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2024-06-14

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共11篇)

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篇1

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不容忽视

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2007-02-02 21:54:2

5金融统计资料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作为源头数据报送者的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必须做到真实准确、内容全面、报送及时。但从目前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实际来看,还远远没有达到上要求。

一、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统计基础相对薄弱。许多基层金融机构统计人员较少,没有专职统计人员且统计手段较为落后,疲于在日常性报表中应付,无法开展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形成高质量的统计报告。同时,统计队伍不稳定,换岗频繁,容易造成工作脱节、失误增多。一些金融机构疏于对统计资料的管理,原始记录、统计台帐不健全或根本没有设置,上报的统计数据缺乏可靠依据。

2、现行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缺陷导致金融统计数据失真。由于激励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经营成果与经营者的收入联系紧密度低,对经营者的积极性激励不够,导致一些金融机构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或小集体利益而违反财经法纪做假账、设帐外账,或者隐瞒或虚报经营成果来迎合领导意志,造成会计信息虚假,进而造成统计数据失真。

3、数据采集、项目调整随意性较大,不能严格执行金融统计制度。基层金融机构数据采集是统计工作的支点。由于统计人员的工作失误,或对于现有统计人员来说工作量过大,一些金融机构的统计人员不能完全按照金融统计制度要求进行统计数据采集。如在编制现金收支统计报表时,统计人员不按现金

传票来源、用途分项统计,而是主要登记储蓄存款收入(支出)、其他金融机构收入(支出)、居民归还贷款收入(提取贷款支出)等几个主要的项目,然后将其他项目的现金收入统统归入到其他收入(其他支出)中。这明显违背了现金收支统计操作规程的要求,难以全面准确反映现金收支构成的真实情况。

4、数据录入、汇总质量不高,上报不及时,不能保证金融统计报表的准确、完整。金融统计目前基本上实现上机操作。手工采集的统计数据录入到计算机中时,由于统计报表项目多、数据大,常常因统计人员工作不细心而出现“串行”现象,虽能使统计报表校验平衡,但项目数值已发生变化。数据汇总虽然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但也存在错选、漏选报表代码等现象,从而造成数据汇总不完整。同样,在数据上报过程中也常出现类似的错误,再加上人为的延误报送时间,常常影响到金融统计报表的编制和统计信息的发布。

5、统计人员素质不高,不能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统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对金融统计质量和可靠性有很大影响。业务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导致统计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对统计人员的日常考核和继续教育、知识更新等管理环节的弱化,使统计人员实际业务水平大打折扣,报表质量差强人意。同时,依法行政的随意性导致执法不严、以罚代法,使一些金融机构领导和统计人员因此对统计法规熟视无睹、有章不循,助长统计数据失真问题朝量化方向发展。

二、防范统计数据失真、提高金融统计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消除统计数据失真,从外部来说要强化外部监督、完善法规制度执行,对严重的、人为的统计数据失真严肃查处甚至司法处置。从金融机构内部来说,要从管理层抓起,抓好源头,抓好员工思想品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

1、充分重视金融统计工作的重要

性。金融统计工作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的支持系统,金融统计信息不仅为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提供服务,还为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数据信息。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金融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抓好金融统计工作的人员配置、内部协调以及统计真实性的内部审计,把好数据关,切实提高金融统计质量。同时,要为统计人员创造宽松的工作、学习和素质成长环境,保证统计工作的相对稳定。

2、不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经济金融形势迅速发展对金融统计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没有高素质的人才,无法胜任既繁重且时效性又非常强的统计工作。这就要求统计人员既精通统计业务,又要及时了解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和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学习会计业务和计算机知识,提高分析能力,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把握金融统计工作的内涵。为此一定要重视统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切实抓好统计人员的经常性管理,促使他们学好新业务、新知识、新技能,抓好统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弘扬爱岗敬业精神。

3、依法进行金融统计。金融统计法规对指导、规范金融统计活动,查处和打击各种金融统计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保证金融统计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和统计人员要真正做到学法、懂法,依法开展金融统计活动。为做到这一点,工作中应坚持执行四项制度:一是统计质量检查制度。对统计项目调整、数据采集、录入、汇总、上报等进行严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二是统计报表审核制度。既要审核统计数据的真实、合理性,又要审核统计数据与其它报表的衔接情况。三是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充分利用统计资料,完善分析形式、增强分析深度、提高分析质量,发挥统计分析在业务经营中的决策服务的作用。四是统计资料管理制度。对统计资料做好“双备

份”,分类存放、专人管理,保证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和规范化。

4、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提高统计执法水平。人民银行统计部门在保证各项统计业务正常开展的同时,要抽出时间和精力指导、监督金融机构的统计工作,坚决查处金融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严格依法行政,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对金融机构金融统计的监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使统计执法检查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

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篇2

一、目前基层金融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对金融统计工作重视不够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领导和统计相关人员统计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缺乏对统计法律、法规的了解和敬畏。二是统计工作边缘化。金融机构分管领导日常过问统计工作少, 一些单位没有专职统计部门, 统计工作常处于附带的角色, 统计工作质量没有保障。三是统计人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统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少数统计人员法制意识、工作责任意识、制度执行意识不强, 专业基础素质不高, 有的还频繁变动, 稳定性差, 统计工作处于可有可无、随意调整的尴尬局面。另外, 金融统计培训工作不到位, 统计人员专业素养难提高。四是金融统计制度传达、贯彻力度不足, 统计相关业务部门未能及时掌握统计制度的新变化、新要求, 统计工作新要求落实不及时、不到位。五是检查督促少。许多金融机构没有按照金融统计管理规定要求, 定期开展内部的金融统计检查和督促工作。

(二) 金融统计法规不完善, 金融统计信息共享困难多

统计法规制度建设滞后, 对金融机构、地方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约束力不强, 导致金融统计信息共享不足, 基层央行采集信息困难较多。在现行法规中,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央行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 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必要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其他财务会计、统计报表和资料。《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六条规定: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和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商业银行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按照规定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报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其他财务会计、统计报表和资料。对商业银行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报表和统计报表的行为, 《商业银行法》第七十七条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处罚权限:责令改正, 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建议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八十条规定, 商业银行不按照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有关文件、资料的, 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 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这些法规确立了人民银行金融统计的地位、职责和管理权限, 但在金融统计监督检查方面没有明确授权, 特别是在保险业、证券业金融机构统计数据报送和地方经济部门统计信息交流共享方面现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 存在制度空白, 导致基层央行统计信息采集较为困难。

(三) 金融统计工作协调不足

一是金融机构内部统计部门与其业务部门之间缺乏工作协调机制, 影响了金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及时性。

二是金融机构统计部门缺乏与人民银行主动沟通的意识, 在机构变化或统计人员调整时没有及时向人民银行报备, 人为地造成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双方统计工作的被动。

三是金融机构对金融统计数据的波动缺乏敏感性, 缺少主动调查分析的责任心和主动性, 影响了金融统计分析的质量。

四是基层央行与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地方经济部门业务往来少, 收集保险、证券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以及地方相关部门经济金融统计数据工作协调较难。

五是人民银行内部工作统筹协调不够, 部门之间统计数据收集、整理重复叠加, 增加了金融机构信息报送负担, 加大了统计信息采集协调难度。

(四) 金融统计基础工作薄弱

一是人民银行基层行对金融统计执法检查的重要性、严肃性认识不足, 金融统计工作的考核、检查、指导工作不到位。

二是重报表、轻分析的现象比较突出, 统计的服务职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统计数据有用性潜力挖掘不够。

三是电子化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统计信息处理系统建设滞后于业务系统发展, 很多数据处理仍然依靠手工操作完成, 造成统计人员工作负担较重, 工作效率低下, 出错率高, 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是缺乏信息交流共享平台, 导致金融机构和地方经济综合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采集受限、统计工作质量受影响。

五是人民银行系统接口不完全匹配, 金融统计监测系统与人民银行会计、国库系统的数据信息报送、交换与传递不完整, 部分指标还需要通过纸质报表采集。

六是统计信息系统技术支持薄弱。近年来, 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各类新系统建成上线运行, 统计部门在实际应用中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较多, 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技术支持薄弱, 影响了数据加工与处理的时效性。

二、完善金融统计工作的建议

(一)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对形势的判断, 决定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和效率, 还关系到党和政府的社会公信力。金融统计相关单位应重视金融统计工作, 充分认识到金融统计对宏观管理部门决策和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加强对《统计法》、《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金融统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学习, 将统计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 依法进行金融统计工作, 应清楚地认识到统计数据错报、漏报的危害性, 不断强化统计工作责任意识, 及时掌握新时期金融统计工作的新特点、新变化、新要求。基层人民银行应认真履行金融统计管理职责, 建立“大统计”的金融统计管理理念,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加强统计数据生产、采集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 及时传达和贯彻金融统计制度要求, 确保金融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二) 完善金融统计法规

中央银行统计信息源不仅来自各金融部门, 也需要采集地方经济部门的数据。2011年, 人民银行将社会融资总量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对象, 除贷款外, 还要求加强对股票、债券、各类票据、委托、信托贷款等主要信用和融资渠道的监测, 分析现有调控手段对各融资类别的影响, 为构建以社会融资总量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提供有益的参考。这对金融统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现行法规对保险、证券、信托类金融机构和地方经济部门的统计数据信息报送义务未作具体规定, 对人民银行金融统计管理、检查、督促、处罚等授权不充分, 基层央行金融统计工作受到诸多制约和阻碍的状况, 建议出台《金融统计条例》或修改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金融统计各责任单位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推进金融统计法制化、规范化。

(三) 加强金融统计宣传, 营造社会氛围

宣传历来是赢得支持、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 通过印发宣传材料、组织专题培训、上门宣讲政策等形式, 大力宣传依法采集经济金融信息是依法管理金融工作的实际要求, 是各金融机构应尽的法定职责和义务, 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的现实需要, 增强各级领导、统计人员、统计调查对象和社会公众的统计法制观念, 营造学习统计法、敬畏统计法、遵守统计法的社会氛围。

(四) 强化管理, 维护金融统计工作严肃性

一是强化基层央行金融统计管理职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加强对金融统计工作的检查力度, 提高检查频率, 加大检查辅导覆盖面, 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 督促统计单位建立起有效的统计报表数据质量控制机制, 促进提高统计工作质量, 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二是建立健全统计岗位责任制以及相应的考核工作机制。制订并细化统计工作考核办法, 加大对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的考核力度, 不断改进和优化统计工作流程, 避免统计工作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是加强协调, 明确工作职责。明确领导责任, 协调好统计部门和基础业务部门工作, 解决责任不清、程序不明、遇事推诿、数出多门的问题, 规范金融统计口径, 从源头控制金融统计数据质量。

(五) 严格执行制度, 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统计制度的学习, 准确把握各项专项统计制度的内涵和要求, 认真执行国家统计法规和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制度, 切实落实人民银行各项专项统计要求, 严格按照统计制度规定的标准进行各类数据及基础信息的采集和报送, 规范台账信息和台账资料整理工作, 确保上报人民银行的数据真实准确。

(六) 夯实统计基础, 提高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提高金融统计的信息化水平。信息系统建设是提高金融统计工作水平的关键要素, 相对单纯的手工操作, 依靠信息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数据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统计数据差错, 金融统计单位应重视和加强金融统计的电子信息化水平。

二是推进人民银行、银监局、其他金融机构和地方经济综合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建设, 突破统计信息采集瓶颈。

三是加强统计人员队伍建设, 适应统计工作发展要求。应选配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同志充实到统计岗位, 关心统计人员的工作、生活, 保持统计人员队伍的稳定性, 运用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统计人员培训, 使培训覆盖到所有统计相关部门和分支机构, 不断提高统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

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篇3

关键词:卫生机构;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基层卫生机构档案是其在业务管理和医疗技术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标、声像等各种形式的资料,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医学的发展。档案管理作为卫生机构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卫生机构可持续发展和保证优质、高效提供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有着其独特而重要的意义。从当前我国基层卫生机构档案管理的现状来说,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档案收集效率不高,档案利用率不高,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和硬件投入不足等。因此,本文将结合工作实践,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对策,希望能对此类档案管理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基层卫生机构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档案收集效率不高。乡镇卫生机构都制定了相应的适合本院的有关于乡镇卫生机构医疗、行政、人事、后勤等各方面的较为健全的管理制度,但档案管理方面的制度相对要少一些,而且大部分卫生机构也没有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目标考核项目,这直接影响了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导致档案收集效率不高,造成档案资料不齐全、不完整,不能为决策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2.档案利用率不高。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档案管理工作在的重要性,使其不注重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由于档案资源不够完整准确,使其不能充分地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严重地影响了档案的利用率。

3.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档案管理员是制约卫生机构档案管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相关部门领导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大都是由其他专业人员负责,这样就大大地阻碍了卫生机构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影响了卫生机构其他工作的顺利展开。

4.硬件投入不足。一些乡镇卫生机构由于条件有限,其档案资料的存入不符合档案保管标准,再加上档案管理技术落后,管理设备陈旧,严重制约了档案事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卫生机构档案管理工作有所改善,但档案收集工作仍停留在手工收集阶段,没有充分地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

二、基层卫生机构档案管理对策

1.从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首先,要让领导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领导及管理部门的档案意识,使其能够在更多的方面支持档案管理工作,使档案管理工作也纳入到工作日程之中,通过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以保证档案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得以落实。

2.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科学的管理体系为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乡镇卫生机构需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订一套科学、系统、完善、切实可行的卫生机构档案管理制度。对卫生机构内各科室的档案材料进行统一管理,使卫生机构最终取得医疗业务与档案管理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3.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建立一支现代化的档案管理队伍是实现卫生机构现代化档案管理的重要途径。相关部门要将卫生机构档案人员培训纳入到卫生机构人才培养计划之中,以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为目标,有计划地对档案管理人员制定培训计划,通过继续教育、专业培训、进修学习等多样化的培养方式,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以更好地推动卫生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4.加大投入,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为了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求,需要加大投入配置相应的软硬件设施,以推进卫生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使计算机在档案管理方面的应用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使其能够更方便地为各部门提供快捷的查询服务,从而有效地提高卫生机构档案资料的利用率。

5.重视档案的开发工作,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提高档案的利用率。所以,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人员要坚持服务意识,并重视对档案的开发,能够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以更好地为医疗、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对档案信息的深层次开发和加工,使其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更完整、更快捷、更有效的信息。同时,还要注重档案反馈信息管理工作,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以充分地发挥其社会效益。

6.加强档案创新服务。基层卫生机构可以尝试与当地的档案馆合作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档案数据管理中心,使其能够对网站内各单位的电子文档进行集中管理,但要设置好文件查询的级别和权限,这样即为使用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又保证的档案资料的安全性。同时,要尝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档案收集工作,即减轻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又提高了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另外,基层卫生机构还可以积极开展在线服务,使基层群众能够在卫生机构网站上快速的查询档案信息,还要广泛采纳群众的意见,不断提升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群众的满意度。

要加强基层卫生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力度,并以卫生机构各方面工作需求为目标,在不断探索中取得创新和发展,以充分地发挥其对卫生机构决策工作的参考作用和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卫生机构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以满足新时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为基层卫生机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对于卫生机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搞好基层卫生机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对档案软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重视档案的开发工作,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实现档案管理电子化,从而积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只要重视基层卫生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积极提出了一些对策以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水平,从而真正实现新形势下基层卫生机构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医疗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述寅,张良.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5.

[2] 卢俊.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J].企业文化旬刊.2015.

基层质检机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4

基层质检机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条件、工作责任和权利义务等问题进行规范,促进监管工作规范化、法制化.要通过比对试验和评审检查等方式,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能力水平和基本条件的监管考核,严格执行检验检测人员责任追究制度和检验报告“三级审查”制度.要加快建立实施检验检测人员执业资格制度,促进检验机构检测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作 者:姜建蓉 作者单位:句容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句容,212400期 刊:计量与测试技术 Journal:METROLOGY & MEASUREMENT TECHNIQUE年,卷(期):,37(3)分类号:X3关键词:基层质检机构 存在 问题和对策

街道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篇5

周 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统计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领导越来越重视,群众越来越关注,对统计工作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长期形成的统计体制问题,使得街道基层基础统计工作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一、街道统计工作任务日益繁重。

实行在地统计以来,街道统计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一是要承担反映国民经济各方面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常规统计报表(月报、季报、年报)。二是要承担反映重大国情国力周期性大型普查(包括逢0年份的全国人口普查、逢3和8年份的全国经济普查、逢6年份的全国农业普查)和中型普查(如基本单位、投入产出调查等),一次大型的普查要二至三年才能全面完成,而街道统计工作站又是各项普查的主力军。三是要负责劳动力、工业、投资、服务业、居民收支、民生及文明城市等方面的多种抽样调查。四是以及配合参加的相关部门组织的专业调查工作等。

二、街道统计基础条件比较薄弱。

尽管近年来上级统计部门和区委、区政府为统计部门解决了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基础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与繁重的工作任务还是不适应。一是统计人员严重不足,统计人员超负荷运行。我区虽然在各街道办事处都建立了统计办公室,但实际上基本只配置一个专职统计员,每位统计员要应付各个专业涉及的上百家报表单位基层报表的催报工作及统计规范化工作(如统计资格从业证的办理、统计执法等),还有局里各专业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实在是勉为其难,加上街道一些领导对统计工作认识不足,形成“走马灯”现象。这不仅对统计事业长远发展有影响,并且进一步优化统计服务也成为一个难题。

二是统计工作条件还有待改善。一方面,多数街道的统计工作办公室与经济办、计生办或其他科室合在一起办公,一个办公室两块牌子或多块牌子;另一方面办公设备还比较落后,工作用的电话、传真机、打印机,有的甚至连计算器、档案柜都同其他办公室共用,有时要打个电话、发个传真给报表单位要跑几个办公室。

三是数据收集报送方式落后,统计数据质量难以保障。长期以来统计数据的采集途径仍旧是通过电话催报、传真甚至是上门收取,既影响了工作效率又不能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辖区报表单位配合程度差。一方面由于在地统计的实行,各专业的统计报表对象全部采取属地原则,一律向所在地的街道报送数据。这种报送方式让很多省市级的单位不能理解,他们认为报送途径完全不对口,因此数据往往收集不上来。另一方面许多私营企业都不重视统计工作,认为可做可不做,没有专职的统计员,大部分工作都让会计兼职,有的单位甚至于连会计都是兼职的,这样不稳定的工作对象配合程度相对较差。

四、对策和建议

进一步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是实现统计工作重心战略性转移的需要,也是统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街道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以下不成熟的建议:

一是深化统计体制改革,加强街道统计力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统计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地位,再谈减负已不现实。只有通过深化统计体制改革,加强街道统计力量才是可行之路。建议街道统计员由区统计局直接管理,一方面可以保证人员和经费得到有效保障,利于统计工作顺利开展和统计事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国家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又满足地方政府经济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需要。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统计投入,确保统计工作正常进行。县区统计部门任务重,没有足够的工作经费作保证,工作难有成就,而上级下拨的统计业务费增长慢,特别是街道统计办公室经费少,很多工作难于开展,工作质量难有保证。希望上级统计局对人口多,尤其是普查工作量大的县区的统计事业经费进行倾斜,逐步解决街道统计办公室经费,提高县区、街道统计人员待遇,提高他们爱岗敬业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统计法制工作。统计工作“一靠科技、二靠法制”。没有法制工作做保障,一条腿走路是走不稳的。要以法治统,通过统计执法来推动统计工作正常健康发展。加强县区统计法制工作,必须加强和提高统计执法机构地位,配备专职统计执法人员,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一要加大统计法制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公众和领导的统计法律意识,为统计执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要 加大统计违法的惩处力度。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查处统计违法案件,营造良好的统计工作环境。

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6

机关党建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机关各项任务,促进机关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按照新时期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笔者根据本局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局机关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机关党建特色年为主题,以打造“五型”党组织和“四强”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为抓手,紧紧围绕全局工作大局,通过建立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等工作,狠抓了机关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了党支部各项建设水平的提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形成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检验、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机关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对全局工作的开展和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二、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我局基层党建工作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党员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还较为根深蒂固,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即使抓党建工作也是被动应付,缺乏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和激情。

二是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建立、健全和完善,机关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实施手段,号召力不强,推动力不够,工作难以开展。

三是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基层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意识和手段,存在流于形式的倾向,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部分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枯燥,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不够,基层党建工作无特色。

四是党内监督不健全。机关党内监督机制缺乏抓手,不够健全,渠道不太畅通;一些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接受监督自觉性不高,存在着不愿监督和不敢监督的现象,机关党组织的管理、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五是党建工作保障不力。机关党建工作经费、人员等保障措施不落实。一方面因缺少经费,造成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难、开展活动难,推进工作难;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兼职,本身承担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务工作,同时,党务干部参加培训少,部分党务干部缺乏必要的党务知识,对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党务工作难以适应。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一)提高认识,创新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机关党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一是深刻认识基层党建工作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要树立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观念,要明确机关党建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发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作为求地位,以地位谋作为,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上,做到工商工作的难点上,放到机关作风的改进上,体现在各项业务工作的落实上,形成与业务工作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局面,充分发挥好机关党建工作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二是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要克服“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较软,内容较虚、中心、业务工作为主,党建工作为辅”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务干部的重要职责,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尽心尽职抓党建”的思想,不断增强机关党组织的亲合力与感召力;要坚持“虚工实做”,以机关党建实效去推动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管理,健全党建工作机制。要坚持党建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机关党建工作机制。一是健全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机关党组主要领导同志要负起机关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人,把党建作为机关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定期研究;其他党组领导同志也要按“一岗双责”的要求,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分管联系单位的党建工作,形成党建与业务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机制。二是建立机关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机关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及领导体制上的特殊性,决定只有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才能引导机关党组织自觉地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进性;要把对党员的管理与实行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继续实行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

(三)立足本职,丰富党建工作内容。要围绕全党的中心工作,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工商职能工作任务的完成,作为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载体,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在工作方式上有所改进、突破;要结合机关业务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开展党建活动,突出“政治性、针对性、有效性、渗透性”,不搞形式主义,要在化解矛盾、理顺关系,调动积极性等方面来体现党建工作的成效,推进党的建设。

(四)加强教育,落实党内监督机制。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提高机关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按照党章的总体要求和监督条例的具体规定,强化机关党的纪检机构的监督职能,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对党员干部实行全方位、宽领域的监督,并切实加大对违法违纪党员干部的处置力度,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篇7

1 当前节能减排管理的工作难点

1.1 节能组织体系不全, 管理难到位。

一是缺乏自上而下统一的节能减排组织体系。县级以上政府一般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 节能减排工作由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 但政府各组成部门一般没有明确的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二是缺乏有效的节能减排监测体系。节能减排工作是近年来的一项新工作, 其日常管理、计量和统计等基础工作很大程度上处于手工操作状态, 没有全面建立起电子化管理监测网络, 节能减排的数据准确性、真实性、节能总体目标达到与否, 没有明确的组织机构来监督。

1.2 节能管理制度不明, 工作难规范。

由于节能减排工作是公共机构近年来的一项新业务, 许多制度建立还不完善。一是没有建立规范的节能减排消耗统计制度, 各种能耗登记簿 (表) 没有统一格式要求, 登记内容不规范;二是未建立节能信息统计分析制度。节能信息工作还处于简单的数据采集阶段, 未能将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利用;三是未建立严格的节能减排内部监督检查制度。节能减排岗位、职责、操作规程不明确, 节能减排的数据准确性、真实性、节能总体目标达到与否, 没有明确的组织机构来监督。

1.3 节能节约政策不衔接, 示范作用削弱。

按照相关规定, 公共机构建设项目需要城建、发改、财政等部门审批以后才能建设, 在既定的制度框架内, 通过政府采购选取造价最低的材料。而最节能环保的项目可能在经济上并非最节省的, 这就使得公共机构节能建筑建设与政府采购的相关原则相违背, 节能建筑在实践中不能得到大规模推广与应用, 也使一些示范工程虽然建起来了, 但就只能是停留在“形象工程”的层面上。公共机构带头节能的示范效应被削弱。

1.4 节能改造资金不足, 设备难更新。

存量建筑设计缺陷, 改造难度大。公共机构新建筑物通常都按照节能减排的要求, 充分考虑选用节能建筑材料和能源效率的提高, 充分利用太阳能, 而旧建筑物在设计和建筑之时, 没有按照节能减排要求和标准设计, 而要进行改造和重新设计则要付出很高的成本, 基层公共机构节能专项经费缺乏, 制约了基本工作的开展、节能改造的进行和新技术、新能源、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1.5 节能意识不强, 工作难深入。

一是个别领导对节能减排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个别单位的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少数单位还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不推不动, 甚至推也不动的现象。二是节能宣传力度不足, 效果欠佳。节能减排宣传, 口号、标语多, 流于“形式主义”大多数人对节能基本知识了解少, 少数人甚至对节能减排工作不理解, 不能很好的配合日常节能减排工作, 个别人还以影响了工作为理由进行反对。

1.6 节能队伍人员不专, 工作难提高。

根据《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条例》要求, 公共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能源消费统计, 如实记录能源消费计量原始数据。重点用能单位应设立能源管理岗位, 能源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但目前基层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专职机构和人员缺编, 做节能减排工作的人员基本都是兼任的, 且专业知识难达到要求, 节能减排管理队伍的“不稳不专”, 造成基层机构节能减排整体水平难提高。

2 改进节能减排管理的对策建议

2.1 健全组织体系, 强化节能管理水平。

一是要根据《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要求, 各部门应成立相应领导机构, 负责本地区本部门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 主要领导为节能减排的第一责任人, 并指定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完善联络员制度, 广泛开展联络和交流。充分发挥好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积极组织协调, 开展好各项活动。二是各省要颁布《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实施办法, 各系统要出台节能减排《指导意见》, 科学地规划和指导各级公共机构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2.2 加强能耗统计, 提高基础工作水平。

能耗基数是分析能耗情况、评定能耗指标、制定节能目标的重要依据, 也是公共机构开展节能减排的基础性工作。各级公共机构应全面落实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 掌握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实际情况;各级政府应有计划地安排能源审计, 根据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分析等情况, 不定期对全省公共机构能耗情况进行公示;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 要积极研究所属公共机构的能耗情况,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性质、不同系统公共机构分类实行能耗定额。

2.3 推广节能新技术, 加大节能产品采用率。

各级公共机构要按照节能标准, 结合本单位实际, 制定切实可行的节能改造计划, 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能源和新产品。各级公共机构要制定既有办公建筑全部达到节能要求的计划安排, 完成锅炉、电梯、中央空调等耗能大户的节能减排改造任务;各公共机构要充分把握国家财政补贴推广高效照明灯具政策, 抓紧淘汰低效照明产品, 积极开展节水设备改造。公共机构在购置用能办公设备时, 要认真执行国家用能设备采购目录, 购置能效标识2级以下节能产品。

2.4 积极筹措资金,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一是各级公共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 积极筹措资金,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本单位高能耗、高污染产品进行更新改造, 对于大型设备改造, 资金需要量大, 基层机构自身不能解决的, 要积极向上级部门报告, 争取上级部门支持, 帮助解决困难。二是各机构应在管理措施方面积极创新, 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的新路子, 降低能耗总费用开支, 解决节能管理和节能改造的资金瓶颈, 从而达到既控“量”又控“费”的双控目的, 实现公共机构、节能服务机构、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

2.5 营造节能氛围, 普及公众节能知识。

节能宣传教育对推动各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走上规范化、专业化道路, 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 通过开展知识竞赛、节能体验、图版巡展、争当节能标兵等活动, 加大宣传力度, 促进《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条例》宣传进入每一个公共机构, 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切实提高公共机构节能相关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实现公众监督管理和自觉执行的良性互动, 为节能工作开展建立健康机制。

参考文献

[1]刘晓迪, 杨小顺:加强节能减排标准化推动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 《消费导刊》2010年07期.

[2]郑红玲, 司洁萌.关于推进唐山市节能减排的对策思考,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04期.

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篇8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 专项资金使用 管理 问题 措施

今年,本人参加了县卫生局组织的对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督查工作,通过此次全面地调研、督查发现,虽然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在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缺陷。

一是财政资金拨付不及时,资金结余过大。就本县而言,公共卫生补助实行“先预拨,后结算”的拨款方式,而且一般是在年终或跨年度拨付。于是专款拨付到基层单位后,基层单位潜意识地认为“拨下来的款属于下一年度的资金不能用完的错误概念”,将大量资金积压到下一年度甚至更长,无法达到完成工作量的同时有效使用相应资金,总是跨年度使用资金,随之出现的就是工作干了资金没用的情况,大量专项资金结余并相伴而生。

二是混淆补助资金使用范围,普遍存在着混用滥用专款情况。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理解为“弥补常用经费如人员经费”不足,于是将款项主要用于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经费支出,而用于公共卫生规定的服务项目支出相对甚少,甚至有些基层医疗机构将公共卫生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购买车辆等大型医疗设备、支付房租、支付单位人员培训、参加各种会议的差旅费、公务接待费用等非专款用途支出,用于与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无关人员支出如发放全院年终奖、全院职工工资、退休人员工资等比重占绝大多数,没有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三是基层单位财会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会计核算不规范,未建立公共卫生资金专账或备查簿,资金管理混乱。发现各基层医疗机构收到公共卫生补助收入时往往通过“往来科目”进行核算,无法真实反应项目资金收支情况。甚至有些单位将结余的项目资金直接转入往来款,或在无任何相应公共卫生服务痕迹资料的情况下将项目资金直接转入医疗业务收入,而有些单位则将专项资金结余转入基本医疗收支结余,无法清楚反映专项收支和结余,不利于对其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也难以对专项资金的绩效实施评价,资金管理较混乱。

四是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宣传不到位,取得的社会效果不够明显,资金使用绩效不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实施多年,但普遍存在着城乡居民对国家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知晓率不高,即使已经享受了其中的某项或几项如老年人体检等免费服务项目,但也未能与国家为促进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联系起来,大部分居民并不清楚自己应享受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标准,尤其是长年在外工作或居住的人员多数未建立健康档案,享受不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此类人群对基层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不够。

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及基层医疗机构在建立健全对公共卫生资金的预算管理办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环节,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应,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按照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实施办法,结合项目实施单位(基层单位)资金使用计划,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及时进行相关资金的划拨。项目实施单位则根据实际完成工作量、服务标准、使用范围等,按时按质按量地管理和使用项目资金,以免工作干了项目资金未用或用了项目资金而未完成项目工作任务,从而造成资金结余过大或超支行为,要切实提高项目资金拨付和使用的时效性。

二是建议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的督导检查和调研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项目资金使用范围及标准,指导和督促好项目实施单位财务部门依据相关制度进行规范会计核算,及时纠正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不合理甚至不合法行为,做到资金专款专用,杜绝超范围混用、乱用和占用等不良行为,比如把大量专款用在与公共卫生服务无关的支出如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购置等,并将公共卫生资金管理考核工作纳入单位年终绩效考核范畴,彻底督促基层医疗机构规范管理和使用公共卫生补助资金。

三是加大项目实施单位财会人员、主管领导及具体项目实施负责人的相关政策法规、业务培训力度,尤其要强化财会人员相关会计核算业务水平。基层单位财务人员要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督促和指导下,通过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备查账簿,规范公共卫生资金管理和使用,切实做到“三专”即实行项目专账、资金专储、管理专人的管理办法,严格规范项目的具体审批内容和条件,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有迹可循,资金使用更加透明化、规范化和公开化,并接受各级财政、上级主管及审计部门监督检查。

四是在制定和完善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投入必要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工作,让资金在阳光下运作。通过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让群众知晓公共卫生资金如何来、如何使用、如何管理、如何分配和考核,让资金运作的每个环节都在财政部门和群众的监督下高效运行,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工作需要。

结语

总之,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则是落实此项惠民政策的有力保障。这不仅给基层医疗机构带来了新的活力,而且这些资金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财政经费拨付、基层单位使用资金整个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缺陷,如专项资金拨付不及时、基层单位管理使用资金混乱不规范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因此,管好用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使大家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使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和首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丽琼.李丽文.王爱华.林英权.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2]陈文珍.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的思考.

[3]孔曙晓.关于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4]云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与核算办法(试行).

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篇9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健康发展和阻碍动物及其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因素.介绍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作 者:石明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畜牧兽医局,甘肃会宁,730700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年,卷(期):2009“”(4)分类号:S851.33关键词:基层动物防疫 存在问题 对策

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篇10

一、基层党建整体发展不平衡:

1、党建工作发展整体不平衡。存在三个板块之间发展不平衡,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艰苦边远村队、社区基层党建发展不平衡,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非公企业党建仍然是薄弱环节;

2、各县市近两年抓基层党建工作精力受换届影响较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主题,如何更好地发挥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作用,研究的还不够深入,办法还不够多;基层组织建设缺乏整体性、连续性,各基层党组织围绕发展抓党建的整体思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优化;

3、基层党务工作者,尤其是地县基层办干部交流调整频繁,且缺乏系统必要的学习、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

二、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尚不完善,缺乏操作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1)“联动联创”工作机制缺乏具体的考核办法或考核细则,只有“联动”的具体任务而缺乏“联创”的具体要求,对成员单位的约束力不强,参与基层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对成员单位具体任务、推进措施缺乏量化的指标,影响了工作任务的落实;

(2)城乡互助大多数仍然是帮钱帮物,形式单一,没 有长期性;驻村干部管理不规范,积极性、责任心难调动;

(3)党建带团建、带妇建、带工建的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带”的措施,农村团组织建设相对滞后;

(4)对示范点党的建设指导不够,对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提炼不够,示范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各项工作不平衡。硬件较完善,但示范点党建特色不明显,有些甚至比较薄弱。

(5)从全地区角度看,对各县市党建工作考核实行“一揽子”考核,按照“三个板块”发展要求,在抓好基层党建分类指导、分类考核上还缺乏有效管用的方法、措施和手段;从调研情况来看,各县市也缺乏对所属基层党委的分类指导、分类考核,影响了边远艰苦、基础较差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积极性;

(6)党建责任专题述职形式较单一,述职后的整改提高缺乏必要的措施保障。

(7)“三级联创”活动自2004年全面启动以来,成效显著。但自2005年命名基层五好党委以来,近两年来再未进行过命名、复验,验收、命名等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8)对基层创造的加强党的建设的鲜活经验总结提炼、宣传推介不够,党建工作区域特色还不够鲜明;县市之间缺乏工作联系与经验交流,创新成果普及推广力度不够。

三、党员教育难、管理难、结构不合理、作用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存在:

(1)党员老龄化较为严重,党员发展后继乏人。村队中年轻有能力的人外出较多,社区居民入党积极性不高,企业职工因流动性大而发展入党困难;在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 依然是空白;

(2)各级党员服务站点工作开展不正常,有场地无人员,有牌子无活动。流动党员管理缺乏有效措施;

(3)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方法载体老化、传统,没有新意,缺乏吸引力;“天山先锋”主题实践活动未能很好的落实到位;

(4)个别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尤其是牧区党员居住分散,企业党员流动性大,教育管理难度加大。部分农村党员双带能力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

(5)乡镇党校运行不规范,缺少专职培训人员,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方法单一,培训时间没有得到有效的保证。党员学习民文教材较少,培训基地建设有待于加强。

(6)各县市对××党组[200×]×号《关于在全地区各级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党内关怀工作的通知》精神没有完全领会,没有相关的安排意见和推进措施;

(7)党务公开在内容、形式、程序、方法上还不规范,实际效果不明显。

四、基层党组织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还不相适应:(1)部分村队基层党组织没有达到全覆盖。目前,××县有10个村、××市有2个村因为撤并不彻底,有村委会,但没有设立党组织,无法体现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2)地区大部分牧民定居点属数村合建,同一定居点党员分属不同党组织管理,党组织活动受到影响,党员教育管理及发挥作用不到位;

(3)适应农村发展要求,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专业协会上的力度还不够,受各方面影响,党组织在农村合 作组织中的作用发挥还不到位;

(4)社区党组织所属党员多,结构复杂,但在优化党组织设臵、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仍然没有大的进展;在社区设立党总支、建立楼宇党支部、市场党支部等方面没有实现突破;

五、班子、队伍、经费、阵地、机制仍然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问题:

1、村级干部“人难选”、能力弱的问题普遍存在,影响了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发挥:

(1)年轻、头脑灵活、致富能力强的农民党员外出务工、经商较多,人力资源流失严重,后备力量不足,村干部无人可选的问题比较突出;

(2)当前农村指令性、硬性任务较多,需要解决的各类矛盾问题多,需要应付的各类检查验收、考核达标多,村干部疲于应付,普遍感到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

(3)村干部待遇偏低,岗位缺乏吸引力。七县市大部分村队村干部年报酬低于本地农民人均收入,个别县市不足3000元。由于集体经济有限,村干部的交通费、通讯费、差旅费等都无法正常解决,掏自己钱办公家事的情况多。养老保险没有全面推开,村干部有后顾之忧。近年来仅有2名村干部被选拔进乡镇班子,仅占全地区村队支部书记、主任的0.13%,村干部普遍感到政治上无盼头。

(4)村干部管理考核不规范,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各县市对村干部的考核程序、方式不同,同一县市各乡镇之间考核方式也不一致,容易造成疏严不齐的现象。(5)村干部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税费改革后,村级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村民的法制意识、民主意识日益提高,与村干部个人能力素质产生矛盾;

(6)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集体和农牧民收入方面发挥作用有限;

2、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的现象依然突出:(1)七个县市中,××、××两县市集体经济稍好,但仍有近30%的村队集体收入在5万元以下。××市、××县、××县、××县、××县均有30%以上的村队集体经济收入在1万元以下,目前,各县市还有近50个空壳村。

(2)来源单一,增收渠道不宽。目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81.5%来自集体土地的发包。

(3)部分县市乡镇村队的“双清”工作尚未开展或开展的不扎实、不彻底,清出了很多土地未能履约收费,实行合同管理。

(4)乡村两级领导缺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方法,存在畏难情绪;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资源优势求发展。

(5)村队用于各种检查验收达标等非生产性开支较多。对200×年自治区下发的《关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村级各种检查验收达标考核等全部归入“三级联创”,由组织纪检监察部门联合把关”的规定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村队每年迎接各种检查验收达标等费用约需5000元左右。

3、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方面:

(1)新建村级办公阵地负债较多,仅××县20个计划内新建的村级阵地目前负债120万元;

(2)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办公室管理运转经费没有保障,尤其是水、电、暖等费用缺乏,被迫停电、停水,影响了正常使用;

(3)办公室设施不配套,冬季取暖没有很好地解决。大多数村级办公场所冬季用煤不足,村活动场所冬季太冷,夏季村民太忙,活动室利用率不高。

(4)村队阅览室图书资料少,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广大群众的需求。

(5)大部分村队没有专职管理人员,管理不规范。

4、基层民主建设方面:

(1)村级民主议事制度存在程序不够规范的问题。(2)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落实不够,作用发挥不明显。有些村民代表的选举产生与村干部的关系更密切,代表村干部的意愿多些,在代表村民意愿的作用方面发挥不够;

(3)对“村务民主管理议事卡”制度认识不到位,推进力度不够;

(4)乡村两级党组织党务公开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不规范。

(5)部分村队村务公开内容上不够具体、时间上不够及时,群众反映的问题还不能及时得到答复。

5、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经费保障方面:

(1)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不足。税费改革后,乡村 经费主要来自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但普遍存在缺口。转移支付除支付乡村干部报酬外,所剩无几,维持正常办公运转都较困难,更谈不上公共事业建设投入;

(2)乡村两级欠债较多。全地区乡村两级债务达×亿元左右(全部为税费改革前产生),其中:乡级债务×亿元,村级债务×亿元。

(3)乡镇工作人员短缺,兼职多,工作量大。××市乡镇有×个行政编制,实有工作人员×人,空编×人;

(4)边远艰苦乡镇村队工作成本高。乡镇机关基础设施较差,宿舍食堂不配套,干部职工生活无法正常保证。乡镇干部除正常开支外,交通费、伙食费开支每月都在300元左右。乡镇办公经费紧张,乡镇干部差旅费无法保证,都是自行垫付,影响了工作积极性,难以栓心留人。

6、村委会换届及一肩挑方面:

(1)启动较慢,氛围不足。各县市对换届选举和“一肩挑”工作虽然做了安排,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氛围不浓厚,动作不大;

(2)乡镇、村两级领导思想不统一,认识不到位,畏难情绪较严重。大多乡镇、村领导普遍认为难度较大,不符合本乡镇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村队干部认为虽然减少了财政支出,但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现象。(3)部分村民群众民主意识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

(4)在民族成份多、宗族势力复杂的村实行“一肩挑”,对开展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在牧民居住分散的牧业队实行“一肩挑”,致使管理成本高、工作量大,影响工作质量,对村队发展不利。

7、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方面:

(1)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党支部书记驾驭能力有限,为民服务能力不强。

(2)班子成员年龄偏大,结构不合理,个别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双带”能力较差。

(3)村队集体经济薄弱,负债重,遗留问题多。

8、农村远程教育方面:

(1)因村级办公活动场所尚不配套,一些水电、取暖等问题未能较好解决,造成部分站点在管理、使用及发挥作用等方面存在问题较多;

(2)村级操作员待遇偏低,兼职较多,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定。村干部尤其是党支部书记不懂操作,影响站点的正常运转;

(3)课件资源不够丰富,适合教学需求的课件较少,不能满足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造成对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吸引力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

(4)学用方式较为单一,个性化学习较少,影响了教育培训质量。

9、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方面:

(1)社区阵地建设比较滞后,成为影响社区党建工作的“瓶颈”。

(2)社区共驻共建机制尚不健全完善,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社区资源有待于进一步整合利用。

8(3)政府各职能部门下放到街道社区的各项工作,尚未完全形成责权利的有机统一。“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工作机制没有得到落实。

(4)社区干部待遇偏低,人员不稳定,队伍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5)社区工作经费短缺。××市、××县、××县、××县每个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为5000元,××市、××县、××县每个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为10000元。

10、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方面:

(1)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展不平衡,基础性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2)业主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力度参差不齐。(3)“党企双挂职”工作推行力度还需加大,“双挂职”人员管理还需规范,作用发挥还需增强。

(4)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形式较单一,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结合得不够紧密,存在“两张皮”现象,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有待于探索实践。

(5)非公有制企业规模较小,生产经营活动不太正常,党员队伍难以稳定,党组织设臵难,发展党员难。

(6)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缺乏。

中共××党委组织部

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篇11

【关键词】基层儿童;保健工作;问题;思考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85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7015-01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需要对儿童有全方面的保护,保障儿童的成长环境是和谐健康,这也是我们当前必须要完成与保证的任务之一。在卫生服务领域当中,儿童保健服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儿童保健服务的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国家发展以及文化进行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儿在发育成长过程中由于本身器官以及机能都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对其保护需要全面,如果保健措施出现失误或者家长育儿方法不科学则会导致小儿生长过程出现问题,甚至会影响到其一生的发展。1基本资料

1.1儿童保健队伍状况我院所在地有乡级妇幼保健人员近30名,村级有妇幼保健人员近250名,这些工作人员对我市7岁以下儿童担负着重要保健工作。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在儿童生命指标当中婴儿死亡率接近12.5%,新生儿出现死亡的概率接近8.7%,小儿年龄在5岁以下的出现死亡概率为15.3%。我市儿童生命指标比该研究数据偏低,但形势依然不容小觑。

1.2儿童发展纲要我市多年来均大力发展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使得妇幼卫生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展开,致力于减少孕产妇出现死亡的概率以及新生儿出现破伤风的概率,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通过系统管理使得儿童生命指标有所改善,但是当前依然存在着保管率不高以及质量偏低等问题。2存在主要问题

2.1对相关工作不重视[1]我市领导在多年来对妇幼保健工作进行建设的时候对于孕产妇死亡率的控制工作相对来说更加重视,孕产妇系统管理方面的各项工作都已经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落实,但是儿童保健工作却依然缺乏相关重视力度,当前基层儿童保健工作出现人员配备不足以及空缺等现象,且有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不高,表现得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儿童系统管理方面的质量以及效率均偏低。

2.2经费投资不足[2]对于妇幼卫生的经费在投资方面明显有所不足,乡级的妇幼保健员想要领到足够的补助还存在不小的障碍,经济由上头下放到村级需要时间过长,其中甚至有部分儿童保健人员还是兼职的性质,基层工作想要全面落实还有一段路要走;村级保健人员也因为相类似的原因,不能拿到自身应得的工资因此基层保健工作人员已经出现严重流失现象,保健人员队伍不稳定,这些都对保健工作的正常展开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3群众对儿童保健工作认识不全面很多群众对于儿童保健工作還是保持着支持的态度,积极配合相关工作的展开,但是依然存在有部分群众对儿童保健工作没有全面深入的认识,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不出现什么严重症状就可以,体检是没有必要的事情或者是对于某些现象比如走路时间较晚的不以为意,认为总是能够走的。这些传统思想导致部分儿童没有接受定期体检的习惯,没有按照相关规范服用健康品,另对于生长发育的现象也不够重视,部分儿童在发育上面的偏差或者是疾病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难以完全康复。3改善相关工作的思考

3.1重视儿童保健工作进展当前对于儿童健康成长的话题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主题,对于人类群体来说,儿童群体是相当特殊的一种,在弱势人群中也是出于最脆弱的地位,但是儿童是未来最主要的栋梁,因此环境应该更加安全与公平,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各个部门之间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相关义务,对于儿童保健服务在管理方面需要有所规范以及改善,使得儿童健康水平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将母婴的保健工作归入到当地的发展计划中,让儿童保健事业的远期发展能够更加顺利,保障其各种必要经济以及物质条件的充足,另外对于处于偏远地区的地方需要有特殊照顾。

3.2加强公共卫生投入力度我国经济发展的飞速前进带动了人们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计划生育的提出使得需要对儿童的思想水准还有身体健康有更进一步的要求,这样也使得儿童保健工作有了更高的挑战。需要加强儿童保健事业的资源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使得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人员待遇能够提高,相关的补贴需要给足,另外还需要建立相关的奖惩机制,使工作人员从低迷的工作状态中得到扭正,以免因为服务水平而导致出现纠纷。

3.3提高保健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对于基层保健人员的入选应该有严格的要求与规定,需要通过一定的选拔才能够进入,保证工作人员有足够的能力来担任儿童保健工作。另外还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还有指导,让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儿童保健系统的相关内容,配合管理,有独立能力完成诸如儿童体检、指导家长育儿以及儿童管理等工作。基层保健工作人员的基本待遇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每间隔一段时间则进行相关考核,如果考核成绩优异的则进行奖励,如果连续2次考核成绩不及格的则以离岗处理,保障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总而言之,儿童保健工作对于社会发展以及稳定都有着重要作用,虽然当前还存在着各种不足,但是通过针对性的措施慢慢纠正这些问题,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参考文献

[1]王佩英,胡颖敏.景宁县妇幼卫生工作现状和发展对策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15(05):136-137.

上一篇:中国农业银行贷款管理制度下一篇:关于感慨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