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洗胃

2025-01-29

急诊洗胃(共7篇)

急诊洗胃 篇1

洗胃是一项无论是综合性医院还是基层卫生院都应熟练掌握的急救技术。及时有效地洗胃是消除胃内毒物、减少毒物吸收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当前没有适用于儿童的洗胃机, 而小儿胃容量小、黏膜嫩, 采用洗胃机冲吸力大, 容易损伤患儿胃黏膜, 且易引起呕吐、窒息甚至胃破裂, 故对小儿一般不采取洗胃机洗胃[1]。临床上小儿洗胃通常采用注射器抽吸法, 此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 且不能达到彻底洗胃的目的, 尤其是口服食物后的中毒病人, 洗胃难度更大, 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 达不到尽早清除胃内毒物的目的, 影响抢救效果[2]。我科对2010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25例口服中毒且意识清楚的患儿在先行催吐后从口腔内置入口垫插入成人胃管采用重力洗胃法进行洗胃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口服中毒且需洗胃的患儿50例, 其中男31例, 女19例;年龄1岁~13岁, 其中1岁~3岁34例, 3岁~6岁12例, 6岁~13岁4例, 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为主;其中有机磷中毒15例, 除草剂中毒10例, 杀虫霜中毒8例, 误食成人药物7例, 误食洗涤剂6例, 误食被毒鼠强污染的食物2例, 其他中毒2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 两组均为意识清楚小儿, 且性别、年龄、毒物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对照组采用50 mL注射器及小儿胃管 (10号~12号) 经鼻腔插入洗胃法。观察组先对患儿行催吐后从口腔内置入口垫插入成人胃管 (16号~22号) 采用重力洗胃法进行洗胃。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①对照组患儿取头低臀高 (臀部垫高30°~40°) , 左侧卧位, 据不同年龄选择10号~12号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 首先用注射器抽出胃内容物, 然后注入洗胃液 (通常为生理盐水) , 再抽吸出来弃去, 反复抽吸, 直到清洁为止。②观察组患儿插管前用压舌板刺激咽后壁引发反射性呕吐, 反复多次使部分毒物及食物排出体外;准备好用物, 生理盐水500 mL (4瓶~6瓶) 、输液器1支、三通管1个、中心负压吸引装置1套, 其他用物同传统洗胃法;将盐水瓶连接输液器排尽空气挂于输液架上, 液面距床面的高度为60 cm~80 cm, 输液器连接三通管;再将患儿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固定好头部, 迅速从口腔内放入经口气管插管中固定气管导管专用的一次性牙垫并固定好, 再经口垫插入16号胃管, 证实在胃内后固定胃管将其外端连接到三通管上;调节三通阀, 打开负压吸引器, 压力为80 mmHg~100 mmHg (1 mmHg=0.133 kPa) [3], 吸出胃内容物;调节三通阀, 关闭连接负压吸引器的一端, 打开输液调节器, 利用重力的作用向胃内灌入洗胃液, 一般每次灌入量为同年龄胃容量的1/3[4], 通过瓶身刻度观察每次灌入量, 达到所需量即关闭调节器;再调节三通阀, 打开负压吸引器, 吸出灌洗液;如吸引不畅时, 可旋转胃管的位置和患儿的体位, 或临时用50 mL注射器接胃管进行抽吸;反复冲洗直至洗出液澄清无味为止。

1.2.2 评价方法

将两种洗胃方法在插管一次性成功率、堵管重插率、洗胃时间 (从确定胃管在胃内为起始时间至洗出液澄清无味为终止时间) 、不良反应 (包括呕吐、误吸、窒息、洗出血性液体、急性胃扩张、腹痛等) 合计发生率及护士是否明显感到疲劳 (感觉手痛、腰酸、背痛) 5个方面进行观察比较。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临床医师统计学助手V4.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3 讨论

患儿大多数为误食中毒, 胃内多有食物存留, 不易经胃管排出, 对于意识清楚的患儿, 在洗胃前先行催吐, 有研究证明催吐不仅可使部分毒物排出体外, 也能有效避免食物残渣堵塞胃管[5], 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洗胃是抢救中毒病人必不可少的急救措施, 而有效地将胃管插入胃内并进行妥善固定, 是确保洗胃过程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环节[6]。儿童食管较细、咽腔狭窄, 选择粗细适宜的胃管可缩短洗胃时间。传统洗胃选用10号~12号胃管从鼻腔插入进行洗胃, 但因胃管细易盘曲在口腔造成插管困难, 另外食物残渣易堵塞胃管而不得不拔管重插, 不仅影响了洗胃的顺利进行, 又因再次插管给患儿带来痛苦。通过研究, 1岁以上的小儿食管完全可容纳16号~22号的成人胃管[4]。成人胃管相对较粗, 经口插入时可在直视下通过咽喉部, 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 洗胃过程中即使有较大的食物残渣也能通过, 堵管率低, 液体流速快, 可提高洗胃速度, 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从口腔内放入经口气管插管中固定气管导管专用的一次性牙垫进行固定胃管, 可有效防止胃管脱落或被咬瘪使洗胃顺利进行, 整个洗胃过程无需配合使用压舌板和舌钳, 洗胃时间缩短[7]。洗胃液的用量对洗胃的效果有直接影响, 液体量过少达不到全面洗胃的目的;液体量过多容易造成急性胃扩张, 并促使毒物通过幽门进入肠道, 加重吸收。传统洗胃时用注射器反复抽吸每次进液量少, 不仅达不到彻底洗胃的目的, 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多次抽吸容易感觉手痛, 又会增加感染机会。用三通管连接一次性吊瓶与胃管利用重力的作用使液体自行灌入胃内, 可以通过吊瓶上的刻度准确地掌握灌入液量, 护士操作起来简单易行, 又不会感觉手痛、腰痛和背痛。每次灌入量为同年龄胃容量的1/3, 避免了每次进液量过少造成洗胃不全面, 又不会因进入的液体量过多而造成急性胃扩张、液体反流而引起恶心、呕吐或窒息。

传统方法进行洗胃时需用注射器抽出胃内容物, 不仅费时费力, 还容易造成污染。应用低压吸引器洗胃, 可明显缩短洗胃时间, 对胃黏膜几乎没有损伤, 且残留液少;从观察中可以看出采用重力洗胃法进行洗胃可明显减少胃出血、腹痛等不良反应;另外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患儿害怕的大注射器, 患儿配合较好[8], 护士工作量及疲劳感明显减轻。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急诊洗胃最佳方法, 提高小儿洗胃的速度和清洁度, 加快毒物排出, 减少不良反应, 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士工作效率。[方法]将50例急性口服中毒、意识清楚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 (25例) 与观察组 (25例) ,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洗胃, 观察组对患儿先行催吐后从口腔内置入口垫插入成人胃管采用重力洗胃法进行洗胃。[结果]观察组胃管堵塞率、洗胃时间、不良反应合计及护士疲劳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 , 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 (P<0.01) 。[结论]重力洗胃法用于小儿急诊洗胃能明显提高洗胃的速度,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 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重力洗胃法,小儿,洗胃

参考文献

[1]洪江澜.谈小儿洗胃[J].中华临床新医学, 2005, 5 (5) :468-469.

[2]王香, 杨兴华.饱餐服毒患者改良洗胃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1) :53-54.

[3]王晓军.小儿洗胃改良法[J].护理研究, 2001, 15 (3) :152.

[4]徐晓燕.小儿洗胃方法的改进[J].护士进修杂志, 2004, 19 (3) :283-284.

[5]董晓菁.急性中毒患儿洗胃法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01, 16 (8) :489-490.

[6]Hnitmiller RF.Impact of gastrie tube diameter on upper mediastinalanatomy after transhiale sophagectomy[J].Disesophagus, 2001, 13 (4) :74-79.

[7]李蔓玲.急诊洗胃过程中牙垫固定洗胃管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 2006, 21 (17) :24.

[8]张霞.小儿口服中毒插管洗胃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 :22-23.

急诊洗胃的并发症与预防 篇2

1 违反洗胃的禁忌症而引起的并发症

1.1 食道或胃穿孔

这类并发症常见于误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而洗胃者。因为强酸、强碱对食道及胃壁有严重的腐蚀作用。催吐法和胃管洗胃法均可因增加食道或胃内压力而造成急性穿孔。如患者患有食道静脉曲张、消化道溃疡或近期有上消化道出血及胃穿孔者,洗胃时极易造成上消化道出血或胃穿孔。

1.2 心衰或心脏骤停

患有严重心脏病患者,可由于插胃管给其带来不适、恶心呕吐甚至挣扎,这样可加重心脏负担,加重或诱发心衰。由于胃管的机械刺激,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反射性引起心脏骤停。

1.3 呼吸停止

如患者处于抽搐持续状态,呼吸抑制,此时如洗胃可导致呼吸停止。

预防上述并发症的关键是要严格遵守洗胃的禁忌症。中毒物质不明时,应抽取胃内容物送检,洗胃溶液可暂用25~38℃温水或等渗盐水。同时,要详细询问病史,积极寻找中毒线索和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待毒物性质明确后再用对抗剂洗胃。对强腐蚀性毒物中毒者切忌洗胃,可按医嘱给予药物并迅速给予物理性对抗剂,如牛奶、豆浆、蛋清等保护胃粘膜。对抽搐未停止者、患有严重心脏病者、近期内有上消化道出血及穿孔、消化道溃疡、胃癌、肝硬化伴有食道静脉曲张等不宜洗胃。

2 因插胃管操作不当引起的并发症

2.1 食道或胃粘膜损伤出血

由于胃管过粗、患者不合作、胃管前端涂石蜡油不够、操作动作粗暴,均易造成食道和胃粘膜机械性损伤出血。

2.2 胃管误入气管引起的并发症

如胃管误入气管,患者可出现躁动不安、紫绀、呛咳和呼吸困难。

2.3 胃管卷曲在口腔或咽部

此时如未及时判断,误认为胃管进入胃内而洗胃,极易引起误吸而窒息。

预防上述并发症的措施是:要求胃管口径合适,前端光滑并于操作时涂石蜡油充分润滑,操作动作熟练而轻柔,插管后要证实胃管在胃内,方可洗胃。

3 洗胃液应用不当引起的并发症

3.1 增加毒物毒性而加重中毒

农药乐果、对硫磷、内吸磷等中毒时,如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会使它们氧化为毒性更强的毒物。误服敌百虫中毒者,如用碱性溶液洗胃,会使敌百虫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敌敌畏,加重中毒。此外,用热溶液洗胃会使胃壁血管扩张,促进毒物吸收,因此洗胃时要配制好溶液温度,同时洗胃液选择要根据毒物的理化性质,忌使用增加毒物毒性的洗胃液,对毒物理化性质不清者,可选用25~38℃温水或等渗盐水。

3.2 胃扩张

洗胃溶液一次灌入过多,易产生急性胃扩张,使胃内压上升,加速毒物的吸收。故洗胃时要注意每次灌入量以300~500ml为限,须反复灌洗至洗出液体澄清无味为止。

4 洗胃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1 误吸呕吐物而窒息

洗胃中,患者因胃管或洗胃液的刺激引起呕吐,昏迷患者易引起误吸呕吐物而窒息。

4.2 洗胃中心跳停止

胃管和洗胃液的刺激或灌入量过多而产生急性胃扩张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反射性心跳骤停。

4.3 胃出血性休克

洗胃中患者感觉腹痛,洗出液为大量血性液体,血压下降,因胃出血出现休克症状。

以上并发症的预防是:洗胃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面色、脉搏、呼吸、血压及洗出液的颜色,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如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洗胃,积极配合医生做好相应急救,并作好详细记录。为昏迷患者洗胃时要谨慎细致,应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并防止分泌物或液体吸入到气管内引起窒息。

5 洗胃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5.1 洗胃后的虚脱及寒冷反应

洗胃时,由于患者恐惧、躁动不安、恶心呕吐、器械操作给患者带来不适、迷走神经兴奋、不温的洗胃液从体内带走大量热量,均会使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周身皮肤湿冷、寒战、脉搏细速等反应,故洗胃中要注意患者保暖,洗胃溶液温度宜25~38℃,对紧张或不配合者要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安全防护。

5.2 吸入性肺炎

昏迷患者可因呕吐物误吸入肺,或拔胃管时未夹紧胃管的尾端而使胃管内液体流入气管内,可致吸入性肺炎。预防方法是:洗胃时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拔管时,要夹紧或反折胃管尾端迅速拔出,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

参考文献

[1]张启松.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28例急救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9):186-189.

[2]赵志勇,朱双玲.急性中毒呼吸衰竭时洗胃的八种方法[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4):62.

[3]代建军.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06,3(6):20-21.

急诊洗胃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服毒患者58例, 男28例, 女30例, 年龄20岁~60岁。其中酒精中毒15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 安眠药及巴比妥类药中毒25例, 食物中毒17例。就诊时意识清楚者48例, 意识朦胧者8例, 昏迷者2例。

1.2 抢救与转归

接诊后迅速对患者进行催吐或洗胃, 建立静脉通路, 对症支持疗法、吸氧、镇静、应用抗生素等。经积极抢救除2例在急诊留院观察1 d~3 d, 其余均在24 h内出院, 无1例死亡及并发症发生。

2 操作要点

2.1 体位对洗胃效果的影响

较重中毒患者洗胃时, 多采用左侧卧位, 鉴于重力作用的原理, 反复灌入胃内的洗胃液多流向胃大弯侧的胃体、胃底区, 使局部胃壁内毒物稀释清除;而胃小弯侧胃体、幽门窦部因位置高, 存留洗胃液时间短暂, 致使胃内壁不能与洗胃液充分混合, 易使毒物滞留而影响洗胃效果。因此, 在洗胃过程中, 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 利用移动体位的方法提高洗胃效果。

2.2 胃管插入深度及每次灌洗量的标准

患者均取头部稍低, 左侧卧位进行洗胃。胃管插入深度:从患者鼻尖到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即50 cm~60 cm, 根据个人身材增减。胃管插入深度很重要, 插得太浅仅插到食管, 无法将胃内容物吸出;若插入过深会造成对胃黏膜的损伤或胃管在胃内扭曲、打折, 影响洗胃液的吸出。插管后, 应首先抽尽胃内容物再灌入洗胃液, 每次灌入量不超过300 ml, 过量会造成胃内压增高, 驱毒入肠。反复灌洗直至洗出液澄清无味为止。洗胃结束拔管时, 胃管末端反折以免液体反流入气管引起呛咳。

2.3 洗胃液的选择

清水作为应急或中毒药名不详以及中毒药物理化性质不明确时的洗胃液, 有使用方便和安全之优势, 但对于中毒药名及药性明确者行洗胃时, 应根据毒物的性质选择适当解毒药配制的洗胃液。如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用2%碳酸氢钠洗胃液, 既可冲洗又可使有机磷在碱性溶液中水解, 降低毒性。其次, 对有些溶解后无色、无味的毒物, 选用相应的洗胃液, 可帮助操作者对洗胃效果的判断。

2.4 保持胃管引流通畅

对于在服毒前后短时间内进食的患者, 为防止胃管堵塞, 在插管前先嘱患者饮大量温开水, 再以压舌板刺激舌根引起呕吐, 反复进行。如洗胃管堵塞造成吸出不畅或中断时, 用少量液体冲入, 然后再吸。反复数次如效果不佳, 应予吸出时保持一定吸力, 同时拔出胃管。这样, 食物残渣会吸附在胃管开口处一同带出, 然后重新插入。

2.5 意识障碍程度较深或其他病情危重的患者洗胃注意事项

昏迷患者洗胃前要向家属简单交待病情及洗胃可能出现的意外, 履行告知义务, 使家属有思想准备。插管前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用压舌板、张口器撑开患者口腔后, 将一两端相通、口径略大于胃管、长短适宜的中空牙垫置于舌的一侧, 将胃管从此牙垫中间穿过, 将双管变单管。这样既可起固定胃管的作用, 又可减少口腔阻塞增加呼吸道通畅度。洗胃过程中, 如口腔分泌物过多, 要用吸引器及时吸出, 防止窒息。

惊厥患者洗胃前加高床挡, 使用保护具、约束带等, 防止坠床发生误伤。洗胃时可采用间歇洗胃法。插管时易发生惊厥, 惊厥发作时暂停洗胃, 用针刺疗法或静推安定等药物, 待症状缓解后立即进行, 再发作, 再停止, 然后再进行。昏迷伴抽搐患者要特别注意洗胃液的量, 每次灌入量不能太多, 以减轻刺激。

3 护理体会

3.1 洗胃器材的准备与保养

洗胃所有器材如胃管、压舌板、开口器、喉镜、洗胃机、吸引器等要保持清洁、干燥, 处于功能良好状态。胃管要保持畅通, 用过的器械应及时拭干、浸泡、预防交叉感染。洗胃管选用硅胶洗胃管或多孔喷淋橡胶双腔洗胃管。原因在于:硅胶洗胃管质地柔软、伸缩性好并且适用于各种消毒方法, 在插管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减少对贲门区黏膜的强刺激。多孔喷淋橡胶双腔洗胃管与传统洗胃管相比, 使胃黏膜均匀受力, 改变了过高压力冲击胃黏膜引起撕裂的缺点。

3.2 洗胃时的病情观察

插管及洗胃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如插管过程中出现呛咳、呼吸困难, 表示可能误入气管, 应立即拔出, 休息片刻再插。如突然出现紫钳、呼吸心搏停止, 其原因是咽喉部黏膜受刺激, 迷走神经兴奋反射性造成窒息或心搏骤停。应立即停止插管, 给予高流量吸氧、胸外心脏按压等抢救措施。

由于洗胃及毒物本身作用等因素患者有可能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因此, 洗胃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血压、有无泡沫样痰。如患者意识由清醒转入昏迷、躁动、抽搐或球结膜水肿, 呼吸不规则, 应考虑出现脑水肿;如患者有呼吸困难、紫钳, 出现意识障碍或加重, 咳大量泡沫样痰, 心率加快, 血压下降等多是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这时应停止洗胃, 按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救治。

在洗胃过程中, 如出现吸出液有鲜血或呈淡红色, 应立即停止洗胃, 予以对症处理。

3.3 洗胃后的处理

鼓励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激发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杜绝挫伤患者自尊心的语言和行为。应暂禁食, 待病情缓解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易消化食物, 并酌情服用导泻药物。插管洗胃易造成咽喉部黏膜损伤及吸入性肺炎, 出现发热及咽喉疼痛、咳嗽、咳痰等, 应及时使用抗生素, 避免病情加重。

157例急诊胃管洗胃护理体会 篇4

洗胃是指将一定成分的液体灌入胃腔内, 混合胃内容物后再抽出, 反复多次, 以排出胃内未被吸收的毒物或清洁胃腔的技术[1]。此技术在抢救误服毒物患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抢救各种口服中毒患者的关键措施之一, 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抢救措施。本组患者均是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急诊室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经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 仅有1例死亡, 其余全部脱离危险, 治愈出院。现将洗胃抢救中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57例, 男性98例, 女性70例, 年龄17~70岁。其中, 有机磷农药中毒56例, 镇静催眠药中毒43例, 除草剂中毒14例, 降压药中毒5例, 灭鼠药中毒9例, 杀虫剂中毒7例, 药酒中毒2例, 食物中毒6例, 亚硝酸盐中毒15例, 误服46例, 自服22例。中毒到就诊时间10h~2d。

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中毒后, 出现肺水肿、呼吸衰竭45例, 心动过速17例, 恶心、呕吐106例, 头晕、心慌78例, 休克6例, 抽搐5例, 血尿9例, 皮肤发绀7例, 腹痛、腹泻52例, 心律失常4例。

2 结果

所有患者就诊后立即给予洗胃, 清洗毛发及污染的衣物, 切断毒源, 尽快应用解毒药, 经过密切观察精心护理, 仅有1例患者因就诊时间太晚, 入院时患者已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虽经医护人员尽力抢救仍死亡外, 其余患者均脱离危险。

3 体会

洗胃在急诊抢救中经常遇到, 一次成功的洗胃是服毒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所以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必须了解洗胃的目的, 熟练掌握洗胃的操作规程, 恰当选择洗胃溶液的种类、浓度、温度及用法

3.1 洗胃前的准备

洗胃机、胃管、吸引器、压舌板、开口器、口垫、喉镜、合适的洗胃液。

3.2 洗胃的目的

要尽早彻底清除进入胃内的毒物, 所以洗胃时间要分秒必争, 不论服药时间长短, 均应积极洗胃。

3.3 洗胃的操作规程

最好选用电动洗胃机, 其特点是灌洗迅速、操作方便、程序连贯、洗胃效果好。接通电源后试机, 以防进胃、出胃颠倒。下胃管时对神志清醒者, 说明目的, 争取合作, 不能配合者口中放牙垫, 以防舌咬伤及咬胃管, 昏迷者将患者头部托起固定, 使下颌靠近胸骨柄, 患者头部偏向左侧, 以防有呕吐物及分泌物呛入呼吸道。将胃管套上牙垫放入患者口中, 插入胃管, 深度为鼻尖至耳垂长度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插入深度为45~55cm, 可试行抽出胃内容物或者注入空气, 在胃区听到咕噜声, 以确保胃管进入胃腔。胃管进入胃腔后, 应先尽量抽吸, 然后再用大量洗胃液反复灌洗。每次灌入胃液300~500mL (儿童酌减) , 过多易将毒物驱入肠中[2], 时刻注意出入量平衡。洗胃中可轻柔患者胃部, 仰卧、侧卧交替进行, 这样利于胃内残留物彻底清洗, 直至洗出无色、无味透明液为止。

3.4 洗胃液的选择

根据中毒的品种, 选择中和、解毒、机械冲洗的洗胃液, 有机磷中毒, 最好用2%苏打溶液洗胃, 因为大多数有机磷在碱性环境中毒性减低。敌百虫中毒用1∶15000高锰酸钾洗胃液, 禁用碱性液洗胃。中毒物不明时用清水洗胃。洗胃液的温度为25~38℃为宜。温度过低患者易发寒战, 温度过高容易扩张胃黏膜, 有利毒物的吸收。服强酸强碱者禁忌洗胃, 可用蛋清、牛奶口服, 保护胃黏膜。

3.5 防止并发症

洗胃过程中患者有可能出现肺水肿、急性左心衰、脑水肿等, 因此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血压、有无泡沫样痰等。如发现胃管堵塞, 应进行反冲, 时间不能超过5s, 以防洗胃液反流过多[3]。病情危重不能紧急洗胃时可先气管插管再洗胃, 这样可保证患者气道通常, 为抢救作好准备。

3.6 洗胃后的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激发其生活的勇气, 使患者配合治疗, 早日康复。告知患者短暂禁食, 以避免胃黏膜的进一步损伤。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发热、乏力等情况, 及时与医师联系。

总之, 护士不但要有美好的心灵, 精湛的技能, 而且要用美好的语言去烘托, 使患者在接受治疗中, 始终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 从而促使身体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刘保池, 蔡聚雨, 刘海燕.现代急诊医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6:32.

[2]王一镗, 李德馨, 林桂芳, 等.实用急诊医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962.

急诊洗胃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抢救各类中毒及药物过量的患者108例,65例洗胃顺利,35例洗胃过程中出现刺激性呛咳,5例出现窒息,紧急抢救后恢复正常,3例死亡,所有患者洗胃的过程中均存在潜在的窒息风险。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均采用口腔置胃管法,取一次性橡胶胃管,向清醒的患者解释后,让患者左侧卧位,头偏向一侧,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将胃管从患者口角一侧插入口腔正中,嘱患者做吞咽动作,迅速将胃管插入所需长度(一般成人45~55 cm),常规验证胃管是否存在于胃内,昏迷患者先用开口器或牙垫撬开口腔,吸出口腔分泌物,再将胃管轻轻插入。

1.2.2 根据病情,洗胃液每次注入量为300~500 ml,总量为4~10 L。直至洗出液为澄清无味为止。对重度中毒患者在第一次洗胃后,可进行第二次洗胃,并可留置胃管。

2 风险

2.1 洗胃前准备不充分

洗胃所用器材如洗胃机、胃管、吸引器、压舌板、开口器、口垫、喉镜等器材没有准备齐全;没有及时调试洗胃机和吸引器,没有处于功能良好状态;开口器、喉镜没有及时消毒,没有准备好相应的胃管和合适的洗胃液;洗胃机不能正常运行,进出水量不相符;患者牙齿咬胃管出现胃管漏水,未及时更换胃管,洗胃液流入患者口腔易致窒息。

2.2 操作方法不正确

体位不正确,平躺时易将异物吸入气管;没有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胃管盘在口中;没有标记胃管长度,一旦脱出不易发现,易致窒息;插管过程中如患者恶心、呕吐未及时停止插管清除口腔呕吐物。

2.3 洗胃出现窒息的原因

2.3.1 胃管从口腔或鼻腔经食管到胃内时,要经过三个狭窄处,其中通过咽移行处时,咽部黏膜受到摩擦,刺激迷走神经兴奋,致使喉痉挛,反射性呼吸心跳暂停。

2.3.2 插入的胃管对食管黏膜也产生刺激,黏膜受刺激后迷走神经兴奋,造成食管痉挛,反射性呼吸心跳暂停。

2.4 护士经验不足

护士紧张、慌乱,洗胃前未进行解释安慰,导致患者恐惧,不愿洗胃或洗胃过程中突然拔出胃管,引起窒息,洗胃前未询问患者有无义齿,插管时导致义齿掉入气管引起窒息。

2.5 未准备好抢救仪器及药物

患者呕吐物比较多未准备好吸痰器及时吸痰引起窒息,未及时建立静脉通路用药时不能及时给药。

3 护理对策

3.1 做好抢救前的准备工作,洗胃机要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3.2 规范操作方法,洗胃时均取左侧卧位,松解领口和腰带,插入胃管长度要有标记,如洗胃过程中出现患者呕吐严重,要及时停止洗胃,吸出呕吐物后再继续洗胃。

3.3 选择比较有经验的护士洗胃,洗胃前向家属及患者做好思想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洗胃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不能离开患者,专人固定头部及胃管,患者头略抬高,以防患者仰面或胃管脱出,液体吸入气管而引起窒息。

3.4 备好各种抢救仪器及药品,建立静脉通路至关重要,窒息是洗胃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常危及生命,建立静脉通路为抢救赢得了时间[1]。

3.5 病情观察插管及洗胃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如插管过程中发生咳嗽、呼吸困难,表示误入气管,即拔出胃管休息片刻后重插。如突然出现发绀,呼吸心搏骤停,应立即停止插管,进行心肺复苏。

3.6 洗胃时间的掌握在抢救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一般毒物进入体内4~6 h都要进行洗胃,但有一些毒物或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即便误服时间较长,也应该进行洗胃,如镇静剂,麻醉剂等[2]。而有机磷农药可在胃内残留12 h以上,个别毒物(酵米面)可存留72 h以上,所以,原则上在非禁忌的情况下,误服毒物者均应洗胃。

3.7 来诊后的护患沟通非常必要:此类患者来诊时,多数家属都非常恐惧和焦虑,个别人还会有行为过激,情绪不稳定等表现,这时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待他们。稳定他们的情绪,与他们交谈沟通,了解情况时要语调平和而坚定,操作果断而利落,切忌拖泥带水,不知所措。通过观察交谈了解患者情况,取得他们的信任,更好地配合抢救工作。做好医护患三者的沟通,得到家属的理解和信任,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尽早康复出院。

总之,在急诊洗胃过程中,制定科学的洗胃流程,严格操作程序是避免洗胃过程中潜在风险的主要措施,尤其是对年轻护士,应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急救技术。合格后方可独立上岗。在为急危患者进行操作时,须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指导,从而安全,有效地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参考文献

[1]陈海燕.洗胃的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1(12):1527-1528.

急诊洗胃 篇6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年7月~2009年7月,洗胃抢救服毒病人364例,男性:111例,女性:253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36岁。中毒种类:农药中毒189例,安眠镇静药107例,其他68例。中毒程度:轻度中毒206例,中度中毒105例,重度53例。意识状态:神志清楚306例,浅昏迷45人,深昏迷13例。以上均为开始插管洗胃时所判断。

1.2 方法

1.2.1 365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用传统的方法洗胃,实验组延长传统的洗胃管长度10 cm进行洗胃。临床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洗胃效果,即首次吸出液体时间,总洗胃时间(吸出液透明无药味为标准),洗出液的颜色,量,洗胃的不良感觉或并发症等。

1.2.2材料和设备 胃管采用:医疗用品厂的一次性28号硅胶胃管,有一个顶孔,两个侧空,顶端至第二个侧空距离为7 cm。设备:天津同业科技生产的SC-IIIB型全自动洗胃机。洗胃液为25~35℃。

2 临床结果

见附表。

注:统计分析:P<0.05,两组具有显著差异

3 讨论

胃管插入长度与洗胃的临床效果有直接的关系,洗胃液的吸入和吸出均通过胃管实现,若胃管插入长度不适合,将影响洗胃的质量。人体食管长度约为25~30 cm,咽部长度约为12 cm,鼻部长度约为8 cm。总长度为45~50 cm,胃管远端侧孔距顶端距离为5cm。传统洗胃方法胃管插入长度是45~55 cm[1,7]。从解剖学角度讲,此长度胃管侧孔不能完全进入胃内,顶孔和1个侧孔在胃内。由于不能将全部侧孔都留在胃内,胃内液体有时仍不能漫过侧孔。因此,临床发现,传统组洗胃液流出缓慢,吸出洗胃液时间长,且胃底的内容物吸出不彻底,洗胃后临床上常发现病人呕吐出大量的胃内容物。而且,病人洗胃后腹痛、胃出血的几率高,与不能尽快吸出灌洗液而导致胃扩张、胃黏膜损伤有关。实验组胃管在传统的基础上延长10 cm插入,顶端可达到胃窦部、胃管侧孔全部在胃内,洗胃管在贲门下约10~13 cm,据报道,这种长度洗胃效果好且对胃粘膜刺激少,吸出胃液快,洗胃彻底[7]。我们在临床观察也发现,对照组患者均达到洗胃液流出快而通畅、洗胃时间短、洗胃彻底的目的,且洗胃后发生腹痛、胃出血的几率低,在未灌入洗胃液之前,多数能引流出较多原液,这在传统组组是非常少见的。由此可见,合理延长胃管洗胃值得同仁们借鉴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赵莉.洗胃胃管插入长度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5(1):93-94[1]ZHAO L.Gastric lavage gastric tube insertion length of care[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Nursing,2008,5(1):93-94.Chinese

[2]苏评.延长胃管长度对有机磷中毒洗胃效果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3,21(3):292[2]SU P.Extend the length of the stomach gastric lavage for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 effect[J].2003,21(3):292.Chinese

[3]张灵敏,李俊容,朱圆圆,等.洗胃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J].医学论坛杂志,2003,24(12):129-138[3]ZHANG LM,LI JR,ZHU YY,et al.Gastric lavage effect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are[J].Medical Forum Magazine,2003,24(12):129-138.Chinese

[4]焦桂华,齐玉华.600人次安全洗胃的经验体会[J].中华医药杂志,2003,3(1):136-139[4]JIAO GH;QI YH.600gastric lavage of the experiences in the security[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3,3(1):136-139.Chinese

[5]王娟,梅云霞.洗胃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9:116-118[5]WANG J,MEI YX.Gastric lavage research[J].Modern Bio-Med-ical Progress,2006,9:116-118.Chinese

[6]张维莉.两种洗胃法在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对比性研究[J].医药世界,2006,5:67-70[6]ZHANG WL.Two kinds of gastric lavage in 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J].Medical World,2006,5:67-70.Chinese

急诊洗胃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患儿89例为研究对象, 采取急诊过程中积极护理配合, 其中男孩44例, 女孩45例, 年龄2~10岁, 平均年龄 (3±2.3) 岁, 其中25例为安定误食中毒、28例亚硝酸钠误食中毒、27例有机碘误食中毒, 4例为毒鼠强误食中毒。其他物质中毒5例, 所有患儿均进行洗胃治疗以及护理。

1.2治疗方法: (1) 采取心理指导护理。家属由于看管的失误导致小儿中毒, 很多家属在就诊时会出现焦虑以及不安、自责的情绪, 有的关心则乱, 怕抢救失败, 患儿死亡, 失去了救治的信心, 从而耽误救治的时间以及效果。此时, 护理人员应该对家属进行心理辅导, 说明抢救的必要性, 树立起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告知小儿急性中毒认知、可能发生的后遗症。告知家属此时的重要性, 他们的不安可能影响到患儿。 (2) 洗胃救治。根据患儿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胃管, 护理时尤其注意防止呕吐进入气管, 发生窒息。根据不同的毒物选择不同的洗胃剂。洗胃方法采用导管灌入方法。洗胃后再用甘露醇进行导泻。 (3) 洗胃过程中的护理。为了保证患儿在洗胃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在洗胃过程中应当密切注意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 以及是否有意识障碍、神智是否清醒。如果在洗胃过程中出现窒息、呼吸停止、肺水肿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洗胃, 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 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应当保持患儿在洗胃过程中呼吸道保持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做好空腔清洁护理。在洗胃结束后, 对患儿进行翻身, 注意保暖。 (4) 健康教育指导。待患儿病情稳定后, 根据患者的自理特征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表扬鼓励患儿的勇敢, 消除其心理恐惧。叮嘱多吃一些保护胃黏膜的食物以及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对患儿以及家属做知识普及, 以及安放好家中的对人体有不良反应的药物, 防止再次发生中毒事件。

1.3观察指标:比较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躯体功能以及认知功能, 各项满分100分, 分值越高, 状态越好。

1.4统计学分析: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 (±s) 表示, 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儿护理后认知功能评价、躯体功能评价、心理状态评价均高于护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讨论

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是小儿意外损伤的主要原因, 洗胃以及导泻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如果抢救不及时, 很可能发生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洗胃主要清除胃内毒物, 防止毒物吸收, 从而提高救治效果。对于小儿患者中毒后多数处于恐慌之中, 其家属也会出现急躁。焦虑等不安情绪, 影响小儿患者, 是小儿更加的恐慌。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先安抚家属, 让家属情绪稳定, 给患儿以榜样, 鼓励患儿, 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3,4]。在洗胃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指征,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在一边鼓励患儿, 缓解其恐怖的心理状态, 从而提高家属以及患儿的依从性, 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在洗胃后对患儿以及家属做健康教育指导, 以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防止中毒事件再次发生。从本试验可以看出, 患儿在洗胃以后其认知功能评价、躯体功能评价、心理状态评价均高于洗胃之前。总之, 对于经消化道急性中毒的患儿在进行洗胃抢救时, 加上全程护理干预, 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评价、躯体功能评价、心理状态, 确保不会因为中毒事件给患儿的童年蒙上一层阴影。再加上健康教育, 提高患儿以及家属的警觉性, 从根本上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

摘要:目的 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的急诊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患儿89例为研究对象, 采取急诊过程中积极护理配合, 主要包括洗胃前对家属的心理辅导、洗胃过程中的积极护理以及洗胃后的健康教育等。比较患儿救治前后心理状态、躯体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结果 患儿治疗后各项指标均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于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的患儿, 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 治疗之后可以明显提高患儿的心理状态、躯体功能以及认知功能, 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护理

参考文献

[1]唐远辉, 罗晓.130例小儿急性中毒的急救与护理[J].实用预防医学, 2012, 19 (1) :148-183.

[2]黄小金, 赖秀梅, 李伟月.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的急诊护理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14) :229-231.

[3]李红.小儿急性中毒的急救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11, 12 (24) :3800-3801.

上一篇:嵌入式中断处理下一篇:超高分子量聚丙烯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