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语文(精选12篇)
使用语文 篇1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 要重视和加强中学生的课外阅读, 注重他们阅读的个性体验。随着语文学科改革的不断深入, 《语文读本》应运而生, 它的出现改变了以前只有一本教科书的局面, 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
《语文读本》就像中学生的袖珍图书馆, 内容丰富, 文体多样。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学性和可读性。纵然它有百种优点, 若如不加以运用仍是一堆废纸。要想充分利用《语文读本》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教育理念急需转变。
新课标倡导师生关系应该由原来的教与学的关系转变为平等、民主、合作的伙伴关系。由于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成效。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发生根本性改变, 新课程就没有实质意义。《语文读本》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体现,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用教材教学生基础知识以外, 更要同学生在其他时间一起好好利用《语文读本》充分挖掘有益资源, 共同学习。比如说在早读时间或活动课时间进行快乐阅读, 老师参与在内, 和同学一起探讨分析读本中的疑惑, 互相解答。
二、学生要树立阅读目标, 追求成功的阅读。
没有目标的努力是没有实际价值的, 而没有目标的指引, 孩子的兴趣也是无法培养和释放的。当孩子追求成功的阅读时, 意味着阅读主体经过认真深入的阅读和钻研以后, 对所读书本内容及各部分间的相互关联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并能阐明道理和规律, 融会贯通或者写出心得体会, 参与讨论。只有当学生有了成功阅读的决心, 阅读兴趣自然就会在字里行间产生进而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语文读本》作为教材的辅助性读物, 在学习中, 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不必像学习教材那样条分缕析, 只许给出中心思想, 指出误区即可。让学生自己借助读本教材, 主动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 通过对读本文章的学习领悟到课本以外的东西, 从而获得学习方法, 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四、《语文读本》在某种程度上要比教材更具有趣味性, 教材只是截取了一段精彩部分, 而读本则更详细。
如此一来, 教师就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 结合读本与教材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 在实践中锻炼, 在实践中成长。例如给学生一次当老师的机会。在课前十分钟要求一个同学上讲台给大家讲故事, 故事来源于读本教材。所话说“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 尽管是相同的文章经过不同学生的加工, 我们听到的意蕴就不一样,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何乐而不为呢?
五、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做到课本与读本相结合, 进行对比分析。
比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 配合阅读季羡林的《清塘荷韵》, 前者写月下荷塘的静态, 力求描绘出物境之美, 淡淡的喜怒忧愁弥漫在字里行间;后者写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成长动态, 重在表现莲荷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作者由此得到的欣慰与希望。同为文学大师, 文章风格各有千秋。学生们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 还带着愉悦欣赏了美文, 净化了思想, 陶冶了情操, 拓宽了知识面。
六、根据《语文读本》的设置, 学校可以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以利于其学习。
譬如说校园广播, 在课间大休息或吃饭时段播放《语文读本》的精彩片段, 并加以指导阅读, 熏陶学生的情感。相信学生回到教室会加以细致的阅读。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排话剧将读本上的精彩内容赋予人物的加工制造, 会更加深同学的印。同时可以开展以语文读本为材料来源的征文活动, 将优秀文章刊登在校报上, 或者是板报宣传让学生在多彩的校园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 健康成长。
七、《语文读本》可以在试卷中占有一定比例, 这样老师和同学就不会仅仅为了考试而只关注教材, 从而忽视了读本上的有益内容。
现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越来越灵活的试题开始出现, 像《西游记》第几章的题目是什么, 这就要求同学们在看电视剧或书籍时着重题目的理解而不是一览而过。
参考文献
[1]百问百答.新课标百问百答[N].中国图书商报, 2004-11-12: (A18) .
[2]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08) :198.
[3]韦群姣.探讨高中语文教本与读本的使用[J].中学教学参考, 2012 (2) .
使用语文 篇2
阿右旗蒙小学是阿拉善右旗唯一一所蒙语授课的寄宿制小学。我校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孩子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基”为基本工作准则,以“育人为本、夯实基础、母语领先、全面发展”为办学宗旨,夯实母语基础,突出蒙语特色,力争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每一名教师享受到快乐的教育生活,让所有师生得到和谐持续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蒙古民族特色学校。办好民族特色的学校就得使用好母语——蒙古语。
一、狠抓母语教学
学校狠抓母语教学,把母语教学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严格要求蒙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认真实施“学生说、读、写、作”考查办法,提高了学生认知和理解能力。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语文教师们都坚持学习学科领域中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深刻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在蒙古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不遗漏民族传统文化内容,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有机地把“好来宝”、“成语、谚语”、“家乡传说”、“民族习惯”等内容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所以,每堂蒙语文课都充满了激情、诙谐、幽默、生动活泼,学生们也比较喜欢上蒙语文课。
二、母语渗透各课教学
母语渗透各课教学,特别是汉语和英语教学中。我校为了提高汉语和英语教学水平,近几年聘用了一些汉族老师,教汉语和英语。但他们来到我校后遇到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语言关。他们讲课好多学生听不懂,因为多数来自牧区,他们平常接触不到说汉语的环境,所以根本听不懂老师用纯汉语授课。这下他们急坏了,一有时间就请教蒙族老师学习蒙古语。经几年的刻苦努力,他们学会了蒙语,不仅把课文内容给学生翻译,而且把课后相当难的字和词都能给学生翻译。我校汉语老师张莲花就是其中之一。到目前,各任课老师特别是汉语和英语老师都用蒙语把课讲解给学生,学生也变得爱学了。
三、创造平台,激发学生使用蒙古语文
1、为了激发学生使用蒙古语文,学校积极给学生创造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学校每年都举办“献给学校的礼物”诗歌朗诵赛、“怎样做人”演讲比赛、“书法”赛等活动,获得了家长、学生的热烈欢迎。2007年在学校首次成功的举办了家长、学生的“民族用品模型比较暨介绍赛”,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较高评价,为学校的“校本课”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同时学校在蒙古语文组老师的努力下完整的汇编了“校本课”教材。
2、学校在蒙古语文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写作文习惯,注重阅读、观察、思考、说话、写作一条龙的训练。指导学生 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努力发掘生活中有用的素材,为其所用;指导学生对身边的人、事、物发表见解,抒发真实的情感。为了让学生写出个性文章,学校派专人负责“校报”的汇编工作,把学生的作品一个字、一个字的输入电脑及时刊登在校报上,有力的促进了学生写作兴趣和积极性。
四、积极创建,民族特色文化氛围
学校高度重视民族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创建民族特色校园文化。
1、专人安排给全体学生教民族舞蹈,在每周一的课间操上跳民族舞蹈,让学生充分掌握一门艺术。
2、学校每年更新校园宣传墙上的内容,民族文字与绘画结合,现代与传统结合,起到了育人的目的。
3、积极建设民族特的“教学楼艺术走廊”、“班级展示墙”提高了育人环境。
总之,阿右旗蒙小学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培养了两名国家级优质课教师,20余名区、盟、旗级教学能手及优质课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级《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师范学校》,自治区级《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学校》、《电化教育优秀学校》、《义务教育优秀学校》、《全区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等殊荣。但成绩属于过去,3 面对未来我们将继续使用好蒙古语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全旗民族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语文文本使用方法谈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使用文本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81-02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问题。挖掘并利用课程资源,实现语文课程改革,是全体语文教师共同的任务。但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广大语文教师往往局限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都不是有意识自觉地进行。语文课本蕴蓄的教育资源丰富,要想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已不容忽视。要利用好语文教材,教师必须对教材有个人独特的感知。
一、依托文本,“参透”文本
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指出:语文教学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本身搞好。每篇文字,都有作者自己的思考,融进作者的思想,而且这种思考和思想,往往与作者经历和人生际遇密不可分。因此,研读语文文本时,必须“参透”作品的题旨,而不是蜻蜓点水、隔靴搔痒般地去理解课文。如苏轼的《赤壁赋》,作者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既有对壮丽河山和英雄人物的热情礼赞,也有对人生和历史的深沉思考。作者在抒发哀怨之情时,对于“人生无常”并不甘心消沉,而是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倡导的是一种达观超然、宠辱不惊的自然境界。语文教师必须将这一点“参透”,才能带动学生去真正理解文章的精髓。
此外,传统的语文教学在分析文章内容、总结作品题旨时,往往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或套路,即流于对课文内容进行重复性归纳,把渗透了作者灵性的文字变成了没有灵魂的僵化的符号。长此以往,学生不但难以领悟文章的精髓,反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那么,怎么引领学生“参透”文本办呢?笔者认为,必须引导学生理性探究主体的深层心迹。例如教授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的老师分析文章题旨时,往往只是作一般性解读:要成就一番事业,要想得到真正的、有价值的收获,必须具有三个前提条件——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毅力、坚强的体魄和力量、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帮助,即“志、力、物”三者,同时,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这样解读只是停留在浅层次上,缺少延伸和拓展,很难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针对此种情况,老师只有从王安石写游记的“过程”,探究他写游记的“心路”历程,才能让学生从王安石的内心变化中摄取更有价值的东西:王安石从一次普通的游记山活动中悟出诸多道理,是因为他能以思考的眼光观察天地万物及生活,看似游山玩水,实则在读无字书;平常人注意的往往只是直接经验,但王安石却能在游褒禅山的经验上进行辩证思考。如从游人在前洞和后洞的不同的数量分布中悟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的道理;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中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的道理,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引申出“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结论。作者将此次游山“而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教训提炼升华到哲理层面,领悟了“志、力、物”三者的关系。“深思、慎取”的观点源于对“距洞百余步”的“仆碑”上记述山名文字的辨识与解读。后人因“其文漫灭”而不加考证,想当然地称之为“华山”;王安石因为有志考辨山的得名由来,又有能力和力量对“仆碑”上记述山名文字的辨识与解读,能透过事表,从中辨别真伪,这是作者处处留心,认真、仔细考究,采取“慎取”态度之故,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则又是“深思”的结果。“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观点水到渠成。可见,以教材信息为据的分析不同于传统的主题思想归纳式解读,这种分析对学生来说更有启发性,对语文教学更具渗透力、更具哲理性、更具活力、更加有效。
二、利用好文本,善于高屋建瓴地对语文课本进行理性的把握
高中语文新教材分为必修教本和选修本,怎样用好“必修本”,避免随意处理“选修本”,尤其是怎样充分发挥“选修本”的“选”的作用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四个拓展迁移的方法,作引玉之砖,供同行参考。
1.揣摩归纳法。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是文言文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人物形象:临危受命、智勇双全的烛之武,智勇双全的荆轲,有能言善、变善于应变的刘邦,还有一介武夫项羽的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等等。教师在完成必修课教材课文的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将触角延伸到选修课里去比较阅读。如教读《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明知“一去不复返”,仍然一往无前,身负重伤,仍然拼死一搏。他侠肝义胆、果敢勇决,能言善辩。但他主要还是依靠那种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视死如归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可以让学生读《大铁椎传》,让学生出“大铁椎”是一个身怀绝技、行踪飘忽的侠士一类的人物,他重情义、武艺高强。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把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写作文“后花园”。
2.探究法。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向课本延伸,如“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的?可以让学生课外从《重耳之亡》一文中寻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不难认识到:如果没有19年所遭受到的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的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城”。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既得到了拓展,增加了对人物形象认识的厚度,又砥砺了意志和品行,提升了人生观,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3.参照对比法。总结文章要旨的关键一点,就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通过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辨析和把握文章要旨的能力。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借助景物描写,表现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因眼前之景而获得的暂时的喜悦,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可以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对照阅读。《故都的秋》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文中的秋景描写,融入了作家对故都秋的眷恋和向往,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两文皆缘情写景,寄情于景,而表达感情的角度不同而已。在情感表达的比照上,只有我们阅读的视角定位准确、有所取舍,才能利用好文本、挖掘出开文本更深层次的价值。
4.迁移延伸法。作者某一类的作品往往有一个基本的主旨,教师在教学时,要立足文本,适当延伸。如必修三中选《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以“孔孟”并称。学生在初中时学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两篇课文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为了使学生对诸子百家有更多的了解,可以让学生课外读《孔子》和《庄子》。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孔子是善于启发和诱导的一面,他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向,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但是这是否孔子的全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在读《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圣人形象的多重性:在原则面前,他“金刚怒目”、“大义凛然地”,当仁不让,决不姑息,在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还有《庄子》里的《秋水》《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是宣扬事物的相对性,但读者却可以读到了个人见识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如《庖丁解牛》中,《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的主旨是顺应环境、回避矛盾、保全性命、养护精神的消极处世的人生态度,而我们却可以读到了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读出了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到《庄子》的其他文章,诸如《逍遥游》,等等。用两套眼光,学会从文本里阅读,再延伸到课本,很有现实意义。
三、走出文本,以独特的视角对文本有新发现、新感知
人们对课文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也是永无止境的。对多数读者来说:读经典,每读一遍,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例如,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豪放词派的典范之作,也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对这篇作品的理解,在意境方面,通常是在肯定其气势磅礴、境界开阔;在情感方面,往往总结为词人老而无为、壮志不得施展的惆怅,既表现词人对人生短暂的感喟和功业无成的无奈,又表现作者襟怀旷达、自解自慰的超脱和豁达。这种理解是否真正符合词人的心迹,教者就不能人云亦云。其实,深入探究还会发现,这首词抒发的是词人那鲜明的士大夫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词的上阕至下阕的前半部分以赤壁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悠久历史与壮美江山的崇敬之情,将“风流人物”定位在风云际会的三国时代,并由衷赞美了以周瑜为代表的这些当年曾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杰;周瑜儒雅风流,少年得志,而青年时的苏东坡也有“兼济天下”之志,也有经国济世之才,也渴望能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他一生光明磊落,为人正直,却屡遭贬谪,早生华发,面对壮美的江河,联想少年得志的周瑜,词人由衷慨叹“人生如梦”。苏东坡面对人生失意,没有见风使舵,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在大悲哀之后能做到大大超脱、大旷达,所以,绝不能以为仅出现“人生如梦”,就片面地说这是消极的。此时苏轼已领悟到功名富贵本是一场虚幻,内心不由感到沉痛,而后豁然通达,他的心情已转化为开朗、旷达,一种意气潇洒的豪情显露了出来,词人在理想与现实矛盾时,采取的是一种自我安慰、自我平衡的态度,而不是自我放弃。这样,诸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定风波》)便默然而生。以不一样的视角去诠释课文,自然是另辟蹊径,对学生自然会耳目一新。
显然,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但要善于借鉴他人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独特感知,而这种感知不是把“定论”式的结论抛置一边,不是肢解教材、不是牵强附会,而是遵循“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规律,思他人之所未思,见他人之所未见,而是用自己对语文教材的独特思维方式去研究、挖掘、升华,从而给学生或耳目一新,或产生顿悟,或兴犹未尽等。
四、回归文本,体现对文本解读的更高层次
回归文本不是对文本简单重复,是在基于文本和超越文本的基础上的回归文本,体现对文本解读更高层次的追求。
回归文本,方法可以有:朗读课文,回味领悟;师生小结,理清思路;点拨引导,充满理性;连词成句,妙语连珠……
基于文本,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更准确的把握。利用文本,是对语文课程内涵的更合理的利用。超越文本,是对课程资源开发更深的挖掘拓展。回归文本,是对课程功能的深度完善。这样,语文课本这一蕴含丰富教育资源的沃土将会被充分开发。
浅谈初中语文教材的使用 篇4
一、研读“课本说明”
每册新编课本的前面都附有编者的“说明”, 有的叫“编者的话”等。如果是修订的课本, 它的前面也有修订说明, 大致包括编者的意图、教材内容安排、编写体系、课本结构、单元知识和训练、课时安排和教材使用等方面的问题。钻研教材要先研读课本的“说明”, 了解编辑的意图和要求、教材内容安排和编辑特点, 这对掌握教材大有裨益。
二、通读全册课本
学期开始之前, 新课本到手, 先通读一遍, 以了解该册书的全貌。通读课本时, 应结合课本前的“说明”, 了解该册课本的要求, 各类课文的主要内容, 各单元的讲读课文、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之间的关系, 各单元在全册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各单元之间的关系;再了解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的内容和范围, 知识点和训练点的分布情况, 以及它们的纵横联系。这样, 从宏观上掌握全册书的教学要求和内容, 做到胸有全局;从微观上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和任务训练的具体内容, 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结合学生实际, 就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
三、通读初中全套课本
教师有时间、有条件的话, 要尽可能浏览各年级的课本, 便于在教学中考虑上下相承、前后衔接的关系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如果能浏览初中六册课本, 就能了解全套语文教材的编写体系和全部内容, 很好地驾驭教材, 这样在教学中既可以避免无谓的重复, 又可以联系旧知识, 使之巩固加深, 更好地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
此外, 教学参考对老师备课有参考价值, 但只能作参考, 不能代替自己的研究, 要为我所用。
四、精通每一篇课文
钻研教材首先要多读几遍课文, 对字词句要透彻理解。凡是容易读错用错的字、词语或含深层意义的词语、重点句或关键句, 要理解清楚, 不能忽略。另外, 即使一个标点也不能放松。关于课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思路、段落的内容、文章的主题和表现手法等, 都要反复钻研、熟读、深思、理解、分析, 达到准确掌握的程度。要从语言形式到内容, 再从内容到语言形式, 根据内容揣摩作者的构思之精, 遣词造句之妙, 表现手法之巧。对整篇课文要能熟读成诵, 烂熟于胸, 对课文的内容和形式要了如指掌, 真正做到吃透、消化、融会贯通, 这样讲课时就能左右逢源、运用自如。
五、正确处理教材
教师精通教材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 也就是说教师掌握教材, 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阅读需求, 而是为了带领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钻研教材所掌握的材料不能全盘端给学生, 而要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取舍材料。
1. 以单元为教学单位处理教材。
现行的课本为了给单元教学提供方便, 教材都是按单元编排的, 因此, 处理教材也应以一个单元为单位。首先确定单元教学要求, 要求一般包括思想教育和听、说、读、写训练两个方面。一个单元、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是多方面的, 不能面面俱到地全部列为讲授和训练的内容, 要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有重点地确定教学要求, 同时, 要求要具体、明确。然后根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重点。单元里的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要紧密结合, 妥善安排。知识点和训练点的纵横联系要理清, 要相互配合, 要落实。讲授和训练的内容要有选择,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了解哪些知识作为重点是必须掌握的, 哪些是只作一般讲解的, 教师要通盘考虑, 统筹设计, 全面安排, 既要重点突出, 又要照顾一般。这样, 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 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灵活使用教材。
其基本原则是, 既要尊重教材, 又要灵活运用。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要在保持原来教材面貌的前提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实际需要, 对单元的组织、训练点和知识点的安排作灵活处理。例如为了便于教学, 自读课文可以调配作为讲读课文, 讲读课文也可作为自读课文。某些知识点和语言能力训练点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增减, 重点的也可以改为非重点。总之, 一切从实际出发, 正确、灵活地使用教材, 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 使学生做教材的主人。
教是为了不教, 要教会学生自学, 学会阅读。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本好比一把钥匙, 用这把钥匙可以开发无限的库藏——种种的书。”教师应把课本这把钥匙交给学生, 着力指导学生学会参考注释, 分析、评价课文, 自己独立完成作业, 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习惯。教师要真正使课本成为学生手中的学习工具, 带领学生摆脱受课本束缚的被动地位, 成为使用教材的主人。
语文名言名句以及使用主题解释 篇5
1.
当正义与责任应该发言的时候,不要让金钱出声。后者一出声,前者往往就沉默了。——刘墉
【适用主题】关于讨论公平与正义、慈善与伪善、财富与正义等立意。
【示例】“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这是刘墉一直以来的创作原则。其实做人也应当如此,有自己的原则与坚持,也能扛起时代的责任与担待。在正义与责任应该发言的时候,就不要让金钱出声,要让每一个弱小的声音都能够被听到,要让社会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2.
假如讽刺、愤怒、偏激可以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我一定选择以骂人为职业。——白岩松
【适用主题】关于如何正确看待当下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反思网络上过于偏激、缺乏理性的言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作文立意。如天津卷《范儿》,江苏卷《忧与爱》。
【原文】语出白岩松随笔集《痛并快乐着》:“假如讽刺、愤怒、偏激可以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我一定选择以骂人为职业。但是,激愤在中国于事无补,只有坚韧的改变才是理想中国诞生的良方,哪怕在这种坚韧之中,你会有委屈甚至会有屈辱。”
3.
如果你在错误的路上,奔跑也没有用。——巴菲特
【适用主题】任何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盲目努力的后果等作文立意,比如上海卷《更重要的事》,20江苏卷《智慧》。
【示例】任何事都重在坚持,可是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事,就是选择正确的坚持方向,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说“如果你在错误的路上,奔跑也没有用。”战略上的失败,是不可能用战术上的勤奋弥补过来的。
4.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汪曾祺
【适用主题】有关对家人、家的眷恋,描写乡村旧时光等立意,如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湖南卷《闯荡/归家》。
【原文】本句节选自汪曾祺的散文《冬天》:“天冷了,堂屋里上了槅子。槅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现在,搬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上了槅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5.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适用主题】关于专心于一处、成功的前提是专注、匠人精神等作文立意。
【译文】喜欢读书的人,提笔就能写出漂亮的文章,对一项技艺痴迷的人,他的技术一定是非常精良的。
6.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
【适用主题】活在当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等主题,如北京卷《新时代新青年》。
【示例】青春易逝,时不我待,若总顾影自怜,耽于消极,岂不任年华流走,空留遗憾。“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趁着风光正好,何不放目四海,游走天下,把握当下好时光,待回首时,只见快意。
7.
黑暗的冬天比夏天的永昼更吸引人的,是对阳光的期待。——《在漫长的旅途中》
【适用主题】希望的力量,追求美好事物,“在路上”的意义等作文主题。如四川卷《总有一种期待》,20上海卷《曾被舍弃的微光》等。
【示例】高考时,我们在课室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写卷子,那时候窗外的阳光总是很诱人。同学跟我说:“六月的阳光更美。”也许那是在迷茫苦闷中描摹的最温暖的最没有杂质的阳光了。在困苦时想象的美好总是大于希望本身,因为其中添加了我们无数的憧憬和期待。
8.
玩物丧志,其志小,志大者玩物养志。——木心
【适用主题】任何关于学习之道,玩与学的界限,僵化的学习模式会起反作用,对教育的思考等作文立意,比如20江西卷《课内外学习探究》,20江西卷《对中学生“三怕”的看法》。
【示例】玩与学的界限,本就没有那么的明显,杜绝一切玩乐的项目,并不一定就对学习有益处了。正如木心所说“玩物丧志,其志小,志大者玩物养志”,能在玩耍中领悟学,这才是玩的最高境界。
9.
当你站在山顶的时候,你的头上还有星空。——董明珠
【适用主题】关于摆正心态,认清现实,不好高骛远更不目空一切,永远保持谦卑,永远心怀斗志,勇于迎接新的挑战等作文立意,如年湖北卷《山顶的风景》,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等。
【示例】著名企业家董明珠曾说:“当你站在山顶的时候,你的头上还有星空。”我们常觉得,站在了山顶就实现了人生所有的目标,其实不然,山顶之上还有云层,云层之上还有繁星。生命不息,奋斗也便不应停止。满足于一时的成功,只会让我们止步不前,认识到目标的前方还有更远的目标,才会让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
10.
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去的过程。——《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适用主题】可用于辩证看待失与得的关系,福祸本相依,对人生追求的哲思等主题。如重庆卷《走与停》。
【示例】一如村上春树在《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中所言:“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去的过程。”人生是一个寻寻觅觅的过程,在不断地得到,也在不断地失去。就像小时候我们总是渴望长大,到头来收获了稳重与成熟,也丢失了童真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11.
总盯着过去,你会瞎掉一只眼;然而忘却历史,你会双目失明。——索尔仁尼琴
【适用主题】关于铭记历史与着眼未来等立意。如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2014年四川卷《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
【示例】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前人的馈赠,指引后人前进的方向,然而拘囿在历史之中,只会限制前进的脚步。正如索尔仁尼琴所说:“总盯着过去,你会瞎掉一只眼;然而忘却历史,你会双目失明。”聪明的人知道把历史藏在心中,把目光投向当下,心怀未来。
12.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
【适用主题】适用于莫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赞扬社会平凡人物的坚持不懈的善举等作文立意,如20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示例】常说:“喊破嗓子信不过,做出样子掌声来。”舌言莫如行言,“言语的巨人”和“行动的矮子”往往遭人鄙夷不屑。雷声大雨点小的人往往大器难成,有时做一个“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君子也未尝不可。
13.
凡事一知半解,却夸夸其谈、品头论足,必令听者闻之生厌。——《徒然草》
【适用主题】关于反思网络暴力,讨论真相与流言,对八卦言论的反思,在繁杂的信息中学会独立思考等作文立意。如年重庆卷《等待》,年天津卷《我生活的世界》等。
【示例】“凡事一知半解,却夸夸其谈、品头论足,必令听者闻之生厌。”吉田兼好这一席话,就是对那些营销号们最好的回应。为了博取眼球,不遗余力地去煽动其他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这才是最大的恶。
14.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适用主题】珍惜时光,惜取少年时等主题,如20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
【示例】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那转瞬即逝、不可逆转的岁月留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而机遇往往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倘若不抓紧时间,充实自己,你便只能看着机会溜走,在余生的懊悔中惶惶度日。
15.
在变幻的生命里,岁月,原来是最大的小偷。——《岁月神偷》
【适用主题】关于追忆逝水年华、珍惜眼前的幸福、感慨青春时光流逝、子欲养而亲不待,要关心父母等作文立意,如年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2010年山东卷《人生光影的变化》,2014年广东卷《胶片时代与数码时代》等。
【示例】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却只能回味。正如影片首尾呼应的倒计时一样,时间如小偷,偷走了父亲硬朗的身体,偷走了母亲美丽的容颜,偷走了进一年轻的生命,偷走了进二天真烂漫的童年……
语文名言名句(二)
1. 感激每一个新的挑战,因为它会锻造你的意志和品格。——佚名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4.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5.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6. 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7. 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
8.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9. 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为了给人间添一点温暖。——巴金
10. 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俞良弼
11.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2. 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13.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14. 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15. 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马卡连柯
16. 即使渴望落空,感觉到渴望的痛苦依然是甜蜜的。——泰戈尔《情人的礼物》
17.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18. 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
19.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20.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21.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22. 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23.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24. 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考尔德
25. 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叔本华
26.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7. 以死来鄙薄自己,出卖自己,否定自己的信仰,是世间最大的刑罚,最大的罪过。宁可受尽世间的痛苦和灾难,也千万不要走到这个地步。——罗曼·罗兰
28. 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29. 不相信任何人的人知道自己无信用。——奥尔巴赫
30. 当你服务他人的时候,人生不再是毫无意义的。——葛登纳
31.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32.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33. 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
34. 理想,你使人的思想坚定,你使人心伟大。——《雨果诗选》
35. 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爱因斯坦
36.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37.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语文名言名句(三)
1. 叶圣陶: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2. 顾明远:工具论也好,文化论也好,都不能忘记语文既是交往的工具,又是文化载体,同时还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结晶。
3. 温儒敏:解决他们基本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的能力,还有一般信息处理和文字表达、语言交际的能力。这是中学语文最基本的功能。
4. 王尚文:把全部都聚焦于如何指导学生理解或运用语言文字上,这就是把功夫花在了该花的地方的语文课。要以培养高品位的语感为主,重视优秀言语作品的教学,特别是重视言语形式的教学,从言语形势通向语感。
5. 潘新和:语文教育的价值维度,即人的生命的同一维度,其终极意义都是指向言语表现与存在。
6. 洪宗礼:工具性与人文性从来就不该对立,如果把它们分为两张皮,那么每张皮都是单薄的。
7. 黄厚江: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是像语文课。语文课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目的。
8. 皋玉蒂:语文教育的唯一宗旨,在于为年轻的生命提供明丽而充沛的阳光,使学生把人文的阳光溶化为自我的肌肉和血脉。
9. 王晓春:语文基础教育的任务是提升学生的日常语言水平,把学生初步掌握的老百姓日常语言提升成一种比较精致的“规范语言”。
创造性使用语文教材三法 篇6
一、情感教育迁移法
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选一改过去“文体组元”为“主题组元”,每个单元的五篇课文呈现的情感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所以,我的教学并不是篇篇都学,而是指导学生抓住一篇课文的一个情感教育点,深入品析领悟后,立即迁移联系到本单元其它篇章中同一节点品味和感悟。
二、知识考点补充法
“主题组元”虽突出了情感教育目标,但文体知识体系却在全册教材中隐含贯穿,这要老师在教学时给学生明示并补充。
如七下三单元选编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侧重点是学习说明顺序;四单元的五篇课文侧重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五单元重点是体会说明语言科学准确的特点。这些知识脉络需老师明确地告知学生。
不仅大框架知识如此教授,细节知识同样不可疏忽。就“说明方法”这一知识点来说,初中阶段要学生掌握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七种常见的,还要准确理解并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可在教材中只涉及了前四种,后三种就要补全。因此我选取了《海洋生物链》和《蝮蛇的利器》两个科学小品文的文段。其中《海洋生物链》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明白“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同时再回顾《北京立交桥》最后一段内容进行强化。此题完成,我又加补题:画出南极海洋生物链的图表(三个环节),由此自然而然引出“列图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之后我口述华罗庚笔下《统筹方法》里“烧水泡茶喝”的文字,请学生画出图表来跟进练习。而由《蝮蛇的利器》选段相应引出“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及表达效果;接着列举竺可桢《向沙漠进军》文中“湿沙层”和《大自然的语言》中“逆温层”来追击“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及作用,从而使学生完全明白了七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三、综合性知识整合训练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了考证此项能力,近年“综合性学习”被纳入了语文中考测试中。而训练内容只是编者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学情特征及“主题组元”等需要,分为22个“点”,分散列入六册教材。我总是打乱教材编排顺序,把考察训练的内容加以整合、集结成六个板块集中训练。六个整合板块及侧重训练点如下(下文括号中文字与数字是每一训练内容所在教材的位置与页码):
第一板块:四个训练点整合,突出文学素养的积累。语文活动(七上78)、课外名著阅读(七上65)、讲故事(七上163)、在书海中遨游(九下58)。
要求学生熟记教材中推荐的10部书名、作者,了解书中主要人物形象和内容,能简单评价该书的艺术特色。在活动中,不论采取抢答比赛、编演课本剧还是讲故事、出手抄报任一形式,学生都能快速把握。
第二板块:六个训练点集结,强调文化素养的积累。长城文化(七下120)、山水文化(七下182)、龙文化(八上70)、《孟子》中的文化(八下104)、司马迁和《史記》文化(八下162)、行旅之中见文化(九上118)。训练方式以记忆为主。如前三个训练要明确在古诗词中的呈现;孟子与司马迁两书的思想与艺术价值了解,准确把握某些成语和名句出自于这两部书中。
第三板块:六个训练内容集结,强调生活的体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谈流行歌曲(七下135)、幽默的艺术(八上61)、搜集编写对联(八上94)、美在我身边(八下135)、昨天今天明天(九上161)、留在记忆都是情(九下173)。
第四板块:六个训练内容整合,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后,强调自主表达,思维创新。民风民俗大家谈(七下152)、家乡风俗论坛(九上180)、关注家乡自然灾害(八下212)、再造绿色家园(九上56)、看家乡说变化(八上35)、走出家乡放飞自己(八下35)。
以“看家乡说变化”为基点,从精神、物质和环境三方面谈。
精神生活方面:一是传统风俗活动的传承。“民风民俗大家谈”和“家乡风俗论坛”两个训练内容可做依据。二是学习科技知识、关注国家新闻大事等活动。
生活环境方面:“关注家乡自然灾害”和“再造绿色家园”两个训练内容为依托。可从政府行为、社会行为和学生个人行为三个角度谈。而应用文“调查报告”在此时训练为最佳。
物质生活方面:衣(材质、色彩、款式、数量)、食(绿色环保)、住(平房、楼房、别墅)、行(交通工具)、用(生活用品、通讯工具)五个方面。
第五板块:把“语文读书活动”“走出家乡放飞自己”“美在我身边”“再造绿色家园”“留在记忆都是情”等训练内容集结,就是培养学生书写通知、启事、解说词、倡议书及书信等一般应用文的能力。
语文课堂多媒体使用策略 篇7
一、排除偏离障碍, 回归“语文原味”
语文课永远姓“语”, 而不能将语文课上成“影视欣赏课”、“电教课”、“历史课”……语文多媒体课件从本质上说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课程资源, 不能偏离语文学科的“语言本位”, “必须在阅读教学中突出语言品味、语言揣摩、语言运用等能力的培养”。比如教学《天上的街市》一文, 有位老师使用Flash做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动画, 拍摄下“万家灯火的城市”夜景, 还配上了优美的钢琴曲, 课堂上学生的兴趣是有了, 但热热闹闹的一节课过去, 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
再请看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上同样的一节课。他先范读《天上的街市》, 以个性化的声音让学生感受朗读的魅力, 接着对学生进行了非常到位的朗读指导, 使音调的高低、节奏的缓急等朗读技巧与对诗的品味结合在一起。在教第一节诗时, 洪老师抓住“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字, 并试换成“亮”字, 引导学生辨析、品味, 加深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然后把这节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调换位置, 通过比较、品析, 使学生体悟了诗歌行文思路一致性的特点。
这堂课并无美妙的音乐、华丽的画面, 却处处让人感受到真切的“语文素养”。由此看来, 教师的个人学识修养即内功才是第一位的, 多媒体的运用与否、如何运用最终是由教师决定的。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同理, 也不应该以视听欣赏代替语言文字的品味。教学《神奇的极光》一类科普文, 可以放手叫学生去解读文本, 发现问题, 小组议议。再相机点拨, 提纲挈领地帮助他们梳理问题、提高习得语言, 积累语言的能力, 培养探究的意识。而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极光现象, 解释物理原理则似乎有点多余。
二、制作注重交互, 师生讲究互动。
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是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 显而易见, 课件可操作性、交互性越强, 往往意味着制作难度越大。如果要求语文教师都能制作出实用完美的课件, 那是不现实的。而且多媒体课堂的互动模式是建立在师生共同操作计算机的基础上的, 一般应当是教师拥有一台计算机, 两至三个学生拥有一台, 现在的常规教室条件尚不具备。不过, 我们可以下载一些网络教学课件或去市场购买技术成熟的教学软件, 这类多媒体教学课件都有供学生讨论或发表见解的“独立窗口”, (相当于聊天室、论坛、BBS) 能够实现由单一的人机对话转向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有的教师还在尝试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改革, 学生的作文上传到网上, 师生一起发帖评改。
当然, 囿于目前的信息技术状态和物质条件, 我们也没必要一味高呼用多媒体教学来取代传统课堂。电脑、大屏幕毕竟是物, 而语文教师则是灵气跃动的人, 是能够真正实现与学生心灵呼应的人。我们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这个平台, 制作课件时设计好师生互动的环节。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显著之处就是除了语言文字的学习, 还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 媒体“武器”再先进, 有时也无法与语文教师相提并论。例如中学语文教材名篇《观沧海》一文, 诵读是这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我特意截取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吟诵镜头:鲍国安所饰演的曹操面向大海、踌躇满志、高声吟诵《观沧海》, 声音、景致、神韵可谓绝佳, 可学生反应平平, 可能有距离感吧。语文课代表举手非要我再来“范读”一次不可, 其他学生也附以掌声, 看着他们一脸的期待, 我顿时豪情万丈 (本来我就自配了有海潮声的轻音乐)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没想到学生听得十分投入, 待朗诵到“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几句时, 师生一起神采飞扬、胸襟开阔, 学生内心深处最好的东风被激发出来, 在这一时刻, 我自己的心灵也得到陶冶, 教与学的双方都达到了一种真实的精神提升。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课堂不能少了熏陶学生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在设计多媒体辅助手段时, 我们就要考虑到如何做好师生互动, 比如留下足够的交流空间, 而非一节课全被音乐动画塞满。师生情感交流有时是依托于文本的内容, 有时是教师发自肺腑的一段情感历程, 有时只是那么一个眼神。这种交流有有声有形的, 也有无声无息的, 语文课堂上纯美的心灵呼应当是语文教师追求的境界。
三、创设课堂情境, 激发学生想象。
美国教育家埃根在《教师的教学策略》一书中指出, 教学中不存在一种可以适应所有教学情景的模式或结构, 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有不同的教学策略与之相适应, 世界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阅读文本千差万异, 教师理应因文而异, 备课时潜心与文本对话, 科学设计课的教法与学法, 不能随心所欲地做个多媒体课件了事。我们应注意到语言文字本身所具有的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 有的可创设一定的背景情境、诵读情境即可, 像诗词类文章, 如果用某一固定图像来描绘诗文的意境, 肯定是吃力不讨好, 更会禁锢想象、喧宾夺主。如教学马致远的《秋思》, 配上《孤独的牧羊人》或苍凉的古筝, 可让学生迅速进入这首词的游子情境。至于“枯藤、老树”什么样, “西风瘦马”又如何, 最好让学生慢慢体味文字, 用心用情诵读, 其想象能力与思维在语言文字形象的感染下最终形成表象, 他们自会勾勒出一幅幅相同又不同的残阳游子漂泊图来。这图画正是凭借了语言的形象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才描绘得出来, 这将比任何一个无论制作多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展现出来的画面都更有价值。
摘要:利用多媒体能够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也能够革除我们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解、设计和应用存在一些误区, 尤其是理想课堂中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对多媒体使用无所适从。针对此现象, 作者提出了具体应对策略。
关键词:语文理想课堂,多媒体,使用策略
参考文献
[1]钱吕明.语文意识培养之我见.中学语文教学, 2004, (8) .
语文教材编写与使用的现状分析 篇8
一.现行语文教材的编写
我这里的语文教材指人教社的语文教材, 一则由于笔者从读书到教书都是使用人教社版本, 二则人教社版本在过去本来就是全国唯一的通用教材, 现在也依然在全国大多数省份通用。我要说的是当前使用的最新版本。最新版本分5个模块, 每个模块4个单元, 依实用类或论说类、文学类、古诗文等“文体”组元, 每单元暗含一个主题, 用一句富有文化内涵的名家名言做单元题目。每单元编选4篇课文, 安排一次语文活动 (“表达与交流”或“探究性学习”) 。教科书属混编类型, 各单元把“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或“探究性学习”混编排在一起, 以“阅读与鉴赏”为编写主线, 依据“阅读与鉴赏”的单元特点、选文内容插排“表达与交流”或“探究性学习”。
单元教学一直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有效组织形式。高中语文教科书的单元由“单元提示”“课文”“研讨与练习”3个板块组成。“单元提示”简要说明教学要求, 学习重点、难点与方法。按人教社的说法, “课文”扩大了选文范围, 新选了一批优秀的名家名篇, 注重经典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适合高中生的接受水平。全套教科书的选文, 除古代诗文作品外, 现当代作品及外国作品总数54篇, 其中新选课文35篇, 占总数的64.8%。古代诗文作品在全套教科书中的比例, 约占45%。至于“研讨与练习”, 据说部分题型和内容设计是开放的, 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拓展的空间。
按最新课标, 人教版的选修教材相比之前从体例到内容均有大幅改动, 现行选修教材要求“以课堂学习为基础,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课内外结合, 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活与语言环境。多数选修课和必修课都有一些衔接, 但又明显跳出必修的范围, 切实有效地增加阅读量, 拓展学习视野,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接受中外优秀文化的熏陶, 发展个性, 塑造人格”。共五个选修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需要说明的是, 大多数学校只发了部分选修教材, 其中, 本省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与《外国小说欣赏》列入必考书目, 实质上将其变成了必修课本。
老实说, 不论是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 相比于我读书的年代, 变动的确相当之大。但自九十年代迄今, 教材改了多次, 现在所谓新入选的文本其实很早就差不多都出现了, 只不过是在必修与选修里跳来跳去, 我不知道人教社“新选课文35篇, 占总数的64.8%”这些数据是如何得出的, 其中国统计特色让人无法理解。而“古代诗文作品在全套教科书中的比例, 约占45%”更是让人无话可说———要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可是实质上的必修课, 如果依据教学实践来统计, 古诗文的比例占整个必修教材的8成;当然, 即使是45%也已经太多了, 我们究竟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啊!当然, 我得说句实话, 人教社最新的选修教材我是挺喜欢的, 其人文性不容置疑, 其较大的容量也的确充分考虑到了生命的阅读需要。遗憾的是, 这些选修教材除开必须要考的两本以外, 绝大部分根本就没能进入课堂, 原因无他, 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 他们要应考。比如按新课标要求, 五册教材需要1.5个学年, 而远超全部五册必修教材容量的另两册选修教材作为必考书至少需要半个学年, 至于第三学年, 那是不能动的, 圈内人都知道, 高三一年就是集中应考的一年, 这是一百年不变的原则, 试问, 这些选修教材发下来不是巨大的资源浪费与沉重的经济负担吗?
此外, 必修课本“单元提示”简要说明了教学要求、学习重点、难点与方法, 也让我很不以为然——学习的重、难点由谁来确定?更何况, 我根本不认为语文文本有什么固定的重难点, 只要有了重难点的区分, 文本就必然面临被肢解的命运, 人文性就会荡然无存。再者, “研讨与练习”环节的题目设计也严重违反教育规律, 题目里充斥着“认识、理解、掌握、领会、把握, 培养”这样含糊的词汇, 据说是体现了题目的开放性与人文性, 充分给予了学生以主体能动性, 这些大而无当的要求能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开放性和人文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按建构主义理论, 语文题目的设计应该尽量使用“朗读、背诵、指出、默写、说出、详述、选择、剪辑、合并、划分、使用、应用、运用、叙述、阐述、阐明、描述、描写、描绘、说明、介绍、刻画、塑造、表明、辨别、区分、分析、比较、归类、综合、概括”之类明确的词汇, 只有如此, 才能于具体的有目的的实践过程中充分消化文本的人文内涵, 夯实学生的主体人格。
以上是我就最新人教版语文教材的体例和内容的一个简述与印象式点评, 下面才是我针对语文教材的编写特别是使用真正集中思考的一些心得。
二.人文性是语文的本质特性, 语文教育必须独立于政治权力
有什么样的的语文理念, 就会有什么样的语文教材以及相应的教法。我读书那会, 语文课类似解剖课, 每篇课文, 均被分解成字词句, 然后是大量的练习;后来我教书了, 流行的教法依旧如此, 只是练习更多了。那时的课标, 明确规定语文就是交流工具, 不如此教自然无法通过其相应的系列考评机制。直到本世纪, 情况才有了一些变化, 语文开始有了那么一丝人文气, 这自然是新教改的推动之功。最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重新定义了语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这当然是进步, 语文的人文性在观念层面上终于可以和工具性相提并论了。但是, 这种进步是有限度的, 语文的工具性在理论层面上还占据着半壁江山, 而在实践层面上, 由于几十年来解剖式教学根深蒂固, 语文的工具性其实仍旧占据着语文课堂的绝对统治地位。新课标的保守以及传统固习的强大, 当然还有教师的素质以及中国特色的学校体制———我以为, 所有这一切因素也是教材编者必须要考虑的, 否则, 所谓教改就只能是谎言。倘若考虑到这些不利因素, 按新课标理念, 在编写教材时, 也应当向人文性倾斜。当然, 从现行的教材来看, 编者似乎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些因素, 可见, 改革首先必须是观念上的变革, 新课标观念上的保守骑墙, 使得课改从源头上就失去了正当正大的依据。
我的意思是, 语文的本质特性就是人文性, 她内在地包含了工具性, 工具性只是其附属特性。我无法给语文下一个规范科学的定义, 但语文至少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语言文字、话语文章、文学艺术、文化文明。四个方面无论重要性还是深广丰富性都是层进式的, 如果说语言文字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后三者毫无疑问彰显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即使从语言文字的发生学意义上来说, 我们也不能断言, 语文只是为了交流。人类祖先造字的时候, 难道仅仅是为了交流吗?难道没有传承、记忆、表达、创造、贮藏……的目的?语文的存在, 从根本上说, 是为了表达人生困惑, 寻求了解认同, 谋求说服引领, 意在感染教化———其目的在于生命的成长与超越, 是自我的建立与完善, 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提升。如果说这是交流的目的, 那么, 所有这一切无不超越了交流, 抵达了人类存在的价值领域。所以我认为, 所谓语文的本质究竟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的, 亦或二者兼具一统的, 这些说法都无视了人类存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意义与价值存在, 从而导致的一系列伪争论。我想, 语文的人文性总是内在地包容了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教育其实就是以语文文本为依托, 促进生命健康成长的教育。不大力从事人文教育;不依托文本引导学生体会人生困惑, 寻求了解认同;不与文本的价值选择与生命情怀通感同情, 如何认识领会自身与人类的存在?而所谓生命的健康成长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语文教育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正是因为新课标关于语文观念的骑墙保守, “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的设置就显得不伦不类。表面看, 阅读鉴赏占据了教材的大半篇幅, 好像很人文了, 然而, 选文却并不那么人文!以第一册为例, 后两个单元属于实用性文体, 工具性占据了半壁江山, 然而, 编者没有考虑, 高考指挥棒下, 人文实用文体的教学都是倾向于工具性的, 给予实用文体以如此重的分量实则就是对人文性的压制。更何况, 从选文的质量上看, 航天梦实现的报道也好, 香港回归的报道也好, 毫无语文的美感与质感, 不过是赤膊上阵的宣传, 即使从语文工具层面来说也乏善可陈。当然, 这两文的确具有新课标提倡的时代性特色, 然而, 明眼人一目了然, 时代性只是明面上的说辞, 意识形态目的才是骨子里的追求———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这样的亚系价值在这里公然成为教育的目的。语文一旦渗入了亚系价值明目张胆的渗透, 那就是反人文的。再以第一单元为例, 明明是新诗单元, 第一篇课文赫然却是毛泽东词, 这是多年来的传统, 教材改过无数次, 但这一点却从没改过。以前的单元说明里根本就对此毫无说法, 现在总算有个说法了———要让学生通过新诗与古体诗词的比较更直观地感受新诗的特色。如果真有这样的想法, 我觉得毛词是最不适合的, 因其毛不够古典, 正宗的古典诗词我们不是浩如烟海吗?何况, 有必要比较吗?高中教材里古诗词的分量实在太重太重, 学生有的是比较的机会;再者他们从小学阶段就既学过古典诗词, 也学过新诗。这其实是欲盖弥彰, 编者们不知道, 这丝毫掩饰不了其内心深处那权力大于学术的混帐逻辑。
我对第一册教材的分析, 显然包含着一个观念:编者必须摒弃意识形态目的, 更要摒除其政治立场, 其唯一的立场就是生命独立的立场。一切生命自有其自由选择的政治立场, 那是他在学习与人生经历中形成的, 不应当是强行灌输渗透的。我的这一观念来自于语文的本质特性即人文性。一切有着明确意识形态意味的文本都不是好的人文文本, 一切以权力和明确的意识形态逻辑为目的的编辑行为都是反人文的行为。基于这一点, 世界教育发达国家的教育都绝不允许政治权力和权力意识形态任何形式的干预和渗透。于此观之, 至少高中第一册的阅读与鉴赏部分就文本而言, 人文含量就折损过半, 再加上不可逃避的意识形态教学, 人文性更所余无几。至于他们标榜的与世界教育接轨的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其中国特色自然浓郁之至。以我的观察, 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就是应考, 是完全的考试技术学, 而所谓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是完全的意识形态教育。我不认为编者完全是这样的意图, 但语文观念的谬误与中国教育现实的合力却只能导致这样的局面。
三.语文教材只是资料
迄今为止, 教材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入选文本———无论作者, 无论文体, 都似乎不容置疑地就具有了经典的地位。而且, 在日益严酷的考试制度的推动下, 无论师生家长, 都无意识地形成了这样的观念:教材是一切语文知识的源头, 它包罗万象, 涵盖万千。在此观念支配下, 配套发给老师的教参或是教案, 成为唯一正确的文本解读。不过分地说, 人教社几十年来配发的教参或教案, 在老师的心目中, 具有红宝书的地位, 其意识形态目的十足的解读, 成为建国几十年来师生们心目中的不刊之论, 主宰着他们的一切价值伦理行为。这简直可称得上是经典教材观, 老师上课是依据唯一的权威照本宣科地解经注经, 学生学习则是诚惶诚恐地读经背经———这样的教育, 注定了几十年来师生的高度同质化, 一切人都因此成为无个性的存在, 一切人发出的只是一个只能被允许发出的声音———看起来是万众一声, 其实是无声的中国。自然, 这种教材观也使语文异化为知识———这样显而易见的谬误统治我们的语文教育半个多世纪, 实在令人不可思议!语文若是知识, 语文文本里那些异彩纷呈、个性迥异的生命气息与价值关怀就只能被彻底抽空, 语文就变成了纯客观性的, 它只余下两种东西:交流性技术与教参所认定的唯一的终极的真理性观念。学习语文就是学习字词句的运用技巧与接纳意识形态灌输。想来, 这也是某些人认定的一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只是这的确太讽刺了一些。
现在, 该是恢复语文教材本来面目的时候了。即以理性的眼光与从容的平常心看待语文教材。倘能如此, 我们不得不说, 几十年来,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本, 真正称得上经典的实在不多。我所说的经典, 自然不是经典教材观里的经典, 我只是指有些文本的确经受了时间与人心的考验, 仍然能引发人的情感共鸣与思想激荡, 绝非指其内含唯一的真理———没有任何文本可以包含唯一的真理, 唯一的真理也根本不存在!不仅如此, 那些曾经生杀予夺过我们民族命运的大人物的所谓经典语文文本, 在理性的光照下, 只能算是我们民族一度陷入绝境的示众性文本, 那里充满了非理性的狂乱。
因此, 我们对教材, 首先应该持一种审慎的个体立场, 我们应该尽量抛开教参与教案里那些自以为是的陈词滥调, 以饱含人生经验与丰富阅读经历的个人眼光来理解判断, 这应该是教学展开的基本条件。其次,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几千年来, 全人类的优秀语文文本犹如恒河沙数, 我们的教材只不过是其中的几粒沙子而已, 其所包含的人类情感与生命色彩, 实在有限之至!因此, 我们绝不能满足于这有限的几篇文本, 而是应该以这些有限的文本为契机, 尽可能去抵达那无限的文本海洋。我的意思很明确, 教材只是最为方便的学习资料, 我们可以选择需要或不需要, 如果需要, 也只是因为它可以抵达较多的文本, 是比较合适与恰当的契机。选择与运用教材, 是师生必须享有的基本人权。
这即我所谓大语文教材观:师生有选择学习什么文本的自由, 无论这文本来自课内还是课外, 全人类的一切语文文本都应该可以成为教材;师生有整合文本的自由, 单位时间里, 师生可以在某种视角之下结合自己选定的几个文本, 无论文体, 无论文字文本还是视频音像文本;师生所持的情感立场, 也应当是人类所有的情感立场, 只要基于独立思考, 批判也好, 质疑也好, 赞同也好, 辩论也好, 无不应当以正常视之。
四.语文教育是生命教育
基于以上思考, 我认为, 语文教育的展开, 就是生命的展开, 语文教育即生命化教育。在语文课堂上, 没有知识, 只有生命。如果一定说要有知识, 那也绝对不是客观的知识, 而是在场者的知识。在场者知识, 是从知识的发生学意义上说的, 那是生命的展开, 是极端个人化的知识, 带着独一无二的体温与气息, 它不可能适应于每个人, 也不可能适应于每一时刻, 它具有强烈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这种知识, 其实是生命本身, 只能体会感受, 只能印证借鉴, 只能欣赏评价, 只能共鸣辩驳, 绝不可以膜拜, 绝不可以服从, 绝不可以固化。生命本该具有的一切特质, 才是语文教育的特质。
也正是因此, 我以为, 我们对语文教材的运用, 必须具备历史感, 在场感, 道义感, 这三感正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最深刻体现。这三感的有无深浅是我判断语文教材运用成败的基本尺度。没有历史感与现实感的语文课堂, 是完全失败的课堂, 没有人气的课堂。人文性教育, 不是要耳提面命地灌输给学生高调的圣人伦理, 不是要千方百计地抹杀学生的个体追求与生命本能, 驱使他们融入无个性的国家民族党派等类群, 而是要顺应他们的天性, 帮助他们清楚群己界线, 懂得在自己的生存空间内捍卫自身的权力与利益, 懂得在公共空间内, 承担起自身的责任, 每个人的尊严无不来自这二大空间的伦理责任。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既要有清醒的历史关怀, 又要有深刻的现实关怀。
从教育的根本目的来说, 我们要培养的是适应现代文明主流的独立自主的公民;而自有文字记载至今, 我们的教育目的, 一直是以圣人伦理规训个性与人性, 以期打造没有个体意识的顺民;我们的历史与现实总呈现出相同的面貌, 千年如一日地上演着对个人的围剿与扼杀———我们的历史与现实也因此合二为一, 最终成为无历史亦无现实的存在;如此, 也就是没有真正的人生的存在。所以, 我们的教育要恢复清醒的历史感与深重的现实感, 只有如此, 才能使属人的时间与成人的空间再次启动, 从而激发滋长真正属于个人的生活。从个体之人的成长来说, 一个没有历史感与现实感的人, 实际被取消了成长。没有历史感, 他不可能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他超越个人欲望涉及个人与群体关系的情感就没有实在的支点, 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只能建立在流沙之上。几千年里, 国人无不如此。他们认同与归属的对象, 无论是国家民族, 亦或是君主党魁;无论是圣人英雄, 亦或是堂主老大;无不视他们为贱民、刁民、匪盗、小弟、投名状、人力资源……他们奉献了自己全部的人生与生活, 得到的是无尽的剥夺与抹杀。没有历史感的人, 不可能懂得只有以个人的生活与生命为支点才能寻找建设正当正大人性合理的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没有现实感, 他不可能知道自己是谁又要成为谁也不在乎自己是谁;他不可能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他会把兴趣等同于时尚, 把本能要么视为羞耻要么视为人生的全部;他总是无意识地以意识形态的教化为生存唯一合理的价值支柱;他的正义感不超过自己的吃喝拉撒:活着, 和大家一样, 这是他最高的真理诉求———他把无限制的自私自利既看作是理性的盘算又当作是激情的勃发。
很明显, 没有现实感与历史感的人, 是没有将来的人。他的生活只能是平面当下, 稍纵即逝的生活;他的人生是被规定的人生, 他活着, 百年不过只是一日。这样的人生, 没有成长, 也不需要成长。这样的人, 其实就是余世存先生所说的类人孩或次法西斯, 他们活着完全不需要精神层面的东西, 他们置身之地, 是物国丛林。这也许应当是所有语文教师都当具备的痛苦的现实感与历史感, 只有如此, 他运用教材, 才别无选择, 才必须剥皮见骨, 出示一切他所能知道的真相。只有真相, 才能融历史感与现实感于一体。
显然, 拥有历史感与在场感的课堂, 自然具备了基本的道义感。这种道义感, 坚决捍卫个体生命与个人生活;她从个体的尊严、独立、自由及其完整的人生这一价值原点出发, 致力于反专制、反愚弄、反同质化;她不遗余力地揭露摧残个体人生的伦理规条、思维方式、规训手段……的发生发展、强横可笑、无耻荒谬。她还建设, 她让师生们在生命交融中感受真正个体的人生应该持守什么样的伦理原则, 应该需要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精神向度。有此三感, 语文文本在课堂上就既被解构又被建构着, 或是先解构后建构, 或是在解构中建构, 而后, 课堂上的生命即可直面历史与现实的生命真相, 并在真相的裸裎中理性自尊地开始个体人生的筹划。倘能如此, 语文教育将使师生们无不作为在场者存在着, 他们存在于历史之中, 他们也面对现实, 他们把自己的历史感与现实感融为一体, 使人生与历史的真相无所遁形, 从而走向自我的人生。
使用语文 篇9
一、读本选文与教材课文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合
1. 通过读本选文进行对比学习
在进行语文学习和阅读时, 不难发现苏教版初中《语文读本》中的选文《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与课文中的《一二岁的际遇》很具对比性。这两篇文章的共同特点都是文章作者对北大怀有的感情, 只是侧重点不同。课文中的作者通过回顾自己在北大几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表达了自己对北大的无比热爱, 也赞美了北大人那种永不服输的精神, 同时表达了自己即将离开北大时内心那种依依不舍, 但又十分渴望自由和创造的情怀, 让学生学习过后也会与作者产生一样的离别感。而在《语文读本》中,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的作者仅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表达自己对北大的无比向往和渴望, 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北大, 圆自己儿时美丽而羞涩的梦。文章中作者用了很大的笔墨来写自己并非平常人所讲的上天注定的“天之骄子”, 而是讲述了自己从幼儿园一直到高考这一求学阶段, 自己在学习和思想上所遇到的种种困感和不解, 以及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从主观和客观、从现实和愿望等多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在求学中的态度, 养成的学习习惯和面对各种考试所产生的压力及自信等。两篇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学习, 就会使得单一的作品更加完整, 讲述得更加全面, 让学生一边感受北大魅力的同时, 慢慢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为自己心中的远大理想而奋发图强。
2. 通过读本选文进行补充学习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三峡》, 它是写景的文章, 作品中十分简单地描写了三峡一年四季的景色, 对各季中景色美的描写很是不足, 特别是文中用“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来描写三峡秋天的景色, 很显然这样的景色远离了现代生活, 与现代生活不相吻合, 所以, 在讲读中很难让学生对当时景色进行想象。因此, 很需要有同步的作品对三峡景色的描写进行进一步的补充。这时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语文读本》中的选文《三峡之秋》来进行补充学习, 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去感受三峡四季之美。如《三峡之秋》中作者紧紧抓住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不同时间段的特点, 把三峡的秋季景色描绘得绚丽多彩, 生机蓬勃, 让学生阅读过作品后, 能被作品中三峡的秋景所折服, 能得到美的享受。通过对读本中的选文进行补充学习, 既帮助学生尽快了解教材内容, 又提高了学生对事物全面探讨的愿望。
3. 通过读本选文进行互换学习
把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与《语文读本》中的选文进行互换学习, 来提高学习的阅读量, 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课本中《我的母亲》一文就可以用读本中的《妈妈, 我不让你死》来替换, 因为从编排上来讲, 所安排的主题都是表达“至爱亲情”的。《我的母亲》一文主要表现父母对子女的那种不求回报的无私关爱, 而《妈妈, 我不让你死》中主要表现了子女对父母的爱, 从整个内容上来看, 后者更具现代气息, 更符合社会环境。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小皇帝, 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无忧无虑的好日子, 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也从未想过这一切是谁给他争取来的, 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 就会大发雷霆, 埋怨父母, 不会体贴父母, 对父母更谈不让关心了, 久而久之, 子女对父母的爱就被父母对子女的爱给淹没了。而读本中《妈妈, 我不让你死》的主人公洛迪在洪水中保护妈妈, 把妈妈从死神中拉回来的整个过程却让所有子女为之感动, 通过对这篇选文的学习, 相信很多学生都会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会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对父母的态度, 会慢慢地对父母付出自己的爱, 培养了自己的感恩之心。
二、给予学生阅读《语文读本》的权利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语文读本》, 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还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把阅读自主权交给学生, 当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困难时, 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提示, 对于极个别学生给予单独辅导, 最后进行集体讨论阅读情况, 直到学生把选文内容读通、读熟、读懂为止。
三、定期检测学生学习《语文读本》的情况
如何使用网络辅助语文教学 篇10
网络时代的到来掀起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大潮。与之相对的则是一些老师和家长视网络为毒害学生的洪水猛兽。在这里, 我并不想讨论网络对于青少年学生的是非功过, 只是认为:一味地禁止学生接触网络, 采取“堵”的方法并非明智之举, 不如因势利“导”, 充分发挥网络天生的自身优势, 使其成为促进传统教学的一支“奇兵”。
网络凭借其固有的强大交互能力、海量的信息存储、生动的多媒体展示, 很容易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 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势。如果能科学地利用网络辅助教学, 必将开创教学的新天地。
下面是我在使用网络辅助语文教学方面的一些尝试: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首先要建立一个网络教学的平台。申请一个稳定并且速度较快、易于维护的网络空间是很有必要的。经过反复斟酌, 我选择了博客这一网络形式。它自带许多模板, 对于大多非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来讲, 可以很轻松地就建立起自己的网上家园来。并且, 所有的后台维护工作都由博客网代劳, 大大降低了教师在网络上安家的难度, 也有利于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教学中来。
建立网上家园以后, 就可以设置教学栏目了。在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网络作为辅助语文教学的一种工具, 它是为教学服务的, 绝对不能“为网络而网络”, 不能因为盲目的求新、追风就把所有的语文教学活动都生搬硬套到网络上来。而是要认真研究网络自身的优势与特点, 根据语文教学的需要, 看清网络在语文教学的哪些方面可以切实地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实践, 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开放型的教学目标比较适合发挥网络的特点。于是, 我在自己的个人主页上设置了“有凤初鸣”这个栏目, 鼓励每个学生在这里发表习作, 并且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论。学生对于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很有兴致, 反响热烈。网络强大的互动功能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看到自己的作品发表, 看到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论, 学生们开始由以往的老师要求多读多写, 变成了自觉自愿地多读多写。一些打字速度比较慢的学生或者没有时间打字的学生干脆叫家长把自己的优秀习作输入电脑, 再邮寄给我发表出来。这个做法也使得一些从来不闻不问孩子学习的家长接触到了孩子优秀的习作, 了解了孩子的真情实感, 沟通了相互之间的感情, 可谓意外之喜。
但是仅仅是学生习作, 远远满足不了大家提高自我的需要。于是, “他山之石”和“美文共赏”两个栏目便应运而生了。“他山之石”这个栏目是供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的, 学生在这里可以与大家分享自己在学习中的体会, 同时也可以共享其他学生科学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美文共赏”这个栏目则是本着“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的目的转贴一些他人优秀作品, 供大家欣赏和提高。如其中的一篇文章《疯娘》, 是2005最感人的小小说之一, 不仅文笔优美, 同时那浓厚的无法化开的亲情让人读后无不潸然泪下。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后, 既可以了解到小小说精妙的构思, 更能感受到母爱的深沉与博大。另一篇《世上最帅的自白》, 则让人在幽默的语言中轻松领会夸张的修辞手法和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教师心语”和“海阔天高”这两个栏目则承载着我对“大语文教学”的一些探索。何为“大语文教学”?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视为工具, 而是高屋建瓴, 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给学生语言、文学知识, 使“个个学生善于使用 (语文) 这个工具” (叶圣陶语) , 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他们美好的情感、情操, 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 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来说, 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我在“教师心语”栏目中下水作文, 对每天教学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件发表自己的感想。如《毫厘之珠, 光比日月》这篇文章, 取材于我班两名女生在长跑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这件事。我在文章中写道:“或许她们在学习成绩上是比一些同学差了点, 可是谁能说她们的意志没有那些学习成绩第一第二的人坚强呢?只要拥有了这样坚强的意志, 我相信:她们, 绝对可以做好自己想做的任何事!”在这些感想中, 寄托了我对学生的希望:要奋发争先, 要团结合作, 要做“真”人。
简述小学语文课本插图的有效使用 篇11
关键词 课本插图 有效使用 主次分明 使用策略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漂亮的插图。对于课本插图不同方式的使用,在达成教育教学效果方面,表面看、短期看差距不大,实质上却大相径庭。不合理地使用插图,很可能偏离语文教学的本质目标,转移学生对文本的注意力,束缚学生想像力的自由发挥,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人物形象的理解、诗词意境的感受方面千人一面。如果在教学中巧妙、策略地利用插图,突出发挥其辅助功能,就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文拟就上述几类插图使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作简要阐述。
一、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主次不分问题就是喧宾夺主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的是,语文课必须是语文课,它不是美术课,必须遵循语文学习的认知规律,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为归宿,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图片鉴赏课,弱化课堂的语文特点,冲淡学习效果。
当然,几乎不会有人反对,语文课上语文目标的达成方式主要应该是凸显语文特点的“读写听说”,也就是说,学生只有通过与典范的语言材料的亲密接触,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深入理解文本,创造性的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或者文本意境。图片哪怕再精美,由于上述的接受方面的特点,其作用应该是辅助性的。
有位教师在公开课上教读陈毅的《青松》一诗,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仔细观看、描述课本插图,这还不够,还在其课件上每一页都附上不同姿态的青松的图片,使得学生在聆听老师朗读的过程中还对画面指指点点,转移了对文本的注意,这种做法显然削弱了课堂的语文性,值得商榷。
二、诗词意境插图和人物形象插图的使用策略
人物形象插图和诗词意境插图在类型和使用上有共同点,因而放在一起说明。在语文课堂上,是先由插图到课文,还是先从课文到插图,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区别甚大。
一次班级讲故事活动,有一个学生给大家讲《三国演义》里的“赤壁之战”。学生讲得绘声绘色。我注意到学生主要是根据电视连续剧《三国》的镜头来描述这个故事的。在他讲完之后,我就特意提了一个问题,请他描述一下曹操的形象。他的描述结果很显然就是演员鲍国安饰演的曹操形象,并且他也承认不是通过小说和故事书而是通过电视了解赤壁之战的。
这个例子发人深省。从电视画面的形象入手把握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学生头脑中的人物基本是画面给定的,固定的人物造型和性格。即使他长大之后阅读《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他对曹操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大概很大程度上仍会受到影视图像——演员扮演的人物形象的束缚。反之,如果他首先接触的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体的文本,他对人物形象的理解首先就是主动的、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此后无论是图画还是影视形象,都只能是对他的个性化解读的补充、完善。因此,在教学当中,课本中人物形象插图和诗词意境插图的使用,适当的顺序很重要,即先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进行主动的、创造性的、个性化的理解,然后再细读插图,对插图作描述和品评,对自己个性化的或不全面的理解作丰富、补充或修正。
苏教版小学教材五年级(上)第三课《寻隐者不遇》一课,文本页旁边配有一幅诗意插图。这幅插图的画面色彩淡雅清新,境界高远。近景是几颗高大的苍松掩映,松间小径之上,一位老者斜挎包袱,背插雨伞,正在向童子询问着什么,童子手持树枝应答,身后跟着一只小狗,面对来客正警惕地张嘴吠叫。远景是云雾笼罩中隐约呈现的高大山峦。由图片引入课文:初读古诗时,教师先出示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幻灯片,配上舒缓的民族音乐,教师进行范读。接着让学生对照幻灯片、自读古诗来进行说话练习。结果,学生几乎全盘接受了來客与童子的人物造型,包括形象、年龄、装束等,甚至包括插图中的一条小狗。
由文本研读到图片欣赏,在充分朗读诗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文字进行大胆想象:谁问?问了什么?童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回答问题时是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师傅有没有出现?寻隐者而不遇,师傅没有遇到,但是你有没有感受到隐者形象的存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照插图,看看插图上少了什么?评价插图是否充分表现出了诗歌的情景?
由此一来,人物的朝代、来访者的年龄、身份、衣着、来意,学生们都莫衷一是,对童子的年龄、身高、衣着、身边有没有狗、回答问题时的神态动作也态度不一。有的学生认为仅从图片是不能感受到隐者形象的,但是结合诗歌的内容就能想象出图画中所没有能表现的隐者的形象。对于诗歌主旨的探讨也是动态性的,个性化的:有的学生认为通过对话感受到了隐者的高洁的品质,作者对隐者非常仰慕;有的学生认为诗人的情绪变化很大,由充满希望到失望,到还有一线希望乃至最后绝望;有的学生认为虽然诗人没有探访到隐者,但是置身于这云雾迷蒙的景色中,心情还是愉悦的……
如何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篇12
叶圣陶先生不是说知识是教不尽的, 工具拿在手里, 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得心应手,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 要使学生举一反三, 才能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叶老的意思是“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 换个说法, “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因此, 教师只能把教材当做例子, 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 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 让学生从这些例子中学会方法, 引导他们尽可能探索。下面简要谈谈如何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聪明的头脑、高洁的情操、审美能力的提高都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思考而形成的。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除了理解内容、学习表达以外, 重中之重应该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果我们只让学生学习几本语文教材, 把他们禁锢在教材这个例子之中, 他们的语文能力要达到多强是不可能的。能力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长期自我训练逐步形成。由此可见, 阅读能力的形成光靠老师讲, 没有效果;光靠学生自习, 效果不大;教师的指导、点拨, 学生的实践, 两者缺一不可。而教材经过专家的精挑细选, 都是培养阅读能力的绝好材料。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实践阅读的机会, 对难点和重点只做适当点拨, 适时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 鼓励学生把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篇课文, 进而掌握读这类文章的学习方法, 然后运用这种方法独立阅读同类型文章,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如教学描写美好景物、美好事物的课文时, 应首先重视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语句进行朗读指导, 然后让学生品味语言美, 熟读成诵体会美, 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又如教学描写人物事迹、刻画人物形象的课文时, 应重视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描写的语句进行朗读指导, 特别是表现主人公思想品质的语句, 要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 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唯有从教材这个例子中学会阅读方法与能力, 学生才能有“钥匙”打开真正的语文之门, 培养出真正的语文素养。
二、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是无边的。小学生思维活跃, 富于想象, 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想象力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生活实践, 是建立在大量感性材料基础之上的。教学中, 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储存丰富的表象, 使想象成为有水之源。
教材中形象直观的版面设计、丰富多彩的画面很受学生的喜爱。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手段, 最大限度发挥教材这种优势, 变静为动, 置学生于真实生动的情境中, 多方位地感受, 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如一年级语文第二册《春天的手》一课, 诗歌给学生描绘出一幅春天的美景, 学生对春天并不陌生, 但对春天的理解往往停留于草绿了, 小树发芽了等一些植物的变化上;对于动物、人的一些变化缺乏认识, 想象得不到有效激发。教学中, 教师利用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 给学生全方位展示绚丽多彩的春景:在《春天在哪里》的乐曲声中, 在富有感情的朗诵声中, 出现春意盎然的动画———柔和的轻风, 嫩嫩的小草, 抽芽的枝叶, 飞翔的小鸟, 潺潺的流水, 嬉戏的小朋友……在这充满活力的春景下, 学生通过感官形象地认识到春天不仅给花草树木带来活力, 而且给大自然带来活力。随之, 想象也富有了活力。“走进春天, 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回答奇妙:“河水哗哗地流着, 它听见青蛙妈妈对小青蛙说:‘春天来了, 该起床了。’小燕子边飞边对妈妈说:‘今年我也学习盖房子’”……学生像小鸟一样, 张开想象的翅膀, 尽情地感受美、发现美……所以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我们的教学要以生为本,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旨, 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牵引学生的心灵沉浮于字里行间, 让学生的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 让美文启迪学生的智慧, 滋补其精神, 给予他们创造的空间, 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 让他们尽情翱翔于思维的天地之中。
三、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正确把握“口语交际”目标和内容, 研究“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义不容辞的职责。《语文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口语交际情境中,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 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有些教师不够重视。那么, 如何利用语文教材,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
小学语文教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和多种交际形式, 因此,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利用好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创造, 有意识地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 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教学口语交际课《讲述我家的故事》时, 以人物对话形式, 先请几个学生各自介绍自己家的乐事、趣事、喜事等, 可以通过自己练说、同桌互说、四人小组说互相介绍等形式进行自主口语实践, 再选代表上台表演, 介绍时要求学生声音响亮、有礼貌地说完整的话。通过多种形式训练, 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 争先恐后想说出家里的故事。上台表演的学生都能畅所欲言, 说得既准确又流利, 这时教师及时给予学生高度评价和鼓励, 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说占据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但常常是语文教师最费力又最难取得收效的一个环节。传统作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大量写作训练和评讲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课堂教学辅导无明确的作文教学目标, 所以学生在写作方面感到很迷惑, 找不到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路子”。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大都是名家名篇, 文质兼美, 不但是分析鉴赏的例子, 还是蕴藏着巨大写作能量的, 只要我们善于吸取, 勤于积累,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去模仿, 就能形成一定的写作水平。高尔基说:“只有在掌握了文学技巧的条件下, 才有可能赋予材料或多或少完美的艺术形式。”而多借鉴教材中的优美文段“便能于无法之中求有法, 有法之后求其化”。作家如此, 学生在教材中汲取一些写作技巧的能量亦是必要的。所以, 我就用教材教学生写作文。
朱自清那篇文采飞扬的《春》, 鲜活的语言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典范。你看那“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再看“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以及“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他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 笑着, 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领着我们上前去”。多么美的语言, 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当我们诵读时, 无不被作者的情感所感染, 多么想抒写胸中的情感啊!教师抓住时机, 教学生如何描写写景文章。先和学生一起品味朱自清先生利用这些方法的表达效果, 再带学生亲自到校园观察一草一木、一花一鸟。学着调动修辞、感官、联想、想象、寓情于景等方法描写。结果学生这次文章写得棒极了。
总之,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但我们要用好这个例子, 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之中, 跳出文本反观文本,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使用语文】推荐阅读: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词语06-06
语文教师使用方言教学09-18
语文教学中导语的使用11-14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使用(田应飞)06-14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误区与使用论文08-29
关于停止使用车船使用税标志的通知05-27
耙矸机使用方法及使用安全技术措施05-15
复印机使用技巧复印机使用高级技巧11-13
枪支使用07-15
使用总结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