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道路特点有(精选7篇)
农业现代化道路特点有 篇1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对外比较中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 作者:王冰
各国农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由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再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进化过程。各国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其生产条件、要素构成、数量不同,所走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也不同。本文拟分别探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现代化道路,并在这两者的比较中,提出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粗浅看法。
一
简言之,农业现代化即用先进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去改造传统的落后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过程。它大体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农业机械化,即用现代的耕作机械、水利灌溉设备等代替旧的手工和耕畜动力、农具,尽量投入机器设备,节约劳动力;二是技术现代化,通过采用生物的、化学的技术,改革农作物品种,提高单产;三是管理现代化,即把在工业部门中先发展而后成熟的管理办法、经验引入农业,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农业一体化,进行产业化经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一般可概括为两种类型: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先实现机械化,然后再转入生物、化学等技术化;二是以日本为代表,先侧重于技术创新,以节约土地和资本为主,当土地产出率达到较高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后,再普遍实行农业机械化。
属于第一种类型的国家主要包括北美、澳洲及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原苏联)。以美国为例,美国农业现代化依次经历了农业机械革命、生物革命和化学革命以及管理革命(并不排斥它们的相互交织)。首先,美国的农业现代化以农业机械化为开端。它大体经历了南北战争前后至1910年的农业半机械化时期,到1910年至1940年的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再到1940年至今的农业全面高度机械化时期。其次,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土地价格的高涨、耕地面积的缩小,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矛盾。美国就把农业现代化的焦点集中到采用生物、化学技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上。与此同时,农业机械自身的改革和运用仍旧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农业管理革命也加速进行,它一方面把工业部门的管理技术运用于农场管理;另一方面,在建立高度发达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组成为一个统一的农业综合体,实行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的形成标志着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
属于第二种类型的国家我们以日本为例。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日本以生物、化学技术的采用作为先导。表现在侧重采用生物技术,多投劳力,进行劳动集约经营,结果以“多劳多肥”著称于世。6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工业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日本农村劳动力出现不足,日本开始了农业机械现代化。
其次,日本农业历来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体制为主,虽然在近年来日本的农户规模有所扩大,专业化畜牧场出现,但是由于其自然、历史条件造成的小规模家庭经营这一特点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的。在农户小规模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正是日本农业现代化与世界其余发达国家的显著差异。
第三,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兼业农户一直占很大比重。其兼业方式有以农为主兼营其他,或以他业为主兼营农业这两种类型。而其他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民大多采取弃
农就工,举家离农的途径向城市转移,其城市也具备了吸纳这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日本则不具备上述条件。日本农民只得采取就近、就地解决并通过农户兼业化的方式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到1986年日本农户平均兼业收入已是农业收入的4.5倍,达到450万日元。
第四,日本在城市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政府通过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农村地区发展工业。发展农村工业,一方面可以吸收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反过来进一步刺激农业增长。
最后,面对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农户,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即农协)起到了在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使小农户同大市场接轨的作用。这也为中国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如何管理小规模农户,把它们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提供了借鉴。日本农协是由农民按地域组织起来的合作组织,但它与西方在农业专业化领域组织的合作社显著不同,一是它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组织;一般地看,合作经济组织是工人或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对抗大资本的中间盘剥组织起来的互助组织,具有单纯的经济性质。而日本农协除了它的经济性质外,它还兼有帮助政府贯彻农业政策、代表农民向政府施加压力、甚至组织农民反对政府的双重职责。因而具有“准政府机构”和“政治压力团体”的性质。二是与西方具有独立性的合作社不同,日本农协在全国形成一个庞大的垄断组织体系,覆盖了日本整个农村地区。西方农业合作社组织之间往往独立经营、互不联系,因此,在同大资本的竞争中,合作经济组织被挤垮压倒的现象屡见不鲜。日本农协在组织体系上采用“三段制”,即市町村一级设单位农协,都道府县一级设农协联合会,国家级设农协联合会,这样以其强大的组织系统,从生产到生活,采取上下一致的行为,形成买方垄断,垄断了整个日本农村市场,有效地阻止了工商业资本对农民的盘剥。可以说,日本农协是世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如何管理小规模农户的一个创举。
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不同,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起步晚,国际经济格局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条件与以前完全不同,因此,尽管农业发展总趋势仍然是农业技术化、机械化和管理现代化,但是其具体的发展过程不得不独辟蹊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纷纷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取得独立。起初发展中国家企图追赶发达国家,采取“重工抑农”的策略,急于发展工业,把有限的资金大部分投放在工业上。这种战略并未收到良好的效果。60年代后期,一些国家着手对这种战略进行调整,把发展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增加投资,推广“绿色革命”。
拉丁美洲与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起步方式选择上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对农村经济产生的结果也不同。
在拉丁美洲地区,农业现代化主要模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泛使用机器、化肥和农药。机器的使用,节约了劳动力,但是并没有使土地利用率提高,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大农场主却将土地闲置起来。同时,机器的使用并没有与其他技术相配合,没有提高土地产出率,相反由于大机器的使用,使许多农村劳动力失业,造成农村中的普遍就业不足。
60年代以来,亚洲地区许多国家广泛推行了以改良品种和扩大灌溉为主的“绿色革命”。到80年代,亚洲各国实行“绿色革命”的土地面积达4000多公顷。占全世界推广面积的80%的水稻品种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印度推广。小麦品种的推广地区以南亚为主。这些国家稻田和麦田的40%采用高产品种。在推广“绿色革命”的亚洲国家中,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占粮食增产因素的60~90%。以印度为例,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大力推广“绿
色革命”(“高产品计划”),同时,扶持农村电气化和机械化建设,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仅拖拉机一项,印度在1984年“绿色革命”成功时,已达到76173 台,比1962年的880台增长了85.56倍。结果“绿色革命”与农业机械化互相带动,促进了印度农业现代化进程。二
就目前世界上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历程看,各国由于是在不同的资源条件、不同的生产要素结构、数量背景下开展农业现代化的。因此,各国的农业现代化有其独自的特点。
1.农业现代化起步方式不同。美国农业现代化从机械化开始,日本、印度则从选择能提高土地产出率的生物、化学技术——生物化、化学化起步。具体来说,一个国家实行农业现代化,究竟实行哪一种起步方式,一般来说是由其土地和劳动力状况决定的。人少地多的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首先是从生产工具上进行改革,通过发明、创造新式农具来克服农业劳动力的不足,促进农业的发展。而人多地少的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首先要在充分利用劳动力方面找出路,实行“多投活劳动的农业”,并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单产,以便促进农业的发展。
2.选择的技术不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用先进的生产手段和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大幅度地提高农业产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为此,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对传统农业生产的根本变革。各国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技术,概而言之,可以分为两大类:生物、化学技术现代化(土地节约型)和机械技术现代化(劳动力节约型)。前者包括给植物创造优良的生长环境、培育和改良品种,采用先进的农作制度,增施化肥、农药,使用配合饲料等;后者包括采用各种机械设备,使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这两个方面,虽然是相辅相成的,但它们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不同的。生物及化学技术主要是直接改变生物本身,创造用于生物生长的良好条件,以促进其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产品。因此,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将其农业现代化的重点放在了前者,而机械技术的重点是以物力来代替人力,提高工效,节约劳力,扩大每个劳力生产和经营的范围及数量。因此,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一向把重点放在后者。
3.农业经营规模不同。土地资源状况,劳力的多寡,决定了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方式的选择。反过来,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方式又成为影响土地规模经营的因素。由于人少地多,致使美欧走了一条机械化再到生物技术化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机械化必然对农场规模产生深刻的影响。机器的使用需要土地集中连片,而大量劳动力脱离农业,使集中成为可能。在美洲和欧洲各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农场面积不断扩大。在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农业现代化以生物、化学技术为发端,使其土地关系结构中以小自耕农或租佃经营为主的农业规模,未受到机械化的影响得以保留,表现在土地的使用上以小规模经营为主,一家一户为生产主体。只要农村中的剩余劳力转移顺利,农业机械化就接踵而来,土地小规模经营的存在,无疑会遭到冲击。
4.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美国和欧洲各国农民彻底放弃了土地成为城镇居民,而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农民往往以兼业为主。其原因是农民对土地的认识、对土地的依恋情结。在亚洲各国,传统的农民意识及对土地的依恋,以及由于高昂的土地价格产生的保值心理,使许多农民不愿放弃土地,成为兼业农户。
尽管各国农业现代化有各自的特点,但并不是无规律可循。这个规律即是农业现代化无论以什么方式起步,都要达到机械化和生物、化学技术化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农业技术构成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土地产出率,形成高度发达的农业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管理现代化、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
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受自然和经济等条件的制约,不能照搬别国模式。中国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一,中国必须采用劳动集约作为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方式,这是与中国人多地少、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的国情相适应的方式。对于这类问题,日本是有教训的。在19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曾模仿美欧农业现代化的做法,引进了农业机械,设立农具制造厂、试验厂,还聘请外国农业教师传播美国和欧洲各国使用农用机械的技术经验。但是,终于由于美国和欧洲各国大型的农业机具与日本的农业资源结构不相适应而归于失败。我国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尤其在农业现代化伊始,必须吸收日本的教训,在农业科技方式选择上,第一步要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在大力提高土地产出率上下功夫,另外必须继承和发扬东方民族精耕细作的传统,在同一块土地上多投劳力,以缓解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压力,否则,先进机械排挤出来的农民将加重农村中的失业。第二,要以小城镇和小城市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点,大力发展小城镇和小城市。农业现代化过程不是某一种技术单科独进的过程,它必须贯穿机械、生物、化学技术的交织作用。中国的问题是在以生物、化学技术取代传统技术的劳动集约开始后,如何转入机械化的资本、技术集约?要尽快并且顺利地完成这一转化,中国的棘手难题是农业剩余人口转移问题。只有使农村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才能为农业机械化腾出空间。
中国在转移农村过剩人口中,主张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乡镇企业去吸纳农村劳动力。中国农村工业的兴起主要是因为耕地稀缺,农业落后无法养活全部人口,这与亚洲各国农村工业的兴起是同源的,都是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就业问题。实际上,中国农村工业已超出了一般农村工业的概念,并且其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亚洲其他国家。中国农村工业包括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及炼焦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建筑材料工业、森林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缝纫工业、皮革工业、造纸工业、文教艺术用品工业等等,几乎包括了城市工业的全部内容,而不仅仅是以农产品加工、运输为主的小型工业,其中已有不少企业采用现代化装备和管理手段,开始进入了现代企业的行列。从规模上看,大中小齐全,有的已组建了大型企业集团。到1991年底,全国乡镇企业已有1908万个,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9609万人,加上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和“民工潮”的形式向大、中城市涌进的,事实上已不再务农的大约5000~6000万农民,中国目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约还有1~2亿人。结果是一般意义上的农村工业不能解决农业失业人口问题,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也不可能吸纳这么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国农村中的隐性、显性失业仍然存在。并且,随着城市、农村工业的发展带来的耕地面积减少,农业劳动方式由手工向机械转变而释放多余劳力等因素,农村劳力失业现象还将进一步加重。这将成为中国用物力代替人力,实行农业机械化的最大障碍。可以预料,由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量大,大城市吸纳能力低,致使中国农村剩余劳力转移过程会比其他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花费的时间长,最终导致中国农业现代化以生物、化学技术化的“单科独进”过程延续较长时间,直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基本缓解,才能搞农业机械化。这样,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是:如何才能加快农村中大量的剩余劳力转移的过程,为农业机械化腾出空间?我们的基本对策是:(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出路,应当是小城市和小城镇。中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人口已达到饱和状态。尽管可以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增加它们的人口容量,但增加度是有限的,而且增加的人口容量的吸纳对象主要是高知识阶层、技术专
家、少量来自农村的能工巧匠以及一部分可以填补城市就业空位的青年农民。而要完成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艰巨任务,则要依靠2000多个县城和县域首位城镇。农村剩余劳力往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一方面缓解了大城市的压力,另一方面又推动了小城市(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弥补了我国小城市(镇)相对发展的不足。
(2)鼓励农民“兼业”,以多种形式半脱离或脱离农业。
我国不合理的户籍制度,是限制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根本原因。虽然目前农村有1亿多农民进入乡镇企业和流入城市打工,但这些人仍然被户口牢牢地拴在土地上。他们中一部分人在城市有住所、有铺面,长期不务农,已形成事实上的城市居民,但他们仍然是农业人口,其子女仍然承袭农村户口,在法制上他们仍然被束缚在土地上,客观上使他们难以脱离土地。另外,这些人有强列的恋土情结,总是把土地作为他们维持生存的最后防线,结果使土地的规模集中难以形成。因此在中国,很难形成欧洲和美洲许多国家那样使农民弃农就工、彻底放弃农业而转入城市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这是农民难以脱离农业,兼业农民多的原因。为了鼓励农民脱离农业,中国必须改革目前这种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在“农转非”问题上要合理松动,要按目前个人居住地和目前从事的职业来重新划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为农民脱离农业创造条件。同时,也要对兼业农民给予鼓励和保护,逐步诱导其脱离农业。
第三,中国农业土地规模应以小为主,大小结合。从国际看,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规模,法国为25公顷、联邦德国为15公顷,美国为183公顷,日本农户经营规模为1.1公顷。中国人多地少,日本农户家庭小规模经营的经验及管理办法可以借鉴。虽然,目前在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农业劳力转移较多,个别地区出现了农业壮劳力短缺状况,农业成了老、弱、妇、幼的产业,在这些地区农业规模经营初现端倪,农业经营大户,如养殖大户、种粮大户等已出现,但这种做法不可能在中国广大农村普及,只能在人少地多的边疆地区和出现农业劳力不足的经济发达地区采用,而中国广大农村的土地经营规模不能盲目贪大。有些学者在分析传统农业为什么落后的根源时,把它归功于农业规模过小上。但是,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提供的事实却说明:农业规模与经济收益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现代化农业与大型的现代化生产工具也没有必然联系。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有大规模、大农场,取得高经济收益的(如美国),但也不乏中型农场、小型农户,使用中小型农业生产工具取得高经济收益的例子(如西欧和日本)。
另外,中国是在许多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后才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因此,别国所走过的路及现成的一套做法,将为我们选取适应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提供借鉴。我们可以在认真总结他国农业现代化经验、教训中,走出符合中国农业资源状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捷径来。
总的看来,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客观条件同欧洲和美国、日本、印度等国不尽相同,而农业现代化又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中国不得不做出符合国情的正确选择,任何照搬、照抄外国的做法,都将延误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作者单位: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农业现代化道路特点有 篇2
1 海南的区位特征
海南岛地处北纬18°10′至20°10′,东经108°37′至111°03′,北邻琼州海峡与祖国大陆相连;西临北部湾,与越南为邻,从岛北的海口市至越南北部港口海防,仅407.66km;东面是菲律宾的吕宋岛,从岛南的榆林港到菲律宾的马尼拉,航程也不过1204.45km;南部隔着浩瀚的南海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遥遥相对。在南海之中的海南岛,恰好是广州、湛江、香港与新加坡、马尼拉、雅加达之间多角航路的途经之地,对我国与东南亚,以及西南亚、非洲、欧洲的交通来往极为重要。充分利用这样一个战略性的地理条件,是对外开放政策下开发海南的一个基本要素[1],也是海南发展外向型经济、对热带农产品的外贸出口的极其有利条件。
2 海南的农业自然资源特点
2.1 独特的气候资源
海南省属于热带海洋性岛屿季风气候区,长夏无冬,光热丰富,雨量充沛。海南岛各地年均温度22.4-25.5℃,比同处热带地区的西双版纳(21-238℃)和台湾南部(22.5-24.4℃)略高;一年中以1月平均气温最低,海南岛北部即昌江-白沙-乌石-琼海联线以北(大约北纬19°14′以北),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6.4-17.6℃,海南岛南部即昌江-白沙-乌石-琼海联线以南(大约北纬19°14′以南),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8.4-20.7℃[2];日均温高于10℃的积温,除琼中为8150℃外,其余地区均大于8300℃;海南岛年日照时数2177h,比同处热带地区的雷州半岛和云南南部都多;海南岛太阳辐射年总量大部分地区为502.08-585.76KJ/cm2,西部和西南部沿海超过585.76KJ/cm2,与台湾省的台中(560.66KJ/cm2)相当,接近东南亚各国水平(新加坡616.72KJ/cm2,泰国曼谷639.32 KJ/cm2);海南岛年均降雨量1500-2000mm,5-10月集中了全年降雨量的75%-86%。由于光热资源丰富,雨水充沛,光热水同季,海南全年皆为喜温、喜热作物的活跃生长期,水稻年可三熟,瓜果花卉四时不绝,玉米、花生、甘薯等均可冬种,椰子、橡胶、油棕、胡椒、可可等多年生热带经济作物基本不受寒害。海南优异的气候资源,为热带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2 充足的土地资源
海南省全境属热带地区,全省土地面积34000km2,占全国热带总面积8万Km2的42.5%;云南省南部次之,约占35%;广东省南部第三,约占15.5%;其余分布于台湾省南部,约占7%。海南省土地资源丰富多样,宜农地占30%,宜热作地占23.9%,宜林地占27.3%,宜牧地占9.2%,宜淡水养殖的水面占4%,其他地占5.6%。土地的多样性对建立一个完整的、有热带特色的农、林、牧、渔、热作齐全的大农业体系,是非常有利的条件。
2.3 丰富的水资源
海南省有入海河流154条,集水面积3000km2以上的有3条。全省河川径流量为28.6Gm3,约占全国总径流量2600.3Gm3的1.1%;年径流深为841mm,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1mm),与全国各地比较是比较高的,比珠江流域(772mm)、长江流域(542mm)、雅鲁藏布江流域(474mm)和黄河流域(76mm)都高出不少。可见,由于降水量较多,海南岛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为热带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2.4 繁多的生物资源
海南全省的维管束植物共有4200余种,其中有630多种为海南所特有。它们分属于262个科、1350多个属,约占全国维管束植物总数的1/7。在海南的4200余种植物资源中,属乔灌木的有2000余种,其中有800余种经济价值较高,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特有与珍稀树木有20余种。如属于海南五大特类材的坡垒、花梨、野荔枝、母生、子京,以及红椤、红楝子、青梅、绿楠、石梓等木材,都具有材质坚韧、色泽鲜艳、经久不腐、永不变形的特点,均可与世界名材桃花心木、柚木、酸枝木等相媲美。此外还有药用植物2500种,果树植物142种,牧草及饲料植物200多种,热带观赏花卉及园林绿化美化树木200多种,纤维植物100多种,各种油料、胶料、染料植物89种,芳香植物70多种,糖料和饮料植物10余种,工艺用的藻类、葵叶等植物10多种。这些植物资源,保证海南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热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后备种质资源。
3 海南热带农业发展道路的选择
3.1 坚持特色发展
热带农业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3],是海南的特色产业,也是海南的优势产业。全国热带总面积8万km2,海南省占42.5%,居于首位;其余分布在云南(占35%)、广东(占15.5%)和台湾(占7%)。这些相对集中而有限的热带地区,具有良好的水热资源,具有不可或缺和替代性。海南的热带农业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有不少热带农产品是国内外工业和医药的重要原料,也有不少是人们日常消费品和嗜好品。全国60%-70%的热带与亚热带经济作物和农作物品种集中在海南,产量占50%,热带作物品种全部集中在海南[4]。目前,海南的天然橡胶既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一种稀缺的战略物资,又成为海南农垦的优势产业;海南反季节瓜菜由于品种多样,可以调节淡季蔬菜市场和应节上市,成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特色产业;热带水果如芒果、腰果、椰子等由于其对生态条件的特殊要求,存在其分布及产量的局限性,致使热带水果成为海南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此外,热带花卉、南药、南繁育种等也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3.2 优化产业布局
海南省陆地幅员面积为3.4万km2,共有18个县市,不同地区在气候、土壤、地势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要使热带农业的发展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就必须对热带农业进行合理布局。根据各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的丰度及分布情况,可以把全省划分为三个区域:琼北丘陵台地;琼中山地丘陵;琼南丘陵台地。
(1)琼北丘陵台地。本区处于海南岛的北部,包括文昌、琼山、定安、琼海、澄迈、屯昌、临高、儋州及海口等九个县市。本区气候湿热,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7-23.8℃,最冷月平均气温17.6℃;年日照时数2000-2231.4h,年太阳辐射量460.24-556.47 KJ/cm2,大于10℃的积温8200-8600℃;降水较多,年降水量1600-2000mm,年雨日137-170d;土壤以砖红壤为主,土层深度一般1m以上,有机物含量一般2%-3%,少数达5%-6%;生物和微生物的活动旺盛,有机质的分解和积累都很快。本区发展热带农业的主要问题是台风和寒潮的影响。本区东部受台风影响较大,平均每年有2.5个台风登陆;低温对本区西部内陆地区影响较大。因此,本区域发展天然橡胶要做好选地、种植防护林等工作。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和花卉布局在东北部较为平坦的砖红壤地区可望收到较好效果。
(2)琼中山地丘陵。本区位于海南岛的中部,包括琼中、白沙、保亭三县大部。本区以山地为主,具有热带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22-23℃,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各月平均气温小于18℃,最冷月平均气温16.5℃,特冷年份偶见轻霜;年日照时数1700-2000h,年太阳辐射量460.24-510.45KJ/cm2,大于10℃的积温8200℃;年降水量2000-2500mm,年雨日175-195d,是全岛多雨中心之一。本区山地云雾多,雾日多达90-100d;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山下湿热,山顶部云雾降水较多,气温较低。本区发展热带农业应注意防寒、防风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充分利用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的特点,对热带农业各特色产业进行合理布局。热带特色瓜菜布局在海拔100m以下的台地;天然橡胶布局在海拔100-300m的丘陵背风地带;在海拔300-500m的区域,可以布局柑橘、柠檬、荔枝、龙眼、红毛丹等特色水果;因本区域是海南全省主要河流发源地,在海拔500m以上区域,应以生态林为主,充分发挥其涵养水源、维持全省生态平衡的功能。
(3)琼南丘陵台地。本区位于海南岛南部,包括东方、昌江、乐东、三亚、陵水、万宁等六个县市。本区年平均气温24-25.5℃,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8℃;年日照时数2000-2500h,年太阳辐射量502.08-585.76 KJ/cm2,大于10℃的积温8800———9200℃;年降水量1000-2000mm,西部沿海地区较少,东部内陆丘陵较多,年内有明显的旱季,西部甚至有冬春连旱情况发生;本区土壤多为花岗岩风化的砖红壤,高山为黄壤,自然肥力较高,沿海多为燥红壤和砂土,肥力较低。本区域是光热条件最好的区域,热带作物生长良好;自然灾害主要是台风。本区发展热带农业应充分发挥丰富的光热资源,热带水果尤其是芒果、反季节瓜菜和南繁育种等产业在本区域都具有周期短、效益好的优势。
3.3 以市场为导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进一步发展,海南热带农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1)以市场为导向,使热带农产品的价值得到实现,这是海南热带农业得以生存的基础;(2)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热带农业的生产要素进一步优化,促进热带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这是海南热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前提;(3)以市场为导向,使热带农业参与产业分工与协作,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是海南热带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3.4 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经营是海南热带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海南热带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时期,市场经济对热带农产品的数量、品质、开发深度和经营方式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热带农业的产业化必须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依靠龙头企业及各种合作组织的带动,将热带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形成系统内部利益均衡机制,使产前、产中、产后各方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3.5 依靠科技支撑
现代化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和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管理的科学方法来管理农业,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具有合理的生产结构和合理的生态系统以及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效率农业。根据现代农业的特征,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5]。因此,科学技术贯穿于现代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海南热带农业的现代化,必须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才能协调经济、技术体系和自然三者的关系,使热带农业的发展符合生物生长规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和改善农业生态平衡,达到最大的经济效果。
3.6 生态协调
生态协调是海南热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普遍要求和必须遵循的共同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自然界始终处于优先地位,自然界是人类物质生活、生产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海南热带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生态协调之路。另一方面,海南所处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也决定了热带农业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生态协调。(1)海南岛最大的特点是水热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衡。东部与西部间雨量差异大,南端与北端间热量差异大,而且降水主要在台风季节5-10月份,且都以暴雨为多。这些都是制约水热资源充分利用的因素。(2)海南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陆地作为人类生存空间,其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严峻。荒漠化是威胁人类生存空间的最主要因素,海南易荒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比较干旱的东方、昌江、乐东、儋州等一些沿海市县,由于沿海荒漠化的不断推进,适于人类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了。(3)温室效应也制约了农业的发展。据海南省气象局资料表明,在20世纪50-90年代间,海南气温每10年上升0.5℃,不断升高的气温加快了热带地区的水分蒸发和化学反应,加快了微生物的分解速度,使土壤贫瘠、病虫害繁殖速度加快,人们的劳动生产率也大大降低,加上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增加,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因此,海南热带农业的发展,在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同时,必须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4 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4.1 注意突出资源优势
海南的热带自然资源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在发展热带农业时,对农业自然资源的配置要突出优势,以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布局的深度来弥补总量的不足。应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产业受自然资源约束程度的不同,把“特、早、优”作为调整不同区域热带农业产业结构的原则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切入点。“特”就是具有区域特色,其他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而不具备的产业,这样的产业就具有明显的地域主导地位,应予以优先发展;“早”就是其他地区也适宜发展,但由于本区域的有利自然条件,生产的热带农产品能够更早地占领市场,在时间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应积极发展;“优”就是其他地区在相同的时间也能发展,但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农业专业化程度的不同,本区域的资源投入和产出更加合理,更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比较效益更优,这样的产业也具有竞争力,也适宜发展。
4.2 注意产业互动
为了提高热带农业对海南经济社会的贡献率,产业互动要着重于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和延伸产业链。一方面要注意产业间的互动。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按照工农协调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使琼北丘陵台地、琼中山地丘陵、琼南丘陵台地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利用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手段,引导热带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形成农、工、贸一体化的新格局;另一方面是产业内的互动。通过采取财政奖励等激励措施,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使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契约型的利益共同体,促进农业内部各行业间形成稳定协调的分工协作关系。
4.3 注意政策引导
海南省四周环海,地缘经济格局抗风险能力不强,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较低;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在海南虽然有“公司+农民”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但小公司居多,实力有限,辐射面小,生产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还不强,区域化、规模化和产业化还处于较低水平[6]。因此,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发挥政策优势,在制定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和提供农业公共服务时,应遵循“生态环境为前提,基础设施为重点,产业化为纽带,社会生产力为根本,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原则,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结构等途径,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教育科技投入,加强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从而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农业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农业的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海南热带农业的发展关系海南实现全省全面小康的进程,也是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因此,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海南热带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坚持特色发展、优化产业布局、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经营、依靠科技支撑和生态协调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海南省干部培训中心.海南在中国的位置[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1:5-6.
[2]广州地理研究所.海南岛热带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62-66.
[3]钟利文.建设生态省与热带农业的发展[A].海南生态省建设学术研讨论文集[C].海口: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1999:127-130.
[4]利光秘.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海南热带农业[J].海南金融,1998(6):7-9.
[5]冯汝英.农业经济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8-39.
农业现代化道路特点有 篇3
关键词:剩余人口;城市居民;劳动生产率;小康社会;城镇化道路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2.001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和现代化进程,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农业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可靠、稳定的生活资源,工业等部门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依赖农业,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起着支撑作用。我国有近8亿农民,他们是否参与现代化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改变广大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才有可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小康。
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关键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包括三个方面:
1城镇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农产品,特别是粮棉等不具有优势的大宗农产品,在进口量不断加大,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的情况,必然受到冲击,有相当数量的农民从粮、棉这些领域退出,寻找新的就业机会。部分农民来到城市,同城市融为一体,他们就业的地位发生根本转变,由于机械化、现代化劳动生产率提高,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剩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他们的身份也由原来的农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这种转变,使他们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大安市的农民,最近几年开始离开土地进城、进厂、进店,他们通过工业进园、商业进场、建筑进城、劳务输出等,逐渐变为城镇居民,他们中有些成了城市中的上班族,有些在自办企业中自行经营,有了可观的收入。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农村发展的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种植优质特色产品,做到高产高效,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来实现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要充分发动农民群众,组织农民群众,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挖掘智慧,群策群力,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怎样走上富裕之路,过上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把美好的理想变成可见的现实,同样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不但需要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的指导,更需要农民的内在动力,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要让农民树立自我发展意识,能自觉解放生产力,摒弃小农经济思想,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鼓励有经济实力的农民把手中的钱拿出来,投向发展,动员一些企业支援农业发展。
联合乡大力发展玉米、水稻种植,建设了明亮的新房舍,道路宽阔,水电充足,通讯、电信快捷,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了使农民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型农民,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坚持好的风俗习惯,提倡科学文明、知法、懂法、守法,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3 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概括起来,有两大重要举措:一是加强农业科技进步;二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商品率,提高整体效益,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不断进步,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大,农业的综合国力也突显出来。粮食生产已稳定达到4.9亿吨和肉类6000万吨的水平。应该说,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基本上走出了短缺经济,开始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种历史性的大转变,标志着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例如联合乡种粮大户李忠,2014年种植200亩水稻。一是良种优化,不仅抗倒伏,而且价格高;二是采用了旱育秧技术,既省工、省水,又节本增效,现在育20亩秧田只需花5亩秧田的成本,每亩节约成本50元;三是病虫害防治及时有效,以前需打7~8次农药,现在只需打2次,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李忠种的水稻产量好、成本低、效益高,而且很快打开了销路。
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以发展为主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使城乡差距不断减小,过去农村是以温饱为主,现在逐步过渡到小康,小康的范围也逐步由局部到全面扩展,最终在全国实现共同富裕。
现代网球运动的特点有哪些 篇4
现代网球运动的特点
(一)比赛的高尝化、职业化刺激网球运动高速发展
过去网球的重大比赛一直不允许职业球员参加。至19688年国际网联取消了这一禁令,世界各大赛事便充满了商业色彩,当今四大比赛和不同级别的大奖赛、巡回赛、大满贯和独资赞助的大赛奖金额都大得惊人,在高额奖金刺激下,优秀网球选手的职业化、早期专项训练、早期参赛一淮动了网球训练的变革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二)比赛拐地0多样化促进运动民的技术更加全面沥青馄凝土涂塑硬场地,球速决,适于进攻型打法,它广泛使用于各大赛。英国的温布尔顿是草地球场,法国公开赛仍用沙地,还有人造草地、合成材料的地毯等新型场地,多种不同性能的场地的球速和弹跳规律不同,跑动步法和调整方式也不同,要求运动员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这促进了运动员的技术更加全面。
(三)备硕防波、战术不断创药和发展在技术上,双手反拍大大加强了反拍的攻击力,攻击性上旋高球现已发展为反拍攻击性上旋高球,提高了防反能力。鱼跃截击球技术、双打中的扑抢网技术、用快速起跳高压来对付攻击性上旋高球等高难技术不断出现。发球上网战术在快速场地上的运用,推动着接发球破网技、战术的发展。双打接发球方的抢网战术不仅在男双而且在女双和混双中使用。这使各项攻防技、战术已达到空前的高水平。
新时期下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 篇5
1 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农业现代化问题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 也是“三农”工作中的难点。而农业现代化从改革开放以来也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但因城乡收入的两极分化, 加上农业生产体系不完善, 使得农业现代化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1 落后的农业生产机制和技术水平
在我国, 农业的生产经营体系相对分散落后, 主要以家庭承包为主, 而这与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化农业不相符。小规模经营的农业, 自然实现不了高机械化水平生产, 而相对落后的技术水平必然降低其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使得农民陷入更加贫穷的困境, 加大城乡收入的差距, 从而阻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1.2 农村公共设施和服务不完善
由于农村的经济相对落后, 农村未能实现条条水泥路通城市。交通不便必然使农产品的销售滞后以及获取市场信息不完全, 从而造成了廉价销售的局面, 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况且当前农村的可靠供电设施和网络不能全面覆盖, 这也给电子商务的推进和实现“互联网+”农业造成一定的困难。
1.3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当今的农业还是以传统的农林牧渔为主, 未能实现多种模式适度经营。经营结构单一, 限制了农业的发展空间和农民的增收渠道。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农副产品的加工程度低, 资源优势未能转化成产品优势。
2 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
2.1 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积极推动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化发展, 引导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例如, 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力, 推广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 发展农区畜牧业, 提高畜禽、水产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 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 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 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 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
2.2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提高科技水平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点。依据科教兴农战略, 加大研发力度, 建立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定点实施科技创新, 通过创新的科技水平, 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引进高科技人才,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储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保证产品的高效生产和质量, 切实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1]。
2.3 改善农村公共设施和服务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修建农村公路, 而且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要加快通硬化路、通客车。对农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 实现农村可靠的供电设施。加大对农村网络覆盖的建设力度, 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 促进“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2.4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 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 培育融合主体、创新融合方式,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更多分享增值收益。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 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2]。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 激活农村要素资源, 增加农民财产收入。
2.5 增强政策的扶持力度和实施的灵活性
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 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开展定点扶持、东西协作扶持, 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到现代化农业的建设中。坚持精准扶持贫困地区, 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 支持就业创业。解决好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 增强贫困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能力。
2.6 统筹城乡发展, 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 保障城乡具备平等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完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保障体系, 合理规划乡镇用地, 减少农村建设用地总量, 为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用地创造条件。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程度, 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扫清障碍。
3 结束语
实现农业现代化, 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的关键环节。农业是关乎国家民生及安稳的战略性产业, 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依靠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 而农业现代化发展恰恰是我国现代化的薄弱环节。因此,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就显得十分急迫和必要。
参考文献
[1]抓住机遇立足优势积极作为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 2015-05-29 (1) .
农业现代化道路特点有 篇6
现代物质装备水平大幅提高
截止2012年底,四川建成各种水利工程64万处,农用机械总动力达3694.0万千瓦,拥有农用运输车12.6万辆,大中型拖拉机11.5万台,小型拖拉机12.6万台,农用排灌柴油机48.8万台,使得农业有效灌溉率达到66.7%,粮油产业农业机械化率达到55%以上,其中机耕率达到82.7% 。
农业科技水平提高
“十一五”期间,四川育成通过国家和省审定或认定的农作物新品种375个,畜禽水产新品种(配套系、新品系)24个;“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应用推广农业科技成果1734个,应用率达70.8%,“十一五”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4%。
农业组织化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
四川规模化、产业化农业组织发展较快,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4127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223家,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超过60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到57%。
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2012年末,粮食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已低于50%,种植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71.7%下降为2012年的50.1% 。
四川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困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四川农村的农田水利工程老化或不配套,难以发挥作用;农村公路数量少、质量差,人流、物流不畅;中低产田占土耕地面积的比例较高,制约耕地生产能力的发挥。部分地区特别是盆周山区、距离交通干线较远的乡镇,缺乏项目投入,水源严重紧缺、农村道路不畅,土地零星分散、农业机械化水平极低。
农业科技成果不足,应用推广力度不够
四川农业科技力量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重科研轻应用和推广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尽管全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0%左右,但基本没有突破性科研成果,推广应用面积也很有限;农业劳动力的女性化和老龄化更加大了技术推广的难度。
农业经营规模超小化
四川人均耕地面积少,全省人均占有耕地仅0.74亩,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户均0.2公顷左右,而且还分割为6~8个地块,超小化的农业规模给农业现代化增加了难度。
现状链接:
四川农产品加工配套、市场体系待完善
四川九成以上农产品通过农贸市场进入消费环节,农产品的加工和包装率较低,大型超市及农产品专营店仅占较少的市场份额。
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流通信息化程度不够、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不完善,制约了农产品市场化发展。
专业化、产业化并未成型,缺少加工、销售环节的社会化农业服务,农民合作社发育程度不足,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并未形成。
四川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四川农业进入到高成本、高投入的阶段。一方面,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成本大幅上升,高产田减少、优质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另一方面,农业微观主体和国家的资金积累得到加强,资本人口比和资本土地比提高较快,而由于土地流转的存在,实际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土地人口比在提高。
根据农业生产要素结构的变化,四川应该由“生物科技优先”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转向“生物科技与农业机械化并重”的道路,特别是平原地区要重视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提高经营规模和组织水平
我国现代化的目标是到2050年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略高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要求,中国城镇化率的目标应达到70%左右。按照现有人口总量和家庭规模,四川届时只有2700万人、900万个农户(按户均规模3人计)生活在农村,按照现有耕地面积近400万公顷,每个农户平均经营0.45公顷。
按照以家庭承包为基础,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的创新思路,加快耕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是必然趋势,耕地流转平台与机制创新十分重要。当前要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合作社、耕地股份合作社和土地信托公司等新型组织形式。成都平原更要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主要农业经营主体要达到3~4公顷的适度规模及以上。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其配套政策完善,全省未来要培育出100万个左右的职业农民作为家庭农场或专业大户的负责人。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劳动力成本
要建立发达的农机工业和加强先进适用、服务家庭经营的农业新机具研制开发。可通过在条件较好的成都平原建设农机试验示范基地的办法,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械。积极培育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社等社会化经营主体,扩大农机跨区作业。
以机耕、机播、机收等关键环节为重点,积极拓展农业机械化作业和服务领域,在平原地区大力推进稻、麦等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在丘陵地区发展和推广小型农机。
完善农业机械化税费优惠政策,对农机作业服务实行税收减免,对从事田间作业的拖拉机免征养路费,继续落实农机跨区作业免费通行政策。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支持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水利、耕作道和耕地。在加快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力实施已成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项目,努力增加有效灌面。增加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加快实施山区水利富民工程,积极发展户办、联户办等小微水利工程。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引导农民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加强农村机电提灌、乡村机耕道和机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乡村机耕道的新建和硬化。狠抓以“金土地”工程为重点的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面积,建设高产保收基本农田。深入推进标准粮田建设和灾毁垦复工作。加快沃土工程实施步伐,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要建立农业科技投入与财政收入同步增加的政策,使得农业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1%和0.5%。大力开展农业重大突破性关键技术如作物良种和动物新品系的攻关及其配套技术的集成。加强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工程技术中心、科技专家大院等农村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机构和队伍,确保国家政策规定必保的公益性服务的必要经费。
建立支持现代农业的金融制度
农业机械化与生物科技并重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高成本和高投入的,资金融通非常重要。
支持现代农业的投融资机制应该是以市场配置资金为主体、政府分配为补充、财政补贴为调节手段的机制。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只能算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规模,因此应该构建良好的为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机制。
方案链接: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两个渠道
一是继续利用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的优势,创新服务现代农业的金融制度和金融产品。
二是引导民间资本建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允许更大比例的个人持股,但要限制在农村的经营区域(乡镇和村社),加快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种形式的新型金融组织。积极探索在农民合作社建立资金互助社或现有的村级资金互助社的整合,扩大对社员的金融服务。政府对从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一般农户的农业贷款的金融组织进行税收优惠或经营费用补贴。为了减少农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积极发展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保险制度也是必需的。而且还要做到贷款与保险进行结合,以降低农业贷款的自然风险。
农业现代化道路特点有 篇7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1份中央一号文件19日发布。这份题为《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文件, 全文约10 000字, 共分8个部分33条, 锁定8项“三农”工作重点: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
文件指出, 要城乡统筹联动,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文件强调, 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 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现代化道路特点有】推荐阅读:
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的10-08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09-05
现代化大农业10-16
农业现代化工程10-17
推进农业现代化10-27
创新农业现代化08-14
山西农业现代化发展06-12
农业现代化推进策略08-03
农业现代化土地制度08-26
农业现代化水平测算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