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药液外渗(精选11篇)
静脉输液药液外渗 篇1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药液外渗土豆片外敷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3年3月—2014年5月来该院诊治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冰袋冷敷治疗, 实验组采用马铃薯片外敷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该次研究中, 实验组<6 h时, 21例痊愈, 痊愈率达到70%, 高于对照组痊愈率为10% (P<0.05) ;实验组624 h时, 6例患者痊愈, 痊愈率为66.7%, 高于对照组痊愈率为63% (P<0.05) ;实验组显效时间为 (3±0.5) h、痊愈时间为 (6±0.7) h、实验组更换次数为 (3±0.3) 次, 低于对照组[显效时间为 (6±0.8) h、痊愈时间为 (32±4.5) h、实验组更换次数为 (17±3.1) 次] (P<0.05) 。结论 静脉输液渗漏发生率较高, 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处理将会诱发其他疾病, 临床上采用马铃薯片外敷效果理想,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静脉输液药液外渗,土豆片外敷,治疗效果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对一些严重疾病的抢救病情对改善患者病情的一种比较快而有效的给药途径, 药物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 如果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 轻则会引起患者局部组织肿胀、疼痛等, 严重患者甚至会出现组织坏死, 甚至会引起局部功能障碍, 给患者带来痛苦, 影响其后续治疗。对于药液外渗而言, 应该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处理。目前, 医学界对于这种症状方法较多, 常见的有:冰袋冷敷、自行消退等, 但是这些方法效果不好, 容易造成二次痛苦[1]。为了探讨静脉输液药液外渗土豆片外敷的临床治疗效果。该研究对2013年3月—2014年5月来该院诊治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来该院诊治的6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有30例, 其中男13例, 女17例, 患者年龄为49-84岁, 平均年龄为 (59.3±1.2) 岁;对照组有30例, 其中男14例, 女16例, 患者年龄为30~66岁, 平均年龄为 (56.7±0.8) 岁。外渗药物主要是能量合剂、抗生素、止血药、脂肪乳、氯化钾等;外渗部位为手背及前臂, 红肿面积为2 cm×2 cm~5 cm×6 cm。两组对其治疗方案等均具有完全知情权, 实验均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冰袋冷敷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情况选用冰袋外敷肿胀处, 并且使用冰毛巾进行包裹并且及时更换毛巾。实验组采用马铃薯片外敷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根据患者情况使用新鲜的土豆片马 (最好放置在于4~8℃下) , 使用时, 将马铃薯切成厚度为0.2~0.3 cm薄片, 并且贴在患者红肿部位, 并使用胶布固定, 使用后要根据土豆片水分蒸发情况进行更换[2]。
1.3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红肿、6 h内疼痛或24 h疼痛等完全消失, 患者皮肤开始出现皱纹,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随访, 患者并没有出现其他症状;显效:患者红肿、6 h内疼痛或24 h疼痛等得到缓解, 对患者进行随访并没有其他不良反应;无效:患者红肿、6 h内疼痛等症状没有明显变化或加重[3]。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16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实验结果采用 (±s) 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该次研究中, 实验组<6 h时, 21例痊愈, 痊愈率达到70%, 高于对照组痊愈率为1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6~24 h时, 6例患者痊愈, 痊愈率为66.7%, 高于对照组痊愈率为6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该次研究中, 实验组显效时间为 (3±0.5) h、痊愈时间为 (6±0.7) h、实验组更换次数为 (3±0.3) 次, 低于对照组[显效时间为 (6±0.8) h、痊愈时间为 (32±4.5) h、实验组更换次数为 (17±3.1) 次] (P<0.05) , 见表3。
3 讨论
静脉输液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它是医院对患者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 患者采用这种方法给药时药物浓度较大, 药物对血管刺激性相对较大或者对于部分患者由于长期治疗需要反复穿刺, 容易造成不正确的穿侧, 或者由于患者躁动等不利因素造成液体外渗, 从而造成患者局部组织发生肿胀, 严重患者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淤血, 并且导致静脉感染, 如果这种局部组织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处理将会成其局部产生缺血、缺氧等, 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甚至给护士静脉穿刺等带来很大难度, 影响患者治疗预后[4]。
目前, 医学界对于液体渗漏患者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 常规方法主要有:50%硫酸镁湿热敷、湿毛巾热敷。50%硫酸镁湿热敷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 缓解患者局部肿胀, 但是其操作相对比较繁琐, 并且热敷时间较长, 且疗效不好。冷敷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收缩血管, 较少局部组织对药液的吸收, 从而减少药物渗漏, 但是并不能立即缓解患者疼痛, 容易诱发其它疾病。目前, 随着医疗技术飞速发展, 人们对于静脉输液药液渗透也有了更深的研究, 马铃薯切片在药液渗透中也取得理想效果。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新鲜马铃薯在药液渗透患者中使用较多, 并且效果理想。由于新鲜马铃薯中富含龙葵碱等成分, 能够兴奋人体平滑肌, 并且加强患者血液流通;此外, 马铃薯中还含有较多的淀粉, 具有较高的渗透作用, 能够帮助患者快读消肿止痛, 让患者感觉舒适、清凉。该次研究中, 实验组<6 h时, 21例痊愈, 痊愈率达到70%, 高于对照组痊愈率为10% (P<0.05) ;实验组6~24 h时, 6例患者痊愈, 痊愈率为66.7%, 高于对照组痊愈率为63% (P<0.05) , 这个结果和周燕等人[5]相关研究结果类似。
土豆又名马铃薯, 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 这种食物味道微甘、并且药物没有毒, 这种既可以作为食物食用, 同时还能作为药物, 具有和胃调中、益气、益肾、消、活血消肿等多重功能。这种食物具备较高的营养, 其富含大量淀粉、糖类、维生素以及其他稀有物质, 如:钙、磷、铁等, 临床上对于静脉输液药液外渗患者患者采用土豆片外敷时具有较高的渗透作用, 这种物质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肿胀等临床症状, 并且能够在4~12 h内使水肿减退甚至痊愈, 并可在此处继续行静脉穿刺, 更加有利于患者静脉滴注的实施。此外, 土豆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 这种物质能够有效的增加毛细血管致密度, 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而土豆维生素B1能够对患者血管进行修复, 并且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最后, 土豆中还含有少量的龙葵碱, 这种物质从大的角度来说属于胆街烷生物茄碱, 这种物质具有杀菌、消炎等作用, 能够有效的渗透到人体皮下组织, 从而促进血液畅通, 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该次研究中, 实验组显效时间为 (3±0.5) h、痊愈时间为 (6±0.7) h、实验组更换次数为 (3±0.3) 次, 低于对照组[显效时间为 (6±0.8) h、痊愈时间为 (32±4.5) h、实验组更换次数为 (17±3.1) 次] (P<0.05) , 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6]结果类似。此外, 新鲜马铃薯在日常生活中较多, 并且一年四季都可以得到, 且这种材料价格相对较低, 更加易于取材, 患者使用后不会产生其他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对产后产妇、昏迷及瘫痪病人更加适用。
但是, 对于静脉输液药液外渗患者使用马铃薯片外敷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患者使用马铃薯时应该以0.2~0.3 cm切片为宜, 由于过薄水容易造成水分缺失、挥发, 因此, 使用时应该增加土豆片更换次数。此外, 患者使用土豆片时时间越早越好, 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消肿止痛, 减少患者不适, 提高静脉使用率。最后, 医护人员选择使用土豆时应该选择优质土豆, 尽可能的挑选色泽黄白、皮肤较好的土豆, 不能使用变质、发芽等, 避免使用后龙葵素中毒。并且, 使用土豆片外敷时应该告知患者目的, 尽可能得到患者同意, 使患者能够最大可能的配合治疗[7]。
根据本人经验:患者在进行输液时, 为了降低静脉输液渗漏发生率, 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巡视, 及时发现药液外渗, 对于发生药液外渗患者应立即拔出针头, 并对药液外渗部位及时进行处理。患者使用马铃薯切片时应用胶布固定好, 这样既不会影响患者正常活动, 同时还能够保持土豆片持续发挥作用。土豆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和B2, 使用时能够保护患者皮肤避免发生炎症, 能够有效的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 从而降低医源性损害, 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8]。
综上所述, 静脉输液渗漏发生率较高, 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处理将会诱发其他疾病, 临床上采用马铃薯片外敷效果理想,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仙红, 杨赛霞.新鲜马铃薯片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 2010, 24 (9) :2403-2404.
[2]余爱红.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引起肿涨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 (1) :47.
[3]胡困芬, 马丽锋, 叶静.新鲜马铃薯片贴敷治疗β七叶皂甙钠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护理学报, 2007, 14 (2) :80-81.
[4]方楚如, 陈莲华, 秦美英.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效果观察[J].现代护理, 2012, 12 (20) :1872-1873.
[5]周燕, 涂娟, 吴卫琴.冷冻土豆片外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致肿胀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1 (11) :116-117.
[6]吴小洁, 李香利, 叶和珍.海带联合鲜土豆片贴敷治疗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护理学报, 2009, 16 (4) :70-71.
[7]傅洁洁, 钟伟伟, 张冰冰, 等.马铃薯治疗静脉输液外漏的实验研究[J].护理研究, 2007, 21 (12A) :3134-3135.
[8]李玲, 曹立新, 安红, 等.对马铃薯外敷治疗液体外渗的临床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17 (1) :5-6.
静脉输液药液外渗 篇2
1、发现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液体输入,保留针头接新注射器,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然后拔除。
2、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
3、了解外渗药物的种类、名称、性质、PH值、渗透压,是否为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垂体后叶素等)、化疗药物等。
4、评估发生药物外渗的部位(是否为关节处、局部皮下组织的厚度)、面积,外渗药物的量,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和程度(胀痛、刺痛、烧灼痛)。
5、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种类、刺激强度,给予以下适当的处理措施并记录过程(如果是化疗药物外渗则按照化疗药物外渗处理程序进行)。
(1)局部湿热敷,可选用50%硫酸镁、芒硝,注意观察皮肤的颜色,防止烫伤。
(2)血管收缩药外渗:使用654-2局部湿热敷。
(3)阳离子药物(如钙剂、氯化钾)外渗:0.2%利多卡因局部封闭以促进药物扩散、稀释、吸收。(4)强碱性药物外渗(如碳酸氢钠):局部湿热敷;利多卡因10~15ml+地塞米松5~10mg局部环封。
(5)高渗性药物(如脂肪乳剂、甘露醇、50%葡萄糖等)外渗:湿热敷或利多卡因10~15ml+地塞米松5~10mg局部环封;50%硫酸镁溶液+地塞米松5~10mg局部湿敷至少24小时。
6、轻度外渗(面积≦5cm2)局部环封1-2次(两次间隔6-8h);重度外渗(≧5cm2,甚至超过关节)第一天局部环封2-3次,第二天1-2次,以后酌情处理。
7、抬高患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水肿;禁止在外渗侧肢体肿胀未完全消退前继续进行输液治疗。
8、密切观察外渗部位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臂围。
9、安慰病人,作好心理疏导。
处理程序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和护理措施研究 篇3
【关键词】静脉输液;外渗;原因;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397-02
静脉输液外渗是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常遇到的现象,其不仅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而且对患者皮肤造成一定的伤害,导致皮肤出现疼痛、红肿、生硬等症状,给患者身心带来较大的痛苦,易引发医患纠纷,不容忽视。对于静脉输液外渗患者,需进行全面地统计分析,掌握具体的外渗原因,并依据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减少药物外渗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我院在2012年9月-2014年8月对94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进行科学分析,掌握药物外渗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其干预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94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患者,其中男55例,女39例;年龄5-83岁,平均(35.61±5.93)岁;输液情况:低渗性溶液17例,等渗性溶液69例,高渗性溶液8例;外渗情况:大范围外渗9例,小范围外渗84例。
1.2 方法
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评估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同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其具体措施有:
(1)针对小范围外渗,可通过湿热敷作用,使外渗药液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散开,同时可以选择50%硫酸镁或95%酒精,进行相应的湿敷处理。需要注意的是,静脉输液时,若患者血管活性有所提高,其输液皮肤四周出现发紫或苍白的现象,甚至存在显著的疼痛感,则需及时改变输液位置,并选择95%酒精进行相应的湿敷[1]。
(2)针对大范围外渗,由于其吸收难度较大,对组织影响大,因此必须在第一时间选择50%硫酸镁或95%酒精,进行相应的湿敷处理,同时需应用适量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封闭处理。此外,可选择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外敷,如硫酸镁+生姜外敷。若外渗较为严重,可选择注射器抽出部分药液,以改善大剂量药液对组织造成的不利影响。
(3)针对化疗药物外渗,由于化疗药物可以损害患者的皮肤组织,因此一旦发现外渗现象,需于第一时间内停用用药,同时必须皮下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以达到有效稀释药液的目的[2]。此外,可以进行局部冷敷,通过这种方法减少或避免局部坏死,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
1.3 评定方法
显效:皮肤恢复正常颜色,无肿胀症状,疼痛感消失,皮肤组织良好;有效:皮肤存在少量紫色瘀斑,肿胀症状有所改善,存在轻度疼痛感;无效:皮肤存在大量紫色瘀斑,肿胀症状无改善,疼痛感明显,皮肤组织出现硬块。
2 结果
2.1 外渗原因
94例患者静脉外渗的因素主要有患者因素、护士因素、药物因素、留置针因素、血管因素及其它因素,其中患者因素、药物因素及护士因素所占的比例比较多,见表1。
2.2 护理效果
94例静脉输液患者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显效82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提示护理效果较为明显。
3 讨论
药物外渗是静脉注射过程中常发生的不良事件,其对患者疾病治疗及皮肤健康均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给予高度重视。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得出导致静脉注射外渗最主要的三个因素:(1)药物因素。静脉输液时使用的药物,如多巴胺、甘露醇、红霉素、间羟胺、钙剂、去甲肾上腺素及一些刺激性较大的化疗药物等,均易发生外渗现象,对此需加强观察,掌握药物在静脉注射过程中的情况。(2)患者因素。對于休克、昏迷、神志不清的患者,其在静脉注射过程中,易发生躁动现象,从而导致药物外渗。此外,一些低龄患儿,在静脉注射过程中,出现哭闹、打动现象,直接导致药物外渗;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较差,皮肤松弛,对疼痛反应迟钝,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药物外渗[3]。(3)护士因素。护理人员在静脉注射过程中,操作方法不当或穿刺部位不当,也易引发药物外渗。此外,护理人员选择静脉注射的时机不当,亦可引发药物外渗。
对于静脉注射外渗患者,必须在分析外渗原因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即针对小范围外渗、大范围外渗、化疗药物外渗三种情况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小范围外渗影响较小,易吸收,对此可选择硫酸镁或酒精进行湿敷;大范围外渗影响大,吸收难度也相对比较大,对此可选择硫酸镁联合生姜进行外敷;化疗药物外渗对皮肤造成严重的损害,对此可皮下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并进行局部冷敷。通过三种不同的外渗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在第一时间内降低外渗影响,改善皮肤疼痛、肿胀症状。本研究94例静脉输液患者经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显效82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证实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改善外渗现象。
综上所述,在静脉注射外渗处理中,掌握具体的外渗原因,并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减少外渗带来的不良影响,改善皮肤疼痛、肿胀等症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齐玉萍.浅谈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处理措施[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6):461-462.
[2] 龚兰娟,苏冰莲,谢月霞,等.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黑龙江医学,2013,37(8):749-751.
泛影葡胺静脉造影药液外渗1例 篇4
患者, 女, 40岁, 因左侧腹部肿块入院。为排除双肾病变, 行静脉肾盂造影术。泛影葡胺40ml静脉推注。选左小腿内侧静脉注射, 5min后沿血管出现蚯蚓状隆起, 抽回血良好, 继续推注药液, 注射部位未见隆起增大, 当时患者未有不适。12h后发现患者左小腿肿胀, 触痛明显, 穿刺上方见2个水疱, 大小约1cm×1cm, 不能行走。立即给予50%硫酸镁溶液湿敷, 6h未见好转。又给予0.2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2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g、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局部环形封闭及云南白药5g用白酒调成糊状外敷, 并抬高患肢。3d后肿胀明显减轻, 可下地行走。
2讨论
泛影葡胺注射液静脉推注后, 随血液循环送至全身使血液显影, 很少与血浆蛋白结合, 约98%迅速通过肾小球滤过由尿中排出。尿中浓度高, 主要是用于泌尿系统造影, 也可用于心血管、脑血管和周围血管造影。本品黏度较大, 毒性低, 刺激性小, 为本类药物中最安全的一种。
静脉推注高渗药物都要选择粗直且易于固定的静脉。注射速度过快, 可使血管内压骤升, 药液容易渗出。静脉推注过程中, 若出现药液外渗, 应及时更换部位, 重新穿刺。有外渗者, 应及时处理, 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拔针后采用皮肤和静脉穿刺处双重按压法, 防止药液自进针处渗出。泛影葡胺注射液广泛用于临床造影, 望同行引以为戒。
静脉输液药液外渗 篇5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 1.1 患者因素
1.1.1 新生儿 新生儿因全身都分布有胎脂,需做静脉输液者有的是皮肤苍白,有的是皮肤青紫,仅能做穿刺的地方只有头皮,可见的血管很少,穿刺难度大,固定后易脱落,加之哺乳或喂食影响,使其易外渗。
1.1.2 婴幼儿 婴幼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且家长都很紧张,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天性好动,难于固定,易发生外渗,一旦发生外渗又难于表达疼痛的感受,所以小儿外渗多于成人,严重外渗也多于成人。
1.1.3 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行为功能减退,容易失控导致注射针头移位;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增加送馍目赡堋?/P 1.1.4 无法沟通的患者 此类患者主要包括接受麻醉的患者,使用镇静剂或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
此类患者由于烦躁、感觉和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
1.1.5 重症患者 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
1.2 药物因素 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的高危药物,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1.3 疾病因素(1)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脆弱,难以穿刺。(2)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3)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4)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衰患者,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发生外渗。
1.4 技术因素 护理技术缺陷造成外渗的情况:(1)没有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2)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3)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4)使用钢针,据有关文献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2倍。(5)用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影响外渗的观察。(6)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物。(7)使用输液泵,在一个部位长时间输液。(8)同一部位多次穿刺。
1.5 解剖部位 外周静脉较中心静脉容易发生外渗;静脉炎的血管,由于血管收缩,血管内压力增加容易发生外渗;关节、皮下组织少的部位由于活动度大,易外渗。静脉输液外渗的机制
(1)血管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一方面血液成分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直接刺激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以及使血管内壁受损通透性升高,从而引起炎症反应。(2)药物持续滴注,胶体渗透压降低。(3)液体静压增加。(4)继发感染,因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炎症细胞的聚集及炎症介质的释放,造成血管通透性升高,而发生组织水肿。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肿胀、胀痛,中度或重度疼痛通常为烧灼、刺痛,局部红肿,回抽无回血,或局部水疱,皮肤发黑变硬,形成溃疡。静脉输液外渗的后果
患者将经历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创伤,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产生压力和担忧,严重的甚至造成患者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5.1 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时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有家属陪伴的教会家属正确的照顾方法,已发生外渗者不在此处远端再做穿刺,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
5.2 选择合适静脉 正确地选择静脉,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儿科病房和意识障碍、病危的患者,化疗时尽量使用留置针,使用留置针时选择粗直的血管。因留置针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而且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避免反复穿刺,保护了血管。
5.3 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置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每隔2~3 h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用甘露醇时局部热敷或提高药物的温度,使血管的通畅性增高,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时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滴入药物。
5.4 加强责任心、多巡视 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要检查输液部位;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哭闹,一定要检查注射部位,发现药物外渗如果是高危药物,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静脉输液药液外渗 篇6
静脉输液外渗在临床是很常见的输液并发症,但临床常见导致局部皮肤坏死的药物多为高浓度强刺激性的特殊药物药、抗癌类药物等,但水溶性维生素和精氨酸輸注致局部皮肤坏死尚未见报道。
1 病历摘要
1.1病例一 吴婷婷之女,住院号348843,出生1天,于2010年9月14日10AM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入住新生儿科。护士遵医嘱第一组5%葡萄糖5.5毫升+碳酸氢钠4.5毫升静脉输注,15PM加入第二组50%GS20毫升+水溶性维生素3.3毫升,15日凌晨2AM夜班护士发现输液滴速不畅,回抽无回血,见右下肢踝关节留置针穿刺处周围皮肤轻微肿胀,拔出留置针给予抬高患肢处理。拔针4小时后下夜班护士观察新生儿右下肢踝关节针眼周围有1×1CM轻微青紫,给予硫酸镁湿热敷。至20日出院右下肢踝关节有2×2CM淤青,针眼处有一约3毫米黑色小点,质硬,嘱保持局部干燥。出院后三天新生儿局部皮肤开始出现溃烂,给予常规消毒外科换药处理效果不佳,至27号见右踝关节足背侧皮肤3×6CM溃烂面再次入院。查足背及足底皮肤无明显肿胀和青紫。给予创面清理消毒,艾米卡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涂搽溃疡面加压包扎,每天换药,3周后伤口痊愈。
1.2病例二 谢兴中,住院号390911,因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于2011.3.10日入院。射频消融术后1天因呼吸困难,高SPCO2低SPO2于3月26日转入ICU,3月27日10AM护士按医嘱在右足踝下左侧2 CM处输注精氨酸20G(5G/20ML/支),以20ML/h输液泵泵入,13:30PM护士发现输液部位有轻微渗漏发生,重新选择部位穿刺泵入。17PM见右足踝部附近紫红色瘀斑3×7CM,给予胶体敷料粘贴处理。26小时后见足踝部皮肤破溃,抬高患肢,给予外科换药处理,7天后溃烂面6×7 CM,深达肌层。转入烧伤科清创负压引流外科敷料包扎等治疗3月逐渐痊愈。
2 讨论及教训
2.1病例一讨论:本报道病例一中新生儿输注50%GS20毫升+水溶性维生素3.3毫升,属于非强刺激性药物,按照惯例多年都以这样的医嘱输注渗漏后未出现局部皮肤坏死的现象,本例新生儿右踝关节足背侧皮肤输液渗漏后发生坏死原因分析。
2.1.1患儿系高胆红素血症是否渗漏药液与局部皮肤坏死系列异常反应有关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2.1.2新生儿血管细,留置针外套管与血管粗细相当,使套管壁与血管接触面积太大压迫了血管壁,血管壁缺血缺氧,血管通透性增大而致输液渗漏。
2.1.3小儿脚屈状态时,使外套管处于折叠状态,由于小儿血管细,套管针有一定的锐角紧贴血管壁,时间长压迫了局部血管导致血管缺血缺氧坏死。
2.1.4小儿皮肤娇嫩,皮下脂肪薄,下肢末梢循环差,加之新生儿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层组成,其表皮的角化层很薄,易于脱落,表皮与真皮之间基底膜的结缔组织和弹性纤维发育不良,基底膜细嫩而疏松[1],皮肤的屏障作用弱,当下肢末梢循环不良引起皮肤的损伤。
2.2病例一教训:新生儿血管尽可能选择近心端,血管粗直,避免选择末梢循环差,尤其是下肢踝关节处的部位穿刺。加强输液时的巡视和观察。
2.3病例二讨论:输液渗漏系输注的精氨酸20G系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输液渗漏分析原因:
2.3.1由于下肢外周血管末梢循环差血液流速缓慢,在静脉瓣膜较多
时,血液流经瓣膜时产生涡流,容易使血小板聚集于瓣窦内相互粘合成
为血小板聚合体,随后纤维网状物堆积,引起更多血小板沉积,最终形成血栓;血栓的形成一方面可使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成为炎性水肿发生的原因之一[2]。
2.3.2本例高浓度精氨酸用输液泵输注,其原理是运用齿轮旋转产生压
力来控制输液速度。由于机械原因, 输液泵输并非是将液体匀速地注入血管内,这就造成输液速度与血液流速存在差值,当输液速度大于血液流速时,血管壁内侧压力上升,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压力升高,同时也使血管壁失去正常的血液供应。
2.3.3高浓度的精氨酸是强酸性药物,输注时强刺激性致使血管痉挛,缺血缺氧使血管内膜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药物渗漏致皮下致使皮肤坏死。
2.4病例二教训: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的要求配置和输注,高浓度强刺激药物避免外周血管直接输注,尽可能避免远心端末梢循环差,皮下脂肪薄,不容易固定的近踝关节处输注。从而减少输液所致严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张宝林,王宝琼.实用新生儿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38-39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浅析 篇7
1 患者因素
1.1 新生儿
新生儿头皮静脉具有分支多, 血管纤细, 互相沟通交错成网, 穿刺难度大, 不易固定的特点。加之哺乳或喂食影响, 使其易外渗。
1.2 婴幼儿
婴幼儿年龄小不能很好配合, 好动而又缺乏保护针头的意识, 加之血管小, 很容易出现针头穿伤血管或针头脱落, 导致药液渗出血管外引起局部肿胀, 严重时导致局部组织坏死。
1.3 老年人
老年人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硬化、血管本身弹性较差, 管腔变窄、静脉回流不畅使静脉内压力增高, 血管坚硬易滚动, 极易发生液体渗漏。另外, 老年人神经敏感性低, 反应迟钝, 皮肤松弛, 静脉脆弱, 全身状况衰老, 注意力不集中, 烦躁等致使外渗不易觉察。
1.4 无法沟通的患者
主要包括麻醉患者、镇静剂使用者、昏迷、老年痴呆等, 由于患者烦躁、感知觉障碍, 不能及时配合发生外渗。
1.5 重症患者
失血或休克患者的血管空虚, 扁平, 不充盈, 易造成穿刺失败使药液渗漏。此外, 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 容易发生外渗。
1.6 心脏介入术后患者
由于限制肢体活动, 强调避免翻身, 床上大小便时容易发生静脉外渗。
1.7 病程长的患者
该类患者由于病程长, 反复多次静脉穿刺而致血管弹性减弱、脆性增加, 发生外渗。
1.8 浮肿肥胖的患者
肥胖者皮下脂肪层厚且松软, 血管壁厚而坚硬, 触摸时感觉粗大, 但外观感觉不明显, 血管滑而弹性小, 穿刺时针尖易随血管滑行, 可见度小, 穿刺易失败[1]。
2 药物因素
主要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浓度、毒性作用及I型变态反应有关。这些因素损伤血管壁, 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诱发炎性反应介质的释放, 从而出现局部组织液增加的现象。某些药物特别是化疗药物输入后对血管有很强的刺激性, 当这些药物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的进入血管内, 超过了血管本身的缓冲应激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时, 可引起血管内膜受累[2]。物如渗漏到皮下组织, 可引起毛细血管痉挛, 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不可避免的引起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3]。
3 疾病因素
由于患者所患疾病不同、治疗周期长短各异以及个体差异性的存在, 某些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现象比较明显。
3.1 恶性肿瘤患者, 需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 其对血管刺激性强, 可导致血管变硬, 静脉脆弱, 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
3.2 各种原因导致的外周血管疾病, 使得血管硬化, 易发生外渗。
3.3 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异常, 高血糖使血液黏稠度增加, 血管内皮
受损, 在降血糖治疗同时常使用抗血小板聚集和扩血管的药物, 输液拔针后容易引起穿刺部位针眼出血或皮下淤血, 给患者造成疼痛, 给以后的穿刺带来困难。
3.4 静脉压增高的患者, 全身静脉淤血, 血液回流受阻, 容易发生外渗。
3.5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血凝块对穿刺针周围于血管壁之间的间隙封闭不足, 导致药物、血液渗漏。
拔针后, 局部按压时间过短, 血管内药液从针眼外渗。
3.6 中风患者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 伴有神经血管病变, 血管弹性差, 末梢循环欠佳。
加上偏瘫患者常感到焦虑、烦躁、悲观、情绪紧张等, 输液过程中痉挛、渗出、输液不畅等发生率较高。
3.7 过快大量输液, 可使局部血管长期被稀释, 甚至在一般血管内血
液能为液体所代替, 造成胶体渗透压下降, 加之静脉壁内营养血管发生痉挛, 静脉壁缺血而致渗透性增加, 造成药液外渗。
4 血管因素
外周静脉较中心静脉容易发生外渗, 外周静脉注射多选用手背静脉, 因手背静脉网细, 血流慢, 注入血管内的高渗液不能被血液稀释, 从而作用于血管壁, 造成损伤引发外渗。休克时组织有效循环血量灌注不足, 血管通透性增加, 而静脉输入多巴胺后, 静脉壁的营养血管发生痉挛, 静脉壁可因缺血、缺氧而通透性进一步增加, 导致药液外渗。关节、皮下组织少的部位由于活动大易外渗。
5 技术因素
5.1 护理人员知识缺乏, 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 静脉穿刺时没有选择较粗、直、易固定的血管。
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 责任心不强, 没有按时巡视患者。
5.2 穿刺技术不熟练, 有部分护理人员不是很注意患者血管和穿刺技
术的选择, 导致患者血管破坏很严重, 一次给药多次穿刺, 进针时针梗的长度不够, 导致针头固定不牢, 患者稍一活动针尖就滑出血管, 使液体外渗;有的护理人员为患者输完液后未及时对肢体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 患者稍微活动肢体就会发生液体渗漏现象。
5.3 给药方法不当, 输液速度过快, 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液, 使血液内压上升, 引起药液外渗。
5.4 使用钢针, 穿刺时刺破血管对侧, 药液沿对侧血管壁外渗。
长时间输液的患者据有关文献报道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2倍。
6 心理的因素
在医疗护理行业中, 总是强调和关注患者的心理护理, 而对于护士本身的心理状态很少提及。静脉穿刺过程中的心理状态, 护患双方共同存在, 易造成失败,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6.1 心理紧张, 在静脉输液中, 护士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直接关系到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尤其是年轻的护士, 穿刺经验少, 对于成功穿刺心理没底, 担心在忠者面前出丑, 反复退针造成静脉壁损伤, 导致静脉输液外渗;
6.2 患者不安, 由于近些年社会舆论对医疗卫生部门的负面影响, 患
者对医师护士的信任度下降,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 一是对静脉穿刺精神紧张、恐怖;二是多次穿刺失败, 对护理人员缺乏信心, 操作时不配合使静脉外渗[4]。
6.3 责任心不强, 不安心护理专业, 缺乏与患者的有效沟通, 健康指导不到位, 应付了事, 致使静脉外渗。
7 物理因素
包括了环境因素、药物温度、输液微粒等。房间光线昏暗、看不清血管走形, 药物温度过低造成血管痉挛, 增加了穿刺难度, 易致液体外渗。输液微粒进入人体后, 可随血的循环引起血管内壁刺激损伤, 使血管壁正常状态发生改变, 导致渗液。
8 不恰当的配伍
如大剂量脱水剂用后, 再在同一静脉加用垂体后叶素或KC1等, 可刺激血管致痉挛缺血[5]。
综上所述, 输液外渗在临床上非常常见, 这与药物的刺激性、患者血管的通透性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与我们的穿刺技术和巡视病房是否及时有关, 这关系到技术和责任心问题。因此,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分清容易造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进行预防和护理, 减轻患者痛苦, 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边秀娟.不同类型患者静脉输液的穿刺及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 2012, 10 (1) :264.
[2]蒋冬梅, 王曙红, 李亚平.复方七叶皂苷防治输液致静脉炎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1) :40-41.
[3]赖利, 李俊英.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 2002, 17 (1) :78-80.
[4]高蒲湘.静脉输液中的优质服务[J].临床医学, 2011, 24 (11) :221.
探讨静脉输液外渗及护理 篇8
1 静脉输液外渗的机制
1.1 渗漏性损伤的因素
1.1.1 药物因素
主要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Ⅰ型变态反应有关[1]。如化疗药物用药途径主要是静脉给药, 但在静脉给药过程中意外渗漏的发生率为0.1%~6.0%[2], 丝裂霉素为强刺激性药物, 一旦外漏, 轻者疼痛, 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 伤口不能愈合, 给患者增加痛苦, 同时也可影响治疗效果。
1.1.2 机械因素
穿刺技术不熟练, 一次给药多次穿刺, 选择血管不当, 针头固定不牢, 拔针头后按压针眼不正确等都可导致静脉渗漏性损伤。
1.1.3机体与外环境因素
患者血管充盈度差、静脉注射部位弯曲及患者不合作、输液量大都是造成药液外渗的因素。
1.2血管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 一方面血液成分发生了改变, 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直接刺激引起炎性介质的释放以及使血管内壁受损通透性升高, 从而引起炎性反应。
1.3 药物持续静脉滴注, 胶体渗透压降低。
1.4 液体静压增加。
2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
2.1患者因素
2.1.1新生儿
新生儿因全身都分布有胎脂, 需做静脉输液者有的是皮肤苍白, 有的是皮肤青紫, 仅能做穿刺的地方只有头皮, 可见的血管很少, 穿刺难度大, 固定后易脱落, 加之哺乳或喂食影响, 使其易脱落。
2.1.2婴幼儿
婴幼儿由于哭闹、不配合, 其血管短、不直, 且家长都很紧张, 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 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天性好动, 难于固定, 易发生外渗, 一旦发生外渗又难于表达疼痛的感受, 所以小儿外渗多于成人, 严重外渗也多于成人。
2.1.3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行为功能减退, 容易失控导致注射针头移位;痛感减低, 反应迟钝, 皮肤松弛, 静脉脆弱。
2.1.4无法沟通的患者
此类患者主要包括接受麻醉的患者, 使用镇静剂或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
此类患者由于烦躁、感觉和知觉障碍, 容易发生外渗。
2.1.5重症患者
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 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 血管通透性增加, 容易发生外渗。
2.2 药物因素
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钙剂, 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的高危药物, 这些药物一旦外渗, 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2.3 疾病因素
(1) 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 这是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 静脉脆弱, 难以穿刺。 (2) 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 易发生外渗。 (3)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 血管硬化, 也容易发生外渗。 (4) 静脉压增高的患者, 如右心衰患者, 全身静脉淤血, 血液回流受阻, 容易发生外渗。
2.4 技术因素
护理技术缺陷造成外渗的情况: (1) 没有经验, 对血管不了解, 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 (2) 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 (3) 护理人员知识缺乏, 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 (4) 使用钢针, 据有关文献报道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2倍。 (5) 用敷料覆盖穿刺部位, 影响外渗的观察。 (6) 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物。 (7) 使用输液泵, 在一个部位长时间输液。 (8) 同一部位多次穿刺。
2.5 解剖部位
外周静脉较中心静脉容易发生外渗;静脉炎的血管, 由于血管收缩, 血管内压力增加容易发生外渗;关节、皮下组织少的部位由于活动度大, 易外渗。
3 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表现及静脉输液外渗的后果
3.1 一般表现为肿胀、胀痛, 中度或重度疼痛通常为烧灼、刺痛, 局部红肿, 回抽无回血, 或局部水疱, 皮肤发黑变硬, 形成溃疡。
3.2 静脉输液外渗的后果
患者将经历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创伤, 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 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对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产生压力和担忧, 严重的甚至造成患者残疾, 引发医疗护理纠纷。
4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据统计, >70%的住院患者需要接受静脉输液治疗, 为了避免静脉输液外渗给患者造成痛苦, 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4.1 避免机械性损伤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 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针头, 防止针头脱出, 输液完毕拔针后采用指腹同时按压皮肤和血管两穿刺点。
4.2 合理选择血管
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血管, 一些高浓度的药物, 如20%甘露醇对局部静脉损伤较重。当输入高渗液体时, 血浆渗透压升高, 致使组织渗透压随之升高, 血管内皮细胞脱水, 进而局部血小板聚集, 并释放前列腺素E1、E2, 使静脉壁通透性增加, 血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改变, 使静脉收缩变硬[3], 因此, 在输入高浓度的药物时, 应选择较粗的血管, 并要经常换部位。
4.3 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提高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 力求一针见血, 穿刺时避开关节, 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 采用保护性约束, 有家属陪伴的教会家属正确的照顾方法, 已发生外渗者不在此处远端再做穿刺, 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
4.4 选择合适静脉
正确地选择静脉, 有计划地使用静脉, 一般由远端到近端, 儿科病房和意识障碍、病危的患者, 化疗时尽量使用留置针, 使用留置针时选择粗直的血管。因留置针导管柔软, 不易损伤血管, 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 而且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d, 避免反复穿刺, 保护了血管
4.5 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4.6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 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 应用留置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 每隔2~3 h交替使用, 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用甘露醇时局部热敷或提高药物的温度, 使血管的通畅性增高, 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时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滴入药物。
4.7 加强责任心、多巡视
特别是危重患者, 巡视时要检查输液部位;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哭闹, 一定要检查注射部位, 发现药物外渗如果是高危药物, 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 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4.8 做好患者的宣教
交代使用留置针的好处, 保护留置针的方法;在输注高危药物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 要求患者尽量减少活动, 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 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 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
4.9 正确拔针
输液完毕, 拧紧调节器, 除去胶布, 快速拔针, 在针尖即将离开皮肤的瞬间, 迅速用干棉签沿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及其稍上方, 直至不出血为止, 一般为5 min, 切忌在按压处来回揉动, 按压的力度要适中;正确拔针可避免血管损伤, 提高血管的利用率, 防止皮下淤血和再次输液时发生
5 护理对策
5.1 小范围外渗
(1) 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 如普通的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 可以用湿热敷, 或用95%的酒精、50%的硫酸镁湿敷, 肿胀很快就会消退;如果所剩的药液不多, 可以一边观察, 一边湿敷, 如不再继续外渗, 可以坚持到输液完成。 (2) 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 局部肿胀虽不明显, 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 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 局部可用95%酒精持续湿敷, 红肿也会很快消失。
5.2 大范围外渗
输入的药液为刺激性大的药液, 如在四肢, 局部制动, 抬高患肢, 用50%的硫酸镁或95%的酒精持续湿敷, 配合理疗, 局部封闭, 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 如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 钙剂可用50%的硫酸镁、山莨菪碱 (654-2) 湿敷, 也有介绍说可用马铃薯、生姜外敷。
5.3 化疗药物外渗
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滴入, 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加以稀释, 并局部冷敷, 以防止局部疼痛、肿胀、坏死。
5.4 药液外渗引起局部水疱
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 可用无醇碘伏外涂;水疱大的, 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水疱里的渗出液, 再用不含醇的碘伏外涂、外敷, 也有介绍用鸡蛋清外敷的。
综上所述, 静脉输液外渗虽然是一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 但若发生在关节处, 范围大, 药物刺激大, 组织坏死严重, 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 将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预防和处理静脉输液外渗具有重要的意义: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责任心, 对患者多巡视, 密切观察病情及输液部位反应, 尤其是对意识障碍的患者,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输液巡视卡的使用, 强化了护士的责任心, 起到了输液质控作用。此外, 还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以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合作。
摘要:目的研究静脉输液外渗。方法回顾我院近年来静脉输液外渗患者的情况。结果患者发生输液外渗, 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 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结论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静脉输液,输液外渗,护理
参考文献
[1]黄红艳, 杨云芬.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对血管组织的损伤[J].实用护理杂志, 1996, 12 (11) :42.
[2]张天泽, 徐光炜.肿瘤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712-759.
[3]吴勤, 王鹏巨.静脉给药并发静脉炎的发病机理和防治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 1994, 10 (2) :41.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预防 篇9
1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1.1 药物因素
输入的药物浓度过高, 输入药物引起血浆PH值及渗透压的改变, 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 均可损伤血管壁, 使通透性增高, 而发生输液外渗。常见的药物有高渗液, 如50%葡萄糖, 20%甘露醇;血管收缩药, 如多巴胺、阿拉明、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阳离子液, 如氯化钾、葡萄糖酸钙;碱性溶液, 如碳酸氢钠;抗肿瘤药, 如阿霉素, 顺铂、环磷酰胺、丝裂霉素, 长春新碱、氨甲碟呤等。
1.2 机械损伤
机械性损伤多为穿刺技术不熟练, 一次给药多次穿刺, 选择血管不当, 针头固定不当, 拔针后按压针眼不正确, 给药方法不当, 忽略病人的心理护理造成病人精神紧张, 不合作等原因。
1.3 机体自身因素
现在"三高症"者逐年增多, 中老年病人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硬化, 管腔变窄, 血流淤滞, 静脉回流不畅, 使静脉内压增高, 液体容易渗出体外。由于静脉弹性降低, 对针管的包绕能力减弱, 易使药液顺着针管渗漏到到外周组织中, 靠近关节的静脉和深静脉尤易发生外渗, 特别是老年人。
2 预防
2.1 加强基本功训练
提高静脉穿刺技术, 力求一针见血, 避免穿破血管。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针头, 避免针头滑脱或穿破血管壁。已发生外渗后不在该外远端再作穿刺, 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穿刺重复输液。输液结束拔针时将患者肢体略抬高, 按压皮肤和血管两个穿刺点2-5分钟 (有出血倾向者延长压迫时间) , 防止血液漏出血管造成局部皮下淤血。针对中老年患者的输液, 我们选用针身较短, 针头斜面较小的头皮针 (5号-6号) , 进行穿刺。由于针身短, 易于固定。减少了液体外渗的发生。同时, 教会病人自行保护血管的方法, 在每次治疗结束后对四肢末梢血管进行按摩, 轻搓手背足背, 手做伸握动作。局部进行热敷。以增加血液循环, 降低血管脆性, 使血管营养状态得以改善, 从而促进受损血管的修复。
2.2 正确选择穿刺静脉
有计划正确地选择穿刺可有效地避免输液外渗的发生。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 由远心端到近心端, 由细小静脉到大静脉。选用暴露明显, 长于针梗二分之一的直行静脉和易固定静脉, 避免使用血运差或有病变部位, 不选在神经、肌腱大血管的表面, 原有血管性疾病者避免使用下肢静脉。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 每天轮输一侧肢体。对持续、长期输液和一天多次输入甘露醇等药物者可使用套管针, 采用较粗大静脉留置, 每当48小时更换输注部位。
2.3 避免药物浓度过高和输液速度过快对血管的损伤
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如高高渗液、红霉素、化疗药物时要选择较粗大的血管, 不选用手足背小静脉。红霉素以0.1%的浓度为宜;静滴氯化钾以每500ml液体加10%的氯化钾不超过10ml为宜, 滴速每分钟40-60滴;使用升压药时要同时开通两种静脉, 每2-4h将含升压药液体与不含升压药液体交换静滴, 以防药物对血管的强力刺激引起血管损伤;使用化疗药物要最大稀释, 给药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 确认针头完全在血管内时再给药, 静推时要边推药边抽回血, 确保药物完全注入血管, 以防药物外渗, 造成血管和周围组织坏死。输液时保持静脉通畅, 穿刺静脉的远端勿使受压, 输液速度不宜太快, 保持液体匀速输入, 避免静脉内压升高, 必要时适当抬高穿刺侧肢体, 以促进血液回流。
2.4 加强工作责任感, 经常观察巡视病人
有的中老年患者对刺激不敏感, 有时已发生外渗, 患者也无不适主诉。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加强工作责任心, 及时巡视病房, 尤其是意识障碍者, 更要经常观察输液情况,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防止外渗性损伤特别是坏死性损伤发生。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临床护理 篇10
1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导致药物外渗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药物、疾病、护士技术和物理等因素。
1.1 患者因素
对于新生儿患者, 因胎脂分布全身, 皮肤苍白或青紫, 此时头皮是唯一能穿刺的部位, 但少有可见血管, 穿刺较难, 固定后易脱落, 加之哺乳或喂食影响, 可致药物外渗。对于婴幼儿患者, 其血管短而不直, 加之穿刺时哭闹、不配合, 家长比较急躁, 护士的压力较大, 静脉穿刺难度加大;穿刺后难以固定, 由于天性好动, 输液过程中出现异常难以表达, 易发生药物外渗。对于老年患者, 由于机体功能减退, 皮肤松弛, 静脉脆弱, 反应能力下降, 痛感减低, 注射针头易出现移位, 增加了药物外渗的概率。对于无法沟通的患者, 不能进行语言交流, 患者较为烦躁, 感觉和知觉障碍, 如护士没有加强巡视, 易出现药物外渗。对于严重脱水和急危重症等患者, 受损的微循环血管由于通透性增加, 外渗较易发生。在输液过程中, 患者不自主活动造成针头不稳定, 移位, 针尖刺破血管壁。多组液体输液过程长, 患者大小便或进餐时, 针尖位置随患者活动引起角度改变, 易刺破血管而造成外渗。
1.2 药物因素
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浓度、本身的毒性作用都能刺激血管, 造成损伤。常引起静脉输液渗漏的药物主要包括: (1) 抗生素类。如青霉素钠、舒氨西林、氨苄青霉素、新治君等青霉素类, 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噻吩钠、头孢呋新钠、头孢噻肟钠、头孢米诺钠等头孢菌素类, 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 卡那霉素、丁胺卡那、妥布霉素等氨基糖苷类, 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磷霉素、白霉素等其他抗生素; (2) 甘露醇、山梨醇等等高渗溶液; (3) 氯化钾、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阳离子溶液; (4) 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等升压药; (5) 葛根素、丹参、培丙脂、碟脉灵、血栓通、丹奥等扩血管药; (5) 某些抗癌药物。一旦发生药物外渗, 将会影响患者治疗或危害机体健康。如动物实验显示, 静推20%甘露醇4~8次后, 血管壁增厚, 内皮细胞破坏, 血管内淤血, 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等, 而生理盐水无此改变。
1.3 疾病因素
(1) 癌症:这类患者在反复接受化疗后, 血管变得较脆, 穿刺较难, 可致药物外渗。 (2) 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发生硬化, 药物易外渗。 (3) 糖尿病:由于患者的三大营养素代谢失调, 所致血管硬化易出现药物外渗。 (4) 静脉压增高:如患者右心衰竭, 全身静脉淤血, 阻碍血液回流, 药物易发生外渗。
1.4 技术因素
(1) 操作前对血管条件评估欠准确, 致使针尖斜面在血管内外各半;或穿透血管, 一次穿刺在血管壁上留有两处针眼, 在松开调节器便发生, 见于输液时。未能掌握血管特点, 穿刺难度大的血管, 进针手法、角度技术、进针长度掌握不熟练, 进针后在皮下反复进退刺破血管造成渗漏。 (2) 穿刺部位用敷料覆盖, 不利于外渗的观察;没有定时巡视。 (3) 护士不甚了解药物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4) 钢针所致外渗的发生机会高于留置针。 (5) 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物。 (6) 长时间在同一个部位穿刺或使用输液泵'输液。
1.5 血管因素
(1) 外周静脉发生外渗的机会高于中心静脉; (2) 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 营养状况, 病理原因造成缺血缺氧;静脉炎的血管, 由于血管收缩, 提高了血管内压力和通透性, 易致药物外渗; (3) 穿刺部位如在关节、皮下组织少的部位, 易发生外渗。
1.6 物理因素
包括环境温度、液体的输入量、温度、速度、时间、压力, 针头对血管的机械刺激等。
2 药物外渗的预防性护理
2.1 提高穿刺成功率
护士要加强静脉穿刺基本功训练, 正确选择静脉血管, 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同一静脉, 力求一次穿刺成功, 穿刺成功后应妥善固定, 做到松紧适宜。必要时采用保护性约束措施, 教会患者或其陪伴者正确的护理方法。
2.2 静脉血管的合理选择
首先, 应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和适宜的针头, 应避开有硬结、瘢痕、炎症或皮肤病等部位作为穿刺点。其次, 准确评估静脉血管具体情况并选择合适的头皮针。静脉血管要有计划使用, 一般由远端到近端, 并左右交替进行。如果需要长期输液、穿刺较为困难的患者, 应尽量选择直的血管以留置针形式输液, 因留置针导管柔软, 少见血管损伤, 轻微活动外渗亦少见, 留置针保留时间在3~5 d, 避免反复穿刺, 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有利于后续用药。
2.3 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有些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以及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 产生的炎性反应使组织液生成增多, 因此应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 以免引起血管内流体静压增高, 药液外渗。间羟胺、多巴胺持续给药时, 应建立2条留置针静脉通道, 每2~3 h交替使用, 这可防止局部组织坏死的发生;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前必须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 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后, 再滴入该药物。滴注甘露醇时, 为确保血管通畅, 应热敷穿刺部位或采取提高药物温度的措施。如遇问题, 及时处理, 并做好解释和指导工作, 让家属及患者知道注意要点,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2.4 加强护士责任心
护士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 对患者高度负责的职业道德及精湛的操作技术。穿刺前, 护士应用热情肯定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简要操作过程, 不会疼痛, 鼓励患者, 转移其注意力, 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使其积极配合。输液时应多巡视, 特别是危重患者以及输注化疗药和易致组织坏死的药物时, 要做到床头交接班, 并密切观察和检查穿刺部位, 发现药物外渗, 立即更换穿刺部位。
2.5 输液时的健康教育
输液前, 护士要告知患者或其家属药物外渗后的严重性, 使用留置针的好处;输液时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事项, 穿刺肢体尽量不要活动尤其是输注高危药物时, 指导其学会穿刺部位的观察和护理,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以预防和减少药物外渗。
2.6 正确拔针和按压
输液后, 将调节器和胶贴依次拧紧、去除, 快速拔针, 沿血管方向用干棉签在针尖即将离开皮肤的瞬间按压穿刺点或稍上方, 按压5~10 min左右直至不出血为止。但应注意不得在按压处揉动, 力度要适宜。最佳拔针时间应选择在输液瓶内药液输完, 输液管中残液面下降速度减慢或停止时, 这样可以保证药物的治疗量, 避免浪费。正确拔针可避免人为的方向掌握不当而导致针尖划伤血管壁, 可避免输液管内回流血液, 提高血管的利用率, 有效阻止皮下瘀血和在同一部位输液再次发生药物外渗。
3 药物外渗的临床护理
药物外渗发生后, 应立即停止输液, 并更换输液部位, 积极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 促进液体重吸收, 使用拮抗剂药物效应, 灭活外渗药物的毒性。除根据外渗范围及其性质的不同采取的护理措施[1]外, 尚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3.1 基本临床护理措施
(1) 立即停止输液, 拔针, 抬高患肢, 高于心脏水平位置20~30 cm。 (2) 冷敷:可减轻皮损程度, 可使局部血管收缩, 减轻局部出血和疼痛。 (3) 热敷:主要用适量25%硫酸镁置于无菌纱布, 贴于外渗部位, 保持纱布湿润, 每10~20 min更换1次, 以促进局部组织水肿吸收消退, 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4) 马铃薯片外敷:消炎、止血、消肿作用。
3.2 不同种类药物所致药物外渗的护理
(1) 血管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当肿块<5 cm×5 cm时, 可在拔针4 h后采用热敷方法;当肿块>5 cm×5 cm时, 应及时湿敷硫酸镁或呋喃西林。 (2) 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 (局部产生无菌炎性反应) :应给予冷敷或湿敷硫酸镁, 也可湿敷0.5%654-2溶液。 (3) 阳离子溶液与高渗溶液:钙剂外渗首选湿敷硫酸镁, 其次也可湿敷0.5%654-2溶液;甘露醇渗漏初期可热敷, 也可湿敷硫酸镁或75%乙醇溶液。 (4) 扩血管药物:上述方法均可采用。 (5) 升压药: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等, 渗漏轻微时热敷, 严重时按医嘱处理, 可局部封闭, 湿敷654-2溶液等, 也可用酚妥拉明封闭, 湿敷氢化可的松。 (6) 抗肿瘤药物:只要可疑渗漏, 立即停止输注, 然后先将针内药回吸出来, 再注入5~10 m L生理盐水, 稀释局部药物浓度, 同时冰敷, 其他按医嘱执行。 (7) 化疗药物外渗时, 立即停药, 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以降低药物浓度, 避免局部肿胀和坏死的发生。
参考文献
金黄洗剂在静脉输液外渗中的应用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5月我院静脉输液外渗病人120例, 所有病人均符合静脉输液外渗诊断, 穿刺点周围均表现为皮肤发红、局部肿胀、有疼痛感。其中男88例, 女32例;年龄8岁~89岁, 平均52岁;出现静脉输液外渗部位:手背部61例, 手腕17例, 前臂19例, 足背12例, 下肢内踝部11例。本组渗漏的药物主要为抗生素。120例输液外渗肿胀面积最大 (6×7) cm2, 面积最小 (3.4×4) cm2。
1.2 药物来源[2]
医院制剂, 批号:桂药制字Z20080017号;药物组成:天花粉5份, 大黄、黄柏、姜黄各2.5份, 厚朴、生天南星、陈皮、苍术、甘草各1份, 取以上药材加水煎煮2次, 合并煎液, 趁热过滤, 滤液浓缩, 分装, 100℃流通蒸发灭菌30min, 即得。
1.3 用法
静脉输液出现外渗后拔针, 针眼消毒后用带棉的输液贴覆盖, 用浸有金黄洗剂的湿纱布敷于患处, 超过肿胀边缘2cm, 用保鲜膜包裹。湿敷期间当班护士加强巡视, 防止敷布脱落, 并观察记录疼痛缓解情况, 4h更换敷料并观察记录肿胀消退情况。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12h内局部组织肿胀基本消退, 疼痛消失;有效:13h~24h局部组织肿胀基本消退, 疼痛消失;无效:24h内局部组织肿胀不消退, 皮肤青淤。
2 结果
患处湿敷30min后, 病人感觉局部疼痛明显减轻, 4h后局部疼痛消失。12h内局部组织肿胀基本消退, 疼痛消失108例, 13h~24h局部组织肿胀基本消退, 疼痛消失12例。显效108例, 有效12例, 总有效率100%。
3讨论
中医认为输液引起静脉穿刺伤为局部脉络血行不畅而成瘀, 瘀血阻滞不通则痛, 瘀血内蕴致发热, 局部发红[3]。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当皮肤作为一个给药入口局部给药后, 活血化瘀中药外用通过皮肤黏膜转运, 可以被皮肤毛细血管网吸收, 进入血液循环, 大部分直接进入给药部位发生药效[4], 我院根据病人输液外渗后引起的红、肿、热、痛情况, 应用金黄洗剂外敷, 取得满意疗效。金黄洗剂配方中, 大黄、黄柏、姜黄有清热解毒、化瘀、通经止痛之功效。天花粉、天南星、白芷有散风除湿、消肿止痛作用[2]。现代药理研究证明, 外用大黄有抗感染、镇痛作用, 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有利于消除局部的瘀血症状[5], 白芷的镇痛效果确切[6], 能明显减轻局部组织疼痛症状。本院金黄洗剂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毒副反应, 使用方便, 费用低廉, 易被病人接受, 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金黄洗剂湿敷在静脉输液外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5月输液外渗病人120例, 用金黄洗剂湿敷输液外渗局部, 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20例中显效108例, 有效12例, 总有效率100%。[结论]用金黄洗剂湿敷静脉输液外渗局部, 在化瘀、消肿、止痛方面疗效显著, 病人易接受。
关键词:金黄洗剂,湿敷,静脉输液,外渗
参考文献
[1]薛雅卓, 张敏, 付霞, 等.外敷治疗外周静脉输液外渗致肿胀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13) :1209.
[2]何科.金黄洗剂在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14) :67.
[3]张广清, 叶苑琼.红归酊治疗输液引起的静脉炎[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12) :895.
[4]阚卫兵, 姜玉祥, 谢殿洪, 等.“9号”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30:357.
[5]李玉敏.大黄药理作用机理探讨[J].河南医药信息, 2002, 10 (6) :37.
【静脉输液药液外渗】推荐阅读:
10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和护理措施08-14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和护理措施研究概述10-20
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08-13
静脉输液配置10-17
静脉输液教学05-25
静脉输液速度05-29
患儿静脉输液06-18
静脉输液输血07-05
静脉输液疼痛07-23
静脉输液质量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