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主选举制度

2024-09-25

农村民主选举制度(共8篇)

农村民主选举制度 篇1

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詹成付

党的十七届三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决定的决定》把“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作为今后农村工作必须大力加强的六项制度建设之一,这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对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的重要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重大意义

我国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是指广大农民群众在党领导下对农村基层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事务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政策、法规、程序、规范的总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它发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泛实践于改革开放时期,在当今农村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不断迈出坚实步伐,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重大意义。

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是在农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建设的目标方向,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全面建设。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等内容纳入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之中;党的十七届三中《决定》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等内容纳入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之中。只有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日益健全了、完善了,才能完整实现在农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从各个层次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努力营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日益健全了、完善了,就能有力保障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大大激发他们当家作主的责任感,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是保持农村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有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在一些地方,旧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又纷纷涌现,特别是一些农村因土地征用、移民搬迁、环境污染、集体资产处置、干群关系等问题诱发的群体性事件呈持续多发态势。同时,还要看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西方工业化国家在二三百年内围绕工业化、城市化陆续出现的问题,在我国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集中凸显了。只有及时化解这些矛盾,才能真正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健全了、完善了,就能有效引导农民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把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大量问题解决在基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做到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才能永远立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不败之地。目前,我国农村有乡镇党委、村党组织68万多个,约占全国基层党组织总数的20%;农村党员3029万名,约占全国党员总数的43%;农村基层干部680万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着广大农民群众,他们能否做到一心为民,直接影响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直接关系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健全了、完善了,农民群众的监督更加有力了,就能促进党员干部密切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党员干部坚持群众路线,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把广大农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同心同德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总之,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是一件关系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关系农村和谐稳定的大事,我们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决定》精神上来,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把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继续推向前进。

二、正确理解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新要求新任务

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涉及基层政权、基层群众自治和社会自治等多个层次和领域。《决定》继承党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上的成功做法,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顺应农民扩大民主的新期待,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对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健全县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县级(包括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和乡级(包括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县、乡国家权力机关,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层次,是农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重要渠道,分别行使15项职权和13项职权。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均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截至目前,全国县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进行过16次,乡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进行过17次。针对目前县级人大代表名额是按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县乡人大中普通农民群众的名额往往被干部挤占,有的代表听取原选举单位的意见不多、反映群众要求不够、联系群众不多、接受群众监督不够等问题,《决定》提出了“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扩大农民在县乡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密切人大代表同农民的联系”的要求,这对于更好地发挥县乡人民代表作用,加强县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切实履行县乡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必将产生重要促进作用。

(二)完善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乡镇政府是我国设在农村的基层政府,2007年底,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有乡镇34369个,其中乡、民族乡15120个,镇19249个。取消人民公社、恢复乡镇建制以来,许多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一直没有到位,突出表现在政企不分、政社不分,许多乡镇政府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兴办企业、招商引资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公共行政的原则,乡镇政府应该履行哪些职责,如何有效的发挥作用,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自2004年3月中央决定将乡镇机构改革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配套内容以来,各地按照中央精神,积极开展乡镇机构改革试点,着力推动职能转变,在调整党政机构、改革整合事业站所、精简分流富余人员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国试点乡镇已占乡镇总数的52%。根据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和各地的实践经验,《决定》提出,要“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二O一二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这就为乡镇政府转变职能,有效发挥作用,密切基层政府与农民群众的关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三)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

随着农村社会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不仅关注自己的经济利益、身边的经济利益、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且也会关注群体利益、长远利益;不仅关注经济利益,而且关注政治利益、精神文化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环保利益等。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农民群众要求乡镇政府及时公开政务情况,积极参与乡镇预算编制和分配情况讨论,就是这种政治参与积极性增强的表现。顺应农民群众的愿望,《决定》指出,要“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实行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是党的历次中央全会文献中第一次出现“乡镇治理机制”的概念,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精神,为扩大农民群众在农村基层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事务的有效参与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四)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是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7年底,我国农村(不含港澳台地区)有61.3万多个村委会,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已进行了6次以上的村委会换届选举,85%的农村建立了实施民主决策的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90%以上的农村建立了保障民主监督的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组织,农村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村干部离任审计等活动普遍开展。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农村村民自治在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地位日益显现,在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上的作用更加突出。基于村民自治制度在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开展以直接选举、公正有序为基本要求的民主选举实践,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民主管理实践,以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必将引领村民自治向着自治组织更加健全、自治活动更加规范、自治范围更加扩大、自治程序更加完善、自治保障更加有力、自治成效更加明显的方向前进。

(五)加强农村法制建设

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我国农村民主管理领域已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也存在着有的法律制度贯彻执行不够,有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比如,一些农村在基层选举中不按法定程序办事,有的在村务公开上弄虚作假,甚至长期不公开村务,引起群众不满。还比如,《村委会组织法》只是笼统规定了什么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没有规定什么人没有候选人资格,特别是那些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刚刚刑满释放、不履行公民义务而又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成为候选人甚至当选时,其负面影响很大。再比如,对村委会选举中出现买卖、伪造选票,宗族、派性、黑恶势力控制选举的行为,现有的法律都没有明确而严肃的处罚规定。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决定》强调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完善涉农法律法规,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强化涉农执法监督和司法保护。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搞好法律服务,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推进农村依法治理。”这虽然是农村法制建设的总要求,同样对农村民主管理领域的法制建设具有指导意义,需要认真贯彻落实。

(六)培育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

社会越发展,社会事务就越复杂,这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各级政府管的事情无所不包。如果说,那时的社会事务不多,政府还能管得起、包得住的话,那么,今天当社会不断分化、各种事务层出不穷时,单单靠自身的力量来管理社会,政府已经力不从心了。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治理体制正在发生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变化。必须看到,经过三十年改革,我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不少政府仍然管着许多不该管、管不了、又管不好的事情,而有些该管的事情却没有管或者没有管好。政府职能转变之所以还不到位,其原因不仅在于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不到位,还在于市场体系建设尚不到位,也在于各种社会组织发展不够,力量比较薄弱,承接政府转移事务的能力有限。在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政策,进一步发展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中,更好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培育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增强社会自治功能”,从而为破解这一重大问题,为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指明了方向。

(七)增强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物质保障能力

把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与物质保障能力建设一起作为重要任务来部署,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新安排。众所周知,没有一定的物质保障,农村民主管理制度难以正常运转,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也就无从谈起。目前许多地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物质保障仍然薄弱。例如,《选举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但没有明确的标准和拨款方式,各地的做法差距较大,有的地方不能保证选举的正常开支。农村村委会选举经费在不少地方也无着落。税费改革后,许多农村县乡村债务问题落出水面,不少基层得到的转移支付不仅少,而且不及时,农村“一事一议”难开展,严重影响着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运行和健全。《决定》指出,要“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基层财力,逐步解决一些行政村运转困难问题,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完善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健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机制”,从而为解决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物质保障问题指明了方向。

总之,《决定》对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各地区各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细化任务要求,进一步发挥好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应当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为确保其顺利进行,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使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只有保障农民群众在基层事务上当家作主,才能把握住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核心和精髓;只有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才能使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有序进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决不能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应当有机统一于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实践之中。因此,贯彻《决定》精神,我们要更加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实践之中,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有领导、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要更加自觉地落实好法律法规赋予农民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和推广有利于农民当家作主的好经验;要更加自觉地完善保障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政策法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县乡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坚决查处破坏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行为,坚决制止利用宗族、家族势力干扰农村公共事务的行为。惟其如此,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工作才能沿着健康轨道前进。

(二)坚持把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相结合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把加快社会生产力发展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一切政策都要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实践证明,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之所以能得到农民群众的赞同和参与,能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紧紧围绕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来开展,既落实了民主权利,又使农民感受到了基层民主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和实惠,就在于它推动了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落实。因此,贯彻《决定》精神,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把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同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同在基层形成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利益保障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惟其如此,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工作才能获得巨大动力和活力。

(三)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

实践证明,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涉及面宽,有许多重大利益关系需要协调,因此,贯彻《决定》精神,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持统筹兼顾,既要使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又要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既要坚定不移,又要有步骤、有秩序;既要抓紧当前工作,又要树立持久建设思想;既要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又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建设;既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和帮助农民群众学习民主、实践民主、当家作主,又要切实指导他们正确行使好民主权利;既要扩大农民群众民主权利,又要增强党和政府有效管理能力。同时,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工作中应当充分考虑的客观现实,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在制定政策、出台规划时,要更加自觉地把整体推进和分类指导结合起来,提倡多样性、不搞一刀切,允许有先有后、不搞齐步走。在指导工作时,既要注重一般号召,又要加强个别指导;既要注重先进典型经验的总结推广,又要帮助落后地方改进工作。惟其如此,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工作才能收到扎扎实实的成效。总之,我们要妥善处理好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做到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措施上有力、方法上妥当,不断提升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水平。

农村民主选举制度 篇2

一、明晰协商民主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契合

两委换届选举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内容, 是保障村民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 也是扩大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农村发展协商民主, 并不是以协商民主来代替选举民主, 相反, 只有选举民主得以充分发展, 协商民主才会有更为广阔的运作空间。选举民主是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基石, 没有了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也难以实施。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不是彼此对立的。选举中可以有协商, 协商中也可以有选举。二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方式融合在民主政治的现实操作之中。

二、深刻认识协商民主融入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重要性

维护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与培养民众理性能力的现实需要。选民及其代表在公共讨论和争论过程中, 公共利益是他们的共同诉求。协商民主把公共协商结果的合法性建立在广泛考虑所有人的需求和利益的基础之上, 避免通过牺牲他人利益来追求自己利益的行为。协商没有发挥有效成果, 在选举中就会出现贿选和霸选干扰选民对选举的理性判断, 做出不真实的意愿票选。选举民主和协调民主相结合, 相互取长补短, 使基层民主选举不断完善。

提高民众政治参与意识与保障民众平等权利的正确选择。农村民主选举培养了民众的现代民主意识和能力, 广大村民直接参与民主选举, 村民逐渐学会了运用民主的方法解决问题。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结合, 使得村民在选举中, 遇到不同意见可以进行协商妥协。这就可以使得他们的权利意识、平等意识逐渐加强。协商民主具有完善的参与功能, 能保障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平等地参与决策的形成过程, 通过协商民主形式, 能够保证民众具有平等的参与选举的权利。

保证选举过程顺利开展与建立良性沟通机制的有效结合。我国现行候选人名额分配模式和确定机制选民或代表的知情权严重匮乏, 同时选民与候选人之间缺少沟通渠道, 很多选民根本就不知道要选举的是谁, 更不了解代表的主张和纲领。选民难以获取对选举候选人的政治素养、参政议政能力的信息资料。民主选举顺利进行的真正意义必须与村民的利益和知情权相关, 通过选民和候选人双向的沟通和表达, 才更能体现选举的民主性。

三、协商民主下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设计

(一) 成立“一个机构”, 确保协商主体的清晰

责任编辑:党伟莉

基层的农村选举建设的完善, 工作的顺利实施, 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民主协商机构, 参与对选举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参与选举的决策。要体现多数人的意见, 按多数人的提名确定人选, 并把民主贯穿选举的各环节、全过程, 又要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 对候选人进行比较, 综合。这种民主沟通有利于训练选民的民主技能, 提高选民平等参与选举事务与决策, 促进选民与候选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应该尽量规范选举民主过程的沟通渠道, 避免沟通机制流于形式。

(二) 符合“两面征求”, 明确提名候选人资格

在选举中, 要明确被选资格, 并有较高的领导素质, 没有违法乱纪历史, 参加选举的目的明确, 不持贪污受贿心理。在具备基本素质的前提下, 还要征得组织的同意, 对候选人的资格、条件和标准拿出初步建议进行讨论。然后, 还要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 由村委会成立的协商小组来讨论、商议对候选人的资格和条件进行审核。经过协商, 达到两方面的同意之后, 才能明确候选人是否具有参选资格。

(三) 通过“三个定期”, 规范选举监督的程序

每月定期从群众中收集、汇总意见和建议, 并向村民委员会反映;每月定期召开基层会议, 讨论、协商、汇报各项工作;每季度定期向上级领导反映监事会工作进展情况。对于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和建议, 一般由村两委限期研究处理, 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转呈上一级领导处理, 确保事事都有落实, 并向广大群众汇报。

(四) 达到“四种效果”, 保障选举工作的成效

提名和确定候选人代表的真实性缺乏民众的平等参与, 贿选和霸选行为干扰选民的理性判断, 沟通渠道不畅通导致选民盲目投票, 要保障选举工作的成效, 必须做到;一是基层干部对村级重大事项做出的决策必须合适;二是各级领导对群众所反映的难题、困难和热点的处理和解决必须合情;三是各级领导和各级部门必须明确职责、实事求是, 要对财务的预算、收支情况等做到合理;四是选举工作的开展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度等正规方式、渠道来监督处理, 必须使选举运行的过程做到合法。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 不仅关系到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而且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协商民主在农村社会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协商民主在推动农村民主选举和民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上, 还需要不断地探索。

摘要: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这是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把它与选举民主结合起来, 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

关键词:协商民主,农村,选举制度

参考文献

农村民主选举制度 篇3

关键词:民主选举;农村社会;和谐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043-02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但是一般民主的基本内容,也是村民自治即农村基层民主的基本内容。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直接将民主定义为选举,由此可知选举是民主政治的基石。搞好民主选举是发展村民自治即农村基层民主的基础,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前提。

一、基本概念简释

民主选举(这里指村民自治中的民主选举)即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相关组成人员的行为。

农村社会和谐和农村和谐社会是意义相近的短语。农村的社会和谐达到了一定程度,就是农村和谐社会。“农村和谐社会是指处于农村特定区域,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农民生活的共同体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1]农村和谐社会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民自身的和谐;二是农民与社区周边环境的和谐;三是农民与农民及农民与社会的和谐。”[1]

二、民主选举的意义及其与其他三个民主的关系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中的基础和前提。民主选举实践对于我国的村民自治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民主选举构筑了村级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农村治理的主要矛盾是村级公共权力,只有村级公共权力能够良性运作,治理的有序进行和“善治”的目标才能实现。而民主选举解决的就是村级公共权力属于谁以及如何委托等一系列问题。村民委员会的权力由本村选民赋予,必须对他们负责,否则选民有权罢免村委会任何成员。第二,民主选举夯实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生活的群众基础。村民的认知水平和参与水平直接关系到村民自治的质量。民主选举是其他三个民主的前提和基础,不管是从程序的先后上还是重要性上,都是村民自治的第一环节,村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都可以在民主选举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增强。

三、农村社会和谐与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对于什么是和谐社会,有多种说法,但这些说法大同小异。“和谐社会就是一种权利均衡的政治状况,在其中,有效的政府、自由的经济和强势的民主相互结合,形成国家权力、资本权力和个人权利的协商均衡格局。”[2]马飞拉认为,“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3]“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内部与外部影响因素之间以及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一种理想状态。”[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现实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适时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农村和谐社会是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获得巨大的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属于一个农业大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表明: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城镇人口为665 575 306人,占49.68%;乡村人口为674 149 546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207 137 093人,乡村人口减少了133 237 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虽然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人口不断减少,但是到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止,我国的乡村人口仍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因此,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农村基层民主选举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如何界定选民资格问题和怎样确定候选人资格问题

如何界定选民的资格,是当前村委会选举中的矛盾焦点。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只要是本村村民,凡是年满18周岁,而又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即有选民的资格。对于村民年龄和是否拥有政治权利,这两点上大家没有争议。但对村民资格的确定就颇有争议了。现行的做法多以户籍为准。但也有几种情况值得考虑:结婚后户口未迁入但居住、工作在配偶所在村;人已经在外面有了固定工作并已经享受了城镇职工统筹待遇,但仍属于本村农业户口;已是非农户口但没有固定工作仍在原村劳动的。

村民委员会组成人员候选人应具备以下条件:能正确理解并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公道,工作勤奋,热心为村民服务;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创新开拓精神,能够带领村民致富。这些虽然方向正确,但还不够具体,也缺乏可操作性。

(二)选举村民选举委员会过程中的问题

村民选举委员会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现在常常由村民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推选产生。“推选”中的直选常常被简化,代之以由一人口头提名,其他人举手表决或鼓掌通过。这种推选方式往往不能准确地反映村民的真实意愿,因为举手表决时,候选人往往在場,不少人不好意思不举手。用鼓掌方式通过的更加不明白,鼓掌声音的大小多少很难量化,反映不出选民的真实意见。

(三)如何处理流动人口选举权问题以及流动票箱和委托投票问题

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常常要以委托投票的方式行使,而委托投票的操作弹性很大,它在信息的不对称的情况下很难反映选民的真实意图。由于精英人才外出经商或务工过多使得一些村的选举结果很难令人满意,以至于选不出德才兼备的领头羊。这个问题越是偏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村庄就越严重。既要保证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又要保证选举结果令群众满意确实有困难。

在目前大多数省级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中,规定可以使用流动票箱和委托投票,这样1个选民最多就可以投4张票,从而在实质上把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变成了间接选举。委托票很容易成为贿选的主要对象。使用流动票箱时,常无法设秘密写票处,写票人就难以摆脱他人干扰,造成所选之人常常不是自己真正想选的。由此可以看出相关的法律法规未必科学。

(四)消极选举现象大量存在

现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的贿选形式与以前相比越来越明目张胆,请客送礼分发财物由原来的潜规则变成了显规则。此外还有少数帮派团伙向选民施加恐吓甚至扬言报复、行凶打闹等。在经济越发达地区这种现象越突出。靠财物的收买利诱,靠暴力的威胁恫吓,靠强宗大族的人多势众,这几种途径比较容易成功。一些比较穷的人认为谁上台都一个样,不关心村里的选举;一些比较富的人只顾自己挣钱,不在乎集体的那点儿利益,不愿意认真参加选举;还有少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人,没有能力很好地参加民主选举。

五、如何正确地进行民主选举,使民主选举促进基层农村社会和谐

(一)科学界定选民资格,完善村民委员会候选人的资格条件

要坚持以户口作为认定选民资格的基本原则。户口已迁出本村但在本村居住或者工作并尽义务的和户口未迁入本村,在本村居住并尽村民义务的,先由本人提出申请,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其选民资格。

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上)原则上不宜推荐为村民委员会候选人。各地还应当出台符合本地实际,顺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些限定性条件,以弥补现有法律法规的宏观和滞后的不足。这些限定性条件初步形成制度后,交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及时予以公告。这样有利于选民选好自己的领路人。

(二)规范选举委员会的产生方式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的选举应采取海选的方式,且由村民推荐多个主持人。这些主持人不能被选为村民委员会成员。海选是村民自由选举村民委员会候选人的一种方式。海选之前先要作好充分的宣传,确保绝大多数户都知道选举的相关信息。选举时采用无记名投票秘密划票方法,一人一票的方式进行。只有在参加投票的户代表超过本村或本组总户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时,推选会议才为有效。以上的办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拉票现象。

(三)合理处置流动人口选举权,依法解决委托投票和流动票箱问题

流动人口应该包括外出人口和外来人口两类。所谓的外来人口其实也是其他村的外出人口。对于外出经商或务工的本村村民,可以采用委托投票方法。目前来看,不应当给予本村以外的人以选举权。

委托投票的程序应坚持简便的原则。委托投票的程序应在合法的前提下尽量简便易行。委托人和受托人应坚持双方自愿、严格合理限定的原则。能亲自参加的应当亲自参加。文盲参加投票时可以在他人指导下自行填写选票,不必将文盲列入委托人。应该尽量限制流动投票。

(四)加大对违法选举行为的打击力度

对于违法选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够犯罪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应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增加“在民主选举中违法违规者,取消其本届候选人资格,已经当选的,其当选职务立即终止”这一规定,并且严格遵照执行。

由于我国的农村基层政治民主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又受我国传统中的落后因素影响较深,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在它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民主选举,它是村民自治的首要环节,关系着农村基层民主的良性发展。而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问题主要靠发展基层民主来解决。因此说,搞好民主选举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高淑桃,赵晓霞,张禧.新农村建设中的“三农”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劉义强.民主和谐论: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基层民主与社会和谐[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

[3]马飞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J].四川统一战线,2010,(6).

[4]王薪宇.浅谈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J].学理论,2010,(14).

农村民主选举制度 篇4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竞选存在的突出问题作粗浅的整理和探讨,以为下一轮换届选举工作决策作参考。

一、竞选主要存在的现象和问题



1、宗族、家族现象。农村多是一个或几个宗族聚居之地,由于宗族之间或同一宗族内部不同派别之间存在的利益矛盾和问题,导致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带有明显的宗族、宗派色彩。陈姓选民大多选姓陈的竞选者,王姓大多选姓王的。在一个家庭(族)内选票投向多由一家之主说了算,选票投向都是一样的,极少有例外。

2、阴谋竞选问题。在换届选举中竞争双方通过不正当的方法压制、攻击对方,为自己争取选票,制造了恶性竞选环境。一是竞选者安排自己的贴心人员,甚至组织竞选班子,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形式、不同手段调查刺探竞争对手的政治资本、经济实力、竞选优势等,特别是对手的预计得票数量、选票来源,以及贿选品种、数量、方式、对象等竞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对无法超过对手的方面就搞阴谋、耍诡计。二是极力争夺相对弱小的中间宗派。联络小宗派头目,谈好条件,互相利用,联合起来对付竞争对手。三是拉拢能说了算、有活动能力的选民为自己服务,疏通感情,展开攻势,争取更多选票。四是组织人员采用追问、选票做记号、陪同投票等协迫性手段监督自己不放心选民投票。五是做足代投文章。联络在外地不能亲自参加投票的选民,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获取身份证复印件和委托书,安排人员为自己投票。

3、拉票、贿赂竞选问题。竞选者充分利用人间关系进行拉票,甚至利用金钱贿赂选民,开展不正当的竞争。拉票、贿选现象在上届选举中表面上现象还好,但在暗地里已较普遍。此届选举中拉票、贿选现象将会走向明朗化。农村选举中的拉票贿选手段多种多样,有组织人员游说拉票;利用亲戚、朋友、宗族的关系相互拉票;请客吃饭、送钱送礼贿赂拉票;不顾本村集体经济实力,乱承诺许愿、开空头支票,蛊惑人心;甚至是威慑、恐吓拉拢选票。竞选者首先对全村选民和对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竞选方法和手段、贿选对象和方式数量。现在农村贿选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宴请和送礼,借人情往来之名,行贿赂选举之实。中间派和拥有较多选票的家庭是贿选的重点对象。

二、以上问题的危害

1、宗族、家族性的投票现象直接影响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公平、公正,成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的一股破坏性力量。主要表现:一是选举出来的班子在工作时首先维护自身小团体的利益,成为宗族、宗派的代言人,关键时刻不能代表全村村民利益,不利于村庄整体发展和安定和谐,并严重影响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固,甚至进而引起社会震荡。二是一些村民盲目随从,投违心票或没有真正拥有投票的民主权利,不可避免地为村里以后工作的开展埋下了不稳定因素,也不利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2、阴谋竞选严重恶化农村的政治环境,影响换届选举顺利进行。

3、拉票和贿赂竞选违背了选举的公平、公正的原则,直接导致换届选举的成本提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届选举,在**市相对落后、村庄较小的行政村贿选耗资上千上万,相对发达、村庄较大、派系较多的行政村贿选耗资上十万,甚至上百万。

拉票贿选的弊端十分明显:一是拉票贿选侵害选民的政治权利,使不正当竞争越演越烈,毒化社会风气。二是拉票贿选使村民面对的选举风险过大。一方面贿选可能选上参选动机不纯、私欲膨胀人员,甚至是地痞村霸、劳改释放分子。另一方面,贿选成本是部分竞选者的投资,有投资就必然要收获,这就可能导致贿选者就任后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蚕食集体财产、损害村级利益。三是促使农村分帮分派,激化矛盾,影响农村班子团结和工作效率。四是选民面对拉票、说情、威胁、利诱,承受的心理压力加大,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原因分析

1、农村大部分的农民政治素质、文化修养和社会道德还普遍较低。为人处世只讲亲疏,不讲优劣,只图近利,不求远谋。参与选举缺少原则性、理性的逻辑思维,多顾及情面及私利的满足。

2、村民的民主意识和能力薄弱。主要表现是对民主选举的权利认识不到位,维权意识差;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能力差,导致村级民主管理形式化、民主决策简单化,民主监督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村级事务管理中村民参与少,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权力过份集中,激发一些人获取村“两委”权力的欲望。

3、宗族势力抬头,给换届选举增加了难度。利益纷争是形

成宗族、宗派矛盾问题的根本原因。一些宗族成员在狭隘、自私、保守、自大的心理支使下,为了本宗族的利益,极力争夺村级组织领导权,通过本宗派成员或支持的人当选,掌控权力,从而保护、进而获取更大的自身利益。

四、对策措施

农村基层换届选举的这些现象有逐步蔓延扩大之势,遏制村委换届中的不正之风已成为农村村民自治的当

务之急,很有必要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采取强有力地措施,从根本上铲除贿选等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1、加强农村政治思想、法规等教育。一是宣传灌输党的“十七大”精神、社会公德、思想品质等知识,教育农村干部、群众以社会公德为准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政治素质。二是大力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提高农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近期可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宣传贯彻,专题开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特别是要强化选举程序和选举细则的宣传,帮助农村干部、群众加深对有关村委会选举的相关法规的认识,全面、准确掌握其精神实质,自觉知法守法,运用法律手段规范自己的行为,公平地对待每一位竞选候选人,正确履行自己在民主选举中的义务和权利。三是开展村民代表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专题培训,提高管理和决策能力,改变重民主选举、轻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的现象。

2、加强对农村基层选举工作的管理和监控力度,确保换届选举有序进行,依法选举。一是市级政府组织下派换届选举督导组,依法督查、指导换届选举工作。二是乡镇(街道)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农村基层换届选举的组织工作,加强指导、支持和帮助,采取必要的措施,规范换届选举工作。三是组织公安等有关部门成立联合整治小组,对贿选等利用不法手段竞选行为加大查处力度。

3、协调农村各利益团体的利益。村级管理决策做到公平、公正,把自然村、宗族力量统一到全村共同利益上来,减少矛盾和对立,降低内耗,形成合力,促进全村整体协调发展。

4、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换届选举法规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严格选举程序,保证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公平、公正、公开。

5、切实落实监督机制。发挥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财务监督小组作用,完善民主评议、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促进农村各项管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6、建立农村村级班子绩效考核机制。农村新一届班子就任时向村民作出任内规划和工作目标的公开书面承诺,由乡镇(街道)政府和村民代表大会联合对落实兑现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考核,市、县(市)区两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

民主村民主理财制度 篇5

第一条 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坚持开展民主理财,以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财务的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第二条村级民主理财由村民主理财小组代表村民进行,民主理财小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代表)会议推选3至7人组成。村级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应定期接受业务培训。

第三条 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负责,并对本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参与制定本村集体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检查、审核财务账目及相关的经济活动,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当事人对否决有异议的,可提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对本村集体的财务账目有疑问的,有权委托民主理财小组查阅、审核财务账目,有权要求有关当事人对财务问题作出解释。

第四条 民主理财小组要按月进行民主理财活动,对财务收支票据进行逐笔逐项审核,对审核通过的原始凭证加盖民主理财监督章,并由组长签字(盖章),未经审核的支出票据不得入账。

农村民主选举制度 篇6

1、成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有哪些规定?

答:根据《广东省村务公开条例 》第 10 条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 号)等有关规定,各村要依法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

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由3 至7 人组成,其成员由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代表中推选产生。

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监督村务公开工作的落实。村干部及其配偶、近亲属不得担任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

民主理财小组由3至 5 人组成,其成员由村民代表会议在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中推选产生。民主理财小组负责对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参与制定本村财务管理制度,检查、审核财务帐目及相关的经济活动,否决不合理开支。

2、民主理财小组的权力和义务有哪些?

答:根据 《 广东省农村集体财务公开制度 》 的规定,民主理财小组的权力和义务有:

(一)享有预决算初审权、财务开支监督权和对不合理开支否决权:

1、有权对财务收支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实物进行审核;

2、有权对财务公开、财务制度、经济合同、财务预算、决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监督;

3、有权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物资、产成品、固定资产存量等进行不定期的盘查、核实;

4、有权监督张榜公布的财务、资产内容是否及时、真实、完整。未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盖章或成员共同签字的财务公布表不得上墙公布;

5、有权要求村、组社区性组织纠正审核中发现或财务公开中发现的问题,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有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处理建议。

(二)听取和反映全体村民和社员对社区性集体经济财务、会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接受村民和社员的咨询并作出解释。每年向本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会议提出民主理财监督工作报告。

(三)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当地党支部的领导,处理事情公平、公正,以事实为依据,以有关的制度、规定为尺度。凡违反制度、规定使集体经济受到损失的,或无理取闹而影响村、组工作正常开展的,要承担责任。

(四)民主理财小组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威胁和打击报复。

(五)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报酬,采用误工补助的办法。补助标准由各村、组确定,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民主理财小组的活动经费及其成员的补助经费由村、组社区集体在管理费用中列支。

3、什么是有效的原始凭证?

答:根据 《 广东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 》 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作如下规定:

(一)村(组)内部使用的收支票据使用区统一印制的收入凭单和支出凭单;

(二)原则上每项支出都要有税务部门的正式发票;

(三)小额度难于获得发票的开支,可用支出凭单列支;

(四)工资报酬、补贴、奖励、会议补助等,必须有原始的签收表。

4、什么是经手人、证明人和审批人?

答:根据 《 会计法 》 和 《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 的相关规定,经手人是指具体经办某项经济业务的个人;证明人是指能证明该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为事实的个人;审批人是指具有相应审批权限,可以批准开支报销和入帐的个人或组织。

5、对村、组集体资金的管理有何规定?

答:根据 《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 的规定,集体资金必须按规定存入合法的金融机构,不得坐支、公款私存和多头开户。村级备用金(即日常存放的现金)原则上限定在 1000 元以内,村小组级备用金原则上限定在 300 元以内。库存现金超过限额的应及时存入开户银行。

6、村、组干部的工资、奖励和补贴该如何发放?

答:村、组干部的工资、奖励和补贴可以在每年的村、组财务预算中按上年集体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或年终时按当年集体经济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报镇府主管领导批准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执行。

7、集体资产的处置有何规定?

答:根据 《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暂行办法》 和 《 广东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 》 的规定,集体土地、厂房、设施、设备等发生产权转移时,必须经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和具有评估资质的单位按照程序科学评估,按照市场原则确定价格,公开投标拍卖;集体的土地、企业、设施、设备出租时,出租方案必须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集体建设项目、购置大型或大批设备,必须公开招标。农村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应当采取公开招标、投标的方式确定经营者,经营者应当采取资产抵押或其他担保方式进行承包、租赁经营。禁止利用职权压价发包或出租集体资产。

8、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纠纷如何处理?

答:根据 《 广东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 》 的规定,对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争议的处理,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以外,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一致时,由当地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书 30 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通知书 30 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理决定和复议决定的,由作出决定的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9、村务公开的内容有哪几项?

答:根据 《 广东省村务公开条例 》 第 4 条等有关规定,下列村务必须全面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执行情况。2、本村年度财务计划及各项收入、支出和债权债务情况。、集体资产及其经营管理情况,包括土地、物业等生产资料的经营情况和集体企业承包经营方案、投标结果、承包费收缴、合同履行情况。、村集体经济收益及其使用情况。5、兴办村集体经济项目和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以及招标投标、建设承包方案及实施情况。、征用集体所有土地各项补偿费的收入和使用情况。、救灾救济、扶贫助残、拥军优属、社会捐赠等款物的接收、发放、使用情况。、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拨给的补助经费、专项经费的收支情况。9、村民负担各种费用情况。、农村合作医疗费的收缴和开支情况。、村干部及村务管理人员的工资、补贴、奖金及其他福利,公务活动方面的开支情况。、当年宅基地的申报、批准和使用情况。13、安排计划生育指标、落实计划生育节育措施和计划外生育费的收缴、管理、使用情况。、协助上级政府开展工作情况。15、其他应当公开的事项。

10、实行村务公开有哪些要求?

答:根据 《 广东省村务公开条例 》 和 《 广东省村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纪要》(粤村发「 2005 ] 2 号)规定,村务至少每季度全面公开一次,涉及财务的事项每月公开一次,应当及时公开的事项及时公开。具体要求如下:

1、年初公开的内容(1 月 10 日前公开): ① 上年度集体经济收益及分配情况; ② 上年度年终资产情况; ③ 本年度工作计划; ④ 本年度定期定量救济对象、救济标准和本年度定期定量补助对象、补助标准。、每月公开的内容(月后 10 日内公开): ① 各项收入及各项支出情况; ② 库存现金及银行存款情况; ③ 债权债务情况; ④ 两委干部及有关人员工资、补助情况; ⑤ 征地款专项收支情况; ⑥ 临时救济款物发放情况。、每季公开的内容(季后 10 日内公开): ① 固定资产投资及公益性项目投资情况; ② 土地、物业的发包、出租(含在包、在租)情况; ③ 合作医疗费收支情况; ④ 计生指标安排、节育措施落实和计外费征缴情况; ⑤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执行情况; ⑥ 民主理财结果情况。、及时公开的内容 ①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情况; ② 村民宅基地申请、审批情况; ③ 村民负担筹劳筹资情况; ④ 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重要事项及救灾救济款物发放等; ⑤ 村民意见办理情况。、公开资料的审核。涉及财务事项的公开资料,须经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审核和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确认。、村务公开资料除上报区通过有线电视视频点播、固定电话114台查询等形式公开外,还要继续在本村的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每期公开的资料要一式多份,一份张榜、一份存档。

11、哪些事项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答:根据 《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 》第 17 条、第 18 条和 《 广东省村务管理办法 》 第 12 条的规定,下列事项,由村民委员会提出方案,经村党支部讨论通过后,依法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并按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的要求予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制定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制定本村的财务收支计划,扶持、捐赠、优抚、优待和救灾救济等款物的收支、发放,农用物资的分配,集体资产的清理和债权债务的处理。、集体资产以及村集体经济实体的承包、租赁及其变更,宅基地的规划和分配,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数量及补偿款,工农业建设用地中土地受益及收支事项,集体经济项目和公共基建项目的立项、招标、投标和工程验收结算等。、村干部及村务管理人员的工资、补贴、提成奖励标准,年度工作责任目标和执行情况,聘用人员和待遇。、村民负担的款项、物资的数量和使用。、计划生育指标的安排,计划外生育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计划生育措施的落实情况。、依法应当由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其他事项。

农村民主选举制度 篇7

一、乡镇长直选模式的产生

迄今为止, 我国大部分地方还是沿用着乡镇长选举的传统模式。即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乡镇长的人选一般由县级常委会议研究决定, 由县委组织部行文给乡镇党委, 建议乡镇人大主席团通过。这种提名方式称为“政党提名”[1]。这样的选举模式通常缺乏群众基础, 以少数人的意见替代了多数人的意愿。通过这种方式选举出来的乡镇长, 常常是惟上级是从, 脱离群众。

乡镇长选举是村民委员会选举的逻辑延伸。自从1998年11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来, 一些地方开始尝试进行乡镇长选举方式改革, 乡镇长直选模式逐渐在实践中被运用。中共中央编译局杨雪冬博士等人撰写了一份关于地方选举的调查报告, 归纳出六种改革模式, 分别是:1.直接选举乡镇长;2.“三票制”选举镇长;3.“两票制”选举乡镇主要领导;4.“公推公选”乡镇长;5.乡镇人大代表直接提名乡镇长;6.“两推一选”乡镇长[2]。

1998年四川步云、南城的乡长直选;1999年的深圳市大鹏镇长直选, 再到山西省临猗县卓里镇的“两票制”选举乡长, 2002年湖北省京山县杨集镇的“海推直选”镇党委书记和镇长, 乡镇直选在全国不同地方试行好多次。2004年2月到4月间, 云南红河州石屏县七个乡镇进行由选民直接选举乡镇长的试点, 这是全国第一次在一个县范围内把所有乡镇长职位都交给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在这期间, 这些地方的乡镇长选举方式改革备受外界关注。由选民直接选举乡镇长, 与选民直接提名乡镇长候选人仅差一步, 而这一步没有在首先提出镇长直选的深圳市迈出, 而是在四川省遂宁市市中区步云乡变成了现实[3]。

在1998年步云乡乡长换届之前, 乡里老百姓提出了要求由选民直接选举乡长的请求。这一要求由乡党委报告给了市中区委, 区委批准了这一要求并指派专人负责。1998年11月底, 步云乡进行乡长直接选举。按照选举章程规定, 参加乡长提名的候选人要经30名选民联合推荐, 最后共有15人报名参加候选人的角逐。预选之后, 产生的3位候选人进行了13场的竞选辩论活动。竞选辩论会上选民的提问可以涉及到农民负担问题、生猪税问题、道路问题、提留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干部腐败问题、学校教育问题、计划生育问题等各种问题。在进行了充分辩论的基础上, 进行选民投票。为了保证投票的公正, 市中区政府进行了严格的程序规定。所有村庄的选票在清点数量后被送往乡里, 进行最后的点票, 票数最高者当选为本届乡长[4]。

这次选举由于与宪法相关规定存在冲突, 引起了很大的争议。2002年, 步云乡在总结第一次选举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二次类似直选的选举改革, 后者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直接选举乡长候选人, 然后推荐给乡人大代表会议上, 从而与现有的人大代表选举乡镇长直接结合起来;二是不进行政党提名候选人, 而是把预选中的得票最高者作为党的提名人选[5]。

虽然步云乡的乡镇长直选因为存在争议等多种原因最终被停止实行, 但步云乡的初始制度选择较好地回应了基层民众的民主诉求, 在制度变迁中维护了民众利益, 通过民主选举强化了制度变革的民意基础, 使改革的动力得以制约改革的阻力;选举民主也保证了制度变迁的延续性, 对处于起步阶段的基层民主建设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和有效的借鉴意义。

二、民主选举与选举民主在乡镇长直选中的体现

选举是一种具有公认规则的程序形式, 人们据此而从所有人或一些人中选择几个人一个人担任一定职务。选举是实现民主的一项重要途径, 人们也期望通过选举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 维护自身利益。

民主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 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的字面涵义就是民众统治, 用孟德斯鸠的话来说就是, 人人既是统治者, 又是被统治者, 直接民主中尤为能体现这一涵义[6]。

在民主国家, 选举对民主的实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战以来, 主流的方法几乎完全根据选举来界定民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选举与民主息息相关, 但并不是说有选举就有民主, 或者民主一定要通过选举实现, 民主还可以通过言论自由、吸纳民意等许多形式实现。

在乡镇长直选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到:民主选举保证了直接选举等基层民主实践活动在公正、合法的程序下进行;直选改革也充分体现了选举民主在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 乡镇长直选中的民主选举

选举的方式有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差额选举、等额选举和预选等, 这些方式是否得到选民的认可呢?什幺样的选举称得上是民主选举?美国学者珍妮·柯可帕特里克给民主选举下的定义是:“民主选举不仅是象征性的, 它还是竞争性的、定期的、广泛的和决定性的选举。在选举中, 政府的主要决策人由国民选出, 而国民享有广泛的自由去批评政府, 发表他们的评论及提供其它选择。”也就是说, 选举是否民主, 关键看它是否是自由、公正、广泛、定期举行, 是否是竞争性的[7]。

在步云乡乡长直接选举的过程中, 从候选人的提名, 到选区联席会议的组成, 以及竞选过程中的组织保障, 再到最后的全民投票选举, 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这些程序的公平、公正得以保证, 是实现民主选举的关键。

首先, 每位选民都有直接选举乡长和被选举的权利, 保证了选民的平等与自由, 也体现了选举的广泛性。改变以往由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乡长的模式, 也是此次选举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其次, 候选人要经30名选民联合推荐才能获得提名, 而后要通过演讲、辩论等环节得到选民的支持, 获取选票, 充分展示了选举的竞争性。最后, 在选举的最终投票阶段以及在整个选举过程中, 上级政府派专人负责并开展有效的监督工作, 保证选举顺利进行, 也体现了选举的公正性。

直接选举相对于间接选举, 涉及到选举地的每一位公民, 其参与人数更多, 范围更广, 只有保证程序合法、公正, 实现民主选举, 才更能发挥出直接选举直接体现民意的优势。

(二) 乡镇长直选中的选举民主

民众通常通过选举表达自已的意愿达成多数人的民主。戴蒙德把民主的底线定义为选举民主, 在他看来, 选举民主是与自由民主相对应的[8]。在很多西方学者看来, 对于那些正在实现民主化的国家来说, 仅有选举民主是不够的, 没有对政治自由的切实保障, 民主往往会走向它的反面。但是, 我们不能据此否认选举民主在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 选举民主也逐渐显示出其优势。

选举是民主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且自由、公正、平等、有竞争性的、定期举行的选举的确能够反映人民的意志, 能够体现“众人统治”的原则[9]。传统的乡镇长选举模式, 通常是由县委提名乡镇长候选人, 交予乡镇人民代表表决通过, 其中的操作环节也未向乡民公开, 忽视了民意。改革后的乡长直接选举, 改变了以往的间接选举, 候选人由选区联席会议产生, 且公民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 通过投票选举自己支持的候选人。步云乡的乡长直接选举, 在上级政府领导与监督之下, 程序公正得以保证, 候选人之间进行了平等、公平的竞争, 公民也能够完全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非常有效地体现出通过选举表现出的民主。同时, 选举的成功也很好地展现了小范围内的直接民主, 并逐渐显现出乡镇政府“执政为民”这一良好的后续效应。

三、乡镇民主选举与选举民主对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启示

基层民主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乡镇民主选举和选举民主既是基层民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同时也对基层民主建设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一) 积极营造良好的基层政治环境, 确保民主选举, 实现基层民主

由我国宪法可以得知, 目前我国选举制的原则之一是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而我国的基层政治以直接选举为基础, 虽然直接选举不是民主选举的唯一形式, 但是它比其他选举方式更具有实现民主选举。同时, 民主选举需要良好的政治环境作依托。基层政治环境好坏与否决定了基层政治活动的公正性以及基层民众参与选举等政治活动的积极性。

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两个方面。基层政治体制, 是确定基层政权组织形式的保证, 也是民主选举依据。有效的政府管理机制, 能够保证政治生活透明、公开, 鼓励基层民众参政议政, 积极参加基层政治活动, 提高民众参与选举的自主性, 通过选举真实地表达民意。而政治文化又决定了公民的政治态度与信仰。基层民众平均教育水平普遍不高, 倘若政府能够对对基层政治观念加以正确地宣传、引导, 就可以充分发挥民众的主观能动性, 并且通过选举等方式参与基层政治活动。只要政府重视营造良好、稳定的基层政治环境, 乡镇长直接选举的试点及今后在全国大部分范围内的推广, 以及基层民主建设, 必将会迈出一大步。

(二) 从选举民主入手, 开创实现基层民主的不同途径

基层民众通过选举选出真正被民众认可, 为民众办事的官员和政府, 同时也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意愿, 参与基层政治生活。选举民主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不能完全等同于民主。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在当前我国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 全体人民共同管理社会各方面的事务尚不可能, 但却可以从管理基层事务做起。基层是人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的地方, 基层直接和人民群众接触, 大量的日常事务与群众生活、利益息息相关。因此, 在选举活动结束之后, 基层政府还要给基层民众创造更多参与政治活动的机会, 赋予更多法定范围内的权利与自由, 例如, 要求政府信息公开、上访等权利, 以及言论、出版、结社自由。同时, 通过积极的改革措施, 提高民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以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共同建设基层民主。

(三) 完善基层民主体系, 为发展基层民主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

基层组织处理的事务最贴近基层民众的生活, 基层民主与老百姓自身利益的关系最密切。而基层各项事务又涉及到最实际、最复杂、不易处理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地完善民主体系, 严格执政, 切实保护基层民众的利益, 服务于民。

完善基层民主体系, 首先要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法律、规章, 把各项制度的内容具体化和程序化, 严格按照法律和程序办事, 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民主实践活动, 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在基层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和管理中, 要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7]。同时, 要建立健全民主选举制度, 尊重和保障基民众的选举权和罢免权, 充分发挥选举的竞争性以及民意的作用。

完善基层民主体系, 还需要立法保障, 并且依法办事。为保证基层民主实践有法可依, 就必须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的法律规范体系, 统一中央与地方法规, 加强其具体程序的可操作性。各地方人大要根据法律规定, 结合各地实际情况, 尽快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从而为解决一些疑难复杂问题提供合法的解释和依据。

总而言之, 从乡镇长直选在一些地方的试点取得的初步成效, 我们可以看到基层民主正在朝着文明进步的方向不断前进。当然, 在现阶段的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 包括小范围内的乡镇长直选等基层民主实践活动, 仍然存在一些政治制度、法律、地方文化的问题和冲突, 基层民主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这就需要我们在法律与民主制度的保障下, 努力使自上而下的民主改革与自下而上的民主诉求相呼应, 营造出和谐稳定的基层民主氛围。基层民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阶段性的改革举措必将发挥成效, 直至基层民主建设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黄卫平, 邹树彬.乡镇长选举方式改革: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47.

[2]杨雪冬.乡镇长选举方式改革:六种类型[N].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547640.htm.2004-3-25.

[3]史卫民.公选与直选:乡镇人大选举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428.

[4]李凡.四川省遂宁市市中区步云乡乡长直选的调查报告[R].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286490.shtml.2006-11.

[5][6][7]杨丽华.民主选举与选举民主[J].山东社会科学, 2001, (2) :20-23.

[8]潘小娟, 张辰龙.当代西方政治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389.

浅谈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互补性 篇8

摘 要:坚持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二者各有优点又相互补益:选举民主崇尚个体理性的表达,协商民主则主要表达民众的公共意愿;选举民主具有间接性、效率高的特点,协商民主则倾向于直接的沟通;选举民主一贯坚持多数性原则、保障多数人的利益,协商民主则提倡全员性参与,既包括多数人的权益保护,也权衡少数人利益的声张;选举民主具有全民普及性特点,协商民主则对于协商各方专业性的要求较高;等等。只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力避各自的缺点,相互补益,才有可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选举民主;协商民主;互补性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067-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既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又要进一步“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公民用手中的选票决定自己认可的人并由其组成一定的机构(各级政府机关、各种社会组织)从而保障公民权益的实现,这就是选举民主。可以说, 选举能最直观地反映出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甚至可以说,没有广泛的选举就没有现代民主政治。协商民主就是指具有平等地位的主体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讨论、协商并最终将反应群众共同意愿的议案提出的民主实现过程。正如陈家刚研究员在《生态文明与协商民主》一文中指出的,协商民主就是自由平等的公民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前提下, “利用理性指导协商,从而赋予立法和决策以政治合法性”[1]。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又都不是完美的。近代以来,选举民主在反对专制的道路上,为保障人民主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它也只是周期性地举行,而且选举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只能表明是某种偏好的聚合,这种偏好的正当合法性则不得而知。尤其是贿选、虚报选票数、假票等选举舞弊现象更是难以克服。因此,我们必须看到,选举本身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政治问题。协商民主是上个世纪末西方学者为了克服自由主义民主的缺点而提出的,它能够包容各方的不同意见从而达成共识。当然,如果协商民主流于形式,协商的成效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对于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来讲,如何发挥二者的优点,克服二者的缺点,相互取长补短,就成了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选举民主崇尚个体理性与协商民主倡导公共理性的互补

理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们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科学地思考问题、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有效方式。理性也是启蒙运动以来,人们在人际交往、事务管理及政治活动中最显著的思维方式。当然,理性也是民主的前提。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即个体理性。然而由于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们必须参与社会活动,个体理性也必须提升到公共理性。人们并不是只关注自身,而应尽可能将视野放大,侧重于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即公共理性。个体理性可以提高公民的自我意识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选举民主强调每一个人都有选举的权利,通过投票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意愿。这是个体理性充分发挥的过程。然而,个体理性都有自利的特点。孟德斯鸠提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2]正如王蔚在《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的互融: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互动的基础》一文中指出:“政府政策的制定者同市场上的经济人一样在政治市场上追求着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选民也同样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会基于同样的理由来决定自己手中选票的去向。”[3]所以,如果只从个体理性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选民的选票只能投给那些能帮助自己实现自己利益诉求的人,但每一选民利益追求的目标并不一定合理、科学。甚至,他的意见很可能是偏执的。如果这部分偏执的选民的投票获得成功的话,将会给社会带来灾难。由此,仅靠选举民主并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

只有依靠公共理性才能修正和平衡个体理性可能偏执的不足和弊端。而协商民主则是达到公共理性、实现公共利益的较好机制之一。协商民主不仅关注个人愿望的表达,更在乎每个人的愿望提出后,通过协商、讨论、沟通,使符合全体人民意愿的政策获得通过。在这里,所有人虽然都有各自的利益追求,但是大家坐在一起不是为了强制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从公共理性的角度尽量去理解别人的观点从而达成一种共识。当然,协商民主所强调的公共理性也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每个人欣赏、理解、认同他人的个体理性的基础上的,如果大家都固执己见,甚至不能共处,协商民主也只是空话,只能离实质民主越来越远。因此,基于个体理性的选举民主与以达成公共理性为目标的协商民主只有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推进走向民主政治的进程。

二、选举民主的间接性与协商民主的直接性的互补

选举民主的间接性是相对于古代社会的直接民主而言的。例如,古代的雅典实行的就是直接民主。人民通过公民大会直接进行统治,没有什么代表机关。那时,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制度,是因为国家的居住人口较少而且相对集中,公民的公共理性直接表达的愿望和公共利益诉求,可以通过直接选举实现公民的愿望和公共利益诉求。近代以来,随着国土面积的增加,人口的增多,人民直接表达公共理性、进行直接统治不具备现实的基础,而且实施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因此,直接选举就不适应大社会的需要了。资产阶级就采取了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选举代表(议员)的方式组成议会,由议会代表公民表达意愿和诉求。由于人数多,人民不能直接掌管政权,而必须要选举出自己满意的代表,委托代理机关运作,从而使自己的权利得以表达和实现。这种间接民主对古代社会小国寡民环境下的直接民主是一种创新。正如列宁所说:“如果没有代表机构,那我们不可能想象什么民主,即使是无产阶级民主。”[4]但是,选举民主间接性的弊端也很明显。卢梭对其提出的批评可谓一语中的:“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5]这表明选举民主的间接性完全有可能扭曲甚至否定民主。”诚然,选举可以自由地选择委托代理人,至于代理人是否能忠实地服务于人民则是无法掌控的。所以,间接民主也存在不足和弊端。如果把它唯一化、绝对化,就有可能偏离民主的本质。因此,间接民主也需要补充、完善和发展。

协商民主就较好地补充、完善并发展了代议制民主的不足和弊端。协商民主就是开展代理人活动之外的各个阶层的公民广泛地沟通、交流、商谈,尤其是立法之前和公共政策出台之前的协商。当然它并不排斥委托代理机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形象地讲,协商民主就是人民在允许代理人替自己管理公共事务的同时,仍密切关注、监督,甚至直接参与管理的全过程。这种民众直接参与的民主的特点可以尽量减少选举民主偏离民主实质的可能性。当然,如果人民整日陷入这种直接面对面的商谈而没有最后定论,协商民主也会流于形式,进而使民主政治的进步大打折扣。因此,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只有发挥各自的优势,避免对方的劣势,才能共同推进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这种间接性与直接性的互补是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互补性的重要体现。

三、选举民主的短暂性与协商民主的持续性的互补

选举民主具有短暂性的特点,它是人为可以操控的。人们为了节省资源,总是希望把选举过程的时间尽量缩短,尽量少浪费人力和物力。在一般情况下,民主选举总是耗时少、易组织、操作比较简单,不必要无休止地耗费公共资源和民众的精力。例如,选举民主一般都是按照各国的惯例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进行。我国一般五年进行一次换届选举,党的领导人选举定在党代会召开期间的某个时间段内,国家领导人的选举一般在党代会召开后的次年3月两会召开期间的某个时间段内。因此,选举民主在社会政治稳定的条件下,耗时少、时间短暂性的优势很明显,可以减少社会运行成本。但是,选举结束之后,人民是否能保证自己选出的代理人能忠实有效地毫无私心地管理公共事务,政府出台的公共政策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或者说多大程度上能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如果参与选举的人恰恰利用了选举民主的这一特点,只要在短时间内委曲求全,迎合人民的某种意愿从而拉拢选票获得成功就可以了,至于掌握权力后为谁服务则不是他考虑的范围。所以,选举民主一次性就能解决所有的民主问题是不切实际的。这在一点上协商民主就可以弥补其缺陷。

协商民主不限定协商的时间、次数,只要有需要解决的问题,社会各界就可以参与共同商谈,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作用,展开广泛多层次的形式多样的协商民主。这样,持续性的协商就可以不间断地反应群众的要求,克服了选举民主短暂性带来的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内行使权利、错过了时间就只能等到五年后的下一届选举的缺陷。更重要的是持续性的协商将来自不同领域的社会各界的现时的利益诉求,通过不定期的各种形式的协商、交流、沟通达成反映全体民众意愿的共识。这种人民对于立法及公共政策的出台的实时监督,也大大地降低了那些被人民选举出的代理人玩忽职守、谋取私利的可能性。当然,协商民主最终达成的共识能否及时上升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家意志,仍然离不开具有耗时少、简单易组织特点的投票表决的方法,这是迄今为止得到人民认同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所以,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都不能取代对方,只能扬长避短,互为补充。

四、选举民主的多数性原则与协商民主的全员性特点的互补

选举民主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选举中,获得多数选票的人获胜,获得多数选票的政策获得支持,拥有少数选票的人被淘汰,少数人支持的政策将被搁置甚至推翻。如果我们以选举的合法性、诚实性、真实性为前提,多数原则毋庸置疑优于少数原则。但是,多数人所坚持的就一定正确、合理合法吗?答案是不确定的。如果那些获得了多数选票的人并没有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小集团甚至个人私利出发,不惜践踏法律中饱私囊,后果将损害绝大多人的利益。退一步,往好处想,如果他们有责任意识,被大多数人民选中作为管理国家的代理人,处处为民着想,可以说,人民应该感到庆幸。但是,不管怎样,毕竟有一部分人的权利得不到伸张,社会和谐就永远是一种应然的状态。

协商民主则坚持全员的参与,不论是少数党还是多数党,不论是工人、农民还是知识分子,各种利益相关体都可以参与协调、沟通,目的是使多数人与少数人尽量少从私利出发,多从公共利益出发考虑,最终取得共识以维护不仅多数而是全员的利益。这恰恰可以弥补选举民主对于少数人利益的忽略的缺陷。全员参与的协商民主可以有效推进社会和谐的历史进程。我国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尤其是抗战时期及建国后都有着协商民主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可以说,协商民主所发挥重要作用不可估量。当然,协商民主追求的目标是通过协商达成共识,从而使所有人的权利得到伸张。但是,有的时候,努力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假如全员性公共利益目标不能实现的话,选举民主强调的多数性原则将是很好的选择。

五、选举民主的普及性与协商民主的专业性的互补

近代以来,举民主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制度化建设也较为成熟。中西方的公众已经习惯了并且能够普遍接受选举民主耗时少、效率高的优势和特点。例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基层选举到更高级别的选举,推广都比较顺利。无论是农民,还是掌握某项技能的工人,甚至大字不识几个的人对于选举投票的参与率在逐年提高。而且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不乏有许多虽然文化层次不高但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尽职尽责的普通民众。例如全国道德模范、爱岗敬业的典范王顺友就是其中的一名代表。因此,选举民主对于公民的知识结构、文化水平的要求不是很高。也是因为这一优势,选举民主易于在人民群众中推广,普及性较强。这是其在过去乃至将来能常兴不衰的主要原因。

但也是由于此,人人都能参与,不管人们的知识水平如何,民主自觉性怎样,对于国家大事是否关注并形成科学的认知缺陷客观存在。选举民主的有效性、科学性还需进一步推敲。

协商民主则不同,它对于参与民众专业背景的要求较高。根据协商内容的不同,协商的人选需要仔细斟酌。例如,参与人员的知识水平、专业背景、工作性质等都需要考虑。如果没有任何要求,专业针对性不强,可以说协商毫无意义。比如,立法的问题,举行听证,必须组织那些具有法律文化背景的人参与,才能提高协商的效率。如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律师、法官等等。如果反之,邀请一些没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人参与,可能就不得要领了,导致协商无果的结局不说,还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组织一次成功的协商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它不仅需要做充分的准备,更需要组织人员与参与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当然,如果协商民主只关注参与人员专业背景而不顾其他,会使协商人员的来源变得相对狭窄。民众的普及性不强,流于形式或异化为精英民主(某一领域的权威),它的科学性同样会遭到质疑。所以,协商的结果还需要人民的检验才能具有普遍约束力。如何检验呢,这时就要充分发挥投票的有效作用了。所以,选举(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二者之间扬长避短、互为补益才是最好的选择。

“世界上的民主,都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6]采用什么样的民主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模式,而应尊重本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制度就是基于我国国情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对于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既反对把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说的一无是处,也反对西方将协商民主排斥出民主的范围之外。我们实行的是协商民主基础上的选举民主,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应共融互补。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结合的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特征之一。在我国,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选举中有协商,协商中有选举,决不能将一方从另一方中剥离出来。二者的互补关系不是简单的一方弥补另一方的不足和缺陷,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中,互相协调,统一作用,相互补益,达到严丝合缝的境界。这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当然,民主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只有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双轨并行,相互补充,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才能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

参考文献:

〔1〕陈家刚.生态文明与协商民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2).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1.

〔3〕王蔚.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的互融: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互动的基础[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4).

〔4〕孙力.共生中的演进——政治价值诉求中的选举与协商[J].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研究,2008(6).

〔5〕江泽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新华日报,1998-12-18.

上一篇:“集团筑牢反腐倡廉防线”思考下一篇:因为努力而成功的作文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