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劳动理论

2024-10-24

生产劳动理论(共5篇)

生产劳动理论 篇1

一、搜寻理论概述

在劳动力市场上, 劳动力的流动是永续存在的, 在职的人们可能会因为薪资等因素而去寻找更加理想的工作;每年, 又有以毕业生为代表的大量新生劳动力流入劳动力市场, 开始寻找工作;同时, 退休的工人、经理人退出这个庞大的市场, 留下了一些职位空缺, 促使企业、单位寻找新的劳动力来填补。但是, 由于市场信息并不是完全充分的, 劳动者又具有异质性, 即使在职位空缺数量与失业人数均等的情况下, 空缺与失业还是会并存。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以便更好地解决失业问题?工作搜寻, 作为劳动力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此现实条件下有了研究的必要性。

工作搜寻理论将搜寻行为划分为外部工作搜寻与内部工作搜寻两种情形。对于外部搜寻, 假设求职者对工资分布有着非常明确的认识, 同时排除了在职搜寻。它把“可接受工资”作为一个关键值, 结合边际收益法则用来解释求职者是否接受工作的行为, 并且分析了通货膨胀等因素对这一关键值的影响。该理论还引入了雇佣成本以及工会力量这两大因素, 比较全面地解释了内部工作搜寻的行为。

二、匹配理论概述

匹配理论的核心是匹配函数, 它被认为是一种“搜寻工具”, 遵循规模报酬不变的规律, 描述了空缺职位数、求职人数与匹配完成的职位数量的关系。匹配理论致力于对一些变量如何影响失业进行定量分析, 它的微观基础主要是协调失灵, 求职者的异质性, 不同市场的加总以及流量存量匹配。协调失灵指由于信息不充分而导致的多人申请同一岗位和多个岗位无人申请的情况, 从而导致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情形。求职者的异质性包括搜寻强度, 保留工资和失业时间等因素。不同市场的加总则是指由于劳动力和资本流动的限制造成摩擦, 从而导致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至于流量-存量匹配, 则是指:把求职者一次向一个职位申请的行为扩展为求职者首先经历一个了解职位空缺情况的过程, 然后向他认为可接受的所有空缺职位发出申请。

用匹配函数的研究方法建立的匹配模型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在稳定均衡静态下, 失业保险福利和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以及职位破坏率和劳动力增长率的上升会提高失业率, 而匹配过程效率和劳动者生产率的提高则会降低失业率。并且失业保险福利、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匹配过程效率及劳动者生产率的提高能促进工资增长, 而职位破坏率和利率的上升则对工资具有负效应。此外, 对匹配模型进行超稳定状态的动态研究使得区分就业变化的总量冲击效应和再配置冲击效应成为可能。如果失业率与空缺率沿贝弗里奇曲线移动, 那么就业变化就是由商品总需求或总供给发生变化引起的, 这种总量冲击效应具有使失业率与空缺率反向变动的特点。如果贝弗里奇曲线整体移动, 那么就业变化就是生产的结构调整引起的, 这种再配置冲击效应导致失业率与空缺率两者发生同步变化。对上述两种冲击的区分可以明确, 解决失业应该采取总需求政策还是进行结构性改革。

此外, 皮萨里德斯与戴蒙德等人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多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是贝弗里奇曲线理论的正确性, 说明失业率与空闲职位率在一定时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二是实际数据与对数线性关系的匹配函数有着较高的拟合关系, 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基本成立;三是工作形成数量对求职人数的弹性系数在0.5与0.7之间。

三、搜寻理论与匹配理论的比较

(一) 两者的联系

1961~1962年, 施蒂格勒发表了两篇关于“搜寻理论”的文章;在序贯决策理论基础上, 麦考克于1965年最先把搜寻理论应用于解释工作搜寻行为。搜寻理论诞生。

1979年霍尔第一次将匹配函数的思想运用到劳动力市场摩擦问题的研究中, 同年, 皮萨里德斯分析了只存在两种工作搜寻途径时劳动力市场的搜寻、匹配结果, 扩展得出了“工作匹配函数”, 也是在这一年, 戴蒙德等人揭示匹配函数的本质是劳动力市场的“搜寻技术”, 并推论出了匹配函数的形状。1980年罗杰提出“雇佣函数”的概念, 用一个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实例描述空闲职位与失业人员并存现象的演化过程。至此, 匹配理论的基础建立。

可以看出, 搜寻理论与匹配理论是不能割裂开来的, 虽然匹配理论的兴起略晚于前者, 但这两个理论的发展是交相融合的。早期搜寻理论是匹配理论发展的基础, 它为匹配理论提供了分析的框架;匹配理论的函数思想又进一步推动搜寻理论的拓展, 推动搜寻理论的纵向深入, 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为研究并解决失业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 两者的区别与发展

通过以上的概述, 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 搜寻理论着眼于解释现象, 为什么有人找不到工作的同时又有大量职位空缺;而匹配理论作为广义的搜寻理论的一大发展, 更多地倾向于用数字表现这一搜寻匹配的过程, 解决上述失业问题的目的性更加明显, 也更能有效地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可以说, 最初的搜寻理论更多地在进行理论分析, 而匹配理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相结合, 摆脱了纯理论的桎梏, 试图为人们的行为与政策实施提供指导, 从而变为一种更加实用的理论。

早期搜寻理论对可接受工资的影响赋予了很高的权重, 其隐含假设为只要求职者愿意将可接受工资降到足够低, 就总能找到工作;同时, 雇佣价格的信号功能过于明显, 这与市场信息不充分的假设又相背离。虽然搜寻理论讨论的是摩擦性失业, 但仍然可以从中看出古典经济学的影子。古典经济学的瓦尔拉斯市场是理想的、无摩擦的, 市场价格能够反映所有供求信息, 价格机制会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因此, 工资弹性, 自行调整价格即能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使找工作的人能找到空缺职位, 从而达到均衡。厂商出什么样的工资, 就有什么样的工人, 工人愿意出的力也是与其工资相对应的。只要失业者将自己的标准降到足够低, 就总能找到工作。很明显, 早期的搜寻理论还是基于这样的假设进行研究的。与之不同的是, 匹配理论充分运用匹配函数, 多个变量的影响有效地降低了保留工资的权重, 避免了将保留工资作为作为导出失业的主要经济机制, 更加客观地反映了搜寻匹配理论的基础思想: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 早期搜寻理论的外部搜寻部分只强调了求职者对工作搜寻的作用, 而雇主与求职者“讨价还价”的摩擦过程并未得以体现, 这种双向关系才是工作搜寻的核心问题。而搜寻理论的内部搜寻部分又认为雇佣成本与工会力量等外生因素是导致这种行为存在的主导因素, 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搜寻行为这一动作的实施者。可以说, 搜寻理论并没有真正将求职者与雇主的摩擦过程研究贯穿于内外部工作搜寻的始终, 而是将这两个因素分别作为影响内外部搜寻的关键因素。与之相对应的, 匹配理论的模型不存在这种“割裂”的问题, 正是这两方面的博弈才能推导出函数的最终成立。

早期搜寻理论外部搜寻部分的假设中排除了在职搜寻, 这与生活实际大相径庭, 事实上, 大量的摩擦性失业正是由于在职外部搜寻造成的冲击;匹配理论在这一点上做了修正, 它研究了在岗外部搜寻对失业的影响, 其中显著地表现即为在岗寻职者增加了失业队伍的拥挤性, 从而增加了失业的持续性, 很显然, 这与生活实际是高度吻合的, 我国大学生就业周期性呈现严峻态势正是受在职外部搜寻影响的例证。

一定程度上, 早期的搜寻理论局限于研究摩擦性失业问题, 而匹配理论对于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等长期失业问题的研究也有所建树, 扩展性大大优于前者。举例来说, 一些国家因为政策因素, 厂商不能随时自由地关闭岗位, 这使得岗位创造与破坏更加倾向于周期性变化, 另外在职工作者随着在职工作时间的延长, 在职外部搜寻的意愿逐渐减弱, 从而削弱了对失业的冲击, 此外还存在着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影响, 由此看出, 匹配理论对周期性失业等长期失业问题有了更加合理而具体的解释。

搜寻理论对失业水平的解释仍然停留在宏观经济学视角上, 对失业水平的分析局限于劳动力供与求这两个宏观变量。而以皮萨里德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把失业这一宏观问题微观化, 从个体搜寻行为入手, 以个体动机为导向, 把整个劳动力市场中的搜寻行为理解为无数个个体搜寻行为的加总变形, 利用搜寻强度、生产率等微观基础完成了建模的过程, 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基础相结合, 也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

此外, 匹配理论与早期搜寻理论相比, 引入了均衡分析和随机分析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在概率论思想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早期搜寻理论更多地进行定性分析) , 更加直观地向人们解释了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过程。

传统的搜寻理论研究是置于静态的稳定环境之中的, 而匹配理论从静态拓展到动态, 从稳态研究发展到非稳态研究, 更加接近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 与搜寻理论相比, 匹配理论更加广泛地分析了政策因素对失业的影响, 服务现实的导向更加明显。

尽管匹配理论的现有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劳动力市场的摩擦问题的认识, 同时也为政策评价提供了可以信赖的分析工具, 这并不意味着匹配函数的分析方法已经完全成熟, 其微观基础仍然需要进一步挖掘, 诸如求职者的年龄特征、地理分布特征、学历状况以及政府的就业政策都需要纳人该理论的分析框架;而各种各样的匹配函数模型的完善过程也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 搜寻理论也并非完全处于劣势, 戴蒙德等经济学家大大丰富了搜寻理论的内涵, 他们运用均衡搜寻思想, 在微观基础上大大拓展了搜寻理论的实用性。失业者对于就业机会的寻找被看成是一个搜索匹配的过程, 加强了与匹配理论的联系, 或者说, 实现了与匹配理论的融合, 它也解释了劳动力市场中的排序现象并且从效率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四、政策启示

早期搜寻理论就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提醒, 人们失业补贴等非工资收入可能具有的负外部性。匹配理论纵向深入讨论了这一点。匹配模型考虑了五种政策工具, 包括由工人所支付的工资税、企业所得到或支付的就业补贴、雇佣补贴、解雇税、失业补偿, 该模型讨论了失业补偿对保留工资和失业期限具有影响, 边际税率会影响搜寻强度、岗位破坏率等问题。从该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政策启示:一是为了减少岗位破坏, 应当有更少的失业补偿、就业税, 同时应该有更多的就业补贴;二是累进税可以抵消失业保险的非激励效应, 其代价是降低了劳动力配置的有效性;三是失业补偿能够被有效地设计。例如失业保险并非完全无效, 降低其非激励效应而不是取缔它会是更优的选择。

从上述概括性的启示中我们就已经能够看到, 我国劳动力市场若能充分挖掘匹配理论的价值, 结合国情, 将该模型予以拓展, 在量上调整失业补偿等政策工具的实施, 对于改善我国的就业形势必将具有建设性的作用。举例来说, 在我国, “民工潮”与“民工荒”并存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而这一现象正是摩擦性失业的典型案例。以匹配理论为依据, 建立健全最低工资制度, 把握失业救济金合理的度将是一种值得考虑并长期坚持的政策选择。

摘要:搜寻理论着眼于解释现象, 为什么有人找不到工作的同时又有大量职位空缺;而匹配理论作为广义的搜寻理论的一大发展, 更多地倾向于用数字表现这一搜寻匹配的过程, 解决上述失业问题的目的性更加明显, 也更能有效地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可以说, 最初的搜寻理论更多地在进行理论分析, 而匹配理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相结合, 摆脱了纯理论的桎梏, 试图为人们的行为与政策实施提供指导, 从而变为一种更加实用的理论。

关键词:搜寻理论,匹配理论,劳动力市场,均衡失业

生产劳动理论 篇2

乙方(生产厂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自愿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本合同期限年。即xx年xx月xx日始至xx年xx月xx日止。其中试用期2至3个月。

二、工作内容

1、乙方同意根据甲方工作需要,担任生产厂长岗位工作。

2、生产厂长在厂方授权的岗位范围行使职权。接受和执行总经理的指令和任务,接受厂方的监督和管理。

3、生产厂长的工作出发点、指导思想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对产品设定基本标准,确保生产工作任务按计划如期完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本厂技术力量。

4、生产厂长运用管理方面的知识、方法、制度、艺术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活动,达到企业正常生产。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处罚;按章管理,制止生产紊乱。

5、生产厂长首先要对本厂的制品部和门业部的生产过程与细节加深了解,并进行有效的生产管理,生产过程的组织,生产能力的开发,均衡生产;进行生产作业计划,生产跟进、监督与控制,确保生产工作任务的如期完成。

6、生产厂长进行有效的产品制作过程的指导,产品质量检验工作及质量方面的管理,确保生产品的品质。

7、生产厂长应进行上下级关系的有效沟通,把厂方的指令、意思正确的传达下属;把下属的意思活动进行信息反馈。学会对应急问题、基本问题、根本问题的处理。重大管理事务实行报告制;

8、生产厂长做好生产订单、每日发货的订单的登记统记工作,提高保证交货及时率;并日写厂记。

9、因生产厂长违纪、失职,厂方有权作相关处罚。

10、因生产厂长的能力(胜任工作)有限或有重大失职,厂方有权单方解聘或调整工作岗位。

三、劳动报酬

1、生产厂长的劳动报酬是由基本工资和管理提成合并而成。

2、生产厂长的月薪为人民币5千元,管理提成按年销售额的1‰,月薪次月30日发放,管理提成年终足额发放。

3、甲方有权按乙方的工作能力而调整工资。

四、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续订

1、订立本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的,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合同相关内容。

2、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本合同可以解除。

3、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无条件解除本合同:

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b、严重失职、营私舞弊,或给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甲方有权作出处罚不予发放当月及上月工资,并保留追究其经济赔偿及法律责任的权利。

c、乙方在外发生个人违法行为的责任由乙方全部自负。

4、甲方解除本合同,应提前三十个工作日以书面或口头形式通知乙方解除合同,但应给予乙方发放当月工资。

5、乙方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并将工作移交清楚;乙方未经甲方批准而擅自离开的,甲方有权扣除乙方所有工资和提成。

6、本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即终止。双方当事人在本合同期满前三十天向对方表示续订意向。甲乙双方经协商同意,可以续订劳动者合同。

7、甲方制定的《劳动制度》作为本合同附件,具有同等效力。

8、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五、未尽事宜,公司保留解释权。

甲方:(盖章)乙方:(签名)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篇3

关键词:《手稿》;人的类本质;异化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094-02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虽然在其逝世后近半个世纪才面世,但在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却有着特殊的地位。马克思用劳动实践解释私有财产的产生与消亡,解释人的异化和异化的扬弃,解释了自然界作为人实践结果的演化与发展。

一、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思想

《手稿》中,可知道,马克思定义人的本质是不断地发展的,它与人的实践活动、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即人的本质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实践性和社会性。

第一,人的本质的实践性。人只有“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才能“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的能动的类生活是人的生产实践,在这种能动的生产实践中,人有意识的劳动实践使人得以证明自己与动物、植物和无机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明确了人的实践本性之后,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劳动实践的本质在于它的对象性。“一个存在物如果本身不是第三存在物的对象,就没有任何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就是说,他没有对象性的关系,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1]106也就是说,作为真正的人,必须做具有对象性的人,人之所以能够进行对象性的实践活动,是因为人的本质中包含了对象性。因此,真正的人必然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在具有对象性的劳动实践中,人(劳动主体)与自然界(劳动客体)相互发生作用,人的本质才得以不断地丰富与发展。

第二,人的本质的社会性。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存在”“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1]107人与人的社会本质由劳动实践活动产生出来,所以人的本质在于“真正的社会联系”。这种社会性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对人而言,自然界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也是人自身生存的现实基础,因此,作为现实的、对象性的人,只有具有社会性,正确处理社会联系,劳动产品才能成为他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第三,人的本质的实践性与社会性是相互作用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1]83马克思认为,人从事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必然要同他人发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

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的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劳动对象(劳动产品)的异化。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产品是工人劳动生产出来的,是劳动主体的对象化,劳动主体应当在劳动产品的价值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又应当占有其劳动产品。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大量的劳动产品被工人生产出来,却不能被工人所占有,即马克思所指出的“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能够消费的就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是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者越愚钝,越成自然的奴隶。”[1]50-64

第二,劳动本身的异化。劳动产品作为劳动活动的产物,它的异化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对劳动者而言,劳动成为外在的,它已经不再是自己本质的劳动了,这种劳动不再是劳动者非被迫的强制劳动。其二,劳动不再是为了满足劳动者的劳动的需要,而只是成了满足劳动者对劳动以外其他各种需要的达成目的的手段。这种劳动对于劳动者本身而言是一种折磨。其三,老的外在性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结果“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亦吃、喝、生殖,至有居住、修饰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不过只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1]54-60。

第三,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在《手稿》中,马克思写道:“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的生产的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的类生活,即他的现实的类对象,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因为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同样,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1]54-60人的类本质是由劳动来实现和确证的,那么,劳动成为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走了生产和活动的对象,从事生产的人就失去了自己的类生活和类本质。劳动作为类的发展和自由的活动,变成个人维持生活的手段。

第四,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异化劳动直接造成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的相异化,进而引起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由于劳动异化,每个人都按照他作为工人的视角去观察他人,因此,形成了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在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方面外,马克思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产生的根源。“人类主体通过劳动创造了一个新的现实物质世界,他也在这个世界中丧失了自己本来应该具有的一切主体本质。人类主体应该具有的权利颠倒地表现为资本的一种支配权利;人失去了自己,却让自己的创造物——资本获得生命。”[2]劳动成为人维持自身的物质基本需求的被迫活动,劳动的这种异化现象要改变只能依靠人类实践本身具有的超越本性和否定本性,进而扬弃异化恢复人的自由自觉的主体性。

三、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的实现——“异化”的扬弃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不仅谈到实践必然导致异化,而且也谈到实践必然克服异化。

“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1]56,人的实践本质的后果是异化,这种异化又会被实践克服。马克思说:“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跟劳动格格不入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同这个劳动的关系。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同这个劳动的关系”[1]57。这两种关系相结合,产生出私有关系。为了扬弃这种劳动异化关系,马克思得出结论说:“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的解放,从奴役制的解放,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表现出来的。”[1]58实践的对象化的后果是实践的异化,只有通过实践的再次对象化才能实现异化的扬弃。在马克思所生活的社会中,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他是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产范围内生成的。”[1]81马克思提出:“私有制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的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1]61

综上所述,马克思对异化以及对异化的扬弃有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通过运用费尔巴哈的实证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批判的哲学方法对国民经济学进行批判,得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同时指出私有制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并且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揭示了人在私有制下的全面异化;实现异化的扬弃,是离不开实践的。马克思提出必须用实践的方式解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通过消灭现实的私有财产关系实现共产主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扬弃异化的结果便是共产主义的实现”,马克思贯彻否定之否定的哲学观,将历史看作是永无止境不断发展的过程,认为共产主义作为历史发展的一个必要环节必然会被历史的进一步发展所扬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3]田向岩.浅谈异化理论与当代社会的发展[J].吉林广播大学学报,2009,(1).

[4]杨巧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类解放思想——马克思《手稿》[J].东岳丛林,2006,7(4).

[5]杨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启示——马克思《手稿》[J].兰州学报,2006,(5).

马克思生产劳动问题浅析 篇4

关键词:马克思;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物质劳动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37-02

一、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的历史沿革

在经济学发展史上,最早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给予关注的是欧洲重商主义者。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初见端倪,商业资本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突出的作用。在此社会经济结构下,重商主义者开始宣扬商业领域劳动,并认为只有商业劳动,才是能够增加国民财富的生产劳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劳动的研究从商业部门逐渐转向实际生产部门。重农主义者在看到农业劳动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后,提出了否认重商主义关于货币是财富的说法。他们认为货币作为一种流通手段,离开流通不与其他财富交换就无法促进国家财富的再生产,对外贸易活动也仅是用一种有出售价值的产品去交换另一种产品而已。只有农业劳动是唯一的生产劳动,因为真正的财富是从土地里生产出来的,工业劳动只是对农业原料进行加工的农业附属品。

工业革命时期,亚当·斯密将国民财富增长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问题。他认为能够生产利润,并与资本直接进行交换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只与收入发生交换的劳动是非生产劳动。他说:“制造业工人的工资,虽由雇主垫付,但事实上雇主毫无所费。制造业工人把劳动投在物上,物的价值便增加。这样增加的价值,通常可以补还工资的价值,并提供利润。……家仆的维持费,确是不能回收的”[1]303这一观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利润的动机,对此,马克思曾给予高度评价。同时,斯密又指出:“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可以固定并实现在特殊商品或可卖商品上,……不会随生随灭。……家仆的劳动,随生随灭,要把它的价值保存起来,……是很困难的”[1]304。这一表述不难看出斯密把能够生产出物质产品的劳动看作生产劳动,将劳动成果的物质形态作为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标准。在用斯密的两种标准分析生产劳动问题时,矛盾就出现了。例如独立的小生产者的劳动,按照第一种标准,属于非生产劳动,因为独立小生产者的劳动不与资本发生交换,按照第二种标准,属于生产劳动,因为这种劳动可以生产出物质产品。对此,马克思批评“亚当·斯密对一切问题的见解都具有二重性,他在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时给生产劳动所下的定义也是如此。”[2]

二、马克思对生产劳动问题的分析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尤其是亚当·斯密生产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的成熟理论。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劳动是一个多层次的范畴,于是他分别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进行了考察。

从自然属性的角度看,生产劳动是人类使用劳动工具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使用价值的活动,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

从社会属性的角度,马克思从商品经济条件和资本主义条件对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商品经济社会,生产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也必须是生产商品和创造价值的社会劳动。在此对生产劳动的考察加入了生产商品和创造价值的社会规定性,将生产劳动的自然属性包含在创造价值的社会规定性中。商品生产过程是使用价值生产和价值生产的统一,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劳动,因此只有当劳动成果投放市场经过交换,产品转化为商品,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后,劳动成果才具有价值,凝结在商品上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反之,某种劳动成果虽具有一定的有用性(使用价值),但在市场中不能完成交换,不能实现价值,那么这个劳动成果就仅仅是劳动产品而不是商品,生产这个产品的劳动也不是生产劳动。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物质产品都能够实现价值,因此并不是所有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

可见,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不在于劳动成果是物质产品还是非物质产品,而在于劳动成果可以将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可以实现价值。因此,对于科技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等类型的非物质生产劳动,虽然没有物质形态的劳动成果,但具有有用性,能够在商品经济中通过交换实现价值,能够创造价值,因而就是生产劳动。

有相当长的时间,苏联及我国部分学者认为生产劳动仅限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不是生产劳动,并引用马克思的以下论述作为依据:“如果整个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3]据此说明从劳动过程本身来看,只有以物质产品为结果的劳动才是生产的。事实上,马克思这一表述所要说明的是生产劳动的自然属性,即生产劳动的目的是生产各种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并非强调产品的物质形态。学者们的观点显然是对马克思的误读。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考察生产劳动是对生产劳动的一般规定,具有普适性,但不足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于是,马克思专门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进行分析。他指出:“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3]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对生产劳动的考察就要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生产劳动是使用价值、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共同生产的劳动,因此,只有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过自身劳动力的价值,并给资本家带来“剩余”时,劳动才算是生产劳动。可以说,在资本主义体系内,生产劳动就是直接与资本相交换,能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非生产劳动就是与收入相交换,不能带来新增价值的劳动。“这里判别生产劳动的关键是“量”而不是“质”[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所决定了那些仅仅生产使用价值或价值,却生产不出剩余价值的劳动不再被看作生产劳动。于是,生产劳动的概念被缩小了。

通过分析,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定义“并不是由劳动的物质性质生出,而是由劳动借以实现一定的社会形式,即社会生产关系生出”。“劳动的物质性质,从而劳动产品的物质性质,就它本身来说,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个区别无关。”[5]生产劳动的根本标志是劳动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下所具有的社会规定性,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或社会性质相联系的。同一劳动由于所体现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

三、深入认识生产劳动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所强调的劳动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和交往关系生产四种生产形式。物质生产中交织着精神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和交往关系生产,精神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和交往关系生产中也交织着物质生产。“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6]在社会生产的整体运行过程中,四种生产形式“不是分别孤立存在和展开的,而是处于互为基础和前提、相互渗透和映射、相互交织和贯通、相互制约和转化、相互为己为它的内在融合的普遍相互作用之中。”“这四种生产形式具有内在融合的复杂统一性关系。”[7]

马克思囿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目的以及时代的客观限制,在研究生产劳动时主要考察的是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但并没有否定非物质领域的劳动。随着我国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体力劳动越来越多地被脑力劳动取代,大量非物质领域的劳动逐步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构成了不同于农业、工业的第三产业。这些劳动虽然不参与物质生产但却无时无刻不服务于物质生产,并与工业、农业共同构成了我国经济生产的全部。

生产劳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下有不同的含义。根据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原理和方法,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应由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了生产的根本目的不是剩余价值,而是创造更多的物质文化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无论是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还是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凡是符合这个目的,能创造出财富,能直接或间接地生产出满足人民需要的产品,能够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在此,生产劳动的概念从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到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在内的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劳动领域。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2.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5.

[4]谢富胜.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J].经济评论,2003,(2).

[5]王成稼.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4,(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生产劳动理论 篇5

关键词:劳动法;基本理论;探讨

一、劳动法的主体本质和特点

(一)劳动法本质。劳动法作为实现需求方、供求方两个当事人公平、公正的衡量标准,它的本质就是通过平衡劳动双方的关系,主要通过保障弱势群体也就是劳动者的合法保障而建立的法律。劳动法作为立法本位,第一是要将劳动者在整个劳动关系中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第二则是通过对劳动者最基本的生存权进行保护、保障,最大程度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力不受到侵犯。但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保护劳动者权益不受侵害,更多的还要平衡、维护、建立劳动者和用人者、用人单位的关系,甚至是劳动双方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关系,以此为基础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所以说,劳动法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一种平衡对立面的社会关系,通过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不同需求,对双方的利益需求加以保护,最终促成一个均衡、公正、有保障的局面,让双方都成为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共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一)劳动法主体,指的是企业、个体经济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经济机构。经济法主体特点必须需要具备两条,一个是必须是严格遵循法律成立,第二个则是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构成和资产。主体必须在成立之日起到营业期撤销止,全程都要受到劳动法及劳动保障部门的监管。

(二)劳动法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劳动法有利于在实际立法、执法过程中,更好的对用人方进行监管控制,从而最大程度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通过有标准的法律来进行均衡双方权力及义务;

第二,劳动法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劳动者和用人方对劳动监察过程中的一些不良情绪,在实际工作中很大一部分企业都错误的认为劳动监察执法总是偏向于劳动者,而不顾及企业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这时便可通过劳动法的宣讲来打消、扭转用人单位的误解,从而培养包括企业负责人在内的守法、护法理念。

第三,劳动法是一种突出私法特性为主的法律,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劳动法基本理论中的经济功能探析

劳动法作为一种劳动双方的基本保障,它是在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合法化发展打下基础。具体体现在如下下几个经济功能。

首先,在个体劳动法中的经济功能。劳动法下的劳动合同关系通常需要限定在一个固有的期限内,通过这个时间段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劳动者择业的愿望。而长期合同则是为了尽可能降低建立劳动合同成本和时间,将最优秀、企业最愿意聘用的人才留在企业的一种方式。比如在企业的腾飞阶段,长期合同会受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追捧,而在用人单位前途莫测的情况下,短期合同则更适应人力资源变化的需求。通过菲利浦定律我们得知,用工水平与薪酬标准通常是成反比例的。如果没有劳动发法这个法律法规进行约束,那么劳动力的市场将会发生偏差甚至失灵。

其次,劳动法作为一种特定的法律,它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法学、经济学及社会领域学中逐步发展、完善。劳动法通过将我国市场经济中发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及时修正,虽然这样做的立法成本有些高,但针对整个劳动力市场而言,这种先实践后修正的手段对劳动者的切身利益非常符合.

最后,劳动法针对集体协议,在经济功能上还客服了个体用功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劣势地地位,通过在劳动法作为基本准则,可以进行较为公平、公正的对话手段和环境。在这种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用工者和劳动者便会对劳动条件、劳动报酬进行一个合理的标准制定,让双方有更多的精力用在经济发展和劳动价值创造上。从此开来,劳动法在经济功能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三、劳动法基本理论中对辞职权赔偿的探索

在我国现行的劳动法中规定,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在三十日内通过书面形式来告知用人方。但对于被雇佣者的辞职权,先行劳动法中没有过多的规定和细则,这就导致了对被雇佣者合法辞职是否需要赔偿的现象容易产生较大争议。笔者通过多年的劳动纠纷案例出发,个人认为在被雇佣者合理提出辞职的时候,原则上不支持赔偿请求,但此人的无故辞职对企业造成巨大影响和巨大经济损失的前提下,执法部门应该支持用工单位对该劳动者的经济赔偿要求。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劳动者特有的辞职权,参照常理来看只有劳动者不在继续履行义务的时候才能够出现责任划分,但需要注意的是依照法律形式的权力不需要承担责任。如此看来,如果对已经提前三十日内提出书面申请辞职的劳动者承担与违法辞职的劳动者相同的经济赔偿,从事实上就完全颠覆了合法离职与违约辞职的标准,如果实际执行中都一视同仁很容易产生劳动者的逆反心理,很多原本可以正常依法离职的劳动者也会采取非法离职手段,这将会对整个社会对劳动法的认识,产生偏差理解。

第二、通过参读劳动法相关规定,我们知道雇佣方有权在劳动合同签订期限到期前,对用人方进行解聘的权力,此种情况只需要向劳动者赔偿一定的经济补偿款,但不需要承担其他赔偿。这里提出的经济补偿是与违约赔偿有区别的,经济补偿的作用只限于对被雇佣者的服务贡献叠加补偿、失业补偿等方面,仅仅是用人单位的一种社会责任。所以,如果执法机构支持用人单位向被雇佣方索要赔偿,将会是不符合劳动法中提出的优先保障劳动者福利及权力的立法根本。

第三、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排除个别重要岗位的劳动者辞职,会为用工方带来较大、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一些技术工种、高级管理岗位、高级销售管理岗位等。在实践中,为了杜绝这种损失,劳动法对被雇佣方提出了一种预告义务,所以可以断定在雇佣者不提前申请就抬腿走人的情况下,必须要求这类人群承担一定的经济赔偿,但在提前三十天提出辞职申请后,用人单位依旧提出需要赔偿的要求,则与劳动法中本款意图背道而驰。

第四、目前,我国随着老龄化社会、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等现象的加剧,劳动力市场基本处于一种供大于求的状态,大部分劳动者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很少会有不经思考便提出辞职的情况发生,能够提出辞职的劳动者一般都是那些自觉得怀才不遇或者实际得到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照自己心中预期差很多的群体,一般这类人分布在部门主管、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等,从劳动力市场的自由特性分析,这部分群体的人员流动其实是符合现代化用人理念的,这也就迫使用人方必须提高福利待遇和劳动环境,也促使着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可以说这种正常的人才流动对我国的经济化社会建设和提升,具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而这种人才流动方式需要在一定合法、合理、可控的状态下得到提倡而不应该以赔偿经济损失的方式进行压制。

四、结语

劳动法作为劳动供需双方的保障性、强制性法律,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与遵守,只有将劳动法的实质落实到实际的经济生产中,才能够为打造国富民强的现代化经济社会添砖加瓦,希望本文中提到的对劳动法若干基本理论探讨,能够为光大从业者和专家带来一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娜.浅论劳动法[J].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13(7)

[2]苏飞.劳动法基本理论探索[D].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3)

上一篇:北方寒地下一篇:静液压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