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产品的属性

2024-11-28

媒介产品的属性(精选5篇)

媒介产品的属性 篇1

摘要:由于模仿媒介、模仿方式与艺术理想的不同, 不同媒介艺术有各自独特的表现手法。文章选取严歌苓的短篇小说《天浴》作为文学文本, 以陈冲执导的同名影片作为电影文本, 试分析二者在模仿媒介、模仿方式以及艺术理想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严歌苓,《天浴》,媒介属性

著名剧作家、理论家莱辛曾在其著作《拉奥孔》中探讨过因媒介属性不同而导致的“诗”“画”差异。其中, “诗”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学, “画”则指代一般造型艺术。莱辛指出, 由于模仿媒介、模仿方式和艺术理想的不同, “诗”“画”必然呈现不同的艺术面貌。而分属于“诗”“画”门类的小说与电影也如是。小说侧重以文字表达思想, 让读者在叙述的时间长河里想象、思考, 并从中获得形象;而电影则通过画面直接塑造形象来给予观众视听的全方位冲击, 从而促使观众思考。因此, 我们可以想见, 由于媒介属性的不同, 即便是同一部作品, 小说与电影也会通过不同的演绎方式带来不一样的艺术感受。下面, 文章即选取严歌苓的短篇小说《天浴》作为文学文本, 与陈冲执导的同名影片进行比较, 试分析二者在模仿媒介、模仿方式以及艺术理想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的审美感受。

模仿媒介与模仿方式密切相连, 特定的模仿媒介决定了其独特的模仿方式。在《拉奥孔》中, 莱辛指出, “诗”的模仿媒介是语言, 是“人为符号”。它是在时间雕刻中先承后续的, 沿一条直线发展。而“画”的媒介是颜色与线条, 是“自然符号”。在一个空间平面里, 各部分是并列平铺的。因此, 作为小说的模仿媒介, 语言文字本身并不能直接表现事物, 而是通过能指与所指之间形成叙述联系, 从而指涉事物、传达思想。而电影则必须通过一组组的画面来塑造形象。因此, 安德烈·勒文孙有云:“在电影里, 人们从形象中获得思想;在文学里, 人们从思想中获得形象”。

小说《天浴》讲述了文革背景下女知青文秀的悲惨故事。天真烂漫的文秀满怀热情地参与了“上山下乡”活动, 被场部分配给藏人老金学牧马。可是, 随着六个月期限的结束, 文秀却被遗忘在了牧场。利用文秀想回城的迫切心情, 一个又一个文秀回城的“关键”人物对文秀开始无情无尽地欺骗与蹂躏。最后文秀与老金以“化蝶”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在叙事时序上, 小说并没有采取顺叙, 而是从“天浴”场景开始, 不断运用插叙等叙述手法补充情节, 通过藏人老金的视角, 将“理想外衣下人性缺陷的丑恶”揭露至极致。由于语言文字的时间性与抽象性特质, 小说的叙述时间远远小于故事时间, 含蓄简练。同时, 更成功运用了暗示、象征等表现手法, 使得小说意蕴深长。

而电影《天浴》主要采用了倒叙与顺叙相结合的叙述方式。首先, 影片增加了一个故事讲述者的人物, 通过画外音旁白的方式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在回忆中开始讲述文秀的故事。在此倒叙的框架内, 影片又以顺叙方式讲述了文秀的一生。这种叙述手法的好处即帮助观众在观影之初就对影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 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影情节。

此外, 一如导演李安曾说, “电影是一门落实的艺术, 很多云淡风轻的东西必须翻江倒海地去做”。影片《天浴》即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对小说中用笔省俭的细节进行了突出刻画。

如, 影片对水与红苹果这两个意象的着重诠释。其中, 水在影片中反复出现了五次。第一次出现时, 文秀还没有“下乡”, 过着无忧的生活。而第二次出现时, 文秀已跟随老金牧马。虽然水源紧缺, 文秀仍坚持洗浴。第三次即为“天浴”。在文秀第一次出卖身体后, 水再次出现了。此时, 水象征着洗涤灵魂。而当文秀不断出卖自己的身体后, 水就从文秀的生命中消失了。直至文秀结束生命才重获“天浴”。可以看出, 水这个意象的每一次出现都与人物的命运息息相关。红苹果的细节也如此。在小说中, 红苹果只在文秀第一次出卖自己的身体后出现过。而影片中, 文秀每一次出卖自己的身体时都出现了红苹果。一如《圣经》中, 夏娃因禁不住蛇的引诱偷吃禁果, 《天浴》中的文秀也接受了这一次又一次的交易。

模仿媒介的不同决定了模仿方式的差异, 此外, 艺术理想的不同也对“诗”“画”艺术面貌的差异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莱辛指出, “在古希腊人看来, 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 而文学的艺术理想则是求真。二者审美追求的差异在小说《天浴》与电影也是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小说《天浴》是严歌苓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所创作的。在小说中, 严歌苓以极其冷静客观的笔触将“理想的外衣”下, 人性的丑恶与残忍揭露得淋漓尽致。

而电影《天浴》的导演陈冲则认为, 《天浴》是一个“极其动人和刻骨铭心的寓言故事”, 看重的是“潜藏在影片深处的那种自然与原始的朴素”。因此, 与小说侧重对人性丑恶面的揭露相比, 影片《天浴》显然更具一种清新自然的牧歌情调。为此, 影片对小说进行了一定的改编。其中最突出的是对藏人老金形象的丰富。在小说中, 藏人老金是文秀悲剧故事的见证者;而影片则大量补充了老金与文秀之间的情感纠葛, 使得老金更具有陪伴者与救赎者的意味。如, 小说中, 当文秀和老金牧马时, “文秀觉出老金两只手真心想去做什么。为这文秀宁可没有电影看也不愿意和老金共骑一匹马”。而在电影中则被改编为:独自去场部看电影的文秀在途中碰到暴风雨。大雨滂沱中, 老金高喊着“文秀文秀”, 驾马四处寻找。影片此处灯光暗淡, 唯独老金的形象成了银幕的最亮点。这显然是导演有意突出老金的形象, 也使影片因英雄救美而增添一丝浪漫感。

从小说《天浴》的跨媒介叙事, 我们可以看出, 由于模仿媒介、模仿方式与艺术理想的不同, 小说与改编电影有着各自不同的诠释方式。我们在对二者进行分析时, 应该客观对待因媒介属性不同而带来的不同艺术之间的差异性,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寻求二者之间共赢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莱辛.《拉奥孔》[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版。

[2]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9年版。

[3]严歌苓.《严歌苓自选集》[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

[4]姚尧.《云霞明灭或可睹——李安谈〈色, 戒〉》[J].《电影》, 2007年第8期。

[5]林燕, 里丰.《〈天浴〉洗染〈扶桑〉——陈冲访谈录》[J].《中国新时代》, 1999年第2期。

媒介产品的属性 篇2

广告投放者,可对其所投放的信息做综合的考量,选择适合自己宣传的媒介形式。以下是产品媒介策划书,欢迎阅读。

前言:雪糕冰品作为一种零食,他的消费群体一般都是以小孩和年轻人为主,这是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但小孩的消费一般都是由大人决定的,所以这次广告我们选择年轻人作为广告受众主体,一是因为年轻人比较追求时尚,喜欢个性的东西,再就是年轻人一般都会追求品牌,追求新奇的事物。因此在策划中我们采取市场集中化的营销战略,抓住年亲人这一主要消费市场,挖掘年亲人的购买潜力。

一、“随变”冰品市场分析

1、竞争对手分析

从全国范围看,蒙牛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伊利和光明企业的的冷饮事业,而伊利和蒙牛的二者对比,伊利的主要优劣势为:

重产品利润,轻产品份额,轻装前进,以产品调控为手段,追求最大的效益比,人力雄厚,主推产品,销售理想,市场整体稳步前行。

劣势:产能有限,品种不全,边缘区域开发明显不足,但没有形成一条连续的,贴近市场的销售战略。

而蒙牛的优势集中表现为:

重市场份额,让利于市场。推行本土化经营,讲究大手笔,大流通,大市场的运作,主导市场乡镇开发市场份额,社会占有优势明显,并形成了一套经验和运作方法,注重企业文化。

劣势:限制于产品技术开发,市场销售掌控能力不足

2、销售渠道分析

配送平台制:即与区域市场内规模较大、络较为密集的二批商(也称之为邮差)结成联盟,厂家提供微型冷库和送货车辆(以人力三轮车为主),并承担一部分冷库的费用和配送人员的工资,条件是加盟配送客户专营厂家产品。同时厂家为每个平台提供一个跑单员,并根据平台的冰柜等营销的数量和季节的不同提供1~4名冰柜管理员。

传统的状二级邮差分销模式:即厂家直接对区域内的上百家批发点送货,由其分销到终端的运作模式。这种模式成本低廉,风险较小,但缺点是管理间接,价格难于控制,对产品的研发要求较高,新品铺市依赖性较强,难以控制批发商的经营重心,无形中给蒙牛的管理提出许多艰难的课题。

3:消费者分析:

冰品的消费群体一般都是以小孩和年轻人为主,这是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但小孩的消费一般都是由大人决定的,所以这次广告我们选择年轻人作为广告受众主体

4购买潜力分析

雪糕是人们夏日里喜爱的冷冻品,无论是女孩子们还是男孩们都逃不出其诱惑性,但是买哪个品牌,就是商家竞争的焦点,对于雪糕这类的冷冻品,有些人害怕吃了伤胃或者长胖,但是年轻人有朝气,很多消费都是帅性而为,很多都是感性的消费,所以相比较而言消费动机更强,更有购买潜力。

5.产品特征分析

雪糕是夏季生活中人们非常喜爱的食品,最基本的特征是解渴,在炎热的夏天带给人一丝清凉。同时蒙牛“随变”雪糕是牛奶和巧克力混合制成的,口感好,味道香浓。是蒙牛集团的产品,质量有保证。

6.广告效果分析:除了本身的口感好,好吃外,还有就是借助雪糕名称“随变”,可以传达出时尚,个性,青春有活力的讯息。

二、“随变”雪糕广告战略以及广告重点

1、产品差异化战略:蒙牛在产品设计上,高屋建瓴,创造性地采取了两项举措:“一净”着眼于卫生,用的是“加法”,采取了一项足以载入乳业发展史的创举:建起了第一个奶车桑拿浴车间。“一净一稠”。“一稠”着眼于价值,用的是“减法”:添加了“闪蒸”工艺,在百分之百原奶的基础上又剔除掉一定比例的水分,从而使牛奶闻更香饮更浓。

质量优质化战略:在牛奶冰品安全管理方面,蒙牛更是强调“产品等于人品”、“产品质量的好坏就是人格品行的好坏”。

2、产品本土化战略:注重产品乡镇市场本土化开发

3、产品品牌化战略:除了产品本身的改造,还要给相应的心情披上一个相应的包装,不同的样式,只是一点小细节,或许就能给买随变冰激凌的人们带去一分关怀,把产品理念注入在产品品牌的过程中,让受众在接受产品理念的同时接受

了这个品牌。

三、广告诉求

广告诉求

“随变”雪糕作为蒙牛的一个品牌,其质量品质是不用怀疑的,他的美味是吸引人的主要原因;

借助“随变”这个特殊的名字,在广告中增加其的使用率,一味的强调可以让更多的人记住他。同时,“随变”还具有一定的时尚气息,诉求着其独特的个性,抓住了受众求新的特点。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逐渐炎热,雪糕必定会大面积的上市,要想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必定需要广告的宣传。作为推出的第一个广告,主要的吸引受众的注意,让他们记住他,因此,在广告中我们利用简单的情景故事诉求其名称的特色,比较容易拍摄,同时广告应诉求一定的故事情节,更能吸引受众观看。

四、“随变”冰品广告定位

1、广告对象定位:蒙牛“随变”雪糕冰品的目标是定位在年轻而有活力的人群,尤其年轻女性,因而在蒙牛冰品品牌内涵中加入一些年轻、活力的元素。而新的宣传定位需要一个独特的沟通载体。如超级女声是一档大众娱乐节目,在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中收视率和参与度都非常高。大量的市场调查证实了超级女声的栏目定位非常符合蒙牛酸酸乳的品牌需要。

2、与竞争对手的广告对比,伊利的品牌名称及它现在的广告更注重的是感性,一种心理上的感觉,蒙牛则是实实在在的,触手可及的,让你感觉到它的存在,是理性的感觉。伊利让你感受心灵的天然牧场,对时尚的追求,在纷繁混乱的都市中寻求一块净土,安逸、平和、细细的去品味,洋溢着青年男女的都市情怀;蒙牛给人的感觉是真实的存在,来自无污染的大草原,追求天然绿色食品,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为人们奉献更好的牛奶。

3、广告目的: 吸引受众的注意,, 引导生活,让产品品牌在无形中贴近受众,从而树立产品品牌形象,挖掘产品潜在购买力,带动产品销售,从而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五、广告策略

1、广告生活化策略:根据随心所变创作广告,把生活容入广告,用广告改变生活。广告的创作首先要贴近目标受众的生活,只有贴近生活的东西他们才有兴趣去看,广告才能起到所要实现的作用。在贴近生活的同时,还要注意引领生活。

2、整合营销策略:与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合作中,蒙牛酸酸乳改变单纯冠名的传统合作方式,而是更深入地形成栏目品牌产品的联动,全方位的整合营销,使超级女声和蒙牛酸酸乳紧密连接在一起;

3、系列报纸广告。选择都市报连续刊播,直接宣传产品。

4、促销活动。

5、采用电视广告、公车广告、络广告、广播的方式,同时赠送赠品。

6、策略建议:

企业品牌和产品共同作用互相扶持。采取企业力带动产品的方式运做。

在大中城市展开随变旗舰店活动,以推广随变冰激凌及蒙牛旗下其它产品为主要目的,并且打造一个人们休闲的场所。利用随便的常用性拉近与消费者的亲密度,给蒙牛旗下再填一类产业!想休息了,来随变坐坐!让最喜欢光顾冷饮店的孩子和年轻人增加对产品的熟悉度,、相信随变旗舰店打造成功,对随变冰激凌的打

造会发挥出双重甚至多重效应的影响力

六、广告预算及分配

1、投放的成本按照千人成本计算

2、媒体广告费用预测

(1)、报纸广告:都市报,晚报,晨报等都是每天发行最多的报纸。选择一个报纸连续刊登一个星期增加15%的知名度。费用控制在10万之内。

(2)、电视广告:先由一个地区的区域广告打红以后再推向全国市场。间段性晚上7:30到8:30之间达一分钟至一分半钟的广告。前期费用控制在30万之内。

(3)、公车广告:费用控制在3万之内。

(4)、络广告:间段性在黄金时段放置3个小时的广告就可以。费用控制在50万之内。

(5)、广播:这种听觉广告费用是最少的,费用控制在3万之内。

3、促销费用预测

(1)、赠品费用:在服务节当日,组织活动,让品牌给大众良好的企业形象,赠送印有“蒙牛,好品质,绿生活”字样的手帕,预计需要1000万个赠品,每6毛钱一个预算控制在100万之内。每位当场购买本公司保险服务的客户将获得一把印有“蒙牛,好品质,绿生活”字样的天堂伞,每6元钱一把预算控制在400万之内。

论教育的产品属性 篇3

教育产品, 是指教育部门和教育单位所提供的产品, 这种产品又称教育服务。对教育的产品属性的讨论是建立在公共产品理论基础上的。

按照公共产品理论, 整个社会产品分为三大类: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也称公共物品, 泛指公共行政组织或国家行政组织为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所提供的用于满足社会共同消费需要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它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 是指那种不论个人是否愿意购买, 都能使整个社会每一成员获益的物品。人们普遍接受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是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 如国防就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因此, 同时具有这两个特征的物品或服务为公共产品。与公共产品相反, 私人产品是同时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受益的排他性的产品, 如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品。介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产品或兼具二者特征的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

从公共产品的外延来看, 公共产品不限于物质产品, 如灯塔、公路等。一些由政府提供的非物质产品和服务也是公共产品, 如法律、规章、政策、基础研究、环境保护、天气预报、消防、社会保障、失业保险, 甚至有效率的政府本身也被视为是一种公共物品。一种物品如果具有非竞争性, 但又具有排他性, 称作排他性公共物品。比如收费电视节目。有些物品具有非排他性, 但又具有竞争性, 这种物品称作共有资源。使用共有资源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但是共有资源有竞争性。当一个人使用共有资源时, 他就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享用。如海里的鱼、环境和拥挤的不收费的道路, 这样就会造成“公地悲剧”。

2 教育的产品属性的界定——不同观点的争鸣

自从1954年萨缪尔森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区分开来并正式使用公共物品 (public goods) 这个概念以来, 经济学家对教育是否属于公共物品始终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例如伦敦经济学院的巴尔 (N.Barr) 教授认为“教育不是公共物品”;巴罗 (Robin Barlow) 教授在1970年的一篇讨论美国地方学校财政效率的论文中认为“教育是一个纯粹的公共物品”;公共经济学的权威阿特金森和斯蒂格利茨从教育被提供的方式来考察认为教育是“公共供应的私人产品”, 他们认为“教育如果不是被免费提供, 个人就必须像购买私人物品一样支付教育费用, 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是私人产品, 而不管其提供主体是政府还是市场”;公共选择理论的权威布坎南和萨缪尔森都认为教育是准公共产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维·罗森 (Harvey S.Rosen) 和范里安 (Hal R.Varian) 等坚持认为教育就是私人产品, 但是由政府提供与生产。

我国学者们依据公共产品理论对教育的产品属性进行界定时, 得出的结论也十分各异。综观已发表的文献, 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2.1 以教育服务提供方式为认定标准, 认为同一层次和类型的教育因其提供方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属性

(1) 厉以宁教授从教育的供给者和教育经费的负担方式来确认教育的产品属性, 认为我国现行的教育产品有五种类型。

①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

如由政府作为供给者所提供的义务教育、特殊教育、或以广播电视等形式进行的公共教育和国家公务员教育等。接受这些教育服务的人, 不直接付费, 而维持这些教育服务的费用则由政府的财政部门承担, 不享用这些教育服务的人也需要为此支付费用 (如纳税) 。

②基本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

如由政府投资建立的各类高等学校、中等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和政府提供经费的各类成人、学前教育等。一些人享用了这些教育服务之后, 至少就减少了另一些人对这些教育服务的享用。例如, 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甚至高级中学, 招生名额有限, 一些人被录取了, 另一些人就不能录取, 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则没有这种排他性。

③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

如某个社会团体、集体组织、协会或企业为自己的成员设立的学校和培训班等;某些由政府提供经费的学校, 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 在正常招生之外还招收若干自费生, 或设立一些自费班等。

④具有纯私人产品服务的教育服务。

如个人充当家庭教师、个人建立学校补习班、职业培训班等提供的服务, 这些教育服务之所以被认为具有纯私人产品性质, 不仅由于它们具有严格的排他性, 而且教育服务的一切费用都是由享用这种教育服务的人提供。按单位产品付费, 而提供这种教育服务的个人, 需要支付一笔创办费。

⑤基本具有纯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

与纯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不同的是, 如果个人在办学过程中得到一定数额的补助, 并且在收费过程中适当降低收费标准, 那么这样的教育服务可以被认为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

(2) 胡鞍钢也是从教育产品的提供方式来分析教育产品的属性的。他指出, 从公共物品的定义上, 也就是从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意义来看, 教育 (包括基础教育) 不能被视为纯公共物品, 甚至就是典型的纯私人物品。但是, 由于一定的制度安排, 包括政府的财政支持、法律对于普遍服务的强制性规定, 而使基础教育就具有了公共物品的性质, 所以, 他称基础教育是制度性公共物品。“并非由于基础教育是公共产品而实施义务教育, 而是由于实施义务教育使基础教育成为公共产品。”胡鞍刚的话包含了下面两层含义:第一, 基础教育并不一定是公共产品;第二, 实施义务教育 (即严格意义上的免费供给) 后, 基础教育才成为公共产品。

2.2 从教育产品的消费特征出发来界定产品的属性, 认为教育是准公共产品

袁连生博士认为, 教育在消费上同时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消费特征。从教育直接消费效用看, 教育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增加一个学生, 会降低原有学生得到的教育服务水平, 如平均受教师关注的程度会降低, 生均校舍面积、图书、仪器等教育资源会减少。在技术上学校完全有能力将教育的消费者 (如不付费者) 排除在学校或教室之外。因此, 教育的直接消费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从教育的间接消费效用看, 教育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使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产生正外部性效果, 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正是因为教育具有的间接消费的特征, 所以教育是具有正的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

2.3 以教育产品的外部性为认定标准, 对教育的产品属性的认定有两种观点

(1) 教育是公共产品, 但可以转化为私人产品。

劳凯声教授在《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一文中, 关于教育的产品属性作了如下的论述 (以教育的外部性为依据) :“教育事业作为公益性事业, 其目的不是为了谋求利益、获得利润, 而是为了造福于他人、社会乃至全人类, 是从文化、精神、体制、社会、环境诸方面开发人的潜能, 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各种基本条件的事业。教育这种特性使得它不可能通过纯市场的机制来有效地提供, 而必须主要通过市场以外的资源配制机制。因此, 教育是非营利性事业, 学校是非营利性组织, 它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同时“教育这种公共物品实际上还可以进一步转化为私人物品或准私人物品。”这反映了劳凯声教授在理论分析上所面临的困境:一方面承认教育是公共产品, 另一方面又认为教育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 所以提出了一种“转化论”来克服理论上的矛盾。

(2) 教育从整体上是准公共产品, 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的属性是有差异的。

王善迈教授在论述教育的产品属性时说:“因为教育具有巨大外部效益, 一个人接受了教育, 不仅受教育者可以获得经济的、非经济的效益, 同时社会也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与非经济效益”, 从维护社会“公平”的角度看, 教育是不可“排除”的, 因此“从整体上说, 教育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不同级别与类别的教育, 其产品属性特征不尽相同, 如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 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民办教育和非民办教育等等。有的更接近公共产品, 有的则更接近私人产品”。 在这里, 王善迈教授看到了不同级别和类别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产品属性, 这是正确的。但是, 王善迈教授对不同级别和类别的教育属性的划分, 是以教育的外部性程度为标准的。这和劳凯声教授犯了同样的错误即“教育具有外部性就得出教育是公共产品”的结论。

2.4 吴辉凡和许治认为, 教育具有介于纯共用品与私用品之间的混合品属性

“教育的性质界定应是兼具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性质的混合产品”。 由于公共经济学对混合品属性细分的量化指标缺失, 因此对于具有混合品属性的教育进一步的产品属性区分已不具独立的意义。

纵观以上的标准所判断的教育的产品属性, 我们就会发现那种在教育界十分流行的观点“教育是公共产品”是不科学的。实际上, 教育和其他商品、服务一样, 其产品属性依赖于选择标准的不同。教育 (即使是基础教育) 既可以作为公共产品, 又可以作为私人产品, 也可以作为准公共产品。如果政府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教育由政府以免费的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 那么此种教育就是公共产品。如果教育由市场提供, 且以交费作为接受教育的条件, 那么此种教育就是私人产品。若教育由政府或其他社会自愿组织提供, 政府只是负担受教育者的部分教育经费, 则此种教育就是准公共产品。实际上, 关于教育的产品属性及其判断标准, 许多经济学家已经作了相关论述, 只不过他们没有对教育的产品属性进行明确的分类而已。

3 研究教育的产品属性的现实意义——对教育市场化的反思

讨论教育的产品属性, 对于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如果教育的产品属性得不到清晰的界定, 我们就无法正确处理教育与政府、教育与市场以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通过以上的讨论使我们清楚了教育并不一定是公共产品。教育无论作为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 还是作为私人产品由市场提供, 都是实现教育目标的特定教育制度安排而已。因此, 那种在教育界中流行甚广的“教育是公共产品, 所以必须由政府提供”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当今政府作为教育资源的配置主体, 出现了一系列的弊端:

其一, 教育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国家财政支持的公办学校效率低下已经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公办学校的效率低于私立学校;其二是不利于教育多样化的发展。政府直接举办学校, 必然伴随着对教育的过多干预,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育多样性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盛行, 素质教育难以开展;高等教育“千校一面”, 从特定角度来看, 都与政府对教育的严格管制分不开。在政府提供教育效率低下等一系列背景之下, 教育界展开了教育市场化的讨论。

就教育而言, “教育市场化”是指办学主体通过某种市场机制来获得社会的教育资源, 以一种与政府途径相平行的市场途径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 为此享受教育服务的人必须缴纳一定的学费, 而投入教育资源的人则必定要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市场的有限介入既实现了一部分人的私益, 同时又满足了社会成员对教育的多元化需求。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政府提供的新的教育产品提供方式, 与政府所提供的教育不同, 教育产品市场化意味着把教育这种公共物品经过转化, 进入市场, 并通过市场运作来向社会提供。

市场化的出现正在导致教育的面貌发生变化:传统的政府包办的教育事业被打破;社会力量举办教育的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教育的规模、速度、质量、效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还促使传统学校的教育形式、内容、方法发生变化, 一种多元化的、更灵活的教育制度正逐步替代传统的教育制度, 向每一个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发展可能性。从这个角度理解教育市场化, 我们就应该对教育市场化抱有一种宽容的态度。

但是, 教育市场化并不意味着政府不对教育进行补贴, 无论是市场提供的教育还是政府提供的教育, 都具有外部性, 都需要政府的补贴。在英国、法国、美国和我国香港等地, 非政府提供的教育可以得到政府大量的财政支持, 但我国目前的各种社会力量办学, 不仅难以得到政府的财力支持, 而且还受到一定的歧视。加大对民办教育的补贴, 不仅有利于民办教育自身的发展, 而且民办教育作为与公办教育相竞争的力量, 它的发展壮大会在总体上激活我国教育发展的活力, 提高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 加大对非政府的社会力量办学的补贴, 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 也是教育产品属性的根本要求。但是教育市场化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能保证教育的公平? 又如何能保证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也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呢?

参考文献

[1]劳凯声.面对挑战的教育公益性[J].教育研究, 2003, (2) .

[2]萨谬尔森, 诺德豪斯.经济学 (笫十六版) [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体育服务产品的属性分析及流通 篇4

1 体育服务的属性

1.1 体育服务的产生与消费存在弱耦合关系

体育服务行为不具备与其他物质产品相类似的在时空上的先后顺序, 而是可以同时发生。消费者在进行身体的运动或体育医疗服务时, 消费行为是随着生产行为共同作用的。很显然, 这种情况下难以区分生产行为与消费行为有何种明显的时空界限。但是也存在例外情况, 假如借助现代信息网络通讯技术, 用录音录像设备将某些体育示范、体育教程、体育竞赛场景录制下来反复播放, 则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就存在明显的时空界限。因此这种情况下体育服务的产生与消费就存在着分离的属性。所以可以说, 体育服务的生产与消费既可以完全分离, 也可以有所联系, 呈现出一种弱耦合、松散耦合的联系。但是无论科技如何发展, 体育服务与消费行为间的耦合式不会断裂的。因为人类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在比赛现场可以体会到火爆的气氛, 这样的情绪完全来自人类群体之间的互动行为, 否则难以实现心理上的满足。可以看出, 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与消费间的耦合关系是不可能消失的。

1.2 体育服务兼具公有性与私有性

体育服务产品的特征也符合经济学的界定, 即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前者是指没有人可以把其他成员拒绝于体育服务产品的消费之外, 比如人们在家收看足球联赛实况转播, 几乎不必支付费用便可以看到节目, 因此这项服务不存在任何排他性。而后者——非竞争性, 则是可从边际成本的角度理解, 即增加一个观众并未对体育服务的成本造成影响。比如足球比赛增加了一名观众, 其他观众的观看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但是同时, 体育服务的私有性也很显著, 所谓私人所属的产品, 指的是体育服务所提供的服务或者产品首先在消费方面就具有明显的排他性, 一个客户的消费能够降低其他客户对相同产品的消费。另外, 此种服务是有偿性质的, 在享受服务时必须付出费用来购买, 其价格则由市场决定。

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 对于私有性与公共性来讲, 二者都属于体育服务产品的属性。体育市场化是体育制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因此在关注体育服务产品的公共性的同时, 其私有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属性。

1.3 在较高层次上满足客户需求

消费者对体育服务的消费主要是来满足自身高层次的需求。首先, 体育服务产品并非维持人类基本生存所必须, 不属于用以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消费行为。其次, 体育服务产品的消费属于带有享受性质的消费需求, 这种需求是发生在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的, 之后人们才能得以寻求享受生活、提高生存质量的消费行为。此时体育服务产品就变成人们的选择之一。只有在经济发展到达一定阶段之后, 这种需求才会被唤起。体育锻炼能够对人体健康的维持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方式方法, 从而有效延长人类的生命, 提高生活质量。从以上的论述可以得出, 体育服务产品的消费属于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 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

1.4 边际收益的降低

边际收益的降低来自微观经济学的学说, 对于体育服务产品的消费来说, 若想要在投入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增加收益, 就必须多付出劳动替代资本, 这样就能体现出边际收益递减的定律。从这个意义上理解, 假如体育服务价格提高了, 消费者可能会以价格较低的消费行为予以替代, 如果体育场馆收费很高, 消费者会倾向于选择一些公共场所或者社区体育场地进行锻炼, 因此从边际收益的角度考虑, 体育产品服务也应考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在制定价格时顾及到各方面。

2 体育服务流通的特点

2.1 推销的特点

因为很多体育服务是无法用有形的方式量化计量的, 因此难以用展示的方式让消费者所了解。消费者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以及其他人的评价来判定是否购买某种体育服务。这个特点为体育服务的流通增加了难度。体育服务的流通必须凭借自身的良好信用和标准完备的售后服务体系, 高质量的管理以及富于创意的广告才能吸引消费者。

2.2 直销的特点

大部分体育服务在产生的同时就被消费, 因此直销是其流通行为的另一个特点。体育服务产品无法借助中间商或者代理商进行代销, 也无法储存, 这样的特点造成了体育服务产品无法同时为众多的消费者提供, 因此限制了其流通的进程和规模。

3.3分散的特点

体育服务产品的销售方式与其他商品相比是单一的, 因此其生产与销售也带有分散的特性。消费者与体育服务的需求具有比较大的弹性和不确定性。并非每个人都会成为体育服务产品的消费者, 也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从事体育服务, 因此, 对双方的水准和条件也有限制因素, 这些都造成其分散的特点。

3体育服务产品的流通策略

针对体育服务产品的无形性, 购买产品的消费者自身的体会与认知就显得很重要, 是衡量服务的一个要素。而每个消费者对服务满意度的评价也有所不同, 此时可以将顾客的满意度等主观体验看作服务质量的衡量基准。而满意度其实来自消费者的服务期待与期待是否得到了满足, 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因此服务产品的流通首先要考虑消费者是否能够满足。无形产品可以凭借自身的诸如感受、体验、神秘性等诸多魅力来对消费者构成吸引, 一旦消费者被吸引, 体育服务流通就会得到增强。这就涉及到销售策略与营销理念的问题, 销售策略与营销理念是体育服务得以顺利流通的基石。服务的技巧化, 服务的文化含量、服务的关怀内涵、体育信息量的大小等, 都可以作为营销的内容去开掘。对于大型比赛, 由于场面宏大, 气氛热烈, 专业性强, 就可以从这些特点中去寻找促进体育服务流通的亮点, 而对于小型比赛, 由于场面与专业性无法与大型比赛相媲美, 就可以将趣味性作为服务流通的卖点。而对于消费者健身或者进行娱乐的体育服务, 则相应的专家指导可以大大提高消费者对该产品的信任度与认可率。

针对体育服务产品的不可分性, 体育服务其实是一个时间轴上的过程来实现的, 在服务过程中消费者拥有自己的主管体验, 体育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这种不可分割的特性是消费者在消费行为发生之前并不清楚自己将会得到何种质量的服务。服务的过程当中也是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互动的过程, 顾客对服务的主要体验取决于服务提供者的水准与态度, 服务提供者可以从这一点出发, 更多的关注顾客的实际需求, 用一个满意顾客的口口相传去带动其他潜在的消费者。口口相传的沟通效果是不容忽视的, 因为这是一个直接的过程,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抉择过程。客户期望的服务若被满足, 才会对其拥护和宣传。而这最终还是来自于服务理念的树立与服务意识的提高。另外, 服务提供者的专业素养也使顾客的信任感油然而生, 对顾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些都对体育服务产品的流通有比较明显的推动作用。

4 结语

我国体育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 继续培育和开拓体育市场是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动力, 是体育市场机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是关系体育事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本文从体育市场营销方面试图开阔体育市场经营者的思路和视野, 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希望对相关企业有所帮助, 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进.公共体育场馆的属性及其产品供给方式选择——公共经济学视角下的理论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2.

媒介产品的属性 篇5

“文化”一词有多种含义, 在不同的学术领域, 文化有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的特定含义。《辞海》中对文化的注释主要有:第一, 从广义来说, 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 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第二, 泛指一般知识, 包括语文知识在内;第三, 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文化一词的英文是culture, 该英文单词的最初含义是指“耕耘土地”。到了16世纪, 这个词的意思演化为“对心灵和智力的培养”。从19世纪初开始, culture的含义变得宽泛, 指“整体上的智力文明进步和精神文明发展”。再后来, 它不仅仅包括精神层面的活动, 而且包括民族或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

文化本身需要通过一定的文化载体才能具体呈现, 这些文化载体主要被称为文化产品。所谓文化产品, 人们通常认为是表达人类的信仰、思想、历史、风俗、情感、价值、审美、语言文字、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精神因素的物品或活动, 它像空气一样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圣经、佛经、教堂、庙宇、社区活动室、书刊、网络、古迹、民俗、电影电视、音乐戏剧、视觉艺术、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端午龙舟赛和春节爆竹烟花, 等等, 涉及范围极其广泛。

在进行公共经济学研究的时候, 理解文化产品的涵义需要重点把握一些文化产品的特点:文化产品能够将“象征意义”传递;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文化产品具有经济价值;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具有分离性;文化产品具有资本性特征, 等等。

二、文化产品的公共产品特征分析

(一) 文化产品的非排他性

市场上销售的唱片, 不付费购买便没有办法获得该唱片, 便被排斥在消费利益之外, 这是具有排他性。再比如收费的博物馆, 通过门票制度轻而易举地将不付费的消费者排斥在外, 也是具有排他性的。

所谓非排他性, 是指在产品的消费中, 很难将某些消费者 (比如不付费的或不排队的消费者) 排斥在消费利益之外, 这种困难可能存在于技术层面, 即技术上很难做到, 也可能存在于经济层面, 即经济上不可行。例如以无线信号发射的中央1台和中央2台的电视节目, 任何想收看的观众, 不用付出任何收视费用都可以收看到, 不被排斥也很难被排斥在消费利益之外。

(二) 文化产品的非竞争性

所谓竞争性, 是指消费者之间产生机会的竞争, 先来者获得机会, 后来者损失机会, 如果后来者想要享用同样的消费品, 需要再购买其它的机会, 即产生所谓边际成本。比如一个收藏家购买的一幅画作, 世界上仅此一次的机会, 被他所购买, 后来者损失了享用该画作的机会, 这就是竞争性。再比如, 一张老鹰乐队的经典唱片, 市场上有n个复制品销售, 当一个消费者付费购买了一张唱片的时候, 其他消费者便失去了一次机会, 但是还可以付费购买另一张同样的唱片, 产生边际成本, 当市场上的n个复制品全部都被购买完毕时, 机会就被竞争完毕, 再没有机会了, 所以当接近售罄的时刻, 竞争性增强, 往往市场价格会增高。

所谓非竞争性, 是指消费者消费某个产品时, 并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同时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的机会, 消费者之间没有机会的竞争, 每一个新增加的消费者的边际成本均为零。比如免费开放的湖南省博物馆, 一个消费者参观了该博物馆的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 接下来的若干个消费者依然有机会参观, 他们的消费质量是一样的。但是, 当消费者蜂拥而至, 导致博物馆的接待数量接近能力极限时, 就产生了竞争性的问题, 后来者将损失消费机会, 无法顺利进入博物馆。

同时, 讨论文化产品的非竞争性时, 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应当重视, 就是文化产品在历史纵向上的非竞争性。文化产品消费的方式可能是阅读、欣赏、聆听等, 这种消费不会将文化产品吃掉、用掉, 反而可能在人们的共鸣中强化了其文化价值。优秀的文化产品可以通过复制、收藏与保护等手段获得永久的生命力。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某一时代某人创造的文化产品加以消费, 并且不必担心它会在消费中立即消失。

(三) 文化产品中的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

1. 属于私人产品的文化产品

私人产品是同时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 其收益和成本可以基本内在化, 在图1中存在于右上角区域。书刊、音像制品, 这些都算是私人产品。一本书, 在市场上销售, 不付费的人是不能享受到的, 甲购买了这本书, 产权明晰, 产权所有者享有该私人产品的权利, 可以将其他人排除在外, 这是排他性;别人要想也享用这本书, 一定要再付钱购买, 随着消费这本书的人数增加, 边际成本总是不为零, 这是竞争性。根据市场法则, 这类产品由市场供给是有效率的。许多与流行时尚比较靠近的文化活动, 市场都有对其进行最优配置资源的能力, 政府不必介入。但是, 如果有文化产品产生负面的社会效果, 比如色情的文化产品、宣扬暴力血腥的文化产品、至瘾的文化产品、网络水军等, 政府还是要如同维持一般市场秩序一样, 加以规制。这并不违背经济规律, 而是弥补了市场失灵。

2. 属于纯公共产品的文化产品

纯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 在图1中存在于左下角附近区域。公共广播、公共电视就是比较典型的纯公共产品。居民个人如果拥有接受广播电视信号的装置, 很容易就可以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节目, 没有什么能够将某个居民排除在广播电视信号的覆盖之外, 这样做太难或成本太高, 不可行, 非排他性具备。另一方面, 一户居民享用上述的广播电视节目, 并不影响千家万户居民同时享用, 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 他们之间不产生竞争关系, 增加享用者并不增加成本, 边际成本为零, 非竞争性也具备。

3. 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文化产品

准公共产品没有纯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有些文化产品拥有非排他性, 但是非竞争性不具备, 例如开放性的历史遗迹、自然景观和文化活动场地, 它们是公共的文化资源, 任何不付费的消费者都没有被排除在外, 都可以享用;但是, 这些地方毕竟不是大胃王, 总会产生拥挤, 当产生拥挤的时候, 前面享用的消费者已经影响到后面的消费者, 拥挤到一定程度, 再增加消费者, 便需要增加成本, 增加提供更多的同质文化产品才可以, 边际成本不为零。问题是, 有些景观可以复制, 有些不可复制, 对于不可复制的那些文化产品, 就得想办法在技术上排他, 以解决拥挤问题。另一些文化产品拥有非竞争性, 但是具有排他性, 例如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剧院、有线电视等, 它们都有一个临界的拥挤点, 在未到达拥挤点前, 消费具有非竞争性, 增加一个消费者并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的利益, 也不会因此而增加成本, 边际成本为零。一旦达到拥挤点, 再增加消费者就会影响其他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 或者为满足所有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需要增加产品供给, 边际成本不为零。所以, 这类文化产品的非竞争性是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的, 确切的说, 这叫有限的非竞争性。这类产品, 在技术上很容易排他, 通常设有收费口, 或者即使不收费, 也设有限制消费者数量的出入口。

三、基于公共产品视角, 政府与市场的理论分工

(一) 纯公共性文化产品——政府供给

从理论的角度来说, 由于此类文化产品具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市场主体天然缺位, 所以应该由政府供给。完全符合这类标准的文化产品较少, 典型的例子有公共广播、公共电视。再比如, 某些文化遗产和遗迹, 也属于纯公共产品的范畴。这里的遗产和遗迹, 是专指一些排他难度大、又没有竞争性的项目。例如特殊地貌、典型的民俗风情等, 还有一些文物, 它们通常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所最为珍贵、价值无法估量的财富, 而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 则是整个国家和民族、抑或是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任何社会成员, 都可能处于本国本地的文物或文化遗产的荫庇之中, 非竞争, 也非排他。由于产权归属问题, 投入资金的规模问题, 以及投资与收益不对等问题等, 难以找到恰合的市场主体来提供此类文化产品, 政府成为承担责任的不二寄望。当然, 如果某些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技术上能够做到一定程度的收益内部化, 吸引其他市场个体参与完成保护职责, 当然也是好事, 那就另当别论了, 可以进行技术处理, 使之进入混合产品领域。实际上, 在公共产品领域与准公共产品领域, 确实存在着大量可以互相转化的区域, 到底如何在公共与准公共之间定位, 取决于具体国情和执政理念等。

(二) 准公共性的文化产品——政府介入

准公共性的文化产品由于其公共特性, 需要政府的介入。但是这些产品的混合属性决定了它们既具有鲜明的公共特征, 又可能具备一定的盈利空间, 私人部门可能能够通过经营这部分文化产品获得成本补偿并实现利润目标。因此, 这类文化产品的供给, 可以在政府适当介入下, 依靠市场机制, 发挥私人部门的效率优势, 动员社会的力量进行提供。对此, 一方面政府要确保公众对此类产品的可及性, 确保其公益性质;另一方面, 政府又需要容得下市场的舞台, 确保这类文化产品最有效的资源配置。在准公共性的文化产品中, 又有许多种不同的情况需要区分区分对待。

1. 一方面具有非排他性, 另一方面竞争性较强的准公共性文化产品——政府供给为主

该类物品的供给, 很难对不同的消费者进行区分并将免费搭车者排除在外。同时由于竞争性的存在, 使得该类文化产品的消费很容易拥挤, 影响后来者的消费。在这种情况下, 私人部门通过市场供给, 难以获得合理的回报, 从而造成该类文化产品的市场供给不积极, 所以政府有责任承担起该类文化产品的供给。如开放性的历史遗迹、自然景观和文化活动场地, 就属于这种情况。在许多城市都有这样地方, 年代久远的教堂、庙宇、戏台、宗祠、牌楼等, 散落于市区、街区中, 它们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需要保护, 人们需要这种典型的文化产品, 但消费又难以排他, 出于投资回报的考虑市场上没有理性投资人愿意出资保护此类文化产品, 它们需要政府出资履行保护维护的职责。

2. 一方面具有非竞争性, 另一方面具有排他性的准公共性文化产品——可以考虑市场配置

此类文化产品, 属于可以收费、群体共同消费的项目。由于可以将搭车者限定在受益范围之外, 所以投资方存在投资动力, 只要投资收益率达到一定水平。但是, 这里还需要具体区分一些不同的情况。

比如, 如果该项目前期投资巨大, 项目建成运行后边际成本递减, 这实际上具有自然垄断的基本特征。对于这样的文化产品, 虽然市场存在供给的动力, 但是不能放任由市场配置, 而是应当成为政府公共定价行业或者由政府兴办事业, 至少政府应该予以有效地规制。因为, 这些项目如果任由市场配置, 垄断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譬如广播电视产品的供给, 广播电视设施前期的投入巨大, 一旦建成, 后期的垄断市场收益可观, 该行业的市场投资动力很大。政府掌握该行业的投资, 适当允许私人投资, 并且有线电视节目收视收费定价采取公共定价, 允许广播电视广告的市场化等。

再比如, 如果该项目的前期投资巨大, 项目建成运行后需要不断注入资金, 边际成本始终具有一定规模, 这样的文化产品, 市场投资压力大, 必须靠高收费才能满足市场的投资收益率的期望, 这使得消费者的消费受到抑制, 福利受到一定损失。而假如这种文化产品从社会效益角度考察属于基本文化需要, 譬如图书馆, 最初建设时需要一次性的高额投入, 建成投入使用后, 还需要不断注入资金, 充实馆藏, 维修维护, 私人部门对此难以承受, 而且图书馆具有基础文化意义, 应该面向大众。如果该项目按市场规则定价, 只能实行高收费弥补成本, 则结果只能针对小众, 满足不了大众要求。如果这样, 又会产生收益率低问题, 市场投资动力不足。总之, 政府责无旁贷地应该介入此类文化产品的配置, 采取低价、免费等福利性措施, 使之成为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之一。

还有一种情况, 有些项目前期投资规模适中, 投入运行后也需要不断的资金支持, 私人投资能够承担得起, 采取市场定价、市场运行, 完全能够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率, 市场投资动力强劲, 这类文化产品便可由市场配置, 政府可以让位于市场。譬如电影院、剧场, 市场能够高效配置资源, 政府何乐而不为?对此类文化产品采取市场配置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 它可以保证高效率, 发挥市场对消费者需求反应灵敏的优势, 及时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

四、如何理解政府提供文化产品

提到政府提供带有公共性质的文化产品, 这并不是指政府一定要直接兴办、直接参与生产文化产品。确切的意义应该是, 政府采取多种提供方式, 既可以直接兴办、直接生产, 又可以, 而且更多的是政府通过间接手段提供。

(一) 政府购买, 企业生产

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通常都是政府出资, 由市场上某些建筑企业、安装企业来承担建设, 而并不是政府自己作为建筑者组织人力、购买材料进行建设。再比如, 许多文化演出团体, 属于企业经营, 政府可以与之签订购买演出合同, 每年购买演出若干场次, 作为提供给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内容。

(二) 政府特许经营

通过特许经营权来经营文化产品已经有很长的历史, 例如在欧洲很多国家, 广播电台都是使用这种形式。

(三) 政府资助

考虑到某些公共性文化产品的社会收益与市场收益不对称, 政府可以对提供这些产品的企业给予经济资助, 以确保其提供有益的文化产品。比如, 政府对高雅艺术院团、京剧院团的培育或保护等。

(四) 政府其他政策支持

对于一些需要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 政府可以采取税收优惠、金融担保等政策措施, 吸引投资, 扶持经营, 达到产业布局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早产儿家庭护理要点下一篇:企业财务制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