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技术

2024-09-04

镇静技术(精选7篇)

镇静技术 篇1

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分析手术期间全身麻醉下脑电双频指数 (Bls) 和麻醉深度指数 (CSI) 的变化来调整麻醉药用量, 评价BIS、CSI在监测麻醉深度方面的实用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拟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麻醉下施实气管内插管的全麻患者160例, 按照瑞芬太尼靶浓度随机均分为4组:R1组 (0.9%氯化钠) 、R2、R3、R4组分别为2.0μg/ (kg·min) 、3.0μg/ (kg·min) 、4.0μg/ (kg·min) 瑞芬太尼。结果 随着4组患者OAA/S评分的降低, BIS、CSI也逐渐降低 (P<0.05) ;同时OAA/S评分下, R2R4组的BIS、CSI高于R1组 (P<0.05) 。Spea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BIS或CSI与OAA/S评分有相关性, 但各组间相关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1R4组患者在睫毛反射消失及强直刺激反应消失时的CSI、BIS均高于R1组。结论CSI与BIS相似, 能较好地反映全麻手术患者镇静深度的变化;两者的变化均受到血浆镇痛药物浓度改变的影响, 与OAA/S评分相关性一致。

关键词:麻醉深度,脑电双频指数,麻醉深度指数

全身麻醉手术中, 患者若术中知晓往往会引发心理反感、恐惧等不良情绪, 进而对手术产生恐惧, 且对手术医生表现出程度各异的不信任感等诸如此类逆反心理。对于全麻患者来说, 其在手术前通常应用肌松药辅助麻醉, 因此单纯通过体动以及呼吸这两项指标来评估麻醉深度已经失去其原有意义, 此种情况下判断全麻患者麻醉深度也显得越来越困难。因全身麻醉药物导致的意识改变与大脑电活动变化密切相关, 故被广泛用于监测麻醉深度和预测意识变化。近年来随着临床监测技术与手段的快速发展, 麻醉深度监测工作有了进一步改善, 其中脑电双频指数 (Bispectral Index, BIS) 以及麻醉深度指数 (cerebral state index, CSI) 成为临床监测全麻患者常用的两项指标。其中麻醉深度指数 (cerebral state index, CSI) 作为一种近几年出现的临床麻醉深度监测指标, 其临床意义已得到诸多研究证实, 而最新研究表明, 单纯输注丙泊酚时通过CSI指标可患者镇静深度予以准确监测[1,2,3]。该研究以2013年5月—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通过临床观察手术期间全身麻醉下脑电双频指数 (Bls) 和麻醉深度指数 (CSI) 的变化来调整麻醉药用量, 评价BIS、CSI在监测麻醉深度方面的实用性, 以便为临床提供有效指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该院收治的160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 入组病例均为择期手术, 手术种类不限。ASAI或11级, 年龄17~75岁, 男87例, 女73例。。排除标准为: (1) 合并有听力障碍以及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缺陷不全者; (2) 既往有阿片类药物以及镇静药物应用史; (3) 合并癫痫病史、抑郁症史或者精神异常病史者; (4) 脑电图检测结果异常者。随机均分为R1、R2、R3、R4共4组。

麻醉方法4组患者均不给予术前药, 医护人员在患者入室后常规建立上肢静脉通路, 给予复方氯化钠持续输注, 输注速率保持在10 m L/ (kg·h) 。采用靶控输注 (TCI, A1aris6003, 美国) 瑞芬太尼, R1组麻醉诱导是TCI 0.9%氯化钠, R2、R3、R4组分别以效应室靶浓度2.0μg/ (kg·min) 、3.0μg/ (kg·min) 、4.0μg/ (kg·min) TCI瑞芬太尼, 10 min后4组患者均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 药物靶浓度初始为1 mg/kg, 随后以1 mg/kg的梯度逐级递增, 递增梯度为1 mg/kg, 每一靶浓度维持时间为5 min, 待评估显示患者清醒镇静评分 (OAA/s) 降至0分后, 以即时丙泊酚靶浓度为准维持5 min, 并应用顺苯磺酸阿曲库胺0.1~0.2 mg/kg, 待患者充分肌松常规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

1.2 监测指标

(1) 一般监测指标。手术期间应注意保持手术室环境安静, 持续监测患者ECG、Sp O2和MAP、SBP、DBP等各项指标, 所用检测仪器为迈瑞PM-6000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测仪。

(2) BIS监测。患者BIS指标监测所用仪器为美国进口的Aspcct A20OOX-PTM数量化脑电图监测仪, 正极安放位置为前额正中位置, 参考对照电极安放位置为前额右侧眉骨上方, 负极安放位置为右侧太阳穴平眼角位置。用酒精脱脂处理电极区皮肤, 确保皮肤阻抗<5 kΩ, 滤波范围0.5~50 Hz, SQI>50%。电脑系统将每5秒的BIS值自动记录供后期分析。

(3) CSI监测。该CSI指标监测所用仪器为Csl监测仪 (CSMUP800) , 由Dammeter公司 (丹麦) 生产。取细砂纸轻轻摩擦患者额部相关部位 (电极贴合位置) 皮肤, 经过摩擦以及酒精脱脂处理后, 将2个特制电极中的正极贴在前额正中位置, 然后将参考对照电极贴在前额偏左位置, 而负极则贴在左耳后乳突, 然后连接导线, 确保各导联电极阻抗<10Ω, CSI自动记录间隔为1 s, 由监测仪记录CSI指数。

(4) 麻醉诱导开始, OAA/S评分应每20 s评估并准确记录一次, 同时应在患者强制刺激反应以及睫毛反射消失时记录患者BIS、CSI指数。结合患者面部表情、动作反映、睁眼情况以及语言表达情况进行评分, OAA/S分值为1~5分, 对应情况为清醒~深睡。对于OAA/S评分为l的患者可通过荷兰欧加农公司生产的手掌式定量肌松监测仪实施强直刺激, 以右手腕部为刺激部位, 频率为100 Hz, 电流强度保持在50 m A即可, 刺激时间持续为2 s。可反复采取强直刺激, 直到患者出现痛苦的面部表情以及四肢挣扎等意识上的刺激应答为止。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该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AA/S评分存在差异的情况下, 同一监测指标组间与组内对比应用单因素方差检验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处理CSI、BIS与OAA/S评分。

2 结果

4 组患者随着OAA/S评分的降低, BIS、CSI均逐渐降低 (P<0.05) ;相同OAA/S评分下, R1~R4组BIS、CSI高于R1组 (P<0.05) 。

CIS、BIS与OAA/S评分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4组CSI与OAA/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5、0.858、0.828、0.813;BIS与OAA/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4、0.886、0.836、0.805, 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组睫毛反射消失时的CSI依次为:57.54±10.19、70.08±6.57、74.14±5.97、87.03±2.57, BSI依次为:59.50±8.68、71, 90±4.29、73.10±5.89、83.50±5.95;强直刺激反应消失时的CSl依次为48.18±9.11、59.90±5.70、68.86±3.48、73.18±5.68, BSI依次为47.20±8.07、65.38±5.35、68.36±6.05、68.73±9.11, R1~R4R组均明显高于R1组 (P<0.05) 。

3讨论

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pectralindex, BIS) 分析方法最早于1971年由Barnett等人提出。与其他脑电分析方法相比, 这一方法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其基于功率谱分析这一前提复合了脑电相关函数谱分析技术, 不仅能够对包括频率与功率在内的脑电图线性部分予以准确测定, 同时由能够对其包括位相以及谐波在内的非线性部分做出精确分析, 并在对脑电图不同成分要素相位藕联关系予以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信号偏离正态分布的程度, 并确立信号的二次非线性特征, 傅立叶转换的二阶自协方差是这一分析方法的原理所在, EEG分析也因此而更趋于完整。BIS在锁定脑电δ波段向位的同时, 从δ能量中将能量减除, 并以0~30 Hz波段双波谱密度的比率表示, 最终生成一个量化指标 (0~100) 。美国FDA于1996年批准了BIS这一药物镇静及催眠效果监测的新技术。由于脑电图中频率、谐波、功率以及位相等相关特性均在BIS中有综合性体现, 这也就意味着BIS中所包含的原始脑电图信息量更多, 其对于大脑皮层功能状况可予以快速反映, 因此被麻醉临床公认为是一项敏感、准确、可用于评估镇静深度等意识状态的客观有效指标。CSI是通过麻醉深度监护仪对患者大脑的电活动予以高频率监测, 约为2 000次/s, 然后将脑电图信号的四种子参数导入自适应性神经模糊推论系统, 并在0~100之间取出一个特定数字对麻醉镇静深度做出反映。相比于BIS的傅立叶转换, CSl自适应神经模糊推论系统有其不同之处, 且后者优点在于它不会通过对潜在的某种数学函数做出假设来控制或推导患者临床状态与脑电图数值变化之间的偶然联系。CSI和BIS的标度范围均为0~100, 数值减少时表示大脑皮层抑制加深。0表示无电活动, BIS值>95提示患者处于清醒状态, 65~85范围内则处于镇静状态, 40~65范围内提示患者处于全身麻醉觉醒抑制状态, <40则提示为暴发抑制模式。

麻醉医师多通过睫毛反射方法来评估患者意识消失状态。选择强直反射消失是基于强直刺激可造成与手术切皮刺激近似的疼痛强度这一原理, 该方法具有可重复性以及均一性, 且属于无创操作, 因此适用性较高[4]。丙泊酚效应室初始靶浓度保持在1μg/m L, 是考虑到ASAI级以及Ⅱ级患者应用较低剂量不会出现明显的意识丧失与镇静效应;而药物递增梯度维持在1μg/m L, 每一靶浓度维持时间为5 min, 其目的在于保证效应室浓度以及靶浓度实现平衡, 以便于通过OAA/S评分进行评估。

单纯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时, CSI与OAA/S评分、BIS之间为正相关, 提示CSI对于丙泊酚镇静深度的波动变化可予以有效反映[6]。就该研究结果来看, 无论单纯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 还是同时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 患者BIS和CSI指数与OAA/S评分均存在良好相关性, 且对比两指标相关系数发现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CSl和BIS监测全麻患者镇静深度的功效相当。术中可根据BIS和CSI指数调整麻醉药用量以保证患者生命指征平稳, 减少麻醉药用量, 缩短苏醒时间, 使苏醒过程更加平稳、安全。

给药后患者肌肉松弛、无痛、意识消失且抑制对伤害性刺激的自主神经反射是全麻手术的理想状态, 临床需要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方能达到这些要求。也只有在充分止痛镇静后, 患者对于手术切皮类似的刺激性疼痛所引发的强直刺激反应方可完全消失。未给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患者则需要大剂量输注丙泊酚, 以确保患者对强直刺激反应消失, 此类病例以BIS、CSI指数相对较低为表现;患者应用瑞芬太尼镇痛药后, 强直刺激引发的疼痛传导至大脑皮质这一过程被抑制, 所以仅仅给予低剂量丙泊酚靶控输注即可保证患者意识完全消失, 其对于强直刺激也不再出现反应, 此类患者以BIS、CSI为主要表现。所以该研究中给予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R2、R3以及R4组患者Cs I、BIS在强直刺激反应以及睫毛反射消失时均高于R1组。

BIS, CSI同样只能反映全麻的其中某一组成部分, 即镇静部分 (意识状态) 。在临床应用CSI监测时有助于对麻醉的镇静成分与镇痛成分区别对待。

该研究结果表明CSI与BIS与OAA/S评分具有近似的良好相关性, 两者变化可随着血浆镇痛药物浓度波动而出现同步变化, 均可用于对全麻下手术中患者镇静水平波动做出反映。理想的麻醉深度监测仪, 要求能综合多方面因素 (如意识水平、疼痛、外科手术刺激等) 来预测麻醉深度的适宜性、避免术中知晓和药物过量等问题, 故对麻醉深度的监测技术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但应用现有的一些由不同机制和原理所产生的监测参数, 结合血流动力学、药物浓度及临床体征, 也会给临床判断麻醉深度带来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涂学云, 佘守章, 许立新, 等.CSI与BIS指数用于监测硬膜外阻滞期间丙泊酚靶控镇静效应的比较[J].广东医学, 2005 (6) :742-744.

[2]雷晓峰, 邓永乐, 唐延先, 等.麻醉深度指数反馈调控老年肿瘤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的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8, 33 (6) :730-732.

[3]张静, 陈水亮.曹济宏, 等.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消除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7 (8) :52-53.

[4]潘祖丹, 郭曲练, 钟涛.CSI在成人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诱导中的监测及评价[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31 (3) :437-440.

[5]肖红霞, 程茹, 徐建华, 等.脑电双频指数和麻醉深度指数用于全麻术中镇静深度的监测[J].临床麻醉杂志, 2009 (8) :687-689.

[6]Günhan G kahmetoglu, Elvan Tercan, Cihangir Bicer, et al.Comparison of the depth of anesthesia in sevoflurane and halothane anesthesia with bispectral index and 95%spectral edge frequency[J].Dicle Medical Journal, 2013, 40 (3) .

镇静技术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 年6-9 月接受胃肠镜检查的233 例患者,其中胃镜检查200 例,肠镜检查33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胃镜检查96例,肠镜检查15例,男64例,女47 例,平均年龄50.7±12.1 岁;对照组胃镜检查104 例,肠镜检查18 例,男64 例,女58 例,平均年龄为50.4±11.9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实验组应用低浓度笑氧混合气体(笑气体积百分比浓度≤70%)吸入麻醉行胃肠镜检查,对照组不实施麻醉。检查前10 min患者含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 ml,取左侧卧位,戴好口垫及胃镜专用面罩,肠镜检查可使用麻醉面罩。使用OHMEDA Excel 210SE麻醉机,打开阀门,给予100% 氧气,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设定初始流量;笑气起始浓度为20%~30%,每次增加浓度的间隔时间为1 min左右,最后控制笑气体积百分比浓度在50%~70%;上述过程维持3~5min,待患者达到相对舒适、放松的镇静状态再开始检查,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及血压,检测患者意识状态。

1.3观察指标

检查前应用ASA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等级,检查前吸入笑气即刻与检查结束后吸入纯氧即刻观察胃镜检查的不良反应、不适感和疼痛反应、镇静效果、血氧饱和度及患者苏醒时间;记录患者心率、血压和检查时间;评估检查成功率。

1.4 评价标准

(1)胃镜检查患者不适感参考疼痛评价标准[1],采用数字分级法表示,0为舒适;1~3为能感知的轻度不适;4~6为明显的不适感;7~10 为极度不适。(2)肠镜检查疼痛程度评定标准采用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0 级:无痛或稍感不适;Ⅰ级:轻微疼痛可忍受;Ⅱ级:明显疼痛仍可忍受;Ⅲ级:剧烈疼痛不能忍受,大喊大叫。(3)行笑气吸入镇静技术检查患者镇静效果,采用Romsay分级标准进行评价[2]:Ⅰ级为患者焦虑,躁动不安;Ⅱ级为患者配合,有定向力,安静;Ⅲ级为患者对指令有反应;Ⅳ级患者嗜睡,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敏捷;Ⅴ级为患者嗜睡,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迟钝;Ⅵ级为患者嗜睡,无任何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低浓度笑氧混合气体吸入对患者胃镜检查不良反应的影响

实验组所有患者均能耐受胃镜操作,胃镜检查成功率为100%,检查时间(5.2±1.3)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1.0)min(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中恶心和呛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例(%)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2.2 低浓度笑氧混合气体吸入对患者胃镜检查的不适感和疼痛反应

实验组胃镜检查81.3%的患者感到舒适,舒适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例(%)

实验组肠镜检查疼痛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例(%)

2.3 低浓度笑氧混合气体吸入对患者胃镜检查的镇静效果

根据Romsay分级标准进行评价显示,实验组行胃镜检查镇静效果能达到2级以上,肠镜检查达到3级以上。

2.4 低浓度笑氧混合气体吸入对患者胃镜检查的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实验组在检查前吸入笑气即刻、检查后吸入纯氧即刻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压比较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镜检查前后血氧饱和度均大于98%,无血氧饱和度下降现象,见表4。

2.5 低浓度笑氧混合气体吸入对患者胃镜检查的苏醒时间影响

试验组的所有患者均在笑气停止吸入后2 min内完全清醒。

3讨论

笑气作为一种吸入性麻醉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冲动的传导,改变离子通道的通透性而产生镇痛作用,且不与血红蛋白结合,对心肺肾功能无损害,对呼吸和循环无明显影响,是一种显效快、代谢快和无蓄积作用的吸入麻醉剂[3]。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笑氧混合气体进行吸入镇静技术,恶心、呛咳的不良反应分别比对照组显著下降了70.9%和4.4%,舒适度显著提高了76.5%,疼痛反应显著降低了42.2%。此结果提示,应用笑氧混合气体进行吸入镇静技术,可减轻大部分患者的不适感,明显减少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疼痛恶心等不良反应,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而且能明显缩短检查时间。由于该技术是在清醒下镇痛镇静,使得患者的呕吐、咳嗽等保护性反射仍然存在,减少了误吸的可能性。

笑气吸入镇静在消化内镜检查中应用较丙泊酚静脉麻醉操作简单,无创操作,无需静脉输液,患者易于接受,副反应少,呕吐反射抑制较弱,可以有效避免误吸,且对心肺影响小;患者可配合操作,缩短操作时间,增加患者的耐受性,且苏醒快,内镜室滞留时间短。但是,进行此项操作应注意适应症的选择和笑氧混合气体在胃肠镜检查中需要密切检测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情绪、疼痛反应,避免过度镇静。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进行胃镜检查的镇静效果可达2级以上,肠镜检查的镇静效果达到3级以上。患者苏醒时间均在停止吸入后2 min内完全苏醒。提示患者在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应用低浓度笑氧混合气体吸入麻醉的镇静效果好,苏醒时间短,显示出该技术的良好优势。

综上所述,低浓度笑氧混合气体吸入麻醉行胃肠镜检查,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有镇静、镇痛作用,增加检查的舒适度,对患者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影响,值得在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低浓度笑氧混合气体吸入镇静技术在消化内镜检查中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6-9月行胃肠镜检查的233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11例,对照组122例。实验组应用单纯低浓度笑氧混合气体吸入麻醉行胃肠镜检查,对照组不实施麻醉,观察检查前即刻吸入笑气与检查结束后即刻吸入纯氧患者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记录患者的镇静效果、不适感程度、检查时间;评估检查成功率;观察患者神志改变、清醒状况;记录患者苏醒时间。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中恶心和呛咳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肠镜检查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笑氧混合气体吸入镇静技术行胃镜检查镇静效果达到2级以上,肠镜检查达到3级以上,两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笑氧混合气体吸入麻醉行胃肠镜检查,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有镇静、镇痛作用,增加检查的舒适度,对患者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低浓度笑氧混合气体,消化内镜,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无痛消化内镜操作共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7):605-607.

[2]梁心慧,林龙聪,付淑红,等.异丙酚麻醉无痛消化内镜术临床应用及规范化探讨[J].医学综述,2009,15(6):939-942.

椎管内麻醉的镇静作用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30例 (ASA分级Ⅰ~Ⅱ级) 作为研究对象, 男16例, 女14例, 年龄为18~55岁, 平均年龄 (30.4±2.9) 岁, 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5例, 年龄18~53岁, 平均 (30.9±3.5) 岁。对照组15例, 年龄21~55岁, 平均 (31.8±2.6) 岁。纳入本研究前均排除心律失常、支气管哮喘、呼吸抑制患者;对咪达唑仑及芬太尼敏感的患者;精神障碍及记忆力异常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 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患者术前行常规禁饮食0.5 d, 术前0.5 h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 mg肌内注射。行硬膜外腔麻醉12例, 腰硬联合阻滞18例。于麻醉平面完善后, 对照组静脉推注芬太尼0.05 mg/kg (给药耗时控制在10 s为宜) ;实验组静脉推注芬太尼0.05 mg/kg (给药耗时同前) , 3 min后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5 mg/kg (给药耗时同前) 。术中辅以鼻导管吸氧, 未给予其他镇静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表现, 比较其镇静及抗遗忘程度。镇静评价方法:分别观察患者推注芬太尼后5 min、10 min、30 min后的镇静深度, 本观察采用改良的镇静/警觉评分 (OAA/S评分) 标准评估麻醉镇静深度。1分:患者处于清醒状态, 可回答简单问题;2分:患者处于困倦、嗜睡状态;3分:患者进入浅睡眠, 对声音或躯体轻微刺激有反应;4分:患者进入深睡眠, 轻微刺激无法唤醒。抗遗忘评价方法:术后1 d对患者进行随访, 根据遗忘程度分为完全遗忘、部分遗忘、无遗忘。完全遗忘:患者无法回忆起对麻醉和手术过程, 经提示也无法回忆;部分遗忘:患者经提示后可正确回忆麻醉和手术过程片段;无遗忘:患者可大致回忆麻醉和手术过程。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均有P<0.05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均采用 (±s) 表示, 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镇静评分统计, 同一时间镇静程度比较, 均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抗遗忘程度统计, 实验组完全遗忘11例, 部分遗忘3例, 无遗忘1例, 遗忘率为93.3%;对照组患者完全遗忘8例, 部分遗忘2例, 无遗忘5例, 遗忘率为66.7%,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镇静评分和抗遗忘程度统计均有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 讨论

患者手术过程多存在恐惧、焦虑心理, 这些不良情绪导致患者交感神经兴奋, 引起机体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术中麻醉时患者仍存在对不良刺激的记忆, 这会对其日后的心理恢复产生很大困扰, 甚至带来长久的心理创伤。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 其结构与吗啡相似, 但作用强度为吗啡的100倍, 成瘾性却小的多[2]。相较于哌替啶, 其作用迅速, 持续时间短, 且对心血管刺激轻微, 可作为麻醉辅助用药, 用于术中镇痛以及防止术后谵妄等的发生。咪达唑仑作为新型短效镇静药, 具有对静脉刺激性小、作用快、持续时间短以及良好的遗忘顺应性的诸多优点[3]。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失眠症、睡眠节律障碍等。麻醉前给药则可以缓解患者因惧怕手术产生的不良情绪, 同时可以使多数患者顺应性遗忘术中的不良刺激, 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期生活质量。有研究显示, 椎管内麻醉前肌注咪达唑仑, 不仅能够产生镇静作用, 还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4]。

本研究显示, 相较于芬太尼辅助椎管内麻醉, 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药产生了更好的镇静以及顺应性遗忘作用, 值得进一步推广。

摘要:目的 对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在椎管内麻醉术中的临床效果加以探讨。方法 本院30例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芬太尼静脉推注, 实验组患者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推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表现, 比较其镇静及抗遗忘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镇静评分统计, 同一时间镇静程度比较, 均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抗遗忘程度统计, 实验组完全遗忘11例, 部分遗忘3例, 无遗忘1例, 遗忘率为93.3%;对照组患者完全遗忘8例, 部分遗忘2例, 无遗忘5例, 遗忘率为66.7%,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镇静评分和抗遗忘程度统计均有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药安全有效, 产生了更好的镇静以及顺应性遗忘作用, 值得推广。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咪达唑仑,芬太尼,联合用药

参考文献

[1]王文辉, 徐文兰.地佐辛伍用布托啡诺合剂辅助椎管内麻醉镇静作用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 2012, 5 (7) :42-43.

[2]刘健.透皮芬太尼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1, 14 (5) :447-448.

[3]杨波.咪唑安定与氟芬合剂辅助椎管内麻醉的镇静效果比较[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5, 27 (1) :37-38.

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治疗观察 篇4

关键词:ICU,机械通气,咪哒唑仑

镇静镇痛治疗是特指应用药物手段以消除患者疼痛, 减轻患者焦虑和躁动, 催眠并诱导顺应性遗忘, 从而增加人机协调, 降低机体氧耗的治疗。笔者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对142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常规应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进行镇静镇痛治疗, 观察该治疗对血气、呼吸、循环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探讨、总结、分析, 为合理用药和管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42例均为ICU机械通气患者, 患者需机械通气24 h以上。其中多发伤65例,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呼吸衰竭6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 危重哮喘发作5例, 先心病术后41例, 心源性肺水肿8例, 重症有机磷中毒并急性呼吸衰竭11例, 重症胰腺炎3例。使用德国Drage Evita 4呼吸机, 呼吸模式为:辅助/控制模式 (A/C) 或同步间歇指令+压力支持模式 (SIMV+PSV) , PEEP设置为3~10 cm H2O, 潮气量为6~12 ml/kg, 动态监测血气分析, 并根据其调整呼吸机相关参数。

1.2 方法

在治疗原发病、对症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同时, 先予以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负荷量, 随后予以持续静脉微量泵入维持量, 并随时间延长及Ramsay评分调整泵入速度, 以达到所需的镇静效果。咪达唑仑负荷量静注为0.03~0.2 mg/kg, 维持量为0.03~0.2 mg/ (kg·h) ;芬太尼负荷量为1~3 μg/kg, 维持量为1~3 μg/ (kg·h) 。停药指征:①血气分析结果基本正常;②临床上决定对患者进行呼吸肌锻炼及为撤机做准备;③患者死亡。在镇静镇痛过程中实施每日唤醒计划, 以评估患者的精神与神经功能状态, 根据临床需要按Ramsay评分, 使镇静维持在2~5级。评估1次/ (1~2) h。用药后0.5 h, 2 h各做一次动脉血气分析, 以后1次/ (4~6) h血气分析, 监测患者氧分压及氧饱和度, 记录呼吸、心率、血压。根据监测结果适当调整呼吸机参数。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以x¯±s表示, 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镇静镇痛效果达到Ramsay 2~5级所需时间: (1.5~2.5) min, 大多数患者需达到Ramsay氏分级标准3~5级方能消除人机对抗。停药后平均清醒时间2~3 h。

2.2 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患者的RR、HR、PaO2、SaO2, 用药后较用药前均有明显改善, 与用药前比较, P<0.05。

2.3 脱机、拔管成功率96% (136/142) , 抢救成功率87% (124/142) 。

3 讨论

机械通气患者的理想镇静镇痛药物应具有起效快, 作用时间短, 代谢和消除迅速, 无明显的呼吸循环影响。咪达唑仑是咪唑苯二氮卓的衍生物, 通过与苯二氮卓受体结合而发挥其镇静和遗忘作用。作用强度为地西泮的2~3倍[1]。且其用量少, 起效迅速, 半衰期短, 不增加代谢率, 可调范围大, 价格便宜, 对呼吸, 循环影响小等优点被推荐用于ICU患者的镇静治疗。且其代谢方式不依赖肝功能, 与阿片类镇痛药物有协同作用, 可明显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2]。芬太尼具有强效镇痛效应, 其镇痛效价是吗啡的100~180倍, 静注后起效快, 作用时间短, 对循环、呼吸的影响较吗啡轻[2], 是一种起效迅速可靠, 苏醒快的短效静脉麻醉药, 能迅速达到需要的镇静深度, 并且对呼吸、循环影响小, 停药后患者意识恢复迅速, 后遗症少。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作用于机械通气患者, 能保持满意的镇静镇痛效果, 有效率100%, Ramsay评分理想, 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趋于平稳, 患者均有自主呼吸和咳嗽排痰功能, 与呼吸机同步性增加, 平均气道压和气道峰压值平稳,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脱机、拔管成功率96%。总之, 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是ICU治疗的重要一环, 需要认真掌握, 合理应用, 配合充分的痰液引流, 合理的抗菌素应用, 以达到更好地挽救重症患者生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伯銮.临床麻醉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84.

“麻醉药、镇静剂”救不了教育 篇5

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每一时刻都充满了教育的潜在机会, 但是每一时刻也可能被教师的一个过失糟蹋掉。”帕尔默说是因为“过失而糟蹋掉”, 其实已经是非常委婉了。许多时候并不是过失, 而是有意的行为。因为“教育的潜在机会”比不上“过失行为”更为有效, 人是生来具有权量轻重本能的, 这在动物界也是普遍存在的。只不过这个轻重是以自己的得失来评判的, 许多人在这一点同样未能走出动物的局限, 教育的轻重应该是学生的发展, 而不是自己的得失, 可是在现行的教育生态中有多少教师能做到呢?

骨干教师, 就是在领导心目中具有力挽狂滥的人。能够力挽狂澜, 那必定是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可是许多骨干教师的办法, 其实就是用“药理”的原理:重病用猛药。是药三分毒, 可是在教育中用猛药的效果要远胜于医学, 因为医学上医治一个病人, 不但要考虑当时的健康, 还必须要考虑未来的健康, 不能今天医好就不用理会明天了。可这一点在教育上是可行的, 因为教育这条巨大的流水线是相互隔离的, 小学做小学的事, 中学做中学的事, 大学做大学的事, 甚至在同个阶段中也是各个年级管各个年级的事。再之评价的标准是分数而不是人的全面发展, 虽然一直以为, 全面发展是一种教育理想, 是在各个方面能有可能尽其所能的发展, 但也绝不认同在校期间人的发展就是分数的简单增加。

骨干教师要做的, 就是在自己的“领域”中把学生的分数抬高, 不是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来实现的, 而是通过消耗掉学生未来的学习热情来达到目的的。用猛药来力挽狂澜, 甚至不惜用上“麻醉药、镇静剂”, 强制学生进入一种表面似乎只有学习的麻醉状态, 一旦醒来, 依然如故, 并没有增加学习的兴趣, 反而更为厌恶。或者当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时, 可是这种兴奋又不完全是学习上的兴奋, 就来一贴镇静剂, 强制实行, 学生又无力反抗, 瞬时滑入平静状态。如果要问学生是处在怎么样的状态下学习的, 就是要么麻醉着, 要么强制地平静着。短时间内, 确实效果非常明显, 因为学生的潜力在短时内得到了最为“有效的挖掘”, 虽然潜力是无限的, 但人的热情是有限。潜力挖不完, 可是热情却被干枯了, 培养出一个没有热情的人, 用武打小说里的话来说, 就是吸掉了元气, 使学生元气大伤。用伤元气来给自己树“丰功伟绩”, 且不用对学生未来负任何责任, 这是怎么样的教育呀!

使用麻醉药、镇静剂, 不仅使学生进入纯学习的麻醉状态, 更是精神上的麻醉。有人说:“学习即生活, 生活即学习。”而且就以此来要求学生, 生活怎么可能就是学习呢?很难想象只有学习的生活, 这样的学习就是一种恐怖活动。单调是最能折磨人的, 也是最能削弱人的意志的, 学生进入仅有学习的生活中, 这本身就是一种非人道。学习与生活应该是一种包含关系, 是生活包含学习, 可是偏偏要把它等同起来。如果要问教师教育的重心工作是什么?可能答案有许多,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这个宗就是想尽一切办法, 使学生进入到唯学习的态度, 其它都是浪费, 或者是不务正业。再不时地吹嘘这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 正如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揭穿:“在‘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这些美丽词藻的背后, 隐藏着教师无责任心的一面, 要说这是一种欺骗也不为过。”当然没有人会承认, 而且会觉得很冤枉, 甚至会辩护, 说自己也是被逼无奈。

镇静技术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药品

中药黄连购于广州市药材公司, 经鉴定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干燥根茎;肉桂购于广州市药材公司, 经鉴定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地西泮片 (安定) , 广东华南药业有限公司, 产品批号060511;戊巴比妥钠, union进口分装, 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分装厂提供, 产品批号745331。

1.1.2 主要仪器

GJ-7902型三光道小鼠活动计数仪, 由天津医疗器械修配厂生产;BS1103型Sartorius电子天平, 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生产。

1.1.3 实验动物

清洁级昆明种小鼠200只, 雌雄各半, 质量18~22g, 由广东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合格证号:SCXK (粤) 2003-0001, 粤监证字2005A004。

1.1.4 样品的制备

1.1.4. 1 黄连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黄连药材, 粉碎, 用60%乙醇回流提取3次, 每次1h, 合并提取液, 过滤, 回收溶剂, 得提取物。提取物加入10倍量0.5%硫酸溶解, 滤过, 滤液分别用石灰乳调pH=9, 滤过, 用盐酸分别调pH1~2, 加氯化钠使含盐量达10%, 摇匀, 静置24h, 滤过, 沉淀水洗至pH=5, 干燥 (60℃) , 即得。

1.1.4. 2 肉桂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肉桂药材, 粉碎, 置超临界CO2萃取装置, 以萃取压力13Mpa, 萃取温度40℃, 解析压力8Mpa, 解析温度50℃的条件下以20L/小时流量进行萃取4h, 萃取出红棕色的油状物, 即得。

1.2 实验方法

1.2.1 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取小鼠 (正式实验前筛除过度兴奋和过度抑制的小鼠) 60只, 按质量、性别随机分成5组: (1) 正常对照组 (生理盐水, 0.02mL/g) ; (2) 安定组 (1mg/kg) ; (3) A配比:黄连提取物/肉桂提取物 (1∶1, 150mg/kg) ; (4) B配比:黄连提取物/肉桂提取物 (2∶1, 150mg/kg) ; (5) C配比:黄连提取物/肉桂提取物 (4∶1, 150mg/kg) , 每组12只, 每天给药1次, 连续灌胃7d。末次灌胃前禁食8h, 灌胃60min后, 将小鼠于7:00~12:00逐一放入GJ-7902型三光道小鼠活动计数仪中, 适应环境5min后, 记录5min内各小鼠的活动数。

1.2.2 对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

取小鼠60只, 分组同上, 灌胃除安定组灌胃剂量为2mg/kg外, 其余各组灌胃剂量同上。每日给药1次, 连续灌胃7d。末次给药后60min, 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30mg/kg (为预实验得到的使80%的小鼠翻正反射不消失的最大剂量) , 观察并记录入睡动物数 (15min内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达1min及以上的鼠数作为入睡动物数) , 计算入睡率;同时记录注射戊巴比妥钠后反正反射消失的潜伏期。

1.2.3 统计方法

用PEMS3.1医学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实验结果

2.1 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安定组及有效部位不同配伍比例组成的交泰丸, 对小鼠自发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以C配比 (黄连提取物∶肉桂提取物=4∶1) 的镇静作用最为明显, B配比其次, A配比作用最弱。见表1。

(±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 **P<0.01;与安定组比较#P<0.01

2.2 对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作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安定组及有效部位不同配伍比例组成的交泰丸入睡动物数和睡眠潜伏期均显著升高, 表明安定及有效部位不同配比的交泰丸对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具有协同作用;与安定组比较, A配比组的入睡动物数有统计意义, 各配比组的睡眠潜伏期与安定组比较均具有统计意义, 镇静催眠作用弱于安定。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 **P<0.01;与安定组比较#P<0.05, ##P<0.01

3 讨论

本实验采用现代提取分离技术提取古方交泰丸中各药材的有效部位, 由于有效成分经高度浓缩, 提取物中有效部位的含量占到50%以上。进一步以镇静催眠为指标对有效部位的配比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 不同比例的黄连和肉桂有效部位的组合, 均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 通过比较, 确定黄连提取物和肉桂提取物的最佳配比为4∶1。

参考文献

[1]全世建, 林杏娥, 黎同明, 等.交泰丸的研究综述[J].时珍国医国药, 2005, 16 (5) :419-420.

[2]全世建, 王红丹, 刘彦风.交泰丸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 7 (4) :83-84.

镇静技术 篇7

1 机械通气时使用镇静剂和镇痛时目的

(1)降低氧耗量和焦虑;

(2)改善通气;

(3)改善监护,增强患者的舒适程度和安全感;

(4)危重病人对镇静的需求。

2 镇静水平的监测

2.1 Ramsay镇静指数

Ramsay镇静指数可有估计病人的清醒和睡眠状态,但不能提供关于镇静程度的信息。Ramsay镇静指数通常认为镇指数2和3为理想的镇静水平,其表现为病人自觉舒适并且表现合作,对呼吸有反应。如能维持这一镇静水平,在中止镇静剂治疗后,镇静时间的延长和呼吸抑制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2.2 疼痛评估

由于个体对疼痛刺激反应的不同,疼痛是最难以准确评估的.疼痛引起的心理,生理上的应激,对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常用疼痛的测量方法有45区体表面积评分法、数字评定量表、语言评价量表和面部表情量表四种。

3 护理

3.1 加强宣教

有相关研究对200例心血管手术后的患者进行疼痛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术前77.5%的患者只有在经历中度以上疼痛时,才要求给予术后镇痛,4.5%的患者绝对不需要给予术后镇痛,原因是许多患者对术后疼痛和镇痛药存在误解,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术后疼痛是必然的而且也是应该接受的。当中有40%的患者最为担心是镇痛药的影响切口愈合,18.5%的患者对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镇痛药存在成瘾的顾虑[2]。因此,在加强疼痛治疗的同时,需要重视患者有关疼痛知识的宣教,改变目前仍普遍存在的传统观念。告知病人或其家属使用镇静剂或镇痛剂时,能减少病人在机械通气时对呼吸机的对抗,增加舒适感,且苏醒迅速、完全,对呼吸循环系统无明显影响,并且对术后切口中的愈合无影响。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镇静剂和镇痛剂,护士在监护过程中提供病人满意的镇静,镇痛效果,同时减少对镇静剂或镇痛剂的依赖。

3.2 减少刺激

在ICU的病人中有80%以上的病人有睡眠障碍,更可怕的是大多数ICU病人的梦境是迫害性的,常常是身体受伤害而不能做出反应.根据Egerton和Kay研究,多数病人认为其他病人的谈话和工作人员的各项活动产生的噪音影响他们睡眠[3]。Woods和Falk测量了ICU床头的噪音,结果通气机,监护仪,空气压缩机发出的噪音相当于收音机整个音量的90%.除了噪音外,夜间的护理活动和病人基础疾病的治疗也对病人的安静睡眠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护士要维持良好的ICU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灯光柔和,避免仪器设备不必要的噪音,做到“三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操作时,应选择适宜的时间段,集中进行操作.注意观察和排除持续刺激病人的因素,如膀胱充盈,尿管不适,输液外渗,疼痛等不良刺激。

3.3 严密监测

施行ICU常规监测,动态监测呼吸,循环功能,观察病人有无恶心、呕吐、头痛、瞻妄、皮肤红斑症状,并注意尿液颜色变化(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特别注意机械通气的管理[1],合理的调整各项工作参数,密切观察机械通气的正常运转和各项指标。注意通气机的报警。如有报警,应迅速查明原因,给予及时排除故障.如故障不能立即排除,首先取下通气机,如病人无自主呼吸,应使用简易人工呼吸器维持通气和给氧,保证病人的安全。控制好剂量及注射时间,由于个体对疼痛刺激反应的不同,但护士在工作中还应客观地选择适合疼痛评估量表,同时加强医护的协作,使医生了解病人的实际需要量严格按医嘱给予病人合适的剂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尿潴留等,并结合病人的实际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镇痛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应用输液泵静注镇静,镇痛药时,输液管道每日更换(三通管、延长管、注射器等),防止输液管道连接部位的脱落,栓塞及深静脉感染。

3.4 心理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镇静或镇痛治疗前应与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主要是希望其配合治疗并且说明镇静镇痛治疗是机械通气患者的全身管理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在医师,护士的严密监测下进行治疗工作,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减少病人不必要的思想负担,

中风患者社区护理体会

黄秀玲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81)

【摘要】目的探讨中风病人社区护理的干预模式。方法选取出院回家的中风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即社区护理。结果中风患者出院后经过社区护理,在心理方面、行为方面、健康教育和康复方面都有明显进步。结论中风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完全可行,此干预模式有利于中风病人的进一步康复,可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是一种较理想的护理模式。

【关键词】中风社区护理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

脑卒中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其致残率很高,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有效的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国外研究表明,早期出院后在社区或家庭康复的患者与在医院住院康复的患者相比,在取得相同的康复效果下,社区康复费用低于医院康复费用,而且社区康复的患者满意度更高。我们在近3年来,对出院后的中风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我社区服务站对所属社区的出院后的62例中风病人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其中男41例,女21例,平均年龄65.3岁,脑梗塞39例,脑出血23例。

1.2方法

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和护理主要包括:(1)预防、诊断、治疗脑卒中伴发疾病和并发症,如肌肉萎缩、挛缩、骨质疏松等废用综合征及韧带松弛等误用综合征;(2)训练患者达到最大程度的功能独立;(3)促进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理适应能力;(4)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5)帮助患者回归社会,重新开始家庭生活、娱乐及职业活动。

具体方法:实施社区护理前通过诊察对患者的机体功能状态、活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进行充分评估,内容包括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环境

减轻痛苦,减少躁动,有利于各项治疗和监测的顺利进行,消除了患者对机械通气治疗时的恐惧心理。治疗的过程中,通常让患者的镇静指数保持Ramsay指数2~3的理想水平:临床表现为合作,定向力好和安静及对呼吸有反应,并且当其家属在探视时也能与病人进行简短地交流,加强病人自我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让患者家属也感到给病人应用镇静,镇痛剂并不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危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的镇静,镇痛药物能为病人提供最合宜的镇痛效果,并且不会产生成瘾的后果。当患者的病情日渐好转可逐步减少镇痛,镇静药物的用药剂量及注射的时间和频率,提供患者一个正常的生物钟周期,即白天处于镇痛状态,夜间可适当加用镇静剂,保障其的睡眼质量。总之,让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到应用镇静,镇痛剂是利大于弊的,为日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减少其对治疗过程中痛苦的回忆。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危重病人中应用镇静,镇痛剂病例正在增【文章编号】1674-0742(2008)07(a)-0112-02

状态,以及这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对病人生活障碍的影响。根据评估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康复护理方案:(1)心理康复: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的程度直接左右患者的康复欲望和动力,欲望不高,动力缺乏,会因努力训练不够而失去肢体康复的最佳时期。社区中的脑卒中病人住院期间已形成病人角色和依赖心理,回到家里其负性情绪更加严重,先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关心体贴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有意给病人创造倾谈甚至哭诉的机会,启发病人宣泄不良情绪,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情绪变化,采用解释、暗示、认知疗法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解除病人的心理障碍,激发病人的康复愿望和动力,使病人主动参与康复治疗,并启发家属对患者宽容、理解,积极配合进行康复护理工作。(2)家庭康复锻炼:根据病人的肢体活动情况制定康复计划,社区护士每天上门为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同时对家属进行康复技术指导,使家属掌握康复技术以及掌握帮助病人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方法,家属掌握方法后,社区护士每周2次上门检查和指导,以保证家庭康复落到实处。并指导家属根据患者的需要改造居住环境,以保证病人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家庭康复。

主动运动训练[1]:脑卒中的社区康复重点应该放在主动运动训练上,这将对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患者病情的逐渐好转,当患肢肌力恢复或患肢并未全瘫,即可进行主动运动。要为患者设计一套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案。康复训练的重点应放在瘫痪肌群力量锻炼、各关节协调运动训练及精

多,其原因主要是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时新的机械通气模式的应用,在危重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时医生,护士的密切合作,充分配合,仔细观测病情和各项监测指标,注意镇静水平的调整,认真调节药物剂量和注射速度,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药物过量,药物蓄积作用,使镇静剂,镇痛剂的应用恰到好处。

摘要:ICU病人镇静不足及疼痛控制欠完善仍普遍存在。围手术期尤其是术后重症病人的镇静和镇痛都明显不够,远达不到有效的镇静和镇痛,从而引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导致病情恶化,最终影响病人的整体预后。给予ICU患者镇静剂和(或)镇痛剂治疗,已成为重症监护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患者镇静,镇痛的过程中,护士心须了解镇静,镇痛的药理作用,副作用和加强临床监护治疗及心理护理。

关键词:ICU危重患者,镇静镇痛,护理观察

参考文献

[1]蔡柏蔷.机械通气时镇痛剂和肌松剂的应用.呼吸机监护和机械通气新进展学习讲义,150~164.

[2]王汉兵,等.心血管手术后疼痛200例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2):124~125.

上一篇:高青文化旅游下一篇:挂篮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