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项目管理制度

2024-09-19

高新技术项目管理制度(共8篇)

高新技术项目管理制度 篇1

施工项目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项目技术管理制度1

(1)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组织水平:优选施工方案,合理布置现场,提高施工水平,组织均衡生产,搞好现场调度和协作配合,注意竣工收尾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

(2)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工程质量,避免返工损失。

(3)加强劳动工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4)合理使用劳动力,减少窝工,提高工人的文化技术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加强劳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

(5)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提高机械使用率。

(6)加强材料管理,节约使用原材料。

(7)合理使用管材,长管不短用。利用管头接短管过墙管,降低消耗。作到大材不小用,优材不劣用。

(8)利用现场钢筋短节做跨接地线用。

(9)灯头盒、插座电盒甩线不过长不大于15cm。

(10)2。5mm2以下导线,使用压线帽连接,节省有色金属(锡),并提高工效。

(11)作到活完脚下清,作到余料回收,废料退场,合理安排用料。

(12)严格按图纸施工,按工艺流程施工,按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施工,先做样板间、样板层,再大面积施工与安装,避免返工浪费工料。

(13)加强费用管理,制定分项分部的定额招标,有计划控制各项费用开支。

(14)积极采用降低成本的新管理技术。

施工项目技术管理制度2

1、项目经理部应根据项目规模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部必须在公司总工程师和技术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建立技术管理体系。

2、项目经理部的技术管理应执行国家技术政策和企业技术管理制度。项目经理部可自行制定特殊的技术管理制度,并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3、项目经理部在接到工程图纸后,先进行内部审查并汇总意见。

4、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参与发包人组织的.图纸设计会审和技术交底,提出设计变更意见,进行一次性设计变更洽商,根据会审后的设计图纸等资料编制施工方案。

5、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问题,或因施工条件变化必须补充设计,或需要材料代用,可向监理工程师或业主提出工程变更洽商书面资料。工程变更洽商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签字。

6、技术交底必须按设计图纸、已编制的施工方案、施工验收规范、技术规程、工艺标准、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要求。工程中有分包的,应将分包人的技术管理纳入技术管理体系,并对其施工方案的制定,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施工试验、材料试验、分项工程预检和隐检、竣工验收等进行系统的过程控制。

7、各类隐蔽工程应进行隐检,做好隐蔽记录、办理隐蔽签证。

8、技术管理基础工作包括:实行技术责任制、执行技术标准与规程、制定技术管理制度、开展科学研究、强化技术文件管理。

9、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包括:施工工艺管理、材料试验与检验、计量工具与设备的技术核定、质量检查与验收、技术处理等。

10、技术开发管理工作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采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等。

施工项目技术管理制度3

1、保证施工过程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施工按正常次序进行。

2、通过加强技术管理,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工作水平和技术素质,能预见性地发现问题,最终达到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

3、充分发挥施工中人员、材料、设备的潜力,针对工程特点和技术难题,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攻关活动,在保证工程质量和生产计划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通过技术管理,积极开发与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促进施工技术现代化。

施工项目技术管理制度4

1、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结合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完善的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和体系,使工程资料真实、有效、及时的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通过技术资料的严格控制管理,有效加强工程质量的动态管理,为工程竣工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2、项目部实行总工程师技术资料管理负责制,并逐级配备资料员负责资料管理工作。建立技术资料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各施工管理部门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各级技术资料员必须持有建设部颁发的技术资料管理人员《岗位证书》以保证资料管理体系的运行正常和规范。

3、项目部根据工程进度制订技术资料检查计划,进行资料管理检查,检查资料归档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并限期整改。

4、施工技术资料随施工进度及时收集整理,按专业系统归类。杜绝拖欠补做、涂改、伪造。施工所需质量保证资料如:原材及构配件检验资料、砂浆和砼配比单等必须在施工前提供,经技术人员确认后方准存档。资料员向作业队按施工进度书面通知该项工程应汇集的技术资料内容、要求、归档时间等,作业队按要求及时送交项目部。

5、资料收集整理由技术人员和资料员共同进行,所有资料的编写要字体整齐、规范,不得写草字、不规范简体字,要用碳素笔书写,作到内容齐全,指标数据清楚,签字盖章清楚有效,日期与实际吻合。所有资料要使用专用文件夹、文件盒、文件柜妥善保管,其他人员不准擅动。资料借阅要登记、签字,用毕归还,防止保管不善丢失、破损、腐蚀。

6、按照竣工资料编制管理规定,在规定期限内提交完整的、符合要求的工程技术档案和竣工资料。

施工项目技术管理制度5

1、项目设兼职资料员,负责文件的接收、发放、登记、回收等工作。由资料员负责建立项目的收文、发文登记。

2、部门使用的资料由各部门专人发放并负责保管;长期保存的文件应需交由资料员统一保管。

3、所有文件必须按照档案管理及项目有关规定进行收集、发放、整理、编目和保存。

4、档案、资料要保持整洁,不允许在档案和文件上乱涂乱写。

5、存档资料必须为原件。

6、涉及到经济方面的设计变更其它形式的文件,必须向经营部门提供一份原件进行保存。

7、合同文件由经营部门控制、保存和发放。

8、不得私自借阅或让他人随意查看,不得随意携带外出。对档案文件内容不得随意向外泄露。

9、对已归档的文件借阅时,必须办借阅手续,限期归还。如超过借阅时间,须重新办理手续。

10、作废文件不统一收回,但应在替换文件里指明,或以通知形式告知文件持有者。

11、管理人员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不在项目工作时,应有职能部门资料员收回其持有的所有文件。

12、工程竣工验收后,项目应及时将工程交工资料整理、汇总,交由武汉项目工程部归档。

高新技术项目管理制度 篇2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无论政府、军队、企事业单位,还是承担国家项目的科研部门,都有大量的涉密资料存储在计算机中。对于这些研单位和部门而言一旦发生计算机失泄密事件,其损失将是难以估量的。目前涉密计算机的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被高度重视的问题,大家都在积极的探索可用的有效的涉密计算机管理方法。一些单位通过建设涉密网络并部署各类网络安全管理软件,在降低涉密计算机的失泄密的风险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由于涉密网络初期投入较大,目前还有很多单位受制于客观条件还没有建设涉密网络,计算机的使用也还停留在单机状态。而单机类安全管理软件的功能与网络类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很多功能如网上流程审批、自动升级系统补丁和病毒库等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根本无法实现。因此要想做好涉密单机的管理就必须特别加强对保密安全管理的主体,用户层面的管理即人的管理,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特别是通过保证制度的落实情况来实现对涉密单机的有效管理。

1 常见的单机技术管理措施

1.1 主机审计技术

单机的安全审计机制一般情况下并不干涉和影响用户的操作,而是通过对用户的操作进行记录、检查、监控等来完成以审计、完整性等要求为主的安全功能。单机审计的主要问题在于:所有的审计信息都存储在本机,一旦本机的操作系统出现故障,则很可能造成审计日志的丢失。与网络相比单机审计的困难性在于:审计员无法在服务器端直接读取审计日志,而必须到每台主机的现场逐台的去读取该台计算机的审计日志,工作量巨大。而且由于在审计时只能看到本台计算机的审计日志,也很难对很多关联性的事件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1.2 USB介质管理技术

介质管理是指通对具有数据存储功能的USB移动设备进行身份注册使之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的计算机上进行使用。它的使用范围包括通过USB接口连接到计算机上并以逻辑磁盘方式进行数据存取的存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等。相对于网络涉密单机需要更多数量的存储介质来进行数据的交互和备份,涉密介质越多泄密的风险和隐患也就越大,管理起来也就越困难。

1.3 USBKEY身份认证技术

目前常见的身份认证方式主要有三种,最常见的是使用用户名加口令的方式,但这也是最原始、最不安全的身份确认方式,非常容易由于外部泄露等原因或通过口令猜测、线路窃听、重放攻击等手段导致合法用户身份被伪造;第二种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指纹、声音、手迹、虹膜等),该技术以人体唯一的生物特征为依据,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实现的技术复杂,技术不成熟,实施成本昂贵,在应用推广中不具有现实意义;第三种也是现最流行的身份认证方式--基于USB Key的身份认证。基于USB Key的身份认证方式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方便、安全的身份认证技术。它采用软硬件相结合好地解决了安全性与易用性之间的矛盾。USB Key是一种USB接口的硬件设备,它内置单片机或智能卡芯片,可以存储用户的密钥或数字证书,利用USBKey内置的密码算法实现对用户身份的认证。虽然目前绝大部分单位的涉密计算机已经采用了USB KEY身份认证技术,但很多时候用户为了方便经常不按规定定期更改口令,甚至使用默认口令的情况仍然还屡见不鲜。

1.4 病毒防范技术

首先通过设置中间机来对进入涉密计算机的信息进行恶意代码检测和病毒查杀,并在涉密计算机与中间机上安装不同的杀毒软件来进行多重防御。由于单机无法像网络那样自动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和全盘查杀,往往要依靠用户自己进行升级和病毒查杀,因此如果用户不按规定操作就会影响病毒查杀的成功率,增加涉密计算机感染病毒和木马的风险。另外由于单机对传输数据的客观要求,很少有单位能完全禁用单机的光驱,而光驱的存在就使得用户可以绕过中间机而直接将信息导入到涉密计算机中,而单机状态下这种行为又是很难被发现的,因此会有部分用户不通过中间机而通过光驱直接将数据导入到涉密计算机,造成计算机感染病毒和木马。

2 单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维护管理困难,在网络中如果某台客户端上的安全产品发生了问题,管理员可以很容易的从服务器端获悉,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而单机状态下管理员无法清楚每台机器的使用状态,只能靠计算机的使用人员进行反映,而使用人员往往又不清楚或者根本不关心保密软件的使情况。笔者就曾经经历过在进行安全审计时才发现某台计算机的审计软件和介质管理软件已经失效将近3个月,也就是说这台涉密计算机在此期间一直是处于没有任何技术防护的状态下的,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次是输入输出控制困难,网络可以比较方便的实现输入输出的集中管理,即整个网络可以指定一个或者几个入口作为外来信息进入网络的唯一路径,信息可以借助于网络进行传递,因此现在大部分涉密网络的客户端都已经取消了光驱,甚至是取消了USB介质。而在单机状态下信息的传递必须要借助于光盘、U盘,因此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输入点得增加。同理在输出信息时相比于网络,单机由于传递信息不如网络方便,因此往往需要有更多的输出点很难做到和网络一样集中管理。而且网络可以在网上完成输出信息的登记、审批等流程,操作简单方便,而单机则仍需要纸质的登记、审批等环节费时费力。

3“技术+制度”强化单机的管理

制度建设是涉密计算机保护的基础。近年来,为加强和规范涉密计算机的管理,国家保密局颁布了BMB系列标准,甚至在新的保密法中也对计算机泄密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只有通过制度建设才能建立起对涉密计算机安全有效运行的有效屏障。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各军工单位也都制定了相应的计算机管理规章制度。以笔者所在的单位为例,保密处和信息中心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了一系列的计算机管理规章制度,如:《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安全策略》、《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规定》、《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规定》、《内部计算机管理规定(试行)》等。这些管理规章制度首先明确了涉密计算机“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主要从用户层面要求责任人要做好自身计算机的防护安全及数据保密措施;并规定了操作涉密计算机及配套的办公自动化设备的规范流程、审批手续,以及电子文档的密级标识等。

针对目前技术防护手段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将技术防护和制度管理相结合,通过制度来弥补技术上存在的不足。例如:

通过建立交叉审计制度,对各个部门的计算机管理员和保密员进行培训,在信息化部门和保密处进行审计的时候配合进行配合,解决了审计工作量大,人员不足的问题。

通过建立涉密载体管理制度,给每个涉密U盘和移动硬盘都指定专门的责任人负责进行管理,为每个涉密U盘配备“涉密U盘使用登记本”,规定除专人使用的涉密U盘,所有的U盘使用都必须进行登记。

在《计算机及信息系统安全策略》中明确规定涉密计算机必须按照要求设置3重口令(BIOS口令、用户口令、屏保口令),禁止使用默认口令、口令复杂度应符合相关要求,并按照要求定期更换密码。

中间机是信息交换的枢纽,因此首先要抓住源头建立严格的中间机使用制度,中间机制定专人进行管理,为每个部门配备“中间机使用登记审批本”,所有的数据交换必须经过部门领导的批准。在对涉密计算机进行审计的时候要对比涉密计算机的审计日志,和中间机的转换记录是否一致。

建立打印审批制度,每个部门尽量减少输出端口,做到“相对集中,有效控制”,为每台打印机配备“打印登记审批本”规定每台打印机的每次打印操作都要进行登记,打印涉密文件必须进行审批。在对涉密计算机进行审计的时候要对比打印审批登记记录与计算机审计日志是否一致。

建立严格详细的考核与奖惩制度,对于不按规定操作的行为,按照规定予以惩罚。

4 结论

尽管我们采取了各种技术上和管理上的措施,但实际上我们不可能完全消除涉密计算机在管理和使用上所存在的风险,而只能将风险控制在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单机与网络相比存在的很多客观缺陷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尽快提升信息化水平建立符合国家要求的涉密网络,才是提升涉密计算机技术管理水平的真正解决之道。

计算机的信息安全的根本在人,以目前计算机的防护水平即便是防护级别最高的涉密网络也很难防范使用者的故意泄密,因此做好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和定期的监督检查工作是搞好所有保密工作的先决条件。总而言之涉密计算机的防护涉及到国家秘密的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问题,它不可能单靠某项技术或某项制度解决,所以应该综合各项安全技术、制度、管理等多项措施,才能保证国家秘密的安全。

摘要:信息安全特别是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了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单机状态下常见的技术防护手段,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然后针对实际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通过技术与制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计算机安全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单机,管理,技术,制度

参考文献

[1]国家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办公室,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工作指导手册.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

[2]莫泓铭,蔡智勇.基于“技术+制度”的校园网络管理方法研究.北京:网络安全与技术应用.2013.

[3]欧献勇.关于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北京:网络安全与技术应用.2013.

现代经济制度与量化管理技术 篇3

对于布罗代尔,我是通过读黄仁宇先生的《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知道的,并因此而对他产生了兴趣。在黄仁宇先生的著作中,他反复强调了一个观点:那就是所谓数目字管理与现代国家之间重要关系。虽然我注意到了,但理解却是肤浅的。在此之前,我还读过黄仁宇先生曾在《读书》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数目字管理与现代国家的文章,当时不过只把它理解为统计数据的虚假性对国家的危害之类,其实对黄先生的深意并无了解。所谓数目字管理,是黄先生对现代经济运行管理的一种表述,他这一表述所依据的历史资料多出自布罗代尔的《十五世纪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书。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数目字管理”的观点,与其说是黄仁宇先生的不如说是布罗代尔的,只不过这个观点在布罗代尔那里是不断地用历史事实表述着。把“数目字管理”与经济制度的现代性联系起来,并不意味着以往的经济制度中就没有数目字。在以往的经济制度中,数目字也与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我们并不把它们称作数目字管理,比如资本主义之前的那些经济制度。为什么把“数目字管理”与经济制度的现代性联系在一起?所谓“数目字管理”应如何理解?现代性应如何理解?我在读了布罗代尔的《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之后,对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那就是围绕着经济系统的有效运转,建立在以货币为基础尺度,以信贷为基本工具的量化管理技术,这既是经济制度现代性的特征,也是“数目字管理”的具体内容。而正是这些量化操作工具与管理技术的有效性,使得那些掌握了这些工具和技术的人们在他们那个时代创造出了超过他们前辈所创造的财富总和。现代社会由此而起,资本主义由此而得名。我们也由此而明白了一个道理:所谓现代经济制度有抽象的和具体的两种,抽象的制度是由一些名词和概念构成,它没有具有现代性的量化操作工具和管理技术的支撑;而具体的现代经济制度也由名词和概念构成,但它始终有量化的操作工具与管理技术支撑着。因此,我们有必要来关注一下现代经济制度与量化管理技术的问题。

要了解经济制度,先得弄清什么是社会制度。按通常的解释,社会制度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法律等制度的总和。其中,经济制度是基础,政治、法律等制度都是由经济制度所决定的。而布罗代尔是按照他所提供的历史事实来理解经济制度的,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

所谓历史事实,是指十三至十四世纪之间,在意大利半岛的那些威尼斯商人们所创造的经济生活。当时的景况是,每天上午,被称为威尼斯“肚子”的新里阿托和旧里阿托连体广场(the double Rialto Square)上,大批发商们在那里密谈生意,从商品的购进、售出,到海里的运费与保险;一张张合同,伴着一笔笔转帐。在这个嘈杂的市场和那些钱庄里运行着的正是后世称作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的最初原型。西方近代的商法和航海法虽然可以追溯到罗马法,然而,最终透过法国被北欧各国接受的大部分条文,则是十一至十三世纪在意大利经过实际运用之后的习惯法。比如汇票、提货单和信用证的流通与转让,像海损(Averaging Loss)、船货抵押的借款(Pottomry)等等。这些与贸易有关的具体措施,当我们用法律把它们固化下来之后,就成为了我们称之为经济制度中的那些规则。唯有这样,商业才可能成为一种有结构的,能协定的活动;也只有在这种措施的保证下,商业才可能大规模的展开。因为在这种措施的保证下,大量的商业活动不再意味着货币要亲自登场,商业所依赖的就不是货币而是信用了。而信用在现代社会中产生了一种“架构上连贯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中之内在物资都能公平合理的交换。于是社会可以开始了在数目字上管理。韦伯所说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必须是一种“能供计算的法律系统”(Calculable Legal System)。以上的一段,我是从黄仁宇先生《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中抄来的,但这段话后他还有一句话很有意思:“虽然这系统也可以通过立法的程序在纸面上产生,它到底要与社会体系相符合,不能完全闭门造车。”照我的理解,黄先生所指的社会体系应该是指与汇票、提货单这类工具与相关的操作层面的管理技术系统,而那些通过立法程序纸面上产生的闭门造车之物,则是那些没有管理技术与操作工具支持的抽象的制度。

我们可以把一种经济制度理解成为组织社会中经济活动的各种制度的总和,也可以把不同的经济制度理解为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法。而那种在纸面上产生的制度,又算是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呢?其实,黄先生的话意犹未尽,他想说的是,一种具体的经济制度或是实在的经济制度,是由一大堆可操作的工具和一大堆具体的管理技术支撑着的法律系统,而那些抽象的经济制度则是闭门造车,在纸面上产生的逻辑系统。这种系统是实在的吗?不是,是空洞的,或是空想的,其要害在于它没有那一大堆可操作的工具与管理技术的支撑。法律系统的正确与否,不在于它的推论与逻辑系统的严密,而在于它是否符合实在的经济运行体系。这就是说,即使有推论与逻辑系统的严密、概念的准确,只要它没有操作工具与管理技术的支持,或许它在理论上可以叫作科学的,但它一定不可能成为一种制度。任何一种经济制度,只要它失去了操作工具与管理技术的支持,都不过是子乌虚有的空想而已。尤其是对现代的经济制度,没有实在的量化工具和管理技术,即黄仁宇先生所谓的“数目字管理”,无论你给它贴上什么样的标签,它也只能是古代的和落后的。

布罗代尔是一个整体主义者,他反对那种把经济与社会其它方面割裂的研究方法,当然,他是不会相信那种由概念与逻辑虚构的经济制度。他在1970年应霍普金斯大学邀请,作了三次学术报告,讲稿以《对物质文明和资本主义的反思》为题译为英文。这三次学术报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他对《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这部巨著的提要。他在谈到资本主义制度时这样讲道:“资本主义是各种手法、程序、习惯、竞争性能的总和。”显而易见,这些手法、程序只能是操作和技术层面的东西。诚然,资本主义一定是一种意识形态,这和社会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一样。以往我们在这一层面和它纠缠得很厉害,而对它的操作与管理技术层面都知之甚少,以至于我们竟忘了自己在操作与管理技术层面有些什么。尤其在“数目字管理”这个重要的量化方式上,资本主义是构造在以货币为基本单位的基础上,而我们的量化管理却是构造在什么基准都没有的、想当然的打分上,比如工龄加5分之类。这是什么样的管理技术?贻笑大方。

为什么本文在谈论到经济制度时不太关心它的意识形态,即它的形而上层面,而是关注强调它的管理技术,即形而下层面。其原因在于,所谓现代性的全部构成中,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对象无时无刻都离不开量化管理。这两个对象一曰城市,二曰货币。布罗代尔在《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书中,有两个章节专论此事。他在霍普金斯大学讲演时对此论道:可以说,城市,还有货币造就了现代性。现代性,即人类生活中运动着的组合,又推动了货币的扩展,造就了城市日益增长的专制。城市与货币既是发动机,也是显示器;它们引发变化,它们也显示变化。它们又是变化的后果。

诚然,货币是一种古老的发明,而城市的存在也可上溯到千年以上。但在交换经济处于蒙昧时期,也就是说生产与消费对接,社会的多数仍处于自给自足的乡村经济的时代,城市与货币并没有造就现代性。然而,随着交换经济的进步,市场沟通了足够多的乡镇与城市,并由此而产生了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引导和支配着消费之时,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扩大了,城市就成了这一过程的强劲的增殖器。而货币则成为这一不断扩大的空间加速交换的重要工具。正是那些源源而至的美洲贵金属和这个驱动大量票据和信贷单据快速流通的汇兑和反汇(Change & Rechange)的全新的经济运行系统,城市与货币才可能造就出“现代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性”的城市与货币是构造在这些全新的操作工具与管理技术上的。反过来讲,没有这些全新而有效的量化操作工具和管理技术,何来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何来“现代性”的城市与货币?

这里,我想到了俄罗斯那位彼得大帝,看到欧洲发了,于是去考察去学习,态度很好,方法不对,结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除了造船、办厂,还要建城市。一声令下,在涅瓦河西岸建起了彼得堡。但这个城市并没有“现代性”的灵魂,也就是没有我在前面提到的那些以货币为基准、信贷为工具的量化管理技术。因此,俄罗斯就不可能改革旧的农业的生产方式,更不用说产生新型的工商业。而彼得堡这个模仿欧洲大都市的城市,就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勉强点缀一下彼得大帝这个专制帝王的排场。而斯大林及其继承人,接受了彼得大帝的这份空有其表的遗产,他们都不懂得现代性与货币为基准的量化操作工具与管理技术之间的关系,卢布从来就没有成为过量化操作工具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也就是说,苏联的货币系统都从未具有过现代性,苏联的经济制度又怎么能够具有现代性呢?这也是苏联虽然以粗暴的方式建立了强大的工业基础,最终也免不了陷入落后的经济困境,并导致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布罗代尔所说的城市、货币造就了现代性,是指我们人类在这个时代中生存空间的扩大,所引发的一系列后果。生存空间的扩大甚至膨胀,直接可见的经济后果则是交易总额的加大。而交易总额的加大,则引发了货币“跳跃”的速度的加快。为什么?因为货币的发行与储备始终是一个受限制的对象,而对于生产或贸易来讲,则是尽可能扩张和膨胀的对象。这对于早期资本主义的企业主和商人来讲应该是这样的。于是,产生了下面的问题:如何用有限量级的货币储备应付更高量级的交易?答案是:让每块钱换手多次。这个问题在经济学上称作货币流通,是经济学家冥思苦想的一个对象。他们认为这既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又是财富升降捉摸不定的主宰,许多怪事可以用它来解释。

与金属货币一起流通的还有信用货币和代表货币。但在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中,货币储备的流通过程中用于结清交易额的不过半数而已,即使在经济活跃的十八世纪,货币生活仍有若干不足。这就是说,还有相当多的人们处于货币和市场网络的影响或是管辖外,比如农民和穷人,他们自古就没有货币。而布罗代尔认为城市、货币造就了现代性,这些没有货币的农民和穷人又如何被赋予现代性的呢?换句话说,他们是如何被纳入货币与市场网络的管理之中的呢?答曰:信贷。可以说多数的原始信贷就发生在那些没有或缺乏货币的人群中。

货币与信贷之间是有明确的界线的,原始的信贷是交换两种在时间上有先后的财务和劳务:我为你效劳,你以后偿还。领主预借麦种给农民,后者收获后偿还,这是一种信贷。酒馆老板不马上要求顾客付钱,而是用粉笔在墙上记下欠帐,或者是面包店老板交货后在木头符契上刻下记号,由顾客和自己各执一半,以便日后结帐,这也是一种信贷。只不过,这种信贷只是一种特定区域和人群中的简单工具,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时代的信贷。具有严格意义和货币特征的信贷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巴比伦的商人和银行家之间就在使用的票据和支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人们用文书、票据、承诺等来代替货币时,信贷就产生了。这是非常古老的事情,非常古老的工具,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具有现代性。

而现代意义上的信贷手段,则是西方十三世纪重新捡回来的古老工具,当经济运行在货币不敷流通时,顺理成章地导致它很快以信贷工具为出路。比如汇票这一远距离的支付手段,随着十字军的推进穿过了整个地中海。在形形色色的信贷工具中,汇票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还有更多的,比如记名期票、信用证、钞票、支票、冲账、透支等等,那些在金属货币时代的信贷工具之种种,除了给商贸带来了方便,还给我们带来了说不尽的好处,因为它事实上“增加了货币总量”。威廉·配第在《货币经济》中讲到:如果我们货币太少,有何补救办法?答:我们应该设立银行作为生产信贷的机构,银行有增加现有货币的效能。这自然会使人们联想到“人为地生产货币或货币的代用品”。或者不妨叫做一种被操纵的或“可以操纵”的货币。“所有这些倡导银行的先驱者——最后一位是苏格兰人约翰·劳逐渐领悟这一发现在经济上带来可能性,根据这一发现,‘货币以及作为货币的资本是可以随心所欲地生产,或者创造的’。这真是惊天动地的发现(比炼金师们干得漂亮)同时又是多么强烈的诱惑!对我们来说又是多大的启示!”也是在这一点上,让我们弄明白了西方是如何让那些自古就没有货币的农民和穷人,走进了货币与市场的网络之中。当信贷这个古老的工具被近代西方捡起来,并完善和发展之后,就成为对货币太少的补救。它不只是改变了贫困,还改变了整个世界。因为它使整个西方纳入了有效的“数目字的管理”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布罗代尔讲了:“如果可以说一切都是货币,反过来也能说一切都是信贷,都是许诺和按期付款。”这段话不能单纯地从经济的角度去理解,更应该从管理技术的角度去理解。因为经济制度是政治和法律等制度的决定者。原始的村落经济,实物=货币,人缘=信用。而现代的都市经济,在那巨大的空间和茫茫的人流之中,在那形形色色的商品的大海之中,交换与交往异常之复杂,离开了有效的“数目字管理”,即相对统一的货币对市场网络的管理,我们还有什么样的有效方法来对付这一切呢?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年代,从1958年的大炼钢铁,到“文革”中那些难以数计的购物券。我们抱着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美好愿望,以冲天的热情干着毁灭的蠢事。这不光是一个观念和意识形态的问题,更有管理技术方面的问题。试问,在所谓计划经济时代,在经济制度方面我们有那些有效的管理技术?尤其是可称之为量化工具和量化管理的技术。是冬储大白菜?还是凭票供应?凡此种种,我们不能因给它冠以社会主义,它就成为了先进的。它本不过是村落经济或是战争时期的应急之举,而不是一种正常的经济运行,本质上就是落后的。至于鸟笼经济之类,更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一种实在的经济制度,一定是和有效的管理技术和操作工具联系在一起的,而现代的经济制度一定是和量化的操作工具和量化的管理技术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现代的市场经济制度就和货币为基准的、信用为工具的一大堆量化管理技术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一种没有管理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制度,都不是实在的经济制度,而非实在的经济制度只能是空想,因此也没有必要存在下去。

我们一直努力地追求中国的现代性,而现代性是城市与货币造就的。两者中,城市的建设与管理技术相对容易理解和把握,而货币的现代性则不然。熊彼特说过:“货币归根到底是一种信贷工具,是人们借以获得最终支付手段——即消费资料的一种凭证。这个理论自然可以有许多表述形式,并且尚待在多方面加以完善,但可以说,今天它正在取得领导地位。”是的,货币是一种信贷工具,它更是一个具有现代性的社会几乎所有管理的基础。当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建立起这样一个基础之时,当我们每一位公民都不在这个社会的信贷网络之中时,我们这个社会就很难有什么现代性。任何有效的管理我指的是“数目字管理”,都很难实现。一个社会信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意味着这个社会的量化管理技术成熟,也是这个社会是否具备现代性的标志。它不是指政府和机构间的,而是指政府、机构到每一个人。而个人,则是这个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布罗代尔在书中曾这样讲道:“货币和信贷与远洋航行和印刷术一样是一些能自行繁殖、流传的技术,是一种统一的语言,每个社会都以自己的方式讲这种语言,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这种语言。一个人可能不会读书写字:书写是具有高等文化的特征。但是不会数数的人注定不能生存下去。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字,借方和贷方、物物交换、价格、市场、摇摆不定的货币等等,凡此种种组成整套语汇,任何稍见开化的社会都受到这套语汇的包围和约束。这些技术在社会内部变成一种遗产,必定通过榜样和经验世代相传。它们一代又一代,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逐日决定人的生活。它们在全世界范围内构成人类历史的环境”。是的,我们必须学会这门语言,必须掌握着这门技术来振兴我们民族。当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当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学习那些船坚炮利的制造技术。然而,真正造就了西方现代性的货币与信贷的量化管理技术我们都很少去了解。当西方的学者明确地告诉我们是什么造就了西方的现代性之时,我们该如何反思自己呢?毫无疑问,我们应该重新来理解我们的货币系统,理解我们的信贷体制,以及围绕着这一基础而形成的量化管理技术。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人口过多的社会,随着城市的建立和交换的激增,新出现的问题将超过任何一个西方工业国家。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以货币与信贷为基础的量化管理技术上,只会比西方更复杂而不是更简单。“运用金钱的技术与所有的技术一样,适应某一专门的、坚持不懈的、长期重复的需求。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这个国家的货币手段和信贷工具的种类就越多。”布罗尔代如是说。而我们说,正因为我们的国家不发达,我们的人口与问题比西方哪个国家都多,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拥有不同的货币手段和信贷工具。问题是:在空洞的制度与实在的技术之间。我们将选择谁呢?这不得而知。在货币与信贷中,除了政府与机构的信用,公民的信用能有一席之地吗?这么也是个不得而知。只要我们一天不认清应用金钱的技术与现代社会的量化管理技术之间内在联系,这两个不得而知就只能成为不了了之。那么,我们就很难朝着现代性的社会迈进。

项目技术管理检查通报制度 篇4

1.每月(周)开展一次由总工主持,副部长以上领导及工程部人员参加的项目技术管理检查活动,对所有项目部当月(周)的技术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2.各项检查都应由检查的详细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地点、检查的项目、检查人、查出得问题或无问题得记录、被检查部门或人员的签字等。对检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必须有反馈情况单。由被检查部门填写,交付检查人员进行监督。

3.检查完毕后,由总工主持进行开会报告,现场通报检查结果。

4.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能立即解决的的必须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限期整改。

5.对于上级查出的问题,工程技术部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复查,跟踪问题的落实整改情况,并在下次项目技术管理检查活动会上通报复查结果。

6.对于上级查出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整改不完整或不整改的,在下次项目技术管理检查活动会上通报并加倍处罚。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篇5

① 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所接诊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转科转院等工作负责。

② 首诊医师除按要求进行病史、身体检查、化验等详细记录外,对诊断已明确的病人应积极治疗或收住院治疗;对诊断尚未明确的病人应边对症治疗,边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或邀请有

③ 诊断明确须住院治疗的病人,必须及时收住院,如因本院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者,按转院制度执行。

④ 如遇危重病人需抢救时,首诊医师首先抢救并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主持抢救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和拒绝抢救。⑤ 对已接诊的病人,需要会诊及转诊的,首诊医师应写好病历,检查后再转到有关科室会诊及治疗。

2、行政查房制度

① 每周确定半天为院长查房时间。

② 由院办公室负责着急和组织。参加人员包括:院长、副院长、院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人事科、总务科、财务科、器械科等职能科室负责人。

③ 查房时主要听取科室工作汇报,检查各项行政、业务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督促科室抓好医疗、护理质量和医德医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也为科室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④ 院长查房应实现通知拟查房科室,有的放矢地解决实际问题。深入临床第一线,重点了解督促各科室制度执行落实情况,查房要认真,避免流于形式。

3、业务副院长查房制度

① 每周固定一个查房日,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查房时,应在本周内改换时间,查房前一天通知被查科室,必须做好查房准备工作。

② 业务副院长查房参加人员有: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专家组、被查病区主任和有关人员。并做好记录。

③ 业务副院长查房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医护质量,必须以医疗服务质量为中心,有计划地明确查房目标、确定查房程序、明确查房重点。除对危重、抢救病人外,还应将大手术后、长期卧床病人作为重点,查看医疗文书书写的规范程度,对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分析、诊断和治疗相符程度、科学用药情况、病程记录、病情变化记录是否详细以及三级查房质量等。

④ 业务副院长查房时,病区科主任、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及经治医师和护士长必须参加。查具体病人时,在具体病人时,在有准备的情况下,主治医师或经治医师既全面又简明扼要,重点介绍病人治疗情况后,再检查询问病人,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讨论后,由被查并区主任做出小结,提出治疗或抢救方案。

⑤ 查看护理的落实,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的执行,查看护理记录,查看病人现状和听取病人反映相结合,根据情况给予指导。⑥ 要了解各项诊断检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查对其报告与临床诊断的相符程度,查看报告单书写与病案记录是否相符,及时指导,促进临床与医技科室的沟通与协作。

⑦ 查房结束后再由科主任或护士长向业务副院长提出本科室有关业务性问题,业务副院长及有关领导给予答复和说明。

4、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① 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科主任、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四次,特殊情况由医院决定;经治医师对所管病人每日至少查房两次。

② 对危重病人,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临时检查病人,对新入院病人,主治医师、主任(副主任)医师应在24小时、48小时内分别查看病人,并提出处理意见;危重病人上级医师应随时查看病人。

③ 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线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等,经治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相应的指导。

④ 查房内容:

(1)科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对新入院、危重病人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

(2)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危重、诊断未明、疗效不佳的病人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医师和护士的反映,倾听病人的陈述,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的记录缺陷;了解病人病情变化并征求对饮食、生活的意见;检查医嘱报告情况及治疗效果;决定出院、转院问题。

(3)经治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病人,同时巡视一般病人;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

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和(或)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检查病人饮食情况;主动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

5、临床病例(病理)讨论制度

① 临床病例(病理)讨论会,可以一科召开也可以多科联合召开,召开时由主治科室组织。

② 每次召开医院临床病例(病理)讨论会前,主治科室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做出书面摘要,事先发给参加讨论的人员,以做好发言准备。

③ 讨论会由主治科室的主任或主治医师以上医师主持,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病历由住院医师报告)。

④ 讨论会应有记录,将讨论意见记入病历。

6、术前病例讨论制度

对重大、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科室必须进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以上医师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护士及有关人员参加,定出手术方案、术后观察事项、护理要求等,讨论情况要记入病历,并由业务院长签字后方可实行。

7、会诊制度

① 凡遇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

② 科会诊:由经治医师或主治以上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医护人员参加。

③ 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填写会诊单,上级医师签字同意,应邀医师会诊后要在两天内完成会诊意见。如需专科会诊的轻病人,可到专科检查。

④ 急诊会诊:急诊会诊,由经治医师填写会诊单,上级医师签字同意,并在会诊单上注明“急”字,应邀科室应在10分钟内派医师前往。病情特别紧急可先用电话邀请,后补填会诊单,或在会诊单上注明“特急”二字,应邀科室必须立即派医师前往(5分钟内到达),不得延误。

⑤ 院内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经业务院长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一般由申请科主任主持,义务科派人参加。

⑥ 院外会诊:本院不能诊治的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提出,经院长同意,并与有关单位联系,确定会诊时间。会诊由申请方科主任主持;必要时也可由申请方科主任携带病历,陪同病人到院外会诊;也可将病历资料,寄发有关医疗单位,进行书面会诊。⑦ 科内科间、院内院外的会诊:经治医师要详细介绍病情,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和会诊记录。会诊中,会诊医师要详细检查,明确提出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认真组织实施。

⑧ 外出会诊、院外要求本院会诊,由院办通知有关科室,指派高碾子或专科医师按时前往,特殊情况、紧急情况院办或总值班可直接指派,然后通知科室。

⑨ 需远程会诊病人,由经治医师申请,科主任同意后报院长批准。经治科室应积极准备会诊资料,并及时与会诊单位联系沟通并做好设备的准备工作。

8、麻醉管理制度

① 手术者应全面、详细、准确填写麻醉申请单,于手术前一天上午10时以前送到麻醉科(较大的择期手术应在术前两天送出)。特殊病例应填送麻醉会诊单,由麻醉科主任或主治医师参加会诊。

② 麻醉科接到申请单后,主任或主治医师根据手术种类、病人状况和麻醉医师的技术水平,妥善安排麻醉。负责麻醉者,在手术前一天到科室熟悉手术病人的病历及各项检查结果,详细检查病人,确定麻醉方式,开好术前用摇医嘱,做好麻醉会诊记录。向家属交代麻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以外情况,并履行签字手续。

③ 麻醉者术前诊视病人后,如对疑难病例不能单独处理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对较大的择期手术应在术前三天提出术前讨论,充分估计手术和麻醉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④ 麻醉前,应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械是否完备,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和查对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⑤ 麻醉者在麻醉期间严格观察并记录病人的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必要时监测心电图、中心静脉压、尿量、体温及其他特殊项目,防止并处理麻醉和手术对病人的生理扰乱,管理好术中输液、输血,调节酸碱平衡,遇有特殊问题可提示手术者注意,并商讨手术暂停或从简等问题。

⑥ 麻醉者记录手术主要步骤及病人术中反映,详细记录麻醉用药和其他处理。

⑦ 麻醉期间如遇严重并发症及以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乃至医院报告,积极组织会诊抢救。

⑧ 手术完毕,麻醉终止,麻醉者要把麻醉记录单各项填写清楚,等病人神志恢复,生命体征平稳后才能送回病房。危重和全麻的病人,麻醉者应亲自护送病房,并向值班人员交代手术麻醉的经过及注意事项。术后48小时一随访病人,检查有无麻醉后并发症或后遗症,并作相应处理,追踪观察,直至病情稳定。严重并发症及时向上级汇报。

⑨ 术后及时清理麻醉药品器械,并妥善保管,定期检修,麻醉药品及时补充。

⑩ 麻醉科值班人员应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参与抢救各种危重病人。

⑾ 除急诊抢救外,任何人不允许在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实施全麻和高风险麻醉。

⑿ 全麻、危重病人的麻醉应有两人担任。硬膜外阻滞、神经阻滞、骶管麻醉应由一人担任。每次用药前要有两人校对之后方可使用。

9、医疗查对制度

1)、临床科室:

① 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

② 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和服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③ 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④ 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⑤ 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2)、手术室:

① 接病人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

② 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摇、用量。

③ 洗手护士在手术开始前须与巡回护士认真核对器械、敷料、针、线等一切物品数目,并详细登记在器械核对单上。手术结束前再次核对并登记。手术结束后,洗手护士仍须认真清点器械等,数目无误后清洗上油交器械护士。

3)、药房:

① 配方时,查对处方的药物名称、药物剂量、配伍禁忌。

② 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性别,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

4)、检验科:

① 采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检验目的。

② 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年龄、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

③ 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内容与标本是否相符。

④ 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⑤ 发报告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检验目的。

5)、放射科:

① 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年龄、部位、目的。

② 治疗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③ 发报告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年龄、部位、目的。

10、危重病人抢救报告制度

① 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科主任和护士长组织,并电话或书面向主管院长报告。必要时院领导参加指挥。所有参加抢救人中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严肃认真,分工协作,积极抢救病人。

② 抢救工作中遇到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问题时,应及时请示和邀请有关科室会诊予以解决。

③ 医生护士要密切合作,情况紧急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述一遍,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④ 做好抢救记录,要准确、清晰、扼要、完整,并准确记录执行时间。

⑤ 新入院或病情突变的危重病人,应及时通知主管院长,填写病危通知单一式三份,分别交病人家属、院领导和贴在病历上(经家属或单位签字)。

11、危重病人、特殊情况谈话签字制度

① 凡病人病情危重或出现特殊情况,在积极处理的同时,均应由经治疗医师或科主任找病人及其家属或单位负责人谈话,并由病人及其家属或单位负责人在谈话记录上签字认可。

② 谈话医师必须态度严肃认真,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耐心、详细地向病人家属或单位负责人阐明病人当时的病情、治疗及愈后,或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将下一步治疗与处理作详细说明,征得家属或单位负责人的理解和支持。

③ 遇重大特殊情况,科主任应及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必要时请院领导参加与家属或单位负责人谈话。紧急手术来不及征求家属或单位同意时,可由主治医师签字,经科主任或院领导批准执行。

12、手术室交接班制度

① 值班人员须提前15分钟接班。

② 清点器械包、贮槽等物品基数,登记签名。

③ 对于未完成之手术,器械护士原则上不接班,特殊原因需要交换洗手护士时,须两人共同清点台上所有物品进行登记,等接班人员查清后,交班人员方可离开。

④ 巡回护士交班静脉输液、输血及各种手术中管道,交班人员应保证各种管道畅通,清点所用常规器械及临时添加之线、针、敷物及物品的数目。数字不清,交班人员不得离去。

⑤ 交班人员未到,交班人员不得脱离工作岗位。

⑥ 下班前整理一切用品,并归还原处。整理值班室、休息室。

⑦ 对于不能完成的事情,要进行文字或当面交接班。

技术工艺管理制度 篇6

一、技术管理制度

1、按生产部提供的产品生产、试制计划,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设计、拟定技术标准,及时制作样板及缝制样品。

2、在制定技术标准过程中,要精心细致,不得麻痹大意,提出的技术资料要有明确的规格、尺寸、缝制要求及特殊要求。对已投产过的技术标准,再次投产时,如个别技术要求有变动,必须在技术标准内加以改变,并要有明显的标志,不得口头更改标准。技术标准制定后,由技术室组织会审。

3、对特殊和复杂的产品,设计时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按合同要求生产,需要修改时,应征得合同签订部门的意见,取得对方同意后方可修改。方案确定后,设计不得自行更改。

4、在设计样品时,要尽量考虑利用先进工具和专用设备代替手工劳动,提高生产效率。技术室要积极协同车间抓好先进工具设备的推广应用。

5、在设计样品时,要同时编制工艺规程计划,用以指导班组生产,提高工艺的先进性。

6、在试制样品时,对各工序的部件要认真进行耗用工时及原辅材料的耗用定额的测定,试制样品结束后,提出准确的每件产品耗用工时的数据及原辅材料的耗用定额,及时转交生产部,作为确定计划定额的重要依据。

7、生产车间索取技术资料时,必须办理领退交接手续,并向车间交待清楚技术标准或提出有关注意事项,做到标准工艺、标准样品、标准排版三统一。

8、产品投产后,技术室要指派专人协同车间深入生产班组进行技术指导,并组织对车间首件产品进行技术质量鉴定,合格后交质检部验收。如不符合技术标准应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9、积极做好技术情报工作,注意收集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及装备,在企业加以推广,认真做好员式合理化建议的整理、归纳和推广工作。

二、技术室样板管理制度

1、按客户要求及生产指示,进行初步设计,设计完成后,由技术主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审定。

2、新产品设计通过审查后,应积极准备样板制作,并确定所用原辅材料。

3、样品室完成样品加工任务后,经审查达到原设计要求,决定投产前,样板室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按规格做好系列纸样,编制产品代号并登记造册。

(2)提供产品所需各种原辅材料清单,通知生产部门,作为购进和下达材料定额的依据。

(3)提供投产产品所用各种材料:三样卡、工具、标准、样品。

(4)提供所需包装物及包装要求。

4、做好一些原始记录,各种资料要分类造册,妥善保管。

5、积极做好新产品标样及工艺标准研究工作。

6、向生产车间提供资料要做到标样、样品、工艺三统一,无特殊情况时应同时交付生产车间。

三、技术室样品管理制度

1、按技术室下达的新产品试制计划进行新产品的缝制工作,并对试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2、在加工缝制前,对所选用的各种原辅材料进行耐温、缩水、色差、拉力、压力等各种试验,并提交试验报告。

3、试制中使用的材料,必须与生产用材料完全一致,防止在生产中发生错误。如果制作中需代用材料,必须有明显标志,标明“代用”字样,防止发生配料事故。

4、在试制过程中,要认真测定原辅材料定额,加工各部件耗用工时,试制完毕,交生产部,作为测定下达各项生产指标的依据。

做好新产品的工艺制定工作,并将结果送交有关部门鉴定。

四、工艺技术管理

(一)工艺纪律

1、车间生产必须严格贯彻“先工艺后生产,没有工艺不准投产”的原则,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在无生产工艺的情况下强行安排生产。

2、每批产品进入生产线前,由技术部提供样品、样板、工艺制单及样卡,生产操作以工艺制单为准,缺一不可投入生产。

3、技术部投放的各种技术资料必须由技术室主管把关,审查无误签字后方可使用。否则,造成的一切损失由技术部主管负责。

4、产品投产前,生产部通知技术室到车间上技术课。技术室人员经常深入到生产线中进行巡查辅导,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通报生产部和质量总检。

5、生产工艺一经下发,生产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擅自改动。凡因不执行工艺而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要求的,应追究质量责任。

6、工艺文件如模糊不清或有技术性失误,应及时通知工艺主任,待认定后方可生产。

7、任何人或部门不得擅自复制、转借、出售工艺文件和样板给外单位或个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8、技术室人员要认真监督产品工艺执行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不得互相推诿。

9、凡需修改工艺内容,技术室必须以《工艺更改通知单》正式通知生产部门。

10、各种工艺文件如没有按照有关规定会签,生产部门有权拒绝安排生产。

(二)工艺文件的编制与执行

1、产品生产工艺由技术室工艺员编制,内容包括:设计图(工艺图)、面辅料样卡、工艺流程、工艺制单、设备条件、操作要求、消耗定额、包装要求等。

2、工艺编制要做到技术先进、合理可行、前后吻合、完整统一,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3、工艺员应在所编工艺文件上签字,对所编工艺负责。

4、工艺审核人员对编制后的工艺认真审核,保证工艺的正确性、可行性。审核确定无误后,应在工艺文件上签字,对所审核的工艺负责。

5、生产工艺制单要及时发至生产部、质量总检、有关生产车间和班组。

(三)文艺文件及样板管理制度

1、工艺人员编制工艺应认真贯彻国家标准和其它有关标准,努力提高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水平。

2、编制工艺和打制样板应严格按照用户合同和产品设计的要求进行工作,不得随意更改用户要求。更不得漏项和文意错项。

(四)首件产品技术鉴定制度

1、每批产品投产前,技术部应召集生产部、质量总检及有关生产车间和班组长、检查员召开技术工艺统一会议。

2、由技术部向与会人员讲解重点工艺要求,注意事项及操作要领,解答与会人员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行技术统一。

3、由技术部向生产部、有关车间、班组及质量总检发放工艺制单及车间所

用的各种样板。

4、技术部工艺人员应到车间对生产班组进行产前技术指导,讲解工艺要求,对关键工艺要操作示范。

5、产品进入生产后,应由质量总检主持召集技术部、生产部及有关人员到班组进行首件产品技术鉴定并封存首件产品。生产车间及班组应及时按照首件技术鉴定的意见纠正生产中存在的工艺问题,保证批量生产的工艺技术质量。

(五)工艺检查制度

1、各级工艺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必须进行标准生产,确保产品工艺质量。

2、技术部每星期对各车间生产产品抽查一次,每月对车间生产工艺执行情况和原始记录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3、技术部主管或工艺师每天对车间工艺执行情况巡回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提出整改措施。

4、技术部每月对车间工艺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主管厂长。

5、技术部每月对部内技术人员当月各项工作进行内部检查考核,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五、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1、各种技术标准、各种样板、样品等都要分别建立帐卡,统一分类编号,集中管理。

2、生产车间到技术科领取技术资料时,必须当面核对文件的名称、数量、份数,然后签字盖章,明确责任。

3、各部门领取的技术资料,在一种产品生产结束后,在一周内全部退还技术室。

4、车间不得擅自复制、自制小型样板等一切资料,车间所需要各种资料,均由技术定统一制作发放。

5、缝纫、裁剪车间用各种样板、资料,均由车间技术员统一审核、发放、回收和处理。

高新技术项目管理制度 篇7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的工程规模, 不同的管理体制在成本管理方面都有差别。通过形成严密的成本管理体系, 用统一的规范、责任来约束和指导工程参建人员的工作, 就有利于达到“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共同目标。当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时, 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1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成本管理的控制意识不强, 控制制度不完善

在很多建筑工程企业, 工程项目管理还体现出粗放型的特点。有些企业片面的追求工程项目进度, 不紧抓项目成本的控制, 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不进行全面的成本支出预测, 不评价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难点与重点在哪, 项目管理专靠经验, 临时拍脑袋, 导致材料领用无标准, 人员工作无定量, 费用支出无限制, 成本严重失控。另一方面也很难使参与建筑工程项目的所有人员具有成本意识, 只讲进度不讲质量, 产生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而在控制制度上, 尽管很多建筑工程企业内部有具体的成本管理制度, 但仔细深究, 却发现其成本管理制度一方面大多只是对简单的成本管理规章制度的套用, 将成本管理控制的理论照搬;另一方面实际并没有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如何实施做出详细的规定, 缺乏操作性和执行力, 这直接导致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制度成为了一纸空文。

1.2 项目成本控制措施不到位

一是, 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体现为事后控制的特点, 缺乏过程管理的组织设计, 忽视人、材、机的合理配置与衔接, 导致了一些问题, 比如对工程项目所需物资缺乏科学的成本预测, 产生材料采购过多、人力配备不足、设备闲置等严重影响工程项目施工的情况, 形成极大的无形成本, 又如材料的保管工作不到位, 管理不健全, 导致材料意外损失,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缺乏计划, 维护不及时, 阻碍了建筑进度;

二是, 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缺乏密切的监督机制, 建筑工程企业由于缺少成本事前管控的意识, 未能制定成本控制的目标, 并将其根据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加以细化。

1.3 项目成本考核奖惩体系不科学

成本考核是成本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成本考核基础是准确的成本核算, 而某些企业的工程成本核算却无法保证科学和合理, 在成本归集对象及成本归集方法的选择上存在不适合企业的情形, 这直接影响以成本核算信息为基础的成本考核工作。成本考核标准不恰当是工程项目成本考核的第二个问题, 在建筑工程项目考核实际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考核标准仅考虑成本最低, 这容易形成企业员工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错误思维, 特别对于工程项目而言, 工程质量是衡量工程施工作业的很大标准, 因此有必要将工程成本与其所对应的工程质量或实现的效益结合起来考核。另外, 建筑工程企业对成本管理的奖惩体系极不严格, 有些奖惩措施只是针对总体工作绩效的奖惩, 不能与项目挂钩, 有些奖惩措施虽是与项目相联系, 却在实际中没有明确而严格执行程序, 使成本考核奖惩成为空话。

2 改进成本管理的技术与制度措施

2.1 完善成本管理与控制制度, 强化预算管理控制

建筑工程企业在制度建设上:一是, 建立起全员的成本控制意识, 明确成本管理并不是单纯的成本降低, 而应该从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出发, 将采购、技术、研发、物流、财务等过程结合起来, 不仅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成本负责, 更需要其他相关部门共同承担责任。二是, 要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与控制制度体系建设, 注重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性, 根据企业工程项目业务实际设计成本管理与控制制度, 而非简单的将企业成本管控制度现搬用过来。三是, 强化成本管理与控制组织结构, 要以项目经理为管理主体, 以责任成本为基础建立责任成本管理体系, 形成牵头部门领导下各部门及控制中心、保障中心参与管理的有序组织。在预算控制方面企业应以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测算为基础, 做好工程项目目标成本概算, 灵活运用各种成本估算方法, 全面考虑时间和各种风险因素, 确定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及其他费用的控制目标, 然后会计部门根据项目的成本中心的责任中心制定详细的财务预算, 将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分摊到各个工作组, 进而分摊到各个活动, 形成清晰而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和责任目标。

2.2 严格四大成本控制措施执行

(1) 审核采购合同条款, 分析合同各种潜在风险, 对供货方不合理或苛刻的各种要求予以拒绝, 适时采用材料采购招标, 并对招标过程进行严密的控制;根据材料采购合同汇总各项目的材料采购明细表, 包括材料名称、供应商名称、联系人、数量批次、单价、总采购金额, 项目部上报材料款支付计划时进行核对, 防止工程款的移用;材料付款以项目经理编制的付款计划、材料入库单为依据, 结合材料采购明细表, 防止借账户套用资金;

(2) 进场材料要做好计量与验收, 采购材料到货后, 应当检验其数量、型号、规格和质量, 点验必须同时要有两人以上参加, 采购人员、保管人员及时办理材料入库手续。项目部会计不定期参与材料物资收发的监督管理, 及时发现并纠正工作中的问题;应开具我方的入库单交与供货方而非在结算单上直接签字, 以免重复结算;仓管员应根据实际清点数量填写材料入库单, 严禁以单抄单, 按照材料性质, 依据使用顺序妥善保管, 并尽量与工程项目施工地点临近, 严格材料盘点制度, 并将盘点结果报送财会部门, 由会计主管审核签字, 及时对盘点短缺查找责任;

(3) 严把材料领用关, 发出材料时, 应填写材料出库单, 出库单应写明领料部门及领料人并经其部门负责人的审批;对出库材料数量及用途进行详细登记, 并与项目成本支出预算计划进行对照, 看是否超过领用限额, 对超出限额的必须由相关主管领导批准, 会计部门要根据超额情况分析原因, 判断是否进行调整。

2.3 完善考核奖惩制度

首先,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考核标准要加以改进, 要以成本责任对象为中心, 将材料、人工、机械及其他费用归集到各费用中心、控制中心, 同时与成本控制预算目标进行对比, 分析成本目标执行情况;要建立定量考核之外的定性考核机制, 着重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进行评价, 体现成本效益配比的原则。其次, 严格奖惩制度的执行,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考核结果和评价标准, 对在成本管理中贡献显著的人员以财务激励, 对成本控制目标未达成的人员视其情况给予扣工资等惩罚措施, 以示警告。

3 结束语

总之,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针对一个过程而言的, 有固定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是对工程项目整个过程中所发生成本费用的支出控制, 是对建筑工程投标、施工、交付使用过程中, 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 这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是以降低成本为宗旨的。进行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成本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成本预算、成本计划、成本支出、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核算、成本审查等七个方面。在施工阶段, 建筑工程项目的负责人要对施工成本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 系统地总结, 从而分析、制定出项目成本管理计划, 根据计划严格控制项目施工的成本支出, 使其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项目既能够如期完工, 单位资金又得到了有效利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技术措施,制度措施,经济效益,综合效益,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黄英凌.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1 (12) .

高新技术项目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税收政策;抵税范围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2-0146-03

目前,高新技术产业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和优势行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世界各国政府纷纷转变战略,十分重视运用税收政策的手段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1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规模,通过贷款贴息、研发资助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建立政府引导资金和社会资本共同支持初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及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计划,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尽管如此,整体来看我国税收优惠制度因起步较晚,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较为成熟有效的税收优惠制度又存很大差距,税收优惠理论还不太完善。本文将基于此背景,深入透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若干

对策。

1 国外经验及最新的税收政策动向

目前,国外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免征企业关税与增值税、减免企业所得税、企业投资抵免、企业设备加速折旧、企业提取科研开发准备金、对高科技人才的税收优惠等。由于此类文献较多,本文将不再对此赘述,主要介绍一下发达国家通过减免研发税收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新做法:

美国:2009年,《美国创新战略》中提出要实现研发税收减免永久化的政策规定;2011年,《美国创新战略》中提出简化研究和试验税收减免政策。奥巴马政府还通过了17项不同的减税措施,各个州和地方政府在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方面也有诸多举措。如为了利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增长迅速的高新技术企业,新泽西州提出要将研发税收减免增加到100%。

俄罗斯: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税收优惠包括:对符合要求的研发型企业免征增值税;针对特定类型的研发工作(如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等)允许企业在税收核算时将这一部分的花费按其数额的150%上报;对专项资金(如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等)投资免征利润税等。如斯科尔沃创新区入驻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累积利润未达到3亿卢布、年收入未达到10亿卢布的高新技术企业可获得最长10年免征利润税、增值税及财产税等的优惠。

英国:目前,英国政府正致力于建立一套可预测的、更为简易的税收制度框架体系,其目标是要创造G20内最有竞争力的企业税制。具体做法有:R&D;投入在1万英镑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均可享受研发税收减免,大企业的研发税收减免为研发开支的130%,小企业的研发税收减免为225%。

澳大利亚:2011年,为了鼓励企业更多地开展研发活动,澳大利亚联邦创新、工业与科研部联合财政部推动研发税收减免立法。新税法预期每年将减

免18亿澳元的税收,激励高新企业投资创新

活动。

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整体协调性差,立法层次低

从目前我国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规定整体来看,缺乏协调性,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原则性。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缺乏整体性的考虑和衡量,往往具体的政策规定忽视企业的研发和创新环节,不利于企业和其行业总体实力的提升。此外,我国税收优惠制度缺乏基本的法律法规和税法通则的规范,大多散见于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单独制定或联合发布的各种规章规定中,因此税收政策的立法层次较低,缺乏了制度的稳定性。

2.2 单纯重视优惠数量,优惠环节错位

一般来讲,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主要集中在研发阶段,急需政府的积极扶持和帮助。目前我国税收优惠大多是针对企业规定的,以所得税优惠为主,而且更多地是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初创期和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从而忽视了对研究开发前期和中期的激励。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总体研发能力不强,处于资金积累发展阶段的现状。

2.3 优惠方式整体单一,优惠范围普遍狭窄

目前,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方式有两种:一是以直接税收减免为主的直接优惠,一是以投资抵税和加计扣除等形式的间接优惠。通常来说,直接优惠属于事后奖励,因此这将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带来不利影响;间接优惠更多地属于引导型或扶持性优惠,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更适合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需求。通过调研发现,我国主要是以直接减免税为主,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方式非常有限,而计提技术开发基金、科研准备金等方式少之又少。此外,我国的税收优惠范围过于狭窄,很大程度上缺乏税收优惠的普遍适用性。

3 完善相关税收优惠制度的建议

3.1 加强税收优惠体系建设,健全政策法律层次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从总体来看层次较低,而且执行过程不仅繁琐而且有失规范,因此,需要在明确税收优惠整体目标和原则性的基础上,制定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发展的全面性税收政策体系:通过对现有政策、法律法规的梳理归纳,增强它们之间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科学去掉零散优惠规定;逐步将税收优惠规定提升到法律层面,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的法律效力;此外还要加强税收监管,补充反税收优惠滥用相关规定,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高新技术企业滥用税收优惠的不良行为。

3.2 加强间接税收优惠力度,丰富税收优惠的方式

我国需要充分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强间接税收优惠力度,丰富税收优惠的方式。具体做法是将税率式优惠(直接)和税基式优惠(间接)综合并举,逐步加快税收优惠政策由税率式优惠为主向税基式优惠为主的转变,从而降低我国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波动风险。通常来说,需要加大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税基式优惠方式,主要包括税基扣除式优惠和延期纳税式优惠两种。此外,需要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相关税收优惠的制度规定,从而实现税收优惠向上游环节的延伸。

3.3 完善税收优惠制度结构,扩大抵税范围

自2009年开始,我国就推行了增值税转型改革,在“十二五”期间需要继续推进增值税完全向消费型的实质转变。需要在借鉴发达国家税收优惠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税收优惠制度结构,扩大抵税范围:积极完善税收优惠制度结构需要克服区域化的差别税制,实现税收优惠的普惠性;可以对通过认定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分批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允许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转让费、新产品试制费和宣传费等与研发相关的费用进行税额抵扣;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人员和关键个人的优惠扶持力度;对集成电路和软件行业内的企业实行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值税税负分别超过3%和6%的部分),而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适当扩大其覆盖范围,允许其他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也享受该项优惠政策。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制度,一方面需要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跟踪和把握最新的发展动态,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改革和完善。本文通过理论和调研的方法,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不过还有待于在后续的研究和实践中继续

完善。

参考文献

[1] 朱云欢.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3).

[2] 刘阳.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革新的探讨[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3] 李雪冬,江可申,魏洁云.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制度实施效果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

作者简介:周英(1971-),女,江苏南京人,南京科技广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

管理。

上一篇:关于月亮的诗句——《万山潭作》下一篇:检验科安全防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