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体位引流

2024-10-16

改良式体位引流(精选3篇)

改良式体位引流 篇1

额隐窝的局部解剖学相对复杂、对术者的操作技巧要求较高、对手术器械和图像监视设备的要求也较高,处理不当可导致较严重的手术并发症,这些因素决定了术前通过高分辨率CT影像良好的评估非常必要[1,2]。该研究通过对额窦病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从影像学角度了解额窦引流通道相毗邻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CT三维重建测量,估测改良Lothrop术式切除额窦底的空间范围,为患者后期手术治疗提供详实的影像资料和数据,来达到治疗额窦病变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资料随机选取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该院行鼻窦高分辨CT扫描的100患者,要求:①无先天性面部畸形。②常规或经典鼻内镜额窦手术的患者。

1.2 方法

1.2.1 CT扫描方法

采用LightSpeed16全身扫描机(美国GE)作轴位扫描,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由头顶至硬腭。主要参数如下:矩阵512×512,电压120 kV,电流350 mA。骨窗:窗宽2000HU,窗位350 HU,层厚0.625 mm。软组织窗:窗宽350HU,窗位40HU,层厚0.625 mm。

1.2.2 实验方法

分析100例患者的鼻窦高分辨CT,将CT扫描图像传输至AW4.6后台工作站,通过鼠标的滑动来观察和标定同一个解剖结构在不同层面和不同方位的情况,分别用骨窗和软组织窗行连续和反复观察,并用标尺进行标定和数据测量。按左右侧分别进行观察,观察指标:泪囊内侧壁应作为改良Lothrop术式开放引流通道的寻找术野外侧界及向上寻找额窦口的标志;两侧额窦贯通后,以额窦间隔与前颅窝底交界处作为其正中后界的标志。

1.3 观察指标

该课题通过术前高分辨CT的MPR技术重建额窦底和额隐窝区解剖关系,确立手术标志,并确定改良Lothrop术式术野范围,即以两侧泪囊内壁为其外侧界,额窦前壁的皮下软组织为前界,以额窦间隔与前颅窝底交界处作为其正中后界的标志,两侧额窦贯通后,形成一马蹄样空间。进行额窦底前后径、左右径,以及新术野(即两侧额窦打通后术野)空间的数据测量,对改良Lothrop术式的适应症选择给予影像学指导。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注:AB:两侧额窦打通后的术野空间预期左右径,CD:两侧额窦打通后的术野空间预期前后径(第一嗅丝平面)C点即为额窦间隔与前颅窝底交界处。

注:术中达到的实际术野前后径、左右径。△额窦前壁的皮下软组织,☆额窦间隔与前颅窝底交界处。

统计100例患者单侧额窦引流通道与改良的Lothrop术式引流通道前后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3,P=0.025,P<0.05);手术前后额窦引流通道左右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73,P=0.001,P<0.05).

3 讨论

额隐窝局部解剖复杂,处理不当可导致较严重的手术并发症,而对那些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反复发作致骨质明显增生的患者,其额隐窝、额窦的病变是很难彻底清除的,而额隐窝及筛漏斗处狭窄及病变在慢性额窦炎的发病机制中又起着关键作用,术后额窦口狭窄是导致手术失败主要原因之一[3,4]。因此,术后保持宽大的额窦引流通道是提高额窦手术成功率,减少复发的重要条件,也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

而改良的Lothrop术式即鼻内镜下的DrafⅢ手术,主要用来解决一些复杂的额窦问题:切除双侧额窦底、额窦间隔以及紧邻鼻顶的鼻中隔上部,建立双侧额窦贯通向鼻腔引流的通道[2,3,4]。该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改良的Lothrop术式,设定泪囊内壁及以额窦间隔与前颅窝底交界处作为其正中后界作为手术标志,由于该标志点位置恒定,并且因为额窦底打通,此处即为新的额窦引流口,能够反应映该术式术后的额窦引流通畅情况,因此以该标志处进行额窦引流通道径线测量,手术范围限制在嗅凹之前和纸板之内是安全的[3]。即以两侧纸板内壁为其外侧界,额窦前壁的皮下软组织为前界,而以额窦间隔与前颅窝底交界处作为其正中后界的马蹄样空间。这样以达到拓宽额窦引流通道、提高额窦手术成功率的目的,也可以减少术后新骨的形成,避免额窦引流通道的狭窄。

虽然国内也有学者也进行了额窦引流通道的测量,但通过计算机模拟Lothrop术式开放额窦引流通道,经高分辨CT的MPR技术重建额窦底的测量未见报道,该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Lothrop术式开放后额窦引流通道(以额窦间隔与前颅窝底交界处平面)将达到前-后径(10.26±2.38) mm,左-右径(21.6±2.55)mm。与葛文彤等[8]报道的DrafⅢ型开放后额窦引流通道将达到最大前-后径7.1~7.4 mm,左-右径2×10.8~1 1.5 mm存在差异,这可能和该研究中选择的额窦间隔与前颅窝底交界处的嗅凹平面进行测量相关。该研究发现单侧额窦引流通道前后径、左右径与改良的Lothrop术式的术野前后径、左右径差异有统计这意义(P<0.05),这与多数学[5,6,8]得出的结论相一致。因此,对于复杂的额窦病变,改良Lothrop术式可以创建宽大额窦底引流通道。周兵等[1]应用该术式治疗73例额窦病变患者,随访终期额窦开放良好者达60.3%,狭窄34.2%,闭锁5.5%,再手术9.6%。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

我们认为建立良好的额窦引流通道需要:①创建宽大额窦底引流通道。②保护正常黏膜。③规范围手术期的药物治疗。其中,宽大的额窦引流通道是解决额窦病变术后复发的基本保障[7,8]。随着CT三维分析软件、影像导航系统的应用,使改良Lothrop术式的手术安全性提高。在复杂额窦病变的诊治过程中,在严格适应证、合适器械及良好鼻内镜外科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改良经鼻Lothrop手术将成为复杂额窦病变治疗方式的理想选择,也必将促进鼻内镜微创手术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和Advantage Windows 4.6影像工作站对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进行影像学分析研究。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100例成人的额窦引流通道行水平位薄层扫描后用Advantage Windows 4.6影像工作站模拟改良Iothrop术式,进行冠状位、矢状位重建,观察和测量单侧额窦引流通道的左右径、前后径以及该术式术野能达到的引流通道的左右径及前后径。结果单侧额窦口前后径:两侧平均值(6.93±2.09)mm;两侧额窦贯通后术野前界达额鼻嵴皮下软组织,术野空间预期前后径:(10.26±2.38)mm;单侧额窦口左右径:两侧平均值(6.87±2.16)mm;两侧额窦贯通后的术野空间预期左右径:(21.6±2.55)mm。单侧额窦引流通道与改良的Lothrop术式引流通道前后径、左右径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明显拓宽了单侧额窦引流通道的术野,宽大的额窦引流通道是解决额窦炎术后复发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Lothrop,泪囊,额窦引流通道,额窦间隔,CT

参考文献

[1]周兵,黄谦,王成硕,等.鼻内镜下经鼻改良Lothrop手术随访疗效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47(9):728-734.

[2]李骋,黄谦,崔顺九,等.DrafⅢ型额窦手术对鼻腔功能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49(9):711-716.

[3]杨洪斌,李秋梅.鼻内镜手术在额窦病变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2,26(3):48-49.

[4]郭亮.慢性额窦炎鼻额区域CT解剖学特征及鼻内镜手术径路选择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4):52-53.

[5]Sehriever VA,Gupta N,Pade J,et a 1.Olfactory function following nasal surgery:a 1-year follow-up[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13,270(1):107-111.

[6]Bassiouni A,Wormald PJ.Role of frontal sinus surgery in nasal polyprecurrenee[J].Laryngoscope,2013,123(1):36-41.

[7]周兵,韩德民,刘华超,等.鼻内镜下额隐窝解剖特征与额窦开放手术[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38):367-369.

[8]葛文彤,张罗,周兵,等.正常额窦引流通道的三维CT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6,13(9):596-601.

改良式体位引流 篇2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均为住院治疗的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肺癌伴中、大量胸腔积液病人, 其中男35例, 女5例;年龄21岁~73岁;共采用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术46例次, 分别引流出胸腔积液1 000 mL~4 700 mL, 每例病人均由胸腔内注入胞必佳和地塞米松。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358型静脉留置针1套, 一次性无菌治疗包1个, 一次性无菌负压引流器1个, 无菌橡皮管1段 (长约6 cm, 两端剪成斜面) , 创口贴1张, 3M医用胶贴1张。

2.2 方法

超声波检查确定穿刺点, 一般取腋中线或腋后线第7或第8肋间, 常规消毒皮肤, 局部麻醉。以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 右手持静脉留置针垂直刺入胸壁, 有落空感后, 即在针栓部可见胸液, 表示已达胸腔。然后左手固定针套管, 右手取出针芯, 将留置导管由针套管内徐徐送入胸腔约15 cm~18 cm, 拔出导丝及针套管, 将无菌橡皮管一端接留置导管, 一端接负压引流器。穿刺点用0.5%碘伏消毒后贴创口贴, 并将留置管用3M医用胶贴固定, 负压引流器置于腰部以下, 以200 mL/h~300 mL/h的速度引流, 1 d~2 d后行超声波检查, 引流尽胸腔积液后, 将胞必佳600 μg以20 mL生理盐水稀释后加入地塞米松5 mg, 由留置管内注入胸腔, 然后去除负压引流器, 肝素帽连接导管外端, 24 h后打开, 再接上引流器, 如引流液大于600 mL, 说明胸膜的脏层和壁层黏连不够, 可再注入胞必佳, 最后拔除留置管。

3 结果

按以下标准评价疗效, 显效:胸液完全吸收, 并维持30 d以上;有效:胸液减少50%以上, 维持30 d以上, 并不需抽液者;无效:胸液仍继续产生或胸液减少在50%以下者。本组40例病人经行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术并胸腔内注入胞必佳后, 显效21例 (52.5%) , 有效17例 (42.5%) , 无效2例 (5%) , 总有效率95%。

4 护理

4.1 引流前护理

4.1.1 一般护理

护士应了解病人的病情、治疗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及观察要点, 按常规备齐用物。

4.1.2 心理护理

向病人解释穿刺引流的目的、重要性及术中配合的方法。如穿刺时不要移动身体, 不要咳嗽等。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使其密切配合操作。让家属了解、熟悉引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共同协助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4.2 引流中护理

引流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 严格掌握引流液流出的速度,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严防留置管扭曲受压脱落或连接处固定不牢。定时更换引流器, 引流器低于置管处, 防止引流液反流造成逆行感染。如发现引流不畅, 可轻轻转动留置管或向外拔出留置管2 cm~3 cm, 也可向留置管内注入生理盐水10 mL~20 mL, 以冲洗留置管。

4.3 注射药物后护理

4.3.1 变换体位

首先向病人说明变换体位的意义和重要性, 鼓励并协助病人依左侧、右侧、半卧位、卧位等到顺序变换体位, 嘱病人变换体位时动作轻、柔、慢, 每种体位持续5 min~10 min, 使药液均匀分布于整个胸膜腔, 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4.3.2 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胸腔内注入胞必佳后, 可有发热、胸痛等不良反应, 发热通常在注射后2 h出现, 6 h达到高峰。体温在38 ℃~39 ℃, 多数人在48 h后恢复正常。40例病人均自觉轻度胸痛, 持续2 d~3 d缓解, 一般不必使用止痛药, 为防止发热反应, 可在注射后立即服用小剂量吲哚美辛。密切注意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 每4 h测量体温1次, 并嘱病人多饮水。

4.4 饮食和生活护理

注射药物前引流出大量的胸腔积液, 丢失大量的蛋白质。注射药物后, 由于发热、胸痛, 影响食欲, 我们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如肉汤、鱼汤、牛奶、鸡蛋等, 必要时遵医嘱给病人补充液体、白蛋白、血浆、全血等, 以促进病人尽快恢复。同时需加强生活护理, 保证病人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 及时更换污床单、被套、衣裤, 勤擦澡, 使病人干净、舒适。

5 讨论

胸腔穿刺术是常用的诊断治疗性技术操作手段, 广泛运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的治疗, 可通过胸腔穿刺术检查积液的性质而明确诊断, 同时通过胸腔内给药, 达到缓解症状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然而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发现, 传统的胸腔穿刺术对于中、大量胸腔积液需多次抽液治疗的病人而言, 具有许多缺点:①穿刺次数多, 易引起疼痛和感染;②抽液量受限制, 常因胸水未抽尽胸腔内给药治疗达不到最佳治疗浓度;③一次性抽液量过多或过速, 易导致纵隔摆动或虚脱和复张性肺水肿;④穿刺针易造成胸腔内肺损伤;⑤操作费时、费力。

改良式体位引流 篇3

关键词:改良式,双孔锥颅置管引流术,慢性硬膜下血肿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改良式双孔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 选取对象均经过临床诊断、CT等检查后确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5例, 观察组中男21例, 女24例, 年龄60~75岁, 平均 (66.8±2.9) 岁;对照组中男20例, 女25例, 年龄60~73岁, 平均 (65.1±3.4) 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简单锥颅引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式双孔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 使用修改后的双锥, 血肿前后的位置分别预设管道, 分别用于冲洗和引流。顶部节点切口, 严格消毒, 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 流出液至很清亮为止, 引流管引流瓶置于低位引流, 让血液缓缓流出, 锥孔朝上卧位。手术后引流管连接瓶口, 患者平卧位, 并进行常规的抗生素治疗。记录两组疗效、不同时间颅内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疗效判断标准

复查头颅CT判定疗效。治愈:治疗后, 硬脑膜下血肿图像消除, 眩晕和头痛消失, 四肢肌肉力量恢复,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好转:治疗后, 患者的硬脑膜下血肿消失, 其他症状明显改善, 生活质量提高;无效:治疗后, 患者没有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100%, 高于对照组的88.89%,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颅内压比较

观察组术后第2、7天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常常在外伤引起的硬膜外血肿发生3周之后出现,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 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是0.2%~0.5%, 仅占硬脑膜下血肿的15%[1,2,3]。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轻微外伤史或外伤史没有记忆, 患者遭受重创后, 在短时间内可能不是很明显, 可能伴有头痛或头晕现象[4,5]。伤后2~3个月, 可能会有颅内压急剧上升症状, 此时必须将接受治疗。传统的简单锥颅引流, 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6,7]。然而, 近年来,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 临床专家普遍认为双孔锥颅置管引流术可提高临床疗效[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在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中治愈、好转例数分别为21、24例, 临床总有效率达到100%, 高于对照组的88.8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并发症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表明, 改进后的双孔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硬脑膜下血肿较简单的锥颅排水更彻底, 疗效好, 术后恢复迅速, 减少经济压力[9]。观察组患者术后第2、7天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 术中对导丝头端进行简单的处理后再置管具有更高安全性, 可有效避免导管置入脑组织;且引流管作为封闭的系统, 一旦出现血肿黏稠、引流受阻等, 可经三通阀缓缓注射生理盐水对硬膜下血肿腔进行冲洗, 对避免颅内积气及降低感染等风险具有良好作用。

综上所述, 临床上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时, 积极采取改良式双孔锥颅置管引流法进行治疗, 对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颅内压等方面具有良好优势;该方式操作较为简便、疗效好、创伤较小, 能提升患者预后, 值得在今后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连英.3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治疗效果的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3) :125-126.

[2]彭兆龙.改良式双孔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56例[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25) :90-91.

[3]贾源, 马龙义, 韩青松.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术式优选分析[J].海南医学, 2011, 22 (5) :66-67.

[4]孙祥民, 程红梅.锥颅置管引流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2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16) :3997.

[5]代永庆.锥颅置管引流与尿激酶联合应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38例[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 22 (10) :1235-1236.

[6]周林裕, 代永庆, 王治国.锥颅置管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32例报告[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 23 (1) :82-83.

[7]田传明.慢性硬膜下血肿锥颅置管引流冲洗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 (6) :48.

[8]林伟巍, 何祥中.预防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气颅临床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34) :126.

上一篇:面向对象仿真下一篇: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