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2024-10-22

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共10篇)

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篇1

加强多目标调查成果转化与应用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服务

依据多目标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已经取得的部分成果(如:国土环境质量状况、农田区土壤肥力和营养状况、规划特色优势农作物产地、部分地方病分布区和影响因素等),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和发展现代化农业等方面提出了深化调查成果的`意见和方向.

作 者:杨晓波 王文清 马力 于成广 边维勇 乌爱军 刘明华 YANG Xiao-bo WANG Wen-qing MA Li YU Cheng-guang BIAN Wei-yong WU Ai-jun LIU Ming-hua 作者单位: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辽宁,沈阳,110032刊 名:岩矿测试 ISTIC PKU英文刊名: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年,卷(期):26(4)分类号:P596关键词:多目标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生态环境 农业生产环境 环境污染与保护

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篇2

SMA是英文Stone Mastic Asphait的缩写。它是一种由沥青少量的细集料、纤维稳定剂和矿粉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SMA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好, 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根据辽宁省交通厅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交通行业科技成果应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要求, 及时将“SMA”沥青混合料技术、“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技术推广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去, 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促进了辽宁省交通建设的科技进步。

1 SMA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从1996年至1999年, 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先后修建了沈本、沈大、沈四、沈山四条普通沥青SMA试验路。通车运行后, 由于高温、重载的原因, 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泛油问题, 影响了SMA技术在我省的应用。为此, 辽宁省交通厅立项开展了“高速公路路面SMA”技术推广应用的研究。针对以前修建的四条SMA试验路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进行试验研究, 修建了新的改性沥青SMA试验路, 通过对路用性能的分析与评价, 提出了适合辽宁省实际情况的矿料、沥青胶结料质量技术要求以及级配范围、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 进一步完善了SMA技术, 使之能够得以继续推广应用。

SMA技术推广应用的研究课题历时两年半的时间, 通过在丹本、盘海高速公路铺筑不同级配类型 (SMA13、SMA16) 、不同粗集料 (黑山玄武岩、锦州班吉玄武岩、朝阳召都巴玄武岩) 、不同沥青结合料 (西太平洋AH-90#现场改性沥青、欢喜岭—宝利福成品改性沥青、欢喜岭AH-90#现场改性沥青) 、不同品牌的纤维稳定剂 (德国、北京、辽宁松散絮状纤维) 的试验路面224 607m2, 并对其使用性能进行长期跟踪检测, 实践证明, 这两条SMA试验路面的铺筑是成功的。通车后, 路面平整密实, 没有出现车辙、拥包、松散、坑槽、水损害等早期病害, 处于良好的服务状态, 抗滑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优于普通的AK型抗滑表层路面结构。

2003年应用课题研究成果, 在沈四、沈阳绕城高速公路中修工程中铺筑了近70km实体工程, 2004年在沈山高速公路 (361km、双向六车道) 中修、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348km、双项八车道) 路面上面层全部采用了SMA结构。铺筑改性沥青SMA结构表面层, 同AK相比, 其使用寿命最低可延长30%以上, 如按使用年限为14年计算, 每年可节约投资成本0.5元/m2。按节约养护费用50%计算, SMA路面每年可节约养护费用0.3元/m2, 即采用改性沥青SMA技术较改性沥青AK每年要节约投资成本和养护费用0.8元/m2, 在使用年限内改性SMA路面增加利润13.67元/m2。SMA技术使路面服务状况得到改善, 从而带来运输成本的节约, 降低路面早期破坏, 提高路面抗滑性能, 增加路面构造深度, 防止雨天溅水形成水雾, 大大降低雨天事故发生率, 提高了公路的交通安全性, 因此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SMA技术不仅适用于新建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及机场跑道的铺筑, 同时也适用于高速公路养护维修, 在未来还会得到更大的应用。在总结室内试验以及工程推广应用经验的基础上, 编制了“改性沥青SMA混合料设计、施工指南”, 为在我省推广应用SMA技术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2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2006年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抚顺至南杂木高速公路上, 成功铺筑了5km试验路段, 2007年在辽宁省高速公路中面层推广应用21km, 在省级干线公路推广应用90km。2008年进行路面建设的本溪—辽阳—辽中高速公路是辽宁中部环线组成部分, 其中本溪—辽阳段 (76km) 重载车辆多、重载交通量很大, 为了防止出现严重的车辙病害, 提高路面抗车辙能力, 在本辽辽高速公路中面层, 继续推广应用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技术, 较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共节省造价136万元。另外, 在沈通线、庄林线、营滨线、京哈线等四条路线上由于频繁出现车辙病害也使用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共推广应用了36.8km, 节约工程造价29.44万元。考虑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优异性能, 2008年使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技术的本辽辽高速公路和沈通线、庄林线、营滨线、京哈线等四条普通公路将会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推广应用中,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各项力学和路用性能指标均好于室内试验结果。经过一定时期的使用后, 通过观测,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良好, 没有出现车辙、推移等早期破坏, 并且节约工程造价8%左右。

3 路用木质素纤维

路用木质素纤维依托《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应用技术研究》和《高速公路路面SMA技术推广应用研究》项目, 在深入研究了SMA技术的同时, 为了促进SMA技术的发展, 实验室自主研制开发路用材料——路用木质素纤维以及成套的生产和检验设备, 拥有全部独立知识产权, 结束了国外同类产品在我国的垄断地位, 使其价格下降了30%。

4 科研成果转化

1984年1月, 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被辽宁省科学委员会批准为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经过科技体制改革后, 极大地促进了我院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我们坚持了面向交通工程建设的实际, 大力组织先进实用技术研发。这期间 (1986~2000年) 具有代表性的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随着SMA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和我院自主研发的 (路宝牌) 路用木质素纤维在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成功应用, 是科研院推行科技产业成果转化的成功范例, 拉开了科研院“以研带产, 以产促研”、走科技成果产业化道路的序幕。2002~2003年, 我们组织了路用木质素纤维的正式生产, 同时进行了高速公路路面试验, 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经过两年的正式生产, 路用木质纤维做为新产品于2003年9月, 通过了辽宁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新产品投产鉴定。2004年3月, 路用木质纤维生产厂正式建成投产。在2002~2008年正式投产的6年中, 共生产路面木质纤维7千多吨, 除了取得经济效益外, 还起到了一种平抑市场价格的作用。

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篇3

全面保障用户合法权益

作为国内首家“独立第三方信息公示平台”,“全国诚信保真查询系统”能有效避免社会活动中的假冒和欺诈,实现对查询对象信息的真实认知,为用户的合法权益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在一定范围内向特定对象对相关信息进行公开与公示,既符合国际惯例,也符合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原则。所有信息由发证机关或者主管单位进行统一的、动态的自主上传,完全确保了信息的权威性、即时性。

“全国诚信保真查询系统”主要用于人员、机构、证书的保真查询,提供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接入号码的保真查询服务。所有信息都通过该平台进行查询,使用更便捷,查询更方便。系统数据平台架设在中国电信数据局,采用先进的信息保密管理机制,充分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用户可以拨打免费固定电话:16831522;或发短信至:106695883522;或通过网络:www.16831522.com,输入17位诚信编码进行查询。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用户通过出示诚信查询编码,表明个人身份及证书的真实性。真正实现了主体、信息的真实与匹配,同时又保障了个人隐私。

联合东方诚信(北京)数据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全国诚信保真查询系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工作。该中心致力于把“全国诚信保真查询系统”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为完善高新技术专利体系,在已拥有的4项国家发明专利的基础上,还将继续申请更多的专利保护,为后续开展的科技成果应用工作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应用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全国诚信保真查询系统”自2006年10月开通后,在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经济战略专业委员会、全国市场诚信建设组织委员会的支持下,全国范围内试点工作的逐步推广,2006年12月16日,“全国诚信保真查询系统”——“房屋诚信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了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组评审,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并认为系统在该领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2006年11月8日和2007年1月15日相继成立了“全国诚信保真查询系统”江苏省发展中心和辽宁省发展中心,发展中心的成立为该系统在当地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2007年1月30日,建设部“智能建筑产品登记证书”加入了“全国诚信保真查询系统”,在其颁发的证书上将注明系统的三种查询方式,杜绝了假冒证书的现象,随着应用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2008年将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征信监管平台、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营销员征信平台应用,《中国建设报》、《中国妇女报》的记者管理等方面开展应用工作。

与此同时,随着“全国诚信保真查询系统”在社会各行业的实际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关职能、监管部门对该系统在使用功能上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和希望——“如何进行有效的监管”,面对这一难题,延伸开发出包括由“诚信动态评价及分类监管系统”、“信用信息系统”、“信用预警系统和内部监管系统”及“独立第三方诚信信息公示平台”所组成的“综合征信平台”。

“综合征信平台”中所纳入的信息分为:社会公开信息和内部监管信息。公开信息通过公示平台进行社会公示,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假冒与欺骗行为。涉及个人隐私、商业机密和国家机密范畴的相关信息将被纳入内部监管系统,职能部门可有效的根据信息内容进行动态评价、分类评价、信用信息预警和内部监管。成为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对公开信息进行有效监管的辅助工具。

QC小组活动成果的推广与转化 篇4

摘要:由于在一些以总-分公司为主要组织结构的大型企业中,缺乏对QC小组活动成果推广及转化的相应管理平台支持,使企业中大量的优秀QC成果不能在总公司层面得到推广和应用,造成了企业内部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文章就此从企业内部QC小组活动成果推广及转化的管理平台建设及对外成果推介渠道的建立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对完善总公司层面QC小组活动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提示作用。

关键词:QC小组;活动成果;推广;转化

QC小组活动在企业广泛而深入的开展,不仅为企业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现场环境,更为企业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成果。虽然小组成果在其形成或成熟的同时,就完成了其应用转化的全过程。然而,对于一些跨地区经营的以总—分公司结构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大型企业而言,大量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只局限于其所在分公司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而对于与成果课题有着完全相同背景的其它分公司,要么也开展相同的小组活动,要么依然面对相同的质量问题未进行改进或不知如何改进。这不仅是QC小组活动成果价值的一种损失,更是企业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也不符合QC小组活动服务于企业,促进企业质量改进的主旨。为此,笔者结合在总公司从事QC小组活动管理工作的经验,就如何实现QC小组活动成果在大型企业内部的推广及转化谈几点想法和认识。1建立企业内部QC小组活动成果推广转化的管理平台

多数以总—分公司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大型国有企业,对QC小组活动的管理采取统一归口管理并逐级分层管理的模式,管理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小组活动的流程展开,即年初注册管理,年中培训并实施小组活动的过程监控,年末组织成果评审、发布、表彰奖励。对成果如何在公司内部各分公司之间推广应用,或转化为总公司层面的管理或技术标准缺乏明确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因此,要实现企业内部QC成果的推广及转化必须从机制建设入手,建立一个集小组活动全程控制、成果评审挑选、成果推广、成果转化、成果信息传播反馈为一体的QC小组活动管理体系,为成果的推广转化搭建一个全过程控制的管理平台。

1.1健全小组活动全过程控制机制,保证成果质量,为成果推广转化奠定基础

成果的推广转化必须以成果的安全、可靠、有效为前提。虽然QC小组活动遵循以客观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并按照PDCA四个阶段八个步骤来展开课题的研究,但受小组人员对活动程序的认识深度、采集数据的方法、统计工具的应用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等影响,特别是企业中一些管理方法的影响,一些小组的活动质量不高,所形成成果的可靠性不高。因此,必须对小组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机制建设,以提高成果质量:

①建立QC小组活动管理网络化的组织机构。按照管理层级,逐级明确负责QC小组活动管理的专、兼职人员,并深化到班组的直接上级。

②建立员工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的常态机制。通过对员工质量管理知识掌握与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根据企业层面的“薄弱点”、小组水平参差不齐的“低洼点”、专业知识应用的“提高点”,确定普及型培训、针对性培训及现场专业讨论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并建立配套管理办法,保证培训投入的“性价比”。

③注册课题的审批机制。采取小组注册宽松而课题注册严审的方法,通过建立注

册课题目录数据库及成果目录数据库,严格课题注册逐级审核。一方面,对课题研究内容与以往成果相同的小组,及时介绍成果信息,避免重复活动;另一方面,开展工区一级(班组的直接上级)小组选题讨论会,提高课题的可行性。

④小组活动过程的监控机制。建立QC小组活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或通过对已有班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扩充,实现对一线班组QC小组活动的动态监控。⑤成果的认定评审机制。建立企业内部的成果评审专家库,吸纳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专家及一线班组长入库。进行企业内部的评审资格认定,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在评审专家队伍中的比例。明确对成果经济性、安全性、专业可靠性的认定部门责任,坚持逐级评审认定的原则,突出对成果实际应用情况的现场评审。

1.2建立成果推广价值的评估方法及内部推广渠道

QC小组活动成果多表现为对企业当前的设备、工器具、工艺、流程进行“小改小革”或小发明。成果形成的周期普遍较短,解决问题的效果十分显著,但同时,成果的针对性和局限性也较为明显。因此,实现成果的推广转化,必须对成果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成本进行确定和分析。为了提高对成果推广价值评估工作的效率,可通过在成果评审标准中增加对成果推广价值的评分规则,实现成果材料评审与成果推广价值评审的单渠道双结论。然后根据成果推广价值评审的得分排序,按照企业管理层级由对口专业管理部门逐级确认推广的成果及其范围,并逐层推荐。总公司层面则根据各基层单位的推荐结果按专业分类交由总公司对口专业的管理部门进行挑选,最终确定推广成果及范围,提出推广方案,并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其中需申请专利进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果,则移交并转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部门的相关工作流程。

同时,建立推广应用结果的反馈渠道,由各级QC小组活动的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成果应用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及时向专业管理部门反馈,以便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处理。

1.3建立对推广成果的补偿奖励机制

QC小组活动成果既是企业的智力成果,也是小组这个小集体的智慧结晶。虽然从知识产权的归属上,QC小组活动成果归属于企业,无偿使用是企业的权力。但小组、分公司、总公司之间必竟存在着权责区间不同的现实。因此,通过精神上的肯定和奖励,加之适当的物质回报,将有助于在成果推广过程中小集体与大集体之间关系的处理。如:建立成果命名制度,即对将推广的成果以小组名称进行命名,增强小组成员的成就感;对推广价值评分居企业排名前列的单位给予“QC小组活动成果最佳成就奖”,体现对小组上级单位的鼓励和褒奖;根据成果推广的范围及产生的效益,结合《关于推进企业QC小组活动意见》(国经贸

[1997]147号)及本单位对优秀QC小组的奖励规定设定奖金发放等级,从而实现对小组因贡献成果的经济补偿。这样不仅能激发小集体的活动热情和创新意识,提高推广过程中的协作效率,营造企业内部小集体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而且也是对原QC小组活动奖励内容的补充(因为一线班组中一些富有创新和质量改进意识且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员工,由于苦于整理成果材料或材料整理水平不高常常与优秀小组的荣誉失之交臂)。这种面向成果应用价值的补偿奖励方式,有助于将QC小组活动引向更加务实的发展方向。

2推动QC小组活动成果的市场转化

QC小组活动成果的市场转化不是将其作为企业的一种产品进而转化为商品的过程。它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推动行业发展,减少企业自行转化成果中的成本支出;二是维护企业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因此,在进行成果市场转化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2.1理智引导成果申报专利

专利在法律层面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法律授予技术发明人在一段时间内享有排他性的独占权利;另一方面是技术发明人作为法律授予其独占权的回报而将其技术公之于众,使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有关专利技术的信息。目前,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已逐步增强,特别是近两年企业对技术及管理创新的高度重视,一些单位将获取专利作为企业内部创新工作的评价指标之一,促使许多QC小组对成果申报专利。由此,一方面企业要为专利支付申请费、审查费、年费等;另一方面,由于QC小组成果申报的专利多数是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权只对其形状或结构进行保护,不保护方法以及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加之企业难以了解是否存在侵权现象,所以当申请的专利技术对企业产品的质量特性缺乏市场说服力时,专利权仅仅成为标志企业拥有某项专利技术的证明,而没有更多的存在意义。因此,要切实维护企业利益,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判别审核:一是成果是企业在不授权的情况下他人不能无偿使用的专业技术或管理方法;二是成果申请专利后,具有一定的广告效应,有利于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附加值或顾客满意度;三是成果涉及企业的管理核心或产品的技术核心,具有对竞争对手的排斥性,需要严格保密。

2.2为有偿转让成果创造条件

企业QC小组活动成果针对性和局限性较强的特点,一方面影响了市场主动对其进行转化的热衷程度;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企业内部进行转化的积极性。而且,这两个方面的影响无形中也增加了成果推广的成本。(这里的成果指在原生产设备、设施、工器具基础上进行改造所形成的新的或较原生产设备、设施、工具在外形、结构等有所不同的生产设备、设施、工具。)然而与此同时,由于大型企业规模大,对行业的影响力也大,企业对生产设备、设施、工器具的需求往往推动了其行业内部上游企业产品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因此,及时向上游生产企业提供成果信息,有偿转让成果,不仅缩短了企业的推广流程(如委托加工),同时有偿转让还将减少企业推广成果所需要的资金投入,而且在产业链条的相互作用下,还将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努力为成果的有偿转让创造条件。

①邀请生产商参与小组成果的研发。目前,这种方式在一些小组中普遍存在,通常是小组提供思路及设计图纸,由生产商进行成品加工制作。这种方式下,一旦生产商发现其具有批量生产的价值,在较短时期内成果即可转化为商品或商品的一部分,企业不必再委托加工进行小批量的生产,且很快能投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双方合作前签订必要的合作协议,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及收益。②开办企业QC小组活动成果展示网页,介绍成果应用成效,并向生产商提供成果目录。③邀请生产商参与总公司的成果发布会,组织成果展示推介会。

3结语

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篇5

第一条 为贯彻《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发挥财政资金对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激励引导作用,增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省财政设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为加强资金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优化资金投向,突出扶持重点,引导企业增加研发资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第三条 专项资金来源为省级预算。省财政厅根据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客观需要,以及省级财力状况,每年安排一定规模专项资金。第四条 省科技厅负责组织专项资金申报和评审,会同省财政厅安排资金资助,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条 专项资金分配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贯彻国家和省的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优化投向,突出重点,择优扶强,重在实效;

(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企业和项目单位按公开发布的申报通知要求自主申报,逐级审核,部门评审,按资助类别下达资金。

第六条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和当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确定专项资金的扶持范围,专项资金主要扶持以下7个方面的内容:

(一)引进高水平的研发机构;

(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认定资助;

(三)重大科技成果在福建转移转化;

(四)引进培育高水平的企业技术创新团队;

(五)专利生产运用与产业化;

(六)科技与金融结合;

(七)其他有利于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项目。

第七条 专项资金资助对象为在福建省境内(计划单列市除外)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

第八条 专项资金资助单位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引进高水平的研发机构

1.研发方向符合我省产业发展规划和要求。2.来闽设立的高水平研发机构是指国(境)内外大企业、大集团、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国家重点高校、重点科研院所等来闽建立或与在闽法人单位合作创办的研发机构。3.必须具备完成科技项目必备的人才条件和基础技术装备。具有硕、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占研发机构总人数的比例不低于40%。

4.总投资在1亿元以上,其中科研用房面积不低于5000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价值不低于2000万元(软件研发机构500万元以上)。

5.企业销售收入安排用于研发投入的比例应逐年提高,2013年不低于1.5%、2014年不低于1.8%、2015年不低于2.2%。企业的自筹经费(提供列入福建省财政厅公布的福建省会计师事务所优选库名单或科技部公布的‘十二五’期间具有科技经费审计资格名单的在闽会计师事务所鉴证的审计报告)应达到项目总经费70%以上。6.申请企业的上所纳税经费总额不少于100万元。

(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1.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是指经科技部立项、省科技厅评估认定或当年立项新建(续建)的国家级、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驿站、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我省产业发展规划和要求。2.申请企业的销售收入安排用于研发投入的比例应逐年提高,2013年不低于1.5%、2014年不低于1.8%、2015年不低于2.2%。

3.申请企业的上所纳税经费总额应不少于100万元。

(三)重大科技成果在福建转移转化

1.申请重大科技成果在福建转移转化资助的主体是企业,优先资助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

2.申请企业的销售收入安排用于研发投入的比例应逐年提高,2013年不低于1.5%、2014年不低于1.8%、2015年不低于2.2%。

3.申请重大科技成果购买补助的项目技术交易总额应超过200万元。4.申请企业的上所纳税经费总额应不少于100万元。

(四)引进培育高水平的企业技术创新团队

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必须符合《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建设实施办法》规定的企业人才条件,申报研发项目资助的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原则上应从近三年的海西企业人才高地中产生。引进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必须是国内外知名专家或某领域学科带头人担任首席专家。

(五)专利生产运用与产业化

申请专利产业化计划项目的企业必须获得与其申报项目有关的授权发明专利;申请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的企业必须产生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实际利息;申请发明专利清零资助经费的企业,必须是首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第九条 企业的销售收入安排用于研发投入的比例证明应由列入福建省财政厅公布的福建省会计师事务所优选库名单或科技部公布的‘十二五’期间具有科技经费审计资格名单的在闽会计师事务所及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资格的中介机构,提供鉴证的专项审计报告或由税务部门提供鉴证。

第十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执行《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闽财教〔2007〕85号)规定的列支范围。

第十一条 专项资金主要采取后补助为主,结合常规项目资助的方式。

第十二条 专项资金的具体申请程序:符合条件的单位按照本办法及有关通知规定向省科技厅提出申请。

第十三条 专项资金的审批程序:省直主管部门和各设区市科技局负责审核后,将申报材料集中报送省科技厅,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材料核实、实地察看和必要的专家评审后会同省财政厅联合审批下达资金。

第十四条 省财政厅根据项目立项情况,按照财政资金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将专项资金拨付到有关企业研发经费专户。

第十五条 受资助的单位使用专项资金应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单独核算,按照本办法规定资金使用范围支出,专款专用,严禁超范围超标准开支,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接受专项审计。

第十六条 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并按国家规定对单位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外,限期收回已拨付的专项资金并取消该单位三年内申报专项资金的资格。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关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 受资助单位应当在年末上报科研投入及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篇6

一、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省农业农村工作“3212”的总体部署,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重点,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创新要素向农村聚集,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我省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重点工作

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着力推进科技创新要素向农村流动、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用科学技术培养新型农民、探索以科技为纽带的新型农民组织化模式、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农村非农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六大任务,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

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构建技术链,支撑延长产业链,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继续开展生猪、泡菜、薯类、家兔、茶叶、柑橘、食用菌、蚕桑等8大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新启动实施奶业、烟草、猕猴桃、林竹等4大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建立一批现代农业、现代畜牧水产、现代林业科技试点示范。筹备召开省科技

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现场推进会。继续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大力抓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试点工作。(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畜牧食品局、省知识产权局等单位负责)

(二)切实加强新农村示范片科技能力建设

针对新农村示范片的科技需求,在示范片核心区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集成应用。重点抓好“三新”:一抓新品种,建立与基地发展相适应的良种繁育体系,加快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选择适合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二抓新技术,以增产、增收、节本、省工为目的,实行良种、良法、良壤、良制、良机配套,推广粮食丰产、标准化种养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技术,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三抓新模式,创新耕作制度,推广轮作、间作、套种等多种模式,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强化示范带动,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设施农业、新型村落民居建造技术、乡村环境治理技术、林竹基地建设科技推广机制模式、农户科学储粮工程等方面进行综合示范,带动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畜牧食品局、省水利厅、省委农办、省财政厅等单位负责)

(三)着力强化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

把加快良种培育、做大做强种业作为战略举措来抓,在稳定支持粮油作物育种攻关的基础上,加大对经济作物和畜禽水产育种攻关的支持力度,着力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突破性品种、专用品种和特色品种。继续推进“三个转变”,即:由注重品种数量,向着力培育突破性新品种转变;由单一品种选育,向实现良种良法配套转变;由以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为主体,向产学研联合推进良种产业化转变。适时组织启动农畜新品种选育招投标试点,加快突破性品种推广应用。加强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组织编制“十二五”规划。筹备召开全省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十一五”总结表彰暨“十二五”启动大会。(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畜牧食品局、省知识产权局、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省畜科院等单位负责)

(四)狠抓主要粮经作物丰产和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等共性关键技术创新研究

重点开展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持续丰产、重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和产后储存加工,畜禽水产规模化健康养殖、新型兽药及疫病防治、粪污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水资源高效利用及保护,中低产田快速改良及农田保护性耕作,林业生态,农机装备,新型肥料、新农药等农用物资,生物质能源等方面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集成转化示范。继续抓好科技增粮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建设,结合粮食高产创建,大力推广粮食丰产主推品种、主推技术、主推模式,强化科技成果熟化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继续推进30个现代节水农业技术

示范县核心区建设。筹备召开全省“十一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现场经验交流会。(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畜牧食品局、省粮食局等单位负责)

(五)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培训及科技普及推广工作

充分发挥重大农业科技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凝聚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积极培养和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中青年专家快速成长的使用、评价、激励机制。继续实施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围绕我省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全年培养新型农民30万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00万人次。实施农民“双技能”培训工程,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强化科技普及,抓好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送科技下乡等重点活动,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深化林业科技推广行动,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计划,促进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增效。加快水产健康养殖、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节水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农业厅、省科协、省林业厅、省畜牧食品局、省水利厅等单位负责)

(六)加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

继续深化农业科研院所与涉农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区域和结构布局,积极转变机制,逐步建立以农业科研院所与涉农大学为主体的基础性、公益性农业科学研究体系。继续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启动一批乡镇(含区域)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围绕我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增强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转移扩散和辐射带动能力,建立完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探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业科技110”、统筹城乡发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畜牧食品局、省水利厅、省教育厅、省知识产权局、省科协等单位负责)

(七)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的统筹协调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联席会议的组织领导作用,整合涉农科技资源,合力推进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省科技厅要发挥好统筹农业科技工作的作用,农业职能部门要发挥好组织大面积农技推广的作用,农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要发挥好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作用,涉农综合部门要发挥好支持、保障作用,认真落实联席会议议定事项,共同推进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上新台阶。在全面总结我省“十一五”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的基础上,抓好“十二五”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战略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筹备召开全省农

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篇7

关键词: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对策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渔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不但成功解决了水产品有效供给问题, 而且走出了一条“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道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渔业生产大国、水产品出口大国和主要远洋渔业国家, 创造了世界渔业发展史上的奇迹。我国渔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方面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得益于确立的“以养为主”方针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 科技进步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我国渔业产业发展每上一个新台阶, 都离不开重大科技创新的支撑。可以说, 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产业化应用是推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大发展的不竭动力。

当前, 我国渔业正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加速转变, 渔业经济发展进入到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驱动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但是, 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阻碍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制度性问题还未完全破除,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市场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

2012年7月, 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 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措施,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如何在推进现代渔业建设过程中, 寻求加快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途径、新对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渔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

1 我国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长期以来, 我国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比较薄弱, 许多新成果、新技术由于种种原因未在生产中得到开发应用, 或开发应用程度较低, 不能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据研究分析, 我国每年通过验收或鉴定的渔业科技成果, 真正能应用到渔业生产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到50%, 远低于日本、挪威等渔业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目前, 我国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已经初步建立了包含政府、成果供应主体 (科研机构、高校等) 、成果需求主体 (生产企业、渔民等) 、中介服务机构、技术推广机构等功能主体在内的多元化渔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其中, 政府发挥着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 通过制定和实施科技政策、产业政策, 引导、支持其他成果转化功能主体的发展,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成果供应主体 (科研机构、高校等) 接受政府资助开展科技成果的研发, 并将科技成果向需求主体进行转化, 向中介机构和技术推广机构进行技术转移;中介机构采取市场化手段实现供需双方的有偿对接, 是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重要渠道;推广机构根据产业发展需求, 将科技成果无偿向需求主体进行转化;成果需求主体 (生产企业、渔民等) 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并向其他功能主体反馈信息。我国渔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2 制约我国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

诚然, 我国多元化渔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已经初步建立, 但成果转化的功能主体之间仍然存在衔接不畅、供求不平衡、各功能主体自身缺乏有效的动力机制等问题。初步分析制约我国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2.1 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财政资金, 包括科技部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星火计划”资金、农业部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 这类资金虽然金额不大, 但稳定性强, 是推动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二是信贷资金;三是项目单位自有资金。

在财政资金争取方面, 由于我国渔业科技成果转化未设立专项, 渔业与其他行业竞争处于相对劣势, 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在争取金融信贷资金支持方面, 受渔业生产不稳定、风险高, 惠渔政策少等因素影响, 争取资金难度很大;在自有资金支持方面, 由于渔业单位自身经济实力普遍较弱, 能够用于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较少。以上三方面的综合影响, 使得我国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与需求差距明显。一般而言, 科技成果的研发、转化、产业化三个阶段所需的经费投入比为1∶10∶100。当前我国这三个阶段所投入的经费比例大约为1∶0.5∶100。可见, 成果转化资金的严重缺乏是制约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因素。

2.2 体制机制不活

考评机制不完善。作为渔业科技成果的供应主体的科研机构、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 重学术轻应用的思想, 这导致科研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科研论文水平和追逐科研成果获奖上, 而忽视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在年终考核、职称评审、职务晋升方面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经常出现成果转化成绩再突出也不如一篇论文的现象。

激励机制不健全。国家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利益分配规定过于原则, 缺乏可操作性, 而科研机构和高校受事业单位有关政策限制, 没有建立有效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成果转化利益分配失衡, 只注重对科研人员的奖励, 而忽视对成果转化者、管理者的奖励, 严重影响了科技人员从事成果转化工作的积极性。

2.3 转化渠道不畅

我国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善, 成果供应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无法通过市场手段自发实现有效对接。现实中常常存在这样的情况:一方面, 成果供应主体未能寻求到合适途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导致大批科技成果闲置浪费。另一方面, 成果需求主体缺乏有效的信息渠道获取所需科技成果, 找不到自己渴求的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渠道不健全, 包括中介服务机构、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网络公共平台等在内的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的相对滞后, 致使科技成果的传递、扩散与交流无法顺利进行。可以说, 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

2.4 成果质量不高

渔业科技成果质量的高低是决定其是否能够转化的重要因素。受科研导向的影响, 我国科技成果供应主体的科研立项与产业结合不够紧密, 研发出的科技成果针对性、实用性不强, 真正适宜转化应用、契合市场需求的成果并不多, 无法满足现实生产的需要。造成农业科技成果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其一, 农业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意识不强, 科研项目选题的初衷并非面向产业需求和经济建设;其二, 科研项目与研发需求不匹配, 项目支持的不连续和不稳定, 导致产出周期长的渔业科技成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例如, 水产优良品种选育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攻关;其三, 研究与开发实力不强, 达不到产业技术需求。

3 促进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加快我国渔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我国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加速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 是实现科技与产业经济加速融合的重要途径。面对这项涉及面广、环节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多措并举,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促进功能主体的有效衔接。笔者认为, 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加快推进渔业科技成果转化。

3.1 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

创新政府资金投入方式。综合运用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后期补贴等方式, 推进政府投资方式改革和创新, 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 带动民间资本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深入推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完善科技企业与银行信贷、科技保险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市场联动机制。在渔业行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 实行科技贷款补贴、科技保险补贴专项, 支持通过担保融资、信用贷款、引入风险资金等多种方式进行渔业科技成果转化, 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

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制定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的税费优惠政策, 激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发挥企业资金的主体作用, 促进企业主体性资金投入的持续增长。

3.2 健全成果转化考评激励机制

完善考评机制。按照分类评价的原则, 把握成果转化工作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制定考核指标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从业人员考核办法, 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考评机制, 确保成果转化人员在考核评价中获得公正、合理的对待。

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公平、有效的成果收益分配机制, 提高科技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按照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 探索建立适合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职称评聘制度, 逐步扭转转化人员在职称评聘中处于劣势的状况;在科技奖励和其他各种奖励中设置转化推广类别, 专项奖励在成果转化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增强成果转化人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3.3 推进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开放式的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及时传递成果供应主体和需求主体的相关信息, 包括水产新品种、新技术和装备、专利等科技成果向全社会的宣传推介, 科技成果供给和需求信息要实时发布和有效对接, 努力畅通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网络渠道。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有效整合各类科技资源, 引导成果供应主体、需求主体高标准建设一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典型示范, 以点带面, 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

培育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培育和建立成果转化服务机构, 包括科技产业园、技术转移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科技服务经纪机构等, 实现技术转化与技术转移同步推进, 促进多元主体的协同组合, 构建成果转化的立体网络。

3.4 密切产学研合作

树立“研以致用”导向。推动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产学研联合协作机制, 完善科研项目申报和立项机制, 引导科技人员从产业需求角度寻求科研立项。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校等成果供应主体的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 重点围绕地方渔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积极开展合作。

加强产学研交流互动。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科研人员携带科技成果进入企业, 按照企业需求搞好跟踪服务和后续研发。探索以项目合作、联合攻关、课题招标等方式开展产学研合作。

创新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培养技术人才, 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资源共享共用, 包括联合培养研究生、科研机构和高校在企业设立实习基地、在大型企业合作建设博士后工作站。支持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技术人才的双向流动, 深入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4 结语

渔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将渔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具体过程, 是实现渔业现代化和渔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要途径, 促进和加强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文中虽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 然而在渔业科技成果转化中, 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成果转化的功能主体, 如何调动功能主体的积极性, 实现各功能主体之间的高效衔接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键。

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篇8

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在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两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北京市科委积极落实,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结合起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首都特色的“北京模式”。

一科技成果转化“北京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北京模式”的基础是深刻认识和把握科技成果转化的规律性特点,充分认识首都资源和产业特点,建设创新服务平台,营造创新发展环境,探索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自主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道路。为此,市科委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一)深化科技合作机制,充分整合利用首都科技资源。

探索利用首都科技资源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搭建服务平台,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加强对中央部委、在京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服务工作,以合作促服务,以服务聚资源,共同筛选并推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北京落地转化。

第一,做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对接服务工作。

建立了主管市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市联席会议——审核工作小组——对接重大专项牵头部门”三级组织管理体系;在全国省级科技部门首家设立了“重大专项办公室”;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发布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配套管理办法》,突出对在北京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的配套支持。突出投入重点,引导骨干企业参与对接,支持在京牵头单位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以及重大技术装备、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产业化前期工作。

按照“三个相结合”的思路,积极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一是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跳出“重大专项对接=地方资金配套”的认识路线和操作模式,筛选并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北京落地转化。二是与增加科技资金投入相结合。促进全市各相关部门配套资金的统筹使用,确定一批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共同支持。三是与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形成全市层面的统筹协调机制,采用股权投资等方式,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协调衔接,探索科技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机制。据统计,在京单位全面对接11个民口领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年承担项目690个,占36%;申请中央财政经费110亿元,占41%。

第二,深化与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合作。

搭建了一批机制灵活、形式多样、工作高效的联合工作平台,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推动龙芯CPU芯片、纳米材料绿色制版、分布式智能电网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北京落户建设,共同筛选并推动一批“有亮点、有显示度、有市场前景,能体现首都科技风采”的高端项目。二是联合建设中国科学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引导和支持科技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培养和引进创新与创业人才。三是支持和引导中科院在京国家级科研院所的科技条件、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面向社会开放共享。四是推动北京市属国有企业承接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国有企业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据不完全统计,2006~2008年北京企业承接了中科院429项科技成果,企业新增销售收入120亿元:中科院在京持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547亿元。2009年北京市与中科院的合作项目1107项,其中产业应用类科技项目产生的销售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20.4%,15个国家级科研院所的24个项目入驻怀柔科教产业园。

第三,深化与中央企业的科技合作。

2009年,北京市科委牵头联系促成了市政府与中航工业、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9个国防科技工业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一是联合开展科技研发,在太阳能光伏、薄膜太阳能电池、汽车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先进装备制造、微电子关键材料、医疗器械等方面,形成一批核心技术储备和重大科技成果。二是合作共建研发中心、总部基地和科技产业园区。支持和推动中央企业在区县利用存量土地资源,建设总部基地和科技产业园区,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和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三是与市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帮助中央企业解决在北京发展遇到的土地、政策、人才等问题。

第四,推动首都高校科研成果在区县落地。

按照符合区县功能定位、具有市场应用前景、技术经济可行等标准,对首都高校的科研成果进行了调研梳理,首批遴选出33个科研成果,随后又通过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整理出350项科研成果,引导首都高校与区县和投融资服务机构进行对接,促使首都高校的科技研发优势、区县的空间和政策优势、企业的生产制造优势和投融资服务机构的资本优势相结合。

通过“市区两级政府重大科技需求”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专项,重点支持区县承接和转化首都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进一步巩固首都高校和区县的对接成果,促进区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种对接活动反过来对高校科研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整体效能。

从“点”、“线”、“面”相结合的角度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在点上,通过产业集群实现创新要素的集聚与整合,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产生一批自主创新、具有实用价值和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在线上,以核心企业或主导产品为基点,以产业技术联盟为依托,推动产业链条向两端延伸,完善和拓展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链条;在面上,完善优化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区多园”的产业空间布局,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南部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广泛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第一,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

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着力点,放在突破核心技术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上,组织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了一批对行业发展有战略地位和关键支撑作用的关键技术。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和过程 篇9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和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如何将这些新技术、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山东省莱芜市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和组织形式,初步建立了“政府牵线,科技人员技术指导,农户具体实施”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产、学、研、用相结合”、“农、科、教相结合”等各具特色的成果转化路子,形成了领导重视、上下联动、衔接配套、整体推进的新格局,加快了新技术、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步伐.

作 者:李锋升 作者单位:271100,山东省莱芜市农业局刊 名:中国农技推广英文刊名:CHIN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年,卷(期):2004“”(3)分类号:F32关键词:

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篇10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而目前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尽人意.本文提出了目前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着科技成果少、成熟度低、实用性不强以及转化率低等问题,并在剖析这些问题形成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作 者:李玉清 许朗 LI Yuqing XU Lang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95刊 名:科技管理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年,卷(期):26(4)分类号:G311关键词: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 问题 对策

上一篇:精选婚礼祝福唯美句子下一篇:借款资料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