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素质教育

2024-10-01

推进素质教育(共12篇)

推进素质教育 篇1

一、素质教育推进“难”在哪里

素质教育推进“难”就难在它不是孤立的个案, 而是全方位的、全天候的教育过程。教育工作者“力不从心”。首先, 科学证明:新生儿的大脑重量已有400克了;一周岁之后, 其重量已经达到800克;6周岁已是1100~1300克了。婴幼儿的大脑已相当发达, 只是我们没有及时开发。把“素质教育”放到学历教育时才推行, 太迟了。其次, 我们的社会条件仍不能满足孩子们的诉求;绝大多数家庭也不能适应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大部分家长没具备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能力。我们的孩子未能得到及时的、良好的家庭教育, 错过了开发智力的黄金机会;4~6岁又被推入市场, 教育质量远未达标。所以, 我们的教育仍未能让“国家放心、家长满意、孩子受益”。“一张白纸好画最好最美的图画, 好写最好最美的文章”。可惜, 我们的许多“白纸”已被污染了;如今既要搞“卫生”, 又要画“画”, 实在是“难”!

二、如何迎“难”而上

1. 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调整改革思路, 从“开发大脑潜能”入手寻找新的突破口。

步沁妍小朋友在奶奶的精心培育下, 1~3岁得到了良好的智力开发, 入园时已“双优”, 进入小学后, 学得非常主动、轻松, 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小学三年六个学期的语文、数学、英语期末考试都免考, 因为她每次小考都得满分;二年级时全市诗歌比赛得二等奖;三年级全市作文竞赛一等奖。不能不说她是得益于1~3岁的成功开发。时代不同了, 我们再也不能用老一套方法搞教学改革了, 要从“灌输”转到“开发”上来。从研究人脑功能方面寻找教改的突破口, 调整思路、开拓视野。必能迎来“柳暗花明”的春天。我也是在学习破释大脑秘奥的文章中开窍的, 从中找到了深度改革的锁匙, 写了第一篇教改论文《开发大脑潜能进行深层次教学改革》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之后又写了《深度改革大势所趋》、《全民教育》、《育儿关键是家长》。集中解决家长培训问题。目的是引出更好、更多的建议, 促进教育事业的新飞跃。

2.“素质教育”要求有“能工巧匠”。

即使有完美的“图纸”, 而没有“能工巧匠”, 实在也难于雕刻出传世精品。这里说的“能工巧匠”就是具有坚定的信仰, 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有炽热的爱、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知识的人民教师。俗话说得好:“高德旗下无孬种”;“要给人半桶水, 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至少也要有“大半桶水”。这是最低的要求。

3. 如何雕塑。

一群孩子站在老师跟前, 就看老师们怎样雕塑了。胡锦涛同志指示说:教育成效不应只看学生是否能准确填写标准答案, 更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看他们是否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温家宝同志说: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保护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要注重学思结合, 知行并重, 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 还要学会动手, 学会动脑, 学会做事, 学会生存, 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所要雕塑的“灵魂”, 是党和政府交给人民教师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1) “间接教育法”找到了培育“0~3岁”婴儿的办法:创立近似托儿所又不是托儿所的婴儿智力开发中心。这个“中心”既是开发婴幼儿大脑潜能的场所, 又是培训家长的学校和家长育儿的实习工场, 一举三得。一旦家长成了真正的“家庭教师”, 广大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借家长的“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地完成自己不能直接完成的教学任务;这在《开发大脑潜能, 进行深层次教学改革》、《全民教育》里有详细论述。

(2) “4~6岁”是入园年龄。政府采取两条腿走路, 是符合国情的。但是, 把幼儿教育推入市场之后, 事与愿违, 变成了“单腿跳”了。私人办园, 商业管理, 在有的地方幼儿变成了“提款机”, 领导说:“公办幼儿园难呀!政府财政才给一半教师的工资, 另一半要求园长自筹。”如果真是如此我就无话可说了。“0~6岁”是婴幼儿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段;我们应不失时机地领着婴幼儿在玩耍滚打中, 在听、说、唱、游中开发大脑智能;在老师的鼓励下, 使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健康发育成长。

(3) 教师起主导作用。 (1) 教师以身作则。教师应做学生真正的“师”、“范”, 来不得半点“掺假”。进入学历教育阶段, 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力已超过了家长的影响力了。老师的一切言行都无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 “素质教育”要求老师必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 真正做学生的好榜样。 (2) 教师要善于引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学习、评论及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从而培训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和处理问题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例:教师提出问题:“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的论断有无例外?《三国演义》的作者断定“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是否会遇到历史的挑战?教师可以鼓励、诱导和启发学生大胆地提出疑问, 开拓他们的思路。 (3) 教师要努力开发形象思维。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主持逻辑思维, 右脑主持形象思维;右脑储存的信息越多、越全面、越清晰, 左脑在做出判断时就越准确,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就越正确。所以, 要求老师把课讲得形象、具体、生动, 重点突出, 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形象记忆;专家告诉我们:左边的肢体是由右脑主导的;左边肢体又影响右脑的发育。所以我们可以抓住这些特点, 充分地借自身的肢体开发右脑潜质。 (4) 教师要把方法交给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把锁匙交给学生、把工具交给学生、把方法交给学生。“教是为了不教”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也是教学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精辟总结。如果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也能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 这就是教学的最大成功。 (5) 正确运用“指挥棒”。考试是“指挥棒”, 它左右着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屈服于“棍棒”的压力, 学生为它付出“童真”;家长“望子成龙”, 加班加点。课外辅导资料五花八门;家庭教师指手划脚;各种培训不分昼夜, “奥数班”、“提高班”、“补习班”, 花样多多。孩子疲惫不堪;家长出钱出力, 得不偿失。考试制度没有错, “指挥棒”本身也没有错;错就错在挥动“指挥棒”的命题老师硬把教材以外的“奥数”难题塞进试卷里去, 把考试引上歧路;给老师、学生、家长施加了巨大压力。是老师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要把“搬石头”的老师请出命题队伍, “考试”就能恢复其本来的面目;学生才能减负, 家长才能松绑。 (6) 教师要努力学习有关大脑的知识。“素质教学”要求教师都要学习、研究大脑, 掌握更多有关大脑的知识, 了解大脑更多的秘奥, 从而找到更多的突破口, 改进我们的教学, 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把开发大脑潜能的方法告诉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利用自身的功能去开发大脑潜能, 增强记忆力, 提高学习效率。向孩子们介绍几种简易的方法:首先, 利用人体本身机能刺激右脑的发育。因为左右脑发育不均衡, 适当地加大开发右脑的力度, 促进左右脑比较均衡地发展, 有利于增强记忆力。比如琴、棋、书、画、听轻音乐、速读广读、学习外语、做各种游戏、拼积木、剪纸等都可以加速大脑潜能的开发, 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方法都是专家们研究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供学子们参考;但并非做一两次就能见效, 而是要长期坚持。

转变教育思想, 调整改革思路;“素质教学”必能顺利推进, 取得成功。

摘要:“素质教育”就是把孩子本来的纯质挖掘出来、发扬下去, 把污染物清除干净的教育过程, 使孩子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数十年来, 我们培养了大批顶尖人才, 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 我们的青少年, 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所以, 素质教育必须继续推进。

关键词:素质教育,青少年,形象思维

推进素质教育 篇2

真正的素质教育,必须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也就是说,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上,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首先是文化科学素质,这是关键,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抛下课堂和文化知识的学习,去谈什么素质教育,毫无疑问是缘木求鱼。不要认为只有课外活动、文艺节目、学点特长才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实实在在的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千万不要让素质教育走向光滑的冰面,要走在粗糙的土地上,冰面上可以做很多花样,但不适合素质教育!赞同

竟应当如何评价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呢?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把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甚至是唯一的依据。在这种背景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的评价显然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素质教育的质量观,首先是提高素质、培养能力的质量观。这是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及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相一致的。评价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看它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思想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和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其次,素质教育的质量观是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它要求我们评价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既要看它的教学成绩也要看它在德育以及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各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要看它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评价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坚持科学的、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即素质教育的质量观。看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必须看它是否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素质教育为何难以推进 篇3

“数值教育”即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摊派升学指标和片面追求升学率。虽然人们对于素质教育早已耳熟能详,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教育体制仍未能有效突破应试教育的樊篱。其根源在于部分教育管理者的错误教育政绩观,嘴上高喊素质教育,然后踏踏实实开展应试教育,并死不承认自己进行的是应试教育,而是素质教育、快乐教育。下达升学指标,片面追求升学率,实际上是应试教育这个“顽疾”的表现和必然产物。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模式以考试为核心,把教与学禁锢在应试的“牢笼”之中,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和教师水平的第一乃至唯一标准。久而久之,这种异化的教育模式催生出升学至上的观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

摊派升学指标并非局部现象,而是广泛存在于当前的教育系统内。在应试教育依然根深蒂固的当前,若要根治下达升学指标和盲目追求升学率的行为,必须多管齐下,出台有力的配套措施,而非简单地说“不”就能奏效。毋庸讳言,在教育日趋功利化的今天,即使主管部门叫停下达升学指标的行为,又怎能避免一些学校向其教师下达指标,以便获取更大的知名度和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即使学校不定指标,又怎能避免部分教师不以此为目标,以便取得更优异的考核结果和更多的奖励?可见,对于升学指标的摊派,不能只下禁令,更应科学制定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新机制。

强调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的规定,实际执行可能难免走样。在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完全可以象征性地引入其他考核要素加以搪塞,而仍把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重中之重。如此一来,下达升学指标的行为则难以杜绝。纵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以师德表现和工作业绩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评价制度屡被提及,升学率被淡化。然而,师德和工作业绩的表述过于模糊和宽泛,难免变相地与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捆绑在一起。

应试教育的目的及其引导下的学校教学行为,使学校和教师面临着的工作压力不断加大,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都围绕一个“考”字,客观上造成教学围绕“考试”转。老师对学生印象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成绩,成绩好的可以当班长。有的学校把学生的成绩排队、公布,客观上造成了“应试”竞争。这些现象直接导致教育教学中无暇顾及学生的人格养成、身心健康和能力发展。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付出的是过多的精力、时间、健康。种种现状,令人担忧。因此,改革还应注重考试测评制度的改革,学校中测评考试制度要与素质教育相适应。

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进行教育思想观念上的一场变革。学校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转变观念。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其次,若要彻底让“数值教育”不再有市场,真正转变唯升学率论成败的观念,出台严明的规范必不可少,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才是根本解决之道。发展素质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设想层面上,而需要行之有效的努力和果敢的尝试,不只是向升学指标下一纸禁令那么简单。

如何推进初中素质教育 篇4

在世博会时, 中国科学家院士杨福家做的演讲的主题就是:国民素质是世博会的最大展品。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这样一个天问, 我们到底留给子孙后代什么, 拿什么去开创未来?

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德育。学生不仅要有知识, 还要学会做人。德育为先, 坚持德育为先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的关键。把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强调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二、减轻课业负担

这里有课程、教材问题和教法与学法、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等问题。目前有两件工作, 我们要下决心首先解决好。第一, 学校和教师都要严格执行省颁课程 (教学) 计划, 既要开齐开足, 又不超活动总量。这是执行教育教学法规的需要。目前, 有相当部分中小学普遍存在随意增加课时和作业, 双休上课, 尤其毕业班上课较为普遍等现象;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大大超过规定要求。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 我们不少学校和教师的思想观念和办法, 还是停留在主要通过加班加点、大量作业来争取高分和“质量”上, 还没有完全把提高学生素质的立足点转到改革教学内容, 改进教法、学法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质量和效果上来。第二, 目前, 学生学习辅助资料和读物过多过滥, 要认真组织清理。这里有教育外部, 也有教育内部的问题。要先管好教育内部自己的人和单位, 办好自己的事。除国家教委和省教委批准的用书、资料和读物外, 教育系统要做到不编、不订、不销, 不准进学校和课堂。对于违规者, 要有比较严厉的处罚规定。

由于以选择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 又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手段、再加之现行的考试制度的诸多不完善因素, 导致学校教育内容实际上被区分为考试内容和非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的教学大大强化和扭曲, 造成学业负担过重。这不仅使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被削弱, 而且智育也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

三、改革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课堂教学怎么改?在课堂教学中, 首先要树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讲启发式, 我觉得启发式现在已不够了, 从现在教育的观点来看应该讲教学的参与式, 让学生参与学习。启发式是由教师启发, 参与式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 主体性、启发式往往启而不发, 你启发半天他不回答, 反而还被动, 只有参与式, 学生参与进去了, 他才是主动的。其次, 教会学生自己学习。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 这对我们过去主进的精讲多练不适合现在教育的要求了。什么叫精讲?精讲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讲的越深越好, 越细越好:另一种理解就是讲的精练些。这两种理解哪种对呢?多练, 我们现在减轻负担就更不要多练了。有些老师觉得让学生把天下的题都做完才放心, 有些老师恨不得让学生将复习资料里所有的题都做光, 这是多练。多练有什么好?多练只有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所以笔者认为精讲多练这一教学原则我们应该质疑, 应该提倡少讲多问, 少讲多思。少讲一点, 让学生多思考一下, 多问一下, 有这么一句话:“不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如果不会提问, 说明他没有用脑, 没有思考, 因为学习是一个思考过程, 是解决矛盾的过程, 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四、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新课标指出:“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该理念体现在教学中, 就是要把选择权交给学生, 减少统一性和刚性, 增加选择性和弹性。素质教育中的面向全体正是面向每个有差异的学生, 合格加特长才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 分别加以引导, 单独培养特长, 利用数学讲座、研究性学习等不同的第二课堂活动,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拓宽其知识面, 提高其技能。

五、改革教育评价制度

教育评价是检验教育过程当中教育方针是否得到贯彻、教育目标是否得到实现的手段, 可以说是教育实践的指挥棒。没有有效的、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 就很难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也就很难客观公正地评价教育事业的社会效益。考试是评价手段之一, 并不是评价工作的全部。除了升学考试制度的改革之外, 要按国家教委下发的《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要求, 尽快地建立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从办学方向、管理体制和领导班子、教师管理、教育教学工作、行政工作及办学条件等方面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 从教书育人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的指标体系, 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龚乐进.素质教育下的教师道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燕良轼.创新素质教育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2.

[3].郭振有.教育督导与素质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多方参与,推进素质教育 篇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大幅增加,……我们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同时,当前教育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特别是素质教育问题十分突出。不论是学生抱怨课业负担沉重,还是家长感慨为子女“择校”的奔波,不论是人们诟病各种“补习班”的畸形发展,还是老师诉苦在升学率面前“压力山大”……都反映了全社会共同的呼声——改变应试教育现状,实施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是学校的事,也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而 是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只有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能营造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良好育人环境,才能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实施素质教育,政府是主导。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事业,让群众接受 良好的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各级政府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充分发挥政 策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指导。按照4%的目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行政部门不应用升学率对学校进行奖惩,不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为学校推进素质创造宽松条件。

落实素质教育,学校是关键。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各 级各类学校都应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育人理念。真正把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关爱每个学生的进步,为他们的发展提 供合适的教育。

落实素质教育,家庭是基础。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成长的第一站。不少家长怀着望子成龙的期待,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不顾子女的兴趣爱好,让他们上奥数,考证书,上占坑班等。成为应试教育的推手。其实,这是对教育规律的扭曲,而很多家长或浑然不知,或无可奈何。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成才为根本,不能盲目的揠苗助长,甚至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子女身上。应该配合学校安排好学生的课余生活,避免“学校减负,家长加压”,把家庭变成”第二战场“。

此外,社会对人的评价机制,用人机制,对教育具有直接导向作用。应该倡导正确的人才观,改变单纯追求学历,追求文凭的倾向。形成使用人才重素质,重实际能力的观念。大力营造”身份无高低,职业无贵贱“的社会风气,消除行业歧视,缩小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使人们不再仅仅靠拼升学,拼职业赢得社会尊重。努力消除,社会浮躁之气,功利之风对教育的侵蚀,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真。

培养创新意识,推进素质教育 篇6

【摘 要】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目前任务仍十分繁重。深化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都应当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内容对学生加以培育,以适应跨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学科自然不能例外。从当前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

数学教学 一、小学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小学数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性质,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数学是用数量关系(包括空间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一门学科,逻辑性很强、很严密,因此,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小学数学具有优越的条件和负有一定的责任。2.开发非智力因素。人们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心理活动,可以一分为二,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与注意力五种基本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包括的心理因素很多,从小学生搞好学习的角度说,它主要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种基本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起主导的作用。从心理活动的稳定性来看,研究与事实表明,人的智力因素是比较稳定的,不会有多大的波动。而非智力因素则不然,它很不稳定,波动性非常大。正因为如此,在小学素质教育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而数学是一门集知识性、审美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知识性主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审美性,如数学语言与解题方法的简洁美,几何图形的数字排列的对称美,数学结构与分式的统一美等等,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逻辑性则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技能技巧训练,如仔细审题、认真计算、书写整洁、格式规范、自觉检验、按时完成、正视错误、主动改正、不怕挫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和处理问题的韧劲。3.启蒙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漫长的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积累了一整套数学的科学思维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无不充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例子很多。如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实例引进数学知识或实际应用,对学生进行实践第一的观点教育;通过多与少、加与减、已知与未知、精确与近似、直与曲……对学生进行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教育;通过概念与概念之间、性质与性质之间,概念、性质与法则之间,和数与式、数与形,数、形、式与应用题之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相互联系和发展观点的教育;通过四则运算、解答应用题和几何形体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对学生进行矛盾转化观点的教育。二、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大胆尝试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为学生安排创新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尝试创新的自由度,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我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先用绞笔刀将铅笔绞成一个圆锥,然后提问:请同学们设想一下,这个圆锥和刚才的一截圆柱有怎样的关系,圆锥的体积究竟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有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等底等高的空圆术圆锥、水,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动手合作操作讨论,结果在操作中探索出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术体积的 的结论。接着我又问:谁能说出具体理由来?有的小组代表说:我将满圆锥水往圆术里倒,结果3次将空圆术倒满,因此,我们小组得出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术体积的。有的小组代表说:我是将满圆术水往空圆锥里倒,结果3次才倒完,因此,我得出圆术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反过来说,圆锥的体积就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术体积的。这一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创设了好的思维情境。通过小组合作、操作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三、加强实践教育,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其中包括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现象很感兴趣,有较强求知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以教材为依据,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处理教材,使问题情境尽量贴近学生的身边事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于显示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数学知识,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掌握学习的本领。我们现在或多或少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不敢兴趣,主要原因就是课本中的数学情景和学生的生活相距太远,学生理解困难,甚至有的问题是显示生活中所不能找到的,学生怎么会对这样的问题产生兴趣。四、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独到的见解,独特的发现和特别的做法,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例如在各年纪的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应尽量提倡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另外,在练习题的设计中,应尽量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纯数学型的封闭式习题,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限制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代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习题,则可设计答案不唯一,不确定的题目,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独到的见解,独特的发现和特别的做法,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例如在各年纪的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应尽量提倡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另外,在练习题的设计中,应尽量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纯数学型的封闭式习题,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限制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代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习题,则可设计答案不唯一,不确定的题目,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推进 篇7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体现, 是实现科教兴国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受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思想影响, 中国的农民有朴实忠厚的优良传统, 又有愚昧落后的一面, 如何在农村推进素质教育, 是教育工作重点研究的课题。

怎样在办学条件差的情况下, 搞好素质教育?农村素质教育怎样开展?作为跨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加全面、具体地理解并实施素质教育, 是农村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问题。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是最基础的教育, 是涉及教育方式、教育指导思想多方面的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挖掘受教育者自我发展的潜能,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农村, 要全面改革过去的教学方法, 推行素质教育, 学生家长必须密切配合、理解并支持学校工作。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既要向课堂要效益, 又要做好家访, 向农民朋友讲述国内外的教育形势、教育方法, 学生成才之道, 开阔学生家长的眼界, 使他们从封建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从小农意识中解放出来;从智力投资不见成绩的短浅目光中解放出来。实践证明, 家访对学校素质教育的推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农村小学素质教育中需要注意的环节

小学素质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容是最基础的, 只有最基础的, 才能帮助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的内容又是最全面的, 只有全面, 才能使受教育者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的愿望, 才能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素质教育在农村不仅是教育内容的冲击, 而是从思想上、培养目标上等多方面的冲击。农村的素质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 要注重培养各个环节。

第一, 要重视品德素质的培养。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农村小学应立足于农村的特色, 立足于儿童的接受程度, 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学校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不能让那些愚昧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占领孩子的心灵;树立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思想, 不要受宗教、宗族观念的影响。树立榜样不能神化, 不能机械、空洞, 树立学生身边的人, 让学生看得见、学得会。榜样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让学生明辨优劣, 学其优克其劣。对于反面典型也不要全面否定, 要找其错误的根源, 使学生引以为戒。

重视学生政治能力的培养, 让其在复杂的现实社会里能分辨是非, 并能抵制各种错误的东西, 有能力与之进行有效的斗争。不要只注重政治观点的灌输, 忽视政治品格的培养。

第二, 要重视智能素质的培养。农村小学经济条件差, 教学设备落后, 这是短处, 但农村有广阔的实践场地, 可有效地利用, 学校安排课程应结合实际, 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实践能力, 启发学生创新意识, 利用好实验基地, 为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寻出路。

学校的教育与管理要深入到学生中, 有效地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 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表达、写作能力。

第三, 注重学生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未来的社会里, 竞争更加激烈, 心理压力增大, 节奏加快, 只有道德、人格和心理优良的人, 才能适应。要教育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 正确认识自己, 摆脱小农意识的影响, 合理接纳他人, 处理好人际关系, 合理接纳他人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鼓励、支持学生的创新意识, 挖掘学生的各方面才能, 为培养各方面拔尖人才打好基础。在教学方面, 做到:书山无路“趣”为径, 学海无崖“乐”作舟。

实施有效教学 推进素质教育 篇8

一、培养问题意识, 促进学生思考

我国的传统教育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 化学教学也如此, 常常是老师提出已经定论的理论, 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理论去解决问题、解释实验现象, 即大功告成。久而久之, 学生自然缺乏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和动力, 学生的好奇心和怀疑精神也逐渐丧失。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消除学生的焦虑感和紧张感, 从而让学生在愉快、放松的气氛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心理的安全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本条件。教师只有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质疑, 学生才能求新求异, 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注重实验教学, 加强直观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实验教学, 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例如:初中阶段对于燃烧条件的学习是通过磷在水中的燃烧实验基础上得出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与氧气接触。而高中对于燃烧概念及条件的学习, 需要修正或改变学生在初中时掌握的燃烧知识。因此教师只凭讲解效果是很差的, 此时在引出燃烧的新概念之前, 可设计一系列实验, 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铁在氯气中燃烧等, 通过引导, 逐步实现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燃烧是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的概念,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性思维。为了提高学生认知结构的稳定性、清晰性, 教师还可利用及时纠正、反馈等方法, 增强原有认知结构的稳定性和清晰性, 有助于新的学习和迁移。

三、教学方式多样, 体验学习过程

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以及实践能力千差万别, 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已经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 因材施教, 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探究活动。比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基础薄弱, 那么探究设计问题要简单, 内容要少, 开放程度要小, 降低探究活动的梯度, 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细致指导。这对保护学生的兴趣和探究信心尤其重要。只有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上, 合理、有效地选择那些能够探究、最有探究价值的内容进行探究, 才能达到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并且学生通过假设、观察、实验、交流、推理、归纳等过程所获得的知识, 更有价值, 掌握了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同时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

对于有些学生从未接触过, 难度较大的, 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分散难点、化复杂为简单以帮助学生能够较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如高一化学中摩尔的概念, 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学过程中对比教学, 分散难点, 由浅入深, 可用学生所熟悉的物理量“质量”为参照, 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量”也是一个物理量, 单位为“摩尔”, 再由实验测得的“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 将宏观物质与微观微粒联系起来, 化整为零, 逐一突破, 让学生轻松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四、加强学法指导, 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教师的教, 只有通过学生的学, 才能起作用, 见效率。“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 课堂教学效率必将大大提高, 学生也将受益终身。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指导下得以充分发挥的。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授之以鱼”, 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法指导。具体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 (包括识记、理解、运用的具体方法以及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同时, 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 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 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这是教育的真谛。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教、学双方都要付出心血的过程, 需要我们去关心、呵护, 去尊重、引导。

五、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丰富课堂内容

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能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化学是一门从原子、分子水平研究物质的学科。其中溶解、粒子运动等是微观过程, 肉眼无法看见, 此时可采用计算机模拟操作。化学还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有些反应污染严重, 安全性差, 此时也可采用计算机模拟操作。

如讲述有关环境污染、人工降雨等与生产生活联系的内容时, 放映一些相应的影视资料, 再如自制和利用现有的化学课件, 截取电视相关资料, 完善教学手段, 从而使化学课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教师应当注意有些时候没必要采用多媒体, 用了反而多余, 使学生感觉教师是在演戏, 无形中教师扮演了“解说员”的角色。

培养自学能力推进素质教育 篇9

素质教育中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方面, 学习能力又是其他能力发展基础。它影响其他能力发展的速度、深度和广度。

数学有其学科点:逻辑性、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学好数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高度的想象力, 还要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和刻苦钻研精神, 并把它和实践相联系。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学科所具有的思考性、知识的发散性和思想的延伸性, 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利用自学这种学习方法。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 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为此我在学生自学的培养上有几点认识与大家斟酌。

一、进行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 授人以渔, 终身受用不尽。”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 而且要“会学”。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 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学生通过“学法”到“仿法”最后能“创法”。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 从简单到复杂, 从课中到课外, 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教师只有这样教学, 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 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 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种思路和方法又会增强自学能力。使自学方法更加科学化, 自学知识更快速、准确。

二、放手让学生自学、自练、自批、自评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只有在实践中能力才会受到锻炼和发展。自学是一种实践, 学生在自学中不仅牢固地掌握知识, 而且容易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并形成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三、掌握推理原则, 形成初步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定理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 而对定理的理解是自学的理论基础。严密的推理是论证和掌握定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定理的形成过程 (推理过程) 的认识和理解便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 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对学生进行符号化思想、集合思想、对应思想、统计思想、极限思想的适当渗透, 可以加深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长智慧, 使自学时更能高瞻远瞩。

四、激发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动机

数学活动课是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又一个主战场。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课的优势, 对学生及时进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引导和强化。使学生在成功后有了学习兴趣, 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 强化学习动机。使学生从教师“指路”学习, 变成自己“找路”学习。

总而言之, 因为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 自学能力对其他能力的形成又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所以我们对学生自我探究式的自学一定要高度重视, 并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

激发学习兴趣推进素质教育 篇10

一、培养学生正确心态, 树立学习信心

教师应该从一开始就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心态,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这一环节, 可以从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着手, 也可以从个人前途切题。注重培养学生“首先为自己而学”的心态, 回报父母和国家的心态, 谦虚的心态, “先付出后收获”的心态, 成功的心态, “每天进步百分之一”的积累的心态, 激发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使他们产生“我能学好英语”的信心, 从而坚定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念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排除万难, 奋勇拼搏。

二、沟通师生情感渠道, 融洽师生关系

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边的。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否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教师不仅要做学生可敬的师长, 更要做他们可亲可敬的朋友。大量事实表明: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有好感, 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 因而肯下工夫学好这门课。甚至“爱屋及乌”, 对与之相关的东西也格外关注。反之, 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位老师, 由于逆反心理, 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因此, 教师要主动建立情感沟通的正常渠道, 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绪变化, 时时处处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 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然, 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 可以听之任之。因而采取批评的方式应是恩威并重, 理解、尊重、宽容、善待, 多管齐下, 富有教育艺术。既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 人格不受侮辱, 更要让他们能知错就改, 真正体会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 是对他们由衷的爱护和帮助。唯有这样, 师生关系才能和谐, 感情才能融洽, 学生才会进得来, 留得住, 才能其乐融融地搞好学习。

三、营造课堂和谐气氛, 满足“成功欲望”

课堂学习气氛是否轻松愉悦,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大的影响, 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因此, 教师要勤修师德, 苦练基本功, 创建一种开放的、和谐的、积极互动的语言活动氛围, 寓教于乐。要以满腔的热情投入课堂教学, 以洒脱的仪表、文雅大方的举止、简洁幽默的谈吐吸引学生,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轻松愉快的表情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英语的环境中愉快自然地操练, 增强英语语感, 不断提高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 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课前,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教唱英文歌, 用学生大致能够听懂的英语讲个幽默、笑话、小故事、谚语, 或由学生进行3分钟英语会话练习, 自由演讲, 自由对话, 或集体做一个游戏或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活跃气氛, 激发兴趣, 达到教学前的预热效果。有则谚语说得好:“良好的开端, 是成功的一半 (A good beginning is ha lf d one)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悬念, 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 把握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善于运用教室的人、物、直观教具 (如图片、挂图、简笔画和实物) 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联系在一起的。有了情景, 学生印象才深刻, 声、形、意才能有机结合, 学生学得才有趣, 掌握才准确。教师就像是导演。要精讲巧问, 善于设疑。要想方设法实现师生互动, 让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参与。这样学习才有乐趣, 学生才会感兴趣。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 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 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不同的情况, 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 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放一遍课文录音, 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 唱一首歌曲等。

此外, 注意在互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 要由不同水平, 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 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从而情趣大振, 热情倍增。一旦学生出了差错, 不要埋怨、训斥和责怪, 要坚持多表扬、多鼓励的做法, 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课内外结合, 让学生学玩结合, 学用结合,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英语趣味教学的重心应放在课内, 向45分钟要质量。很多优秀的英语教师之所以获得成功,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他们了解自己的学生, 注意发现和收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设计教学活动的素材。实践证明: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乏味的, 即便是一个好的方法, 经常用也会逐渐失去它的魅力。为了激发、保持和巩固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探索与之相应的好的教学方法。

比如教英文字母, 26个字母说起来很简单, 但真正教得快、教得准、教得好, 让学生学得有趣味, 也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得到。有人照本宣科, 每次几个字母, 依次教完就过去了。也有人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 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 教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学得快而好, 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 提高了集体观念。两种做法, 两种效果, 前者索然无味, 后者其乐融融。

教单词的时候利用具体情景, 不但可以克服孤立记单词容易遗忘的缺陷, 而且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单词的能力, 学会在交际中使用单词。比如教football, 我们就可以使用直观教具, 指着足球问:“What’s this?”然后用英语介绍:“It’s a football.”接着又footb a ll、footb a ll再重复一下, 足球的音形义深深印在了学生脑子里, 以后看到足球他们就会脱口而出footba1l、football。有的教师还用模拟、示范动作或面部表情介绍词汇。如:Look———I am op e ning the d oor.I a m writing s ome word s on the p a p e r.然后利用手势、动作指导学生模仿做, 效果也比较好。总之, 利用具体情景教词汇, 生动活泼、快而有效, 容易引起学生兴趣,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还应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比如, 开展英语游戏、开演唱会、朗诵会、讲演比赛、默写比赛、作文比赛、听力比赛等等。这种活动, 也是课内教学的继续, 不应是无组织的放任自流。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班级, 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同学, 进行适当地组织。其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 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 创造学英语的气氛, 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使英语教学课内外结合, 提高学生素质。

总之, 英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地教英语, 要深入学生生活, 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和他们所关注的问题, 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现有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 面向全体学生。要把英语真正作为工具去教, 想方设法让学生把英语真正当成工具去用, 在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 英语教学才会生动活泼, 富于情趣, 才能更有效地把素质教育推向新的高潮。

构建高效课堂,推进素质教育 篇11

言,教师教书无论如何也轻松不起来,这就涉及一个教学效率的问

题。省教育厅提出的“五严”规定的核心,就是减负和增效。其重要的途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减负增效的难点就在于职业高

中的专业教学。

一、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高效课堂

自有课堂以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一直在追求课堂教育的高效。比如,夸美纽斯1633年就提出研究教育的根本宗旨“使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学校充满欢乐”。南通作为崇文敬德、尊师重教的教育之乡,教育教学的探索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北宋胡瑗独创的“分斋教学”等举措。1978年起,南通李吉林老师开始情境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辽宁魏书生老师提出“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的六步教学法。

近年来,广大中小学在建构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方面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例如,20世纪80年代起,江苏泰州的洋思中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课堂,采用“预习—展示—反馈”的教学模式,努力做到“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可以看出,无论是区域整体推进,还是学校自主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一直是人们攻坚克难的核心目标。

二、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

高效课堂要符合六个要求:(1)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2)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3)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4)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为中介;(5)以积极的课堂气氛为依

托;(6)以科学的教学组织为保障。

高效课堂要符合三个“量”:(1)信息量;(2)思维量;(3)训

练量。

高效课堂要达到三“动”:(1)形动,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2)心动,思维在动;(3)神动,思想在动。

三、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和方法

1.用模式驱动高效课堂

一般认为,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解决特定问题操作过程的中介,又是一种问题解决的思维方

法,也是沟通实践和理论的桥梁。

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为10+30+5,分为三个环节:预习指导+合作交流+达标测评。在45分钟的课堂上,教师占用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包括新课导入、分配任务、疑点点拨、归纳提升、组织测评。课堂上学生用于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5分钟为当堂达标测评时间。

高效课堂倡导的合作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以自学、对学(同桌对学合作)、“群学”(小组学习)形式实现新课改的自主、合作、

探究。

2.高效课堂的抓手——导学案

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学生除了学习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客观地讲,今天的大多数学生,学习能力越来越差,究其原因: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讲授,教师过分依赖教辅资料。导学案的问世,彻底改变了现状。导学案与教案不同,它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强化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它保证学生能通过自学掌握必须的知识,并把知识升华成一种学习经验。

导学案重在“学”,它服务于学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它是传统课堂教学的“革命”。“导”是目的,是关键,预习材料必须能引导学生学习和突破问题。例如,兖州一中围统“把学习前置”“把问题前置”两个前置,重点打磨导学案。教学效果显著,课堂效率提高,深受师生的好评,他们的做法在国内得到广泛关注和大力推广。

3.学生自主学习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传统习惯认为,教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学得就越快、越好,一直认为教师带领学生,总比学生自己摸索要来得更快一些。事实上,这样做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学生成了被动的“哑巴”。

“教”也是有讲究的。教什么?怎样教?“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作点拨性的引导”。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方法就是一个例证。教的方式都是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给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启发让学生进行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

“兵”教“兵”“一帮一”不仅有力地解决了学困生的问题,而且还促进了优秀学生的提高。优秀学生要想帮助他人,自己就得要充分地理解,学习上也有了紧迫感,还把自己理解的知识清晰地表述出来,这本身就是另一种提高,以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大练兵”的效果。

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起支撑作用,在每一次讨论中逐步建立起对话,每次都给学习者加大难度。支撑必须保持恰当的程度,以便每位学生的回答更接近问题的答案。

四、高效课堂的目标

高效课堂当然不是以学生“学会”为唯一的目的,它还必须让学生享受“学”的过程,并生成学习的能力。

高效课堂主张不仅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而且要把学习

能力还给学生。课堂教学唯有致力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达到“生命的狂欢”。

高效课堂最终要实现三大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只有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和学生的学习效益,才是对教育的尊重,对教育的觉醒。这是一种勇气,是一次远航。构建高效课堂,推进素质教育,从现在做起,从我们每个人做起。不久的将来,高效课堂一定能结出素质教育的累累硕果。

优化政治教学推进素质教育 篇12

一、为学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中学教育不是专业教育, 而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合格人才。因此, 在政治教学中, 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社会现实相联系, 教师要传授的是最基本、最有价值的知识, 教给学生的应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思想、方法。政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具有的最起码的思想品德, 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及学会创造等这些基本能力上。

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要在政治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 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 提倡师生平等、生生交流, 使师生间真正形成互动、合作的关系;必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并以此推动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必须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努力实现教学过程零缺陷。在政治教学过程中, 要改变过去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要以学生为主体,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学习知识和开发智力的角度看, 学生既是受教育的主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因此, 政治教师积极唤醒、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 是政治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唯有因材施教, 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培养学生的素质。

三、关注非智力因素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政治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 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 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 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 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 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非智力因素, 是指智力与能力之外的能与智力活动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 具体包括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品质与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以下作用:一是动力作用, 即促使人积极学习, 不断进取。二是定型作用, 即把人的某种认识或行为组织情况固定化。三是补偿作用, 即弥补智力和能力方面的缺陷或不足。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要求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施情感教育, 进行心理辅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 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主要包括认识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 创造能力则是这些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政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五、发展学生的个性

发展学生个性是素质教育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只有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素质教育才能摆脱应试和升学率的影响。个性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来自于学生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个性作为人精神面貌的体现, 是应该并且能够得到发展的。个性作为学生的一种形象标签, 是没有优劣和好坏之分的。只要教师能加以正确的引导, 让个性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 发挥其积极的一面, 学生就会健康活泼的发展。

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素质教育中, 教师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形成, 也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成败。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政治教师必须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 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 以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 实现教会学生学习, 教会学生做人, 教会学生生活, 教会学生创新的目的。要想使政治教学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除了做好以上工作外, 还要从改革传统的教材、课程, 改革传统的考试形式, 改革传统的升学模式等方面入手, 从而建立起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考试评价体系, 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上一篇:国控污染源下一篇:井下作业技术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