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教学散论

2024-06-25

扬琴教学散论(共6篇)

扬琴教学散论 篇1

扬琴教学散论(之一)

【摘 要】

学习器乐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扬琴也不例外。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急于求成,结果是欲速则不达,这种浮躁之风屡见不鲜:亦有人缺少信心,有时还自暴自弃,实不足取。本文从学生常见的心态出发,谈如何有效地学习扬琴。

【关键词】

学琴 勤练 用心练 慢练 轻练 分手练

扬琴是我国常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我国民族弹拨乐器品种繁多,从乐器的形制、音色、演奏方法到艺术表现力等方面,各种不同乐器都有自己的特点。与其他弹拨乐器不同的是,扬琴演奏不是以手指、指甲或拨子拨弹琴弦,而是双手各持一支竹制的琴竹(又称琴键、琴笕)击打琴弦发音的。因此,严格说扬琴应属于“击奏弦鸣”乐器。也有称它为“打弦乐器”的。

扬琴音域宽广、音色悠扬,其演奏技法十分丰富。各种单音、双音和任何音程的跳进都毫无困难,扬琴特别擅长演奏快速的、华丽的各种旋律和音型。扬琴的这些艺术特点,在我国民族乐器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具有与其他弹拨乐器有所不同的艺术表现力。长期以来,特别是建国50多年来,扬琴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应用几乎是无处不在。在我国民族音乐的各种表演形式中,各种合奏、重奏、伴奏,以及戏曲、曲艺等艺术门类的表演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扬琴独奏也是很受欢迎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

在小乐队的演出中,扬琴演奏者还兼行乐队指挥的职能,从头到尾掌控乐队按照音乐作品的速度、力度、情感要求,进行有感情的演奏。扬琴在民族器乐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般。

学习器乐演奏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学习扬琴也不例外。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急于求成,一再“拨高”,浮躁之风屡见不鲜,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亦有人缺少自信心,有时还自暴自弃,实不足取。笔者以下浅见,希望对青少年学好扬琴有所帮助。

1.正确的姿势和演奏方法

学习扬琴演奏,从一开始就要有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会直接妨碍演奏者的进步,使自己将来继续提高的空间变得很有限。俗话说,“学艺的路子要正”,讲的就是方法要对头。所以,有的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得到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少走弯路,是很值得庆幸的。其次,要多动脑筋。在学习中要不断尝试各种办法调整自己的心态、体态、手位和方法,按照老师的要求寻找得法的感觉,这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在不断调整中,逐步掌握既符合演奏法要求,又符合自身生理条件的演奏姿势和演奏方法。

2.循序渐进

扬琴演奏有丰富而复杂的技巧,有适合各种不同程序演奏者用的、音乐表现力很丰富的乐曲。作为学生学琴,还是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急不躁,更不应该急功近利。只有老老实实按照客观规律,用稳步前进的心态来学习才能有所成就。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学习扬琴演奏也不例外。最好的办法就是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俗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功到自然成。只有扎实打好基础,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的演奏水准达到应有的高度。有道是“冰冻一尺,非一日之寒”,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学习扬琴也是长期的艰苦的,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几年苦功是学不出模样来的。

3.勤练、用心练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明了学习知识、技能都必须努力勤奋,并持之以恒。“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停停打打的练习是不可能学好的。

除了要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以外,还要提倡多动脑筋用心练。

扬琴演奏的技术性很强,要善于动脑筋。比如对放松、对演奏音色的要求、对某些演奏技法的掌握等等,未得要领的勤练,属于蛮干,不但不能练好,还可能适得其反。练琴要用脑,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反复实践,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用心练的另一层意思是,练习时要有明确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练。有的人练琴漫不经心,每次练习总是把一首乐曲从头到尾无休止地反复练;还有的人是这个曲子弹几句,那个曲子弹几句,“东一榔头西一棒锤”。这样漫不经心的练习是很难有什么收获的。难点没解决,还养成许多坏习惯。所以,要求练琴要有明确的练习目标,每次练琴有所侧重,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练琴效率。

4.慢练、轻练、分手练

练习一首新的乐曲,最好是从慢练开始,因为慢练容易做到准确无误。对于乐曲中的一切技术难点,建议大家也都通过放慢速度练习来解决。因为速度放慢了以后,难点也就不难了。通过一定时间的慢练,待难点解决了以后,才逐步加快,直到达到乐曲要求的速度。其次一种练习法是轻练。轻练,就是以轻轻的力度练习。这种练习方法可让头脑保持最大程度的清醒,同时也让肌肉保持最大程度的放松,这是取得练琴效率的一种不错的方法;第三,练习多声部的作品,建议可先分手练习。一般是先练旋律声部,后练从属声部,然后才双手合起来练习。

练习时采用慢练、轻练、分手练,能取到事半功倍的练琴效果。与此同时,演奏者在慢练,轻弹,分手练的过程中,不但难点解决得快,同时在不知不觉之中,乐谱也背下来了,可谓一举多得。

5.要自信、不自卑、不自满

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经常抱怨自己进步太慢,尽管作了很大的努力还是不如人家,并认为归根结底是自已素质、能力不好,于是信心下降、甚至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料”怀疑自己选择了犯错误的道路。这样的学生也许应该在心理上、在学习方法上作些调整。提倡多动脑筋,多一点思考,多一点自信心。“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若能守志不移,励志图强,照样有希望将自己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上。

与此相反,有的学生则过分自信,甚至自满。以为自己是天才,学什么都快,不用努力就能唾手而得。这种态度当然也是不可取的。青年学生,来日方长。对自己的演奏,从技术性到艺术表现力,都要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要求。对自己的演奏,要有一种永远不满足的追求,才能不断进步。有道是“谦受益,满招损”,“学海无涯,艺无止境”。只有不断进取的人,才有希望将自己的演奏水平不断提高到新的高度。

6.重视参加艺术实践活动

对于学习音乐艺术的人来说,艺术实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一是可以检验自身所学技艺所达到的水准,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二是,通过艺术实践的锻炼,可以更快地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以器乐学生为例,通过实践,可以体验到多声部音乐的艺术魅力,这绝对是个人自练所感受不到的;其三,参加艺术实践的演出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演出,可以体验到自己所学,体验取得进步的成就感,增进信心。促进自己继续努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希望青少年同学们按照艺术的客观规律学习;循序渐进,扎实打好基础;勤练用心练,科学练琴。有自满情绪者要戒骄戒躁,提倡脚踏实地;有自卑心理者要甩掉包袱,增强自信心。此外,还希望大家积极参加艺术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自己。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扬琴教学散论 篇2

关键词:钢琴,教学,修养,规律

1 7 0 9年, 佛罗伦萨的巴托洛米奥.克里斯托福里制造了弱 (piano) 强 (forte) 音羽管键琴 (即今天的钢琴) 。到如今, 它已经成为影响最为广泛的乐器之一。从1 6世纪开始, 各个历史时期的作曲家们为它创作了浩如烟海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创作风格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由于对这些作品的理解与处理不同, 又形成了很多不同的钢琴流派。再加之它是一件技术性非常强的乐器——这一切, 都决定了钢琴的教学是一项比较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作为教学过程中主体的钢琴老师, 如何才能把钢琴教学工作搞好呢?

钢琴的教学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解决演奏技术问题与处理作品。演奏技术一般通过一些相应的练习曲来解决。处理作品时, 钢琴老师应先带学生对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作品的背景、创作风格、曲式结构、和声特征、调性布局、材料发展、织体类型、节奏形态、力度与速度的安排、句法比例与高潮的设置、以及作品中情绪和音乐形象的表达等等。钢琴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用恰当的语言提示弹奏的节奏、力度、速度、感情等, 这些提示要在学生的弹奏过程中同步进行。形象化语言的运用, 即可避免呆板教学, 又能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钢琴音乐更富有思想活动和表现力。不过要能做到这一点, 需要钢琴老师具备深厚的音乐基础理论“四大件” (和声学、对位法、曲式与作品分析以及配器法) 功底;具备音乐史、音乐美学方面的只是以及文学、哲学、美术等学科的修养。对于不同时期不同钢琴流派各自的特征, 钢琴老师也要了如指掌。只有深入透彻地对作品进行分析, 才能更接近作曲家原先的创作意图, 才能更深刻地揭示作品的内涵。所以, 钢琴老师自身知识水平的高低, 决定着钢琴教学质量的高低。

钢琴教学的过程, 不应该只是技术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还应该注意作品内容的情感表达。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是感情的载体, 它不是音符与节奏的简单堆砌。作品中所有的作曲技术, 都是为作品内容的表达服务的。所以钢琴教学中, 作品中的感情表达与演奏技术都重视起来, 教学过程首先要求学生听几遍所学乐曲, 使学生心中有歌, 然后把如歌的旋律从心中转移到手指上。听所学曲子的旋律,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还能激发学生内在情感的发现。这种要求要一直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 我们不能有一种先解决技术再解决作品处理的思想, 把技术与艺术割裂开来是一种严重的错误。音乐感觉的培养要靠长期不懈的追求才会有效果。长期这样的要求, 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艺术感知力与表现力, 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高其学习的效率与主动性。反之, 就会使学生养成只注重技术的毛病, 演奏作品只是按照乐谱弹下来就算完成任务。根本谈不到对作品的处理和准确表达作品。长此以往, 很难培养出合格的钢琴人才。

由于学生各自的条件、天赋、学习积极性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 钢琴教学应根据每个学生具体程度因材施教, 不适合多人集体课的教学。可以将程度大致相近的学生合并起来进行双人课或三人课的教学。双人课与三人课的优点在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老师还可以合理运用学生互相比较的心理, 促使他们共同提高。在教学的各个阶段, 教师可经常运用比赛的方法, 以提高学生钢琴弹奏的熟练程度, 在实际锻炼中使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比赛可以采用公开场合演出的形式, 也可以采用不公开场合的小组内比赛形式。通过比赛可以使不参赛的学生发现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 找出平时弹奏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在学琴、练琴时着意克服缺点;同时, 通过比赛, 可以锻炼学生在众人面前的钢琴演奏能力, 让他们发现其他同学的优点与缺点, 能够使学生学会在演奏中保持放松, 还能够接触、熟悉更多的钢琴教材和曲目, 开阔眼界, 提高修养, 增强对音乐的听辩和鉴赏力, 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这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

不论哪种风格钢琴作品的教与学, 实际上都是一种技术与技巧的模仿和掌握。所以在钢琴教学中, 教师要采用示范的形式与学生共同练习, 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所学乐曲、练习曲弹奏的技术、技巧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概念。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区掌握在肢体协调弹奏和准确的掌握弹奏技术和技巧, 使学生在各个阶段少走或不走弯路。在初学阶段这一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准确的示范弹奏, 使学生对新乐曲或练习曲的性质、风格、技术类型和特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优美的旋律、娴熟的技术、技巧还能提高学生兴趣。在每个阶段中, 教师应先作详细的准确的弹奏, 然后再讲解弹奏要领, 指出重点的技术困难之处, 教给学生怎样克服技术困难的具体方法, 最后根据旋律调式调性的转换和所表现的不同风格特点进行讲解, 并选用适当的力度、速度分声部做出示范, 进行讲解。

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 钢琴老师与学生都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有一些乐器构造相对简单, 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演奏水平, 甚至在短时间之内可以演奏相当难度的作品。但是钢琴的学习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指望立竿见影是不符合钢琴教学规律的。不能在学习的基础阶段, 就跳过技术练习, 去演奏难度较大的作品。钢琴技术的训练需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技术训练的安排应该科学合理地进行。由于一般都用乐曲的难度来衡量钢琴学习者的水平, 致使很多人在学习中把学习重点放在了钢琴作品的处理上, 或多或少地忽视了钢琴练习曲在练习中的比例。然而, 没有坚实的相应技术做保障就去表现处理作品, 往往会事倍功半。而且, 这么做还可能由于学生学习进步不明显而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所以, 钢琴老师和学生对于练习曲与作品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要自觉“抵制”演奏难度较大的完整乐曲的“诱惑”。

钢琴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有微观的细致处理, 还要有宏观的把握。对于自己教学的对象, 要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性格特点、接受能力、练习情况, 从而设计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知道自己在教什么, 更要知道自己最后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这样老师就会清楚每一个教学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只有站到一定的高度设计教学的具体步骤, 才能够有效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成功的钢琴教学还需要老师的耐心、鼓励与关爱。这源于老师对音乐的热爱及对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 有些技术学生感到很难把握, 这就需要老师的耐心指导。有些练习学生多次练习也难以掌握, 难免会产生沮丧、泄气的情绪。这时老师就要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 让他们恢复信心。老师的耐心、鼓励与关爱是钢琴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

在钢琴教学中, 老师还应该带学生追求“真”、“善”、“美”的艺术境界。这首先要老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与精神情操。只有老师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 才能影响学生答道较高的艺术境界。好的音乐, 应该能够陶冶人们情操、丰富人们的生活、净化人们的灵魂、提高人们的素质。这也应该是音乐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魏廷格著.钢琴学习388问.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年版.

[2]如何正确处理弹奏技术中与音乐表现的关系.钢琴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年10月.

[3]司徒璧春, 陈朗秋编著.钢琴教学法.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4]张楚廷著.教学论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5]杨慧.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钢琴学习的修养和素质谈[J].中国音乐教育, 2002, (12)

扬琴教学散论(之一) 篇3

学习器乐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扬琴也不例外。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急于求成,结果是欲速则不达,这种浮躁之风屡见不鲜:亦有人缺少信心,有时还自暴自弃,实不足取。本文从学生常见的心态出发,谈如何有效地学习扬琴。

【关键词】

学琴 勤练 用心练 慢练 轻练 分手练

扬琴是我国常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我国民族弹拨乐器品种繁多,从乐器的形制、音色、演奏方法到艺术表现力等方面,各种不同乐器都有自己的特点。与其他弹拨乐器不同的是,扬琴演奏不是以手指、指甲或拨子拨弹琴弦,而是双手各持一支竹制的琴竹(又称琴键、琴笕)击打琴弦发音的。因此,严格说扬琴应属于“击奏弦鸣”乐器。也有称它为“打弦乐器”的。

扬琴音域宽广、音色悠扬,其演奏技法十分丰富。各种单音、双音和任何音程的跳进都毫无困难,扬琴特别擅长演奏快速的、华丽的各种旋律和音型。扬琴的这些艺术特点,在我国民族乐器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具有与其他弹拨乐器有所不同的艺术表现力。长期以来,特别是建国50多年来,扬琴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应用几乎是无处不在。在我国民族音乐的各种表演形式中,各种合奏、重奏、伴奏,以及戏曲、曲艺等艺术门类的表演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扬琴独奏也是很受欢迎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

在小乐队的演出中,扬琴演奏者还兼行乐队指挥的职能,从头到尾掌控乐队按照音乐作品的速度、力度、情感要求,进行有感情的演奏。扬琴在民族器乐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般。

学习器乐演奏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学习扬琴也不例外。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急于求成,一再“拨高”,浮躁之风屡见不鲜,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亦有人缺少自信心,有时还自暴自弃,实不足取。笔者以下浅见,希望对青少年学好扬琴有所帮助。

1.正确的姿势和演奏方法

学习扬琴演奏,从一开始就要有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会直接妨碍演奏者的进步,使自己将来继续提高的空间变得很有限。俗话说,“学艺的路子要正”,讲的就是方法要对头。所以,有的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得到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少走弯路,是很值得庆幸的。其次,要多动脑筋。在学习中要不断尝试各种办法调整自己的心态、体态、手位和方法,按照老师的要求寻找得法的感觉,这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在不断调整中,逐步掌握既符合演奏法要求,又符合自身生理条件的演奏姿势和演奏方法。

2.循序渐进

扬琴演奏有丰富而复杂的技巧,有适合各种不同程序演奏者用的、音乐表现力很丰富的乐曲。作为学生学琴,还是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急不躁,更不应该急功近利。只有老老实实按照客观规律,用稳步前进的心态来学习才能有所成就。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学习扬琴演奏也不例外。最好的办法就是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俗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功到自然成。只有扎实打好基础,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的演奏水准达到应有的高度。有道是“冰冻一尺,非一日之寒”,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学习扬琴也是长期的艰苦的,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几年苦功是学不出模样来的。

3.勤练、用心练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明了学习知识、技能都必须努力勤奋,并持之以恒。“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停停打打的练习是不可能学好的。

除了要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以外,还要提倡多动脑筋用心练。

扬琴演奏的技术性很强,要善于动脑筋。比如对放松、对演奏音色的要求、对某些演奏技法的掌握等等,未得要领的勤练,属于蛮干,不但不能练好,还可能适得其反。练琴要用脑,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反复实践,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用心练的另一层意思是,练习时要有明确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练。有的人练琴漫不经心,每次练习总是把一首乐曲从头到尾无休止地反复练;还有的人是这个曲子弹几句,那个曲子弹几句,“东一榔头西一棒锤”。这样漫不经心的练习是很难有什么收获的。难点没解决,还养成许多坏习惯。所以,要求练琴要有明确的练习目标,每次练琴有所侧重,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练琴效率。

4.慢练、轻练、分手练

练习一首新的乐曲,最好是从慢练开始,因为慢练容易做到准确无误。对于乐曲中的一切技术难点,建议大家也都通过放慢速度练习来解决。因为速度放慢了以后,难点也就不难了。通过一定时间的慢练,待难点解决了以后,才逐步加快,直到达到乐曲要求的速度。其次一种练习法是轻练。轻练,就是以轻轻的力度练习。这种练习方法可让头脑保持最大程度的清醒,同时也让肌肉保持最大程度的放松,这是取得练琴效率的一种不错的方法;第三,练习多声部的作品,建议可先分手练习。一般是先练旋律声部,后练从属声部,然后才双手合起来练习。

练习时采用慢练、轻练、分手练,能取到事半功倍的练琴效果。与此同时,演奏者在慢练,轻弹,分手练的过程中,不但难点解决得快,同时在不知不觉之中,乐谱也背下来了,可谓一举多得。

5.要自信、不自卑、不自满

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经常抱怨自己进步太慢,尽管作了很大的努力还是不如人家,并认为归根结底是自已素质、能力不好,于是信心下降、甚至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料”怀疑自己选择了犯错误的道路。这样的学生也许应该在心理上、在学习方法上作些调整。提倡多动脑筋,多一点思考,多一点自信心。“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若能守志不移,励志图强,照样有希望将自己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上。

与此相反,有的学生则过分自信,甚至自满。以为自己是天才,学什么都快,不用努力就能唾手而得。这种态度当然也是不可取的。青年学生,来日方长。对自己的演奏,从技术性到艺术表现力,都要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要求。对自己的演奏,要有一种永远不满足的追求,才能不断进步。有道是“谦受益,满招损”,“学海无涯,艺无止境”。只有不断进取的人,才有希望将自己的演奏水平不断提高到新的高度。

6.重视参加艺术实践活动

对于学习音乐艺术的人来说,艺术实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一是可以检验自身所学技艺所达到的水准,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二是,通过艺术实践的锻炼,可以更快地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以器乐学生为例,通过实践,可以体验到多声部音乐的艺术魅力,这绝对是个人自练所感受不到的;其三,参加艺术实践的演出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演出,可以体验到自己所学,体验取得进步的成就感,增进信心。促进自己继续努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诗词散论 篇4

作者简介:缪钺(1904——1995),字彦威,江苏溧阳人,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1904年12月6日(清光绪三十年甲辰十月三十日)生于直隶(今河北省)迁安县,后随家寓居保定。1922年先生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文科。1924年北京大学文预科肄业。1924年冬,因父亲逝世,先生遂辍学教书以赡养家人,从此开始了长达七十年的教学和治学生涯。抗日战争以前,先生先后任教干保定私立培德中学、志存中学、省立保定中学高中部,除每周教课十馀学时外,其余时间均刻苦自学,非星期天皆住校(据原培德中学学生任绩先生回忆)。当时相与往还论学者,师长有张效直先生,友人有李濂镗(杏南)、梁国常(鹤铨)、薛声震(效宽)、高苏垣诸君。在此期间,曾于1930年秋赴河南大学中文系任教授一年,与刘子植(节)先生过从颇密,深得切磋之益。1935年秋又曾赴广州学海书院任教授及编纂一年,与谭其骧、龙榆生诸先生定交。抗战军兴,先生携家南下,经开封、武汉抵达重庆。时浙江大学已内迁至广西宜山,先生于1938年应聘为浙大中文系副教授,两年后升任教授,后随浙大迁至贵州遵义。时浙大在竺可桢校长的执掌下,人才济济,与先生往来最密者有郭斌龢、谭其骧、萧璋、钱宝琮、黎子耀、章俊之、陈逵等,外来学者至浙大短期讲学与先生相得甚契者有马一浮、刘永济、钱穆诸人。抗战胜利以后,先生因江浙物价昂贵,难以养家,未能随浙大迁返杭州,而应华西协合大学之聘,到成都任该校中文系教授兼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同时兼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常与闻在宥、徐中舒、蒙文通、冯汉骥、叶石荪(麐)先生往还论学。解放初,先生仍任原职。1952年院系调整,先生遂专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1981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保定私立培德中学和保定私立志存中国文教员。后历任河南大学中文系、广州学海书院、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1946年起,任华西协合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同时兼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1952年后,专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历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古籍整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历史研究所学术顾问。先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古典文学、历史文献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70年,治学原以先秦诸子及古典文学为主,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转而钻研魏晋南北朝史,80年代以后,同时又再次致力于词学研究。先生曾亲承张尔田先生之教诲,同时深受王国维、陈寅恪二先生治学的影响,特别师法陈先生文史互证的方法,以史说文,以文证史。上世纪50年代,先生开始培养研究生。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为四川大学培养出第一位博士。先生曾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唐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等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的顾问。与人共同主编了《唐诗精华》、《中国野史集成》等专书,出版有《元遗山年谱汇纂》、《诗词散论》、《杜牧诗选》、《三国志选》、《读史存稿》、《杜牧传》、《杜牧年谱》、《三国志选注》(主编)、《冰茧庵丛稿》、《灵溪词说》(合著)、《三国志导读》(主编)、《冰茧庵序跋辑存》、《冰茧庵剩稿》、《词学古今谈》(合著)等专著,发表论文120馀篇,多数收入上述各论文集。另有旧体诗词集《冰茧庵诗词稿》行世。《缪钺全集》于2004年6月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共八卷。

 缪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更是20世纪享有盛誉的词学家。《诗词散论》是先生六十年前的一本旧作,原书曾于1948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共收论文十篇。1982年重印后增为十一篇。这本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诗词散论》,在82年版的基础上收入了先生撰写的古典诗词名篇鉴赏文章43篇。《诗词散论》因其见解之精微,文辞之优美,赢得了读者的普遍欣赏与推重,是20世纪词学史上不容忽视的一本著作。

在古典诗词研究领域,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史学养、灵睿的诗人禀赋形成了独有的治学特色,与当时的学者卓然不同。这本《诗词散论》,相较于其它诗词论著,同样有着显著的特点。

社会经济法散论 篇5

【内容提要】经济法作为一个法部门,其法律特性迥异于“民商法”、“行政法”。按传统的公法与私法标准划分其归属,存在着争议和矛盾。经济法在法域归属、法本位、调节机制、规制范围、基本原则、法律规范之性质、调整模式、法律关系、法律责任、程序法等10个方面更多地体现了社会法特性。如果将法部门按“私法―社会法―公法”三元结构划分,经济法宜纳入社会法法域,作为社会法的一个部门法。

【关键词】经济法/法……

当经济法作为一个法部门,导入中国法学界时,经济法便陷入了“征战不休”的境地――先是与“民法”、“商法”,尔后又是与“行政法”,现在似乎又陷入了与“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社会法”的混战中。笔者认为:经济法在法域归属、法本位、调节机制、规制范围、基本原则、法律规范之性质、调整模式、法律关系、法律责任、程序法等10个方面都迥异于“民商法”、“行政法”,而与“劳动法”、“环境法”等具有更大的相似性。因此,姑且命之为“社会经济法”。

一、社会法:经济法的法域归属

沿用大陆法系的分析方法,一国的法律体系应先分“法域”,在“法域”之下,再分“法部门”。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按法律性质,将法律分为“公法”、“私法”法域。但是,这种“二元”法律结构,不足以划分实存法,也不足以反映社会结构。这是因为:第一,以典型的西方文明史来看,自18世纪下半叶开始,公司、企业作为法律上的“人”,始获承认,形成波澜壮阔的“法人运动”,导致劳工运动、消费者运动、环保运动展开,几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呈现出“反抗―压制―妥协―合作”的轨迹。如何能以反映简单商品经济的“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的“二元”社会结构论来涵盖“法人运动”以后的社会发展轨迹呢?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欧美国家经济政策的日益“民主化”,出现了许多在战前所未曾有过的非政府组织(社团),导致各国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唯一代表的“合法性”受到质疑。这种非政府组织在经济领域中所发挥的调控与干预作用,是其他社会组织,甚至是政府所不可比拟的。因此,按传统的“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社会结构论,又如何能解读这种社会变迁呢?第三,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亚国家和拉美国家迅速崛起,这些国家和其所在地区处于急剧“现代化”的环境里,一些传统的组织具有了“现代性”,而一些导入的“现代组织”又楔入了“传统”的内容。如新加坡的“家庭”组织,演变成具有“社团互济”特点之组织。按“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的二元社会结构论,显然难以解释。第四,“冷战”结束后,当西方自由主义者还沉浸在历史“终结”的喜悦中,整个世界却出现了“超越‘左’与‘右’的趋势。这种“第三条道路”在美国克林顿、英国布莱尔、德国施罗德等新一代政治家主导之下,迅速风靡西方世界。传统的“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理论对此又是捉襟见肘。第五,正在崛起的中国,加入WTO已成定局。在中国完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时,那种以民族国家为基本预设前提的“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理论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现实挑战。因此,面临上述诸多问题,传统的“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理论无法应对,显得力不从心。基于此,笔者提出一种三元社会结构论,力图解释上述社会现实。(注:参见郑少华:《社会法的勃兴与中国社会法之使命》,《政法高教研究》第3期。)这种三元社会结构论是用“市民社会―团体社会―政治国家”来描述的:(1)人不仅仅是自利的“经济人”,即“市民”,而且,不仅仅参与政治生活,成为“公民”,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社会,人为了满足其需求,实现其尊严,参与团体,缔结团体契约,成为“社会人”,即团体之一成员。(2)所谓的团体社会,源自人们的二次“社会契约”。笔者认为:人们由于对第一次社会契约的不满,自然产生了种种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产生二次“社会契约”的缔结――将原先让渡给政府(国家)的一部分权力,让渡给社团,将原先保留在个人(“市民”)手中的一部分权利,让渡给社团。这种让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因此,笔者谓之为团体社会产生的“动态的社会契约”基础。

以“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的二元社会结构论来描述社会现实结构,奠定了法律按“私法―公法”划分的法律二元结构。这种法律的二元结构,亦不足以解释随着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社会变迁所呈现出的法制史与法学史上的若干问题。而以“市民社会―团体社会―政治国家”的三元社会结构为基础的“私法―社会法―公法”的法律三元结构论,则有助于解释法律之变迁与法学史上的若干新现象:其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使各种社会矛盾趋向激化,战争、经济危机等灾难频繁来临,旧的利益结构急剧变动,新的利益结构正在形成,新旧利益的冲突不可避免;与此同时,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民主和法治理想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由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公害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关注以往与国家不相干的劳动、福利、教育、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并运用政治的和法律的手段予以调节。于是,劳工法、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公共交通法、经济法等社会立法不断制定出来,“法律的社会化”成为时代的潮流。(注:参见张文显:《20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版,第114页。)对于这种“法律的社会化”,若按“私法―公法”二元法律结构来解释:将上述社会立法归入“私法”,则与“私法自治”原则相矛盾,也有违私法的“自由”、“平等”之理念;若归入“公法”则为公权力无限介入“私域”创造了理论上的“合法性”,进而导致社会自由、个人权力保障等现代化社会的基本准则丧失贻尽,其极端便是纳粹主义的抬头。所以,应按“私法―社会法―公法”三元法律结构来解释“法律的社会化”现象――将上述社会立法纳入“社会法”,既可保障“私法自治”层面的个人权利,又可阻却国家对“私域”的干涉,利用团体社会(有社会学者称之为“社会中介层”)来实现人的尊严和社会之安全。其二,在“法律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oflaw)同时,又出现了“法律社会化”(legalsocialization)现象。后者不同于前者。后者是指人在法律方面的社会化,是人的整个社会化的一个方面。(注:参见张文显:《20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年版,第114页。)这种人的整个社会化,以笔者的理解来看,是针对古典社会理论而言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古典式的“民事交往模式”是不存在的,它必然涉及到极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不仅仅有“交易成本”的存在,而且有“社会成本”的存在。于是,现代社会理论提出了不同于古典社会理论的概念――即人的社会化、法律社会化问题。马斯洛提出人有五大需求。笔者认为满足人的“安全、尊严、幸福”之需求,从法学理论层面上说,应依靠“

法律社会化”来解决――即我们的法律不能仅仅将人看作“原子化”的“市民”(私法),也不能仅仅将人看作“原子化”的“公民”(公法),更重要的是要还原人的本性,把人看作须臾不可离开“团体”的“社会人”(社会法)。这就是“私法―社会法―公法”法律三元结构论对实现“法律社会化”的一个贡献。

既然我们确定了“私法―社会法―公法”的法律三元结构论,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经济法是否属于“社会法”法域:其一,经济领域在古典社会科学看来,向来属于“私域”,但正是“法律的社会化”现象出现,使一些调整经济的法律之性质不同于古典的“民商法”,而成为“经济法”。其二,现代经济法产生的背景,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充足、自然垄断、垄断、外部效应等“市场失灵”情况,市民社会发生危机,而政治国家的一味介入又导致“寻租”等“政府失灵”现象,因此需要团体社会的出场,以挽救“市场失灵”,克服“政府失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而经济法显然是团体社会的重要规则。其三,经济法与在“法律的社会化”背景下出现的环境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具有更大相似,而迥异于“私法”的民商法、“公法”的“行政法”。其四,经济法是将“民商法”下的“市民”还原为“消费者”、“中小投资者”;将抽象的“商人”还原为“中小企业”、“大企业”,即按它们不同的社会角色,设置不同的权利与义务。其五,经济法所追求的目标是整体社会利益。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经济法是社会法法域下的一个法部门。

二、社会本位:经济法的本位观

本位,依王伯琦先生之说,乃指法的基本观念,或基本目的,或基本作用。在前述背景下诞生的经济法,与“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环境法”等成为社会本位法制之一部。因此,经济法的本位,即为社会本位。

(一)经济法体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个人利益、国家利益、团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共同构成了一个社会利益的结构。衡量一国的社会规范是否有秩序、社会利益是否有机互动,关键在于:在社会利益结构中,个人利益、团体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是否等差有序,形成一种互动的良性的利益格局。个人利益,是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己心之需,追求个人利益,实际上是市场交换得以展开的人性基础。团体利益,则是为了满足团体的成员之需求。以公司为例,若将公司视为法律上所拟制的“人”,与自然人没有什么区别,它要追求个人利益。但若将公司视为“社会团体”,则公司要满足其成员(股东、雇员、供应商、消费者等关系人)的需求。国家利益,是指为了满足国家(政府)自身的需求。在一些情况下,国家为了满足其社会成员之需求,往往自称是为了国家利益,但实际上是在追求社会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则是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之需求,在许多国家中,一些社会弱势团体,如消费者组织会声称它代表社会利益,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社会弱势团体在追求团体利益时,实际上是促进了社会利益的实现。从法学的角度来看,“私法”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是谓“权利本位”。“公法”是为了体现国家利益,是谓“权力本位”。但基于历史上国家暴政的惨痛教训,先贤们设计出以“民权制约行政权”作为公法发展的一条底线,但“公法”在本质上是为了体现国家利益、政府利益的。而社会法则是体现团体利益,特别是社会弱势团体之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在某些场合下,也会追求社会公共利益,在其追求社会公共利益时,则也成为社会法的主体。

我们又可以将社会公共利益划分为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等。“今天,更重要的无疑是正在发生的商法的变化,它正在变成受政治与社会方面的考虑支配的‘经济法’,在这里公法与私法密切地交织在一起。”(注:[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85页。)经济法体现了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反垄断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有序的竞争秩序,实现竞争者的利益,促进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目标是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的目的是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促进经济持续地适当地增长,同时保持物价稳定、高就业率和外资平衡。

(二)经济法保障社会经济安全

在一个社会结构的安排中,其是否合理,还取决于能否实现个体安全、国家安全与社会安全。个体安全,就是个人的基本权利是否能得到有效保障,即所谓免于“饥馑”、免于“恐怖”的权利;国家安全,则是作为一个主权者,其基本的主权是否能得到保障,免遭外来势力的破坏;社会安全,则是社会共同体的政治、文化、经济权利能否得到保障。一国的法律秩序,就是要保障个体安全、国家安全与社会安全。但法律是有分工的:私法侧重于保障个体安全,公法侧重于保障国家安全,而社会法则重在保护社会安全。在社会法中,作为一个法部门,经济法则重在保障社会经济安全:反垄断法扼制垄断者与垄断行为,其目的在于实现市场秩序的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强化消费者权益,实现消费者主权理念,保护消费安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要促进经济适当增长,保持物价稳定、高就业率和外资平衡,实际上是为了实现经济领域内的社会安全。在这里,有人或许会提出:商法,特别是票据法中的外观主义,也是为了实现交易安全,难道票据法也是经济法吗?笔者的回答是:第一,票据法应属于商法,即私法,它主要是从个体安全角度来实现交易安全;第二,现代商法的确出现了“社会化”的趋势,因此,票据法中某些规范具有很强的“经济法”(“社会法”)特征;第三,经济法实现交易安全,是从社会安全角度来进行的。

(三)经济法追求经济领域内的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的现代概念应该是:每个社会成员,仅仅因为他是社会成员之一,就有权不仅享受其他成员所提供的个人生活所需,而且有权享受每一个人都想得到的而实际上确实对人类福利有益的一切好处和机会。(注:参见[美]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5页。)法律为了实现这种社会公平,就应该这样设计:第一,采取普遍原则。不问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坚持在基本自由、基本人权面前人人平等,私法从“私”的方面保障每个“市民”的基本财产权、基本自由,公法在“公”的方面保障每个“公民”的参政权、结社权、自由权等。第二,采取区别对待原则,这是普遍原则之补充。在下述情况下,应采取区别对待原则:(1)社会中的贫寒阶层,对他们提供基本社会保障;(2)贫寒阶层的子女,由国家或社会向他们提供受基本教育的机会;(3)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特殊扶持政策;(4)新兴产业,提供促进政策;(5)其他主义者,如环保主义者等,提供支持政策。从法律角度来说,上述须采取区别对待原则的领域,正是社会法之使命所在。

经济法是在经济领域内实现社会公平:其一,通过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扼制大企业的垄断行为,促进中小企业与其他合法竞争者的有效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其二,通过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促进国内就业,提供社会成员的就业机会;稳定物价,避免中低收入阶层遭受通货膨胀之苦;促进经济适当增长,为后代人提供发展机会。其三,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护消费者之权益。其四,通过产业政策法,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其五

,通过中小企业促进法,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其六,通过合作社法,促进社会成员(主要是社会中下层成员)的互助、互济,以谋共同发展之道。

(四)经济法促进社会合作

在漫漫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之间的相互倾轧占据大部分时间。基于这种惨痛的人类记忆,人类试图开出一条社会合作的新路来:劳动者与资本者之间的合作,消费者与厂商之间的合作,社会弱势群体与社会强势团体之间的合作等,以达“双赢”之局面。团体社会理论存在的现实意义之一,就是要将社会合作的人类理想变成现实。自然,社会法的奋斗目标之一,也是为了实现人类的这种理想。

经济法,在经济领域内架起了社会合作的桥梁:(1)通过消费者团体,促进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厂商之间的合作;(2)通过将“公司”视为“社团”,促进股东与其他公司关系人之间的合作;(3)通过合作社,促进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合作;(4)通过公众参与,促进经济政策的`“民主化”,实现社会经济合作。如此,以增强社会资本。

三、社会调节:经济法的调节机制

从一个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角度来看,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模式应分为市场调节机制、社会调节机制与国家(政府)调节机制。所谓市场调节机制,是指以市场价格为信号,在人们的自利心驱使下完成交易合作,以满足人们日常基本生活之需要。它是建立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的。所谓政府调节机制,是指以国家公权力为媒介,以人们的基本人权为保障所完成的政治生活的交往模式。而社会调节机制,一般来说,则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实际上充当为一个超级社会团体)或社团(非政府组织)以社会公信力为媒介完成的一种社会生活交往模式。它是为了克服诸多社会问题(如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公害等)来实现人的全面尊严和社会安全,它是建立在社会资本之基础上的。社会调节机制主要包括了社会公共干预措施、社会保障措施、社会交涉措施、社会自治措施等。(注:参见董保华、郑少华:《社会法――关于第三法域的探索》,《华东政法学院学报》第1期。)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民商法尤其是商法是市场调节机制的内部构成,(注:参见郑少华:《商法与经济法: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律制度设计》,《法商研究》1995年第5期。)而公法则是国家调节机制的重要构成,社会法则成为社会调节机制的重要规则。经济法主要是从经济领域来完成社会调节机制的规则构筑:

1.以“法人运动”为契机,消费者运动、经济民主化运动等纷纷展开,政府作为社会经济干预的唯一主体之“合法性”遭到质疑。消费者组织、商会、同业公会、工会等非政府组织(社团)也成为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

2.经济法通过强化社会资本,克服病态社会资本,即建立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消费者与经营者”、“合作社与公司”、“调控主体与被控主体”之间良性的、互动的“合作―扩展”秩序,以达经济和谐发展之目的。

3.经济法不仅运用奖励措施――政府奖励、社团(包括基金会)奖励与资助,促进技术进步与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且建立社会评价机制(包括信誉评估等)。

4.经济法要求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不仅要有专家委员会意见(如德国《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第2条第1款第1项),还要有听证会,听取社团、公众代表的意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5.对自然垄断企业的管制,采取了公众参与的机制。

四、经济团体社会:经济法的规制范围

在“市民社会―团体社会―政治国家”中,社会法对应团体社会,其平等的社会关系与不平等社会关系结合,成为社会法的规制范围。(注:参见董保华、郑少华:《社会法――关于第三法域的探索》,《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作为社会法的一个法部门,经济法的规制范围,则是经济领域内的团体社会:

1.公司作为“商人”,由商法来规制。也就是说,在商法看来,公司仅仅是个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组织,围绕这个目的,商法构筑起一整套公司制度(如资本多数决定、董事职责、股东权益等)。但在现代社会,公司不是单纯的营利组织,而是肩负一定社会责任的社会性组织。这是因为:(注:参见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出版社19版,第6页。)其一,根据社会伦理的要求,公司应当追求共同的“善”。即对所在社区的贫寒家庭提供必要的道义上的物质帮助和非物质鼓励,对生态问题应尽职而不仅仅单纯遵守当地政府的环境标准,对所在社区的道德维持应作出“榜样”。其二,根据关民理论,公司不仅对股东,而且对供应商、消费者、员工等都应尽社会义务。公司应当保障上述公司关系人所具社会角色的权益。因此,当公司成为团体社会之一社会团体时,就由经济法等社会法来规制。

2.消费者权益的特殊法律保护,取决于消费者团体的壮大和成熟。消费者的安全权、自由选择权、知情权、受尊重权都离不开消费者的结社权即消费者自由组成不同的消费者团体以对抗厂商,获取自身权利的保护。因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本质上说是团体社会之法。

3.当政府作为一个超级“社团”,即政府在履行社会管理者职能时,与其他社团对经济进行调控时,经济法即是经济领域的团体社会之法。

4.在经济领域,成员与社团之间、社团之间、社团与政府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组成了动态的团体社会,由经济法进行规制。

五、公共干预与公众参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按照日本学者星野英一的意见,对法律原则可作如下分类:其一,关系法律全体的原则,例如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的原则。其二,作为制度的根据在学问所主张的原则。其三,表明民法典内在的基本价值的原则。其四,比较纯粹的法技术的原则。(注:转引自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39页。)那么,对于社会法来说,作为制度的根据在学问中所主张的原则,笔者称之为根本原则,应是“社会自治”原则。因为:第一,根本原则应是介于法本位与基本原则之间的中位概念。“社会自治”一则反映了社会本位观,二则可涵容“社会公共干预与公众参与”的基本原则。第二,“社会自治”不同于民法中“私法自治”的根本原则。“私法自治”主张权利本位、契约自由及过失责任等,而“社会自治”弥补“私法自治”的不足,主张社会本位、社会关系契约及社会责任,以图借社团之力来弥补个人之力的不足。第三,“社会自治”符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主权国家遭受一定限制、非政府(社团)在现实社会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趋势。而笔者与董保华先生原先所主张的“扶植弱者,倾斜立法”作为社会法的原则应该是比较纯粹的法技术原则。(注:参见董保华、郑少华:《社会法――关于第三法域的探索》,《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表明社会法内在基本价值的原则应该是:社会公共干预与公众参与两原则。因为:它们能反映社会整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安全、社会合作等社会法内在的基本价值;“社会自治”本质上就是“社团自治”――作为社团,能调控和干预社会生活;公众参与,就是公众获得社会成员之资格

,以缔造社团,既克服“市场失灵”,又克服“政府失灵”,以全面实现人的尊严与幸福之过程。下面,分别阐述确立社会公共干预与公众参与原则的主要意义。

1.社会公共干预。这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或社团对社会生活进行调控、调节、管制的措施和手段。(注:参见郑少华:《经济法的本质――一种社会法观的解说》,《法学》1999年第2期。)作为社会法的基本原则,其主要意义在于构成一个国家(政府)―社团一个人(公司)的等差有序的社会调节的权力结构。政府可以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制约社团的不正当的利己倾向,而社团可以以自身的名义或其成员之名义制约政府(国家),防止政府滥用行政权力,构成合理的有机“社会治理结构”,构成“调控―管制”、“禁止―劝告”、“惩罚―奖励”、“抑制―扶植”的“硬―软”权力谱系,以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这有利于社团的壮大与成熟,在最大限度上克服了由于政府权力更迭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造成的震荡。

2.公众参与。这是指公众通过结社等方式参与社会生活,影响和引导社会发展。作为社会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意义在于将体制外的“民众自力救济”方式转化为体制下的权利诉求,以避免大规模的不满现状的反体制动荡;通过体制内的最大限度参与,可以实现社会民主,增强社会资本,以促进国家民主在高水平的层面上实现;通过公众参与,可以保障公众的“私权”、“社会权”以及“公民权”;既可避免“政府失灵”,也可避免“市场失灵”。

在经济领域,经济法正是实践了上述两原则,进而形成有别于民商法与行政法的基本法律制度。包括:(1)利用金融、财税政策之调节功能,调控宏观经济;(2)通过消费者组织,保障消费者之权益;(3)利用产业政策,鼓励与扶植新兴产业之发展,抑制甚至禁止“夕阳”产业的发展,扶植和鼓励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4)将消费者运动、劳工运动、经济民主化运动纳入体制内,强化经济生活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六、“强制性”与“任意性”、“禁止性”与“倡导性”之结合:经济法规范之特征

从法律规范的性质来说,任何现代法部门的法律规范都兼有强制性规范、任意性规范。但是,我们从学术意义上分析,应当承认下述三个前提:其一,从现实法的部门来说,民商法以任意性规范为主、以强制性规范为辅,行政法以强制性规范为主、以任意性规范为辅;其二,从学术层面上说,民商法本质上是由任意性规范构成的,行政法本质上是由强制性规范构成的;其三,现代法律是近代法律经“法律的社会化”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从现实法律来看,民商法也有强制性规范,行政法也有任意性规范,这是法律“互动”的结果。但就社会法来说,它典型地反映了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结合的特点。(注:参见董保华、郑少华:《社会法――关于第三法域的探索》,《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作为社会法的一个法部门,经济法规范鲜明地反映了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禁止性规范与倡导性规范结合的特征。因为:(1)在经济领域内,社团的形成既是个人选择的过程(契约性、任意性)又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固定性、强制性)。(2)为防止社团的官僚主义与暴政,一方面必须禁止社团侵犯基本人权,因此,经济法要用一些强制性规范保护社团成员的基本权利(不可让渡之权利);另一方面,还要利用社团竞争机制,促进社团竞争,因而,经济法具有了任意性规范。(3)如前所述,团体社会具有的“硬―软”权力之性质,决定了经济法规范兼具禁止性规范与倡导性规范。

七、社会基准、团体契约、个人契约:经济法的调整模式

就社会法而言,从法规权利义务到现实权利义务,中间还有约定权利义务这一环节,并形成三个层次的调整模式。第一层次是宏观的层次,涉及社会基准;第二层次是中观的层次,涉及团体契约;第三层次是微观层次,涉及个人契约。(注:参见董保华、郑少华:《社会法――关于第三法域的探索》,《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这种采用纵坐标的调整模式,尚有两个前提需要交待:第一,国际社会中的一些国际性组织或国际公约之规定,其基准规定通过各国政府承认进入“社会基准”中去,其团体契约性质之规定则进入“团体契约”之模式;第二,这里所言的“个人契约”仍不同于“私法契约”,原因在于这种“个人契约”中,“个人”被还原为“社会人”,而非均质的原子化的“市民”。如“消费契约”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契约”。

作为社会法的一个法部门,经济法也是可以采用这种调整模式的:(1)在社会基准层面,经济法设置了对中小企业、消费者等经济社会的弱势群体的最基本保障,限制了大企业、厂商等经济社会强势团体的不当行为;(2)在团体契约层面,采用区别对待原则,对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等社会强势团体与消费者组织、中小企业卡特尔设置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在此基准上,让团体的对内契约――约束其成员和对外契约――宣示与倡导非成员的行为充分展开,而这种团体契约往往比社会基准更有利于对社会弱者之保护;(3)在个人契约层面,如消费契约,就考虑到消费者的特殊身份以及消费者组织的特殊约定,进而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

八、社会公共性:经济法的法律关系

法律规范通过一定的调整模式作用于现实生活,形成现实的权利义务关系,即法律关系,以往的经济法论著,多倾向于以民法的思维来论述经济法律关系,其原因在于没有认真分析“社会关系”。

在经济领域,两个主体之间的某一行为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并不是单一的。以一个卖主(甲)和一个买主(乙)为例说明之:甲将一个杯子卖给乙,作为平等主体之间发生单纯的买卖关系,涉及到债权契约与物权契约的关系,由民商法来调整。而当我们把甲、乙还原为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角色,则乙是个消费者,这个买卖关系则又涉及到三层关系:维护乙的最基本权利与保障最基本的交换秩序,形成由社会基准调整的基本消费关系;维护乙所在的消费者团体的利益和消费者作为具体的消费者团体成员之利益,形成由团体契约调整的消费关系;维护乙作为现实消费者的特殊利益,形成由个人契约调整的消费关系。上述三层关系实际上都涉及到个人(主体)间的“社会的”“公共性”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说,经济法的法律关系,是由经济法调整“社会的”“公共性”的社会关系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法律关系必然具有以下特点:(1)在社会基准作用下,其权利与义务往往是合一的;(2)在团体契约作用下,其权利与义务具有对称性;(3)在个人契约作用下,弱者之权利多,而义务少,强者则义务多、权利少。因此,我与董保华先生将社会法的这种法律关系的特点,称之为权利义务的不守恒性。(注:参见董保华、郑少华:《社会法――关于第三法域的探索》,《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九、社会责任:经济法的法

律责任

社会法的法律责任是一种社会责任。这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强调的:第一,随着法律的“社会化”进程,出现了“公法”、“私法”相溶合的趋势,出现了在现代立法过程中,某一具体法律采用民法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并用的法律责任设置结构;第二,出现了一些既不能归入“私法”也无法纳入“公法”而应是典型的“社会法”的法律责任制度,如“两罚制”、“惩罚性赔偿责任”;第三,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让位于无过失责任原则;第四,单一救济方式演变成多种救济方式以及综合救济方式的出现。

在经济领域内,经济法的法律责任亦为“社会责任”。在这里,笔者以三项法律责任制度为例,讨论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1.惩罚性赔偿责任。所谓“惩罚”,应该是“公权”所为。所谓“赔偿”,乃填充损失也,系“私法”所为。而惩罚性赔偿则有机地融入了“公法”与“私法”因素,演变成一种“社会责任”。在工业发达国家,惩罚性赔偿制度运用范围较广,而在我国实存经济法中则运用较少。我国除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针对“欺诈行为”以外,基本上没有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运用较广的是有论者谓之“中国特色的惩罚性赔偿”――行政处罚+民事赔偿。笔者以为,行政处罚+民事赔偿的责任模式不是不能运用,但相对惩罚性赔偿制度来说,有如下几个弊端:其一,使行政机关拥有了过大的权力,而又缺乏必要监督,成为“寻租”现象盛行的制度性根源;其二,当事人是否受惩处,还取决于举报机制,由于受害人缺乏经济诱因,对于小额的赔偿往往不履行索赔之权利,这样,便使侵权行为屡禁不绝;其三,在这种模式下,行政机关代表社会公益的“合法性”根本不可能遭受质疑,这不符合社会法的发展理念,也不利于“团体社会”的发展。

2.强制性的产品责任保障制度和赔偿基金会。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情况下,若将产品责任一律交由生产厂商承担,消费者之权益难以得到足够的经济支持。因此,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社会承担机制――建立强制性的产品责任保险制度,利用商业保险体制来分散风险;建立社区、社会产品赔偿基金会支付必要之赔偿金。对行政机关不当决策造成的损失,先行弥补,然后取得代位索赔权,利用团体诉讼机制向国家索赔。这种赔偿基金会经费来源于:社会公众捐款;所在地的公司、企业一定比例的费用支持;国家(包括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财政补贴。

3.资格罚。在社会法中,参加团体的条件之一是:必须具有成员的资格。因此,当某一公务人员或“商人”违反了有关法律受到惩罚时,除了承担刑事责任和在一定时间不得从事特定的商业行为外,还得受到资格罚――即在一定时间内,他作为普通消费者,要受到一些资格上的限制,如不得购买一定金额之上的消费品、日常消费交易行为必须向有关机关申报。

十、以团体诉讼、公众诉讼为中心:经济的程序法

社会法的实体权利之实现,必须依赖社会法独特的诉讼机制予以保障。社会法的程序法包括团体诉讼、公众诉讼、集团诉讼、小额诉讼、诉讼援助计划等,即所谓的公益诉讼机制。

在经济法中,其程序法是以团体诉讼与公众诉讼为中心展开的。所谓团体诉讼,即仅仅是社团,针对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为社会公共利益、团体利益、其成员利益,以团体之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此来抵御政府行政机关和厂商的不法行为。所谓公众诉讼,即指对于行政机关与厂商的不法行为,任何人都可为社会公益,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以实现社会正义。

十一、结论

试论扬琴基础教学要点 篇6

一、科学安排练琴时间

事实证明, 在学生学习扬琴的过程中, 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和频次对于有效掌握技巧, 取得练习成效有很大作用。

(1) 选取固定时间

生物钟对人体机能的作用非常重要, 所以联系者最好不要经常变化扬琴学习时间, 而应该每天按照固定时间进行规则训练, 这样做养成良好习惯, 就可以养成对音乐的完整理解, 也让练习者正确地进入乐曲演奏的完善状态, 从而达到省时、高效的作用。

(2) 持之以恒

根据大脑掌握知识的过程, 在初学阶段, 不间断地上课和练习是保持心理平稳和技术提升的重要方法。如果学习期间的某段时间没有系统化, 再要捡起来时, 就只能通过长时间“热身”才能重新进入状态, 这样的学习既浪费了大量精力, 并且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领会能力。

二、明确练习目的

有的才能放矢, 明确练习目的, 对于想要省时又有效的练习者非常重要。漫无目的地练习却进展甚微, 不但会挫伤练习者积极性, 严重的会失去继续下去的信心。

所以, 练习前应有充分思考:这首乐曲的难点是什么, 练习中应该怎样进行, 需要解决什么棘手问题, 乐曲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技术要点是什么, 明确这些之后再根据能力和联系曲目进行学习, 这样的联系才有效, 达到学习目的。

三、提升学生视谱、背谱能力

在演奏音乐作品时, 教师要要让学生自觉、清醒地认识到演奏的作品桥段是否正确, 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练习方式:因为一旦陷入错误的练习方式中, 长时间就会养成难以更改的坏习惯。教师要让学生正确理解乐谱, 初学某段乐曲时, 在通过练习前的默练后, 就可进行认真地视谱练习。“视谱练习”是把每个音节和节奏完成准确。待视谱能完整的演奏时, 即可进行背谱练习。教师应再次检查视谱练习是否有误, 及时帮助学生纠正提高练习效率。

四、练习时快慢结合

在扬琴的学习中, 会遇到演奏速度快, 技巧复杂的乐段, 学生慢速练习是有效的训练方法, 可以把速度放慢一倍或二倍。

学生把技巧较复杂的乐句在通过协调, 正确运用左右手动作, 可以恢复到原速练习。但必须强调的是, 慢速练习不是万能的, 只是练习中的一个手段而已, 只有用原速演奏, 练习者才能最终理解乐曲的中心思想, 才能真正发现不足;作为初学者要找出一首乐曲的困难点, 通过慢速与快速的结合, 逐渐提升技艺水平。

五、重视技巧“简单”乐曲

有的扬琴作品的乐谱看起来很简单, 练习者容易轻敌, 忽视对它的练习, 但往往看似简单的乐曲恰好是韵味十足的曲目。由于这些乐曲一般速度较慢, 练习时要把握好曲子的特点特别是节奏, 做到句法的准确呈现。所以学生在学习时, 重点要加强对乐曲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分析。例:传统曲目《欢乐歌》《弹词三六》等。

六、重视练习曲的训练

随着扬琴技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对演奏者技巧、速度和表现力都有了更高要求, 练习曲已经成为提高演奏技巧必须有的过程。练习曲具有针对性, 学生通过不断练习可从中学会或改进技巧。而且练习曲训练通常是纯技巧练习, 对学生没有旋律和表现上的额外要求, 因此能更好地把握技术要求。

七、练习要温故知新

在很多学生的练习过程中, 对乐曲的遗忘现象非常严重, 新学一首乐曲却丢了前一个, 得不偿失。所以在学习过程中, 重视积累非常重要, 学生要把经典曲目不断重复复习, 这样既可以积累一定的乐曲曲目, 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记忆力, 更重要的是, 通过复习在乐曲的理解上能够得到新认识, 慢慢就会提升自身的演奏技巧。

八、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艺术想象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艺术想像力, 调动学生的主体创造意识, 启发学生的独创性是教师的教学目标。目前我们的学生“学生气”还很浓, 不敢把自己的个性与潜质表现出来, 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与引导, 教育学生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理解力, 注重“弦外之音”, 要把扬琴演奏变为艺术创造, 汲取音乐之外其他门类文化领域的知识。

九、善于调整学生心理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到, 日常的练习目的是要在舞台上进行演奏, 但是上台和日常练习有很大差异。在舞台上演奏者心理和肢体动作都会比练习时紧张得多, 平时熟练的乐曲, 可能因紧张而出现错误。所以, 教师应该重视练习者平时的心态, 帮助其增强自信, 为舞台演奏诠释音乐作品打下基础。

上一篇:中学生国旗下自信演讲稿下一篇:颁奖主持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