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输液外渗(共11篇)
小儿输液外渗 篇1
由于小儿头皮静脉血管丰富、暴露充分, 具有易固定、易观察的优点, 故头皮静脉输液是婴幼儿静脉给药的最佳途径[1], 但由于穿刺后固定不牢;在输液过程中患儿哭闹、好动、不配合, 输液时间过长;小儿皮肤及皮下组织薄嫩、疏松[2];或由于高热、脱水使血管周围内外环境发生改变, 进而影响血管壁的渗透性和脆性等多种原因, 常常会导致输液渗漏情况。传统办法只有拨针重找血管, 不仅会给患儿的身心造成伤害, 影响护患关系, 同时也增加了护士工作量, 影响了护理工作效率[3]。为了降低其发生率, 提高穿刺成功后的血管保护, 避免重新穿刺对头皮血管的损伤, 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我科经过将近两年的探索, 通过在穿刺部位外渗处涂以牙膏, 观察牙膏控制继续外渗, 肿胀局部消退、顺利滴注完液体等效果指标, 得出牙膏能有效防治小儿头皮输液外渗, 且方法简单易行, 取材方便,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有渗漏的患儿120例 (除外输注碳酸氢钠、甘露醇、葡萄糖酸钙等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的外渗患儿) , 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 男36例, 女24例, 年龄3天~3岁。其中腹泻18例, 肺炎14例, 发热20例, 其他8例;其中正中静脉输液有26例, 额部小血管输液10例, 耳后静脉输液10例, 颞浅静脉输液14例。对照组60例, 男29例, 女31例, 年龄2天~2岁10个月, 其中腹泻20例, 肺炎10例, 发热18例, 其他12例, 其中正中静脉输液有26例, 额部小静脉输液16例, 耳后静脉输液5例, 颞浅静脉输液1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原发疾病、输液部位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患儿头皮输液成功后, 在输液过程中的不同时段 (如输液开始后、输液中途、输液后期) , 观察发现针口周围有肿胀, 挤压后尚有回血时, 实验组患儿给予肿胀处涂上一层1~3 mm的普通家用牙膏 (注意避开针口处) , 涂敷范围略超出肿胀处周围约2公分 (不必撕开胶布) , 分别于5分钟、15分钟、30分钟、40分钟、输液完毕时, 观察回血情况、肿胀消退、通畅度、小儿反应、重注例数等指标, 评价牙膏对渗漏的应用效果。对照组患儿不给予干预, 按照实验组方法进行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a=0.05,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输液滴注通畅, 回血良好, 患儿安静, 针口处肿胀不仅未继续扩大, 反而逐渐变小消失, 输液完毕后患儿无不良反应, 针口皮肤正常, 重注例数是8例, 重注率为13.3%。对照组针口肿胀不断变大, 几分钟后开始滴速变慢以致完全不能滴注, 挤压头皮针没有回血, 多数患儿因肿胀引起的疼痛而哭闹。重注例数是59例, 重注率是98.3%, 具体见表1。
从附表可见, 观察组回血率、肿胀度、通畅度、患儿反应、重注率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小儿静脉输液渗漏是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问题, 其发生的原因有多种。发生输液渗漏后, 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只能按照传统方法选择拨针重新穿刺, 既增加了护士工作量, 又增加了患儿的痛苦, 而且因再次穿刺小儿哭闹不配合程度增加, 家属的不满情绪等因素, 增加护士的心理压力, 易致再次穿刺失败。本研究通过借助牙膏中含有薄荷脑、生姜油等中草药成分, 薄荷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生姜具有抗炎、消肿[4]等功效, 对外渗局部涂敷牙膏, 控制继续外渗, 达到局部肿胀逐渐消退, 顺利滴注完液体且无任何副作用。不仅可降低输液重注率, 减少患儿的痛苦, 减少血管的损伤;减少家属的不满情绪, 还能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及工作量, 让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交流;还能减少因重新穿刺增加的卫生材料成本, 节省医疗费用和医疗资源。且方法简单易行, 患者家属很容易接受, 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密切护患关系,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
本试验证明牙膏能有效防治小儿头皮输液渗漏, 并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建议临床护理工作者在为小儿头皮输液时遇到针口处肿胀, 回血尚好, 输液且通畅的情况时, 不要急于拨针重打, 可试用本文所述方法。
参考文献
[1]蒋红琴.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观察.现代医药卫生, 2002, 18 (2) .
[2]花芸, 刘小文, 刘新文, 等.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护理学杂志, 2006, 23.
[3]孙淑杰, 房素萍.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及对策.中国医药指南, 2010, 20.
[4]王锦鸿.新编常用药物手册.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金盾出版社, 1997:7-8.
小儿输液外渗 篇2
输液外渗的机制如下:(1)血管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一方面血液成分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直接刺激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以及使血管内壁受损通透性升高,从而引起炎症反应;(2)药物持续滴注,胶体渗透压降低;(3)液体静压增加;(4)继发感染,因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炎症细胞的聚集及炎症介质的释放,造成血管通透性升高,而发生组织水肿 [1]。3 外渗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肿胀、胀痛,中度或重度疼痛通常为烧灼、刺痛,局部红肿,回抽无回血,或局部水泡,皮肤发黑变硬,形成溃疡。4 外渗的后果
患者将经历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创伤,延长患者的住院日,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产生压力和担忧,严重的甚至造成患者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5 外渗的预防
5.1 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时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有家长陪伴的教会家长正确的照顾方法。已发生外渗者不在此处远端再作穿刺,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
5.2 选择合适静脉 正确地选择静脉,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儿科病房和意识障碍、病危的患者、化疗时尽量使用留置针,使用留置针时选择粗直的血管。因留置针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而且留置针一般可保留5天 [2],避免反复穿刺,保护了血管。
5.3 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小儿一般按1~2滴/(kg·min)速度输入,持续输入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时,应用留置针开辟两条静脉通道,每隔2~3h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用甘露醇时局部热敷或提高药物的温度,使血管的通畅性增高 [3]。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时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滴入药物。
5.4 加强责任心,多巡视 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要检查输液部位;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哭闹,一定要检查注射部位,发现药物外渗如果是高危药物,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化疗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5.5 做好患者宣教 交代使用留置针的好处,保管留置针的方法;在输注高危药物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要求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
5.6 正确拔针 输液完毕,拧紧调节器,除去胶布,快速拔针。在针尖即将离开皮肤的瞬间,迅速用干棉签沿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及其稍上方,直至不出血为止,一般为5~10min [4],切忌在按压处来回揉动,按压的力度要适中。正确拔针可避免血管损伤,提高血管的利用率,防止皮下淤血和再次输液时发生渗漏。6 预防外渗的对策
6.1 小范围外渗(1)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PG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可以用湿热敷,或用0.5%的碘伏、95%的酒精、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如果所剩的药液不多,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湿敷,如不再继续外渗,可以坚持到输液完成。(2)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0.5%碘伏或95%酒精持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6.2 大范围外渗 输入的药液为刺激性大的药液,如在四肢,局部制动,抬高患肢,用50%的硫酸镁或95%的酒精、0.5%的碘伏持续湿敷,配合理疗,局部封闭。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如缩血管的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钙剂可用50%的硫酸镁、654-2湿敷,也有介绍说用马铃薯、生姜外敷。
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篇3
【关键词】静脉输液;外渗因素;预防;处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68-01
输液外渗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管理疏忽,刺激性药物和发泡剂或液体输入了周围组织。现对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1外渗的危险因素
1.1病人 ⑴婴幼儿:外渗常见的病人许多发生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婴幼儿肢体固定困难,外渗后难以做出疼痛表达,容易造成严重外渗。⑵老年人:自身条件使疼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等。⑶无法沟通的患者,如:麻醉未醒患者、使用镇静剂处于昏迷患者、瘫痪患者等。
1.2.药物 ⑴发泡性药物: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氮芥等。⑵非发泡性药物:a、刺激性药物:甘露醇、紫杉醇、环磷酰胺、阿糖腺苷、门冬酰胺酶等。b、抗生素:氯霉素 庆大霉素 青霉素等。c、电解质:氯化钙 葡萄糖酸钙 碳酸氢钠。d、血管加压素:多巴胺 肾上腺素等。
1.3疾病 ⑴癌症; 反复接受化疗病人静脉脆弱,难以穿刺。⑵外周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可使静脉血流减少,输液外渗;血管弹性差也容易外渗。⑶糖尿病;因外渗时外周神经不能感受到疼痛,可造成严重外渗。⑷上腔静脉综合征 静脉压升高导致输液外渗潜在危险。
1.4技术 ⑴护士缺乏临床经验。⑵ 夜班护士巡视不到位,交接班不够谨慎。⑶护理人员知识缺乏。⑷ 输液器选择,有科研报道输液选用钢针渗出是留置针两倍。⑸加压推注药物。
2外渗的预防
2.1提高穿刺成功率 培训护士,加强基本功的练习,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力求一針见血;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可采用保护性约束,有家属陪伴的教会家属正确的照顾病人方法,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
2.2血管的选择 应避开关节、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针。另外,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位置,根据血管选择合适的针头。有计划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尽量使用留置针,避免反复穿刺。
2.3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外周用药时最好建立两路通道,每隔2~3小时交替使用,避免造成组织坏死;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必须先用生理盐水建立通路,确定成功后再输入药物,并密切观察。
2.4、提高病人的预防意识 输液前告诉病人外渗药物外渗后导致的后果,输上液体后交代注意事项,输液肢体勿动,嘱病人有疼痛感、烧灼感等不良反应时及时上报。
2.5加强责任心、多巡视、认真交接班 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发现药物外渗,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密切观察注注射部位,并进行床头交接班。
2.6正确按压方法 输液病人拔针后几乎采用拇指按压方法,拇指按压时一定顺血管方向按压,按压面积要大;或三指按压方法(食指、中指及无名指),这样能够完全压迫血管止血,按压时间至少3~5分钟。
3药物外渗处理
3.1硫酸镁湿热敷 原理:50%硫酸镁属于高渗性溶液,局部热敷产生高渗透压,使局部水肿液短时间内被吸收;硫酸镁拮抗钙离子,钙离子参与平滑肌收缩,故硫酸镁可以舒张皮肤及皮下血管平滑肌,降低毛细血管血压,使局部渗出减轻。
3.2盐酸山莨菪碱与硫酸镁湿热敷 方法:在输液外渗后,发生局部皮肤肿胀、颜色改变、水泡,甚至变性;立即用盐酸山莨菪碱(年龄<3个月用5mg;3个月~1岁10mg;1岁~5岁15mg),洒在两层无菌纱布的贴皮肤层、再取纯硫酸镁粉剂适量涂在两层无菌纱布之间(也可将盐酸山莨菪碱和硫酸镁混合后涂于两层无菌纱布之间),然后敷于渗液局部,用湿热毛巾敷于其上,以保持局部恒定的湿、热度(温度在28~40℃)进行治疗,据年龄大小、外渗程度、范围和部位不同每次外敷时间为8小时。效果非常好。
3.3 95%酒精湿敷 原理:95%酒精具有扩张血管作用,解除局部组织血管痉挛,改善血液循环;能吸附皮肤组织水分,加速局部皮肤水肿消退,减轻疼痛;能抑制皮肤表面微生物的活性,促进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抵制炎症。
3.4透明质酸酶⑴ 透明质酸酶是一种多糖,它可以提高药物的分散和吸收。用于紧急处理外渗,以便将危害降到最低。治疗必须迅速,外渗1小时内进行。⑵ 针对静脉高营养液与钙剂外渗,透明质酸酶是一种很好的药物。⑶透明质酸酶可以使药物在短时间内迅速吸收,从而避免组织的坏死和脱落。
3.5止痛消炎软膏 消肿止痛。本品外敷,用于治疗风湿痛、关节炎疼痛、肌肉痛、扭伤、跌打损伤、轻度烧伤、烫伤、冻伤和皮疹等,95%酒精结合止痛消炎软膏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 王华芳.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747~1742.
[2] 邓泉珍.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4):321.
小儿输液外渗 篇4
关键词:输液外渗,金万红,护理
静脉输注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 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措施之一, 近年来由于儿科静脉留置针的普及应用, 儿科静脉输注外渗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 但由于小儿血管细, 皮肤娇嫩、自控能力差, 多动等特点, 静脉输注外渗时有发生[1]。输液外渗, 传统常用的有热敷, 硫酸镁 (MgSO4) 湿敷等处理。从2006年1月—2008年7月使用金万红软膏外涂与50%硫酸镁液湿敷治疗小儿输液外渗, 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病人为我院2006年1月—2008年7月发生输液外渗的病例, 肿胀面积在2.0 cm×3.0 cm~5.0 cm×7 cm之间, 不论性别、年龄、病种。以单日发生输液外渗采用金万红软膏外涂为观察组;以双日发生输液外渗应用50%硫酸镁湿敷为对照组。两组病种选择的性别、年龄、病种、药液种类、外渗部位、面积均相似, 见表1。
注:P>0.05
1.2 操作方法
1.2.1 观察组
用天津达仁堂生产金万红软膏涂擦输液外渗部位, 满1 h重复1次。
1.2.2 对照组
将无菌敷料放于溶解好的50% MgSO4溶液内浸湿后拿起拧干, 以不滴水为度, 放置于患儿渗漏皮肤隆起处, 上盖塑料薄膜及棉垫, 20 min更换1次, 直至红肿消退, 疼痛消失。
1.3 效果观察[2]
显效:6 h内水肿消退、疼痛消失, 皮肤纹理出现, 血管弹性恢复;有效:12 h内水肿消退, 疼痛消失, 皮肤纹理出现, 血管弹性恢复;较有效:24 h内水肿消退, 疼痛消失, 皮肤纹理出现, 血管弹性恢复;无效:水肿消退时间大于48 h, 仍有疼痛, 血管弹性恢复慢。
2 结果
注:U=7.27, P<0.01。
3 讨论
目前输液外渗治疗方法主要有冷敷、热敷、硫酸镁湿敷、局部封闭疗法、中西药制剂外用等[3], 冷敷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 血流缓慢, 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活力;同时, 冷敷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 使毛细血管收缩, 减轻疼痛。热敷减轻局部细胞充血, 缓解疼痛, 热敷, 冷敷稍有不慎易造成患儿着凉或皮肤烫伤;小儿角质层薄, 局部用药能迅速吸收, 有时甚至发生不良反应[4], 因此, 对于小儿渗漏处理要特别小心注意。我们经过临床比较, 金万红涂擦与50%硫酸镁湿敷, 用于小儿输液外渗均有较好的作用。但观察组金万红膏使用总有效率为100%, 而50%硫酸镁有效率为88%。两组之间显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现将两组的优缺点总结如下。消肿、止痛效果:两组病例均在发生渗漏2 h内处理。金万红组最快消肿, 止痛时间为2 h 10 min, 硫酸镁组最短时间为4 h 30 min。金万红组显效率高于硫酸镁组28%, 总有效率高于12%, 平均显效时间也比硫酸镁组短3.03 h。从药理学上看, 金万红软膏由地榆、当归、桃仁、紫草、金银花、白芷、血竭、冰片等32种中药构成。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之作用。其中的地榆含地榆甙Ⅰ、Ⅱ, 能凉血止血, 解毒收敛;当归补血活血;桃仁含苦杏仁酶及甙, 能活血散瘀;紫草、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 凉散风热之功效;冰片能香窜善走而止痛[5];白芷中含香柠檬内酯, 所含比克白芷素对血管有扩张作用, 故能祛风止痛;血竭中血竭素能行瘀止痛, 化瘀止痛[6]。因此, 金万红软膏涂擦治疗输液外渗的作用显著, 时间短、消肿止痛的效果迅速。
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收到了一定的疗效, 但对照组受操作者熟练程度的影响, 同时需要患儿及其家属很好配合才能完成, 而小儿由于对注射时的反应强烈, 自我约束能力差, 活动频繁, 加之父母及陪伴也不可能完全按要求来进行, 有它的特殊性。湿敷之后较难固定, 常脱落, 还会弄湿被褥。因此, 操作者的成功常受到限制, 增加了父母及陪伴看管的难度。而观察组在使用过程中加有芦荟, 能保护小儿娇嫩的皮肤, 在使用过程中, 操作简单, 医护人员及陪护短时间内培训即可操作, 同时由于观察组中有开窍、止痛及祛瘀药物, 用后清凉、无刺激, 患儿舒服, 减少哭闹。因此, 使用起来方便、实用。
从成本上看, 一支金万红软膏10 g, 价格4.20元, 可用25次, 每次0.16元, 经济实用。而硫酸镁使用一次约5.00元, 还要准备用物, 操作复杂一些。
应用金万红涂擦时注意事项:首先要保持局部清洁, 有胶布退迹及血迹时清洗干净, 有汗渍要擦干, 使用过程中, 注意观察局部状况, 一般每小时涂药1次。减少对患儿的不良刺激, 擦拭过程中观察症状, 有无皮疹等情况的发生。
总之, 通过对金万红软膏及50%硫酸镁在小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观察。我们认为该使用方法较硫酸镁湿敷, 方便、快捷, 经济实用, 消肿, 止痛效果好, 血管弹性恢复较快, 患儿家属及患儿容易接受, 容易在基层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茹玲, 韩卫红, 扬海星.小儿静脉注射强制激药物渗漏的防治[J].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 (11) :34-35.
[2]冯佩君.立其丁与硫酸镁冷敷治疗小儿静脉渗漏[J].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2003, 15 (6) :399.
[3]尹燕芝, 输液渗漏对机体的损伤及护理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 2002, 8 (12) :938-939.
[4]郑显兰.现代儿科护理手册[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1:495-496.
[5]徐国钧.中草药彩色图谱[M].南京:中国药科大学, 1989:467-510.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和护理措施 篇5
姓名 张小玲
年级 2011
层次 专升本
专业 护理学 [摘要] 目的:探究静脉输液外渗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及出现外渗现象后的处理手段。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数据库相关研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结果:静脉输液外渗,应提高专业技术,及时发现,及时处 理。结论:定期开展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安全意识,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开展护理工作,有效杜绝输液外渗的现象。
[关键词] 输液外渗;原因;护理措施;研究概述。
静脉输液是根据病情将大量无菌液体或药物在严格的无菌操作过程下经静 脉直接输入体内的方法,也是确保临床治疗的重要护理手段之一。通过静脉输液,不仅能维持体液平衡,而且使机体的电解质、酸碱状态尽可能保持正常,为危重病员紧急抢救准备提供静脉给药通路,确保药物输入体内的需要[1]。因此,作为 护士静脉输液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操作,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当静脉输注液体外渗至血管周围组织时,也将会依液体种类对病员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轻则引起局部皮肤肿痛,重则导致血管周围组织炎症以及静 脉炎、静脉血栓的形成,甚至于造成组织坏死。所以为减轻病员的痛苦,令患者早日康复,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及时、正确处理静脉输液外渗具有重要的意义。1 导致静脉输液外渗的常见因素静脉输液外渗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肿胀、胀痛,中度或重度疼痛,通常为烧灼、刺痛,局部红肿,回抽无回血,或局部水泡,皮肤发黑变硬,形成溃疡[2]。当外渗现象出现时,不仅会影响下一步的护理工作开展,更是会对患者造成机体损伤和额外的痛苦,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导致外渗的种种因素,为预防此类现象出现打下基础。
1.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
1.1.患者的实际情况 1.1.1 新生儿
新生儿因全身均分布有胎脂,需做静脉输液者有的是皮肤苍白,有的是皮
肤紫青,一般与头皮进行静脉穿刺,可见的血管很少,穿刺难度大,固定后易脱落,加之哺乳或喂养影响,使其易外渗。1.1.2 婴幼儿
婴幼儿在穿刺过程中易发生哭喊,挣扎等不配合举动,其血管短,不直,且家长的紧张言行会对护理人员增加压力,给穿刺和固定工作带来难度,引发输液外渗概率要高于成年人,所造成伤害也较成年人更大。1.1.3 老年人
老年人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肤松弛,容易发生液体外渗;此外,由于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减退,行为控 制能力减弱,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针头移位或静脉破损,加之,老年人反应迟钝,痛阈减低,也是造成外渗加重的重要原因。1.1.4 重病患
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3]。1.1.5 缺乏感知的患者
此类患者可能接受了药物麻醉或是处于昏迷状态,无法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不能正常地表达身体感受,如出现无意识肢体抽 动等突发状况,很可能导致外渗现象,且病员无法表述机体疼痛,若未及时发现,会令机体损伤程度变得更大。1.2 护理人员技术因素
由于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因素,专业知识不过硬,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选择血管失当,穿刺技术不熟练,这些行为将会造成机械性损伤。出现一次给药 多次穿刺,针头固定不当,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同一部位多次穿刺,针尖顺 拔针后按压针眼不正确,给药方法不 当,使用发生外渗概率高的钢针,大力推药,忽略病人心理护理造成病人精神紧张、不合作等现象。1.3 理化因素
包括输液时环境的温度,溶液中不溶微粒的危害,液体输入量、速度、时间、压力、针头对血管的刺激以及旧法拔针对血管壁的损害[4]。1.4 药物因素
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引起,主要药物包括: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化疗药物如阿霉素、长春新碱;高渗性及阳离子溶液[5]这些药物一般会影响血管周围渗透压,改变血管壁通透性,或是多次施药后令静脉变得更为脆弱,因此将导致输液外渗 的几率和风险大大增加。1.5 疾病因素
1.5.1 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血管壁损伤大,静脉脆弱,难以穿刺。
1.5.2 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
1.5.3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
1.5.4 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衰患者,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发生外渗。
1.5.5 凝血机能有障碍的病人,血凝块对穿刺针周围于血管壁之间的间隙封闭 不足,导致药物、血液渗漏。拔针后,局部按压时间过短,血管内药液从针眼外渗。1.6 护理人员的心理因素
病人对护士的不信任,怀疑,或第一次穿刺不成功,都会对护士的心理产生影响,护士自身就会质疑自己能不能穿刺成功,增强护士的心理素质,也可提高 穿刺成功率。外渗导致的机体损伤类型
在了解了可能导致输液外渗的各项因素后,护理人员应当进一步了解输液外渗对病人的身体所造成的损伤类型,从而做到及早预防,对症下药,将护理工作 做的更加扎实。2.1 血管损伤
良好的血管是进行静脉输液的基础,而发生输液外渗时,首先受到损伤的就 是血管,除了机械性的损伤,还会随着外渗的发展产生其他损伤。通过动物实验 形态学观察发现,注射液体及微粒从血管内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可引起血管周围大量结缔组织增生,致使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甚至发生堵塞[6]。2.2 局部组织损伤
轻者会产生麻、肿、胀、痛等各种刺激性的机体反应,重者则会在炎症和药 物毒性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局部组织坏死,尤以化疗药物的伤害性大。若处理不当,将会造成关节僵直和功能性障碍。2.3 深度组织损伤
属于少数现象,由于渗漏量过大,导致皮下组织压力增高,压迫骨筋膜,阻 碍血液循环,造成局部缺血缺氧,代谢废物堆积,改变血管通透性,直至形成骨 筋膜综合征,进一步发展将会导致严重残疾或死亡。2.4 累积损伤 由于长期的输液史所产生的血管损伤及血管壁破坏,造成血管弹性差,穿刺难[7],易导致恶性循环的产生。输液外渗的预防方法
在了解了输液外渗可能导致的机体损伤的基础上,如何进行预防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外渗现象发生,对于缓解护理人员压力,减少病人的痛苦和花费,避免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3.1 做好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
在实际的日常护理活动中,由于护理人员和就医患者的巨大数量差异,使 得向每一位患者详细地解释输液外渗的预防知识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抓大放小”的方针,对于血管条件好,有家属陪护的患者,进行简单说明,不可随意调整滴速,避免大幅度活动等,并请家属帮助照看。而对于血 管条件差,长期病史,婴幼儿及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关注,除了对家属 的详细说明出现外渗现象的判断标准,若出现外渗则立刻通知护理人员,还应适 当增加巡视次数,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力争将危险降至最低。
3.2 合理选择穿刺静脉
为减少药物化学性刺激,应根据药液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血管。对于静脉滴注 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宜选择较粗的血管;对于需要长期输液的血液病、肿 瘤等患者,需建立静脉使用计划;使用有发泡作用的药物,应避免选择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的手背、腕和肘窝部静脉。另外,应避开病变部位的静脉,避免同一 部位多次、长时间输液,注意个体差异及不同疾病的血管特点[8]。除此以外,还应该遵从由远到近选择的原则。如何正确的选择血管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对局部位置解剖十分熟悉,才能确保选择血管时不会出 现纰漏。
3.3 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和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置针建立 两条静脉通道,每隔2~3h 交替使用,以避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刺激性强的药 物输液前必须以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确定穿刺成功后,再输刺激性强的药物。在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过程中,密切观察,确保针头留在血管内[9]。3.4 提高穿刺成功率
护理人员应加强基本功训练,高标准严要求,熟练掌握静脉穿刺的技术,提 高穿刺操作成功率,争取一次成功。要注意避开活动量大的关节等处,且穿刺成 功后妥善固定,避免出现机械损伤。若患者需要进行连续的静脉滴注,则可对双 侧肢体交替使用以保护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3.5 正确的拔针方式
输液完毕后,拧紧调节器,除去胶布,快速拔针,在针尖即将离开皮肤的瞬 间,迅速用干棉签沿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直至不出血为止,切忌在按压处揉动,按压的力度要适中。正确拔针可避免血管损伤,提高血管利用率,防止皮下淤血 和再次输液时发生渗漏[10]。
3.6 局部用药保护
利用一些药物对血管的作用,使血管保持扩张状态,从而减少外渗,延长可 输液时间,例如,使用硝酸甘油贴剂,凭借皮肤组织对硝酸甘油的良好透过吸收性,达到保护血管的目的。3.7 护理对策 3.7.1小范围外渗
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可以用湿热敷,或用95%的酒精、95%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会消退;如果所剩的药液不多,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湿敷,如不在继续外渗,可以坚持到输液完成;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95%酒精持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3.7.2大范围外渗
输入的药液为刺激性大的药液,如在四肢,局部制动,抬高患肢,用50%的硫酸镁或95%的酒精持续湿敷,配合理疗,局部封闭,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如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钙剂可用50%的硫酸镁、山莨菪碱湿敷,也有介绍说可用马铃薯、升姜外敷。3.7.3化疗药物外渗
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滴入,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加以稀释,并局部冷敷,以防止局部疼痛、肿胀、坏死。3.7.4药物外渗引起局部水疱
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无醇碘伏外涂;水疱大的,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水疱里的渗出液,再用不含醇的碘伏外涂、外敷,也有介绍用蛋清外敷的 输液外渗的处理方法
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即使做了充分的预防工作,还是有可能发生输液外渗的现象。因此,这类情况出现时,如何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进行妥善的处理,也是护理人员应该掌握的必要的知识。
4.1 更换输液部位
护理人员在发现外渗现象的第一时间,就应当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积极采 取治疗措施,清除组织水肿和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11]。并且在拔针时要注意 采用正确的方法,防止造成二次伤害。另有临床实践证明,在关闭输液器开关的 过程中,约有0.2ml 被挤出,而通过拔针时预先折叠距头皮针针头2cm 处的输液 管,仅挤出0.01ml 液体,几乎不引起局部肿块增大,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采用。
4.2 热敷
早期且范围小者可进行局部热敷,主要用于肾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等药 物渗漏,但禁用于化疗药物外渗 [12]。其原理是通过局部升温,扩张血管,改变 血液循环状况,从而减轻水肿,促进机体恢复,对于由其他血管收缩剂导致的外 渗同样具有处理效果。该方法成本低廉,效果较好。4.3 冷敷
适用于早期局部非炎症性水肿,可以起到收缩血管,减少渗漏,麻痹末梢神 经,减少痛苦的作用,对于红霉素和抗肿瘤药物外渗同样有效,但在采用该方法 8 时应注意控制温度,防止冻伤。其作用机理是,通过降低温度,不仅可以减少局 部余热对周围活力组织的继续损伤,而且可以降低局部组织代谢,使局部血管收 缩,渗出减少,从而减轻局部水肿程度,并有良好的止痛作用[13]。4.4 局部封闭
适用于化疗药物外渗,可用利多卡因100mg+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4ml 在 包块底部选择三个点平行于皮肤进针,从而更好地阻止外渗药液与组织结合。其中,利多卡因有麻醉,止痛,轻微扩张血管的作用;地塞米松可以抑制炎症细 胞因子的合成,减少炎症因子的扩散,阻碍磷脂酶a2 的活性,中断疼痛的持续 性神经冲动,从而发挥镇痛作用[14]。4.5 中医疗法
适用于长期注射的药物导致的注射部位静脉壁炎性渗出,一般采取外敷的方 式进行处理。4.5.1 马铃薯外敷 可采用具有化瘀散结、理气止痛功效的马铃薯片敷于患处,既可以治疗外渗,还可以降低静脉炎发病几率。4.5.2 芦荟涂抹外敷
芦荟属于百合科植物,味苦而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散 瘀利血的功效,其中富含的多种化合物对于解决输液外渗问题都具有一定作用,比如,芦荟乌鲁新可以覆盖于炎症表面促进细胞再生;芦荟酊可以起到杀菌消炎 的作用;异柠檬酸可以扩张血管,加强血液循环;芦荟素更是可以增强血管壁弹性。在药效良好的基础上,使用芦荟处理还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等特点。在临床上,只需洗净后,去除刺及表皮,每1h 涂抹 4 ~ 2 次,若是患处情况较为严重,还可以结合每1h 外敷 2 ~ 1次的方法进行治疗。4.5.3 如意黄金散
而针对静脉炎外渗,还可以采用如意黄金散15g 置于无菌 容器内,用食醋调制成糊状,先用0.5%碘伏消毒局部皮肤,待干,避开穿刺点 1.5cm 将调制好的如意金黄散均匀涂于患处,厚约0.5cm,范围超过患处1cm,穿 刺点外用1.5cm×1.5cm 无菌干燥纱布覆盖,用保鲜膜将涂药处覆盖,胶布固定,2小时后取下,1 天2 次[15]。4.6 其他处理方法
依照实际情况的不同,可以灵活地选择其他更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例如,某医院在临床中以早期常用的95%酒精为溶剂,加入了牛黄解毒片作为溶质,使药棉浸透药液后,覆盖于患处,用塑料布包裹固定,保持患肢抬高,24h 内即可见效;或者是合理地利用药物相互拮抗的特性,以此对抗外渗药物的损伤效应,加速药物的吸收和排泄,降低对机体的损伤;或是采用联合疗法,对坏死局部组 织进行手术切除,对于水疱进行抽取后再进一步处理,佐以超短波理疗等方式进 行治疗护理。4.7 建立外渗处理记录
在发现了外渗现象并进行处理后,应当详细记录下外渗药物的名称,发现时间,注射部位,渗出范围大小,患者的局部观察,处理措施,主治医生等信息,方便日后的跟踪治疗和出现事故时的调查和追究。4.8 心理指导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样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感受,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告知其关于外渗处理的重要性,要求患者积极 配合治疗,并保持乐观开朗的精神状态,抛开思想压力,争取早日恢复健康。小结
护理工作关系着病人的健康,护理人员更是医院和病人交流的纽带,因此,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想把护理工作做好,不仅仅要求我们对 自己的专业知识十分熟悉,专业技术十分熟练,更要关心患者的内心健康,从生 理和心理两方面关心患者,充分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消除患者的抵触心 理,缓解患者与医院之间的冲突,这不仅对预防静脉输液外渗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后漫长的护理生涯中也是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单就输液外渗这个问题 来看,我们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位患者,进行定时巡视,一旦出现任何外渗,能够 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而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输液史,在病历不够充 分详细的情况下,对我们开展预防工作是有利的;在对静脉输液外渗治疗处理的 过程中,要依据患者和条件,选择效果好成本低的方式来进行外渗处理,通过自 己的努力,为患者的康复保驾护航。静脉输液外渗是一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 理问题,只要有静脉输液,就会有药物外渗。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密切观察输液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预防和处理静脉输液外渗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儿输液外渗 篇6
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常见原因
患者因素:①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哭闹、不配合、血管短、不直,能见的血管少,而且有的家长很紧张,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患儿好动不配合,肢体固定不易牢固,一旦发生外渗又难以表达疼痛的感觉,所以往往患儿外渗和严重外渗均多于成年人。②老年人:老年人各项生理功能减退,行为容易失控导致静脉输液针头移位;此外,老年人的自身条件如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等使疼痛阈值减低,增加了外渗的机会。③无法沟通的患者:主要包括接受麻醉、使用镇痛剂和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如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由于烦躁、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④危重患者:休克、严重脱水、病情危重的患者,由于微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
药物因素: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为外渗的高危药物,这些药物一旦发生外渗,将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疾病因素:①癌症患者是外渗的危险因素,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脆弱,血管暴露不明显,增加了穿刺的难度。②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③上腔静脉综合征,由于上腔静脉压力高,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发生外渗。④外周血管疾病如动脉血管硬化。
技术因素:①年轻护理人员经验少,对血管弹性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②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③使用头皮针,因为头皮针外渗是静脉留置针的2倍[1]。④晚夜班由于值班人员少,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路。⑤用力推注药物,使用微量泵及输液泵持续静脉用药。⑥反复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
解剖部位:外周静脉较中心静脉容易发生外渗;静脉炎的血管,由于血管收缩,血管内压力增加容易发生外渗。关节、皮下组织少的部位由于活动度大容易发生外渗,一旦外渗会造成严重损伤。
输液发生外渗的机制
血管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一方面血液成分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药物直接刺激血管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使血管内壁受损血管通透性增高。
持续静滴,使血液胶体渗透压降低。
液体静压增加
继发感染,因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炎症细胞的聚集、炎症介质的释放,造成血管通透性升高,而发生组织水肿[2]。
外渗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肿胀、胀痛,中度或重度疼痛通常为烧灼、刺痛,局部红肿,回抽无回血,或局部水疱,皮肤发黑变硬,形成溃疡。
外渗的后果
患者将经历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创伤,从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对患者、家属、医务人员产生压力和担忧,严重的甚至造成患者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
对 策
外渗的预防:①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加强护理人员的基本功训练,提高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时应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针头,必要时采取保护性约束,有家长陪伴的教会家长正确的照顾方法。已发生外渗者不在此处远端再做穿刺,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②选择合适静脉:正确选择静脉,有计划的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儿科病房和意识障碍、病危患者、化疗时尽量使用留置针,使用留置针时选择粗直的血管,因留置针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轻微活动不易发生外渗,而且留置针一般可以保留5天[2],避免反复穿刺,保护了血管。③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注意输入药物的速度及浓度,小儿一般按1~2滴(kg/分)速度输入,持续输入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时,应用留置针开放两条静脉通路,每隔2~3小时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用甘露醇时局部热敷或提高药物温度,使血管的通畅性增高。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时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滴入药物。④加强责任心、多巡视: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必须观察输液部位;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哭闹,一定要先检查注射部位,若发现药物外渗如果是高危药物,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入化疗或其他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必须进行床头交接班。⑤做好患者宣教:耐心讲解使用留置针的好处和保护方法;输注高危药物时必须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要求患者在输注高危药物过程中尽量减少活动,指导患者和家属自我观察。⑥输液结束正确拔针:输液完毕,除去胶布,快速拔针。在针尖即將离开皮肤的瞬间,迅速用干棉签沿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及其上方,直至不出血为止,一般5~10分钟,切忌在按压时来回揉动,按压力度适中。
出现外渗的对策:①小范围外渗:外渗药物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葡萄糖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可以用湿热敷或用0.5%的碘伏、95%的酒精、50%的硫酸镁湿敷,使肿胀很快消退;如果所剩的药液不多,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湿敷,如不再继续外渗,可以坚持液体输完。若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物,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必须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局部用0.5%的碘伏或95%的酒精持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2]。②大范围外渗:输入的药液为刺激性大的药液,如在四肢,应局部制动,抬高患肢,用50%的硫酸镁、0.5%的碘伏持续湿敷,并配合理疗和局部封闭,也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如缩血管的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时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局部封闭治疗以减少外渗引起的损伤,钙剂引起的外渗可用50%的硫酸镁、654-2湿敷,也可用马铃薯片、生姜片外敷。③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水疱:小水疱未破溃的不要刺破,可用无醇碘伏外涂;水疱大的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水疱里的渗出液,再用不含醇的碘伏外涂、外敷,也可用鸡蛋清外敷。
临床实践验证,对护理人员实行规范化、系统化的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培训是防止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戴建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的危险因素及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10-11.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浅析 篇7
1 患者因素
1.1 新生儿
新生儿头皮静脉具有分支多, 血管纤细, 互相沟通交错成网, 穿刺难度大, 不易固定的特点。加之哺乳或喂食影响, 使其易外渗。
1.2 婴幼儿
婴幼儿年龄小不能很好配合, 好动而又缺乏保护针头的意识, 加之血管小, 很容易出现针头穿伤血管或针头脱落, 导致药液渗出血管外引起局部肿胀, 严重时导致局部组织坏死。
1.3 老年人
老年人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硬化、血管本身弹性较差, 管腔变窄、静脉回流不畅使静脉内压力增高, 血管坚硬易滚动, 极易发生液体渗漏。另外, 老年人神经敏感性低, 反应迟钝, 皮肤松弛, 静脉脆弱, 全身状况衰老, 注意力不集中, 烦躁等致使外渗不易觉察。
1.4 无法沟通的患者
主要包括麻醉患者、镇静剂使用者、昏迷、老年痴呆等, 由于患者烦躁、感知觉障碍, 不能及时配合发生外渗。
1.5 重症患者
失血或休克患者的血管空虚, 扁平, 不充盈, 易造成穿刺失败使药液渗漏。此外, 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 容易发生外渗。
1.6 心脏介入术后患者
由于限制肢体活动, 强调避免翻身, 床上大小便时容易发生静脉外渗。
1.7 病程长的患者
该类患者由于病程长, 反复多次静脉穿刺而致血管弹性减弱、脆性增加, 发生外渗。
1.8 浮肿肥胖的患者
肥胖者皮下脂肪层厚且松软, 血管壁厚而坚硬, 触摸时感觉粗大, 但外观感觉不明显, 血管滑而弹性小, 穿刺时针尖易随血管滑行, 可见度小, 穿刺易失败[1]。
2 药物因素
主要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浓度、毒性作用及I型变态反应有关。这些因素损伤血管壁, 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诱发炎性反应介质的释放, 从而出现局部组织液增加的现象。某些药物特别是化疗药物输入后对血管有很强的刺激性, 当这些药物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的进入血管内, 超过了血管本身的缓冲应激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时, 可引起血管内膜受累[2]。物如渗漏到皮下组织, 可引起毛细血管痉挛, 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不可避免的引起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3]。
3 疾病因素
由于患者所患疾病不同、治疗周期长短各异以及个体差异性的存在, 某些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现象比较明显。
3.1 恶性肿瘤患者, 需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 其对血管刺激性强, 可导致血管变硬, 静脉脆弱, 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
3.2 各种原因导致的外周血管疾病, 使得血管硬化, 易发生外渗。
3.3 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异常, 高血糖使血液黏稠度增加, 血管内皮
受损, 在降血糖治疗同时常使用抗血小板聚集和扩血管的药物, 输液拔针后容易引起穿刺部位针眼出血或皮下淤血, 给患者造成疼痛, 给以后的穿刺带来困难。
3.4 静脉压增高的患者, 全身静脉淤血, 血液回流受阻, 容易发生外渗。
3.5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血凝块对穿刺针周围于血管壁之间的间隙封闭不足, 导致药物、血液渗漏。
拔针后, 局部按压时间过短, 血管内药液从针眼外渗。
3.6 中风患者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 伴有神经血管病变, 血管弹性差, 末梢循环欠佳。
加上偏瘫患者常感到焦虑、烦躁、悲观、情绪紧张等, 输液过程中痉挛、渗出、输液不畅等发生率较高。
3.7 过快大量输液, 可使局部血管长期被稀释, 甚至在一般血管内血
液能为液体所代替, 造成胶体渗透压下降, 加之静脉壁内营养血管发生痉挛, 静脉壁缺血而致渗透性增加, 造成药液外渗。
4 血管因素
外周静脉较中心静脉容易发生外渗, 外周静脉注射多选用手背静脉, 因手背静脉网细, 血流慢, 注入血管内的高渗液不能被血液稀释, 从而作用于血管壁, 造成损伤引发外渗。休克时组织有效循环血量灌注不足, 血管通透性增加, 而静脉输入多巴胺后, 静脉壁的营养血管发生痉挛, 静脉壁可因缺血、缺氧而通透性进一步增加, 导致药液外渗。关节、皮下组织少的部位由于活动大易外渗。
5 技术因素
5.1 护理人员知识缺乏, 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 静脉穿刺时没有选择较粗、直、易固定的血管。
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 责任心不强, 没有按时巡视患者。
5.2 穿刺技术不熟练, 有部分护理人员不是很注意患者血管和穿刺技
术的选择, 导致患者血管破坏很严重, 一次给药多次穿刺, 进针时针梗的长度不够, 导致针头固定不牢, 患者稍一活动针尖就滑出血管, 使液体外渗;有的护理人员为患者输完液后未及时对肢体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 患者稍微活动肢体就会发生液体渗漏现象。
5.3 给药方法不当, 输液速度过快, 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液, 使血液内压上升, 引起药液外渗。
5.4 使用钢针, 穿刺时刺破血管对侧, 药液沿对侧血管壁外渗。
长时间输液的患者据有关文献报道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2倍。
6 心理的因素
在医疗护理行业中, 总是强调和关注患者的心理护理, 而对于护士本身的心理状态很少提及。静脉穿刺过程中的心理状态, 护患双方共同存在, 易造成失败,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6.1 心理紧张, 在静脉输液中, 护士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直接关系到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尤其是年轻的护士, 穿刺经验少, 对于成功穿刺心理没底, 担心在忠者面前出丑, 反复退针造成静脉壁损伤, 导致静脉输液外渗;
6.2 患者不安, 由于近些年社会舆论对医疗卫生部门的负面影响, 患
者对医师护士的信任度下降,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 一是对静脉穿刺精神紧张、恐怖;二是多次穿刺失败, 对护理人员缺乏信心, 操作时不配合使静脉外渗[4]。
6.3 责任心不强, 不安心护理专业, 缺乏与患者的有效沟通, 健康指导不到位, 应付了事, 致使静脉外渗。
7 物理因素
包括了环境因素、药物温度、输液微粒等。房间光线昏暗、看不清血管走形, 药物温度过低造成血管痉挛, 增加了穿刺难度, 易致液体外渗。输液微粒进入人体后, 可随血的循环引起血管内壁刺激损伤, 使血管壁正常状态发生改变, 导致渗液。
8 不恰当的配伍
如大剂量脱水剂用后, 再在同一静脉加用垂体后叶素或KC1等, 可刺激血管致痉挛缺血[5]。
综上所述, 输液外渗在临床上非常常见, 这与药物的刺激性、患者血管的通透性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与我们的穿刺技术和巡视病房是否及时有关, 这关系到技术和责任心问题。因此,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分清容易造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进行预防和护理, 减轻患者痛苦, 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边秀娟.不同类型患者静脉输液的穿刺及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 2012, 10 (1) :264.
[2]蒋冬梅, 王曙红, 李亚平.复方七叶皂苷防治输液致静脉炎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1) :40-41.
[3]赖利, 李俊英.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 2002, 17 (1) :78-80.
[4]高蒲湘.静脉输液中的优质服务[J].临床医学, 2011, 24 (11) :221.
输液外渗患儿的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发生静脉输液外渗患儿29例, 年龄38 d~3岁, 其中男14例, 女15例。根据临床症状把外渗分为轻、中、重度, 轻度:穿刺部位疼痛, 局部肿胀面积≤2.5 cm2;中度:穿刺部位疼痛难忍, 局部肿胀面积2.5 cm2~5 cm2;重度:局部肿胀面积5 cm2以上, 皮肤由苍白转为暗红。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16例, 对照组13例, 2组患者年龄、性别、外渗药物等方面,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热敷法, 用0.5%碘伏棉棒消毒针眼及肿胀部位后, 50℃热开水浸透4层无菌纱布后覆盖在肿胀部位, 持续热敷。试验组用0.5%碘伏棉棒消毒针眼及肿胀部位后, 用2%的酚妥拉明1 m L加生理盐水50 m L, 取4层无菌纱布浸透药液后覆盖在肿胀部位, 持续湿敷。2组均在药液外渗12 h内进行, 观察其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给患儿带来身心痛苦, 易引起医疗纠纷, 必须高度重视。因此预防静脉输液外渗可减少患儿痛苦, 减少护患矛盾, 防止护患纠纷, 避免护理差错事件发生[3]。在临床工作中, 以“预防为主, 及时补救为辅”为原则, 认真做好静脉输液的每个环节, 安全有效地为患者治疗特别重要。护理人员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首先从基础做起,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力求一针见血;其次认真正确掌握预防措施, 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救治。医护人员在输液前要加强与患儿家长的交流, 耐心地解答家长的疑问, 以诚恳接纳的态度对待家长的挑剔和抱怨, 耐心向他们解释湿、热敷的目的、方法、作用, 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静脉穿刺时, 有计划地使用静脉;静脉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并采用保护性约束。掌握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浓度及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 加强责任心、多巡视, 严密观察穿剌部位。一旦发生外渗要立即停止给药, 并更换注射部位, 及时做好安慰和解释工作, 避免恐惧、焦虑等情绪的产生。
目前输液外渗治疗方法主要有冷敷、热敷、药物湿敷等。冷敷法使血管收缩, 减少药物的吸收, 减少渗漏, 灭活细胞毒性药物;热敷法可加速外渗药液的吸收和分散, 减轻外渗药液对局部的损伤。但小儿皮肤娇嫩, 角质层薄, 热敷稍有不慎即可造成患儿皮肤烫伤;且并不是所有药液外渗都可给予热敷, 渗漏超过24 h以后不可热敷, 用50℃温开水热敷治疗药液静脉外渗, 疗效较差。酚妥拉明是一种α受体阻断药, 能对抗肾上腺素的α型作用, 使周围血管扩张, 显著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增加周围血容量, 改善微循环使局部血流加快, 促进药液外渗的吸收和消散, 从而较快解除因肿胀所致的痛苦。同时, 酚妥拉明局部持续湿敷使用, 不会出现特殊不良反应, 但应对已知酚妥拉明过敏者慎用。经过本组临床比较, 可见2%酚妥拉明持续湿敷有较好的消肿、止痛作用, 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热敷法;且见效快, 能迅速解除患者的痛苦, 费用低, 药效维持时间较长, 安全, 无副反应, 解决了临床药液外渗对输液工作带来的困扰, 具有推广应用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美玉, 吴秋萍, 陈晓红.静脉注射液外渗的处理[J].福建医药杂志, 2001, 23 (4) :166.
[2]凌云, 项志英.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 2007, 6 (9) :621-622.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篇9
1 引起静脉输液外渗的常见原因
导致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 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及患者方面的因素[6]。
2 导致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人员方面因素
由于护理人员的操作问题导致静脉输液外渗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 由于护理人员缺少血管穿刺方面的经验, 不了解血管穿刺的技巧, 导致在穿刺的过程中, 刺得过浅或过深, 一次就穿刺成功的几率较低;第二方面, 护理人员在患者的同一部位采用输液泵进行长时间静脉输液;第三个方面, 护理人员采用钢针给患者输液, 据有关研究报道称钢针导致输液外渗高于一般留置针两倍[3];第四个方面, 护理人员的药物知识缺乏, 对其使用方法及特性等不了解;第五个方面, 护理人员没有做到定时观察患者的静脉输液的通道, 出现有静脉输液外渗的先兆时, 不能及时处理。
3 导致静脉输液外渗的患者方面因素
患者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第一, 一些患者体内的微循环功能已受损并遭到破坏, 患者的血管的通透性会增加, 容易引起静脉输液外渗, 这类患者主要包括重度脱水患者、重症休克患者及病危患者;第二, 由于一些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与行为方面的功能发生减退, 反应迟钝, 致使其感受疼痛的功能降低, 再加上老年人的皮肤失去弹性, 变得松弛、体内的静脉血管较为脆弱, 护理人员对其扎针时, 容易发生针头移位的现象, 针头的移位就直接导致了静脉输液外渗[10];第三, 婴幼儿的静脉血管较短且不直等情况, 增加了护理人员穿刺血管的难度;再加上一般的婴幼儿在输液时会哭闹不配合, 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输液工作较为紧张, 这些情况都会给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此外, 婴幼儿在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 比较难固定;以上情况容易导致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第四, 体型肥胖的患者在进行静脉输液时, 血管不容易被护理人员看清, 且难以触摸到, 对于这类患者, 护理人员进行静脉穿刺的难度较大, 易发生静脉输液外渗[4];第五, 处于昏迷状态、偏瘫及有语言障碍或先前使用镇静剂的患者, 护理人员与以上患者有沟通上的障碍, 这些障碍容易引起静脉输液外渗状况的发生[11]。
4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措施
4.1 加强护理人员的基本技能训练
医院要对本院的护理人员加强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以便能使护理人员一次穿刺血管的成功率得以提升, 力求护理人员可以做到一针见血。待血管成功穿刺后要用适当的方法将针头妥善地固定好, 穿刺血管时要记得避开患者的关节部位。对于已经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患者, 不要在同一条静脉上做反复的穿刺。
4.2 护理人员做静脉穿刺时要选择合适的静脉进行穿刺
第一, 要避免对有硬结、炎症及瘢痕的皮肤下针;第二护理人员要正确评估患者的静脉血管粗细、位置及弹性;进而依据以上判断选择适合患者血管的针头, 根据情况要尽量选择留置针头, 因为其的导管较为柔软, 不易给血管带来损伤, 即使患者做出轻微的活动也不会导致输液外渗。另外采用留置针可避免对患者血管的反复穿刺, 因为留置针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保留三天至五天。
4.3 护理人员要多补充药物方面的基本知识, 了解药物的用法与特性, 观察其浓度与滴速
护理人员要多注意补充自己的输液药物知识, 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对于一些容易发生渗透的药物要特别注意。对于一些高浓度及高渗透的药物, 在进行输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随时检测, 必须保证针头留在患者血管内。
4.4 提高输液患者自我防范的意识
护理人员在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之前, 要做好患者自身的防范工作, 可告诉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严重后果, 告知患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如在出现肿胀及疼痛等不适感的情况下, 要及时地告诉临床的医护人员。此外, 医护人员还要告知患者, 在进行输液的过程中, 不要轻易移动正在进行输液的肢体;如病人有家属陪同, 也应告诉家属, 如遇病人有异常情况发生应立即通知护理人员。
4.5 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护理的责任心
对于一些病情危险的病患, 在对输液情况进行观察时要特别注意对其进行输液的部位, 因为此类患者若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话, 很容易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在给病人输入化疗等刺激性药物时, 也要加倍细心观察。因为化疗药物或者是其他刺激性药物一旦发生外渗, 则很容易引起病人的局部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在对病患输液情况进行观测时, 必须具备责任心。
5 发生静脉输液外渗时的处理办法
5.1 对于轻度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方法
一旦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外渗的情况, 护理人员应该迅速而准确的做出反应。医护人员发现静脉输液外渗后要马上停止对患者的给药, 然后及时局部注射生理盐水, 以便使药液可以得到稀释。此外, 护理人员要根据药物的外渗特性决定采用冷敷或热敷的办法为患者缓解症状。采用冷敷的作用是:让血管收缩, 减少外渗扩散的范围, 使外渗的药物通过淋巴系统的循环来逐渐消散。热敷的作用则是:可使外渗药物的分散及吸收速度加快, 尽量减小外渗药物对皮肤局部组织的造成创伤;加快皮肤局部组织的修复及血管扩张的速度, 进一步促进外渗药物成分的吸收与分散, 以降低局部外渗的药物毒性[8]。
5.2 对于重度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方法
当重度静脉输液外渗发生时[8], 护理人员要采用53%浓度的硫酸镁溶液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的湿敷[7];也可以使用与外渗药物相对应的拮抗剂。药物利多卡因有镇痛及使血管轻微扩散的功效, 可用于处理静脉输液外渗;此外烧伤膏对药物外渗后患者的不适症状也有一定的作用, 烧伤膏可以缓解疼痛及肿胀, 并可以修复创面。
5.3 对于化疗的刺激性药物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方法
在临床上对患者输入化疗的刺激性药物发生外渗时护理人员应马上停止化疗药物的滴入, 并采用局部冷敷的办法进行处理, 然后在局部皮下使用生理盐水注射, 以达到稀释药物的目的。护理人员还可以把患者局部外渗的位置抬高, 这样做可以增加局部的血液微循环, 缓解水肿症状。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 护理人员要防止局部外渗的部位受到压力, 因为轻微压力也可能导致外渗的范围增大[9]。
5.4 其他一些缓解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办法
以上介绍的是常用处理静脉输液外渗的办法。在静脉输液发生外渗情况时, 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缓解症状。第一种方法是中药疗法。护理人员可以采用黑墨草、甘地草等中药制剂对局部外渗的部位进行外敷;也可使用芦荟或者马铃薯切片外敷在局部外渗处, 因为芦荟与马铃薯都可以理气止痛、化瘀散结, 将芦荟与马铃薯外敷于局部药物外渗之处, 不但可以缓解有机体组织的损伤症状, 而且外敷马铃薯与芦荟也可以预防发生静脉炎[5]。第二种方法是采用联合疗法。静脉输液外渗在严重的情况下可导致患者的局部组织出现坏死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 护理人员还可以采用联合疗法对其进行处理。采用联合疗法的具体做法是:使用外科常用换药法给静脉输液外渗者换药, 再给局部外渗的部位用红外线灯施以照射、或用超短波或频谱仪加以治疗以便加速局部外渗组织的修复, 在一些必要的情况下, 可对局部外渗严重的部位进行植皮手术。第三种方法是使用云香精来涂抹局部药物外渗的部位。云香精具有消肿活血、止痛之功, 还可以清热解毒。对于治疗局部药物外渗引起的肿痛, 肿胀有显著的功效。第四种方法是针对药物局部外渗引起的水泡的处理。对于较小且没有破溃的水泡, 护理人员尽量不要将这些水泡刺破, 只需要用碘伏来外敷就行了;对于较大的水泡, 护理人员要用碘伏先将水泡消毒, 然后再用消毒过的注射器将水泡中的药物渗出液抽取出来, 最后才把碘伏外敷到水泡的位置。
6 结语
综上所述,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重要的抢救措施, 静脉输液外渗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因此护理人员在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谨慎操作, 防止静脉输液外渗, 确保患者不会被药物外渗所伤害。而要预防静脉输液外渗, 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并补充输液药物的基本知识;在进行输液之前要找准合适的血管来进行输液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输液的进展情况, 发现有外渗情况时, 要及时处理;此外, 护理人员要提醒输液的患者, 注意输液外渗的自我防范。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后, 医护人员要立即实行有效的处理方法, 尽量把外渗的伤害程度降到最低, 处理的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总之, 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静脉输液的顺利完成, 就需要提高自身素质, 对患者要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 掌握好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方式与技巧让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有所增加。
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预防处理对策。方法:对引起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总结, 及对预防及处理静脉输液外渗的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导致静脉输液外渗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即护理人员方面的原因及患者方面的原因。结论:要预防静脉输液外渗, 护理人员必须要提高技能水平;处理静脉输液外渗时, 要采取正确的方法, 尽量减少患者的损失与痛苦。
关键词:外渗,静脉输液,预防,处理
参考文献
[1]孙英, 刘静.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药物外渗[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5;3 (8) :685
[2]姜绍芬.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19 (4) :674~675
[3]张英, 张琪花.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治疗[M].河南医药信息1997;5 (7) :46~47
[4]李亚玲.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护理.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1;9 (11) :117~118
[5]乔瑞萍.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24 (5) :3047~3048
[6]范继荣.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内蒙古中医药, 2012; (15) :176~177
[7]陈兰, 钟琴书, 何秋娟.京万红软膏外涂联合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研究[J].河北医学, 2009;15 (02) :166~169
[8]杨伟贤.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治近况[J].中华护理杂志, 1997, 32 (9) :548
[9]肖金平, 陈奇志, 肖清秋.肿瘤病人使用浅静脉套管针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00;15 (7) :420~421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预防 篇10
1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1.1 药物因素
输入的药物浓度过高, 输入药物引起血浆PH值及渗透压的改变, 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 均可损伤血管壁, 使通透性增高, 而发生输液外渗。常见的药物有高渗液, 如50%葡萄糖, 20%甘露醇;血管收缩药, 如多巴胺、阿拉明、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阳离子液, 如氯化钾、葡萄糖酸钙;碱性溶液, 如碳酸氢钠;抗肿瘤药, 如阿霉素, 顺铂、环磷酰胺、丝裂霉素, 长春新碱、氨甲碟呤等。
1.2 机械损伤
机械性损伤多为穿刺技术不熟练, 一次给药多次穿刺, 选择血管不当, 针头固定不当, 拔针后按压针眼不正确, 给药方法不当, 忽略病人的心理护理造成病人精神紧张, 不合作等原因。
1.3 机体自身因素
现在"三高症"者逐年增多, 中老年病人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硬化, 管腔变窄, 血流淤滞, 静脉回流不畅, 使静脉内压增高, 液体容易渗出体外。由于静脉弹性降低, 对针管的包绕能力减弱, 易使药液顺着针管渗漏到到外周组织中, 靠近关节的静脉和深静脉尤易发生外渗, 特别是老年人。
2 预防
2.1 加强基本功训练
提高静脉穿刺技术, 力求一针见血, 避免穿破血管。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针头, 避免针头滑脱或穿破血管壁。已发生外渗后不在该外远端再作穿刺, 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穿刺重复输液。输液结束拔针时将患者肢体略抬高, 按压皮肤和血管两个穿刺点2-5分钟 (有出血倾向者延长压迫时间) , 防止血液漏出血管造成局部皮下淤血。针对中老年患者的输液, 我们选用针身较短, 针头斜面较小的头皮针 (5号-6号) , 进行穿刺。由于针身短, 易于固定。减少了液体外渗的发生。同时, 教会病人自行保护血管的方法, 在每次治疗结束后对四肢末梢血管进行按摩, 轻搓手背足背, 手做伸握动作。局部进行热敷。以增加血液循环, 降低血管脆性, 使血管营养状态得以改善, 从而促进受损血管的修复。
2.2 正确选择穿刺静脉
有计划正确地选择穿刺可有效地避免输液外渗的发生。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 由远心端到近心端, 由细小静脉到大静脉。选用暴露明显, 长于针梗二分之一的直行静脉和易固定静脉, 避免使用血运差或有病变部位, 不选在神经、肌腱大血管的表面, 原有血管性疾病者避免使用下肢静脉。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 每天轮输一侧肢体。对持续、长期输液和一天多次输入甘露醇等药物者可使用套管针, 采用较粗大静脉留置, 每当48小时更换输注部位。
2.3 避免药物浓度过高和输液速度过快对血管的损伤
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如高高渗液、红霉素、化疗药物时要选择较粗大的血管, 不选用手足背小静脉。红霉素以0.1%的浓度为宜;静滴氯化钾以每500ml液体加10%的氯化钾不超过10ml为宜, 滴速每分钟40-60滴;使用升压药时要同时开通两种静脉, 每2-4h将含升压药液体与不含升压药液体交换静滴, 以防药物对血管的强力刺激引起血管损伤;使用化疗药物要最大稀释, 给药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 确认针头完全在血管内时再给药, 静推时要边推药边抽回血, 确保药物完全注入血管, 以防药物外渗, 造成血管和周围组织坏死。输液时保持静脉通畅, 穿刺静脉的远端勿使受压, 输液速度不宜太快, 保持液体匀速输入, 避免静脉内压升高, 必要时适当抬高穿刺侧肢体, 以促进血液回流。
2.4 加强工作责任感, 经常观察巡视病人
有的中老年患者对刺激不敏感, 有时已发生外渗, 患者也无不适主诉。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加强工作责任心, 及时巡视病房, 尤其是意识障碍者, 更要经常观察输液情况,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防止外渗性损伤特别是坏死性损伤发生。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临床护理 篇11
1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导致药物外渗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药物、疾病、护士技术和物理等因素。
1.1 患者因素
对于新生儿患者, 因胎脂分布全身, 皮肤苍白或青紫, 此时头皮是唯一能穿刺的部位, 但少有可见血管, 穿刺较难, 固定后易脱落, 加之哺乳或喂食影响, 可致药物外渗。对于婴幼儿患者, 其血管短而不直, 加之穿刺时哭闹、不配合, 家长比较急躁, 护士的压力较大, 静脉穿刺难度加大;穿刺后难以固定, 由于天性好动, 输液过程中出现异常难以表达, 易发生药物外渗。对于老年患者, 由于机体功能减退, 皮肤松弛, 静脉脆弱, 反应能力下降, 痛感减低, 注射针头易出现移位, 增加了药物外渗的概率。对于无法沟通的患者, 不能进行语言交流, 患者较为烦躁, 感觉和知觉障碍, 如护士没有加强巡视, 易出现药物外渗。对于严重脱水和急危重症等患者, 受损的微循环血管由于通透性增加, 外渗较易发生。在输液过程中, 患者不自主活动造成针头不稳定, 移位, 针尖刺破血管壁。多组液体输液过程长, 患者大小便或进餐时, 针尖位置随患者活动引起角度改变, 易刺破血管而造成外渗。
1.2 药物因素
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浓度、本身的毒性作用都能刺激血管, 造成损伤。常引起静脉输液渗漏的药物主要包括: (1) 抗生素类。如青霉素钠、舒氨西林、氨苄青霉素、新治君等青霉素类, 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噻吩钠、头孢呋新钠、头孢噻肟钠、头孢米诺钠等头孢菌素类, 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 卡那霉素、丁胺卡那、妥布霉素等氨基糖苷类, 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磷霉素、白霉素等其他抗生素; (2) 甘露醇、山梨醇等等高渗溶液; (3) 氯化钾、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阳离子溶液; (4) 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等升压药; (5) 葛根素、丹参、培丙脂、碟脉灵、血栓通、丹奥等扩血管药; (5) 某些抗癌药物。一旦发生药物外渗, 将会影响患者治疗或危害机体健康。如动物实验显示, 静推20%甘露醇4~8次后, 血管壁增厚, 内皮细胞破坏, 血管内淤血, 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等, 而生理盐水无此改变。
1.3 疾病因素
(1) 癌症:这类患者在反复接受化疗后, 血管变得较脆, 穿刺较难, 可致药物外渗。 (2) 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发生硬化, 药物易外渗。 (3) 糖尿病:由于患者的三大营养素代谢失调, 所致血管硬化易出现药物外渗。 (4) 静脉压增高:如患者右心衰竭, 全身静脉淤血, 阻碍血液回流, 药物易发生外渗。
1.4 技术因素
(1) 操作前对血管条件评估欠准确, 致使针尖斜面在血管内外各半;或穿透血管, 一次穿刺在血管壁上留有两处针眼, 在松开调节器便发生, 见于输液时。未能掌握血管特点, 穿刺难度大的血管, 进针手法、角度技术、进针长度掌握不熟练, 进针后在皮下反复进退刺破血管造成渗漏。 (2) 穿刺部位用敷料覆盖, 不利于外渗的观察;没有定时巡视。 (3) 护士不甚了解药物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4) 钢针所致外渗的发生机会高于留置针。 (5) 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物。 (6) 长时间在同一个部位穿刺或使用输液泵'输液。
1.5 血管因素
(1) 外周静脉发生外渗的机会高于中心静脉; (2) 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 营养状况, 病理原因造成缺血缺氧;静脉炎的血管, 由于血管收缩, 提高了血管内压力和通透性, 易致药物外渗; (3) 穿刺部位如在关节、皮下组织少的部位, 易发生外渗。
1.6 物理因素
包括环境温度、液体的输入量、温度、速度、时间、压力, 针头对血管的机械刺激等。
2 药物外渗的预防性护理
2.1 提高穿刺成功率
护士要加强静脉穿刺基本功训练, 正确选择静脉血管, 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同一静脉, 力求一次穿刺成功, 穿刺成功后应妥善固定, 做到松紧适宜。必要时采用保护性约束措施, 教会患者或其陪伴者正确的护理方法。
2.2 静脉血管的合理选择
首先, 应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和适宜的针头, 应避开有硬结、瘢痕、炎症或皮肤病等部位作为穿刺点。其次, 准确评估静脉血管具体情况并选择合适的头皮针。静脉血管要有计划使用, 一般由远端到近端, 并左右交替进行。如果需要长期输液、穿刺较为困难的患者, 应尽量选择直的血管以留置针形式输液, 因留置针导管柔软, 少见血管损伤, 轻微活动外渗亦少见, 留置针保留时间在3~5 d, 避免反复穿刺, 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有利于后续用药。
2.3 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有些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以及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 产生的炎性反应使组织液生成增多, 因此应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 以免引起血管内流体静压增高, 药液外渗。间羟胺、多巴胺持续给药时, 应建立2条留置针静脉通道, 每2~3 h交替使用, 这可防止局部组织坏死的发生;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前必须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 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后, 再滴入该药物。滴注甘露醇时, 为确保血管通畅, 应热敷穿刺部位或采取提高药物温度的措施。如遇问题, 及时处理, 并做好解释和指导工作, 让家属及患者知道注意要点,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2.4 加强护士责任心
护士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 对患者高度负责的职业道德及精湛的操作技术。穿刺前, 护士应用热情肯定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简要操作过程, 不会疼痛, 鼓励患者, 转移其注意力, 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使其积极配合。输液时应多巡视, 特别是危重患者以及输注化疗药和易致组织坏死的药物时, 要做到床头交接班, 并密切观察和检查穿刺部位, 发现药物外渗, 立即更换穿刺部位。
2.5 输液时的健康教育
输液前, 护士要告知患者或其家属药物外渗后的严重性, 使用留置针的好处;输液时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事项, 穿刺肢体尽量不要活动尤其是输注高危药物时, 指导其学会穿刺部位的观察和护理,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以预防和减少药物外渗。
2.6 正确拔针和按压
输液后, 将调节器和胶贴依次拧紧、去除, 快速拔针, 沿血管方向用干棉签在针尖即将离开皮肤的瞬间按压穿刺点或稍上方, 按压5~10 min左右直至不出血为止。但应注意不得在按压处揉动, 力度要适宜。最佳拔针时间应选择在输液瓶内药液输完, 输液管中残液面下降速度减慢或停止时, 这样可以保证药物的治疗量, 避免浪费。正确拔针可避免人为的方向掌握不当而导致针尖划伤血管壁, 可避免输液管内回流血液, 提高血管的利用率, 有效阻止皮下瘀血和在同一部位输液再次发生药物外渗。
3 药物外渗的临床护理
药物外渗发生后, 应立即停止输液, 并更换输液部位, 积极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 促进液体重吸收, 使用拮抗剂药物效应, 灭活外渗药物的毒性。除根据外渗范围及其性质的不同采取的护理措施[1]外, 尚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3.1 基本临床护理措施
(1) 立即停止输液, 拔针, 抬高患肢, 高于心脏水平位置20~30 cm。 (2) 冷敷:可减轻皮损程度, 可使局部血管收缩, 减轻局部出血和疼痛。 (3) 热敷:主要用适量25%硫酸镁置于无菌纱布, 贴于外渗部位, 保持纱布湿润, 每10~20 min更换1次, 以促进局部组织水肿吸收消退, 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4) 马铃薯片外敷:消炎、止血、消肿作用。
3.2 不同种类药物所致药物外渗的护理
(1) 血管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当肿块<5 cm×5 cm时, 可在拔针4 h后采用热敷方法;当肿块>5 cm×5 cm时, 应及时湿敷硫酸镁或呋喃西林。 (2) 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 (局部产生无菌炎性反应) :应给予冷敷或湿敷硫酸镁, 也可湿敷0.5%654-2溶液。 (3) 阳离子溶液与高渗溶液:钙剂外渗首选湿敷硫酸镁, 其次也可湿敷0.5%654-2溶液;甘露醇渗漏初期可热敷, 也可湿敷硫酸镁或75%乙醇溶液。 (4) 扩血管药物:上述方法均可采用。 (5) 升压药: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等, 渗漏轻微时热敷, 严重时按医嘱处理, 可局部封闭, 湿敷654-2溶液等, 也可用酚妥拉明封闭, 湿敷氢化可的松。 (6) 抗肿瘤药物:只要可疑渗漏, 立即停止输注, 然后先将针内药回吸出来, 再注入5~10 m L生理盐水, 稀释局部药物浓度, 同时冰敷, 其他按医嘱执行。 (7) 化疗药物外渗时, 立即停药, 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以降低药物浓度, 避免局部肿胀和坏死的发生。
参考文献
【小儿输液外渗】推荐阅读:
小儿输液外渗的护理01-04
小儿输液09-14
小儿输液护理01-03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07-26
小儿静脉输液护理07-31
静脉输液药液外渗11-18
输液外渗患儿的护理08-30
输液外渗患儿的护理12-21
10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和护理措施08-14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和护理措施研究概述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