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转型(共12篇)
理念转型 篇1
发展理念的偏差曾经使中国经济转型长期停滞不前, 给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带来了日益严重的隐患。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是:经济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转变, 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由出口拉动向出口、消费、投资协调发展转变, 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 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 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推动型转变, 由技术引进依赖型向自主创新支撑型转变, 由第二产业带动向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转变, 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 由“少数人先富”向“共同富裕”转变。加快经济经济转型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推动这种转变政府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经济发展新理念:“人本、绿色、创新、协调。”“人本”, 即把人的发展作为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绿色”, 即保护生态环境的低碳发展模式;“创新”, 即强调以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协调”, 即关注城乡之间协调、经济和社会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这意味着未来经济在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和发展次序等方面的理念将有重大变革。发展将突破GDP总量增长思维, 把改善民生、追求人民的幸福和生活质量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 必将引导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从“量”的过度扩张到“质”的战略提升的新阶段:从强调“以物为本” (GDP挂帅) 到“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的阶段;从热衷于“投入驱动”到“创新驱动”为主要发展动力的阶段。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将为处于长期徘徊的经济转型提供新的思想动力。
一、发展宗旨: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型
长期以来, 官员升迁与GDP挂钩及随之而来的政绩竞争, 形成了“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 使GDP总量及增长率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发展宗旨和关键目标, 这导致一些官员发展理念的偏差。为GDP数字的增长忽视社会成本, 忽视效益、效率和质量, 不计增长的代价和方式。与这种数量式增长相伴的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环境污染、经济结构失调、过度投资带来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 给不少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众多隐患。从群众的角度来看, 尽管GDP增长可能会带来工资或收入的增加, 但若因此造成的工资收入增长赶不上物价增长, 则实际生活水平反而会下降。这种既无效率又无质量的GDP增长意义不大, 也难以带来多少实惠。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区别在于,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少数资本拥有者的利益而忽略大多数劳动者的根本利益, 其发展理念是典型的“以物为本”。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人民幸福水平及促进社会和谐, 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明显淡化了GDP指标, 把不断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 于是就从根本上理清了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的辩证关系, 即经济发展只是手段, 而人民幸福才是目的。手段必须为目的服务, 如果经济增长无法带来人民福利水平的稳定提高和促进社会和谐, 则这种增长显然与发展的目的不符, 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大多数人的政治经济全面解放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首先就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要务。其相应的评价指标应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多项, 不仅关注发展进程中人民政治 (民主) 权利的全面解放、经济利益的合理保障、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及社会各阶层的和谐相处, 同时也关注经济目标与环境目标的协调、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经济发展在时间空间上的协调。其次, 发展的动力主要是依靠人而非物。即坚持把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这意味着要走内涵式质量效益型发展的道路。
坚持“以人为本”就需要兼顾保护各方面利益, 尤其是占人口比重最大的劳动者的利益, 而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关注民生、关注生态问题, 民生为本, 生态建设为本, 两者缺一不可。经济发展以改善民生为本, 就要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而不是只让少数人摄取发展成果。人民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发展必然是科学发展, 是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发展, 经济转型的终极目的也是为了人民群众。只有当国家经济发展始终以提升人民福利水平为目标时,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民的积极性, 建立起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
发展理念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根本转变, 要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 作为加快经济转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基本要求包括:第一, 扩大就业;第二, 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第三,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首先,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 服务业比重过小, 而服务业是就业容量最大的行业, 为扩大就业, 就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增加服务业比重。这需要加速发展服务业劳动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来不断扩大就业规模。其次, 扩大消费内需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内需不振的主要原因是群众收入水平太低。扩大消费内需客观上要求进行分配制度改革。这需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利用税收调节收入分配, 缩小收入差距;改革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 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最后, 还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 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 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社会保障投入, 稳步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比重;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
二、发展动力:从“投入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型
解决当前制约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 使经济发展建立在提高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益的基础之上。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要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的发展模式转变到依靠自主创新和内需拉动为主的轨道上来。这客观上要求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经济转型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经济转型的思想动力源于发展理念的新突破, 只有从根本上摒弃过去那种主要靠要素投入为动力的发展理念, 代之以主要靠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发展理念, 中国的经济转型才可能深入。
在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情况下, GDP政绩竞争是造成“投入驱动“狂热的根本原因。因为投入驱动是营造GDP政绩最便捷的途径, 而“创新驱动”则耗时费力, 在五年任期内难以奏效, 甚至可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了不至于在政绩竞争中失败, 自然就会选择前者而放弃后者。这也是为何多年来经济转型停滞不前的深层原因。而为了保证“投入驱动”的顺利实施, 地方政府不可避免地要掌控信货及资源要素的配置权, 以确保经济能完全按照地方政府的意图运行。于是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就成了家常便饭, “创新驱动”只是作为时髦口号停留在文件中, 而经济转型的工作也就自然束之高阁了。
地方政府主导经济模式的弊端, 在于其僵化的体制、以行政权力操控市场和垄断式经营特征, 本能地安于现状而反对变革和阻碍技术进步。它既不利于调结构, 又不利于扩内需, 也难以达到促创新的目标, 因此事实上已经成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如果政府职能不有效转变, 继续充当经济建设的主攻手角色, 则由政府决定投资预算和资源配置的状况无法改变, 经济转型目标之一“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就是一句空话, 经济转型的内容之一“市场化”就事实上变成了政府主导的“计划化”。于是由党政机关直接决定项目投资、融资及技术路线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 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目标“调结构, 扩内需, 促创新, 惠民生”就很难实现。
而以市场机制为特征的现代经济模式由于引入了竞争机制, 尽管是以残酷的优胜劣汰生存竞争法则来淘汰落后产能并发展先进产能, 但其在迫使企业不断自主创新求生存的过程中促进了技术进步, 推动了产业的不断升级换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不断形成, 从而在市场竞争的过程完成经济转型。它事实上是社会代价最小, 经济波动也最小的经济转型方式。现代经济模式的市场竞争机制正是经济转型的动力所在。从这个意义出发, 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 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实现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根本转变, 这意味着政府要放弃部分资源配置权利和相应的诸多利益, 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既得利益群体的抵制和反对, 因而需要经历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才可能实现。
经济转型取得突破的关键是需要通过改革创建一个好的制度环境, 改革的本质是利益调整, 只有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得到充分合理的协调,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人民参与改革、推动经济转型的积极性。因此, 经济转型无法绕过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单独进行, 其中政府自身的改革是关键中的关键, 而且政府官员的的发展理念对其政策取向和经济转型进程具有决定性影响。这意味着经济转型必须从转变官员的发展理念开始, 尤其是从改革政府主导经济模式开始。放弃政府主导经济模式的意义, 首先在于它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当前中国经济的投资驱动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和由此带来的经济结构失衡和消费内需不足等种种弊端, 这也就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
综上所述, 由于中国经济转型目标当前所要解决的许多问题和障碍, 都与政府主导经济模式相关, 因此, 改革政府主导经济模式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发展动力从“投入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型, 需要政府政策的全力引导和推动。于是, 从政府主导到政府指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转变, 就是从“投入驱动”到“创新驱动”转型的前提条件, 也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突破口。
理念转型 篇2
杨 欢 渭南市高级中学化学组
摘要: 在陕西省高中新课改实施的第一年很多青年化学教师(从教五至七年)面对新教材的新体系而茫然不知所措,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理论储备上都处于混沌状态。任何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教育内容都是经过教师们得以实践和实现的。只有一线教师才能将理想的课程转变为现实课程。青年教师做为学校进行课改的生力军,他们责无旁贷地接受新课改的挑战,但他们也处在新旧思想交汇的矛盾中,因而充分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学活动,加速教学行为的转型。以适应教师的专业化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教师发展的趋势和普通要求。关键词:混沌状态;高中新课改;教师的专业化;青年化学教师 信息技术的“无孔不入”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面前难以应对,新的教育观正是在此“内忧外患”之际应运而生。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关系人类生存命运的重要前提,作为从事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们在这新旧教育体系交替的关键时刻,更应该站稳脚跟看准方向,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作为从教五至七年的青年化学教师,从其知识上看,以对高中化学教材体系已有初步理解,从中也体会到一些教育实践的问题;由于从教时间短并没有受传统教育影响过深,因而接受教育新理念会更积极更容易。进行新课程之前青年教师应该先进行自我定位,角色转变,构建新的职业框架体系。
一、重新认识自己的职业,从“职员”到“老板”角色的转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师说》中对教师的定论,从中也暗示了教师不仅仅只是传授课本知识,还肩负有传承民族精神的双重责任。在新时代的召唤下,人们以新的代名词称呼教师——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从不同层面都已经映射了今天教育改革的必然性,随着信息时代步伐的加快,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在变化,而今的青年教师步履艰难,盲从老师傅做一名好的“教书匠”,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的需要。很多青年教师起初的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把一堂课上“好”,所谓的“好”就是将自己准备的内容讲完,学生会做题,考试有好成绩。自己就是个“技术员”角色,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达到别人设计好的目标的知识传授者。处在混沌状态的青年教师,他们对于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但又因为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早在20世纪80年代,“教师即研究者”已经在欧美教育界广为流传,目前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型教师”、“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是大的趋势,作为青年教师更应提早更好的做好充分的思想洗礼,提早从传统的教育怪圈中跳出来。《学会生存》对教师角色做了精辟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1].长期以来,受“理论本论”的影响,人们容易将教育理论的产生者作为是各个学院、大学、研究所里的研究者们的专利,教师既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教师仅仅是教育改革的被动执行者,课程的传递者。[2]教师经常埋怨现行教育理论对自己工作没有有效的作用,试想裁缝在没有你的尺寸的情况下,只是根据自己的观察为你做出的衣服,你穿上可能会不太合适。新课程改革的主旨就是唤醒教师们封闭已久的忧患意识,教师不再是守着整理好的老教案可以一遍又一遍的复制给学生,或者是进行习题的更新而已。这样下去教师也会很疲惫,也很快的失去了兴趣,试想对上课失去兴趣觉得上课只是为完成一种任务的老师学生能不感到厌烦吗?这也引发学生的厌学。新课程改革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教师就应该先有创新意识,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便是解放教师的个性,减轻教师在教学以外的负担,使教师会教,乐教、实现创造性的教。斯腾豪斯明确指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新课改的实施实际上更加确定了我们教师的“老板”地位,重新赢得属于自己的权利---课程权力, 是指国家课程政策所赋予的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权力, 包括课程决策参与权、课程设计权、课程实施权、课程评价权、课程研究权等。一段时间以来, 课程实施与改革中存在着严重的课程权力失衡现象:教师课程权力的缺失,使教师在课程决策、编制与管理中没有话语权, 成为大纲、教材与教参的活工具, 严重地压抑了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主动性与课程实施的创造性;[3] 由我们来规划并实行课改,协调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正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变化,也就没有履行开发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这些职责。教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马克思指出“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种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
二、追溯过去的教学历程,青年教师应重新理解教学的本质。社会的发展使关注教育的学者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问题,作为青年教师更应顺应时代的召唤更新理念,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本质观以滞后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及现阶段社会改革的实践。传统的教学只理解为“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教学工作就是将知识加工的过程,即每位数、理、化教师把数学公式、物理、化学的原理展开,演示其逻辑推理或实验探索过程”。这必将导致学生知识的陈旧,始终用接收的方式再原有的基础上消化知识,缺乏创新意识,学生也就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因而我们在重视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要更新发展自己的知识观,不能按照传统的知识中心论来理解教学的本质。[4]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青年教师也不能盲目地将新课程理解为师生间的交往活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淡化了教师作为知识传承者的主导地位,交往活动只强调了师生间平等交流的关系,交往只是教学的一种形式而已,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需要师生交流,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底线谈何交流?新课改并没有削弱知识的主导地位,提高能力与方法不能割裂与知识的关系。相反新的教材在原有基础上将知识深化,更能向学生展示其现象背后的本质。我们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教学本质观。新的社会现实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育价值上,它必须是以社会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与以个人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的统一,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以追求人类精神的完善;在教育目标上,必须力求实现提升人性与提升人力的统一,培养既有健全人格又有生产技能的劳动者,培养既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又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又能创造生活和懂得生活的人;在教育内容上,必须把传播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科学知识和实际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实用知识,为他们提供就业准备,而且还要帮助他们形成道德责任和义务感。[5] 充分体现新理念下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
三、关注教材的变革,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美国六十年代初出现了一次教育改革浪潮,其中有代表性的教学论思想是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布鲁纳认为,要使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在今后一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论我们选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正在使用的各种版本的教材在必修内容中都以框架式将高中化学知识展示给学生,无论今后学生选择文科还是理科都不影响学生对任何一科知识框架的整体性。新教材在必修阶段将所有的高中化学知识展示给学生,给他们提供足够大的知识空间,像人们去超市购物一样,首先货物齐全,选购者可以先浏览一遍,再根据需要进一步选择。但去超市的人不一定都要购物,有的只是去开开眼界而已。同样必修教材就起到提供种类齐全的物品的作用。
其次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的壁垒之中,不涉猎其他的学科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终身学习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教师应该以“教育”作为其专业领域,而不是以任教学科为其专业领域。“教育”关切的是如何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以传
[6]授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为终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强调高中阶段的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承担着重要任务,即“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7]做为从事基础教育的我们更应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很注重书本上显形知识的传授,对于知识内力所引发地情感传递以及能力培养被忽略了,我们不能忽视默会知识的存在和作用,显性知识可以说只是“ 冰山的一角” , 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隐性知识是智力资本, 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 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8]所以, 知识准备的重心和落脚点是对隐性知识的挖掘, 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共享、持续的学习和创新。例如化学实验中仪器的选择与连接就有艺术性在里面,在老师操作过程中一定刻意地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去领悟其中,就像欣赏画家做画的情境一样,没有能用语言来表达出来,当然除了一些仪器安全性讲解;再例如化学上对电子式书写的教学,电子式书写也讲求对称协调,这些都只能让学生从你传授知识时感悟到,而这就要求备课时有所设计。默会知识论向传统知识的学习提出了挑战,人们没有意识到默会成分是另一种知识,在不经意间忽视了默会知识的学习。然而,大量的事实证明:“实践的技能很难诉诸于文字”,“科学的创新根源于默会的力量”。[9]
最后就是青年教师自己专业知识地拓展,新课改的选修加必修模式,在原有基础上要求知识水平的提高,不然你就驾御不了课堂,也就谈不上什么情感过程,更谈不上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自己是一个学习者,即也要向学生学习,从学生中“汲水”来补充自己;其次更应该是一个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即引导学生自己去“汲水”,甚至自己去引来鲜活的水,教师不必也不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10]在高中阶段,由于高考的负面导向作用及化学课程和教材的滞后,重知识认知,轻实验技能和情感意志培养;重信息传输与储存,轻信息转换加工与迁移应用。[11]试想没有教师对知识系统的熟练掌握,哪能有新的适应要求的教学设计产生?这就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要不断学习充电,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四、关注新型学生个性发展,合理变革自身人格魅力。
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重要的青春发育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将自己摆在成人的地位上,开始处处以大人自居,事事有自己的主见,力求摆脱成人的“束缚”,有人称这一时期为“心理断乳期”。他们希望家长教师把自己当成人看,尊重自己,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开始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在评价他人的基础上评价自我,但受自我认知水平的限制,往往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并且对外界的评价极具敏感,从而产生严重的叛逆心理。[12]在社会日趋发展的今天,学生的复杂心理也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时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传统的教学观同时也剥夺了学生的一些自主权,学生也应该具有课程权利,然而学生基本上处于一种课程权力的“真空状态”, 没有表达权、选择权、参与权和创造权, 只能作为知识的容器被动地局限在大纲、教材、教参和教师所预定的框架里, 根本无法满足个人主动发展的需要。[13]学生也就过早的对学习产生厌烦,应对这样的学生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用自己职业上的人格魅力去缓冲学生的不平衡的心理。教师广阔的求知兴趣, 使他们对人生充满积极和乐观地情绪,开阔他们的视野, 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 教师广阔的兴趣也是推动学生探索欲望, 激发学生求知欲的[14]重要因素。学生眼中的优秀教师是课堂新颖,能吸引他们,能沟通,和他们平起平坐;有广泛兴趣,知识面宽,能捕捉时尚和信息的老师。课本和教师是权威的时代已经过去,迎接我们的是新的挑战,我们和学生教学同步,相互启发共同进步的时代。
当今的教育,天天都在改革,月月都有新的变化,如果一个教师不思进取,不继续学习,即便他以前的成绩再大,他也终究会被淘汰,教师,哪怕是名师,也应该常“与书做伴,与书对话,与书同行”。[15] “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16] 让21世纪我国化学教育由“为了考试”向“为了生活”转变,真正实现“化学是21世纪中心学科”的崇高目标。[17] 高中新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新课程已经起航了,做为掌舵的我们应该与之融为一体,共同面对未来的风风雨雨,教师教学行为变化的速度和程度有决定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和成败。我们在行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创造性冲动所浸透的欣喜。
参考文献
[1]王德勋、皇甫素飞.试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J].成人教育, 2007,(12):51.[2]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36-37.[3]陈旭东.教师课程权利意识薄弱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 2005,(11)[4]廖哲勋.我的教学本质观[J].课程.教材.教法, 2005,(7):20——27.[5]罗应涛
提高人文素养是当前中国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课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17-19.[6]刘捷.高中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M].天津: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苏新宁.组织知识管理[M].北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55 [9] 廖哲勋.我的教学本质观[J].课程.教材.教法, 2005,(7):20——27.[10]章立早.细说“一桶水”与“一杯水”[J].北京教育,2003,(11):27.[11]张义红.论和谐社会中的教师素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2]刘万里.青少年叛逆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J] 青年研究 [13] 陈旭东.教师课程权利意识薄弱的成因及对策
[J] 教育发展研究
中国现代慈善理念面临十大转型 篇3
2.宽容而不是苛责:做慈善总比不做慈善好,过高的道德标准,往往产生虚伪或者暴力。
3.高调个性而不是低调倡导:在海外许多慈善家都是公开宣扬自身的慈善行为,并且把家庭的慈善传承理论化而广为宣传。
4.慈善压力而不是依赖自发:在香港的节假日往往有相当广泛的旗帜义卖活动,在活动期,走在大街上,如果你没有已经买旗的标志,就会十分尴尬。
5.组织发达而不是个体单干:各国建立基金会的门槛相当低,特别鼓励家庭或家族成立基金会以实现捐赠意愿。
6.免税行善而不是竭泽而渔:通过税收的优惠,使善有善报,形成一种法律机制。
7.重税施压而不是道德说教:从利益的角度强制性要求人们参与慈善,并且达成巨额捐赠。
8.保护尊严而不是揭人隐私:现代慈善不可能是谁从事慈善就要将其作为“公众人物”,进行全面审查从而将慈善变成令人望而生畏的祭坛,公权与私权之间要有严格界限。
9.捐赠权高于社会知情权:捐赠者可以不公开、不透明,充分尊重捐赠人的意愿,是现代慈善的一个品格,而受捐助者要受到更多的监督。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型 篇4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型
教师拥有多种社会身份, 但师生关系是其所面临的主要社会关系,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就构成教师角色的基本内容。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分析教师的角色, 明确教师自己的角色身份, 对教师在新理念下扮演好教师角色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传道、授业、解惑”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经典概括, 它反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单纯的授受关系。教师所扮演的角色的单一客观上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主观上也造成了师生感情的不融洽, 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面对素质教育深入人心和新课程目标全面启动, 首先要求教师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这是新课程目标要求, 也就是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一) 作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政治者、法律者和伦理者的角色
新课程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首要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而学习动机的形成必须是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前提之下进行的。因此, 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 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就要求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高度的政治觉悟的人、民主的法律意识强的人和具有崇高的伦理道德观念的人。
(二) 作为课程结构的建构者、组织者、和开发者的角色
在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传统课程理念下, 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是教学的“法律文件”, 它规定的教学是不允许任意改动的。在这种教学计划控制下的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的革新化成长, 扼杀了创新型人才的出现。而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则有较大的运作空间和时间。开放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新课程的特点。作为教师应具备创设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和开发校本教育资源的能力, 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 教师也应具有构建课程计划, 实事求是地调整、组织课程结构的能力, 教师应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 合理组织教学目标的基本组成部分与分类, 设置综合课程,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础, 良好的目标应该是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 只有当教师扮演好建构者、组织者、开发者的角色, 课程的开放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才能得以真正落实。
(三) 作为学生体验, 知识更新的设计者、研究者的角色
新课程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要求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 将课程内容生活化, 注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使课堂教学更富于生活情境。教师必须学会设计活动, 设计活动并非意想的, 是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对生活体验而积累的经验并加以反思所产生的结果。同时, 教师也必须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和行动研究, 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计与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的教学内容。
(四) 作为变革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能力的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新课程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指导学生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程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运用, 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 而是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教师不是统治者或权威者, 而是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 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 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启发学生, 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 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最终由学生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教师实现角色转换的策略
正确把握了新理念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那么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呢?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的新观念, 在此基础上逐渐转变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 以便在新课程实施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职能。
(一) 树立新的教育观
1. 树立现代学生观。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 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 爱护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还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使学生真正地做学习研究的主人。培养独立思考和动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特别是创造能力。
2. 树立教育创新观。
教师必须具有教育创新观, 善于运用自己的全部智慧和高尚的思想感情, 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3. 树立教育超前观。
要培养有理想的人才, 帮助他们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努力, 帮助他们学习掌握反映客观规律的先进科学技术知识, 发展他们的智力与能力, 特别是要发展创造才能, 这不但是现在而且是未来所需要的。
(二) 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教师专业发展被看成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提高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 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教育所必备的能力。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素质, 迫切地呼吁着教师的创新智慧。所以, 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姿态, 不断充实专业知识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 要求教师成为终身的学习者, 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 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 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三) 注重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给教师更多的创造空间, 传统教育课程的确定性十分明显, 统一内容, 统一考试, 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这种课程环境不仅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 也掩盖了教师的不同专业水平的发挥。新课程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教师要挖掘自身创新的潜力, 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 而不再只是一个执行者。
(四) 提高科研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 形成自己的经验化的处理方式, 而且对此不断地进行审视, 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新课程的出现, 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 “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尤为重要。课堂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 而且也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 教师应由“教书匠”转向科研型创新型教师。不断地进行专业学习, 这是教师角色适应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 教师极早认清未来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 作好角色转变。及早适应新课程改革, 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美]麦金太尔 (McIntyre, D.J.) , [美]奥黑尔 (O’Hair, M.J.) 著.丁怡等译.教师角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7
[2]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 2001.1
[3]王冬梅.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4
理念转型 篇5
树立低碳经济理念加速淮北城市转型
摘要:大量的化石能源消耗排放的CO2破环了大气碳平衡,引发全球变暧,威胁人类生存.应对能源资源消耗所引发的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不仅是对世界提出的挑战,也是对中国提出的`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消除贫困、加速推进工业化的重要发展时期,能源消费的高碳特征给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温室气体减排带来巨大压力,树立低碳经济理念、推进城市转型势在必行.中国的低碳发展不能以牺牲工业发展为代价,必须是工业化、城市化和低碳化并行发展的模式.作 者:张存岭 陈爱萍 赵德勤 朱占英 作者单位:濉溪县科学技术协会 期 刊:安徽科技 Journal:ANHUI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10, “”(7) 分类号:理念转型 篇6
热词:教育出版 数字转型 理念和模式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教育出版以其具有的内容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与市场优势,完全可以抢占数字出版的先机。那么,教育出版如何将传统教育出版的优势与互联网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业务再造和产业升级?如何构造数字教育出版的价值链,构建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出版社面前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探索,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理念和模式。理念即出版社的角色定位。笔者认为出版社的角色定位要与新的互联网思维相契合,要转变旧的发展理念。在转变理念的同时,把握教育数字出版的本质,构建数字化生态的发展模式。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是中国唯一的汉语教学与研究专业出版社,是以第二语言教育出版为主的国际化教育出版社。目前已出版各类汉语教材3000余种,读者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北语社的汉语教材品质是学好汉语的保障,在全世界的汉语学习者中享有可信赖的口碑。所有这些,都是北语社数字化转型的先天优势。
一、教育数字出版的理念转变
一直以来,北语社给自己的定位不是单纯出教材,而是怎么让汉语容易学、让汉语好教、让中国故事乐读。在这个定位基础上,出版社需转变发展理念。
1.由单本教材的出版向教学系统构建的转变
传统出版的特点是知识的线性呈现,为使用者提供的是固定的、限定的单本教材,而数字技术为知识的非线性、动态呈现提供了可能。教育数字出版将知识碎片化为一个个知识点,通过文本、图片、音频、视频、FLASH等媒介方式,将知识点组构成非线性的知识结构体系,体现的是一种立体化的教学方法,为教学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教学系统。
2.由内容提供商向信息服务商的转变
数字出版带给出版社的是对自身角色地位认识的转变。传统出版社在市场运营中的角色地位是内容提供商,对内容的开发是单介质、线性的,是一次性利用,其市場行为是一种简单参与。而通过数字出版技术,出版社可以细分市场,以服务用户为导向,对内容进行多层次、多模态、多介质、多维度的开发,及对内容进行扩展、延伸开发,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这样,出版社的市场行为是一种深度参与。出版社在市场运营中的角色地位转变为信息服务商,其市场运营的主动性更强。
3.由实物销售向网络下载流通方式的转变
传统出版物是图书、音像产品,其流通方式属于实物销售,而数字出版物是数字化的信息产品,其流通依赖于网络,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通过线上付费方式,在线获取内容资源和服务。
4.由内容核心向用户核心的转变
传统出版从呈现到销售都是以内容为核心,以满足大众读者的知识性需求为主;而数字出版是以用户为核心,既可以满足大众读者和小众读者的个性化的知识性需求,又可以满足读者的购买方式、使用方式等服务性需求。
基于上述四个理念的转变,北语社明确了可持续的数字出版发展模式。
二、教育数字出版的实践——探索多种运营模式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在明确发展模式后,进行了数字出版的实践探索。
(一)制定总体发展战略
以平台为依托,以跨境电子商务为支撑,集资源服务、在线教育、产品营销为一体,走融合发展的数字之路。
(二)平台与产品、研发与推广并行的发展模式
北语社作为教育出版社所服务的优势用户主要是教师、学生、学校。我们要为教师、学生、学校提供完整教学与学习支撑体系。这一体系是由一系列的服务型资源构成的,并按一定的商业模式运营,从而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1.平台构建与产品化开发并行
数字出版平台有多种类型,对于专业教育出版社来说,我们拥有的内容资源和客户资源是独一无二的,在行业资源占有上拥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对我社来说,更适合搭建自己主导型的数字出版资源集成平台,更有利于出版社资源的集中展现,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利益的最大化。
经过多年探索,目前北语社以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搭建了网络出版平台、资源集成服务平台、在线学习平台和移动出版平台,让全世界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更多的机构和团体、更多的热爱汉语的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文化。无论学习者来自哪个国家、哪个年龄,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汉语学习者和中华文化爱好者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获取想要的资源和服务。学习者可以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在线购买、在线阅读、在线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资源中心检索、下载各种教案、课件、测试题、教学示范等各类文本、音视频教学资源。我们的资源平台从2014年11月上线以来注册会员已覆盖27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用VISA或MASTER卡购买汉语教材、在线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
对于平台搭建,出版社要清醒地认识到,平台不是一次能做出来的,而是一点一滴、一步一步积累出来的,是一个分期开发、不断升级的迭代过程。
产品化开发要与平台搭建同步进行,确保平台上线即有可运营销售的产品。平台上提供的产品越丰富,越有利于平台聚集人气,有利于平台口碑的树立。产品化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对用户需求进行细致分析,以需求确定产品开发的方向、产品开发的类型、产品开发的内容、产品开发的功能。有需求才会有购买,有购买才会有收入,有收入才有可能实现赢利。
目前北语社确定了七大数字出版产品线,即音视频产品、多媒体产品、MPR点读产品、移动媒体产品、网络电子书、在线学习与评测系统、工具类软件及专业知识库,这七类产品与纸质图书内容互为补充,形成了以内容为核心的立体化、融合开发格局。
2.研发与推广并行
出版社进行平台搭建、产品研发的同时还要走出去,积极进行平台和产品的推广,建立立体化营销模式。对平台和产品的推广,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线上推广方式多样,如可通过引导试用,让用户免费体验产品效果,或授予用户一定时间段的使用权,这些是让用户了解平台和产品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如可通过平台镜像或开放接口进行平台合作,借助他人之力,扩大平台的使用率,等等。线下推广,包括借助纸质图书推广平台和产品,如将图书的补充扩展内容放在平台上,将平台地址或平台地址二维码印于图书封底,每一本书都是平台的广告发布地;还包括通过会议、培训营销推广平台,如通过本社组织会议、参加相关行业会议、组织教师培训、利用媒体对平台进行宣传报道等方式进行营销推广。
总之,专业教育出版社,在数字出版发展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关键是要转变理念、有清晰的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健康的生态发展。
理念转型 篇7
关键词:创意,创新,创业,独立学院转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
根据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有关精神,为了更好地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合格、合适的应用技术人才,大部分独立学院正在进行转型改革。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积极倡导“创意”“创新”和“创业”的“三创”理念及其实践,将“创意”“创新”和“创业”理解为一个相互不可或缺、不应偏废、不能脱节的有机整体,对于全面深化独立学院的教育改革和积极提升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一、“三创”理念及实践的教育观与人才观
“三创”的提法源于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界。台湾远东科技大学首先将“创意”“创新”和“创业”综合起来称之为“三创”,并且赋予非常切实的内涵。“创意”“创新”和“创业”是学校专业教育内容及其过程的重点,是应用技术人才能力培养及其过程的重点。该校关于“创意”“创新”和“创业”的界定是非常简单而直白的:所谓“创意”,就是指想得到一个主意或者说想得出一个点子;所谓“创新”,就是说要使之前想到的主意或想出的点子成为现实,即把它做出来,最好是能够做成某种直接可以进入销售环节的产品;所谓“创业”,那就是指把根据自己的创意变成具体现实的产品营销出去,并且能够从中赚钱。这期间不一定有多大的科学技术含量和算得上真正的创造发明,有的就是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他们的这种“三创”理念及其实践。该校一直有许多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经常要利用课余时间去打工赚钱缴学费。学校原先也建立过扶贫基金,下发困难补助,但事实证明这样做效果其实并不好。后来校方提出相关问题,请师生们共同想办法、出点子,希望做得更好。在群策群力下,结果有人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利用学校一块空地,用部分扶贫款专门请了一位种植专家,招募组织贫困学生种植蕃茄,通过学生在校劳动获取报酬。在实践这个富有创意的点子的过程中,在种植培育番茄和制订竞买方案、营销策略时还吸收更多师生参加,很快,这个学校学生在自己学校里种植的番茄,不仅获得了“幸福蕃茄”的美名,而且居然在全台湾都小有名气。学校以学生为主的营销人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将“幸福番茄”卖到了“总统府”“市议会”等地方,年产值也从一开始的几万很快发展到了几十万新台币。
一般地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以独特方式对社会现象、精神现象等进行超越性的理性加工,从而揭示和预见其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科学探索活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应用对策创新、社会技术创新等,其中理论创新具有基础地位和先导作用,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本质要求。”[1]以此来看,教育的创新,就是要对教育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具有积极探索性的实践,以便很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对于负责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独立学院来说,其教育本质及其规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努力培养掌握一定应用技术的专业人才。怎样才能很好地实现这个教育目标和完成这个培养任务?简单而直接的回答是,需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他们掌握相关的专门技术,但是更主要的是要教育培养他们真正具有“创意”“创新”和“创业”的实践意识和实际能力。台湾远东科技大学有关“幸福番茄”的例子,从提出具体问题、讨论可行方案到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将“创意”“创新”和“创业”三个环节很好地紧密联系了起来,而且把学生这方面的实践意识与能力教育培养也整合了起来,客观上很好地解决了很多学校人才教育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谈创意的时候,基本不联系实际的创新,更不可能联系到创业;或者谈创新时,只说相关概念和讲道理,基本不涉及创意项目和创业可能;或者是谈创业的时候,就是一套就业指导的纸上方案或相关信息发布等,根本没有具体的“创意”“创新”作为有力支撑。即相互之间没有很好的内在关联,甚至基本脱节,因此其教育培养人才的效果就难免不如人意。
将“创意”“创新”和“创业”看成是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其实就是强调高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正确教育观和人才观。这个正确的教育观与人才观的核心,就是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起来,将打通创意点子、创新做法与创业可能的相关路径贯通。这种做法,坚持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应该将学校环节和社会乃至企业环节实现很好对接的理念,突出了对相关人才进行全方位综合培养的特点。在坚持将“三创”融为一体的教育培养中,尽管学生学到的还是很简单的知识和很一般的能力,但是具有学以致用的属性,能够帮助他们毕业以后很好地融入社会并能比较快捷而成功地从事并胜任相关专业工作。
二、“三创”理念及实践与独立学院转型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2]怎样实现独立学院的成功转型?需要转变的观念和需要做好的工作非常多,其中积极倡导“创意”“创新”和“创业”的“三创”理念及其实践是行之有效的。
也许是目前中国大学的很多产业人才培养还不够理想,也许是目前很多中国企业还没有很好地参与到相关高校的人才培养进程中来,因此,现在国内很多行业对大学生和研究生走上工作岗位的情况总体评价不是很好。究其原因,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当下教育界与产业界在理念更新、知识更新和技术更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脱节现象。造成这个现象的根子,既有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不到位,也有相关企业和业界单位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不到位。因此,对于高校来说,首先需要积极调动自己的主体能动性。所谓积极调动自身的主体能动性,就是需要主动邀请相关企业或业界努力参与到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及过程中来,要改变教育观念和方法,积极探索培养更加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专业人才。现在中国大陆在建设的各种孵化器,虽然自有其一些独特而难以替代的功能,但是其与将“创意”“创新”、“创业”结合起来的“三创”理念及其实践相比,其实有比较多的近似之处。这就是说,如果一个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非常注意将“创意”“创新”、“创业”结合起来的“三创”理念及其实践,其实也具有将毕业生———尤其是需要进行创业毕业生通常需要借助于孵化器来从事的创新性创业,提前置入学校专业教育与技术培养的进程中,从而可以明显缩短毕业生走上社会后进行创新、创业的进程,使得他们能够更早、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和聪明才智。
众所周知,很多在高校扩招阶段应运而生的独立学院,大多是原先母体学校主要院系主要专业的缩略版,其中真正属于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只占很小的部分。根据国家教育改革所提出的转型要求,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都必须有根本性的转变,即必须加强其应用技术性和生产实践性。这种关于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其实并不是完全具有原创性的全面创新,但是其对于原本并不重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来说,还是非常重要而根本的。这也就是说,将“创意”“创新”、“创业”结合起来的“三创”理念及其实践,显然对于很多独立学院全面深入的转型来说应该是有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的。目前,国内有部分独立学院非常注重将企业元素乃至生产设备引入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很多学校则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展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小范围、小规模创业。尤其是后者,其实就是将“创意”“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创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三创”理念及实践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
一般说到高校的创新,往往更多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专家认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指高校有目的、有意识地依靠自身的科技力量和借助外部环境的支持,准确识别和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有效应对科技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创性地进行研究开发,并把研究开发成果成功实现转化及产业化的能力。它是高校科技创新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高校科技创新结构优化与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是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正是因为对于高校创新理解自觉不自觉地窄化,往往导致高校的创新在统计数据方面似乎很热闹,但是真正付诸实践的情况并不理想。正如这位专家指出的那样:“由于受到体制、机制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在论文发表、成果鉴定之后便束之高阁,知识形态的生产力难以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其直接体现就是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不高,从而导致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在源头上就被扼杀,出现了能够最终进行产业化的科技创新成果极度匮乏的局面。”[3]而这种情况对于以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独立学院来说,更是很大的问题。于是,积极倡导“创意”“创新”和“创业”的“三创”理念及其实践,对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经济社会目前正在进行更为深广的转型升级,特别需要两类人才:第一类是掌握世界科学前沿知识的创新研究人才,担负着国家高端和高新技术的创新发展;第二类是掌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种应用技术的人才,担负着从事经济产品生产和营销等一线技术工作。这两类人才其实是互相配合的。如果没有高端的创新人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就难以有所突破;但如果没有一线应用技术人才的基础,那么科学技术进步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效果就会大受影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其实就是要努力解决一线应用技术人才大面积、高质量的培养问题。需要强调的是,高等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中等应用技术人才(主要通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部分大专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来培养)的培养是具有非常明显的分层性质及不同要求的。对于所谓高等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来说,一般都是本科层次的院校,其中可以包括部分专业特色很好、培养质量较高的专科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应用技术人才,除了可以在生产实践层面或经营推广方面将比较高端的创意技术很好地付诸实施外,也可以并且应该在不少应用技术生产领域进行属于自己的发明创造,即在努力解决高端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在某些方面或某个技术节点上提出自己可能很好的技术要求和改进措施,甚至提出更为优化的创意设计、生产工艺及具体流程。这并不是“大众创业”的关键所在,但是“万众创新”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积极倡导的“创意”“创新”和“创业”,不仅强调“三创”结合,而且将“创意”而不是“创新”放在第一位,因为这里的所谓“创意”,对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来说,首先强调的就是“想得到”;而所谓的“创新”则是首先强调“做得到”,即将创意落到实处,变成实际可见的产品。也就是说,本文将“创意”与“创新”进行的如此排序,强调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至少在事理逻辑层面来说更具有先在性。而本文所谓的“创业”,考虑到是指学生还在学校阶段的,所以比较强调的是能够实现产品的推广或销售。所以本文沿用台湾远东科技大学 “创业”这个词汇的内涵,特别强调这样的应用技术人才教育确实不仅在“创意”“创新”得到很好的培养,也为今后的创业进行了很好的实践锻炼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积极倡导的“创意”“创新”和“创业”三结合的“三创”理念及实践,就是要求在教育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坚持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技能实践的结合,坚持学校教学内容传授和企业生产经营锻炼的结合,坚持“创意”观念、“创新”能力、“创业”锻炼的结合,这对当下中国很多独立学院来说,应该是其更好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做好的探索性实践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张晓敏.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本质及规律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2]见国发〔2014〕19号文.
理念转型 篇8
都说传统媒体的编辑要转型为产品经理,都说互联网思维要靠产品意识,都说“产品经理”的帽子戴了,就不用再担心岗位不牢靠。
那么,传媒人该如何转型做一个顶级的媒体产品经理?
我们来听听方正电子新媒体产品总监徐峰的回答。
媒体产品经理:是融合转型的刚需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报纸、电视等专属媒介建立了壁垒,更多的关注在内容,而非整体的产品体验。而如今互联网是一个无边界网络,无处不在的信息入口和产品,颠覆了传统媒体价值附着的基础。本质上说,传统媒体的式微,源自入口的多元化和产品的衰落,用户不会因为垄断渠道而留存,只会为全面而优质的产品体验买单。因此,有竞争力的新媒体产品背后的那个产品经理,必然是媒体融合转型的刚需。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内容价值日益凸显,国内外的科技巨头公司都在疯狂发力媒体业务。今年3月25日,Facebook进军移动新闻门户;6月9日,苹果发布“Apple News”App,这将是一个拥有海量新闻内容的新闻客户端;6月19日,Buzz Feed发布Buzz Feed News App,为手机用户推送每日重大新闻,并且更注重信息的严肃和深度;6月22日,谷歌启动“新闻实验室”(News Lab),旨在帮助新闻工作者更好地通过程序、数据和其他资源提升报道水平。
以及国内科技巨头的动向:小米等入股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新媒体项目界面;京东收购社交阅读应用“拇指阅读”;阿里入股第一财经全媒体;腾讯推出快豹,主打互动式阅读……国内外众多网络巨头和科技公司都在发力媒体行业,争夺内容市场。
由此可见,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媒体越来越成为社会构成的必然要素,媒体产品也必然成为用户消费的必需品。
媒体融合不论是靠内容、渠道、平台、经营以及管理进行深度融合,还是靠话语权、舆论场体现主流媒体价值,其本质是重构与用户的连接,而产品是这个连接器,即,产品即媒介。因此,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在探讨“如何重新‘抢’回用户”,那么,这个问号的背后是什么?必然是靠有竞争力的新媒体产品。
从一个段子说起产品经理的那些事儿
乔布斯曾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坦率地讲,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乔布斯那样,想改变世界,也改变了世界。
乔布斯这句改变世界的话,背后靠的是什么?答案是,还是产品,而产品靠什么改变?产品经理。
网络上曾经流传的一个段子,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
天气冷了,想在家里请客吃火锅,制作教程如下:请四个人。给第一个人打电话:顺路买点蔬菜来,就差蔬菜了。给第二个人打电话:顺路去买点羊肉,就差肉了。给第三个人打电话:顺路买点冻豆腐各种丸啥的,就差这个了。给第四个人打电话:顺路在楼下超市拎几瓶酒和火锅底料上来,就差酒了。
放下电话去厨房把电饭锅里倒上水,然后等着就行了……
其实,这个段子背后体现的是一个人整合资源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产品经理的角色作用有所启发,从idea到策划、组织、协调、执行,最后把事做成。借用阿里公司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可以为过程鼓掌,但是我们为结果买单。
在这里我们可以切身的感受到,作为一名产品经理,他是一个产品的设计者、建造者、运营者,但最重要的还是“最终把事情做成”。因为互联网产品跟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有很大的区别,它是线性的发展过程,产品经理会是这个产品的第一个用户,他对这个产品的理解甚至比了解自己还要清楚。
根据新媒体产品模式界定媒体产品经理职责
媒体产品经理,要以内容、关系与服务为抓手,通过新媒体产品的打造和运营,重新构建与用户的持久而有效的连接,重塑媒体平台化生态。改变以往传统媒体单项流程式新闻产品的作业模式,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媒体产品体系,形成“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持续优化”的新媒体产品发展模式。
媒体产品经理的职责主要是五个板块,市场及用户研究、产品规划及设计、开发及项目管理、产品运营、市场推广,整个开发流程,要遵循互联网的发展规则,根据用户需求和市场反馈,以创新和优化,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与持续更新。
另外,媒体产品经理的职责还包括围绕用户进行全流程的互联网产品责任界定,也就是所谓的一个好汉三个帮,对于产品团队,一个产品经理需要“五个帮”,即设计、研发、测试、运营、项目经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产品经理团队其实是一个团队化的动态策略,是对于最终结果的一个责任确定。
关于需求也要针锋相对
人们实现任何需求都是有成本,时间、金钱、体力、精力等。如果一件事情在现有解决方案下需要人们消耗很大成本才能搞定,那就说明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需求。宽带费、加汽油、手机话费、钻戒、转户口、跑建材市场选装修材料、排队买火车票……这么多麻烦事儿都没能阻挡消费者毅然决然的脚步,这背后不就是隐藏着巨大的需求吗?
在辨别需求和解决方案时,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追问一下需求背后的问题。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我要吃饭”是需求吗?这当然不是需求,而是一个解决办法,其背后的需求是“我饿了”,所以,“我饿了”可能才是真实的需求。
真需求、伪需求、强需求、弱需求,一旦掉入陷阱,就会浪费时间、精力、金钱等大量的成本。由于对于用户的需求还掺杂了太多与产品无关的东西,所以对于真伪需求的分析辨别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其中的基础是对于业务和流程真实有效的分析以后,才有可能达到对真实需求的甄别。
倾听用户,还是盲从用户?经过实践验证,用户在短时间内的需求可能不会成为一种长期需求或者动态趋势,对于用户的需求需要实时的监测和分析。
像上帝那样了解人性然后变成小白的能力
腾讯的张小龙曾这样解读产品经理,“产品经理应该像上帝那样了解人性”。借用张小龙的话说,你要了解人们的欲望,然后通过你的产品去满足,并且他们使用的过程是按照你的预期来的。你知道他们会怎样自己去演化,然后你就在旁边看热闹就行了。
乔布斯也曾有过类似的观点:我们要让用户保持饥饿,让他们保持愚蠢。这句话演绎出的意思其实是,做产品是要有信心把握住用户需求,如果没有办法控制用户每一步所走的方向,那你就控制不住这个产品,这个产品就已经在失控之中了。
所以,张小龙给产品经理的建议是,作为产品经理,一方面自身要保持饥渴,保持一个觉得自己很无知的状态,但对我们的用户来说,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知道他们的饥渴在哪里。第二点,我们要满足他们的“贪嗔痴”,也就是佛教所说人的本性,我们要洞察这一点,因为我们的产品对用户产生黏性,就是让用户对你的产品产生贪,产生嗔,产生痴。
像工匠那样较真然后专注简单的情怀
产品意识是工匠精神的体验,同时也是商业模式的开始。
媒体产品经理,除了要对媒体行业怀有由衷的热情和情怀,还要有对产品执着和较真,就像工匠一样,怀着对媒体产品的热情和工匠精神,对产品精益求精。这也是媒体产品经理该有的自我修养,热爱媒体产品、工匠精神、沟通协调、学习能力、商业敏感、非授权领导力、产品管理力。
理念转型 篇9
社会是由不同的要素、方面、部分或领域构成的。社会就是在各个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下实现运行与变迁。各个成分在变化发展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关系协调、和谐就能促进社会整体的良性运行与发展;反之, 则会给社会整体的运行与发展造成障碍。社会转型是指某一社会类型通过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发展, 在主客观上积累了一定值的变革条件, 走向另一类型的过程。法律利益问题, 特别是利益矛盾和冲突问题是文明社会的制度焦点, 是人类设立制度的原点。有了利益矛盾和冲突, 人类社会就有了协调这种矛盾冲突的客观需要, 社会随之建立起新的利益分配机制或新的社会制度规范。“必须对各种利益冲突加以平衡从而不致使人类社会在无谓的利益纷争中毁灭, 失去继续发展的可能。”
二、西方各国社会保障立法及其演变
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社会保障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的《济贫法》。十六七世纪英国早期的圈地运动将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驱向了城市, 成为城市贫民和流浪者, 成为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因素。1843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新济贫法》, 将保障公民的生存权作为社会的基本义务, 相对于旧《济贫法》来讲是一大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英国社会保障发展最快时期, 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将英国推向了世界福利国家之巅, 但过高的福利标准和广泛的保障项目使福利国家不堪重负, 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加大了英国对社会保障改革的步伐。
美国政府认为在20世纪30年代没有比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更能很好地解决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了。与欧洲大陆不同, 美国社会保障的政治基础是有限政府与自由主义, 经济基础是当时的经济大萧条和凯恩斯主义的盛行, 其价值观强调自由民主。美国人认为, 社会保障中, 帮助者没有权利将自己信仰的东西强加于受助者, 美国社会的价值观是基督教慈善家价值观、民主平等和个人主义。它极其信奉市场经济制度, 在社会保障的规则制定上也极大地依赖市场的作用, 政府对社会保障的干预程度较低。比起欧洲的福利国家, 美国无论是社会援助计划, 还是社会保障给付都控制在低水平上。
社会保障是为了解决工业化以来现代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对策性措施。由工业化国家的社会保障历史的变迁可以看出: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结构转型的一些因素, 像工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城市化等, 直接导致了传统保障制度的更替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亦与这些因素密不可分, 但社会保障对社会结构的变动的作用绝非是被动的。工业化、市场化与城市化固然导致社会保障的产生, 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也推动了社会转型。因此, 从历史的角度看, 无论哪一个国家, 哪种制度, 社会上总是存在老、弱、病、失业、灾害等需要救助的人, 各国政府都把社会保障制度视为稳定社会的“安全网”、“减震器”。大量事实证明, 经济性的贫困是导致社会动荡、反政府行为的重要因素。现代世界各国都把社会保障看做直接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法律制度。所以, 缩小贫富差距, 使社会中生活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证是目前社会转型成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 依我国现阶段特有的社会转型现状, 确定适宜的社会保障立法理念, 无论对制度本身, 还是对社会进步都有积极的意义。
三、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的立法理念
理念即思想与信念。法理念对于主体和现实都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性质;法理念是法或法系的精神企求与信仰, 体现着人类在法上的要求与愿望, 是法思想与法行为的终极关怀方向与基本评价标准。法理念是相关主体赋予法的, 是相关主体内心确立并确信的, 是人们关于法的崇高希望、精神支柱和信念依托。法理念的具体内容有:确认与规制的利益理念、协调与均衡的正义理念、自由与平等的人权理念等。社会保障法的理念是社会保障法或社会保障法体系的精神企求与信仰, 体现着相关主体在社会保障法上的要求与愿望, 是社会保障法思想与行为的持久关怀与基本评判标准。
社会保障的立法理念从最初制度的产生到制度的不断完善, 其间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变迁过程, 从王权的恩赐到国家政府的义务, 其发展彰显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权的发展。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舶来品。因而,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了一般制度的共性即保障生存。然而,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人权内容注入了丰富的内涵, 起源于西方社会的保障制度随之也发生了变化, 其内涵也有了相应发展, 将社会成员的发展权也注入社会保障的理念之中。我们在讨论我国转型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时, 应当避免陷入认识的误区和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政策取向。如借鉴国外经验不等于与国际接轨, 利用民间力量和市场机制不等于政府可以走私有化路线, 维护经济发展不等于只服从于经济增长, 强调个人责任不等于政府可以推脱自己的责任。因此, 稳妥而又有效的选择将是在根植现实国情的基础上走理性而又中和的道路, 使社会保障成为全体国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并在维护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与和谐发展中实现自己的持续发展。因此, 本文提出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立法理念应包含以下内容:生存—发展—可持续发展。
首先, 社会成员的生存是立法的基本定位。生存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因不能维持最低生活而从国家和社会获得救助, 是生存权的体现。公民因贫困而得到国家救助, 可以看做是国家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公民是国家法律规定的纳税主体, 此为公民的无偿性义务, 而获得保障权也可以看做是这一义务的相应权利。生存权重新规范了个人与国家、社会弱者与强者、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开启了具有连带特征的人权新时代。综观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立法, 其社会保障的水平都经历了从低到高的过程, 各国的保障水平都以最低生活为保障起点, 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福利国家对社会保障反思的结果。国家所能提供的社会保障的限度是当一个人能依靠自己来供养本人及他的家庭时, 国家保护就应当终止;在日本, 一个人如果不是对社会有所贡献, 就只能从社会得到最低的必需品, 只有老年人和残废人才能在经济上依靠国家生活。生存权在我国社会保障中的具体体现就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了公民的基本的权利。
其次, 发展权是公民社会保障权利内涵的自然演进。发展权是一项人权, 没有发展生存就不能持续, 所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必然与生存权、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相联系, 就是与发展权相联系。发展权是1970年在斯特拉斯堡人权国际会议上提出的。整个20世纪70年代是发展权的形成时期、80年代是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具体而言, 发展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存五方面的内容。生存发展权是指有生命的自然人都有生存下去并不断发展自己的肉体和精神组织的权利, 以及各国和各民族拥有在自己生存时空范围内发展本国和民族生存能力并提高生存质量的发展权利, 是生存权发展进程必然演化出的一种权利。发展权主要是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范围的扩大和标准的相对提高即将被救助人的能力发展作为参考因素, 如就业培训、扶贫开发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特别强调了对公民就业培训保障项目的发展, 在各项保障项目资金标准的设计上都考虑到被保障人群的发展需要。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保障标准的着眼点是维持生活的费用。当然, 社会转型期我国还面临着许多困难, 国家经济实力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因素, 因此, 在我国还不可能一下子在全国范围展开, 只能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规定在法律中, 具体的实施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情况而定。
最后,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保障各项制度设计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中国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它是一种以自然界的持续发展为基础, 以经济持续发展为任务, 以社会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发展观。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构成要求, 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既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但更主要的是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范畴。国际经验表明, 没有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 也就没有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从法律角度而言, 可持续发展不是一项权利, 仅仅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提出的一种新的人类社会发展方式, 也是新的立法思路, 是对传统立法中效率与公平基本价值取向的超越, 是一种新的诠释, 也是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契合点。之所以将社会保障立法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 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多年的社会保障实践给了我们许多的启发。70年代后的经济萧条使人们考虑到, 社会保障制度项目的增加和保障范围的扩大使得保障机构管理费用大增, 导致了基金使用效率的逐步下降, 企业负担加重, 经济发展缓慢。所以, 笔者认为社会保障立法应当考虑到制度的可持续性, 将制度与国情结合。正如前西德总理艾哈德指出的:“在现代工业化国家, 尽管经济政策很对头, 但还需要采取社会政策去补充。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说, 每一样有效的社会福利措施都必须建立在适当的、不断增长的国民收入基础上, 社会政策绝不能损害国民经济的生产率, 即使间接地有所损害也不能与市场经济制度的原则背道而驰。”在我国, 面临社会转轨的长期性, 国家“未富先老”的现状, 就更增加了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可持续实施性要求。
参考文献
[1]朱兴文.论社会转型法律创新[J].吉首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3, (4) :87-88.
[2]吴施南.社会稳定学论要[J].延边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6, (4) :112-113.
[3]路德维希·艾哈德[德].亲自竞争的繁荣[M].北京:商务出版社, 1994:72-78.
理念转型 篇10
一、成人教育概括
成人教育主要指全日制以外的通过业务、脱产或者是半脱产的方式对成人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模式。成人教育针对的人群主要是指成年人,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学习能力、理解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表达和应用能力均比较高,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他们又能够通过自身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从另一个高度去理解问题。另外,从心理学的方面来说,成人心智较成熟,基本具备独立完成和控制自身行为举止的能力,不但具有丰富的学习经验,而且具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成人教育一般强调学习的主动性; 从教育内容方面来说,成人教育的主要教育内容是与个人的生活、工作、文化等内容息息相关的知识,教育形式一般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等,学习形式一般分为脱产和半脱产、夜大以及联合办学等形式。
终身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终身教育在时间方面突破了学习期限和工作界限,同时也没有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之间的限制。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终身教育的发展要与成人教育紧密联系,二者共同发展促进社会文化发展和世界和平发展,从根本上规定人才特征,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模式,确立人才培养措施,提高成人教育培养质量。
二、终身教育理念下我国成人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在长期的发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成人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积极对成人教育进行转型改革发展,完善终身教育理念下成人教育体系的发展,促进成人教育质量的提高。
( 一) 目标定位不准确
成人教育发展之初是为了弥补“文革”时期广大考生错失高等教育机会而成立的成人教育,从此成人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年的发展下,成人教育为普通高等教育做了较大的补充,增加社会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拓展高等教育渠道。但是这种成人教育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招生等方面均是依据高等教育实施,主要培养的是学科型人才,一般仅仅通过成人教育获得“学历文凭”,所以其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很少考虑受教育者的特殊性,一般在学习目标的设定方面不够充分,并不能充分体现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在一定意义上背离了成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不利于成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 二) 办学形式比较单一
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教育资源比较少,在高等教育没有扩招的时候,一般把成人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延伸,这种教育观念导致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长期以来主要以专科层次教育为主,但是实际上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在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成人教育也必须进行全面的提升,以便能够实行社会人才竞争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实现人才的人生价值观,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必须促进成人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吸取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模式,不能仅仅依靠一种办学模式实施发展,否则会限制社会人才的进一步发展,也不能使成人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多层次、多规格教育。所以要在大力发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同时,稳步发展其他形式的教育类型,重视老年教育和城乡教育。
( 三) 人才培养方式死板
我国的成人教育由于受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方面墨守成规,缺乏灵活性,导致成人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方面较死板。另外,从社会的发展变化方面来说,社会是不断变化的,那么学生的特点、社会的需求等均在不停地变化,成人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也要发生一些改变,但是目前我国成人教育的培养方案仍然是按照过去的方案进行培养,以考试决定学习成绩的好坏。千篇一律的培养方式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化发展和人才对工作的需求,同时也没有按照成人学习者的个人发展特点和现状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限制了人才的发展,不利于成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 四) 评价方法落后
成人教育的评价体系一般是按照传统教育模式中的考核方法进行考核,一般仅仅依据考分决定学习效果,把应试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这种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也不能体现成人学习特点,反而会削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高校扩招导致成人教育在生源质量方面越来越低,考生的质量参差不齐,在对考生进行评价时落后、单一的评价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成人教育的评价、考核需求,不利于人才的发展和成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 五) 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教学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之源,但是成人教育的质量却存在很多问题。目前,在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管理不规范、不科学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成人教育实施者并没有抓住学习者的特点进行专业的设置和课程的开设,特别是近几年由于生源的缺乏,成人教育学校可能在自身教育管理方面有所放松,对于一些出勤率低的专业没有按照学生手册进行严格的管理,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学生会因为管理不严而对学习产生懈怠,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长此以往导致学习反馈出现较大问题,很多学生毕业以后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等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这种情况容易导致成人教育质量下降,使成人教育难以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 六) 成人教育中缺乏诚信
成人教育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往往过于重视管理,而忽略了教育本身的目的,导致出现“重结果,轻过程”的教育局面。近几年,成人教育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的实现,忽略了教育质量的提高,甚至出现严重的诚信问题,不利于成人教育在社会上威信的建立,动摇了成人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导致社会上很多企业不承认成人教育的学历。成人教育中诚信的缺乏一般表现在考风差、论文代写及作业抄袭等方面,这些恶劣的行为对成人教育存在较大的不利影响。
三、终身教育理念下成人教育转型措施
成人教育从定位和功能方面来看,其发展存在较多方面的问题,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一切均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中,特别是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缩短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全球化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也发生较大的转变,教育模式也必须实施必要的转型发展,成人教育要树立终身教育理念,不断完善自身发展,重视人才质量的培养,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培养综合素质水平高的人才,提高成人教育质量。
( 一) 拓展教育渠道
成人教育的模式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一种国家和企业联合办学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是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一般比较贴合企业知识、文化诉求。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成人教育的发展,也认识到成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公民素质的提高。国家开始鼓励终身教育,提出全民终身教育的理念。我国成人教育发展比较晚,同时也正因为这点,我国的成人教育能够吸取西方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的经验。我国成人教育能够直接吸取西方国家经验,拓展教育渠道,鼓励联合办学,避免单一教学模式对成人教育发展的限制。这里的联合办学方式比较多,包含国家、企业、社会团体等实施的联合办学模式,使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从国家包办发展为社会各阶层普遍参与的教育模式,突破我国成人教育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力鼓励合作教学,促进我国成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使成人教育从城市走向乡村、从校内走向校外,全面实现全民终身教育,从社会各个层级实施拓展,首先使成人教育从简单的学生阶层向工人阶层、农民阶层拓展,然后进行其他产业的延伸和拓展,促进成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 二) 优化成人教育的课程体系
在终身教育理念下,教育思想的实现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这种形式的实现首先要改革成人教育中课程体系的建立和教学内容的实施方式,比如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要注意增强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在课程设置方面要面向市场进行专业设置,要与当地、当时的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也就是当时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成人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设置什么样的专业,以便能够改变专业设置与实际发展脱节的局面,使成人教育发展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注意成人教育与全日制教育的区别,根据成人教育学生的特点设置具有个性化和实用性的课程,对于课程内容陈旧的部分要积极地进行改进和创新发展,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
现阶段,我国很多成人教育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积极的调整,优化课程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较大的发展,也促进了成人教育的发展。比如,上海一家成人教育学校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合作办学,开设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进行设计人才的培养,针对艺术类人才进行积极的人才培养,在开设过程中对公共课进行教学改革,分学时、学分进行教育,在教学改革之前这些是由教师进行面授; 教学改革以后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课程教学,制作网络课件,这样学生每周上网点击课件学习,学生能够一个月参加一次面授,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解答疑问,并对课程重点、难点深入分析,同时在课堂上开设学习交流区,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另外,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利用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能够为理论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提供学习空间。
( 三) 使成人教育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1. 制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成人教育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般是根据行业变动、职业结构的调整、文化变革以及区域性发展针对不同的组织、个体的不同需求实施的不同类型和教育模式的一种教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实践性、理论性及文化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可以设立学历、技能双证书制度,进行多形态教学内容设置。依据社会不同需求,开展多种类型实践性教材和文化课程,应用多种教育模式实施发展,比如专家讲座、视频教学、专题活动等形式,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打造品牌专业,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评价体系和监管制度,做到在管理的过程中分类推进。因地制宜的教育方式能够保障成人教育灵活性、全面性发展。
2. 建立多元的教育形态
成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弥补高等教育的不平衡发展,所以说成人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结构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发展,市场产生了对新技能、新文化、新知识的多元化发展需求。成人教育为满足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实施各种不同的文化教育模式。成人教育在全面合理开发方面充分提高了人才的知识水平和技能需求,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水平。
(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理念转型 篇11
关键词:转型提升 创新理念
近年来,莱钢的跨越式发展和产能扩张给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干部素质亟需提高,学历教育又面临萎缩。莱钢党校紧紧围绕莱钢战略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训理念,加强队伍建设,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干部成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组织创新,打造“钢班子、铁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党校发展的根本大计。通过实施人才培养“3+2”方案,即《党校领导班子领导力提升方案》、《党校中层干部领导力提升方案》和《党校员工思想素质提升方案》、《党校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方案》、《党校员工业务能力提升方案》等五个方案进行完善落实。实施“三个三”工程,即“三师”:工程师、策划师、培训师; “三名”:名师、名嘴、名人; “三家”:理论宣讲家、技术专家、社会活动家。倡导“精心工作、精准做事、精细管理”;树立 “热情、淳厚、忠诚、宽容、博学、严谨、勤奋、高效”的十六字形象。
二、教学内容创新,促进干部能力提升
在实施“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布局下,结合莱钢实际不断丰富完善。开展各项教育和培训资源的开发活动,策划实施以“三问”为主线的系列工作,即:干部职工已经有了什么?他们还缺什么?我们能给与他们什么?围绕着这“三问”,主动高效地开展一系列集中和分散的、大团队和小团队的、集中和日常的、有形和无形的需求调研工作,不断改进教学内容。
一是将前沿的管理理论增设为教学专题。如六西格玛管理、卓越绩效管理、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等管理理论以概述方式向学员进行介绍;二是增加外请客座教授、技术专家和教授到校讲课的次数。三是将學习型党组织建设系列培训及时进课堂:哲学管理、划清 “四个重大界限”等十余个专题自去年下半年陆续进入教学模块。“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引领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动摇,”是一种多视角和多层次的立体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政治使命和岗位责任教育,党的纪律和思想道德以及领导伦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三、科研创新,提高教学的“含金量”
建立《培训项目开发推进体系》,不断开拓新的培训项目。近年来,先后有55个培训开发项目列入推进计划,其中包括卓越绩效管理、哲学管理、六西格玛管理、问题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技术创新方法暨TRIZ理论、西门子S7-300/400PLC、液压故障诊断与维护、QES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管理、平衡计分卡应用、Inventor三维CAD设计等28个重点推进项目,ERP、循环经济等4个一般推进项目,PhotoShop图像处理、精益生产、5S现场管理等23个策划推进项目,成功实施培训的新项目有就有22个。
以培训项目开发为载体推动了党校科研转型,实施了“问题正演化管理”,将培训课题开发分为“四部曲” 即:视问题为资源,将资源变课题,把课题变成果,使成果进课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之哲学管理课题的培训开发实施,按照“四部曲”一路走过来,成效显著,已培训近700人。山东省委党校中青班学员到莱钢进行了哲学管理现场教学,听取了我们的汇报后,省委党校衣芳副校长给予了高度评价:理论落地是很难的,特别是哲学理论,但是在莱钢落地了!
四、教学方式创新,增强了课堂讲授的吸引力
近年来,致力于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和改革,紧紧围绕企业团队及其员工的实际的、显性的和非显性的需要,在“拉近、落地、指导性、启发性”十个字上下功夫。坚持开放办学,推进参观解剖标杆式教学、研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聘请内外部客座教授、专家们来校举办讲坛,每个班均开展论坛活动,开展多个专题调研活动,编印《学员成果集》等举措,开拓了学员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受到学员欢迎。
根据受培单位的需求,特别在互动式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老师们认真设计互动环节,集体备课模拟实验,不断丰富完善,总结了“两讲一做互动教学法”。学员乐意听,争相发表看法,课堂气氛热烈,达到了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目的。
五、管理服务创新,为提升培训质量提供保障
在理念创新和转型提升中,为了保障绩效良好,我们实施了精细化化管理,总结了十大管理机制,特别是在培训的全流程管理上绩效比较明显。这十大机制是:标准机制、对号机制、检查机制、验收把管机制、程序化机制、信息机制、滚动计划机制、攻关激励机制、关心职工机制(温馨机制)、评价机制。
一是主动把握培训全流程的管控。在流程上把培训前的培训需求调研制度化、常态化;在培训过程中实行精细化管控,做到事事有标准,环环有检查,项项有验收,周周有评价的闭环控制;培训结束后,及时进行跟踪,通过学员座谈、课题跟踪等形式,提升培训后效应,获取有益信息,改进以后工作。
二是高度负责地做好培训项目开发验收工作。按照《培训开发项目验收管理办法及流程》的规定,每次验收前,规划科都按照项目验收的相关规定,与责任科室一起认真遴选验收专家,召开验收专家会议,明确验收标准,提出验收要求。整个验收过程中,验收专家能够认真听课,实事求是地评议,直言不讳地指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客观公正地做出验收结论,保证了培训项目开发的质量。
三是完善《学员管理办法》,施行班主任跟班听课、百分制考核、党校短期培训学员管理规定等制度。狠抓学员出勤率,实施每周一公布,并将每位学员的出勤和学习等综合情况,反馈至公司组织部门和学员所在单位,使主体班次和函授班次学员的到课率明显提高。
四是认真做好培训满意度测评。按照《党校培训、教学满意度测评管理办法及流程》的规定,由纪检督导室负责进行满意度测评工作,对教师、培训师的授课情况征求学员的意见和建议,让学员填写课堂随笔和测评表,每月汇总一次,依据满意度测评的结果,按比例对教师实行奖励,对提出的好的意见和建议学员进行奖励。
理念转型 篇12
关键词:体育教学模式,以人为本,教学观念
德国教育家费希特说过:“在这种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中, 学生们不管其天赋如何, 都无例外地热爱知识并愉快地学习, 激发学生对学习纯洁之情的途径, 那就是鼓励学生自发的活动, 并使这成为获得知识的基础, 从而让学生无论学习什么都通过他们自身的活动来学习。”大学生是人类社会最为活跃的人群, 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知识, 渴求自我发展。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大学生的需求, 构建新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与满足, 打破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枷锁, 寻求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到课程指导方式的变革的理论依据, 充分实现大学体育的价值与功能, 同时充分有效的利用高校教育资源, 提高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和效益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1“以人为本”体育教学观念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内涵, 强调要突出人的发展, 人是教育的中心, 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 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 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 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从体育教育的改革现实情况看, “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是教育制度改革的前提, 从遵循“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原则出发, 现在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制度改革中的俱乐部制改革正是这种体现, 其实, 这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 尊重大多数学生的最大利益和最佳终极标准, 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 从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这种终极思想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从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上来说, “以人为本”意味着要尊重学生, 把学生当成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等规范价值得以产生的价值源泉。具体地说, “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学生的特点或实际出发, 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要体现人性, 要考虑人情, 要尊重人权, 不能超越人的发展阶段, 不能忽视人的需要。”学生也是社会的人, 因此, 高校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要研究大学生之间的体育需求关系的规律, 并从这个规律出发, 再经过学校体育机构创建一切体育制度规范的终极目的推导出科学优良的体育制度和规范。从管理心理学上看, 以人为本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因为,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最基本需求为中心, 体现了广大学生的最基本的需求和最基本的心理愿望。
2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环节脱节
我们知道, 课程改革理念要先行, 要与时代发展同步, 要与世界接轨, 而且课程理念的变革必须引起课程实施全过程的变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体育教育观念传统, 特别在《新课标》实施以后课程观、教师观、学习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教育观念滞后,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不到很好的贯彻, 这种落后的教育己不适应新世纪的基础体育教育发展, 更不适应现代社会独生子女教育的需要;二是课程教学仍沿袭传统方法, 使得教师教学僵化, 学生学习机械、枯燥, 教与学不能互动, 而且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 使得学生不能发挥自主性、个性和创造性, 造成教与学的脱节;三是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不合理、不科学。一方面, 传统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 直接影响部分教师教学与改革的积极性, 不同程度地打击那些教师锐意改革的热情;另一方面, 学生成绩评定指标片面、不科学, 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个性得不到发挥。
3 新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应以人文本理念设计
3.1 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课程设计。
现代教育面对新的层出不穷的社会变革, 必然要把人的发展作为中心, 鼓励个性发展, 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社会实际来进行自我设计。将体育课程目标定位于增强学生体质, 重视体育能力的培养, 注重体育教学的教育作用, 在学校体育中既实现新的个别化目标, 在充分发挥个体的聪明才智中实现个体的最佳发展培养身心健康同时, 也注重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课程设计应以培养“完整的学生”, 追求“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 实现受教育者在身体、精神、情感、理智等方面的有机统一为目标, 强调参与体育过程中自律性、自立性和创造性, 力图要通过体育来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实现体育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
3.2 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需求的变化以及体育运动的日新月异, 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更加注重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性, 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个体身心特点、体育基础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设置一些学生喜爱和流行的娱乐性和实用性运动项目, 如乒乓球、羽毛球、街舞、健美操、体育舞蹈、轮滑、散打、跆拳道、攀岩、野外生存等项目, 学生在体育课上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 学习的热情提高了, 学习动机增强了, 进而运动技术、运动技能也会随之提高, 教学效果自然不错。实践部分, 满足学生多层次需求, 加大学生实践和运用运动技能的时间, 同时利用课外时间开放场馆。健康运动处方是重点;开设体育赛事、文化鉴赏的理论课程, 使学生获得观看、欣赏体育赛事的能力, 深层次的了解体育运动文化的内涵, 如奥林匹克文化、亚运会文化及我国全运会文化等。
3.3 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人本目标。
实现教学实践的人性化, 教学方法是其中的主要部分。教学方法的制定和落实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而我们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原则。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 改变过去那种一切全由体育教师包揽决定, 而学生或外人提出为什么时, 唯一的理由是“教学大纲上是这么定的”。体育教师没有自己的独特思想, 教学方法的制定也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3.4 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化。
大学体育课程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 这是体现学生为主体的重要内容。学生又是体育课程教学的主体, 评价必须确立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因此, 在评价主体问题上, 一定要把学生纳入评价主题体系, 同时与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学生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体, 他们可以直接感受到自身体育知识、能力、行为等的变化情况, 了解自己学习的动机、态度, 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具有可信度, 在课程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参照价值。学生主体评价一般采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 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手段。使学生学会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自我评定, 是培养学生自信心和终身学习能力、终身体育愿望的巨大动力, 使评价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活动, 使课程评价走向客观, 走向公正公平, 学生主体评价也是改革传统体育教育封闭评价方法、单向评价方法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理念转型】推荐阅读:
以产业转型促城区转型07-15
合时代:金融转型助推经济转型的着力点10-02
行业转型07-15
创新转型07-19
培育转型07-19
会计转型10-16
职能转型10-18
转型目标10-20
党报转型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