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情况(精选11篇)
教育情况 篇1
教育作为一项准公共产品,同时具有部分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成人学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其在竞争性与排他性方面的表现更为明显。
一、成人学历教育经费体制
目前,我国采取的是多渠道筹资的教育经费体制。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以征取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集资收入和建立教育基金制度等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成人学历教育学生的款项,其经费来源仅仅是收取学生的学费。成人学历教育收费由政府部门进行定价,其学费标准自1999年北京市发改委确定后,12年来没有丝毫变化。本科为4.5元/学时,专科为4元/学时,在所有教育形式中是最低的。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成本不断增大,很多学校还把成人学历教育的学费收入当成了学校创收的重要来源,不断要求其扩大收入。
成人学历教育成本逐年增加,但学费标准却十几年不变。低学费不仅仅造成高校的困难,同时使得学生对于成人学历教育的学籍不是那么重视。每年流失的学生不在少数,而其在经济方面几乎没有损失。但对于学校来说,流失的学生必然造成经济损失,且目前政策不允许办学单位补充流失学生数,所有的损失不得不由办学单位及本来有机会上学的学生来承担。
二、成人学历教育经费预算与经费支出
(一)成人学历教育经费预算
教育经费已经纳入国家行政预算当中,但当前我国教育预算管理体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来源于财政管理体制。在旧的预算编制中,只是按功能分类,预算没有细化到二级单位,教育事业费属于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类中的款级,因此,教育经费在人代会上不能被直接审议,形不成统一的教育预算。
目前,各高校所办成人学历教育也纳入到预算和决算机制中。根据收支两条线的原则,学费收入全部上交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委再按照一定的比例下拨返还。而办学部门如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处等将当年预算情况报请学校审批,预算方法多采取的是经费=学生学费×学生人数×比例。
高校承办成人学历教育面临很多问题,一方面学校要求降低成本,一方面办学的学院必须考虑办学中各种必要的支出。很多时候,学校在审批办学学院经费时缺乏科学的计算过程,仅仅以一个给定的百分比就决定了其预算多少,而不考虑实际的问题。诸如成人学历教育的课程是否计入教学任务,在教师晋升职称时有无作用,成人学历教育教师休息时间上课所得回报,上课教师之间学时平衡的问题等。
(二)成人学历教育经费支出
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特点是:一是两个支出: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的比重是衡量公共教育支出的重要指标。我国目前公共教育占GDP的4%,占财政支出的17%。二是三个增长:教育费用、教师工资、学生人均公用费用。三是教育经费在小学、中学、高等教育之间分配不均,高等教育过重。四是教育支出的项目结构仍需进一步合理、规范。
成人学历教育经费的支出在项目结构中仍需进一步规范,获得审批的成人学历教育经费主要分为教学经费和管理经费。教学经费的使用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按照各学院所承担的学时数进行经费的拨付,即教学经费的形式。二是由办学学院全部外聘教师进行教学,支付教师酬金的形式。前一种形式比较适合综合类院校,学院建设、学系建设比较健全的高校,它完全可以自己消化全部专业学生的教学。后一种适合教育教学资源缺乏的办学单位,它通过外聘或者说是一种转包的形式将教学活动商品化。三是以上两种形式的结合,这也是目前高校采取较多的方式,在考虑成本的情况下,部分课程自己承担,部分外包,综合运用来降低成本。当然在给予教师酬金的时候,需要考虑上级财政部门对办学单位的要求,例如,在人员经费支出上的比例控制等。
三、成人学历教育经费使用面临的问题
(一)盲目扩招导致的恶性竞争
近年来,成人学历教育的生源人数逐年小幅下降,对于办学单位来说,没有生源就没有生存。因此,各办学单位想尽办法招揽生源,出现了违规招生,不实承诺等现象。同类型成人学历教育办学单位彼此之间抢夺生源,采用低分录取、放松出口等方法吸引学生。恶性竞争使得成人学历教育的社会形象有所下降,其证书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二)追求利益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根据支出函数和成本函数的有关内容,成人学历教育的学生其支出和成本相对简单。成人学历教育学生档案不进入高校,仅仅是到校上课,其与学校的关系相对游离,而学校对其的管理力度也确有不足。在考虑其成本时,除了学生培养的成本,科研成本、社会服务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高校对于成人学历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单纯追求其经济利益,甚至将成人学历教育当成高校行政经费的重要补充。
各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采取扩大生源,增大学费收入的办法来保证办学的“不亏”,这就导致了近年来成人学历教育教学质量有所下降的情况。理论授课成本相对降低,实验课成本很高,以至于绝大部分高校在成人学历教育课程设置上取消了实验课的学时,或采取不做实验、光盘教学的方式,使得上课效果大大下降。
然而成本越低并不代表教育效率越高。有些成人学历教育院校片面追求降低成本,过分扩大合班规模,使得教师授课情绪下降,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而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将在未来带来更大的问题,学生将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补充他本应学到的知识和能力,且这一点将在其未来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现。
(三)预算与支出之间的差别
多数院校预算的方法与支出的方法是不同的。预算以学生人数和学费情况决定,而支出则是具体的内容。因此,很多院校在做预算的时候,宁可多预算,绝不少预算,年初紧着花,年底大把花,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在经费使用上,可支出的范围应是涉及成人学历教育教学活动的各方面,如印刷费、监考费、评审费等。其中有小型建设的项目必须政府采购,而初衷本是好的政府采购却成为浪费财政拨款的地方。同样的电子设备,政府采购的价格往往比市价高出20%-30%,大型设备更是如此。或者从某种程度上讲,国家的政府采购本是规范采购的行为,但却为此承担了很大的经济牺牲。学校并未从中获益,本可购进三套设备的经费只够购买两套,中间的差额全部被政府采购的单位赚走,这与政府采购的初衷是不相符的。
四、结论
成人学历教育的学生均为社会在职从业人员,其学习动机清晰。作为有社会经历的成年人,其学习首先是自主选择的。因此在这种形势之下,应当将成人学历教育的学费标准放开,采取政府指导价,引入竞争机制。如其所公布的学费标准与其社会地位、教育质量不匹配,那么必然没有学生报考,长此以往将自然淘汰。去芜存菁后,有竞争力的学校不但聚集了生源,还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当然为了避免形成垄断,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政策的偏移或扶植。对于那些确实质量好、生源足的学校予以政策支持,对于那些社会需求迫切,必须开办的专业或学校给予财政支持。
总的来说,成人学历教育的经费情况有自己的特点,在不可避免谈及成人学历教育经济利益问题的情况下,办学要取得教育与利益的双赢。在预算、决算原则上更清楚,范围更明确。在节俭办学的基础上开发潜力,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实现成本的最大化、效益的最优化,促进成人学历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成人学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费情况有自己的特点。根据成人学历教育经费的体制、预算、支出等方面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应在节俭办学的基础上开发潜力,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实现成本的最大化、效益的最优化,促进成人学历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成人学历教育,经费预算,经费支出
参考文献
[1]王千.我国成人高校办学理念创新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
[2]崔玉玲.经营理念视域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7,(1).
[3]梁仕云,黄婧.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回顾、比较与分析[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1).
[4]吴振球.论成人教育的办学理念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5,(6).
“情况特别学生”的教育与引导 篇2
关键词:高校;“情况特别学生”;案例分析;辅导措施
“情况特别学生”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主要是指那些在经济上较贫困,在学习上落后,在日常生活中散漫,在家庭、生理上和心理上存在一定缺陷从而呈现出某种不良共同心理特征的非正式群体。坚持以学生为本,探索做好特殊群体思想教育工作的特殊规律,从而提高学生思想工作的实效性,是目前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也是每个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一、案例介绍
某男生系某某高校大四学生。由于其入校成绩较为优秀,对班级各项工作热情积极,故入学之初便担任班委。但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其本身的缺点逐渐显出:性格较为偏激、心胸不够宽广、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如在马哲考试中成绩不理想,未通过考试,其整个大二学习情绪一直受影响,开始通宵地打网络游戏、旷课,起初只是偶尔的几次,到大二期末网吧几乎成了他生活的主战场。因此,在大二下学期,他有四门功课不及格。大三开学时,他又迷上了网络小说,什么都不想再做,大学生活自此更加颓废。最后,由于大学与其高中情况的巨大落差,他几乎将自己放弃,连续地旷课,不愿与人交流。笔者在接替这一专业辅导员工作以后,注意到这名学生情况的严重性,先是让班委做其思想工作,但收效不甚明显。笔者便找到他,和他谈心,了解到他因为大二下学期不及格的科目太多,就不想再学习了。另外,由于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性格上的一些因素也使其与周围同学甚至是同寝室的同学的人际关系很差。
二、分析处理
1.在思想上启发、引导他。笔者放弃周末休息陪他谈心。他告诉笔者因为学习上的失意,现在对大学生活一点也不感兴趣,所以沉溺网络游戏来逃避。了解到这些,笔者告诉他大学处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在学习中偶尔失意是很正常的,关键是不能轻言放弃,尤其是不能放弃自己。
2.在学习上帮助他。笔者专门安排了其同班的两个同学在学习上帮助他,从课堂笔记到课后作业对他全面帮助,给他耐心地讲解学习上的疑问,并且请相关的代课教师对其给予帮助,如在课堂上对他多提问、对其作业相对严格批改等,通过这些方式给他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3.在生活上关心他。笔者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关心他,每天都会问其所在班的班委他今天的学习、生活情况,或是走进班级亲自询问他的情况。不仅是笔者,许多热心的同学也积极地帮助他,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三、案例思考
要做好高等院校的学生教育工作,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了解学生最多的班主任是关键角色。班主任只有仔细分析每一位学生的个案,用自己的爱心与耐心换来学生的认同,才能把高等院校的学生工作做好。以上这一案例也使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在建设和谐校园的今天,做好高等院校的学生教育、辅导工作,迫切需要探索高校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的环境、内涵和对象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原有的教育工作方法和手段已经出现了一定的不适应。笔者认为,高校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应建立在深入、耐心地了解学生真实情况的基础上,以真诚和恰当的激励作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切入点,扎实推进高校教育工作。
四、辅导措施
1.做到对学生真实情况深入、耐心地了解。长期以来,高校班主任(辅导员)一直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有时或是教育方式的不甚恰当,或是耐心程度不够,或是较多地停留在召开班会的层面上,这些沟通方式都收效甚微,个别需要帮助的学生并未得到切实的帮助或是某一方面的进步。
2.落实辅导环节,更多侧重于进行一对一的帮助。了解到某一位学生生活或学习中存在困难,作为班主任(辅导员),应该主动找到这位学生,真诚地去帮助他,同时调动班委成员,为其提供在生活、学习上更为及时的帮助。
3.认真分析学生个案,总结学生个案中的问题与解决过程中的经验。很多学生个案并不是个别学生,而可能是一部分学生会出现的问题,大学班主任(辅导员)在大学生的辅导工作中很有必要认真分析出现的学生个案,分析其问题出现的原因,在深入、耐心地了解学生真实情況的基础工作上,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陈鹏飞.班级管理典型案例的管理学分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01).
[2]黄丽华.班主任工作中对待学生情感问题的案例分析[J].现代阅读,2012,(07).
浅谈结合实际情况认识西藏教育 篇3
如今的西藏, 再也不是单一民族的封闭地区了。来自全国各地, 各个民族的兄弟同胞都已在此扎根边疆, 他们的子女也随之迁居于此, 形成了多民族共同繁居的局面。主要的民族有藏族, 汉族, 门巴族, 珞巴族, 登人, 回族, 瑶族, 蒙族, 壮族, 满族等等。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宗教信仰, 那么这些文化和信仰的相互交流和融合也就形成了西藏学生多民族性, 文化多样性的特点。但同时, 也应该看到, 在融合和交流的背后也存在着复杂性的特点。
二、宗教色彩十分浓厚
藏传佛教在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基深厚, 是藏族人民心中最圣洁, 最崇高的一种信仰, 在这里, 藏族同胞是全民信教的, 深受传统文化和家庭的影响, 西藏学生的宗教意识也比较浓厚。
三、交通, 信息所面临的实际情况
西藏的地理位置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了交通, 信息传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虽然在拉萨, 日喀则, 以及各地区上的情况有所改变, 省级公路, 飞机场, 电脑网络, 远程教育都已齐备, 但各地区下面的县, 乡, 村却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四、西藏教育的长期性, 艰巨性, 复杂性
西藏的人文历史, 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和现阶段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决定了西藏教育的长期性, 艰巨性和复杂性。就西藏教育的投入来说, 中央财政每年都要下拨比例很大的一部分经费, 但对于整个落后的西藏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来说相距甚远。
同时, 师资力量在一些地区也存在着严重的短缺现象, 尤其是底下的县, 乡, 艰苦地区。由此看来, 资金投入和师资力量的局限性也是制约西藏学生教育发展的一块绊脚石。如何引导他们步入正轨还需要正确的方法和耐心。
针对西藏地区多民族性, 多文化性, 宗教色彩十分浓厚的特点, 我认为,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该在充分尊重他们民族习惯的前提下进行, 这也是和国家提倡的尊重他人宗教信仰自由相吻合的。
针对交通, 信息体系给西藏教育带来的诸多不便, 我认为困难是暂时的, 事物是发展的。现在, 国家对西藏的交通,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加大了投入力度, 同时, 青藏铁路给西藏的发展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特别是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以来, 更是强调优先发展中西部地区教育的重要性。各县, 乡上的有线电视, 网络体系也已全面铺开。所有这些都将成为西藏教育的物质载体。为其顺利推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关于德育教育的师资投入这一块, 不说其它地区, 单说林芝地区, 近几年来, 从内地引进了大批的优秀教师, 而且不乏一些心理学教师。这些来自内地的大学生, 带着理想和希望充实到了各个基层当中去, 极大的解决了教师紧缺问题。同时, 各个学校也大力加强班主任的队伍建设, 高度重视德育处的重要地位, 经常组织班主任召开德育工作会议, 定期举办德育研讨会, 并且创办了学生家长委员会, 让家长们一同参与管理学生。工作力求深入, 切实, 可行, 这些无疑给德育工作的开展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下面我就西藏实际情况的第五点“西藏学生自身特点”着重谈一下如何进行教育。
这里我提出16个字———趋利避害, 逐步引导, 张扬个性, 因材施教
这里的孩子性格比较直率。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容易冲动, 思想有的时候很偏激, 对于社会上的各种诱惑 (吸烟, 喝酒, 上网, 台球, 赌博…) 抵抗力较弱, 但他们又有性格豪放, 热情大方, 谦恭礼让的一面。因此, 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力求趋利避害, 引导学生远离不健康的东西, 当教师的应当率先垂范, 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 学生具有很大的模仿力, 所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此外, 还要不说不做伤害学生民族感情的话和事。正向有些人所说, 在西藏有两个问题最好不要多谈, 就是政治和民族问题, 要想谈, 一定要慎之又慎。
关于逐步引导, 西藏的教育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性, 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教育不是独立存在的, 政治, 经济, 文化, 教育, 卫生甚至军事和外交都对教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 就现阶段的发展来看, 西藏的教育要想赶超内地, 还需要一段路要走, 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是需要几代人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才能达到的事情。同时, 按照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观点来看, 对学生的教育都有一个反复的过程, 尤其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不可能一次就把他教育好, 要经过长期的, 反复的教育才能达到效果。由此看来, 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逐步引导, 循序渐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谈到张扬个性, 我觉的以前工业时代的教育是以物为本, 现在信息时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现在, 物质生活相对宽裕, 人们有足够的时间, 空间来改善人本身, 充分展示自我价值。这里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此外, 教育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 各个学校可以在这方面多组织有意义的,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开办第二课堂, 组织学生到野外郊游, 利用传媒上课, 鼓励学生搞一些小发明, 小创造……
在活动中, 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身体, 增强了头脑的反应能力, 最重要的是加深了了解, 增进了友谊, 培养了相互协作的能力, 对他们克服困难, 战胜自我都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在张扬个性, 充分展示自我的教育时, 不能以一个成年人的言谈举止来要求学生。毕竟他们还是孩子, 处于这个年龄段, 就是说, 唱, 蹦, 跳的年代, 如果不这样, 少年老成, 那就不是他们应该有的东西了。所以德育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最后谈到因材施教的问题, 一句古话说的好“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劳动没有贵贱之分, 只有分工不同。现代的学习讲究的是终身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长处, 都有潜力可发掘, 不能以学生在学校里的分数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主题教育情况总结 篇4
1.领导带头示范参与。在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后,副院长就多次指示思政部要认真研究、精心组织、统筹协调、创新思路,搞好主题教育。随后,副院长还多次以普通党员身份参与思政部支委会、思政部集中学习研讨会。
2.撰写主题教育方案。自9月12日学校党委召开主题教育部署动员会后,思政部党支部高度重视,召开支委会,成立专班,负责拟定主题教育子方案,明确学习的形式、内容以及要求。
3.开展两次集中学习。目前为止,思政部组织开展了两次集中研讨学习。第一次是9月15日思政部党支部原文领学《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选编》第一章。第二次是9月26日,思政部集中领学了《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选编》第四、五章。
4.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自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思政部全体教师都坚持按照子方案规定的学习内容,养成利用工余时间自主学习习惯,坚持早上完成学习强国内容,下午完成部门主题教育内容,晚上群里分享阅读体会,推送的重磅理论文章。截止9月27日,思政部主题教育自主学习和“学习强国”平台学习所规定的学习内容都顺利完成。
5.创新主题教育形式。9月26日,思政部党支部联合其他支部全体党员开展主题教育集中学习。领学《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第四章、第五章的原文内容,全体老师还就政治建设、理想信念等核心词汇进行了解析和阐述。
6.组织开展专题研讨。9月26日下午,思政部党支室联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研讨会,共同探寻铸就忠诚的路径与方法。与会全体教师就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两者之间的概念范畴、逻辑关系、作用价值、标准要求、操作方式、路径选择等问题开展交流和讨论。
7.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思政部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同志利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深入学习总书记讲话原文、时间和会议非常清晰,为主题教育的学习提供了精准的来源。同时还要求全体党员,随时随地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切实让“学习强国”成为理论武装和主题教育的“充电宝”“加油站”。
8.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为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教育部社科司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按照学院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思政课的有关要求,副院长为主题给全校学生讲了一堂精彩生动的形势与政策课。
教育情况 篇5
一、学校的教学管理
问卷中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教学管理的:学校对我们的管理是否严格。其中有58%的学生认为学校管理得很严格,36%的学生认为能够适应,其余6%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这说明学生对于学校的管理方式有着自己的看法,认为严格的占大部分。从侧面说明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教师大多认为只有对学生更加严格的管理,才能有学习成果的产生,才能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学生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二、班主任的教学方法
尽管在这样严格的教学管理之下,我们在调查各班班主任管理情况的提问中,仍有80%的学生认同班主任的教学管理。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班主任的管理很民主,能够细心地听取大家的意见与要求,愿意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但还有20%的学生认为有些班主任独断专行,不愿意与学生进行沟通,不愿意受到这样的管理。这说明学生更喜欢民主的管理模式。所以,教师与学生应该进行更多的沟通与深入的了解,教师应该理解学生,对人公平,更公正地处理问题。
三、学生犯错误时的处理方法
在对初中生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犯错误是十分正常的。初中生正处于生理成长期与心理叛逆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十分关键。在对于学生犯错误的处理方法的调查中,据我们在贵州西部地区的2000份调查问卷,学生犯错误时采取说服教育方式的占71%,打骂学生的占29%。这就证明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采取过激的手段。但我们在对初中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必须以说服教育为主,确保学生心理人格的健康成长。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但在贵州西部地区打骂学生已成家常便饭,学生父母也已经习以为常,根据我们调查,分析这种现象在全国大多数地区普遍存在。
四、学生的学习目的
任何事情在进行的过程中都是有目的性的,但在我国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学生上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贵州西部地区的学生上学的目的又究竟是什么。据我们的统计调查,有45%的学生是因为父母的意愿,为了成为父母心中的知识分子,多受父母左右,会有较明显的功利性。剩下的55%的学生是为了学习知识,在问卷中主要表达了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对知识的向往,这证明还是有大部分学生懂得学习的真正目的的。
五、关于学生学习负担的问题
在贵州西部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有48%的学生认为学习负担很重,认为学习负担较轻的占49%,认为学习无负担的只有3%,这说明贵州西部学生的学习压力还是比较重。目前,我国社会一直在倡导减轻中学生的学习负担,然而在面对升学率的问题时,许多学校将减负当做一纸空谈,我们必须重视从实际意义上减轻中学生的学习压力。随着我国新课程的实施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我们相信一定会解决好这个问题的。
综上所述,目前贵州西部的中学在严格的教学管理中,虽然打骂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但学生对于教师的课程还是比较满意的,并且大多数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与明确目的,大部分班主任的做法称职。所以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民主,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并且一定要杜绝打骂学生的现象,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更要适当地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与学习压力,让学生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中学生涯。
参考文献
[1]沈海驯,李丽.义务教育公平与民众的教育选择[J].教育研究,2010(12).
[2]陈明礼,朱玉江.苏北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3]冯华.广西实验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初中化学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6).
[4]辛涛,黄宁.教育公平的终极目标:教育结果公平——对教育结果公平的重新定义[J]. 教育研究,2011(8).
全面了解情况,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篇6
这篇文章生动地告诉我们一定要细心、全面地看问题, 要从不同方面进行观察、了解, 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 绝不能像盲人摸象那样摸到腿就说象是一根柱子, 摸到象的身子就说象是一堵墙。这篇文章启发了我, 它使我联想到教师的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 必须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 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 指导学生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才不辜负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全面看问题, 使我做到了公正合理地处理学生中出现的各种纠纷。记得有一天上午第一节课, 我到教室里去上课, 发现班上一位女同学在哭, 她是学习委员, 从来没发生过这种情况, 我走过去, 问明原因, 原来她的数学课本被一位调皮的男同学弄得满是泥水, 当时我的火气就冲了上来, 真想狠狠教训那个男生一顿, 不过, 这时我想起《多看了一眼》这篇文章, 于是先把火气摁下, 经调查得知, 这位男生想为班里做点好事, 课前在教室泼水时, 不小心将这位女同学的课本碰到了地上才弄脏的, 我很庆幸自己在课堂上没发火, 是《多看了一眼》这篇文章让我变得冷静了, 才没有错怪了这位男生。
全面看问题, 有利于强化素质教育。我们坚持全面看问题, 就会从不同角度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 从多方面把学生培养成才。我们班有个学生爱摆弄东西, 我就利用他勤于动手的特点, 培养他的特长。利用课余时间指导他制作教具, 并让他当组长, 成立了课外制作小组, 制作了不少教具, 他们的作品还在学校展出, 获得了同学们的好评, 这个制作小组像一朵绚丽的小花在校园里散发着清香。
浅谈学生违纪情况及其教育对策 篇7
1 2009—2010学年度我校学生严重违纪情况分析
1.1 纪律处分级别
该学年开始执行的新修订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将学生纪律处分分为5级, 即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该学年度受留校察看以上处分的学生共8人, 占处分总数的6.7%, 受开除学籍处分的学生1人。在对严重违纪学生处理政策的把握上, 坚持“教育为主、慎重开除”的原则, 既要严格执行制度, 又要有人情味, 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 服从于“教育人、培养人”的终极目标。这样做体现了学校育人的本质, 对学生的未来有益、对学生家庭有益、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益。
1.2 受处分学生的年级分布
2009—2010学年度受处分的学生占年级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009级6.1%, 2008级4.7%, 2007级3.1%。从统计结果看, 年级由低向高受处分人数呈递减趋势。这说明, 学校的教育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在逐步提高, 另外,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其心智趋向成熟。
1.3 学生受处分的原因分析
经统计, 因违纪而受到处分前5位的原因分别为: (1) 违反考勤纪律:包括旷课、旷宿、伪造假条、找人冒充家长等; (2) 打架; (3) 违反日常行为规范, 仪容仪表不整, 经教育拒不改正; (4) 不服从管理教育并辱骂教师或宿管人员等; (5) 在社会上乱交友而引发不良后果。另外, 该学年度处理学生干部3人, 主要原因是未能认真履行学生干部的职责而导致班级或宿舍出现重大问题。
2 解决学生违纪情况的教育对策
2.1 加强理想教育, 引导学生勤奋学习
从现实情况看, 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不高, 甚至有较为突出的厌学情绪。这也是违反考勤纪律现象频发的主要原因。有的学生为了逃学甚至出现伪造假条、花钱雇人冒充家长请假等荒唐举动。究其原因, 学生的这种厌学现象可能源于其中小学时期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再加上基础差底子薄, 进入我校后学习跟不上, 厌学问题越发严重。如何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教育工作, 是一个十分紧迫和重大的现实课题, 有待深入科学地探索研究。
学生主管部门、班级和任课教师必须严格考勤管理, 认真执行有关制度;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说服引导工作, 多谈心、多指导、多鼓励;要严格考试制度, 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坚决执行升留级制度;要搞好学生社团建设, 重视第二课堂工作, 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其感兴趣的知识或技能, 这是我们把学生培养成才成人的一条有益途径。在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方面, 我们的重视程度不够, 投入不足, 工作不够规范, 质量不高。这方面比较成功的例子应是我校的“天使艺术团”, 这些学生毕业后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而且他们多数都已成为单位的文艺骨干,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2 加强遵纪守法教育, 培养合格的卫生技术人才
在现实情况下, 学校主要招收的是在高考中被淘汰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文化水平、道德素质、文明行为习惯、自律能力、法律意识等综合素质偏低, 难管、难教、难教育。学生正处在青春期, 精力旺盛, 表现欲强, 心理稳定性差, 好冲动, 对有些事情懵懂无知, 独立判断和鉴别力差, 扰乱课堂秩序等违纪问题时有发生。因此, 加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教育,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已成为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教育, 准确掌握信息, 防患于未然。在遵纪守法的教育工作中, 辅导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反复讲、经常说, 让学生明白违纪违法的危害性和可怕后果。辅导员要能够准确掌握容易出问题的学生日常的思想状态和行踪, 并采取个别谈心的方式经常进行教育和提醒。近年来, 学校处理违纪学生的工作比较规范, 处分决定下发到各班, 目的就是给班级提供一个教育学生的实例。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学校的发展、办学质量的提高、良好社会声誉的维护等都将成为一句空话。加强教育和管理, 努力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是学生工作的首要任务。
2.3 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要加强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学生年纪小, 思想单纯, 防范意识差, 鉴别判断力不够, 他们热衷于社会交往, 容易上当受骗。学校应在普遍教育的同时关注重点, 加强教育和引导。要通过个别谈心、班会校会集中教育、任课教师课堂点滴渗透等多种形式和途径, 努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2) 要加强学生干部的领导责任意识教育。近年来发生了几起宿舍或班级出现重大问题时, 相关学生干部既未制止又未报告, 有的甚至还是事件的直接组织者, 此类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学生干部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 因此, 加强学生干部的政治意识、全局观念、领导责任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打工子弟小学生的教育情况调查 篇8
一、家庭的基本情况
98%以上的学生和父母一起生活。家庭月收入3000元以上只占4.6%, 1000元以下占7.7%, 绝大多数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孩子的居住环境72.3%为租赁房。孩子父母的文化程度大多为初中和小学毕业, 在京多从事个体工商, 或其他个体体力劳动。在家中教育孩子的多为父母, 少数有哥哥、姐姐。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孩子们的家庭教育环境相对比较艰苦, 需要我们社会各方力量从财物和人力上给予支持和援助。
二、家庭的教育观念
67.8%的家长认为是孩子自己的努力决定了孩子的成败, 另有18.6%和10.2%的家长认为家庭及学校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成败。而对孩子将来的期望绝大多数家长都选择了考上名牌大学, 以改善将来的生活条件。在家里如果遇到事情需要做决定, 78.5%的父母都是与孩子商量, 很民主。另外, 68.7%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付出最多的就是选择了报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 其中, 按照孩子意愿和发展的需要而报兴趣班的占45.3%, 更加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占31.3%。在给各个学科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时, 有相当比例的家长将品德与社会排在了第一位。由此可以看出这部分外来务工人员能够快速接受新的教育理念, 在家庭教育观念上还是比较好地符合了当前社会的主流观念。他们都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 因此即使在外打工, 条件艰苦, 还要坚持将孩子带在身边,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亲自教育和陪伴孩子, 另一方面他们相信北京能给他们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
三、家庭的教育环境
在一个学期为孩子投入多少学习费用的调查中, 大多数家庭显示为2000-4000元的范围。而在工作之余绝大多数家长选择了处理家务和辅导孩子功课。在这些家庭中29.9%的孩子有专门学习的房间或书桌, 而46.3%的孩子就在家庭的饭桌上学习。家庭里除了孩子在校学习的教科书之外, 有48.1%的孩子只有5本以下课外儿童读物, 另有22.2%和20.4%的孩子有5—10本和10—20本课外书。而在家庭订阅报纸和杂志的调查显示, 68.7%的家庭一份也不订阅。另外35.8%的家庭还没有电脑。
可见, 家长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愿意为孩子们在教育上进行投入。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他们确实能力有限, 不论是在孩子的学习空间、课外读物还是电脑配备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确实需要社会力量的帮助, 给他们的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
四、家庭的教育方式、方法
在问及如何表扬和鼓励自己的孩子时, 61.7%的家长选择了精神鼓励为主。77.6%的父母和孩子经常聊天, 互相谅解亲近, 和睦平等地交流。孩子成绩不理想及行为不当的时候, 61.9%家长选择帮助他一起克服困难。
通过以上的调查, 我们可以看出家长们在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上大都能采取正确的方法, 或者说至少他们知道并且接受这些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也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和帮助孩子们的成长。
五、家庭的教育需求
在家庭教育的问题上, 被调查家庭大都选择了与支教志愿者建立友好家庭、让孩子与支教志愿者共同读书以及由志愿者进行课外辅导, 只有5.9%的家庭选择了同时希望得到物质方面的帮助。关于对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什么建议, 有98%的家长选择了开设家长学校, 对家长进行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 请专家为家长做讲座和定期召开家长会这三种要求。
通过对家庭教育需求的调查,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是极其需要社会力量的帮助, 尤其是志愿者们无私的帮助, 这样做不但能帮助他们的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更重要的是能开阔孩子们的眼界, 为他们多打开一扇认识外面广阔世界的窗口, 帮助他们实现梦想。至于只有5.9%的家庭选择了同时希望得到物质方面的帮助, 这更可能与他们的自尊心有关。
六、学校的学习情况
通过调查, 我们很欣慰地看到, 尽管这是一所民办的希望小学, 但是学校的教学比较规范, 每天固定在校学习时间为7节课, 能够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进行教学。通过与校长及教师交流, 我们发现师资配备比较规范, 课程设置也符合国家要求, 专任教师都具有小学教师资格, 学校还有计算机房。这些都为学生的学习及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从问卷反映的情况看, 在课堂听讲方面, 统计数据表明, 48.9%的学生在认真听讲, 低于一半, 这与志愿者教师的讲课感受一致。每天能主动向老师提问的学生占总数的48.3% (43人) , 由此可以看出近半数的学生有提问的意识和习惯, 在学习习惯上, 有78.8%的同学能每天按时完成作业, 9.2%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非常努力, 50.6%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比较努力, 只有5.5%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不够努力, 同时超过一半的学生 (59.8%) 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由此可以看出, 这所学校的办学总体上来讲是比较规范的, 学生的学习习惯形成较好。调查显示, 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英语上有较明显的不足, 将近80%的学生反映外语课上, 很少或几乎不听录音, 我们对学生进行的外语测试也显示出他们欠缺听力训练, 学生的听力考试成绩较差。现在公立学校普遍使用的多媒体教学在打工子弟学校使用得较少, 90.2%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或从不使用多媒体设备, 还有5.5%的学生根本不了解“多媒体”一词的含义, 尽管他们每间教室都配有电脑。
七、学生校外的学习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 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在校外学习方面与公立学校特别是重点小学学生在学习时间, 特别是阅读时间上有很大差距。有65.2%的学生从来没有上过课外补习班 (尽管我们承担的兴趣班教学工作也是经过选拔的) , 而有42.2%的学生一周以来从来没有看过课外书, 37.8%的学生一周看课外书的时间是0.5—1小时。结合学生拥有图书的情况, 我们不难看出, 家长们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因此, 我们很担心他们是否能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规定的到四年级末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的要求。更不要说在大力提倡让儿童爱上阅读的今天, 没有阅读活动的他们将会与时代产生怎样的差距。
在学生放学回家后, 家长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分为两个极端:只有39.6%的学生有家长陪同学习, 而42.9%的学生没有人管。在作业管理方面, 大部分的家长都能做到每天检查。但是, 在学习条件方面, 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有自己的独立书房或书桌, 而剩余的学生中的一半都在饭桌上学习, 另一半没有固定的学习空间, 这是我们非常不想看到的。另外, 关于学习动力, 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考上好学校, 找到好工作, 结合家长问卷, 我们可以看出, 这种想法不仅来自于家长的过高期望和升学要求, 更与社会的发展以及这些孩子希望借此改变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只有7.1%的学生求知欲很强, 认为学习是有趣的, 从这些调查来看, 这与教育的本质规律是相悖的, 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现实情况。同时, 在调查的结果中我们也发现, 尽管孩子们认为学习成绩非常重要, 但是他们还是认为家长们首先关注的是他们的身体是否健康, 其次才是考试成绩。
教育情况 篇9
一、实施“三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1. 实施“三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1)实施“三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现代教育价值体系。
(2)实施“三生教育”的总体要求:云南省实施的“三生教育”,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其中,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
2. 实施“三生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人本性原则。实施“三生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把教育和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使“三生教育”真正成为发展人的教育。二是坚持求真性原则。实施“三生教育”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遵循规律、求真唯实、勇于探索、执著追求,以科学的态度、思维、精神和方法推进“三生教育”。三是坚持实践性原则。实施“三生教育”必须坚持实践育人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实践性教学为主要方式,着眼于知、情、意、行的统一,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感悟、丰富体验、学到知识、形成技能、掌握能力、树立观念。四是坚持规约性原则。开展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契约意识、诚信意识、公民意识、学生意识,使学生忠于宪法、忠诚法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五是坚持开放性原则。实施“三生教育”必须借鉴和吸收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教育成果及成功经验,立足学校,立足课堂,面向社会,面向家庭,把家庭引入学校,把学生带入社会,把社会引进课堂。六是坚持整合性原则。实施“三生教育”必须整合各种教育要素,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各种教育资源各尽所能,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互为延伸,构建整体合力。七是坚持创新性原则。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三生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创新、组织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管理创新、评价创新。
3. 实施“三生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2)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正确面对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3)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教育学生学会正确比较和选择生活,理解生活的真谛,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二、实施“三生教育”的主要方法
我们在实施“三生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视方式方法的科学性,领导重视、组织严密,程序严谨、全面协调,重点突出、推进有序。
1. 制定文件,统一思想
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的层面对实施“三生教育”的必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广泛深入持续的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实施“三生教育”的基本框架文件及其配套文件。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三年把“三生教育”列为突出抓好的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了“三生教育”领导小组、“三生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和“三生教育”研究会。分别召开了实施“三生教育”的社会各界座谈会、专家研讨会、工作部署会和经验交流会、工作推进会等。
2. 编写教材,培训师资
2008年,组织编写了分别供幼儿园、小学(分为低段和高段)、初中、高中、中职、高校使用的“三生教育”系列教材,为实施“三生教育”提供了教材保证。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修订出版第2版、第3版、第4版“三生教育”系列教材。把“三生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师资队伍建设整体规划,组织编写了《教师“三生教育”手册》。通过面对面培训和网络远程培训的方式,把专家引领、骨干带动、全员参与结合起来,分层次、分步骤,多渠道、多形式,全覆盖地开展了师资培训,做到管理有人抓,研究有人搞,具体工作有人做。
3. 全面实施,全程服务
2008年秋季学期,开展了实施“三生教育”的试点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全面实施“三生教育”。成立了“三生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了科研和教研工作。邀请北师大于丹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举办“三生教育”系列学术报告会。组织开展“三生教育”说课大赛和论文、教案、活动方案、课件、案例、故事、童谣与儿歌、动漫等征集评选活动,以此推进“三生教育”教学的深化落实。开展以“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为主题的巡回报告会和书画歌曲大赛及艺术展演。以“文明上网、健康生活、关注孩子心灵成长”为主题,开展未成年人网脉工程云南行家庭教育公益巡讲活动。开办“三生教育网”并进行域名保护,使之成为集政策指导、信息发布、工作交流、资源提供、学习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4. 广泛合作,凝聚力量
2009年5月29日,云南省教育厅会同中国教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了“中国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北京)论坛”。此后,又举办了昆明论坛和香港论坛。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举办了第六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与中国出版集团、人民出版社签订了“三生教育”第3版教材出版发行合作协议,从2010年起,“三生教育”系列教材由中国出版集团和人民出版社在全国出版发行。依托社会资源,建立“三生教育”实践基地。联合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云南省委党校联合申报“三生教育”省院省校合作课题。分别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等机构合作开展“三生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和研究。组织“三生教育”考察团到境外进行学习和交流。
5. 创新方式,增强实效
实施“三生教育”过程注重认知、体验和感悟的结合,通过认知、体验、实践,促进感悟、领悟、体悟、顿悟,使之内化于心、外显为行为习惯。制定组织“三生教育”百项体验行动的指导意见,从2011年4月起,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从幼儿园到大学、覆盖全体学生的体验和实践活动。教育途径注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以学校教育为引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保障,构建育人合力。教育目标注重抓基本、打基础、重实效,从生命、生存、生活和做人、做事、做学问及成长、成人、成才等最基本、最普遍、最直接的问题入手,下移重心,夯实基础,增强实效。
6. 目标管理,总结提升
我们把实施“三生教育”工作作为加强学校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州(市)年度教育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对部分学校进行专项督查。评选表彰“三生教育”示范学校和优秀学校,发现典型,推广经验。
三、实施“三生教育”的主要成效
“三生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美好前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等中央领导对我省实施“三生教育”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刘延东同志指出:“开展热爱生命、学会生存、了解生活的‘三生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学生实现生命的价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很有意义,特别是对独生子女有必要。应列入素质教育的内容。”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同志指出:“三生教育”社会反响好,这项工作很有意义,我非常支持。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同志指出:“三生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载体和切入点,希望深入扎实地抓好这项工作。新闻媒体对此作了比较全面的报道,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赢得了普遍赞誉。实施“三生教育”的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推进了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生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建设现代教育价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和大众化。实施“三生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把教真育爱理念贯穿始终,使人真正成其为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帮助人追求幸福生活,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云南大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认真实施“三生教育”,促进了学校党建工作,学生党员人数达到全校学生总数的31.5%。云南农业大学着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毕业生吕春华辞去城里的工作,回到贫困的农村创办了昆明市东川区长岭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玉溪市第一小学学生迟天一的母亲范君说,孩子在接触“三生教育”后,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并感慨地说:“如果说健康是‘1’,人生的其他诸如财富、事业等都是‘0’,那么‘三生教育’就是‘1’前面的‘+’,因为它能够给人以正确的导向。”对教师的问卷调查表明,认为“三生教育”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非常有用的占92.1%。
2. 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三生教育”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成果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关注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着眼于让学生知生理、调心理、守伦理、懂哲理、明事理,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一脉相承。云大附中开展的“负重感恩”和“养活自己一天”等体验活动,使学生深受教育,学生魏元昊认为“三生教育”很有意思,这样的课终身难忘。昆明市晋宁县晋城镇二小学生张泽波最初看到“三生教育”课本,就被它吸引住了,通过学习知道了生命的宝贵,学会了正确面对挫折,学会了与他人友好相处,学会了逃生的技巧等。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对“三生教育”评价说:“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很具有理论意义,如果真能实现‘三生教育’,我国教育就能克服种种弊端,回归教育本真”。网友“大山”在其博客中写道:“云南的孩子是幸运的,因为有了‘三生教育’,他们从此接受的是一种‘完整的教育’”。调查显示:91.3%的教师认为“三生教育”教材对学生适合;88.8%的教师认为“三生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非常有用。
3. 推进了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生教育”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理念,关注每个学生主动、健康地成长、成人、成才,关注做人、做事、做学问等基本问题,强化实践育人,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正义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建构个体成长的基础,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昆明市红旗小学学生李沁泽通过学习“三生教育”懂得了生命是宝贵的,人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别人的生命,学会了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昭通市镇雄县一中邓书贵老师认为“三生教育”是德育的及时雨,作为教师应“缘定三生”。调查表明:98.4%的学生对“三生教育”感兴趣,84.6%的学生认为参加“三生教育”没有学习负担,86.6%的学生认为参与“三生教育”直接对自己的成长非常有用。
4. 推进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三生教育”是主体教育、和谐教育,其根本在于促进人的自身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加强文化育人是实施“三生教育”的重要方面。通过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行为文化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教风、学风、服务作风“三位一体”的优良校风的培育。昆明十中余明津等同学得知昆明八中学生孙浩云患了白血病,决心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这位素不相识的同学,主动到街上和其他学校进行爱心募捐,为孙浩云筹集治疗费用。调查结果表明,95%的学生对参与学习“三生教育”的自我评价态度积极,98%的学生认为自己参与“三生教育”学习后有不同的变化。
5. 推进了云南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三生教育”作为回归教育本质的理念的提出,作为一项创新事业的实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为我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注入了动力。“三生教育”围绕发展云南现代教育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价值教育为灵魂,以能力教育为核心,以制度教育为保障,不断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受教育者权益保障机制建设得到加强。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办学体制改革、高校学分制改革、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中考试制度改革、学校现代管理体制改革,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引资办教、教育国际化、民办教育等都取得新的成果。
6. 促进了公民素质的提高
“三生教育”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适应了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激发了社会、家庭参与和支持素质教育的热情,有效地整合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促进了公民素质的提高。来滇视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政协的领导对我省的“三生教育”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很多高层专家认为,“三生教育”应成为对全国公民的普适性教育。中国教育学会等组织正在与我省合作推进“三生教育”。中共昆明市委、云南省第三女子监狱分别邀请省教育厅有关同志作“三生教育”报告。武警某部和空军某部也开展了“三生教育”。82岁高龄的退休教师邓朴主动参与“三生教育”工作。网友“捭阖”写了《支持“三生教育”,建议立法保障》的博客。
“三生教育”实施以来,引起普遍共鸣,得到广泛响应。据初步统计,陕西省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不同范围内积极开展“三生教育”,其中有16个省份使用了由云南省组编的“三生教育”系列教材。此外,“三生教育”也产生了积极的国际影响,受到国际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为此,云南省教育厅罗崇敏厅长2010年10月份应邀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了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演讲。云南省教育厅被评为首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生命彩虹最佳组织奖”和首届“生命致慧突出贡献组织奖”。
在肯定主要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三生教育”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困难: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政策措施有待配套,理论研究比较薄弱,教学改革仍需推进,实践探索有待深化,文化建设尤需下力,提炼总结还不充分,教材建设还处于地方课程教材的修改阶段,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尚未系统成型等。
四、实施“三生教育”的体会和下一步的打算
1. 实施“三生教育”的体会
一是实施“三生教育”做到“三个始终坚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和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态度,始终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统一,始终坚持主体教育、认知教育、行为教育、差异教育、全面教育等基本方法。二是实施“三生教育”做到“四个一致性”: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培育现代教育价值的一致性,坚持尊重教育发展规律与尊重学校优势特色的一致性,坚持树立崇高理想与树立正确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一致性,坚持教师的教学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参与的一致性。三是实施“三生教育”做到处理好“五个关系”:“三生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三生教育”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经济负担、心理负担的关系,“三生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三生教育”教学环节处理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三生教育”教学评价上处理好显性效果与隐性效果、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的关系。
2. 进一步推进“三生教育”的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了“学会生存生活”、“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全面推进“三生教育”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此,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在《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深入推进“三生教育”的要求,并决定实施以“三生教育”为基础、以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为主线、以考试评价制度和招生制度为保障的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试点。
我们将在教育部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教真育爱、立德树人,把“三生教育”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住我省开展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试点的机遇,把板块教育、专题活动、渗透融合统一起来,以推进“三生教育”的课程化、实践化、社会化、国际化为主要任务,全面提高实施“三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使实施“三生教育”实现常态化的目标,成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几点建议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为此,特提出从国家层面推进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从国家层面制定基本政策,把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从学校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落实。
第二,生命、生存、生活是人生的最基本方面,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建议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进行推广。
第三,加大课程资源整合力度,把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必修课程进行重点建设,逐步纳入国家课程体系。同时,组织审定相应教材,在全国予以推广。
第四,云南省已被列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试点是内容之一,建议从政策指导、资金投入、专业研究、师资培训等方面予以支持。
第五,加大对“三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的指导力度,使“三生教育”理论架构和实施体系更加科学、规范、全面,成立中国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促进会。
第六,从国家层面上制定和建立“三生教育”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
香港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情况及启示 篇10
关键词:香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启示
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将其提升到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和稳定经济增长“双引擎”之一的高度。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点,作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助推器,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三个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作出了整体部署。创新创业教育逐渐发展演变为一场席卷全国的国家行动。在政策驱动下,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然而,由于大力发展时间尚短,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模式、师资、课程内容,乃至评价模式都还处在初级阶段。
21世纪初,亚洲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导致很多公司搬离香港,造成香港本地就业市场的不振,进而影响到了本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而引发了香港政府对于推动全民创新创业的思考[1]。当时的香港政府为缓解就业压力,培育创新思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成立了一系列专门机构,鼓励和扶持全民创新创业,以及落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推动官产学研的合作。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香港高校在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育模式、官产学研协作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获得了长足发展, 呈现出一些突出特点。鉴于此,本文选取香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加以具体的描述和总结,以期为内地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及实践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发展历程
2000年,香港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政策、建立法定机构、加大财政投入等,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即时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财政支持和专项计划支持,推进和改进创业文化环境,构建以高校为主体的全民创业教育模式,提高全民创业能力[2]。其实,早在1999年,香港各高校就开始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工作部门(见表1),为学生、教职人员提供协助,以及加强同企业的合作。
2014年,香港创新科技署开展创新及科技基金计划,旨在提升本地经济活动的增值力、生产力及竞争力。香港政府希望透过基金计划,鼓励和协助企业提升科技水平,并为其业务注入更多创新理念。该计划包括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一般支援计划、企业支援计划、投资研发资金回赠计划、大学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划等,同时修订了大学与企业合作计划,进一步放宽了资助条件[7]。香港政府为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也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活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香港地区高校积极践行“全人教育”办学理念,旨在让每一位毕业生除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积极学习最新和全面的知识、发展批判和创意思维的能力,以及具有探究和矢志终生学习的精神外,还具备正确的道德观。香港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向学生传达的是,能承担起社会责任、回馈社会的企业方能实现长远发展。因此,香港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首先强调的是要培养正直的企业家,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将德育融入创业教育实践全过程[8]。其次,香港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训,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企业家。以香港科技大学的创业中心为例,它成立于1999年,以为学生提供创业支持、教师和校友资源为使命,开展工作坊、讲座和研讨会,以及组织“香港科技大学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来挖掘和表彰具有创业潜力的项目,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相关培训,提供创新的文化、埋下创新的种子,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以期将来不管是在公司、政府单位、其他机构,学生所具备的创新思维能对他所在的环境产生一些影响。[9]
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香港大部分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创业教育工作部门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如香港科技大学创业中心、香港理工大学企业发展院、香港中文大学创业研究中心、香港大学技术转移处等,拥有专门的师资队伍,不仅有其本校的专职创新创业导师,还邀约各行业优秀的企业家作为补充,承担创新创业教育的角色和任务。
香港高校形成了独具特色、双轨并行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创业中心整合资源,为学生开设“基础+专业”的复合式创业教育课程。该创业教育课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基于商学院,为商学院内部学生以及有志于创业的全校学生提供商学与创业基本知识的课程,如团队建设、企业融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机会识别、创业企划、企业管理等入门性课程;第二,基于各工科学院,为创业学生开设专业性创业教育课程,即为实现技术产业化设置专项课程,由所在学院开设。例如,工程学院为学生开设了IT创业、工程知识产权法、技术创新的影响力与价值、创新设计、工程商业的发展等课程。这类课程能将研发创新与市场,以及大学与企业紧密连接起来。实际上,在创业成功的学生中,很多并非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反而是那些勇于发明、拥有专利的,能在实践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创业的工科或理科学生。[10]
在常规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外,香港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部门还会提供工作坊、讲座、分享会等形式的活动作为补充。例如,香港科技大学创业中心开设的“周五梦想家工作坊”,为创业中心社区的成员(学生、创业中心工作人员等)提供了一个非正式的对话平台,邀请经验丰富的创业专家、各行业精英分享世界顶级商学院案例、丰富的自身创业故事等,共同分享、讨论创业和企业管理经验。在交流中,企业家会对学生创意的提升给以免费指导,同时提供给创业者最新的行业信息。此外,该工作坊会定期开展一系列的研讨会,如“建立你自己的商业项目”等,以解决创业教育与学校教育分离的实际问题。通过线下与线上活动的结合,为创业者提供交流分享的空间,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渠道,让想要创业的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香港科技大学推广“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不仅致力于研究国外的案例,近几年更注重研究香港本身与内地的案例。通过强调案例研究和实践,教师将教科书中涉及的知识转变为严谨、科学的事务处理流程,积极推动创业教育与大学其它课程的融合,并将其逐步扩展到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乃至普及全社会[11]。同时,香港科技大学会开展一系列的创业训练营及实践活动,开展支持师生创业的专项项目以及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如“香港科技大学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活动,每年都能吸引200多支精英队伍参加。多元化的活动和训练,提升了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创业品质。
四、提供的支持
香港高校创业教育工作部门通常为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网络支撑、资金援助以及孵化支持。[12]
第一,网络支撑。为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香港高校创新创业中心会创建专门的网站。通过网络平台使创业教育相关资源实现对接,即将教师、学生、政府基金、风险投资、科技园、企业、国外高校和其他相关资源有效地整合在创业中心平台上,为创业者提供创业项目、创业活动、创业教育、创业资源、创业合作等系统的支持、咨询与服务。香港高校创业教育工作部门网站资源非常丰富,引进了来自国外一流大学的许多新型创业课程。学生可以随时观看相关创业视频、播客,查找创业政策、法规、资金支持等。
第二,资金援助。充足的经费来源是香港高校创业教育与实践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香港高校的创业教育是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企业主推三位一体的体系,因此无论是从财政,还是政策支持上,香港政府都扮演着积极的角色。除此之外,各高校也会开拓经费来源,多方融资,获得来自校友、社会公益组织、基金会等方面的捐赠。例如,香港科技大学创业中心每年平均筹措资金百万港元以上(不包括“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创业教育工作部门各项服务及国际创业企业案例研究,并作为奖金鼓励、支持学生创业。
第三,孵化支持。根据政府出台的政策,香港高校积极帮助新成立的企业进行孵化[13]。创业者提交的创业项目通过创业教育工作部门“研究发展董事会”审核后,即可进驻创业中心进行孵化。按照协议,新企业能得到以下系列服务:场地3年的免费使用权;免费使用基本公用设施(办公器材、电话、网络);得到资讯委员会在技术和管理上的免费指导;推荐结识潜在的投资者、合作者;获得进一步深造、培训的机会。周到细致的服务为新创办企业的学生减少了后顾之忧。
香港高校创业教育有专门的机构和师资推动,拥有国际的背景和广泛的校内外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辅之以多元化的创业教育活动,能为新创办的企业提供一系列的信息支持、人力支持、资金支持、孵化支持,搭建平台促进成果转移,有效地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也切实构建起了政府、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五、官产学研合作
香港高校非常重视官产学研的合作,各高校在创业教育工作部门的使命里无不提及了一点,就是搭建学校同企业合作的平台,促进成果转移。香港大学更是把促进成果转移放在了其创新创业教育使命的首要位置。香港高校非常重视成果的转化,即把研究成果通过不同途径转移到企业和生产线上,使企业通过跟大学的合作,让产品在市场上有更大的份额,使技术有更多专利的保障。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其有一个专门的知识转移中心,所有牵扯到商业的行为都通过专属公司来完成,这就有利保证了科研成果转化的现实性,而研究成果转化所带来的效益又能进一步促进科研的发展。[14]
六、对内地开展创业教育的启示
香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过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模式、课程教育体系、孵化体系、官产学研合作体系以及成果转化路径,能有效地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信息平台、资金和孵化等扶持措施。加之香港政府积极设立专门部门促进创新创业发展,在财政、政策方面给予支持,积极协助高校研发,提供实践场地、资金、创意支持等方式,有效推进了官产学研的进程,能够为内地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以下启示。
第一,设立专门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机构,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切实开展,着力深化研究创新创业教育。香港各高校均有专门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机构,专门的机构能够保证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通过多渠道,整合多方面资源为创业团队提供服务。
第二,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师资团队,邀请校外人士参与教育教学。香港高校的创业教育中心,均配备了专职的教授、教师和行政人员,同时吸收外部人士充实师资队伍,邀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校友、专家走进课堂,通过他们自身的经历、经验现身说法,打破学科边界,结合具体的创业案例指导学生,这非常契合创新创业这门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学科。
第三,强调创新创业教育德育的培养。香港高校把培养正直的企业家放在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首位。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缓解就业压力、培养能赚钱的精英,更重要是的要培养能胸怀社会的企业家,这也恰恰是在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
第四,设置复合式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课程是实施创业教育的载体,香港科技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特色突出,自成体系,课程设置注重创业与专业的结合,不仅是传授商科知识,更注重依托工科创业要求,打造普及性与专业性融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证明,复合式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实战能力[15]。 因此,从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方面来看,商科应作为基础课程,并同时根据院系的不同优势和发展定位,有针对性地设置复合式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第五,完善孵化机制,推进成果转化,优化官产学研途径,加强学校、政府、企业的合作,整合资源。香港的高校非常重视把研究成果进行转化,推向市场,通过专门的商业机构、商业项目等为致力于创业的教师、行政人员、学生提供各项的创业信息咨询、创业项目完善、研究成果转化等服务。这就让学校和市场真正连接起来了,是切实实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孙志超.中国香港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53-55.
[2]常青,韩喜平.香港全民创业教育政策的成效与启示[J].就业创业,2015(5):87.
[3]HKUST Entrepreneurship Center.About Us[EB/OL]. http://www.ec.ust.hk,2014-12-17.
[4]The Hong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Entrepreneurship.Overview[EB/OL].http://www.polyu.edu.hk/ife/corp/tc/about_us/overview.php,2014-12-17.
[5]Center for Entrepreneurship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About Us[EB/OL].http://entrepreneurship.bschool.cuhk.edu.hk,2014-12-17.
[6]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About Us[EB/OL].http: //www.tto.hku.hk,2014-12-17.
[7]香港政府一站通.香港科技创新署[EB/OL].http://www.itf.gov.hk/l-tc/Whats New.asp,2016-07-01.
[8]商应美.香港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对内地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就业创业,2014(5):86.
[9][11][14]Entrepreneurship Centre[EB/OL].http://www.ec.ust.hk/,2016-06-15.
[10][12][15]闫守轩,降杰.香港科技大学创业教育的实施及启示[J].招生与就业,2013(22):47.
[13]香港政府一站通[EB/OL].http://www.gov.hk/tc/business/supportenterprises/funding/,2016-06-16.
教育情况 篇11
南通作为江苏省重点发展的地级市, 是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这两个国家战略的交汇点, 其经济相对发达, 也是教育之乡。根据南通地区2007年年末数据, 该地区普通中学304所 (其中国家级示范高中17所, 省重点高中30所左右) , 在校学生41.23万人;小学482所, 在校学生36.79万人;各级各类幼儿园454所, 在园儿童13.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0所, 在校学生982人;技工学校6所, 在校学生1.5万人。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8.8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6.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5.19%。总体来讲, 作为地级市, 南通地区中小学教育相对比较发达。外来民工如果在南通地区工作, 其子女在南通地区求学, 自然是不错的选择。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民工在南通工作生活, 他们的子女到南通各中小学就学的人数逐年增加。南通地区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士在保障外来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上, 都做出了较大努力。据有关部门统计: (1) 2006年至2010年, 南通市区14所中小学校坚持无条件接受民工子女入学, 并全部取消了借读费用。这个学期开学, 全区 (崇川区) 4.35万在校生中, 外地学生就有1.57万人。南通地区在对待外来民工子女求学问题上值得肯定。不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由于外来民工子女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等各种原因, 导致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还有诸多有待完善之处。随着各种教学层次与教育制度的完善, 外来民工子女将会在更短的时间内融合到本地教育。
一、外来民工子女受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在寒假期间做过外来务工民工子女的课业辅导 (小学) , 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信这些问题在各城市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体现。
1. 生活问题:
(1) 由于外来民工工作较忙, 无暇顾及子女的生活, 其子女衣着常常受到同班学生的议论。这种情形使得外来民工子女心理上产生了很大的阴影。
(2) 自闭行为较为严重。由于他们求学于一个全新的环境, 在陌生环境就学往往造成自身与周围难以融合, 生活学习之中不够开朗。
(3) 外来民工子女在课外为了减轻生活负担往往会从事各种家务劳动。其父母也无暇顾及他们在学校的求学状况, 教育方法并不科学。
(4) 上学放学的接送问题突出, 学生往往是独自从居住地到学校, 放学之后独自返回。他们的就学途中, 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2. 学习问题:
(1) 外来民工子女往往来自相对落后的地区, 他们在就学方面往往缺乏幼儿园教育基础, 自制能力差。而他们的父母往往未达较高的教育程度, 无法对他们的子女进行学习上的辅导。
(2) 普通话不标准, 发音错误较多。他们在就学过程中, 往往受到家乡方言的影响, 不能流利地用普通话表述相关事物。
(3) 由于各种原因, 他们在计算机、英语等课程学习中表现吃力, 学习信心不足。课间活动也不够积极。
我想, 这些问题虽然不大, 但是从他们的角度来看, 确实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是个人口大国, 解决好民工子女的就业问题的确存在很多困难。我们除了从政府等相关部门大处着手之外, 还应该关注他们的生活、身心等细节问题。从入学数量、入学情况的宏观把握, 我们可以肯定政府所作的各种努力;除此之外, 我们还要关注他们因环境、氛围等等变化而带来的一系列生活与学习问题。大处保就学发展, 细节关注就学子女的身心健康, 缩小他们与同龄人的学习环境差异, 弥补他们的心理落差, 力图在物质基础的满足上, 再从心理角度达到与其他孩子的教育同城化。
二、解决外来民工子女的生活及求学问题的措施
对于如何进一步从身心着手解决外来民工子女的生活及求学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校老师和同学要切实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尽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们减少心理落差, 让民工子女融合到周围的环境中去。学校工作人员要对一切学生平等对待, 一视同仁。
2.学校多与家长沟通, 帮助外来民工解决好他们子女的课外教育问题。学校也可以建立爱心联系点, 悉心辅导提高外来民工子女的学习能力。
3.学校或者班级之间举行相关的有益学生身心的活动, 让外来民工子女积极加入, 让他们在活动交流中提高自身的普通话交流水平, 同时也能够使他们感受到大集体关怀的温暖, 改变他们自闭的心理。
4.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学业, 提高他们的学习方法, 改善学习技巧。使外来民工子女逐步跟上学校的学习进度。
5.学校和相关部门也要从生活方面, 关心孩子的成长。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抽出一部分财力, 作为外来民工子女教育关怀基金, 保障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通过不断改善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状况, 由点及面, 必然使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深受裨益。从南通地区的外来民工子女总体受教育情况来看, 只要我们继续保障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熏陶,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成为栋梁之才。
摘要: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 中国 (港澳台除外) 地区外来民工数量达到1.5亿左右。而务工城市相对发达, 他们往往将子女接到务工地区接受教育。庞大的民工数量必然带来庞大的民工子女数量, 而外来民工子女到务工地区就学人数的增加往往给务工地区的教育环境带来比较深刻的影响。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国家迫切需要解决, 并正在解决的问题。那么, 先来看看作为长三角城市的一员——江苏省南通市外来民工子女的就学情况[1]。下面是一个相关事迹的报道:2006年至2010年, 南通市区14所中小学校坚持无条件接受民工子女入学, 并全部取消了借读费用。这个学期开学, 全区4.35万在校生中, 外地学生就有1.57万人。此外, 外来民工子女中的盲聋哑等残疾儿童, 也一样沐浴着公共财政的阳光[2]。最近南通投资7000万元, 将南通特教中心建成了市区设施最好、环境最好的学校, 为南通地区外来民工子女解决入学求学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教育是国家大计, 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 解决好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将会给我国相关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支持。
关键词:外来民工子女教育,融合,同城化,差异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年鉴.
【教育情况】推荐阅读:
开学主题教育情况09-23
安全教育情况说明10-08
形势任务教育开展情况10-14
四群教育情况工作汇报08-27
4月市“三生教育”情况汇报08-27
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情况05-29
学校特色教育情况总结05-30
三生教育实施情况汇报07-25
小学法制教育情况汇报08-03
干部警示教育情况汇报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