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自由教育思想

2024-11-02

西方自由教育思想(精选5篇)

西方自由教育思想 篇1

摘要:五四时期,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自由主义者大力宣扬民主思想, 力图建立一个自由主义宪政国家。本文重在从以卢梭、杜威分别为代表的法兰西激进民主思想和实用主义的西方政治哲学思想角度来分析其对五四自由民主观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西方政治哲学思想,陈独秀,五四自由主义民主观

伴随着文艺复兴而兴起的西方自由主义推动了西方现代国家的兴起, 中国五四自由主义民主理念借鉴了法国卢梭的自由主义民主理念和美国杜威的实验主义等西方政治哲学的思想并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四自由主义者对民主的含义理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权”、“平等”;二是“法律上之平等人权伦理上之独立人格, 学术上之破除迷信, 思想自由。”1对于前者来说, 主要借鉴了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卢梭在他自己的论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中都重点论述了人类的平等问题。他认为要实现人类自由必须以实现平等为基础。应该使人尽量的平等, 特别是财产的平等, 只有人民与主权者的统一才能建立真正的国家主权, 社会契约的宗旨是“要寻找一种结合的方式, 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 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的自由。”2

如何借鉴西方的民主制度并且又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摆在五四自由主义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而以卢梭为代表的法国式的民主主要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正好契合了五四自由主义者的心理。

陈独秀对法兰西式民主大为赞扬, 不断学习法文, 翻译了许多法国激进民主主义论著, 于1915年在《新青年》撰文《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 指示出那一时期新知识界对西方民主要坚持的选择方向。在《新青年》同期刊载高一涵的论文《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 与此同时, 他更是鼓励青年人吸取卢梭的“天然自由”精神, “欲政府不侵我民权, 必自具庄严尊重之风。”3五四自由主义者把民主理解为人权与平等, 正确理解出民主最初的含义, 这对于当时深受压迫的不平等与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权利的中国青年产生了很大的惊醒作用。

对于第二种含义, 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理念是与独立的人格和法律保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洛克认为, 政府权力的存在就是保护个人私有财产, 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实行法治。这样, 政府的权力才能受到限制, 人民的自由、生命、财产权利才能得到有效地保障。孟德斯鸠则把重点放在关注言论自由方面, 将它作为政治自由最重要的标志。“要享受自由的活, 要保全自由的话, 也应该使每一人能够想什么就说什么。”4

以上是从“民主”的表面含义来理解的, 而民主的本质则是一种社会制度。“民主”在五四自由主义者那里有时被界定为代议制制度, 即杜威在五四时期宣扬的“民治主义”, 该制度被认为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1919年5月, 杜威在中国的“五大演讲”引起了轰动。《每周评论》刊发了他的《美国之民治的发展》, 受其影响, 五四自由主义者对民主的理解也开始转化。在其演讲中, 杜威对“民主”重新解释, 超越了传统自由主义对民主的认知, 将民治主义分为政治、民权、社会和经济四个方面的民治主义。杜威在其北大演讲《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中, 指出, 自由主义本质是增进自由、平等, 而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法国大革命却与之相反——增进不平等。种种劳动界的不平等不是由于不自由而恰恰相反是太自由的原因而导致的。所以应该干涉自由, 给自由一种限定范围, 以保证自由与平等并存。

鉴于杜威影响, 陈独秀在1919年11月发表了《实行民治的基础》, 它是以杜威的民治理论为基础, 对民主观念和民主制度进行重新阐释。他认为, 民治主义的原意是只是与专制主义是相对立的政治单方面的。而随着社会的进步, 其含义也逐渐得到了发展, 逐步由政府的民治主义扩展到社会、经济、道德、文学、思想等各方面的民治主义。这种“民治”式的民主观念与反对君主制度的民主相比, 内容更为复杂丰富, 其核心意义在于“经济平等”和“多数支配”。

从严复引进西方自由主义以来, 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西方自由主义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五四自由主义者没有“尊孔复古”, 而是吹响战斗的号角, 直接宣扬西方的自由主义民主, 唤醒了中国人的觉悟, 实现了民族解放。他们引进西方自由主义理念的政治哲学思想宣扬其民主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五四自由主义的民主观也为资产阶级民主向社会主义民主转化准备了条件。

参考文献

[1] .新青年.第二卷第4号, 1916年12月1日

[2] .[法]卢梭著, 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第23页

[3] .袁伟时: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第120页

[4] .[法国]孟德斯鸠著, 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第322页

中西方音乐教育思想比较及启示 篇2

在当前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的基础教育改革中,音乐教育是学生索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我国音乐教育的科学研究方面却进行得比较缓慢,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比较当代中外音乐教育思想及目标,找出差距,从而借鉴和改进我们的音乐教育。

一、西方国家的音乐教育观

所谓教育观,是指人们对教育的功能作用、教与学的关系以及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等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教育观左右教师的教学活动,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而学校音乐教育的基本思想反映音乐教育界对音乐教育本质、功能、任务等基本问题的认识。

美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始于1938年。新世纪美国学校音乐教育观的主要内容是:1、将音乐教育的价值上升为人类交流,增进世界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的一种有力形式。2、超越学科本位,把音乐教育视为多种文化的结合体。学校音乐教育不是把音乐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放在首位,而是把音乐的学习看作是对广义学习过程的学习,通过学习音乐让学生了解学习的过程,学会学习的方法。

在日本,最能代表日本音乐教育思想的是日本教育家、小提琴家铃木镇一。他的音乐教育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音乐启迪心灵的作用。2、铃木认为能力不是天生固有的,任何孩子都可以培养成为有高度才能的人。3、他认为开发孩子在音乐方面的能力,使之达到最高水平,则孩子其他方面也不会差;4、铃木还强调应在孩子一出生时就开始早期教育,早学是发展小孩子特殊才能的第一条件,假如在小孩出生后就进行正确的教育,那么以后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

德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的欧洲国家。重视音乐教育的文化传统使德国成为学校音乐教育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自80年代以来,德国的音乐教育有了很大的改观。除了延续和发展以往的“在音乐中教学”、“听力教育”、“综合美的教育”等,还表现为:l、音乐教育中的文化观点。将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把学校音乐教学作为愉快的学科来认识和对待,去研究音乐的规律性,并利用这种规律性来认识和揭示音乐,去开展音乐教学活动。2、音乐教育研究的多样性。提倡学生积极参加音乐实践,在实践中学习音乐和认识音乐的教学方法。

二、西方国家的音乐人才观和质量观

所谓人才观是指人们对培养什么样人的认识和看法,是教育思想的核心问题。它反映的是社会对人才质量的基本要求。表现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质量标准。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目标是建设一种生机勃勃的音乐文化和一代经过启蒙的音乐观众。这个目标也就是通过对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教育造就一个能够促进音乐艺术进步和繁荣的社会。在整个社会的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音乐教育是成为音乐事业得以良性运转韵关键动力。日本战前的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教化,“德育”是音乐教育实施的主要目标,通过“唱歌”的方式,透过歌词进行道德教育。而战后的日本音乐教会理念犹存,只不过已经转化为通过音乐教育实现“美育”的目的,强调“表现主义”。德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到60年代后期,就总体目标而言,音乐教育的目标已经逐步从“面向艺术作品”过渡到“引进到音乐文化之中”。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单一的通过学习音乐进行道德教育,而是通过课堂学习音乐,创造一个可以由学生自己判断、自己决定的生活氛围,让学生能积极、广泛地参与到音乐文化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索和研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培养对音乐和音乐生活的认知性的理解。

三、西方国家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法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由教育对象、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并且集中体现为教育教学模式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过程的总称。

在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众多模式中,如下几种占有主导地位:即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和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等。上述几种音乐教育模式虽多系外来的,但由于与美国的实际结合紧密,早已被兼容、吸收成为美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当把它们看作是美国式的音乐教育模式。在美国学校音乐教育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主题——“创造”。他们认为以创造为主题的音乐教育模式必定是鼓励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创新的模式,而决不是要学生只作被动地模仿的模式。日本战后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现为多样化,各级各类学校并不严格遵守政府颁发的指令,而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在以下三个方面是一致的:1、对音乐作品构成要素的学习和了解。2、对学习经验的重视。3、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日本在音乐教学方法方面,从开始由老师主导的教学转向对学生自发性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日本的音乐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扩展到课外音乐活动,同时,它还十分强调“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艺术享受和身心愉悦中、充满兴趣地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巧。德国学校音乐教育同时包含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两个方丽。在课堂教学中,音乐作为普通学校的必修课,除了课时的保证以外,主要通过以下两点来得以加强:一是音乐教师任教资格的严格规定。二是音乐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在德国新的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扩展了,单纯的机械性练习大体为美学意识和音乐固有的情感优点所取代,多年来以唱歌为中心的音乐教学被否定,取而代之的是多方面的音乐欣赏及创造音乐能力的培养。德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课外活动——即学校音乐生活,相当数量的学校中全校有一半学生参加了学校的乐团、合唱团、课外活动小组的音乐活动。学校音乐生活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也不仅仅是培养少数的音乐人才,学校音乐生活所创造的全体师生及全体社会参与其中的文化氛围,事实上展现了德国音乐教育更广泛的目标。

四、对我国音乐教学的启示

1在音乐思想理念方面需要完善与深化

西方国家很早就把“美育”、“创造”等主题融入了音乐教育中,而我国在近年来才把美育正式列入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强调作为实施美育重要内容和途径的音乐教育的地位举足轻重,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而且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中,“美育”、“创造”等思想也缺乏明确的、巩固的位置和具体的教学措施,对音乐教育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还需扩展和丰富。

2.在音乐教育目标方面以培养教育人为目的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没有音乐的人是不完全的人,这在上述各国的音乐教育中都强调了这一点。还有一点就是,在其他各国的音乐教育中,技巧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我国往往是把音乐教育认为是一种技能训练,没有使学生充分感受与积累音乐经验。其实鼓励学生创新、独立思考才是音乐教育的真谛。音乐教育的对象也不应单是学生,而应是社会上每一个人,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目的的。

3.在音乐教育模式与方法方面要注重学习借鉴、综合创新

要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方法。从各国的教育情况来看,各具特色,但也有相互吸收的痕迹,比如美国,实际就是在融合了各类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有本国特色的教育模式。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发展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不可排斥他人的经验,闭门造车,也不可圆囵吞枣地全盘接受。我们需要总结和创造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法。

4.音乐教育学术队伍与师资培养、教材、教法方面

西方自由教育思想 篇3

一、宪政的三要素

宪政的三要素是自由、民主和法治:自由, 也即“人权”, 指宪政根本目的是保障个人的人身自由权利、政治自由权利等各项权利。民主, 就是“权力属于民众, 少数服从多数”, 其所指出的是权利的归属和行使规则。法治, 即依法治国, 指国家权力的运行, 政府及个人的行为都遵循法律的规定, 以法律作为社会运行的最高行为准则。这三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有机统一于宪政这一政治状态之中。

二、西方现代宪政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0世纪, 西方诸国由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阶级斗争、民族斗争日趋激烈, 各种法学思潮和法学流派兴起, 尤其是以美国庞德为代表的社会法学派和实证学派的影响不断扩大。西方国家再一次掀起了制宪高潮, 仅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28年的十年间, 就产生了二十多部宪法。这个时期代表性的宪政学家主要有伯林、阿伦特、哈耶克、罗尔斯等, 他们在全球化及世界史的语境下, 不断从西方文明史的历史深处去挖掘民族国家以及后民族国家时代急需的宪政资源。

三、现代宪政中的自由、民主和法治思想

(一) 自由思想

1.对人权的保障

《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人权和基本自由欧洲公约》、《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公约》以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等一系列国际性人权公约, 已经成为公认的人类道德标准, 使人权保障获得了国际法意义上的支撑。有些国家奉行“福利国家”政策, 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社会福利、社会教育、社会保险等法律, 基本构成了社会人权立法的完备体系。

2.自由的公众舆论

公众舆论首先是一个政治范畴, 它不仅流淌于公众之中, 更是牵系着“公共事务”。在19、20世纪的科技使近、现代传媒出现之后, 自由的公众舆论更是市民社会的利益及意愿多元化的公民们形成公意进而赖以达成政治共识的重要渠道。在这个时期, 西方各国以法律制度尊重和保护自由的公众舆论, 拓宽公民的自由表达空间。

(二) 民主思想

1.“全民公投”

20世纪后期, 西方宪政生活更趋民主化, 人民主权开始诉诸于直接表达民意。“全民公投”是人民直接参政的重要形式之一, 人民通过直接投票对诸如创制宪法、议会的去留、政府的基本政策以及与外国建立重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关系等关涉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进行裁断。

2.确认国家主权的相对性

国家主权的相对性体现在:一方面, 国家主权大都在宪法上设置归于人民, 不得侵害私人权利领域, 因而它的范围是有限制的。另一方面, 传统的绝对主权原则已受到限制, 强调国际间的相互合作, 遵守国际条约和惯例。不少国家宪法规定, 为了保卫和平和实现国际合作等目的, 可以在国际交往中限制或转让本国主权。

(三) 法治思想

1.宪法至上

始终贯穿“宪法至上”的理念, 维护宪法的权威。法国1958年宪法规定设立宪法委员会的机构, 以事先审查议会立法的方式, 履行违宪审查的职权。美国赋予联邦最高法院以事后审查的方式, 执行违宪审查的职能。德国则于1951年建立了独立的宪法机关—联邦宪法法院, 以防止滥用宪法并解释宪法, 即确立了具有德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

2.行政权力的加强

这个时期西方各国的议会主权受到削弱, 行政权力不断扩大和加强, 行政干预立法、授权立法或委任立法日益增多, 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由议会转向内阁, 三权分立原则已被突破。法国1958年宪法将议会制共和国改变为半总统制半议会制共和国, 总统成了国家机构的核心;英国国会的黄金时代早已成为昨日黄花;而美国总统颁布的行政命令就是法律;联邦德国基本法开拓性地确立了有关政党的组织活动原则, 将政党确认为宪法机构。这些对于发展和改革西方宪政, 具有深远的意义。

3.地方自治权的保障

西方国家除美国外, 大都呈中央集权而地方政府“弱权”的政治势态, 尽管在宪法上也承认地方政府的独立地位, 却鲜有具体而有效的宪法保障措施。1985年《欧洲地方自治宪章》及《世界地方自治宪章》通过后, 地方自治或地方分权的积极价值才受到西方各国认真地对待, 并被确立为宪政国家不可或缺的支柱性制度之一。总体而言, 现代西方国家都从人权保障和人民主权实现的角度, 重新凸显地方自治或地方分权的主题。

4.“司法国家”

西方各国大都认同作为法院裁决具体案件的规范性前提必须符合宪法, “司宪机关”有权监督议会的意志即立法是否遵循宪法的意见, “司宪机关”亦相应地成为宪法“统治”民意机关的常设机构, 根本上消除了立法权实际上高于宪法的“权大于法”之人治因素。这样一来, 一切政治问题都可以通过“司宪程序”的方式而得以终极地解决, 民主国由之升华为名副其实的宪政国, 成为“司法国家”。

结语

自由、民主、法治等思想的火焰, 燃烬了愚昧和不公, 涅槃出西方民主宪政的丰硕成果。我们这个时代艰巨的宪政任务是宪政建设的功能定位与政府执政理念和制度安排中的价值取向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西方现代宪政思想中不断汲取能量, 强调宪政与法治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价值与意义, 自觉地使宪政建设与现代化进程有机地融为一体, 使我们的社会发展蓝图在宪政框架内积极稳妥地变成社会现实。

摘要:以宪政三要素“自由、民主、法治”为视角, 对现代代表宪政学家们思想学说的梳理与阐释, 总结出西方现代宪政思想的内在理路、构成核心与合理内涵, 重点论述西方现代宪政思想中所蕴含的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精髓。

关键词:西方现代宪政思想,自由,民主,法治

参考文献

[1]何华辉, 李龙主编.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宪政建设[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2]白钢, 林广华.宪政通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3]贺卫方.宪政三章[J].法学论坛, 2003.

[4]黄基泉.西方宪政思想史略[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

西方自由教育思想 篇4

【关键词】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比较 启示

作为人类社会一项普遍的社会活动,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历史教育等名义下进行了大量的实质性工作。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世界各国之间在广泛地开展经济、科技、文化方面交流的同时,不仅没有淡化思想政治教育,反而更加重视,积极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强化本国的意识形态。面对着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大背景和强调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国内环境,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传统的知识、经验和理论已远远不够。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实践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性规律和共同本质的认识,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新,对于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我国与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可借鉴性比较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模式的比较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呈现多样化的状况,除了理论的灌输之外,还有大量的实践活动和环境熏陶感染教育,实现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综合。而从总体上看,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隐蔽性更为突出。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强调“隐蔽性”和“渗透性”,它们往往在公民教育、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等五花八门的名称下做大量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们的思想教育一再声称不谈政治或淡化政治,而冠之以“人类美德”“社会责任心”“自由社会的公民”等中性词语,表面上很少有政治性成分,但实际上是把政治性以隐蔽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美国大学的德育教育表面上只强调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精神、守法精神和健全人格,并且积极进取的公民,其实质就是为了使学生遵守法律和忠于美国制度,是社会政治制度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政治性的要求以隐蔽的形式表现为爱国精神和守法精神。除了说理外,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大量的环境熏陶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其政治制度。隐性渗透式的教育运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国家的建设成就,寓教于乐、于文、于游等,如:美国的爱国教育就是力图激发生活在这个国家中的人特别是青年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从而为这个国家而奋斗。而这种教育主要是通过美国的成就教育和西方文明史教育实现的,实际上它主要表现为极其重视历史教育。美国的小学讲历史故事,中学讲历史事实,大学讲历史理论。大学必须开三门理论课:美国经济发展史、美国政治制度发展史和美国外交发展史。美国有一法律规定,美国的中学生有三门或以上功课不及格才不能毕业,但如果历史课仅一科不及格就不能毕业。这种爱国主义教育其实不只是道德意义的公民教育,而更重要的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的愉悦性、知识性、多样性和潜隐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特别注重传统的灌输方法,主要是向人们灌输社会主导思想意识和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这种理念的灌输在手段上缺乏灵活性。国家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机构,在各级教育机构设立专门的课程,通过专门的人员,划出专门的教育时间,对各类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中,特别注重对青少年的正面教育,这种教育往往都要经过周密的计划、组织和安排。正面的、统一的显性教育可以调节所有社会机构的德育作用,合理利用德育资源,从整体上抵制消极因素的副作用,推行统一的民族价值观,促进学校德育时代化,培养忠诚于民族的人才。这种显性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优势,也恰恰是不足所在,容易引起教育对象逆反和厌烦的心理,不利于教育对象自我和自觉教育能力的培养。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教育模式的比较

思想政治教育从道德观念的建立到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视培养人们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认知判断、推理能力的发展,以及意志、独立自主精神和平衡人际关系的协作态度的形成。一般按照“设置场景——引导角色进入——体验选择”的模式进行,通过把教育对象置于一定的情境,帮助他们掌握认识的方法,提高处理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稳固其思想的基本思维模式,使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地判断和解决问题。在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不仅会掌握学到的知识和规范,而且具有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觉性。如自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各国普遍开设劳动课,规定和安排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参与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宗教仪式和政治活动。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点是“轻理论,重行为;轻说理,重管理”。一方面把一些具体的、实用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规则通过课堂教学灌输给学生,另一方面更强调课外活动,如:通过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咨询活动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鼓励学生个人申请、组建和参加学术、文化、宗教、政治等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就有六百多个供学生活动的俱乐部、学会和协会。美国的学校同时把走出校门、投入社会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具有社会发展和政治意义的活动和服务性活动,如保护环境、参加竞选、反对战争、保护民族利益、扶贫救困、扶老助残、公益性义务服务等。美国大多数学生都自愿参加这些活动。为保证活动的连续性、实效性和制度化,有些州还通过专门法案,并拨专款进行支持和推行。政府同时建立了跨学校、跨地区的联盟,指导、协调社会实践活动,为活动创造外部条件,提供服务。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重视“认知”和“情感”,而且十分注意“行为养成”,校内外活动互补互动、相辅相成,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课堂上对理论内容的灌输,很少考虑教育对象的实践能力,也很少关注教育对象的行为养成,虽有教育对象的实践参与活动,但一般都流于形式,并未能真正将国家的主流思想意识渗透到教育对象的心中。这样不但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反而造成了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化模式的比较

西方各国在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各学科之间,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相互配合,强调政治社会化,形成一个辐射全社会的全方位的思想教育网。

首先,在西方学校中,从专业课程、课外活动到管理服务都承载着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在一些西方国家中没有专设思想政治课,但设有许多相关的科目,而且很注意在各学科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如: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要求上心理课,理工农医等工科学生最少也要修一年社会科学的课程。美国的高校要求每一门主修专业都应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学习和研究,激发学生去思考与专业有关的社会伦理问题,学生在每门专业课学习中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很多专业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职业道德考试。

其次,西方国家除学校、家庭外,还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有: 宗教的力量,通过宗教将西方国家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神圣化,把民众的宗教信仰转化为对政府的顺从;社区和社会工作体系,特别是志愿者服务的开展;中介组织和社团,这是联系社会个体和社会成员的桥梁;政党活动;大众传媒,包括电影、电视、广播、电脑网络等,宣传官方的政治道德信息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去影响公民的政治倾向;其它方面,包括科研机构,企业文化,还有在美、法、德等国家的“国家服务体系”中的民事服务部门等。

再次,注重营造环境,形成合力。在校内完善制度,优化风气,加强校报、广播、影视、网络建设,美化校园环境等;在校外普遍设立纪念馆、博物馆、弘扬民族精神风貌和宣传道德理念的标志物,以及举办具有暗示效果的活动等。如美国南北战场的遗址在告诫人们要珍惜和平,航天博物馆等地方也在灌输美国的价值观。这种环境和场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体现着“美国精神”,许多学生正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接受了无形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和综合性使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割离式的,主要由宣传思想工作部门承担,即使是学生教育中有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参与,但往往缺乏协调性,难以形成合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班主任和政治课老师的事,并且政治课老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而只是充当知识的灌输者和应试能手的培养者。学校没有注意环境的熏陶,社会则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完全推向学校,没有很好地把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导致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四)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和内容上的分层模式的比较

西方许多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都是分层次的,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这样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美国以《独立宣言》、《解放宣言》和《宪法》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人的社会化全过程的内容,并且用法律的形式加以强化,用渗透式的方法使之认同、接受。宣扬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的同时,把“做一个好公民”始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极其重视社会规范和社会责任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理想的升华具有牢固的基点。道德教育主要在中小学阶段进行,大学阶段则主要以知识性教育为载体,通过大量开设各种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他们所提倡的价值观。另外,即使是同一教育主题,根据人的认识发展不同阶段,其内容和形式亦是既相衔接又相区别的,如爱国主义教育,小学阶段讲故事,做游戏,中学阶段讲历史,参观博物馆、白宫,旅游等社会实践活动,到大学阶段讲理论。这样,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人生观便由浅入深渗透到人们的脑子中,并不断加以强化,最终达到根深蒂固。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调向学生灌输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用共产主义理想来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在目标、内容上没有层次性,不论什么年龄段,什么文化水平的教育对象一律以此来要求,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与教育对象内在要求产生错位的现象,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目中无人”,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空洞的灌输和运动式的口号宣传上,出现了“理想高尚,行为失范”等道德悖论。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目标上应当有层次性,要确定适当的自由度,在“实然”与“应然”之间,形成大众化的核心和基础层面,并遵循“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原理,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层次。在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树立远大理想与信念的同时,也要把理想落回到人的现实生活中,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人们树立爱国心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负责,为最高层次的共产主义理想打下坚实的思想根基。

二、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传统基础上,逐步向综合化发展,形成多元趋势,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在这种模式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将综合化作为一种主要发展趋势

所谓的综合化发展趋势,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都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就其内容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同其他任何一门新兴科学一样,是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在新世纪的发展,要求其既突破和超越自身学科,又要不断吸收和运用哲学、管理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社会学、教育学、人才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以促进理论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保持生机和活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再是单一的党的方针、政策和任务等,还有那些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在内的涉及人的素质、人的实践能力、判断能力等相关内容。就其方法来说,多种多样的新旧方法相综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系统。我国的传统教育法仍然是新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同时应大量运用隐蔽性的教育方法,并且根据目前网络广泛普及的现实,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是21世纪的一个主要方法。就其途径而论,一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去,与各种管理,如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及各项社会管理实现一体化,这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一体化将有力地克服过去传统教育分工的局限,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和经济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向业务、经济领域的渗透,与各种管理、服务相结合,使它们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齐抓共管,在学校教育的同时,多层次发展,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要将渗透式教育作为当下的应有方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面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发生的巨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问题日益凸显,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暴露出诸多弊端。因此,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笔者认为,渗透式教育应成为当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相比,渗透式教育主要有隐蔽性、间接性、渐进性和广泛性等特征,而渗透式教育的主要方法又有环境教育法、媒体教育法、活动教育法和管理教育法等诸种。环境对人的个性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会对人的思想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成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社会环境的大课堂无时无刻不在教育着人们。而文化则是一个重要载体,它是一个社会或一个群体长期积淀的成果,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人们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熏陶、感染,改变行为,提高思想觉悟。通过创造扶正祛邪、除恶扬善的良好社会环境,通过加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设施建设,利用传媒社会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影响大、适时、快捷、效果好等优势,唱响主旋律,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鞭挞社会丑恶现象,传播科技文化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形成合力,帮助教育对象实现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的有机结合。同时,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之中,如企业文化、村镇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等,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较好地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从而使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另外,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理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终极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在这一点上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了高度的契合。因此,良好的管理是上述渗透性教育方式得以良性开展的前提,其本身也是最好的教育载体。有必要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们的种种要求加以条文化、规范化、制度化,寓教育于政策、制度、纪律等各项管理之中。

(三)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性化,把“以人为本”作为中心理念

当今的社会,人本主义已成为世界思想教育以及全部教育思想和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为了禁锢人和束缚人,而应是以教育对象为本,帮助他们构筑精神支柱,创造条件促进他们的人格提升和全面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不再是单纯的管理和控制,而是人性的唤醒和个性的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以人为本,根据教育对象的整体需求,在尊重他们个性自由发展的前提下,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意志力、判断力,以及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亲和力和独立人格;在方法上强调以引导启诱、正面说服和奖励表扬为主。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不是灌输客体,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将社会的要求转化为教育对象的自我要求,并内化为教育对象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正是教育的人性化,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前所未有的新功效。

【参考文献】

[1]马奇柯.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04):77-80.

[2]郭耀红,张磊.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前进,2005(04):45-46.

[3]邵建防,罗骋.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4(08):125-126.

[4]房广顺.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启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06):1-6.

西方自由教育思想 篇5

关键词:自由教育;解读;专业设置;新走向

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神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大学的理想》是由纽曼于1851年任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时所发表的一系列演讲组成的,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书中主要阐述了他理想中的大学。他所处的时代,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不断增加,新大学运动刚刚开始,洪堡提倡的专业教育思想等都给传统大学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新大学以功利主义为导向,力图培养实用人才,这与当时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古典大学的大学精神相异,打破了古典大学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以纽曼为代表的学者们仍然坚守阵地,提倡并宣扬自由教育等思想,构建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这意味着,一方面,大学的目的是理智的而非道德的;另一方面,大学以传播和推广知识而非以增加知识为目的。

一、自由教育

在古希腊时代,智者的出现及此后所进行的“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教育,是自由教育的雏形。中世纪的骑士教育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是自由教育的进一步延伸。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对自由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义,“自由教育造就的不是基督教徒,也不是天主教徒,而是绅士”。绅士教育是面向公众的,同时主要培养人们的教养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他还指出,自由教育尽管并非专业教育,但它却具有真实的和充分的实用性。他认为:“事实上,‘好’是一回事,‘实用’是另一回事;但我想把它归结为一条,那就是,实用的并不总见得是好的,但好的必定是实用的。”也就是说,纽曼提倡自由教育,但并不完全排斥专业教育,他承认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在联系,但反对在教育中带有功利性和过分强调实用性。

纽曼的自由教育旨在培养绅士,通过大学传授普遍的知识,开化人们的心智,提升人们的品位,训练人们高贵而有教养的举止,并使他们具有和谐的心灵。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学科知识结构等具有很大启示,但他所提出的自由教育随着时代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不仅注重广博的知识,更注重实践能力。纽曼所提出的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第一次形成了对垒,对于高校的专业设置有很大启示。

专业设置是高校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的核心元素,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规格。重温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反思我国高等教育的功利性和滞后性,专业设置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和未来趋势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缺陷

我国高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专业设置,但专业设置的特点主要是自上而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过大,高校的专业设置自主权受到限制,市场的导向功能未能起作用。因此,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盲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我国高等教育几经改革,高校目前已拥有了一定的专业设置自主权,但政府仍保留着对“目录”外专业与控制性专业的审批权,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并没有真正下放到高校手中,因而不能调动学校专业建设的积极性,高校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也缺乏洞察专业设置新趋势的主动动机。另外,高校对于热门专业重复建设,缺乏长期规划和科学预测,市场导向功能受到忽视,专业设置表现出明显的盲目性,致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过大。

2.滞后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的更新和拓展速度加快,而我国专业设置主要是政府集权式,市场对专业设置的导向功能被弱化,微观调控功能不能有效发挥,所以高校设置了很多“滞后性”专业。学生在就业之后就会发现知识和技术相对过时,以致出现了“回炉”现象。专业设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高校学生的供给和市场人才需求错位,使得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本浪费,造成高校发展的恶性循环。

3.单一

纽曼提倡的自由教育可谓博雅教育,不仅注重智力的培养,还注视思维的训练。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过于狭窄,人才培养质量不容乐观,专业性过强,专业口径过窄,毕业生基础薄弱。此外,过分重视专业课程,忽视通识课程,这些对于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纽曼的自由教育虽然在当时看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毕竟工业革命的兴起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使得高等教育的专业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出现功利性日益明显、忽视人文学科、人才培养畸形等现象,这不得不使我们重新反思自由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功能。

三、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新走向

专业设置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所存在的问题,汲取纽曼自由教育思想的精华,在科技日益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具有新的发展走向。

1.高校应准确定位,明确专业设置方向

高校分为教学型、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三类,其各有不同的发展重点和学科建设特点,也决定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发展前景。明确高校类型是高校专业设置的先决条件,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专业设置重复化,还能够突出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最终能够避免专业设置的盲目性。此外,政府下放专业设置权力给学校,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来设置专业,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专业,使学校能够灵活、迅速地进行专业调整,由此学校更能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从而突出办学特色。

2.发挥市场调控功能,调节专业设置

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承认“好”的知识,但没有极力推崇“实用”的知识。然而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人才培养需要适应市场的需求,专业设置不能忽视市场的导向功能。市场是专业设置和调整的主要参考依据和价值导向,新时代的高校发展应重视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培养的导向功能,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体系。另外,专业设置自主权的增大,使高校能够最直接地了解本校就业率及相关市场信息,迅速调整专业设置,避免专业设置的滞后性,做到专业设置具有前瞻性。

3.实现专业交叉与专业融合,促进跨专业发展

当前,高校学生专业知识狭窄、学科知识单一、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这些限定了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后的后发之势。因此,高校要促使不同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发展跨专业的专业设置,这样才能形成多样化和独特化的专业,培养创造型人才。同时,高校推动跨专业的发展,既有利于激发教师学科知识更新与创新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

21世纪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这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而专业设置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应该处理好政府、市场和大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政府对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功能,突出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导向功能,发挥高校对专业设置和调整的主导功能,这样就能促使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实现多样性和独特性。

参考文献:

[1](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何玲,伍思云.略探中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发展[J].广西大学学报,2002,24(增).

[4]汪晓村,鲍键强,池仁勇等.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

[5]卢小东.中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2).

上一篇:专业游泳运动员下一篇:智能视频存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