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中悟情 想象中创新(共2篇)
朗读中悟情 想象中创新 篇1
朗读中悟情 想象中创新
朗读中悟情 想象中创新 (人教版第六册《荷花》)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花园小学 江巧红 【案例】 课件展示“池塘里的荷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满池的荷花千姿百态,生机蓬勃,在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形态之美。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 生:我看到荷花很美丽,真想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飞到荷花池中。 生:荷花太美了,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朵荷花。 …… 师:课文哪一段具体地写出了荷花的美? (生答第2自然段) (出示段,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抓住“挨挨挤挤”读懂了荷叶很多。 生:明明是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呢? 生:荷花在绿叶衬托下会显得更美。 生:我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而且荷花的形态很多很美。 师:荷花那么美,你能读出它的美来吗? 生:我还会加上动作呢。(生一边读一边加动作,非常生动、形象) 生:老师,“冒”可以换成“伸”吗? 师:你真会读书。你们说说“冒” 换成“伸”,好不好? 生:“伸”的意思是舒展开;“冒”是向外透,往上升。我觉得在这里用“伸”不够恰当。 生:我觉得用“冒”字好。因为“冒”写出荷花的动态美,还让人感受到荷花奋发向上的精神美。 师:荷花如此娇艳动人,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呢? 生:我想用笔把它画下来。 生:我想配着音乐美美地朗读。 …… 【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营造民主、平等、开放的氛围空间,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如,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你读懂了什么、“冒” 换成“伸”,好不好?等等。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使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教师引导学生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学生的创造热情空前高涨,画画、朗读……创造力得以充分的挖掘。《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应当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朗读中悟情,在想象中创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无疑,这是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应追求的目标
在朗读中悟情 感受文本的魅力 篇2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68-001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对低年级的朗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朗读不只是简单的见字读音,而是一种语言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朗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示范读,让朗读成为“催化剂”
好的范读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那么在我们范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情感充沛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教师范读时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语言,就能把书面语言还原为丰富形象的口头语言,就能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氛围,就能很好地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其声、其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共鸣。
2.时机恰当
范读不可滥用,应当选择恰当的时机,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课前的范读是十分必要的,老师动听的声音和极富感染力的感情能一下子感染学生。教师应准备充分,还应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课中讲读文本时,我们应选择重点的段落或特殊的句子加以示范,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中的词语,从而帮助理解全文。教师要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范读来打动学生的心,用自己准确的语言和满腔的激情来感染学生。另外,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到一些特殊的句式,如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这时教师恰当的范读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特殊句子的朗读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学《小池塘》这篇课文时,一开始学生读来如“白开水”一般,于是我便顺势抓住了文中的关键句子进行范读引领,范读时,声情并茂,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白云就像是一群可爱的小白鹅,星星就像是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听我朗读的孩子们仿佛走进了那个美丽的世界……就这样,通过范读,无形中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把对文本的情感体验传递给每一位学生,激起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进入文本中的情感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
二、情境读,想象中加深感悟
学生的情感世界是丰富的,但他情感的流露不是随时可以涌现的,而是需要慢慢地酝酿,找到一个“爆发点”,再激发出学生的深情和真情。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光靠纯粹的朗读技巧是无法读出感情的,只会让学生更无趣,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朗读与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是密切相连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而也只有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才能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它们不能孤立地进行,也无法孤立地进行。所以我认为只有给学生创设恰如其分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细胞,使他们进入情境、进入角色,读出自己的理解,达到较好的朗读效果,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读懂文本中所包含的情感。如一味地要求学生如何深情地读课文,那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如在教学《蜗牛的奖杯》第三小节时,我是这样问孩子们的,当时得了奖杯的小蜗牛是怎么做的呢?谁来说说。学生自由讨论了起来,这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师:小蜗牛们,我想采访采访你们!
师:吃早饭的时间到啦!小蜗牛,快过来吃吧!(咦,你怎么还背着奖杯呢?)生:我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飞行冠军。
师:心里都想着炫耀自己呢!
师:哎呀,天不早了,小蜗牛,快放下奖杯到软软的草地上睡觉去吧!好不好呀?
生:不,我睡在奖杯里。
师:为什么呀?
生:生怕被别人偷了。
师:哦,原来是这样!
师:蜗牛就是这样,白天背着奖杯到处炫耀,晚上就睡在奖杯里,真是太(引读)——“得意洋洋”了!
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一下子就走进了蜗牛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蜗牛的得意洋洋,并通过自己的朗读把那种得意的感觉读了出来。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也可以知道学生已经悟出了蜗牛的得意,我们还能说学生对课文不理解吗?没有自己的感悟吗?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学生一定能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三、表演读,感受文本乐趣
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自然语言积累也不足,老师就要想办法让孩子脑中产生的表象转化为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体验,是开启文本的金钥匙。”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带着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感悟诗歌内涵,可以根据孩子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喜欢的“演一演”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比如我在教学《江南》中描写鱼儿在荷叶间嬉戏的四行诗句时,我便让学生做做小鱼到荷叶下嬉戏的景象,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地举起了小手,于是,我把他们叫上了黑板,学着小鱼的样子,双手合拢,摆动着自己的身子,在荷叶下穿梭,当孩子们演得正欢时,我便马上问问那些孩子:“小鱼们,你们游得开心吗?”有的说:“很高兴,我要和其它的鱼儿一起玩耍。”有的说:“我也很高兴,我游到这儿,游到那儿,很自由。”还有的说:“我还想多找些鱼儿一起捉迷藏。”……看到孩子们有了这样的感悟,我便这样来引导孩子们:“小鱼们,现在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大池塘,让我们一起走到荷叶下,尽情地穿梭吧,一起来读好这几句小诗,把你美好的心情告诉老师和其它的小鱼吧!”这时的孩子们通过自己独特的表演方式,尽情地边演边读,感受着文本的美好。由此可见,表演读不仅能使学生较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能收到教师讲解所达不到的教育效果,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还这样说过: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加强朗读教学,能促使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感悟美、体验美,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意识、能力与品质的提高。朗读是“活”的,朗读使人感知、共鸣。因此,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千万不能忽视朗读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要充分摆正朗读的地位,重视朗读教学,使朗读真正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用精彩而实用的朗读实现我们追求的有效课堂。
【朗读中悟情 想象中创新】推荐阅读:
朗读者节目创新讲稿09-14
朗读中节奏运用09-18
朗读教学创新设计举例06-02
语文课文朗读中技巧10-07
想象创新能力06-02
想象创新论文07-13
语文中的朗读教学08-08
在朗读中感受语文美05-08
语文教学中朗读环节07-04
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朗读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