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体系研究论文

2024-10-02

养老服务体系研究论文(精选12篇)

养老服务体系研究论文 篇1

按照国际惯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根据2011年4月28日,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六普”主要数据,公报数据表明,我国26个省份(84%)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比例超过7%。各省份“六普”数据中我们看到,在65岁及以上人数占比一项中,达到10%的省份有6个,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时增加了5个。越过7%“红线”的省份已经达到了26个,比10年前过“红线”的省份多了13个。而低于7%“红线”的仅有5个省份。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挑战

1、居家养老方式的养老质量面临挑战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日益增加、人口结构不断变化,传统居家养老方式功能渐弱。一是人口老龄化普遍产生了“四、二、一”家庭结构模式,而且老龄人口不断增加也导致老年抚养比从1964年的6.3%逐渐上升到2000年的10.1%以及2050年的33%。在人口流动频繁的今天,这两种情况必然导致家庭物质供养、生活照料以及精神安慰等方面严重缺乏。二是由于中青年群体和老年群体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方面代沟明显,导致“空巢家庭”老人的数量不断上升。数据显示,我国“空巢家庭”老人目前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5%,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则在35%以上。

2、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保障能力面临挑战

一是我国养老金支付能力面临挑战。我国现行的养老制度实行的是“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度。但是,老年人尤其是退休早、高龄老人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这种“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措施”以及“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合并管理的养老金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定会产生“空账”问题,2000年我国养老金“空账”还仅仅为360多亿元,到了2005年底,“空账”已经达到8000亿元。

二是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面临挑战。虽然我国遵循广覆盖原则逐渐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可是,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做到应保尽保,覆盖面非常有限。2004年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64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2.57%;2005年为1.74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3.38%。虽然覆盖面有所上升,但是远远低于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20%最低线。三是我国医疗保障能力面临挑战。老年人是一个容易患病的特殊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他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将会急剧增加。

3、养老机构的养老能力面临挑战

由于老龄人口日益增多,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料、护理的老人不断增加。调查表明,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口余寿中有平均四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处于肌体功能受损状态,照此推算,中国约有三千二百五十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而且,随着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愿到机构养老的老人不断增加。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在我国约1.43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愿望。

4、养老专业社会服务人员的质和量面临挑战

一方面,由于受传统世俗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服侍老人又脏又累,低人一等,不大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导致从事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很少。另一方面,由于国家重视不够,国家劳动等相关部门尚未开设养老服务培训课目。而且,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质低,基本上没有经过系统的业务培训。其业务技能通常只能应付一般的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难以应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老人的多样需求。

二、积极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1、积极推行社会改革,逐步实现全民社保

(1)城镇要逐步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首先,必须做大社会统筹部分。一是加大投入,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可把国企的部分收益转投入社保资金账户解决历史欠债、建立各种社会捐赠基金和慈善基金用于社保账户、积极投资增加社保资金投资收益等,使国家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和支出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二是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确保城镇每个居民人人享有退休养老保险。其次,实行“统”、“账”分开管理,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弥补“空账”。

(2)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使城镇居民都能够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另外要完善管理制度,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老年人群提供高效的医疗保险服务。特别是我们要解决一些困难企业的医疗保险问题。同时,积极完善重大疾病救助、伤残救助、疗养救助等救济制度。

(3)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积极发展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我国农村人口多,养老包袱重,而且农民绝大多数都没有退休金,国家必须投入大量的财力、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才能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2、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向纵深发展

一是建立信息服务中心。对每位居家老人都应建立一份完善的档案(个人资历、身体健康状况、生活服务预订需求等),并采用方便的、现代化的联络手段,使每位老人的任何一项需求(包括购物、求医、文化需求等)都可以及时与社区和相关机构取得联系。二是整合社区资源,充分利用社区里的食堂、理发店、浴室、饭店、医院等资源,为居家老人提供吃饭、清洁、就医等多项有偿服务,并逐步实现“产业化”,使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都高度社会化。三是加强社区联合,修建福利院。

3、提供政策支持,引导、扶持和鼓励发展社会养老产业

一是将养老保障事业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以此作为地方政府业绩的考核内容。二是积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推进养老投资的“多元化”,大胆吸纳各种社会力量将资金投向养老、敬老事业。对社会化的养老机构在用地、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三是完善政府对养老福利事业的财政投入机制,对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给予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财政补贴,还可发行养老保障债券,增加福利彩票收益中用于养老事业的比例等。

4、加强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素质

社会化养老服务质量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国家应充分重视养老服务人员素质的培养,鼓励失业人员从事养老服务产业,积极就业。各地区应由民政、劳动部门牵头,汇合教育和卫生部门做好相关工作。一方面在社区创设“社区护工”职业培训基地,招收家政服务员,重点培训老年人心理学知识、公共卫生防疫和家庭医护常识与基本技能等。另一方面,国家要有计划地办一批“社会服务专科学校”,招收初中或高中生,培养高级别的护工,为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不同级别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郑作时.上升到政治高度的全民社保[J].南风窗,2006(3).

[2]杨金志,陈泽伟,万一.养老服务业之困[J].瞭望新闻周刊,2006(47).

[3]王智勇.老龄化.不得不面对的现实[N].中国财经报,2006-10-26.

养老服务体系研究论文 篇2

实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新提升

今天,全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现场会在我们谢家路村召开,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这既是对我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我村今后工作的促进和鞭策。对会议的召开我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的光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首先由我向各位领导介绍基本情况。我们谢家路村全村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在册人口4513人,有1635户家庭,60周岁以上老年人932人,占总人口的20.7%。村建有10个老少维权服务点、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00平方的老年活动室。历年来,我村先后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优秀小康村、全国“美德在农家”活动示范村、全国巾帼示范村、浙江省首批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种荣誉。2010年全村实现经济总产值30亿元,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133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3000元。

近年来,我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在上级老龄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建立完善养老服务机制,搭建养老服务平台,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被列为全国农村空巢老年人帮扶服务试点单位以来,既做好了结合文章,又推进了我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收到了良好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做到“六个坚持”,让全村老年人幸福养老。

一、坚持制订完善的政策措施,实现“制度养老”

我村党委高度重视全村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切实加强领导,通过建立组织,制定政策,让全村老年人居家养老享受制度上的保障。一是专门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动员全村各方面力量重视、关心、支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每年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全面部署,每月组织讨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碰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及时予以解决。二是落实工作责任人,由一名村党委委员分管,一名村委委员负责,还明确了10名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监督员。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工作经费有安排,人力物力有保证,确保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正常有序的推进。三是制订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我村制订了老龄补贴发放制度,为每位老年人发放每月30元的生活保障金和每月1度自来水消费补助(历时5年)。还出台了养老保险补助政策。我村组织实施5100亩新大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一期工程2000亩土地集中流转后,对涉及流转的每位老年人发放6000元的养老保险补助金,真正解决了村内老年人养老后顾之忧。

二、坚持组建稳定的帮扶队伍,实现“互助养老”

让全村每位居家老年人享受他人的帮助和服务,必须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助老志愿队伍,我村从实际出发,动员热心村民积极为老服务。经过发动,村成立4支帮扶队伍,其中巾帼志愿者帮扶结对队伍10人,居家养老服务队11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18人,空巢老人医疗服务队4人。这些帮扶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帮助老年人解决“急难愁”问题。如:我村10名妇女骨干与其中10户居家老人家庭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帮

扶,签订帮扶协议,开展“四个一”服务,即每日一探(每天对结对老人进行一次探望慰问);每周一谈(每周陪结对老人开展一次谈心聊天);每月一清(每月为结对老人服务一次卫生打扫,给这些空巢老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照顾,让他们没了后顾之忧);每年一聚(每年5月15日,邀请全村空巢老人聚在一起,谈谈感想及建议,村每年给予每人200元的慰问金)。

三、坚持提供规范的医疗服务,实现“健康养老”

有效提高全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是我村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一环,为此,村坚持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一是搭建医疗服务平台。村卫生服务站专门为老年人设立了医疗服务咨询窗口,每周五定期邀请离退休资深老医师坐堂巡诊,为老年人解决疑难杂病,咨询保健,到目前已经开展了25期。还利用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组织开展对全村老年人进行一年一次的身体健康检查活动,包括血糖、肝功能、B超检查、心电图等服务项目,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意识。二是开展健康知识上门服务。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主要对全村10名重点服务对象和12名空巢老人进行上门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每月一次进行上门随访和检查,提高了老年人的疾病预防知识。我们安排医疗服务站的医护人员送药巡诊,对村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身体健康实施动态管理。三是开展老年人慢性病干预治疗服务。我村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根据村内老年人健康状况开展了老年人慢性病干预治疗服务,每月一次为那些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使200多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四、坚持开展温馨的关爱服务,实现“亲情养老”

我村积极倡导为居家老人“尽孝心”的服务理念,把村中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提供温馨服务,让全村老年人享受关爱,感受亲情。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关爱行动,为居家老年人营造温馨的养老环境。一是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建设,为老年人营造“第二个家”。我村于2009年投入资金,建造了集场地面积大、活动设施全、环境位置佳、参与人员多、安全卫生好等特点于一体的居家家养老服务站,不断优化配置,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二是时刻关注居家老人的安全问题。去年村党委专门出资对全村老年户家庭的用电安全问题实施专门检查,挨家挨户对老年户家庭进行电力检修,共投入资金2万多元,对50多户电线老化的老年家庭进行整修,确保老年家庭的安全用电环境。三是经常性开展节日慰问。每年春节、中秋、重阳节等传统佳节,对全村老人进行走访慰问,送上一箱苹果、一箱桔子,帮助他们过一个舒适、温馨的节日,这项活动已辐射到周边村,至今已坚持5年之久,累计出资30余万元。

五、坚持设计丰富的活动载体,实现“快乐养老”

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过程中,我们精心设计一些活动,让村里老年人参与其中,丰富生活,感受快乐。一是“爱心柿子”拉力赛活动,去年国庆节,我们为村空巢老人进行清洁卫生大扫除,还帮孤寡老人姚彩茶解决柿子销路问题,增加其经济收入;二是热热闹闹庆中秋活动,去年中秋佳节我们组织开展了 “共享国家发展成果,共尝幸福团圆月饼”活动,村文艺骨干队伍为老年人献上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让老年人喜笑颜开;三是“喜

看谢家路变化”活动,重阳节期间,组织老年人代表参观谢家路村新貌,感受生活的美好;四是“孝亲敬老主题教育”活动,去年9月份,村老龄委在全村范围开展了一次敬老教育活动,利用身边的先进典型、优秀人物开展现身做法,形成了一个孝亲敬老、和谐共融的良好氛围,同时利用村党教点、老少维权点、妇教点等教育点开展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开展“四孝”和“四十佳”评选,在村里营造了良好的孝道文化氛围;五是村妇联组织“庄严承诺尽孝心,巧妇编织送耄耋”活动,100名巾帼志愿者编织100件毛衣送给100位老人,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六、坚持畅通正常的维权渠道,实现“依法养老”

我村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重视保护居家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便捷通畅的维权服务,使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依法受到保护。2008年,我们在全村范围内建立了十个老年维权服务点,挑选10名村民小组长作为维权服务点的信息员、协调员和调解员。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活动,向居家老年人传达村里主要工作,让老人有优先知情权。经常性开展一系列《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相关内容的宣传和教育,着重解决居家老年人生活中的难点以及在维权过程中焦点问题,无论老年人遇到什么问题能不出村得到解决。2009年,村老年协会对村内30户老年家庭进行调查时,居家老人薛才星向维权点提出了一条合理化建议,希望村能帮助老年人解决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费用自负部分,对此,村党委相当重视,马上出台政策,村里900多位老年人近八万元的新型合作医疗费用由村承担。

养老服务体系研究论文 篇3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步入了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全球老龄化的进程。《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在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面对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趋势,社会养老服务事业也越来越重要。不过,以我国现阶段的养老模式状况而言,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面临冲击,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社会化养老模式尚未形成,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健全的体系。本文通过介绍邻国日本成功的养老经验,通过比较研究,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道路,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日本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简介

作为亚洲第一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日本较为成功地解决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养老问题,在实践中总结了一条与自己国家体制相适应的道路。特别是建立了一种以民族工业传统为基础、法律制度为保障、以专业化服务为手段、以收养型福利机构骨干、以社区化照顾系统为主体的老年人服务体系,既避免了高福利国家的弊端,又满足了老年人的福利服务需求。

健全的法律保障制度,为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截止2013年日本65岁老年人占人口总比例的25%,预计到了2024年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30%,并且日本虽然是最后一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工业化国家,但是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却是世界上最快的国家,日本的高龄化比率在1970年达到了7%到了1994年增长到了14%,仅仅用了24年,同一过程法国用了130年,美国用了45年。面对老龄化人口的飞速进程,日本的老年人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法律制度也经历了一个由发展到逐渐完善的过程。目前由一些相关法律构成了老年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基础。例如:

《老人福利法》于1963年正式颁布实施,被称之为“老人宪章”确立了日本现行的老人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其中,老人福利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和社会应开展的老人福利服务的内容,包括:开展家庭福利服务;组织派遣家庭服务员协助老人处理入浴、饮食、排泄等生活问题;兴建托老所和保健中心,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务;大量建立老人福利院为有困难的老人提供收养、护理和康复等服务还要开展各类学习讲座,组织老年人俱乐部,充实老人的精神生活,活跃老人社交活动。同时,还将老人福利设施划分五种类型:老人养护之家、老人特别养护之家、低费老人福利院、老人福利中心和收费型老人公寓。

《老人保健法》解决了老年人医疗费用和医疗服务的问题。该法在强调确保医疗服务的同时,加强疾病预防、治疗及功能训练等综合性保健。此法的颁布,使日本形成了一种以积极预防为主的老娘年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设立了老人病院、发展预防保健事业、建立保健设施和实行上门服务等措施,为老年人提供了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

通过法律的实施,确保了老年人的晚年经济收入,同时,有效的解决了老年人的看病问题,以及生活方面的护理问题,最后也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福利四法的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的實施使得日本的养老服务体系顺利、健全的发展至今。

完善的福利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给多方位、多种类多层次的服务。日本现有的福利服务体系是在《老人福利法》颁布以后确立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收养型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照顾系统为基础的老年人福利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了老年人各方面的福利需求。

在收养型福利机构中,根据机构的功能和入住对象,可以分为三种:老人养护之家、老人特别养护之家和低费老人福利院。老人养护之家收养65岁以上的贫困经济上和住房上有困难的生活不能自立的老人。老人特别养护之家针对65岁以上身体上和精神上有显著障碍的时常需要照护的,家庭中无力看护且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

日本采取的是日本家庭——社区共同服务模式。日本家庭一社区共同模式与西方国家相比,更加突出额社会福利的有偿提供和企业经营,是有别于其他西方国家的福利混合经济。日本社区共同服务模式主要有4种形式:①政府组织,政府负责经费来源;②社会福利协会等民间组织,经费一部分由财政补助,一部分靠提供服务收取较低的费用;③志愿者服务,服务分为免费和只收取很低的费用两种类型;④企业式的养老服务,企业通过养老保险方式筹措资金,为老年人提供低收费服务。通过实行“老人福利保健计划”、制定“看护保险制度”等社会养老服务政策,日本建立了养老费用共同承担的机制,形成了一种公助、共助、互助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有效地解决了政府养老负担过重的问题,实现了社会养老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已经建立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社会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制度。经过30年的探索,日本已经建成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社会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制度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培训、资格认证体系。在日本的养老服务员工必须接受专门的业务培训并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才能由养老服务机构推荐给老年人。其中,这些资格认定证书涉及的领域很广,例如:在社会福利领域中的“社会福祉士”;“介护福祉士”都是由国家认定的资格证书,到2013年12月末,取得社会福祉士资格认定证书的约17万人,介护福祉士的人数为118万人,并且逐年递增。

日本对失智老年人照顾服务。日本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失智症问题,是亚洲国家中最早面临并着手应对失智老年人问题的国家。目前,失智老年人总数已达305万人,占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0%,其发展速度超过了预期。由此,随着失智症群体总量的不断增加,构建失智症患者照护体系成为日本养老领域的重要课题。1986年,日本厚生省成立“痴呆性老年人对策推进本部”从国家层面开始着手应对日益突出的失智老年人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又陆续成立了“痴呆性老年人对策研讨会”针对“如何控制失智症的发病几率;给予失智老人怎样的治疗和照护;如何减轻家属的负担”等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并推进失智症老年人的照护工作。2012年提出第一个针对失智症的计划“失智症对策五年计划”,着重预防、照护失智症的老年人。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调整,日本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失智症照护体系。目前,在服务方面,形成了小规模、多元服务、多元经营主体的照护体系。例如:建立“失智老年人家庭共同生活机构”,简称“小组家庭”,对于失智较明显、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以此延缓病情的进展。

目前,全球仅有13个国家在实行老年痴呆症应对计划,而大多数国家政府都没有做好应对老年痴呆症的准备。日本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失智症问题,是亚洲国家中最早面临并着手应对失智老年人问题的国家,其发展经验我们应以借鉴和学习。

日本的养老经验对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

日本在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初级阶段,只是考虑如何提供养老服务而轻视了预防,这种结果就是养老服务体系虽然建成,但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越老越多。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养护不但带来了巨大的国家财政压力,更使老人的生活品质急剧下降,给家庭带来了更多压力和负担。在走过了一段养老体系建设的弯路后,2006年日本修改了《介护保险法》,新的《介护保险法》增加了“介护预防”的内容,日本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开始向“老化预防”转型,老化预防和老年康复运动在日本全国范围内开展和普及,老年康复不仅局限于医院,已经走进养老机构,走进社区,甚至走进了家庭,成为了一项重要内容。日本经验与科学研究表明,失能与半失能是可以预防的,而且是可以通过康复训练得到恢复的。根据日本统计资料显示,日本川崎市在开展活动能力康复训练后,80%老人的失能和半失能状态有所改善,养老服务保险的年度费用平均每人下降了100万日元。

当前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还是养老方式、服务项目等内容的选择上。老化预防与康复还没有得到完全重视。随着失能与半失能老人养护问题的解决路径方面首先会把重点放在老化预防上,在政策层面上预防老人的失能与半失能,提供更为积极的预防性社会体系,并且在预防的同时积极构建老年康复体制。

首先,实行居家养老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受儒教思想的影响,亚洲各国的传统思想更倾向于家庭养老这一模式,日本在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的时候,充分利用了社区这一方便的生活条件,就近原则逐步解决了老年人生活上的困难。社区养老相比机构养老更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務广、见效快等特点,同时也可以减轻入院养老的服务压力。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居家养老模式,充分利用社区养老这一模式,完善我国社区养老的体系建设,并且明确政府在社区养老中的主导责任,重视居家养老的制度管理和运行。形成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居家养老体制。

其次,重视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我国现阶段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缺乏,当前的养老院、敬老、老年公寓中的养老服务人员主要是下岗、低保人员为主,一般是由30-50岁的中年妇女组成,文化水平偏低,没有受过专业培训,难以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当前,我国应该着重培养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并且在各大专院校开设老年护理学和老年福利学等专业课程;将资格认证与入职门槛、晋级、工作待遇及职称评定等紧密相关,形成一套完善的资格认证配套体系。

最后,重视老化预防与康复,重视老年失智症的问题。目前,中国失智症患者人数已经超过500万人,并以每年30万的速度在增加。我国在失智症老年人预防和照护方面,还没有个建立起来一个完善健全的制度,甚至没有被完全重视起来,我国应借鉴日本的经验,形成以政府引导为主,市场调节、民间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灵活的模式。

养老服务体系研究论文 篇4

养老是民生之本, 保障老有所养是保障民生的大事。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框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立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 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治国理念, 积极适应了发展的新需要和群众的新期待, 加快推进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切实解决了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同时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 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社会就业岗位, 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 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们应重点在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首先, 要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包括对养老机构相关服务营业税的免征, 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自用房屋、土地暂免征收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以及在社会力量对养老机构等公益事业进行捐赠时, 要根据一定标准享有税收优惠等。其次, 要落实和完善土地供应政策。要求优先保障养老机构建设用地, 对新办的养老机构采用划拨方式供地, 以及在地价上给予适当优惠;鼓励有能力的地区对新建、扩建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 财政上给予适当补贴。再次, 需落实医疗服务政策。鼓励在养老机构内设置或合作设立医院、门诊等医疗机构, 经审查合格, 可纳入城镇职工 (居民) 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范围。最后, 需在落实原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 进一步有针对性的研究可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 从而为社会各方开办养老服务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更多的社会热心人士从事这项工作, 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二是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多元化和营运规范化。一方面, 要在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主导性、示范性、辐射性作用的同时, 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兴办养老机构, 大力推动“民办公助”、“公建民营”等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养老机构建设主体的多元化, 既能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又能增加养老服务机构的社会供应, 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需求, 进一步缓解养老服务机构的需求和供给的矛盾。另一方面, 要加大对养老机构的管理和监督。首先, 要保证公办养老机构的建设质量, 为社会各方兴办的养老机构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其次, 要强化监管措施, 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杜绝一切有损老年人权益的事件发生。最后, 要建立健全养老机构的准入、退出机制以及评估、评审制度, 规范养老机构建设标准, 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的服务和设施建设标准。

三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 充实服务内容。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方式, 集中体现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优点, 既可减轻老年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又可满足老年人对家庭的心理依赖, 同时为财政减轻负担, 因此完善社区的养老服务功能, 充实服务内容具有重大意义。要加大社区的资源整合力度, 推进社区在满足生活照顾、医疗服务等基础需求的同时, 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充实服务内容。应从老人实际需求出发, 不仅关注老人的物质需求和身体状况, 更要重视老年人精神领域的发展需求。同时应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和身体状况的老人, 采取不同层次的照料形式:对低龄老人, 可以尽可能的满足他们发挥余热的需求, 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对生活基本能自理但仍需要生活照料的老人, 可以尝试采取托老所的形式, 日间老人进入托老所, 生活用品和基本服务能够被满足;对高龄老人及病残老人, 以上门照料服务为主, 提供医疗、康复、护理、家务等全方位服。

四是切实加强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建设。首先, 大力培养从事养老服务的专业性人才, 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鼓励大学开设老年福利、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 为养老服务行业输送高端人才。鼓励医护专业人员到养老机构就业, 支持大专院校开展养老服务的职业教育, 鼓励学生到各类养老机构实习。其次, 开辟养老服务培训基地, 在进一步加大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 充分重视对志愿者、家政服务人员以及社区参与人员的技能培训, 提高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的专业技能水平。最后, 推行职业资格制度。实施与我国现阶段梯度的等级认定标准, 对拥有不同专业化水平的服务人员实行差别对待:志愿者和其他流动性大的社区服务群体进行短期培训, 在考试通过后颁发初级的资格认定证书;对在大中专院校的专职服务人员, 授予中级资格认定证书;对在高等教育机构学习过的专业服务人员, 授予高级资格认定证书。

参考文献

[1]姜若愚.综论中国养老服务事业的持续性照护模式[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0 (6) .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篇5

【标准表述】 [意义]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中,把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是中央审时度势的正确决策。积极贯彻这一决策,按照优先发展来制定政策、增加投入、改革体制、改善管理,将有利于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能力、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利于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扩大内需和促进就业,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优良传统、促进代际和谐、培育社会公德,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措施]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如下措施供考生参考: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基本途径,这就是立足基本国情,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符合、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资金保障与服务提供相匹配,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互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就是要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要在城市全面推行居家养老,在农村逐步发展居家养老。居家养老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它立足家庭,以社会服务进家庭为标志。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意愿和实际选择,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主要养老方式。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建立社会化的服务机构和机制,培养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员、家政服务员、病患护理员,配置必要的设备和器具,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明确补贴对象,进行定期评估。居家养老要以社区服务为依托。养老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建设中要注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老年人社会组织和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发展日托服务、餐饮服务、文体活动服务和志愿服务、互助服务,为居家老年人营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和服务条件。

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要落实政策和完善政策。国发〔2000〕19号、国办发〔2006〕6号等文件,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及养老服务机构,在土地供应、资金投入、税费减免、财政补助、社会融资、供水供电供热、免费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优待老年人的政策,要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落实;随着形势的发展,要尽快制定政府补贴、购买服务、高龄补助等新政策,并把行之有效的政策及时上升为法规和规章。

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关键是要广泛动员、真抓实干。各级民政部门要争取加大政府基建投入,积极扩大福彩公益金投入,努力吸引慈善资金投入,加快兴建公办养老服务机构

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要大力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兴办面向家庭和社区的非营利性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义务为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要抓紧扩大相关职业技术教育和岗位正规培训,培养大批合格的、持证上岗的养老护理员,尽快适应广泛的养老服务需求。在广泛进行社会动员中,要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巩固家庭养老的意识和行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一种人。他们对社会不正之风深恶痛疾,对社会丑恶现象口诛笔伐。开口必叹气,讨论必摇头,但一接触到向上级反映或者向媒体披露的环节,他们往往选择“噤声”。即便是亲眼目睹乃至铁证在手,也不愿意站出来,检举揭发,主持公义。

当然,这种临阵退缩的“逃兵”现象与社会法制体系不健全,正义得不到完全保护有关。可以看出,“逃兵”现象透露出来的是公民意识的缺失以及“看客”国粹的泛滥。

养老服务体系研究论文 篇6

浦发银行副行长姜明生表示,银保“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旨在为客户提供健康、养老综合保障服务,是浦发银行借助合作公司在医疗、养老等领域的专业化服务经验,实现了从以往“单一为客户提供保险产品”向“以专属产品为核心,通过加载定制化、专业化的产品和增值服务,为客户提供医疗、养老综合保障服务”的转变,是浦发银行联合保险公司探索健康、养老产业链和保险产品相结合的一次创新尝试。

“浦爱一生”立足于健康保障价值提升,产品可保障客户至80岁,涵盖100种疾病保障,保障范围领先国内市场同类产品,同时该产品采用保额递增的创新设计,有效抵御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

“普泰一生”主打健康、养老保障一体化理念,产品根据客户的生命周期,年轻时主打“健康+”,侧重为客户构筑健康保障,退休后主打“养老+”,侧重为客户提供养老保障,可为浦发银行贵宾客户提供健康、养老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配合此次专属产品上市,浦发银行还为客户提供少儿天赋基因检测等高价值增值服务,全面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

养老服务体系研究论文 篇7

1. 失独家庭概述。

“失独”,顾名思义,是指独生子女意外死亡。“失独”一词是近些年来在网强舆论和新闻报道中所兴起的一个词语,它是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计划生育的实施而逐渐出现兴起的。在计划生育实施后中国大多数家庭都响应政府的独生子女政策,至今,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长成,而他们的父母也年近半百,许多家庭已经迈向“421”模式(即一个家庭中4个父母长辈、两个年轻人和1个独生子女所组成)。一旦这些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发生意外死亡时,便会给这些家庭带来巨大的灾难,这些失独家庭的父母老年丧子,他们不仅要承担失去子女的痛苦,还要承担着精神的空虚和养老的压力。由此,学者王广州将失独家庭定义为:年龄在49岁以上,只生育过一个子女、现无存活子女的家庭。而根据2007年出台的《全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方案》规定,失独家庭要想获得扶助,夫妻女方必须年满49岁以上,即失独家庭还应指那些没有生育能力的家庭。综上,笔者将失独家庭定义为独生子女意外死亡,且不再具有生育能力的家庭。

2. 中国失独家庭的现状。

作为计划生育的产物,失独家庭当前正在出现并呈现出壮大的趋势,并成为影响社会良性运行的一个新问题。根据2012年2月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报名显示,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7.6万个数量不断增加。然而这个数据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据人口学家易富贤推测:中国现有2.18亿独生子女,会有1 009万独生子女在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即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有1 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这些家庭在失去子女后不但要承受丧子之痛,还要面临无人养老送终的悲惨境遇。这一悄然出现并不断壮大的社会群体,他们所面临的心灵创伤与养老问题正逐渐地显现出来,急需社会的关注。

二、失独家庭养老服务体系建立的背景分析

1. 中国建立失独家庭养老服务体系的原因。

(1)角色中断引发社会冲突。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就是不断地扮演着各种角色过程。在人们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会导致角色失调现象的出现,例如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等。而这些角色的失调往往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压力,使人们难以适应。失独家庭中的父母在失去子女后却失去了其扮演父母的角色,角色的中断可能使其难以适应与接受,心中的伤痛无处诉说,长期的积压很容易造成社会冲突,引发社会矛盾,因而需要进行合理的引导与规范,使冲突得以消除。这就需要设置一个“安全阀”,建立起合理的诉求和回应机制,使这些失独家庭找到发泄的渠道,并抚慰他们脆弱的心灵,替他们抚平伤痛,让他们的需求得到回应,消除社会冲突,引导社会良性运行。(2)作为对计划生育的贡献,政府有必要承担赡养失独家庭的养老义务。按照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当某人的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酬赏或得到了未有的惩罚时,他将会被激怒,并可能采取侵犯行为。由于独生子女家庭是遵从了国家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并为国家的计划生育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所以当他们面临失去独生子女时,失去了养老保障时国家也应当给予赡养。如果国家无视或无法满足其需求时,便会造成他们心中的愤怒,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恶果。(3)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指出,中西方家庭结构的不同导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观念不同。而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养儿防老的观念,父母养育子女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希望有人陪伴,更多的则是为自己的养老提供一层保障。因此,大多数家庭都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花费在子女身上,而较少地为自身的将来另做打算。当这些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去世后,他们的父母便会失去未来的依靠。这时,失独家庭不仅要承担失子之痛,还要失去养老的保障,他们的前途到底何去何归,这是一个十分令人担扰的问题。

2. 中国失独家庭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

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失独家庭的出现,中国却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法律法规,即使有一些规章制度也只是零散地分布在其他的法律之中,且都没有明确的制度予以确定。如,2001年12月颁布的《中国计划生育条例》第27条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或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另外,2007年出台的《全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规定,对失独家庭夫妻女方年满49周岁后发放扶助金,执行标准每人每年1 200元。然而这一扶助标准在当今通货膨胀的中国,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失独家庭就连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费用都不够,更何谈养老。一旦家庭中有人生病,那这个家庭便会陷入雪上加霜的境地。

虽然政府也在一些场合说过失独人员可参照“三无”老人(没劳动能力、没生活来源、没法定义务赡养人)来解决养老问题。但是失独家庭的父母心中的伤痛却是无法抚平的,他们与三无老人也不同,他们曾经有过自己的孩子,本来是有机会享受到天伦之乐的,可是现在却失去了,在他们心中,那份伤痛是很难抚平的,对待他们不能够仅仅像三无老人一样,他们的心灵也急需我们来抚慰。

都说“积谷防饥,养儿防老”,父母养育子女都希望自己在年暮之际能够有人陪伴,养老送终。对他们来说,子女就是自己的一切,就是自己未来的希望,为此,他们会将自己全身的心血都放在子女身上。一旦这些独生子女去世,就会将这些家庭的希望付之一炬,而这些失独家庭中的老人们不仅要面对生活的各种艰难,还要体味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他们将何去何从,他们的未来又将如何?作为失独家庭问题的间接导致者———政府,它在得到独生子女家庭对计划生育政策支持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是否也应该为这些失独家庭做些什么呢?作为社会,当面临一个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我们这些公民们是否应该尽力缓解社会矛盾呢?

三、如何构建失独家庭养老服务体系

1. 完善法律法规,将失独家庭养老制度化。

失独家庭养老问题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正在膨胀,并影响经济的发展,因而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个问题。为此,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针对失独家庭养老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将一些相关的政策法律化、制度化,而不是仅仅出台一些政策性的建议。只有将失独家庭养老问题制度化,才能够实现有法可依,才能为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提供指导性的建议。

2. 政府要加大对失独家庭的扶持,从物质上保障其生活水平。

(1)加大经济扶持力度,提高失独家庭扶助标准。当前

中国失独家庭的补贴标准是按照2007年出台的针对失独家庭扶助制度所执行的,即对失独家庭的补贴每人每年1 200元。这一标准在物价飞涨的今天,对失独家庭的养老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因此,一定要根据社会的实际不断地调整有关的补贴政策,以确保失独家庭的生活能够有保障。近些年来,失独家庭养老问题逐渐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各地政府也开始加大对失助家庭养老的扶持力度。作为中国首批10个对失独家庭扶助制度的试点省市之一的陕西省,在这一方面做得十分到位。根据陕西省政府出台的政策,从2012年10月起,将提高对失独家庭的扶助标准,失独农村家庭一次性补助2万元,城镇家庭3万元;对60周岁以上的失独家庭夫妇,扶助金农村每人每月提高到800元,城镇每人每月提高到1 000元。其他省市也针对当地生活水平的现状,提出了不同的补贴制度。如重庆市将失独家庭补贴标准定为每人每年3 120元,深圳市,每年每月最高770元。(2)加大养老院的建设,使失独家庭实现老有所养。除了经济上的扶持外,政府还要对失独家庭的生活上给予照料,要为失独家庭提供一个良好的养老环境,使他们能够老有所养。作为对失独家庭支持计划生育的回报,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成为失独家庭的“义务赡养人”,并为他们的养老负起责任。加大养老院的建设,即有量的一面,还有质的一面。首先,在“量”的层面上,随着失独家庭的不断增加,政府有必要增加养老院的数量,以便能为这些失独家庭的父母营建一个家,让他们有安身之处;其次,在“质”的层面上,要改善养老院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为失独家庭的父母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家,让他们能够真正地融入其中,并减轻他们的丧子之痛。(3)生育和养育政策上的扶持。失独家庭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虽然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了中国人口增长的压力,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并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它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容忽视,老龄化社会、失独家庭问题等等。因而要想从根源上解决失独家庭问题,最重要的是开放二胎政策,而不能够一味地一刀切。

短时期内开放二胎政策显然是不可能的,为此,政府可以鼓励失独家庭再行生育或收养子女,以转移这些失独家庭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抚慰心中的痛,并再次找到可能安慰他们受伤心灵的寄托。

3. 社区要为失独家庭的养老提供保障。

由于中国传统的观念,他们对家庭具有十分深厚的情感,为此,许多数家庭都不愿意去敬老院养老,而愿意呆在自己的家中。因为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还可以和自己生活几十年的邻居、亲友相互扶持。因而社区养老则是许多家庭所愿意选择的一种养老模式。所谓社区养老,是指以社区为单位,对社区中的老年人提供的一种养老服务。它的具体模式是社区中的老年人仍在居住在自己的家中,由社区中的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到这些老年人的家中,为他们提供上门服务。这种社区式的养老模式,对社区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设施提出了很大的要求。首先,在硬件设施上,它要求社区能够提供老年人锻炼的基础设施、医疗设施和各种娱乐设施;其次,在软件设施上,社区需要不仅要配备相关的服务人员、还要有心理咨询师,以便为这些失独老人排解心中的伤痛。

4. 非政府组织要发挥其在失独家庭养老中的作用,为失独家庭起到抚慰的作用。

社会公益组织可以多组织一些为失独家庭献爱心活动,进入到社区或者养老院,帮老人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陪这些失独家庭中的父母聊天,让他们找到发泄的渠道。通过各种敬老的活动,将这些志愿者们的爱心传递给失独家庭的父母,使他们能够感受到社会对于他们的关怀,以减轻他们的失子之痛。

5. 失独家庭要提高自我养老能力。

政府与社会的扶持对失独家庭来说是必要的,但是失独家庭的自我扶持才是最为重要的。作为失独家庭自身,也必须从经济、生理和心理三个方面学会自救,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外界的帮助与关怀的确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在于自身。(1)参加社会保险,提高自我养老意识,实现老有所依。独生家庭本身就属于风险家庭,因为一旦独生子女意外时,就会对独生子女父母心理产生极大的危害,并且威胁到他们的养老。而当前中国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家庭,如果这些独生子女死亡时,就会使他们的父母陷入到困境之中,因此,一定要树立自我养老意识,防止意外的发生。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可以参加养老保险等,为自己的未来多设立一层保障。(2)提高身体素质,从生理上提高养老能力。当人们步入年迈之时,由于身体免疫力的下降,便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给老年生活带来多种不便。因而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降低去医院的概率,减少不必要的生活成本,提高其他方面的生活质量。(3)学会社会角色的转化,从心理上提高养老能力。失去独生子女,对父母来讲的确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为此,他们可能会陷入悲伤的情绪之中而不可自拔。但是生活总要继续下去,失独家庭中的父母们一定要学会角色的转变,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他们可以通过参加社区所举办的老年活动或者收养子女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伤痛,减轻自己的压力,让自己的情绪得以平复。

四、结语

原本幸福美满的一家人,却因为子女的意外去世而导致家庭的破碎,这对于十分看重家庭观念的中国人而言,是一件十分令人痛心的事情。作为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起失独家庭的后续安抚与养老问题;作为社会,我们有必要为这一弱势群体贡献自己的一片爱心,让他们感受到这个社会还是一个有责任的社会,他们的痛有人同他们一起背着,他们的伤有人替他们抚平。我们要让这些失独家庭感受到来自政府、来自社会的关怀!

参考文献

[1]董丽红.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2,(12).

[2]张海琳.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思考[J].攀登,2012,(12).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

[4]潘洪其.为失独家庭养老政府责无旁贷[N].长江日报,2012-09.

社会化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篇8

关键词:社会化养老,养老服务标准,标准体系

一、引言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五倍多。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15亿,约占总人口的15%;2020年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形势下,加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二、社会化养老是养老服务的发展趋势

1、传统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变化需要养老模式创新。我国传统生活方式以家庭养老为主,但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空巢家庭不断增多。目前,我国户均规模3.16人,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规模的缩小、生活节奏的加快、中青年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使其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对社区服务型居家养老模式的需求与日俱增。

2、不同层次养老的需求呼唤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方式。长期以来,我国养老体系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以机构养老为主,所能覆盖的范围和的所能提供服务有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结构变化,产生了不同层次、多种需要的养老需求,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将形成养老服务体系的有机部分组成,同时市场化投入、社会化发展成为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力量。

3、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化养老服务步伐加快。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国务院根据审查意见对纲要草案作出了审查结果报告,其中包括“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可见,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已经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高度。

三、我国养老服务标准现状

1、现行标准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标准涉及到的政策文件共22个,将这些标准分类大致可以分成制度管理方面、医疗方面、卫生方面和建筑方面。但是,这些涉及到的标准是完全针对养老服务制定的却只有5个(《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养老服务机构院内感染控制规范》、《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目前大多数养老服务标准都是用其他规范性文件作为标准,难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特定的需求。仅有的5个标准中的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养老服务机构院内感染控制规范》是面向老年福利院等机构养老的,适用于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标准几乎是空白,没有针对性。

2、现行标准缺乏操作性

我国现有的养老服务标准来自于《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和《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这三份指导性规范对标准的规定很多都是建议性意见,大部分是语言性描述,缺乏科学性的数据说明,对实践难以起到指导性作用,因此,应该注重数据在标准中的作用。另外,应该制定针对性强且可测评服务标准;制定程序性标准;促进人力资源配置具体化标准化,将机构的制度建设程序化。只有这样,制定的养老服务标准才能真正对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3、现行标准缺乏系统性

我国现有的有关养老服务标准的政策规范并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由于老年人需要的特殊性,养老服务标准应涉及到建筑层面、设施设备层面、服务层面、饮食层面、医疗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管理层面等多个层面,对这些层面的规范应该系统的制定到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中,而不是散落在不同的文件规范当中。只有将这些层面都涵盖到一个完整的系统当中,才能对养老服务实践起到指导作用,才能使养老服务标准化。

四、社会化养老标准体系意义

1、促进社会化养老市场的健康发展

人口老龄化不仅给国家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变革性的冲击和挑战,而且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人口老龄化促进了养老市场的繁荣,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甚至是国外资本都投入到养老服务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来,社会化养老成为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个巨大的银色浪潮到来之际,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标准就是对养老服务市场最好的监管,能够促进社会化养老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2、提高社会化养老服务质量

除《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外,社会化养老服务在服务提供、机构管理、监管体系等方面目前还没有相应标准。养老机构一般在建筑和设施上能比较容易达到一般标准,但是由于缺乏养老服务标准、规范,在养老服务上却“自成一派”,忽视老年人权益造成养老服务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总体质量不高。通过社会化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的建设,使社会化养老市场有标准可依,从而提高社会化养老服务质量。

五、社会化养老标准体系建设重点

1、标准体系建设

社会化养老服务标准可分为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的标准。硬件方面是养老服务标准实施的物质载体,对养老服务起着支撑性作用;软件方面是养老服务标准的重要体现,是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在硬件方面已有《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对老年人建筑设计进行了规定,此外由于目前养老服务机构对硬件方面更为重视,因此硬件方面的标准在建设过程中也相对容易达到。而对于社会化养老服务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服务提供规范、服务质量控制标准等软件方面的标准,通过服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标准化原则和方法的运用,以达到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从而使老人获得优质服务。

社会化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应包括社会化养老服务基础标准、服务资质标准、服务管理标准、服务管理标准、服务质量标准、服务设施标准、服务安全卫生标准、服务环境保护标准、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标准等几个方面。

2、社会化养老标准建设重点

(1)社会化养老服务基础标准。社会化养老服务基础标准包括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服务分类标准、服务术语标准,体【参考文献】现该类标准在社会化养老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特点。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化养老名词术语的定义;社会化养老服务标准化的范围、服务标准的类型;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分类。

(2)人力资源管理标准。本项目将对人员配备与管理而制定相关标准,包括:从业人员资质要求;人员的聘用标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标准;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

(3)社会化养老服务规范。本项目制定的社会化养老服务规范将从功能性、安全性、时间性、舒适性、经济性、文明性等方面对社会化养老服务应达到的水平和要求进行规范。根据养老服务的流程制定一下服务规范:接待、受理服务要求;服务组织、实施要求;服务结束与结算要求。

(4)社会化养老服务提供规范。服务提供规范是在养老服务实现过程中,对服务提供的要求、提供的方法、程序所制定的标准。主要包括:提供养老服务的方法和手段,如服务提供过程中所要求的各项设施、设备及用品的配备数量和结构;养老服务流程和环节划分的方法和要求,以及各环节的操作规范、工作内容和输入输出要求;服务的沟通与确认要求。

(5)服务质量控制规范。服务质量控制规范是养老服务提供过程中,识别、分析对服务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关键过程而制定的标准。包括:识别并分析对养老服务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关键过程,并加以控制;规定服务过程的评价方法及建立控制手段;对老年人服务对象抱怨等不满意的处置标准;不合格服务的纠正与管理,包括不合格服务的原因分析、识别、记录、评审和处置等控制办法;制定预防措施标准,以消除潜在的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制定预防措施;对预防措施进监控,制定跟踪措施并评价;服务争议处置标准;服务满意度调查。

(6)服务评价及改进程序。本项目将制定社会化养老服务评价和改进程序,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以满足顾客需求。

(7)安全与应急标准。涉及提供养老服务全过程中安全通用标准、社区内感染控制、各种事故的防范、突发事件的处理、日常服务监控、设施设备安全标准等方面,包括:安全通用标准:包括安全标志和报警信号标准、危险因素分类技术标准;社区内感染控制标准:包括传染病的预防技术和院内感染控制技术标准;各种事故的防范规范:包括食物中毒、火灾、医疗事故等防范规范;突发事件分类技术标准:各种突发性疾病抢救标准和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养老服务安全保护技术标准;设施设备安全标准:电器、压力容器、锅炉、电梯等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标准;无障碍基础设施标准。

(8)环境保护标准。主要包括养老服务社区所需的光线、空气质量、室内光环境、室内声环境、卫生、清洁度、噪声等基本条件的要求;养老服务社区场所日常环境管理标准;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废气、废水和废弃物的限量和处理标准;环境目标、实施、运行和改进的管理要求。

参考文献

[1]、谢代银.新形势下发展社会化养老模式研究[J].探索.2008(10).

[2]、杨宏.人口老龄化形式下发展中国老龄产业[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3]、孙树菡,葛英.我国社会机构养老发展探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08).

[4]、孟艳春.中国养老模式优化探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0(09).

养老服务体系研究论文 篇9

按照联合国的新标准, 某地区或国家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我国2000年11月底第五次人口普查,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6.96%, 标志着我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 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和结果。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19亿人, 占总人口8.87%, 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1]。 而且我国人口老龄化无论增长速度和比重比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如图一) , 解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刻不容缓。

二、社区养老的内涵和意义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居住, 由社会为其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方式”[2]。 西方国家20世50年代首先提出“老年人应当在适宜环境中养老” 理论, 英国深入研究并尝试推行了这种服务, 70年代开始普及。 到1980年以后, 这种模式的发展日趋成熟, 并逐渐在全世界推行开来[3]。 社区养老可分为两种模式:在社区内照顾和由社区照顾, 两者的区别在于 “在社区内照顾”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对象不仅局限于社区, 还包括社会服务机构。

2013年出台的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承续了2000年《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指导思想, 明确提出了建成以 “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 确立了居家养老在我国社会养老中的基础地位[4]。 社区养老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属家庭养老的延伸, 社区服务将社区与家庭、社区与社会联结起来, 国外一般称为老年人社区照顾。

社区养老服务集物质生活保障、 文化娱乐需求和医疗保健、护理等功能于一体, 其积极意义在于它既可以减轻家庭照顾者负担, 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专业化的日常生活服务, 又远离陌生化的生活环境, 保有原有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 享受天伦亲情之乐, 防止老年孤独、抑郁等问题的发生, 具有心理上的归属感、参与感和认同感, 这是家庭养老、机构养老所无法比拟的。 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上海、苏州等地率先进行试点,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社区养老取得较大的成效, 也是目前比较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一种养老模式, 但与人口老年化加速发展的趋势而言, 我国社区养老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

三、社区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一) 供需矛盾

当前社区养老服务普遍存在公共设施种类少、功能不健全及专业服务人员的匮乏, 从而导致服务专业化水平低、收费不合理、供需不平衡等问题, 无法满足当下人口急速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迫切需求。

解决供需矛盾关键要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 包括服务主客体、资金、队伍和管理等方面。 首先需要整合并合理利用既有的软硬件资源, 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的多层次、全方位、多样化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通过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其次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保障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化, 增加专业化服务项目, 为社区养老提供智力支撑, 实现可持续发展;再次是建立居家养老的服务网络和老年人信息库。 通过服务网络和信息库根据不同老年人的服务内容和要求, 解决社区间的衔接协调和供需的不平衡矛盾, 同时有效发挥社区养老供给的潜在能力。

(二) 资金保障

建立社区自筹、 政府扶助和社会投入的立体化资金来源渠道。 社区自筹资金主要来源于社区里的接受服务的养老对象, 但养老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产品和民生工程, 具有公益性和市场性特征。

为确保社区养老服务的公益性, 政府需要适当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完善相关设施建设, 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服务人员, 为符合政策的老人提供购买低偿或有偿的福利性服务。 收费标准要控制在一般老年人的承受范围内。 建立城市“三无”老人等困难群体养老服务的扶助和补贴制度, 为非营利性服务组织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 同时, 健全政策法规, 引入市场机制, 放宽社会资本的准入和管理机制, 以税收减免和政策优惠等鼓励引导社会企业、组织等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事业, 还可以通过对企业、行业协会和慈善团体等筹募获得部分资金。

(三) 管理机制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了相对成熟的法律制度, 如英国的“国民医疗保健制度”, 日本的《生活保护法》、《老年人福利法》:韩国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法》等。 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主要遵循《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等有限的法规, 政府需要在社区养老服务中为自己找准位置, 既不能大承大揽, 过多干预, 又要避免职能缺失, 放任自流。 具体来说, 在宏观层面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法律, 完善健全社区基本养老制度, 保障社区养老的发展的民主性和法制性; 又要从资金保障和服务体系两方面为社区养老服务的收费、质量、社会资金和非营利性组织的扶持等提供支撑和统一的规范标准, 保证社区关系的有效运作, 同时组织监督管理, 保证社区养老开展的公平性、合法性。

完善管理机制, 加大内、外部监管力度, 规范服务人员、义工和志愿者的服务行为, 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志愿者服务作为养老服务一支不可或缺的补充力量, 队伍建设仍不健全, 对权利义务、服务精神、服务活动等内容界定不够清晰, 跟风、凑热闹、无序等现象较普遍。

(四) 服务水平

目前, 社区养老服务人员普遍缺乏专业培训, 综合水平偏低。 工作内容、对象和劳动强度与收入报酬之间的失衡, 难以吸引具有专业技能的老年服务人员参与人才队伍, 加之现有人员流失严重, 缺乏稳定的专业队伍, 难以提供较专业化的服务, 仅限于健康体检、娱乐活动等日常生活照料。

1.监督评价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 规范健全机构评估标准、内容和流程等, 加强对社区养老的需求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 提升社区养老的品质。 评估本着整体性、科学性、可实践性和客观性原则, 评估指标的设置上力求清晰、简单、操作性强。 通过监督评价, 逐步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整体水平、 满意度和公信力。

2.人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居家养老的保障和关键因素, 一方面, 建立健全从业人员的资格准入制度和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制度。加大投入“通过逐步建立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资格制度, 规范养老服务专业岗位的薪资、职称评审及考核制度”[5], 提高从业人员薪酬待遇, 借以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同感, 吸引并留住现有优秀人才从事到社区服务的工作中来。 另一方面, 鼓励大专院校增设“社会养老与服务”等相关专业与课程, 培养专业化人才, 提升行业队伍的整体水平。 鼓励大、中学生及单位、个人积极参与社区服务行动。

3.个性化服务

针对不同收入、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实现服务项目、服务形式的多样化, 为社区老人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

四、社区养老服务的新途径

(一) 互助养老

社区互助养老采用“社区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方式[6]。 它具有“居住在中心, 供养在家庭, 生活在社区, 照顾在彼此”这样的一些特点, 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服务人员, 属于社区老人间自发的互助互帮、自我管理和服务的行动。 互助养老有助于缓解社会的养老压力, 促进养老观念的转变, 实现“为老服务”与“用老服务”的融合, 还有利于促进社区和谐和团结。 尤其对一些赋闲在家的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低龄老年人来说, 互助养老发挥他们的余热, 激发生活热情。

社区互助养老从天津、杭州等城市最初出现的“老年人互助组”、“老年人互助小分队”, 到河北省大力推广并逐渐普及的“互助幸福院”模式, 证明其在当下适合我国国情和具有一定的活力和可行性, 也为这种模式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宝贵的经验。

(二) 医养结合

课题组成员通过对马鞍山、芜湖、合肥三地241名老年人问卷调查显示 (图三) , 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中“医疗保健”占比41.4%, 表现在卫生服务、家庭医生、体检、就医、健康咨询等方面。 而调查现状是社区养老中的医疗保健服务供给与需要相脱节, 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普遍缺乏认同感, 引入医养结合的模式势在必行。

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将老有所医和老有所养有机结合起来, 较好地解决当前社区养老和医疗各成体系的割裂局面。 医养结合首先要发挥和利用好现有的社区医疗资源, 将医疗资源与社区养老相融合, 也可以与社会养老机构相合作, 或直接将老年医院、医疗保健中心办在社区养老机构中, 实现社区养老“医养结合”的产业化、人性化服务模式。

摘要:社区养老作为我国养老体系的依托, 是目前比较符合国情和实际的一种养老模式。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需要从供需矛盾、资金保障、管理制度、服务水平四个方面着手, 同时对社区养老和医养结合的模式展开研究。

关键词:社区养老,养老服务体系,人口老龄化

参考文献

[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1号) ,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 2012年04月20日14时40分, [EB/OL].http://www.gov.cn/test/2012-04/20/Content_2118413.htm.

[2][5]钱亚仙.老龄化背景下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研究[J].理论探讨, 2014 (1) .

[3]李川瑜.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研究[D].浙江大学, 2007.

[4]邓大松, 王凯.国外居家养老模式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3) .

养老服务体系研究论文 篇10

关键词:地方高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日益突出的问题,社会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人们也许没有考虑到利用大学资源建设新的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势,因为地方高校的优势为有人才、医疗、设施、文化和其他基本资源。所以为了弥补现有养老模式的不足,笔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养老模式,就是在高校资源的基础上实施,使社会养老目前困难情况得到减轻,从而对于学校和养老来说是一个互惠互利的模式。

一、传统社会养老模式分析

(一)老年家庭养老模式分析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有对父母的赡养扶助,是中国宪法、继承法、刑法和婚姻法明确规定的公民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老年人权益法》的第10条于1996年生效,明确规定:“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要照顾老人。”每一个公民都要履行这个义务。通常情况下,老年人的存款很少,他们年轻时为他们的家庭提供劳动收入,在退休后仍然有许多老年人帮助他们的孩子做家务。这样的话,就可以把子女给老年人的养老金作为老年人在劳动时的收入和老年人的隐性延期支付的收入。这样的结果就是老年人通过家庭得到了一定的养老资源,这样的经济互动结果就是老年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目前,人口老龄化逐年增加,但是人口增长率却在逐年下降,导致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人民生命的延长导致了老年人口的内部结构有了改变,高龄老年人的增长比年轻人和低龄老年人的数量增长要高得很多。“高龄”指的是老年人的年龄为70岁以上(包括70岁)。随着老年人抚养比的增加以及在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就使家庭的养老资源也增加。事实上,我国的家庭结构发展趋向是小型化和核心化。代际分离的存在显著增加了孩子照顾父母的困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的社会这一背景,代际分离程度也提高了,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很多老年人很难与他们的孩子沟通,这样的话,目前的社会养老模式无法被家庭养老模式所满足。

(二)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模式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庭养老”是中国人民高度赞扬的模式。但是,一些社区服务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对“社区养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没有科学的认识,在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对“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没有在意。通过传统观念的约束,社区养老意识不强。(1)社区居委会具有很强的行政能力,但是缺乏独立性。很长一段时间,单位体制已经严重制约了社区的发展,造成社区往往具有强烈的行政色彩,这是我们社区这一阶段老龄化发展特别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在我们的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环境中,许多社区已响应上级部门的呼吁设立了养老机构。但是,由于中国社会的行政特点很强,养老机构面临资源不足、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而且往往在管理和福利的矛盾之间徘徊,很难做出选择。此外,除了居民对“社区养老”模式的冷漠还有社区服务问题,也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老机构的发展和完善。(2)缺乏稳定来源的社区资金。为了保证社区的稳定发展,必须要求社区资金可以由自己来提供。个人捐款、社会征收、政府赠款和适当费用等方面是目前社区资金的主要来源。即使政府对社区的资本投资逐年增加,但是依然无法满足社区发展的需要。所以,社区资金必须自己来筹措,这样的话,社区资金的来源就不稳定,不能使资金的供应得到保证。这样社区养老的发展和完善得到了限制。(3)社区服务设施供求失衡,严重缺乏。根据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有46%的老人有紧急服务的需要,但只有0.9%的老年人表示满意;35.9%的老人有相关的健康指导的需求,但只有9.6%的老年人表示满意;58%的老人有定期医疗服务需要,但只有0.9%的老年人表示满意;43%的老人有家庭病床的需要,有15.6%的老年人得到满足;19.2%的老年人有家庭护理的需求,但只有0.6%的老年人表示满意。

目前社区服务设施提供基本的简单运动器材,而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是什么。同时,社会对老人医疗设施和老人服务中心的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无法满足老年在社区服务中的需求。

二、依托高等院校资源建立社会养老中心

(一)体育资源

在国家健身环境中,指导人员、体育场馆和设施严重短缺是限制集体运动的发展一个重要因素。为提高体育设施使用率,所有国有体育设施应向社会开放,这是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规定的事项。

无论是综合性机构还是专业机构,他们都有自己的体育人才———体育教师,这些体育人才都接受高等院校的培养,在教学和科研上,培养成为一个专业的体育人才。他们具有的专业知识很丰富,并且精通教学的技能,可以为老年人口提供专业的培训。同时,体育教师不仅是大学体育人才,也是社会运动中难能可贵的精英资源,他们参与社会体育贡献自己的力量给社区养老服务,并在参与中把体育理论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体育教师不仅奉献自己的力量,也使现有的社区体育指导人员的不足得到改善,基于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开放的新局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体育教育专业中。这不仅给他们起了一个模范的力量,而且还充分调动了他们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为老年人提供科学健康的体育锻炼指导。

(二)文化资源

高校是培养社会精英的摇篮,是各种文化思想碰撞交汇的地点。校园文化的形成始终会吸收和融合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现代文化以及世界文化。根据老龄人口的心理和生理需要,高等教育机构可以提供各种服务,包括基本的文化和医疗服务以及身体和心理咨询、医疗保健、娱乐和学习等多种多样的服务,这种形式的变化可以让老年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自己所需的服务。

(三)人力资源

高校不单单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选择文化的精髓,还要指引运用他们的智慧来满足社会需求,呼唤新时代的精神文化,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示范引领作用。高校中精英、教授和专家聚集,他们是一个更高文化素质的集团,具有丰富的知识、前进的思想。

学校还有精密的仪器、先进的设备以及丰富的文献资料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广泛的信息来源渠道。这些原因使学校的文化能够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从而带动社会文化的进步。

因为和孩子沟通的缺乏,那些不能照顾自己的老年人特别会有孤独、寂寞的感觉。应该给予需要家庭照顾的老人精神慰藉以及更多的照顾,让他们可以在无法照顾自己的情况下,得到他人的关爱。

(四)医疗服务资源

大学的医疗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它不仅能够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医疗,还能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健康服务。健康服务主要包括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从而能够使教学秩序保持稳定,以及学校的科研教学工作可以顺利地开展。

高校很长一段时间里,为学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具有丰富的医疗服务工作的经验。社会人口水平与老年人高等教育机构的老龄化水平类似,高校教师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许多教师因为年龄的增加,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硬化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也越来越突出,他们需要定期检查身体及护理服务、健康服务,这符合老龄健康服务的要求。同时,学校区域人口特别多,便于公共卫生疾病的爆发,这就要求大学医院应该使用治疗为主、平常进行预防的服务,而且还应提供康复保健、健康教育等综合服务。

(五)区域发展

笔者通过对一些地方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一下结论,地方高校的发展不仅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积累,还能够把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转化成为自己的优势,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现实方面考虑,地方高校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引导。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很多地方的政府对本地高校的发展情况是特别重视的。

为了吸引学院和大学的进驻,制定了许多奖励措施,如税收减免、财政援助和利息补贴贷款。西方发达国家促进区域发展也会有类似“胡萝卜”政策的激励措施,高校将被放置在动力的位置来推动知识经济地位的迅速发展,这大促进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区域经济。

总之,一个新的养老模式,就是在高校资源的基础上实施,从而使社会养老目前的困难情况得到减轻,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和治疗的全面服务,以及康复保健和健康教育方面的服务。国家和政府需要将现有的养老观念得到改变,使用高校现有的人力资源、设施、文化、医疗和其他资源方面,使地方高校参与社会养老,建立基于现有资源高校的新养老模式,让养老能够更加正规、产业化地快速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对于养老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喜红.社会养老服务转型升级问题探讨基于烟台市城乡居民养老现状及养老意愿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6,5(5):15-16.

[2]孙玉岭.金融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讨[J].河北金融,2015,4(1):86-87.

[3]蒋轶嘉.浅谈政府购买社会养老服务[J].管理观察,2015,4(18):45-46.

[4]《社会福利》编辑部.十二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民政发力[J].社会福利,2011,7(4):14-15.

[5]宋全成.人口高速老龄化:我国社会养老服务面临严峻挑战[J].理论学刊,2016,4(2):87-88.

[6]徐倩,周沛.我国社会养老服务认识误区及优化方略[J].学术论坛,2016,1(5):22-23.

[7]张凌瑄.民办养老机构参与社会养老的机制初探[J].统计与管理,2016,3(6):101-102.

养老服务体系研究论文 篇11

一、老龄化基本情况

按照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油田老龄化形势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进入老龄化社会早,据有关统计数字反映,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油田就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二是老龄化程度高,截止2014年6月底,离退休职工及家属有15247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达8611人,约占油田总人口的14%;70岁以上老年人3544人;80岁以上老年人802人。三是老龄化趋势逾加明显,油田老龄人口每年以1.6%的速度递增,据此态势,2020年,油田老龄人口达1.9万,占30%,达到重度老龄化社会。四是养老服务压力大。随着老龄化不断加深,高龄化快速发展,“空巢”和“失能老人”越来越多,“未富先老”问题日显突出,养老服务社会化需求日趋势强烈,如何在“未富先老”的社会形势中发展矿区养老服务业,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工作,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二、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油田党委、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油田离退休管理部门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加快推进矿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和《青海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精神,积极探索矿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完善“政策引导、属地为主、区域化辐射、差异化服务”的养老服务机制,逐步探索建立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9073”矿区养老服务模式(即:离退休老人90%实现居家养老,7%享受社区养老,3%进入各类养老服务机构)。

(一)青海油田养老服务工作状况。随着加大对养老服务业建设的投入,油田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有所增强,基地后勤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完善了12个居委会、健全配套了5个社区医疗点、改造维修了4个离退休管理站、1个老年大学。油田82%的老同志生活在各离退休基地。

(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状况。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油田采取多种途径,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整合各离退休基地各类可用服务资源。

1、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在抓好各离退休基地建设的同时,都成立了离退休管理站,新(改)建具有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场所。

2、注重加强组织队伍建设。一是抓好专职人员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队伍综合素质。二是注重发挥“爱心互助小组”的主力军作用。目前,138个离退休“爱心互助小组”对基地离退休人员分区、分片、分楼专人管理。三是积极探索推行“以老助老”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3、积极推进“一键通”呼叫系统的建设。油田相关部门已着手探索“一键通”呼叫系统的建设工作。目前,“一键通”项目实施的建设意见已完成。

(三)社区养老运行情况。近几年来,油田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累计投资2500多万元,设置有室内、室外各种适应老年人读书、阅览、娱乐、活动及小病就诊的场所。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油田党政组织的关心下,油田养老服务事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无论是从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还是从养老服务的形式、水平都与油田养老服务需求,和中央、省老龄委的目标要求有一定差距。

(一)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滞后。虽然近几年油田在养老服务方面加大了投入,但在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上滞后,目前还没有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院、敬老院这样的机构。

(二)政策扶持不到位。养老服务业投入大、收益低、投资回收期长、经营风险高。尽管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但太多投资意向者仍然呈现试探、观望状况,实际投入的不多。

(三)居家养老服务机制不健全。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家政服务、日间照料、精神慰籍等养老服务的项目短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家庭亟需的家政服务人员不能满足需求。

(四)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缺乏。油田目前没有专业的养老护理人员。其次,护理员不足,专业护理人员难招。

四、相关建议与对策

(一)健全和完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养老事业中的主导作用。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养老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依托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老龄委),强化对油田养老服务行业的管理和指导,逐步形成以公办养老服务机构为示范。

(二)加强制度建设,确保规范运营。积极组织研究国家、地方有关养老政策,结合油田实际,制定和完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的相关标准。

(三)加大养老服务资金投入力度。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投入为辅,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慈善机构对老年人事业的支持。

(四)加强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建设。着力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服务人员专业化。包括养老服务知识的专业化与养老服务职业的专业化;二是不断加强养老志愿者队伍建设。三是设立养老服务业水平监察机制。建立规范透明的监管程序,专业化、标准化的监管体系。

(五)营造尊老、爱老、助老氛围

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 篇12

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带来全面、深刻和长远的影响,尤其在社会养老、社会医疗、社会消费、劳动力结构和农村老龄问题等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化养老服务是我国未来发展中的一项必须面对的重大战略课题。如何加快转型期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来满足老年人的日益增长现实需求已经成为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新途径、新办法,已势在必行。

1 对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理解

1.1 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是指: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这个体系中“家庭亲情照料”是支撑体系的核心,社区老年人照料中心是体系得以成立的载体。目的是:老年人在自己的家庭亲情照料下养老、社区各类服务组织为其提供服务、社会各类养老机构为不能在家中养老的老人提供住养服务,使老年人的整体生活质量随着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适度普惠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则是指这个服务体系要惠及到城乡全体老年人,要特别惠顾高龄老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贫困老人。我国是个拥有五千年文明传统的国家,在我国传统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倡导敬老、爱老、养老的伦理观念牢固地植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形成了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的家庭养老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得到社会伦理道德的支持,也得到我国法律的确认。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度晚年生活。”可见,政府在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改革现行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所寄予的厚望和高度的重视。

1.2 社会化养老服务是我国未来发展中的一项必须面对的重大战略课题

如何加快转型期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来满足老年人的日益增长现实需求已经成为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据全国老龄办一项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10月,全国老年人口有1.62亿,占总人口的12.79%。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约占总人口30%以上,而且高龄和失能老人将大幅增加。规模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必然孕育着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家庭结构趋向核心化、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养老功能也不断衰弱,在家庭里照料老人的规范和价值已经发生改变,家庭照料老人缺乏必要的人力支持。在农村,“空巢”老人比例要远远高于城市,这些老人状况更加不容乐观。而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有独居老人突发疾病在家中去世子女都不知情的情况。“除了独居老人的安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同样考验着中国的养老事业。”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短时间内不可能覆盖到所有人群。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这个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还存在大量的农村老人和城市贫困老人。如何解决这部分“弱势老人”的养老问题,无疑是一大难题。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城市里平均有49%的老人要面对子女不在身边的生活;而农村中有70%以上的老人是和子女分开过的。人口老龄化虽然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明显标志,但同时也是文明社会发展的一个棘手问题。这个问题的焦点是“老有所养”,但如何“养”却并不简单。小康社会的“老有所养”标准肯定不能等于贫穷社会的标准,既要“养”身,又要“养”心,让老年人的人权不仅在社会,而且还要在家庭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也就是说,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必须有相应的伦理道德、社会保障、劳动力结构、医疗保健等社会经济体系支撑,否则,难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因此,我国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在设计思路上,一定要用统筹的眼光,先看清楚“老有所养”是“养”什么,再考虑怎么“养”好。探索与改革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对研究老年人如何健康而有意义的生活,如何在快速变化中适应于社会变迁、家庭变迁中的子女,周围环境和社会本身都是必要的。没有相应的对策和前瞻性的指导,建设和谐老龄社会必然受到影响和阻滞。

2 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面临的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社会养老、社会医疗、社会消费、劳动力结构和农村老龄问题等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老龄化给现行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突出的矛盾和社会问题,使我国现行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

2.1 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运行,政府主要为“三无”、“五保”、孤残人等最困难的群体提供救济型服务。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单位办福利,办社会的功能逐渐向社区剥离,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同时受计划生育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传统的几代同堂已逐步解体,老少分住,家庭小型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家庭保障和照料功能逐渐向社会转移;加之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庞大的养老服务需求,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也需要更高层次,更多类型的福利服务,这些都迫切需要对现有的社会福利体制进行改革,对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加以改进,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养老福利服务方面,大力推行养老服务社会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有效对策,也是解决空巢老人这个社会难题的关键。

2.2 医疗、保险保障体系面临的挑战

医疗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结构的转型,老龄化使我国目前尚不完善的医疗、保险保障制度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太窄,保障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很大一部分人群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差;缺乏专门的医疗救助制度等。特别是罕见病患者的医疗救助问题,近二年医疗保障覆盖面虽有所扩大,而现行医保药品报销目录是为了满足大部分群众的卫生保健需要,针对大多数常见病编制,但绝大多数罕见病药品未纳入其中,罕见病药物报销没有政策保障,患者用药只能自费。家庭困难患者只能望病兴叹,严重制约了社会养老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这意味着,我国在现有的医疗保障体系下,有必要建立罕见病医疗长效机制,用于保障社会养老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主要覆盖的是国有企业、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和部分集体企业的职工,大量其他类型企业的职工、灵活性就业人员、城市弱势群体等,如低收入或下岗、失业职工,残疾人和孤寡老人、进城的农民工、以及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等,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还没有享受到制度上的医疗保障,有违社会公平原则。现有养老保险覆盖面太小,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起到社会保障作用,发挥社会保障的功能。一方面,城镇人口中已经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很少。另一方面,农村人口中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更是微乎其微。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其实质是一种政策引导下的农民个人自愿性储蓄,起不到社会互济的作用。

2.3 劳动力结构和农村老龄问题面临的挑战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在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壮劳动力的外出打工,势必就让农村的劳动力出现了老龄化,女性化的特点。全国各地农村中留守老人居多,对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一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让留守老人难以承受。二是留守老人延缓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三是对少年儿童的监护力不从心。四是以老年人为主体的村庄,死气沉沉,失去了以往的活力,各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难以开展。如此一来,城市建设多了很多劳动力,得到了发展,可是农村的农业却反而停滞不前。在此格局下,农村很难向现代化发展,更是很难取得进步,长此下去,农村和城市的收入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农村人口流失会越来越严重,慢慢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让农村经济很难发展。在我国,农民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农业经济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照目前情况,随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受到影响,整个农业的发展也会停滞不前。农业和农村的不发展,会给全国的其他行业带来很大的负担。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趋势的发展应高度重视。

3 对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问题的对策

社会化养老服务,主要就是针对“空巢”老人,夫妇健康的低龄老人。子女在身边的家庭,未必需要社会化养老。为了真正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必须走社会化养老的道路。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国家应该及早做出规划,分层次加快各类养老院的建设,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

3.1 大力发展公办养老院

3.1.1 大力发展国家主导的公益、福利、普惠、经济,面向弱势群体的公办养老院。资金筹措可以采取多渠道灵活的方式,包括国家财政拨款、社会慈善(企业和个人捐款)、个人交钱、离退休金、以及空巢老人房子出租金抵押支付养老金。公办养老院要普及,要免费接收无经济来源的孤寡老人养老,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国家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养老问题。

3.1.2 发展社区卫生事业,完善养老服务网络,形成社会化养老服务新格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需要、感情需要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公办养老福利机构的投入,加强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设施配套建设,将福利中心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纳入事业单位管理,并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其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福利中心承载能力,提高五保老人入住率。对愿意到福利中心养老的社会老人提供有偿服务。在积极鼓励支持和规范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的基础上,在每个社区建立一个养老服务中心,在每个居委会建立一至几个老年日托站。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将以社区(村)老年协会为平台或专兼职,有条件的就聘请专业服务人员,为老人提供“六助”即助洁、助浴、助医、助急、助餐、助行等日常服务,逐步实现“六有”即有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有为老服务场所、有休闲娱乐设施、有服务热线电话、有管理服务人员、有医护照料人员。利用机构养老的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提供专业化的免费低偿服务。同时,政府在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中,应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

首先,应当大力培养全科医生队伍,使其成为社区医疗服务的主力军;第二,鼓励医生或医生团体在社区开办诊所,诊所或医院既可以是新设立的,也可以是由区级(一、二级)医院改造的;第三,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医疗服务领域,并鼓励社会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捐助;第四,将社区医疗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社区医院或诊所视同定点医院。从而加快社会化养老步伐,真正使老有所养成为现实。

3.2 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开办民办养老院

由于养老院具有公益性质,要降低收费标准,面向普通民众,应该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允许发展高端养老院,适应高端人群的需要。

3.3 提高医疗、保险养老保障体系的全覆盖比率

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医疗保障离全覆盖尚有较大差距,而农村则不足一半。因此,政府要尽快对医疗保障进行立法。对于医疗服务的供方,严格医保定点医院、定点零售药店的准入资格,医保经办机构通过与定点医院、药店签订合同来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需方,也要用法律来约束其就医行为。

通过分类给付,增加个人费用意识。对出借、冒用医疗保险卡者要受到一定的经济赔偿或停用的处罚。对企业和单位,要通过法律手段强化基金的征缴力度。基金上缴要按时和足额到位,保证医疗保险基金有长期、稳定的来源。逐年提高医疗,保险养老保障体系的全覆盖比率。“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亦即走向全民医保。

参考文献

[1]温家宝.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

上一篇:火灾防控下一篇:青年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