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思维游戏

2024-11-03

iq思维游戏(共12篇)

iq思维游戏 篇1

高IQ过河

话说有一家六口人,包括爸爸、妈妈、两个女儿及两个儿子在旅行途中迷了路,还不幸遇上了一个逃狱的犯人,幸好犯人让一个也在旅行的警察逮捕,一家六口才得以保住性命。可是,在荒郊野外,手机接受不灵,他们都不能与外界联络,连警察也不能找到支援,他们只有通过一条河流方能回家,能帮帮他们么?

游戏操作:

标题画面中,点击“玩法”可以查看游戏规则,“制作”则是制作方名单,“开始”即可开始游戏。

玩家的任务是,帮助这些人渡过河,交通工具只有一艘小船。只有爸爸、妈妈以及警察能控制小船,此外,不论成人或是小孩,小船每次最多只能搭乘二人。在渡河期间,玩家还要防止以下三种情况发生:

1、当警察与犯人分开时,犯人会伤害一家六口。

2、当爸爸看见妈妈离开女儿时,爸爸便会教训女儿。

3、党妈妈看见爸爸离开儿子时,妈妈便会教训儿子。

过河的时候,用鼠标点击画面中的人物,随后点击一旁的红色开关即可,开动你的脑筋吧,可别轻易放弃喽!

iq思维游戏 篇2

一、游戏的特点

(1) 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某一项工作感兴趣, 他们会给予极大的热情。用游戏教学法对孩子进行英语教学, 让孩子再玩中学, 学中玩, 以保证幼儿参阅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 (2) 可行性。可行性一方面表现为对人力和物力条件的考虑, 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对科学理论的尊重。千万不能“强人所难”, 以免挫伤儿童的自尊心, 造成尴尬的局面。 (3) 组织性。游戏中的幼儿是自由放松的, 力求使幼儿的个性在游戏中得到张扬。但如果这种自由过了度, 则会影响教学效果, 甚至使游戏无法顺利进行下去。所以在游戏之前, 必须讲清游戏规则及奖惩办法, 在游戏进行中随时注重组织课堂纪律, 逐渐培养他们在游戏中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指向性。游戏的指向性是指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发挥, 一定有所指。即每个游戏都服务于目标, 紧紧围绕主题进行游戏教学。游戏的运用并非为了乐趣, 而是为了学习, 为了成功有效地练习。

二、课堂游戏活动的种类

(1) 字母游戏。包括各种字母迷宫、字母连线、填充等书面智力游戏。可以通过有趣的游戏练习字母的发音, 熟悉字母的顺序。 (2) 语音游戏。包括各种听音接龙、音标归类找朋友、辨音比赛、贴音标、说顺口溜等游戏, 让枯燥乏味的音标教学、语音练习在游戏的欢乐中进行。 (3) 单词游戏。包括数词趣谈、接尾游戏、动物大集合等。让单词的拼写因为游戏活动而变得趣味十足。 (4) 句型游戏。包括听单词组句子、看图问答、击鼓传花等。 (5) 综合游戏。开展游戏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多种技能。

三、游戏是思维发展的材料和工具

英语课游戏活动的特点之一是:对那些编入游戏中的有关的语言进行描述, 促使人们从感知的语言中选取最主要的、新的、同游戏活动有关的要素, 然后逐步巩固, 从而成为思维的材料。如学习表示天气情况的单词hot、cold、rainy、windy、sunny时, 为了避免学单词感到枯燥无味, 可通过比赛画图的游戏方式, 用简单的图画理解单词和记忆单词。给图画人物戴上草帽或摇扇子表示hot, 给图画人物穿上大棉衣或戴上围巾表示cold, 给图画人物穿雨衣或打雨伞表示rainy, 给图画人物戴上纱巾或风吹树枝左右摇摆表示windy, 给图画人物戴上墨镜表示sunny……这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无限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游戏可以这样玩 篇3

作家的旅程

在一个欧洲作家写的小说中谈到,他乘套5只狗的雪橇从滑雪场赶到自己的住地去,因为自己的爷爷突发心脏病。

在这篇小说里,有好几个极有趣的细节,可以构成一个极有趣的题目。

在途中第一个昼夜,雪橇以作家规定的速度全速行驶。一昼夜后,有2只狗扯断了缰绳和狼群一起逃走了。于是剩下的路程作家只好用3只狗拖雪橇了,前进的速度是原来速度的3/5。因为这个缘故,作家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比预定时间迟了两昼夜。

对这件事,作家写道:“逃跑的2只狗如能再拖雪橇走50公里,那我就能比预定时间迟一天。”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从滑雪场到住地有多远?

2.

读几小时的书

老师对非常讨厌读书的小林说:“考试之前的一个星期,每天一定要读点书,每次至少要读两个小时。”小林被老师逼得没有办法,只好每天咬着牙读书,可是他也想了个浑水摸鱼的妙计,请问他这个星期至少读几小时的书?

3.

文献考察年龄

亚当·斯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以一部剖析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国富论》而名扬天下。一天,亚当·斯密翻阅一本古代文献时看到一个记载,他无意中就把这个记载变成了一个有趣的题目:一个人在公元前10年出生,在公元10年的生日前死去。你能够判断出这个人的年龄是多大吗?

1.滑雪场到作家的住地有400/3公里。

2.8小时。星期一晚上十一点开始念到星期二凌晨一点,一次就读了两天的份,所以两小时乘以三次,加上第七天的两小时,结果只读了8小时。

3.这个人去世时的年龄是18岁。因为年号里没有称为0年的年,而且生日前一天与后一天之差,在年龄上就差一岁。

逆向思维游戏精选 篇4

NO.1 奇怪的时钟

游戏目的:在认识时钟的基础上,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和判断力。

游戏准备:自制一个可以拨动时针和分针的时钟,并准备一面镜子。

游戏玩法:

让孩子看着镜子,您拿着这个自制的时钟站在他的身后,并拨动时针和分针,让孩子看着镜子里时钟的影像,说出是几点钟。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知道,镜子中的景象与实景是相反的,如果他伸过左手,镜中的他则是伸出右手。

NO.2 藏宝图

游戏目的:训练孩子的空间知觉能力及逆向思维能力。

游戏准备:用比较透明的纸做几张“藏宝图”,并准备几张相同的空白图纸。

游戏玩法:

您先给孩子看一张“藏宝图”,然后告诉他“这是一张透明的藏宝图,如果将它翻过来,你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案呢?”也可以让他在空白图纸中画出来。

NO.3 扑克猜数

游戏目的:用不同的方法将隐藏的数字猜出来,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游戏准备:1-9的牌两套(共18张)

游戏玩法:

您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玩哦!先请孩子把牌洗好,然后您任意抽去一张,藏起来,并将余下的牌摊开,让孩子猜一猜,您藏起来的是哪张牌。

No.4反口令

游戏目的:能根据“口令”做相反的动作,训练孩子思维的逆向性及思维的敏捷性。

游戏玩法:你说“起立”,孩子就要坐着不动;你说“举左手”,孩子就要举右手;你说“向前走”,孩子就要往后退……总而言之,孩子要和你“反着来”才行。如果他做错了就算输了。这可是一个非常好的家庭游戏哦!

No5高个和矮个

游戏目的: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及空间感知能力。

游戏准备: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积木和高矮不同的小人3个。

游戏玩法:这是一个非常适合你和孩子两个人进行的游戏。你可以在3个高矮不同的小人下面垫上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积木,使它们显得一样高。然后,让孩子根据所垫木块的多少,判断出这3个小人中,哪个最高,哪个最矮。

No.6反义词

游戏目的:在游戏过程中积累孩子的词汇量,发展逆向思维记忆力及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

东方之星幼儿思维游戏课程 篇5

东方之星学前教育机构成立于1995年,一直致力于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和实践,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学前课程的创新者和领导者。

东方之星致力于实现先进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高效转化,以持续创新,严谨专注的探索精神,提供前瞻性的学前课程及相关服务。东方之星在幼儿教育、幼儿思维教育的行业不断创新,先后研发全景数学、思维桌游、思维游戏等幼儿所需的幼儿园教材。并在大陆独家代理剑桥幼儿英语Super Safari课程。未来,推动教育理念和手段在幼教行业的实施,帮助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国儿童构建面向未来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核心理论

幼儿园思维游戏课程选择并采用了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为核心理论基础。

这一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120个(后研究者认为150个)智力因子组成,他们分别负责着人类不同领域的智力活动。

智力因子相互间的关系可由一个三维“魔方”来表示。“魔方”的三个维度分别是内容,操作和结果。

内容是指每天输入我们大脑中的各种信息,吉尔福特将之归为四类,即图形类,符号类,语义类和行为类信息

操作是指我们对输入头脑中的信息进行各种加工处理,即认知、记忆、评价、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产物是指我们对信息加工后产生的新的信息,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和推衍六种形式。

研发历程

第一阶段1995年,东方之星率先开始了对幼儿思维能力的研究,确定了以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智力结构理论”为基础的思维游戏的研发和实验。

第二阶段1997年,思维游戏首先应用于家庭教育,采取个性化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方式,全国已有近200000幼儿参与个性化的思维课程,平均思维能力提高15%,其中1/4提高20%以上。

第三阶段2000年,思维游戏开始应用在幼儿园教学中。全国十几个城市的上千所幼儿园开展思维教育研究实践。

第四阶段2003年,幼儿园思维游戏课程正式在全国各地幼儿园广泛使用,并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幼儿基础思维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的操作项目,受到全国各地幼儿园的广泛参与,以应用性研究为特点的思维课程在全国幼儿园迅速开展起来。2005年,该课题获得优秀成果奖。

第五阶段2005年,幼儿园思维游戏课程成功申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课题“2-6岁儿童的思维特点及思维课程教学策略研究”,进一步总结和梳理出我国幼儿思维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及思维课程实施中的教育教学策略,形成具体的、有实用价值的教学参考资料,为幼儿园提供更深入的指导,促进幼儿园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六阶段2010年,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课题“2-6岁儿童的思维特点及思维课程教学策略研究”顺利通过鉴定,并获得该研究会“十一五”研究课程二等奖。在五年的实践研究中,全国各地实施思维游戏课程的幼儿园和教师积极参与了该课题的实践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们通过思维课程的专业教研服务,在专业化成长方面获得了极大提高,幼儿园思维游戏课程成为幼儿园进行思维教育的整体方案。

设计原则

细化、层层递进的思维发展目标

思维课程中的每套游戏,都针对性的培养某种特定的思维能力。对于某种特定的思维能力,在难度的设计上也是尽可能的层层分解,使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有效、更可实现。多样化的游戏材料

思维课程提供的是各种各样不同形式的操作教材,多样化的材料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激发和保持幼儿的操作热情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选用什么样的材料是由思维发展目标决定的,多样化的游戏材料蕴含着思维教育的目的。以独立操作为主的活动形式

思维课程的每一个单元,每一次活动,都是以幼儿独立操作为主,集体活动为辅。独立操作是教师了解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思维教育的必然选择。游戏中的主动探索

思维课程中层层递进的游戏设计,为幼儿主动探索提供了可能。在有趣的游戏情境引发下,幼儿对自己的活动进行着选择与控制,主动地进行游戏,获得发展。基于对认知要素深度分析上的指导策略

思维课程的游戏活动设计为每个活动提供了针对性的指导策略,这种策略是在对思维活动中认知要素深度分析的基础上产生的,使教师可以更有效的指导幼儿,促进幼儿能力提升。

幼儿园合作流程

iq思维游戏 篇6

我们经常看到幼儿园的孩子会突发奇想, 用从家里拿来的鞋盒、牙膏盒、玩具盒叠高或者玩“套娃”游戏;漂亮的塑料袋, 孩子们会把它变成“水袋子”, 然后扎几个洞, 看水流汩汩;或用它去兜风, 装上空气变成“气球”, 嬉笑着一起争着抛打……我们发现, 幼儿天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他们会主动利用身边的材料, 信手拈来与同伴进行一些自发的、原始的游戏, 他们在生活中积累着一些看似幼稚、实际上很有价值的经验。在与这些身边常见物品的“邂逅”中, 孩子们的创造性与想象力得到发挥。在游戏中, 孩子们在充分感受、体验与知觉中获得一些可贵的思维智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则更着重强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 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国内一些早期教育机构虽然以游戏的形式设计了一套纸质操作材料, 让幼儿在操作中进行思维训练, 但平面材料有其较多局限性, 游戏材料与幼儿生活经验的直接关联不强, 对孩子来说, 缺乏生动性和可感性。这些活动由于强调单一器官的孤立训练, 必然使个体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离, 影响幼儿全面认识世界, 从而也就影响他们思维品质的发展。

一、幼儿思维游戏活动中生活经验的挖掘

在思维游戏的设计过程中, 我们发现只有来源于生活所设计的思维游戏才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也是应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育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1.幼儿生活常识与思维游戏活动

幼儿生活常识是指幼儿在生活中习得的一般知识。在设计基于幼儿生活常识的思维游戏时, 我们探索如何更好地把思维游戏的起点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同时又尽可能地满足幼儿思维发展的需要, 依托幼儿已有的生活常识, 让他们在与材料和游戏情境的互动中, 不知不觉地接受和掌握新的知识。例如, 幼儿在家都有看到家长烧饭前盛米的经验, 有些自己也有量米多少的经历, 我们设计的“量米”游戏, 正是基于幼儿这样的生活经验和常识。

2.幼儿生活材料与思维游戏活动

陈鹤琴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认为用幼儿熟悉的事物作为教材、教具更有利于促进幼儿对生活的理解, 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因此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 我们尝试围绕幼儿熟悉并感兴趣的周围世界展开, 做到既符合幼儿的认知需要, 又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例如, 选用扑克牌, 我们会设计“记忆训练营”游戏;选用曾激发婴儿注意力、兴趣点的色块卡片和图文卡片等, 我们会设计大班游戏“接龙讲故事”、中班游戏“我说你猜”、小班游戏“小脑筋动起来”等。

3.幼儿生活情境与思维游戏活动

幼儿游戏的情节作为贯穿于游戏过程中的具体细节, 是主题综合或连接的点或线。游戏情节按照在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大体可分为三种:趣味性情节、故事性情节和社会性情节。游戏中三类不同的情节皆应来源于幼儿真实的生活情境, 来源于幼儿生活向外界现实及信息的延展与摄取。我们尝试将游戏情节与生活情境实现科学联接。

例如, 过生日点蜡烛、数蜡烛、吹蜡烛是孩子们都体验和经历过的生活情境, 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生活情境, 我们结合过生日的生活情境设计的“点蜡烛”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又如“影子游戏”是因孩子们在自主探究中发现此“奇怪现象”而形成的。

幼儿园开展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思维游戏活动, 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思维品质的良性发展, 激活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提高幼儿观察和探索事物的能力, 养成幼儿独立思考、敢于表达的思维方式。

二、基于生活经验的幼儿思维游戏活动的 实施

1.幼儿思维游戏活动中生活化材料的运用

1) 思维区域游戏

区角活动主要通过材料及其投放来传递和承载教育目标。我们开发的幼儿思维游戏, 其材料是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 与一般教具、玩具作为游戏材料相比, 更具有生活性和经验性。生活材料的挖掘使幼儿的思维游戏渗透到各个区域中。例如, 利用纸盒、罐子进行搭建游戏, 利用夹子数数等。

2) 思维游戏活动

3—6岁是幼儿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 6岁左右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在这个过程中, 概念、判断、推理等不同的思维形式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理解等不同思维活动过程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不断地由低级到高级发展。我们抓住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在思维游戏活动中, 借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些生活材料, 设计百余个游戏活动, 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学习。例如, 我们根据电线细长、可以改变造型等特点, 设计“弯弯绕绕的电线”、“有趣的电线画”、“自由自在的电线”等游戏;利用大小、色彩不等的夹子, 设计“夹夹乐”、“接龙乐”、“帮助小动物”、“多彩的夹子”等游戏;利用吸管设计“对对碰”、“比比谁最快”、“拼图”、“看谁拼得多”等游戏。

3) 思维亲子活动

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与作为受教育者的子女间特有的血缘联系、亲情关系使得家长的亲职教育具有强烈的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而这种幼儿园没有的教育优势对幼儿思维品质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这些家 庭亲子游戏的设计与开发, 弥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间相互脱节的教育缺陷, 增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亲子情感交流, 更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和经验, 也为我们教师在设计思维游戏活动时打开更广阔的思路和视野。例如, 家长利用火柴棒玩“搭搭乐”思维游戏, 发展孩子的创造力;用水果玩“水果蹲”思维游戏, 训练孩子的反应和记忆力;用珠子、豆子、绳子等玩“穿珠子”、“跳十字”、“我和豆豆交朋友”、“小猪宝宝吃豆豆”、“豆豆数一数”、“谷物马赛克”等游戏,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2.幼儿思维游戏活动的途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保教并重, 关注个别差异, 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 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思维游戏活动的兴趣, 提升幼儿学习的有效性, 我们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 适时、适地地开展活动, 即教学活动的深入、区域活动的渗透和家庭亲子活动的导入。

1) 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幼儿园开展教学的主要形式, 也是幼儿思维游戏实施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 在实践中灵活机智。对于教师来说, 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是一个开放性、与幼儿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关注与理解幼儿的特性是首要的、核心的要素。例如, 活动“快递员送货忙”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生成的。在孩子们的眼中, 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了不起的, 模仿劳动者的工作也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游戏。随着快递服务行业在人们生活中日渐盛行, 孩子们经常看见快递员上门服务。我们将“快递员”这个职业形象搬上课堂, 设计游戏活动, 旨在教育幼儿做事情要学会思考, 运用方法, 那么做事情时就会又对又快。整个活动基于幼儿日常生活中对快递及快递员的经验认识, 采用情境性、游戏性的教学方法, 让孩子们体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2) 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主要通过材料及其投放来传递和承载教育目标。在区角活动中, 幼儿的尝试性行为和重复性行为的频发率很高, 幼儿表现出来的这一外显特征, 恰恰反映他们在思维游戏中那种自发探索、自发练习的“自发”倾向。例如, 在“益智区”中, 我们会把日常生活中的“电池”作为幼儿思维游戏活动的材料进行投放。因为电池在生活中应用十分普遍, 幼儿经常能够接触到它, 如各种电动玩具、遥控器、妈妈的手机等。而对于电池的神奇力量, 幼儿感到很新奇, 也很有趣。教师有意识地将不同种类、形状的电池摆放在一起时, 幼儿自然而然地会关注电池形态各异的特点, 丰富对电池外形的感官认识。而且, 在幼儿拼装手电筒的时候, 幼儿会有意识地结合生活中给遥控器装电池的经验, 发现电池形状需要和手电筒电池槽大小、形状相匹配的道理, 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

3) 家庭亲子活动

当思维游戏发生在幼儿的家庭生活中, 我们和家长考虑的是如何顾及家庭生活中的环境和发挥指导者的特点, 拓展幼儿思维训练的时间和空间, 使思维训练和幼儿的生活经验贴得更近。通过多元教育途径和策略, 以及家长们的通力配合, 我们欣喜地看到, 思维游戏已经从课堂教学走进家庭, 从教师引导走向家园共育。思维游戏不仅仅给孩子们积累快乐的知识经验, 更为孩子们搭建富有“乐趣”的家园环境。如“百变筷子”就是妈妈利用筷子这样一个孩子经常接触的生活材料进行的亲子拼搭思维游戏。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及对形体的模仿能 力, 强化对数字的记忆。除此之外, 筷子还能让孩子比较长短, 数数根数, 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三、基于生活经验的幼儿思维游戏活动成效

1.为儿童创设有利的发展平台,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基于生活经验的思维游戏活动既源于幼儿的生活, 又拓展了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幼儿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活动, 能够更好、更快地进入游戏的情境中。

在思维游戏活动中, 幼儿自我行为及情绪调控、分类、问题解决与推理等能力显著提高, 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为一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促进教师行动学习研究

在实践中, 教师对与幼儿思维、思维游戏、生活材料、生活经验等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明晰, 确保实施过程循序渐进、层层推进, 教科研理论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 教师充分掌握幼儿的年龄特点与思维活动方式, 有效运用幼儿身边有价值的生活经验, 积极创设生动有趣的思维游戏情境, 深入研究幼儿的行为表现与情感体验, 积极改进活动设计, 增强有效回应和反思分析能力, 在切实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同时, 专业技能也在不断提高。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应该用多种方法引起幼儿对思维环境的兴趣, 幼儿园要形成浓郁的思维环境氛围, 力求思维环境游戏化、生活化、情景化, 突出多变性、操作性和趣味性等特点。

在游戏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地调整思维游戏独特的组织形式, 清晰地掌握影响幼儿思维品质的因素。形式多样的活动把由生活而来的思维游戏融入教学活动中, 回归生活, 又便利于生活。一堂堂富有特色的思维游戏活动精彩纷呈, 使幼儿感受到思维游戏的独特魅力, 教师也会收获思维游戏带来的乐思、乐学和乐教。

幼儿园开展思维游戏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经过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调整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很艰辛, 但我们始终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源于生活、基于生活经验的思维活动一定会让我们的孩子获益终身!

参考文献

[1]陈文德.如何激发幼儿的潜能[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2]李家庆.让孩子更聪明——玩具与智力开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8.

[3]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4]卡特伦著.王丽译.学前儿童课程一种创造性游戏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5]纳特布朗著.刘焱, 刘丽湘译.读懂幼儿的思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6]申洪, 段慧如.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 2010 (11) .

心理测试:IQ超常表 篇7

问题:

(1)是一个好学不倦的人。

(2)对于科学或文学有浓厚的兴趣。

(3)能机敏地回答问题。

(4)数学成绩突出。

(5)有广泛的兴趣。

(6)大胆、急于尝试新的事情。

(7)能控制局面或左右同年龄的人。

(8)喜欢自己一个人工作。

(9)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比较敏感。

(10)对自己有信心。

(11)能控制自己。

(12)具有艺术欣赏力。

(13)喜欢标新立异。

(14)经常提出怪问题。

(15)善于发现别人观点行为中的漏洞。

(16)面部富于表情,姿态富于变化。

(17)渴望胜过别人。

(18)语言表达丰富多彩。

(19)能讲富有想像力的故事。

(20)喜欢坦率地说出对别人的看法。

(21)具有较成熟的幽默感(善于运用双关语、联想等)。

(22)好奇心强,好提出问题。

(23)能仔细地观察。

(24)喜欢同别人争论,并且总想获胜。

(25)急于把发现的东西告诉别人。

(26)能在显然不相关的概念之间找出联系。

(27)遇到新发现,常出声地表示兴奋。

(28)有忘记时间的倾向。

(29)不轻易承认失败。

(30)别人讲话时喜欢插话,惟恐失去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解析:

你的防晒IQ有多高? 篇8

人们口中的“紫外线”实际上可细分为长波长的UVA,中波长的UVB及短波长的UVC,其中UVC在进入大气层时,已在臭氧层的防护下被隔离,能辐射到地面的只剩UVA和UVB了。UVB又称“户外紫外线”,它是引起皮肤泛红、发炎及晒伤的主因,但可被玻璃、遮阳伞、衣服等阻隔。UVA为长波紫外线,是令皮肤提前衰老的最主要原因,它会折射进室内,所以又称为“室内紫外线”。UVA可穿透真皮层,对胶原、弹力纤维甚至纤维母细胞进行破坏,所以UVA不但会激发色素合成而使肤色“变黑”,更是造成皮肤老化及细纹产生的主要祸首。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于2011年对防晒霜起草了新规范,要求防晒霜标注“广谱”标签,这意味着符合广谱标准的防晒霜必须同时具有抵挡UVB和UVA的功能。所以在购买防晒霜时,需要看清是否标有广谱标签。

2 以下哪个地方的紫外线照射最强烈?

为什么同样是暴晒,闹市中的紫外线照射会比野外更加强烈?因为只要有反射面存在,它就会反射高达85%的紫外线,海面、沙堆、雪地甚至是逛街的橱窗,这些都是害我们遭受紫外线袭击的重要帮凶。

3 如果防晒霜的SPF值为30,那么它提供的防晒效果一定是SPF 15产品的两倍?

一般黄种人的皮肤平均能抵挡阳光15分钟而不被灼伤,那么使用SPF15的防紫外线用品,便有约225分钟的防晒时间。理论上讲,防晒指数的高低反映出防晒产品紫外线防护能力的大小。SPF指数越高,所给予的保护越大,但SPF值的增长与阻挡紫外线的能力并不成正比,SPF15的遮蔽率达93%、SPF30的遮蔽率为97%,SPF50的遮蔽率为98%。而“+”则用来表示UVA-1的防御强度。“+”越多,防止UVA的效果就越好。PA+的有效防护时间大约为4小时。PA++的有效防护时间大约为8小时,PA+++为超强防护。日常生活中,只要随时注意防晒霜的补充,使用SPF15~SPF20就绰绰有余。系数越高的产品所添加的防晒剂量就越多,皮肤负担也越重,容易造成肌肤偏油,导致粉刺和敏感现象发生。如需户外运动、海滨游泳时,防晒品的SPF值要在30以上,并最好选用防水的防晒护肤品。

4 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以下哪种方法防晒效果最好?

照射到我们身上的紫外线可分为从太阳直接射来的紫外线和因大气中的水分、灰尘及地面等反射来的紫外线。这其中,反射来的紫外线占了60%,所以仅用防晒伞或者帽子、长袖等进行物理防晒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涂抹防晒霜。

5 物理防晒霜比化学防晒霜好?

物理防晒霜的作用原理是折射、散射紫外线,将照射到皮肤表面的紫外线挡在外面,使其无法进入皮肤。常见的物理防晒剂有二氧化钛、二氧化锌等,优点是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即涂即防晒,无需等待。但缺点是质地稍显厚重,涂抹在皮肤表面容易泛白,且黏腻,不适合油性皮肤使用。而化学防晒霜是通过吸收紫外线并把它转化为热能,从而避免紫外线对皮肤造成伤害。优点是质地轻薄不黏腻,缺点是光稳定性不佳,长时间日晒下,需要反复补涂。而且化学防晒剂需要在出门前20分钟左右涂抹,才能发挥防晒效果。目前,为了同时兼顾防晒的轻薄度和即时效果,市场上大多数防晒产品都采用物理防晒剂加化学防晒剂的配方,具有很好的防晒作用。对于高度敏感肌肤、耐受性肌肤和婴儿娇嫩的肌肤,建议使用纯物理配方的防晒产品。

6 放了两年的旧防晒霜不如新买的效果好?

防晒品放个一两年,防晒力不至于下降。但有可能会有乳化分层、油水分离的情况发生。事实上,乳化是一种物理变化。简单的防晒乳配方,没有太多营养成分的防晒品,如果在保质期内,分层了但没有变味道的,使用前摇一摇,还是可以放心使用。外观、质地、味道等都没变的防晒霜,防晒效果自然也不会下降。

7 什么颜色的衣服防紫外线的效果最好?

人们在炎热的夏季通常爱穿浅色服装,殊不知深红色、藏青、黑色等深色服装才是最理想的防晒服装。浅色服装虽然爽快,但是长时间在阳光紫外线的照射下,可导致皮肤癌,特别是白得耀眼的棉质服装,往往服装上会含有荧光增白剂,它会把有害光反射到人们保护不到的脸部,在不知不觉中让你变身“黑山老妖”。

8 从什么时候应该开始使用防晒霜?

iq思维游戏 篇9

一、思维游戏的重要性

游戏一直作为幼儿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教学方式, 而游戏也一直被孩子所喜爱。 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如果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更能让孩子接受,并让孩子很快地融入游戏中,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受到影响。 思维游戏带来的不仅有快乐,同时也有让孩子在游戏中激发自己的潜能, 思维游戏更多的是让孩子学会去观察、去思考、去实施。 同时游戏中的规则也会对孩子有一个约束的作用,让孩子在游戏中,根据规则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动作或者心态,当孩子面对困难或者其他的一些情况时要怎么办,这对考验孩子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思维游戏与教学相结合,让孩子能够在游戏中锻炼自己,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让孩子学会自己进行自主的思考和行动。 游戏化教学不仅需要幼儿的配合,同时也需要教师在中间进行调节,当孩子间出现矛盾,教师要进行调节。 思维游戏的应用,更多的是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让孩子不仅对事物有自己的分辨能力,还要有自己的思维模式,使孩子在不断的学习中越来越成熟。

二、思维游戏的特点

思维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思维游戏在幼儿教学中会考虑到孩子之间的智力差异和思想的多元化,因为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比较擅长的地方和相对薄弱的地方,孩子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思维方面的锻炼时,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思维变通能力以及每个孩子的进步空间,注意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等。 这样才能达到思维游戏教学的目的。

在游戏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综合考虑,要想到孩子提高的方面,比如对孩子对图形的认知,对事物的反应能力,对一些突发的情况等等都要考虑到,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对孩子来说是无压力、自由的,所以教师在游戏中要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设计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三、思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创新

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也要进行创新,使游戏更符合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同时也要学会利用现有的资源对思维游戏进行创新, 使游戏能与孩子的思维进行有效的结合,课堂气氛的把握对游戏的进行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师在组织游戏时也要注意将课堂气氛烘托得轻松活泼一些,有效的思维游戏创新对孩子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

1.交互式游戏

幼儿刚开展游戏的时候,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对于一些事物的分类还不能够很好地反映,为了让孩子更快更好地分辨事物类别,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进行,教师在活动前准备一些关于不同性质的物品的卡片,例如水果类、蔬菜类、家电类、交通工具等等。 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将这些卡片分给小朋友,当教师说“ 我现在想吃水果”,然后就要让拿着水果的小朋友站在一起,回答错的小朋友就要表演一个小节目, 然后教师再让所有小朋友将自己的卡片和别的小朋友的进行交换,这样,在不断的游戏中,会让幼儿对不同种类的事物有一个更为清晰的分类和认知。 从简单的小游戏中帮助孩子对事物进行分类总结, 会让孩子对这些事物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记忆。

2.观察式游戏

随着孩子观察分辨能力的提高, 不同的游戏对孩子能力的培养也是不一样的, 教师要考虑到游戏之间的不同以及对孩子的影响。 思维游戏的应用,更多的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将游戏与思维训练联系起来,是为了让孩子对事物有正确的判断。 教师可以将一些静态事物,放在生活中出现的场景中,以动态的形式让学生去观察,例如以动画片的形式,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准备一段一两分钟的动画视频,让孩子仔细认真地进行观察,结束后,问孩子里面出现了几个小动物,然后孩子就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然后教师再让孩子看一次视频,孩子就会知道答案,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很有效的。

3.合作式游戏

孩子不仅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同时,也要让自己的思维反应得更快更准确才行,教师在活动中,也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让孩子的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 教师不仅要锻炼孩子的个人反应能力,同时也要考验孩子集体的合作能力,这对孩子的锻炼会更加全面。 例如,教师可以将孩子两两分组,教师在前面喊口号,当教师说出“ 四只脚一只手”时,孩子就要按照教师规定的标准完成地上有四只脚和一只高举的小手, 游戏过程中孩子就要快速地思考并进行设想和实践,这个游戏能够有效地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孩子们之间相互合作,也能够增进孩子之间的感情,如果发生一些矛盾,也会锻炼孩子学会处理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对提高幼儿的智商和情商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孩子的思维,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的能力得到提高,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会使教师的教学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也让孩子更容易接受,符合这个阶段孩子的特性。

摘要:幼儿时期无论是孩子的身体还是大脑都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而幼儿教师通过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孩子接受并且喜欢的教学方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幼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

iq思维游戏 篇10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模型

采用西门子Symbia T2 SPECT仪,在心肌模型中注入99TcmO4溶液1mci/0.1L, 在SPECT/PET NEMA IEC Body Phantom Set TM体模中注入99TcmO4溶液9.5mci/9.5L, 将心肌模型固定在体模内壁中部。在心肌模型的前壁中部和下侧壁基底段分别有一个“冷区”,以模拟心肌缺血灶[6]。

1.2图像采集

(1)IQ·SPECT采集程序:选用SMARTZOOM准直器, 采集矩阵为128×128,放大倍数为1.0,每帧采集时间分别定为5、10、15、20、25、30、35、40 s,调整焦距后开始采集,共采集32帧。

(2)LEHR·SPECT采集程序:选用低能高分辨准直器, 采集矩阵为128×128,放大倍数为1.0,每帧采集时间分别定为5、10、15、20、25、30、35、40 s,探头旋转从右前斜45°到左后斜45°,共采集32帧。

1.3数据处理

利用仪器自带的图像处理软件(syngo MI Applications VA60A)对图像进行重建,重建方法选择Flash 3D,迭代次数为16次,子集个数为8个。然后利用仪器的定量计算软件(Cedars Quantitative Perfusion SPECT,QPS)获得所有重建图像的靶心图,以靶心图内最高放射性计数为100%, 计算各壁段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并比较不同采集条件下图像的前壁中部和下侧壁基底段(心肌模型冷区)放射性计数百分比的差异[7,8,9,10,11]。

1.4图像分析

由3位经验丰富的核医学医师阅读所有重建的模型图像,比较不同采集条件下对“冷区”的分辨能力,以对“冷区”边界显示的清晰程度作为评价标准,以至少2位医师的一致意见为最终结果[12]。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每组数据进行Q值检验,以舍去个别可疑值,采用配对t检验对组间数据进行比较,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不同采集条件下的QPS靶心图和“冷区”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见图1~2。由图可知,使用IQ·SPECT采集程序和LEHR·SPECT采集程序,采集效率和重建图像的质量差别很大。当每帧采集时间延长时,心肌模型图像中 “冷区”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逐渐减小。使用IQ·SPECT成像系统所得图像“冷区”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比使用LEHR·SPECT成像系统的小,分别对两组中“前壁中部” 和“下侧壁基底段”的“冷区”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进行配对t检验,P值均< 0.05。

通过对所有重建图像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随着每帧采集时间的延长,图像噪声逐渐降低,“冷区”边界显示逐渐清晰;当每帧采集时间相同时,IQ·SPECT成像系统所得图像的噪声比LEHR·SPECT成像系统所得图像的噪声低,“冷区”边界显示的更加清晰(图3箭头1、2、3所示)。

注:上排为IQ·SPECT图像,下排为LEHR·SPECT图像。

注:从左到右每帧采集时间分别为5、10、15、20、25、30、35、40 s;上排为IQ·SPECT,下排为LEHR·SPECT。

3讨论

核医学SPECT图像采集的过程中主要存在采集效率低、噪声大等问题,由于量子噪声随着采集计数的增加而减小,所以通常采取延长采集时间的方法来增加采集计数,进而降低图像噪声。尤其是SPECT心肌灌注显像,其使用低能高分辨准直器进行常规采集,采集效率低,需要时间较长,很容易发生心脏的移位,影响重建图像的质量。IQ·SPECT成像系统使用SMARTZOOM准直器,并将心脏放到焦点位置进行采集,大大提高了采集效率。有学者对IQ·SPECT和LEHR·SPECT两套成像系统的灵敏度进行测试,结果提示IQ·SPECT成像系统的灵敏度是LEHR·SPECT的4倍[3,13]。

爱的视线:IQ成长源动力 篇11

根据英国伦敦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宝宝在5个月的时候就能跟随成人的视线,去看某一个物体,对成人关注的东西也表示出关注。(共同的关注一一即两个人将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人类一种重要的社会技能,是人进行教学、合作、语言习得等行为的基础。)

实验中,宝宝们看到电脑画面中显示的一张成人的脸。这个成人与宝宝进行目光对视,然后扬一扬眉毛,微笑,看一眼旁边的物体,然后再回过头看一眼宝宝,最后再把头转向刚才那个物体。而在实验的对照组中,电脑中的成人则不看旁边的物体,或看着旁边的物体却不和宝宝发生目光对视。

结果发现。只有当宝宝与成人发生共同关注的时候,他们大脑左前额皮层的一个特定区域才会产生兴奋,而这一区域正是主管复杂的认知与社会行为的区域。发生共同关注的宝宝使用了和成人一样的大脑区域,这一研究向人们展示宝宝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和成人分享对事物的关注,比人们以前所料想的要早得多。这是宝宝社会性发展和早期学习的重要基础。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共同关注的能力呢?下面的9个游戏可以帮助你巧妙锻炼宝宝的关注力。

游戏1看爸爸妈妈的脸

适宜年龄:0~2个月

适宜的活动空间,例如阳光洒落的床上、婴儿车上,洗干净妈妈的手和脸。

让宝宝躺在床上,妈妈可以把脸忽而凑近,忽而离开,忽而又出现,让他去寻找。

当宝宝熟悉这样的忽远忽近的移动后,妈妈抓着宝宝的小手,让它摸摸妈妈的脸,告诉他妈妈的脸上有什么。

可以配一支儿歌:乖宝宝,看看妈妈的脸:好宝宝,摸摸妈妈的脸:这是妈妈的眼睛,这是妈妈的嘴巴,这是妈妈的鼻子,这是妈妈的耳朵。

妈妈还可以把脸先靠近宝宝的脸,引起他的注意,然后,妈妈的脸从一侧移向另一移动,并轻轻呼唤宝宝的名字,使他的视线随妈妈的脸移动。

tips宝宝学会看爸爸妈妈的脸之后。会对爸爸妈妈的表情、目光越来越感兴趣,是以后发展共同关注的第一步。

游戏2欣赏黑白棋布

适宜年龄:2~4个月

2个月宝宝的视觉开始能够分辨黑白,可以选择黑白分明的棋布,强化宝宝对黑白的视觉反应。

黑白棋布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正方形的、三角形的,菱形的、圆形的等。玩儿的时候,可以选择一种在宝宝看得见的地方展示开来,爸爸妈妈可以一边用手指,一边吸引宝宝观看。

每次展示20~30秒,到时间一定要收起来。

一天只玩一种,玩五六次,每隔三天换一种。

大量实践证明,宝宝十分喜欢注视黑白棋布。

tips玩儿过黑白棋布游戏的宝宝,不仅视觉提升更快,而且关注力也有明显的增强。

游戏3小鸟小鸟,啾啾啾

适宜年龄:4~6个月

抱起宝宝,看着宝宝的眼睛。

在宝宝的眼前晃动食指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当吸引了宝宝注意力的时候,向左晃动食指,可以看到宝宝的目光也随之移动。

向右晃动食指观察宝宝的目光是否继续跟随移动。

边晃手指边说:“小鸟,小鸟,啾啾,啾啾。小鸟,小鸟,啾啾,啾啾……”

刚开始的时候,宝宝的目光也许只能跟随手指很短的一段时间,但是,只要每天坚持做这个游戏,你就会看到宝宝在不断地进步。

到宝宝大一点,能在春天的户外进行这个游戏就更好了。

tips宝宝关注能力是注意力形成的开始,同时也会促进宝宝认识世界能力的提高。随着宝宝的眼珠不停转动,宝宝的想象力也随之活跃起来。

游戏4我找到了

适宜年龄:6~8个月

给宝宝看一个他最喜欢的玩具,然后再把它藏起来。

鼓励宝宝寻找玩具,问问类似于“小熊维尼在天上吗?”这样的问题,然后抬头看看天。

问:“小熊维尼在地上吗?”再低头看看地。

问:“它在我手里吗?”“是的,小熊维尼在妈妈的手里呢!”找到后,给宝宝玩一会儿这个得来不易的玩具。

动员宝宝将玩具给妈妈,再来找一找。

tips玩具消失的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宝宝失去兴趣。也可以将春天里的一朵小花当成道具,让宝宝找这朵花。

游戏5飞舞的萤火虫

适宜年龄:8~12个月

在纸板上剪出一只小虫的形状。

用透明胶把纸板粘到手电筒上。

和宝宝一起呆在房间里,关掉电灯。

打开手电筒,让灯光照在宝宝身边的墙上,移来移去,吸引宝宝的注意。

鼓励宝宝去抓住“萤火虫”。

如果宝宝怕黑,妈妈要好好安抚他。

tips手电筒的投影是动的,“动”往往是能将宝宝注意力牢牢吸引住的一个重要因素,宝宝视觉会随着电筒光亮的转移而转移,从而视觉能力得到发展。

游戏6光的颜色

适宜年龄:12~18个月

引导宝宝观察废旧光盘的背面,告诉他光就有这么多颜色。

还可以用光盘将阳光反射到暗处的墙壁上,做光的游戏。

和宝宝一起吹肥皂泡,引导宝宝观察肥皂泡的颜色也是七彩的。

tips日常生活中很多普通的事物在特定的情景下会展现出自己独具魅力的一面,这个简单的小游戏,让宝宝领略了光的神奇,激发宝宝的好奇心。

游戏7饲养小虾

年龄:18~24个月

买虾时,留下两三只小虾,饲养在透明塑料瓶中。

引导宝宝给小虾喂食,观察虾的外观和生活习性。

每天固定的时间(如晚饭过后),让宝宝给小虾喂食(一点点面包屑或饼干屑,量不要太多,以免小虾吃撑了)。

引导宝宝观察小虾吃东西的样子:“小虾是怎么吃东西的?它的嘴巴在哪里?它的脚和尾巴在动呢,看到了吗?”

虾对水的要求比较高,自来水中含有氯气,不能直接用来养虾。应将自来水静放一日,等氯气都散发之后使用。或者用纯净水养虾,注意每日换水。

宝宝多半会把瓶子抱在手里观看小虾,为了避免意外,请选用透明塑料瓶。

tips活的事物是宝宝最感兴趣的,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养虾,不仅培养了宝宝的观察能力,而且让宝宝产生对小动物的亲近感。

游戏8醉酒的蚂蚁

适宜年龄:18~24个月

当各式各样的昆虫倾巢而出时,不妨带着宝宝观察昆虫。

小蚂蚁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好找又没有危险性,爸爸妈妈可以找到树荫下的蚂蚁窝。

你可以让宝宝试着给一只小蚂蚁滴上几滴白酒,然后一同观察蚂蚁晕晕乎乎而后又苏醒的过程,相信宝宝一定兴趣十足。

tips这个游戏简单易行,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观察醉酒的蚂蚁,重温儿时单纯的快乐。

游戏9森林聚会

适宜年龄:24~30个月

用动物卡片,模拟森林聚会的场景。

妈妈可以一边给宝宝讲故事,一边请宝宝给动物进行分类。

宝宝最初会分类得毫无章法,妈妈可以在一旁耐心地看,然后问宝宝“是按照什么标准给动物们分类的?”

宝宝可能答不上来,妈妈不要急,给他一定的思考时间,然后也给动物分分类,让宝宝考虑和宝宝分的有什么不同。

iq思维游戏 篇12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 经逐步完善和检测方法的改进, 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成功应用。其中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ip-iq法因其自身的优点更是在有源电力滤波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2,3,4], 但是, 该方法在深入应用的同时, 其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如检测电路中的低通滤波器 (LPF) 参数设计比较复杂, 其阶数、截止频率等参数对检测电路的动态响应、检测准确度都有很大影响[5,6], 因此, 为减少滤波器设计的复杂性, 改善滤波效果, 对滤波环节的优化作了许多研究, 为提高谐波电流检测的动态响应速度, 提出了电流平均值谐波检测法。

本文首先分别介绍了传统的采用低通滤波器滤波的ip-iq法和采用电流平均值滤波的改进的ip-iq法, 并进行了仿真分析, 仿真结果表明, 单独采用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时电流输出波形中的纹波较大, 而单独采用电流平均值法进行滤波时虽然可以提高供电系统动态响应速度, 但其检测结果易受基波电流变动的影响。因此, 本文提出了将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和电流平均值滤波器串联的方法, 该方法在提高检测精度的同时, 可增强供电系统动态响应速度, 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1 传统的ip-iq

传统的采用低通滤波器滤波的ip-iq法具有不受电网电压波形畸变的影响、实时性好等优点, 在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的应用较多。该方法在进行旋转坐标变换时需用到与a相电压同相位的正弦信号和余弦信号, 它们由一个锁相环和一个正、余弦信号发生电路得到, 如图1所示。

ia、ib、ic为负载的三相电流值, 按照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定义, 计算出瞬时有功电流分量ip和瞬时无功电流分量iq:

[ipiq]=CC32[iaibic] (1)

式中:

C32=23[1-12-12032-32]

;

C=[sinωt-cosωt-cosωtsinωt]

sin ωt和cos ωt都是通过锁相环PLL得到的与电源电压e1同相的信号。ipiq经LPF得到基波电流有功分量和基波电流无功分量ipiq, 再通过反变换得到三相基波电流的瞬时值:

[iafibficf]=C23C-1[i¯pi¯q] (2)

最后用负载电流值与基波电流值相减即得到三相谐波电流, 也就是指令电流。

图1中, U*d为直流侧电压给定值, Ud为直流侧电压实际值, 将给定值和实际值的偏差经PI调节后叠加到基波有功分量, 由此计算出的指令电流含有补偿分量, 注入有源电力滤波器可以保持直流电压的稳定。

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仿真模型, 如图2所示。三相电源为220 V、50 Hz,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连接电感为0.5 mH, 线路电感为0.1 mH, 电流跟踪控制环节采用滞环比较控制。

谐波检测环节中LPF一般选用2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 此处设置截止频率为40 Hz, 在0.1 s负载突变的情况下, 有源电力滤波器投入使用后a相电网电流波形如图3所示。

图4分别给出了瞬时有功电流和瞬时无功电流经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滤波后的输出波形。

从图3可看出, 在0.1 s负载突变的情况下, 采用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ip-iq法进行谐波电流检测时, 电网电流需要经过大概2个周期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 动态响应速度较慢。而从图4可看出, 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与瞬时无功电流对应的输出波形中含有较高的交流分量, 纹波较大。

2 电流平均值法

电流平均值法建立在传统ip-iq法的基础上, 也以同步变换为基础, 只是它以一个计算电流ipiq平均值的模块来代替LPF, 从而实现滤波功能。该模块得到的平均值即为与电流基频对应的直流量。电流平均值法原理分析如下。

假设三相负载电流为

{ia=2Ιsinωtib=2Ιsin (ωt-2π/3) ic=2Ιsin (ωt+2π/3) (3)

对式 (3) 进行傅里叶分解, 得

[iaibic]=2k=0n=1, 3, 5[Ι6k+nsin[ (6k+n) ωt+φ6k+n]Ι6k+nsin[ (6k+n) ωt+φ6k+n-2π/3]Ι6k+nsin[ (6k+n) ωt+φ6k+n+2π/3]] (4)

式中:I6k+1、I6k+3、I6k+5分别为1次、3次和5次谐波电流的有效值;φ6k+1、φ6k+3、φ6k+5分别为1次、3次和5次谐波电流的初始相位。

根据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由式 (1) 可得

[ipiq]=3[k=0{Ι6k+1cos (6kωt+φ6k+1) -Ι6k+5cos[6 (k+1) ωt+φ6k+5]}-k=0{Ι6k+1sin (6kωt+φ6k+1) +Ι6k+5sin[6 (k+1) ωt+φ6k+5]}] (5)

从式 (5) 可看出, 经过3/2变换, 基波电流变成了直流量, 5次、7次谐波电流变成了6次, 而11次、13次谐波电流变成了12次, 即 (6n+1) 次与 (6n+5) 次谐波经过变换后, 次数分别变为6n次和 (6n+6) 次, 它们均是6的倍数。所以, 对ipiq进行积分, 经过1/6基波周期后, 得到的非零平均值分量就是与基波分量对应的直流量 (负载电流不对称时, 电流中含有偶次谐波, 同步变换后谐波为3的倍数次, 积分区间改为1/3个基波周期) , 于是, 直流分量可由式 (6) 得到[7]:

{i¯p=6Τt-Τ/6tipdti¯q=6Τt-Τ/6tiqdt (6)

式中:T为基波周期。

图5给出了电流平均值法获得直流分量的原理框图。

两相电流ipiq分别减去式 (6) 得到的对应平均值, 就得到要检测的谐波和无功电流分量。

同样, 在0.1 s负载突变的情况下, 有源电力滤波器投入使用后a相电网电流波形如图6所示。

图7分别给出了瞬时有功电流和瞬时无功电流经电流平均值滤波器滤波后的输出波形。

对比图3和图6可看出, 与传统的ip-iq法相比, 电流平均值法不受滤波器截止频率及阶数选择的影响, 其优点是截止频率特性好, 检测结果稳定, 动态响应速度快, 对三相平衡负载补偿时响应时间仅为1/ 6个基波周期 (在电流中含有偶次谐波时为1/3个基波周期) , 而且用数字方法实现简单可行。但从图7又可看出, 在0.1 s时, 由于基波电流的变动导致电流平均值滤波器与瞬时无功电流对应的输出波形波动很大, 易受检测信号中的基波电流变动的影响。

3 优化的ip-iq

鉴于以上分析, 笔者提出采用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与电流平均值滤波器串联的优化滤波器结构, 从而优化传统的ip-iq法的谐波电流检测性能。优化的滤波器原理如图8所示, 其中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阶数为2, 截止频率为40 Hz。

在0.1 s负载突变的情况下, 有源电力滤波器投入使用后a相电网电流波形如图9所示。

图10分别给出了瞬时有功电流和瞬时无功电流经优化的滤波器滤波后的输出波形。

从图9和图10可看出, 采用优化的滤波器的ip-iq谐波检测法与只采用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谐波检测法相比, 滤波器输出波形中的纹波大大降低, 同时也保持了较好的动态响应速度;与只采用电流平均值滤波器的谐波检测法相比, 虽然动态响应速度稍微变慢, 但在基波变动时低通滤波器的输出信号波动已大大降低。因此, 采用优化的ip-iq谐波电流检测法可获得较好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检测精度。

4 结语

分析了传统的采用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滤波的ip-iq法谐波检测系统和采用电流平均值滤波器获取直流分量的改进的ip-iq法谐波检测系统的性能后, 提出了将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与电流平均值滤波器串联使用的优化的ip-iq法。仿真结果表明, 优化的ip-iq法使得检测结果既具有较好的检测精度, 又具有令人满意的动态响应性能。

摘要:分析了采用低通滤波器滤波的传统ip-iq法和采用电流平均值滤波的改进的ip-iq法的原理, 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 单独采用传统的ip-iq法进行滤波时电流输出波形中的纹波较大, 而单独采用电流平均值法进行滤波虽然可以提高动态响应速度, 但其检测结果易受基波电流变动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了将低通滤波器和电流平均值滤波器串联的优化的ip-iq法, 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 优化的ip-iq法既具有较好的检测精度, 又具有令人满意的动态响应速度。

关键词: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电流检测,ip-iq法,电流平均值法,优化

参考文献

[1] 张栋梁, 李钢, 王松, 等.无差拍控制三相四线制四桥臂APF仿真分析[J].工矿自动化, 2009 (8) :55-58.

[2] 王兆安, 杨君, 刘进军.谐波抑制和无功功率补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3] 李占友, 潘蕾.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电网谐波电流检测方法仿真研究[J].电气传动, 2008 (7) :83-86.

[4] 高大威.电力系统谐波、无功和负序电流综合补偿的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 2001.

[5] 唐杰, 滕本科, 周稳波, 等.并联型有源滤波器补偿电流检测方法及仿真[J].仪表技术, 2008 (12) :4-6.

[6] 申爱兵.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电流检测方法与仿真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 2006.

上一篇:蔡林森先学后教读后感范文下一篇:道路客运安全生产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