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体位护理

2024-08-05

不同体位护理(精选7篇)

不同体位护理 篇1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8月于本院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150例,因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分成三组,1组行常规护理,2组行半卧位护理,3组行转动体位护理,比较三组护理效果。结果:3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其余两组,3组的呼吸机应用天数为(6.52±0.52)d,ICU住院天数为(6.95±0.14)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6.0%,与2组、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动体位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关键词:不同体位护理,呼吸机相关肺炎,影响

ICU患者多伴有呼吸衰竭,需接受呼吸机治疗,近年来,呼吸机使用范围越来越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例也呈上升趋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呼吸衰竭患者行气管插管或机械治疗后发生的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前均无肺部感染),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体位护理是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需要所采取的一种姿势,为临床重要护理工作内容,研究指出,为ICU患者应用恰当的护理方案,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改善预后[1]。本文将探讨不同体会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呼吸机通气患者150例,男女比例80:70,年龄42~76岁,平均(59.2±2.5)岁,呼吸衰竭5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40例,脑出血及颅脑外伤患者例34,重症哮喘10例,6例为重症肌无力,4例为其他。排除低血压、生命体征不稳定、俯卧位、医嘱禁忌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3组,每组各50例。全部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比较各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1.2 方法

给予全部病例营养支持,为预防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给予H1受体抑制剂,为防止感染,给予抗生素。

1.2.1 常规护理

1组行常规护理,常规仰卧位。

1.2.2 半卧位护理

2组行半卧位护理,抬高床头30°~45°,每2小时为本组病例扣背、翻身1次。

1.2.3 转动体位护理

3组行转动体位护理,左侧30°→左侧45°→半卧位→右侧30°→右侧45°,行左右侧位时抬高床头30°,每1~2 h变更1次体位。

1.2.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治护理

各组病例均应用预防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正确吸引分泌物:选择硬度适中的吸痰管(普通吸痰管一用一换),保证吸痰管比气管导管长4~5 cm,保证患者气管、支气管中的分泌物能顺利吸出,调节适当的吸痰压力,吸痰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轻柔进行各项操作,保证插入深度适宜,若插管时遇到阻力,可向外退出1 cm,再给予吸引,控制吸痰时间<15 s,吸痰治疗后,让患者吸入1~2 min的纯氧。(2)气管导管护理:当应用带有侧孔的气管插管时,可给予持续声门下吸引,清除声门下至插管套囊之间的分泌物;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时应牢固固定气管导管,防止其上下滑动,气囊放气前,先将气管内的分泌物充分吸净,气管切开时,保证周围敷料清洁、干燥,防止污染。(3)气管管理:应用呼吸机时,应对气道进行有效的湿化、雾化及冲洗。若患者起到干燥,可先将3~5 mL生理盐水注入气管内,停留5 min,后给予吸痰处理,并间断冲洗;为全部病例给予雾化吸入,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抑制局部炎症,减少呼吸道感染。(4)营养支持:营养补充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并降低肺部感染概率。肠外营养时,同时输入葡萄糖、脂肪乳,这样能充分保证氨基酸合成蛋白质。(5)口腔护理:观察患者有无口腔真菌感染、黏膜溃疡等,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2次/d,防止口咽部细菌下行感染;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拍背,叩击震荡气管内的分泌物。(6)其他护理事项:与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均需进行消毒处理;定期对呼吸机消毒;每24小时为患者更换1次雾化器液体、湿化瓶液体;协助患者变化体位时,处理呼吸机管道中的冷凝水,防止患者误吸。

1.3 观察项目

统计各组呼吸机应用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例数(参照中华结核呼吸病学会的相关标准评价)以及ICU住院天数,并进行临床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处理与各组住院病例相关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病例呼吸机应用时间及ICU住院天数比较

3组呼吸机应用时间为(6.52±0.52)d,ICU住院天数为(6.95±0.14)d;2组呼吸机应用时间为(10.96±1.69)d,ICU住院天数为(12.99±1.65)d;1组的呼吸机应用时间为(17.54±2.05)d,ICU住院天数为(17.99±2.69)d。各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各组病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比较

1组患者阳性41例82.0%,阴性9例18.0%;2组患者阳性20例40.0%,阴性30例60.0%;3组患者阳性3例6.0%,阴性47例94.0%。3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6.0%,与2组、1组的40.0%、82.0%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机械通气可破坏呼吸道正常生理和自然防御功能,也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重要原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ICU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病率在47%左右,病死率20%~70%不等。有研究数据显示[2],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每增加1 d,其发生相关性肺炎的危险性会增加1%~3%,体位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了解体位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可为临床提供循证支持,进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安全、有效地体位护理可缓解疼痛感,还能防治疾病。

恰当的体位护理可对疾病治疗、并发症预防、疼痛缓解产生积极的作用,转动体位护理优于半卧位护理和常规护理,可较好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缩短呼吸机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在护理实际中,长时间的单一体位不利于患者局部血供,易发生压疮,有学者观察了改良式变换体位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转动体位组的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均高于其余两组,提示转动体位的护理效果远远优于常规护理体位及半卧位[3,4]。伍虹剑[1]研究结果显示,转动体位护理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8.3%,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半卧位护理组,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表明转动体位护理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患者的呼吸机应用天数为(6.52±0.52)d,ICU住院天数为(6.95±0.14)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6.0%,与2组、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似于相关报道[5],表明转动体位护理优于半卧位护理,半卧位护理优于常规护理,提示半卧位护理、转动体位护理均能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均能缩短呼吸机住院时间,减少ICU住院天数,值得各级医院应用推广。

在正常状态下,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可清除外侵微生物,ICU患者病情危重,纤毛远动能力弱于正常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病菌陷闭的作用。呼吸机通气是抢救呼吸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人工气道的建立可不同程度的损伤呼吸道防御功能及生理功能,进而增加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概率。胃液碱化的重要性和胃内细菌的逆向定植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胃内容物误吸是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这点已经得到临床普遍认可;多数患者的口咽部黏液潴留在声门下区气管导管气囊上方,定期给气囊放气,这些感染性分泌物(含细菌)很容易进入下呼吸道,咽喉部分泌物及细菌可进入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继而引发感染。

大量研究证实,为ICU患者实施转动体位护理,可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减少胃液反流及误吸,还能增加纤毛清除能力,借助重力促使肺中的气道分泌物排出,促进痰液排出,实现体位引流,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6]。有学者指出,早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多与细菌被引入下呼吸道相关(气管插管或口咽部定值菌误吸),迟发相关性肺炎多与定植菌(咽部、胃或十二指肠)吸入相关[7]。半卧位护理是简单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胃内容物误吸至下呼吸道,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它能帮助食物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减少胃液缓流,减少物质胃潴留,还能使膈肌下降,增大胸腔容积,增加肺活量,此外,还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肺负担,缓解肺淤血,最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报道,不同体位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及临床预后的影响不同,何种护理体位能更好地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值得成为临床深入探讨的课题,本研究中,1组患病率为82.0%,2组为40.0%,3组为6.0%,认为与患者病情、体位护理方法不同相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行转动体位护理的患者呼吸机和ICU住院天数最短,其次为接受半卧位护理的患者,再次为常规护理患者。

有研究指出,平卧位时,含菌胃食管反流易被吸入呼吸道,细菌定植后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8]。半坐卧位可减少误吸,降低胃肠道返流发生率。此外,与坐卧位相比,仰卧位时,机体咽、胃、气管内平均放射活性计数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平卧位比半卧位患者更容易出现吸入性肺炎,有文献显示,半坐卧位的机械通气患者的PaO2和PaO2/FiO2高于仰卧位患者,机体PaO2和PaO2/FiO2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体位变化影响。

目前,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平卧位已经被广泛否定,但有半坐卧位禁忌证的患者除外,常见半坐卧位禁忌者包括颈椎不稳定、颅内压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过度肥胖等。将床头抬高30~45°可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这点已经达成共识,但部分护理人员对医嘱的执行情况不容乐观,临床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此外,为准确定位床头抬高角度,应借助床边量角器,抬高床头时,稍微抬高床尾及下肢,这样能有效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安全度,减少下滑次数,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压疮[9,10,11,12]。

除体位选择外,做好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保持气道湿化,加强营养,持续声门下吸引,加强吸痰管理及口腔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正确翻身拍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3,14,15]。综上所述,转动体位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不同体位护理 篇2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侧卧位,侧俯卧位,并发症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病情重, 手术时间长, 患者术中常伴有感觉、意识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易发生压疮、壁丛神经损伤、耳廓压伤等并发症[1]。如何合理安排手术体位, 不仅是保证手术进行的关键, 也是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传统的术中侧卧位护理方法难以满足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需求[2]。为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并发症及压疮发生率, 提高手术体位配合满意度, 本院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采取侧俯卧体位护理干预, 有效预防了手术中并发症及压疮的发生, 提高了手术医生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6-12月, 整群选取期间8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男47例, 女39例, 年龄48~71 (54.6±5.28) 岁;手术时间4~8 (5.7±1.34) h。并整群选取实施体位护理干预前的86例患者作对照研究, 其中男49例, 女37例, 年龄47~70 (53.8±5.16) 岁;手术时间4.5~8 (5.8±1.27) h。入选者均为脑部肿瘤手术, 包括椎管内肿瘤、小脑半球肿瘤、桥小脑角肿瘤、顶枕部肿瘤、三角区肿瘤及颞枕部肿瘤。排除入院时已有皮肤压疮、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及不愿配合本次研究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资深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进行手术及麻醉操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术中护理方法

(1) 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手术传统健侧卧位护理模式, 入室后积极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 麻醉显效后取健侧卧位:麻醉师负责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扶托住患者头颈部, 主要保护好气管导管和硬膜外导管;2~3个医护人员站在手术床两侧, 分别用双手托住患者胸、背、腰部及下肢, 将患者脊柱向同一纵轴位转动, 步调协调一致搬动患者;侧卧位时将患者双手臂向前伸展, 腋下垫一腋垫;头部用头圈垫高20 cm, 耳廓置于头圈空隙处;身体两侧各垫一大软垫, 两腿之间垫一小软垫, 使下肢屈曲60~70°;俯卧位时胸下垫一软垫。

(2) 观察组:患者麻醉显效后侧侧俯卧位手术, 提前在受压侧腋下和股骨大转子部位贴上康惠尔泡沫贴, 选择大小合适的胶体体位垫, 并用软棉布进行包裹, 每个受力点的体位垫松紧适度, 保证体位垫固定牢靠。2~3个医护人员动作协调一致对患者进行同轴70°度翻身, 使患者健侧侧卧于手术床上, 并用Mayfield头架固定头部, 调整头架向下倾斜但不能过低, 保持患者身体前倾30°, 防止下侧挤压胸壁[3];头架固定后, 用手检查患者胸壁承受压力的情况, 若压力较大, 则存在压伤风险, 需调整头架, 确保下颌与锁骨处皮肤间隔在一横指以上, 防止下颌角与锁骨处皮肤压伤;在前胸和后背各用一软垫进行支撑固定, 保护健侧肩峰及肋骨过度受压;双下肢错开摆放, 在两腿间用小软垫垫高隔开, 避免加重下方肢体的压力, 重点保护好髋部、膝关节内外侧、胫前、内外踝出皮肤。术中注意保护患者的生殖器官, 摆放体位时保护气管插管, 并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摆放体位前、摆放体位10 min钟后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呼吸道压力的变化;并发症:包括耳廓损伤、臂丛神经损伤、压疮发生率;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n (%) ]表示, 采用χ2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动脉平均血压、心率、呼吸道压力

摆放前, 两组动脉压、心率、呼吸道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摆放10 min后, 两组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呼吸道压力均明显升高, 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2 并发症

观察组耳廓损伤发生率、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率及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摆放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摆放后10 min比较, #P<0.05。

2.3 满意度

观察组医生体位配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3。

3 讨论

手术体位必须满足疾病治疗的需要、最大程度配合手术医生, 以达到最好的手术效果。手术体位通常由患者的卧姿、体位垫的配合和手术床的操纵来共同完成。神经外科手术时间长, 患者在术中由于全麻的作用, 局部感觉、意识和肢体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无法对组织损伤及受压作出应有的保护反应;术中卧床时间较长, 术中肢体固定制动或受到牵拉, 易导致耳廓损伤、臂丛神经损伤及压疮等并发症[4], 既往神经外科手术多采取侧卧手术体位, 本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采取侧卧位手术体位, 结果耳廓损伤、臂丛神经损伤及压疮发生率均较高, 可见手术体位不合理摆放可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并发症[5]。

防止耳廓损伤、臂丛神经损伤及皮肤压疮是神经外科围术期护理工作的重点。万美萍[7]研究表明, 术前个体化压疮风险评估, 术中积极的体位护理干预, 可达到预防皮肤、神经损伤及压疮发生的目的。神经外科手术部位神经分布密集、血管供应丰富、解剖结构复杂、手术耗时较长, 术中患者取侧俯卧位, 可使术野暴露充分, 方便术者手术操作;侧俯卧位支架的使用, 能减少对患者呼吸、循环及消化系统的压迫及影响[8];侧俯卧时血液不易进入脑室或脑池, 可避免空气栓塞及血管痉挛;侧俯卧时患者面部不受压, 气管插管容易固定, 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本研究中, 观察组呼吸道压力 (3.16±0.68) k Pa、耳廓损伤发生率 (3.49%、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率 (2.33%) 及压疮发生率 (3.49%) 均低于对照组, 手术医生体位配合满意度 (96.67%) 明显高于对照组, 国内外学者均有类似的文献报道[6], 提示侧俯卧位有助于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 预防手术并症的发生, 有利于患者术后迅速康复。需要指出的是, 侧俯卧时需要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专门培训, 摆放体位时需要多人进行配合, 注意头面颈部及特殊器官的保护, 以提高摆放体位的有效性, 最大限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魏革, 胡玲, 祝发梅.手术患者压疮风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6 (5) :42.

[2]宁冬兰, 蒋维连.Waterlow量表在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病人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4, 2 (3) :40.

[3]高均芬.循证护理在脊柱外科后路手术俯卧位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5) :43.

[4]谢丽霞.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俯卧位并发症预防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 2013, 11 (2) :112-114.

[5]Ammirati M, Lamki TT, Shaw AB, et al.A streamlined protocol for the use of the semi-sitting position in neurosurgery:a report on 48 consecutive procedures[J].J Clin Neurosci, 2013, 20 (1) :32-34.

[6]万美萍.神经外科侧卧手术体位皮肤压疮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科学, 2014 (19) :129-131.

[7]徐小群, 陈丽莉, 詹健, 等.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 2010, 21 (3) :53-55.

不同体位护理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心内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自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病人150例,其中男89例,女61例;年龄45岁~78岁;所有病人均有胸闷、胸痛不适伴心电图改变,心功能稳定,均可平卧,无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实验组82例。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平卧位,即1 kg沙袋压迫穿刺处6 h,术侧肢体伸直制动,24 h后可下床活动。此期间指导病人进行术侧下肢踝、趾关节运动,利用另一侧下肢屈曲、抬臀、按摩腰背部。实验组采取平卧与侧卧位交替,在术后1 kg沙袋压迫穿刺处6 h基础上,根据病人需要协助翻身,翻身时,护士站在病人对侧,一手放在病人肩部,另一只手放在病人大腿外侧,嘱术侧肢体伸直,另一护士或家属协助背部垫以软垫,翻身角度30°~45°[2]。

1.2.2 评价指标

①穿刺处出血或血肿局部皮肤呈青紫色,有硬块,其直径≥2 cm×2 cm,有压痛;②穿刺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引起动脉闭塞产生肢体缺血,对比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皮肤颜色、温度、感觉改变的差异;③失眠指入睡困难或易醒,夜间睡眠时间少于5 h;④排尿困难指病人有尿意,但排不出小便,耻骨联合上缘叩诊浊音;⑤腰背部疼痛指病人自觉腰背部不适,可以忍受或者通过药物治疗后缓解;⑥腹胀指腹部胀满、膨隆、痉挛性疼痛、呃逆、叩诊呈鼓音;⑦假性动脉瘤表现为穿刺局部出现搏动性肿块和收缩期杂音。

1.2.3 观察项目

术后24 h内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开始每15 min观察1次,共观察8次,同时监测生命体征;然后1 h观察1次,共观察10次,最后2 h观察1次至术后24 h。

1.2.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四格表χ2检验及确切概率法。

2 结果

对照组有9例病人出现皮下血肿或皮肤淤斑;48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其中15例病人需用药物治疗后疼痛缓解;19例病人出现腹胀,经腹部热敷或按摩后缓解;35例病人出现失眠;10例病人出现排尿困难,2例经诱导排尿无效后予以导尿术导尿。实验组有10例病人出现皮下血肿或皮肤淤斑;15例病人诉腰背部不适,经协助改变体位后均可缓解;失眠者5例;1例病人出现排尿困难;对照组与实验组均出现1例假性动脉瘤,经局部加压包扎及注射凝血酶原好转。见表1。

3 讨论

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本研究通过平卧位、平卧与侧卧位交替两种术后护理体位比较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情况,旨在不断的提高护理技术、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是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当穿刺点的压力恒定时,体位的改变对是否出现出血、血肿没有直接影响,因为加压包扎和沙袋都能够给穿刺点以恒定的压力[3]。只要保持加压点不移位,沙袋位置正确不脱落,通常不会发生穿刺点局部出血。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穿刺部位出血、血肿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本组研究出现的血肿可能与操作者反复穿刺或穿刺点包扎手法等有关。

腰背部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术后严格平卧和术侧肢体制动,长时间处于强迫伸直体位所致,同时也可能由于病人本身的腰部疾病如腰椎骨质增生等所致。大部分病人所诉腰背部疼痛经改变体位、协助腰背部按摩后可以缓解。本研究两组病人腰背酸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术后指导病人左、右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使病人腰背酸痛明显减轻。腹胀也是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可由于卧床后肠蠕动减慢、食入不易消化食物或者个别病人原有胃肠疾病所致。经体位改变、腹部热敷或者按摩后可以得到缓解。平卧与侧卧位交替有助于腹胀症状的缓解。术后出现尿潴留的主要原因是不习惯平卧位排尿。病人因排尿姿势突然发生改变,尤其是男性病人由站立位转变为平卧位时极不适应,易导致尿潴留发生[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人排尿困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术后采取侧卧位有利于病人排尿。病人术后失眠的发生率较高,原因为术后疼痛以及术后兴奋、身体不适、探视人员过多等因素影响,不过卧位舒适度是影响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睡眠质量的主要原因[5]。本研究显示,两组病人失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平卧位与侧卧位交替的改变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睡眠质量,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通过对150例病人术后不同体位的护理的对比研究,提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改变体位是安全的,不会增加穿刺处出血或血肿的发生,而且有利于减轻病人术后腰背部疼痛、腹胀等不适、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病人对此项检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护理人员应不断地总结,研究更好的护理方法,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改变病人体位,对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住院病人1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实验组82例,观察24 h。对照组病人术后平卧位,沙袋压迫穿刺处6 h,术肢伸直制动,卧床24 h后下床活动。实验组术后在沙袋压迫穿刺处6 h基础上,指导病人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术侧肢体伸直。[结果]对照组有9例(13.2%)病人出现皮下血肿或皮肤淤斑,48例(70.6%)出现腰背酸痛,19例(27.9%)出现腹胀,35例(51.5%)出现失眠,10例(14.7%)出现排尿困难以及1例(1.5%)假性动脉瘤。实验组有10例(12.2%)病人出现皮下血肿或皮肤淤斑,15例(18.3%)出现腰背酸痛,7例(8.5%)出现腹胀,5例(6.1%)出现失眠,1例(1.2%)排尿困难者以及1例(1.2%)假性动脉瘤。[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病人采取平卧位与侧卧位交替的护理体位,能够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舒适度。

关键词: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体位,护理

参考文献

[1]王丽姿,金华,李亚洁.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早期活动对舒适和出血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54-55.

[2]陶明,余国珍,肖祖碧.护理干预对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舒适度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6,21(5):29-30.

[3]洪先娣.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体位护理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121-122.

[4]陈凌.提高经皮冠状动脉成型术患者卧位舒适度的方法[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2,37(3):230-232.

不同体位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进行肠镜检查的240例肠镜检查病例, 分为4组:观察组和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240例肠道检查患者中包括150例肠道健康, 24例大癌患者, 36例息肉患者, 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肠道寄生虫患者10例。观察组中35例男性, 25例女性, 年龄在18~6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48.3岁;对照组1中38例男性, 22例女性, 年龄在17~68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46.5岁;对照组2中42例男性, 18例女性, 年龄在20~70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48.7岁;对照组3中23例男性, 37例女性, 年龄在15~73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49.2岁。

1.2 肠道检查体位

患者在进行体位检查之前, 需要提前1 d少进食饮食, 在晚餐后绝对禁食, 且检查当天不吃早饭。患者在距离检查12h服用蓖麻油, 并在检查前6 h, 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 (国药准字:H20030827) , 2 000 m L岁冲3袋, 以200 m L/15 min的速度口服, 以对肠道进行清洁。观察组采用肠镜进镜时采用屈膝左侧卧位, 退镜时采用屈膝仰卧位, 对照组1患者基本上采取传统的左侧屈膝卧位, 对照组2采用屈膝仰卧位, 对照组3采用右侧卧位[3], 4组患者均使用型号为CVE—2100L/I/S的电子结肠镜 (国药准字:2005-3221361) 进行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 患者严格按照医护人员的建议进行体位的变化, 以提高肠镜检查的检出率。

1.3 肠镜检查准备

检查前3 d少渣饮食, 检查前1 d流质饮食, 检查日上午禁食。检查前晚泻药清肠或清洁灌肠。现在有更简便的清肠方法, 可根据不同要求按说明书使用。

1.4 排除标准

①疑有大肠穿孔、腹膜炎;②严重心、肺、肾、肝及精神疾病;③多次开腹手术或有肠粘连者, 应慎行结肠镜检查;④妊娠期可能会导致流产或早产;⑤大肠炎症性疾病急性活动期为相对禁忌证;⑥高热、衰弱、严重腹痛、低血压者, 最好待病情稳定后再行结肠镜检查;⑦不合作者及肠道准备不充分者为相对禁忌证[4]。

1.5 统计方法

对该组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使用 (±s) 的形式进行表示, 通过t进行检验, 而计数资料则通过χ2来进行检验。

2 结果

对该次所抽取的该院治疗的240例肠镜检查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240例肠道检查患者中包括144例肠道健康, 22例大癌患者, 32例息肉患者, 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肠道寄生虫患者10例, 漏诊12例。对照组肠镜检查患者的诊断有效率为85%, 观察组肠镜检查患者的诊断有效率为96.67%, 4种体位对于肠镜检查的结果影响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肠镜检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影像资料也越来越清晰, 患者肠道内极小的病灶也能够及时的被发现[5]。在我国, 肠镜主要是对结直肠肿瘤诊断的一种方式, 在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中也较为常见, 一旦患者便中出现了原因不明的血[6], 医护人员就会建议患者进行肠镜检查, 特别是老年患者, 是筛选肠道肿瘤癌变的最主要方式, 适合的肠镜检查体位就尤其重要。

肠镜也被成为电子肠镜, 是用来检查患者体内肠道疾病的一种仪器设备, 利用一个直径为1 cm左右的可弯曲细管, 在细管末端放置分辨率高的电子摄像头[7], 医护人员通过对肠镜的操作, 能够详细的了解患者肠道内的状况, 大大扩展了医护人员的视野。医护人员需要将细管通过肠道检查患者的肛门, 进入到患者直肠的位置, 随后逆行进入患者的盲部, 通过电子摄像头, 将患者肠道内的影像资料传递出来, 反映在显示屏上[8]。医护人员通过显示屏能够详细的了解到患者肠道内的情况, 观察患者肠道是否存在肿瘤、溃疡、息肉、肠道出血等肠道疾病。肠镜检查只需要20~30 min[9], 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能够真实有效的反映患者肠道内的情况, 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肠镜检查需要从患者肛门处进入, 属于一种侵入性检查, 容易造成患者出现不适, 因此大部分的人都害怕做肠镜检查, 直接导致很多的肠道疾病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延误了治疗。

该次探究中, 随机抽取了该院治疗的240例肠镜检查患者, 对4种体位对肠镜检查结果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对照组1中的肠镜检查患者使用屈膝左侧卧位进行肠镜检查, 60例肠镜检查患者中包括50例肠道健康, 7例大肠癌患者, 8例息肉患者, 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1例肠道寄生虫患者, 误诊6例, 诊断有效率为90%;对照组2中60例肠镜检查患者中包括29例肠道健康, 4例大肠癌患者, 10例息肉患者, 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5例肠道寄生虫患者, 误诊9例, 诊断有效率为85%;对照组3中60例肠镜检查患者中包括32例肠道健康, 6例大肠癌患者, 5例息肉患者, 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2例肠道寄生虫患者, 误诊12例, 诊断有效率为80%;而观察组中的患者使用进、退镜改变体位进行肠镜检查, 60例肠镜检查患者中包括34例肠道健康, 5例大肠癌患者, 9例息肉患者, 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3例肠道寄生虫患者, 误诊2例, 诊断有效率为96.67%。因此4种体位对于肠镜检查的结果影响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也就是说, 肠镜检查疾病检出率与肠镜检查患者的体位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观察组较对照组1组、2组及3组具有操作方便, 阳性病灶检出率高, 操作过程中患者痛苦相对小值得推广。对照组3操作不方便, 病灶检出率相对较低, 操作过程中患者相对较痛苦不值得推荐。莫琨琨等认为肠镜检查按照医护人员的检查进行, 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与应激反应, 而且还能够提高肠镜的检出率, 在检出率上与观察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

综上所述, 患者肠镜检查的体位对于肠镜检查的结果影响一定的影响, 有时患者一种体位不能很好的检查患者的肠道, 需要在医护人员的辅助下, 调整体位, 以保证肠镜检查患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清晰度。肠道检查在发现肠道疾病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是其它检查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不仅能够清晰的反映出肠镜体检患者肠道内的实际情况, 为医护人员的诊断提供科学、有效、可靠的影像资料, 而且还能够发现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内的细小病灶, 早诊断早治疗, 有效减少了肠道疾病患者病情的延误, 观察组及对照组1所采用的体位阳性病灶检出率高, 操作过程中患者痛苦相对小值得推广大大提高了肠道疾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值得在肠道疾病检查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俊景, 汪嵘, 裴宪琴, 等.单人结肠镜检查的护理配合技巧[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18) :3850-3851.

[2]纪浩旋, 司徒丽萍.流程式宣教卡片对肠镜检查预约效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7 (13) :32-33.

[3]刘妥英, 肖凤珊, 黄锦屏, 等.患者进食后接受结肠镜检查最佳时间的探讨[J].护理学报, 2013, 9 (17) :32-36.

[4]胡辂, 陈东风, 刘重阳, 等.异丙酚MAC技术应用于肠镜检查和治疗的评价[J].重庆医学, 2009, 6 (6) :672-673.

[5]倪育飞, 李军, 王本福, 等.电针对肠镜检查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和β-内啡肽的影响[J].针刺研究, 2009, 11 (5) :339-343.

[6]周如女, 彭幼清, 屠庆, 等.住院病人肠镜围检查期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 2009, 16 (34) :3153-3155.

[7]何丽, 郭秀君, 洪艳燕, 等.口服磷酸钠盐在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7 (11) :1049-1051.

[8]邵会雨, 梁明, 王效增, 等.野战方舱内冠状动脉造影投照体位对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2, 5 (10) :843-846.

[9]蔡锦锴, 彭颂明, 钟帝钦.咪达唑仑、芬太尼及阿托品联合应用于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 2013, 4 (2) :37-39.

不同体位护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某院住院治疗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措施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诊断均符合《内科疾病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22~72岁,病程3个月~14年。病变部位多累及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纳入病例属轻、中度。

1.2 方法

1.2.1 分组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及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2 药物配制

两组均使用菊花散水煎液200m L,中药组方:野菊花、秦皮、白头翁、茜草、仙鹤草、白芨。中药由专业药剂师煎煮,药液温度标准在38~42℃[3],装入保温瓶中备用。

1.2.3 操作方法

对照组、观察组均采用扬州华东医疗器械公司制造的一次性14Fr肛管,其余用物按《基础护理学》[4]中规定的准备。

两组保留灌肠时间均安排在晚上9~10点钟患者睡前进行,操作前护士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让患者了解灌肠的目的、药物作用、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使其积极配合操作。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做好准备;护士灌肠前应了解患者的病变部位,根据病变部位掌握插管深度,本研究两组患者插管深度均为15~20cm,插管时动作轻柔,药物流入速度适宜,压力宜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观察组患者采取膝胸卧位,药液灌入后嘱患者继续保持膝胸卧位30min后取仰卧位。对照组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cm,药液灌入后嘱其取仰卧位休息,尽量保留足够长的时间。两组灌肠完毕均给患者戴上随身听播放轻音乐30min,护士应尽量在旁陪伴。然后记录灌肠后第1次排便时间(即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5])。1次/d,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根据临床症状或结肠镜检查结果判断疗效。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时若患者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嘱其张口呼吸,放松腹肌,降低腹腔内压,解除肠道痉挛,拔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掐住臀部至肛门挤压,压迫肛门括约肌3~5min,注意观察灌肠后不良反应。观察组操作时,对年老体弱保持膝胸卧位有困难的患者,可采取头低臀高位,臀部抬高30cm。

1.2.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或结肠镜结果判定[6]:(1)治愈:大便成形(1次/d),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肠镜复查示肠黏膜恢复正常。(2)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成形(2~3次/d)结肠镜复查示溃疡缩小及炎症减轻者。(3)无效:临床症状轻微改善或无改善,结肠镜复查示肠黏膜糜烂,溃疡面积无变化或增大。以治愈加显效计算总有效率。

1.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3.1软件包对两组资料进行检验,其中两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80例患者均在治疗2周后评定治疗效果。根据临床症状或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5%,P<0.0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药物肠道保留时间(h)比较,见表1。

观察组药物在肠道保留时间明显延长,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P<0.01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P<0.01,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治疗人数

3 讨论

本组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药物在肠道保留时间分别为(9.68±1.57)和(2.31±1.19)h,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52.5%,P均<0.0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采取膝胸卧位保留灌肠法能延长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明显提高治疗效果。考虑此结果与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有关系。排便反射是由于压力刺激作用于肠壁内的感受器而产生的;而肠道是一种肌性器官,对压力反应敏感,直肠长度为12~15cm,结肠长度为100~150cm,结肠较直肠长,且容量较大.,当药液在直肠内积聚150~200m L,直肠内压力>7.3k Pa时,直肠壁感受器即产生强烈兴奋,通过神经反射支配肛门内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产生便意,引起排便反应。临床证明,给药后肠内存留时间长短与疗效有一定关系,保留时间越长疗效越佳[7]。观察组灌肠时采用的膝胸卧位,增加了直肠与结肠间的水平距离,其间压力差也增大,可使药液顺利进入乙状结肠。由于重力作用,在药液的灌注过程中,结肠内压力升高较慢,不容易使直肠压力立刻达到7.3k Pa;灌肠后继续保持膝胸卧位30min,能使药液最大限度保持在结肠内,减少对耻骨直肠肌的刺激。而且由于结肠对水分的吸收作用,乙状结肠容量较大,能充分接受灌入的药液,不容易立刻产生排便反应,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延长,从而有利于药物与病灶部位充分接触,提高肠黏膜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而提高了治疗效果。对照组灌肠时采用左侧卧位,臀部仅垫高10cm,直肠与结肠间的水平距离不大,压力差小,灌注完毕即采取仰卧位,此时药液难以进入乙状结肠而潴留在直肠内引起便意,使药液还未完全流入乙状结肠以上就随同排便一起排泻,从而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较短,影响疗效。膝胸卧位保留灌肠法与传统的左侧卧位保留灌肠法相比,前者能将药液直接送入结肠内,一方面能减轻药液对直肠的压力刺激;另一方面使药液能与结肠黏膜充分接触,从而延长药液在结肠内的保留时间,提高了药物疗效。

参考文献

[1]刘燕燕.体位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3,23(2):15.

[2]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76.

[3]张勇.影响保留灌肠治疗效果因素的探讨[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1,21(7):24.

[4]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9.

[5]高惠珍.云南白药灌肠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22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46.

[6]尹红,鲁桂鸣,李春香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法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499.

不同体位护理 篇6

关键词:体位,起搏器,恢复

随着人工心脏起搏技术的迅速发展,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已成为抢救和治疗危及生命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重要措施[1]。为预防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如电极移位、出血等的发生, 目前, 国内的传统做法是:为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术后伤口部位放置沙袋, 平卧位2~3 d, 3 d后坐起或下床活动[2], 但在卧床期间所出现的切口疼痛、腰背酸痛、腹胀等不适感觉, 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及心理压力[3]。这使部分患者需要止痛剂、镇静剂或缓泻剂等药物来缓解这些不适。笔者自2009年1月起, 为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术后采取平卧、床头抬高的体位, 并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角度, 以保证沙袋平放在囊袋上,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6月在我科行起搏器植入术的73例患者。其中, 男39例, 女34例;年龄16~86岁, 平均 (66.73±13.05) 岁;病窦37例, 房室传导阻滞33例, 室速1例, 房颤伴长间歇2例。纳入患者均已除外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糖尿病等并发症。

1.2 方法

将2006~2008年行起搏器植入术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2009年1月~2010年6月行起搏器植入术的4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 即:术后患者平卧位, 术区沙袋压迫6 h, 绝对卧床3 d。试验组:术后患者即采取平卧, 床头抬高, 并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角度, 术区沙袋压迫6 h, 48 h后下床活动。其他均按常规进行治疗及护理。比较出血、电极移位, 应用止痛剂、镇静剂、缓泻剂的例数及平均住院日。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术后试验组患者无出血或电极移位发生, 对照组患者有1例发生皮下出血。两组患者在止痛剂、镇静剂、缓泻剂的使用方面比较, 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见表1。

3 讨论

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人造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 以带动心搏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缓慢的心律失常, 也可用于治疗快速的心律失常[4]。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方法, 为防止出血、电极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 国内对于植入起搏器术后的传统做法是:术后患者须平卧位, 术区沙袋压迫6 h。沙袋压迫部位是在切口下方囊袋上, 而不是皮肤切口缝合处, 由于胸廓不是平的, 还有患者的胖瘦、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很难做到沙袋准确无误地压迫在囊袋上而起到压迫止血的目的。而为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术后即采取平卧, 床头抬高的体位, 并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抬高的角度, 可以保证沙袋平放在囊袋上, 这样不仅能防止沙袋下滑, 而且可以使力的重心刚好作用于囊袋, 从而起到压迫止血的目的, 同时也避免了剪切力的产生所引起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此外, 6 h后, 患者可以通过调整床头抬高的角度, 选择合适的体位, 降低切口张力, 减轻疼痛, 以达到舒适的目的。同时, 未增加术后出血、电极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此, 为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即采取平卧, 床头抬高的体位,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使患者感觉舒适, 促进恢复, 缩短了住院日, 节约了住院费用, 此方法简单、适用,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金丽华.缓慢心律失常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 2010, 31 (1) :133-134.

[2]孙凤英.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 2010, (10) :637-638.

[3]尹红, 姜晶晶, 曲茹虹.舒适护理模式在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卧床期间的应用[J].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 14 (4) :281-282.

不同体位护理 篇7

关键词:膝关节45°屈曲,常规前后直立位,膝骨性关节炎,检查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炎性病,临床上主要以关节边缘和软骨骨质增生、关节软骨变性等为特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僵硬、摩擦响声等[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世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约占10%以上,随年龄的增加呈高发趋势,老年人是高危人群。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中国可能是未来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率最高的国家[2]。本文旨在探讨不同体位X线检查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1月在本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膝骨关节炎检查的48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25例,年龄54~68岁,平均年龄59.3±10.2岁。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膝关节常规前后直立位X线检查,男11例,女13例,年龄54—龄66岁,平均58.0±12.3岁;实验组24例患者采用膝关节45°屈曲后前负重位X线检查,男12例,女12例,年龄57—68岁,平均59.6±9.8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对照组:在检查人员的指导下双腿站立,伸直膝关节,足尖向前双腿并拢.将患侧膝关节紧贴探测板,X线胶片距为100厘米,以水平方向对准髌骨下缘投射。②实验组:将自身体重全部负重于患肢,患肢膝关节屈曲45°后足尖向前双腿并拢,将患侧膝关节紧贴探测板,同时要使探测板和股骨成25°夹角,探测板与胫骨成20°夹角。X线胶片距为100厘米,以水平方向对准髌骨下缘投射。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15.0,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

2 结果

实验组采用膝关节45°屈曲后前负重位X线检查,发线间隙变窄例数较多,检出率和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膝部,不仅包括筋骨、经络,还包括肌肤和血脉。研究发现,一般的X线检查时显示轻微的关节间隙狭窄的患者,临床手术中却发现有大量或严重关节软骨磨损[3]。X线检查由于其检查方法简便、图像易于理解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X线检查膝骨关节炎时一般采用常规前后直立位和平卧位,由于平卧位时膝关节没有负重,韧带和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尽管可能存在关节软骨磨损,但是检查中仍会显示正常,因此临床检查价值不大,很少采用[4]。因此,准确有效的X线检查检查对于早期发现膝骨性关节炎十分重要。

目前,常用的直立位主要包括膝关节45°屈曲后前负重位和膝关节常规前后直立位。为了研究分析膝关节45°屈曲后前负重位X线检查和膝关节常规前后直立位X线检查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准确快速检查膝骨性关节炎提供依据,现对本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膝骨关节炎检查的48例分别采用不同体位X线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发线间隙变窄例数较多,检出率和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直立位时在身体负荷压力之下,关节面会紧密接触,若关节软骨有磨损,X线胶片上则会出现间隙。但是常规前后直立位患者的体重负荷在向下传到的过程中,经过股骨和胫骨平台前的软骨,X线检查时显示所受的力会减少。关节软骨磨损中最严重的部位是膝关节屈曲45°左右的接触面,同时负重检查模拟患者行走过程中所承受的力,因此实验组检出率更高。

综上所述,膝关节45°屈曲后前负重位X线检查检出间隙变窄者较多,检出率较高,具有很大优势,有利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参考文献

[1]刘献祥.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J].中医正骨,2012,01:3-7.

[2]李赛波,吴耀持.膝骨性关节炎组织形态及细胞因子变化与中医药干预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07:1313-1317.

[3]洪常华,田震静,赵立新.两种不同体位X线检查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4:4913-4914.

上一篇:创新思维与创新教育下一篇:组合逻辑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