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

2024-09-02

中资银行(共11篇)

中资银行 篇1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 将资金投向海外, 加快国际化步伐无疑成为中资银行当前重要的战略选择。

1月23日, 中国工商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联合宣布, 双方已就美国东亚银行股权买卖交易达成协议, 工商银行将向东亚银行支付约1.4亿美元的对价, 收购美国东亚银行80%的股权。此次收购是中资银行对美国商业银行的第一次控股权收购, 战略意义突出。

分析人士表示, 过剩的流动性和业务扩张冲动, 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外部环境, 为中资银行“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良机。

值得注意的是, 在银行业国际化这股不可逆转的潮流中, 海外并购的潜在风险更加需要防范。有投行人士提醒, 要警惕并购题材的炒作, 避免空赚指数不赚钱;中资银行试水国际市场, 需在公司战略框架下慎选投资对象, 让并购带来实实在在的盈利增长。

中资银行吹“出海”号角

在外资银行纷纷通过并购重组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 一些国内大型商业银行也相继吹响了海外并购的号角。

1月23日, 中国工商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联合宣布, 双方已就美国东亚银行股权买卖交易达成协议, 工商银行将向东亚银行支付约1.4亿美元的对价, 收购美国东亚银行80%的股权, 东亚银行持有剩余的20%股权。

同时, 东亚银行还拥有卖出期权, 可在本交易完成后, 按双方协议约定的条款和日期, 将其剩余股份转让给工商银行。双方将随后履行监管报批手续。交易完成后, 工商银行将负责美国东亚银行的营运和管理。

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 收购美国东亚银行80%股权, 将使工商银行获得美国商业银行牌照, 填补工商银行在美零售银行牌照的空白, 进一步拓展在美国的机构和业务网络。

姜建清还表示, 此次收购是中资银行对美国商业银行的第一次控股权收购, 战略意义突出。如能成功完成, 既可为中资银行提升在美金融服务整体水平奠定重要基础, 也将成为中美两国金融对等开放层次、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的重要象征, 对两国的经贸往来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东亚银行主席兼行政总裁李国宝表示:“通过此次交易, 有信心进一步优化本行的资源配置, 加强本行在主要市场为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东亚银行与工商银行一直保持良好的业务关系, 未来将会继续发展策略伙伴关系, 携手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东亚银行的声明说, 此次交易的最终完成, 还须分别获得中国银监会、香港金融管理局和美联储的批准。据了解, 2010年, 由李国宝家族控制的东亚银行已向工行出售加拿大东亚银行70%股权。

随着国内银行业的全面开放以及银行股改上市工作的顺利完成, 一些大型商业银行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财务实力方面, 都已具备了跨国并购能力, 国内银行业已进入海外并购时代。

据称, 2006年12月30日, 中国工商银行与印尼Halim银行股东签署收购协议, 收购后者90%的股份。另外10%的股份暂由原有股东持有。双方商定, 三年后工行将对这部分股份依据当时印尼法律规定进行选择性收购。此次是工商银行完成的首次跨国银行收购, 也是其首次以收购方式进入海外市场。

此前, 工商银行以同样的方式分别收购了香港友联银行与华比富通银行在香港的零售和商业银行业务, 前者被改组为中国工商银行 (亚洲) 有限公司;而后者则成功进行了整合。

2007年10月25日, 中国工商银行与南非标准银行联合宣布, 双方已就股权交易和战略合作事宜达成协议。根据协议, 中国工商银行将支付约54.6亿美元的兑价, 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 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据称, 南非标准银行是一个国际化色彩浓厚的大型银行。目前南非标准银行在非洲的18个国家以及非洲之外的19个国家开展业务, 以新兴市场为发展重点。

其实, 中国银行业正在加快海外扩张的步伐, 很多中资银行希望借中国企业“走出去”之机, 为自己争得海外的一片天空。如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先后高调参与海外并购。

2006年12月14日, 中国银行向外宣布, 以9.65亿美元入主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 走出了海外并购非金融产业第一步。中国银行此次是向新加坡航空及西德银行West LB AG收购其分别持有的新加坡飞机租赁各35.5%股权。交易完成后, 中国银行将成为该公司最大控股股东, 持股量为71%, 余下29%权益则由新加坡政府旗下企业淡马锡及GIC持有。

2006年8月24日, 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签署协议, 以97.1亿港元收购其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美国银行 (亚洲) 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权。由此, 国有商业银行在股改之后迈出了海外并购的第一步。

2007年10月份, 民生银行与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签署协议, 收购联合银行的股权。根据协议, 民生银行将在半年内以现金25亿元人民币收购联合银行控股公司9.9%股份, 并有权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增持股份至20%, 增持后民生银行将成为联合银行控股公司第一大股东。

分析人士认为, 民生银行作为国内银行中首家以股权投资的方式进军美国金融市场的商业银行, 此次收购或将加快中资的海外扩张步伐, 而这一事件也折射出中资银行由“被人并购”到“并购他人”的海外扩张欲望和实力。

中资行“出海”意欲何在

分析人士认为, 中资银行将目光转向海外源于多种因素, 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外汇管制的逐步放松, 外汇储备增加要求更高投资回报, 综合化、多元化经营加速等均构成了中资银行进军海外的深层背景。

其实, 中国各大银行普遍资本充足率较高, 手中资金充裕, 同时流动性过剩使得银行的国内业务扩张受到抑制。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 将资金投向海外, 加快国际化步伐无疑成为中资银行当前重要的战略选择。

有关专家表示, 海外并购是银行业务扩张现实可行的策略。通过海外并购, 中资银行能快速增加新的盈利增长点。而且, 也具有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缓解流动性过剩等宏观经济效应。

据称, 几乎所有的国外大银行都是通过大规模的并购而迅速壮大的。所以, 中国的政策层面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到海外进行并购。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国内企业衍生出巨大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银行盈利的基础是客户资源, 这就要求中资银行必须加快境外机构布局, 努力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

早在去年, 银监会就明确发出“鼓励中资银行走出去”的政策指令, 对中资银行拓展海外业务给予政策支持。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指出, 要支持有条件的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开展国际竞争。在监管部门的鼓励下, “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已经成为许多中资银行的战略目标。

对于中资银行的海外发展, 央行、银监会等相关监管部门均持鼓励态度。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表明了对中资银行海外并购行为的政策支持。他说, 将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设立和发展境外机构, 包括探索采取并购方式参股境外金融机构, 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分析人士表示, 国内银行海外并购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现在, 国内银行的资产、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引资等方面也做得不错。更重要的是, 随着银行公司治理和改革的深入, 现在银行的不良资产减少了很多, 国内不少商业银行已经具备了走出国门的条件。

事实上, 国内银行走出国门开拓市场是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未来几年, 银行业的跨国并购是大趋势, 金融资本将加速在国际市场的融合。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背后, 反映了银行扩大规模和开展多元化混业经营的迫切需求, 在加速融入国际市场的同时, 从长期看, 业务是否具有互补性是开展并购的重要考量因素。

国内银行海外股权并购, 一方面可以拓展自己的业务, 使得产品和服务更加的综合化、国际化, 有了全球视野;另一方面, 能够和国外银行的业务互补, 通过国外银行的品牌来建立和推广自己的品牌, 还能够学习到国外银行的经营方式。

银行业全面放开以后, 中资银行已不得不应对外资银行的正面竞争。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携着国际化、多元化的优势, 直接叫板中资银行。而国内的商业银行在上市改制之后, 资金充实, 竞争力得到很大提升, 已经基本具备了与外资银行竞争的实力。在调控力度加大、信贷利差减少的趋势下, 中资银行也急于进行盈利结构调整, 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 “走出去”尝试在国际市场上淘金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分析人士认为, 开拓海外市场, 可以分散中资银行风险。现在中国各家银行的同质性很高, 竞争很激烈, 开拓海外市场可以帮助银行多样化其业务分布领域, 同时通过购并其他银行的海外机构, 可以学习它们在风险管理和开拓新业务等方面的经验, 也有利于中资银行提高国内业务的管理。

有关专家表示, 企业间的收购行为必须考虑到成本因素, 而通常在经济比较景气的情况下, 收购价往往会比较高, 这无疑将增加企业的成本。而后金融危机时代是中国的银行拓展海外市场的较好时机。通过收购等资产运作的方式更容易接收原来银行本身所拥有的客户、技术、业务流程, 从而减少磨合的过程而更快地适应当地的发展。

海外并购还是悠着点

谈起中资银行的海外并购, 不能光想到海外并购会给国内银行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潜在的风险更加需要防范。近年来, 国外银行海外并购的失败案例也有不少。

在寻求海外并购或海外扩张中, 对于中资银行来说, 最大的挑战和风险是什么?中资银行应从哪些方面去应对?

有关专家指出, 中资银行海外并购有两大风险需要特别注意:第一, 政治风险。在中资银行海外收购资产的时候, 要特别注意这方面的风险, 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讲, 银行都是很重要的经济资源, 这种收购会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等很多方面, 任何一个国家都会给予较多的关注和控制, 这种政治风险需要重视。

第二, 经济风险。中资银行不要因为并购而并购, 并购的真正目的是要提高银行的价值, 需要了解收购对象的资产结构, 还要看是否符合银行长期发展的战略, 做到能够实现1+1>2的经济效益。

作为银行并购追求的首要目标一一规模效益也有一个适度的问题。伴随着商业规模的扩大, 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降低, 并极有可能带来内部控制失败等后果。以花旗为例, 日前花旗分行电脑系统发生故障导致了27.5万笔交易发生严重错误, 并再次遭到了日本金融服务局的公开谴责。在市场人士看来, 引发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在于花旗毫无节制地并购所形成的“大企业病”。

根据一项关于并购失败的调查研究表明, 80%左右的国际并购失败案例直接或间接源于企业并购之后的整合, 而只有20%左右的失败案例出现在并购的前期交易阶段。可见, 企业并购交易的结束, 并不意味着并购的成功, 相反表明企业开始进入真正的并购关键期。

收购银行与目标银行的整合是至今许多银行并购过程中最难跨越的障碍。这里不仅牵涉到两个不同银行间网络和技术衔接的困难, 而且还需要弥合彼此间的文化差异。但当银行在这些方面透支过大, 势必肢解和分散自身开拓市场的物质与人力资本的支持力量, 并最终弱化银行的收益功能。特别是当并购整合陷入流产时, 银行所付出的代价可能会更加沉重。

因此, 有关专家建议, 中资银行应远在并购宣告完成前100天就开始酝酿品牌、人员、业务条线、客户资源、网络、IT系统等的整合计划, 并在尽职调查中做相应准备。

有关专家认为, 对中资银行来说, 最大的挑战是人力资源的挑战, 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具有国际化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是成败的关键, 这是制约今后中资银行海外拓展的重要环节。中资银行可通过加快培养国际化高素质人员的力度, 在国内外聘请职业经理人、建立科学的人才机制来应对这种挑战。

人力资源是整合中最为敏感和棘手的。建议中资银行在并购海外银行后, 派驻人员不宜过多, 只要抓住关键岗位、进入董事会即可, 对于日常工作不宜太多介入。一个真正国际化的公司, 将是一家善于使用当地资源的公司, 尤其是人力资源。

并购完成后, 业务的整合也是决定成败的重要方面。事实上, 单纯依靠“分行行长负责制”, 而非“业务条线负责制”, 并不利于从全局的角度展开业务整合。因此, 中资银行应该深入分析自身和并购对象的业务特点、机构设置, 寻找重叠部分与合作机会, 将产品、客户、市场与前后台各部门形成矩阵式的模型, 更好地配套整合。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 海外并购完成并不代表海外扩张的实现, 只有把人员、业务、企业文化等资源有效整合, 才能在不断发展中完成并购任务, 实现既定目标。在并购完成后, 要稳步推行母公司的文化和战略, 把资源整合到位后再进行新的市场策略。

中资银行海外并购风险暗涌。为此专家建议, 进行海外并购之时应该注重先后顺序和策略, 避免盲目的规模扩张。应该先对具备相对优势的新兴市场进行投资、布局, 以储备后续增长潜力;再在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设立学习窗口, 打开视野, 以弥补各种制度缺陷和不足;另外, 尽量让研发先行, 在最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中及早设立投研团队, 去全面熟悉游戏规则和开发金融产品, 猎取投资机会。

2008年9月24日香港东亚银行出现挤提, 引发人们各种猜测。

中资银行 篇2

1、申请书。内容包括拟设立支行的名称、拟设地、业务范围等。

2、总行或总行授权机构同意设立支行的有效书面文件。

3、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至少包括:拟设地经济金融情况;拟设支行的市场前景分析,包括市场定位、同业状况、设立后所能提供的服务等,未来财务预测,经过预测的拟设支行开业后3年的资产负债规模、盈利水平;业务拓展策略;风险控制能力等。

4、申请人内部控制能力,包括最近1年案件情况等。

5、申请人最近1年新设机构的经营管理情况。

6、筹建方案。包括拟设机构组织管理架构、内控体系、拟聘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及聘任其他从业人员的计划,经授权的筹建组人员名单和履历、联系地址和电话,选址方案。

7、申请人的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地址(邮编)。

中资银行海外空档 篇3

2007年10月25日,中国工商银行以约54.6亿美元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这次并购让工行稳稳地坐上了迄今为止中国国有企业并购的“头把交椅”,也让近两年来的中资银行海外并购达到了高潮。

自2006年8月24日,中国建设银行正式与美洲银行签署协议,以971亿港元收购其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美洲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国际金融的舞台上开始涌入更多的中国表演者:中国银行100%收购新加坡金融租赁公司,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印度尼西亚哈林银行90%的股权,国家开发行高调参股巴克莱银行,民生银行竞购美国银行联合控股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并购澳门诚信银行79.9%的股份。

就在十年前,中国的银行业几乎没有跨海梦,甚至还被外国金融寡头们打上了“技术上破产”、“一文不值”的标签。入世承诺的“胁迫”,国际金融资本的悄然渗入,“资”临城下的外国金融寡头们的“跑马圈地”,这些“门口的野蛮人”倒逼着中资银行硬着头皮改革:不良资产剥离、股改、上市。

时过境迁,当年被逼上梁山的中资银行现在或许能够跟“野蛮人”较一较力了。

银行并购的三大“拦路虎”

即便这样的试水性动作,中资银行的高层依旧绷紧了谨慎的那根弦。

在中资银行发力的同时,人们也开始频繁发问:并购外资银行时机对吗?并购的条件是否成熟?并购会遭遇哪些风险……一连串的问题直指并购的中资银行和银行监管当局:你们是不是头脑发热?

“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权宜之计,是我们海外建设的重大战略。”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话语坚定。在他看来,银行的国际化战略是一个既定战略,需要不断自我完善和实践,相反则不适合在“早上河东、晚上河西”这一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立足“谋生”。

“作为拥有8万多亿总资产的工商银行来说,只有400多亿美元的境外资产,比重还是太低。”工行行长杨凯生显然不满意周边的质疑。不仅如此,作为有力的支撑,董事长姜建清更是高调提出:工行国际业务经营份额要提高到10%的战略目标。10%的国际业务比例属于业内公认的“天花板”,但敢于放言的姜却有着一整套成熟的战略规划予以支撑。

其实,深入采访便会发现,并购没有媒体渲染得那样轰轰烈烈。从目前实行了海外并购的银行看,仅仅涉及到了建行、中行、工行等几家银行;并购的时间跨越两年之久;并购规模除工行并购南非标准银行具有一定代表性外,几乎都是“小打小闹”。从业务整合上协同效应发挥还不明显;而并购的对象几乎是清一色的“远亲”或“近邻”,唯一的“欧美”美国联合控股也流淌着华人的血液。

即便这样的试水性动作,中资银行高层依旧绷紧了谨慎的弦。中行副行长朱民在允许回答记者一个问题的前提下,笑着回绝了《英才》记者抛出去的并购话题,他选择了沉默。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会秘书陈彩虹则表示,出于身份敏感不便多透露内幕信息,不过,他提醒记者关注一下“大洋彼岸的事情”(次级债危机),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有意思的是,郭树清在随后参加的《财经》年会上将这一谜底揭开:“次贷危机还没有见底,我们不敢出钱去收购海外企业。”在他看来,次级债问题、并购风险包括利率和汇率的风险以及自身的管理能力带来的风险,成了银行并购的三大“拦路虎”。

银行家们没有想象中的脆弱和大意,并购外资银行时,他们表现出了耐心、冷静和理性。

刘明康传递的信号

面对众说纷纭的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口水战,身为银行业监管“一把手”的刘明康扔给大家的是一个公式、一句话和一个问候。

“当人们在乎你飞得高不高的时候,我关注你飞得累不累。”面对中资银行大规模的海外并购,刘明康态度是谨慎得多。

尽管作为银监会主席,他是中资银行“走出去”的坚定支持者。但他更多的是着眼全球来评估风险。“世界经济整体在未来还将保持增长的趋势,但外围的次按问题还未结束。而当经济处在上行周期的时候,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就会有明显弱化。”因此,刘明康提醒中资银行的海外并购必须要量力而为。

“Back To Basics”,“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回归基础”,“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刘明康在反复对中国银行家们说着这两句英文。

他在清晰地传递一个信号: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务求银行将精力集中到基本的业务上去。

而面对众说纷纭的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口水战,身为银行业监管“一把手”的刘明康扔给大家的是一个公式、一句话和一个问候。

公式:“在我看来,如果中资银行并购1+1=2那是没有必要干的事,1+1<2那是在干愚蠢的事,1+1>2那是要问你能不能达到的事。”

一句话:“现在看来,一部分商业银行具备了走出去的最基本条件,我讲的只是最基本条件。”为了厘清讲话内容,他解释说,并购成功需要达到至少两个层面,基本盘面的资本充足率和市场化选择的要求;深层次条件则是:并购后要创造出合成效应,辅之相关的战略管理、法律、财务、人才等通盘考虑。

一个问候:“银监会在看银行高飞的同时,更关注它会不会飞得很累。”除了告诫了银行界并购不要盲目,似乎更带有并不轻松的监管意味。

“黑石事件”引发过敏反应

“国际化是趋势,而出现的收购兼并是永恒的话题,但不能为了扩张而扩张。”

旁观者自始至终都是清醒的,因为他们最擅长“挑刺”。尽管面对媒体、中介机构和投资者的煽动和鼓舞,股市开始格外垂青中资银行,并导致其市值迅速膨胀。

“国际化是趋势,收购兼并是永恒的话题,但不能为了扩张而扩张。”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认为。她甚至指名道姓地说中投投资黑石“投资时机就是不对”,或许这也是中国银行界对“次贷危机”的风险反应过敏的根源。

不管从时机、管理、人才还是整合,旁观者敏锐的眼光和思维甚至渗透到了银行并购的每一个层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担忧并购后的整合难题,直接点击了银行的海外经验欠缺的“软肋”:包括管理水平、经营理念、人员素质等,基本还停留在本土企业的层次。

中资银行 篇4

中国在2001年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这意味着中国银行业已经步入了对外开放的阶段, 中国将认真履行入世前的承诺, 按照入世承诺的时间表, 根据自身经济发展和金融业改革的需求稳步推进和深化银行业对外开放。截至2011年底, 有45个国家和地区的181家银行在华设立209家代表处;14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37家外商独资银行、1家外商独资财务公司;26个国家和地区的77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94家分行。外资银行在我国27个省 (市、区) 50个城市设立机构网点。同时, 共有6家外资法人银行分行获准在其所在城市辖内外向型企业密集市县设立支行, 35家外资法人银行、45家外国银行分行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 25家外资法人银行、25家外国银行分行获准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 5家外资法人银行获准发行人民币金融债。截至2011年底在华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资产总额 (含外资法人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 2.15万亿元, 同比增长23.60%;各项存款余额1.32万亿元增长25.27%;各项贷款余额9, 785亿元, 增长7.10%;流动性比例69.53%;实现税后利润167.3亿元;不良贷款率0.41%;外资法人银行资本充足率18.83%, 核心资本充足率18.38%。总体上看, 在华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主要指标均高于监管要求, 基本面健康。

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形式

(一) 设立法人银行。

设立法人银行是指一家外国银行单独出资或者一家外国银行与其他外国金融机构共同出资在中国本地注册的银行, 具有法人地位。与国外包括港澳台地区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代表处不同, 法人银行必须自行承担债权债务业务, 独立经营承担经营行为。

(二) 入股中资银行。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除了设立法人银行之外, 还可以通过购买优良的中资银行部分股权方式进入中国金融市场, 也就是所说的战略投资。近十年来, 非常多的外国大型银行金融集团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中国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

二、外资银行的特点

(一) 不断加强产品技术的创新能力。外资银行在中国采取了市场细分手段, 不断进行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不断开发符合中国市场实际情况的产品和服务。目前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主要集中在外汇业务、人民币业务、中间业务等方面等。产品技术创新能力显著高于中资银行, 竞争力较强。衍生品业务方面, 伴随我国金融市场改革需要, 对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制度改革的有序进行, 外资银行所在国家都是利率、汇率自由化, 有着丰富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经验, 在金融衍生品交易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金融衍生品市场, 外资银行凭借自身积累的丰富经验, 正在逐渐占领相当份额的市场。理财业务方面, 各主要外资银行为争夺高净值优质客户, 纷纷把个人理财业务作为重点业务进行发展。例如花旗、汇丰、渣打等获准经营个人外汇业务的外资银行相继成立了财富管理中心。相对于中资银行, 外资银行在投资理念、财富管理工具、理财操作经验以及专业人才方面更为成熟和先进。

(二)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近年来, 外资银行一直以来的重点发展对象是中小企业的人民币业务。在中国, 外资银行大力发展小企业金融服务, 主要是出于考虑两个方面:规避政策限制和自身实力。首先, 鉴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环境, 面对占据网点和资源优势的中资银行, 在竞争大企业客户方面外资银行没有任何优势, 只有发挥自身特点, 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其次,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量小, 贷款量需求频繁, 外资银行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领域有比较成熟的技术, 完善的科学风险系统管理, 在保证安全性和良好的成本控制的前提下能够获收益, 为其提供了可行性谨慎经营方式。

三、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一)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对中资银行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提升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效率。

中国银行业原有竞争格局集中度很高, 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中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 引入新的竞争机制之后, 加快中国银行业开放的步伐, 中资银行面对这些外资银行, 必须对以往业务不断开拓新的理财品种、加强服务质量, 逐步增强银行的经营效率。

2、有利于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示范效应。

外资银行的进入为我国商业银行学习国外银行的金融管理方式、风险管理经验提供了方便条件, 国内银行在技术上、管理经验上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尤其是跨国银行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

3、有利于为我国银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现代跨国银行的全球发展战略中, 本土化经营是重要策略, 外资银行进入时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 有助于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从业人员之间相互交流、学习, 提升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而且, 外资银行注重培训本地员工, 旨在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从业人员, 这也为我国银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优秀的金融人才。

4、有利于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外资银行进入, 使我国金融市场上交易品种、数量和手段不断丰富, 带动贴现和同业拆借市场的不断完善, 增强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加快了我国银行业在不断开放过程中与国际惯例进一步接轨的步伐。同时, 外资银行的进入也吸引了世界大型金融机构的聚集, 为若干年后又一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国的形成积蓄能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管理信息部课题组.国内金融市场完全开放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J].金融论坛.2006年03期[1]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管理信息部课题组.国内金融市场完全开放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J].金融论坛.2006年03期

[2]黄宪、熊福平.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经营动机和经营策略分析[A].金融研究.2005年第2期[2]黄宪、熊福平.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经营动机和经营策略分析[A].金融研究.2005年第2期

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分析 篇5

一、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动因

1,经济发展和企业“走出去”的必然要求。从90年代开始,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反映在资金层面上,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3万亿美元,储蓄总额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已由外汇资金短缺变成外汇资金盈余,同时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在此条件下,我国完全有能力,也更应鼓励企业“走出去”,让中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技术和资源。截至2006年底,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累计净额达906.3亿美元,有5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共在全球172个国家(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近万家。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在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传统金融结构下,“走出去”的企业难以获得高效的金融资源。国内银行提供的服务刚刚起步,创新业务品种不多,一般商业银行提供的多是传统的担保业务,较为有效的只限于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的专项贷款或其主导的银团贷款。而我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同样以传统业务为主,其全球分布也很不均匀,难以在国外对“走出去”企业进行有效支持。

2.国有银行竞争力提高后的内在需要。在我国的银行体系中,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主要的位置。长期困扰着四家银行的不良贷款行为,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投入的资本而得到了较为彻底的解决,终于摘掉了头上“不良贷款率过高”的标签。这就等于把长期压在银行身上的一块大石头给搬走了。改制的深入和各战略投资者的引入,改善了它们的国际信誉。随着建行、中行和工行陆续在香港和内地A股上市,大量资金血液流人了它们的心脏。加上多年的打拼和先进经验的引进,作为商业银行核心竟争力的风险管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虽然银行不能短时间内就拥有很高的内功,但它们至少显示了拥有一身好功夫的潜质。

3.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管理美元资产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外贸盈资的大量流入,人民币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从汇改以来,人民币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人民币升值,带来了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的升值,因此银行资产以美元标价也是不断在增加的。这也使我国银行变得更强壮。工行、中行和建行三家银行在香港上市,共融资几百亿美元,再加上战略投资者的美元人股,数量庞大的美元给各家银行带来了不小的运用压力,加上美元贬值,银行产生了不小的汇兑损失。让这些美元走出国门,通过海外并购把美元进行投资,无疑是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

4.欧美金融机构受次贷危机影响。本次由美国住房次级贷款引发的金融危机,使美国甚至欧洲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花旗银行在三个星期内两次冲减资产132亿美元,整个投资银行均遭受估值下调、盈利骤减的逆流。零售银行的处境也基本相似,保险公司手头也压着大量结构产品。目前,金融机构的股票价格大都十分低廉,其中不乏许多优质公司,其股价低于内在价值。股价的高低并不是决策是否投资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我们并不是从股价的高买低卖中赚取差价,而是希望投资于一家价格方面业绩比较突出的金融机构。但是,低的股价为中资银行的进入降低了门槛,节约了资金。并且,此时由于很难有其他机构出来竞价,人住欧美公司的政治阻力也比较小。

二、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进入方式:

近几年,我国银行业的并购事件反映出,在进入方式上,由传统的新设境外分支机构为主,转为新设分支机构和兼并收购、参股并举。

首先是继续争取新设境外分支机构。新设境外分支机构时间较为漫长,难度也较大,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自1991年美国《外资银行强化监管法案》实施以来,美国以反洗钱为由强化了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外资银行在美设立分行受到各种限制。招行在2001年在纽约建立代表处,在2007年3月向美联储提出设立纽约分行的申请,这是自1991年美国《外资银行强化监管法案》实施以来中资银行首次获准在美开设分行。招行在申请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这些问题主要在于中美两国银行业在法律环境、会计准则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申请过程中必须让对方更了解中国监管与美国监管的一致性。同时,设立分支机构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能够盈利。

其次是加快实施境外兼并收购。仅仅依靠传统的新设分支机构的方式难以适应国际化进程。经验表明,战略性收购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对提高市场份额、提高资本和资产回报率有积极作用。2006年资本排名前十的银行几乎都是通过并购不断壮大的。长期以来中资银行海外发展主要靠新设分支机构的方式,这与国际先进银行还有一定差距。在这次并购浪潮中,我国银行对国外一些小银行采取了并购的途径进入当地市场,如工行并购印尼Halim银行,从而顺利进入印尼市场。

最后是积极参股当地银行。当无法进行兼并收购时,参股就成为银行一种较好的投资方式。通过参股可以获得股票的溢价收入,可通过参股进行银行间业务合作,促进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投资、结算等相关业务。通过参股,中资银行有望快速获得服务海外客户的网络和技术平台。如工行以54,6亿美元购入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受益于中非贸易,工行的公司银行业务将从这笔交易中获得可观增长。南非标准银行将为工行带来的收益还包括,标准银行在非洲之外的网点,以及针对资源行业提供的银行金融产品。但是参股存在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中资银行难以在短期内获得被参股银行的经营主导权。

三、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战略与策略选择

结合国际银行并购趋势,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并购战略。

1.积极稳妥地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第一,国际化发展是我国银行业共同的战略目标,但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要跨国经营,各银行要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实施不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第二,中资银行在实质性拓展海外市场时,选择采取何种组织形式进入海外市场要进行多方位的考量,既可能采用设立分支机构、收购兼并或者投资参股等方式中的一种形式,也可能同时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此外,也要充分考虑海外目标市场的准入管制和业务限制。第三,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并购初期应该以中小银行为主,逐步增强实力。第四,银行并购最大的挑战在于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只有把人员、业务、企业文化等资源有效整合,才能在不断发展中壮大实力。

2.从长期战略布局的角度可重点考虑综合化经营的并购战略。综合化经营是当今国际银行业的主流趋势,多元化发展也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当今发达国家的银行业普遍实行混业经营,通过收购兼并、战略性合作或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来开展综合经营。从国外银行业的并购趋势来看,并购形式已由过去比较单一的横向并购开始向混合并购转化。目前,交通银行、工商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平安保险联手汇丰银行收购福建亚洲银行,工商银行通过债转股直接持有长航集团的股份等更体现了监管当局鼓励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思路。那么,中资银行的海外混合并购将可能成为国际化综合经营的首选路径。

3.实行差异化的并购战略。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条件实施必要的差异化并购战略,应主要着眼于业务的互补、服务功能的多元化以及资源的有效整合。首先,从业务的互补上和服务功能的多元化来看,未来的海外并购战略重点可能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并购发展个人零售业务。零售业务以其风险分散、资本占用少、利润空间大等优点已逐步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基础和大部分国际领先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二是通过并购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可以改善商业银行的整體收益率,增强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其次,从资源的有效整合来看,应注重选择符合自身发展战略和目标的收购对象,包括其市场定位、品牌价值、企业文化以及特有的网络、客户、产品优势、服务经验等。

4.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作为并购的重点区域。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和投资应多关注新兴市场,比如非洲和部分亚洲市场,因为中国企业更容易驾驭和整合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而且新兴市场具有高成长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中资银行可以通过设立机构和兼并收购的方式有选择性地进入和中国有互补关系,在文化上认同感较强的高成长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而不是过多关注于欧美发达国家。

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现状和绩效研究 篇6

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 不仅使国际银行业面临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也使银行业面临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范围内的银行并购风潮此起彼伏, 这场并购浪潮开始从一国国内延伸到国际市场。进入21世纪, 亚洲成为了银行业巨头的一大追逐目标。为在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之后抢夺中国金融领域的制高点, 欧美银行业在中国金融市场上演了激烈的银行资本大战。国外经验表明, 通过外资并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是一种抗对激烈竞争的良方。

事实上, 外资参股国内商业银行早已暗流涌动, 在我国刚刚加入WTO的2001年底, IFC就以2700万美元收购南京市商业银行15%的股份;同期, 汇丰银行拟参股上海银行、花旗银行拟参股交通银行等事项均体现出众外资银行明显的合作意向。

二、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现状

加入WTO之前, 外资参股我国银行机构的案例非常少。近年来, 为鼓励境外战略投资者投资入股中资商业银行, 提高中资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2003年12月8日出台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规定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比例由原来的15%提高到20%, 这对外资银行极具吸引力。为加快在中国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市场中的布局, 外资银行加快了抢滩中国市场的步伐, 不仅设立机构数和在华资产数快速增长, 更有大量外资行通过参股国内银行进入中国市场。截至2006年年底, 外资参股的中资银行已经超过20家, 参股规模也超过180亿美元。

三、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的投资绩效研究

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企业投资资金需求旺盛, 银行业的发展前景也相当乐观。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住房按揭、信用卡, 以及理财产品市场规模扩张迅速, 零售业务作为银行业未来重要利润来源的潜力正在显现。另一方面,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市场的竞争并不充分, 银行业竞争处于粗放状态, 可以挖掘的利润空间巨大。因此, 外资金融机构迅速开始抢占中国市场, 以便最大限度地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本文选取中国入世以来已上市的中资银行为例, 截至2008年6月30日, 对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的投资收益作出绩效评估, 如下表。

每股净资产是股票的账面价值, 它是用成本计量的, 每股市价是这些资产的现在价值, 它是证券市场上交易的结果。不管从成本还是市场交易来看, 外资参股中资银行都是获得了较高的投资收益。

注:每股净资产是2008年公司半年报中所披露的每股净资产, 股价是2008年6月30日的收盘价. (1) 和 (2) 分别指以每股净资产和股价为基础计算出的年平均收益增长率。 (资料来源:银行年报, 《财经》等资料整理)

以每股净资产为基础的投资收益年增长率中, 恒生银行、新加坡政府和国际金融公司参股兴业银行取得了最高的投资收益年增长率32.18%, 第二是荷兰国际集团和国际金融公司参股北京银行为30.52%。以每股市价为基础的投资收益年增长率中, 高盛集团、美国运通公司和安联保险公司参股中国工商银行的投资收益年增长率高达95.63%。

可见, 外资参股中资银行都获得了很好的绩效, 虽然外资银行积极寻求国内的战略投资伙伴, 其真正的目的是扩大市场占有率, 削弱中资银行市场份额, 为最终实现低成本扩张战略铺平道路, 但是从短期来看, 获得较高的收益也是促使外资胃口越来越大的一个因素。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商业银行在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使得全球银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亚洲也成为银行业巨头的一大追逐目标。加入WTO后, 外资参股中国商业银行的浪潮日益高涨, 资金规模和持股比例越来越大。不管从每股净资产还是每股股价来看, 外资参股中资银行大多数都获得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商业银行引入外资战略者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外资,参股,商业银行,绩效

参考文献

[1]陈兴述左晓婷:我国银行业外资并购的经济学分析[J].预测, 2008, (2)

[2]欧阳敏:我国商业银行引入外资参股的治理效应实证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 2007, (11)

[3]董保芸倪宁:外资银行参股我国银行业的现状及其正负效应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 2006, (03)

[4]赵鹏飞:外资并购中资银行的现状、问题和对策[N].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6 (, 4)

[5]尹继红:外资参股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J].中国金融, 2006, (13)

规范中资私人银行发展的监管建议 篇7

1 清晰私人银行定义、明确定位

从国际经验来看, 各国监管机构都有针对私人银行的明确定义。在私人银行的发源地瑞士, “私人银行”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特指瑞士传统的合伙人银行, 银行需要对客户资金承担无限责任。在美国, “私人银行就是向拥有高净资产的私人客户个别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包括接受存款、贷款、个人信托、遗嘱处理、资金转移、开立转付账户、在外国银行开立账户以及其他不向一般公众客户普遍提供的金融服务”。从目前来看, 世界各国对私人银行的定义是有差别的, 但都反映出私人银行的共同特点就是较高的入门标准和全面综合性服务。在我国, 银监会2009年7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首度正式提及“私人银行”, 并为私人银行产品投资二级市场和股权投资保留了一定空间。2011年8月,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 首次将个人高端客户划分为私人银行客户和高资产净值客户, 私人银行客户的标准是金融净资产达到6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商业银行客户。到目前为止, 私人银行的具体定义仍处于缺位状态, 监管部门急需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明确私人银行的定义和业务范围, 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指导。

清晰的定义可以澄清外部认知的误解, 而明确的定位则是一项新兴金融业务得以规范发展的前提。私人银行作为我国高端财富管理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 一定要求有其独立的定位, 而不能将其仅仅视为一般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简单升级。首先, 从提供的产品来看, 私人银行并非提供无差异产品, 而是根据客户需要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产品;其次, 从服务对象来看, 私人银行并非面对大众, 而是只针对特定的具备入门标准的高端客户;最后, 私人银行并非局限于理财业务, 而是以财富管理为主题, 同时提供教育、医疗、税收、法律等服务。综上, 在定位私人银行的业务性质时, 要优先体现其财富管理的“高门槛、高标准”特点, 还要重点区分其与券商、第三方理财机构等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不同。

2 尽快出台私人银行专门管理办法

从国际上看, 发达国家在私人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对私人银行业务的针对性立法。瑞士通过《1934年银行法》, 首次在法律上将私人银行业务与其他银行业务进行了区分。1998年底, 美联储基于《私人银行业务健全风险管理指引》, 对《银行控股公司监管手册》进行了修改补充, 专门增设了《私人银行职能和业务的监督》一节, 对私人银行的业务范围、职能及监管客体、监管程序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一个国家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对规范私人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首先明确了私人银行的定义, 有助于业务定位和客户认知;二是在法律法规的“保护”下, 行业整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高;三是通过私人银行这一新兴业务的推广使银行的运作更具活力, 为银行体制改革提供契机。

2009年我国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 银行不得将理财产品的资金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以及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 同时又规定“对于具有相关投资经验, 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资产净值客户,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私人银行服务满足其投资需求”, 从而对私人银行发行股权投资类理财产品给予了特殊豁免。除此之外, 监管部门在新出台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并规定“商业银行向私人银行客户销售专门为其设计开发理财产品的, 双方应当签订专门的理财服务协议, 销售活动可按服务协议约定方式执行, 但要确保销售过程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 我国对私人银行的规定都是在商业银行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将其作为特例来对待处理, 即在对一般理财产品提出要求和规范的同时, 给私人银行的业务开展设计一定的空间。然而, 私人银行不是原有银行一般理财业务的拓展, 而是具有更加全面性、更高综合性和更大风险性的独立的业务部门。因此, 仅仅依靠现行的商业银行法律法规体系下对个人理财产品的规定不仅不适应私人银行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 也不利于控制行业风险。

3 全国范围开放私人银行牌照, 积极建立私人银行专营中心

金融牌照的全称是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 是国务院授权机构 (1) 批准各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正式文件。持有牌照的私人银行运营和管理模式相对独立, 同时具备总行的管理职能和分行的部分经营职能, 可以直接对外开展合作并直接接受监管。私人银行持有牌照对其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经营范围和客户群的扩大有利于在原有商业银行的体系下更好地开发私人银行产品和创新私人银行服务;其次是持牌的私人银行采用相对独立的经营模式, 并直接接受监管, 有利于整体业务向规范化发展。截止到目前, 只有3家中资银行取得了经营私人银行的牌照, 分别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 (在上海开设的私人银行管理总部) 。这3家取得牌照的私人银行被允许从事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私人增值、顾问咨询和跨境经营服务, 而尚未取得牌照却仍在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经营范围受限、“名不副实”。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对牌照的发放管理十分严苛, 但对于私人银行牌照的申请资质、条件和流程等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 这不仅容易造成银行间在私人银行业务上的不公平竞争, 更不利于私人银行整体行业的长远规范发展。

2011年9月, 我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起草了《中资银行专营机构监管指引》征求意见稿, 首次提出将私人银行连同小企业金融、贵金属、票据、资金运营和信用卡纳入商业银行分行级专营机构类型。该指引不仅填补了关于专营机构的空白, 而且意义深远。首先, 发展私人银行的关键是客户基础, 专营机构管理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分支机构, 不仅能保持原有存量客户, 更有利于培养和吸引潜在客户;其次, 设立专营机构实现相对独立的经营和管理, 不仅能规范业务发展, 更有利于建立健全的行业风险管理体系;最后, 由于信息和互联网的发展, 私人银行得到越来越多的认知和认可, 这也基本扫清了私人银行发展的障碍。为了促进私人银行的长远发展, 我国监管当局应该统一和明确私人银行牌照的申请标准和具体事项, 逐步推进私人银行牌照的发放, 同时积极建立私人银行专营机构。

4 适当放宽经营限制, 平衡业务创新与风险监控

金融创新过度会导致金融风险, 而政府的过分管制会抑制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我国监管当局首先要出台针对私人银行的法律法规, 做好风险的防范工作;其次要在监管下扩展私人银行的经营范围, 鼓励创新, 寻求风险和创新的平衡。

4.1 发放信托牌照, 扩大私人银行经营范围

信托制度起源于英国, 主要应用在财富管理和财产转移中保障受益人的权益, 是自由处理符合公共政策的受法律保护的财产的核心工具。在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前提下中资私人银行更多的是充当一个集成商的角色, 主要通过代理委托经营业务, 而没有资格开展资产管理和资产配置业务。显而易见, 这种受限的模式一方面妨碍私人银行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仅靠无差异产品无法满足客户对综合性和个性化的追求;同时, 私人银行更多地依靠第三方机构委托代理业务容易产生合作风险和冲突, 权利与责任的脱钩会损害银行的利益。因此, 我国监管部门要考虑逐步放宽私人银行的经营范围, 适时地向符合标准、有资质的银行颁发私人银行信托牌照, 从而确立私人银行的法律地位。中资私人银行起步晚、基础薄, 我国监管部门应在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 积极扩大私人银行经营范围, 鼓励产品的创新, 即规范与鼓励并举。

4.2 加强私人银行的监控

作为实行混业经营的国家, 美国有一套严格、细致的法律法规体系, 监管当局主要根据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制定的手册和指引管理银行业务。瑞士在私人银行的监管方面做得更加严谨:先期实施预防性监管, 加强资本和业务范围管理;过程中做好风险监管, 调高私人银行风险较大业务的风险权数;后期督促私人银行承担无限责任, 避免客户因银行倒闭带来的风险。我国监管部门做好风险监控工作是私人银行能够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对私人银行进行专门立法, 确立其法律地位;其次要在规范私人银行的前提下鼓励产品和服务创新, 这就需要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协调合作;最后, 建立私人银行的专门平台, 做到前中后台无缝对接, 做好风险的监控。

5 实行差异化监督管理私人银行

私人银行的业务特殊性决定了其在经营模式、业务范围和服务理念上都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有明显的差异, 如果将其放在商业银行体系中实行划一管理必然会导致无效和混乱。监管当局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经济环境、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等不同因素, 实施差异化监督, 从而提高管理效果。

5.1 将私人银行业务纳入事业部制的行政许可范围

事业部制是按照企业经营的事业划分设立若干事业部, 各事业部在企业总部的领导下实行独立经营和核算, 拥有完全的经营自主权。目前国际领先银行普遍采用事业部制模式开展私人银行业务, 部分银行在事业部制成熟后将私人银行注册为子银行。我国的大部分银行都采取“大零售”模式开展私人银行业务, 只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信银行采取了准事业部制模式。从短期发展来看, “大零售”模式更易开展、更易获得客户, 但是从长远发展和国际经验来看, 私人银行业务的特性决定了事业部制是最优选择。随着我国中资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和管理模式的升级, 相应的监管也要及时匹配和完善, 只有将私人银行业务适时纳入事业部制的行政许可范围, 才能更好地规范业务和控制风险。

5.2 将保护客户隐私作为私人银行提供服务的重点

私人银行提供的服务与一般的大众零售服务相比要求更高的私密性。发达国家特别注重保护私人银行的客户隐私, 一般都将保密制度写进法律条款来执行。如《瑞士银行保密法》规定私人银行业务无需公布资产负债表, 并在具体操作中实行秘密号码制度。美国的《金融隐私权法》禁止联邦机构在没有客户授权、行政传唤、司法传唤或搜查令的情况下查阅金融机构客户的财务记录。我国的《商业银行法》中也有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为存款人保密的条款, 但具体保密方法的缺乏不仅使客户缺乏信任感, 也使银行在保护客户信息的实践中力不从心。我国监管部门亟需将个人隐私置于法律保护下, 这不仅能增强客户对私人银行的信心, 同时也能加强银行对客户隐私保护的操作性。

6 做好私人银行的全局性长远性规划

就私人银行的组织模式来看, 国外领先的私人银行主要采取3种模式:独立法人型私人银行、独立运作的投资银行型私人银行和隶属于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事业部或子公司。如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和汇丰银行等国际领先银行均将私人银行设立为独立法人型子公司, 其品牌已从银行内部事业部制下的“Private Banking”变更为“Private Bank”。我国中资私人银行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因为在业务专业性、经营独立性、产品独特性和服务高端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劣势, 仍处于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组织模式的过程中。我国大多数中资银行都还采用“大零售”模式开展私人银行业务, 并且私人银行也都采用隶属于商业银行的非独立形式。从理论和实践来看, 事业部制模式是最适合私人银行的管理模式, 我国的工行、农行和中信银行目前都已采用准事业部制模式, 越来越多的银行也会在时机成熟时选择此模式。银行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必然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效顺畅的组织管理体制, 而专业化子公司正是私人银行发展的最终呈现模式。鉴于此, 我国监管当局应该做好分析和规划, 将私人银行子公司作为未来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实现我国私人银行的跨越式发展。

摘要:2007年, 我国中资银行首次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 为高端客户提供全方位定制服务。“十二五”规划期间, 我国的经济和金融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高峰期, 同时也给私人银行带来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和动力。经过6年多的发展, 中资私人银行业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仍处于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探索的阶段, 一方面需要成熟的理论来支持, 另一方面需要政府、中资私人银行、监管机构等相关部门的共同推动。本文主要阐述对私人银行监管的重要性, 就如何加强监管和控制风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资私人银行,牌照,监管,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R].2012.

[2]贺书婕.私人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 2011 (15) .

[3]付臻.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主要法律风险及其防范[D].厦门:厦门大学, 2009.

[4]甘功仁, 王雪曼.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的法律问题[J].中国金融, 2008 (2) .

对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思考 篇8

一、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理由

笔者认为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发展、金融开放的需要, 对于已具备一定条件、有抗御风险能力以及有资金实力的银行, 在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同时, 应抓住国际经济发展中对我们有利的时机, 逐步地提高国际化程度, 主要理由如下:

1、有助于平衡我国国际收支

我国国际收支巨额双顺差的局面已持续多年, 为了抑制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 需要建立对冲机制。我国既需要利用外资, 也需要对外投资, 从而来实现资本和金融账户以及国际收支总体上的基本平衡。我国一些具有良好基础的工商企业已纷纷走出去, 中资商业银行在具备条件时也应跟随自己的客户到国外去发展, 这样就能以对外投资的方式将一部分外汇分流, 使其流向境外, 以减轻由于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给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造成的过重压力。此外, 如果我国商业银行经过长期努力, 能在海外建立起适当规模的商业银行网络, 利用全球国际金融市场来进行投融资活动, 这样不仅对银行本身而言, 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来分散风险, 降低投融资成本, 提高收益;而且可以配合我国政府外汇管理部门来有效管理外汇储备, 调节外汇储备总量, 使外汇储备获得较好的收益。

2、建立全球商业银行网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是国际贸易大国, 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量已超2万亿美元, 位于世界前列。我国也是利用国际直接投资较多的国家之一, 据联合国《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 2006年流入我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为695亿美元, 在发展中国家位于第一位。又据我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 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已达170亿美元, 随着中资企业国际化的推进, 未来每年对外投资的总量还会进一步增长。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相关的经济活动往往需要商业银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很显然将来中资商业银行日常需要处理的这些相关业务的交易量会越来越大, 因此到与我国经济往来较多的国家或地区去逐步建立中资商业银行网络, 为已走出去或有国际经济往来的中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是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此外, 与我国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相匹配, 未来也要有世界级的中资商业银行, 以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 任何一个国家的银行要成为世界级的商业银行, 那就不仅要在国内竞争中胜出, 也要参与国际竞争, 在对外成功扩张中不断壮大自己。我国要培养出世界级的商业银行是一个宏伟的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也许要相当长的时间, 但是我们应从现在做起。

3、经济大环境的变化有利于中资银行国际化

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开始至2008年7月, 人民币相对美元已大幅升值20%左右, 如今中资企业对外投资以人民币计价的成本较之过去已降低很多, 这对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十分有利。近年来国际大环境也逐渐向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出海的方向发展, 某些经济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由于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影响, 经营收益下降, 流动性不足问题凸显, 急需利用外资来度过难关。而这些国家政府的管理部门为了要解决国内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放松了对外资进入的限制, 这就提供了中资银行可以趁机而入的机会, 进入过去很难进入的外国金融市场。

笔者认为当前这场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使我国一些出口企业遭受较大的损失, 但是同时我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从这场危机中受益。我国会由于出口受抑制而更注意想方设法地刺激内需, 人民币相对美元的升值速度会放缓, 国际热钱在我国市场的投机活动会退烧, 外汇储备过快的增速也会降下来, 这些都将十分有利于我国经济继续较快、稳定地发展。此外, 由于在这场危机中我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国际地位也进一步提升, 众多国际投资者继续看好我国的经济发展前景, 愿意和中资银行合作的外国金融机构越来越多,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道路会越来越宽广, 未来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将会越来越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

二、合理的国际化经营能提升银行的业绩

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分散风险、追求盈利, 合理的国际化经营能提升银行的业绩, 这已被某些跨国商业银行的实践所证明。历史上英、法是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最早的国家, 早在19世纪中期这两个老牌金融强国的商业银行就在全球很多国家设有分行。如今, 经过一百多年的国际化经营, 这两个国家的商业银行中, 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英国汇丰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已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以笔者研究比较多的法国巴黎银行为例, 近十几年以来该行通过在全球扩张, 2007年已在全球85个国家建有分行、子行等金融机构, 法国境外的员工数占该行全部员工数的61%, 近几年该行零售业务净收入的高增长特别应归于其在海外扩张的成功。

根据法国巴黎银行历年年报中公布的数据, 近几年该行在国外市场的零售业务净收入增长迅速。2006年比2005年的增长率达到23.6%, 其中新兴市场的增长率更是达到35.4%;然而, 在国内市场2006年比2005年只增长7.3%。由于国外零售业务净收入的高速增长, 使该行全球合并后的增长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2006年同比增长28%。不过, 我们必须认识到英、法大行在国外某些市场实现的巨额利润并非轻而易举, 而是建筑在其技术和管理上的比较优势、较强的创新和风险防范能力以及丰富的跨国经营管理经验之上, 其国际化的成功是通过一百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获得的。

三、中资银行国际化须渐进地推进

1、盈利是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条件

盈利是商业银行能够生存的前提, 也是加深国际化程度的必要条件。如果一家银行出海的结果是发生巨额亏损的话, 即使在国内的经营获得很大成功, 收益颇丰, 也很有可能会使该银行在其全球合并后的会计报表上显示亏损。如果涉及的是上市银行的话, 一旦经营业绩出现大幅下滑的状况, 市场马上会作出强烈反应, 股价会因此而暴跌, 该行的品牌形象将会遭到严重破坏, 对客户的吸引力有可能会因此而急骤下降, 这样的话要想推进国际化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全球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历史上不乏成功者, 如上述的法国巴黎银行, 在国外市场的盈利是该行不断加强国际化的动力, 通过近几年在欧洲以及新兴市场的成功扩张, 目前该行已成为欧洲最大的商业银行。但是也有受挫或失败者, 如前法国里昂信贷银行,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的几年中, 由于对外扩张和投资决策上的重大失误而发生巨亏, 再加上在国内的经营管理方面也存在严重问题, 导致其负债累累, 一度几乎濒临倒闭的境地, 最后于2003年被法国农业银行并购。

2、风险不容忽视

令人震惊的美国四大投行之一雷曼兄弟的破产使全球不少大商业银行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这些受连累的大行或者由于向雷曼提供贷款, 或者购买了雷曼发行的债券, 如今由于该行倒下而不得不面临巨额减值的损失。一些欧美著名的跨国商业银行由于在当前的这场风暴中受传染, 一夜之间竟然也变得十分脆弱。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我国已经或正准备走出去的银行敲响警钟, 国际金融市场复杂多变, 绝对不容忽视风险。中资商业银行在国际化进程中将有可能面临多种难以应对的风险, 譬如说系统性风险、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政治风险, 等, 这就要求中资银行经营者们必需具有较强的抗御这些风险的能力。然而, 除中国银行以外我国其他商业银行在海外经营的时间相对而言都还较短, 国际经营管理经验明显不足, 如果自身还未做好充分准备, 在缺乏抗风险技术和能力的情况下, 却又忽视风险、盲目地对外扩张必将导致严重后果。

3、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须渐进地推进

中资银行 篇9

商业银行不同于一般的企业, 它是以企业为服务对象, 互为相对, 使其资金运行的规模、质量和风险状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济运行状况和经营行为。

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的中小企业有了长足发展, 然而, 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 仅为银行贷款总量的30%左右。现在有很多中资银行已经注意到曾经不被看好的中小企业了, 认识到相对大型企业客户来说, 中小企业还是一个尚待开掘的金矿。总部位于上海的交通银行在全系统力推中小企业贷款, 其上海分行形成了专职中小企业客户经理为主, 遍布全市100多家营业网点为辅的小企业服务网络, “交银展业通”已形成4个产品系列。交行的专家透露, 在年内实施内部评级法后, 将强化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定价技术。浦发、民生等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已经成立中小企业客户事业部, 专门管理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民生银行利用与淡马锡的战略合作关系, 直接引进其全套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的系统, 以及有关经验。工行、农行等国有银行也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发展中小企业贷款。

二、当前中资银行信贷运行风险的成因

(一) 经营性成因

中资银行信贷的经营性风险成因, 主要源于以下方面:1) 内控机制不健全, 内控制度不严密, 如经营决策机制缺乏制约, 业务操作不规范、内审稽核制度不健全和管理疏漏缺失等。2) 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低下, 如信贷与投资决策失误, 信贷管理松弛, 合同条款疏漏, 担保审查不严而导致无效抵押等。3) 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薄弱。风险防范意识不足, 违规经营, 或因人员道德低下, 内外勾结、谋取私利、金融犯罪等。经营性风险是银行自身经营行为造成的, 其风险的影响通常是个别的、局部的, 但有些风险造成的成果是十分严重的。

(二) 政策性成因

中资银行信贷风险的政策性成因, 是指由于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变动对银行安全稳定运行所产生的风险影响。它对中资银行信贷运行产生的影响通常也是全局性的, 通常需要银行通过自我调整, 来减轻政策变动所带来的影响。

1) 利率政策的影响。由于银行存贷差额小, 信贷资金相当部分依赖于资本金, 利率的走势对银行形成更为强烈的冲击, 利率杠杆对银行资金盈利性的抑制以及股市楼市过热、流动性过剩问题等存款资金分流的调控作用, 使银行的资金盈利性和流动性下降, 存款来源的组织和资金头寸的调度更加困难, 增加了资金运行的风险因素。2) 外汇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连续的贸易顺差, 人民币升值压力持续, 市场汇率波动使银行大范围的贷款企业受到影响, 企业资金需求转向人民币贷款, 从而使银行的外汇业务进一步萎缩, 对外汇资金营运带来较大影响。3) 产业政策的影响。由于国家宏观调控, 抑制部分行业的投资过热, 但同时具有双刃剑作用, 对正常的企业生产扩能也产生消极影响。

(三) 市场性成因

中资银行信贷风险的市场性成因是指市场环境对银行运行带来的风险影响。

三、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的对策和措施

信贷风险的产生有一个逐步萌生、触发、蔓延而酿成危机的过程。风险防范的目的就是对可能萌生风险的各种因素实施监控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 将其控制在可控的范围, 化解在萌生的阶段。针对影响中资银行信贷安全运行的各种风险因素, 需要防患于未然, 应采取以下风险防范措施:

(一) 加强对企业经济运行的风险监控, 促进企业经济的良性运行

在影响银行信贷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中, 体制性成因是银行防范的重点。对此, 前几年亚洲金融风暴中日韩金融危机的成因值得我们反思。韩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其深层的原因是由于大的财阀集团担保下属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 追求高负债、高风险经营, 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大量产生, 金融资产泡沫化而积蓄了大量的金融风险。日本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也是由于在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留下的大量泡沫资产而引发银行信用支付危机, 导致银行倒闭而陷入危机的漩涡。因此, 要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的体制性成因, 需要采取的防范措施, 首先也是最根本的, 是继续运用宏观调控政策,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推进企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以便为银行的安全运行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其次, 要加强对企业经济运行的风险监控。第三, 要从健全银行的领导体制、经营决策机制和经营监督机制等方面, 淡化银行的行政约束。强化银行金融独立性, 以发挥银行对企业金融服务和金融监督的双重职能, 抑制和防范体制性风险。

(二) 强化银行内控机制, 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

要防范和控制中资银行信贷的经营性风险, 一是完善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 保证银行按照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 独立行使经营管理权;二是进一步强化内控机制, 提高经营决策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风险教育、法制教育、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四是建立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核心的资产经营制度, 强化资产的安全性, 流动性和盈利性管理, 防止资金结构失衡的风险;五是建立风险责任追究制度, 以进一步强化资产的风险管理, 努力化解信贷风险。

(三) 提高社会信用意识, 整顿市场信用秩序, 维护银行金融债权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信用是维持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和市场运行秩序的保证, 是中资银行信贷安全运行所必需的市场环境。建立良好的信用秩序, 保证金融安全运行, 除加强金融法规教育, 提高社会信用意识外, 重点需整顿和规范信用秩序。

(四) 强化银行监管体系, 加强银行的风险监管

中资银行信贷风险监管的重点是其资金运行质量即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以及经营的合规性。要按照“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相统一, 本币业务监管与外币业务监管相统一, 表内业务监管与表外业务监管相统一, 准入监管与业务监管相统一”实行全面监管的原则, 建立健全风险监管的指标体系。从当前加强风险防范与监测的要求考虑, 在对银行目前实施的非现场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应进一步建立银行风险监测风险管理制度, 综合评价银行运行的安全度和风险系数, 以便根据其所处的风险等级和风险成因, 有针对性的分别采取不同的风险救助措施, 化解风险。在完善银行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和风险监测制度同时, 要健全银行风险监管的组织体系。强化包括人民银行监管、行业自律, 社会监督多层次的监管体系, 强化银行的风险监控。

摘要:在当今世界的经济环境中, 作为市场中最为活跃的部分,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被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规范的信贷管理制度和良性的实践是商业银行为确保自身盈利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中的重要因素和内容。鉴于商业银行运营中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外部环境的持续变化,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和更新必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

关键词:经济环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刘新来.中国信用担保业和发展态势及展望[J].金融与保险, 2006.

中资银行潜伏IT危机 篇10

在5年审慎的过渡期,中国银行业已经做了诸多准备:国有商业银行不仅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引进境外有经验的战略投资者,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而且已经有建行、中行和工行先后走向资本市场;作为银行业务重要支撑的IT系统建设已初具形态,耗资巨大的银行数据大集中也已经基本完成。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银行在资本规模、管理能力、风险控制、业务创新方面都与外资银行相比有较大差距。银行业务全面开放以后,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之间的贴身肉搏战拉开,中资银行临战时的压力和焦虑正传导给银行IT部门。

《计算机世界》以独家的采访、独立的视角,给您真实呈现外资银行大兵压境下,中资银行面临的业务和IT系统双重危机。危机之下,他们该如何抉择和行动?

“银行业开放了,无论是披着羊皮的狼,还是披着狼皮的羊,都会发现,‘皮’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皮下面——是狼还是羊。”12月11日,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庆祝“入世五周年”的发布会上,银监会主席助理王兆星说。中、外资银行竞争序幕已全面拉开。尽管竞争拼的是业务创新和竞争能力,而这离不开IT来实现。那么,对于中国的银行企业来说,现在的IT装备是仅武装到皮毛还是已经深入到骨髓?目前中资银行的IT系统能支持全面竞争的需要吗?它们的IT系统能有足够的能量把“羊”变成为“狼”吗?

2006年11月26日中午12时,北京海淀区清河小营西路,中国农业银行清河支行营业大厅。

一位存钱的中年男人焦躁不安地走到工作人员面前,大声斥责说: “你们的处理速度能不能快点?我等了半个小时了,给你们送钱来了你们还不乐意收!”顿了顿中年人又说: “外国银行马上就来了,你们不提高服务水平怎么行,到时谁还把钱存到你们这里来!”

10天前,也就是11月16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宣布于12月11日起正式实施,中国银行业将全面放开。《条例》规定,外资银行将在12月11日解除经营限制,可以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

这意味着,上述中年人打算将钱存放到外资银行里不只是一句气话,而是很实在的一种想法。

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这一天,中国银监会收到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恒生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荷兰银行等8家银行将分行改制为法人银行的申请。12月13日,刚刚获批人民币个人存款业务的汇丰银行迎来它在内地的第一位储户,一位周姓女士将不少于100万元数额的人民币存入了汇丰银行。另外,花旗银行、渣打银行和恒生银行也已经获得中国银监会的确认函,在完成相关手续之后,将获准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

外资银行拉开了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大幕,从而也将巨大的竞争压力传导给中资银行。

中外资银行在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的历史转折点上,将血刃相向。虽然,未来竞争将集结在业务层面,然而一种焦虑已经隔层传导给了中资银行所有的信息主管们。在他们看来,中外资银行竞争加剧,技术支撑部门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在任何可能的时候,他们必须准确无误地提供最优良的武器弹药。但是在现实中,他们的使命并非想像中的那么简单,在技术向业务能力和产品服务创新转化过程中,障碍重重。

上篇:竞争引发IT风险

面对国外银行的竞争,中资银行需要建立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统一的综合平台,以确保关联业务的高效管理,并开展新的业务,这个综合平台被称为“银行IT系统再造工程”。在轰轰烈烈的银行数据大集中业已完成之后,中资银行已经为综合平台的应用整合做了基础铺垫。但是真正的“银行IT系统再造工程”,犹如心脏移植手术,不仅高难度而且高风险。

创新缺乏银行之“癌”

陈静,原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11月17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办公楼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

“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通讯设备都在中国。这是已经得到了国际公认的!” 陈静说。

2004年陈静曾考察过日本某大型银行,他发现这家银行竟然还在用着中国银行早已淘汰了的机器设备。陈静告诉记者说,“中国的银行已经引进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信息系统、通讯网络和计算机处理系统,日本和美国很多的大型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信息技术条件都不如现在的中资银行。”

从2000年开始,以国有四大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银行业进入了信息化建设的大变革时期,在史无前例的银行数据大集中运动中,银行花费巨资引入了大量的IT应用系统。目前来看,我国银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已与国外最著名的银行水平接近,大部分银行80%以上业务在使用计算机核算管理,并且实现数据集中管理,银行业对信息化利用的程度已经站在世界前沿。

然而先进的技术并没有转化为先进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国内银行的主营业务目前多半是靠存贷差这种单一的品种,而国外银行的银行产品却让人眼花缭乱。陈静曾经细致考察过花旗银行,他发现花旗银行拥有丰富的中间业务,“花旗银行号称有3000种以上的中间业务,还有资料显示这一数量达到6000种以上。相比之下,中资银行差距太大,中国最大的工商银行也只是宣称有500种。”陈静还向记者着重指出,花旗银行这些业务都是在深层应有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而据银监会最近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金融创新的水平可以反映在银行的收入结构上。12月6日,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曾就此指出,“国际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普遍超过50%,有的银行甚至达到80%。而中国银行的主要收入仍是传统的利差收入。”唐双宁认为: “从目前金融创新水平和能力看,中国商业银行与国际银行业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金融创新业务少,模仿的金融创新较多,影响了自己的银行竞争力。”

银行业有一个二八原理, 20%的客户却产生了银行80%的利润。国外银行运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明确这20%的用户,并针对每个用户的需求特点,提供个性服务。陈静坦率地告诉记者,“我说得难听点,在这方面我们差得远。”

产品与服务创新中外相差悬殊,会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中资银行全面落后。深圳发展银行CIO孙涤在《计算机世界》举办的IT两会上不无忧虑地说: “连外国的投资银行专家都没有意识到,中国银行的问题非常大,就像是一个癌,只是没有发作而已。”孙涤的说法当即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认为他过分忧虑。

然而,这种忧虑在外资银行步步逼近的时候,显得恰逢其时。我们看到的事实是,觊觎中国金融市场的银行大鳄们正在处心积虑地布局中国。 11月16日由花旗银行所组成的财团出资人民币242.7亿元(合31亿美元)收购广发行85.6%的股份。花旗财团入主广发行后,后者持有全国业务牌照、在国内27个城市拥有500家分支机构的银行,这将给花旗银行在国内的市场运作带来极大的空间,从而改善花旗银行在国内金融市场的版图。

IT系统再造犹如“心脏移植”

“在以客户为中心方面,中国金融业与国外差得太远。”在记者的采访中,所有接触到的银行、证券、保险业的科技部门老总对此众口一词。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产品与服务,这对中国银行来讲无疑又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变。

外资银行早已经实现了混业经营,可为同一账户的用户提供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等各种需求。而混业经营的背后是以一套综合的业务应用平台作为支撑。但是中国的银行目前并未实现混业经营,即便在银行业务中,各业务品种的技术支撑体系也是相互分割、相互独立的,关联业务的处理效率非常低下。“一笔美元汇款两个月后才能在中国兑现成人民币,而且不计利息。”陈静指出,这对客户是一种损失,也暴露出银行业务处理能力方面的软肋。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科技部总工程师叶又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承认,国内银行面对什么样的客户,组织什么样的产品,根本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方案,致使中资银行在以客户为中心进行转型的时候,显得非常笨拙。

面对国外银行的竞争,中资银行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综合平台,以确保关联业务的高效管理,并开展新的业务。这个综合平台被陈静称为“系统再造工程”,银行的系统再造工程犹如心脏移植手术,不仅高难度而且高风险。因为银行要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IT系统,在目前的系统架构基础上进行整合,其难度非常大。系统整合先是应用整合,之后是系统平台的整合,再后将应用软件进行整合。在系统整合中,现有业务不能中断,不能出现风险; 而且,在系统整合的过程当中,必将涉及到某些部门的裁撤问题,这必将遭遇阻力; 另外,系统再造工程与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初期不一样,业务的整合涉及到业务流程整合、以及新旧体系过渡等等。 “这项工程太复杂了。”陈静说。

在轰轰烈烈的银行数据大集中业已完成之后,中国银行已经为综合平台的应用整合做了基础铺垫。但是真正的“银行IT系统再造工程”,是在数据大集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比如,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等等都要建立起来。虽然目前各大银行已经开始启动此项工作,但很显然,系统再造比数据大集中还要困难,尤其是在各大银行的应用系统已经存在的情况下打破重改,实属不易。

下篇:IT系统如何解“缚”

用IT推动业务,还是以业务推动IT,到底怎么选择?这是一种困惑。银行产品的创新都要依靠IT支撑,甚至有些产品创新直接源于科技进步,但是两者要实现完美的结合,却非易事。

银行业: 重视IT了吗

尽管中国银行业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通讯设备”,很多银行花费巨资引入了世界上最先进的IT应用系统。但是,这是否就表明中资银行就真正重视IT了呢?

“银行业务的应用好与坏不完全取决于系统,而是使用系统的人。”有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的各种业务都需要技术实现,但在这一实现过程中,是IT引导业务,还是以业务引导IT,需要银行领导有清晰的认识。

“证券、银行、保险离开IT是不行的。但是,在各行业最高领导的眼中,IT部门却是弱势群体。银行的领导一般是在系统出现了故障才会找你。”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总工程师王彦龙甚至指出, IT部门的建设理念如何反馈到公司决策层,并得到认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息科技部总经理艾军也承认,现在IT部门饱受指责,银行内部对IT的负面评价是从来不会停止的,相信以后也不会停止。

中资银行信息化建设已具雏形,但在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下,如何实现业务创新与IT创新的完美结合是银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中国进出口银行科技部总经理王云生还总结说,在银行做IT,有五重三轻: 重开发不重运行、重建设不重未来、重发展不重安全、重硬件不重软件等等。

IT部门在银行内部被重视的程度有多大?昆明市商业银行副行长罗金生做过一个调查,他的调查数据显示: IT最重要的时候是: 信息系统账算不出来的时候; 当系统崩溃的时候; 当受到黑客攻击的时候; 业务上不去、管理上不去需要推卸责任的时候。罗金生的调查还显示,银行领导平时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并不高,系统越稳定可靠,银行对IT的重视程度就越下降。但在系统出现故障时的重视比例却大幅攀升。“如果没有黑客攻击和病毒侵袭,领导往往把IT部门忘记到脑后。”对此罗金生反问道,“又有谁会去关注一个根本不会发生问题的部门呢?”

王云生还向记者分析说,银行全面放开对中资银行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而银行领导把很大一部分压力都分给了IT部门。“IT部门不能引导整个银行的变化,决定银行最终发展的是大领导。” 罗金生认为,IT永远是一个工具,是用来实现银行战略的,所以IT的灵魂就是银行家; 如果银行家的思维方式都跟不上,那么IT就将失去了灵魂。IT的风险来源并不是技术风险,现在IT公司的技术风险的防范能力非常强大,关键的风险就是我们银行和相关部门的管理风险。

另外,银行领导们对IT的认知能力至关重要。某银行的一位中层管理人士向记者透露说,不少国内大型银行的科技部老总都缺乏足够的信息化专业背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对信息化建设显得一筹莫展,但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往前走。还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说,银行信息化上不去,各种服务无法实现,银行的领导比谁都着急,巴不得今天提要求,明天就能够上线系统。半年才能开发出的系统,他们往往要求技术部门3个月就开发出来,而IT部门为了应急,在做开发时也往往缺乏整体规划,强调单独建立系统。对此,陈静指出,“银行的决策层一定要站到战略发展高度,站到国内外竞争的高度,进行理念转换。领导层如果不熟悉信息化建设,就必须下定决心去干,这是一个压力,也是一个促进。”

业务与IT: 谁说了算

IT支持业务创新,从技术实现上来讲并不难,而难就难在观念和流程的变革。如果银行的业务层面不愿意改变旧有习惯,不愿意去变革组织架构,那么IT就无能为力。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本原因往往不在技术本身,大多是由于技术在传导途中,原有的组织结构、流程没有做相应改变,致使创新搁浅。

有专家向记者分析说,应用软件引进不只是技术本身的引进,而是管理体制、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以及外围的监管环境、文化环境的整体引进。面对这么庞大而复杂的改变,IT往往束手无策。

但是,孙涤告诉记者,IT要引领业务发展,绝对不能被动。甚至在业务部门的敦促、抱怨之下,IT部门也要在业务创新中有所作为。

罗金生也认为,银行的技术是先进的,但是管理思想往往落后,这种情况下IT业务的战略就会出现错位。“我们需要用IT推动业务,还是以业务推动IT,到底怎么选择?这是一种困惑。” 罗金生认为,要通过IT治理把银行的管理系统、业务系统和IT策略完美地结合。

但是,在现实的业务操作中,两者之间往往出现不好的倾向。孙涤向记者指出:“IT部门不要只单向响应业务部门的需求,而不去关心业务部门的需求正确与否。孙涤抱怨说,有时业务部门提出的紧急需求往往插不进IT部门的开发计划当中; 另外,开发部门开发出来的东西,业务部门发现并非想要的,不接受也不行,只能慢慢地去完善打补丁。

业内人士指出,从根本上来说,信息化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一个主体部分,银行产品的创新都要依靠IT支撑,甚至有些产品创新直接源于科技进步。但是两者要实现完美的配合,确实存在难度。中资银行在产品创新机制上并没有保持高效率,是因为在产品创新过程中,业务与技术的配合怎么运转才能保持高效,这涉及到流程再造、重新定义组织架构的职能、岗位、操作流程,以及企业的运营机制等问题,这个过程非常复杂。

CIO: 不辱使命?

IT创新涉及到跨部门协作,涉及到企业战略,它需要一个具有企业决策、影响企业战略的人来组织协调IT工具以外的问题,这个人就是CIO。因为产品的创新能力仅仅依赖IT技术还不够,关键还要在组织、流程、观念、考核机制,尤其是人事制度上做相应的改造。而CIO机制的建立则有望解决这些问题。

在过去,由于银行的行级领导基本上不会出现懂IT的人,IT部门在制定IT 战略的时候,根本影响不到公司业务战略,而公司在制定发展方向和业务战略的时候,没有人是站在IT的角度,即CIO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结果是,业务战略与IT战略就会出现脱节的现象。因此,呼唤CIO群体、建立CIO机制,对中国银行业的整体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孙涤认为,在金融企业里面建立CIO机制是实现业务与IT战略一体化的有效手段。因为CIO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一条连接业务战略与IT战略的纽带,更是一种具有企业信息化战略的价值观。“实现业务战略与IT战略融合是CIO们的历史使命与价值所在。”中国人寿CIO刘安林表示,业务与IT的融合包括理念、战略、流程和价值链,及行动上的融合。这些融合能更充分地表现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即IT支撑作用和引擎作用,以及IT的盈利作用。

事实上,在一个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里面,很多业务职能都必须要归结到一个问责对象,这个对象就是CIO。这样的话,才谈得上标准化,才谈得上规范的流程,才谈得上全行的信息共享,才谈得上全行的信息资源合理配置和信息资产的安全。

陈静认为,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对金融企业的领导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CIO群体在中国金融业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金融企业信息化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标志。

人才匮乏之痛

“外资银行挖人已经挖到我这里来了,上面还明码标价,什么样的人才会给予什么标准的酬金。”陈静打开自己的信箱,让记者观看猎头公司发给他的邮件。

随着外资银行在国内网点的扩大,对人才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例如,汇丰银行在年底前将内地网点增至30多个,未来支行增至100家,今明两年各增加1000名员工。另外,国内某金融行业招聘网站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以来,有20家外资银行和14家中资银行在该网站发布招聘信息,仅10月30日一天,就有22家中外资商业银行刊登了招聘广告。而今年8月,在该网站发布信息的仅有一家中资银行。

中外资银行人才争夺战已是剑拔弩张。

国内某著名商业银行科技部负责人对记者感叹: “现在人才流动性太大了!”他所说的甚至包括了中国银行。《财经》在分析人才流失时也指出,由于过去国有银行的“官本位”制度,金字塔式的行政晋升机制提供的岗位极其有限,导致30岁左右年龄段的骨干员工大量流失。陈静对记者说: “中资银行高素质人才的缺口已经达到十几万人,优质的人才都流走了,而一般的人员却流不动,怎么跟外资银行竞争?”

人才外流更加剧了中资银行人才匮乏的局面。对于银行的IT部门来讲,他们最缺乏的是信息化建设的高级人才,其中包括系统设计分析师、系统高层管理人员、系统测试与系统评估方面的高级人才。

一位金融行业的资深人士向记者透露说,银行的IT部门最缺乏的是合格的科技部门负责人。这样的人才一要有技术背景; 二要有管理才能; 三是具有决定信息化建设大政方针的管理能力; 同时还要办事公道、作风正派、敢作敢为。“甚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里也未必能找到特别合适的科技部老总,其他商业银行就更不用说了。”上述人士很无奈地对记者说。

而记者从其他渠道获悉,银监会正在面向全球招聘信息中心主任。“到现在也没有结果,我相信,他们招不到。”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发出感慨: “这个时代应该是人才辈出,因为计算机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应该时势造英雄。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时势没有造出英雄。是什么原因,我一直想不清楚。”

链接:国内外金融信息化建设发展历程

国外金融业信息化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脱机业务处理。主要是实现银行业务的计算机辅助处理,其主要的目的是节省查询时间和节约成本,这是金融企业信息化的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联机业务处理。信息技术在金融企业内部迅速渗透,主要是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金融企业内部的联机业务处理,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实现了共享。

第三阶段,经营决策信息化。即充分利用数据仓库等技术,实现了综合的客户信息分析,建立了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新型服务体系,使基于IT的现代银行管理和业务体系趋于完善。

第四阶段,业务集成化和决策智能化。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外银行纷纷开展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银行服务与产品创新,出现了网络银行、信用卡、ATM卡、在线支付以及各种电子支票支付、网络保险、网上证券等新型产品和服务。

我国金融信息化也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银行储蓄的业务以计算机处理代替手工操作;

第二阶段,上世纪80~90年代中,逐步完成银行业务联网处理;

第三阶段,大约上世纪90年代中到90年代末,实现银行全国范围内计算机处理联网;

中资银行 篇11

一、我国银行海外并购的现状

尽管最近这些年, 我国金融业“走出去”步伐呈现逐步加快趋势。截至2007年底, 我国已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澳门等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60家分支机构, 海外机构的总资产达2674亿美元。但相对发达国家以及整个国际银行业发展走势而言还显得尤为不足。但从整体上来看, 我国的银行正在试图做大做强, 无论是从银行规模和海外并购的规模、业务范围和地域上都呈扩大的趋势。

1.海外投资规模逐步由小变大

目前国内银行海外经营的机构数量不多, 业务相对单一, 香港地区以外的海外机构主要以分行和代表处为主。另外, 海外机构实力较弱, 盈利能力不强, 海外业务对国内银行整体盈利的贡献度不大。尽管国有银行资本规模不小, 可一旦涉及海外经营状况就显得尤为不足。除中国银行海外资产及海外业务利润相对较高外, 其余各国内银行的海外经营规模都偏小。在2006年到2008年, 我国银行在海外的并购规模正逐步扩大, 每年海外并购的次数也比前一阶段有了显著的增加。我国从1993年到2005年, 一共发生海外并购13起, 而仅仅2006年到2008年, 我国银行在国际上的并购数量就达到了11次。

2.海外投资地域正在逐步扩大

香港一直以来就作为内地企业走向世界的一个窗口, 对于银行业也不例外。由于其语言、文化、区位以及金融中心的优势, 使得国内银行纷纷在港设立分行或开展并购, 从而迈出国际化发展的第一步。我国在海外经营规模最大的中国银行截至2006年末, 在香港的资产占到了该集团海外资产总额的83.42%, 海外贡献净利润的92.52%。而近两年来, 我国银行正在扩大在全球的投资并购的领域, 并购的目标也遍布全球。

3.海外投资方式正向多样化发展

银行从事跨国经营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新建投资和跨国并购, 其中新建投资也叫绿地投资。对银行这种金融企业而言, 以绿地投资方式在海外经营就是通过在投资国开设代表处、分行或者设立在当地享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银行从事跨国银行业务。并购则是以现金、股权或现金加股权的形式购入目标银行的股份达到参股或控股的目的, 从而将业务延伸到海外。可以说这两种海外拓展方式各有优劣, 银行在跨国经营的时候往往会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加以选择。

国内银行海外投资以新建分行、子银行或代表处的方式居多, 而从事海外银行并购交易的较少。并且在有限的几次海外银行并购活动中, 还是以同业间的行业内横向并购为主, 缺乏金融行业间的混合并购。而我国近年来已经逐渐以并购的方式进行多样的海外投资。尤其是国有银行在实行了股份制改造后。随着海外金融市场的政策变化, 我们的银行也正积极找机会进行新建的海外投资。在近期, 美国允许了中资银行在美国设立分行。

4.投资主体相对比较单一

我国银行海外投资的主体主要集中于国有或国有控股银行, 而国内的中小股份制银行则很难参与到国际化经营当中。这一方面与国有银行实力强大, 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海外投资有关, 同时也与银行自身的发展战略相联系。国有银行在外资银行进入的情形下, 生存压力加上实力的增强必然会提出走国际化道路的战略, 在全球范围内拓展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国内的一些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实力所限, 往往只能进行区域性金融产品的提供, 更缺乏进行国际化经营。

二、我国银行海外并购的动因分析

一直以来, 发达国家银行间并购以及发达国家银行对发展中国家银行的并购是国际银行业跨国并购的主流。在金融自由化浪潮和次贷危机的推动和影响下, 我国的银行业在开放本国金融市场的同时, 也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的银行“走出去”模式。发展中国家银行跨国并购的动因既有与发达国家银行并购一致的地方, 同时也显示出其“发展中”的特色。同时, 中资银行面对这样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局面, 在变幻莫测的局势下中资银行应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战略, 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海外的并购。如中国工商银行采取的就是前瞻性的海外并购扩张战略, 主要通过海外并购来扩张自我的整体规模。工商银行在海外的资产中有71%来自于海外并购的资产;而同时有87%的海外利润来源于海外并购的资产。而对于其他的中资银行则更多的是把海外并购当作一种自身发展的补充, 并非把海外并购当作主要的发展战略。例如, 中国建设银行目前已经把分行开到悉尼和中东地区, 同时也有意扩展美洲市场, 但海外并购并不作为建设银行的中心战略。目前, 我国银行海外并购的动因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下, 我国银行实力的增强进而配置过剩资产和扩张的需要

通过金融改革, 我国的银行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等在内的大银行已经具备了参与国际银行业全球竞争的能力。当前, 经过深层次改革后的一些银行已经完全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 特别是在外资金融机构入股的情况下, 发展中国家银行逐渐建立起了跨国发展的经营理念, 萌发了海外发展的念头。在过去的五年中, 中资银行吸纳的资金数量与贷款的支付数量有很大的差距。仅在2007年中, 存款数量已经高出了贷款数量的30%左右。资金实力的增强为我国银行海外并购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同时,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 中资银行的市盈率相比外资银行的市盈率较高, 这也为中资银行走出去并购海外的金融机构带来了一定的优势。

2.跨国公司的发展迫使中资银行必须走向国际化

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对外投资的大幅增加引发了本国银行业的跨国投资。近年来,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逐渐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发展中国家大量制造业企业的跨国经营, 出现了一些全球性的跨国公司, 根据银行业“追随客户”的理论, 银行与企业之间是共生共荣的关系, 跨国银行与其跨国公司客户的国际扩张往往如影随形。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为了继续为本国客户提供服务, 从而跟随客户到投资国去, 既为本国原有客户服务, 又可以拓展新的客户。同时, 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的增加和海外规模的扩大, 我国的银行业必须增加对海外市场的金融服务能力以适应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要求, 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从国家的发展角度考虑, 我国的银行业在海外的加速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增强反过来也能为中国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实现自我的发展提供机会和渠道。

3.银行本身追求规模经济提升竞争力的需要

所谓银行的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 (人员的增加、分支机构的增多、资产规模的扩大、业务覆盖面的拓展等) , 银行的单位运营成本会逐渐下降, 单位收益会逐渐上升的现象, 反映了银行的规模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 还针对银行业的特性提出了扩大规模经济的概念, 认为除了传统规模经济的效果外, 银行会因为业务量的扩大而增设分支机构, 进而通过网络效果影响成本。通过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并购, 中资银行可以提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从而在国内和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所谓的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在金融全球化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竞争效率和终极的发展能力的总称。国际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包含了全球化的银行管理能力、交易系统和IT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维护, 全球化的服务能力和产品开发的综合能力等多方面因素。通过海外并购, 中资银行可以更好地学习海外银行的经验, 同时整合其在海外市场的资源, 有效地提升竞争力。其中最重要的资源应该是海外银行的人才, 很多并购案例表明, 如果并购后没有对人力资源做有效的整合, 并购最终成功的概率是很小的。在确实提高了整体竞争力和服务能力后, 银行会进一步将这种能力转化为对金融服务品牌的提升, 进而得到整体能力的提升。

4.银行业务发展多元化以及寻求经营协同效应的需要

在全球金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普遍趋势的情况下, 国内银行通过跨国投资既可以突破国内一定的业务经营限制, 丰富国内银行经营业务品种。同时有选择地收购国外经营某种特定金融业务的银行, 还可以充分利用中资银行现有的管理、资源网络发挥经营的协同效应。目前,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来源还是在最基本的提供稳定利润来源的存贷业务上。但在能提供更大的利润来源的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业务和风险管理等业务上并没有很大的提升。事实上, 这样的高附加值业务不但创造了很高的利润, 同时能创造更多的交叉销售机会, 从而有效扩大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和综合服务能力。2006年底, 中国银行对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公司的收购就是积极涉足海外金融租赁业务, 在多元化发展战略下借助中国银行遍布全球的海外机构网络平台, 整合金融资源寻求协同效应下新的利润来源。我国银行可以通过并购东道国金融机构进行多元化经营, 从而取得范围经济。在分摊银行的固定经营成本的同时, 还可以节约管理费用和降低销售成本。跨国银行可以有效地利用并购过来的东道国银行分支体系和销售渠道, 以较低的边际成本销售和推荐附加产品, 如在办理商业银行业务的同时可以进行保险、基金等产品的销售。跨国并购不但可以扩大银行的服务范围, 而且还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平台, 充分发挥信息集中的优势, 将这些信息的功能扩散到东道国的业务中, 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另外, 银行的跨国经营也是其品牌信誉的自然延伸过程。

三、我国银行在选择并购目标上的策略

在全球金融机构如此纷繁的国际金融市场上, 我国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选择并购对象的时候需要有足够清晰的战略规划去指引。同时, 为了确保金融机构在并购后能为自身带来高的成长性和高的回报率, 对并购目标及目标市场进行深入的考察和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针对我国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提出以下几点并购策略:

1.充分考虑并购目标的成长性和目标市场的发展

中资银行通常按照自身的实力和发展战略去选择目标市场和目标银行。在考察并购目标时, 中资银行应该把并购目标的成长性和资源的整合效果的评估作为重点。虽然在当前金融市场波动剧烈的时候, 很多海外的问题银行急需投资和收购, 但在这个时候中资银行更应该看到危机背后的风险而不仅仅是自身发展的战略和目标的价值。同时, 中资银行在选择并购目标的同时应结合当地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做综合的考虑。金融行业作为每个国家的安全和支柱行业同该国的政策发展和法律变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世界金融市场动荡的时刻, 中资银行更要谨慎考察并预测未来目标市场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2.选择并购具有独特比较优势和产品研发能力的机构

中资银行的并购应主要以弥补不足为目标。目前, 中资银行在金融服务多样化上主要的不足在于能产生高附加值和最大交叉销售机会的财富管理和投资银行业务上。如果我们能针对这些方面选择有独特比较优势海外机构, 将大大提升我国银行的综合实力。例如, 中国银行积极参与海外银行的参股并购主要的目的是大量引入海外先进的金融产品, 因为目前中国银行认为自身最需要提高的是产品研发;通过海外并购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 在本国具有独特市场优势的客户应成为中资银行的主要并购对象。通过对海外目标银行的并购, 中资银行要实现对海外市场资源的有效整合, 并借助海外并购目标的独特研发产品的能力开发海外市场, 进而提高国际业务的综合实力。

3.选择相对较小规模的金融机构以达到最佳协同效应

从成本效应的角度分析, 中资银行选择相对较小的金融机构进行并购成功的概率要大, 而所用整合资源的成本要偏低。虽然目前一些中资银行有实力进行大规模的海外并购, 也实施了几次大规模的并购, 但结果带来的回报率并不成功。而且从国家角度考虑, 通常进行大的并购, 东道国政府会考虑并购后带来的效果, 从而进行政府干预, 也大大降低了并购后的效果和成功率。所以, 从小规模的金融并购开始, 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中资银行海外业务。充分考虑并购目标市场的文化整合并逐步融通本国和并购目标市场的金融服务, 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服务的能力。对于海外小规模的金融机构来说, 中资银行面对的风险会更小, 并能以更快的速度达到并购后的协同效应, 在竞争优势互补、文化冲突消融、人力资源共享、公司治理优化和财务结构调整等方面达到并购的最佳效果。

4.充分考虑并购目标国家的政治法律体制和社会文化环境

政治法律体制是最具差异性的国家和地区因素, 因为任何两个国家和地区在政治体制、法律规则、行政程序和各种政策上很少有完全一致的情况。尤其是金融管制在很多国家都很严格。不同国家和地区是特定民族历史形成的政治集合体,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不仅存在着语言文字上的差异, 亦有可能在社会价值准则、伦理道德观念、商业习惯等方面存在广泛差异。一个国家的社会价值与道德观念将大大影响跨国并购的成功与否。比如有些国家或地区民族中心主义特别强, 对于本国银行被他国收购这一事件认为是有辱国格, 完全不被接受, 甚至会游行示威以阻止这类事件。国内银行在进行并购区域的选择时, 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购目标的选择要充分借鉴各方面对整个金融服务行业在海外市场的影响, 灵活地采取应对的策略。

参考文献

[1]路研.跨国银行国际竞争力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2]肯特.马休斯.银行经济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3]保罗.H.艾伦.银行再造——生存与成功范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4]斯蒂芬.I.戴维斯.银行并购经验与教训[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5]王果.银行跨国并购:动因、绩效与政策协调[D].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8.

上一篇:农机补贴下一篇:概念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