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推进方式

2024-07-09

教育信息化推进方式(精选11篇)

教育信息化推进方式 篇1

/郝立兴焦宝聪

经过初始的信息化热潮之后, 基础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深水区”。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 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的问题逐步凸显。我们需要借助博弈论的视野, 找到薄弱环节, 萌发新的思路。

博弈是指个人或是组织, 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 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 依靠所掌握的信息, 选择各自的行为或是策略并加以实施, 取得各自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博弈包含三个要素, 即参与者、博弈行为和利益效用。我们不妨从这种博弈的角度来反观教育信息化。

首先, 有关教育信息化投入的配置与审批等工作是由政府部门来推进, 设备的使用方则是在学校, 而政府与学校的利益并非总是一致的。因此, 双方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很多细节上也存在着细微冲突。其次, 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的相对短缺之间所存在的矛盾, 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很多学校希望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 提升发展空间。这种现实使各校之间的博弈充满着资源的竞争。再次, 学校接受教育企业提供的设备或资源主要是为了改善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而企业推崇的则是经济效益优先原则。由于学校和企业的愿景不同, 所以双方的合作博弈是属于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的合作博弈, 更需要通过各利益主体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来增加合作主体的利益。因此, 如何合理地分配既得利益就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其一, 政府应明确职能, 革新领导意识, 适当增加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 建立弱势补偿机制。针对部分行政领导对实施教育信息化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 我们首要的是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宣传、培训和推广。资金一直是困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问题。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 一方面缓解学校之间为了争夺设备或资金而进行的竞争, 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由于过多的社会资金进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领域而出现的“过度市场化”行为。政府在进行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的方案选择上, 不能单纯从政绩角度考虑, 而必须建立弱势补偿机制, 既要均衡对待城乡教育和地域教育, 促使它们共同发展, 又要优先考虑并满足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需求, 尽量把资金和资源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倾斜, 弥补可能由于教育信息化投入不公而新产生的“数字鸿沟”。

其二, 学校之间建立协商机制, 加大资源库建设和开放力度。建立学校资源库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资源共享, 更高效地优化教育教学。各学校之间必须建立协商机制, 加大各自拥有资源库的开放力度, 通过制度建设使开放资源库成为责任和义务。只有各学校选择“开放”的策略, 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的竞争状态。如果依然各自为政、过分强调竞争, 只会陷入“不开放”的困境中。

其三, 学校和教育企业之间建立效用转移机制, 加大合作层次。正是由于参加合作的学校和企业经济实力不同、投入不同, 所以对预期收益也会有所不同。为了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收益较多的成员应给获益较少的成员一定方式的补偿, 这就是效用转移机制。在合作中, 如果学校获益较多, 就应该通过为企业进行产品的宣传、品牌的推广等方式增加企业收益, 解决利益分配问题上的冲突。同理, 如果企业在合作中收益较多, 就应该增加信息化设备或者资金的投入, 给予学校一定程度的补偿, 促使合作能够顺利延续。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和企业这一对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的合作博弈达到“双赢”的局面。

教育信息化推进方式 篇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发展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中最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漯河市教育局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突破点,完成了“百所校园网工程”,建设了漯河教育城域网,圆满完成了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中小学“校校通”,改变了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提升了农村教育质量,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规模,为农村远程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们多方筹措资金,在全市农村中小学装备计算机6000多台,计算机教室200多个,多媒体教室150多个。2002年投入200多万元建成漯河市教育信息中心;建成了容量达1000多G的资源库,容纳了多家全国知名的教育资源,免费为全市师生及家长特别是农村学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建成了河南教育科研网漯河分中心,作为连接许昌、平顶山、驻马店、周口四个地市的豫南中心节点;筹资1000多万元于2003年底全面完成“百所校园网工程”,当年就有60多所农村学校通过光纤与漯河教育信息中心相连。2004年,漯河市被确定为“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市,全市乡镇以下农村中小学校全部列为项目学校,总投资1955.8万元,装备了65个计算机教室,65个多媒体教室,678套卫星接收设备,678套DVD播放机和多媒体计算机,1356台电视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使漯河市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中小学“校校通”的省辖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市所有农村中小学能够通过卫星下载、网络传输等手段及时同步地享受到国内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

二、专业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初步形成了一支掌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专业教师队伍

在大规模建设硬件基础设施的同时,我们全面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一是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参加多层次多批次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为更好地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组织了680名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参加了省级培训,各县区也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如舞阳县根据全县远程教育应用情况,聘请了全县远程教育应用好、技术操作熟练的技术骨干当“教官”,结合他们在平时操作应用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详细地讲解和演示了远程教育设备的连接、应用及远教IP的接收和下载、刻录等技术问题,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取得了好的效果。源汇区阴阳赵乡大张庄小学实施的“自学——讲座——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的校本培训模式,进行全员培训,收到良好效果。二是成立漯河市农村远程教育工作技术服务中心,提供技术保障。技术服务中心由市、县、乡、校技术骨干组成,要求技术骨干教师年龄不超过40岁,热心教育技术工作。重点抓好了乡镇技术骨干的培训,要求每个乡镇要有过得硬的2-3名技术骨干,对他们严格要求,加强培训,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各级技术骨干分工明确,市技术骨干负责全市远程教育工作技术培训指导,解决技术疑难问题;县区技术骨干负责本县区远程教育工作技术培训指导,解决较大技术问题;乡镇技术骨干负责本乡镇远程教育工作技术培训服务;学校技术骨干负责本校远程教育工作技术培训服务。全市各级技术骨干的联系电话全部公开,便于及时联系沟通交流。我们为全市的技术骨干配系统恢复光盘,保证每个学校的设备都能及时得到维修。

近年来,通过多层次、多批次、多类别的网络管理和网络应用培训,已有20000多名教师通过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考核,其中共有信息技术骨干教师1000多人,50%的骨干教师参加过省级以上培训,80%的骨干教师参加过市县两级培训。经过培训的信息技术人员和一线教师已成为推动漯河市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积极开展应用工作,大力营造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进行教与学的浓厚氛围

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重在应用,为进一步推动应用工作,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设施的利用效率,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强化管理,提高应用水平。安排专职人员,深入农村学校进行调研,具体了解远程教育工作实际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广泛征求基层意见,结合漯河市实际,制定了《漯河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评估细则》,年终对各县区远程教育工作进行评估,以此促进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工程管理应用工作。各县区都制订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规章制度》,并印发到各个学校,促使学校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如舞阳县建立了一表四本(专用课程表,教师使用登记本,远程教育工作日志,远教设备登记本,教育资源登记本);临颍县坚持“个人包乡,检查到校”的原则,经常性的开展对远程教育工作的指导,在督促检查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经验,为教学一线的管理应用工作直接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去年9月以来,我们组织了三次对学校的督导检查,开展了“一听、二看、三查”活动,即每到一所学校听一节远程教育课,到一个乡镇看两所学校,查看制度健全情况、校本培训情况、教学资源使用情况。

二是以活动促推广,以教研促发展。我们在全市创建漯河市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示范校,成立由市县乡校骨干教师参加的漯河市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中心教研组,分专题举行各种研讨活动,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是召开各种形式研讨会,把应用引向深入。远程教育对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来说,都是全新的领域,我们坚持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组织运用资源比较好的教师分别在各乡镇上公开课,介绍经验。许多优秀教师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应用中积极探索,大胆应用,总结出了教学光盘应用的新方法,如舞阳县九街乡王桥小学尹莉丽老师、辛安镇茨园张小学周晓燕老师、吴城镇西王小学张春燕老师、孟寨镇周柴小学张晓华老师、太尉镇齐桥小学关婕老师、章化乡韩庄小学扈喜玲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光盘开展同步教学,摸索出了教学应用的新路子。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篇3

分步实施,夯实信息化工作基础建设。学校先后投入400余万元,实现信息化硬件一年上一个台阶。目前,学校已实现宽带网络接入独立100M,建成了有线网络与无线wifi互联对接,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39个教学班和10间功能室全面配备了触控一体机形式的“班班通”;在全市率先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同步课堂的未来教室、精品课程的录播教室、电子书包的智慧教室、信息科研的梦想工作室”。

训研结合,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学校通过建立“两个机制”,促进教师应用水平的提升。

全员普训机制。我们采取“五定”(定计划、定时间、定内容、定目标、定考核)和“四结合”(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专题讲座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线上学习与课堂融合相结合、走出去学习与请进来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95%的老师达到了“五会”:会文字处理、会查询下载、会白板应用、会资源加工、会空间应用。

点面结合机制。为了塑造一支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型于一体的研修团队,引领学校教师信息技术专业化发展,学校以省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以及热爱钻研课堂研究的学科教师为成员,组建成信息化研究的梦想工作室,充分发挥其研修作用,先学先试,以团队辐射带动教师。

多措并举,推进网络空间人人通。开展人人通空间探索,进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研究,解决有了班班通、电子白板却没有教学资源的问题。首先,在常规教学管理中,梦想工作室的教师利用平台分学科上研讨课,其他教师通过课堂应用学习,再上交流课,做到信息平台应用常态化。随时抽查常规课堂的应用情况,后台统计平台应用情况的数据在校内一周一通报。其次,在青蓝工程中,由师傅指导徒弟利用平台资源上汇报课。再次,100%开通平台空间账号,全面实现了学校空间、班级空间、教师空间、学生空间、家长空间五大空间的互联互通。

立足课堂,创新课堂信息融合新模式。同步课堂教学。学校尝试“一校同步多校”的探索,实现了与远在梁子湖畔的夏沟小学、峒山小学同步教学,在校与校之间的共同协商下,选择班级实行“四同步”:班级课程安排同步、教学计划同步、教学时间同步、教学内容同步。智慧课堂教学。学校开展了以移动学习终端(电子书包)为载体的智慧课堂应用探索,并将智慧课堂引入常规教室,实现智慧课堂教学常态化,为师生配备移动教学终端,一人一机,让学生将“电子书装进书包”,在学校、教室、家里运用电子书包上课、学习、完成作业等。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中进行电子书包智慧课堂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每年开展一次微课、微视频评选展示活动,为学校资源库的建设注入新的源泉,也为翻转课堂的研究提供载体。“一师一优课”精品课程。学校采用“一备、二研、三讲、四磨、五录、六晒”的“六步法”,细化晒课的步骤,充分利用自动录播教室有利条件,积极录出“精”课、晒出“新”课,保证每名教师每年至少在平台上晒好一节课。

机制创新,形成信息化有力支撑。我们不仅制定了班班通电子白板使用管理制度、课堂信息技术应用考核评价制度,还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考核中,实行周通报、月通报、学期评分奖励机制。另外,对信息化应用表现突出的教师,优先安排外出学习,优先晋升职称;对网上晒课、录像课等获奖成绩按照同一级别的现场优质课比赛的标准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奖励范围;对信息化应用不积极的教师,由年级组长在年级组内通报批评并约谈。

(作者单位:鄂州市实验小学)

教育信息化推进方式 篇4

关键词:翻转学习,推进方式,有效性条件

近来,翻转学习被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被认为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标志。在翻转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积累实践所需知识,再进入课堂,通过交流学习心得、完成实际任务、促进知识系统化,建构完整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作为“领进门”“个性塑造”与“文化内化”的信息技术教育[1],在教育实施中出现了较多问题,比如学生信息技术基础两极化、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信息技术的培养容易停留在技艺本身而忽视学生技术素养的提升、被其他课程挤压时间等问题。翻转学习因为将显性知识的学习推向课外,将知识系统化和能力形成作为课堂主体,学生可以自定步调进行学习,完成翻转前的起点水平大致一致,这些都为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率创造了条件。

一、《信息技术》课堂翻转的推进方式

1.翻转前

(1)内容项目化是实施翻转学习的前提

《信息技术》内容项目化的内涵是指以特定内容为核心,围绕特定内容和社会现实来制定学习任务,以达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和创新的功效。为此,我们对教材进行了项目化处理,体现信息技术的工具属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与信息素养,融合对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

(2)设计、制作适合翻转学习的数字化网络资源

《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以来,积累了较多的数字化网络资源,但真正适合学生开展翻转学习的内容不多。为此,我们依据项目化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设计和开发适合翻转学习的数字化网络资源。开展翻转学习,需要强调系统观和整合理念,在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充分研究的前提下,选择适合的数字化视频制作工具尤其重要。从视觉效果、项目任务、项目重难点、项目评测、学生视域等各个方面来考虑资源的形成,并预设收集学生数据途径,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炼出课堂中个性化指导所需要的大数据。

(3)制定学习任务和考核方案

翻转学习可以按照学习者的进度自定步调。但是对于普通学生来说,需要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和时间进度安排,需要制定合适的考核方案,以供学生进行学习安排和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从实践来看,契约式学习任务下达和阶段性检查能对教学任务的下达和执行起到较好效果。

(4)监督与评价学习效果

翻转学习模式并不是将翻转前的学习阶段进行“放羊式”管理,而应伴随着对学生的适当监督和评估。一方面,我们要基于课程平台,设置应有的学习保障时间、学习进度监控和学习效果检测;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通过契约、及时作业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

2.课堂内

(1)基于课堂的学习交互

在通过学习资源数字化后,学习者进入教师所主导的课堂。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形态下的课堂已经不是传统的课堂,在时间上学生完成了网上资源学习,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创新,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学习体验和学习经验的分享,并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塑造对话场域,对信息伦理、信息素养、完整人格等隐形知识完成基于学生讨论的建构。在教学开展的形式上也是各种各样的,可以是分享课,可以是任务测验,可以是协作完成作品,也可以是作品评析或者几种模式综合运用。

(2)基于数据的个性化指导

除了完成学习的交流,课堂中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化指导。没有什么能比现代信息技术那样能有效分析出学习者的难点和兴趣。现有适合翻转学习的在线学习平台(如MOODLE)都有很强的数据收集功能,能根据学习表现进行数据收集,教师可以从完成作业的时间、某段视频反复观看的信息、视频拖拉记录等方面挖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以其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3)通过有效引导促进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探索

课堂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对课外或后续课程的引导,形成继续参与后续课程学习的动力。对学生来说,他们参与学习的最持久的动力是激发他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这一方面要保证已有经验的正反馈功能,另一方面需要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向往。就如读一本小说一样,没有什么比“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节分解”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尝试将下一项目的具体成果做简单勾勒,引发学生兴趣。

二、信息技术课程翻转学习的有效性条件

从理论角度来看,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翻转学习有明确的路径和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并不是必然产生的,而是建立在特定的条件下。翻转学习的实施需要课前教师网上数字化资源的制作、学生基于课程平台的学习、教师与学生有效互动等环节来看,学生的学习方式彻底改变了,并造成了教师角色的改变,这对教师的理念、能力提出了挑战。这种新的模式,需要做好以下准备,以保障翻转学习的正常开展。

1.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

从华南师大出版社《信息技术》的内容设置上来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部分,一共设置了六个模块:一个必修模块、五个选修模块。其中只有“信息技术基础”是信息技术的必修模块,分为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五个主题,这说明信息技术的课程实践要充分考虑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性,根据时代变迁和学生兴趣进行内容的选择,在不同内容的学习中培养信息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探究、审美、技能、表达与交流的基本能力,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构建与信息社会相吻合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前者是具体的教学任务,后者所强调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是渗透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的。明确这点是提高翻转学习效率的前提:翻转学习的资源是为信息技术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框架服务的。在网络资源和课堂组织的设计上,需要围绕信息素养提出的要求,以知识和技能习得为手段,既考虑信息技术的工具属性,又关注技术文化和社会前沿的发展,将培育人的活动内化到课堂结构中来,并恰当区分“翻转前”和“翻转后”的学习方式,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

2.通过翻转学习优化信息技术学习方式

从翻转学习的操作过程来看,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体现了教育公平的根本需求。教育公平随着民众意识的觉醒,对教育的需求增加而受到重视,并且从原来的“分配公平”开始向“关系公平”转变。[2]翻转学习通过知识转化场域的变化、学生自定 步调、海 量资源和 大规模开 放课程(MOOC)等因素的作用,让大部分人能按照自身节奏成长,鼓励更多的人通过努力实现知识自信和技能自信,促进了公平环境的养成。第二,适应“数字土著”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孕育了数字化生活,产生了一出生就和数字接触的群体,我们将其称之为“数字土著”。这类人群表现出了“碎片化学习”“多头任务”“批判性思维”等显著区别于原有学生群体的表征。[3]这为翻转学习的推行有了更为实际的任务:适应“数字土著”的学习生活。第三,优质资源的冲击。2012年伊始,MOOC掀起了一场教育界的“海啸”,对课程组织、教学和考核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身边的教师已经有了来自全国甚至全球的名师挑战,教师在课堂的知识权威被诸如MOOC等强势网络资源所打破。消极等待不如直接面对,用开放的理念拥抱MOOC所创造的新时代。第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基于翻转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的困境,在“翻转”情境下,学生通过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并根据自身的学习程度和学习需求对学习进度加以控制,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从反面来讲,基于翻转的学习方式更加依赖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控制自身学习的元认知水平的要求增强,通过视频接受新知识需要一定的“定力”,这也是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能力保障。

3.提升教师课堂理念和信息技能

翻转学习在学习形式上的改变,意味着教师对以往经验和模式的扬弃,需要教师在理念、能力和课堂实践中做出改变,甚至需要推动整个教师体系的文化转型,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首先,课堂理念的转变是课堂质量提高的保障。如果缺乏理念的更新,仅仅是简单的模仿,会带来“翻转”的失效,使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处于更加边缘化的地步。其次,翻转学习的开展需要教师知道“如何制作教学视频、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如何支持学生学习、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4],需要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进一步提升。不可否认,信息技术教师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这也是信息技术能采用翻转学习的原因,但鉴于信息技术教师来源的非专业性和教学设计思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对于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来说,需要克服重重困难。

4.构建有效的评价机制

没有评价的翻转学习对课堂质量肯定是灾难。对教师来说,评价机制的缺失会导致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放水”,导致原本边缘化的学科话语权会更加削弱,失去学生时代信息素养培养的最佳机会,造成人才培养的质量缺陷。除此之外,对信息技术教育自身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更迭也不利。信息技术是一门变化的学科,所面向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很多都有进入教育领域的价值,比如3D打印、云技术等等,如果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教师过度将学生置于翻转前学习中,对专业领域技术和技能的敏感性就会下降,无法有效地将时代前沿的东西纳入到课堂中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说,虽然翻转学习增强了学习互动,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加上教学视频和情境素材的融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没有有效的评估也容易陷入网络学习另一面———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对教师来说,教师评价由以往的课堂评价向教师能否开发出适合的信息技术资源、能否通过教学平台实现与学生有效互动、能否给予学生技术支持和全面发展支持、能否在课堂中形成面向信息技术培养所既定的目标、能否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氛围和积极的小组互动;对于学生来说,结合教育平台的数据收集功能,加强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通过信息技术作品比赛、观摩、体验和报告会等办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翻转学习评价机制,是促进翻转学习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翻转学习是顺应信息教育发展要求的教育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方式创新,它的出现为解决信息技术教育中基础不均、能力不平等的问题开创了一条新的教学之路,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扬弃与继承。从实施的现状来看,无论是理念、技术和资源,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都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需要更多人的实践探索。在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组织机构、管理方式等方面做出更加细致的规划,使翻转学习开展的动力实现由“教师自觉”推动到“翻转文化”推动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和研究者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李艺,殷雅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问题[J].教育研究,2001(10).

[2]李玲,吴南中.教育公平的现实意义与实现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4(10).

[3]博伊尔莱因.数字化成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县域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探索 篇5

【关键词】 完善设施 注重培训 应用推动 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6-085-01

0

2012年8月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县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城固县教育信息化工作,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及电教部门有关领导先后多次深入城固调研指导工作,结合县域实际,提出了“以提高校园网络环境和优质资源共享为重点,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题研究和新媒体应用为抓手,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助推城固教育事业持续、均衡发展”的整体思路,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全县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教师信息素养有效提升、电教管理队伍基本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突破发展。

一、完善基础设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构建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的基础在于硬件,城固县坚持把改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作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首要任务。2004年实施远教工程,实现三种模式全覆盖;2006年建成陕南首个县级教育城域网,搭建“城固教育网”门户网站、“教育视频点播平台”、“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电子政务系统”及“学校安全监控系统”等多个网络平台;2008年组织学校分批接入基础教育专网,扩大网络覆盖率;2011年更新服务器,建成与省市资源库同步更新的资源平台。

2013年,开始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项目。

二、加大应用力度,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1.开展教师培训。培养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式的能力,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任务。我们创新实践,区别对待,采用集中培训、分片培训、校本培训等三种模式,通过远程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等、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

2.开展课题研究。教育科研工作是教育内涵发展的有效抓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城固县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2012年至今,先后组织开展了16个《汉中市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2个《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课题、5个国省级“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研究工作。

3.开展“人人通”平台应用。2014年,按照省教育厅安排部署,城固县作为试点县,率先在全市开始实施“陕西教育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应用工作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城固县教体局成立了成立了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教研室、教育科、人事科、计财科、信息教育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城固县“陕西教育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应用工作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工作进度、职能分工,保障了平台应用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在陕西教育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上已登记学校142所,注册并开通教师空间教师数达3812人,教师登录平台27648次,上传资源3497条,下载资源11173条。

4.推动新媒体新技术应用。积极组织各中小学参与“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全国届SMART杯互动教学大奖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案例资源征集“等活动,全县有近百名骨干教师现场观摩学习,感受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课堂教学的独特魅力,聆听了专家评委的现场精彩点评,激发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的热情。

三、健全体制机制,优化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

1.健全机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计划、财政、监察、审计、教体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和协调工作。

2.充实队伍。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协调下,县编办为信息教育中心落实岗位编制15名,解决了县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心多年来“有机构、无编制”的局面。根据业务需求,信息教育中心成立了办公室、网络部、研究指导部、影视教育部等4个部门,明确了岗位职能,强化了岗位责任,规范了内部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3.加强考核与奖惩。县上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教育年度工作计划和年终考核的内容,并将其作为政府教育督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进行检查督导,做到了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教体局把教育信息化工作写入学校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不断加大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年终考评分值,督导学校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学校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把教育信息化业务工作岗位和学校管理岗位同等对待。县上每年都要召开“教育信息化工作表彰大会”,对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和单位及时进行表彰奖励。

近年来,全县涌现出特级教师6名,汉中名师44名,城固名师18名;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46名,县级学科带头人82名;省级教学能手31名,市级教学能手86名,县级教学能手200名,教坛新秀20名,骨干教师566人。全县小学毕业生合格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合格率达98%以上,高中和初中学业水平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均居于全市前列。城固县教体局连续七年被市教育督导室市教育局评为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

打造数字校园 推进教育信息化 篇6

学校现任领导班子年富力强、思想活跃、经验丰富、事业心强, 都是来自一线的优秀教师, 其中两人是省级骨干教师。学校非常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落实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创造条件使信息技术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服务。特别是近年来, 学校积极参与NOC活动, 并以此为契机,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开创了学校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完善硬件设施建设, 打造数字化校园

学校计算机教室2间共120台计算机, 7间多媒体教室。开通了10M的ADSL专用网络连接, 网络遍布学校教室、办公室。成立了学校信息网络中心, 配有专职和兼职信息技术教师5人。良好的硬件设施使广大师生受益。学校教师能自觉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每位教师都能较好地运用网络技术, 大多数青年教师能自主开发课堂教学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引进课堂使课堂更高效、更生动、更具吸引力。

学校在中、高年级开设了计算机绘画、计算机动画等校本课程。课程的开设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积极参与设计和制作。自2008年学校开始参加NOC活动后, 又成立了网页设计、动漫设计等课后兴趣活动小组, 利用课余时间为计算机小爱好者进行指导。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着力软件和队伍建设, 提升教育教学现代化水平

学校非常重视软件建设。一是搭建网络办公平台, 实现办公数字化。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和硬件水平, 创建了黄石市民主街小学网站 (http://www.mzjxx89.com) , 并与教育局、教研中心办公系统等网站链接, 以便及时了解教育动态、查阅上级文件, 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同时, 学校要求各办公室将学校网站设为主页, 以方便教师随时登录、浏览, 迅速传递学校的各项通知, 及时处理学校的各项工作;并将建立移动“校讯通”, 实现家校互动, 及时交流学生情况, 促进家校沟通。依托网站办公平台, 已初步实现了学校管理和办公的数字化, 大大提升了办事效率, 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 校本研究网又为教师的日常教学研究活动和集体备课提供了交流、讨论、合作的平台, 初步实现了网络教研的目标, 打破了传统教研活动模式的时空限制, 大大拓展了教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建设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 为师生成长提供保障。在学校网站中, 有大量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素材, 供教师学习和借鉴。同时, 网站中的学生频道也为学生的再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构建起了生生、师生广泛交流的平台。

在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中, 我们在重视软件建设的同时, 进一步加大了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力度。为提高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学校每年派出多位教师参加省、市、区级的信息技术培训。近年来, 更是将信息技术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 聘请相关专家对全校教师采取“菜单式——任务驱动、学分制——分层推进”的方式, 开展了Word文字处理、Flash动画制作、课件制作、教师博客建设、专题网站创作和网站建设与管理等多项目、多层次的培训活动。目前, 学校青年教师已能自己动手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部分中年教师能应用简单的课件辅助教学, 并对学习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开创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参加信息技术有关竞赛, 取得了优异成绩。在2008年青少年网上邮票设计比赛中, 柏慧同学获全市唯一的省级二等奖, 万燕、沈奥同学分获市级一、二等奖;在第六届全国小学生书画大赛中, 王琦等10名同学的计算机绘画作品获奖, 指导老师何席萍获得“全国金牌辅导员”称号。

学校参加了2008、2009年第六届、第七届NOC活动。学校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依托职能科室, 突出NOC活动与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有机结合。每年都根据实际情况, 精心组织、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做到早计划、早安排, 并落实到相关处室的责任人, 使NOC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活动开展之初, 由信息技术教师向学生宣传介绍活动情况, 以学生自愿报名的形式开展。通过报名情况统一组织项目培训, 安排相应的辅导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 学校根据学生参赛项目报名情况, 成立参赛小组, 每个小组安排一名指导教师。为方便学生学习、创作, 学校微机室定时开放, 学生相互学习、讨论, 教师随堂指导, 在学习的过程中, 师生的创新意识和信息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2008、2009年我校组织参加NOC竞赛活动, 参赛率都达到90%, 累计达到1500人次。2008年, 我校冯曼丽老师参加NOC活动教学实践评优赛项获二等奖, 副校长何国强参加NOC活动优秀课件评选赛项, 获一等奖。学生竞赛获市三等奖64人, 二等奖39人, 一等奖26人。

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两个案例 篇7

过去几十年来,区域教育信息化问题可以说是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重大课题。然而,在过去差不多二十年间,在国内各个地方,差不多都是经历了由学校单独建设到区域协调统筹,再到区域云数字校园的发展历程。为此,过去一些年,许多人始终都在思考,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最佳切入点是什么?是单体应用区域推广实验,还是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数字校园建设的最佳模式到底是怎样的?

这两年,我走访过不少地方,也和不少区域教育信息化管理者有过交流,我认为,北京市大兴区和株洲天元区这两个区域的推进模式非常值得在全国推广。

●北京大兴教育应用商店

在2015年岁末,借应邀出席由北京市大兴区教育信息中心组织的首届基于互联网的英语自主学习应用生态建设研讨会的机会,我顺便访问了北京市大兴区教育信息中心,听取了李勇主任和他的同事的介绍,受益良多,也引发诸多思考。

去年年底的这次会议,大兴区教育信息中心邀请了一起作业网、扇贝英语、句酷批改网、英语流利说、魔方天空、趣配音、口语100、翼课网、3e口语、盒子雨、方正电子、斯坦福英语、燕大菁华、科大讯飞等14家专注于英语在线学习的国内知名公司,以产品路演和教师应用经验交流的方式,展示了大兴区英语自主学习应用生态建设成果和研究方向,会议使用网络教研三剑客视频直播平台进行全程视频直播,超过1000人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会议。

地方和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如何在科学决策、宏观调控、规范指导、支持服务等方面做到位且不越位,还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啊!毕竟,地方和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水平和行政能力,不仅关乎基层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而且也关乎基层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方向。

那次,应邀出席的企业都是和外语教学有关的,产品大多数也是在线教育的产品,这当中的绝大多数源自非正式学习,现在,这些产品试图进入到学校课堂,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正式学习之中。如何有机地结合和融合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这恐怕是摆在所有这些企业面前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了。

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雪城大学唐纳德·伊利教授曾应邀到一所学校发表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Technology is the Answer,But what was the questions?翻译过来就是《技术是解决方案,那么问题是什么呢?》。在线教育企业为学校和课堂教学提供解决方案,试图将诸多技术产品和应用带进课堂,变革教学,因此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地问自己:技术是解决方案,那么,问题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究竟是要借助日新月异的先进技术,将应试教育做到极致,还是要利用互联网及相关技术来重新设计学校,重塑我们的学校教育?

北京市大兴区引入生态概念,从生态学角度引入,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学校购买服务的模式,借鉴苹果商店的做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北京大兴教育应用商店的概念,将数据层和应用层分离,把选择权交给一线教师和学生。大幅度地节省了教育信息化投入,降低了浪费。

●“查尔斯王子”和他的王子微课

今年9月中旬,我有机会对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了一次走马观花式的观摩学习,天元区天台小学的苏焱、田智、唐婷老师和银海学校的王雅丽等老师介绍了他们在天元区教育局教研室何其钢主任的带领下,在落实区教育局“活力课堂”的过程中,是如何创造性地应用了各种不同的免费的、轻量级的应用的做法,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不仅如此,天台小学六年级四班刘沐棋同学的《刘母鸡历史课堂》也让我对孩子们的创造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据黄子金督学和何其钢主任介绍,在过去这些年,株洲市天元区一直在大力推进活力课堂,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他们将自己的理念和做法概括为十八个字,叫做:小窗口,大世界;小技术,大应用;小平台,大舞台。

结合他们的介绍,联系当天在天台小学观摩学习的体会,我对这十八个字的理解如下:

“小窗口,大世界”是指株洲市天元区的教师和同学们使用二维码开展学习、教学和管理的创造性应用。的确,对于中小学而言,能够把二维码应用到这样的境地,我还真没在其他地方见到过!

“小技术,大应用”是指株洲市天元区的教师和同学们创造性地使用了诸如小影、微信、好学区、问卷网、初页、英语趣配音、易企秀、UMU互动、荔枝FM、美图秀秀等一大批轻量级的、免费的、简便的软件、平台、工具APP和应用。这些技术因为其轻量级、简便甚至免费而被称之为小技术。

“小平台,大舞台”在我看来,是株洲天元区师生的自谦,教学改革其实没有小平台,都是大舞台。只要脚踏实地,精耕细作,定能在这样的舞台上演绎出精彩华丽的篇章。

早在读大学的时候,何其钢主任因其头发卷卷的,长相颇似查尔斯王子而被朋友们戏称为“查尔斯王子”。而由何其钢主任所领导的株洲市天元区的微课及应用,被老师们称之为王子微课。

通过学习和交流,对于王子微课我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识。在我看来,王子微课有这样一些特征:

1.王子微课,也叫移动微课。王子微课突出移动应用,它是借助移动应用以及移动终端所创造出来的课程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视频)。

2.王子微课和全国许多地方的微课以及基于微课的颠倒教室/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模式不同。王子微课是在自愿参加的前提下,教师、学生和家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建设和教学应用之中,从而使得学习者不再是被动的参与者,使得家校协同共同培育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落到了实处。

3.王子微课非常注重简单的、免费的和便捷的工具、APP、平台和软件的应用。株洲市天元区的学生、家长和老师们把二维码、小影、UMU互动等免费的“小技术”和“免费技术”,创造性地应用到了美轮美奂的地步。

4.王子微课不仅着眼于课堂教学,还非常关注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的全方位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他们将这些免费的、简便的、常见的、不学就会用的东西,创造性地应用到教学、管理、教研和家校沟通与联系之中。

当然,王子微课在取得了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同时,也可能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其中如何整合好散布于各个平台和应用中的王子微课,怎么样使得王子微课的探索和实践得到进一步提炼、总结和归纳,使得全国更多的地方和学校可以学习与借鉴等,恐怕是株洲市天元区教育局领导以及“查尔斯王子”和王子微课团队未来需要着力思考的问题吧。

●两个案例的启示

北京市大兴区从校级私有云模式的单校数字校园走向了区域云与公有云混合模式的混合云数字校园模式。他们摆正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位置,充分调动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把教育信息化推进的着力点放在了课堂以及教师和学生身上,从而从生态学的角度为区域教育信息化探索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

教育信息化推进方式 篇8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需要的情境和资料, 但目前适应新课标要求和新教材应用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教育软件开发不够, 网上优质教育资源匮乏, 不能有效用于整合, 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时效性。虽然广大教师设计制作课件的技术水平越来越成熟, 积极性也很高, 但是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教师的各自为战, 难以实现资源共享, 既造成了浪费, 又不够完善。资源共享问题已经成为我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利用的一个瓶颈, 直接影响了整体发展步伐。建立什么样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以主动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于是我们选择了《农村中学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研究》这一课题, 希望能够通过课题研究, 探索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 实现教育信息化。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实践, 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总课题组的关怀指导下, 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课题的指导思想与研究方法

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育部《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技术规范》为标准, 关注和研究国内外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 借鉴先进的建设、管理模式, 全面实施我校教育信息化工程, 构建现代化的动态教育信息化。

研究方法:融合调查访问法、任务驱动法、实验研究法等多种方式。 (1) 以学科为主导, 开发人员和研究人员以学科组为单位。 (2) 以教师为主要建设者, 各类人员合理搭配, 注重合作研究。 (3) 学校保证一定的激励经费, 由各学科负责人主管和开支。

实施方式:广泛参与、分散开发、集中使用。 (1) 所有资源建设以学科教师开发为主, 其他来源为辅。 (2) 动态资源建设采用分散开发、集中使用的实施原则。 (3) 所有资源的建设要以新课标、教材大纲为主, 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 并与教学试验相结合。 (4) 学科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必须与教学同步, 以年级组学科教师共同备课的方式开发资源, 并要求所开发的资源都是开放的, 可进行再加工的。

●课题的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实验启动阶段, 强化理论学习与培训, 提高实验的科学性、规范性。

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首先在于实验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改革, 用科学的方法评价教学效果才能使教学科研工作有的放矢。同样,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题实验开展得是否顺利, 关键看有没有懂行的教师。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及对课题实验所涉及的理论、操作方法、检测手段、资料归总等的掌握情况是实验工作的一条生命线。近一年来, 教师培训工作按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来分,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达标性培训:让全体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日常课堂教学, 为实验的推广做基础性准备。 (1) 每年都组织教师参与省计算机应用中级考试的培训 (主要是W ord、PowerPoint、E xcel运用) , 所培训教师全部合格。其中, 结合考试要求, 对于班主任、数学教师, 着重在E xcel的培训加大难度, 增加课时。 (2) 重视开展课件、网页等专项设计制作的培训。学校利用晚上或休息日分别开展了F lash、PowerPoint、网页设计等培训, 学校领导全程参与听课, 和广大教师一起学习, 培训效果显著。 (3) 全体教师参与学习新课标、新课程的学习, 把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相结合, 推出“新教师达标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名教师优质课”教学活动。让教师从学课标、上课、评课、写体会等环节中内化新课标的要点。 (4) 全体教师 (尤其是中青年教师) 参与“根德中学现代教育技术五项素质”的培训达标工作。比如, 不同学科教师结合其学科课程的需要对W ord的使用都有不同要求的达标内容, 数学教师必须学会“分数及上下标的录入法、绘图工具的组合使用”等内容的熟练运用, 语文教师必须学会“拼音及文字下着重号”等附加项的考查内容。 (5) 培训全体教师教学平台的操作流程及其各项设施使用方法。

研究性培训:让开展课题实验的教师用教与研的双重眼光去科学地操作并规范行为。实验教师参与课题实施方案的研讨, 从确定选题的范围、实验内容、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检测方法、实验资料及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实验小论文等多项内容进行过程研究式的培训。 (1) 聘请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专家讲研究性课题的选题与展开、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与学科教学的关系等专题讲座。 (2) 组织学科实验骨干教师、信息技术骨干人员参加区内统一组织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验教师的专家培训班。 (3) 组织课题实验教师参与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的课题的评审全过程, 深入了解本课题实验的内容、步骤、方法及实验实施过程及专家的评审意见。 (4) 课题负责人参加国家及省组织科研高级研修班、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 掌握国内在课题研究方面的动态与最新实验成果等。

第二阶段:实验的探索实施阶段, 研教结合、共同促进;学教结合、重点突破。

收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现状分析与中年级实验班相关实验内容的初始数据。 (1) 由学校信息技术组于2007年初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现代信息技术现状”的调查, 为学校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与达标性培训提供了依据。 (2) 征集如何收集教学活动相关教学资料以及如何让科研课题为日常课堂教学提供有用的参考 (包括教学设计的信息化处理等) 的意见和建议。

围绕主课题分三个组分别进行子课题的探索实验。 (1) 七年级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 研究其对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成绩的影响以及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与教学时机等。以课堂教学实录为基础, 对教学分析与反思等内容进行教学案例研究。 (2) 八年级组:进行实验班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运用《几何画板》学习几何知识内容的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以及《几何画板》在中年级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时机与方式的研究。 (3) 九年级组:探索网络环境下“综合应用问题”解决方案的合作方式、学生对数学问题解决方案的编制与评价、数学疑难问题分析与解答过程设计与评价。

●本阶段研究反思及下阶段研究计划

通过调研, 了解到各地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发展情况。从本校的实际出发, 学校课题组深入到各学科组, 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深度访问、个别访谈等形式, 详细听取和实地调查了各学科对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客观需求、应用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全体教师都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网络化办公和教学 (包括电子备课、网页制作、课件制作等) , 同时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优秀素材、课件、教案、论文等教育资源。从理论上了解了国内外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现状, 认识到要明确教育资源库的使用方法, 利用信息科技手段, 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最终建成交互化、多媒化、共享式、动态式、标准化的资源库。

教育信息化推进方式 篇9

人大附中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是建设先进的数字校园,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创建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超前开展网络学习和网络教育,推进教学模式变革;大力开展远程教学活动,探索跨校选课、协同培养新模式。

学校基本情况

人大附中是一所享誉中外的著名中学,学校先后被授予“北京市首批重点中学”、“北京市首批高中示范校”、“全国劳技教育先进校”、“全国现代技术教育示范校”、“国家级体育传统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NOC信息化教育实验学校”等,刘彭芝校长被誉为当代教育家。

刘彭芝校长认为:“信息化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占领中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制高点。自己的理想是建一所世界一流的学校,这样的学校要有一流的现代教育技术,要有懂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一流人才。”

人大附中的办学目标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创世界名校”;办学理念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学生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

作为首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人大附中的教育信息化始终坚持育人为本,以人大附中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在人大附中的办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

人大附中的信息化建设在数字校园建设、基础教育资源开发、网络教育和远程教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建设成果,曾获“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工作单位”的光荣称号。

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概况

一直以来,人大附中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始终致力于教育信息化的超前探索。1995年开始多媒体教学;1997年建成学校第一个互联网站;1997年开始网络化教学,1998年开始国际间远程教学;1999年开始实施数字图书馆和学校教学资源库工程;2000年建成国内中学规模最大的网络阅览室,成立学生网络俱乐部和网络安全社;2001年启动数字化校园工程,建成国内首家学生网络实验室。

2002年人大附中启动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中学(网络)教育示范工程”,成为全国范围内参与投标并唯一中标的中学。2003年启动无线网络教学示范项目,建成国内首家虚拟科学实验室和设计技术教室。2004年启动国家基础教育知识网格研究工程。2005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八大部委联合下发了CNGI“基于IPV6的国家基础教育网格应用示范”课题任务书,人大附中、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国家图书馆、长沙一中共同承担本课题的研发任务。2008年12月3日由人大附中承担的CNGI“基于IPV6的国家基础教育网格应用示范”项目通过验收,成为IPV6教育网络的国家级骨干节点。

在此基础上,人大附中发起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其宗旨是将人大附中和其他优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分享,以实现社会责任的最大化。至今,联盟成员已达4000多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众多学校和师生从中受益。为了更好地发挥联盟资源的优势,刘彭芝校长领导下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与国务院参事汤敏领导下的扶贫项目“常青义教”一起,计划通过网络,联合退休中小学教师,共同对偏远贫困地区学校的教师、学生提供远程义务培训、讲座、答疑等长期不间断的扶贫活动。2009年人大附中联合39所全国知名学校共同承担国家应用示范项目: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试点工程。

2012年4月,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一行到人大附中调研,对人大附中的信息化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2012年6月,人大附中成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校之一,并应邀参加了9月份教育部组织的首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展,展出的主题就是人大附中创立的“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2013年5月,“双师教学”活动和“网上国培”项目在人大附中启动。2013年6月,人大附中IT服务模式在海淀区进行推广学习。2014年10月,我校因积极参与网络安全教育被北京市公安局授予“网安启明星工程特别贡献奖”。我校积极参与“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简称“NOC活动”)并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特别是在2012年和2013年由学校袁继平老师指导的栾思飞、石浩然同学荣获总决赛特等奖“NOC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刘彭芝校长、翟小宁校长被评为“NOC信息化教育创新校长”。

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

1.建设了先进的数字校园,为人大附中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1)基础设施

人大附中建设了先进的数字校园,为人大附中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目前,人大附中校园网拥有近6000个信息节点,3000个信息终端,100台各类应用服务器,100TB数据存储能力,同时为近700名教职员工和近6000名学生提供网络服务。

2011年学校全面建设无线网络,为物联网、智慧校园和移动教学研究奠定了基础。2013年,人大附中成立信息科研培训中心,开设信息技术培训和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

(2)应用系统

人大附中因特网站最早开创于1997年1月,几乎是国内中学最早建立的因特网站之一。官方网站经历了多次重大改版,丰富了大量内容和功能,也为学校各部门的宣传、招生和选课起到了关键作用。

行政办公方面,早在1999年底,学校便建设了先进的Exchange邮件系统并一直坚持到现在,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公效率。随后,财务、人事、教务、学籍等部门率先实现了信息化。2010年,学校开始建设人大附中校内信息平台和协同办公系统,整合各部门的信息化应用,目前该平台已经上线并取得重要突破。

教学方面,人大附中在丰富的教学资源的支撑下,建设了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研究性学习平台、Moodle个性化学习协作平台,先进的学籍管理、自动化的阅卷系统和成绩分析系统,不仅如此,人大附中还为教学部门建设了一大批先进的教学实验室,如虚拟科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实验室等,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远程教学是实现教育公平、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技术手段。人大附中大力开展国内外远程教学活动,探索跨校选课、协同培养新模式,在远程教学领域一直超前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德育方面,人大附中建设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体质健康测评系统和师生互动社区。学校为学生提供班级网站服务,每个班级可以通过班主任向信息中心申请建立班级网站,让学生们可以获得更多自主交流的网络空间,使信息化的建设成果向学生延伸。

人大附中数据中心

人大附中信息科研培训中心

2.创建了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资源建设,一直将教育资源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设了庞大的校内教育资源库。为促进课题成果的推广,回报社会;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家基础教育网格应用示范课题,以研究促进应用,以应用推动研究,实现对全国各地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集成和共享。2005年12月19日,人大附中依托“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应用试验专项:基于IPV6的国家基础教育网格应用示范”课题,经教育部科技司批准同意,发起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

该联盟的主要目标是依托“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应用试验专项“基于IPV6的国家基础教育网格应用示范”课题,以此为基础,通过网格计算技术,实现对全国各地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集成和共享。

目前,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首师大附中在海淀区教委的领导下,开始进行跨校选课和学分认定试点。试点成功后将进一步在联盟内推广,这将延伸“通过网络共建共享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广度和深度。

3.超前开展网络学习和网络教育,推进教学模式变革

网络教育是拓展办学空间和学习时空的有效手段。人大附中在2003年1月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致力于网络教育形式的研究。2003年4月,非典型肺炎肆虐京城,由人大附中研发中心开发的“人大附中远程教育网”应运而生。作为空中课堂的延续,北京市教委委托人大附中等学校策划并参与了2003年暑期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学习环境的维护,在暑期继续为北京市中小学生提供免费学习指导。作为北京市教委“空中课堂”课堂在线指定网站,人大附中远程教育网在“非典”期间免注册、全开放,向北京市、全国所有中学生提供免费同步教学服务,为北京市中学生停课不停学做出了贡献。

4.大力开展远程教学活动,探索跨校选课、协同培养新模式

远程教学是实现教育公平、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技术手段。人大附中在远程教学领域一直超前探索。早在1998年4月底,人大附中和加拿大渥太华里德高中实现了基于国际互联网方式的远程多媒体交互式教学。1999年12月,人大附中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实现了基于ISDN方式的远程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美方将此次活动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全世界直播。美国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等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美国参议员特发来公告表示祝贺。

目前学校的远程交流活动十分频繁,很多交流活动已经常规化。远程教学的广泛开展为国内外中学的相互学习、相互提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学校信息化发展的运作模式

1.著名教育家刘彭芝校长亲自参与推动信息化建设

人大附中的信息化发展,不管是第一个校园网站的建立,还是远程教室的建设;不管是网络教学的开展,还是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的成立,都离不开刘校长的大力支持和亲身参与。

十五期间,人大附中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中学教育示范工程”。人大附中与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一起参与了课题的研究开发工作。2010年11月29日,为表彰该项目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及应用效果,由国务院为人大附属中学和刘彭芝校长颁发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国家科技方面的最高奖项,人大附中也成了全国中学中首次获得该奖项的学校,这表明人大附中在信息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2.以需求为导向,建设了一支跨学科、跨部门的信息化工作团队

学校领导在一开始就认识到,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校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的事情。学校虽然在工作职能上分别成立了电教中心和信息中心,但是具体到信息化建设项目上一般都是由副校长牵头,成立一个由有关各方组成的项目小组,群策群力,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把握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使得信息化建设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

3.以服务为核心,与一流的IT公司合作,提高了IT服务质量

人大附中信息化建设的一大亮点就是很早就引进了专业的IT服务团队,进行IT服务外包的实践。人大附中信息中心非常重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一直把服务支持工作放在信息化建设的前面。

为此,人大附中信息中心和神州数码合作,引进专业的IT服务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IT服务流程和服务手册,成立了专门的IT服务中心,为全校教职员工提供维修、培训、数据中心维护等一系列便利,使信息中心的人员有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项目建设、应用推广和课题研究等方面。大家各取所长,相互促进,使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得以快速成长和发展。

以全民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篇10

尊敬的各位部长们、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作为全民信息计划理事会的主席,我非常荣幸能够有这次发言的机会。我们的理事会成立于2001年,它为国际政策讨论及行动计划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推动信息和知识的交流与传播。该项目鼓励各成员国制订和实施国家信息政策和战略,并重点关注6个领域。

这6个领域分别是信息、发展信息、信息道德、信息识别、信息保存和网络空间。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如通过教育来实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教育能够提升人们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创造、使用、分享和保存知识。教育也能够让人们变强大,使每一个人能够克服困难,更好地参与社会发展,进而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社会公平。因此,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对于教科文组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提供免费的跨学科方式,支持各国经验的交流,同时推动学习经验的分享。我们以支持、包容性、可持续性、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方式,通过政府、政府间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及各国家委员会网络以及工作组共同合作,在能力建设项目和政策对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支持各成员国构建一个具有包容性、参与性的知识型社会。具体工作包括在国家和国际层面制定并推行与信息和知识相关的政策框架,改善各国体制,以保障他们能够分析各国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来促进并改善国家信息知识政策框架及战略的开发和执行。

同时,我们支持信息专业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有效创造、使用、保存、分享和分析信息。理事会开发了很多项目,与其合作伙伴在非洲大陆合作,从而有效使用信息和知识以实现教育公平。我们在西非、索马里和尼泊尔共有20名培训师,培训了超过500名年轻人,让他们运用信息和知识解决沙漠化、失业、艾滋病等相关领域面临的挑战。

我们支持非洲信息道德网络(NAIE)的建设,非洲信息道德卓越中心(ACEIE)制定了相关课程,培训年轻人员,同时提升政策制定者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快速应对并解决ICT应用问题。网络现已囊括非洲25所大学,一些合作伙伴来自欧洲,还有一些合作伙伴来自美洲。在和联合国大学(UNU)进行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也支持一些来自布隆迪、肯尼亚、卢旺达、南苏丹、乌干达和坦桑尼亚6个国家的高级政府官员的能力建设。

在国家信息社会政策框架模板的使用方面,我们的工作是各国政府领导的一个基础,项目主要针对缅甸、泰国、南苏丹等。国家社会信息政策模板主要是为了应对各成员国在大会决议(34C—48决议)当中提出的一些请求,它能够帮助各国建立起国家信息政策框架,我们曾多次强调其重要性。

我们的政策模板支持各个成员国在以下几个领域的工作,旨在让所有人都能获得信息和知识,改善人们能力,建立起完备的法律和监管框架以保证人们获取信息。政策模板的结构和模块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一,理论框架、相关定义和其他资源,包括对一些模板的法律和法律研究,以及一系列灵活且可调整的方法,支持各国开发、审议并执行相关政策。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每一个国家情况不同,所以不可能用同一套方案解决所有问题。该模板用一种描述性的方式给各方提供帮助,让政府了解一些好的做法和行动案例,从而使他们根据自己国情进行调整。我们的模板在非洲、亚太地区、拉丁美洲以及加勒比地区都得到了应用,对于政策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推动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具体需求,是不可能做到具有包容性的。

我们的全民信息项目,即包容性学习实验室,会让一些有包容性理念的教育专家、实践者和来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残疾人走到一起。这个概念是在联合教科文组织的一个以“从排斥到赋权和ICT对于残疾人的作用”为主题的国际会议上最先被提出的,此会议于2014年11月24日到26日在新德里召开,旨在创造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即具有包容性的,可扩展的,能够被所有人使用,并且可以进行动态调整的学习环境。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计划,而是要和现有学习环境进行整合。

这种整合既可以和学校,也可以和一些非正式的教育场所,如图书馆、社区中心等,进行整合。这个概念由各模块组成,现有的一些包容性技术,使得它能够进行调整,以适应各地区的需求,并且未来在这个模板中被扩展。这个概念会推动自我适应和独立学习,同时会让学习者有更大自主权。

第二是发展。我们能用一种多学科的方式,涵盖正式和非正式教育,让ICT在各个领域得以使用。

第三是数字技术。我们会使用信息通信技术让很多的产品服务和内容被更多人享用。

第四是推动对话和创造性表达。我们用信息技术让人们能够自由表达思想,且在读写、沟通等方面更好地和他人互动。

第五是多样性。在这里我们能够让人们对于社会接受度、容忍度、全球合作等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借助不同的媒体形式来学习。这对于发展包容性的社会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学生、工人和合作伙伴都能够实现这种互动型和包容性学习。

这种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我们有全新的机会来克服挑战,尤其是教育领域残障人士的教育问题。这个问题现在有被解决的可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的合作伙伴共同合作,制定了相关指南,提供相关建议,来支持残障人士的终身学习。我们也提供了很多资源,包括一些开放性远程学习方法和一些开放的教育资源。

我们理事会研究免费的和开放性的软件,同时制定了开放数据和开放标准,它涉及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一项研究,并且我们也组织了阿曼第一届免费和开源软件会议来推动相关解决方案在这个地区的运用。

我们的一位同事在昨天的一场会议中谈到,我们的主题是改变教师教育体制,并分享了一些来自于非洲的经验。我昨天也听到了一些相关的挑战,这个项目是由中国政府提出的,他们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使得8个非洲国家从中获益。因此,我也希望我们与中国相关的合作的良好例子能够进一步推广。理事会有一个类似的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韩国的一个联合项目,涉及改变非洲ICT和教育。这个项目得到了一个信托基金600万美元的支持,覆盖3个非洲国家,项目时长3年,其备忘录在仁川已经签署了。这个项目也表明了我们理事会在推动教育公平方面作出的贡献,这是我们跨行业合作的一个好例子,同时也是教育领域和信息通信技术之间合作的好例子。

此项目的内容将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扩大教育范围,改善教育质量,通过使用ICT实现这个目标。

第二,通过远程开放学习(Open Distance Learning)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第三,推动政策的制定和知识的共享。其中包括全民信息项目,我们会推动信息的获得及其他领域一些工作的开展。

在正式和非正式教育当中,我们也会推动ICT的使用,并强调其对于残障人士的使用,推动终身学习。我们会重点宣传远程开放学习对于残障人士教育的指导。

第四,提升决策者的能力,使用国家信息政策模板,尤其要用这个模板来将一些政策研究的结果运用于实际,以帮助他们制定国家信息和知识社会策略及框架。这个模板在提升项目能力的同时将能够促进教育领域决策者和实践者之间的交流。我想这能够形成合力,让各学科各行业走到一起,从而提供更多数据,对促进各行业之间的协调产生更大影响。

我想三年以内,我们这个项目中的一些活动将实现以下目标。

第一,各个国家不断回顾ICT教育政策并制定一些主要的计划和新政策。教育部相关官员的能力得以加强,并使国家政策能够惠及其他相关机构人员,包括学校教师和学生。

第二,能够建立起良好的模式和做法,尤其是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公平和优质教育发展方面。

第三,在国家和国际层面,能够组织更多的活动和研讨会,来开发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并且能够在重点几个国家当中推动政策制定者能力的提升。

我们希望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公平教育和终身教育,尤其是在非洲。我们也希望推进各个政策模块在各个地区的使用,同时推动对话。我们希望这种全民信息项目能够从其他项目中学习,并对其进行补充,给现有的一些项目带来额外价值。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些项目能够推动2015后教育的共同发展。

(本刊根据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现场录音整理,标题系本刊所加)

教育信息化推进方式 篇11

一、先进理念是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指南

静海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从1996年起步, 至今已走过了十余年, 一路艰辛, 一路欢歌, 我们感到县域教育信息化要实现科学发展, 必须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尊重发展规律, 按规律办事, 树立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理念。我们在实践中凝练出了信息化工作的原则和思路。

一是分类指导, 分层推进。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要正视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差异。我县有三分之二的学校分布在农村地区, 办学经费相对比较匮乏, 办学理念相对守旧一些。县城学校则拥有较先进的基础设施, 办学资源相对比较充足, 具备比较先进的办学思想。因此, 对不同学校要区别对待, 不能搞一刀切, 要务实推进信息化建设。二是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不求一步到位, 坚决摒弃那种求高、求全、求大的做法, 要稳步地推进信息化建设。三是用建并举, 以用为纲。要以应用为核心, 关注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效益, 使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效益达到匹配, 把教育信息化工作融入到学校的主要业务当中, 因校制宜, 避免建设的盲目性。四是资源整合, 集中共享。要强调各类资源的整合, 实现分散建设, 集中整合, 统一应用和管理。学校要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库, 为本校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信息服务。在实践中, 我们摸索出了“完善基础设施, 丰富信息资源, 加强网络管理, 扩大网络应用”的工作思路, 极大地推进了我县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二、硬件和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基石

1.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硬件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我县重点进行了“一个专网、五项基础”建设, 一个专网———教育县域光纤专网, 五项基础是校园网、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和网络教研室。我县目前已建成路由长度达50公里的教育科研专网, 40个教育单位以100M带宽接入该网, 并可浏览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及方正数据库等国家级教育科研数据库, 为全县教科研夯实了资源基础。依托教育网, 教育局机关建成与市教委连通的实时会议视频系统, 天津电大静海分校建成与天津远程教育中心连通的资源专网, 该网实现了点对点的视频教学资源点播, 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县城学校都建成了校园网, 全县每所中小学校均按国家标准配备了信息技术教室, 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水平在全市涉农区县中居前列。

2. 依托教育科研网, 建设横向连通、纵向互动的资源体系。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我们下大力气整合我县教育系统的教学资源, 配合市教委信息资源应用平台建设, 实现各类资源建设在统一规范指导下的分工合作, 统一管理, 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共享。静海县第一中学、静海县实验中学、静海县实验小学、静海县成职教中心等单位的教学资源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发挥了辐射和引领作用。

三、深度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宗旨是服务于和服从于教育教学和管理, 因此我们加大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 加大应用力度, 创新应用领域, 凸显信息化应用效果, 探索出了新的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途径。

1.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德育和艺术教育的融合。

我们加强网络德育, 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德育的新途径。2008年县城学校全部建成德育网站, 中小学依托德育网站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有关内容的教育;中职学校依托德育网站重点加强了敬业、诚信等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 引导学生先做人, 后做事。

我们积极尝试利用信息技术, 开展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的教学, 创新此类课程的教学方式, 增强教学效果, 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2.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

在完善校园物态文化的基础上, 推动学校依托校园网, 大力建设校园网络文化, 指导各学校积极利用新技术发展BBS、博客、即时通讯等校园网络文化新载体, 切实增强了校园网络文化的吸引力。我们建设了一批特色校园网站, 成为了教师、学生的精神家园, 校园网络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品牌, 探索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模式。

3.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融合, 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县教育局协调县教研室、电教中心等部门深入研究课程整合的有关理论, 在整合的范围和深度上不断创新。一方面我们利用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特征, 改变了学科内容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状。同时, 我们利用网络技术的及时性、交互性和反馈性强的优势, 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和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现状。从2005年开始, 我们以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作为典型引路, 建立学科整合专题网站, 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融合途径。

4.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融合。

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改变传统备课、教学的方式及过程, 我县在部分信息化条件好的学校实施了教师“换笔”工程, 鼓励教师在校园网上进行“无纸化”备课和“无粉笔化”授课, 提高备课效率和授课水平。校园网上的电子备课系统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发挥了典范作用。教师在备课时利用该系统查询相关资料, 其先进性、快捷性、完备性、实效性、系统性特点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 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优化各种信息, 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 提高了教材的表现力, 改变了知识呈现方式, 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优化了教学过程。

5.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融合。

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协作式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 丰富了学生的感受,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 计算机网络的便利性、广泛性为学生学习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锻炼了学生对现代媒体的运用能力和对信息资源的分析、综合、处理能力。如, 静海县实验中学建立了机器人专题学习网站, 建立机器人兴趣小组, 选派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的小组活动, 4名学生在2007年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获一等奖。

6.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的融合。

县教育局建立了具有独立硬件支撑、独立域名、公有IP地址的静海县教育信息门户网站和公文办公系统, 教育局机关和基层学校的信息传递全部通过网络进行, 实现了数字化办公, 成为静海县首家信息化机关。县城内的部分学校实现了校务电子化及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服务的信息化, 静海县成职教中心推行了校内学生一卡通, 形成了数字化校园的雏形。静海县第六中学积极探索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校园安全的新方法, 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视频监控系统, 对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有力措施是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保障

1. 加强领导, 理顺管理体制。

教育信息化工作涉及方方面面, 必须做好协调, 齐抓统管, 县教育局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统管有关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工作, 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任务实施、设备运营、系统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同时, 我们聘请天津大学的赵刚教授担任顾问, 县城部分学校的网管人员参与建设项目的规划。

2. 强化管理, 加大督导评估力度。

根据教育部和市教委的有关规定, 我们制定了教育信息化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和标准, 使管理有依据, 工作有目标, 保证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 统一建设标准和接口规范, 实现系统的有序、高效、安全运行。同时, 我们加大对信息化工作的督导评估力度, 以评促建, 以评促用。

3. 调整投资结构, 注重投资效益。

一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只重视硬件投资, 而在软件和相关培训、管理等方面的投资相对较少, 应用效果较低, “现代化的设备, 老观念的人员”, 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效能。为此, 我们在软件系统 (尤其是一些应用系统) 和人员培训、管理等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

4. 加强信息化的前瞻性研究, 实现科学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高新技术应用最多, 发展变化最快, 为了确保其科学发展, 必须开展前瞻性研究。我们以课题为载体, 追踪信息化前沿技术, 关注应用热点, 深入研究信息化理论及应用。

上一篇:绿色效率下一篇:符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