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建设

2024-10-29

家长学校建设(共11篇)

家长学校建设 篇1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民族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关家长学校建设, 本人有以下一些建议。

1. 学习一些优秀教育家的有关家长学校建设的思想和做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 “我们在帕夫雷什研究和了解每一个家庭的精神生活。这一点只是家庭—学校教育的开端。我坚定地认为, 教育学应当成为所有的人都懂得的一门科学———无论教师或家长都应当懂得它。”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就任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时给每位家长写信: “作为孩子的家长在多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 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您的孩子就在多大程度上成为您所期盼的有出息的人, 这是不容置疑的!”

2. 学习美国、法国等教育强国的一些家长学校建设的做法

美国的家长会是借助于学区和学校为单位的民选性的机构。几乎每一个学区、每一个州以及每一个学校都有家长会, 其成员是支持教育事业的家长们。家长会的重要目标是, 在强化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合作力度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法国, 每个班级都要结合实际在每个学年开始的前几周, 尝试召开包括学生、家长以及全体教师在内的会议。教师要将本学年度所将要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育教学目标以及时间的安排等告知家长和学生, 并且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了解他们的想法, 以便为教学的完善提供依据。

3. 学习国内一些名校的家长学校建设的好的理念和做法

河北衡水中学家长学校自1998年成立以来, 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家长掌握教育方法, 不断凝聚家庭、社会、学校三方合力, 对加强未成年人的教育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衡水中学将家长学校工作列入目标管理, 成立了工作机构, 出台了相关工作制度, 制订了工作计划, 确定了任课教师, 各项活动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 有效促进了家长育人水平的提高, 使一批家长不仅更新了育子理念, 而且增强了育子能力, 促进了家庭、学校的和谐发展。

浙江义乌中学的家长学校给学生家长推荐好书《父母效能训练》。寒假放假之前, 义乌中学的家长学校还给每一位家长发一封信, 提醒父母引导孩子合理安排假期时间。此外, 义乌中学的家长委员会还捐赠钱物给义乌中学家长爱心助学基金, 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解决生活困难, 奖励优秀学生。家长委员会常务会议负责决定基金的筹措、使用及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心助学活动。

4. 做好家长学校的常规工作, 开创一些特色活动

利用一些最新的社交平台和家长进行沟通。如利用短信平台, 每周向家长发布一些学校的信息; 每周放学回家前向家长通报放学时间及在家期间的一些作业安排和要求; 开家长会时群发短信通知。开通学校的家长学校博客、微博、QQ群、电子邮箱等, 及时发布学校的信息和学生的在校表现, 及时和家长进行对话和交流。

定期召开家长会, 一般开学初报到时和期中考试后各召开一次。开学初报到时的家长会可以向家长介绍班级工作计划, 表明需要和家长进行哪些方面的合作, 指导家长怎样和子女进行有效沟通, 向家长推荐一些好的书籍等。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一般通报半个学期学生各方面的表现, 对后半个学期的工作做出安排。

定期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开放日活动。如每月开放一天, 欢迎家长来学校参观教室、寝室、食堂, 进课堂听课, 到学生食堂就餐体验子女的就餐环境, 到寝室看看子女的休息环境, 对学校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开展一些特色活动。如邀请家长来参加学生的社团活动、感恩活动。开展书香校园和书香家庭建设活动, 鼓励家长自己多买书, 多看书, 做一个爱读书的榜样; 鼓励家长给子女多买书, 买好书, 买新书, 并且邀请他们进行书香家庭展示活动; 鼓励优秀的家长与家长们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鼓励家长为学校建设献计献策, 为学校提供一些资源, 如课件、文档、视频等, 建立家长委员会资源库。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1984.

[2]李镇西.做最好的家长[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8.

家长学校建设 篇2

六年级家长:褚安忠

首先感谢郭家小学为我们家长提供了家校学习培训这个平台。通过家校学习培训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以及使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而学校开展的家长学校让我们家长能够更及时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学校的各种活动情况。也为孩子课后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搭建了一座桥梁。

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所以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做名好家长是一门学问。关爱与感恩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是建设和谐社会所必须的。所以感恩教育要从小抓起,要从我们自身抓起,我们做父母的要科学地、理智地爱自己的孩子,首先要为孩子树立一个孝顺的良好榜样,逢年过节要给孩子精心设计家庭感恩的实践活动,如九九重阳节代孩子去看爷爷、奶奶,并送上她自己制做的贺卡或是一幅画一句祝福语;还要给孩子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做一个好家长必需是要用心去做,任何敷衍和伪装,都可能给孩子纯洁天真的心灵蒙上阴影,而这种不好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

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家长一定要言传身教,我们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影响

到孩子的一生,孩子能否成人成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做为家长的我们还要牢记:不管每天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谈心交流,了解她一天中在学校所发生的事情,和她分享她的喜怒哀乐,做她的知心朋友,不能做只顾接送,遇事只问结果,不问青红皂白,对孩子的成长不闻不问的家长。

要学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她的良好阅读习惯和良好的做作业情况。对于她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家长和孩子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配合学校在家庭方面全方位支持学校教育工作,与学校一起解决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使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密切合作,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化了家校教育资源。家长在教会孩子很多的同时,孩子也在让家长明白很多。所以我们父母应起到表率作用,多读书多看报,不断更新和增长知识,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应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小天地,使孩子体味到学习的价值,感受到读书是种享受。

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健康关系一个民族的未来,如果自私、冷漠、孤僻、只讲索取不愿奉献占上风,那么我们不能不为我们祖国的将来担心,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能片面地只注重到孩子的成绩,而忽视非智力因素。

家长学校建设 篇3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作为教师,“应捧出一颗爱心”,对学生真诚关心、热情爱护,尊重学生,不歧视、不讽刺挖苦,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同样,对待家长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家长是会感受到的,只要他们感受到尊重和信任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传统的家长会,老师就像家长的家长,学习成绩不好或是淘气学生的家长,常常会感到尴尬、颜面无存,学生则形容家长会后的日子是“今夜有暴风雪”。“谁是家长会的主人?”没做过家长的人会回答:“顾名思义,当然是家长。”而这些年经常参加家长会的人会回答:“老师是主人。”

什么时候开会、讲什么内容全由老师说了算,家长会上老师就像家长的家长,学生家长只有俯首听命的份儿。如果有幸自己的孩子表现尚可,考试成绩在班上排名也不太落后,老师在家长会上没有点名批评,那家长会大大地松一口气,只是会后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仍旧一无所知。如果孩子成绩不太好或是比较淘气,家长会上做父母的只能落个灰头土脸,回家自然也难给孩子好脸色,于是有学生形容家长会后的日子是“今夜有暴风雪”!

据调查,许多学生和家长们都反映,家长会的问题太多了。家长会原本是为促使家长与教师、家庭和学校相互交流信息、相互理解支持,但是,现今的家长会多数都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据北京市育英学校2000年对328名不同年级的学生做的问卷调查,36.3%的学生听说要开家长会就心情紧张、感觉压力大,11.3%的学生不愿父母参加家长会;学生认为37.2%的家长在会上只想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有7.6%的家长想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生活,18.3%的家长想了解孩子需要帮助的地方;家长会后,11%的学生与教师关系变得紧张,20.1%的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30.5%的学生受到严肃批评并被限制活动。甚至有学生在问卷中回答:“希望永远不开家长会。”

那么,什么样的家长会才是适应当今社会教育环境需要的新模式?这些年我一直在探索、实践,试图找出一个适合的模式。 2000年4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提出了“家长会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他们开题的理由是:教育的发展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校合作已经成了近30年来许多国家教育研究和改革的主题。刘秀英解释说,学校教育必须得到家长的合作与支持,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注,但是有20%的家庭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需要有人指导。

例如,在我们召开的家长会中,有的班家长和老师对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和对话;有的班家长围成一个个小组,就家教中的难点和突出的问题相互交流各自的教子真经;有的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家长会,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做游戏,共同感悟沟通和信任的重要;有的家长会是师生和家长一起去参观游览,孩子平时在集体中的表现,家长一目了然。 新时期家长会模式好是好,但是,要让习惯了旧模式的老师接纳和使用新形式,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新时期的家长会改变了,学生对家长会的态度也随之改变了。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网络家长会正悄然流行。有的学生认为,现在网络很发达,自己的父母也能够在网上打字、聊天,“网络家长会”完全可行,而且可以避免家长会变成“告状会”、“埋怨会”。有些家长也认为,网络家长会是一种新的模式,形式新颖,内容充实,比以前的家长会更吸引人、更有成效。教育专家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家长会的模式也应适当地改变一下,注入新的元素。在传统的家长会模式下,教师只能把班中共性的问题进行说明,许多个性问题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在会上说。家长也主要是听老师讲,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也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和教师畅快地沟通,家长大都草草了解一些孩子的情况就散会了。但网络家长会开完后,可利用网络多沟通或是提建议。这样一来,家长也能知道班主任特别重视家长的意见和感受,也利于今后家长会开得更好。

家长学校建设 篇4

“网上家长学校”建立的目的就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搭建互动平台,让家长了解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教育体系,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并通过学校的交互信息,指导孩子的学习与素质教育。这样的一个网上平台怎样才能让家长满意呢?

1. 能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家长对孩子们是否掌握知识的一个参考。虽说如今提倡的是素质教育,教育行政部门不再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主张公布学生的考试结果,但在现实社会中,分数依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升学、高考、就职等。在这种情况下,让家长不关注分数是不现实的。且学习成绩不仅仅是指期中和期末的,家长们更关心的是孩子的平时成绩。如何通过“网上家长学校”做到这些,而又不让学生们反感,这是需要考究的。

2. 能了解孩子的行为习惯

家长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也特别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如道德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等。学生们一天下来,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平时在家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写作业和睡觉,再加上如今的社会节奏,家长们工作繁忙,在家陪孩子的时间也就更少,不注意平时沟通的家长们,越来越不了解孩子们的行为习惯了。所以孩子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是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长特别关注的。“网上家长学校”的推出,让家长们充满希望,能了解平时老师和同学们对自己孩子的行为评价,第一时间知道孩子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 能了解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设备

尽管学校的校舍、环境和教学设备不是决定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但家长们也关心自己的孩子在怎样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最好的环境下接受最好的教育,所以家长对学校的校舍条件和学习环境是非常关注的。可以通过“网上家长学校”,向家长们展示校容校貌和学校的硬件设施,让家长们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学校的教学环境。

4. 能了解老师是否会关爱每一个学生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学生在一个班上只是几十分之一,老师的精力有限,对于孩子的关爱也可能仅是几十分之一,但一个孩子在一个家庭中却是百分之百重要。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甚至会影响到三代人(祖辈、父辈、自身)的情绪和幸福,所以家长很在乎老师是否关爱自己的孩子。家长希望能经常向老师了解一下自己孩子的情况,希望老师能及时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等。这样既能体现老师对孩子的关爱,让家长放心,也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通过“网上家长学校”,可以开展家长与老师的互动平台,让家长和老师有在线交流的机会,能及时交流和解决问题。较原来的家访来说,老师可能一周才能去一两个学生家庭做家访,而通过网上平台,可以随时家访,随时和家长交流问题,这样既能避免往返的辛苦,也能提高家访的频度,更能提高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效率。

二、如何建设“网上家长学校”,提升家长满意度

当然,家长对“网上家长学校”的期望还有很多方面,如孩子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要通过“网上家长学校”平台做到以上这些,学校怎么办?“网上家长学校”该如何建设?怎样才能提升家长对“网上家长学校”,甚至学校本身的满意程度呢?

(1)学校要认真地做一番调查研究工作,切实了解家长对学校建设的“网上家长学校”这个互联网平台是否满意,可以通过发放家长问卷、开座谈会、上门家访等多种形式,了解家长的使用心得,了解其对“网上家长学校”的要求和满意度,把建设和优化这个平台的意见汇总起来,确定家长满意的互动平台标准。

(2)学校要逐一对照家长的要求,了解家长对“网上家长学校”的建设还有哪些方面不满意,找出网上平台存在的问题,只有找到问题才能确定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才能更好地利用“网上家长学校”这个平台。

(3)学校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落实家长不满意的地方,家长已基本满意的要争取做得更好。网络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提升,家长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升级,标准也在不断地提高,平台的可操作性、信息的完善性、互动的及时性等都需要平台建设人员更深入地思考。

(4)要把家长满意的标准分解到“网上家长学校”的各个板块,各个板块要争取做家长满意的、最乐于访问的板块。学校每个学期要进行评比,调查家长的满意度,如果网上平台的每个板块、每个专题,甚至发布的每个信息都让家长满意了,“网上家长学校”也就成了家长满意的学校。如果每个学生家长满意了,我们推广的“网上家长学校”也就成了大家真正满意的互动平台,这样才能更加推动我们的教育向前发展。

“五化”模式办好家长学校 篇5

近年来,随县教育局以家长学校办学细则为标准,把规范管理、提升质量作为办好家长学校的根本指导思想,落实“五化(网络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模式,多措并举,努力办好家长学校。

创建工作网络化。全县18个镇场、2所高中、1所职中共分成三个协作区,实行局党委班子成员及科室负责人包片蹲点、联系学校责任制。遵循“有学校的地方,就要有家庭教育学校”“学生入学,家长入校”“学生毕业,家长结业”“家庭教育工作不留死角,实现全覆盖”的工作原则,统筹安排,落实“五个纳入”: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县教育局年度工作计划,做到年有工作计划、季有工作要点、月有工作小结;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局领导工作日程,局主要领导定期听取家庭教育工作汇报,随机督查家庭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局对各中心学校、直属学校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把家庭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各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据实列支,按照工作进度要求及时拨付;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评比表彰项目,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除推荐省、市先进典型外,县教育局每年组织县级家庭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评选,并下文表彰授牌。

各项制度规范化。各家长学校制定并完善《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家长学校教师备课上课制度》《家长学校学员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不断规范家长学校管理。

课程设计校本化。各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学生及家长问卷调查,根据不同学段、不同要求开设不同课程。例如,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如何与子女进行沟通与交流,如何教育子女与异性交往,怎样让孩子过一个充实的寒暑假,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当孩子成绩下降时怎么办等。集中智慧,形成系列化教材,汇编成册,有针对性地培训家长,提高家庭教育实效。向家长推荐家教专业书籍,使有条件的家长通过书籍和网络学习,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师资培训多样化。有计划聘请家庭教育理论专家作宏观指导,组建由学校班子成员和骨干教师构成的教师一线团队,分阶段请有育子成功经验的家长进行辅助指导。坚持“先培训、后创建,不培训、不创建”的工作思路,把家庭教育师资队伍和管理人员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并达到相应学时、学分。全县连续四年利用暑期举办中心学校校长、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培训班。各镇(场)中心学校每年安排两次面授课,每一次培训不少于2小时,通过专题报告、系列讲座等形式有计划地完成教学任务。在集中培训方面,注重当前形势和家庭教育工作实际,如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五失”(失亲、失学、失管、失足、失业)人员的帮扶,贫困女童的特殊关爱等,邀请全国知名专家讲授家庭教育、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的理论,采用专题研讨法、现场观摩法、点评法等,对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开展家教工作的能力。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定期组织离退休教师、老模范、老专家到学校进行示范教学和培训,不断更新专(兼)职家教干部和教学骨干的专业知识,促进家庭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

理论研究常态化。坚持抓好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广泛动员教职工、退休教师和家长学校学员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并撰写论文。每年开展一次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将优秀论文汇集编印,免费发放到各家庭教育学校,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作者单位:随县教育局)

学校治理中家长委员会的建设 篇6

一、家长委员会建设有利于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现阶段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目标,而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心。家长委员会是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形式,是构成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有赖于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的形成。因此,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有利于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1.家长委员会的建设促成学校———家长共治模式

家长委员会是一支社会力量,建设的目的是使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形成学校和家庭的治理共同体。同时,家长是学校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改革,可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2.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有利于学校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

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是在政府公共教育职能转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政府公共教育职能转变意味着政府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也就是说,在教育领域,政府要向学校放权。然而,政府在向学校放权的同时,客观上学校必须逐步提高自身的教育管理能力,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的机制。而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有益于加强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话语权,有益于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促进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机制的形成,从而提升学校自主管理能力。

3.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有利于学校依法治校

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离不开科学、规范的制度建设,而科学、规范的制度有赖于法律法规对多元利益主体的约束和规范。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必须有与之相关的章程和法规明确家长、学校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形成完备的权责体系。在这样情况下,学校组织的行为和活动不仅要受到家长的监督和约束,还必须在法律法规限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从而有利于学校依法治校。

二、家长委员会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

1.家长委员会建设面临的困境

(1)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家长委员会的建设与家长的积极参与息息相关,然而,笔者随访大量家长发现,大部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意愿不强,这严重阻碍了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不强主要表现为:不主动与学校和教师沟通、联系,不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不主动参与学校的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以及各项决策等。据调查可知,多数家长表示很少主动与学校联系,而对于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不少家长表示从未产生这种想法。甚至有一部分家长对参与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持不赞成的态度,认为成立家长委员会没有多大的实际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委员会的建设缺乏关键成员的支持和参与,造成家长委员会在建设过程中举步维艰。

(2) 家长委员会校际发展失衡。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情况在每个学校有较大差别,一些学校甚至尚未建立家长委员会,同时,部分家长表示对子女所在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的情况不清楚。对学校中已经设有家长委员会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不同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在规模、组织结构、人员设置、制度安排、运行机制、开展活动等情况上有较大区别。一些规模较大的家长委员会,学校专门为其设立了办公室,而一些家长委员会在学校则没有任何办公场地。一些趋于成熟和完善的家长委员会的成员结构较为合理,而一些则较为混乱。“与美国、日本的家委会相比,我国家委会基本上是校方建立的,很少有家长自主组织成立的。”[1]因此,我国家长委员会成员一般由优秀学生家长、企业家家长、领导家长组成不足为奇。这些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只能反映一部分家长的意愿,而并不能实现全体家长的利益表达,结构并不合理。据了解,一部分学校的家长加入家长委员会之后便没有参与过与家长委员会有关的任何活动,而有一些学校的家长参与家长委员会活动一个学期则达好几次。这些现象均反映了家长委员会建设的校际失衡。

(3)家长委员会在一些学校中形同虚设。在国家政策和教育改革的推动下,目前很多学校陆续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尽管不同学校家长委员会存在的形式和名称可能不尽相同,但建立的宗旨和目标基本一致。但在实践中,很多学校建立的家长委员会形同虚设,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家长委员会主体性缺失,家长在家委会中的权利和地位难以保证,从而无法使其发挥正常的功能。另一方面,学校对家长委员会的授权持谨慎态度,尤其是牵系到学校改革发展的一些重大决策问题时,学校一般不愿意把决策权赋予家长,如此一来,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只徒有其名,而家长委员会本有的功能和作用却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2.家长委员会建设面临困境的原因

(1)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局限性。首先,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意识不强,一方面家长普遍认为学校教育和管理是教师和管理者的事,认为自身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多数家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学校的教师和领导者就是权威,学校领导者作出的决策和规划等,家长不应插手和干涉。其次,家长参与的能力有限。尽管有一部分家长受过良好的教育,且具有较优的职业背景,但在教育教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为匮乏,其知识储备和能力不足以应对具备高度专业性的学校管理工作。第三,由于家长缺乏一定的话语权,即使参与学校的决策、规划、评估等工作,却很少被学校采纳,因此,家长在家委会中发挥的实际作用微乎其微。同时,由于学校是家委会的创办方和主导者,在例行的家长会中,家长往往都是听训者,很少有双方沟通交流的机会。最后,家委会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造成各成员的职责、权利不清晰和不明确。总之,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意识缺乏、参与能力不足、参与权力受限、制度保障缺失,工作繁忙等,这些因素都是挫伤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活动积极性的原因。

(2)学校提供建设条件的有限性。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往往是家长委员会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深受学校资源和条件的影响。调查中发现,家长委员会建设的顺畅与否以及完善的程度,不仅受学校自身条件和环境的影响,还与学校所处的地域有一定的关系。就同等层次学校的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情况来看,农村学校的家长委员会的发展相比城市学校的较为弱势,经济较发达地区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建设要强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薄弱学校的家长委员会的发展相对于优质学校来说处于不利地位。因为家长委员会的建设不仅需要学校提供一定的财力、物力作为支撑,还需要优质的人力资源。而优质学校在这些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家长委员会发展相对较好。总之,家长委员会的建设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学校所提供的资源、学校所处地域的经济环境均有一定的关系,从而导致家长委员会在校际间发展失衡。

(3)学校与家长“各自为政”。建设家长委员会的初衷是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保持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和联系,形成家长、学校、社区等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学校的模式。而在实践中,家长委员会的运行并没有形成家长、学校、教师共同参与的协调、对话机制,主要表现为家长与学校“各自为政”,导致许多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当学校面临教学、课程、人事、制度等各项改革决策时,征询意见和共同参与讨论决策的只是上级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而不愿意向学生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很多时候,学校教师主动联系家长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听取家长的意见,而是向他们提出学校的要求,使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3]而对于家长,关心的只是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有当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孩子出现什么特殊情况或有什么事情时,才会主动联系老师,而平时学校的事情基本不愿意参与。由此可见,由于学校和家长追求的利益不同,两者对学校的治理难以达成一致的方向,从而使得家委会在学校名存实亡、形同虚设,难以实际有效运转。

三、改进家长委员会建设的策略

1.构建家长委员会建设的保障机制

(1)建立一种致力于家长能力建设的教育机制。学校治理中家长委员会的建设需要建立一种致力于家长能力建设的教育机制,以此来提高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所需的相关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如创办“家长学校”等。在对家长的教育和培训中,政府机构不但要系统地培养家长参与学校治理的相关能力和素质,培养家长学习一些沟通、合作、计划、评价、决策与监督等方面的技能,同时,特别要重视培养广大家长参与公共事务的兴趣、习惯和能力,培育家长的公共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家长委员会的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不仅需要提高参与主体———家长的参与意识和能力,还需要政府行政人员、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承担新的角色,学习新的管理技能和策略。“越来越多的家长、社区、各种社会组织的参与要求行政管理者和学校管理者转变观念,提高能力,包括学会如何与更广泛的社会参与者合作,如何才能与各式各样的公众和社会组织一起形成决策方案[4]”。家长委员会是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形式,鉴于此,政府行政人员和学校管理者必须从“统治者”和“解决所有问题者”的角色,转变成家长参与的引导者、促进者、教育者、规划者等新的角色。

(2)政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致力解决区域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由于我国是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制国家,城市与农村、区域之间的学校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家长委员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学校资源作为物质基础和人力支撑,因此,家委会在校际间的差异也随之凸显。显然,如果不着力解决国家基础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那么家长委员会在校际间的平衡发展也难以真正实现。“在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中,政府依然处于主导性主体地位,承担着公共教育服务供给的重要职能”[5]。因此,在政府教育职能转变下,政府有通过财政杠杆、信息服务、规划监督等手段解决区域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重大职责。政府尤其要重视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等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提供财政支持、技术支持和专业支持,逐步降低与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之间的悬殊差距,最终实现整体相对均衡。

2.合理定位家长委员会在学校治理结构中的地位

(1)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和权利,充分发挥其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家长委员会是社会参与的一部分,是学校治理结构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有利于推动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有必要激发家长委员会的管理潜能,并在学校治理中充分运用这种力量,实现学校的良好治理。首先,必须明确家长委员会的权利和职责。学者韩保来指出:“学生家长是学校民主管理活动的主体,家长将孩子送入学校接受教育是一种权利,随着家长部分权利的让渡给学校,家长就不再是学校事务的局外人,而是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密切利益关联的局内人,从维护自身权益的角度出发,他们需要关注学校的管理活动,享有对学校管理活动的发言权,有权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学校的管理活动。”[6]在明确家长有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权和监督权以及学校重大事项决策权的同时,应规定相应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职责和义务。此外,赋予家长一定权力,提高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积极性的同时,应形成有效监督机制,防止家长滥用自己的权力或出现权力寻租的现象。其次,根据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特征,为家长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和任务列出清单,例如家长委员会有组织召开家长会、处理家校纠纷、监督和评价学校的教学过程和质量、参与学生部分学习活动等职能和任务。

(2)建立家长、学校平等协商的对话关系,加强两者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学校和家长是两个不同的利益诉求者,若不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很难完成共同治理学校的目标。学者福勒·奥森( Fuller Olsen)将家长和学校的不平等关系比喻成两个高低不同的容器中的水,“家长把教师看作教和学的权威、专家,他们常常怀疑他们自己在养育过程中形成的专门技能。当这种关系从最初就不平等时,交流就从位置较高的人(那些被认为有更专业的技能的人)流向了位置较低的人(养育被看作每个人都能做的事)”[7]。可见,合理定位家长在学校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不仅需要明确家长委员会的权利和职责,更需要构建家长、学校的对话机制,建立平等关系,形成两者的良性互动,才能实现学校的有效治理。然而,在家长委员会的实际运行中,学校和家长“各自为政”的现象比比皆是,使家长委员会沦为摆设。家长委员会是家校合作的一种形式,既然是合作,那么双方在互动中应建立和保持平等的对话关系,尤其是学校,应充分肯定学校、家长共同参与学校治理的地位,在召开家长会议时应充分听取家长代表们的意见,并与代表们进行沟通协商,共同探讨对策方案,以确保家长委员会在决策中的话语权。同时,建立家长委员会与学校定期沟通协商的议事机制,构建家长委员会参与教师、管理者、学生的评价机制以及对家长开展教育培训的组织机制等,以确保学校和家长的对话、沟通和互动。此外,搭建家长委员会学习、交流、研究的共享平台,学校可以专门设置家长委员会办公室、家校共育研究室,为家校合作提供交流场所和学习资料,还可以定期约邀成功的家长代表作报告,与家长、教师、管理者交流相关家庭教育的经验和体会。

3.健全和完善家长委员会建设的支持平台

(1)引进家长委员会建设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委会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学校和家庭的指导和支持,也需要社会组织的大力扶助。由于家长委员会是依托于学校而建立,其独立性不强,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运作模式尚不完善,当学校主动性欠佳时家长委员会很容易失效。鉴于此,应充分吸收社会组织的力量,组建支持家长委员会建设的社会中介组织。对于组织的成员安排,不仅可以吸纳不同阶层的家长,更应吸收大量教师、教育领域的专家、教育行政者、媒体工作者等,有效发挥组织的参谋、协调、监督、评价等职能。同时,引导社会中介组织重视互联网和新闻媒介的作用,通过舆论效应来促使学校和政府部门加强其职能的发挥。

(2) 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完善家长委员会建设的支持平台,不仅需要组织的力量,完善的制度也是重要保障。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法律法规在保障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地位中的作用。美国颁布的《改革美国学校法》从赋予家长参与权、明确家长参与形式、内容和应承担的责任以及提高家长参与能力等三个方面对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规定[8]。目前,在我国尚未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家长参与学校治理进行具体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只规定了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适当形式,支持学校的建设,参与学校管理。因此,必须制定和完善家长委员会建设的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形成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满建宇.论现代学校治理体系中的家委会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14(9).

[2]彼彻尔尼柯娃.儿童·学校·家庭[M].奚建瀛,陈仇,译.北京:大众出版社,1953.

[3]吴霓,叶向红.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联动促进教育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基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实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2(12).

[4]蒲蕊.教育治理中的社会参与[J].中国教育学刊,2015(7).

[5]蒲蕊.公共教育服务体制探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6]韩保来.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7]Mary Lou Fuller,Glenn Olsen.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如何成功地与家长合作[M].谭军华,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家长学校建设 篇7

一、办学方向明确

从家庭教育的实际和我校德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努力构建家长学校的新模式,创办一流的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播新的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培养高素质的家长队伍,加强家庭—社会—学校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担当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使学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同时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二、改善办学条件、健全组织机构、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为满足家长学校办学需要,我校配备了专用教室及活动场地,并在家长学校教室及活动室配备了电视机、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满足了教学需求。有适量的图书资料、教学参考资料,并不断更新、充实、编制目录、配备专用书橱,保证了家长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

学校成立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由学校校长王坚兼家长学校校长,选定学校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为校务委员会成员。家长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聘用教师,监督合理使用经费,研究解决办学和教学中的重大问题。

制定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如“红旗中学家长委员会职责”、“家长学校管理办法”、“家长学校授课制度”、“考勤制度”、“家访制度”、“家长培训制度”,等等。

做到三定三有五到位。三定是指定领导、定教员、定规划;三有指:有计划总结,做到年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二有备课,召开学生会要备课,召开教师培训会要备课,召开家长会也要备课,备课内容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三有评比,每年我们都评选出“优秀教员”与“家长好学员”,并给予通报表彰。五到位指:思想认识到位,人员培训到位,制度建设到位,管理督查到位,考核评比到位。

三、科学设置课程

树立育人育德的家庭教育新理念。以“为了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标,以增强家长学校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努力优化家长学校课程设置。

我校的课程分为基础知识(必修部分)和专题研修(选修部分)。其中基础知识部分包括:做一个合格的好家长;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原则和方法;中学生个性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和教育;中学生生理、心理卫生与健康;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家庭辅导;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培养;独生子女的个性心理特点与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制教育课程。专题研修部分包括:学困生的成因与教育;独立生活和交往能力的培养;特殊才能与创造力的培养;家庭文化与美育等。

基础知识课程旨在培养家长的义务感和责任心,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树立教育子女的法制观,帮助家长了解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孩子在初中不同阶段的变化,初步掌握家教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专题研修课程以素质教育理念、多元智能理论、关键期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等中外经典教育理论为依托,融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最新研究成果,旨在帮助家长学会探索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实际的个性化家教模式,掌握比较系统的家教知识和技能,通过科学细腻处理家教中的特殊、典型问题,进一步增强家教的针对性和效果,促进孩子个性化发展。

通过跟踪调查发现,多数家长在学习基础课程后,逐步学会了反思和借鉴,逐渐改变了以往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亲子关系改善明显。

针对设置的课程,使用正规教材,主要教材为全国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学校还多次投资购买家长学校教材,并动员家长订阅《家教周报》。家长学校教材,做到学生家长、校务委员会及班主任人手一册。此外,我校还组织人员编写了校本教材作为补充教材。校本教材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新生家长篇、转折期家长篇、毕业班家长篇和综合篇。每一个部分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进行了家庭教育的指导。这本书没有教条的理论,而是理论和实例的结合。教材使用三年来,在调查问卷的数据中,80%的家长们认为实效性强,学生行为习惯趋向良好。根据政教处的统计,2012年全勤学生人数比例为49.5%,2015年上升到了67%。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挖掘师源。

(1)以本校在职教师为中坚力量。

(2)以优秀学生为后备力量。

(3)以成功家长和校友为坚强臂膀。

(4)以老干部、退休老教师为师之高参。

2.培训师资。

(1)内部培训。家长学校全体教师受聘上岗后,我们采取了“培、查、测”的做法。“培”即每学期至少请专家来校培训教师两次;“查”即查上课、查作业、查教案、查论文;“测”则是每学期一次的家教知识的试卷测评和家长学员对教师的印象测评,八十分以上方为合格教师。广大教师通过理论和思想“装修”,综合素质大大提高,家长们把上课当作精神享受,参学率大大提高。

(2)外出学习。为了办好家长学校,我们每年都次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取经,他们远赴上海、近到海口、三亚,带回了成功的经验,新颖的做法,提高了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

三、多措并举,开展有效的家校实践活动

1.亲子同堂教育。从2012年开始,红旗中学家长学校邀请学生家长走进课堂,或与孩子共同体验感恩课堂,或共进知识盛宴。从2014年1月举行的“海南省屯昌县未成年人道德讲坛”大型感恩励志演讲会到12月的“新三好学生专题教育”这样的班级制授课,从开学初的“新生家长第一课”到期末的“法制专题讲座”等,我们采用的全部是亲子同堂的形式,这种形式揭开了“亲子同堂,教育同步,家校同心”的新篇章,收效良好:

一是密切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二是家长的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用先进的方法教育孩子。

三是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不再只是关注孩子们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2.班级集中授课。家长学校以班级授课形式每学期为学员授课至少一次,每次授课前家长委员会都提前组织家长学校教师和家长代表进行有关的专题讨论会,完成集体备课,为高质量的授课活动做好准备。

班级家长课都是重点。大型的会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由县关工委领导或校长明确会议的内容和程序,并就一些共性的问题和家长交流,就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做介绍,结合实际就近期应如何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如何培养孩子习惯等做报告。第二阶段则是分散的班级活动,家长入座后学生列队在走廊里,班主任老师和任课教师结合班级实际,根据孩子的表现,就本次教育活动的中心工作进行沟通和探讨,需要家校配合的关键环节做要求,然后任课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做讲话,这些讲话都在事先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家庭、了解班级的基础上,结合年级、班级实际进行,时效性强。最后,我们都会安排家长的互动交流。

除了专职教师的授课,还邀请教子有方的家长来校做讲座和介绍经验,实用性强,可借鉴度高,深受广大家长欢迎。

3.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学校开学典礼、学生运动会、朗诵会、烹饪大赛等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向家长展示学生的风采;在家长开放日,由各班主任负责接待家长,就家长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辅导,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有时还把家长请进课堂或活动现场观察孩子的行为,旁听孩子上课,督查孩子的作业,向班主任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等等。这样更有利于家长有针对性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4.家长参与管理。一是坚持“学校家庭联系卡”制度,倡导“让报喜的电话响起来”,要求班主任每天与一位家长联系,课任老师每周与一位家长联系,每月每位老师、每个部门要向家长报一次喜讯。我校的家校联系簿扉页上有父母的寄语,有孩子的学期奋斗目标,有家长、老师、孩子的三方协议,有家校沟通学生、家长、任课老师的基本信息,也有每日的“读书札记”“心灵驿站”的成长记录。这些真实、真诚的引领,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

二是坚持“走进家庭送教”家访制度,倡导“进步就是优秀”。

重点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倡导自主学习、周六组建学习小组”的意见及建议。构建周末学习小组是红中应对教育新政的有效举措,“手拉手心连心你我共成长”的主题家访活动,一来了解家庭是否有承担小组学习的条件、是否有让孩子参加学习小组的意愿,二来实地考察了解小组活动开展情况,送教上门。每年寒暑假我校班主任、科任教师定期走访家庭,了解“学习共同体”小组活动情况。每年9月我校18位行政领导,46位班主任、135位任课老师都参与家访,初一年级家访学生覆盖率达100%,初二、初三年级超90%,并逐渐形成“三到位三跟进三注重”的家访经验:一重视到位,组织跟进,注重家访制度落到细处;二规范到位,措施跟进,注重家访活动创新多样;三效果到位,总结跟进,注重家访工作切实有效。近10年来的每个学期开学,我校学生的返校率都保持在97%以上,本学期更是达到了98.8%,受到了县教育局的嘉奖。

四、督查落实,考核评比

我们每项活动都有检查,有记录,有督导,有评比,并以工作简报、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例会总结等形式通报活动情况,绝不做随意性的工作,确保质量。家长学校一般的教育活动由副校长布置,由各年级家长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进行检查、记录、总结;大型活动则由校长布置,各部门通力协作,人人到位,使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专人配合、专人指导、专人检查记录,保证工作的全过程有条不紊,活动后由校长亲自点评总结。

建立家长学员档案,以班为单位做好各项考勤、考核记录。为保证开课的顺利,每次上课前均发“上课通知书”。每学期统计学员的出勤率,作为结业,评比的依据之一。考核以“合格家长考核表”为依据。在合格家长考核的基础上,评比优秀学员和“好家长”,并进各种形式的奖励。考评方法是自我考核和家委会考核相结合。

五、办学成果显著

1.社会效益良好。自家长学校开办以来,我校学生的家长、隔辈家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教育。

“网上家长学校”现象研究 篇8

伴随着社会变迁和家庭结构的改变, 许多家庭无法自行解决随家庭生活周期发展而产生的各种家庭教育问题, 需要更多家庭组织外的力量为其提供家庭教育服务与协助。传统家庭教育服务模式主要以家长为服务对象, 依托家长学校、社区、社会群团组织、各种市场化家庭教育机构, 通过家访、讲座、书籍报刊等方式提供服务。但由于时空与资源上的限制, 面对日益变化、丰富、复杂的家庭教育需求, 传统家庭教育服务模式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指导家庭教育方法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随着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兴起, 家庭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各方助学者以网上家长学校为依托实施家庭教育服务已成为一种趋势。网上家长学校由于其自身的教育性、虚拟性、社区性、自主性、开放性, 一方面, 具有打破时空局限, 提高服务对象的参与度, 针对不同家庭教育需求最大限度地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优势;另一方面, 也可实现各种传统家庭教育服务的功能互补, 将网络自主学习功能、家长学校的指导功能、社区互动功能、社会工作的整合功能通过网上家长学校这一平台进行优化, 以栏目与活动的形式, 多面结合, 推进家庭教育服务。网上家长学校对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促进家长自身的学习, 促进家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正确认识网上家长学校的办学现状, 有利于深入思考其办学方向。

二、网上家长学校概况

1. 指导思想。

网上家长学校旨在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全国妇联和教育部颁布的《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规划》、《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精神, 通过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水平, 提高全社会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权威性的、智能化的家庭教育网上指导及培训系统, 鼓励开办网上家长学校, 为家长服务, 为学校服务, 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

2. 组织结构。

目前, 较有代表性的是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 该校是2006年由江苏省文明办、省妇联、省教育厅、中国移动江苏公司等单位合作创建的全国第一家省级网上家长学校, 由各主办单位领导组成的网校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对网校的领导和指导工作;网校校务委员会负责管理学校的日常事务;南京联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网站的技术开发和维护。随后, 这一合作模式也被各地推广应用。由各省市县级妇联牵头, 联合教育部门、文明办等党政机关及各企事业单位成立各级网上家长学校, 省级网校同时起到对地市网校的指导和引领的作用。借助政府部门的正确导向和政策支持, 以及其成熟的组织网络和强大的社会影响, 借助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技术支撑和优势的运营能力保障, 网上家长学校的建设如火如荼。

3. 网校定位。

网上家长学校在创立之初就定位于民办非营利性的公益性网站, 承担传播家庭教育知识、倡导家庭教育主流舆论导向、指导家庭教育服务的职责, 集宣传、倡导、服务功能于一体。

三、网上家长学校的家庭教育服务

网上家长学校是信息社会发展的产物, 是成人远程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在家庭教育方面具体应用的结果。它以家庭教育信息化服务为重点, 结合传统家庭教育服务方式, 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服务新模式。现阶段, 国内家庭教育服务主要是指以家长为服务对象, 以家庭教育指导为核心, 以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家教方法为内容的教育服务, 它包括:以学校为主导的服务模式, 如家长学校、家访等;以社会组织为主导的服务模式, 如群众团体组织 (妇联、关工委、专业学术团体等) 及事业性组织 (医院、图书馆、出版社等) 组织的关爱活动;以社区为主导的服务模式 (社区家庭儿童服务指导中心等) 。笔者认为, 家庭教育服务是各种家庭组织外的力量以家庭教育主体为服务对象, 以家庭教育学为理论支撑, 从理论、方法、内容、技术等方面进行的服务, 它旨在通过系统普及家庭教育知识, 指导家庭教育方法, 解决家庭教育问题, 使其获得资源与情感上的支持, 以增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网上家长学校的产品是家庭教育服务, 尤其是家庭教育信息化服务。基于此, 以对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的调查为例, 笔者认为, 网上家长学校的家庭教育服务主要表现在:

1. 家庭教育学习支持服务。

相对于传统单一部门的家庭教育服务模式, 网上家长学校获得了更多的国家方针政策的支持、地方政府的重视, 形成了政府主导、媒体引导、专家指导、企业资助、家庭参与的社会化合作机制。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的文化传统, 家长对优质家庭教育学习资源的迫切需求, 则为网校的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围绕服务对象需求提供学习资源、设计用户页面并开发初始服务是网校建立的基础要素。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多次以问卷等调查方式探索新时期学习者的特征与需求, 并适时改版贴近优质的家庭教育学习服务。该网校目前有家教热点、图片新闻等家庭教育动态类栏目, 旨在引导家长关注最新教育动态及家教理论进展;家庭教育专家在线咨询、互动论坛、在线视频点播等网络服务, 基本上能满足网民参与家庭教育话题的需要;同时针对孩子的年龄特征开设了父母学堂 (孕期家教、幼儿家教、小学家教、中学家教) 、家教好书、亲子乐苑等免费服务项目, 为网民的自主学习、参与社区活动提供了条件;再者, 网校还提供了手机家教杂志、素质学堂等商业化服务, 为企业的进入提供了空间;根据国家大事、社会热点等开展奥运征文、世博征文等评比类活动, 调动受众群体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参与度。

2. 家庭教育情感支持服务。

情感支持服务是虚拟学习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更是为爱子心切的“家长”提供教育类服务的形成要素。成人在面对面交流过程中携带的情感, 是无法或很难在仅仅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交流中表现出来的, 即使是利用实时视频的方式。情感支持服务主要是将“社区”特点考虑在内, 着重思考如何建立社区归属感和亲和力、增强共同体意识、组织学习者形成合作学习、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等问题, 从而形成庞大而稳定的学习交流群体。该服务主要体现在一些线上线下互动类活动, 包括线上“家教论坛”等交流类栏目;亲子乐苑、“七彩田园”网上农趣园、“红色之旅”网上夏令营等寓教于乐的游戏类活动;承办省妇联、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等各类关爱活动, 关爱孩子, 携手家长, 共同营造温情的社会氛围。值得一提的是, 网校积极打造可延伸的操作平台, 开展多种“落地”活动, 及时地建设三大基地, 打造学习共同体:与高校成立网上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研究基地, 致力于家庭教育服务的科学化;与种植基地、养殖基地等共同搭建亲子活动实践基地 (力求与线上农趣园游戏类的种植与养殖同步耕种、收获, 组织家长与孩子去农场学习知识收获成果) ;配备可开展讲座、沙龙等活动的多媒体培训基地。多种途径打造一个稳定的家庭教育“学习共同体”。

3. 家庭教育指导支持服务。

网上家长学校是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资源及其服务的专业性网站, 其专业性、权威性、指导性是网校建设的核心要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网校的主办方是省妇联等单位, 对政策的利用能力强, 可从国家的宏观角度审查和指导网校的建设, 在网校的决策上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其次, 网校开办政策导读等专栏, 引导家长及时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再次, 网校拥有高素质的家庭教育工作者队伍、志愿者队伍, 并不断完善网校专家库的建设。在网校运行中, 全方位调动家庭教育专家, 如2010年, 江苏省家长网校积极响应省妇联活动, 推出主题为“科学家教进万家”的全省范围内的家庭教育系列讲座, 讲座可以视频直播的形式同步观看, 并开通专家热线、专家在线答疑等服务。他们争取在家庭教育专家学者的引领下建立高质量、专业化的网络资源库, 在同类服务中突显品牌和专业优势, 使家庭教育专家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个性需求及时向家长提供不同的科学育子知识, 并可以随时接受家长和学生的个性化咨询, 实现专家与家庭的点对点交流。

4. 家庭教育技术支持服务。

技术是实现学习支持服务的基本保障。网上家长学校是知识密集型组织, 其手段或形式应满足社区成员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同步或异步、真实或虚拟的对话交流。基于多媒体网络开展成人虚拟学习, 学习者会遇到各类技术故障或难题, 网上家长学校一方面和专业的网站合作建设公司, 为学习者构建性能稳定的网络学习支撑系统, 给学习者提供理想的虚拟学习环境, 力求网站技术架构安全、稳定, 网站风格统一, 网页布局主次分明;将技术和网站功能结构密切结合起来, 以功能为导向, 选择和配置技术。基于学习者的个性化服务、一站式服务更有赖于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同时, 还提供个性化的导学助学服务, 使学习者能尽快地步入学习的正轨。截至2010年7月, 网校运行四年来, PV (访问量) 已达2300万人次, UV (独立访问者数量) 、RV (重复访问者数量) 、PVPU (单个访问者的页面浏览数) 等数据经分析也都呈逐年逐月上升趋势。

5. 家庭教育管理支持服务。

网上家长学校的管理是融家庭教育工作和网络家教平台建设于一身的新型管理, 其建设不单单是建设网站框架, 而是一个长期的内容建设过程, 以及一个长期的信息更新过程。科学的管理是网上家长学校建设的保证, 也是提升网校服务质量的前提。网校已具备组织管理制度, 成立采编部、项目部、彩信部等部门, 专人负责网校各栏目维护, 制定考核方法;不定期召开网校理事会、全省网校校长会议、每周工作例会等会议, 共同探讨网校工作进展和发展方向;制定管理体制, 从领导体系到具体执行体系, 分工明确, 责任到位, 做到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建设网站本身制定了一系列条规, 如《网站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编辑岗位自律认责书》等, 从稿件来源、编辑审稿、稿件上传的每个环节都订立责任制, 明确责任人, 签订责任书。

四、网上家长学校办学方向的五点思考

1. 完善网校层级体系, 实施品牌战略。

2010年4月, 全国妇联、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指定江苏作为全国家庭教育信息化服务基地, 以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为核心载体, 共建“全国网上家长学校总校”, 共同推广各地市网上家长学校建设, 全面推进家庭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也是网上家长学校应有的发展趋势。首先, 应把握契机, 加强建设互联互通的网上家庭教育平台, 实现全国网上家长学校总校与区域性网上家长学校及相关网站的链接, 实现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人才资源共享、用户资源共享, 形成网上家长学校联盟并加强各类家庭教育服务组织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合理有序地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其次, 要实施品牌战略, 这是针对网校所提供的服务产品而言的。所推出的家庭教育服务及其产品必须走精品之路;营造家庭教育的文化氛围, 塑造网校品牌形象才能扩大并巩固市场份额。这是网校的艰巨任务, 也是吸引网民并令其产生信任感与归属感的唯一有效途径。

2. 用户需求导向策略, 创新家庭教育服务。

首先, 网校应继续做好两个方面的宣传以培养市场需求, 挖掘潜在用户。既要宣传家庭教育重要性和家庭教育信息化服务的价值, 使家长意识到在信息时代下应争取主动学习;又要宣传网校的服务理念、服务实力、服务内容, 多种渠道引发用户对网校建设与发展的关注。其次, 对用户群进行分析, 围绕用户需求开发新产品, 把握家庭教育服务趋势, 应强调主动跟踪服务、个性化服务, 推进核心服务和资源“一站式”服务。再次, 网站整体架构的科学性, 应遵循家庭教育系统性原则。此外, 网校还要关注家庭教育服务创新 (现代家庭教育服务的模式、方法和观念创新) 、经营模式创新, 建构动态的不断发展的经营模式, 以及管理创新 (思想上突出现代民主意识、模式上突出管理组织网络化、机制上突出创新激励体系) 。

3. 家庭教育虚拟社区市场战略, 实现可持续发展。

网上家长学校均具备构成虚拟社区三大要素:技术要素、学习要素和社会互动要素, 即均有功能相类似的助学和管理平台, 均有大量的网络学习资源, 均有相当数量的学习者和助学者活动于其中, 已初具虚拟社区的雏形。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 互联网法律法规的出台, 网上支付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加上完善的社会化物流配送系统, 建立网校虚拟社区市场也是网校发展的方向之一。但从虚拟社区向虚拟社区市场的转换也是十分艰巨的过程,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形成网民、商家和网校的利益共同体, 制订利益分享计划, 保证物质企业和网民之间各取所需;以感情融合或经济杠杆产生和维护有吸引力的内容, 培养网民忠实度;技术可靠, 能保障网民信息的隐私权和安全度等。力求将网校建设成一个不断创造新价值的虚拟社区市场,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4. 加强与其他部门合作, 实现资源优化组合。

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服务, 不是建了网上家长学校就能完全实现得了的, 需要与其他的部门、资源相配合, 达到功能上的互补。其他网站社区等也含有大量的可资借鉴和利用的家庭教育信息, 应触发他们加强家庭教育服务的决心, 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活动, 使之成为网络家庭教育的“同盟军”。同时, 应注意利用各方的资源优势开展工作, 实现资源最优化组合。注重专家资源的整合、教育资源的整合、实践资源的整合。这既有利于网校的自身建设, 又能够扩大网校的社会影响。

5. 积极开展网上家长学校建设评估。

网校建设评估是增强网站服务质量, 更好地管理维护网站的重要环节。建设者应积极地组织相关专家以及网民定期参与网校建设的评估, 以评促建, 以评促管。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加强网校工作队伍的评估, 考察出勤情况和基本能力素质等方面;二是对网站本身的评估, 从经费投入、网站整体性能、网民评价等方面来进行。经费投入可以保障网站正常的运行、维护, 也反映了网校建设的重视程度。网站的整体性能涉及网站的硬件设施、软件配置、网站整体设计规划 (页面整体布局、栏目设置以及内容更新速度) 等方面。重点考察网民对网校的评价, 将他们反馈的信息作为网校建设优化和改进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缪建东.家庭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331-337.

[2]李伟.基于成人个性化的虚拟学习社区设计策略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5-12.

家长学校建设 篇9

我校的家长学校创办于2004年。家长学校开办的基本宗旨是“抓一代,促两代”,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水平,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通过家长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研究家教方法,让素质教育在家庭中得以较好地落实。

二、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组织管理

1.健全组织机构。学校按照“纳入学校计划、纳入常规管理、纳入绩效考核”的构想,成立了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两个组织机构,全面加强家长学校工作。李庆兴校长担任家长学校校长和家长委员会主任,亲自讲授家长课,亲自制订家长学校工作计划,亲自和班主任一起进行家访;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胡家廷主抓家长学校工作,坚持坐班制,处理家教事务;教导处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和教务工作,并做到期初制定工作计划,期末有工作总结。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家长学校有挂牌标识,有固定的办公室、电脑、电话等设备和教学活动场地,并有专用工作经费5万元,保障活动的开展。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家长学校教师队伍的能力。一是开展家长学校通识培训。在保证了有校牌、有教室、有教材、有经费等“四有”的物质前提下,我们按照“以班主任为主”的原则,每学期都要组织班主任进行家长学校通识培训,培训率为100%。我们逐步健全了学籍管理、教学、考勤、优秀家长考核评比、表彰等系列配套的规章制度,为规范家长学校办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二是依据《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结合学生、家长、学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根据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授课。三是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书籍或资料。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深刻理解了家庭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提高全体教师的家庭教育素养。四是加强集体备课。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教师备课小组,由学校科组长担任备课组长。为了在教学中做到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指导性于一体,集体备课强调胸中有“本”(教案)、目中有“人”(家长学员)、心中有“数”(需要解决的问题)、手中有“法”(适应家长学员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积极组织开展教学与交流活动

1.教学活动。学校按照相关要求和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活动,坚持每学年4次以上讲授家长课;各教师依据相关教材和学校实际,认真备好课,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教学生动、针对性强,有学员答卷、心得体会等信息反馈。

学校以《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全国家长学校优秀教案选》、《海南省家庭教育读本》、《家教之花》等为依据,结合本校实际确定教学内容。每学期有固定的家长活动和一次主题明确的家长委员会交流,每学年举办4次以上的家长学校授课活动,有明确的教学任务。我校校长坚持每年上一次全校性的家长课,校长的课深受家长欢迎。在教学上,认真制定每学期的家长学校工作计划,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教材、定任课教师和学员。由校长及教导处负责督察评估工作:一查教学准备,看家长学校的教学计划、任课教师的教案是否切合家长的实际;二查教学过程,看教师的讲授和指导是否受家长的欢迎,看家长通过教学学到了什么知识,在指导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时方法是否有所改进。授课教师编写的教案,须经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审核后方可组织实施。

2.挑选学校骨干教师和优秀家长负责教学、教研工作。做到定时、定地点、定主题授课,实效性强。

3.开放教育教学课堂,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共谋发展。如学校在开展“教学开放周”活动中有家长的听课与评课、社会实践活动中有家长的代表发言、文艺表演时有家长的掌声,等等。

4.教育学习活动。一是既有由校长主讲全校家长听的大课堂,也有班主任面对本班家长主讲的小课堂。二是组织开展家庭教育专家的现场讲座和售书活动。2011年请北京家教讲师团到学校举行专题讲座,听完讲座后家长们踊跃购买有关家教方面的书籍;同时请县讲师团到学校向家长讲课,深受家长欢迎。三是组织开展家长调研会活动。2014年4月16日由县关工委和学校组织部分家长开展调研会,通过会上家长的反馈和交流,使我们认识到家长学校工作上的不足,也了解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这为学校以后的家长学校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四是举办专题讲座。2014年5月7日和12月2日,由县文明办和关工委在学校开展了两场别开生面的“成长与责任”与“感恩教育”报告会,会上主讲老师的精彩报告和家长、教师、学生的交流互动,使得家长、教师、学生受益匪浅,也大大地丰富了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2015年11月27日学校主办了“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教”专题讲座活动,参加活动的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教科局局长、县关工委、县委宣传部、县妇联、县文明办、本号镇相关领导、教师及1000多名家长。领导们的敦敦教诲、殷切期望和专家们的精彩讲座深深触动了家长们的内心,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家校合作、家风、家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每学期举办家长学校专题讲座,努力提高家长学校教育的实效性。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家长,有针对性地分班授课。一是系统的学习。家长学校每学期都制订科学的教育计划,制定活动安排表,克服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增强科学性、计划性。二是快乐的学习。每次家长学校开课,学校都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容的氛围。三是针对性学习。在系统学习家教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各年级、各班级的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内容进行教学,以此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如,新生家长会上,我们讲《孩子,我们一生的财富》,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成长,学会教育孩子;毕业生家长会上,我们重点做《怎样的毕业生才是合格的毕业生》、《临近毕业学生的心理分析和家长应注意的问题》、《如何做好升学的指导工作》等讲座。

6.开通学校与家长的全方位沟通渠道。如组织开展家长教育的问卷与调查及充分利用“校讯通”与家长交流子女信息、反馈学业情况或畅谈教育心得等。

7.认真落实家访制度,以家长访校、教师电访或教师登门拜访的形式开展。家访工作的开展,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起了巨大的作用,尤其对感化单亲家庭的学生和学困生的作用不可低估。

8.坚持每学年评选家长优秀学员并进行表彰,充分发挥其榜样作用,通过校会、家长课、班会等会议作宣传,或印发资料,组织相互学习。

9.配合镇政府、关工委、村委会的工作,积极参与教育、文明建设活动,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有机结合。

10.家长学校授课实行学校统筹、班级为主的模式。严格执行“五落实一齐全”制度:教学计划落实、工作制度落实、上课教室落实、考勤测验落实、工作总结落实和档案资料齐全。尤其是在时间落实方面,学校特别规定每学期必须开课2次以上,每次授课90分钟以上,上课时间由学校实行计划单列。每次上课前一周,我们都要发出专门的书面通知,告知家长做好准备,按时参加。

11.提升家长的素质,加大培训力度。单纯的课堂培训是无法满足家长和学校发展需求的。因此,近几年,学校一直坚持在全校范围内向家长推荐《当代家庭教育指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丛书》等读本。家长通过书籍和网络学习,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逐步使家长的学习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每学期开展两次家庭教育专题培训,面对不同的家长,开展不同的讲座。每学年开展多种形式的“家校互动”主题活动,希望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提高学生家长整体素质。

五、不断探索,提高办学效果并逐步形成家长学校的工作特色

通过关工委、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面的努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上了新台阶。家长学校的制度越来越健全,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并得到上级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具体表现在———

1.家校互动频率增强,学习班主题突出,实效性强。家长参加学习出勤率、家长受教育率、考核合格率都达90%以上,子女对家长满意率95%以上。通过学习,家长对如何与子女进行沟通、如何让小孩过一个充实的寒暑假、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问题,已寻觅到良方。

2.家长主动配合学校教学工作,教育子女效果好。一是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达90%以上,后进生转化率高于85%;二是学生文明素质有明显提高,绝大多数学生能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帮互助,爱护公物,文明守纪,独立能力增强,回到家能帮助父母做家务,孝顺长者,呵护幼小等,各科成绩优秀率稳步提升。

3.家长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对学校工作提合理化建议。如:四(2)班学生小黄的爸爸在学习中把所学的教育理论充分运用到平时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使小黄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四(1)班学生小胡的爸爸在学员交流会上演讲的“谈谈孩子的养成教育”,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家长学校建设 篇10

关键词:家长学校 文化强国 国民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184-01

2011年,我从师大毕业正式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在小学支教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天真可爱,让我体会到了初为人师的幸福与快乐,而部分学生的懒散与厌学,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与压力。经了解得知,这些孩子大多是农民工、下岗工、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留守儿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父母的关心与照顾,在行为养成过程中缺少家长的教导与督促,基本上处于自然生长的状态。华南师大刘良华教授说,家庭是人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家庭教育是一种“培根”的教育。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及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素质影响孩子素质,家庭教育影响孩子成长。为此,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对家长进行必要的培训,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1 办好家长学校是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

所谓家长学校,是我国小学以在籍学生的父母为对象,以多种教学形式,有目标、有计划、有系统地向他们传授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家教原理、家教规律与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以达到提高家长素质与家教水平的义务性培训模式。

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文化强国的根本标志是:社会精神风貌良好,国民整体素质较高。然而,当前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现状与文化强国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2009年,浙江省社科院杨建华的“浙江农民工群体生活状况”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工作时间长、条件差、收入低、负担重、居无定所,子女大都由祖辈代养(调查中的老人文盲率高达90%以上),父母常年与孩子缺乏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了“留守儿童”的亲情淡漠和家教缺失。刘良华教授也有一项研究表明:孩子1~6岁在祖辈那里度过,即便入学后再由父母亲自抚养,他们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或成为侵犯他人的捣乱者、攻击者等“问题儿童”的可能性大于在父母身边成长的孩子。为此,增强家长正确的家教观念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大事。

2 办好家长学校是发挥学校资源的优势

国内一项关于“农民工的文化生活”调查显示:农民工下班后,40%的睡觉,30%的看电视,20%的聊天,5%的打牌或打麻将,5%的读书看报。在这个庞大群体中,只有近两成的新生代农民工业余时间喜欢读书,但由于用人单位没有图书室或借阅不方便,这类人群业余生活的内容上网排在第一,且网聊与游戏占了七成。天津社科院张宝义所长十分关注农民工的文化权益,他说,制约农民工读书的主要因素有三:一是没条件接触到书;二是没时间精力读书;三是没财力买书。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来解决提高农民工的素质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家长学校能满足家长部分文化需求,是它教育惠民的具体体现。小学胜任这项使命,是因为它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优势可以发挥,如:(1)完备的教学设施;(2)强大的师资力量;(3)科学的办学经验;(4)先进的教育理念;(5)孩子对家长的督促;(6)家长望子成龙心理的激发等等。

3 创新培训手段是办好家长学校的保证

家长培训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教育工程。由于学生家长就职于各行各业,分布于全国各地,各人的教育背景和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要真正落实家长培训工作,家长学校必须加强管理,从制定相关制度、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手段等几方面入手。

第一,制定相关制度,加强管理。

为保障家长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要制定诸如,“家长学校办学章程”、“家长学校培训计划”、“家长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家长学校考勤制度”、“家长行为规范,以及“优秀家长评比表彰”等方面的制度,通过制度和管理,达到督促家长参与培训的目的。

第二,丰富培训内容,激发兴趣。

教育部与全国妇联联合发布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是家长学校的必读内容。首先,要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教育思想,增强履行教育子女的责任意识;其次,进行现代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知识与理论;再次,开展科学家教、心理健康、良好生活方式、平等和谐亲子关系等活动,让家长在教育情境中,领悟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从而走近自己的孩子,成为合格的家长。

第三,创新培训方法,满足需求。

改革创新教育手段,以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满足家长参与学习的需求。如:(1)开展读书活动。规定必读书目、阅读时限和写讀书笔记等要求(不计字数,只求表达真情与实感,由孩子班主任进行批阅),加强家长的自学能力;(2)开展教子案例活动。指导家长将平日自己的家教事例记录下来(成功、失败、困惑均可),每学期举办家长会,以座谈的形式进行教子经验交流;(3)办“家长学校报”,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刊登家庭教育案例、进行个案分析等,通过文字形式促进家校之间的交流与配合;(4)开展“家长论坛”活动。由班主任轮流或定期担任“家长论坛”的版主,及时解答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疑难与困惑,协助解决家教难题;(5)举办讲座。邀请教育界专家学者来校作“家庭教育”的演讲搭建专家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平台,现场解答家长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疑问;(6)打造亲子活动品牌。以游戏为载体,创设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情境,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与发展。

综上所述,要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必须注重学生家长群体(尤其是农民工家长)素质的提高。努力办好家长学校,使家长培训工作系统化、持续化和常态化,让中国的家长在家庭教育学习中得以成长与提高,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再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这将对提高孩子——未来国民的素质,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起推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董宝良,喻夲伐,等.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刘良华.新父母学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孙云晓.怎样教育孩子[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家长教育行为规范[EB/OL].百度百科,1997.

[5]喻岳衡.身教与言传并重的实录——左宗棠教子书[M].长沙:岳麓书社,2002.

美国学生家长质疑学校关闭计划 篇11

华盛顿委员会成员哈利·托马斯(Harry Thomas)昨日在会议开始时表示,他希望能尽力消除公众的担忧。他表示,教育官员会公平对待该市的所有学校,但是,会议很快就引起在场家长们的愤怒。现场家长表示,政府在做出该决定前没有征求民众的意见。现场官员们发放了会议议程,并收集了现场人群提出的问题。约翰·伯勒斯小学(John Burroughs Elementary school)校长克拉伦斯·彻里(Clarence Cherry)列出了该校的一系列成绩,其中包括成功帮助孤独症患者的项目、联邦的合格鉴定和去年标准考试中全校学生取得的优异成绩。彻里对于将该校及第五行政区其他面临学校关闭的学生转移到塔夫脱中心的一所学校表示疑问。他认为这完全没有必要。来自民众的愤慨成为该项关闭学校计划最大的障碍。

市长阿德里安·M·芬迪(Adrian M.Fenty)表示,执行该计划将为学校系统节省2,360万美元,节省的费用将会有利于缓解长期以来学校系统的预算不足问题。他认为学校系统在面临入学率下降的情况下负担沉重,因此减少学校资源的浪费,并对其进行整合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上一篇:发育特点下一篇:妊娠期妇女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