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生(共6篇)
急诊医生 篇1
急诊科是救死扶伤的前沿阵地, 急诊患者多为危急重症, 病谱广、病情复杂。急诊患者流动频繁, 人员复杂, 经常碰到醉酒、情绪激动、甚至有过激言行的患者或家属;医患关系紧张, 工作强度大等都会成为急诊医生的职业压力源, 工作上的持久压力会导致职业倦怠[1]。本文对急诊医生的职业压力源进行调查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南充市三所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医生54名, 均为急诊科工作1年以上, 排除在急诊科轮转规培的医生, 其中男40名, 女14名, 均为本科以上学历, 年龄27~53岁;工作5年以下18名, 5~10年16名, 10年以上20名;初级职称31名, 中级职称16名, 副高及以上职称7名。
1.2 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方式, 内容包括可能产生的职业压力源、调节压力的方式、是否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等, 并指导填写问卷的方法,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找到适当的应对策略, 共发放问卷54份, 回收问卷54份, 问卷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急诊科医生主要职业压力源为:医患关系紧张 (100%) 、工作强度大 (92.6%) 、职业暴露相关的压力 (83.3%) 位居前三, 另外还有职称晋升困难、工资福利待遇低及家庭生活和科室协调、同事比较等方面的压力, 详见表1。
3 讨论
3.1 职业压力源分析
3.1.1 医患关系紧张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 医疗风险过大, 急诊医生需承载的责任以及精神压力过大, 已经成为急诊科医生最主要的职业压力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健康和生命越来越重视, 同时对医院和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外, 由于社会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 人们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加上社会舆论的片面报道, 医疗矛盾激化, 医疗纠纷不断出现, 最终使医患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医疗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职业, 医生面对的对象是患者的生命, 绝不容许半点的疏漏, 这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心理上的压力;急诊医生尤为如此, 心跳呼吸停止、昏迷、急性脑卒中、急性中毒、急性腹痛等危急重症多首诊于急诊科, 这些患者多是突然起病, 病情危重, 并且病情复杂且变化快, 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误诊、漏诊;加之患方对医院的要求诊断必须快、准, 治疗必须药到病除, 有的还加上医疗费用必须报账或是费用必须越少越好等问题, 急诊医生不仅需要面对医疗技术方面的难题, 还有可能在患者家属的质问、谩骂甚至动粗的情形下继续工作。近年来, 医疗纠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并且还出现了多起伤医事件, 医患关系的紧张更加给急诊医生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2]。
3.1.2 工作强度大, 工作时间超长
急诊一线医生一周工作时间基本都超过50 h, 多的甚至超过70 h, 而且夜班频繁, 再加上处理大型车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的应急加班, 工作强度已经是严重超负荷, 工作量急诊医生明显高于普通医生[3]。随时需要处置突发病, 处理突发事件, 不能按时就餐, 作息时间不规律, 生活节奏严重紊乱, 机体长期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在长期高强度工作压力的环境下, 每年体检急诊科医生身体完全“健康”的占12%左右, 远低于医院总体20%标准[4]。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精神高度紧张, 情绪得不到释放, 容易导致焦虑、抑郁、偏执等。另外, 还有长时间久坐引起的颈腰椎疾病, 下肢静脉曲张等;急诊清创缝合还可能导致锐器的误伤, 容易感染艾滋病、乙肝、梅毒等。院前急救还可能由于车祸引起的创伤等。亚健康状态占比例不少, 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血糖偏高、肥胖、心电图的轻度异常等。
3.1.3 职称晋升方面的压力
急诊科日常工作中通常只注意临床能力的发展, 缺乏相关科研能力的培养, 同时也受学科本身特点影响, 在科研上不可能像其他专科一样可以研究一些高、精、尖课题。另外, 急诊工作时间长, 夜班多, 没有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区进行论文的撰写, 直接影响到了职称晋升和学历的继续教育。本组资料初级职称31名 (57.4%) , 中级职称16名 (29.6%) , 这些年这方面问题越来越明显。另外, 急诊科经常面对酗酒闹事、“三无人员”欠费、或者故意赖账逃费的患者, 而且职称普遍不高也一定的影响了经济收入。工作时间长使得陪伴家人的时间大大减少;收入低使得赡养父母及抚养孩子的能力降低;增加了家庭方面的压力。急诊患者在就诊过程中, 会与不同的科室接触, 凡因手续繁琐、找不到地点、未及时领到检查结果、住院时无床位引起的矛盾或不满, 都无形之中会发泄到急诊医生身上, 使急诊科成为矛盾的焦点, 从而使急诊医生心理承受较大的压力。另外, 深夜收治急诊患者入院、多发病患者的收治, 都会引发专科值班医生的不满。另外, 急诊医生工作辛苦、收入低及临床技能“广而不精”等也成为专科医生诟病的话题, 也一定程度给急诊医生造成了压力。
3.2 对策
针对以上压力源, 如何减少和释放压力。调查发现, 100%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急诊医生认为, 改善医患关系, 缓和医患矛盾应该放在第1位, 舆论应给予公平、公正的宣传, 树立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 医方和患方不应该对立起来, 不应该相互提防, 双方共同“敌人”应该是疾病;只有医患关系融洽, 才能更好地战胜疾病。
营造一个安全、良好的工作氛围,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单位, 是危急重症患者集中的地方。首先, 需要有一个相对独立、安静、安全的工作环境;其次, 要有足够的急诊医生, 增加急诊医生编制, 合理排班, 避免夜班过度频繁, 使得身体处于亚健康。另外, 急诊医生需要增强体质, 业余时间多参加文体活动, 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 另一方面还能释放心理压力, 平常多与家人、朋友、同事进行倾诉、交流与沟通等, 学会正确的与人沟通, 多与人进行交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5]。看待社会不能过于理想化, 要看到社会成员之间实际上存在不平等的地位, 待遇上的差距, 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健康平和心态。急诊医生才能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 投入到急诊工作中去, 更好地服务于急诊患者, 服务于社会。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急诊科医生职业压力源类型, 并对如何减轻压力及提高急诊医疗服务治疗质量进行分析。方法:对南充市三所三级综合性医院54名急诊科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 包括职业压力源类型、日常的减压方式等。结果:急诊科医生主要职业压力源为:医患关系紧张 (100%) 、工作强度大 (92.6%) 、职业暴露相关的压力 (83.3%) 位居前三, 另外还有职称晋升困难, 工资福利待遇低, 以及家庭生活和科室协调、同事比较等方面的压力。改善医疗环境, 缓和医疗矛盾, 调整心态, 参加文体活动以及多与人沟通等有利于减压, 提高工作热情。结论:营造一个安全、安静、和谐的急诊医疗环境, 寻求合适的减压方式, 有利于急诊医生的身心健康, 更有利于急诊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急诊科医生,职业压力源,对策
参考文献
[1]卢伟, 钱铭怡.128名城市医务人员与93名县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水平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 (5) :336-337.
[2]周丽君.护士工作压力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 2010, 22 (16) :2139-2143.
[3]郭权, 张彧, 刘德焕.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9, 5 (1) :42-43.
[4]黄伟清, 张远新, 李平.三甲医院急诊科医生压力源类型浅析与健康心态的调节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29) :131-132.
[5]王兴洁, 李淑珍, 霍玉清, 等.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5, 5 (13) :1406-1407.
急诊医生 篇2
2、衡量院外急救服务质量的金标准是()C、急救反应时间
3、派遣救护车到现场,患者送院的原则是()A、就近、就急、就能力
4、急诊急救的目的以下哪一项除外()D、彻底治愈
1、急救分中心根据其地理位置、交通状况、人口密度等条件,按照急救半径()公里的标准组建了本区域内的急救网络D、20~30公里
2、在打通“120”急救电话,呼叫救护车后,以下不属于基层医人员应该做的是()E、与病人一起静候救护车
3、急性支气管哮喘的早期处理方法不包括()C、多巴胺
4、窒息的早期处理方法是()B、解除呼吸道梗阻
1、居民健康档案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C、既往史和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B、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3、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D、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4、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D、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5、以下不属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人群的是(B、青年人)
1、心脏骤停的最佳抢救药物是(B、肾上腺素)
2、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A、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3、哪项不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E、血管加压素)
4、脑卒中的现场判断方法,即辛辛那提卒中量表的判断方法包括()A、面部活动 B、肢体活动 C、言语 D、时间 E、以上均包括
5、肺血栓栓塞症的常见症状不包括哪项(B、头晕)
1、以下哪一种不属于自然灾害(B、矿难)
2、以下哪一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H7N9甲型流感)
3、以下那一项不是灾害事故发生时上报的内容(E、财物的损失)
4、及时上报灾害事故的目的,以下有一项不准确(D、及时统计死亡人数)
5、发生火灾时采取的急救措施中,以下有一项不准确(D、直接从楼上跳下去)
1、灾难事件的主要特征不正确的是(D、客观规律性)
2、MCIs现场处理不包括(D、及时上报)
3、现场医疗救援管理的原则错误的是()C、根据检伤分类将伤者分为四类:红、蓝、绿、4、颈椎受伤患者检伤的颜色为(A、红色)
5、救护车人员安排原则正确的是(D、一辆救护车可上3名绿色伤员)
1、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是C、胸骨中、下1/3交界处
2、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下列描述错误的是E、吹气频率30次/分钟左右
3、有效的胸外按压,成人速率应为C、100次/分
4、有效的胸外按压,其按压深度应为D、4~5cm
5、根据05年指南,对所有基层救护员复苏推荐的按压-通气比率为A、30∶2
1、休克治疗的基本原则是()A、持气道畅通B、维持足够供气及换气C、制止出血 D、维持足够血液循环E、以上都是
2、代偿期的表现不包括(C、意识紊乱)
3、由代偿期到失代偿期的表现不包括(D、尿量减少)
4、失代偿期的表现不包括(A、周围脉搏减弱)
5、休克早期表现不包括(B、尿量减少)
1、休克的类型不包括(C、低血压性休克)
2、神经源性休克的表现包括()A、低血压B、心率正常或者减慢C、皮肤暖,干,粉红D、呼吸麻痹或不足E、以上都是
3、机械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包括()A、颈静脉怒张B、发绀C、苍白D、心动过速E、以上都是
4、可控制的出血的说法错误的是(D、用细静脉输液管)
5、不能彻底控制的出血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流量吸氧B、监护心跳,血含氧量,二氧化碳呼出量C、液体复苏D、大管道通路E、以上均正确
1、面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应除外(B、面部血运丰富,止血困难)
2、面部损伤的急救原则错误的是(B、保证饮食饮水)
3、面部损伤控制出血最常用的首先采用止血方法是(B、指压动脉止血)
4、颈部损伤分类不包括()C、锁骨骨折
5、颈部损伤的急诊原则不包括()D、紧急气管插管
1、最常发生肋骨骨折的是B、4~7肋
2、发生闭合性气胸,当肺萎缩为多少时需要胸腔引流C、肺萎缩>50%
3、下列关于开放性气胸的治疗正确的是A、封闭伤口 B、胸腔引流 c、预防张力性气胸 D、清创E、以上都是
4、小量血胸时胸腔积血量为C、500毫升以下
5、下列关于非进行性血胸的治疗方法错误的是D、及时剖胸探查
1、腹部的实质性器官不包括 8%
3、下列属于开放性损伤的是A、穿透伤B、非穿透伤C、贯通伤D盲管伤E、以上都是
4、下列不属于腹部损伤非手术治疗措施的是C、应用窄谱抗生素
5、下列关于胰腺损伤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E、腹腔穿刺液或灌洗液淀粉酶降低
1、多发伤的易发部位包括()A、头部B、颈部C、胸部D、腹部 E、以上均是
A、胃
2、腹部损伤“战时”的发病率为B、2%~
2、多发伤的特征包括()A、应激反应严重B、低氧血症严重 C、休克发生率高D、易发生误漏诊E、以上均是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脏器损伤死亡率20%
4、多发伤急救现场处理错误的是()D、尽快将伤者移到安全地带
5、多发伤早期检查包括()A、血压B、脉搏 C、呼吸D、神志E、以上均是
1、一个成年人头面颈部及左上肢被开水烫伤,起大小水疱,血浆样渗出,其烧伤面积计算为A、浅II°18%
2、大面积烧伤休克早期首要的急救措施是E、争分夺秒、液体复苏
3、诊断烧伤脓毒血症的最重要依据是E、血培养阳性
4、深II°烧伤,如无感染,愈合时间为C、3~4周
5、烧伤后血容量减少最快的时间是D、伤后2~3小时
6、深II°烧伤典型的临床表现是D、创面基底红白相间
7、深II°烧伤伤及C、部分真皮网状层
8、大面积烧伤休克早期一般指伤后B、伤后48小时以内
9、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在输液过程中,每小时尿量要求多少ml? C、30~50ml
10、小儿头面颈部的面积为D、9+(12-年龄)
1、正常人体温度最高的位置()B、直肠
2、人禽流感的病原体()D、甲型RNA病毒
3、流脑是()传染病A、呼吸道
4、乙脑的储存宿主是()B、蚊子
5、高热的处理错误的是()B、激素
1、对急性头痛描述错误的是()B、偏头痛多位于双侧,呈炸裂样
2、高血压脑病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E、大多数伴有急性水肿表现
3、男,39岁,4小时前突然剧烈头痛,伴呕吐多次。体检:颈部轻度抵抗,克氏征(+),布氏征(+),体温37.2°C,血压140/80mmHg。其他神经系统检查阴性。诊断首先考虑()D、蛛网膜下腔出血
4、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急性发作期有哪项不能作为诊断要点()E、眼底可见明显青光眼眼杯
5、正常人眼压是()B、10~21mmHg
1、下列哪项不是心衰时肺循环淤血的表现()D、颈静脉怒张
2、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A、突然发生的重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B、咳嗽频繁,咳粉红色泡沫痰,肺部布满湿罗音 C、心率加快,可闻及奔马律 D、皮肤苍白或发绀,严重者出现血压降低或休克 E、以上都是
3、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难以鉴别时宜用(C、氨茶碱)
4、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首选药物是(D、糖皮质激素)
5、下列哪一个是左心衰竭的早期改变(B、劳力性呼吸困难)
1、评估心律失常患者情况时,如果其心率快于160次/min、慢于45次/min()E、多数情况下属于较重的心律失常,还要结合临床情况,如患者年龄、原发病及全身情况
2、心律失常起搏点的位置越靠下,提示心律失常越严重,因此较重的心律失常是()D、室性心律
3、评估心律失常危险性时,下述哪项内容是错误的()C、患者的心电图显示为振幅较高、时间较短的QRS波群,提示病情严重
4、下述情况提示患者危险()A、突发胸痛或(和)胸闷患者伴随的急性心律失常 B、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突然出现的室性早搏和阵发性心动过速 C、不断加快的快速心律失常和预激综合征合并的快速房颤; D、高龄患者的突发性严重心律失常(心室率>180次/min)E、以上情况都提示危险
5、关于心房颤动,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预激综合征合并的房颤患者危险性较小
1、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治疗可以酌情选择下述方法()A、美托洛尔静注 B、普罗帕酮静注 C、胺碘酮静注 D、电复律 E、以上都可以选择
2、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是心率较快(一般在150~260次/min);心室律基本匀齐(R-R间距差异小于0.01s);P波常因与其前的T波融合而不易辨认,QRS波呈室上图形,时间常小于0.12s。此种情况属于()B、室上性心动过速
3、关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下述哪项是错误的()C、电复律疗法的危险性较大,故应在较轻的心律失常患者使用
4、关于室性心动过速哪项是正确的()D、连续3个室性早搏就是室性心动过速
5、下面关于期前收缩(早搏)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A、期前收缩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发生率几乎可达70%~80%
1、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B、心律失常
2、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血栓来源主要是()E、下肢深静脉
3、男性,66岁,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10小时,3个月前曾发生股骨颈骨折。发现高血压病10年。体检:T36.5°C,BP90/60mmHg,颈静脉充盈,P2亢进,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和心包摩擦音。心电图:电轴右偏,S1QⅢTⅢ。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增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正常。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A、肺动脉栓塞
4、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首先考虑()B、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5、男性,4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突然出现剧烈胸痛,呈撕裂状,累及胸骨后及上腹部,伴大汗,持续1小时不缓解。查体:血压200/110mmHg,心率90/min,心(-),两肺(-),心电图:左室高电压伴V4-5ST段压低0.1mV,最可能的诊断是E、主动脉夹层
1、体检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属于()B、积水、积液
2、胃、十二指肠穿孔五大体征不包括()E、发热
3、腹痛发生的三种基本机制是()C、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和牵涉痛
4、急性腹痛时体液刺激,下列哪一项外渗时最强()A、胰液
5、判断腹内空腔脏器损伤最有价值的发现是()D、有气腹
1、小量咯血的定义是()A、每日小于100ML
2、最常见的咯血原因是()A、肺结核
3、咯血不常见于()D、胸膜炎
4、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一次咯血量>500ml为大咯血
5、支气管扩张病人反复大咯血的主要原因是()E、感染引起支气管内肉芽
1、评估脉搏有4个要点,以下选项中有一项除外()A、早搏
2、以下有一项血压数值不是高血压的血压数值(mmHg)()B、130/85
3、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猝死时常见的心律失常是()A、心室颤动
4、高质量心肺复苏的要求(以下除一项外)均是()B、深吸一口气进行人工呼吸
5、村卫生室人员处理危重急症的原则,以下有一项不准确()D、让家属找车送医院
1、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不包括()D、丘脑性
2、脊髓反射有()D、巴宾斯基征
3、那种脑血管病头痛最剧烈()A、蛛网膜下腔出血
4、弛缓性麻痹(AFP)的特点不包括()C、有病理反射 5、2000年在中国基本消灭的疾病是()B、脊髓灰质炎
1、下列关于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分级正确的是C、Ⅱ级指的是重大事件,用橙色表示
2、下列不属于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特点的是E、急救人员多时死亡率较少
3、国际医疗救援优先顺序错误的是D、蓝色—第四优先:轻微擦伤
4、交通事故遇伤者被压于车轮或货物下时,错误的方法是C、拉拽伤者的肢体
5、救助全身烧伤伤员的错误措施是A、用沙土覆盖 1、2011年,国家增加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补助标准,由原来的__元/人年提高到__D、15、25
2、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C、二
3、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__小时内报D、36
4、下列选项属于法定甲类传染病的是A、鼠疫、霍乱
5、下列选项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中信息报告的主要内容的是A、事件名称、事件类别 B、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 C、主要症状与体征 D、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 E、以上选项均属于 1、2岁小儿正常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分别为()A、20~30次/分95~140次/分
2、下列是5个3岁小儿的收缩压,哪项是正常的()E、86mmHg
3、小儿上气道梗阻的主要表现是()D、吸气性呼吸困难
4、患儿1岁,到急救室时对疼痛刺激有反应,面色青紫,明显鼻翼扇动和三凹征,两肺呼吸音减弱,脉搏160次/分,有力,四肢温暖。您认为此患儿主要问题是()B、很可能的呼吸衰竭
5、患儿7岁,被汽车撞伤后双下肢骨折被送至急救室。患儿烦躁,呼吸45次/分,两肺呼吸音正常,脉搏186次/分,股动脉搏动弱,桡动脉搏动不能触及,四肢凉至肘膝关节,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4s。您认为该患儿主要问题是()A、失代偿性失血性休克
1、在判断猝然倒地儿童是否有呼吸时,正确的方法是()B、在轻拍检查患儿是否有反应同时,观察胸廓、腹部等部位看是否有呼吸动作
2、关于触摸脉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没有呼吸,摸不清是否有脉搏,立刻开始心肺复苏
3、开始心肺复苏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E、先胸外按压,再打开气道,然后人工呼吸
4、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D、30:2
5、除颤的指征是()C、室颤和无脉性室速
1、最易引起肺脓肿的肺炎是以下哪一项(D、金葡菌肺炎
2、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肺部损害主要为()B、坏死性肺炎并胸腔积液
3、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包括以下哪一项()E、支原体肺炎
4、支原体肺炎治疗首选使用以下哪种抗生素()C、大环内酯类
5、支原体肺炎的血常规检查有代表意义的是()A、C-反应蛋白升高
1、哮喘的本质是()C、气道炎症
2、下列药物可以用作哮喘急性发作的是()A、茶碱 B、糖皮质激素 C、β2受体激动剂 D、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E、以上都是
3、急性喉炎的临床特征是()D、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
4、下列情况不会很快出现呼吸困难的是()B、支气管异物
倒在急诊室门口的医生 篇3
接近傍晚,运动会的长跑项目开始了!“运动员”什么打扮都有,有穿白大衣的,有穿运动服的,甚是 “养眼”。李医生禁不住走了出来,到急诊门口偷闲观看。
神经科杨医生从远处跑了过来,快到急诊科门口时,好似脚底一歪,突然倒在马路上。热闹的人群戛然安静下来。
李医生迅速冲向前去,将倒地的杨医生翻了过来。
“没气了!”李医生右手迅速伸向杨医生的颈部,开始触摸颈动脉。
“脉搏摸不到,可能是心室颤动。”李医生想,遂举起右拳,向杨医生的胸部重击一次,然后将双手放到杨医生的胸部,开始快速进行胸外按压。同时赶到的护士小王开始给杨医生做人工呼吸。
约抢救两三分钟,杨医生恢复了神智。随后,李医生和护士把杨医生抬上担架车,送到急诊抢救区。
由于现场处理及时有效,到达抢救区时,杨医生已完全恢复,各项生命征象均恢复正常。
后来的会诊分析,30多岁杨医生平素身体健康,无心脏病史,但缺乏持久锻炼,此次超量运动造成心脏缺血,发生心律失常,很可能是突发心室颤动,差点发生猝死。
专家点评:
所谓运动猝死是与运动有关的猝死简称,一般定义为: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的意外死亡。强调猝死发生在运动中或运动后,而且患者从发病到死亡也就在几十秒、几分钟之内,这是运动猝死最重要的特征。事实上因不科学健身或多种原因而猝死的人也不在少数,而且近年来逐渐呈现了上升的趋势。
超负荷运动是诱因
如果心脏有缺陷,如心脏闭合有些问题,在运动量不大时,泵出去的血,发生一点回流,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但是运动起来后,心排血量就不能满足全身代谢的需要了。而人运动起来后,心肌需氧量迅速增加,心肌不能缺氧,一旦血供不足而缺氧,心肌细胞有氧代谢就会减弱,产能减少,无法提供心脏活动时必需的能量,就会导致心肌梗死。
另外,运动后儿茶酚胺水平升高,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更容易导致血管痉挛,可造成某些人急性心肌缺血,坏死,心律失常;或心脑血管破裂,致心脏骤停。
需要警惕的是,年轻人易发生猝死。原因是年轻人潜在的疾病还没有显现,让他们自以为自己很健康;再则,年轻人活力四射,会情不自禁地去做超负荷的运动。
非常不适仍运动是高危行为
人在运动时可能出现胸闷、气促、心慌、头痛、恶心等情况,不少人以为是运动过程中的正常反应,不予理睬,继续运动,甚至认为这是自己运动量不够,导致身体变差,更坚定了继续运动、加大运动量的信念,这样相当危险。
争分夺秒抢救
“猝死”后的4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时间,若4~6分钟抢救不过来,大脑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超过8分钟人就会死亡。
所以,如果发现有人在运动中突然昏倒在地,应立即将其平卧, 呼叫并拨打120;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救治,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最重要,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场。
了解自己身体后再适度运动
要运动就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健康状况,进行体检,及早识别潜在的高危因素,其中家族中有心脏病史、脑血管意外病史或猝死病史者为高危人群。所以,有心脏疾病史、晕厥病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冠心病家族史的要特别小心。
参加较强运动之前一定要经过严格体检,例如未经过严格体检和没有训练基础的人不应该参加长时间或高强度的比赛活动。定期体检非常重要,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对于运动员来说,在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前更是如此,同时要加强运动现场的医务监督。对运动员的体检要更加严格,包括心脏负荷试验、超声心动图检查、负荷心肌核素灌注显像、脑血管造影等。
能最大程度上避免运动性猝死的途径是定期动态体检,心肺运动试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心肺运动试验通过在运动中对受试者的血压、心电图、经皮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潮气量、氧耗量等生理参数的实时连续监测,分析心肺等系统的最大储备功能,可早期发现些器官潜在的病变,从而预测运动风险。
怎样知道自己的运动有没有过量
(1)能顺畅呼吸交谈。如果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话都说不出来了,那就是运动过量了。
(2)全身微出汗。如果跑完步,大汗淋漓,那是运动过量了;如果一点汗没出,那是运动时身体的代谢量太小了,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唯有全身微微出汗,才说明运动量恰恰正好。
(3)肢体有点酸,是正常的反应。如果肢体很酸疼,就是运动过量了。休息了一夜,代谢产物还没有清除掉,所以才酸疼。
(4)睡觉睡得酣,说明运动量恰到好处。通过一夜的休息和物质充分的再合成,保证了新陈代谢,所以睡得酣。有人运动后,总也睡不着,那是运动过量了,让交感神经过于兴奋,难于抑制了。
急诊医生 篇4
在2013—2015年期间,我们采用美国劳工部开发的职业信息网络系统(O*NET)工作分析问卷对急诊科医生的胜任特征进行调查[5,6],构建了急诊科医生胜任特征模型并进行了初步验证。应该强调的是,本研究是以急诊科医师为研究对象,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评价体系及工具对国内急诊科医生的胜任特征进行的相关评价及研究,弥补了国内在急救医学人才胜任特征研究领域的空白,为下一步建立急诊科医生胜任特征的研究及建立急诊专业选拔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西京医院急救中心、西京消化病医院急诊科、唐都医院急诊科的一、二、三线医生、三期全军全科医师培训班从事急救工作的军医共200名,发送O*NET工作分析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达到97.5%,其中中级职称65名,高级职称25名,低年资医生110名;并从事急救工作2~25 a。在上述195例中认定本年度或上年度被本单位评为优秀医务工作者的、本年度或上年度专业理论考核成绩在90分以上的、专业技能比武成绩优秀且在工作中无差错及事故的、本年度或上年度内获得专业职务晋升的、本年度或上年度因工作或业务成绩突出受到立功、嘉奖、通报表彰的、被本机构、地区或中央媒体宣传表扬的对象中随机选出50名作为绩优组,从其余未被评为优秀急诊科医生的样本中随机选出50名作为普通组,对两组人员在胜任特征模型中胜任项目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采用经过翻译的O*NET工作分析问卷对上述急诊科医生胜任特征进行调查,问卷由5个标准结构化量表构成,分别包括工作风格、工作能力、工作技能、工作活动和工作风格5个分量表。采用likert计分法对工作风格、工作能力、工作技能和工作活动量表所述胜任特征项目的重要程度进行重要性评价[7,8,9,10],原始分数中重要性采用5点量表,重要性评价按1~5分进行评分,其中“1”表示“不重要”,“5”表示“极其重要”。采用公式将原始分数转化100分制的计分分数(式中,S为转化分数,O为原始分数,H为量表中的最高分值,L为量表中的最低分值)。
1.2.2 急诊科医生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
依据工作分析的结果,分别选取知识、技能、能力、工作风格和工作活动中最重要的10项作为胜任特征要素构建急诊科医生胜任特征模型。急诊科医生胜任特征模型表述为5个部分:工作风格、工作能力、工作技能、工作知识和工作活动,采用上述100分制计分分数公式。工作风格中S>90的特征有分析思维、注意细节、独立性以及适应与灵活性;S=80~90的特征有自觉性、耐压力及合作;S<80的特征有毅力、可靠性、目标与努力。工作能力中S>90的特征有口语表达、善于发现问题、归纳推理和记忆力;S=80~90的特征有书面表达、识别能力和书面理解;S<80的特征有快速整合能力、信息排序和耐力。工作技能中S>90的特征有口头表达、科学技能、解决复杂问题、判断与决策;S=80~90的特征有系统分析、系统评估、谈话与说服;S<80的特征有阅读理解、指导、批判思维。工作活动中S>90的特征有信息分析、信息记录、内部交流、信息获取;S=80~90的特征有说服他人、调节矛盾、知识更新;S<80的特征有外部交流、公共事务、组织协调。工作知识中S>90的特征有医学、生物学、外语;S=80~90的特征有数学、计算机与电子、心理学;S<80的特征有物理学、化学、法律与政治、设计。
1.2.3 急诊科医生胜任特征模型的验证
专家评定法验证:选择10名具有心理专业高级职称的心理测验专家(来自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和10名具有急诊专业高级职称的专家(来自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急救中心、西京消化病医院急诊科、唐都医院急诊科)。将专家提及的急诊科医生胜任特征与急诊科医生胜任特征模型进行比较。
1.2.4 不同人员胜任特征区分度检验
在参研样本中,不同人员胜任特征区分度检验:在参研样本中,通过上述1.1中选取标准随机选取50名作为绩优组,从其余未被评为优秀急诊科医生的样本中随机选出50名作为普通组,在不知道绩优者与普通者的情况下(双盲设计),由专家进行评价,用所得的胜任特征因子进行评价。以1~5分进行符合度评价,1分表示“很不符合”,2分表示“不符合”,3分表示“基本符合”,4分表示“符合”,5分表示“很符合”。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各条目的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计量数据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专家评定法验证
将专家提及的优秀急诊科医生胜任特征与急诊科医生胜任特征模型进行比较,专家提及的优秀急诊科医生胜任特征中的45条(口头表达、分析思维、注意细节、解决复杂问题等)与急诊科医生胜任特征模型相重合,重合率达90%。其中重合率最高的为“口头表达、分析思维能力”,达90%;而最低的为“毅力、组织协调”,占55%。该分析统计结果也验证了急诊科医生胜任特征模型有效性,见表1。
注:S—转化分数。
2.2 按照绩优组与普通组两组胜任特征的对比分析
绩优组有33项胜任特征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分析思维、适应与灵活性、口头表达、科学技能、解决复杂问题、调节矛盾等,而知识更新、主动学习、记忆力、毅力等项目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胜任特征强调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其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特征。工作分析是通过对某项工作任职资格要求分析,明确该职业对任职者基本素质要求,同时区分该职业人群中不同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11,12]。有多种方法可以借鉴建立胜任特征模型,比如行为事件访谈法、专家小组访谈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评定法等[5,13,14,15]。目前,多数学者发现建立在工作分析和胜任特征的模型基础上的效度优于其他方法。
90年代以前,国外职业描述与分类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是基于美国职业分类词典(Dictionary of Occupational title,DOT),其在现代职业评价中存在一定缺陷[16],信息描述不准确、不能对同类不同职业及跨职业间评价和描述等。美国劳工部上世纪90年代组织相关专家编制、研发了可以针对不同职业特征评价和描述的O*NET系统,克服了上述DOT的缺陷,并从根本上实现了各种职业特征的数据采集、管理、发布以及不同职业、岗位及工作者特征描述。其问卷包括6个维度:任职者特征,任职者要求,经验要求,职业要求,劳动力特征,职业特定信息,可用于不同职业之间的比较,具有一定可靠性[17,18]。自2001年6月开始采集职业信息数据以来,O*NET系统已经连续完成了11年的数据采集,职业信息的系统化描述和更新已经涉及到了1 233个岗位,成为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工作分析工具之一[19]。我国学者已逐步将O*NET信息系统引入我国的职业胜任模型建立和评价,并得到了初步的验证。刘旭峰等[10]采用O*NET工作分析问卷对成功的对我军基层军医岗位分类进行了描述并将中美军医的胜任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急诊与急救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主要构成部分,急诊科是医院的医疗工作的前沿和窗口,担任着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完成院前、院内及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是危重患者收治的中转站。在急诊诊疗过程中,三级检诊、病情汇报及医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使得口头表达能力成为急诊医生胜任能力的重要特征之一。急诊科患者病种多样、病情严重、复杂、变化快,对疾患的快速诊疗及实施救治是急救工作的首要任务。由于急诊患者病情危重,对就诊的需求急切,加之大部分患者对医学知识的匮乏及对就诊程序的不了解,容易使患者对急诊医护人员产生误解和偏见,更有甚者产生攻击和报复行为,在急诊的不良感受也使社会对急诊医护人员容易产生偏见。这种情况使得口头交流和沟通在急诊诊疗过程中变得尤为重要。合理的心理疏导、病情告知及安慰对缓解患者及家属的急躁情绪、顺利完成诊疗、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口头表达、口语表达、调节矛盾、耐压力、内部交流、谈话与说服、指导、合作等项目在急诊医生的胜任特征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项目在工作能力、工作知识、岗位活动及工作技能等维度的评分中得到了体现。
急诊科医生需要在急救工作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不断巩固与丰富医学知识,优秀的急诊医生工作经验、判断病情、调解医患纠纷方面存在明显差别(P<0.05)。提示:急诊科医生有目的性的引导和培养对医生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强调的是,除了合理的选拔和有目的的引导、培养,一个优秀急诊科医生的成长与成熟与自身努力、主动学习和适应密不可分。
本研究采用工作分析建立急诊科医生任职胜任特征模型,从工作知识、工作能力、工作技能、工作风格,工作活动五个方面着手,全面总结了急诊科医生的任职资格要求,构建了急诊科医生胜任特征模型并进行了初步验证,证明急诊
医生胜任特征模型与绩效水平存在一定关系,可以通过该胜任模型来评价医生的胜任特征和绩效水平。为下一步建立急诊科医生胜任特征的研究及建立急诊专业选拔系统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声明
急诊科医生语录 篇5
2、抑郁症不是心理疾病,不是能聊好的。
3、我们迟早也会死,生命短暂,不要让自己死的`时候,心存内疚,这把钳子可以从患者肚子里取出来,能不能从你心里取出来,靠你自己!
4、现在还有谁愿意当医生?还有哪个医生愿意自己的孩子也当医生?治好了病,皆大欢喜,治不好,全是我们的责任,你看看现在的医生护士,说被打就被打,说被杀就被杀了,我们跟前线那些打仗的战士有什么区别?
5、都怕担责任,如果我们医生都不愿意担责任,那谁去治病救人?
6、干我们这行的,除非两个人都是医生,不然谁能理解,谁能支持?说值班就值班,没白天带黑夜的,24小时开机,睡半夜说被叫到医院就叫到医院。
7、我们医生大多是陪伴患者最后一程的人,当我们无能为力的时候,就该给生命以尊严。
8、我们迟早也会死,生命短暂,不要让自己死的时候,心存内疚。
9、每次看到患者在我们手里起死回生,觉得这辈子不白活,值了。
10、作为一个父亲,我为儿子流泪,作为一个父亲为没有能力保护他,使我感到耻辱。
11、有的时候最希望病人健康地走出医院的,也许不是他的爱人,他的家人,而是他的医生!
12、只有保证我们生命和生活的安全,一切才有意义。
13、这男人吧,都说喜欢找医生护士,那是出于自私!想利用我们的目的,想娶个医生护士回家,头疼脑热的我们会处理,亲戚朋友到医院看病住院有人照应,其实就为了这个,真过上日子,就受不了了,值夜班也不乐意,半夜接电话从家跑出来,也不乐意。
14、女人生孩子全变得天不怕地不怕,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催产素。母亲分泌的催产素,不仅加强宫缩,还增加勇气和无私。
15、把新路慢慢走旧。把旧路慢慢走平。人生如是,爱如是。
16、我们是和死神赛跑的人,每当我们救活一个病人就战胜了一次死神,在我眼里人命大于一切。
17、既然无法起死回生,终要一死,他有权利自己选择人生的最后时间如何度过!
18、我想跟随我的心去生活,我要做我最想做的选择,哪怕将来会遇到很多问题很多困难,我也不会后悔,因为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为我的选择负责,我不会责怪任何人。
19、男子汉大丈夫,碰到事情先得懂得面对,懂得负责任。
20、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病人躺在医生面前,医生只看到了病,没看见人。
21、人生没有如果,没有假设。
22、怀疑和仇恨放在心里,是负能量,会让你活得很苦。
23、保护好自己,绝不能嫌弃病人。
24、你不会为了利益出卖感情,因为你根本就不需要动你的感情。
25、现在的时候发展太快了,物欲横流,那叫被这洪流裹挟着往前走。至于活着是为什么,我没空去思考。
26、我除了为他哭泣,却不能帮他讨回公道。
27、不是我们医生心里没有正义,我们的正义就是治病救人。对于医生来说,生命最大!
急诊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之我见 篇6
一、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现状与困境
1. 培训制度体系逐步健全。
从1993年卫生部颁布《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1995年出台《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到2010年6月公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逐步建立形成了政府主导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相关试点地区和城市建立了覆盖招录、培训、管理、考核等各环节的规章制度体系, 特别是一些医院开展了面向全国公开招录的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 提升了培训工作的水平和层次[2]。
2. 培训内容标准基本完善。
针对急诊住院医师的特点, 建立了公共科目与急救医学的培训内容、技能要求轮转方法, 体现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的有机结合[2]。
3. 医学教育学制不规范带来的困境。
我国医学教育的学制有5年、7年、8年, 研究生, 教育有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各培训学制和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如何对接, 培养要求是什么,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尽管有关省市、医学院校和医院作了一些探索或规定, 但决策层对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连续统一体的建设尚未规范。
4. 培训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带来的困境。
目前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仅限于各个医院的内部考核, 没有国家层面的, 类似于“执业医师考试”之类的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 难以确保培训的质量。
5. 生源得不到保障带来的困境。
由于当前社会对急诊科住院医师培训认识不足, 导致学员对自己今后的发展缺乏信心;学员参加培训时, 受人事管理制度的制约, 户口、工龄、各类保险难以落实, 经济负担较大, 难以安心参加培训;部分学员由于无法承受辛苦的工作、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没有归属感而中途放弃。这些都使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生源不足, 且流失率偏高。
二、加强改善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对策
1. 制定个体化、整体化的培训计划。
为了使不同临床经历的住院医师得到适合自身的培训, 提高住院医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应制订全面、细致、可操作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明确不同学制、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培训目标、方法、年限、内容及考核办法。使各类医学毕业生进行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章可循、有文可依。例如, 高学历、有工作经历的住院医生, 可以选择高年资、临床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老师做指导教师, 相对减少其他临床科室轮转时间, 加强在急诊科的专科培训, 参与一定的科研工作;学历相对较低、从未涉及临床工作的住院医生, 则先选择长期从事临床及带教工作的老师, 先从临床抓起, 增加在其他临床科室的轮转时间, 在能够较熟练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 再回急诊科工作。待年资增长、阅历增加, 再承担相应的医、教、研任务。
2. 改进教育模式。
在培训中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教育模式, 比如“以问题为基础”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模式。首先由带教老师给出一份病例, 由3~5个规范化培训住院医生围绕该病例通过查阅资料、相互讨论提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和所需的进一步检查。最后带教老师和住院医生再集体讨论, 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这不仅充分调动了住院医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提高了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使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同时, 在临床教学中, 采用互动式教学查房, 以教师提问或住院医生主动发言为主要形式, 启迪思维;并定期进行专题小讲课, 加强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训练。
3. 加强入院、入科教育。
参加培训的医生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 大部分还很年轻, 对特定地区、特定医院的环境还不了解, 法律意识也比较淡薄, 规避医疗风险的教育相对匮乏。因此, 进行入院或入科教育十分重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非专业素质的培训, 聘请法学专家和资深教授对其进行医疗法规及法律知识教育、思想品德及行为规范教育, 使其对医生的职业道德、医务工作者职业行为规范、医务工作者语言标准、非语言标准、医疗纠纷的种类及其防范、医疗事故的认定及医疗过错责任的确定等有所认识;聘请计算机中心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培训, 以便他们在进修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学习信息;医院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教育, 使之正确处理好政治和业务、服务和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并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和医疗病历的书写的培养, 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3]。进入科室时, 除介绍科室的基本情况、科室的专业特色及流程以外, 还要及时为他们介绍护士长、科主任以及带教老师等, 以便使他们较快地融入科室工作。
4.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
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 建立住院医师培训基金, 主要用于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建设以及培训学员的工资及福利补贴等。政府应大力支持经济不发达地区、偏远地区等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保证其培训资金充足。同时妥善制订相关配套政策, 在人事、工龄计算、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打通渠道”。妥善解决培训对象的人事、执业注册、职称评定、社会保障、学位申请等问题。建立竞争淘汰机制, 将住院考核成绩与职称评定、推荐参加研究生学习、培训津贴发放等挂钩。在培训期间工作认真、成绩优异、为医院做出突出贡献者, 医院应给予奖励。年度综合考核不合格者或第1年执业医师考试未通过者, 应终止其培训[4]。
5. 建立全面系统的考核机制。
可以模拟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操作部分进行考评, 在出科时采取抽签的方式, 对采集病史、书写病历、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基本技能操作等进行考核, 病历分析则采用笔试考核。另外, 医患关系日趋紧张, 住院医师的沟通能力也应成为考核的重点。
摘要: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了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及困境, 试图找到一些使规范化培训更加完善的对策。
关键词:急诊,规范化,培训
参考文献
[1]万智, 何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医师规范化培训[J].中华急诊医学杂, 2006, 15 (2) :183-185.
[2]许劲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现状和发展[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1, 10 (2) :252-253.
[3]张诚, 陈幸华, 张曦.浅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 2010, 24 (3) :1-2
【急诊医生】推荐阅读:
《急诊科医生》经典台词07-14
急诊科医生工作职责07-29
医生急诊科实习自我总结08-12
急诊科急诊衔接制度10-11
急诊护理工作特点及急诊科护士角色探讨05-18
骨科急诊05-10
急诊危重05-18
急诊抢救06-08
急诊病人06-15
急诊中毒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