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历史档案

2024-10-04

文献历史档案(精选12篇)

文献历史档案 篇1

摘要:档案信息的集成管理与集成服务是档案管理的大趋势,其研究的重要内容中之一是档案及档案馆集成管理。主要涉及档案集成化管理研究、社会档案的集成服务研究、档案馆集成服务实现研究三个核心内容。其成果将对档案及档案馆的管理整体上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档案,档案馆,档案集成,档案馆集成,集成管理,研究,综述

档案集成管理是将先进的集成管理思想与理论引入到档案学研究领域中,通过对档案管理各要素的集成控制,发挥其竞争互补的作用,完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通过探讨传统档案管理与现代网络技术的结合与集成,实现档案资源数字化与档案工作信息化的社会要求,让社会更好地认识档案,让档案更好地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1]。

一、档案集成化管理研究

对于集成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关系,湖北宏源电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李荣指出:“档案管理是保护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各项社会活动服务的工作。社会的正常运行、民族文明的传承以及经济文化的进步都依赖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2]。铜陵学院凌群英主张应在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建立国家档案馆,横向集成各政府机关提供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资源,纵向集成管理档案信息和政府公开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制度,并从理论、理念、立法、实践等方面分析了建立国家档案馆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管理制度的现实意义[3]。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吴琳认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化环境和信息化工作背景 下,城建档案最优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城市建设文件、档案信息的集成管理与集成服务,对档案工作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4]。

对于重点工程档案,广东省中山市城建档案馆周珺认为:重点工程项目投资大、工程类型复杂、建设周期长、参建单位多,长期以来,由于管理方法的不科学,造成了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档案质量的参差。集成管理和集成服务的理论,为工程档案的科学管理和档案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5]。

对于电子档案,东南大学档案馆纪晓群、江媛媛、柳萍、张慧慧以《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和谐共存与集成管理》为题目讨论了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集成管理问题,认为: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各有所长、互为补充,都是档案大家庭的成员,完全能够和谐共存。对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集成化管理,开展档案信息资源的集成服务,为用户提供融档案信息检索与档案提供为一体的一站式全程服务[6]。

二、社会档案的集成服务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袁浩着眼于档案信息的本质特性,分析高智力老龄人才档案信息特征,综合运用档案价值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研究提出:依据民生档案建构 " 以人为本" 的 " 老有所养 " 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健康档案信息建立多层次 " 老有所医 " 保障体系,运用教育活动档案资源构建适合老龄特点学乐相济的教育模式,利用专业技术档案搭建全方位多维 " 老有所为 " 支持系统,构建高智力老龄人才集成服务保障体系[7]。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张会超、云南大学社科处杨毅在《民族档案资源集成管理引论》一文中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可以具体到政治一体和文化多元,中国领域内各族群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的固化则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档案,管理这些档案需要尊重其形成机制和分布状况,又要考虑到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档案利用的需求,民族档案集成管理随之产生;而档案资源的条理化和系统化需求促使民族档案集成管理不断深化,民族档案资源集成管理既立足于我国历史悠久、民族多元、档案分散的基本现状,同时又实现了民族一体、档案整合的目标和宗旨[8]。从国家层面上确立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共享的整体战略和基础架构是当前我国民族地区档案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西藏民族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赵生辉在概要介绍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共享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共享的需求,按照平衡多元性需求和一体性需求的思路设计出两次归档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体系、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跨地区共享体系、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中介的多语种电子文件共享体系等技术架构[9]。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安小米从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研究计划,研究意义及预期成果5个方面,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建设文件、档案信息集成管理与集成服务研究”的思路和体系[10]。从城市建设文件、档案信息集成管理与集成服务的含义、模式构想、思想与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城市建设文件、档案信息集成管理与集成服务的理论框架[11]。并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分析了知识管理研究中集成研究的趋势及开展集成文件档案管理的知识管理战略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开展集成文件档案管理的知识管理战略研究的构想及其研究创新[12]。

三、档案馆集成服务实现研究

如何实现档案馆集成服务是档案及档案馆集成服务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网络环境的逐步深化,社会公众对开放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日益强烈,传统档案服务与档案管理系统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无法满足用户多元化、全面化和智能化的信息需求,制约了开放档案价值的实现。因此在传统档案服务方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情况下,我们亟需一种集成的、高效的档案服务使用户获得全新的服务体验,实现用户与档案的全方位对接,将档案服务的作用和功能彻底发挥出来[13]。

集成管理思想是IT服务集约化的理论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薛四新、清华大学档案馆张利以服务型数字档案馆集成平台系统建设为例探讨如何通过IT服务集约化将集成管理思想应用到现代档案管理的各项业务活动过程中,实现现代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14]。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冯厚娟从服务理念创新着手,指出档案馆信息资源集成建设之路。在档案馆信息资源集成建设系统内,对用户、档案资源、信息技术、档案馆功能和外部环境这些要素进行集成优化,动态、优化地构建档案馆信息资源集成建设体系[15]。

四、结语

在信息社会,档案信息的集成管理与集成服务是档案管理的大趋势,要实现这个目标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档案及档案馆集成管理就是其中之一。开展档案及档案馆集成管理研究,旨在探索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保护档案的真实性、增强档案信息利用效力的技术架构和管理模式,其研究成果将对档案及档案馆的管理整体上产生深远影响。

文献历史档案 篇2

随着目前科技文献资源的大量增长,档案类文献的资源也在突飞猛进的增长,但对于大量的文献资源,要能更精确的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却变得难上加难。主题探测(Topic Detection,作为一项旨在帮助人们应对信息过载问题的研究,其研究目标是要实现按主题查找、组织和利用来自多种媒体的多语言信息[1]。

1.常用的文本分类方法

传统的科技文献分类方法都是基于文本分类的,这些方法是对给定的文本,根据其内容自动或手动地加上一个类别标签,通过给定的训练集,用某种方法构建文本特征与文本类别之间的关系模型,再利用这个关系模型对新的未知类别文本进行类别训练。

1.1基于简单向量距离的分类法

简单向量距离分类法的主要思想,是首先确定新文本的向量,然后根据尚未分类的文本向量与每个类别中心向量的距离来判断此文本属于哪个类别,确定新文本向量的前提是:先根据算术平均为每类文本集生成一个代表该类的中心向量[2]。

简单距离向量分类法实现简单,分类的复杂度也不高,其缺点也很明显:直接使用特征空间的特征分布,受训练文本中的噪声影响较大,同时对分布不规则的数据,能够取得的效果是很有限的。

1.2 K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

KNN最初由Cover和Hart于1968年提出,是一个理论上比较成熟的方法,其分类方式是通过查询已知类别文本的情况,来判断新文本与已知文本是否属于同一类。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给定新文本,然后在训练文本集中找出与新文本距离最近的文本,依据找出的最近距离文本的类别,来判定新文本所属的类别。

KNN方法相对简单,易于实现,用于基于统计的模式识别中非常有效,并且对于未知和非正态的分布能够取得比较高的分类准确率。但对于样本分布依赖性较大,当样本分布不均匀时,可能造成一定的偏向性。

1.3 贝叶斯分类法

贝叶斯分类方法在使误判率或风险最小的问题上是很有意义的。它是将研究对象的先验概率来作为辅助判断,这样做可以使结论更精确的得到分析。但由于贝叶斯分类器的前提是需要已知条件概率,而且它的决策面比较复杂,因此在计算和构造方面是相对困难的[26]。

贝叶斯分类的优点在于算法逻辑简单,易于实现,并且算法稳定。但其也有缺陷,就是在其独立性假设时,在许多实际中并不能够成立,这样会引起分类的误差。

1.4 支持向量机(SVM)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是统计学概念上一个有监督的学习方法,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问题中表现出特有的优势。这种方法是针对线性可分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寻找最优线性分类面来减小对新文档的误分概率[3]。

2.常用的文本聚类方法

作为一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文本聚类是在给定的某种相似性度量下,把对象集合进行分组,使得相似的对象能够分到同一个组内。其方法通常是利用向量空间模型,将文本转换成高维空间中的向量,然后对这些向量进行聚类。因此,影响文本聚类结果的因素除了文档聚类算法的选择外,还包括语义问题和降维问题。

2.1基于划分的方法

划分法(Partitioning Method)也称分裂法,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得到初始的k个划分,然后通过迭代,将文档从一个中间类转移到另一个类中,以改进聚类的质量。代表性算法有K-means算法、k-中心点、CLARA、CLARANS等。

2.2基于层次的方法

层次法(Hierarchical Methods)首先假设所有文档自成一类,然后将最相似的两类合并,重复此过程,直到最后将所有文档合并为一类,因而可以形成一颗聚类树。层次法分为凝聚层次聚类和划分层次聚类两种,而划分层次聚类用的比较少。

典型的层次聚类方法包括:CURE(Clustering Using REprisent-

atives)方法、ROCK方法、Chameleon、BIRCH(Balances Iterative Reducing and Clustering using Hierarchies)方法等。

2.3基于模型的方法

基于模型的方法(Model-based methods)是从文本集合中学习一个模型,每个模型代表一个文本类,并优化给定的数据和数学模型之间的适应性。它的一个潜在的假定就是:目标数据集是由一系列的概率分布所决定的。典型的基于模型的方法有:统计方法COBWEB和CLASSIT。

2.4基于网格的方法

基于网格的算法(Grid-based methods)首先将数据空间划分成为有限个单元的网格结构(所有的处理都是以单个的单元为对象的),然后利用网格结构完成聚类。其优点是处理速度比较快,通常与目标数据库中记录的个数无关,只与将数据空间所分的单元数量有关。代表性算法有:STING(STatistical INformation Grid)算法、CLIQUE(Clustering In QUEst)算法、WAVE-CLUSTER算法。

2.5基于密度的.方法

为了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结果,提出了基于密度的方法(Density-based methods)。这类方法将簇看作是数据空间中被低密度区域分割开的高密度区域。只要一个区域中点的密度大于某个阀值,就将其加到与之相近的聚类中去。代表的算法有:DBSCAN算法、OPTICS算法、DENCLUE算法等。

3.基于主题模型的档案文献主题探测研究方法

基于主题模型的档案文献主题探测,初步提出了将LDA主题模型运用到档案主题探测中。

使用LDA主题模型,旨在更好的获取文本的主题。主题模型采用了概率分析的方法,和以往其他模型的统计方法有着很大的不同。而LDA是服从于Dirichlet分布的概率模型,使得文本、主题、单词在模型超参数上有了不同的发生概率,LDA主题模型的提出,使文本不再局限于与主题一一对应,并且给出了文本在各个主题上的概率分布。

4.结束语

文本数据挖掘方法一直是数据挖掘工作人员不断探索的重要内容,而主题探测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解决“信息过载”的现象。本文概述了文本挖掘的常用方法,并提出了最新主题模型LDA,将其运用到档案文献主题探测中,目前正对其方法做进一步的测试,将其与常用的文本分类或文本聚类方法做比较。

参考文献:

[1]李保利,俞士汶. 话题识别与跟踪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17): 7-10.

[2]庞剑峰,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自反馈的文本分类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科院计算所硕士论文..

历史文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 历史文献 作用与影响 教学方法

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运用历史文献来开展教学活动时,常常会存在以下两个个问题:一个是文献资料运用的太少;许多历史教师对于文献利用这一块可以说是比较少的,他们注重于教学的效率,在课堂上更为看重課程知识点的讲解与总结,忽略了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教师对历史文献的呈现方式过于单一;大部分的教师在呈现历史教学内容时,往往只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文字或者图片来进行一个表述;在呈现形式上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因此,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时,一定要理清自己教学的目标:不是单纯的为了应试教育,而是要让学生能够通过读史明智。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要更加多元,才能将那些枯燥的文本信息,转化成吸引学生主动去探索的知识。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历史文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其呈现的方式。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历史文献作为一种影像或者文献资料,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得到一个短时的建立。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更喜欢具体化、形象化的学习资料,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去理解一个知识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历史文本中所蕴含的信息量往往比较,学生更喜欢通过直接接触文献的方式,来了解一个历史事件或者人物。

例如,我在教学高中近代史时,给学生介绍这段历史中一位比较有名的历史人物,比如胡适等人,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课件上给学生呈现了他生平的一些经历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文献,并且在呈现的过程中我不会只是单纯的播放这些历史文献,而是就每一部分的历史文献,和学生都进行一个故事性的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到有效的集中,他们甚至会主动的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和教师进行互动与交流。

二、丰富历史的教学内容,完善课堂教学

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文献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作用。即丰富的了历史的教学内容,完善了教师的教学体系。这主要是由于我们采用的课堂教学中历史课本的教学内容是十分单薄的,它对一个历史事件、历史阶段乃至历史人物的呈现,是一种总结性的概述。教材内容只能勾勒出一个历史事件大概的轮廓,而不能细致而深刻的将一些史实进行呈现。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势必要借助一些历史文献,来完善这样的一个知识结构。

例如,我在教学高中历史中的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我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加入了大量的历史性文献。比如,我在一开始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就直接用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图片,然后提问学生,这个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它导致了什么样的历史事件的产生?然后随着课程的深入,我继续结合教学内容,呈现出大量的历史性的照片以及文献。比如,在鸦片战争的以后,他们签订的合约的样式、当时的场景等,我都一一给学生们进行展示。通过这种方式,整个历史事件将不再是一个书面的文字,它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变得更加立体。

三、加强历史教学的真实性,提高教学的严谨性

将历史文献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好处在于,它能让整个历史事件变得更加真实,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沉重或者悲催的历史真相,这种文献的利用会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的严谨性,也会让学生在观看历史文献的过程中,产生一个深深的共鸣。

例如,我在教学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事件——南京大屠杀时,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我都会用到历史文献来呈现。为了能够让学生具体的感受到当时正常屠杀所带来的惨烈,同时又让学生回避一些过于血腥的画面。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故事与文献讲解的结合,来进行讲解的。比如:当时一个较为著名的拉贝日记、修道院对于中国女学生的一个保护等。这些事件的叙述,在课堂上引发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反应。在这个时候,教师必须调节好学生的情绪,不能光把十分负面的一个呈现给学生,而是要结合一些战后历史材料,来调节学生对于民族矛盾的看法。

结语

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历史教学文献。这是丰富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完善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由于历史本身是一门对已过去历史的一种回顾性的教学,文献的运用还能加强历史的真实性,深化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同样,合适的历史文献的运用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到有效的集中,对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很有帮助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将历史文献引入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来时,一定要注意历史文献的呈现方式,要尽可能的多样化、媒体化,这样才能快速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节约了教师的教学时间。

【参考文献】

[1] 李成. 探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文献的教学作用[J]. 教育周刊,2012(02).

档案文献遗产濒危因素探析 篇4

1. 字迹材料。

首先, 民国之前, 墨汁一直是我国档案书写中最主要的字迹材料。民国后, 油墨的使用比例逐渐增加, 到19世纪20年代已经超过墨汁成为使用比例最大的字迹材料。与此同时, 蓝黑墨水、圆珠笔、铅笔和复写纸字迹材料的使用比例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影响字迹耐久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色素成分本身的耐久性及其与纸张的结合方式。各种常见字迹中, 墨汁字迹由于其稳定的化学成分以及较好的结合方式成为最为耐久字迹;其次是碳素墨水字迹和蓝黑墨水。这是两种比较耐久的材料字迹。而圆珠笔、复写纸、纯蓝墨水和红墨水字迹等由于其色素材料不稳定, 容易发生褪色现象;誊写油墨字迹和圆珠笔字迹由于易于油洇而易发生扩散现象;铅笔字迹由于结合方式是黏附, 因而字迹也不耐久。这三种字迹材料不耐久, 容易造成档案文献字迹褪变。

2. 纸张载体。

从造纸原料的质量和造纸过程的影响两方面来看, 手工纸的耐久性基本上要好于机制纸的耐久性;而手工纸中宣纸的耐久性要好于绵纸和竹纸。在历史档案中, 除受水泡或霉蚀等情况外, 手工纸的老化程度一般要低于机制纸。大多机制纸档案有明显的老化现象, 如变黄、酸化、机械强度降低、脆化、表面粗糙、质地腐朽等。另外, 从档案的pH值角度分析, 手工纸的pH值大多在6.5~7.3之间, 而机制纸的pH值一般在5.5~6.5之间。据国家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酸性和保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课题研究结果显示, 在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献中, 民国文献的酸化和老化损毁状况最为严重, 很多文献的pH值已接近4.0, 中度以上老化损坏比例已达90%以上, 尤其是民国初年的文献已老化率已达100%。由此可以类推, 由新闻纸或者印刷纸作为载体的档案文献遗产其酸化情况也不容乐观。

二、环境因素

1. 光照的影响。

在档案文献遗产的保存环境中, 光线照射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档案文献的制成材料中含有较多的C-C键、C-N键和C-O键, 这些化学键具有一定的键能, 当外来能量高于这些化学键的键能时, 就会发生光降解反应, 使化学键断裂, 破坏纤维素长链分子, 降低纸张或其他载体材料的强度。有资料表明, 断裂纤维素分子中的C-C键需要245千焦/摩的能量, 而断裂其他线性饱和键需要的能量小于等于334千焦/摩。也就是说, 波长小于486nm的光线就足以破坏纤维素分子中的C-C键, 而波长小于358nm的紫外线对各种线性饱和键都有破坏作用。由此可见, 紫外线对各种材质的档案文献遗产都有一定的影响, 容易造成纸张、绫绢老化、发黄、变脆。

2. 生物污染的影响。

主要包括档案害虫和霉菌两方面。无论是害虫还是霉菌, 如果不及时控制, 都将给档案文献遗产造成难于挽回的损害。害虫啃食档案、打洞产卵会对档案文献造成物理层面的损伤;霉菌对档案文献的危害则更加严重, 不仅直接作用于档案文献, 促使其降解, 降低其强度, 还会分泌一些有机酸, 增加档案文献的酸性, 促进档案水解, 导致档案文献黏连。同时, 大多数分泌物都是有机色素, 会污染档案, 影响阅读。对于我国广大南方地区, 全年高温高湿时间较长, 如库房环境不加控制, 生物污染将成为档案文献遗产濒危的重要原因。

三、时间因素

我国大多档案文献遗产形成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 存世时间至少有50多年, 而明清档案距今更是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不论保存环境如何, 时间的流逝必将导致档案文献遗产制成材料的变质, 只是因纸张和字迹材料本身质量的不同, 老化变质的速度不同而已。变质的后果就是使档案文献遗产丧失或减弱其传递信息的功能, 甚至使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出现断层。任何档案制成材料都有一定的有效使用寿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 制成材料原有的物理化学性能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 逐渐失去原来的特性, 即档案文献制成材料不可能超越自身的有效使用寿命而长期的保存下去。时间是档案文献遗产老化的主导因素, 是永恒的、绝对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总的来说, 档案形成的时间越久远, 其制成材料老化、损坏概率越大, 有效寿命越短。

四、社会因素

1. 形成时主体对档案文献价值判定所造成的影响。

档案文献遗产主要是由各时期旧政府进行政务活动时所产生的文书转变而成的。因此, 政务活动的主体对该政务活动的价值判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档案文献遗产载体的选择和之后的保管条件。在档案最初形成时, 参与政务活动的人根据其对该文书重要程度的判断来选择使用的载体材料, 对于认为较为重要的档案文献就使用耐久性较好的纸张材料并在政务活动之后妥善保管;而对于认为并不重要的档案文献则采用一般甚至不耐久的载体材料并较为随意地保存。然而,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人们对于档案文献遗产信息的认知程度和价值判定在不断改变, 以至某些在形成时被认为不重要的档案文献遗产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 对目前某些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由于其形成时选用的载体较差且保存不善, 出现了此部分档案文献遗产要么保存下来很少, 要么老化损坏严重的现象。

2. 保护意识薄弱造成的影响。

唐史研究历史文献资料 篇5

(一)官修史书占重要地位

日历:日历是修撰官各人所记,每到月末,在馆内评定是非,封存馆中,以备修史之用。

起居注:起居注在汉代早已有之,唐人说“起居注者,录记人君言行动止之事”。

实录:实录至迟始于南朝,“杂取编年纪传之法而成之,以备史官采择。”唐代开始,历代皇帝皆有实录,以日历等为基础修成,大多撰于皇帝身死之后。时政记:时政记唐代由宰相编撰,记录皇帝与大臣所论国事,“每月封送史馆”。

国史:国史在实录、起居注、时政记、日历的基础上编修。

五代后晋时官修《唐书》(旧唐书)),宋代官修《唐书》(《新唐书》),都是在前代官修实录、国史基础上,综合其他资料修成的。

(二)政书的崛兴

所谓政书指用以概述有关典章制度的书籍。《唐律疏议》、《大唐开元礼》、《大唐六典》属于某一个别部门的典章制度作品;

《通典》和《会要》是开创性综合各部类而写成的典章制度专著。

(三)别集显著增多

宋人统计,自东汉至唐末,有别集七百余家,有总集七十五家。《旧唐书·经籍志》所录开元盛时书目,其中文集不过百余部,《新唐书·艺文志》记唐人集多达五百余部。

(四)地图、地志学的大发展

图经:唐代,各地要定期(三年或五年)向朝廷造送地图,称为图经。

外夷图、职贡图:唐代,鸿胪负责接待外宾,因得以熟悉国外传况,绘编外夷图、职贡图。

《括地志》:地志方面,唐贞观中,魏王泰等撰《括地志》五五O卷,《古今郡国道县四夷述》:中唐时,贾耽撰《古今郡国道县四夷述》四十卷,是全国的总地志,详记古今地理沿革;

《贞元十道录》:贾耽本人把《古今郡国道县四夷述》删繁据要,为《贞元十道录》四卷,其书久佚。敦煌发现残页,《元和郡县图志》:李吉甫撰 《两京新记》:韦述著,记述长安、洛阳之事。

《长安志》、《长安志图》:宋人宋敏求著《长安志》、元人李好文《长安志图》乃专叙长安之事。

《蛮书》:唐人樊绰撰《蛮书》十卷,是研究唐代南诏所在云南地区历史与地理的重要著作。

《岭表录异》、《北户录》:刘恂撰《岭表录异》三卷,段公路撰《北户录》三卷,乃唐代岭南地理的描述。

《桂林风土记》:莫休符撰《桂林风土记》三卷,乃记其亲身见闻,但今已佚二卷。

《大唐西域记》:玄奖《大唐西域记》十二卷,是叙述今新疆、中亚和印、巴、斯里兰卡等一百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史地的重要著作。

3(五).杂史、故事、笔记的增多. 《唐代从书》:所收有一百六十四种,多为原著的节录,没有收入的作品还有很多。《太平广记》:宋初编辑《太平广记》,广泛收集了大量野史、传记、故事、小说等等。《说郛》:元、明时人陶宗仪所辑《说郛》。《文房小说》:明人顾元庆辑《文房小说》,其中都有不少唐、五代时的书篇。

(六)类书的出现

《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

(七)碑志众多

《文苑英华》:宋太宗时,编辑《文苑英华》,收碑志文一二六卷,其中绝大部分是唐人所撰。

《集古录》:欧阳修撰 《金石录》,赵明诚撰 《金石萃编》:清人王昶编集,一百六十卷,其中半数是唐、五代时的碑志。

《金石续编》:陆耀 辑,二一卷 《八琼室金石补正》:陆增祥辑,一百三十卷

《昭陵碑录》: 罗振玉辑 《山右石刻丛编》:胡聘之辑 《湖北金石志》:张仲 辑

《千唐志斋藏石》:收洛阳出土的《千唐志斋藏石》拓片达一千余帧。

《唐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周绍良、赵超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大批唐代墓志是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八)佛道经典极多 佛教方面:

《开元释教录》:唐释智升撰,二十卷,记汉明帝以至唐开元时传、译经的目录。《续高僧传》、《广弘明集》:唐释道宣撰,各三十卷,《宋高僧传》:宋释赞宁撰,三十卷。其中除个别为宋僧外,绝大部分是唐、五代时僧人之传记。

《法苑珠林》:唐释道世撰,一百卷,记六朝、隋和初唐的佛家故实。

《佛组统记》:宋释志磐撰,五四卷,书中涉及不少佛道交争。

《国清百录》:隋释灌项撰,四卷,它记录了天台宗智移,同甘共苦等人与陈、隋王朝往来文书一百余件。《法琳别传》:唐释彦琮撰

《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唐释义净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日本高僧圆珍撰,四卷

《唐大和上东征传》:释元开撰 关于这些典籍的史事情况,可参看陈垣撰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道教方面:

《隋书·经籍志》:记道书共三七七部,—七一六卷

《云笈七签》:宋张君房撰,一二二卷 《道教灵验记》:杜光庭撰,十五卷、又有《神仙感遇传》五卷、〈录异记〉八卷 《续仙传》:南唐沈玢撰,三卷,《疑仙传》:隐夫玉简撰,三卷 《太平广记》,也录有不少道教方面的内容。

(九)史评的出现

《史通》,刘知几撰,内外二十篇,《唐鉴》,范祖禹撰,二四卷

另外,关于唐史的史评,明王夫之《读通鉴论》,很值得读。

二、研究唐史的基本史料(研究唐史的最低必读史料书目)

1、《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撰,二百卷

由纪、传、志三部分组成。正式编撰始于后晋高祖天福六年(941年),完成于出帝开运二年(945年),历时4年多。

最初由宰相赵莹监修,以后担任宰相的桑维翰、刘昫也相继担任监修。参加具体编写的是张昭远、贾纬、赵熙等9人。在全书最后完成时,正好是刘昫任监修,由他领衔奏上,所以《旧唐书》题为刘昫等撰。

《旧唐书》的特点:

一是《旧唐史》主要是抄录唐代史料(实录、国史等)成书;

二是前后记事详略不一(前详后略),文字风格也差别较大;

三是保存了丰富的史料,记事比较详细; 四是《旧唐书》真实地反映唐代不同时期的思想认识和时代风貌。

五是加工粗糙,多有错讹矛盾遗漏之处。

2、《新唐书》

宋 宋祁、欧阳修撰,二二五卷

庆历五年(1045年),宋仁宗下诏开局修《唐书》,至嘉祐五年(1060年)最后完成。列传部分主要由宋祁负责编写,志和表分别由范镇、吕夏卿负责编写。最后在欧阳修主持下完成。本纪10卷和赞、志、表的序以及《选举志》、《仪卫志》等都出自欧阳修之手。

《新唐书》的特点:

一是行文记事又过于简略,使读者不易了解具体情况。

二是对大量原始文献,进行了删削、改写,改变了历史文献的本来面目。

三是增补了部分新史料。

四是关于少数民族的种族、部落的记载,比《旧唐书》多而且详细。

五是在编撰体例方面有自己的特点,新增了《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等。《食货志》《地理志》等志亦比较有系统、有条理地保存了大量史料。六是《新唐书》恢复了立表的传统,对以后史书的编修有很大影响。

七是仿照《春秋》笔法,进行褒贬,(这种做法对忠实地记载历史是不利的)。

3、《资治通鉴》

宋代司马光主编,分为二九四卷。

此书的宗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

《通鉴》的协修是刘恕、刘攽和范祖禹。历时19年的时间,于元丰七年(1084年)完成。

它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止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共计300多万字;另外《目录》30卷,《考异》30卷。

司马光等人的编写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按年月顺序,标明事目,剪粘排列起来,叫做丛目,这是第一步;

第二,把丛目中编排的史料,进行初步整理,经过选择,决定取舍,并从文辞上加以修正。遇有年月 事迹相抵触之处,须加考订,说明取舍理由,作为附注。由此写成第二稿,叫做长编;

第三,由司马光就长编所载,考其异同,删其繁冗,修改润色,最后定稿。

《通鉴》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有人估计,《通鉴》所引之书多达300多种。书中所引各书材料有些已亡佚,得赖此书保存。

书中大部篇幅为记载唐代历史,对研究唐史来讲,其价值表现为:

1、唐代部份的史料,一半以上仅见于该书。(而秦汉部份无新史料;魏晋部份新史料为1/10);

2、考诸史之异同而裁正之。(考证详实,立论严谨)。

3、事增于前,文省于旧。《通鉴》的不足和缺点

1、在对待农民起义问题上,把历代农民起义均称为“贼”或“寇”。

2、另外,在体例上也有失当的地方。

4、《通典》杜佑撰,全书二百卷。

《通典》是我国第一部,也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典章制度专史。

作者以史家的眼光处理现实的政治经济问题,又以政治家的见识撰写历史著作,在两方面都取得了成功。

开始写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左右,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完成,全书的修撰用了整整35年的时间。

写作《通典》,目的是为了“征诸人事,将施有政”。(《通典·自序》)

《通典》共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八门。其内容具有极强的逻辑关系。

杜佑在《通典·自序》说明:“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夫行教化在乎设职官。设职官在乎审官才。审官才在乎精选举。制礼以端其俗,立乐以和其心,此皆先哲王致治之大方也。故职官设然后兴礼乐焉,教化隳然后用刑罚焉,列州郡俾分领焉,置边防遏戎狄焉。是以食货为之首,选举次之,职官又次之,礼又次之,乐又次之,刑又次之,州郡又次之,边防末之。

《通典》所记上起远古时期,下至唐代天宝末年,唐肃宗、代宗以后的史实多以夹注的形式补入。它基本包罗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方面。

《通典》为人们研究、了解典章制度,提供了系统的知识和材料,为封建政权建设提供了一部翔实可靠的参考书。

主要不足之处是:

1、《通典》礼的部分占去了过多篇幅(一半以上),给人以全局失衡之感;

2、兵刑部分没有记载军事制度的发展变化。

5、《贞观政要》

全书十卷,八万余言,作者是唐代史学家吴兢。一部政论性的史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该书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将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

《贞观政要》在史料学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现在唐代起居注、实录、国史已不存,《贞观政要》是现存记载太宗朝历史较早的一部史书。书中保存了较多的重要史实,比它晚出的《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书所记贞观年间史实,有些方面也不如它详尽。

6、《唐律疏议》

唐代长孙无忌等奉皇帝之命编撰,三十卷。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法典。《唐律疏议》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即唐律的律文部分及长孙无忌等人对律文的疏释部分。

唐代法典包括律、令、格、式四部分。其中律居首位,律即刑法典,是用于定罪的。“令”就是国家的制度和政令。“格”就是对文武百官的职责范围的规定,用作考核官员的依据。“式”是尚书各部和诸寺、监、十六卫的工作章程。

唐太宗贞观年间,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对高祖《武德律》加以修改和删定,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编成了《贞观律》。永徽三年(652年),唐高宗委派长孙无忌等19人编写《律疏》,第二年完成《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按照唐律12篇的顺序,对502条律文逐条逐句进行了注解,并以问答的形式,辨异析疑。它不仅仅是唐律的注释书,而是成为与律并行的唐代国家法典之一,是唐朝的一代之典,是研究唐史的基本书。

《唐律疏议》的法律思想有两个特色: 第一,“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伦理道德和法律相结合,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第二,简化法律条文,减轻刑罚。

《唐律疏议》不仅完整保存了唐律,还保存了大量唐代的令、格、式的内容。同时记载了大量有关唐代政治、社会经济的资料,是研究唐代阶级关系、等级关系以及官制、兵制、田制、赋役制的重要依据。所以,清代学者王鸣盛称《唐律疏议》为“稀世之宝”。

7、《唐会要》

一百卷,宋王溥撰。

唐德宗时,苏冕撰《会要》四十卷,武宗时,崔铉又撰四十卷,宋代监修国史王溥在此基础上采宣宗以来故事编成。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正月,上《唐会要》一百卷。

会要体为唐人新创体例。

8、《册府元龟》

一千卷,宋王钦若、杨亿等奉敕撰。

宋初四大类书之一。此书许久不为重视,其实有 重要价值。

9、《文苑英华》

一千卷,宋李肪、宋白奉敕撰。宋初四大类书之一。

10、《全唐文》

一千卷,清嘉庆时集体撰。

11、《全唐诗》

九百卷,清康熙年敕修。彭定求具体负责。收48,900首唐诗,作者2200余人。

12、《唐大诏令集》

一百三十卷,宋敏求编。

利用了宋代尚存的唐实录等资料,一些唐代诏敕仅见此书。

13、《唐六典》

三十卷,唐玄宗御撰,李林甫奉敕注。大致模拟《周礼》六官撰成,以职官制度为主,包括历代沿革,特别是唐代职官等。实际上,书中也包括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资料,如户部记土产,兵部记全国纩骑、健儿、团结兵等。

14、《太平广记》

五百卷,宋李肪、吴淑等十一人奉敕撰。宋初四大类书之一。

15、《元和郡县图志》 唐:李吉甫撰

16、《大唐创业起居注》

三卷,唐、温大雅著

17、《安禄山事迹》 三卷,唐、姚汝能撰

18、《大唐西域记》

十二卷 玄奘口述 辩机执笔

玄奘,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县南缑氏镇)人,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出生,出家后法名玄奘,敬称三藏法师。

初在洛阳净土寺诵习佛典,后赴首都长安,问学于法常、僧辩两位大师。西行目的主要是寻求学习大乘《瑜珈师地论》,贞观元年(627年),从长安出发,途经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今甘肃武威)、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取道伊吾(今新疆哈密),年底到达高昌(今新疆吐鲁番),沿天山南麓继续西行,经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屈支国(今新疆库车)、跋禄迦国(今新疆阿克苏),翻越凌山(今天山穆素尔岭),沿大清池(今古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西行,来到素叶城(即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巧遇西突厥叶护可汗,并得到可汗的帮助,继续前进,经昭武九姓中的石国、康国、米国、曹国、何国、安国、史国(皆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翻越中亚史上著名的铁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布兹嘎拉山口),到达覩货逻国(即吐火罗,今阿富汗北境),由此又南行,经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来到迦毕试国(今阿富汗贝格拉姆),东行至健驮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 城),进入了印度。

当时的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分,史称五印度或五天竺。

玄奘经历十余国,进入恒河流域的中印度。中印度摩揭陁国(今印度比哈尔邦)是当时全印度的文化中心、玄奘西行求法的目的地。

玄奘在那烂陀寺留学5年,向寺主持、当时印度佛学权威戒贤法师学习《瑜珈论》等,又研究了寺中收藏的佛教典籍,兼学梵文和印度很多的方言。后到中印度、东印度、南印度、西印度游学,足迹几遍全印度,再返回那烂陀寺,戒贤法师命他为寺内众僧讲解《摄大乘论》等佛典,赢得了极大声誉。

玄奘的学识受到印度僧俗的极大敬重,也引起了许多国王的景仰,其中有羯若鞠阇国的戒日王召见玄奘,下令在国都曲女城(今印度卡瑙吉)举行盛大的法会(学术辩论会),命玄奘为论主(主讲人),五印度18国国王、官员及僧人6000人前来与会,大家倾听玄奘的议论,深为他的精辟而渊博的知识所折服,玄奘因而获得了“大乘天”的尊称,名震五天竺。

贞观十七年(643年)春,玄奘谢绝了戒日王和那烂陀寺众僧的挽留,携带657部佛经,取道今巴基斯坦北上,经阿富汗,翻越帕米尔高原,沿塔里木盆地南线回国,两年后回到长安。玄奘此行,行程5万里,历时18年,是一次艰难而又伟大的旅行。

《大唐西域记》分12卷,共十余万字,书前冠以于志宁、敬播两序。卷一记载了今天新疆和中亚的广大地区,是玄奘初赴印度所经之地。卷二之首有印度总述,然后直到卷11分述五印度的各国概况,其中摩揭陁一国情况占去了8、9两整卷的篇辐。卷12记载了玄奘返国途中经行的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南缘诸国概况。全书共记述了玄奘亲身经历的110国和得之传闻的28国情况,书中对各国的记述繁简不一,通常包括国名、地理形势、幅员广狭、都邑大小、历时计算法、国王、族姓、宫室、农业、物产、货币、食物、衣饰、语言、文字、礼仪、兵刑、风俗、宗教信仰以及佛教圣迹、寺数、僧数、大小乘教的流行情况等内容。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再加上执笔人辩机学精内外典,文笔优美简洁,使全书增色不少。现在国内通行的版本有两种,一为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章巽校点本,一为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季羡林等校注本。国外版本甚多,主要有儒连(S.Julien)的法文译本、比尔(S.Beal)的英译本、水谷真成的日文译注本等。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东起我国新疆、西尽伊朗、南到印度半岛南端、北到吉尔吉斯斯坦、东北到孟加拉国这一广阔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科学地概括了印度次大陆的地理概况,记述了从帕米尔高原到咸海之间广大地区的气候、湖泊、地形、土壤、林木、动物等情况,而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反映该地区中世纪状况的古文献极少,因而成了全世界珍贵的历史遗产,成为这一地区最为全面、系统而又综合的地理记述,是研究中世纪华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盂加拉国、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届、克什米尔地区及我国新疆的最为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

类书

一、什么是类书

摘录、汇辑多种文献中的原文,按内容性质分门别类地编排组织,以供寻检和征引的工具书。

中国古代的类书,一般认为始于三国魏文帝曹丕时(220~222)刘劭、王象等编撰的《皇览》,以后历代均有纂修。如南朝梁刘杳编撰的《寿光书苑》、刘孝标编撰的《类苑》、徐勉领修的《华林遍略》、北齐后主时纂修的 《修文殿御览》等。这些类书大都亡佚。

现存较早的类书有隋末唐初虞世南编撰的《北堂书钞》,唐高祖武德年间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唐玄宗时徐坚等编撰的《初学记》、唐中期白居易编撰的《白氏六帖 》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李昉等编撰的《太平御览》、宋真宗时王钦若、杨亿等编撰的《册府元龟》、南宋王应麟编撰的《玉海》等。

明成祖永乐年间纂修的《永乐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清代康熙末年雍正初年陈梦雷等主持纂修的《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达到了古代类书编纂的高峰。

类书一般采用分类编排。通常设帝王、后妃、职官、州郡、政理、产业、人、礼、乐等部;属于社会生活方面的,一般设居处、服饰、器物、珍宝等部。在每个大部类中,再分若干小类,每小类下先录书名,再录材料,并注明出处;材料按原书时代先后顺序排列。也有的类书按韵编排。

二、类书的作用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类书的作用主要有二:

(1)保存资料 类书在编纂过程中,大多直接采录原始文献。由于兵火水灾等因素,一些图书因此失传。由于类书中保存了有关资料,通过辑录佚文,往往能再现图书内容。如《太平广记》中引用古书达500多种,多数已失传,许多珍贵资料正是由于《太平广记》的引用而得以保存。由于在流传和翻刻中容易形成讹误,利用类书中保留的原始文献,也有助于校勘异文。如鲁迅曾用《艺文类聚》、《初学记》等类书校勘《稽康集》。

(2)查考资料 类书按类编排,非常方便查考有关资料。如《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类书中收录了历代的小说、诗文作品,有助于查找文学方面的资料。《古今图书集成》等综合性类书汇集各专题方面的资料,类似于百科辞典,从中可查找到事 物起源、诗文典故、诗词文句、名物制度等资料。近年来新编的一些类书,汇集古今书籍中的资料,同样方便读者查找资料。

三、唐代四大类书——《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初学记》《白氏六贴》

《艺文类聚》。欧阳询等撰,成书于唐初武德七年,(624)。全书100卷,分46部,部下分目,每目下所引故事、诗文均注明原出处和年代,引古籍达1400余种。欧阳询此书创立了完整的类书体例,即事文并举,部门下分子目;每一子目下先录经史百之言,后附诗文。均以时代先后排列,条目清晰。

《北堂书钞》。虞世南等撰,成书于隋末大业年间,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类书。北堂指秘书省后堂,虞世南在此任秘书郎时开始编写此书,故名。全书160卷,公19部、852目。每一目下将所引录原文归纳一小标题,按时间顺序排列,并注明原文出处,清晰醒目。所引书系隋前典籍,多已佚亡,得以保存片断。

《初学记》。徐坚等撰,成书于玄宗时期,原是为方便皇子们学做诗文之用,故名。全书30卷,分23部(加上附部共26部)、313目。每目下分三部分:叙事——说明子目标题含义,提供有关知识、资料;事对——列出对偶句形式的典故,注明出处,以供作诗文时用;诗文——精选有关佳作,系在各子目下,作为学写诗的样板。价值在于,无意中保留了许多南北朝隋至唐初的珍贵片断资料。

《白氏六贴》。白居易撰,全书30卷,235目1367门,另附503个小目。但其行文不注出处,也不按时间顺序。此书又称《经史类要》、《事类集要》、《六贴》,所收资料止于隋朝,宋人张传德加唐五代资料,与白书合并,合称《白氏六贴》。

四、北宋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和同时编纂的史学类书《册府元龟》,文学类书《文苑英华》和小说类书《太平广记》合称为“宋四大书”.中国古代著名的类书

《太平御览》 宋代官修类书。李昉等 14 人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至八年(977~983)辑成,初名《太平总类》。编纂时太宗按日阅览,故改名。全书共计1000卷,包括55部,5363类,另有63个附类。该书以引证广博见称,所引多为经史百家之言并录入了宋以前类书中的不少内容,是现存古类书中保存五代以前文献最多的一部。《太平御览》与《太平广记》、《文苑英华》(见彩图)、《册府元龟》 合称“宋代四大书”。

《册府元龟》 北宋真宗时期官修大型史料类书。1000卷,约 940万字。王钦若、杨亿等 23人历时 8年(1005~1013)编成。初名《历代君臣事迹》。宋真宗赵恒直接参与督修,成书后,赐名《 册府元龟》。“册府”是指藏书的府库,“元龟”即古人用来占卜的大龟(称为“龟鉴”),命名有以史为鉴之意。

全书分31部,1106门。每部有总序,每门有小序,叙述沿革。材料主要取自六经子史,根据史实不同,所选资料分入各部各门,先经书,后史书,按时代顺序排列。全书囊括了从《史记》到《旧五代史》的17部正史,资料丰富。所引文献多是北宋以前的古本,其中唐五代各朝实录、诏令、奏议等,原书多已亡佚,而在此书中得以保存。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的初刻本《册府元龟》已佚。南宋时两次刊刻,今残存四川眉山刻本576卷,“13行本”8卷。由于宋刻罕见,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黄国琦又依据明抄本刊刻。1960年中华书局影印明刻本时,曾以所存宋刻本进行校勘,较为精善。

《永乐大典》

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修纂的一部综合性大型类书。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约 4亿字。它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巨制,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永乐元年(1403),解缙等 147人奉敕修纂,翌年修成,明成祖赐名为《文献大成》。永乐三年(1405)重修,约3000人参加了编辑、校勘、录写工作,永乐六年全书告成。成祖亲制序文,定名《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修成后没有刊刻,仅誊录一部,称永乐正本。嘉靖、隆庆年间(1562~1567)又誊录一部,称嘉靖副本。正本约毁于明亡之际。副本至清代也逐渐散失。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大典》的绝大部分为兵火所焚,幸存的也被侵略者劫走,至清末移交京师图书馆收藏时,仅存64册。《永乐大典》今存 800余卷,不足400 册,散藏于世界1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图书馆。1986年中华书局将 1960年、1985 年两次影印的 797卷并附《目录》60卷一并影印为10册精装本,是目前收集最为齐全的本子。(见彩图)

《古今图书集成》 清康熙年间陈梦雷等纂修的一部大型类书,原名《古代图书汇编》。后改名。雍正时蒋廷锡等奉命重辑,用铜活字排印。全书10000卷,目录40卷。分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 6汇编,32典,6109部,约 1.6亿字。每部按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的顺序,把中国几千年的资料和有关人物统括起来。该书分类细致,条理清晰,是现存类书中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体例较完善,使用价值较高的一部。西方学者称之为“康熙百科全书”。该书有雍正六年(1728)铜活字本,光绪十四年(1888)“图书集成印书局”本,光绪十九年(1893)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附考证24卷)。1934年上海中华书局影印活字本。1985年起中华书局、巴蜀书社联合影印中华本。《古今图书集成》有几种索引:1907年瓦伯尔编《〈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索引》、1911年英国翟理斯编的《〈古今图书集成〉索引》、1912年日本泷泽俊亮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分类目录》。(见彩图)

《北堂书钞》

虞世南(公元五五八-六三八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少时与兄虞世基从学于顾野王,有文名,善书,师沙门智永,妙得其体,与欧阳询齐名,世称“欧虞”。南北朝时仕陈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亡入隋,官秘书郎,十年不迁。炀帝于江都被弑后,一度陷于窦建德,后归唐,历任秘书监、弘文 26 馆学士、银青光禄大夫。与太宗论治要,敢于规谏,太宗嘉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兼具。卒谥文懿。新、旧唐书有传。

《北堂书钞》为虞世南在隋秘书郎任上所编。所谓北堂,指隋秘书省的后堂。唐刘禹锡《嘉言录》叙其事曰:“虞公之为秘书,于省后堂集群书中事可为文用者,号为《北堂书钞》。今北堂犹存,而《书钞》盛行于世”。其编辑此书,盖大抵是供文人撰文时采录参考资料所用。隋炀帝拒谏饰非,虞世南官卑职小,无所用事,故藉摘抄图书以自娱,而竟成此不朽之世制。

《北堂书钞》的版本流传,颇为复杂。《唐史·艺文志》著录此书为一百七十三卷,宋晁公武撰《郡斋读书志》与之同;《中兴馆阁书目》与《宋史·艺文志》则皆作一百六卷。两相比较,似此书传之于宋时,已非全帙。宋王应麟《玉海》载:“二馆旧缺《书钞》,惟赵安仁家有本,真宗命内侍取之,手诏褒美”。说明在宋代,这部书已极为罕见。

清乾隆时修《四库全书》所录《北堂书钞》,为内府所藏明常熟陈禹谟校刊本。陈氏对此书大加删改增补,纂入唐贞观之后及五代十国杂著,尽失原貌。清钱曾《读书敏求记》云:“世行《北堂书钞》,搀乱增改,无从订正”,所指即陈本。并言自嘉禾 收藏家处见原本,翻阅之下令人心目朗然。清朱彝尊《曝书亭集》亦指陈本之诬,称曾风《大唐类要》一百六十卷,反复观之,即《北堂书钞》。明人好窜改古书,以己意删改增补,为世所讥,陈氏故不能免俗。而钱、朱二人所言嘉禾木与《大唐类要》本,今亦不复见。明人俞安期称看到一个旧抄本,纂入《唐类函》本,亦多讹误。

《北堂书钞》的体例为先立类,类下摘引字句作标题,标题之下征引古籍。如:征役十二“以役国事”条下载:“《周礼·族师》云: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闾为族,八闾为联,使之相保相爱,以役国事”。征引资料重在溯源,叙述还是很清楚的。

《北堂书钞》全书分为帝王、后妃、政术、刑法、封爵、设官、礼仪、艺文、乐、武功、衣冠、仪饰、服饰、舟、车、酒食、天、岁时、地十九部,八百五十二卷,立类略显芜杂,引文亦有断章取义、首尾不连贯处,征引材料或有不注明出处的。但由于在现存类书中,此书成书很早,辑录资料皆采自隋以前古籍,其中相当一部分本子已不传,故其文献价值颇高,尤其在辑佚、校刊古籍等功用上,更不容忽视。现学苑出版社影印此书,应该说是一件有裨学界、嘉惠士林的善举。此书卷帙浩繁,原书线装二十四岫,三千余页,翻检查找皆不便。此次影印,除原本序、叙录、凡例、目录以及每卷首页一仍原大,以利检索外,余皆按原书缩印,分装成两面巨册出版,即节省了篇幅,又方便使用、收藏,亦为整理、影刊古籍以为今用之所宜也。

《艺文类聚》

100卷,(唐)欧阳询等编,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新一版。

《艺文类聚》是唐代开国初年由高祖李渊下令编修的,欧阳询主编,参与其事的还有裴矩、陈树达等人,武德七年(624)成书。此书分46部,每部又列子目727,全书约百余万言。此书分类按目编次,故事在前,均注出处。所引诗文,均注时代。作者于题目,并按不同的文体,用“诗”、“赋”、“赞”、“箴”等字标明类别。所引用的古籍,据北京大学研究所在1923年所作的统计,共为1431种,这些古籍大多散失,现存不足十分之一。因其所引者多为唐前古本,可用以互校今传之本而有可能纠订其误谬。远在宋代,周必大、彭叔夏校《文苑英华》,就已利用本书。至清代的校勘、辑佚学者治理先秦、两汉迄南北朝的古籍,就更广泛地运用这部类书而能深切理解其价值。和其他类书相 29 比,此书在辑存文献的方法上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把“事”与“文”两条龙并成了一条龙,变更了类书的常规体制,也即事与文兼。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大量保存了自汉至隋的词章名篇之功。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因称之为:“所载诗文赋颂之属,多今世所无之文集。”故自晚明以来,冯惟讷辑《诗纪》、梅鼎祚辑《文纪》、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无不资以为宝山玉海。迨清嘉、道间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746卷,其取汲于本书的资料之多,几乎达到了顶点。当然,此书在类目结构上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四库全书总目》已经指出不少。另外,在引用资料方面,也有欠慎以致误的地方。

入宋以来,人们广泛利用此书,传世版本甚多。现存最好的本子是明季校书家冯舒细校的“代宋本”。1965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了汪绍楹先生整理校订的《艺文类聚》,用上海图书馆当时入藏的极为难得的绍兴刻本为底本,对勘明刻诸本,改正了宋本原刻的不少错脱衍讹之处,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本子。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以重版,改正了个别明显的断句失误之处,又编制了一个索引(包括人名和书名两部分),极便于读者检索查考。199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再次重印,成为现今通行的最好的版本。

浅谈历史文献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篇6

【关键词】历史文献 应用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219-02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历史上留下来的地图、图片、实物资料、文字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新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图表、文献的讲解、运用制约着整个课程改革的成败。历史新课程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实施中,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结构(模块化的结构)、新的教学策略、以及新的教学思路为广大中学生带来新的学习机遇和全新的学习感受,但同时也给习惯了传统教学的历史教师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尽快地适应新课程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大量文献、图片,多层次、多视角、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以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每一个实施新课程的历史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将研究图片、文献在教育教学中的导向、作用等重要功能及从某种意义上给学生以一定的启示,这对历史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做这方面的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

1.2 历史文献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

教学中历史图片、文献的大量讲解、充分运用,也是历史学科教学自身建设的重要生发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历史教学的着眼点为每位学生的发展。新课标强调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地学习,但是千万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这要求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把固有理论、观点完全照搬照抄地教授学生,而应合理地策划、安排各种学生的课内外活动,如组织课堂讨论、收集相关原始图片、文献,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第一手材料,启发、诱导他们敢于怀疑前人、勇于探究。通过图片的分析、材料的讲解,使学生能站在更公正、更全面的立场上而不囿于某种定论。提醒学生历史的因果因素是相当复杂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有时一致,有时完全悖离是经常出现的,从而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评论。对于过去发生的事件而言,其客观性是不依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而历史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又必须依赖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任何历史研究都不可能绝对排斥人的主体活动。将历史学科建设成类似纯自然科学的模式,似乎是没有可能的。因为历史是不能重演的,其规律性只是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才有效。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没有必要那样做,从现实的角度看,处在不同时代的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要求我们以批判意识根据以往的所谓客观史实重新作出与时俱进的阐释。同时也适当地介绍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理性认知的方法,怎样理解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怎样认识事件的功绩与不足,怎样把握评价的标准等,这样使学生能够学会以史实支持观点的方法,并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的唯物史观即论从史出。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逐步提高其历史学科能力。

2.历史文献实际使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互动的重要纽带

历史不可逆,它不会再上演,无形又无色,不能直接看见或是触摸到!人们认知历史的唯一途径,就是要借助于相关的历史文献,具体包括历史古迹“文字图表”文物文献等,人们通过对这些资料的重复观察和再造情景的想象,摆脱时间空间的约束,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知,进一步形成历史理念和历史常规,在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秉承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目标,让同学们通过学习历史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学会做人做事"学习创新,在鼓励学生们创新和社会实践的时候要借鉴历史教学过程中的的新理念!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历史资料的特殊作用,指导学生们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献内容,知道文献背后的具体原因“具体特征”事件性质和造成的后期影响,提取并深度分析文献的有效知识让文献本身变的生动有趣,让学生们对文献产生情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3.使用历史文献的作用在于能够提升教师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在学习新的课题和培养学生们能力时,要求学生们在知晓历史文献的基本内容的同时,更深層次地提升自己的阅读文献的能力,提高自己通过各个方法获知历史资料的能力;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历史资料的学习分析“综合比对”归纳总结等基本认知来提升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研讨教法,又要研究学法!教学本身即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技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是否专业,绝大多数取决于他们对教学技术的掌握!怎样能把文献讲的更有趣”更贴近现实的生活,进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呢?首先要求教师们在深入了解学习教学历史文献的同时,广泛查阅和课文相关的教学资源,例如,相关的历史名著富有故事性的历史文献等等,老师讲课之前,弄清各课目的前后关联,在讲授时,要使用查阅的历史资料,并尽可能地和现实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宁裕先,熊守清,胡任敏,《历史教育方法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3月

[2]王晋新,周巩固《世界史纲》(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实践探析 篇7

档案文献遗产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档案文献遗产是收藏在档案馆中的珍贵档案文献, 是不可再生的“集体记忆”[1],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历史作用;狭义上的档案文献遗产,是指被选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档案文献遗产。本文采用档案文献遗产的狭义概念,即以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档案文献遗产为研究对象。

国家档案局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的号召,在2000 年启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迄今为止分三批共挑选出113 项具有重大价值的档案文献遗产,收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辽宁省先后有六个项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包括保存在辽宁省档案馆的《唐代开元年间档案》、《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实录稿本》、《戚继光签批的申文》、《清代玉牒》、《清代圣训》以及保存在朝阳市喀左县档案馆的《图琳固英族谱》,这些档案文献历史悠久,对其保护亦更加迫切。

二、辽宁省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措施

保护档案文献遗产,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及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步伐。所以辽宁省在文献保护方面也采取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和政策保障。

1.建立设施齐全的特藏室。从2001 年开始,国家档案局提出建立档案特藏室的尝试和号召,以此作为我国历史档案保护的一项重大的措施。辽宁省档案馆积极响应号召,建成先进的现代化特藏室,将珍贵的档案文献遗产放入“高间”进行保管。辽宁省档案馆为了保护档案文献遗产,在改进特藏室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环境优越的库房。辽宁省档案馆特藏室的库房坐落于抚顺市东部山区灌木林带的一个防空洞内。这个防空洞1970 年建成,1973 年投入使用,是应备战之需而修建。专家发现,这一防空洞具备保存纸质载体档案的最好的外部温湿度环境,其突出的优点是,不管春夏秋冬,洞内始终保持着零上8℃至9.5℃之间恒温状态,这是得天独厚环境的特藏室库房,保存于此处的珍贵档案文献遗产可以极大地延长其寿命。

(2)设计独特材质的特藏档案装具。档案装具是选用优质的樟木制作而成,无腐朽、变色、虫眼和节子,从小环境上起到了防虫、防霉作用。对于体积较大的清代玉牒和清代圣训,特别制作了相应规格的樟木档案箱,并用黄丝绸包裹起来。并且设计制作了档案袋、档案盒和涵套,用于存放历史年代久远的唐、明文献。优质的档案装具为这些珍贵的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提供了保障。

2.进行缩微和数字化处理。

(1)利用缩微技术。缩微技术是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中利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技术,发展至今,已经非常完善了,成本也比较低。辽宁省档案馆将唐代开元年间档案、明太祖实录稿本、戚继光签批的申文通过缩微技术制成以安全片基银盐为胶片的缩微品。辽宁省档案馆所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档案文献遗产年代久远,而且全部是纸质文献,如果以直接提调和查阅的方式提供利用,将严重影响其寿命,而将档案文献遗产制成缩微品,并以缩微品的形式提供利用,减少原件的利用次数,有助于延长原件的保存时间。将缩微品的底片拷贝复制分散保存,可以避免意外情况可能造成的毁灭性破坏。

(2)对档案文献遗产进行数字化处理。对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需要依赖于数字扫描仪、计算机等先进设备,并且运用数字图像、数据库、存储等技术建立档案的数据库。档案文献遗产的数字化,制作数字化副本,使档案文献遗产的利用不再受到“孤本”的限制,也能够打破空间限制,实现广泛阅读,便于交流,提高档案文献遗产的利用率;同时,对档案文献遗产原件是有力的保护,有效地延长原件的保存时间。纸质档案文献进行数字化的方式一般以直接扫描为主,这种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准确率高、速度快和高保真等优点。但扫描仪对纸张的直接压力对于非常脆弱的档案文献遗产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因此,辽宁省档案馆使用数码相机来进行模数转换,现已将体积厚重的清代玉牒和清代圣训全部数字化,并且完成了电子数据备份。

3.利用形式多样。“保护与开发是矛盾统一的,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开发是保护的延伸,也是价值实现的一种途径。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主要是针对文献实体来说的,而档案文献的开发就是对文献内容保护的有效方式。”[2]加强档案文献遗产的利用,可以通过举办展览、编辑出版、新闻媒体信息发布等方法。尽量拓宽利用的途径,使档案文献遗产中所承载的信息实现大众化。

(1)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展示。面向大众与社会的交流和展示,能够使民众直观地感受档案文献遗产的特殊性,了解档案文献遗产的内容和价值,从而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辽宁省档案馆曾积极参加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主办的“走进记忆之门———中国档案珍品展”,辽宁省档案馆的唐开元二年文书就是这次展示的展品之一。目前,唐六件在辽宁省档案馆新馆的“辽宁记忆展”中展出。在“清代皇室档案展”中,展出有玉牒、圣训和实录,在展览厅中央的玻璃展柜中,摆放有仿制的最厚的一册清代玉牒,厚达85 厘米,给人以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十分逼真。

(2)编辑出版物。档案文献编纂是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重要形式,以出版物的形式把档案文献遗产的内容转化为图书的内容,通过印刷数量的增加,流传范围的扩大,既能够满足社会的利用需求,又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档案文献遗产。对档案文献遗产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必然趋势,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延续和有力支撑。

影印本《清圣训》于2011 年出版发行,此版本为辽宁省档案馆据馆藏的崇谟阁本圣训全文影印,共31 册“,无论形式规制,还是内容的准确、完整,都超越了以往版本”[3]。《清圣训》发行200 套,通过副本数量的增加,让更多的学者及其他利用者有机会阅读圣训的内容。《清圣训》的出版,能够为历史研究提供权威的资料,在为治国理政提供历史借鉴,对文化的传承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措施展望

1.建立专门的保护机构组织。已有的档案保护技术及相关活动措施确实挽救了一大批珍贵的档案文献遗产,为保存珍贵的民族记忆提供了保障,但是尚缺乏推动档案保护技术实施的专门的保护机构“,专司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机构却很少见,这在基层档案馆、图书馆中表现得最为明显。”[4]辽宁省基本上也是这种状况,缺乏专门的保护机构。从单个机构上考察,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和综合性档案馆可设立负责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的保管处(部)或技术处(部)等,也可以借鉴广东侨批的保护方式,成立民间组织,职员既可以来自馆内,也可以来自馆外(甚至国外),也由离退休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组成,同时联合保护科学家、保护管理工作者、保护教育工作者、修复工作者等,创办学术刊物,组织文化研讨会,宣传档案文献遗产的重要性,提高民众保护档案文献遗产的意识等,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共同保护档案文献遗产。

2.以网站作为宣传的形式。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可以建立在广大公众共同参与的基础上,让公众认识到保护文献的重要性并主动付诸实践,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并使之良性循环,保障档案文献遗产信息的长久保存和有效的传播与存取。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网站是发布信息、实现信息共享的快捷形式之一,因此,充分发挥网站建设在保护和开发利用档案文献遗产信息中的作用已势在必行。

档案文献保护的原则与方法 篇8

关键词:档案文献,档案保护

做好档案文献保护利用工作,对于维护历史真实面貌,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由于对档案文献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够全面,保护与利用中还存在诸多的缺失和空白,使得保护与利用工作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在档案文献保护过程中,应类同于文化遗产的保护,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尽可能保持其历史原貌,避免对档案文献做重大的改动;第二,防止和减缓档案文献的自然老化,最大限度地延长其使用寿命;第三,强化档案文献的保管与利用,慎重进行科学修复与加固的保护处理。档案文献保护的方法应注意四个方面。

一、档案文献的预防性保护

预防性保护分为三个层面: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和社会层面。在档案文献预防性保护的具体实施中,应坚持以技术为主、多方兼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特别要加大对制成材料濒危的档案文献的保护力度,并重点加强对信息濒危的档案文献的针对性保护策略。

1. 预防性保护的管理层面又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层面是指站在国家的角度,为档案文献提供相应的法律保证、政策支持和标准规范。这就需要制定档案文献的长期保护策略,注重档案文献的整理与保管的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提出档案文献保护的管理规章、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等,建立档案文献保护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档案载体材料采用不同的保护模式与方法,对损坏程度和稀缺情况不同的档案文献采取不同的保护计划。微观层面是指将档案馆作为管理的实施者,对珍贵档案文献进行特殊的管理措施和方法。根据档案馆自身特点对珍贵档案文献实施特殊的管理方法,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珍贵档案文献的保护效率,达到预防性保护效果。通过提供特殊的保管形式,使得珍贵档案文献对诸多影响因素具备更强的抵御能力,延缓其老化的速度,预防损坏的发生。而特殊保管形式的提供可依靠微气候法实现(微气候法是指为价值重大、较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营造一个小环境,通过加强对其周围微气候的控制,达到重点保护的目的)。有条件的档案馆可以尝试建立“特藏室”,将珍贵档案文献集中保管,采用先进的设施、设备,对重点档案文献实施特殊保管和提供利用。“特藏室”的建立和微气候法的理念正好契合,即对珍贵、急需保护的档案文献提供特殊的管理方式和更加严格的环境控制,减缓其损坏的速度。建立特藏室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选择特藏档案,大多数信息濒危的档案文献具有较好的文化和研究价值,因此,可将其放入“特藏室”中进行保护。通过宏观和微观的双重管理策略,可以减少档案文献损坏的几率,达到预防性保护的目的。

2. 预防性保护贯穿档案文献保护的始终,应依据档案文献的具体情况,分析其可能出现的危险,对其进行完整的预防性保护。在档案文献的保管、利用、运输和展出中,可能会出现预料不到的突发事件,并对档案文献的耐久性产生影响。前期预防和灾后应对的双线缺失, 是很多文献收藏机构的“软肋”。灾难随时可能不期而至, 而缺乏前期预防和灾后应对, 往往让文献保存机构损失惨重。2003年,伊拉克战争。在4月10日至12日3天期间内,伴随伊拉克国家档案馆里成千上万的档案文件、历史记录、古籍、古地图和照片的丢失、损毁,伊拉克的一部分重要记忆被永远抹去了。据统计,伊拉克国家档案馆丢失了60%的馆藏,包括大部分缩微胶片和胶卷。2004年印度洋海啸,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档案馆失去了80%的照片档案,亚齐文献信息中心失去了全部文献。2008年,我国四川汶川大地震,有的档案馆也遭受损失。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一再提醒我们在档案文献的保护中应该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提高危机管理意识,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随时做好准备。档案文献应急预案应该包括:档案文献保管和保护中的环节,各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危险,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危机出现后的抢救措施等。

3. 档案文献预防性保护的社会层面是指通过社会大环境改善档案文献的保护状况,提高其抵抗病害和损坏的能力,进而达到预防性保护的目的。其内容主要包括: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社会意识,加强人才培养,推进基础保护研究。持续充足的政府资金投入和广泛的社会支持是档案文献保护取得优良业绩的保证。由于档案文献数量巨大、损毁严重、载体特殊、抢救与保护成本高等因素,资金问题一直阻碍着档案文献抢救和保护的进程。为保证资金来源的长期稳定,档案文献保管机构应充分利用其价值大的特点,积极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和《世界记忆名录》,扩大档案文献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力,使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对档案文献保护的财政拨款。同时,以国家投资带动地方政府、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及个人的多方合作投资;制定各类相关政策为档案文献保护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方式,使资金得到有效保障。

二、积极开展档案文献的延缓性保护

所谓延缓性保护,就是在不改变原件载体的情况下,对档案文献进行修复、加固及控制保存环境等,以达到延长原件寿命的目的。这是保存和抢救珍贵档案文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 搞好库房温湿度调控。搞好库房温湿度调控,对于更好地延长档案文献的寿命具有关键作用。控制库房温湿度必须有合适的库房。库房必须满足密闭、隔热、防潮等要求。调节库房温湿度最有效、最快捷的措施是采用空气调节设备对进入库内的空气进行热湿处理。最经济、最节省能源的方法是利用库外气候条件,抓住有利通风时机,合理组织通风。

2. 进行档案文献的虫霉防治。档案文献在保存过程中易发生虫霉现象,严重影响档案文献的安全。为了有效控制库房虫霉的滋生,就要不断更新杀虫药剂的品种和改进消毒杀虫方法,既要达到杀虫灭菌的目的,又要尽可能地保证人体的健康。

3. 开展档案文献的保健检查。存放档案文献的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要对档案文献进行定期的保健检查,这是搞好防治工作的关键。

4. 为档案文献加装保护性外皮、配制函盒、裱糊粘贴等手工修复工作简便易行,对档案文献的延缓性保护也具有一定作用,在不具备更好的保护条件时也是不错的保护方法。

三、稳妥开展档案文献的再生性保护

所谓再生性保护,就是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将纸张载体上的内容复制或转移到其他载体上,以新型载体保护档案文献信息内容,从而达到对档案文献长期保护和有效利用的目的。再生性保护有以下几种措施和方法。

1. 整理编辑出版。“编研工作是另一种形式的档案保护”。许多档案文献由于年代久远,破损严重,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其原件,同时适应史学界和经济学界以及各方面人士研究的需要,可将其原件整理编辑出版,严格控制原件的外借利用。

2. 积极采用缩微技术。“档案缩微事业,关系我国文化遗产的保存,意义重大。”对馆藏档案文献进行缩微处理,有利于馆藏珍贵档案文献的长期有效保护。虽然目前缩微技术面临着光盘技术和数字档案馆的挑战和考验,但专家断言光盘的寿命为10~20年,而缩微胶片的母片在严格条件下可以保存500年,也就是说,至少现在,数字技术还不能完全替代缩微技术。在利用缩微技术上,要注重与数字信息技术的结合,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实现“双赢”。

3. 科学推行数字化。对档案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也是从根本上保护中国档案文献原件的重要措施之一。档案文献一旦数字化,既便于利用,也能够为原件提供更好的保护条件,这是推进珍贵档案文献保护的重要方法。但在数字化的同时,对档案原件要来回折腾,许多档案文献由于使用材料差、保管条件不良等原因导致十分脆弱,如出现纸张发黄变脆,边角皲裂上翘,装订线断裂,书脊裂开,失去机械强度,一触即破等现象,经受不了来回折腾。所以,对珍贵档案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应该慎之又慎,而且一定要将数字化工作和抢救保护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档案文献进行数字化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档案文献数字化应尽量保持拟数字化档案的完整性,对绝大部分档案应尽可能全文数字化,建立文件级数据库;二是数字化应配合档案的规范化整理和抢救工作进行,对其中特别珍贵的档案可结合数字化进行彻底的规范化整理,以图一劳永逸;三是纸质档案数字化制作方式一般应以直接扫描为主,它具有操作简单、准确率高、速度快和高保真等优点,但扫描仪对纸张具有直接压力,所以对其中易脆的纸质档案可以考虑使用数码相机来进行模数转换或由人工直接录入。

四、三种保护方法的统筹协调

我国民生档案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篇9

1.我国民生档案研究成果概述。2015 年5 月中旬,笔者键入中国知网(CNKI),使用高级检索以主题“民生”并含“档案”,以发表时间从开始年限“无限”到截至年限“2014-12-30 日”,检索出2986 条文献。按来源数据库分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928 篇,特色期刊244 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6 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79 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178 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538 篇,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3 篇。按发表年度分组:2014 年(355 篇),2013 年(482 篇),2012 年(374 篇),2011 年(331 篇),2010 年(368 篇),2009 年(445 篇),2008 年(477 篇),2007 年(95 篇),2006 年(7 篇),2005 年(6篇),2004 年(4 篇),2003 年(7 篇),2002 年(3 篇),2001年(1 篇),2000 年(1 篇),1999 年(1 篇),1998 年(4 篇),1997 年(2 篇),1995 年(4 篇),1994 年(1 篇),1993 年(1篇),1992 年(5 篇),1991 年(3 篇),1990 年(1 篇),1987年(2 篇),1986 年(2 篇),1983(1),1981 年(1 篇),1958年(1 篇)[1]见知网。各类不同文献载体的研究成果数量统计见表1。

从以上统计,我们看出民生档案相关文献成规模涌现始于2007 年,仅2007 年发表的文献量就比之前几十年的总和还要多。追根溯源,这缘于党对民生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自十六大以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注和改善民生的思想,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2007 年10 月15 日召开的十七大更是高扬民生主题,彰显以民为本理念,表明了党对民生问题上升到新的高度。国家档案局从我国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实际、档案走向社会的程度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需要出发,2007 年12 月29 日印发的 《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提出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这一顺应时代要求,建设中国特色档案事业的重大举措。即“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典型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认识,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转变档案工作中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群众服务的传统观念和认识,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 月1 日起施行,也促使了民生档案的发展。正如有的学者指出:从本质上看,它的出现顺应了党和政府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需要[2]20。

民生档案研究文献成规模地出现,使其步入档案学研究领域的“显学”。从表1 可以看出,报纸和会议文献发挥了集中宣传造势的作用,民生档案文献在2008、2009 年达到了史前高峰,但随即2010、2011、2012、2013、2014 年又呈递减回落态势。博硕士论文经历了2007—2011 年的“成长期”,2012 年至今的“相对成熟期”,未来将迎来民生档案研究的“成熟期”。期刊论文自2008 年数量一直稳步成规模发展,其论文数量占文献总量的65%,有较强的代表性,笔者将期刊论文作为民生档案研究文献的重点。

2.我国民生档案研究期刊论文计量分析。(1)我国民生档案研究期刊论文数量分析。民生档案研究文献成规模出现始于2007年,笔者以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所列)为例,以求窥一斑而知全豹,统计这些期刊2007—2014年以民生档案为主题的论文篇数及期刊总载文量。

从表2 中可以看出,以民生档案为主题的论文篇数自2007 年8年来在《浙江档案》发表125 篇,所占比例最高,为3.81%,年平均约15 篇;《档案学研究》发表6 篇,所占比例最低,为0.54%,年平均约近1 篇;《兰台世界》所载民生档案为主题论文286篇,数量最多,所占比例为1.26%,年平均为36篇。由此看出,自2007年起,约6成核心期刊每期发表民生档案为主题的论文1篇以上。目前我国“非公务利用档案的需求逐步攀升,公民个人为学术研究以及解决财产继承、经济纠纷、婚姻关系、学历资历证明、工作调动、劳动保险等问题查阅档案的越来越多”[3]12。正是群众对民生档案有迫切需求,促使档案专业人员通过不断研究探索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2)我国民生档案研究期刊论文的作者。据统计,截至2014 年底,在我国期刊上发表4 篇以上以“民生档案”为主题的论文作者共8 人[4]见知网,具体详见表3。

上述作者基本上是省(市)档案局(馆)的工作人员或院(校)档案馆工作人员,进一步从他们撰文的内容和体裁进行分析,八九成作者从自身岗位出发,以工作实践为基础,进行研究和探索。这也说明目前民生档案作者群的现状,以实践部门或者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主,档案理论界工作者介入有限。

(3)我国民生档案研究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与被下载频次分析。截至2014 年我国已发表的以“民生档案”为主题1929 篇论文中,按被引用次数排序前8 名论文被引频次为136 次,平均每篇被引用17 次。其中,《档案服务民生:理念与模式》一文6 年间被其他研究者引用27 次,为目前被引用频次最高的论文。被引频次排序前8 名的论文详见表4。

论文被引用,说明同行(研究者)对论文的认同,反映了其在理论研究领域颇具参考价值。论文被下载,说明论文对读者有借鉴意义,指导读者应用到具体实践工作中。因此,我们将以“民生档案”为主题的论文下载频次进行统计。

截至2014 年底,我国已发表的以“民生档案”为主题的1929 篇论文中,按被下载次数排序前8 名论文被下载频次为4193 次,平均每篇被下载524 次。被读者下载频次最高的论文为《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及利用》,被下载732 次。被下载频次排序前8 名的论文详见表5。

通过表4 和表5 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被引频次最高的8 篇论文与被下载频次最高的8 篇论文有5 篇是一致的。从论文的主题内容看,主要涉及有关民生档案的基本概念解析、民生档案的范围界定、民生档案的管理与利用、信息化建设和法律法规建设等问题。一方面说明,这些论文是目前民生档案研究应用领域的精品力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说明,对民生问题相关的民生档案的研究探索还有待加强,以便更好地解决民众在利用民生档案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对实践部门广泛开展民生档案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我国民生档案研究文献述评。通过以上对我国现阶段“民生档案”文献的计量统计与分析,大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近年来,民生档案受到档案界普遍关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从发文刊物、发文作者群等因素我们看到这种关注度在实践部门较高,在学术界而言是比较低的。有学者指出,“从学术概念上分析,严格地说民生档案不算一个新的学术术语,因而对其内涵的研究显得不那么十分必要,我们的研究重点应集中到研究民生档案的外延,具体探讨如何开展民生档案工作,以及如何满足民众需要等实践层面上来”[5]23。从这点来说,民生档案研究具有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

其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根本性转变。国家战略部署的重大调整,要求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档案研究“要本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展到哪里,民生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积极指导建立民生档案”[6]第一版。在研究层次、研究范围、研究内容上更加深入,发挥档案服务民生的重要作用。

其三,目前民生档案研究“核心著者群”初具雏形,如李广都、何文丽等都在自己研究或工作的领域笔耕不辍,不断为民生档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添篇加页。但从研究起点上看,有关民生档案主题的文章出现时间较晚,专业研究队伍的数量、结构还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参考文献

[1]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EB/OL].[2015-05-28].http://epub.cnki.net/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scdb&action=scdbsearch&db_opt=SCDB;

[2]曹航,宗培岭.民生档案的概念解析与价值指向[J].档案管理,2009(2).

[3]冯惠玲.开放:公共档案馆的发展之路[J].档案学通讯,2004(4).

[4]中国知网[EB/OL].[2015-05-28].http://epub.cnki.net/kns/brief/result.aspx?db Prefix=CJFQ 2015-05-28

[5]欧阳琳,彭海艳.两型社会建设中民生档案工作的问题与策略[J].档案学研究,2010(1).

文献历史档案 篇10

一、在历史教学中引用历史文献, 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度和领悟度, 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发挥长知拓识的作用

历史具有过去性和不可重复性。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往往由于立场、角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释。在历史教学中, 借助历史文献这一通往过去的媒介, 教师就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推理和想象, 体验、理解和感悟, 从而更好地认识历史, 把握历史的本质和规律。

(一) 运用历史文献突出重要史实

那些反映历史基本面貌的、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史实是历史教学的主干知识。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历史,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和把握这些重要史实。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 为了突出那些重要史实, 往往在正文中就引用历史文献资料对它们进行相对完整和具体的阐述。以朱汉国主编的人教版中学历史教材为例, 教材正文引用历史文献资料时, 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转述或概述, 如教材在讲到秦朝对工商业的管理时, 转述了秦律中的《均工律》;二是直接引用, 如教材在阐述战国时墨子的思想主张时, 对墨子提出的判别知识的三条标准, 就直接引用了历史文献的原文。又如, 教材在阐述工业革命对人口职业结构的影响时, 也直接引用迪恩和科尔编著的《英国经济的增长》一书中“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以加深学生对重要史实的理解和领悟。

(二) 运用历史文献印证、解释历史

除正文以外, 教材还辟有“资料卡片”“学习思考”“知识链接”“材料阅读与思考”等栏目, 摘选历史文献资料以印证、解释历史。首先是印证。如必修第二册专题二第三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中, “资料卡片”栏目摘引的两则文献资料的作用就是印证:一则引自《清朝续文献统考·征榷考》, 用来印证教材正文“各级政府用苛捐杂税勒索民族工业, 其中以厘金的危害为最大, 极大地加重了民族工业的负担”的说法;另一则引自1946年7月8日《解放日报》, 是对教材正文“抗战胜利后……美货汹涌而至, 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说法的印证。其次是解释。如必修第一册专题三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中, “资料卡片”栏目摘引的容闳《我在美国和中国的生活记忆》的一段材料, 就用于解释《资政新篇》未能实行的原因。

(三) 运用历史文献释疑解难

教材中的疑点、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 教师要想方设法向学生讲明讲透。如在教学必修第一册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时, 为解决“宗法制的特点”这一难点, 教师可以选用杨宽《西周史》中的一段材料:“……按照宗法制度, 周王自称天子, 王位由嫡长子继承, 称为天下的大宗, 是同姓贵族的最高族长, 又是天下政治上的共主, 掌有统治天下的权力。天子的众子或者分封为诸侯, 君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对天子为小宗, 在本国为大宗, 是国内同宗贵族的大族长, 又是本国政治上的共主, 掌有统治本国的权力。诸侯的众子或者分封为卿大夫, 也由嫡长子继承, 对诸侯为小宗, 在本家为大宗, 世袭官职, 并掌有统治封邑的权力。卿大夫也还分出有‘侧室’或‘贰宗’。”[1]通过对该文献资料的分析, 学生很容易理解宗法制的核心和特点以及它的目的和作用。

二、在历史教学中引用历史文献,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和真实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引趣激学的作用

(一) 运用历史文献补充细节, 使学生感受历史的鲜活、形象与生动

如在讲述康熙亲征大败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乌兰布通战役时, 可以引用魏源《圣武记》中的材料:“八月……我军进击, 大战于乌兰布通。贼骑数万阵山下, 依林阻水, 以万驼缚足卧地, 背加箱垛, 蒙以湿毡, 环列如栅。士卒于垛隙发矢铳, 备钩距, 谓之‘驼城’。我师隔河而阵, 以火器为前列, 遥攻中坚, 声震天地。自晡至暮, 驼毙于炮, 颓且仆, 阵断为二。步骑争先陷阵, 左翼兵又绕山横击, 遂破其垒……”通过这段文字, 学生能感受战场壮阔的情景:一边是数万负隅顽抗的叛军, 一边是英勇善战的清军;两军激战, 声震天地……又如, 在教学“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时, 可引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一段对当时都城东京城的描述, 使学生对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有更加具体、生动而真切的了解。

(二) 运用历史文献营造氛围, 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感受和体验历史

在教学选修3第五单元第一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时, 可选用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一段文字:“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 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 这里就豁然开朗了, 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现在他逝世了, 在整个欧洲和美洲, 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 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 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 但未必有一个私敌。”[2]这段文字会让学生产生犹如身处追悼会现场, 正在聆听恩格斯讲话的感受, 油然而生对马克思的崇敬之情。

(三) 运用历史文献还原真相, 使学生把握历史的真实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有时会产生一些错觉。例如, 在比较“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的相同点时, 对“两者都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这一结论, 学生都表示不能接受, 雅尔塔会议怎么也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了呢?于是, 笔者展示了雅尔塔协定中关于苏联在结束欧洲战事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 (1) 外蒙古 (蒙古人民共和国) 的现状须予维持; (2) 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恶果以前权益须予恢复 (其中包括库页岛南部吉林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 苏联在大连港的优越权须予保证) 。这样一补充, 学生一下就明白了。有时, 即便对一些看似毫无争议的人与事, 学生也会产生错误认识, 如有一些学生就佩服希特勒。为了让学生端正认识, 以往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采取说理的方式, 但效果往往不理想。笔者认为, 要纠正学生错误的情感离不开理性辨析历史是非的基础, 通过史料, 让学生走进历史、接触历史、改变想法。于是, 笔者引导学生以“什么是法西斯专政”为题, 共同搜寻相关历史文献, 通过阅读铁证如山的史实, 揭开希特勒人类公敌的真面目。

三、在历史教学中引用历史文献,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发挥启思益智的作用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和运用历史文献, 以利于学生发展历史思维的能力。

(一) 依托历史文献进行感知和想象,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时, 可以先引用16世纪的一则英国民歌材料:“机间宽又长, 织机二百张, 织工二百人, 排列成长行。……旁有一大屋, 女工共百人。……外面一间屋, 童工一百五, 并坐捡细毛, 不敢怨劳苦。都是穷苦人, 终日不休息, 清晨到深夜, 各得一便士。……又有一大厅, 五十剪毛工, 施展好手艺, 天衣全无缝。又有八十人, 洗呢更浆呢。染工又八十, 呢绒着颜色。二十擀制匠, 整呢折成匹。”[3]然后让学生依据材料展开想象, 以同一身份进入手工工场, 去感受当时处于资产阶级残酷的统治政治、经济压迫下工人们的生活处境, 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为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创造条件。

(二) 依托历史文献进行分析和概括,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教学选修3第二单元第一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时, 笔者引入《论语·季氏》的一段材料:“殷因夏礼, 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 虽百世, 可知也。天下有道, 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 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 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 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 三世希不失矣。”[4]学生通过归纳和概括, 从中得出孔子对春秋时期社会变革的基本态度:孔子持一种因袭论的政治观点, 对于当时的社会变革抱着保守主义的态度, 因而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现象极为不满。

(三) 依托历史文献进行比较和综合,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学“洋务运动”时, 我们就可以利用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就洋务运动本身的实践来看, 它基本上是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畸形发展, 它是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封建主义摧残下的一个受封建性和买办性控制的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婴儿。[5]

【材料二】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具有进步性的运动。它是独立的封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期历史的必然表现。它揭开了封建中国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它与封建顽固势力的斗争, 实际是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这种发展的斗争。它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 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 也反映了新兴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同正走向没落、垂死的西方资本主义的矛盾。[6]

让学生结合上述材料, 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的观点, 就能使学生对“洋务运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学习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去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或现象) ,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历史教学中引用历史文献,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发挥改教促学的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7]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课堂活动的主体地位, 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新课标明确提出, 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文献, 意味着将历史学习视为一项探究过去的活动, 以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实现从知识的静态预设性向知识的动态生成性的转变, 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向主动探究式转变。

(一) 巧设问题, 引导学生围绕历史文献资料展开探究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一则或数则历史文献资料, 并根据所选资料层层设问, 组织学生讨论, 启发学生思维, 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在教学选修教材4专题一第三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时, 笔者选用了《资治通鉴》中关于唐太宗与大臣在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进行一番争论的材料, 并设问: (1) 根据上述材料, 讨论中出现了哪三种意见? (2) 唐太宗处理东突厥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有何历史作用? (3) 唐太宗处理这一问题的决策过程, 反映出贞观之治的什么特点?在探讨中, 学生围绕文献资料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交流中走向共识与理解, 在探究中主动地完成知识的建构。

(二) 巧立辩题, 引导学生依据历史文献资料加以论证

教师在教学中, 结合教学内容, 围绕可能引起学生观点分歧对立的一些历史人物或事件, 巧立辩论主题, 组成辩论双方, 组织学生依据历史文献资料展开辩论。如在教学“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时, 可以组织“秦始皇功过辩”;在教学“辛亥革命”时, 可以组织“辛亥革命成败辩”, 等等。在组织学生辩论时,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条件和教学的时间安排, 采用不同的方法。合适的做法是, 教师选取并向学生提供一些来源不同的历史文献资料, 引导学生去分析历史文献资料的内容, 从中引出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如果条件允许, 时间又比较充裕, 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历史文献的目录, 让学生自己在历史文献中找论据。甚至还只提供辩题, 让学生自己搜索文献, 收集论据, 展开辩论。

(三) 巧选课题, 引导学生搜索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研究

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众多, 在教学中, 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 让学生选取若干主题, 尝试类似于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 收集、运用历史文献资料, 进行课题研究。此法能从根本上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掌握开启历史知识宝库的钥匙,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尽管在对课题的研究中, 学生显得稚嫩不成熟, 研究成果也比较肤浅, 但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成为学习者, 更是成了参与者、研究者, 从中有益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可贵精神。

此外,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它始终以人为中心, 以追问历史对于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 致力于将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情精髓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代, 以期使受教育者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 理解人生意义与目的, 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 实现人生价值。历史文献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宝贵素材, 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引用历史文献, 还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养德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杨宽.西周史[M].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

[3]世界近现代史 (上)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论语·季氏[M].北京:和平出版社, 2004.

[5]牟安世.关于洋务运动的几个问题[J].吉林大学学报, 1981 (3) .

[6]徐泰来.也评洋务运动[J].历史研究, 1980 (4) .

环境保护档案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篇11

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样本来源,以题名=环境保护 and 题名 = 档案 or 题名 = 环保档案 (精确匹配)检索到的223篇结果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这223篇文献从作者、机构、期刊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地分析。由于中国知网检索系统的限制,这里仅对排名前40位的数据进行分析。

1 作者分布情况

从作者分布情况看,作者实际发表文献数量与占比情况,根据著名学者普赖斯提出的计算公式,核心作者候选人的最低发文章M=0.749√Nmax,其中Nmax为最高产作者文章数量。这里Nmax=6,所以M=0.749√6=0.749*2.449=1.83,即发表2篇及以上的为核心作者候选人。中国知网检索提供的前40位作者中,最多发表文献6篇,最少发表1篇,平均发表文献2.25篇,合计发表文献90篇,占全部文献的40.36%。这些作者中,发表2篇以上的29位是环保档案研究核心作者。

按照洛特卡定律,写一篇文章的作者占全部作者的6为左右。如果考虑0%来推算1983年至今的作者总数。经过推算,全部223篇文献的作者应当在134位左右,加上合著因素,实际作者数量应当超过150位。

从前40名作者所在机构看,多数来自环保行政管理部门,40位作者中18位来自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发表文献39篇;9位来自环境监测站,发表文献18篇;6位来自研究机构,发表文献16篇;3位来自高校,发表文献9篇;2位来自事业机构,发表文献5篇;1位来自企业,发表文献1篇;1位来自其他,发表文献2篇。环保行政管理部门的作者是环保档案研究的主体。

2 作者分布

从样本文献的机构分布看,文献机构分布情况,根据著名学者普赖斯提出的计算公式,核心机构候选单位的最低发文章M=0.749√Nmax,其中Nmax为最高产机构文章数量。这里Nmax=7,所以M=0.749√7=0.749*2.645=1.98,即发表2篇及以上的为核心机构候选单位。

从上中可见,中国知网检索提供的前40个机构最多发表文献7篇,最少发表1篇,平均发表文献2.35篇,合计发表文献94篇,占全部文献的10.32%。上述这些机构中发表2篇文献以上的30个机构是这一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

从前40位机构的类型看,多数为环保行政管理部门,40位作者所在机构中22个为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发表文献46篇;5个为环境监测站,发表文献15篇;4个为高校,发表文献12篇;3个为研究机构,发表文献10篇;2个为事业机构,发表文献5篇;2个为企业,发表文献2篇;2个为其他,发表文献4篇。环保行政管理部门是环保档案研究的主体。

3 文献来源分布

从文献期刊的来源分布看,发表2篇以上文献的报刊共有38种。38种报刊中发表文献最多的12篇,最少发表2篇,平均发表文献4.03篇,合计发表文献153篇,占全部文献的68.61%,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报刊。

发表文献数量在10篇以上的期刊有2种,分别是《黑龙江环境通报》《山东环境》,38种报刊中档案学期刊有15种,发表文献69篇,占30.94%。其中,档案学核心期刊7种,发表文献37篇,占16.59%。环境期刊17种,发表文献66篇,占29.6%。其他期刊6种,发表文献18篇,占8.07%。

按照布拉德福定律,所有期刊可分为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各个区的文章数量相等(约为74篇)。38种期刊发表的文章大致是全部文献量的2/3,1~10位的10种期刊(74篇)处于核心区之内,11~35种期刊(73篇)处于相关区。

4 结语

浅析档案文献遗产信息的濒危划分 篇12

在对档案文献遗产进行调查的基础上, 可通过一些定性指标———诸如档案文献遗产的形成时间、存世数量、档案来源、信息内容、信息记录形式等等———来初步划分, 进而根据相应的价值判定原则和标准结合档案馆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但档案文献遗产信息层面的濒危判定并不等同于对档案文献遗产内容价值的鉴定。首先, 正如前面所言, 档案文献遗产承载的信息不仅包括档案所记录内容的显性信息, 还包括档案所蕴涵的隐性信息, 如从档案制成材料可大致反映其形成的时期、地域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 又如从档案特定的记录形式所反映的特殊事件背景等。可见, 档案信息内容稀缺可称为信息濒危, 档案信息形式稀缺也可成为信息濒危。其次, 档案文献遗产信息濒危的着眼点是信息内容或形式的稀缺性, 而档案文献遗产价值鉴定的着眼点是信息内容的珍贵程度和重要程度。二者有所交叉, 但又不尽相同。一般来说, 物以稀为贵, 信息稀缺的档案文献遗产其价值也相对比较珍贵;但由于档案信息有相应的时效性, 在某个历史时期并不是所有的重要档案都比较稀缺。在档案文献遗产信息濒危的划分时, 信息的重要性固然很重要, 但稀缺性才是决定其是否濒危的关键所在。因此, 档案文献遗产信息层面的濒危划分主要是通过档案文献遗产信息的稀缺程度来衡量其是否属于濒危。

一、相关学界的划分依据

档案信息价值鉴定一直是档案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而档案文献遗产信息濒危的划分不但要判断档案价值量的多寡, 还要确定其稀有程度的高低, 因而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因而, 可以首先借鉴一下我国文物、图书界对古籍善本与一级文物的判定标准。《文物藏品定级标准》中把文物藏品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 而珍贵文物又根据其具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 分为一、二、三级珍贵文物。文物定级的主要依据是文物本身所内涵的历史文化价值, 也就是描述、反映和印证历史的真实程度、文化发展的脉络与文化水准的演变过程。按照《文物藏品定级标准》, 一级珍贵文物的定级标准是反映我国各个历史时期, 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宗教、卫生、体育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

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特藏的入选标准总的来说概括为“三性”和“九条”。所谓“三性”就是从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三方面来衡量古籍的价值。凡具备“三性”或虽不全具备但是流传较少者, 均可视为善本。所谓“九条”, 就是指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入选标准的九个方面: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 (包括残本与零页) ;2.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 (包括具有特殊价值的残本与零页) ;3.清代乾隆及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5.辛亥革命前, 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6.辛亥革命前, 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7.辛亥革命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抄本;8.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古代印刷技术发展, 代表一定时期技术水平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9.明代印谱。可以看出我国图书、文物界对古籍善本与一级文物的判定标准主要考察的是历史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同时从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特藏的入选“九条”可以看出, 古籍所产生的时间和其稀有、典型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古籍善本的鉴定标准。

二、信息濒危的划分原则

1. 来源原则。

档案的来源是指档案的形成者。档案文献遗产的形成者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能直接影响着档案文献遗产的信息内容、形式以及内在价值。而绝大多数档案文献遗产是由各时期旧政府的各种公文转化而来的, 在判定文件信息稀缺和价值多寡之前, 必须知道其是怎样产生的。相同或者类似来源的档案文献遗产遗留并存世的数量越少其信息的稀缺程度就越高, 其本身就更为珍贵。相同类型的档案文献遗产, 由于来源不同, 记录信息的价值量和稀缺程度就可能天差地别。例如在某特殊历史时期或者特殊历史事件中, 某重要临时性组织形成的档案文献遗产———由于时代背景的特殊性和档案来源本身的唯一性———其所含的信息的稀缺程度和珍贵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2. 时间原则。

其一是指档案文献遗产形成时间的久远程度。作为有机质载体材料, 纸张的理化性能相对于其他一些无机质材料, 如陶瓷、青铜或者石刻来说, 并不是那么耐久。因此, 越是形成时间久远的档案其存世的可能性就相对越小, 其内在信息的珍稀程度也就越大。其二是指档案文献遗产形成时间的特殊性。这里所说的特殊性是指档案文献遗产形成于某些比较特殊的历史时期, 如同是清末时期、戊戌变法时期形成的档案文献遗产较其他一般年份形成的档案文献遗产更为珍贵, 而戊戌变法中形成的档案文献遗产所包涵的信息相对于其他档案文献遗产就更加稀少和重要。

三、信息濒危的划分依据

上一篇:开放存取期刊下一篇:企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