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游泳运动员

2024-11-02

专业游泳运动员(共8篇)

专业游泳运动员 篇1

1 我国退役运动员择业的现状

第28、29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金牌榜上分列第二和第一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员特殊群体。他们由于文化素质薄弱、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就业专业能力单一,许多优秀的退役运动员在融入社会和再就业上出现困难。但绝大多数运动员依然要为退役后的出路费尽思量。2012年韩国媒体曾指出:以“必须要战胜美国”为目标的中国体育,如无法获得金牌,退役后远离聚光灯,生活将变的非常悲惨,24万名国家退役运动员中有相当部分深陷疾病、失业的泥沼,如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1993年退役后很快在经济上陷入困境,最后不得不在一家大众浴池靠搓澡为生,每月收入不足500元;黄成义,曾与姚明同在一个篮球训练营,这些例子足以说明大部分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是不如人意的。

1.1 我国对退役运动员的安置政策

建国以来,虽然我们的竞技体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运动员退役后由国家包分配,而上世纪八十年代推行市场经济后,基本都是推荐就业,留队当教练的不足1%。如果推荐不成,绝大多数运动员都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为此我国的体育和教育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现阶段我国对退役运动员安置的政策,大多采取三种模式:[1]买断工龄,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让运动员自主择业。[2]进行退役运动员技能培训,推荐运动员到相关单位学习技能。(3)推荐运动员进入大学上学。

1.2 湖南省对退役运动员的安置政策

湖南省体育局对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的在国家的规定范围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05年《湖南省退役运动员安置暂行办法》规定一次性经济补偿的基础上,根据湖南省人事,财政情况增加了社会保障补偿费,增加了社会保障补偿费,运龄补偿费,运动成绩奖励费,并对每种费用的标准和适用范围作出了具体规定。规定凡有高中毕业文凭或同等文化程度,获得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或亚洲比赛前六名,世界比赛前八名,由本人申请,经体育局同意向高等院校推荐,可以免试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2 湖南省游泳专业退役运动员的择业现状调查

从表中可以清晰看出湖南省游泳退役运动员的情况,下面就具体情况展开分析。

2.1 湖南省游泳退役运动员体制安排人数的调查

湖南省游泳退役运动员体制安排的2人,全部留任至湖南省游泳跳水运动管理中心,担任游泳专业队助理教练职务。

2.2 湖南省游泳退役运动员高校就读人数的调查

在湖南省游泳退役运动员中,共有15人选择结束运动生涯后去高校学习,学习人数占到了总退役人数的71.5%。这说明相当大一部分的运动员都意识到自己由于长时间封闭式的专业训练而导致知识水平的缺乏,如果不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将会阻碍自身未来的发展。在这15人中,6人被保送进大学,所占进入高校学习人数的40%;9人考入大学,所占进入高校学习人数的60%。

2.3 湖南省游泳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人数的调查

由于运动员具有自身的一技之长,一部分运动员在退役之后,会选择运用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进入到社会。很多退役运动员认为自身可以利用自己所具备的优势,直接在社会当中立足。在湖南省游泳退役运动员中,2人退役后直接进入俱乐部,担任游泳私人教练;1人进入体育销售行业;1人担任学校体育教师。

3 建立游泳退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是运动员权益、解除退役运动员后顾之忧的基本手段。必须在保证养老、事业、医疗等保险应保尽保的前提下,从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整体状况出发,紧密结合运动员的自身特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保险制度,制订符合游泳项目实际需要的保障标准。

3.1 推行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

改变只关心运动成绩单向发展观,重视文武双向发展,对于运动员文化知识的学习应制定政策。在除训练之外的空余时间合理安排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保证基础教育,同时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充分运用与动员职业相关的特点,教授专业方面的知识,使运动员不但充当学习者的角色,也为日后成为教授者的角色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放宽对运动员入学的要求,拓宽游泳退役运动学习渠道。

3.2 有针对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建立是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问题的必要手段之一,是造就新型复合型运动人才、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体育的重要举措。要了解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进行二次择业规划。

4 结论与建议

造成湖南省游泳退役运动员择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说,项目的社会化程度较低,相对于社会程度较高的运动项目而言水上项目的运动员综合素质不高,自主择业退役运动员自身条件欠缺,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服务明显不足。从主观方面来说,退役运动员无法正确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不能明确自己的目标以及自身努力程度不够。运动员在训时,要注重自己的多方面发展,在提高成绩的同时也要适当进行文化学习。

摘要:随着我国优秀运动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运动员队伍调整快、退役安置难、积压多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湖南省作为体育强省,具有明显的优势,涌现不少奥运会、世锦赛冠军,但每年仍有不少运动员选择退役,湖南省游泳运动员退役后如何发展,与之退役是否有相应的安置政策,运动员退役后的择业状况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一一探索。

关键词:游泳退役运动员,择业,现状

参考文献

[1]陈平,郑红军.对我国水上项目退役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自身愿意的研究曲[N].阜师范大学学报,2010(1):21-24.

[2]李琳瑞,刘铮.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的演进研究[N].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2):22-24.

少儿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 篇2

【关键词】少儿运动员 游泳 力量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8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31-02

前言:游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是指对运动员身体上的各个肌肉群的力量、稳定性、平衡性、协调性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训练。有利于提高运动员对身体的掌控能力,抵抗水流对身体产生的阻力,从而提高划水速度和划水成绩。对于游泳这项竞技体育运动,运动员的训练和培养要从少儿做起,但是由于少儿的心理、身体和骨骼的发育状况不同,个人对训练承受的强度也有所差别,所以,在对少儿游泳运动员的力量进行训练时,在采用传统的水上和陆上训练方式之外,还要对训练强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要根据少儿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并且对少儿进行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指导。

一、力量训练对少儿游泳运动员训练的重要性

少儿游泳运动员想要在技能和水平上获得相应的提高,就必须加强力量训练,通过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从而提高划水时效,所以,力量训练对少儿游泳运动员训练的重要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提高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在游泳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利用水的浮力来支撑和推动身体向前运动,所以,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协调作作用显得尤为重要;(2)提高运动员的游泳技术,如果少儿运动员的力量不足,就会导致去干的稳定性较差,四肢运动不具有协调性,这就导致运动员的技术不规范,甚至在训练中很容易感到疲乏;(3)提高运动员的游泳速度,通过力量训练,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得到改善,身体的平衡性得到加强,躯干和四肢能够有效的对抗水流过程中所带来的运动阻力,从而提高游泳的速度;(4)有效的预防少儿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受到损伤,如果力量训练不到位,就会导致大块肌肉得到锻炼和发展,而小块极弱群却缺少稳定性,极容易产生疲劳现象,最终就会造成运动损伤[1]。

二、少儿游泳运动员在力量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训练模式要具有针对性

在当前对少儿游泳运动员的训练方式上,并没有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和身体素质的运动运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在当前对少儿游泳运动员的训练方式主要是采用传统的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方式,知识将训练强度做出相应的调整。少儿的骨骼和身心正处于发育阶段,如果采用的训练方式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不仅不利于少儿的正常成长发育,同时也不能培养出优秀的游泳运动员。

(二)训练过程中要加强专业性的指导

力量的训练是提高少儿游泳运动员速度的主要方式,对少儿游泳运动员的成绩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教练员对少儿力量训练的观念不强,没有依照少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其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导致其耐力、灵敏性就不会得到相应的提高[2]。同时少儿运动员的肢体协调性较差,不能有效的对抗水流带来的阻力,游泳速度不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三)训练时间和方式要科学合理

教练员在带领少儿运动员训练的过程中,对同一种练习方法的时间和次数要进行控制,避免长时间和高强度的训练,超出少儿运动员的身体承受范围,导致身体局部因受到过重的负担而产生损伤,从而影响少儿运动员其他训练项目的开展[3]。在力量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可以结合少儿的天性,将游戏和趣味比赛加入到训练过程中,既降低了训练的枯燥程度,也让少儿运动员的力量得到了提高。

三、少儿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一)水上力量训练方法

少儿游泳运动员水上力量的训练方式主要采用如下两种训练方式:(1)戴划水掌游训练方式。该训练方式是让少儿运动员的的双腿固定不动,让上肢肌肉的阻力相应的加大,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运动员肌肉的耐力,同时通过划水可以将体内的血液进行分配,避免心脏承受较大的负担。采用此种力量训练方式,可以对运动员的划水技术进行矫正,如果运动员的划水掌的入水姿势不正确或者没有对上水,就会出现滑脱和划水比较重的感觉,运动员就要对其划水法规N市进行调整。这样不仅加强少儿运动员的水感,而且还可以加强运动员肢体和躯干的力量。一般情况下,每节课少儿运动员都要保持夹板进行1000—1500m的训练,训练时间和强度均不高,需要通过次数量来对其力量进行强化;(2)穿脚蹼打腿练习。穿脚蹼打腿可以节省训练时间,相应的增大训练强度,让腿部在游泳过程中发挥各大的作用。打腿训练可以相应的提高运动员踝关节的柔韧性,对运动员的韧带起到了纤拉作用,提升腿部的力量和身体的柔韧度。每节课的连续打腿训练在1000m左右,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所承受的强度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陆上力量训练方法

少儿游泳运动员的陆上力量训练方式主要是采用徒手和利用器材两种练习方式。在徒手力量练习上,首先,通过仰卧起坐、两头起的方式对少儿运动员的腰腹肌肉进行力量训练。其次,通过引体向上或者吊拉的方式来训练运动员的上肢力量。再次,采用下蹲、跳台阶、蛙跳的方式来加强运动员的腿部力量。最后,还要通过立卧撑和俯卧撑的方式来训练运动员的后背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通过器材进行力量训练时,可以采用实心球、杠铃训练和哑铃训练的方式,对运动员的上肢、腿部、躯干等方面的力量、协调性、承受能力进行相应了锻炼。利用器械对少儿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时,每次训练时间大约为30分钟,每周保持在3次以上。

结论:少儿游泳运动员是我国游泳项目发展和壮大的后备力量,为了提高我国游泳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所以在对少儿游泳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要将传统的训练方式与少儿的身心发展状况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少儿游泳运动员在徒手练习和器材练习过程中,教练员要对少儿的动作、强度进行必要的规范,既要保证动作到位,同时还要保证在少儿的心肺承担的范围之内,在循序渐进中逐渐增大训练强度。通过大量科学合理的训练,从而提高少儿运动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力量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游泳技能也获得相应的提高,从而推动我国游泳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亦峰,刘颖. 少儿男子游泳运动员速度训练的特征[J]. 运动,2014,20:42-43+21.

[2]黄进财. 探讨少儿游泳运动员的体能及心理训练方法[J]. 当代体育科技,2015,11:38-39.

专业游泳运动员 篇3

随着我国游泳水平的飞速发展, 游泳比赛已不只限于运动员技战术的较量, 运动员的心理因素也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 对人的行为具有始发作用、指向作用和强化作用。本文旨在研究专业游泳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及赛前情绪状态的相关性, 以期为游泳运动员对运动动机有一个正确积极的自我认知、 增强赛前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的20 名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及赛前情绪状态。

2.2、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

本文采用张力为老师编写的《运动动机量表》以及《赛前情绪状态量表-T》, 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问卷模板。随机抽取20 名河北省游泳队专业运动员发放问卷。 对运动员运动动机与赛前情绪状态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两个量表均为正向计分, 分数越高, 动机水平越高。

(2) 现场访谈法。

在问卷回收后, 对参与问卷调查的运动员进行了开放性调查, 总结归纳了运动员对于运动动机、训练比赛的看法及建议。随后与河北省游泳队三名教练员对运动员的问卷结果与运动员的观点进行分析讨论。

(3)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的各项指标进行数据分析, 得出相对应的平均数值 (M) 、标准差 (SD) 。

3、分析与讨论

3.1、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的特点

(1) 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的分布情况。

为研究河北省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的分布状态, 对运动员的运动动机调查采取了分阶段计量, 通过问卷分析将运动员的得分情况以八分为一阶段划分为低、中、高三种状态。运动动机分值在0-8 之间的运动员2 人, 占总人数10%; 分值在9-16 的运动员5人, 占总人数25%;分值在17-24 的运动员13 人, 占总人数65%。

(2) 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水平对动机倾向的影响。

通过对运动员的运动动机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 本文对运动员的运动动机采取了动机倾向分析。运动员的运动动机越高, 参与倾向越高, 回避倾向越低;参与倾向指能够从本专项的训练竞赛中体验到乐趣, 回避倾向指希望退出本专项的训练竞赛。运动员运动动机中的参与倾向越高, 运动员就越能从本专项的训练比赛中得到乐趣, 对于本专项的积极性就会越高, 从而积极面对训练比赛。运动员运动动机中回避倾向越高, 运动员对于本专项处于消极状态, 对训练比赛的积极性都不高。

(3) 影响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的开放性调查发现, 很多运动员认为训练就是工作, 运动员会抱着因为是工作是必须要完成的事情的心态去参与训练比赛, 这就导致了他们缺乏运动动机。为研究影响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对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开放性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见表:

由表1 结果显示:在运动队中长期的训练比赛后, 许多运动员对本专项的兴趣由于外部环境因素过多时, 就会导致运动员对于训练比赛的动机发生变化对专项本身的兴趣降低, 即外部诱因过多导致内部动机下降。 当影响运动员运动动机的外部环境因素不能够提供给运动员足够的动机激励时, 运动员就会因为缺乏内部动机而导致运动动机迅速降低。

3.2、不同运动动机水平的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特点

在比赛中, 运动员赛前情绪的状态不同, 赛前情绪的控制能力也有所区别。 为研究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赛前情绪在不同运动动机水平上的差异, 对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状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不同运动动机倾向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状态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运动动机运动员在比赛前会表现出不同的赛前情绪状态, 运动员的运动动机与赛前情绪状态密切相关。 运动动机水平越强的运动员对于本专项的训练比赛的相关理论知识、 技战术安排的认知就会越积极主动, 运动员对自身及对手的竞技能力水平、 身体状态、训练比赛的技战术特点了解的就越透彻, 从而使运动员的自信维度提高, 躯体焦虑维度降低。在比赛中, 运动动机较低的运动员因为对本专项的认知不足, 无法充分了解自身及对手的各方面状态。 这就导致了运动员过度紧张焦虑无法调控好自身的赛前情绪使肌肉因过度紧张而僵硬, 体能大量消耗, 从而影响比赛时的发挥。

3.3、河北省专业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与赛前情绪状态的关系

为研究河北省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赛前情绪状态之间的关系, 对河北省游泳运动员运动动机的两种倾向与赛前情绪状态的4个维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参与倾向高的运动员, 自信维度最高, 最低的是躯体焦虑维度;回避倾向高的运动员个人失败维度最高, 自信维度最低;参与倾向高的运动员自信维度最高, 运动员运动动机中参与倾向的比例提高时, 运动员对比赛的积极性随即提高, 比赛时的焦虑可以通过对自身赛前情绪状态的调节稳定在对调动比赛良好情绪的范围内。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 参与倾向高的运动员运动水平相对较高, 教练关注度较高。而运动动机最强、参与倾向最高、赛前情绪状态自信维度最高、个人失败焦虑维度最低的分值的前三名运动员均为教练员最看重的队员及各组起带头作用的运动员。 这些运动员都非常明确自身的运动动机,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教练员交流训练比赛的心得, 对训练的周期安排及比赛目的都可以清楚阐明;

(2) 河北省专业游泳队的教练员在带队训练中, 通常只将注意力放在运动员技战术的训练上。 极少在训练中向运动员说明训练计划制定的理由和目的, 使运动员只知道根据教练员所制定的要求来完成训练, 导致运动员逐渐对本专项由兴趣型训练转变为工作型训练;

(3) 经过长年的专业训练, 过多的外部因素出现就会导致运动员自身对于本专项的兴趣减低。 运动员长期全天候高强度的训练使运动员无暇学习文化知识及专项理论, 因而大多数运动员不能清楚了解教练员的训练比赛目的及自己的运动动机, 并且缺乏自我情绪控制的能力;

(4) 运动员产生对自身运动动机的认知需求, 充分了解训练比赛的计划、目的后, 运动员可以对训练内容、比赛目标进行主动认知, 通过清楚了解训练内容对比赛目标的作用后, 运动员可以在本专项中获得乐趣, 对于训练比赛的积极性就会显著提高, 赛前情绪的自信维度就会提高。

4.2、建议

(1) 教练员应该多关注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运动员进行沟通。在一个训练周期的开始清楚地向运动员阐明本阶段的训练目的及比赛目标, 使运动员清楚了解每项训练的作用及目的;

(2) 运动员应在日常生活中阅读一些专项理论及舒缓心情方面的书籍、 学习一些文化知识, 在训练比赛中多与教练员进行沟通, 主动增加自身对于本专项的认识, 熟识本专项及自身主项的特点;

(3) 建议游泳队相关管理部门根据上述结论注意这些问题。提高对于运动员心理方面的关注度。 促使教练员重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及文化学习。适时适度对运动员进行奖惩措施, 协助教练通过一些外部诱因及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及心理能力, 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可以充分了解自身与对手的比赛状态, 合理有效地调节赛前情绪、安排比赛的技战术, 发挥出自身最佳的比赛状态和竞技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连成, 张力为, 刘嘉蕙.刘浩动员心理疲劳与运动动机之间的关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2010, 33 (11) .

[2]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游泳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方法初探 篇4

有氧耐力是指长时间进行有氧供能的工作能力。负荷强度为人体最大负荷强度的75%—85%, 心率一般在140—170次/分。时间最少5分钟, 一般在15分钟以上.决定机体有氧耐力的生理因素主要是运动中氧气的供应因素和作为能量物质的糖原含量。

二、影响游泳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的决定因素

(一) 肺的通气功能

从呼吸系统看, 肺的通气量越大, 吸入体内的氧气量就越多, 在游泳锻炼中采用深呼吸的方法, 可有效地提高呼吸效率, 增加肺的有效气体交换量。

(二) 血液的载氧能力

吸入肺内的氧气是通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运送到各组织细胞的, 在生理范围内, 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 其携带氧气的能力就越强。如果人体中血红蛋白含量下降10%, 就会明显影响有氧耐力。

(三) 心脏的射血能力

心脏的射血能力是血液循环的动力, 单位时间内, 心脏射出的血量越多, 运送氧气的能力越强。体育锻炼中影响心脏射血量的主要因素是心肌收缩力量和心室容积的大小, 体育锻炼时, 心脏收缩力量越大, 心脏的射血能力就越强。

(四) 骨骼肌体的代谢能力

肌组织的有氧代谢能力是影响有氧耐力的重要因素, 有氧代谢酶活性高, 利用氧气的能力强, 表现为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高。而肌组织的有氧代谢能力与肌纤维类型密切相关, 肌肉中红肌纤维多, 有氧代谢能力就好。现在普遍认为, 心脏的射血能力和骨骼肌的有氧代谢能力是影响有氧耐力的最重要因素。

(五) 肌糖原含量

肌糖原是肌肉进行有氧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它的供能特点为效率高, 氧气消耗量相对较少, 代谢时产生的代谢产物可及时排出体外, 不致在体内堆积, 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所以, 肌肉中糖原含量越高, 有氧供能的潜力就越大。虽然脂肪也参与有氧运动的供能, 但由于脂肪氧化供能时氧气消耗量大、代谢产物堆积等因素, 容易使身体疲劳。

三、提高游泳运动员有氧耐力的方法

(一) 持续负荷法

持续负荷法是发展有氧耐力地主要方法。其特点是负荷量大, 没有间歇。持续负荷法根据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训练和变速训练两种。采用持续负荷法训练时, 每次负荷时间不少于30分钟。对又一定训练水平地游泳运动员负荷时间可以达60-120分钟。练习强度可以通过测定心率等方法计算, 心率可控制在每分钟150-170次。采用变速训练时, 可在练习过程中逐步提高速度, 即从较低地强度提高到中等强度。还可以从中等到次最大不断变换强度。有节奏的、波浪形变化的强度安排, 有助于进行大负荷训练, 并能有效提高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提高机体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能力, 从而大大提高有氧耐力水平。

(二) 间断负荷法

间断负荷法又分为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 时一种采用各种强度的重复刺激, 并在练习之间按预定计划安排间歇时间, 不完全休息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对发展耐力水平非常有效。间歇训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有强度、负荷数量、持续时间、间歇时间、休息方式、练习组合等。在强度上, 短距离或中距离间歇训练心率应达到170-180次/分。长距离间歇训练心率应达到160-170次/分。只有用较大强度才能有效提高心脏功能, 达到发展有氧耐力的目的。负荷数量一般以距离和时间来标识。其基本要求是一次练习负荷数量不要过多, 若一次练习负荷数量多, 持续时间长, 则会导致工作强度下降, 不利于心脏功能的提高。练习持续时间可根据练习任务和运动员本身情况确定。在训练中较多的是60-90秒。但整个练习持续时间应尽可能延长, 应保持在半小时以上。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有氧的能力及心脏的潜在功能, 并有利于意志品质的培养。为实现对运动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不间断的刺激, 主要以心率来控制间歇时间。其基本要求是在运动员机体尚未完全恢复 (心率恢复到120-140次/分) 时进行下一次练习。这样可使运动员在积极性休息阶段摄取大量氧气, 并使整个练习过程的摄氧量和心搏量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三) 高原训练法

中度高原空气密度只有海拔平面的77%.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3/4左右, 氧分压大于平原地区的20—25%、当运动员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训练时、由于“调节适应期”产生应激, 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溶解在血管里的部分氧气受低气压的影响不易被身体吸收、使血管体积增大、血管扩张, 血管壁增厚, 血管变粗, 通过的血量增多, 从而更好地锻炼了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 提高了最大摄氧量和血色素浓度, 增强了耐受乳酸的能力.产生了高原驯化 (服习) 。在返回平原时, 失去了获得性适应性条件.运动员会产生新条件的应激.即晚驯化--脱服习。在大赛前进行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成绩的提高效果员为显著。每次训练三周左右。由于高原训练地点难找, 经费开支大, 人们找到模拟高原训练的一些方法手段。如:低压舱 (或减压舱) 法, 仿高原低气压环境的金属舱体, 按需要控制阀门抽气、进气、造成舱内任何低气压环境供运动训练;配制低氧混合气:根据预定的模仿高度.计算出该高度的气管氧分压, 再计算出混合气体的氧浓度。利用两只高压气瓶分装的氧和氨的压差得到符合标准的含氧百分比。用小多氏袋分装, 载上呼吸口罩即可使用;低氧呼吸气体发生器:是一种供中等负荷时脑中度高原环境训练之用的呼吸面罩和两只小圆桶。它所提供给运动员的空气中氧含量为10%.约是平原地区的一半。

四、小结

尽管目前越来越多的游泳运动员采用与比赛距离的生理特点相似的训练方法, 但耐力训练对所有项目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游泳运动员在赛前准备阶段运用持续负荷法、间断负荷法和高原训练法等有氧训练方法, 为体内的摄氧、输氧及用氧能力, 提高有氧耐力素质, 有很大的帮助和改善。

摘要:本文通过对影响有氧耐力训练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解释和分析, 总结了短距离游泳运动员有氧训练方法及在训练中应注意的细节, 为游泳运动员科学训练提供了依据。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营养补充 篇5

一、能量的补充

游泳对能量补充的要求非常巨大, 一方面是因为所进行的是大运动量、激烈的运动训练;另一方面, 水的温度恒定低于人体低温, 而水中的阻力远远大于空气, 因此, 在游泳训练过程中能量损耗较大。而处于青春期发育时期的运动员对能量的需求更高, 男运动员消耗能量平均为5230千卡/天, 而女运动员则平均消耗能量为3580千卡/天。研究表明:游泳运动员在大运动量的训练中很难满足能量的需要;同时, 由于不能摄入充足的糖类物质来满足能量的需要, 容易导致肌肉慢性疲劳的产生。在体内, 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糖 (如葡萄糖) , 进入血液循环中的糖以糖原的形式储存于肌肉和肝脏中, 同时储备的糖原为大脑和神经系统以及肌肉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于水果、蔬菜、粮谷类、豆类、坚果类以及奶制品和牛奶。

同时, 还可以通过补充运动饮料的方式补糖。合理的补糖方法或措施是:运动前2h补糖1~5g/k g;运动中每隔15~20分钟少量多次地补充运动饮料;运动后即刻至2小时摄入葡萄糖至少50克, 可以使肌糖原的合成达到最佳的速率 (每小时5~7m mol/k g/体重) 。对于补糖的类型:葡萄糖吸收最快, 最有利于合成肌糖原;果糖吸收很快, 且产生“胰岛素效应”小, 合成肝糖原的量是葡萄糖的3.7倍;需要大量补糖时, 可使用低聚糖, 因其渗透压低, 仅为葡萄糖的1/4, 且甜度小、吸收也快。建议:选择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和低聚糖的复合饮料。

二、蛋白质的补充

补充蛋白质能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 增强肌肉力量, 预防运动性贫血;还能保持免疫系统的稳定性, 在长时间运动时可以作为部分能量来源。在运动中, 当肌糖原耗竭时,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也加速, 从而需要机体从膳食中摄取额外的蛋白质来补偿蛋白质的消耗。而对于参加游泳训练的青少年来讲, 由于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蛋白质的需求量较高, 宜将供应量相应增加到2~3g/k g体重, 以满足生长发育和运动的需要, 且要保证每日摄入的蛋白质中必需有一半以上为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主要来源:精瘦肉、鸡肉、鱼肉、低脂奶制品, 以及豆类食品如豆腐、豆奶和腐竹等。需要注意的是, 蛋白质的摄入并不是越多越好, 摄入过多的蛋白质, 一方面加重肝肾的负担, 容易造成疲劳;另一方面, 容易带入大量的脂肪。

建议:补充一些容易消化吸收, 胆固醇、脂肪含量低, 且氨基酸组成合理的蛋白粉, 以满足蛋白质的需求。

三、脂肪

脂肪必须在氧充足的情况下, 才能被氧化释放能量, 而游泳运动员的长时间运动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 脂肪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同时, 脂肪还用于合成必须脂肪酸, 促进肠道内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E、D、A) 的吸收, 以及参与多项生理功能。脂肪分为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两种, 其中, 植物性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在能量代谢中容易被利用, 还可以降低密度胆固醇和升高高度胆固醇浓度, 所以植物性脂肪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员要避免摄入饱和脂肪酸和转化脂肪, 如红肉、全脂奶制品、蛋黄、人造奶油、油炸食品, 以及深加工食品如饼干、糕点以及油炸圈饼。

四、维生素和矿物质

由于游泳项目需要身体肌肉的密切协调与配合, 而M g是肌肉运动中酶的激活剂, 有报道称游泳运动员训练后多存在镁耗竭的现象, 同时Ca、维生素B1、B2对调节神经、肌肉活动亦非常重要, 因此, 补充Ca、M g、B族维生素对于游泳运动员非常重要。奶制品和豆制品中钙的含量丰富, 而含镁的食物主要包括小米、玉米、荞麦、豆类、绿叶蔬菜等;蔬菜、水果和粗粮中则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

游泳项目由于运动量普遍较大, 以及青少年人群的生长发育速度加快, 因此,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需要预防运动性贫血。运动量增加时, 血液中血红蛋白的破碎会随之增加, 铁的丢失增加。此外, 运动员对铁的吸收率较低, 膳食中应特别保证富含铁的食物, 多摄入生物利用率高的含铁食物, 如吃更多的红色瘦肉, 进食肉类时不喝茶或咖啡;多吃水果、蔬菜或摄取含碱盐的饮料, 提高机体的碱储备, 增强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 有助于红细胞膜的稳定。

五、抗氧化剂的补充

游泳运动强度大, 运动时体内的氧摄取和消耗增加, 能量代谢加强, 体内自由基成比例增加;同时, 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也消耗体内的抗氧化物质, 会降低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从而容易造成疲劳、肌肉酸痛和免疫功能受损等。补充抗氧化剂可预防自由基生成增加, 并减轻其造成的损伤、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 且可能会加快体能恢复。

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探析 篇6

一、花样游泳运动员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花样游泳运动员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游泳队员的控制能力和动作的准确度不够,腿部肌肉不够发达,力量部分有待提高。

2. 在队伍的节目编排上创造性和多样性不足,赛事裁判认同程度不是很高。

3. 在花样游泳的训练上,注重对运动员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力量训练和个体特长的培养。

这其中和教师的思想观念有一定关系,大多数教练员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导,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训练目标为主,训练过程过于沉闷,运动员在训练中积极性不高,从而使得当前花样游泳训练效率不高。这些情况主要表现在队员的体质条件和选手经验以及教练的训练方法上,在当前花样游泳队的训练中加强力量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二、花样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原则

1. 针对性。

在游泳训练中,针对性原则是至关重要的,根据不同游泳运动员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游泳训练计划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加强对运动员自身特点的发掘,提升运动员专项特长。专项力量训练水平的高低是评定运动员水平高低重要能力竞技指标。而专项力量训练的基础是建立在一般力量训练之上的。在花样游泳运动员训练中,应该对这两项力量训练予以重视,并且区分开两项的差别,从而使力量训练更具有针对性。

2. 科学性。

任何训练都离不开科学的方法,采用正确的科学训练方式能够减少运动员在训练中不必要的损伤。游泳训练是有规律可循、有目的、并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努力实现的一种训练模式。目前,我国花样游泳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由于训练方法不科学导致受伤而过早地离开花样游泳这个舞台,这不仅是运动员自身的损失,同样也是国家体育运动项目的损失。力量训练中注意科学性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3. 全面性。

在花样游泳力量训练过程中,不仅对力量性这个特点进行训练,还应该对技巧性和表演性进行训练,全面做好这几项的协调,从互补性出发,把握好训练的重点,从而提高花样游泳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韧带之间的弹性,加强各个关节的稳定性,从而有效预防各种关节损伤。在花样游泳的训练过程中,将技巧性训练和力量性训练有效结合,能够使运动员在增加肌肉力量的同时提升肌肉的伸展性和关节的灵活性。

三、花样游泳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

1. 水中力量训练方法。

根据花样游泳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项水上表演的项目。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花样游泳也在不断的发展,作为一项专项运动,表演的场地始终在水中。对此,水上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花样游泳主要有三大性质特点:力量性、表演性和技巧性。在训练过程中也是围绕着这几点进行。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在水中力量训练将三大性质有效地结合起来。花样游泳在水中脚和手都需要运用,运动员在训练中要将全身的每一块肌肉运用上,并且通过身体的协调性进行配合。从这种训练效果上来看,能够全面地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在这个阶段通过负重加强腰腹肌训练,腰腹力量可以让运动员在水中完成技术动作,也是力量所产生和传递的核心区域,其主要可以确保身体姿势动作能够更加的完美准确,因此在水中加强各种负重形式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2. 陆上力量训练方法。

在花样游泳训练中,水中训练是不能够满足花样游泳运动员实际的肌肉发展需求的。对于力量性的训练一般可以分为专项力量和一般力量,在陆地过程中根据负荷的形式来提升专项力量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对于花样游泳比赛而言,在此过程中,运动员在进行不同动作的时候需要对不同的肌肉群进行控制,从而完成有效的规定动作。良好的实效肌肉耐力和划水频率,能够让运动员有着更快的移动速度和游进能力,同时也能完成爆发式的跃进等动作。这些动作的完成就需要运动员对背肌、臀大肌、腹肌等躯干部位的肌肉力量有良好的把握。在陆上训练专项训练正好能够解决此类问题。

通过负重俯卧挺背、拉力划手、瑞士球、旋木举腿等练习手段,能够锻炼运动员的绝对力量和爆发力,从而使运动员能够在花样游泳比赛中完成更好的技术动作。在练习中除了对机体力量保持外,还应该预防运动员劳损性伤病。这一阶段中控制伤病的恶化也是陆上力量训练中所要重视的。

综上所述,加强对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探析是很有必要的,分析花样游泳运动员在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加强水中力量训练方法和陆上力量训练方法的探究,能够有效地提升花样游泳运动员训练效果,提升花样游泳运动员职业水平,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陈.论核心力量训练对游泳技术发展的重要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3.17(14):21-23

[2]刘峰.振动力量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模式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8(05):56-59

专业游泳运动员 篇7

纵观当今科技攻关服务趋势,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就是注重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个性化特征研究。基础训练阶段注重整体训练,为夯实运动队基础发掘人才服务,备战重大比赛阶段训练监控的思路就应该着重研究重点运动员的闪光点和特色之处,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反思,促使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共性决定事物本质,个性揭示事物差异,个性体现并丰富共性,我们在研究专项训练监控揭示普遍规律时,更要辨证分析运动员个体化特征注重个性化监控,上述工作无疑会进一步丰富运动项目训练体系。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LXX,女,16岁,运动健将,第十一届全运会女子400米混合泳冠军,广州亚运会800米自由泳冠军。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等信息资源收集游泳运动员训练资料和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运动员个案训练监控训练进行分类辨析,结合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评价。

2.2.2 专家访谈法

在备战重大比赛期间,对游泳教练员、各省市游泳科研人员、运动员、运动生理学专家进行访谈,听取其对训练监控理念的见解和经验总结,从不同角度探索运动员个性化训练、训练监控的思路和方法。

2.2.3 实验测试法

备战重大比赛时综合训练阶段、专项训练阶段,赛前训练阶段三个阶段进行生理生化运动值常规测试,主要目的为了探讨训练对肌体的刺激深度,研究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程度。主要测试指标为: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血尿酸(BU)。为了评估训练课对运动员的刺激深度,研究教练员训练思路和方法,本次科研服务加入了专项运动能力测试,主要测试指标包括运动员成绩、血乳酸、心率。

由表1可知,运动员LXX在备战阶段血红蛋白(Hb)最高值为143 g/L,最低值为125 g/L,其平均值为135.5?5.71,在整个训练阶段呈振荡下降后缓慢回升的趋势,在赛前训练阶段达到高值。肌酸激酶(CK)最高值为476 U/L,最低值116 U/L,其平均值为286?97.05,从图上来看明显高于其他女子运动员。血尿酸(BU)最高值为9.11,最低值4.12U/L,其平均值为6.99?1.33,整个备战阶段呈振荡后下降趋势。

2.2.4 体能分配模式速度系数法

利用2008年奥运会和2009年全运会女子800米、400米混合泳比赛录像以及官方公布的各分段成绩,利用速度系数法研究其在重大比赛时体能分配模式,各分段成绩占平均成绩权重,并总结其技战术特点。

2.2.5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和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常规机能测试结果

3.2 专项训练成绩配合乳酸测试结果

由表3可以发现,其碟、仰、蛙三种泳姿成绩配合乳酸来看,在8月18日成绩为3:30.4,乳酸为9.9,在全运会时破亚洲纪录时前三百米成绩为3:29.23,训练时成绩已经接近其本人最好成绩。训练成绩上下浮动,乳酸具有下降的总体趋势,并机能状态有较大的关系。由表4可知,在20?100米自由泳训练中,成绩变化不明显,乳酸具有下降的趋势。

3.3 奥运会及全运会比赛专项速度系数结果

对比观察图1和图2可以发现,LXX参加奥运会和全运会其速度系数曲线基本相同,都是速度下降到低点后,缓慢回升,奥运会时速度最低点出现在400米处,而全运会时速度最低点出现在600米处,第二低点出现在400米处。奥运会第一名前程和后程速度与其他选手相比都不太快,但是途中游具有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与世界一流选手相比其途中游能力尚有较大的差距。从400米混合泳来看,LXX与QH相比的特点是仰泳速度保持好,前后50米几乎没有变化,蛙泳明显落后于QH,最后一百米自由泳冲刺能力要强于QH。

4 分析

4.1 重点运动员血液生化特点探讨

结合备战全运会各阶段实情,可以将全运会备战分为若干阶段,而运动员血液生化会按照阶段负荷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况,LXX的血液生化总体变化特点是血红蛋白振荡上升,肌酸激酶和血尿素振荡下降,这种变化一般认为是机体适应训练负荷,运动能力提高的表现。对于长距离游泳运动员而言,血红蛋白水平是评价其运动能力的主要生化指标之一,整个训练周期如果出现血红蛋白呈下降趋势,应当引起注意。有研究认为女子运动员血红蛋白在140g/L左右适宜发挥人体的最大有氧能力,而LXX的血红蛋白运动平均值为135.5g/L,其安静值可能还要高一些,基本保证其在长距离游泳中氧转运的需要。分析LXX 8月份综合训练为主的大负荷期间血红蛋白持续走低的原因,从负荷方面考虑,我们推测是在训练初期机体对负荷的一个早期反应,主要是红细胞溶血增多以及部分血红蛋白用于合成肌肉蛋白和新生红细胞造成的;从营养方面考虑,在初始阶段提高负荷后,原来的饮食和营养品补充可能不适应新负荷的变化,造成血红蛋白走低。肌酸激酶是参与骨骼肌能量代谢的关键酶之一,与运动时、运动后能量平衡及转移关系密切。LXX备战各训练阶段要明显高出同组其他女子运动员,其均值为286 U/L。思考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教练员在常规训练结束后经常单独让其进行动作模仿以及在力量训练时尝试一些平时很少训练的核心力量训练造成的。平时没有得到锻炼的肌纤维在接受训练后容易引起肌酸激酶升高,这也是正常现象。WP冬训时进行陆上训练计划和水上常规训练时CK表现出6000U/L,教练员和科研人员认为在基础强度之上,进行10组、每组30个仰卧原来很少涉及的起坐练习,可能是造成CK升高的原因。尿素是蛋白质和氨基酸分子内氨基的代谢终产物,是评定负荷量和机能恢复的重要标志,LXX大负荷训练期血尿素的运动值一般为7mmol/L,在专项训练期有两个星期的状态下降期,这段时间血尿素运动值一般在8mmol/L以上,赛前调整后下降比较明显。国家游泳集训队女子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期间大负荷训练期血尿素的运动值也是在7mmol/L左右,和LXX监控数据接近,是运动负荷带来的正常反应。但是如果在状态不好的情况下,运动值在持续两周达到或者超过8mmol/L时应当引起我们注意,应在恢复和营养手段上予以加强,并在周一测量安静值,综合判断其机能状态,避免过度训练的发生。

4.2 专项训练方法探讨

观察各训练阶段混合泳100米碟、仰、蛙最好成绩和20?100自由米分组成绩配合乳酸变化,整体表现出成绩变化上下浮动不明显,乳酸变小的特点。一般而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同级负荷下,乳酸变小是有氧能力提高的表现,但是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比赛专项能力的提高值得探讨。如表3所示,LXX混合泳训练在8月18日达到个人最好成绩,乳酸也是最高的,赛前训练阶段测得成绩尚可,但是乳酸下降,在20?100米分组训练中,在赛前训练阶段表现出成绩变化不明显,而乳酸下降的趋势。在整个训练阶段有氧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速度没有较明显的进步,特别是无氧阈速度和最大摄氧量速度没有明显上升。温宇红研究认为大运动量训练期间,有氧速度区域的基础乳酸水平较低或是最后100m最大乳酸值较低,一般反应了运动员此阶段训练以有氧供能为主。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有氧—无氧阈值以上的高强度没有得到深化练习,还有就是在实地测试时运动技术不合理额外做功。Avlonitou研究认为16到17岁的女子游泳运动员参加200比赛时赛后即刻乳酸一般达到11.19±1.37mmol/L,800米乳酸达到7.08±2.54mmol/L,400米混合泳乳酸达到10.22±1.7mmol/L,结合表2和表3思考,如果训练时没有涉及到此类强度,在比赛时难以充分调动乳酸能系统参与做功,如果比赛乳酸刺激较强,就会影响接下来的比赛。关于怎样合理调配有氧和无氧训练比例安排问题,首先要全面看待有氧能力,有氧能力是高强度运动的基础,对于运动技术的发挥和肌体恢复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有氧耐力提高对运动员整体能力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在夯实有氧耐力基础的情况下,对无氧练习要进行精炼,有氧训练比例增加一方面降低年训练负荷的平均强度,另一方面促进无氧训练强度的进一步提高,可以保证高质量的完成高强度无氧训练。“两极化模式”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本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主要认为,高水平耐力运动员的训练应该以低强度和多样化训练为主,配合少量高强度训练,可能会引发相关基因高度诱导,增加机体线粒体蛋白质合成,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有积极的意义。将来LXX备战重大比赛时建议有氧训练可以多样化,结合力量训练和技术训练等形式可以灵活的安排,对其有氧能力提高有一定的帮助,结合其机能状态对无氧能力进行精炼,并加强监控和恢复手段。

4.3 分段成绩及体能分配模式探讨

为了研究LXX在重大比赛时体能分配模式以及在各分段上成绩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速度系数法进行分析比较。变异系数主要反映单位值的离散程度,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无因次处理得到无因次系数———速度系数,便于我们探讨其战术安排的普遍规律。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是LXX参加奥运会和全运会时速度系数曲线,从图上可以看出两次重大比赛其体能分配模式是前后50米快,中间700较慢且上下速度起伏不大,整体呈“U”型。观察奥运会第一名选手丽贝卡.阿德林顿速度系数曲线,其特点是在前程速度一般,300米处突然提速,一直加速到600米处,是在众多选手中加速最早的一名运动员,整体呈“?”型。第二名前半程速度一般,后半程加速能力较明显。在全运会比赛时,前半程时LXX要明显领先于第一名,在400米处第一名加速比较明显,而LXX还是保持原来节奏,途中游没有较明显的加速。众所周知,要想实现提前加速甩开对手就需要有较强的途中游速度,在体液酸化的情况之下仍然保持较高的速度和较平稳的节奏,是长距离游泳制胜的关键因素。杜更研究认为,我国选手在出发和冲刺15米速度基本和世界一流选手持平,但是主要是在途中游上存在差距,归究原因集中在划频、划幅的比例分配和全程体力分配及最佳平均速度问题上。综合上述分析可知,LXX参加800米重大比赛的特征是前后冲刺速度已经具有较高水平,中间600米速度较平稳,没有明显加速特征,要想在800米自由泳上实现较大的突破,应在途中游加速问题上进行研究,在较快划频基础上提高划水幅度,并对速度耐力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提高耐酸能力。

在全运会400米混合泳决赛时LXX以0.42秒的优势领先主要竞争对手QH,观察两人的体能分配特点,LXX在仰泳和自由泳上领先,而在蛙泳和蝶泳上落后,最终还是靠自由泳的冲刺能力领先对手。本次全运会女子400米混合泳LXX体能分配较为合理,能够保证劣势泳姿不落后的基础上并充分发挥自由泳优势,最后本次成绩离世界纪录仅差0.98秒。而有的选手在本次比赛中,前半程蝶泳和仰泳均分配较高的速度,仰泳速度是本组中最快的,而蛙泳是本组中最慢的,在体能到达极点的时候降速,很难实现后程超越。可以推测此选手在本次比赛体能分配上存在不合理现象,以前半程以较高的速度游进,导致后半程没有体能再去冲刺。中国400米混合泳参赛战术较成熟,已接近世界优秀运动员,建议在四种泳姿的协调发展和增强运动员体能上下功夫,以保证更加稳定的成绩。同样建议LXX在混合泳训练上应注意弥补蛙泳上的差距,加强泳姿之间的转身练习,在增强体能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混合泳水平。

5 总结

(1)由身体机能监控来看,训练对机体施加负荷较合理,身体机能整体呈良性发展。LXX血红蛋白和血尿素随负荷变化而变化并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无异常变化特征,肌酸激酶对新负荷刺激反应较敏感,整体高于其他运动员的原因是存在额外负荷。

(2)在整个备战阶段其有氧能力随训练逐步提高,但乳酸能系统在训练中参与度较低,建议在加强有氧训练基础上对乳酸能系统进行精炼,在此基础上并加强营养和监控。

(3)在重大比赛时,800米自由泳途中游速度过于平稳,整体呈“U”型,基本无明显加速特征,与世界一流选手差距主要是途中游加速问题;400米混合泳体能分配较合理,能够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特色。

摘要:为了研究重点运动员训练及参赛期间自身规律,探讨总结其个性化特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试法、体能分配模式速度系数法及数理统计法对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备战全运会及参赛期间进行训练监控个案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备战某次重大比赛阶段训练对机体施加负荷较合理,身体机能整体呈良性发展,其血红蛋白和血尿素随负荷变化在可控范围之内,机体肌酸激酶对刺激反应较敏感;有氧能力随训练逐步提高,但乳酸能系统参与度较低,建议在加强有氧训练基础上对乳酸能系统进行精炼,并加强营养和监控;在重大比赛时,800米自由泳途中游速度过于平稳,基本无明显加速特征,400米混合泳体能分配较合理。

专业游泳运动员 篇8

游泳是斗智斗勇的竞技比赛项目, 游泳竞赛中超短距离50m项目争夺异常激烈, 参加50m超短距离游泳比赛的游泳运动员不仅要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良好的竞技状态, 而且要有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 在运动员水平十分接近的情况下, 就是运动员全面综合素质的较量。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体育竞赛的胜负70%来自运动员自身的训练水平, 30%取决于心理状态。如何在这30%的制胜因素上挖掘运动员的潜力, 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中国短距离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研究方法有实验法、案例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

3、结果与分析

当前许多研究表明, 心理素质好坏与个人的“情商”有密切关系。为此, 运用“情商”的理论解决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差的问题, 克服紧张情绪状态, 重塑我国在超短距离游泳上的辉煌有重要作用。

3.1、“情商”简述

情商 (情绪情感智慧) , 1990年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梅耶 (新罕布什尔大学) 和彼得·萨洛维 (耶鲁大学) 首先提出, 1995年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这本书, 才引起全世界范围的EQ研究与讨论。丹尼尔·戈尔曼接受了萨洛维 (P.Salovery) 的观点, 认为情感智商包含五个主要方面:一、了解自我;二、自我激励;三、自我管理;四、识别他人的情绪;五、处理人际关系。

3.2、“情商”与50m游泳项目的关系

我国游泳运动经过广大游泳教练员的共同努力, 正在逐步走出低谷。从悉尼奥运会到2001年全国冠军赛上齐晖破世界纪录, 到世界锦标赛罗雪娟得50m和100m蛙泳的两块金牌, 中国游泳正一步一个脚印向游泳的高峰再次发起请有力的冲击。总结我国超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在比赛中难获佳绩的原因: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 人才的发现和使用不当;训练的质量存在问题等。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对超短距离游泳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与提高运动员的“情商”存在密切关系不够重视。

超短距离游泳运动员的心理变化主要有下列因素: (1) 对游泳运动认识不足, 停留在为出成绩而训练, 为经济利益而训练的情况; (2) 对游泳训练的信念不强; (3) 队员的文化底蕴较差; (4) 缺乏心理素质或心理训练内容不具体; (5) 职业素养欠缺; (6) 受不良环境影响; (7) 自律、自控能力不强。

其中的 (1) (2) (4) (5) (6) (7) 与“情商”中意志、责任心、抗诱惑、抗挫折有密切关系。因此, 提高我国超短距离游泳项目水平, 首先应迅速摆脱狭义的“胜负观”, 提高游泳运动员的“情商”。

3.3、提高“情商”水平, 指导50m游泳训练工作

运动员比赛未能发挥应有水平主要表现在: (1) 对教练员平时训练安排有意见, 心存不服, 情绪不高; (2) 平时训练水平不高, 心中没底; (3) 高估对手比赛实力, 心中不踏实; (4) 对裁判的发令产生恐惧感, 出发反应迟钝; (5) 对比赛场地的喧闹气氛产生极度的不适应; (6) 比赛时技术动作不能充分发挥; (7) 比赛的名次决定来自于本队、地方、省市的成绩和排名之争; (8) 比赛的结果关系到个人的奖金和影响。

由于上述原因, 造成队员比赛失常, 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水平。从心里学的情绪、情感分析, 是平时对运动员的“情商”心里教育培养不够所致。

4、训练建议

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情商”, 以便解决比赛中的问题主要有4个方面。

4.1、测评“情商”水平, 作为训练依据

通过测评“情商”水平, 是取得超短距离游泳项目有一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游泳教练员的重要依据。选定的主要指标有:克服困难能力;挫折承受能力;事业心;信心;组织纪律;性格开朗;斗志能力;团结协作;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控制能力;失败承受能力;批评承受能力。

4.2、加强自我认识和认知他人的能力

“情商”表现为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识别、评价、表达和利用, 也就是能及时识别自己的情绪, 知道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 而且能及时通过的语言和恰当的形体动作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另外队员还应通过理解、观察、分析他人情绪, 了解对手的态度对他人的情绪做出准确的识别和评价。

4.3、强化良性情绪, 排除不良情绪

情绪、情感可以激励人的行为, 改变人的行为效率, 发挥重要的动机作用。积极地情绪、情感可以使运动员、特别是超短距离运动员振作、兴奋, 提高竞赛的质量和效率, 并起到震撼对方心里的作用;而极的情绪、情感则会干扰、阻碍人的行为, 超水平的发挥技术、战术的效率。良性情绪应该在日常训练和各种竞赛中有意识的培养和营造, 并使其突出自身优势, 优化“本体结构”, 使自己长时间处于兴奋愉悦、积极、振作的心理状态。

4.4、认知他人, 为我所用

“情商”的高或者低不仅仅表现在自我认知, 优化“主体结构”上, 还体现在认知他人, 为我所用。而认知他人可分为:认知本队队员, 帮助克服其消极情绪, 也包括认知比赛对手情绪, 利用其弱点, 攻其不备, 达到取胜的目的。还包括认知裁判的情绪, 利用其个性特点, 达到战胜对方的目的。

5、结束语

我国超短距离游泳项目要想进入世界前列, 除了科学选材和合理游泳技能训练外, 情商的测定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总之, 对心理学的应用, 目前在我国尚属弱项, 故重体能技能训练, 忽视心理素质提高现象依然有之。同意对心理学认识和应用, 仍是实践中应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琨, 王宏涛.篮球运动员情商的作用与培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 15 (6) :74-75.

[2]季浏.体育心理学教与学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8-59.

上一篇:现代家长应具备的素质下一篇:西方自由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