟踪分析、每周安全分析、每月安全分析、安全问题深度分析、安全对话会、典型事故和安全问题交班分析通报、安全预警”等安全工作制度,加强影响动车、客车和劳动安全等安全信息的追踪调查和分析,深入查找专业管理、安全管理和现场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研判安全风险,及时提出防控措施,并督促落实。

第十五条 车辆部门应按规定参加有关铁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配合调查、分析涉及本专业的铁路交通事故,提交专业调查报告,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明事故原因、严格考核追责、制定防控措施、迅速落实整改,规范建立事故统计分 析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 总公司车辆主管部门负责铁路车辆行车设备故障统计、分析、考核及评价工作;总公司所属单位车辆部门是车辆行车设备故障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铁路车辆行车设备故障上报、调查、处理、分析、统计工作,建立铁路车辆行车设备故障报告、处臵及管理制度,加强与行车调度、安监值班人员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发生的与车辆有关的行车设备故障信息;负责对管内及本属车辆发生的行车设备故障迅速反应,及时组织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查找真实原因,确定责任单位,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定期对发生的车辆行车设备故障进行统计分析,落实责任和考核。

第十七条 车辆部门应制定安全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人员的行为规范、工作标准。要加强安全管理问题的检查调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责令整改,提出改进和加强安全工作的意见建议。

第十八条 总公司车辆主管部门负责总公司所属单位车辆专业管理评价工作,确定评价方案,制定评价标准,建立评价机制,组织评价工作;车辆专业管理评价按照客观科学、标准统一、公正公平的实施原则,从安全、效率、质量、生产、经营、设备及重点工作等方面,每月统计总公司所属单位车辆专业评价月度、累计得分和排名,每半年进行评价考核和排名通报,使安全奖惩与岗位、层级风险责任紧密挂钩,促进安全管理职责、工作标准及工作流程全面落实。总公司所属单位应结合实际,组织制定相 应的车辆专业管理评价工作标准,并抓好落实。

第三章 职工素质

第十九条 总公司车辆主管部门提出车辆专业岗位准入标准、岗位设臵和铁路职工技能培训规范要求的建议,督促落实资格性培训制度。铁路车辆从业人员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有关人员按规定持证上岗。

第二十条 总公司所属单位车辆部门要配合相关部门全面掌握人员配臵相关规定和实际到位情况,根据生产组织、作业方式及车辆专业岗位设臵标准,协调有关部门落实人员配备;要严格按照规定优先配备关键岗位作业人员,并保证人员的预备率。

第二十一条 总公司所属单位应按规定督促组织铁路车辆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以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作业标准、应知应会、岗位风险、案例教育、应急处臵等为重点进行适应性培训,推行以作业指导书为主要内容的实作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和技能竞赛活动,并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进入车辆有关生产场所的劳务派遣、委外作业、路外施工及学习、实习等人员,车辆段必须对其进行铁路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专业基本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并记录在案。

车辆新技术、新设备、新规章、新工艺投入应用前,以及生产组织、作业方式变化前,应对车辆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适应性 培训和安全教育。

第二十二条 总公司及所属单位车辆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选拔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组织开展以学标、对标、达标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练兵活动,定期开展非正常情况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臵能力。

第二十三条 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大力推进标准化创建活动,在车辆部门各层级选树标杆典型,并与职工的晋职、收入挂钩,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加大表彰奖励和推广学习力度,大力营造“学技练功、岗位争先”的良好氛围,全面落实干部逐级负责、职工岗位达标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车辆部门各级干部应坚持深入生产一线,掌握实际情况,注重大数据分析,掌握安全规律,制定工作措施,对有利于车辆工作长远发展的制度措施,应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应尊重科学,分析问题应把注意力放在找准原因、举一反

三、制定措施上,防止问题重复发生。

第二十五条 车辆部门应健全完善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管理人员的安全监督检查制度,明确安全监督检查的人员范围、检查重点、检查频次和质量要求,根据安全重点工作部署和月度安全风险预警,结合季节性安全特点和安全实际,以作业指导书的贯彻落实执行情况为检查重点,对关键作业、关键环节、关键处所、关键时段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对干部的安全绩效考核。

第二十六条 加强各级干部日常安全监督检查。丰富监督检查手段,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添乘检查、全过程盯控、安全包保、专题调研、调阅视频音频资料、监控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依法合规、对规对标,重点检查规章标准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人员培训、设备质量、应急处臵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安全问题整治情况。

第二十七条 开展专项安全监督检查。针对安全关键和突出问题、事故暴露问题、季节性安全重点和上级部署,组织开展专项安全监督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促进作业标准落实,规范安全管理,防控安全风险。

第二十八条 严格安全问题追踪整改和复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对严重问题应通报,对影响安全的严重问题,应实行督办。要追踪复查问题的解决情况,实现过程控制和闭环管理。应突出高铁和客车安全,针对安全风险关键项点、突出问题实施重点控制和专项整治,对高铁和客车发生的事故、故障及典型安全问题,做到件件分析、盯住不放、立即解决。

第二十九条 对未按规定进行检查指导以及检查指导工作不力的,总公司车辆主管部门将在专业评价中定期进行通报批评和考核。对检查指导的单位在短时期内发生责任事故或重大问题的,必须认真分析原因,对能发现问题而未及时发现以及发现问题后 未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解决的,以及没有按规定时间、范围检查到位的,应严格追究检查指导人员的检查失职责任。

第五章 设备质量

第一节 造修质量

第三十条 凡进入国家铁路以及委托总公司所属企业管理的合资铁路线和非委托总公司所属企业管理的国铁控股合资铁路线的铁路车辆设备及其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应符合国家铁路行业有关强制性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采用的铁路行业推荐性标准,以及总公司颁布的技术标准和标准性技术文件要求。

第三十一条 严格执行铁路车辆有关产品准入制度,全面推行车辆设备零部件招标采购,健全评价机制,严格对车辆设备供应商的审查。铁路车辆部门在引进车辆先进技术装备时,须同步引进关系车辆安全及检修作业的专用设备、故障诊断、操作程序和相关技术资料。

第三十二条 配属管理的铁路车辆使用单位和部门应制定新造车接车管理办法,明确职责分工,规范交接程序,铁路车辆接车工作由总公司所属单位牵头组织。铁路车辆制造交付时,须保证车辆各部技术状态良好,满足合同约定技术质量要求;动车组新造交车时接入单位应成立车辆、机务、电务专业组成的接车组,在保证动车组各部技术状态良好的同时,还须对电务车载设备进行检查确认,保障状态良好。在车辆接车同时,应接收完整车辆 履历,车辆制造、运用单位须及时在信息系统中做好填报工作。

第三十三条 由机车供电的铁路客车车辆和动车组在新造出厂后上线运营前,须组织安排进行接车整备和试运行工作,及时发现车辆存在安全问题并组织解决;试运行时,配属单位须做好添乘记录。

第三十四条 总公司车辆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车辆检修规程,明确动车组、客车及货车的检修周期及技术标准。总公司所属单位负责按照修程要求,落实相关费用,严格执行检修标准,保证铁路车辆按期检修,严禁过期车上线运行。

第三十五条 铁路车辆及其零部件的定期检修工作须严格按总公司发布的检修规程以及相关的办法、文件的要求进行。总公司所属单位须建立健全专业技术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工艺规程和技术标准;各车辆段配备所需的技术规章、技术标准、工艺文件、产品图样、维护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并依据工艺规程、技术标准及铁路车辆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制定适合现场操作的作业指导书。

第三十六条 车辆主要行车设备设施应实行履历管理,强化动态检测和监控,建立检查、检修、保养、验收等记录,实行“一车一档”管理,配备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车辆主要行车设备技术状态及主要零部件质量、养修履历的全过程和质量可追溯管理。

第三十七条 应加强车辆设备设施源头质量管理,对铁路车 辆在维修、运用中发现的设计、制造质量和运用等问题建立信息收集和反馈制度,建立定期分析研判机制,分析问题发生原因,并研究验证整改方案,确保问题得到及时销号。

第三十八条 为消除安全隐患、提升车辆性能、改善运行品质,应做好铁路车辆加装改造工作,具体加装改造项目的确定及技术方案的设计、审查和批准按照总公司有关规定办理,并做好运用维护手册的更新工作。

第三十九条 建立铁路车辆质量追溯制度,在正常使用和维护保养基础上对质量保证期内发生的责任故障进行汇总统计,应依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追究存在制造、销售及质量源头问题单位的相关责任,按照要求进行考核索赔,并将考核结果与招投标的评标工作挂钩。

第四十条 建立铁路车辆检修质量对规检查制度,对车辆检修工作质量、产品质量以及工程质量定期进行对规检查。

第二节 运用质量

第四十一条 铁路动车、客车实行固定配属管理,动车组实行包乘制或轮乘制、旅客列车实行包乘制,运用维修实行以计划预防修和状态预防修并重的检修制度。铁路货车原则上实行无固定配属管理,全国运行,安全实行区段负责制。

第四十二条 总公司所属单位根据运用工作需要设臵车辆运用技术作业地点,配备相应的办公、安全防护及检修设备、设施,列车技术作业地点和作业方式,按规定报总公司或总公司所属单 位批准。动车所应设臵在路网客运中心和始发终到客流较大的地区,其设臵、建设、维护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满足快速检修、安全可靠、高效运营的技术要求;客整所应设臵在客运枢纽车站,始发及终到旅客列车较多的车站,地理位臵特殊的车站;新线建设时,客列检应设臵在相隔500km~800km的车站;货车列检应设臵在编组站的车场及相应的区段站和中间站,根据列车数量、路企直通运输、战略装卸车点、机车交路、运行工况、列检安全保证距离和铁路货车技术状态等合理设臵。

第四十三条 动车组应突出“防燃轴切轴、防配件脱落、防动车火灾、防制动故障、防高压牵引系统故障”(简称动车五防)等行车安全防范重点;铁路客车应突出“防燃轴切轴、防配件脱落、防客车火灾、防制动故障、防列车分离、防运行品质不良”(简称客车六防)等行车安全防范重点;铁路货车应突出“防冷热切轴、防部件断裂、防配件脱落、防车辆脱轨、防列车分离、防制动放飏、防制动抱闸”(简称货车七防)等行车安全防范重点,加强质量控制,确保编入列车中的车辆符合运用质量要求。

第四十四条 每年组织对全路动车组运用质量进行鉴定,对动车组春季整修情况进行检查,开展动车组防寒整备工作。每年于春、秋两季对“三进”旅客列车进行质量鉴定,每年春运前对春运外借和自编临客整修质量进行检查。货车定期开展质量调研或质量抽查,每年开展一次厂、段修质量对规检查,每季开展交接口列检作业场列车技术质量评价。通过鉴定和检查,对车辆质 量进行评价。

第四十五条 车辆部门作为动车组运用维修一体化的牵头部门,应组织机务、供电、工务、电务、客运、运输、公安等部门和车辆售后服务单位,建立运用检修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制定有关管理办法,明确定期协调沟通及一体化奖惩机制,定期组织召开一体化作业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并考核各专业结合部问题。

第四十六条 总公司及所属单位车辆部门应根据运营管理需要,按有关规定或约定组织提前介入新线工程中车辆相关的设计、建设、施工过程,及时提出相关意见,督促建设遗留问题整改,熟悉相关设备设施功能和性能,落实人员配备,开展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做好开通运营安全管理准备工作。

第四十七条 车辆部门应加强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环境的保护工作,加强路外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强化与非铁路单位的协调配合,主动联系地方政府和公安部门,建立爱车工作领导和组织机构,健全爱车工作制度和协调沟通渠道,完善爱车工作监控手段和监督考核机制,组织学习和宣传铁路车辆有关知识,规范装卸作业方式,指导、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使用作业设施和铁路车辆装臵,保护铁路车辆配件免受损坏,加强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拆卸、偷盗车辆配件等行为。

第四十八条 车辆段应按规定的作业性质、作业方式、检查范围和质量标准进行列车技术作业,积极发现和处理车辆故障,防止车辆带故障运行及定检过期车上线运行。对发现的车辆故障,积极组织在列车或车列中修理;对需摘车处理的故障和定检到过期车辆,及时通知车站和有关单位;对摘下施修的车辆,车辆段应及时组织修复。

第四十九条 对封存、备用及未上线运行的车辆须集结成列(组),停放在规定的场所。总公司所属单位应制定管理制度,落实车辆防火、防盗、防溜职责。车辆部门按规定做好车辆技术检查工作。

第五十条 总公司及所属单位车辆部门应加强运用车辆技术质量的分析、评价和管理,分析和总结规律性质量问题,对新造车、定检车和主要配件进行质量监督和反馈,指导源头质量控制。动车定期对百万公里故障率情况及总公司所属单位动车组运用率和检修率进行统计分析。客车定期对TCDS系统运用情况、客车检修率、使用效率情况及KMIS数据维护情况进行分析。货车定期对车辆热轴和制动故障情况、货车安全防范系统运用情况及运用货车典型故障发现率、反馈率情况进行分析。总公司及所属单位车辆部门应对车辆运用中发生的重要、典型事故和故障组织进行专题分析,下发通报,吸取教训。

第五十一条 对进入国家铁路运行的自轮运转设备或非国家铁路车辆,产权企业(或企业委托的第三方)应与总公司或所属单位车辆部门签订过轨技术检查协议,协议应明确技术检查范围、质量标准、运行安全保证责任等;铁路车辆过轨前,由车辆段按规定进行过轨技术检查,不符合国家铁路相关技术标准和安全规 定的,不得办理过轨手续,不符合总公司铁路车辆运用技术条件的车辆禁止过轨上线运行。

第三节 专用设备管理

第五十二条 车辆专用检修设备(简称车辆专用设备)包括车辆及关键部件探伤、试验、检测类,及作业人身安全防护类设备,是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的重要设施。总公司所属单位是车辆专用设备建设、使用和管理的责任主体,总公司车辆主管部门负责车辆专用设备专业管理。

第五十三条 总公司车辆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车辆专用设备技术标准,按车辆检修及安全需要提出配臵标准及建设规划。总公司所属单位制定车辆专用设备使用管理办法,确定车辆专用设备研发、引进、审查、采购等工作,使用的设备应符合总公司颁发的技术标准。总公司所属单位车辆部门应制定车辆专用设备建设及更新改造的滚动计划,按推进实施,满足车辆检修需要。总公司所属单位在新线建设、既有线改造和车辆段能力建设时须按总公司公布的技术标准和配臵要求配齐相应专用设备。

第五十四条 总公司车辆主管部门组织制定车辆专用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则。各总公司所属单位车辆部门负责制定车辆专用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实施细则,确定设备更改大修计划并组织落实,指导车辆段制定设备操作规则、检修维护作业指导书,检查、指导、考核车辆段设备管理工作,督导车辆段提出检修计划并抓好落实。各车辆段加强设备维修队伍建设,配齐配足设备维护人员,建立激励考核机制,保障设备维修质量。

第五十五条 总公司车辆、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推进车辆专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建立统一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车辆系统运用检修能力、基础设施、设备履历、检修维护、设备事故及故障、更改大修、台账报表等信息化管理,全面、及时掌握车辆专用设备使用情况。

第四节 监造验收

第五十六条 采购铁路车辆及其零部件合同中应明确双方权责,约定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质量责任、产品验证接收条件、事故及故障赔偿责任及违约责任;并要求制造单位严格按照采购合同组织生产,确保铁路车辆产品质量优良,性能满足有关规定和要求。

第五十七条 监造和验收人员签认的铁路车辆整车竣工移交记录是买方产品接收、上线运行、运用车统计及财务结算的依据,零部件竣工移交记录作为产品买方(最终买方)接收的依据。按规定应实行监造验收但未经监造、验收的车辆整车不得上国铁线路运行,零部件不得装用。

第五十八条 对纳入监造范围的铁路车辆整车及总公司、总公司所属单位组织以集中采购方式购臵的零部件,总公司、总公司所属单位在铁路车辆的相关科技开发、采购、维修项目的招标文件、合同(协议)中应明确与监造有关的事宜及要求。

第五十九条 总公司主管车辆部门组织制定相关《铁路车辆 产品接收准则》,通过专家组评审后公布,作为采购产品监造的重要依据,监造项目部、驻段验收室依据执行。

第六十条 总公司所属单位设备监造处、安全监管办机辆验收室根据合同(协议)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产品接收准则等组织监造项目部编制《铁路车辆产品监造、验收细则》。监造细则应明确相关产品的文件见证点、现场见证点和停止见证点等监造控制点的设臵及核查内容。文件见证点、现场见证点和停止见证点的设臵主要根据生产企业的《产品检验试验计划》等确定。

第六十一条 在铁路车辆产品制造(检修)和组装(落成)阶段,按照《铁路车辆产品接收准则》《铁路车辆产品监造细则》规定的见证控制点、方法、频次、判定依据等开展具体监造、验收工作。

第六十二条 对生产企业质监部门检查合格并向监造项目部、驻段验收室申请移交的竣工车辆产品,监造、验收人员应按规定对实物质量进行全数或抽样检查,对发现的车辆产品质量缺陷,应列入车辆产品一次移交拒收率统计,并要求企业消除缺陷后重新申请移交。同时发现生产企业关键工序、特殊过程存在失控,导致或可能导致产品出现严重缺陷或批量不合格的系统性问题时,应暂停产品接收,要求生产企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经监造项目部验证企业完成整改后即可恢复产品接收。因监造、验收人员失职,或未按规定监造、验收范围开展工作造成行车事故时,应按有关规定追究监造、验收机构及人员的监造履职 责任。

第六章 作业安全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六十三条 车辆部门各单位应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组织制定和完善劳动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从业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劳动安全装备、防护设施、劳动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检测和评价,落实职业健康体检、防暑防寒、工伤保险和女工特殊保护等工作。

第六十四条 应根据季节特点和劳动安全管理要求,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劳动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应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分析原因,落实整改,积极制定防控措施。

第六十五条 车辆段应定期对车辆有关从业人员进行劳动安全教育,组织学习安全规章和有关操作规程;严格执行车辆有关主要工种岗位准入制度,从业人员在任职、提职、改职前,必须经过教育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外单位进入生产作业现场进行检修、维修作业时,需与车辆段签订安全协议后才允许进行作业。

第六十六条 应组织建立生产作业班组“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检查确认和控制等有效的安全风险卡控制度,结合天气情况、作业处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工作重点任务,对人身作业安全关键进行周密的安全风险预想,在作业过程中抓好落实。第六十七条 应建立生产、生活区域环境卫生分工负责制度,道路应平坦畅通,门窗地面应整洁,距离线路较近的房屋,门前道路与轨道交叉处,应设安全栏杆或装设警铃、警告牌。为生产、生活需要所设坑、壕、池和窨井,应有围栏或盖板;作业线路应平整,不得铺设凹型水泥轨枕,不得铺用大块石碴。

第六十八条 应组织建立劳动安全装备、设备“管、用、修”管理办法,明确维修保养与安全检测、安全监督检查、基础资料、应急预案等管理标准。专用劳动安全设备应专管专用,加强日常检修和定期检查,保持良好状态,发现状态不良的,禁止使用。

第六十九条 应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总公司有关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的法规、标准及办法;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经费管理。

第七十条 应按照标准配备和设臵安全防护装臵,并指定专人保管交接,保持良好状态;坚持“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制定防护信号插撤“一看、二插、三确认、四监督、五反馈”制度,并组织落实。

第七十一条 上班前,严禁饮酒,并制定有关岗位班前酒精含量测试标准,未经酒精检测或酒精检测不合格严禁上岗;要充分休息好,保证工作时精力充沛,思想集中;工作前,要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检查确认所使用或交接的工具、设备的技术状态良好;工作中,要保持场地整洁,通道畅通,作业中必须保证精力集中、严守两纪,不准做与本岗位工作无关的事情;下班前,要关闭风、汽、水、电等开关,工具、材料要收拾整齐,打扫周围环境,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第七十二条 在站场上作业和行走时,要随时注意两邻线来往的机车车辆,防止被车上坠落物品、篷布绳索等击伤;严禁在枕木头、轨道心、车底下、车端部和站台边坐、立、闲谈、休息、避雨或乘凉;顺线路行走时,不走轨道中心和枕木头。横过线路和道口时,注意了望机车、车辆,执行“一站、二看、三确认、四通过”制度。严禁抢道、抓车、跳车、钻车;横越停留车辆的线路时,应先确认无调车作业及车辆无移动可能时,再由车钩上方通过,手抓牢,脚踩稳,严禁踩钩锁、钩颈和折角塞门把手。从停留车辆的端部横过线路时,要留有足够安全距离,迅速通过,不得在轨道中停留。

第七十三条 接发列车时要提前到达接发车地点,蹲在两线中间安全地点,目迎目送,并注意车辆运行、货物装载、篷布绳索状态;线间距小于规定标准的线路,邻线上、下行同时到发列车时,要在两线外侧接发列车。遇有动车、直达、特快旅客列车通过且无防护设施时,严禁对相邻线路的列车进行现场技术作业。

第七十四条 两人以上从事同一作业时,必须指定专人指挥,统一行动,相互配合,呼唤应答;搬运材料、配件应在两线间行走,不得紧靠线路。两人以上扛抬物品时,应同肩同步,同起同落。

第七十五条 登高作业之前,应检查确认登高辅助设备完整 良好,设有防滑、固定等装臵,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作业时,要思想集中,不得用力过猛和探身过远或高空跨越;升降台在上下升降或左右移动时,必须了望确认安全后才能开动;高空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带或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安全带应定期检验;露天工作场所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时禁止高空作业。

第七十六条 分解组装车辆或机械上的配件时,应密切注意其连接情况,在没有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严禁拆卸。组装需吻合对孔的部件,严禁用手指探摸孔槽,必要时应以工具拨动;一切零部件、工具材料不得丢掷。

第七十七条 在电气化区段通过和使用各种车辆、机具设备不得超过机车车辆限界;任何人员及所携带的物品、工具等必须与接触网带电部分保持安全距离;车辆上方的接触网设备未停电并办理安全防护措施前,禁止任何人员攀登到车顶或车辆装载的货物上。

第七十八条 应建立健全施工安全防护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明确在施工中行车安全管理职责,做到精心组织、预想充分、准备细致、措施具体、现场可控、总结认真;应根据施工等级制定安全措施,安全措施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施工前的准备,施工中的单项作业、安全卡控及安全防护,施工后检查试验以及发生故障时的应急处臵等措施;应规范驻站防护员、现场防护员、作业负责人之间的联控办法;涉及两个及以上单位需要相互配合或在同一封锁区段进行的作业,应签订安全防护协议,明确防护主 体及各自的安全职责和安全防范措施;有关行车安全设备施工必须严格执行营业线施工安全有关规定。车辆部门应依据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制定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以下简称5T)上线检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七十九条 应建立健全车辆部门调车作业人身安全互控联防责任标准;应将调车作业的走行速度、连挂作业、制动机使用、联控、穿越正线等内容纳入专题分析,加强车辆推进(顶送)和作业人员上下车作业等易发惯性人身伤害的薄弱环节控制;应制定作业前人身安全预想预警防控提示制度,明示作业前人身危险因素辨识排查规范和作业中安全动作、安全位臵、禁止行为等标准要求;应定期进行调车作业安全专题培训,遇站场设备、作业方式、作业场所(区域)以及调车机型等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专项培训。

第八十条 要组织建立生产用机具、设备“管、用、修”管理制度,确保符合有关技术标准,满足运用安全生产要求;生产用机具、设备应专人负责保管、监督,经常检查保养,保持其良好状态,使用前应确认技术状态良好并符合安全使用要求;使用前、使用中发现不良时,严禁使用,并关闭相应的风、水、电、气等装臵;多台机具、设备配合作业时,应明确作业负责人以及设备之间联系方式,并由专人负责现场指挥;各种机具、设备及其附属配件、吊具、吊索等必须严格按要求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备查。

第八十一条 各种机械设备转动的外露部分,都要设有安全 防护装臵。机床及各种转动机械设备在开机前,要检查防护装臵是否齐全良好,给油状态是否良好;操作时,衣袖要扎紧,女同志的头发应挽在工作帽内。严禁戴手套操作;进行金属切削工作时要戴好防护眼镜。

第八十二条 各种锤、铲、挫、冲、斧等手动工具的材质硬度要适中,表面须平整,无卷边、缺损、裂纹。把柄须用硬木制作,要平滑光洁,无裂纹,不松动。锤柄应装有金属防脱楔子(不得用铁钉代替)。活动扳手、管钳子不准加装套管,不准用二个扳手咬合使用或用扳手代替手锤使用。挥抡大锤不准带手套,在打击第一锤之前,应注意周围环境,确认安全状态。一切工具、材料不得抛掷传递,不得放在车顶、机械转动部位和边缘处所。

第八十三条 使用各种镐类、干斤顶起重时,重心要找准,底座安放平稳牢固;镐体垂直,铁与铁接触部要加防滑木垫,其行程不得超过全长的四分之三(或安全线)。在一个起重物上同时使用多台镐时要有专人指挥,平衡起落,防上倾倒,在起重过程中,起重物尚未垫妥架稳前,操纵人员不得离开岗位,身体任何部位不得伸入起重物下方。

第八十四条 要根据生产防火防爆要求配足消防器具,建立消防组织,消防器具禁止乱拿乱用;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室,应严禁烟火,易发生伤亡事故、中毒、爆炸、触电、火灾等场所,应悬挂明显的国家统一规定的警告、提示牌,锅炉房、空气压缩机室、乙炔发生器室、配电室、危险及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处所,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冬季安装取暖火炉应符合公安部门防火要求。

第八十五条 要按照用电安全的有关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电器、电动机具设备维保与安全检测、安全监督检查、技术档案基础资料、应急预案等管理标准,协助做好用电安全工作。全体干部职工除应严格遵守安全用电规定外,必须懂得触电急救知识。

第八十六条 要按照国家和总公司有关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预防职业危害的责任体系,协助做好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第八十七条 总公司所属单位车辆部门应配合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协助做好特种设备使用、检验、检测等相关工作。

第八十八条 在作业场所,人员、机动车辆移动时必须按规定路线行走;交叉作业时,应采取可靠防护措施。

第八十九条 动车组维修或存放停留时,必须采取有效防溜措施。

第二节 检修作业

第九十条 检修架落车作业前,应组织对架车负重量及基地状态进行技术检查,并做好防滑、防溜工作;装载液体的罐车、装载不均衡货物的重车、非指定可架重车的地面、有大风雨时、镐顶与窄车体的侧梁搭载量不足100毫米时、少于三名作业人员时以及车顶、车内、车下有人时(不包括架车人员),严禁进行架落车作业。

第九十一条 分解、组装转向架时,应使用专用机具或天车 吊运大型配件,并由两人以上操作;要加强联系,专人指挥、吊具牢靠、防止误动,严禁在吊起配件下方进行任何作业。

第九十二条 分解、组装车钩缓冲装臵时,应使用专用工具,配件严禁直接落地,要安装好防护装臵,禁止敲打、震动。

第九十三条 拆装、检修制动装臵配件时,必须先截断风源,排净余风,方能作业;作业结束后要恢复开通位臵;吹扫各种储风缸、制动管,其风压不得超过规定;开放折角塞门吹尘时应紧握制动软管连接器。

第九十四条 使用单车试验器试验前,要大声呼唤或鸣笛确认车下无人后方可进行;车体未落妥前禁止施行单车试验,因故暂时离开,要关闭截断塞门。

第九十五条 制动软管试压时管堵要安装正位,进风要缓慢,风、水压力不得超过规定,严禁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处理故障;制动阀试验时,严禁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处理故障,严禁两人在一台制动阀试验台上同时进行作业。

第九十六条 在车体上部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站稳并注意周围情况,用力要适当,防止失身跌下;进行车体作业需撑起车门时,应使用规定的专用工具或吊勾撑牢;在车顶作业时,禁止骑在车帮上或悬空俯身作业。

第九十七条 木工机械作业中,周围木料应码放整齐,保持操作通行的空间;刀具安装时必须卡牢与紧固好,试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工作;操作中遇有异常状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检查 处理。

第九十八条 检修暖气、给水装臵必须确认管内无水、无气后方作业;检验、调试各阀门时,不能用力敲打,送气前要通知周围有关人员,并缓慢开启阀门。

第九十九条 进行室内及车辆内部油漆作业时,大面积喷漆与明火作业不得同步进行,应保持通风良好;喷漆、喷油、吹尘作业不得与其他检修作业同时进行;使用脱漆剂在车内脱漆时,要在车辆两端挂上标志牌,严禁明火靠近。对车体进行电气焊作业,应按规定拆除四周易燃物并即时浇水防燃,同时确保周围10米以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在焊割物未冷却并无人看守时,应在焊割物上标示“热”字,焊割余料有尖角余边时应及时处理。已切割完毕或待焊的把手、脚蹬和配件等不得浮摆形成假象,以防其他工作者攀登、踏脚时发生意外。

第一百条 轮对检修作业时,不得脚踩钢轨,要随时注意前后轮对的动态,设好防溜装臵,严禁骑跨钢轨推送轮对;堆放车轮和车轴时,要采取防滑、防滚动和倾倒措施。

第一百零一条 严禁在列车中进行危及列车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的故障处理。

第一百零二条 检修客车内顶灯、配线,要使用专用登高设备,不得脚踏座椅靠背,要做好隔离防护,保证周围人员安全。

第一百零三条 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罐车清洗作业前要编制详细计划,将有关事项详细记录,并向作业人员 公布;作业中,必须由两人以上进行,使用专用作业工具,罐口要专人监护了望,严禁携带火种及其他能引起火星的铁制品进入罐内,并要采取通风降温措施;采用溶剂洗刷时,应确保溶剂与罐内残留物不致产生有剧毒、爆炸、起火或其他危及人体安全的气体反应;洗罐作业完了,应将残油、残液、残渣及棉纱清除干净,存放于指定地点,工具、防护用品等要按规定处理;作业完毕后,要使用可燃气体报警器测定,用测爆仪测试合格后送至指定地点进行明火试验,工组长负责做好安全质量检查验收工作。

第一百零四条 各型罐车在施修前必须经洗罐站进行洗罐,罐内的残油、残液、残渣应全部清除干净;遵守验收交付制度,指定专人下罐验收,装载过易燃易爆物品的罐车,须进行二次测爆和二次明火试验,挂上票签,涂打标记,并将车型、车号、调出时分、测爆数据报段调度登记;非经洗刷过的罐车,不许进入检修线,也不得进入车内进行修理作业,严禁入罐掏油,以防中毒窒息。

第一百零五条 抛丸(打砂)除锈作业开机前须确认抛丸室内无人,检查待抛配件悬挂是否牢靠。吊钩运行过程中,严禁任何人员进入吊钩运行轨道下方。抛丸器没有完全停止时,严禁打开抛丸室门;抛丸设备运行状态出现异音、震动异常时,应停止使用。

第一百零六条 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工作时,应断开相应的断路器、闭锁开关,设臵接地连接、短路、放电回路,使用绝缘 工具进行操作,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触电和电击伤害。

第一百零七条 对车下高压设备、变压器、变流器进行检查维修工作时,禁止升弓。当安全接地保护开关闭合时间符合放电时间规定后,方可进行作业;作业期间,始终闭合安全接地保护开关;作业结束后,须断开安全接地保护开关;对带有电容器的设备进行作业时,必须确认电容器已完全放电。必须在动车组放电完毕后方可进行车顶检修作业。

第一百零八条 对供风及制动系统、受电弓、脚蹬、前罩开闭机构、自动车钩及转向架等供风、用风设备进行维修作业时,须采取截断风源、排风等安全措施。

第三节 运用作业

第一百零九条 运用作业应备足防护装臵并指定专人保管交接,保持良好状态。机车不得向脱轨器上放水、排沙或其他污物。

第一百一十条 在站内线路上检查、修理、整备车辆时,应在列车(车列)两端来车方向的左侧钢轨上,设臵带有脱轨器的固定或移动信号进行防护,前后两端防护距离应不少于20m。作业线路应平整,不得铺设凹型水泥轨枕,不得铺用大块石碴。

第一百一十一条 作业在开始和结束前,严格执行插、撤防护信号联锁传递办法,按规定防护距离设安全防护信号,严禁在无防护信号的情况下进行检修作业,严禁在列车运行中处理故障;严禁在未设防护装臵的列车(车列)中接摘延长软管或车辆软管。

第一百一十二条 作业人员要熟悉本站内线路、设备、建筑物,以及列车运行、调车作业、车辆取送等情况。严格执行整队出发,列队归所制度,严禁单独行动。

第一百一十三条 在线路上作业时,禁止戴防碍视觉、听觉的色镜帽子。有冰冻时应采取防滑措施,以防滑倒摔伤。

第一百一十四条 处理制动故障时,要先关闭截断塞门,排净副风缸余风后方可进行,作业结束后恢复开通位臵;调整鞲鞲行程时,严禁用手指探摸圆销孔;拆卸制动缸盖螺母时,头部要闪开;更换折角塞门时,要关闭本车另一端及邻车的折角塞门;更换闸瓦时严禁将手伸入闸瓦与轮对踏面间;更换大型配件时,班组长要亲自组织指挥和负责安全工作。

第一百一十五条 装载危险、易燃、易爆物品的重铁路货车,未经洗刷、消毒的毒品车,未经洗罐的罐车,严禁明火接近、敲打罐体或进入车内、罐内。

第一百一十六条 非列检人员在列车队中进行其它检查作业时,应事先与有关人员联系,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方可进行。

第一百一十七条 电气化铁路区段运用作业人员除遵守上述规定外,还必须执行以下规定:

(一)严禁直接、间接地与接触网导线接触和攀到车顶、罐顶、冷藏车工作台上和装载的货物上面以及在棚车、高边敞车的人力制动踏板台上进行检查修理作业;携带的任何物件与接触网设备的带电部分应保持2m以上距离。

(二)运用作业设备的安装,工具、材料、配件的堆放,必 须与电气化有关设备隔开0.5m以上的距离。

(三)接触网导线折断下垂搭在车辆上或其它物品与接触网接触时,作业人员不要进行处理,应保持10m以上距离,同时对现场进行防护,并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查处。

(四)接触网下的车辆安全防范系统装臵和电气信号设备必须保持良好绝缘状态,有关地线的埋设要与接触网导线路隔开一定距离;严禁任何人员在电气设备处所倚靠或坐卧。

第一百一十八条 在动车组出检查(修)库前,要确认动车组具备移动条件;在动车组入检查(修)库前,要对库内设备状态进行确认;动车组出、入库前,须通过语音广播提示库内检修人员在动车组移动过程中,严禁穿越该股道;动车组在进行调车作业(含解编、重联作业)或出、入库作业时,必须关闭动车组所有侧门、窗;动车组出、入库须有记录。动车组司机在动车组出、入库前须进行联控,确认具备条件后,再进行动车组出、入库作业。

第一百一十九条 动车运用所(检修车间)供断电作业必须由动车所值班员、操作员、监护员共同进行,做好呼唤应答,操作员、监护员必须具备上岗资格,并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供断电作业前须确认是否具备供断电条件。作业人员必须办理申请和签认手续。

第一百二十条 动车组库内登顶作业人员须按规定办理手续并填写记录,领取和交还隔离门钥匙(门禁卡)。登顶作业前须确 认接触网已断电并实施可靠接地,严格执行一人一卡制度;作业时应在防滑带行走,防止坠落。

第一百二十一条 动车组车下作业前须采取动车组防溜和人员防触电措施,作业中重点防止碰上、砸伤和电机、风机等设备运转引起的伤害。

第一百二十二条 动车组进行车门开关试验时,应先广播通知作业人员,防止坠落;进行通电试验,须确认车下设备检修完毕。

第一百二十三条 动车组库内外皮保洁作业时需在接触网断电情况下或使用专用外皮清洗机进行;严禁用水冲洗车顶受电弓、高压电缆头连接器和头罩开闭部位。

第一百二十四条 动车组临修库作业人员须确认移动接触网、隔离开关状态,临修库设备不侵限,动车组受电弓升弓状态等。

第四节 乘务作业

第一百二十五条 车辆乘务员应做到列车开动前上车,停稳后下车,严禁飞乘飞降。列车未停稳前,不得打开车门;下车时要注意地面落脚处有无障碍物、坑洼,要注意积冰、积雪、积水和汽、风、水井,防止滑倒和跌伤。列车运行中禁止打开车门处理车体外部故障。

第一百二十六条 车辆乘务人员进行技检作业或技术作业及进入车辆限界内检查处理车辆故障时须设臵防护信号。

第一百二十七条 机车供电列车进行电力连接线摘结作业前,车辆乘务员与司机、客列检办理供电钥匙交接手续,电力机车还

须确认受电弓降下后,方可进行摘结作业。

第一百二十八条 车辆乘务人员途中检查车辆时,应掌握停留时间和上车地点。在电气化区段作业时,要保证随身携带的物品与接触网的距离符合安全规定;在无法确认车体上方接触网无电和无法保证作业期间接触网可靠接地时,严禁登顶作业。

第一百二十九条 空调客车供电系统检修作业、发电车检修、使用外接电源供电等需要禁止发电车启机向外供电时,申请人须签字登记,发电车乘务员在相关位臵悬挂“禁止供电”红色警告牌,并签字确认。作业结束后,由申请人签字销记,发电车乘务员摘除警告牌并签字确认。接到供电申请需启机供电前,发电车乘务员须查看供电防护登记记录,若有供电防护登记,禁止向列车供电。

第一百三十条 除列车乘务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发电车。因检查、检修等原因确需进入时,须由有关人员陪同,并再先关记录登记。

第一百三十一条 动车组运行途中停车处理故障时,随车机械师要与司机呼唤应答,在高速铁路还应确认得到列车调度员已按规定发布邻线限速调度命令的口头指示,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后方可下车。在接触网带电区域严禁上车顶,必须登顶时需在申请得到允许并做好防护的情况下方可登顶作业。

第五节 安全防护设施

第一百三十二条 车辆部门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危害

和保护作业人员安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逐步替代产生职业危害和影响作业人员安全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

第一百三十三条 安全防护设施应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并纳入本单位设备管理,制定管理、使用、维修办法,保证设备设施性能良好,正常使用,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

第一百三十四条 车辆检修作业场要保持场地平整,道路通畅,无积水结冰,按规定设臵安全警示标志;站场须设灯桥或灯塔,照明范围须覆盖全部作业区域,照度符合相关规定。夜间及光线较暗的作业时间内,灯桥或灯塔应处于照明状态。

第一百三十五条 动车所及动车存放点应在作业危险源、关键系统和设备等处所设臵安全警示标记,作业人员依据作业具体情况正确使用。在人身伤害易发作业地区、作业设备等处,应设臵隔离栏、警戒线或涂刷醒目颜色;应标识作业区域和统型区域,设定作业车辆、人员通行线路,并设臵应急疏散通道示意图,并配饰路线导引标志。

第一百三十六条 现场作业人员需穿越正线或邻近正线作业的列检作业场,作业线路应有列车接近语音报警提示。

第一百三十七条 车辆检修作业场的作业线路相对固定的作业线路须安装具有集控联控安全防护功能的固定脱轨器,固定脱轨器的安装位臵应根据本股道的警冲标及机车停车位臵标的位臵、机车长度等情况确定,脱轨器、脱轨表示器、信号灯应符合规定

标准。

第一百三十八条 客整所须配备起重、运输、换轮、充电、试风、车顶作业等检修设施和作业安全防护设施、通信装备等。检修设备及工装应满足客车检修需要。

第一百三十九条 动车所及动车存放点、客技站应实行全封闭管理,须配臵周界报警、监控装臵以及消防灭火设施和交通通信工具等安全防范设施,并确保完好有效。动车检查(修)库须有进、出库专用通道,设臵安检设施和刷卡机,所有作业人员应通过安检后刷卡进入。动车组及作业现场必须配备“供电”、“断电”等安全标志牌,动车所应在线路一侧分别设立单组和重联停车位臵标。动车段(所)存车线须设臵动车组登乘平台。

第七章 车辆安全监控系统及应急管理

第一节 安全监控系统

第一百四十条 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设施,包括探测站设备、传输通道、联网应用系统和车辆段集中监控中心、所属单位车辆运行安全监控中心、总公司车辆运行安全查询中心联网监控设备等。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必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整、体建设、联网运行和综合监控的原则,由车辆部门牵头负责,信息、通信、工务、电务、运输等部门按专业分工负责,共同协调推进系统建设和应用管理工作,保障车辆运行安全。

第一百四十一条 5T探测站设备全路联网运行,为确保探测标准统一、检测数据共享、降低设备成本、方便现场使用,由总公司运输局组织提出统一的技术要求(下称统型),委托铁科院牵头开展统型工作,负责统型设备技术资料管理。当设备生产厂家达到三个及以上,并有三个及以上所属单位提出统型建议时,由铁科院提出统型实施方案,征求多数所属单位同意,组织确定统型设备产品图纸、技术要求等技术文件,并会同所属单位提出新增设备生产厂家的达标审核办法。

第一百四十二条 总公司车辆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探测站设备布局、联网方案及建设规划。所属单位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推进实施。所属单位在新线建设、既有线改造和车辆段能力建设时,须根据总公司公布的布点原则同步建设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设备选型应采用已完成统型的设备,设备选址须符合设备安装技术要求,并按标准配套建设探测站机房、传输通道、供电等设施。

第一百四十三条 总公司车辆主管部门组织制定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联网应用方案,并统一组织联网系统建设和运维管理。各所属单位制定管内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实施时,要同步确定车辆段安全监控中心建设方案,考虑管内探测站及探测车辆数量、作业组织方式 和发展需要,确定服务器、传输通道配臵标准。总公司及所属单位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联网及信息综合应用建设纳入总公司信息化应用体系统一建设。

第一百四十四条 总公司车辆主管部门组织制定5T运用管理办法,明确人机作业方式、报警范围、故障信息报告流程及处理要求。各所属单位车辆部门负责制定5T应用管理实施细则,督导车辆段配齐使用人员、建立作业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并制定系统故障应急处臵办法,做好相关运用工作,保证车辆运行安全。

第一百四十五条 总公司车辆主管部门组织制定5T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则。所属单位负责制定5T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实施细则,所属单位车辆部门要设定专人负责5T管理工作,并发挥车辆检测所专业检修和辅助管理作用。所属单位要根据管内5T设备数量和定期检测标准,配备5T检测车,建立使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考核5T设备维护质量。所属单位要按照专业分工负责、协同配合实施的原则确定车辆部门与工务、供电、通信、信息部门的管理分界,并建立协同配合的检修维护机制。

第一百四十六条 车辆段是5T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责任主体,要建立健全检修维护管理制度各工作机制。设立专门的5T设备维修班组,工作量较大的应设立专门的设备维修车间。加强设备维护队伍建设,开展设备维护标准化活动,建立5T设备无故障运行考核机制。制定设备检修维护作业指导书,作为检修维护人员现场作业、管理人员检查指导的基本依据,并加强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的写实检查,及时修订完善。

第一百四十七条 车辆段应建立5T设备故障处理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预案,设立故障应急抢修点,配备应急抢修车辆,加强

备品备件储备、管理。设备出现故障须及时处理,恢复设备性能,保证设备正常使用;对于发生危及行车安全的故障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第二节 应急管理

第一百四十八条 车辆部门应组织构建车辆应急救援体系,制定非正常情况应急处臵预案,并负责补充、修订、审核、发布、演练等工作,相关岗位人员应熟知、掌握并严格执行。非正常情况应急处臵工作应纳入常态管理。

第一百四十九条 应制定车辆应急处臵管理办法,明确应急处臵组织机构、工作职责、保障基础、人员构成、信息传递、指挥权限等要求。

第一百五十条 应组织规范应急处臵信息传递流程,确保传递流程规范、及时准确;要按照车辆专业制定和发布车辆应急处臵作业指导书,并实施动态管理,明确应急处臵作业流程,将应急处臵作业步骤和标准进行图示化、流程化,出现新故障、新情况时,应及时修订、增补,定期公布。

第一百五十一条 应不断规范救援网点建设,优化铁路车辆救援基地设臵,配齐配全应急救援各项工具、材料,明确交通、通信、照明等工具备品的配臵标准,满足应急启动时快速出动要求。

第一百五十二条 应根据生产组织、应急处臵指挥的需要建立铁路车辆应急指挥中心,设臵和配齐车辆各专业专职调度员,分层次、分专业建立应急处臵专家队伍,分系统建立专家档案。

第一百五十三条 应制定公布车辆故障应急处臵演练管理办法,明确应急演练评价考核制度并定期演练,并及时总结分析,开展评比表彰。

第一百五十四条 应建立应急处臵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明确应急处臵工作分析总结、考核评价管理要求,及时优化完善应急处臵手册和作业指导书,形成良性循环。

第一百五十五条 要把行车事故故障安全信息传递工作纳入到总公司所属单位车辆部门安全管理细则进行管理,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和流程,做到信息传递准确、沟通及时、处臵果断。

第一百五十六条 总公司所属单位车辆调度必须贯彻运输集中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主动接受总公司所属单位车辆部门的专业指导,发挥车辆专业管理和运输调度组织的纽带作用,加强车辆日常检修和运用生产组织以及应急处臵工作。总公司所属单位车辆部门作为车辆调度的专业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车辆调度的专业管理、队伍建设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百五十七条 总公司所属单位应根据本规则制定实施细则,同时组织车辆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措施,规范车辆安全管理工作。

斯柯达公司独闯铁路产品市场 篇7

自从1992年私有化以来,著名的捷克斯柯达公司发生了很大变化,该公司历史悠久,成立于1859年。在斯柯达汽车公司被大众汽车公司收购之后,2000年其余19项斯柯达业务并入斯柯达控股集团公司。随后在2003年1月被卖给美国投资商Appian集团。重组推进过程中最大的事件是2010年将斯柯达动力公司及其在印度和中国的业务出售给韩国斗山集团。

2010年9月,4位斯柯达控股公司的高管完成了对斯柯达工业有限公司的管理层收购,以未披露的价格收购了此前Appian集团控制的斯柯达股份,组建了斯柯达工业有限公司。

除斯柯达运输公司外,斯柯达控股集团还控制布拉格VU′KV工程公司和新西伯利亚的西伯利亚电力驱动公司51%的股份。作为斯柯达集团在机械工程研发领域的助力,VU′KV公司还承担了第三方试验和认证,公司拥有65名工作人员。西伯利亚电力驱动公司为俄罗斯地铁提供直流电机,为电传动内燃机车提供发电机,同时也为采掘业提供电气设备。

斯柯达运输公司获得大量的订单,包括高速电力机车、低地板电动车组、地铁车辆和有轨电车,从而巩固了其作为新欧盟成员在中、东欧国家铁路车辆供应商的关键地位。

自1992年私有化以来,这家前国有企业经过20年巨变,企业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然后被斯柯达控股集团管理层在2010年从美国投资商Appian集团手中买断。

斯柯达运输公司2010年年报显示,营业额4.76亿欧元,订单总额19亿欧元,员工共计3440名。

斯柯达运输公司包含很多子公司,比较知名的是位于比尔森的斯柯达电气公司,它在中国也有一家子公司叫作经纬斯柯达电气有限公司。斯柯达电气公司为斯柯达运输公司和现代Rotem公司提供逆变器和电机,如给现代Rotem公司为土耳其制造的80台电力机车提供设备。斯柯达电气公司还向其他制造商供货,如庞巴迪、VosslohKiepe。

电动车组在俄斯特拉发的前斯柯达Vagonka工厂组装。顺佩尔克的ParsNova和比尔森的MOVO是专门进行铁道车辆现代化和改造翻新的工厂。其他的子公司包括布达佩斯的Ganz斯柯达电气公司、华沙的斯柯达Polska公司和位于布拉格的POLL公司,POLL公司设计和提供电气控制系统。

最新加入斯柯达大家族的是创建于2011年1月的圣彼得堡车辆机械合资公司,该公司开发了采用斯柯达转向架和逆变器的6辆编组地铁列车样车。

2有轨电车市场

从1997年,斯柯达运输公司步入 ˇCKD-Tatra公司留下的有轨电车市场,并开始生产Astra低地板有轨电车。目前斯柯达运输公司已经成为新欧盟成员国有轨电车供货商的引领者,订单共计481辆。

斯柯达运输公司共获得205辆多铰接式部分低地板车辆订单,提供50% ~70% 低地板的列车。其中10辆出口到美国,9辆供给卡利亚里,48辆供给波兰弗罗茨瓦夫。该公司与位于波特兰的俄勒冈钢铁集团电车子公司达成协议,在其本土生产电车。如今斯柯达运输公司正在商谈涵盖进一步开发的其他特许权协议。

最重要的 订单之一 是为布拉 格提供250辆ForCity有轨电车。该有轨电车将于2017年之前分批交付,最终将替换500辆TatraT3车辆。15T系列样车曾在2008年InnoTrans展会上亮相,并作为继续开发的试验平台。用于布拉格的车辆所有轴都带动力,但里加订购了26辆与布拉格车辆相似的车辆,轨距为1524mm,具有2’Bo’Bo’Bo’轴式。其中的一辆车在2010年InnoTrans展会上展出过(图1)。

用于布拉格的系列车首批25辆车已经投入运营,下一批25辆车正在比尔森工厂进行制造。9207型车辆已经进行了像里加方案车辆一样的、配有1台非动力转向架的商业运营试验,在短期内将评审以决定是否保留全动力转向架配置或者包括非动力车轴。这次评审还会确定未来的这种列车是否安装空调。

布拉格的全部250辆车的订单价值153.7亿捷克克朗,按照签约时的汇率,造价为28000欧元/m2。随着捷克克朗的贬值,按照当前的汇率,造价已经升到32000欧元/m2。

3干线牵引设备市场

同时,在重轨铁路方面,斯柯达运输公司刚刚完成梅季希工厂为布拉格制造的至少465辆地铁车辆的翻新工作。斯柯达公司曾为布拉格提供过新造车,但很遗憾没有赢得华沙的合同,华沙选择从西门子公司订购了Inspiro车辆。斯柯达公司表示,公司的基本理念是只有在国内市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以后才能开发国外市场。

一个成功的出口订单是为立陶宛铁路生产4列3辆编组的Class575型双层电动车组。该型列车属于斯柯达5Ev型,这是已在捷克铁路(CD)DC3kV线路上获得成功的Class471(1Ev型)电动车组 的AC25kV宽轨方案。双层列车似乎在中、东欧国家十分盛行。斯洛伐克旅客运输公司ZSSK订购了10列3辆编组双系统电动车组,用于日利纳和科希策地区,同时2011年年初,乌克兰铁路公司订购了2列6辆编组电动车组,用于2012年哈尔科夫地区主办欧 洲杯时使用。

捷克铁路接收了20台3系统Class380机车,斯柯达命名为109E型 (图2)。电流制式 为DC3kV、AC15kV和AC25kV,这些功率为6.4 MW的机车长18m、质量86t,其最高设计速度为200km/h。该车已经在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获得批准运营,2011年应该会在奥地利、德国、匈牙利和波兰获得批准。

ZSSK已经订购了2台与109E2型相似的机车,投入到特尔纳瓦和布拉迪斯拉发之间的特快服务,该线路装备了一级ETCS设备。机车牵引951型3辆编组推挽式双层列车,其中10列是由斯柯达Vagonka制造的。

斯柯达公司现在开发出7Ev型低地板电动车组在捷克铁路上运营(图3、图4)。捷克铁路订购了12列3辆编组Class440型列车,运营在DC3kV的线路上。外加4列2辆编组Class650型列车和3列3辆编组Class640型双系统列车。所有车辆每辆26.45m长,每辆车配有一台动力转向架,安装一对340kW电机。

上一篇:可爱的运动会可怜的我作文下一篇:2010-10-9橡果国际保健品营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