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大纲

2024-10-22

跨文化交流大纲(通用8篇)

跨文化交流大纲 篇1

东亚文化交流史 教学大纲(全校通识教育课)

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瞿 亮

20124116

一、课程对象及目的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们讲授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亚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思想交流,按照时间的顺序,以专题的方式讲授自古至今东亚文化交流的重要问题,重大事件。本课程涉及东亚自古而来的历史、宗教、思想、哲学、文学、美学等,相信不仅会适合哲学系、历史系、文学系、日语系等相关专业学生们在所修专业课之外进行知识拓展,而且对于理工科的学生而言,也能够激发他们了解我们与紧邻的文化交流历史,让学生们通过本课程,能够了解东亚文化沟通、交流的大致发展历程,并激发学生们对我们所处的东亚世界的文化发展、融通的兴趣,进而期待他们用于之后的文化实践与社会实践之中。

二、开设本课的意义

以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为核心的东亚世界,曾经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一端,与西欧、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佛教世界一同,构架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骨骼和筋脉,并影响至今。发源于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更是以其博大深厚、多元向上的朝气,形成了特有的农耕文化,并将汉字、书籍、儒学、宗教、服饰、审美观等,影响至朝鲜半岛与隔海相望的岛国日本。古代朝鲜、日本也通过汲取来自中国的文化养分,实现了社会、文化的跨越式发展。梳理古代东亚文化的特质以及古代中国文化对近邻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古代中国通过文化向心力对于周边世界的影响,为我国当今实现中华文化复兴,扩大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影响力,提供借鉴。

自明清易代之后,东亚世界在文化、思想领域逐渐渐行渐远,李朝、日本逐渐形成了新的中国观和东亚认识,并随着西洋入侵与近代日本的军国扩张,加深了这种文化疏离,二战之后,更是随着意识形态对峙的增强以及新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泛滥,东亚成为了最难以实现文化认同的地区之一,分析东亚思想、文化内部渐行渐远的过程,分析阐述其形成的原因,有助于了解造成东亚国家官方及民间鸿沟的障碍,在争取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同时,兼顾周边世界的友好发展,共同促进东亚世界的和平、安定与和谐发展,并为实现类似于欧洲联盟的东亚共同体,提供文化方面的借鉴。

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着日韩、港台这些东亚国家与地区经济的腾飞,融合了古代东亚价值观的现代大众文化开始勃兴。日本的动漫、流行歌曲、电影及电子游戏,不仅激励了启发了其国民,而且以其东西兼具的多元特质,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成为文化软实力最为强劲的国家之一。韩国在实现“汉江奇迹”后,继而开始注重文化建设,而今业已以其电影、流行音乐、综艺节目、足球,逐渐发展成为影响世界的文化大国。港台地区也在上世纪80、90年代,迎来了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将古代中华文化的精髓与现代工业文明相结合,造就了香港电影的繁荣,台湾乐坛的鼎盛,并对中国大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梳理、分析战后日韩港台的大众文化与中国大陆的互动与交流,有利于为我国提高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借鉴,也对东亚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提供帮助。

三、授课条件

本人硕、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专业为日本思想文化史,自硕士阶段以来,一直着手于日本文化发展的研究,近年来,关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之间的文化交流,并于2007年参加了高丽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东亚三国语言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了日文论文,同年,参加南开大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举办的“近代化过程中东亚三国的相互认识”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申请日本国家交流基金的海外留学项目,赴日学习半载,期间访问了日本的东北大学、京都大学、立命馆大学、东洋文库、立教大学等高校与研究机构,并与韩国首尔大学、中央大学、东亚大学的博士生有过广泛交流,2010年,与博士导师赵德宇合著《近现代日本文化史》,被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人的博士论文选取“日本近世的修史与史学”为题,探索了近代之前,中国与日本的书籍、史学交流,对东亚文化这一领域较为熟悉,相信通过本人的不断学习与努力,能够在学校将这门课程做好,让学生有所启发。

本人在就读求学于日本研究院期间,曾经积累了一些与东亚文化交流相关的参考书籍,并收集了关于美学、服饰、佛教等方面的照片、图片,在讲授课程时,可以通过电子课件,更为生动、直观地讲授内容。

四、授课方式

本课程力图以讲稿教授为主,并通过收集了大量资料的多媒体课件,更为深入浅出的梳理东亚文化交流的过程。主要以历史学的实证主义方法,授课以客观对文化交流的事实进行梳理为主,同时,站在中国研究者的立场,适当地对于其中的文化事件、文化问题,做出批判性的评价。

五、授课内容及结构

整个课程共10个课时,每个课时讲授一个专题,总共十个专题。全课大体按照时间顺序,对东亚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及标志性的文化事件进行梳理、分析,其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讲 总论 从思想文化的角度认识东亚

一、何谓“东亚”

二、东亚文化交流的过程一览

三、作为东亚文化源流的中华古文明

四、共性与个性

第二讲 从表及里:汉字与汉籍的东亚环流

一、作为思想方式的汉字

二、中国周边世界的汉字、汉文潮流

三、汉籍的书籍之路

四、周边世界对汉文、汉籍的运用与逆输入 第三讲 儒学在东亚世界的变容

一、儒学的兴起并成为东亚的共通价值

二、宋明理学在朝鲜、日本的嬗变

三、“士”在东亚的不同境遇

四、儒教文化圈的虚像与实相 第四讲 佛教在东亚世界的衍化

一、佛教东传与中国的思想变革

二、东亚文化交流中的僧人

三、禅与东亚美学

四、佛教在现代工业文明中的新作用 第五讲 建筑、服饰、戏曲中所见的东亚价值观

一、庙堂与江湖——东亚宫殿、佛堂与亭台楼轩

二、作为政治象征的汉服

三、韩服、和服的美学价值与政治意味

四、从模仿到衍化——中国戏曲在日韩的境遇 第六讲 明清易代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龟裂

一、华夷思想视角下的明清易代

二、李朝的“小中华主义”

三、从中华主义到神国思想的嬗变——近世日本的华夷观变迁始末

四、渐行渐远——清代之后东亚的文化疏离 第七讲近代化过程中东亚三国的文化抉择与交流

一、西洋扩张下东亚各国的文化抉择

二、中、朝、日三国近代不同境遇的文化思考

三、师生位置的转换——甲午战争在东亚文化交流史上的意义

四、近代日本对于东亚文化的影响 第八讲 日本帝国搅动的“超克”闹剧及其影响

一、从“脱亚入欧”到“东洋先驱”的角色转化

二、亚洲对抗欧美的“近代超克”——军国主义控制下的“大东亚”闹剧

三、扭曲的皇国史观与历史问题

四、“近代超克”的副作用

第九讲 日韩港台大众流行文化与中国的互动

一、民主化之后日本大众文化的勃兴

二、异军突起——韩国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

三、中华文化的新春——改革开放后港台与大陆的文化交流

四、当代中国风与日韩风的互动

第十讲 作为文化共同体的东亚何以再度成为可能

一、战争后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的障碍

二、新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与主权利益下东亚互信的困难

三、信息技术革命下的新契机

四、中国复兴背景下的新机遇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按照学校规定的考核要求考察学生,平时成绩以学生的到课情况为基准,期末以论文和报告的形式,考察学生对于本课程的理解程度和完成状况,要求学生参阅相关书籍和影视作品之后,独立完成,反对抄袭论文的行为。

六、参考书目

钱穆:《中国文化概论》,商务印书馆。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叶渭渠:《日本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商务印书馆。杨昭全:《韩国文化史》,山东大学出版社。

赵德宇、瞿亮、张博等:《日本近现代文化史》,世界知识出版社。孙卫国:《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商务印书馆。

杨雨蕾、魏志江、蔡建等:《韩国历史与文化》,中山大学出版社。丸山真男著、刘岳兵译:《日本的思想》,商务印书馆。

(日)滨下武志著、王玉茹等译:《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区域和历史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赵德宇:《西学东渐与中日两国的对应》,世界知识出版社。

(日)丸山真男著,王中江译:《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三联出版社。(美)贝拉著:《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起源》,三联书店。(日)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商务印书馆。

武安隆:《文化的抉择与发展——日本吸收外来文化史》,天津人民出版社。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梁荣若:《中日文化交流史稿》,商务印书馆。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王金林:《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李寅生:《论唐代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巴蜀书社。李寅生:《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巴蜀书社。王文亮:《圣人与日中文化》(上、中、下三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陆坚、王勇主编:《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杭州大学出版社。王勇、王宝平主编:《日本文化的历史踪迹》,杭州大学出版社。王宝平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葛荣晋主编:《中日实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焕英编著:《孔子思想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村春作、陶徳民、高津孝、岩月純一:「訓読」論——東アジア漢文世界と日本語,勉誠出版。

福井重雅先生古稀・退職記念論集:古代東アジアの社會と文化,汲古書院。田中正俊:東アジア近代史の方法,名著刊行会。

跨文化交流大纲 篇2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某一人群活动圈内形成的一套约定俗成的意义体系。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 各个民族都有其特性, 其文化也各有特色。在不可抗逆的文化方式影响下, 人们形成了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有鲜明特征的不同文化身份。比如, 中国人的顺从自然、注重过去、追求宁静、隐含个性的价值取向, 与西方人的天人相分、着重未来、个性张扬、追求创新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文化在语言交际上表现为:汉语注重人际关系, 以情为出发点, 英语注重客观事实, 以事实为出发点;汉语不受形式逻辑的限制, 可以进行丰富联想的直观表述, 而英语是一种理性语言, 有很强的逻辑层次。如不了解中西方思维文化的差异, 对语义的理解就只能停留在语法意义的层面上。

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 一靠自身创新更新的能力, 二靠外来文化的不断补充。这二者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 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没有各种不同文化的互相交流、融合、创新, 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就无从谈起。美国作家爱默生在《美国学者》这篇文章里说道:“从遥远的古代流传下来一个寓言:从一开始神就将人塑造成各种不同的人, 这样人就能更有益于自身, 就像手被分成五个手指头以更好地互相协作一样。这个寓言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只有一个完整的人——世上各个具体的人只是部分展现人的特征, 你必须在整个社会中才能发现这个完整的人。”由此, 我们可以作进一步引申, 即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在反映人性的完整丰富性方面也是具有互动互补性的。

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实现信息传递, 获取信息, 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二是吸纳对方文化、价值观念中的积极成分, 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

二、文化态度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在跨文化交际中, 仅有对异文化的感知是不够的, 还要有正确的文化态度。英国语言学家Littlewood认为:“当我们采用一种新的语言模式时,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就放弃了原先的文化身份。”同时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民族的存在, 也是以民族文化记忆为标志的。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生活同质化趋势的日益明显, 人们传统文化意识发生了质的变化。那种因不能共享同一文化环境而产生的文化冲突, 在逐步被文化移情所缓解。但是坚持本民族文化身份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既是每一个“世界公民”的心理需求, 也是多元文化的客观必然。21世纪人类的经济文化交流进入全球化的时代,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更为明显。跨文化交流不仅需要人们具备语言应用能力, 还需要人们具备文化理解能力。在与异文化的碰撞中, 我们应该既为本国文化而骄傲, 又要欣赏、尊重、学习、宽容其他不同文化;既不能放弃对异文化的感知, 也不能完全丧失母语文化身份。总之, 理想的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对话式的交际, 是任何一方都不被忽视而双方又有互相尊重、互相肯定的动态交流方式。

目前全球化浪潮高涨, 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文化是否会“一体化”的担忧。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而英语无疑已成为世界的共同语言。2000年末, 英国政府宣布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数已经超过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数;而美式英语则相当于网络世界的普通话。到2000年止, 全球互联网有60%以上的内容来自美国。有学者担心, 随着美国文化产品大量涌入世界各国, 可能会使一些国家民族原有的文化受到压抑, 失去“活性”, 最后重新成为文化霸权的牺牲品。人们应该清楚,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素质的标志, 是其精神和灵魂所凝聚的神圣寄托。要保持民族独立, 首先就应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因此, 在跨文化交流中应坚持如下原则:一要树立文化平等观、语言平等观。二要克服文化的自我中心论。不克服文化的自我中心论, 就无法实现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三、如何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普遍, 可是在跨文化交流方面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 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不平衡。西方文化在交流中逐渐取得优势, 而东方文化则有失去自我特色而被同化的危险。实际上,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双向交流过程, 交流双方都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并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 是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

目前, 在跨文化交际领域确实存在着文化迁就主义的倾向, 即苛刻要求我们的外语学习者宽容外国人。如, 为论证“文化差异”所举的例子都发生在中国。人们总是责难中国学生因为不懂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而讲话不得体, 这是不公平的。跨文化交际不仅是交际双方语言的交流, 更是社会文化的交流, 双方应该相互体谅以促进交流。中国学生确实应该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性, 但是外籍教师也应适应中国的文化。我国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 学习者所接触的材料中对英语语言文化介绍、研究的比例较大, 而对本国文化从外语学习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比例很小, 结果很多外语学习者不懂得如何用外语表达中华民族的文化, 不懂得如何表达那些汉语所特有的对联、成语、典故、歇后语等等。我们通过外语了解西方文化, 同时也期望西方通过该语言了解和吸收中国文化。如果我们无法准确地用英语表达我们的传统文化, 那么世界何以了解中国呢?因此我们应加强跨文化平等交流意识, 研究如何用外语谈论中国, 让世界了解中国。

学习西方语言并不意味着要盲目地屈从于西方文化, 而是要在了解的基础上吸收其营养。而且, 我们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还必须要求西方人逐渐熟悉中国文化, 了解中国的风俗习惯。中国与英语国家只有本着彼此尊重的原则, 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交流, 才能跨越因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跨文化交流。

解决中国与西方文化交际不平等的问题, 首先在意识上要遵循跨文化交际的伦理指导原则——平等交流意识, 树立文化平等观与语言平等观。放弃民族特点与文化身份去学习外语, 是绝对不可取的。在跨文化交际中, 应从目前对西方文化的迁就与从属转变为东西文化相互传播、相互借鉴, 这样才有助于不同文化人群之间的交往达到更高境界。其次, 在思想上应相互理解。要达到平等的跨文化交际, 相互理解显得尤为重要。东西方文化不同, 语言也不同, 文化差异显而易见地体现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之中。在跨文化交际中, 应该承认差异并允许差异共存。要使交际顺利进行, 就应以对方的价值来看待和评价对方的行为, 容忍、尊重并理解别人和自己的不同, 不能拿自己的语用规约做标准来衡量和评判对方的语言运用。要提高跨文化平等交际的功效, 就应使交际双方能充分发出属于自己文化的声音, 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 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要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流, 一方面要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 同时又要放弃以东方普遍性替代西方普遍性的整体置换术。东方与西方在全球化中将形成汇合、交融和互渗的关系。

强势文化社团对弱势文化社团实施控制的问题, 以及弱势文化社团对自己文化身份加以捍卫的必要性自然成为不可或缺的话题。我们不能因为看到强势文化社团和弱势文化社团之间的不平等, 就对弱势文化社团向外来文化开放学习持保留态度。如果强势文化社团因走向封闭而激化文化冲突, 对它自身来说这是步入衰落的警示, 对于弱势文化社团而言, 必须勇于回应挑战, 而不能视其为自我封闭的理由。人类学家波阿斯 (Franz Boaz) 曾对欧亚文化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作过这样的评论:“文化的进步取决于某一社会是否有机会向相邻社会的经验进行学习, 人类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一个社会的种种发现向其他社会传播, 其间的接触愈广泛, 学习的机会愈大。总的来看, 文化最简单的部落封闭的时间最长, 因而未能从相邻社会的文化成就中获益。”

结束语

在跨文化交流中, 人们会遇到不同的文化。面对不同的文化, 我们应采取“求同存异”的态度。两种文化都面对着许多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在发展高科技和与高科技直接相关的教育方面, 求同占据主导地位。大家都在考虑充分利用科技和教育来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存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这是因为一种文化最富有魅力的地方在于它的个性, 而不是它的共性, 在于它的特殊而不在于它的一般。因此, 求同和存异这两个方面不可或缺。既要注意到同中有异, 也应注意到异中有同, 对这个方面应该给予同等的重视。在中西交流中, 我们不要有自大情绪, 也不要有自卑情绪, 而应正视中、西文化的差异并尊重西方文化, 学其长, 避其短。只有持这种态度, 才能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中吸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摘要:文化交流的目的是人类互相学习、共同享受各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 所以文化建设中无论从世界角度还是从民族角度来看, 保护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都同等重要。各国家民族之间只有本着彼此尊重的原则, 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交流, 才能跨越因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多元文化,文化交流,全球化,同质化趋势,平等交流

参考文献

[1]张哲.强化文化平等交流意识, 改革外语教学和教材内容[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 (1) .

[2]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7) .

[3]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4]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5]张德明.多元文化杂交时代的民族记忆问题[J].外国文学评论, 2001, (3) :11-16.

跨文化交流大纲 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因素; 教学重点

一、前言

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实现顺利的跨文化交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充分意识到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要增强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的敏感性,意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学习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用各种手段、方法将目的语言文化融入到课堂中来,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取得较好的语言学习效果。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途径

1.注重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大量本民族的文化内涵,许多词汇都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概念意义这一表层意义上,而忽略了词汇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内涵。如果对目的语文化缺乏了解及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往往会造成理解上或用词上的错误,甚至导致交际上的失败。针对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入文化背景,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学习文化。例如,“individualism”这个词汇反映了英美人的个人独立意识,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立奋斗精神。在西方的历史和文化中它是一个褒义词,和民主、平等、人权相对等。但在国内很多人把“Individualism”作为一个贬义词把它译成“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是我们所崇尚的集体主义的绝对对立面。通过剖析这一词的文化内涵,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一个民族的特有心理,也让他们成功地比较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2.导入有文化背景的习语或典故

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往往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社会观点和态度。例如英语中有“Aswiseasan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这样的说法,表明在英美国家人们把猫头鹰看作是智慧的象征。然而,在中国有些人认为看到猫头鹰或听到它的叫声就要倒霉。汉语中的“夜猫子进宅”意味着这家厄运将至,夜猫子就是猫头鹰。在认识习语的过程中如果抛开特定的文化背景而孤立地看待习语的存在与含义,往往会觉得它在文章中的含义晦涩难懂,从而影响对其传达信息的接受。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的第四单元《ExperiencesinExile》文章中有这么一个句子:“Getoffthetrainontherightfoot,mymothertellsus.”其中包含了一个典故“getoffonthewrongfoot”,相传在西方早上起来的时候,不可以左脚先着地,认为这样往往是不吉利的。后来“getoffonthewrongfoot”就引申为“一个不吉利的开端把事情弄糟了”。文章中的母亲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开端或做事顺利,才告诉他们要“Getoffthetrainontherightfoot”。教师讲解这个典故的来历,学生便能真实理解作者的意图。

3.结合社会历史政治背景进行教学

社会文化背景的介绍是文化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例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五单元的《AMiserable,MerryChristmas》,在讲解课文之前对圣诞节的一些习俗——圣诞购物、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晚宴等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七单元中有两篇涉及枪支的文章,对美国枪支管理政策的介绍和枪支引发的社会问题的讨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4.指导学生课外的文化导入

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尤其是大学英语,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感受文化差异,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与文化现象有关的书籍、报纸和杂志,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还可主动与外籍教师接触交谈。例如有的影片不仅能学到英语知识,还能从中悟出人生哲理。影片《阿甘正传》里,无论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还是人物关系的变迁都有着与中式思维不太相同的地方。如:阿甘在影片的最后说:“Idon’tknowifweeachhaveadestinyorwe’realljustfloatingaroundaccidental-likeonabreeze.ButIthinkthatmaybeit’sboth.Maybebotharehappeningatthesametime.”这是阿甘对命运的思索。人的命运是按照一定的轨迹运行,还是像羽毛那样漂浮不定,或许两者兼有,或许两者同时发生。这些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文化差异以英文影片的形式让我们了解了西方文化及其特点。

三、文化教育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1.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需要同等重视

目的语文化教育应重视比较异同。母语文化在学习者的认知与思维中占据主导,学习目的语文化要通过内在认知体系的转化才能完成。比较异同能够让这一过程更加顺利,并带来更加透彻的理解。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倘若无法用目的语表达母语文化,这不仅是学习者的失败,而且是教育者的失败。

2.文化教育的终极目标

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我们希望学生“是具有批判性眼光并信守道德准则的国际化人才”,这就要求他们对任何目的语文化都能做到在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进行批判性学习。教师需要通过“授人以鱼”最终“授人以渔”。教师自身须秉持正确的文化教育原则,给学生带来积极的、科学的文化观。

四、结语

英语语言的学习绝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在当今社会背景下,面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文化教育必须有效地融合到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来。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可以采用情境融合、阅读分析、写作练习、培养文化意识等多种教学方式来进行文化教学。教师要博览群书,不断学习,努力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洋池.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6.

[2]肖淑云.文化教学二十年:回顾与思考[J].学术论坛,2007.

[3]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企业文化课程大纲 篇4

主办单位:深圳市哲信管理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深圳市哲信管理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培训时间:2012年6月30日

培训地点: 昆山

收费标准:1280元/人

联系方式:0512-87888123

联系人:魏女士

传真:0512-36627968

邮箱:1420796333@qq.com

课程背景 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知识形态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公司创立伊始到成长,积淀了一定的文化底蕴,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树立“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理念,要对原有文化进行整合和创新,营造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积极推进文化强企战略,努力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形象力和核心竞争力,营造“企业有生气、产品有名气、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的发展环境和精神面貌

课程安排:

课题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课题二:【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

课题三:【企业文化的落地】

课前准备

1、请收集企业文化营造,提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2、请汇总企业文化营造的难题难点,作为课堂讨论的案例之一

课程收益

1.明确企业文化的真正意义与内涵;

2.明了企业文化建设具体思路;

3.开阔企业文化建设的眼界;

4.提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程度

课程大纲

课题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案例:猴子的故事

引发思考:有多少人去思考周边的文化形成的原因

接受现有文化和改变现有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一、企业文化认识误区

口号+活动

抄袭、剽窃

不能持之以恒

建立过程言行不一

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定义

三、企业文化的结构分析

1.第一层:表层 物质文化 视觉识别

2.第二层:浅层 行为文化,外显的人的行为表现

3.第三层:中层 制度文化,显示文化的规范

4.第四层 核心层 精神文化

四、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课题二: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

一、儒家文化

二、佛教文化

三、道教文化

四、传统文化给现代的中国人带来了什么?

课题三:企业文化的落地

一、判断组织模型和企业文化状态

1.竞争性价值观模型

2.基于方格理论的分类

二、企业文化的模式

三、氛围的选择

1.奉献型企业开办初期

2.凝聚力型公司大了以后,人心开始涣散的时候

3.形象型有社会知名度了

3.竞争型竞争行业 家电

4.学习型

5.创新型

四、建立文化卡

1.设定企业理念诉求方向

2.企业理念要素的语言表征

3.语言表征的精炼与概括

4.以大量的案例、实证来证明强化企业文化理念

五、佛学六和敬与企业文化打造

讲师介绍

哲信咨询老师的讲课风格为:生动自然,风趣幽默,复杂的理念简单化,高深的道理通俗化,平常的语言美声化,鲜活的案例身边化,以真性情赢得真掌声。学员中最高的赞誉之词是:摆小摊都管用。

•培训服务的客户:

《企业文化》教学大纲 篇5

《企业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企业文化》是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专业选修课程,是自设选修课。同时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本课程开设一个学期。

通过《企业文化》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能初步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用企业文化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文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企业文化》这门课程,首先是要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其次作为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企业文化》的学习将为学生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作为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和选修课程。

三、课程的特点

1、本课程属省开选修课程,授课时注重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掌握基本规程和方法。

2、本课程理论内容较多,因此,授课时在注重实际操作的同时,还要注意理论的系统化结构体系的完整,力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企业文化》是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部分。基础理论部分考试及实践环节考核的比重、难度,将根据课程教学的不同层次要求为依据。对《企业文化》的分类管理教学内容,分成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等三个层次来要求。了

1解的内容主要是企业文化学科的一些常识,以及历史概况和发展动态;掌握的内容主要是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的内容主要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概念,基本原理的应用。属于了解层次的,考试时所占份量较轻;属于掌握和熟练掌握层次的是考试的重点。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本课程的授课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录像、IP课件、VCD等各种教学资源,通过案例教学、实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既能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又能熟练掌握基企业文化基本运作规程和方法,解决企业文化企业的实际问题。避免照本宣科,灌输纯理论。

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既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又要避免为了应试死记硬背,应当结合企业文化岗位实际,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讲课,或深入企业搞调查研究;并按计划完成实习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以致用,掌握企业文化基本知识与服务技能,成为合格的人才。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企业文化》课程总学分为3学分,总学时54学时。2005年秋季开始开设,以后每学期滚动开设。教学环节建议采取录像、面授、IP课件和实践环节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企业文化》学时分配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1、文字教材

《企业文化》由定雄武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为本课程的主文字教材。

《企业文化》共8章,主要讲授企业文化基础理论知识,全面、系统、具体地讲解企业文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程与方法、岗位工作技能要求等课程内容。教学层次要求熟练掌握或应用的部分是讲授的重点,约占全部知识的50%。

《企业文化》教材、学习指导,采用章前导学、旁批、章小结、案例分析、测验题。书后含旁批、章小结等。学习指导形式是主文字教材内容的浓缩、提炼和必要说明、解释。目的是便于学生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重点和难点。每章所附的测验题有助于对本章知识内容深入理解与强化。

2、音像教材

(1)《企业文化》制作3讲,6课时IP课,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点地讲授。(2)《企业文化》制作3个小时的录像课,介绍企业文化的主要环节。

(3)为方便不能上网的学生的学习需要,本课程将根据《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设计精讲VCD光盘。

三、教学环节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本课程的教学要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收看录像、IP课件、直播课堂、网上教学辅导等方式进行学习,没有网络条件的地方还可以使用VCD教学,各教学点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学助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

2、教学单位组织必要的集中辅导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应安排一定量的集中辅导。不得减少课内时数和实践环节时数。(见课内学时分配)

3、形成性考核

《企业文化》配有形成性考核作业。形成性考核作业是学生学好本课程的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逐步加深对课程中各种概念的理解、熟悉基本理论、基本规程、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企业文化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

4、考试

考试题目要全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同时要做到体现重点,题量适度,难度适中,题量和难度的梯度应按教学要求的不同层次安排。不出难题、怪题。

本课程考试方式:《企业文化》考试方式为闭卷,时间90分钟。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企业文化概述导入案例 鹰的重生第一节 企业文化的内涵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作用和意义第三节 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本章小结思考题

1-1 华为如何打造销售铁军

案例1-2 反思惠普企业文化变革内伤 2 企业文化的构成导入案例 海尔文化

第一节 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第二节 企业的物质文化第三节 企业的精神文化第四节 企业的制度文化第五节 企业的行为文化本章小结思考题

案例2-1 摩托罗拉注重文化理念的培养案例2-2 电脑帝国的企业文化 3 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导入案例 一则小幽默第一节 企业形象概述第二节 CIS与CIS设计

第三节 CIS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本章小结思考题

案例3-1 全球著名品牌的产品命名案例案例3-2 你的VI为何会失败 4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

导入案例 CEO决定企业文化第一节 企业家概述第二节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第三节 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本章小结

思考题

案例4-1 天士力:“三个人”的文化

中国文化通论教学大纲 篇6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通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 课程代码:01228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学时数:3学分54学时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

制订人:马骏 修订日期:2007年3月10日 审核人:韩明 审核日期:2007年3月15日 审订人:莫其逊 审订日期:2007年3月20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中国文化通论是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也是本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之一。中国古代文化渊远流长、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特色,它对于中国古代乃至于当代的政治和人们的各种社会生活多产生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不仅有利于学生分析各种历史现象和今天的各种社会现象,而且有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古代民族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服务。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脉络和成果,较为深入地掌握各种主要文化现象的特点,提高对文化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以便准确地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状况和当前的国情,并使这种能力和认识渗透于各门课程的进一步学习之中。同时,培养学生进行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的主体意识,为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1章 绪论(理论讲授3学时)

掌握“文化”的内涵与界说,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认识学习《中国文化通论》的目的、意义,了解学习方法。

讲授内容: 1.“文化”界说;

2.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3.目的、意义和方法。

重点: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定义;中国文化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中西文化特点的比较。

第2章 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理论讲授10学时)

了解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殷商西周时期:从神本走向人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秦汉时期的一统帝国与文化一;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文化隆盛的隋唐时代;两宋时期理学建构与市井文化勃兴;辽夏金元时期游放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明清的文化专制与启蒙、开新。

讲授内容:

1.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2.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3.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4.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5.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6.隋唐:隆盛时代。

7.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8.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9.明清:沉暮与开新。

重点:各历史时期文化的主流特征。

第3章 姓名字号(理论讲授3学时)

了解姓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全国姓氏的数量,掌握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与西方国家姓氏制度的比较),姓氏的主要来源,名与字的关系,理解分析“号”在唐宋流行的主要原因。

讲授内容:

1.姓氏的产生与发展。2.姓氏的主要来源。3.全国姓氏数量。4.中国人的名、字与号。

重点: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姓氏的主要来源;名与字的关系;“号”在唐宋流行的主要原因。

第4章 宗教信仰(理论讲授6学时)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宗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并对古代宗教的历史分类、基本特点和文化功能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讲授内容: 1.多神信仰与三大崇拜。2.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3.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4.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5.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重点:中国宗教文化的特点和功用,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道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难点:如何理解佛教的中国化和中国化佛教。

第5章 教育 科举(理论讲授10学时)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教育和科举制度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古代教育的历史发展、辉煌成就和优良传统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同时,在了解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客观而公正地分析和评价科举制的流弊与功过。

讲授内容:

1.古代的学校教育。2.书院的兴起与衰落。3.古代的家庭教育。4.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5.科举制的流弊与功过。

重点: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点,“太学”“国子监”等的由来和职能,书院教育在历史上的三次高潮,“宋初四大书院”、“南宋四大书院”、“讲会制度”,古代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流弊与功过。

难点:如何评价科举制度。

第6章 典籍 科技(理论讲授6学时)

了解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熟识古代文化典籍;了解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理解掌握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分析其在近代落后的原因。

讲授内容:

1.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2.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3.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4.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重点:“四书五经”的定义,“经史子集”分类法,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3世纪以后中国科学技术的理论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难点: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科技的实用性特征和整体观的研究方法对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第7章 各类艺术(理论讲授10学时)

了解原始彩陶、青铜纹饰等远古艺术,了解掌握建筑、雕塑、书法、绘画、音乐、戏曲、楹联等各门类艺术各自的发展、成就及其特点,分析把握较之西方艺术中国传统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特征。

讲授内容:

1.辉煌的远古艺术。

2.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3.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重点:古代建筑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古代桥梁的特点和美学风格,园林艺术的特点,书画艺术名家名作;中国画和西洋画不同的艺术特征,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楹联艺术的特点。

难点:较之西方艺术中国传统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特征。

第8章 风俗习惯(理论讲授6学时)

理解掌握中华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共同特点,了解茶酒、烹调、服饰、婚、葬、花木、节日、崇尚和禁忌等方面的习俗的形成、发展和特征。

讲授内容:

1.中华民族风俗习惯的共同性。2.饮食文化。3.服饰文化。4.婚俗葬俗。5.传统节日。6.崇尚和禁忌。

重点: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共同特点,陆羽与《茶经》,酒的文化功用,中国烹调的特征及其中国菜的菜系,中国服饰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在各时代的特征,中国节俗不同于西方的特色。

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内容博大精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所以必须强调要大量阅读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教学过程以讲授为主,并辅以课堂讨论、课外阅读和作业练习。在教学时尽量采用讨论、分析与总结的方法,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历史感、相应的思辩能力以及对当前文化现象的实际分析判断能力。增加讨论课的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二)作业

根据章节内容,布置习题(以小论文的形式为主)。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对外汉语专业所有课程均有深刻的内在联系。通过本课程学习,既可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又可加深从文化学层面上对各门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建议教材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二)教学参考书

1.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跨文化交流大纲 篇7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 自从举办了澳洲和美国两个海外专场之后, 外国嘉宾以及海外华人竞相亮相, 频频登场。有专家说, 《非诚勿扰》打开了全球恋爱版图, 由一个国内的电视节目走向了国际, 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非诚勿扰》何以能在国内同类节目中独占鳌头, 并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究其原因, 是节目的不断创新。但是在推陈出新的背后, 折射出的是该节目已经大大超越了最初相亲的宗旨, 致力于打造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平台。

一、打开全球恋爱版图

外国嘉宾纷纷登场。作为国内的一档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 节目组在嘉宾的选择上并未局限于中国本土嘉宾, 而是把视野扩展到全球范围, 充当“国际媒人”。从第一位外籍嘉宾美国帅哥鲁志焰, 到英国的环保哥王豆腐, 日本美女矢元小梦、佐藤爱, 韩国姑娘尹颂尔、李贤淑、金真, 俄罗斯姑娘尤莉娅, 乌克兰美女杜兰妍, 不同国度不同地区的外籍嘉宾为《非诚勿扰》带来异国风情。据统计,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嘉宾已经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洲。截至2011年10月底, 该节目共出现过111位外籍嘉宾, 其中男嘉宾56位, 女嘉宾55位, 成功牵手20对, 男嘉宾牵手概率高达36%。[1]

举办海外专场。众所周知, 《非诚勿扰》是一档借鉴国外相亲节目模型的电视节目, 为了体现自身的特色, 塑造栏目个性品牌, 提升国际影响力, 满足广大“剩男剩女”的需求, 节目组花费巨资, 把“战场”延伸到了海外。自从2011年7月播出的“澳大利亚专场”以及10月播出“美国专场”两场海外专场后, 引发了海外相亲的热潮。而越来越多的华人和外籍嘉宾也期待通过《非诚勿扰》的平台展现自己, 找到理想的另一半。《非诚勿扰》制片人王刚之前接受采访时表示, 这样的制作模式在国内相亲类节目中也是从未有过的。《非诚勿扰》和美国中文电视台、澳华中文网等海外媒体进行专场的前期招募, 华人界也给予巨大关注, 报名总人数近万人, 境外媒体报道转载超过百篇, 节目播出后更是好评如潮, 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精神得以彰显, 节目升格成跨文化交流的平台。[2]

从外国嘉宾的纷纷登场到海外专场的举办, 《非诚勿扰》的“动作“越来越大, 这一切得益于节目组超前的国际化视野和理念。《非诚勿扰》这个小小的电视栏目, 在打开全球恋爱版图, 给世界各地的“剩男剩女”们提供婚恋交友大舞台的同时, 更是搭建了一个异国择偶观、婚恋观的交流平台。

二、打造跨文化交流平台

人类已进入全球化时代, 跨文化交流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媒介的全球化, 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网络更显示出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媒介化社会正使我们生活在人际关系急增的状态, 使人与人之间的时间与空间距离缩小甚至趋于消失, 我们与他者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而且无论是在对象的选择还是在交往的性质上, 都要比以往自由得多, 形成了无限延伸的‘桥’。”[3]也就是说, 媒介作为桥, 正日益显示出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纽带作用。同时, 媒介也在扮演着“沟”的角色, 从而使跨文化交流也常常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冲突和障碍。缘何《非诚勿扰》这样一档局限于本土收视的地方卫视婚恋节目能够克服障碍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呢?笔者认为, 主要原因在于:《非诚勿扰》淡化了文化差异性, 突出的是人类的共同命题——爱情;以人性关怀为基本切入点;以人物、故事情节为文化叙事焦点。

以人类的共同命题——爱情为终极诉求。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中国人外国人概莫能外。古今中外的“诗人们以饱蘸情感的笔墨, 表达他们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爱情的礼赞;描摹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爱人形象;抒写得到爱情后的幸福、愉悦及与所爱之人生离死别的痛苦、忧伤”[4], 这是中西爱情诗所拥有的共同主题。

尽管中西爱情观因为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等原因而有着明显的差异, 但这并不妨碍人类对爱情的同样渴望和赞美。因为爱情和健康、环保等一样是人类的共同命题, 体现的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非诚勿扰》这档婚恋交友节目即是以人类的共同命题——爱情作为终极诉求, 所以才能得以实现关于爱情、婚姻的跨文化交流。

在这个舞台上, 绝大部分嘉宾来自中国本土, 即使都是中国人, 他们的婚恋观也因为各种原因而呈现出诸如多样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局面。有的继承了“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 恋爱是以结婚为目的, 择偶注重家庭背景、个人修养等传统的婚恋观, 有的则展现了宁缺毋滥, 恋爱和结婚可以说是分割的, 择偶更注重对方的外在形象、经济基础、是否有感觉等现代婚恋观。同一个地域内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本身就是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范畴之一。

而有着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嘉宾本着追求美好爱情的目的也纷纷登上《非诚勿扰》的舞台, 这不仅使《非诚勿扰》的舞台显得更加亮丽多彩, 也更加说明《非诚勿扰》已经远远超出了纯粹的婚恋交友的宗旨, 有意无意间搭建了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平台。

那么, 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嘉宾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就婚恋问题展开面对面的讨论交流, 是否会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出现交流的障碍与阻隔呢?也就是说, 我们所说的跨文化交流在这里能否成为现实呢?

我们不妨对已经出现在《非诚勿扰》舞台上的国际嘉宾的身份特点做些分析, 这些国际嘉宾都有着共同的特征, 他们或者是旅居或定居在中国的外国人, 或者是外籍华人, 他们对中外文化都有一定程度的适应和了解, 会说汉语, 熟悉中国式的生活。那么, 这样一些国际嘉宾有着起码的双重文化身份、双重文化背景和双重语言会话能力, 这种双重的身份特征就为他们围绕爱情这个共同的命题展开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多种有力保障。在《非诚勿扰》这个特定的时空环境里, 不同婚恋文化主体跨越了各自的文化差异可能造成的交流障碍, 不同的婚恋观念突破了空间对文化的限制, 克服了“文化距离”可能造成的“陌生感”, 完成对他者文化的语境化理解, 最终实现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这里, 各国的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渴求以及对爱情的不同认识同时得到了有力的展现。中国传统的稳定和谐的家庭婚恋观和西方开放自由的家庭婚恋观之间产生了碰撞, 中国80后、90后全新的家庭婚恋观和西方同龄人的家庭婚恋观之间形成了交流。

以人性关怀为基本切入点。社会为何会出现大量的“剩男剩女”?这不仅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特有的社会现象, 其本身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 究其原因, 或主观或客观、或社会或个人、或主动想“剩”或“被剩”下, 等等。但是, 对于“剩一族”的精神痛苦、心理生理烦恼、社会压力等实在关怀较少。

首先是精神上的痛苦。剩男剩女们之所以“勇敢”地登上《非诚勿扰》的舞台, 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他们也有着强烈的婚姻期待, 他们其中更多的人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婚姻, 渴望有个生活的、精神的伴侣, 当然不排除想借机“秀”一回的投机者。其实, 大龄未婚青年更容易情绪化, 虽然表面上坚强甚至是很乐观, 看到成双成对的情侣也可以装作与己无关无所谓, 但是他们更害怕一个人时的孤独寂寞、没有安全感所带来的精神恐惧和痛苦。人, 是最害怕孤独寂寞的, 这也是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

其次是心理生理的烦恼。有调查显示, 适龄而未婚的人更容易出现心理疾患, 比如妒忌、抑郁、焦虑、狭隘、偏见等等。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大好青春年华悄然逝去, 以及因为没有固定的性伴侣而造成的性压抑或者性开放而导致的滥交等等, 都会给“剩男剩女”们造成一种巨大的生理压力和危机。尤其是“剩女”们, 从传统的观念来看, 作为女性, 只有成为母亲, 才算是真正完成了生命赋予的生理使命。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 我们看到或听到了许多嘉宾希望不要错过最佳生育年龄而尽早结婚生子的强烈愿望。

再次是社会压力。虽然有不少人支持“剩男剩女”是社会进步表现的观点, 但是到了结婚年龄而游离在“围城”之外, 总是免不了社会舆论的非议。这方面的表现在中国尤甚, 在国外绝大多数国家也不提倡。同时, 随着“已婚同龄群体成员的增多, 稳定的家庭三角形成以后, 自然而然地对‘剩女’群体产生挤压, 使她们逐渐边缘化, 需要另外寻找新的交往群体, 以缓解这种人际压力”[5]。

身边的“剩男剩女”无处不在, 也许我们爱莫能助, 也许是视而不见,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该沉浸在个人的幸福生活里而忽视了他们内心的焦虑和痛苦。从这个角度来说, 《非诚勿扰》给这类群体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表现出了国际化的人道主义精神。

以人物、故事情节为文化叙事焦点。叙事学里讲到叙事构成的“第一方面是叙述内容, 指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 即被讲述的故事, 包括事件、人物、场景等等。这是传统的叙事理论最关心的对象”[6]。在《非诚勿扰》这个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化叙事空间里, 主要是以人物 (嘉宾、专家及主持人) 作为叙事的焦点, 以人物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又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在婚恋观念上的冲突、交流与融合。叙述的方式主要包括现场对话、独白、才艺展示、VCR播放以及各种无声的语言符号。专家、主持人的引导、评点等参与活动的展开, 也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同时也积极地展示了他们与嘉宾或相似或不同的婚恋观。

不同的价值观、婚恋观, 不同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 在节目中相交织、相碰撞、相融合, 形成文化互动, 消解了对他者文化的刻板印象, 从而打破了每一种文化的片面性、局限性和对抗性, 引发了国内外观众的思考。每一个人物的故事背后折射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 男女嘉宾的互动交流集中展示了中外婚姻和恋爱观念的异同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融合大趋势。

《非诚勿扰》这个充满异议的“纯粹”相亲节目, 自从选择“剩男剩女”这个话题, 确立爱情婚姻的主题之后, 实际上就已经超越了相亲的主题唯一性, 生发出更多积极的更高层面的跨文化交流的深义。具体说来, 就是通过一个电视传媒平台, 通过一档电视节目, 把五大洲的嘉宾汇聚于此, 为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中人提供了在更大范围内寻找文化相似性并建立文化共识的可能性, 让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思想情感、爱情观、婚姻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和交流, 让每个嘉宾的需要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这样一个跨文化交流平台的打造, 从小处来说, 是对外展示了中国的风土人情、悠久历史文化以及现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从大处来看, 更是积极展示了中国形象, 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摘要:《非诚勿扰》节目已经远远超越相亲的主题唯一性, 生发出更多积极的更高层面的跨文化交流的深义。通过淡化文化差异性, 突出人类共同命题——爱情, 并以人性关怀为基本切入点, 以人物、故事情节为文化叙事焦点, 使跨文化交流在这一空间变成现实。

关键词:《非诚勿扰》,跨文化交流,文化差异,文化融合

参考文献

[1]江苏网络电视台.《非诚勿扰》.国际化打开全球恋爱版图[EB/OL].http://www.jstv.com/n/ws/info/news/201112/t20111201_680053.shtml.201112-1.

[2]搜狐娱乐.《非诚勿扰》.嘉宾专场国际化, 中国电视走出去[EB/OL].http://yule.sohu.com/20111117/n325926102.shtml.2011-11-17.

[3]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20.

[4]苏晖.论中西爱情诗之差异及其文化渊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1) .

[5]龙晓添.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剩女”现象[J].中国青年研究, 2009 (10) .

跨文化交流对抗全球变暖 篇8

亚欧峰会:探索艺术与气候变化的联系

2008年10月24日,第七届亚欧峰会在北京召开。闪光灯聚焦下的各国政要熠熠生辉,不过细心的媒体从业者还找到了许多“绿色”办会的细节:会场上不提供发言稿复印件、提供旧报纸卷成的铅笔、向记者们发放印有ASEM7标示的环保布袋、零排放大巴车统一接送记者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使用电池做动力的汽车是北京奥运期间投入使用的,完全实现了零排放。

在亚欧峰会期间的相关活动中,有一项特别引人注目,这就是中国与丹麦共同倡导的“艺术与气候论坛”。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亚欧基金会构建了一个交流平台,来自亚欧各国的150名艺术家、科学家、设计师、建筑师和环保NGO组织,在多学科的框架下就“艺术影响气候”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气候问题不应该仅仅是政客手中的砝码,或是科学家研究的课题,社会各方都有责任重新审视我们生存的环境、为它做些什么。

不仅仅在北京。08年夏天,在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举办的气候变化艺术展上,有一段25分钟的记录冰山解体的录像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这次为期三个月的展览汇集了16位艺术家在环境方面的艺术作品。正值盛夏,英国7月出现几十年罕见高温,更是引发了民众对于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自觉关注。

“人们看上去对环境与气候问题有所了解, 但事实恰恰相反。地球变暖还没有在人们的认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也还没有成为我们文化中的一部分。”《自然的终结》一书的作者、著名科普作家比尔·麦克及本在书中说道。在他看来,有关地球变暖的书籍、诗歌、戏剧和歌剧寥寥无几。

可是,一组装置艺术作品可以减缓温室效应?一部电影就能让人们变得更环保?相信很多人对此深感疑惑。让我们来看看疾病的例子。

在过去的20年里,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使得一大批文艺作品应运而生。而它们反过来在政治上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推动力。人们因为不了解而恐惧、因为偏见而歧视,可是当他们熟悉的、具有公信力的明星走出来,向他们宣传和解释关于艾滋病的种种知识时,相信效果会比穿白大褂的医生好得多。当人们对此加深了理解,自然就会利用安全措施保护自己,也对这一群体更加关注。极具代表性的还有文学作品。比如《鼠疫》和《霍乱时期的爱情》,内容虽然都是大规模疾病泛滥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却让人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了这些灾难。

未来有一天,当人们回过头来看我们此时此刻的世界时,他们注意到的唯一可以称为关系到全人类生存问题的大背景无疑将是气候问题。气温骤升对于自然的挑战和人类的进化来说意味着什么?后代恐怕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保护地球的小艺术家

15岁的少年安德鲁•巴托罗擅长绘画,他从没有想到,他第一次离开祖国马耳他的旅行竟然是前往美国纽约,他最新的一幅描绘气候变化迫使企鹅离家出走的作品,为他赢得了前往联合国总部的机会。

2008年10月,几乎与“艺术与气候”论坛同时,六位被选为艺术大使的孩子飞往纽约参加“为地球而画”的展览开幕式。这次儿童画展旨在宣传“联合起来,对抗气候变化”运动。后者呼吁各个国家能在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气候峰会上达成决定性的协议。获选参展的绘画作品揭示了儿童对气候变化的担忧。这些画放在一起,代表了对要求各国领导人采取行动的强烈呼吁。

“我们的绘画表明,我们愿意为保护自然环境作出努力,希望我们的画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到地球已经发烧了,她很难受。”安德鲁在开幕式上说:“作为孩子,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在家里,我们能把垃圾进行分类,随手关灯,但在全球范围内,关注环境问题还要靠更多的人。”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代表、联合国气候变化支持小组负责人扎诺斯.帕兹托说:“青年绝对是与气候变化作战的关键,这是因为他们以后必须与现在所制造的气候变化共存。”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自然世界博物馆主办的此次原创艺术作品展,是从一批近20万张绘画中甄选的。该展览最终将在世界各地的各种有关气候的活动和会议上巡展,最后在全球气候峰会召开时到达丹麦哥本哈根。而画作拍卖所得将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紧急资金,以帮助受到气象灾害影响的儿童。

在中国,教育工作者与环保组织也在积极合作,培养青少年保护环境、关注自然的意识。全球性环保NGO“绿色和平”北京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王珏就为我们介绍了她参与的两个项目。一是走进北京500所小学课堂的“北极熊带你换灯护地球”活动。上课铃声响起,老师让学生们分组站到座位旁,分给他们每组一个大的“圈套”,告诉孩子们他们现在是一只只北极熊,绳圈是它们的家,孩子们兴高采烈地站了进去,老师问:“现在北极熊生活在冰块上,突然温度升高了——这时候冰块会怎样?” 孩子们异口同声:“冰就化了!” 老师把每个绳圈都缩紧一些,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挤到一起,兴奋地等待自己下一步“命运”。老师再问:“这时候温度继续升高,冰块会怎样呀?”“会变得更小了!”随着老师第二次缩紧绳圈,孩子们惊叫跳跃着抱在一起,每个孩子都生怕自己被挤到圈外去,推推搡搡中,他们切实感受到,温度升高,冰块融化,北极熊的家越来越小。

游戏结束,身着大熊外套的工作人员通过PPT跟孩子们讲,地球发烧除了夺走了北极熊的家,还有很多恶劣影响,还有很多跟他们一样大的孩子正在承受气候变暖带来的显著影响;讲使用白炽灯的背后,是大量燃烧煤炭,造成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是气候变暖的元凶。而四个节能灯耗电量才相当于一个白炽灯。每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孩子们带着“换灯护地球”的宣传页,回家动员爸爸妈妈更换家里的灯泡了,而大多数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建议给予了积极配合。

格陵兰岛上的气候大学

少年儿童的环保教育是一项长久的工作,而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对于环境的关注和创造力则是当务之急。王珏的另一个项目就是在各高校巡回展出的装置艺术作品——“我的城市,我的河流”。在一个长3米宽3米的立体地图上,依次摆放着志愿者在沈阳市浑河和支流湖泊里采集的水样,这些水样由于采集点情况不同,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和状态;他们把象征空气样本的蓝色气球悬挂在装置顶部,由气球上垂下沿途拍摄的图片资料。一位来自东北大学的志愿者王建国说:“我们考察了浑河等市内主要水系,收集沈

阳本地水样200余瓶,并沿途记录了空气、土壤的情况,考察周围社区的居民生存环境,拍摄照片资料。这个立体地图就是为大家还原一个由重要环境信息组成的沈阳。”

在中国,这类通过艺术进行环保教育的活动仍是民间机构常用的方式。而在丹麦已成为一种政府行为。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召开之前,丹麦政府计划在格陵兰岛开设一所气候大学,这所大学将专注于研究极地地区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以及如何阻止气候变化。丹麦科技部长黑格•桑德拉在发布会上说,格陵兰气候大学在未来的5年之内,将可获得超过940万欧元的资金。丹麦政府决心建设一个重点研究气候问题和全球环境问题的一流研究中心。

在格陵兰岛设立这样一所气候大学,是因为在那里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切肤之痛,它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发生在家家户户的门外。许多科学家认为:格陵兰岛冰盖的大量消失可能已经势不可挡。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认为,完全融化的时间将需要1000年。但最近英国东英格兰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融化时间将会发生得更早,也许只需300年。如果格陵兰岛冰盖完全融化,将会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7米。到时候恐怕丹麦就将不复存在了。

全球气候峰会寓意“亮绿前景”

如同欧洲各个国家,丹麦一直致力于用创意推动新能源的发展。1890年,丹麦人建造了第一座风电用风车,于是开始有了风力发电这一新的能源思路。但随着机械工业为人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动力机构及石油、煤炭等能源的大开发,人们曾一度对风力发电有所轻视。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风力发电又开始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丹麦在风能利用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风轮机发电占全国总能源的10%,这就意味着更洁净的空气和更绿色的工作。丹麦本土的风能公司维斯塔斯(Vestas)是世界领先企业,年盈利80亿美元。不管在海岸、还是内陆荒漠,新型的风车让人们看到了绿色能源的亮光。

根据丹麦驻华大使馆提供的资料显示:相比于1990年,丹麦的GDP提高了35%,能源消耗仅增长2%,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15%。丹麦政府提出,到2025年,石油消耗将在现有基础上减少一半,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一半。丹麦能源消费的20%以上来自可再生能源,如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同时,丹麦政府还采取提高能源税等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今年冬天,哥本哈根将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心。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将在哥本哈根召开。峰会年年有,但是今年格外关键。《京都议定书》即将在2012年到期失效,评论家认为假设一两年的时间,国际上对二氧化碳排放没有一个明确的限制,而政府和工业领域可能取消鼓励投资绿色科技的政策。因此,哥本哈根峰会的意义就凸显出来。2009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对于丹麦的重要性,就像2008年奥运会对于中国的重要性。目前,丹麦政府、企业甚至普通市民,都在为这次峰会忙碌着。

早在2006年,丹麦政府就为气候变化修改了法律,并提出的“亮绿”(BrightGreen)这一新理念,其实就是“环保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代名词。“亮绿”意味着,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不断改进,经济发展与环保科技并行不悖,从而实现双赢。丹麦政府决心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力求在2009年年底的气候峰会上达成一项新的、全面的、雄心勃勃的气候变化协议,让各国在应对全球变暖中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敦促美国新政府回到国际对话和框架协议中来变得非常必要。但是如果领导权重归美国,对于发展中国家不公平。

这就回到了文章开头我们说过的“艺术与气候”的关系,如果把全球气候峰会看到一部戏,在这部戏中各个国家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近几年,随着剧情的发展,中国和印度等超级发展中国家开始成为剧中的主角,由此形成了旧特权与新主张之间的对峙。因为经济利益造成的“当局者迷”,政治家们各有理由维护利益,所以我们不得不进行尝试。用艺术来理解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情,进而采取行动。因为冰川融化并不等我们吵完架。

中国气候变暖的速度比全球或北半球其他地区都要快,在过去50年里,中国的平均气温升高1℃。热浪、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就已经更加频繁和猛烈,对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和巨大威胁。如果气候变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的话,到2030年,中国农业产量在总体上可能会下降5%至10%。

上一篇:安装预算给排水管道施工图识图经验下一篇:2024年在职研究生教育学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