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方法

2024-11-03

诗歌教学方法(通用12篇)

诗歌教学方法 篇1

《氓》这首民歌被选在人教版语文必修课第二单元中, 全诗以女子的口吻自叙恋爱、结婚、被弃的全过程, 表达了对负心汉的强烈谴责, 反映了古代女子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渴望。诗歌较难引起高中学生的阅读兴趣, 而像《氓》这样距今2000多年的四言诗歌, 更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准备上这节课时, 笔者就打算不走寻常路。

一、激趣导入

新课程对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的定位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更加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并对教师的指导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自然体现其必不可缺的指导性。

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笔者用这样的问题导入新课, 先问学生:大家都喜欢什么题材的电视剧或电影?身处信息化时代的学生对这个问题自然是感兴趣的, 于是各抒己见。话题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有关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上, 自然地过渡到《氓》的教学上。

二、重视朗读

学习任何一首诗歌都离不开朗读, 新课标提到: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 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所以, 让学生朗读这首表现爱情生活的经典之作也是这节课的重要任务之一,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诗情, 感受画意。在教学《氓》时, 笔者先让学生朗读诗歌, 《氓》是一首爱情的悲歌, 在朗读的时候指导学生用缓慢、低沉的语气读出爱情不在时的凄怆, 再用坚决的口气读出女主人公清醒后的决绝。通过朗读, 学生初步了解了诗歌的思想感情。

三、省时节力

教学是教师使用恰当的教学措施, 利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优的教学效果, 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时间就是效率, 抓紧时间, 用好时间, 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在这一教学环节, 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大家想不想自己也做回导演把这个爱情悲剧拍成影视作品?在拍影视作品前, 先让我们做回编剧, 把这首诗歌改写成现代文的剧本呢?”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采用了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完成此项教学任务, 当各组学生完成改写后再互相展示, 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 学生分组高效地完成了对诗歌内容的改写。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 保证了课堂的高效, 又在合作当中提高了学生的高效学习能力。

四、合作互动

在完成上个课堂活动后, 笔者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导演, 你想要把哪些画面呈现给观众看?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是对全诗内容的一个全面的学习过程。首先,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当这个问题抛出后, 笔者就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准备将什么样画面呈现给观众看。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 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 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 学会宽容和沟通, 学会协作和分享。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结合文中的注释、相关资料及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谈谈自己准备呈现怎样的情景。在学生的精诚合作下, 讨论出这样几个情景可以当做拍摄的重点: (1) 恋爱、结婚的情景; (2) 婚变的场景; (3) 决绝的情景。

五、互文建构

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 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当《氓》这部影视作品播出后, 你作为观众, 看完这部作品的感受是什么?请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爱情悲剧的产生?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 感受好谈, 探究爱情悲剧产生原因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自由联想”建构一个“多元意义”的空间, 通过互文本的建构, 在相互参照中对《氓》进行深入的解读。互文性又称“文本互设”, 通常被用来指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这一观点指出“读者的阅读的过程, 就是把自己的身份置于意指过程之中。他不仅与特定文本中不同的不同互文本相认同, 而且还必须被化简为零, 被置于一种哑然失语的危急时刻……然后, 读者便可进入自由联想的过程, 重构多元意义的过程, 定义几乎无法定义的内涵的过程。”所以在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爱情悲剧的产生?”时, 同时提供了几种有关爱情悲剧产生原因的说法: (1) 士之变心说; (2) 年老色衰说; (3) 伦理道德说; (4) 社会制度说。

在讨论探究中学生各有立场, 更多的学生赞同“士之变心说”和“年老色衰说”。学生从男性看待女性容颜变化的视角分析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这个问题的设置,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分析和评价前人观点的同时, 有的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阅读经验出发, 阐发了更鲜活、更有个性的理解。

联系诗中的女主人一味迁就、顺从, 仅有迁就、顺从, 仅有果断、刚烈都不能避免感情或婚姻上的悲剧。由此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更现实的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作为一个生命个体, 怎样才算真正具备了爱的能力?在这里, 笔者用多媒体展示当代诗歌《致橡树》, 通过对比阅读, 让学生进一步将认知走向深入。诗人舒婷在诗中深刻吟唱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当回头再审视《氓》的爱情悲剧, 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时, 学生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场婚姻悲剧的社会、性别甚至性格根源。通过互文建构, 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散, 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 2012 (4) .

[2]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诗歌教学方法 篇2

返璞归真情意浓

实验中学

莫莫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文本解读。这在诗歌教学方面尤其重要。如何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读懂真情,读出真味呢?本文试图从诵读吟唱、嚼词品句、作画入境等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诗歌教学 文本 画图 真味

俗话说:教无定法。诗歌教学的方法亦多种多样。就其传统来说,诗歌教学主要以讲读为主,近来时兴以课文为例作讲解,然后进行拓展阅读。我觉得,不管运用怎么样的教学方法,都要返璞归真,以文本为依归,读懂读透文本,才可领悟诗歌的情意,领略诗歌的真味。

一、诗歌教学需要返璞归真回归文本的原因分析

诗歌教学离不开课文,即离不开文本。文本解读主要指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理解、评价、创新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通过解读文本,与作者及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进行心灵对话,实施“静态文本解读”确立的教学过程预设,实现教学目标。诗歌教学需要返璞归真回归文本,由以下几点决定。

1、简约含蓄的诗歌特点需要我们返璞归真读透文本

诗歌是一种高度浓缩的语言艺术,它要求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它语言高度凝炼、蕴藉、含蓄,跳跃性大,再加上语言的变迁,年代的久远,现代与古代生活环境的迥异,使人理解起来难度很大。如果不“细吞慢咽”,咬文嚼字,慢慢感悟,是读不懂诗歌的内涵、作者的感情和语言的精妙之处的。如读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如果读者不去慢慢品味,只一读而过,哪能感受到李清照的孤寂难耐,惘然若失的悲惨境遇与叠字的精妙呢!

并且,古人作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我们今人读诗,自然不能一目十行,浅尝辄止,也应向贾岛学习,发扬他的“推敲”遗风,踏踏实实地返璞归真读透文本。这是诗歌教与学的正解。

2、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感悟文本为依归

学生诗歌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与生活的积累,更离不开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而要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就必须对文本的进行“细品慢嚼”式的透彻解读。学生在“细品慢嚼”诗歌文本中,才可明白诗义,再现诗境,感悟诗情,读懂诗心。要知道,课本选用的诗歌,都是古文经典,如果粗略浅尝,自然发现不了其中的精妙之处,也就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发展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因此诗歌的阅读教学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诗歌独特语言的体味上,让学生在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提高能力。

3、语文课堂的功利化让诗歌教学与文本解读渐行渐远。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适度拓展课堂容量,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要紧密结合。对此,我的理解是:教师施教要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前提下,由课文“自然生发”引出课外拓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要以文本为依归;只有与文本一脉相承又有所 “拓伸”的拓展,才能给学生带来进一步建构、超越和发展的价值意义。

但是,语文课堂的功利化让诗歌教学与文本解读渐行渐远。现实中,不少老师为了高考,为了出成绩,忽略了对课文文本的细读与深入理解,却大大强化了课堂练习以“拓展课堂容量”。为了省出时间进行“拓展”,一些老师常常让学生囫囵吞枣般粗读课本。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增加分数,一些老师可以抛开课文,天马行空信马由缰地让学生做练习,从而陷学生于题海之中。他们对现代文的教学如此处理,对诗歌的教学也如此处理。他们认识不到:这种做法,砍掉了语文学习的根,提高不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将让学生消化不良,并导致文本教学空心化,学生感悟能力与理解能力弱化,这是有违教学规律的。

事实证明,诗歌教学需要返璞归真回归文本,这是无法绕过的一道坎。诗歌教学只有回归文本,才能真正让学生完成阅读和学会欣赏,提高学生的感悟与解题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返璞归真读懂文本的方法探究

诗歌教学“返璞归真”的本义是读懂文本,读出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情能力。如何读懂文本,读出真情,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诵读吟唱解诗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是古代劳动人民为传授劳动经验,抒发感情而创作的一种易于传唱的文学体裁。它讲求押韵与平仄,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适于诵读吟唱。所以在教授诗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诵读甚至吟唱。如我校一女老师教授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她设计了初读、再读、三读,还有范读、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最后是听歌星唱、大家跟唱。一节课下来,她组织了九次诵读吟唱。在反反复复的诵读过程中,尤其在唱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诗的押韵与平仄的变化,他们的感情也变得越来越缓慢低沉——学生读到了女主人公的哀愁,读懂了李清照的苦恨。教学效果明显。

可见,诗歌教学在要重视诵读吟唱,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法则。诗歌只有多读,才可读准它的韵律,读懂它的意境,读出它的美感。

2、寻根问底识求真义。

诗歌内容跳跃大,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情感,是一种浓缩化的文学体裁。诗歌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逐词逐句地去寻根问底,分析感悟,探寻诗歌的真义,读懂诗歌丰富的内涵,再现它的意境与感情。如我校李林梅老师上柳永的《雨霖铃》一文时,她在完成几轮诵读与整体把握这些环节后,通过一问、再问、追问等形式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了逐词逐句的分析,抓住“寒蝉”“长亭”“无绪”“摧发”“无语”“念”“那堪”“酒醒”“虚设”等关键词,寻根问底,探求词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和课本义。探寻中,学生明白了“那堪”的本义,认识了“长亭”的内涵,感悟了“虚设”透出来的凄楚,读懂了情人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苦况。教学效果良好。

3、描摹诗境悟真心。

诗歌依靠意象来抒怀,通过多种意象构成的意境来表情达意。要解读文本,读懂诗歌,追索诗歌的意蕴,离不开对意象与意境的感受与分析。感受与分析意象与意境的最好方法,我觉得莫过于画图法,即抓住文本提供的信息,通过画图把诗的意境再现出来。画图法往往可以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置身诗境之中,去贴近作者的处境,贴近作者的感受,体会诗歌的意蕴。如我校陈老师分析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她提问:“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假如你身在其中,你看到了些什么景象?你能把它画出来吗?”从而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大儿”“锄豆”“中儿”“织笼”“小儿”“剥莲”等意象,去想象与再现,置身其中,体会其中的喜悦之情。

当然,诗歌的表层意蕴是通过诗歌的艺术描写直接体现出来的,可以通过画图法从直接归纳和概括出来。诗歌的深层意蕴则是作者运用暗示、象征等手法表达的,学生理解要理解它,必须掌握一定的表达技巧知识。

4、以诗解诗传真味

所谓“以诗解诗”,就是利用具有相似共性的已学诗句,来解释新学习的诗歌,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本义与诗人的感情,感受古诗的形象美。在讲授古诗时,我们会发现:诗歌的内容总会有一些共性。因此,我们教学某一首古诗时可适当引用相似的的诗词名句来解说,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存”,让学生感悟诗歌的真情;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得到更多,学得更透彻。

例如我校唐老师讲授后唐李煜《浪淘沙》,他在讲到“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一句时,提问说:“李煜说‘别时容易’,‘离别’真的容易吗?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歌是怎样写‘离别’的?请举例说说!”提问学生后,他总结说:“唐朝李商隐在《无题》中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写的是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别亦难’三字道尽了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时难舍难分的痛苦。唐朝王维在《渭城曲》中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作者用‘劝酒’的形式,道出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的情谊,也包含作者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与殷勤祝愿„„李后主对“离别”的感受其实与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他说‘别时容易’,其实不容易。他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应该是难舍难分的。可这里说“别时容易”,是为了反衬一别之后再见的艰难”。听完同学的回答与唐老师的“以诗解诗”,同学们对“别时容易见时难”一语透露出来的李后主真情自然有更多的感悟和理解。

实践证明,“以诗解诗”的古诗教学法,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诗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与联想力,提高学生古诗阅读鉴赏的水平。“以诗解诗”的教学法,可以让课堂充满诗的真味,让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

总之,诗歌教学的方法很多,但不管什么方法,基本要义是“返璞归真”,让学生读懂文本,读出诗的真味,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2016年6月2日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傅导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2年9月第1版

诗歌教学方法谈 篇3

【关键词】诗歌教学 吟诵 想象 点拨 以写代练 延伸积累

美学家朱光潜说:“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会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教好诗歌,对于培养学生纯正的文学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意义重大。那么怎样教好诗歌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吟诵感悟法

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和谐的音乐性是其特点之一。读诗最好的入门方法是吟诵,它能让你沉浸在诗的意境中,感受诗的脉搏,在与诗人同欢笑共悲戚时得到美的体验。

诗的诵读可分为这样几个层次:音读,意读,情读,美读。音读是最低的要求,即读准字音,读顺诗句;意读,是读懂诗的大致内容,把握诗歌写了怎样的事情以及诗歌内容的基本要点;情读,指利用节奏重音,读出诗的情感;美读,是指读出诗歌的语言美、内容美、生活美、意境美和艺术美。

读的方式可多样,如齐读、领读、表演读等等。读时要坚持读与评价、揣摩相结合,思考“为什要这样读”、“怎样读才好”,在评价与探讨中,带动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进入艺术的殿堂。

二、想象再造法

诗是纯粹精微的,诗的语言是含蓄凝练的,诗歌的创作经常是“用意十分,下笔三分”。诗的语言与情感有着很大的跳跃性。要真正深入品味诗,不流于表面,联想和想象是通道。

展开联想和想象,要把握诗人抒发情思的载体,要弄清这一意象的特点,去充实它、丰盈它,从而感受到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情感。如《归园田居》,对诗人描写的“田园风光”部分,大可展开想象,真切地去体会田园的宁静和悠闲,进而去思考作者缘何这般尽情地渲染田园风光。通过想象把握了意象,从而也就获得了开启作者情感的钥匙。

三、关键点拨法

所谓“关键”,就是指鉴赏一首诗歌提纲挈领的东西,是指学生鉴赏诗歌需要引导点拨之处。当学生吟诵感受了诗情,想象再现了诗歌的意境美时,这就需要引导学生由表层向深层过渡,由感性向理性迈进。

点拨的关键是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提一两个精当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如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在学生经过了反复地读与评、酝酿了浓郁的诗情之后,提出一个总问题:诗中所选取的意象,它们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当然,点拨要集中、凝练,不求面面俱到,要点在点子上,要点破点透,力求一课一得。

四、以写代练法

当前学生有一种倾向,喜欢买一些“全解”、“宝典”之类的书,喜欢做一些针对课文本身的练习。如这句诗该如何理解,那句运用了什么修辞。这种练习应把握好个度,不然则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为它牵引了学生的目光和精力,只会让学生在所教的课文中做寻章摘句的“考古”。花同样的时间,用不同的方法,收获会更大些,这就是笔者所说的“以写代练法”。

所谓以写代练,是以主动的写作代替繁琐的练习,尊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深入去思考,主动去审美,在写作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

写的内容可以多样。可评诗,评人物,评语言,评意象,评思想内容,评表现手法,评风格特色……只要有感点都可评。写的方式可多样,可写读后感,可改写扩写,可仿写。

尽管学生写的文字还很稚嫩,观点还很粗浅,但在这种主动的思索、尽情的表达中,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发挥,主体性得到体现,在写作中得到认可获得愉悦,在愉悦中提高了鉴赏表达能力,也必然能适应高考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到主观题的变化。

五、延伸积累法

刘勰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新教材也特别指出要“重视积累,感悟,培养语感”。要真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眼睛只盯着教材所选的几十首诗是不够的,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如何延伸,笔者有以下几种看法:

1.授课时,注意以诗解诗

以诗解诗是一种横向的拓展,抓住一个相关点,旁征博引,可浓郁课堂的文学气氛,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到思考。如教《雨霖铃》时,讲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可引导学生理解“柳”与“月”两个意象,共同回顾“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诗句,理解“柳”与“月”两个意象所积累的文化内涵。

2.以点带面,厚积薄发

所谓“点”,是指代表性的作品。这个代表性的作品,既可指代表一个流派的创作倾向的作品,也可指代表作者风格特色的作品,还可以指代表诗人思想历程的作品等等。授课时,抓住这些“点”,课外阅读辅以相应的“面”的拓展,就能触类旁通。

如讲李清照的诗,可以《如梦令》、《武陵春》为突破点,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一剪梅》、《声声慢》等。讲王维的《山居秋暝》,要以此诗为例,讲清其诗歌特点的音乐美、图画美、禅意,推荐阅读《汉江临泛》、《青溪》,以求开阔眼界,举一反三。

总之,以上说的林林总总,我把它归纳为“一二三”。“一”即一个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反对老师逐字逐句地解释分析。“二”即两把钥匙,一把是吟诵,一把是联想想象。通过吟诵感受诗的情韵美,通过想象体察诗的意境美,在这种初步的感知审美、迈入诗的大门后,再作深层探讨。“三”是三个手段,教师点拨是必要的手段,关键之处加以疏导,让学生的认识发生质的飞跃;以写代练是有效的手段,能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表达能力;延伸积累是根本手段,能让学生厚积薄发,触类旁通。总之,通过确立一个主体,使用两把钥匙,运用三种手段,让学生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插上腾飞的翅膀。

跨越诗歌的障碍——诗歌的教学 篇4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深深的感到, 没有哪一种文体比诗歌的教学效果更令人失望的了, 虽能诵读, 但欣赏水平不见提高, 学生甚至对诗歌的学习产生畏难心理。究其原因, 不过有二:一是诗歌语言难以准确理解;二是诗歌意象过于朦胧迷离。难怪古人早就发出“文之难, 而诗尤难”的感叹了。因此, 只有实现对诗歌障碍的跨越, 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知人论世, 跨越时代的障碍

诗歌作为文学作品里的一种, 其思想内容必定要打上时代的烙印, 任何时代的文字语言都承载着丰富的时代文化信息, 诗歌语言也不例外。学生之所以不能准确理解诗歌语言, 首先是因为这种语言所承载的一定时期的文化信息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相距已很遥远。所以, 他们首先要遇到来自文化层面的障碍。如唐诗语言就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禅宗文化、隐逸文化、庙堂文化、科举文化等。如果学生对这些文化十分陌生, 就无法较为准确地理解唐诗的语言。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谢公宿处今尚在”“仙之人兮列如麻”, 如果不讲以道家为代表的隐逸文化对李白的影响, 学生就无法理解这些语言的深层内涵。再如分析白居易《琵琶行》“坐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二句, 如果不了解唐代官制, 就不知道白居易为何着青衫, 不了解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对白居易的影响, 就不明白他见到沦落到江州的长安歌女何以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叹。

此外, 诗歌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 时代不同, 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 所谓“文如其人”, 其实, 诗也如其人, 绝大多数的诗人, 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知其人, 方能解其言”。因此, 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 还应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感情。如“诗仙”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 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 狂傲的独立人格, 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 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和精神风貌。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 在李白的乐府歌行 (如《将进酒》《梦游太姥吟留别》等) 和绝句 (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 中, 发挥得淋漓尽致。又如中兴四大诗人之一陆游, 出生第二年就适逢靖康之乱, 可以说他是在烽火连天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 山河破碎的动荡时势使他具有完全不同于李白、王维等人的创作环境, 因此他的诗作中的抗敌复国主题就尤为突出, 爱国情怀终生不渝, 直到临终前仍在绝笔诗《示儿》中谆谆嘱咐儿孙: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勿忘告乃翁!再如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 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 情趣相投, 感情甚笃, 共立下“穷避方绝域, 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1127年北宋灭亡不久, 赵明诚因病而故, 词人孤独一人, 生活悲苦, 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所好之金石书画等有散失殆尽, 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因战乱只身辗转流徙于杭州、越州、金华一代, 晚年十分凄苦, 从而创作宋词名作《声声慢》, 词中所言愁绪千丝万缕, 若是不了解其所处时代及其身世则定然不能洞悉词中真意。

在进行古诗词赏析教学前, 带领学生通过书本、网络等收集作者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 跨越时代差异所带来的障碍, 丰富学生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的认识了解, 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 为赏读作品打开第一扇门。

二、驰骋想象, 跨越意象、意境的障碍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 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 而是言在此意在彼, 写景则借景抒情, 咏物则托物言志。客观的景物即“象”与主观的情致即“意”完美结合, 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比如竹、兰、菊、梅、柳、蝉、荷、月、笛、笙、箫等。

诗歌的意境借助一个个意象来传达,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说道:“……其文章之妙, 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 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 写景则在人耳目, 述事则如出气口是也。古诗词之佳者, 无不如是。”由此可知, 意境是由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有机的结合而成的, “意”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就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 两者结合, 相辅相成, 虚实相生。它既包含鲜明生动的形象, 又包括了形象中蕴涵的发人深思的思想和令人激动的感情。“意”和“境”高度融合在一起, 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可以引发读者想象和联想, 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的艺术境界。赏析诗歌的过程, 也就是进入这一艺术境界的过程。换句话说, 只有进入了诗的意境, 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首诗。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一句诗, 六种意向罗列起来, 作者将凄清冷静的深秋景象与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紧密结合在一起, “意”与“境”浑然一体, 令人回味无穷。

陆机在《文赋》中描述诗歌的想象时说:“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 “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同样若想拜会作者, 实现跨越时空的交谈, 鉴赏诗歌也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诗歌的集中凝练性需要借助想象拓展, 诗歌的隔断跳跃性需要借助想象补充。意象和意境是解读诗歌必不可少的钥匙, 诗歌教学必须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来感受领略诗歌给我们描绘的情景交融而又空灵深远的艺术境界和氛围。

三、研读语法, 跨越语言的障碍

语言是诗的外壳, 由于诗的语言含蓄、跳跃、意象朦胧, 古诗语法又比一般文言语法更自由、更灵活, 也更难把握, 因而读诗的最大障碍就是语言的“隔”。试看下面的例句:﹙1﹚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2﹚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3﹚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4﹚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5﹚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如果不了解古诗中活用、倒装、省略 (不完全句) 等语法现象, 就很难准确理解以上诗句中的意思。如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理解, 对“端居耻圣明”中“耻”的理解, 就必须掌握活用现象, 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为了表达的需要, 让一个词临时具备别的语法功能。在﹙3﹚﹙4﹚两句中, 显然又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 即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 调整了语言的表达顺序。“欲穷千里目”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欲目穷千里”;“竹喧归浣女”应为“竹喧浣女归”, “莲动下渔舟”应为“莲动渔舟下”。不明乎此, 这些诗句就很难索解了。在教学中发现, 语法障碍中困难最大的是古诗中的省略现象。本来, 在散文中也有省略, 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然力足以至矣,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就是一个省略句, 但这是个别情况。在古诗中, 不完全句是经常出现的。例﹙5﹚就是一个典型的省略句。若依散文的语言看, 这四句是不完整的, 但诗人的意思已完全表达出来了:李白的诗, 清新得就像庾信的诗一样, 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 李白在江东。杜甫看到了暮云春树, 触景生情, 就引发起对甜蜜友谊的回忆来。古诗往往以最精炼的语言, 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驰骋文思, 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 所以许多结构非压缩不可。

此外, 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一般而言, 像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对偶、通感等都很常见, 学生容易领会, 然而有些虽不常见但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就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障碍, 如互文。这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为了避免词语的简单重复, 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语, 如屈原《涉江》中“忠不必用, 贤不必以”;二是出于字数的约束, 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 必须用简洁的文字, 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 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字而省略另一个, 所谓两物各具一边而省文, 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上句省略了“皎皎”, 下句省去了“迢迢”, 二者互补见义。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啊!”并非牵牛星只遥远而不明亮, 织女星只明亮而不遥远。这类互文, 只有掌握了它的结构方式, 才能完整地理解它要表达的意思。

在实际教学中, 可以首先把诗歌语言转化为散文语言, 并引导学生再现诗歌的形象画面, 在此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整体内容和情感表达后, 再通过必要的语法研读、举例分析, 努力让学生逐一突破诗歌语言上的多重障碍, 感受诗歌语言的自由、灵活, 其妙处就不言而喻了。

四、吟诵赏析, 创造审美的心灵感应

语文既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 又是培养情感的学科, 语文教育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 这和诗歌的陶冶精神是一致的。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诗中的真、诗中的善、诗中的美。中国当代诗人韩东说过这样一句话:“诗歌的美感完全是由个人的生命灌输给它的, 又是由另一具体生命感受的。”每一首值得传诵的诗歌, 它都浸透了诗人的血性与灵性, 我们鉴赏诗歌就必须从诗作者这一创作主体层面进行剖析, 然后用客体——读者的心灵去解读, 这两个层面缺一不可。课堂教学过程应该凭借诗情的激发, 让学生享受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反复吟诵诗文, 能以声音增强原作的力量, 加深对诗歌情韵、意境以及深刻意蕴的领会, 诱发通感, 产生共鸣。

诗歌的语言是有节奏韵律的语言, 读起来朗朗上口, 听起来和谐悦耳。明代诗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好的诗:“诵之行云流水, 听之金声玉振。”意思是说, 诗朗诵起来像行云流水一样流畅;听起来有如金声玉振, 发出十分美妙的声音, 铿锵悦耳。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首先要读出节奏, 读出语气;其次要读出韵律。在教学诗歌时, 不妨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诵读, 可以自由诵读或是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 还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 在班级大声朗读, 更可以开展诗歌诵读比赛。形式多样的诵读不仅充分调动起学生诵读的热情读懂原诗, 反复吟诵还能使学生欣赏到其他同学在朗读中读出的语言美、节奏美、音韵美, 使朗读者进入诗境, 品味其中的意蕴美, 深刻领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这样既能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又能感受到诗人流露出的那种感情, 激起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诗歌的学习如果缺少了朗读, 就如同一部优美的舞剧缺少了音乐。人们常说:“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这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往往可以凭借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去体会。因为诗歌具有极丰富的情感, 通过朗读学生能初步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当我们深切理解到诗的内容, 并被诗人的感情所激动时, 就能带着真情实感去朗读, 这就有助于再现诗中的形象, 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所有语体中, 诗歌语言是最讲究韵律节奏的。诗歌语言具有的结构美、音韵美、意蕴美, 没有其他的语体能够匹敌。音律的抑扬顿挫, 结构的匀称错落, 意蕴的含蓄隽永, 诗歌的语言映入眼帘, 一幅图画就悄然印入脑海。

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中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歌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 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诗歌教学是美的教学, 它引领着学生走进美的领地, 领略诗歌语言美, 明悟诗歌语言生发的意象美和意境美。跨越诗歌的障碍, 以诗歌的美陶冶学生心灵, 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何其芳.关于写诗和读诗[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56.

[2]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3]隋慧娟.唐诗宋词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诗歌教学方法 篇5

如果没有水位差,就不会有瀑布的奇观。诗文亦然。诗文所以忌平铺直叙,贵能波澜起伏,究其实质也是感情落差的把握问题。

最常见的拉开感情差距的表现方法是:从反面写来。譬如,唐?王昌龄的《闺怨》就是这样写的。明明是表现闺中少妇的满腔愁绪,却偏偏要从“闺中少妇不知愁”写起。再如骆耕野的新诗《不满》,在艺术表现上也有这样的特点。此诗着意写人们对四化,其实也是对改革的满腔热望,却从对这也“不满”,那也“不满”落笔,所以别有一种摇曳人心的艺术魅力。

这种正面不写写反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反衬手法。王夫之《薑斋诗话》论反衬之妙时曾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其所以有“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也是由于把感情推向两极,使之在一哀一乐之间,造成最大限度的感情落差。刘熙载在《艺概》里,则把这种加大感情落差的艺术手法,称为“衬跌”。他认为“词之妙全在衬跌”。这个“跌”字,即是跌落之义,是对感情落差的非常形象化的说法。

强调一般的习惯心里与事实之间的差距,能使欣赏者有出人意料之感,而造成较大的感情落差。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可以为例。这首套曲开头渲染出一种大事将临,好戏就要上演的气氛和神秘色彩。特别是当作者写到“吹笛擂鼓,见一彪人马到庄,匹头里几面旗舒……”时,人们在心理上会习惯地认为,这将有贵人来到。此时,人们起码是怀着要么敬、要么畏的感情的。可是当“贵人”走到跟前“覷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原来是从前明抢暗盗、敲诈勒索的刘三(刘邦)。套曲前后感情形成一个巨大的落差,从而造成一种辛辣讽刺的艺术效果。

展示抒情人物心灵瞬间的剧烈变化,不用说,也能激起巨大的感情波澜。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有这样的特色。

作者开头写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三国周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作者的感情是多么地潇洒、激昂、豪壮,大有一展卓越才华的气势。可是,当作者想到,杰出的才华得不到施展、壮志难酬时,感情一落千丈。郁闷,甚至消极、颓丧: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正是这巨的感情落差,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之情和胸中的积愤。把握了这种感情落差,就能更好地欣赏此诗。

把握抒情人物此时与彼时迥然不同的行为与表现,也能造成极大的感情落差,取得较好的抒情效果。尚方的《男兵讲叙的故事》在艺术表现上以此见长。这首诗共六小节三十五行,前面五行以调侃口吻,讲述一只老鼠窜进女兵宿舍所引起的一场虚惊:“女性在户籍上注销不了的弱点/被放在耗子黑亮的小圆眼里/无限地放大/乞求母亲保护的呼叫”。直到一个小男兵听到“呼救信号”,“用扫帚代替重武器/送葬尊贵女性的冒犯者”时,“女兵们失重的心/才从失态的惊恐向日常的文雅/滑落”。然而,就是这群见了一只闯进来的耗子都怕的女兵,在后来的一天:“《人民日报》用充满感情的文字/提到她们/她们和男军人一起/在祖国的西南边疆地区/严惩了进犯祖国的挑衅者”。这也就是这首诗的结尾几行。

有道是,怯弱者的勇敢,往往愈其勇敢,也愈觉侵略者的可憎。于此,我们也就明白了,前面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在一只老鼠所引起的轩然大波上做文章,正是为了把感情落差尽可能地拉得更大。

诗歌教学方法 篇6

[关键词]诗歌教学;诗歌鉴赏

从阅读与鉴赏的区别来看,鉴赏要比阅读高一个档次。就诗歌阅读的教学来说,教师对教材诗歌的处理,只是教会学生阅读和鉴赏诗歌的一个个体和载体,如果阅读诗歌,只停留在教材上的几首诗歌,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关键还是通过教材诗歌的载体,教会学生独立准确的鉴赏诗歌的能力。所以,诗歌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要看学生是否具备了诗歌鉴赏的能力。从这一点来看,诗歌阅读教学也就是诗歌鉴赏教学。我认为对古典诗歌的阅读与鉴赏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读之同时,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积累、运用鉴赏知识

(一)文体知识。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二)诗人风格。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语淡者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我们应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语言特点。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四)诗歌意象。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指导学生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 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等。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三、强化书面表达

经过一定的鉴赏训练之后,学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感悟。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思维却往往大打折扣,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成为思想表达的瓶颈。从阅卷效果来看,阅卷教师也往往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因此,书面表达的训练要求就是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

卷面清爽的要求不必细说。虽然鉴赏的文字较作文少很多,但是考生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笔先”的原则,先构思后再落笔,避免涂涂抹抹。卷面清爽,阅卷教师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无形中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印象分。

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的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矛盾。

条理清晰,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逻辑合理,指的是即便你的见解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高论,也应当能够自圆其说。

以上主要从诗歌的内容、形式以及答题技巧几方面,对诗歌鉴赏进行了粗略的谈论。我相信,同学们只要对诗歌饶有兴趣, 掌握一定的规律方法,克服功利主义思想,摒弃为做题而做题的做法,就一定能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在平时的学习和高考中游刃有余。

诗歌教学方法 篇7

1 感受其整体

要想更好的融入诗中的意境, 就得从整体把握。

一首诗是完整的。诗人在创作时, 其思维是前后呼应、紧密联系的, 这就是在学习诗歌时要感受其完整性。但是它的词、句之间联系松散, 画面景物之间有时不用词语粘接, 诗行里有跳跃转换, 形成艺术空白。在这一基础上, 发现诗歌中的“断裂”与“跳跃”, 理解、补充和丰富其内涵。然后把上下文自然得体地连缀贯串起来。一首好诗的所有元素如艺术空白、韵律、语言、形象等都是为诗人旨趣服务的, 所以在教学中应灵活地将诗的相关元素纳入到理解诗的旨趣这一环节上来。

2 与作者对话

诗歌是诗人对自我内心深处情感的表达, 所以要想真正的理解诗歌的寓意, 就应该了解诗人是在何时、何地、何种心境来完成作品的。

伟大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整个画境一片孤苦清冷, 陡升一片寒意。柳大诗人为何此时是如此心境呢?《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这首小诗, 是托景言志的。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 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 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 表现了他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在诗歌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使学生的主观意识深深地沉浸到作者描绘的客观景物中, 并借助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使之更丰满、更厚实、更鲜活。诗眼是指可统摄全篇或使全篇生辉的字句。许多优秀诗作往往别具诗眼。由这些诗眼可窥全诗精髓。

3 反复诵读

教学诗歌, 更应重视诗歌的朗读教学因为诗歌感情容量大, 遐想自由, 意境深远, 叙述事件简练集中, 主观色彩浓烈, 韵律和谐, 节奏感强, 这些特点适合朗读, 而且, 朗读对体会诗歌的形式美、语言美、音乐美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就可以把诗歌的内容思路、语言、都转化为自己的, 就可以逐渐进入创造性的审美境界。

首先要学会美读。美读是带有审美、欣赏性质的朗读。它不仅是感受、理解和鉴赏读物的有效手段, 而且对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有重要作用。美读的创造心理机制涉及整个心智活动, 关键是要“以意逆志”、“设身处地”, 体验到作者的写作心理。

其次要懂得对诗歌的欣赏。课文欣赏包括对课文美的感受、体验、发掘和批判, 是一种情感活动和认识活动相交融的心理过程。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课文进行体味认识, 以期发掘课文内在意蕴, 丰富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获得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4 教师引导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 师生是教学的统一体。教师引导的艺术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最重要的条件。

4.1 感受语言美

教师用优美的语音把诗意表达出来尽量在语言上给学生以美感。用优美的语音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兴趣。

欣赏是诗歌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在这个环节中,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 要读出字词句与诗人的情怀。让学生在品析字词中, 潜移默化地感知语言美, 这样在教学中, 不仅帮助学生发掘了诗句中的语言美引起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在语言表达上仔细推敲, 选用最恰当的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4.2 感受画面美

古诗中许多描写山水风景的诗歌融合了绘画的特点。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补充或描绘画面的内容或色彩, 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才能受到美的感染, 获得美的熏陶。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历代广为传诵的名句具有永恒的魅力, 被近代学者王国维称作“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一幅画面是茫茫大漠孤烟直上, 另一幅画面是滚滚黄河边, 鲜艳夺目的太阳斜斜的挂着, 显得分外的圆。

这不仅准确地写出大漠孤烟落日的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 而且把自己因受朝廷排挤而深入大漠的孤寂情绪不露痕迹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中, 但又不给人哀愁悲伤的感觉。确实是意境雄奇, 耐人寻味。不愧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啊。所以, 不妨让学生根据诗歌展开想象, 并鼓励他们画出心中的画面, 往往能将自己投身于具体情境之中, 获得艺术的美感和心灵的感知。

4.3 感受旋律美

诗歌大多讲究押韵, 具有韵律和谐的音乐美。要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在缓歌慢唱中把握诗的韵律、节拍、停顿, 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 字音的响沉强弱, 语流的疾徐婉转。这样, 才能心神合一, 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古诗教学中自然融洽地引入音乐的手段, 选取与课文的色彩、节奏等审美意象相和谐的音乐, 使二者完美的结合, 就会用美来滋润学生的心灵。

4.4 感受意境美

意境, 是指诗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引导学生揣摩意境, 既要把握诗人抒发的感情, 又要理解这种感情是通过什么事物来表现的。诗歌是通过形象反映生活, 表达感情。形象是诗的本质。

“诗贵言境, 以境表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们以欣赏的角度去读诗歌,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揣摩诗歌的意象, 就能领悟到作者所创造的意境美。

白居易《暮江吟》,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铺”字也显得平缓, 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 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 江水缓缓流动, 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 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 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 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 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 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 描容绘形, 令人叹绝。

诗歌往往“情景交融”, 没有古老的景, 更没有孤立得的情。诗中的景不是一般的景, 是含情的景;诗中的情不是一般的情, 是景中情。因此, 我们在教诗之时, 紧扣情和景, 让学生随意发表自己的感受。

摘要:小学诗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主成部分。本文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探析如何使小学生在学习诗歌中真正的感受到诗歌的美。

关键词:诗歌,教学,感受

参考文献

[1]郡贡祥.朗诵艺术谈.

[2]小学教学全书语文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

[3]张良田.教学手段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86.

[4]王松泉, 王相文, 韩雪屏.语文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25.

诗歌教学方法 篇8

一、选准教学“切入点”, 进一步明确复习教学思路

在高中诗歌鉴赏复习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明确复习教学思路, 尤其是要选准切入点, 引导整个教学工作向着高效方向发展。首先, 教师要潜心研究考点, 可以结合各省市近三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进行综合分析, 由于诗歌鉴赏的考查范围与跨度很广, 涉及到诗、词、曲, 跨度从周代到清代, 选题范围较为广泛, 教师应当多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从对诗歌语句的理解、诗歌画面的想象、表达的技巧、思想情感的表露等考点的研究分析中, 提炼教学要点, 提升教学针对性。其次, 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复习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发挥出来, 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与合作学习, 放手让学生开展学习, 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引导, 在提高诗歌鉴赏复习成效的同时,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全面达成教学目标。另外,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强化对学生的科学记忆指导, 引导学生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来进行科学记忆, 花最少的时间达到最高的记忆与理解成效。

二、强化领悟“提升点”, 进一步夯实诗歌学习基础

在诗歌复习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着力于考点知识的记忆巩固, 还要注重从诗歌背景、原型意象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方面夯实学习基础, 为全面提升复习教学成效奠定坚实基础。首先, 教师在教学中, 应当注重重现诗歌的背景, 让学生深刻理解与牢固掌握。古人说得好, “诵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学生要实现对诗歌内容与主题的深刻理解, 就必须要对世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之中所要体现出来的时代烙印进行全面的了解, 不同时代的诗人, 其作品之中所反映出来的内涵与情感是截然不同的, 例如李白、杜甫与杜牧, 分别生活在盛唐时期、盛极转向衰败时期以及晚唐时期, 他们的作品中就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不注重对诗人所处时代的了解研究, 是无法全面领悟作品内涵的。对于诗人个体而言, 自己的境遇、仕途等方面不同, 也对作品的风格烙上了鲜明的印记, 如同为唐代的三位诗人, 都写过有关蝉的诗, 正处于官场一帆风顺的虞世南写道:“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具有鲜明的得意之情;骆宾王身陷囹圄, 写道:“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从中可以体悟出患难之感;而李商隐仕途不顺则写道:“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从中可见牢骚之意。由此可以看出, 三首诗中都在咏蝉, 都运用了托物言志手法, 但是自己所处境地、前途不同, 所言之志差别很大。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 包括诗人的人生发展轨迹, 全面提高鉴赏领悟能力。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掌握原型意象。古典诗歌内涵丰富, 许多事物是诗人笔下的常用意向, 如柳寓意送别, 菊寓意高洁、隐逸, 松代表顽强不屈, 梅代表高洁、刚强等,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指导点拨, 进一步提高学生领悟隐含情感的能力。另外, 教师在诗歌鉴赏复习教学中, 还要引导学生研究分析诗人的语言特色, 如陶渊明的语言特色为平淡自然, 王维语言特色的的清新雅致, 王昌龄语言特色的雄健激昂等, 以此入手, 夯实基础, 为学生全面深入掌握诗歌情感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三、拓展能力“拓展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建设较为重要, 要突出学法指导, 帮助学生建构起完善的知识体系,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情感启迪能力。首先, 要注重建构起完善的知识体系。古典诗歌鉴赏中, 除了要对诗歌背景、诗人情况、意向寓意等知识做到熟悉与掌握, 同时要对诗歌的表达技巧、章法布局等方面知识有效掌握, 如抒情方式可以范围直接与间接两种抒情方式, 而其中间接抒情又可以细分为借物言志、借景抒情等不同方式, 从表现方式上可以细化为象征、反衬、对比、烘托等等, 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比喻、拟人、夸张、用典、顶真、互文、借代以及对偶和通感等, 只有建构起系统的知识, 才能够全面提高鉴赏能力。其次, 要提高学生两种重要能力。要着力提高学生分类答题能力, 诗歌鉴赏主要采取分析意境型、分析技巧型、分析语言型等不同类型, 应当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答题的技巧, 如分析语言型的答题技巧可以归纳为:以诗歌中关键词揭示语言特色, 并选取诗歌之中的语句来对这种语言特色进行详细分析, 并阐述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与主旨, 通过技巧的掌握提高答题能力。要着力提高学生诗评写作能力。

诗歌教学方法 篇9

一、授之以渔, 感受节奏美

音乐与诗歌这两种艺术形式, 是一对永不分离的孪生兄弟, 又是并蒂莲、姐妹花, 它们相生相依, 装饰着人类的梦想, 愉悦着我们的心灵。因此, 诗歌本身就有一定的节奏韵律, 像音乐一样。教学现代诗首要任务便是要学生通过有节奏的朗读感受其优美的韵律。在这一点上, 教师要教给学生把握节奏的方法, 运用方法融入自己的体会, 大部分学生便会有节奏的读诗了。例如, 在教学《有的人》时, 我给了这样的方法指导:仔细读一读, 体会体会, 在每一句诗中, 你想把哪个词读得突出一点, 就在这个词语的下面加上小圆点, 这个点在朗读中叫“重音符号”。 (板书) 一句诗中你认为在哪个词语后面该停顿, 就在这个词语后画一条斜线“/”, 这条线叫“间隔线”。比如第一小节, 我体会着应该这样读。 (师范读) , 投影出示: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下面自己体会着读一读这首诗, 把你的体会用这两个符号标出来。因为掌握了方法, 学生也想急于运用方法, 学习兴趣极高, 纷纷尝试有节奏的读诗。在接下来的交流朗读中, 学生大部分教能够有节奏有韵味地读诗了, 也初步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二、感知内容, 体会情感美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 每一首诗都寄托了作者一定的情感, 情感美也是诗歌最大的魅力。感知诗歌的内容, 体会作者的情感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初步感知了诗歌的节奏美之后,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作, 感知内容并体会作者强烈的情感。在这一环节, 教师要借助必要的背景介绍, 引导想象联想, 调动学生的情感, 引起情感共鸣, 并以一定的语气、表情朗读表现出来。

例如, 在《有的人》教学中, 我简单介绍了创作背景后, 问学生诗中写了哪两类人, 对这两类人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 又让他们把作者的这两种不同的态度放在诗句中, 用不同的语气, 不同的表情读出来。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重点引导朗读“骑”“俯”“不能活”“更好地活”“烂”“青青”“很高很高”等这些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 “一切尽在无言中”, 无需枯燥的讲解, 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便全融入在朗读中了。

三、巧设问题, 感悟含蓄美

千百年来, 诗歌之所以为众多的读者所喜爱,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诗歌语言凝练, 内涵丰富, 具有浓厚的耐人寻味的含蓄美。而感悟这一点对于生活经验缺乏、思维能力正在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来说, 是一大难点。如何找到诗歌中与学生认知相符的“突破口”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从而引发他们思考, 这需要我们的精心设计。在教学《有的人》时, 我让学生对比朗读两种人的做法与命运结果, 之后又让他们对照朗读不同做法换来的不同命运结果, 紧接着问:你愿意做怎样的人, 为什么?以此引发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之后, 又问他们, 诗歌是为纪念鲁迅而写, 可不可以把诗歌中“有的人”换作“鲁迅”, 为什么?经过激烈地讨论, 举例, 他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的独具匠心, 也感悟到了诗歌丰厚的内涵。

四、方法指导, 享受创作美

巴尔扎克说过:“诗句是一些种子, 应当在别人心底开花。”用诗歌的美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 顺势引导学生创作自已的小诗, 会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有的人》教学后, 我给出了一组对比鲜明的词语:美丽———丑陋、健全——残疾、伟大——渺小、贫穷——富有。让学生针对身边人的做法, 围绕一组反义词谈自己的看法, 有的学生讲到:刘大铭身体是残疾的, 但他的梦想、精神是健全的;有的学生讲到:拾荒老人刘盛兰生活是贫穷的, 但他有那么多的孩子, 他的生活又是富有的。学生充分交流之后, 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创作《有的人》, 要求仿照藏克家的《有的人》, 先写生活中两类人的人生价值, 再写他们不同行为, 最后写他们的命运结果。学生纷纷讨论创作, 小诗创作得是有板有眼。

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探析 篇10

一. 兴趣引路法

在教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 为了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为人, 并对这首词发生兴趣, 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李清照和他丈夫赵明诚打赌的故事:李清照写了这首, 《醉花阴》, 寄给他的丈夫赵明诚, 赵明诚觉得词写得太好了, 自己写的不如妻子, 但他不甘心, 于是赵明诚废寝忘食想了三天三夜, 写了十五首词, 把李清照的《醉花阴》混杂在这十五首词中, 然后拿给朋友看, 要朋友评选哪首写得最好, 朋友欣赏了半天, 说道:“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学生听了这个故事都发出会心的微笑, 不禁对这首词产生兴趣和期待, 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诗的主动性, 课堂效果显著增强。但是提高学生兴趣不过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关键是授之以渔, 教给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方法。

二. 创设意境法

此法分为两种, 一为意境再现法, 即是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再现诗歌的意境。比如《天净沙·秋思》典型地体现了意境美这一特色。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首先找出全诗的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一个事物表达一个意象, 学生不难找出, 因为全诗总计五句二十八字, 一共描写了九个事物, 那么也就是九个意象。我又引导学生:这九个意象不是用关联词承接起来的, 那是用什么把它们串联起来的?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是用一种情即游子的羁旅愁情作为线索把它们串起来的。我又进一步地启发:这九个意象通过情感的串联, 就组成一幅非常美的图画, 也就是本诗的意境。请同学们用自己优美的语言, 把本诗的意境再现出来。学生纷纷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 并用自己的话把本诗的意境表达出来。二为意境再造法,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在深刻理解本诗意境的基础上, 利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合理的发挥, 再度创造优美的意境。在教韦应物《滁州西涧》这首诗时, 在分析了诗歌的内容, 把握诗歌的意境, 学生对此诗掌握差不多的时候, 在课堂结尾, 我来了个画蛇添足: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彩笔以“野渡无人舟自横”为题, 画一幅山水画, 请同学们要把握意境, 进行合理想像, 画出自己的“野渡无人”图来。这一下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课后他们交来很多作品:有画一只孤舟, 一个渔人在上面抽烟的;有画一只船, 船桨上停息一只小鸟的……通过再造意境法, 学生对此诗感悟得非常深刻, 而且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 这无疑为他们提高欣赏水平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三.深入内心法

对于抒情性诗作, 教学时, 要引导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 体验诗人的情感, 从而触摸诗人的灵魂。教学时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将心比心。像李白的诗歌感情都比较强烈。在教李白的《行路难》时, 我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深入到李白的内心深处, 把握李白的情感波澜, 学这首诗, 把李白此时的“情”参透了, 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李白的经历, 我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李白, 感受作者写作此诗的情感态度, 理出本诗情感轨迹。本诗开始是写宴会的场面, 有好酒好菜, 李白的心情应该是很高兴的, 接着笔锋一转, 写道: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此时李白的情绪一下子跌落下来, 由高兴转为失落, 为什么心情一下子不好呢?那是因为李白想到仕途坎坷, 报国无门, 心里感到憋屈, 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跌到最低点, 是不是就这么一直低沉下去呢?李白毕竟是李白, 在逆境中他还是充满着希望, 有朝一日会得到朝庭重用的, 心情一下子又乐观起来, 但是又想到路途艰难, 出路又不知在哪里, 心里不免沉重起来, 但李白并没有消沉下去, 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充满信心, 颇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情怀。一下子振起全篇。通过深入内心法, 我们感受到李白那颗跳动的心灵, 理出李白那喜怒哀乐、抑扬沉潜的情感轨迹。经过这样的体验, 学生对这首诗以及李白本人才会有深刻的理解。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究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阅读 感情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014

诗歌是高中语文的必修课,目的在于带领学生走进情感世界,提升自身情趣、文学修养,此外,高中诗歌还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欣赏文段、正方向的评价等能力。由于个体差异,对诗歌的理解程度会有偏差。所以,诗歌阅读与鉴赏又是高中语文的难点和重点。

一、当前诗歌教学的意义

课改之后,诗歌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情、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帮助学生有健康高尚的情趣。高中生正是如诗如画的年龄,这个年龄里留给他们的记忆也应该是美好、蕴含诗意的。所以,品味现代诗歌是高中生的一项必要技能。

二、高中语文课堂诗歌教学策略

1.看题目,找重点,明确诗歌主题

题目是诗歌的开头,它囊括了诗歌主要内容、并且定位了诗歌的题材,通过看题目,可以确定诗歌的品读方式以及阅读重点。假如一首诗的题目含有“物”,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那么这首诗多半是咏物诗,而作者去写这样一首咏物诗要么是作者对此物喜爱有加,要么就是借物抒情,要么就是托物言志,从而带出作者的感情色彩,或是喜爱此物的外在美,或是借物思人,或是此物独特的品质让作者联想到人的品性。总之,只要是咏物,无外乎这几类。假如这不是一篇咏物诗,是一篇怀古诗,那这种诗大体的情感是借古讽今,感叹逝者如斯、兴衰无常等。怀古诗最常见的手法是对比法,思路也比较固定。

如果学生平时品读诗歌时能很好地利用诗歌固定模式,那么阅读起来就显得简单得多,时间久了这些阅读经验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品诗文,抓基调,把握诗歌情景

找到抒情的词句,是品诗文的首要任务。如果一首诗里有作者的抒情语句,那么这个语句就是诗文的重点语句,要重点品读,细细体会作者赋予它的情感色彩,从而抓住整体的情感色彩,进而对整篇诗文有个深入的了解。

我们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在看一首诗的时候描写景物的词语要重点体会,尤其是要体会作者描写的景物特点以及诗歌氛围,这是能否抓好诗歌主题的关键。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不同,现代诗歌在情感的表达上是大胆、直白的,同时又带有一点隐晦、含蓄之感,所以现代诗歌给人的感觉是朦胧美。不管是直白还是含蓄,诗歌的灵魂和活力都是源自于情感,所以要想抓住诗歌的主旨,就要细细品读诗人在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和诗人营造的意境。

如果没有找到写情、写景的诗句,那么就看看有没有人物方面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等一些细节上的描写,这些诗句常常融合了作者对所描写的人的某种情感,找到情愫的所在,对品读诗篇而言就是找到了走进诗篇大门的钥匙。

3.体情感,悟感情,了解作者生活背景

如果把诗歌当做孩子的话,那么诗人就是它的母亲。所以要想了解它,就先要了解它的母亲,而后了解它的出生环境,即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作者的性格决定他的诗所透露的情感方向,作者的生活经历改变着作者的情感以及性格,而这又将反映在诗篇中。例如闻一多的《死水》,这首诗是作者留美回来的第二年写的,当时华人在美备受歧视,作者在美无限思念家乡,回来后却发现家乡支离破碎,无限凄凉。这种状况下作者感到无比的悲哀和愤怒,于是写了这首诗歌。了解了这些之后,还没有看诗歌,就已经明白了诗歌情感的大致方向,再去慢慢品读诗歌的具体内容,诗歌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就很容易理解和体会了。

有些诗歌会在诗文中提到很多景物,甚至可以让人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深远绵长的画面,全文下来似是没有感情的描写,却又仿佛句句充满感情。所以,看到这类诗歌要抓住诗中稍微带点感情色彩的文字,不错过任何一点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诗句,如果实在是找不到情感文字,就要用自己的想象力结合作者的文字,让作者描写的画面还原在自己的脑海里,然后再去体验诗歌中特有的意境,从这意境里感受作者在诗歌中描写的整体情感基调,从而找到诗歌表达的主题以及内涵。

欣赏现代诗歌既是一个独特意境的体验过程,又是一个将实物和抽象的情感结合到一起的过程,学生必须是经常读,经常写,经常背,方能积累经验,提高赏析诗歌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时间久了,学生也就有了很好的文学底子,情感丰富、理解能力好的学生甚至都可以自己作诗,这时候再去解读诗歌,就轻而易举了。

幼师语文诗歌教学方法初探 篇12

首先是现代诗歌学生难学, 诗歌不是故事类的作品, 学生不能一读就懂, 对诗意把握不准, 不理解意思, 难以唤起学生的兴趣, 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

其次是老师难教, 现代诗歌在字面上虽无生僻词语, 学生能流利地读下来, 但读了以后却不理解诗的内涵, 有时老师也难免会如堕入云雾之中。诗歌的教学与诗歌本身的韵味之间有着很大的落差。

再者, 诗歌的主题和思想情感是最难把握的。使得解读诗歌也成为极具个性的一种精神活动, 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首诗歌的理解也会不一样。

幼师生语文水平普遍偏低, 所以, 幼师生的诗歌教学就更不好教了, 那么, 如何指导幼师学生欣赏诗歌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可以尝试运用以下途径。

一、通过诵读, 品味语言

古人对“读”也有经典概括和诠释——“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文章不厌百回读, 熟读精思子自知”,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可见, 诵读是提高诗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诵读中, 学生不知不觉地就领悟了诗歌的真谛;在诵读中, 学生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学习诗歌的方法;在诵读中, 学生不知不觉地就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 我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听录音、听范读、齐读、分散读、自由读、集体读, 分组读, 个人读, 请朗读好的同学示范读, 男女声轮读……让学生边读边听, 边读边学, 边读边思, 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 营造朗读的气氛, 引导学生渐入佳境。如余光中的《乡愁》, 作者对故乡深厚的感情是完全可以用一个“读”字去体会;学生在反复诵读后, 才能入其境、得其趣、悟其味, 希望能少些教师们慷慨激昂的讲解, 让校园多些的琅琅读书声。

在大量的反复地的朗读中, 感悟诗句所积淀的文化气蕴, 从而提高诗词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通过理解, 感悟意象

现代诗歌不比古诗那样难懂, 对于诗歌产生与发展的脉络、风格与流派、作者生活经历以及诗歌创作的背景、创作方法等都是有必要讲解的。因为诗歌的用词绝大多数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词语。所以, 对于一些字词没必要一字一句都讲。

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有助于学生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诗歌和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只有了解时代背景, 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意象就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 在诗歌中, 诗人描写的人、事、物、景时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的情感, 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 所以我们要重视诗歌的思想感情分析, 分析它的思乡怀人, 离愁别绪, 忧国伤时, 寄情山水等感情。那该如何做呢?就应该有必要抓诗的意象。

比如《我爱这土地》, 诗人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 诗人把对祖国的热爱通过这只热爱土地的鸟表现出来。因此, 理解了诗歌中的意象也就算是把这首诗歌读懂了, 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了诗意。

三、通过想象, 体会情感

艾青说, 诗歌“艺术的魅力来源于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的丰富的想象。”读诗必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诗人心中之诗——纸上之诗——读者心中之诗。所以鉴赏诗歌首先应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感悟诗歌的内涵, 品味诗情画意。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环节, 就是联想和想象。

诗的意境是千姿百态的, 有的雄伟壮阔, 有的悲凉凄婉, 有的豪放旷达, 有的含蓄典雅。一首诗就是一幅或多幅美丽的画卷。如学习《雨巷》一诗时, 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句子训练:读一句, 我仿佛看到一幅的景象。当学生想象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时, 便是入情入境了。如此诵读, 学生既读出了画意, 使其在想象中诵读, 在诵读中想象, 并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白, 从而品味诗意, 走进诗人的意境。

因此, 在诗歌教学中, 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通过想象, 学生才能品味到诗歌的动态美、色彩美、画面美。

四、通过写作, 深化技巧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诗来源于生活, 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把对生活的感悟用诗化的语言表述出来, 开始可以让学生仿写, 仿写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 可就例句进行延续性仿写, 可就例诗进行整段仿写。幼师生因入学时语文水平参差不齐, 她们最大的写作心理障碍是缺乏自信心, 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应多鼓励少批评。没有前期那些幼稚的作品出现, 恐怕也没有后来的一些相对成熟的作品出现。”

叶圣陶在《论写作教学》一文中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 胸中有积蓄, 不吐不快。”积蓄到了, 写作就成了水到成渠。所以教师应按照学生水平的高低, 设置不同形式的诗歌主题活动。比如“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展评班级优秀诗作”、“开展每周一诗活动”“诗歌知识竞赛”、“诗歌手抄报专刊”、“征集原创诗歌校园广播稿”、“开展诗歌园地展览”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增强学生读诗、学诗、写诗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体会到文学给写作带来的精神生活的幸福。

以上是我对诗歌教学的粗浅的尝试, 诗歌教学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 发挥独创精神, 不断在教学上进行探索、改革, 使诗歌教学走出困境, 迈向新的起点。

参考文献

[1]《现当代诗歌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当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7年第10期。

上一篇:聚集模式下一篇:地铁区间隧道的抗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