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建设(精选12篇)
社区卫生建设 篇1
2006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 22001111年, 卫生部下发《关于开展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的通知》。显然,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成为我国医疗事业改革的重要方向, 是解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症结的重要措施。然而,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 目前在建筑设计方面对社区服务中心的相关研究还是比较缺乏。
本期特别策划将通过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思路以及在具体设计中的实践探索, 将看似简单的社区卫生中心多姿多彩的一面展现出来, 以飨读者。
社区卫生建设 篇2
今年以来,街道办事处社区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通过抓机构、抓阵地、抓活动,努力探索社区、单位、家庭三级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抓机构,健全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网络
社区党总支坚持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自上而下、从外到内构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网络:一是社区党总支牵头负总责。成立社区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成员由社区支部委员及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切实担负起社区反腐倡廉组织协调的职责,定期研究讨论工作,制订方案,组织实施,并制定了社区干部廉政谈话、述职述廉和群众评议等一系列制度,促进了社区干部自觉勤政廉政。二是聘请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聘请了8名公正廉明、办事公道的党员当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既对社区党员的廉洁自律、社区事务及党务等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又对辖区党员“八小时之外”的党风廉政情况进行收集,认真倾听居民的呼声和意见,及时做好排查和化解矛盾工作,有效促进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三是设立廉内助监督岗。建立社区科级党员干部家庭信息档案,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家属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通过“廉内助监督岗”将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延伸到家庭,严把家庭廉政关,在家庭中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
二、抓阵地,营造廉政文化氛围
以完善硬件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通过“一栏一柜一室一站”,不断丰富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内容,拓展活动阵地。一是设置廉政宣传栏。在社区主要干道旁设立廉政文化宣传栏、社区事务动态栏。今年以来共编写、张贴
廉洁家庭版报、党风廉政文化动态、标语警句共2期10版。二是设立廉政教育图书柜。将廉政文化图书管理纳入社区图书馆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筹集了一批廉政宣传教育内容的报刊杂志、宣传画册以及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图书供社区居民免费阅读。三是建立社区党风廉政文化电教室。定期为社区居民播放一些廉政宣教光碟片,并充分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对社区党员开展廉政知识培训教育。四是建立社区服务站。以便民、利民为原则,通过社区服务站(服务中心)对居民提供社区管理、就业社保、低保救助、综合治理、人口计生等“一站式”服务,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为居民提供“一对一”服务,受到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干部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洁意识。
三、抓活动,搭建廉政教育平台
一是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廉政文化活动联办。针对社区个体、私营企业多、商贸繁荣的特点,开展工商廉政文化进社区,设立“廉政服务维权社区工作站”,让企业在消费维权中对工商部门履行服务、执法等职责方面提供便捷的监督途径。二是扩大教育层面,提高居民知法守法自觉性。结合传统节假日及学生寒暑假,发挥社区“五老”作用,依托社区义工站,经常开展法制警示教育。今年以来在民生广场、一中、卫国小学校等场所举办反腐倡廉图片展览、法制知识挂图展共3场次,观看居民有1000多人次。三是倡导廉洁之风,开展“廉洁家庭”创建活动。注重以真心教育人,以典型带动人,积极开展“廉洁家庭”创建活动,在居民中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区廉政文化氛围。四是强弱联合结对帮扶,增强党员服务群众意识。结合社区弱势人员多的特点,社区党总支发动社区和辖区单位20名党员,开展创建“党员先锋岗”6个,与25户弱势家庭开展结对帮扶服务。
加强基层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篇3
一、东环办事处的机构设置和主要工作
东环办事处,是新华区的一个办事机构,根据沧洲市编办机构设置和办事处工作任务的需要,东环办事处下设6个综合科室,即:党群办、行政办、财经办、社会事务办、城市管理办、社区服务中心。东环办事处党委下设8个支部,19个小区党支部,有651名党员,人口4万余人。
2012年以来,东环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基层建设活动为抓手,全面加强办事处的各项工作。这些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街道经济,开拓思路,拾遗补缺,保证办事处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2.抓好党员管理工作,积极调查研究党员的思想状况,协助党组织做好党员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办事处党员工作者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向党委或党委组织部汇报并提出建议。
3.东环办事处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对社区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质培训,以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使整个社区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4.负责社区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居委会工作,加强居委会建设,通过培训学习等手段提高社区干部素质,搞好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配备好街道班子。
5.搞好本区域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宣传优生优育,鼓励支持晚婚晚育。
6.认真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组织开展就业服务,积极为社区内低收入群体申请政府补贴,做好辖区内廉租房申请及分配的工作。
7.依法治理街道,抓好法律常识普及,加强法治教育,调解民事纠纷。
8.配合有关部门抓好本辖区卫生工作、绿化工作、城建工作及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9.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活动,组织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二、当前东环办事处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沧洲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或多或少地体现在城市街道社区层面,从而对办事处的工作提出了新考验和挑战。就目前初步调查分析来看,城市办事处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办事处职能界定不够明确
近些年,随着中央省委和市委注重社会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办事处的职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当一部分社会工作,本来应当是上级各部门的职责,或者应当是一些职能部门的职责,却纷纷下移到办事处,这就让办事处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有些工作并不是办事处的职责范围所能解决的。有些政府职能部门安排给办事处一些事务性工作,而核心权力却不下放或下放较少,造成协调解决问题上阻力较大,效率较低。因此产生的上访问题、钉子户问题亟待解决,原本可以通过职能部门行使权力的方式解决的问题,却只能依靠办事处人员苦口婆心的劝说得到暂缓,根本问题却得不到解决。
2.办事处人员编制明显不足
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群众工作,赋予了办事处大量行政工作、群众性工作和一些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这些工作的推进和完成都要由人来完成,而目前一些街道办事人员的编制却是多年前制定的,事多、事杂、人手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工作人员经常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人们常说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局面,仍然是当前街道办事处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办事处经费短缺比较突出
调查中,不少社区反应经费短缺是他们面临的最突出的困境。工作量不断增多,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的大量事务被下放,而相应的经费和资金保障却不能及时跟进,不能到位。“责、权、利相统一,人、财、物相一致”是社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个普遍规律。但现在工作中却并非如此。例如:一些市容环境卫生方面的管理权没有下放,使管理、审批、收费等环节相互脱节,出现了部门管事、街道办干活,或者部门收费、街道办管理的情况。有些部门还把本应自己承担的供热管理、二次供水、清理冰雪、属地信访等工作及责任硬推给办事处承担,而这些工作又缺乏配套的管理职能和经费保障,致使办事处基本处于“有责无权”“有事无利”的状态。
4.对办事处队伍建设不够重视
街道办事处虽然是政府派出机构,但却承担直接向群众宣传、贯彻、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群众工作、创新社会管理等一系列繁重的社会职责,他们的政治水平、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工作艺术等都直接决定着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关系城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大局。但就目前调查来看,上级政府和组织却很少关注街道社区干部的培训工作,大部分干部一年到头都忙于应付工作,从来没有时间学习,更没有机会得到进修培训及提高的机会。
三、关于加强城市街道办事处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以进一步完善办事处工作:
1.建议加强对我市各办事处职能的研究力度
从行政法规和条例的角度对办事处进行明确界定,使各办事处在城市管理、城市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地位和作用得到应有的重视,并被赋予明确而清晰的责任和权力。
2.建立健全我市办事处统一具体的工作制度体系
建立一套全市统一的关于办事处的制度体系,是保障办事处较好发挥职能作用的前提和重要保障。隨着加快社会建设和加强社会管理的客观需要,把一些事情交由办事处管理,并给予相应的工作管理权限,是可以的,但要做到“权”随事走,人随“钱”走,使办事处的综合协调和管理能力得到保障。减少本应由市、区政府负责管理的工作事项下放给办事处,以减少管理层次,减轻办事处负担。同时,应当从我市社区建设的高度,对办事处的工作任务、责任权限和职能、重新设定编制、增加人员等都作出制度性规定。
3.要理顺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关系,充分发挥城市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
居委会是居民自治组织,其管理方式是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办事处对居委会工作是指导而不是领导。但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一些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表现为事实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致使一些矛盾大量集中到办事处,这与办事处的职能错位密切相关。因此,从根本上理顺办事处与居委会的权力关系是加强办事处建设的一个关键。即,把便民利民、城管卫生、治安、文化娱乐、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或再就业等社区服务工作落实到社区居委会,使居委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居民自治组织,而办事处真正建设成为服务居民的桥梁和纽带。
4.建议开展“办事处干部素质提升工程”
加强对街道办事处干部职工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社会管理知识、群众工作能力等。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培训工作。调查发现,90%的青年干部都有在政治上、理论上、政策上、能力上提高的愿望和渴求,希望上级党组织和政府加强对他们的关心和培养。因此,开展“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很有必要。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体系建设 篇4
1 主要做法
1.1 组织保障体系
成立由中心主任、分管主任、业务科室负责人等人员组成的信息化领导小组;配置专职的计算机管理员负责日常硬件、软件维护等专业技术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化制度体系,科学制定各业务系统操作流程和使用规范;落实信息化经费保障。
1.2 硬件建设体系
中心给每个专职社区公卫医生配置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科门诊室均都安装了一台台式机电脑,通过光纤到站和无线数据终端等网络手段实现了服务区域的网络全覆盖。
1.3 软件建设体系
软件建设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3.1 无间协同办公OA系统:
主要包括协同工作、通讯管理、信息平台、工作流程、行政事务等五大模块,利用无间互联协同办公OA系统可把日常管理中的业务、事务、事件等信息在单位、部门、组群、个人之间进行及时高效、有序可控、全程共享的沟通和处理。
1.3.2 社区医生综合工作平台:
主要包括全科诊疗、健康档案管理、重点疾病管理、健康体检管理、健康教育管理、疾病防控管理、出院回访管理、短信服务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等十三大模块,实现对社区居民从出生到死亡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功能。
1.3.3 门诊药房管理系统:
主要用于门诊药房日常工作的电子化处理,包括发药处理、药房库存管理及财务统计报表的处理。
1.3.4 门诊收费系统:
主要用于门诊挂号和收费,在挂号方面,系统对病人进行统一编号,根据编号的唯一性对病人基本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收费方面,可完成门诊收费过程的电子化处理,支持各类病人的收费,并打印各类门诊发票和报销凭证。
1.3.5 远程心电监测系统:
在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心脏事件时,社区医生用心电检查仪进行心电图检查,检查完成后可通过USB线路将病历传输至给中心的B超室医生,在第一时间获得院外救治指导。
1.4 应用评价体系
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确保各应用系统的功能真正的能够应用起来,因此,要注重人员培训和考核,提升他们的信息化应用水平,真正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2]。
1.5 信息安全体系
信息安全体系包括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一是设专用帐号,社区医生只能使用专用帐号访问内网服务器,无法访问Internet网络;二是号码关联,确保只有经过注册认证的用户才能接入专网;三是设置防火墙,通过策略隔离内网与专网,控制用户的网络访问;四是加密传输,数据在网络上通过加密传送,保护数据不受破坏和被他人窃取。
2 实行信息化管理的体会
2.1 必须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有三大目标:第一,利用信息化提高服务水平和内涵,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第二,通过信息化降低社区医生的工作强度;第三,运用信息化加强管理,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和持续发展。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经济性和可拓展性这四大原则,合理运用信息化资源。
2.2 社区居民健康得到了信息化保障
2.2.1 活化了居民健康档案。
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HIS、LIS、慢性病管理、妇儿保健等多个系统整合,实现了临床诊疗和公共卫生工作的信息化,动态记录为居民健康服务的全过程,为每个辖区群众建立一份记录一生健康状况的电子档案,真正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服务的目标,充分体现了无病防病,有病早发现、早治疗的三级预防思想,使社区全人群的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2.2.2 提高了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使患者对自身健康有了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变被动治疗为主动治疗,提高了其自我保健意识。
2.2.3 简化了流程,方便患者就诊。
通过信息化,接诊医生在很短时间就可以完成处方的书写和核对,使患者就诊时间明显缩短。
2.3 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工作效率和质量均得到提高
2.3.1 工作方式完全改变
见表1。
注:*3G全科电脑是指基于3G和VPDN技术,安装社区医生综合工作平台软件笔记本电脑,下同。
2.3.2 随访工作更加便利。
过去社区医生上门随访时要携带各类档案,做随访记录,回到站后再输入到电脑;有时碰到随访对象,刚好没带档案则无法记录。配置3G全科电脑后,可以实时输入随访信息,省却了二次输入的重复劳动,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3]。
2.3.3 大大降低运行成本。
一方面,信息化系统将传统繁琐的人工管理模式转化为计算机人工智能管理模式,可大大降低运行成本,节约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后,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可以随时调阅,不用再花费大量资金去印刷纸质档案,也不用再找空间存储这些档案。
2.3.4 规范操作,减少事故。
通过统一管理各项收费标准和调价执行时间,可防止因收费工作差错引起的医疗费错收和漏收;对社区医生用药实行管理的告警功能,如用药范围、用药量、重复用药、有效期管理、用药禁忌等方面的提示,提高了服务质量,减少了这方面事故的发生。
2.3.5 提高工作水平与技能。
信息系统既有全科医学的技能和知识,又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保健等学科的指导,对现阶段专业人员的转岗培训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可提高其工作水平与技能。此外,还可以通过在信息系统中直接调阅该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所有相关信息,为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2.3.6 提高工作的计划性。
根据社区卫生工作程序要求,计算机可适时提供给社区医生本社区一定时间内计划免疫、慢性病管理、重点人群访视等工作的计划书与任务量,使工作更加有条不紊,效率得到提高。
2.4 信息系统的应用为管理者提供便利
2.4.1 及时进行社区诊断和干预。
中心可以随时对全镇每个社区、每个单位和任何一个情况进行查询和了解,随时查询、统计、分析全镇、每个社区健康问题和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并采取相应服务,有效地提高本地区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2.4.2 实时监控工作进程,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信息系统,各级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机调阅医务人员的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检查诊断处理、药物应用、医保政策执行等情况,并可以做到实时监控,及时全面地了解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提高服务质量。
2.4.3 促进科学决策。
信息系统可为各层次管理者提供科学的信息与数据,使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得到体现,既可为中心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也可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进展情况,并对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2]。
2.4.4 提升社区卫生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和时效。
配合个人密钥、电子签章等密码技术的应用,信息系统可以自动记录每位医务人员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各项工作的工作量,实现了考核结果自动生成评价,减少了人为因素,真正做到公开和透明,保证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体系建设是中国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宁波市社区卫生改革的“试验田”,鄞州区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体系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体系
参考文献
[1]许速.闵行区利用卫生信息化很好控制慢性病[EB/OL].h ttp://www.e-gov.org.cn/x inx ihua/new s004/201008/110167.h tm l,2010-8-22.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篇5
w w
w.5 Y K J.Com 1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推进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城市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支撑。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卫生工作,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积极探索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一、基本情况
xx城区社区卫生大部分归市卫生局管理,属船山管理的有5个,分别是高升、育才、凯旋、龙坪、灵泉,除凯旋外,其余4个均通过省检验收合格,社区卫生服务站 1个(顺城);占地面积x,设备总额x万元,开设床位x张,有人员x人(其中执业医生x人,执助x人,注册护士x人,医技人员x人,公共卫生x人)。目前x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在装修建设之中,除育才、凯旋两个未开展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凯旋未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外,其余xx个均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初步建立起了以城市大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前哨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二、主要成效
1、加强领导,切实履行政府职责。区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社区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制定了社区卫生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加大了财政投入,前两年区财政每年安排x万元用于社区卫生基础建设工作,今年为支持医改,公共卫生经费按服务人口x元/人年预算,基本药物试点按x元/人年预算,同时在育才、灵泉、龙坪x个社区卫生基本建设都安排了匹配资金。
2、健全规章,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市卫生局也下发了《xx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技术服务实施准入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做到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同时还进一步规范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制度》、《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社区医务人员道德规范》、《社区双向转诊制度》等规章制度,为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运行提供了保障。
3、合理布局,科学配置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区政府按照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指导意见》和《四川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基本标准》,及时出台了配套文件及政策,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整体规划。
4、加强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近两年,先后举办和参加省市社区卫生管理及技术培训学习,培训x人,有效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5、完善服务,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以全科医师为骨干,将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精神卫生、计划生育技术指导融为一体,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9大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服务情况见附表)。
三、存在问题
社区卫生自建立以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受到了市民的普遍欢迎,但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管理及运行体制不顺。社区卫生设置、规划、管理由市卫生局负责,目前船山所辖的6个街道办事处仅有高升、育才、凯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隶属我区管理,其余镇江寺、介福路、南津路的社区卫生属市局管理,不在船山行政区域的灵泉、龙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归我局管理,管理及运行犬齿交错。
2、全社会对社区卫生支持配合不够。街道及居委会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不够支持配合,社区卫生工作开展被动;社区居民保健意识淡薄,对社区卫生工作不理解,认识上存在偏差,对卫生知识了解较少,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健康投入意识差,给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造成较大难度。
3、缺乏全科医疗服务人才,知识更新缓慢。社区卫生服务需要合格的全科医疗人员,现在的20名全科医生是专门负责到社区居民家收集信息人员,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全科医生。社区人员业务培训机会少,新观念、新业务、新技术、新设备匮乏。
4、社区卫生人员待遇缺乏保障。社区卫生全是公益性质,无法创收,财政又没能全额保障社区卫生人员基本工资,且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自今年10月1日起在社区卫生服务机制实行绩效工资制,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新增经费315万元,财政压力较大。
5、社区卫生人员编制较少。未按照《四川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核定社区人员编制。
6、双向转诊机制不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危、急、重症患者转往上层医院,但上层医疗机构受利益驱使或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信任,很少甚至没有将患者返回社区康复,双向转诊能上不能下,既不能有效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加大了大医院诊疗压力,更加重了群众看病就医的负担。
三、对策建议
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切实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精神卫生、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八位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采取政府主导,广泛宣传,力求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增强居民健康意识。
2、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将社区卫生工作纳入街道、社区目标考核,推动社区卫生工作顺利开展。
3、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专项经费投入。一是工作经费。市、区两级政府要建立稳定的筹资和投入分摊机制;二是对其设备更新和业务培训给予专项经费补助;三是工资及绩效。社区卫生人员工资及绩效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4、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公开招聘全科医学、护理学大中专毕业生等优秀人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制定优惠政策,对社区卫生服务技术人员从编制、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按照《四川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川编办[2007]4号)给予落实,对工作绩效优异的人员给予奖励;鼓励医务水平较高的离退休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并给予相应待遇。
5、进一步完善大中型医院对口帮扶社区卫生制度。通过设备援助、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学科建设、医疗协作等方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扶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
谢谢大家!
文章来 源w w
刍议社区安全建设 篇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一些人原先生活在乡镇、村落,现在都住进了城市社区的居民楼。社区安全管理工作是社区管理工作中的重点,这包括社区的交通安全管理、休闲娱乐管理、饮食安全管理、生产生活安全管理等等。为了保障社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应该做好社区安全建设工作。
一、社区安全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当下的社区安全管理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这包括:在社区居民比较密集的区域,商业网点也相应的会很多,在这样的区域安全管理制度不是很健全;在社区中,许多旧的居民楼房因长时间没人居住而缺少维修,这就形成了许多安全隐患;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员流动频繁,社区外来人口数量逐渐上涨,这使得社区人口成分复杂,危险系数不确定,而且社区中,居民的工作性质不一样,导致他们会养成不同的生活习惯,也会使他们形成不同的文化观念,这也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的产生。这些问题给社区的防盗、防火等工作构成了威胁,而且社区管理的范围和职能在不断地扩大,使得社区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增加,一些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落不到实处。社区安全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社区安全建设措施探究
1.建立网络信息系统,实行网络化管理
为了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确保社区安全建设工作的有效实施,在社区安全管理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社区安全信息管理中心,实行网络化管理。例如,在社区的主要交通干道、人员密集的区域等安装电子监控设施,信息中心能够时刻了解到这些区域的状况,以使社区安全监管体制趋于完善。在社区安全建设中,各个部门要密切配合,要成立相应的安全工作监察小组,在社区中安排专门的安全信息收集人员和相应的信息联络员,而且要根据社区不同区域的特点,合理的安排巡逻员,并且这些人员要能够通过社区安全网络,将社区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时的反馈给信息中心,以便能够及时被处理。
2.加强宣传力度,切实做好宣传工作
为了加强社区的安全建设,我觉得应该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为了使宣传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应该加大宣传的力度。例如,在社区的楼道、休闲走廊中悬挂安全教育横幅,在社区宣传栏、黑板报上普及安全知识,还可以通过现场演练、电教宣传等方式加 大宣传力度,力争在社区中营造一种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也可以通过安全知识竞赛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有效地推动社区安全建设工作。
3.及时查找安全隐患,堵塞漏洞,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在社区安全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社区安全监控系统和社区安保工作者的作用,在一些人员密集区域、居民楼院中进行安全隐患检查,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细致检查,力争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保障社区的安全。检查的次数要不断地增加,每天都应该安排一些常规检查,每月要进行一次系统的检查,而且在节假日期间也要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立即采取措施,排除隐患,而且工作人员要做好相应的检查记录。在开展这些工作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工作人员或工作单位不负责任,相关部门要做出严肃处理。在安全隐患检查中,也要鼓励居民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以确保安全检查工作能够落到实处,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4.加大安全投入,确保安全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社区安全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无疑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社区管理部门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安保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好相应设配检修工作,以确保社区安全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例如社区中的一些消防设施和逃生设施要定期的更换,一旦事故发生,一定要使这些设施设备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力争将伤亡降至最低,使社区居民的安全获得更好的保障。
5.建立制度,常抓不懈
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是开展社区安全建设工作的基础,在社区管理中,首先要完善规章制度,以确保其它工作的正常进行。社区管理部门,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要从深入落实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入手,建立有效的社区安全工作责任报告制度和相关调查处理制度。在社区安全建设中,也要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要受到相应的奖励,对那些玩忽职守的工作人员也要有一定惩罚。要力争通过制度来完善工作。
三、结语
经济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收到各种灾害事故的威胁。社区作为现代人生活栖息的场所,其安全建设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社区管理部门要通过不断地努力:加强社区安全工作者的培训;加大社区安全建设的投入;加大社区安全建设宣传力度;加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教育;完善社区安全管理制度;努力建设安全社区,努力建设和谐社区。让社区居民能够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中生活,这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汾阳市西河街道办)
社区卫生建设 篇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更加注意自身的健康, 积极进行保健知识的咨询和疾病的预防, 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就能发挥面向社区的优势。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网站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手段, 对社区卫生信息执行分散收集、存储、处理和传输, 统一管理, 集中使用, 全员共享。它对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施有效管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2]。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 社区卫生服务实现科技化、信息化、规范化、自动化[3], 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已成为社区发展的当务之急。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做出“改革卫生服务体系, 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逐步形成功能合理, 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的重要决策以来, 不少城市积极进行试点探索, 并已取得初步经验, 显示出社区卫生服务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4]。
由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还处于初级阶段,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网站的实用性、针对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其根本原因是当前国内缺乏统一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技术标准[5]。英国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网站时, 密切注意到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网站是由多种类型和形式的服务机构和多学科的服务者团队共同组成[6]。我国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网站时, 也特别注意到这点, 同时也应结合各地、各社区的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原有的社区卫生资源基础, 协调各类社区卫生机构的功能和服务范围, 因地制宜地提供特色鲜明的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卫生改革的重点之一, 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网站, 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和其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水平的有力手段[7,8]。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 不仅有助于完善和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深入发展, 而且有助于促进我国卫生信息系统的整体进展[9]。
1 系统分析
1.1 用户需求分析
(1) 系统开发目标:提供一个界面友好、使用简便、有实用价值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网站。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网络化, 使社区卫生服务信息达到高度共享。
(2) 系统开发特点和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网站的最大优点, 在于可以使社区居民足不出户, 在网络上接受医疗保健知识教育, 进行医疗卫生咨询、预约挂号、健康自测, 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最新信息等。
1.2 功能分析
(1) 用户登录和注册、管理功能:系统包括三种登录方式:居民、医生、系统管理员。居民可以自行注册账号, 注册成功后可进入相应的操作;医生的帐号是自己的姓名, 密码由管理员分发;管理员有维护信息网站的权利与义务。
(2) 预约挂号:预约挂号是本网站的一个重点, 也是一个难点。居民进行预约挂号时, 可以查看医生的详细信息, 选择相应的医生、科室、时间后进行预约, 预约成功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病历号、用户名查看预约结果, 在查看结果时有选择取消预约的权限;医生可以查看自己被预约的情况;管理员则可以在后台进行更新医生信息、挂号安排, 查看挂号情况等。
(3) 医疗保健天地:居民和医生可以在网页查看医疗保健知识, 管理员登录后可以在数据库更新医疗保健知识。
(4) 医卫咨询:为了使患者和医生可以更方便的沟通, 医卫咨询是社区网站必不可少的功能, 要使用这个功能必须先登录, 登录后系统辨认身份, 赋予居民有提出问题和查看医卫咨询的其他咨询信息的权限, 医生可以在线回复居民咨询的问题, 管理员有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删除操作的权限。
(5) 健康自测:本网站的一个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健康自测模块, 通过该模块不仅可以使居民可以更加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 而且还可以提高网站的访问人数, 提高信息的共享度。
(6) 最新消息:社区卫生的最新信息可通过此功能落实到社区, 管理员登录后可在权限范围内更新消息, 做到尽量将最新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发布到社区网站。
(7) 友情链接:社区居民可以在此进入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网站的界面, 了解更多的医疗服务信息, 使社区卫生服务信息达到共享。
1.3 数据分析
(1) 数据需求分析:数据需求分析是数据库结构设计的第一阶段,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 为了实现登录系统的功能, 需要建一个居民信息表和一个管理员信息表, 包括用户名、密码等;其次, 为了使居民可以在挂号时查看医生的基本信息, 建立了一个医生信息表, 包括医生编号、姓名、科室、医生头像、擅长、医生简介。为了使居民可以查看预约挂号信息, 需要建立一个挂号信息表, 包括编号、患者姓名、医生姓名、科室、坐诊时间等;此外, 还需建立了一个挂号结果表, 包括医生编号、姓名、科室、患者姓名、预约时间、最大预约数等。再次, 建立一个最新消息的信息表和一个保健天地的信息表, 包括编号、主题、内容、前者还有发表时间、出处。然后, 建立三个健康自测结果表, 包括编号、选项、结果。最后, 建立一个医卫咨询信息表, 包括咨询者名字、发表时间 (系统自动生成) 、发表主题、发表内容、医生回复内容、回复时间 (系统自动生成) 。
(2) 数据库设计:本系统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作为数据库。SQL Server是基于服务器端的中型的数据库, 可以适合大容量数据的应用。在处理海量数据的效率, 后台开发的灵活性, 可扩展性等方面强大。SQL Server还有更多的扩展, 可以用存储过程, 数据库大小无极限限制[10,11]。对数据库的操作使用了ADO.NET对象, ADO.NET是基于.NET框架中用于数据访问的组件[12]。
(3) 数据表的设计:本系统根据功能设计要求, 建立了12个数据表, 分别是admin, book, Dr1, Drformation, ghformation, ghresult, health, Hyrecord, news, result, users, XXzice。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开发平台介绍
开发工具为Visual Studio.NET 2005以C#为编程语言, 用SQL Server2000构建数据库。Visual Studio.NET是Microsoft公司的新一代软件开发平台。Visual Studio 2005是ASP.NET的主流开发工具, 可提供VB.NET、C#、J Script等编程语言, 本文采用C#的原因是C#是Visual Studio.NET2005中重要的开发工具之一, 是微软.net计划和平台中的重要一环。使用C#可以轻松地开发基于WEB和Windows的应用程序, 使开发WEB服务、Windows应用程序和服务器端组件变得轻而易举[13,14,15]。
2.2 系统功能结构
社区卫生服务网站是基于B/S的社区医疗信息系统, 属于三层应用结构, 客户端是IE, B/S结构将Internet、客户机/服务器以及PC计算模式集成一体, 能够充分利用集成于Windows平台之上的各种功能特性, 满足用户界面、浏览、各种事务处理及数据存储等分布式应用的需求[16]。
(1) 登录注册:此模块负责进行用户身份合法性的检查, 读取用户信息, 并把用户信息保存到session中, 方便调用。
(2) 健康自测:健康自测模块是网站中的创新之处, 为患者提供健康测试, 共有包括乙肝两对半结果测试、后代血型预测、健康自测3个模块。
(3) 医疗保健天地:医疗保健知识模块主要是用Datalist实现数据库的绑定, 将数据库的信息显示在主页面, 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查阅。更新保健知识由管理者在后台实现。
(4) 最新消息:此模块也是用Datalist实现数据库绑定, 从而在页面显示消息的主题, 用户根据需求可查阅详细内容。更新信息由管理者在后台实现。
(5) 医卫咨询:医卫咨询模块是居民在message.aspx页面里和医生进行交流, 此功能方便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Message2.aspx提供了查看咨询信息的功能, 医生可以在此页面点击进入reply.aspx在线回复。管理咨询信息由系统管理者在后台实现。
(6) 预约挂号:预约挂号模块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为患者提供预约就诊的功能, 患者可以在guahao.aspx, guahao1.aspx里面进行预约操作, 患者预约后, 可以查看自己预约结果, 医生登录后有权限查看自己被预约的情况, 管理者在后台可以更新挂号信息、查询预约情况。
3 系统实现
3.1 系统操作流程图
系统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3.2 各功能模块运行介绍
按照系统操作流程的顺序, 根据系统管理员、医生和居民三大部分来分类介绍本系统的功能模块。
(1) 系统首页:系统主界面Default.aspx用框架分为三部分, 顶部框架是header.ascx控件, 是个导航栏, 左边是进入预约挂号的链接和登录框, 中间的是保健天地和医卫咨询模块, 右边则是最新消息模块, 下面是一个foot.ascx K控件, 首页如图2所示。
(2) 用户登录注册页面:用户登录后, 会返回一个Session值, 可以在主页或是Login A.aspx登录, 登录时有三种角色可供选择, 游客想注册成为会员, 可在Login.aspx进行注册, 一般是只提供给居民注册, 注册时要求居民用户名必须是6-14位, 而且用户名是没被注册过的, 登录密码与确认密码必须是一致, 居民医保卡必须规定为6位。
(3) 健康自测界面:健康自测界面是为患者提供健康测试, 共有包括乙肝两对半结果测试、后代血型预测、健康自测3个功能。当选择进入健康测试时, 界面提供了选项, 用户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 具体界面如图3所示, 当健康测试结束时, 系统根据你所选的健康情况进行判断, 最后生成健康报告。管理员可在后台管理自测信息。
(4) 医疗保健天地模块:医疗保健知识模块由前台的health.aspx和baojian.aspx以及后台的HT_baojian.aspx三个页面组成, 前台主要是用Datalist实现数据库的绑定, 将数据库的信息显示在主页面, 居民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查阅, 界面如图4所示。管理员可以在后台对数据进行更新。
(5) 最新消息管理界面:该模块也是用Datalist实现数据库绑定, 用户根据需求可查阅详细内容, 当用户点击第一项时, 转到了news.aspx页面, 如图5所示。
(6) 医卫咨询界面:医卫咨询模块由message.aspx和message2.aspx以及后台的HT_zixun.aspx三个页面组成, 居民登录后在message.aspx页面里和医生进行交流, 医生在后台HT_zixun.aspx对居民的疑问进行回复, 居民可在message2.aspx页面查看医生的解答。查看医卫咨询信息页面如图6所示。
(7) 预约挂号界面:该模块为患者提供预约就诊的功能, 患者可在guahao.aspx和xiangqing.aspx里进行查看医生和挂号的详细信息, 在guahao1.aspx里进行预约挂号操作, 此预约挂号要求居民必须用医保卡号登录, 选择预约的日期必须是有效的, 居民和医生可以在ghchaxun.aspx查看自己的挂号情况, 管理者可以在后台HT_yuyue.aspx更新医生预约时间和最大预约人数, HT_ghresult.aspx查看预约挂号的结果, HT_doctor.aspx查看更新医生的详细信息。预约挂号界面如图7所示。管理者可以在后台更新医生的详细信息和预约的详细信息, 还可以查看医生预约情况。
4 系统运行环境
系统采用了B/S模式, 该模式简化了客户端, 无需像C/S模式那样在不同的户机上安装不同的客户应用程序, 而只需安装通用的浏览器软件。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客户机的硬盘空间与内存, 而且使安装过程更加简便、网络结构更加灵活[17];B/S模式还简化了系统的开发和维护, 系统的开发者无须再为不同级别的用户设计开发不同的客户应用程序, 只需把所有的功能都实现在Web服务器上, 并就不同的功能为各个组别的用户设置权限即可。各个用户通过HTTP请求在权限范围内调用Web服务器上不同处理程序, 从而完成对数据的查询或修改。
因此, 系统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对运行环境的要求相差甚大。
(1) 服务器端要求。软件:Microsoft Windows2000+sp4或以Microsoft.net Framework 2.0, Microsoft SQL Server2000。硬件:Intel PIII850以上CPU, 至少256M内存, 硬盘至少20G。
(2) 客户端要求。Windows98, Windows 2000, Windows XP, Windows2003, IE5.1以上版本。
5 结束语
本研究分析了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网站国内现状及其优势, 以C#为编程语言,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 在ASP.NET平台下构建了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网站。实现了用户信息管理、预约挂号、健康自测、医卫咨询、最新消息、保健知识查阅等系统功能。
社区卫生建设 篇8
1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认识与成效
2年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践, 使我们体会到建好、管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农村卫生工作和农民心目中的一项“实事工程”、“民心工程”、“惠民工程”, 我们的体会是:
1.1“迟建”不如“快建”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民心所向, 大势所趋。应抓住有利时机, 一事合力、一鼓作气、一马当先地尽快建成, 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与其“迟建”被动不如“快建”为荣, 这是相当一部分负责同志的体会。
1.2“管”比“建”更重要
“建”是一时性的, “管”是长期性的。没有好机制、好方式的管理,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就难以巩固、发展和提高, 其优越性也难以体现。“管”不好不如不建是我们开展这项工作后的一致感受。
1.3 严格按照标准有序推进
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 多数镇都能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多着并举, 积极按照建设规范创造最佳成绩。目前, 全县已投入829万元, 有近6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基本达到江苏省制订的规范标准。
1.4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成后, 及时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区门诊医药费用的报销制度, 乡村医生感到又回到了“娘家”, 吃了“定心丸”;乡 (镇) 村两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人次增多, 效益得到提高;农村居民感到看病就医有了好去处, 心情舒畅;基层干部反映建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 的确为农村居民减轻看病就医负担做了一件实事、好事。
2 几点思考
2.1 通过教育引导, 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应进一步从乡 (镇) 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能、发展方向、服务市场、效益等方面来启发各级党政领导、卫生管理工作者去思考、去深谋。对这些问题, 如果思想能高度一致、认识能高度统一,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的步伐就会加快, 办法也就更多, 成效也将会倍增。
在基本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到位后, “一体化管理”的落实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成败的关键。一是要认清“一体化管理”的真正含义, 即指服务中心与服务站两级机构, 在人、财、物、事管理中实行一个法人代表治理、一家人统筹计划、一个中心两种机制运行核算。二是要遵循“四克服、四转变”原则, 实施“一体化管理”, 即:克服“养生子”转变为“亲生子”;克服“两张皮”转变为“一张皮”;克服“以点独立核算”转变为“以块单独核算”;克服“多头负责、分散管理”转变为“分级负责、分工管理”。
2.2 坚持“六化”的基本要求, 积极践行“一体化管理”
2.2.1 机构管理必须坚持“统一化”。
“统一化”即法人代表的统一, 由乡镇卫生院院长兼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担任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法人代表, 全权负责政务、事务以及民事等问题的处置;主要活动的统一, 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乡村医生与服务中心的员工同等对待, 共同参加各项活动, 共同参政议政;管理制度的统一, 各项管理制度由服务中心统一制订, 共同遵守, 一视同仁实施奖惩;簿表记录的统一, 各类簿表、各项记录由服务中心统一编制, 按规范要求记载上报;党群组织的统一, 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乡村医生党群组织关系统一归服务中心管理。
2.2.2 设施设备必须坚持标准化。
应按照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建设标准的规定, 做到一样不少、一项不缺, 而且要尽可能的高质量、高标准地配备落实。
2.2.3 人员管理必须坚持人性化。
服务中心对服务站人员的管理要换位, 从卫生站实际出发实施人员管理;要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的心态实施人员管理;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要严格依法依规实施人员管理。
2.2.4 财物管理必须坚持集约化。
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财务和资产应由服务中心实行一本大账, 分别管理, 就是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财务收支和资产管理在纳入服务中心大账的基础上, 再以各站建立明细账, 实施责任管理;一体计划, 分项核算, 就是在每年年初, 服务中心与服务站一并实行各类项目收支预算, 根据预算计划定期对各站运行进行分项核算, 发现问题给予及时纠正;一个抓手, “分兵把守”, 就是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财、物管理必须坚持一个头负责、一支笔审批, 再依据职责分工实施监管。
2.2.5 业务管理必须坚持规范化。
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要按照行业、条线以及层级管理规定, 实施对行政、医疗、护理、防保、药品、财务后勤以及计划生育等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同时, 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 严明考核奖惩。
2.2.6 报酬福利必须坚持精细化。
乡村医生的工资原则上分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2部分。基本工资, 可有基础工资, 工龄、职称、职务补贴组成, 实行每月定期发放。其经费来源, 笔者建议以服务中心实行统收统支, 不宜与每个站进行单独核算, 这样可体现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后大集体的优越性。绩效工资, 与每个站经济效益、各人承担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工作表现挂钩。视站内人员结构情况可按分档确定比例基数考核发放, 一般每季兑现一次。公共支出及福利, 主要指会议、培训、公共相关补助等支出, 养老金集体缴纳部分。原则上年初预算、以支定收, 在业务总收入中进行统一提取, 实行专款、专账、专用。
2.3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确定建设方针, 领导起决定因素
2.3.1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 关键在卫生院院长。院长要承担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如果卫生院院长思想有障碍, 工作不积极, 措施不得力, 将会严重影响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度、质量以及结局。
2.3.2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成后, 卫生院院长的身份和角色要迅速转变, 要由过去单纯的卫生院院长向综合的中心主任转变。这样, 工作思维、工作方式和工作责任才能发生根本转变, 才能搞好各项工作。
2.3.3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新生事物, 有一个适应、完善、改进和提高的过程, 需要不断地研究探索, 既要立足长远、从长计议, 更要面对现实, 发现问题, 妥善解决, 绝不可一意孤行, 听之任之, 带来一些人为的或者不应出现的负面影响。
社区卫生建设 篇9
近年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备受国家和社会关注。2006年2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作为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将其摆在社会事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以促进健康为核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积极调整城市卫生服务结构,大力发展以社区卫生服务,探索建立双向转诊、密切合作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完善医疗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六位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1]。
当前我国的社区首诊制还不是一种强制制度,人们普遍迷信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持怀疑态度。尽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费用和地理位置上占优势,人们还是不愿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首诊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在当前不利的形势下探讨如何吸引人们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形成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的格局,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并使其与区域综合医院形成优势互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人群就医选择的分析
人群就医是以恢复健康状态为目的,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理性患者追求以最少时间、经济成本,达到恢复健康、并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的目的。影响人群就医选择决策的因素包括收入水平、服务价格、医保报销的比例、相对医疗服务质量、可及性等。理性的患者就医决策至少存在三个基本的目标,首先是疾病的治疗,其次是花费最少的时间,再次是费用最省[2]。但人们就医选择存在着一个反常的现象:患者一边在抱怨“看病贵、看病难”,一边偏向于选择在价格高昂,拥挤的大医院就医。据一项调查表明到大医院就诊的人群中80%都属于基层医院能解决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人们对疾病非常恐惧,就医过程中的风险规避心理,使人们的就医选择趋向保守[3];二是卫生服务是具有高专业性和高技术性的服务,患者及其家属不可能拥有完全信息,公正、全面地评价所有治疗方案,并从中选取最优是不可能做到的;三是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信任,普遍认为社区医生医技不高、设备差,生怕在社区就诊“小病拖成了大病,大病耽误成绝症”。因此一旦疾病发生,人们宁愿多花点钱选择知名的大医院、专家门诊,以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希望疾病得到快速、有效地治愈。
3 患者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博弈的建立
3.1 模型的符号和假设
(1)博弈方为一个患者(H)和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S)。
(2)假设患者就医时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直接到大医院接受治疗(N);一是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Y),再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断结果和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到大医院治疗。显然,直接到大医院接受治疗可能可以得到更高质量的诊断,但不方便、费用高,且由于患者对医疗信息掌握不全容易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而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方便且省钱,根据全科医生的诊疗结果若真有必要到大医院就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掌握大量的医疗资源信息,可以给患者提供很多切实有效的就医建议,且转诊到大医院后的时候可以享受很多优惠政策(如免挂号费,不用排队就医等优惠)。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有两种选择:一是努力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认真为患者服务,并根据患者病情提出有效的转诊意见,不乱收费。这种情况视为合作(Y);另一个是服务能力不佳,对服务能力以外的患者不能提出有效的转诊意见或为多收治疗费根本不转诊。这种情况视为不合作(N)。具体得益如下:
图中,H1、H2、H3和S1、S2、S3分别为患者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的利益。
(4)假设H2>H1>H3,S3>S2>S1,且S1=0。
(5)贴现系数为δ。
(6)假设患者每次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后,下一次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概率与社区卫生服务服务中心是否合作有关。若合作则再次选择的概率为P,0≤p≤1;若不合作则再次选择的概率为0≤q≤1,且p>q。
3.2 问题分析
(1)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利用贴现系数δ,则考虑时间价值的重复博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收益现值为:
(2)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合作,利用贴现系数δ,则考虑时间价值的重复博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收益现在值为:
显然当且仅当π1>π2,即:
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选择合作。
整理(3)式得:
从上式中可以看到,当S2值越大,S3值越小,q越小,p越大时(3)(4)式越容易成立。也就是说社区此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越倾向于选择合作。患者方面:H2与H1的差值越大,越趋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
4 发展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建议
(1)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人们能正确认识社区卫生服务。增加P值。
(2)将双向转诊与医疗保险制度结合起来,加大综合性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组织间的价格差距,通过价格杠杆引导患者合理流动。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医保定点单位,将其服务项目纳入医保范围。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大型医院就诊时可实行不同的医药费用自付比例,引导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增加P值。
(3)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涵建设。目前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模小,管理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低,技术设备和医务人才匮乏,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达不到分流大医院病人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物力投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硬件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全科医生的教育培养工作,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水平,改善其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增加P值。
(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中的一个部分,其提供的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多为免收费项目,经济收益较少。多数地区政府对社区卫生没有专项投入,或只给予启动资金,无后续补充资金。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得不到有效补偿,“以医养防、以药补医”实际上已经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一种对政府补偿不足的补充。因此,一方面必须完善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补偿机制,以提高S2的值;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监督管理,尽量减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诚信经营的收入。这一系列措施可以增加S2值,减小S3值。
(5)健全双向转诊管理机构,建立相关制度,搭建科学便捷的转诊平台。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患者可优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挂对口医院的预约专家号,对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做的检查,如能满足诊疗需要,应予以认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病人,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及时转到大医院就诊,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应有具体的执行标准,使“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有据可依。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是有效解决我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患者一边在抱怨“看病贵、看病难”,一边偏向于选择在价格高昂且拥挤的大医院就医。本文应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分析就医人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决策,并据此提出巩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引导人们形成正确就医观念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就医选择,博弈
参考文献
[1]郝晓宁.中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D].济南:2007.
[2]杨祖兴.我国宏观模型构建研究[D].济南: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队伍建设的探讨 篇10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 虽然国家制定了较多关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相关的政策与规定, 强调了人才在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然而,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 却存在着较多的突出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及限制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长足发展。下面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学历及职称结构不合理:社区机构卫生人员中, 本科及以上比例较小, 初级及以下人员比例较高, 副高以上职称人员比例较小。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严重缺乏。以仓山区为例, 据统计至2012年,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岗职工总人数只有125人, 其中医生、护士中专及以下学历者42.6%, 大专学历28.7%, 本科及以上学历28.7%。副高以上职称1.7%, 中级职称31.9%, 初级及以下职称66.4%。远不能满足群众对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不同层次的需求。由此可见,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中学历及职称结构非常不合理, 从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队伍人员缺口严重:例如社区家庭医生, 世界家庭医师组织以及世界卫生组织 (WHO) 共同指出, 到新世纪中期, 人口与家庭医生的比例应达到2 000:1, 也就是说每2 000人口就应当配备1名家庭医生[3], 才能够满足人们对基层卫生保健的需求。目前本社区所在街道现有人口约7万人, 根据当地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实施方案中的相关要求, 以1:2 000的配置比例计算, 约需要28名家庭医生, 而目前我社区仅有15名实际注册的全科医生, 远远少于规定的28名, 缺口数量达到13名。随着近年来服务工作量的迅速递增, 进一步反映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匮乏。
队伍稳定性较差, 人才流失现象凸显: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队伍不稳定以及人才流失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4]: (1) 外聘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队伍中占很大部分, 因为财政补贴不到位, 导致外聘人员的工资常常很低, 因此, 这部分人员的流动性很强。统计数据显示, 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社区共计12名全科医生纷纷流出, 这反映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留不住人才; (2)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章制度缺陷, 中心缺乏完备的激励机制及绩效考核制度等, 绩效工资总额并没有实施相应的科学增长机制, 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创新动力, 积极性难以被调动起来, 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此外, 吸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政策力度也较软弱, 社会认可率十分低下, 常常会出现“招不到人, 且又无法留住人”的局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队伍问题的原因分析
下面对引起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只有深入地分析这些原因, 才能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培养体系比较滞后:我国全科医生培养体系处于起步阶段, 开设全科医学课程的医学本科院校仅占50%, 其中一半以上是列为选修课程, 开设社区实习课的甚至达不到20%的比例, 安排的社区实习仅有4个学时。国内仅有首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等几所高校培养全科医学硕士。各地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也是刚刚开展, 大多是以在职人员转岗培训为主, 来解决当前全科医师的紧缺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周期比较久之间的矛盾, 培训的内容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中的需要, 难以保证培训质量。大多数是任命二级以上医院的专科医师进行授课, 这些教师大都缺乏全科方面的知识, 因此授课的内容难以满足全科医师工作的实际需求。
地位低、工资待遇低, 该职业缺乏吸引力:目前, 还未形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的政策环境, 社会认同度不高, 与二三级医院的全科医生比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在社会地位及经济收入等方面均很低。另外, 全科医生并没有明确的工作职责, 很多时候都是在从事公共卫生方面的工作, 临床技能得不到锻炼而日趋退化, 限制了未来职业发展空间, 从而导致该岗位吸引力不足。2011-2013年, 清河区市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职工82人,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2人, 其中副高级职称3人, 中级职称25人, 初级职称35人, 全科医师12人,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5人, 社区护士6人, 公共卫生医师5人。本科学历44人。为清河区府前街道和淮海街道9个社区约7.8万居民提供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对现有的全科医生调查结果显示, 仅有9名是积极参加国家组织的医疗卫生考试, 且自愿为社区居民服务。其余6名全科医生是受到政策的要求勉强加入, 这部分人缺乏扎根意愿。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队伍建设的具体对策
加快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招考进程:卫生部门应积极会同人事部门及时制定卫技人员招考计划, 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考相关人员。应组织有关用人单位早期深入福建医大、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大莆田学院等医学高等院校接触了解毕业生情况, 并宣传招考计划, 确保招考工作能够圆满完成。或与有关部门联合, 开展订单式培养。
制定全科医生人才培养、培训规划:加大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政府部门应该制定长远、有效的培养计划,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加强对全科医师的培养, 培训出符合社区要求的全科医生。进入社区工作的医护人员应符合资质要求, 提升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
提高社区全科医生和技术人才的待遇:社区的全科医生工资待遇可参照大医院医生工资标准进行, 或是在基础工资之外给予一定比例的特别津贴, 这样才能够留住和吸引人才, 以保证我区建立起稳定的社区卫生医疗的基础性队伍。同时创新人事分配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 奖勤罚懒, 奖优罚劣,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健康发展。
创新社区医生服务模式: (1) 推广以人为本, 树立“亦医亦友, 亲情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人文理念, 建立全科医生与社区居民的契约关系, 主动上门服务, 发挥社区全科医生“守门人”作用, 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2) 建立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控、信息化支撑的新型社区医生服务模式, 保障居民享受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结论
综上所述, 当前时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 严重地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 因此, 应采取强有效的措施对其加以解决, 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队伍建设的步伐。
摘要:目的:由于历史以及人才培养体制等因素方面的影响, 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当前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瓶颈问题, 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极为不利。本文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要研究对象, 首先指出当前时期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队伍建设的具体对策, 旨在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长足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吕慈仙, 李学兰.国外全科医生培养方式及其对我国高等院校的启示[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 32 (8) :779-782.
[2] 祝丽玲, 张艺潆, 王佐卿, 等.国外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医院管理, 2012, 32 (3) :69-70.
[3] 刘小平, 路孝琴, 黄亚芳, 等.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的问题与建议[J].继续医学教育, 2010, 4 (6) :4-6.
社区卫生建设 篇11
关键词 医学高职院校 社区卫生服务 办学特色
建设示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基地的意义
建设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符合高职院校办学方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所具备的条件,积极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兴专业,提倡走“医教结合,教学搭台,卫生服务基地唱戏”的路子。改革医学教学内容和传统教学方法的主旋律,就是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医学职业技能培训,不仅真正培养出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医学人才,而且也正是医学高职的办学方针。
建设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基地是促进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形成综合办学特色的良好途径。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基地的建立,一方面为医学专业学生完成实践教学找到主战场,明确专业定位目标;另一方面让具备系统专业知识的医学生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来,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互相补充,互相提高。同时,高职院校与卫生服务基地的有机合作有利于在职服务人员回到校园接受理论培训,实现教学与实践双向互动。
办学效应
医学教学与社区基地实践的融合,是今后培养人才的发展趋势。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在社区卫生服务基地训练中,实行现场指导,根据真实病例,零距离学习,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环境及条件,运用实验证据(循证医学)的原理,从问诊获得第一手材料开始,到分析-归纳作出最终的诊断,经过小组讨论、现场老师的指导,加深感性认识,培养综合判断能力,使医学生在社区诊断的技能得到实质性提高;同时以社区卫生服务基地实训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目的训练,让受训者参与其中,从中发现问题,根据他们的实际工作表现及对各项操作技能的掌握,进行及时反馈,帮助学校调整与完善教学计划,将是目前医学教学改革效果评价的有力依据,促进医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卫生服务基地训练,对加强基础医学知识的正确运用、能力的培养、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良好的服务态度的形成和医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以及认真学习氛围的环境,是其他训练方法不可替代的;社区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全部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操作训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作为医学生必须经历的过程;通过在社区卫生基地所在区域内进行各种健康调查实践,有利于受训的医学生在社区工作的锻炼中体会到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对健康知识的渴望,了解和处理“家庭-社区-医院”之间的关系,培养对于如何重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一定有启迪的作用。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是社区医疗活动的关键。设计一个“以工作描述为基础的综合教学模式”,在基地训练中严格监控,不断评价,体现出明显的定向性。从社区卫生服务入门教育→以医学基础教育为中心的理论培训→以任务为目标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基地训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理论与实践的合理运用,自始至终围绕着解决社区卫生服务问题的方向发展。而此项教学工作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团队合作效应的培养。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基地建设,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水平的提高。利用示范基地训练来完成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技术培训,能够发现不足,规范卫生服务行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
规范的社区基地,为高职医学院校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形成良性互动。加强社区训练基地的建设,通过接受实用型医学毕业生,既可以免除医学毕业生因找不到就业单位而改行的尴尬,又可以避免基层社区服务医疗人才资源的浪费。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可信度不高,制约其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社区居民心目中的地位不高,直接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单位的医疗设备更新缺乏资金支持,与上级医院又缺乏合作,社区服务能力较低;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缺乏切实可行、成效肯定的指导措施,对社区健康干预力度不足,大部分居民不理解其存在的意义。
医教结合迫在眉睫,磨合有待时日。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需要的服务技术、实践操作技能及应用方法的训练,需要在训练基地完成。然而,目前社区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实践技能以及基层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很难达到这种标准的要求。高职医学生与医学本科生的通科教育是不相同的,培养的目标、培养的方式是定位在基层社区服务以实践技能为主开展教学的,而且学生们在一般综合医院中又不可能学到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之类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医教结合迫在眉睫。但是,要解决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备落后,医疗水平不高,以及医学生到社区参加社区服务的问题,需要有一整套科学完善的教学培训方案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
以社区培养为基地,实现产学研结合,是培养人才的大方向。在“产学研”的结合过程中,依托行业,紧邻企业,锻炼造就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产学研”为导向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办出职教特色,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高等本科院校的“产学研”侧重在教学、生产与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结合,而高职专业学校的“产学研”工作则侧重在将教学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因此,以社区培养为基地,实现产学研结合,是今后培养人才的大方向。
参考文献
社区卫生建设 篇12
1 加强领导, 落实保障
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是对现行农村卫生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 是对现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管办模式的一次重大转变[2]。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由一名副主任负责, 兼任“社区卫生综合服务办公室”主任, 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科、预防保健科、妇幼保健科、体检中心4个科室, 分别负责社区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妇女儿童保健和农民健康体检等工作, 同时还负责制订和起草了姜山镇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方案。
在资金保障方面, 姜山镇建立了镇卫生事业投入机制, 把卫生事业经费列入镇财政年度预算, 并随财政增长同比增长, 2005年至2008年度镇卫生事业经费年均增长20%以上, 2008年镇财政共安排社区卫生服务站专项资金达350万元。
2 搞好规划, 健全网络
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群众、合理布局、便于管理的原则, 在完善原有规划设置的基础上, 姜山镇编制了全镇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布点规划。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共有37个行政村, 3个居委会, 一个拆迁小区。户籍人口5.8万人, 在册外来人口5.3万人。根据村庄的地理环境、人口密度和数量、经济状况、服务半径和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等因素, 确定在辖区内规划布点3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并进行标准化建设。目前已完成标准化建设并投入使用的有36家, 在建的有1家。
3 因地制宜, 分类建设
由于辖区内行政村较多, 村与村之间的情况各不相同, 人口数量、经济状况等也不均衡, 在建设过程中, 各村结合自身特点,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宜建则建, 宜改则改, 多途径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在建设形式上分为分院改建、空地新建、新村配套、旧房改建和原站改扩建等五种形式。在建设标准上则灵活掌握, 根据各村的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以及周边的医疗资源配置情况, 面积适当调整。在内部装修上, 各村根据自身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4 转换体制, 理顺关系
姜山镇积极探索建站和管理模式——“政府主导, 集体举办, 财政补贴, 中心管理”模式, 即在区、镇两级政府的主导下, 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有关要求由村委会负责建设并无偿提供, 区、镇两级财政分别给予补助, 其余均由村委会承担, 产权归村委会所有。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通过验收后, 在镇政府的鉴证下, 村委会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动产全权委托管理协议, 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权负责社区卫生服务站“人、财、物、事”的一体化管理, 实现了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 使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体制获得了关键性的突破, 站的性质从过去的以村办私人盈利为主向公益非盈利转变, 提供的服务项目由过去单一的以基本医疗为主向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并重转变。
5 规范运作, 一体管理
随着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陆续建成投入使用, 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尝试实行了“三个公开”和“十个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三个公开”即公开服务内容和方式、公开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公开服务人员基本信息, 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委会以上墙公示的形式予以公开, 接受群众的监督。“十个统一”即统一人员准入和调配、统一人员培训、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购买保险、统一药品采供、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考核标准、统一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统一管理台帐。
5.1 统一人员准入和调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区委、区政府相关的配套文件为依据, 对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按自愿进行统一调配, 经考核合格后签订聘用劳动合同[3]。此外, 中心还通过区卫生局统一考试, 定向招聘社区医生, 吸纳了一大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
5.2 统一人员培训
针对新招收的社区医生素质参差不齐、乡村医生基本素质相对较差这一现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组织社区医生针对“岗前培训、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三大块内容参加规范化培训。同时, 鼓励和支持社区医生参加学历和继续教育, 鼓励乡村医生参加执业资格考试, 对达不到执业标准的人员要逐步分流。
5.3 统一规章制度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原有的各类制度进行了重新梳理、修订和完善, 分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三大类, 使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和运作有了规范化的依据。
5.4 统一财务管理
主要涉及工资标准制订、奖金分配方案、营业款缴交和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
5.5 统一购买保险
为符合条件的进站乡村医生统一购买了“五金”和医疗责任险, 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增强了抵御医疗风险的能力。
5.6 统一药品采供
各站所需采购药品必须统一上报到中心药剂科, 经审核后由医药公司统一配送到站, 严禁各站自行采购。
5.7 统一业务管理
由医教科护理部负责对各站的基本医疗业务进行统一管理, 严格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 规范各项医疗文书;由社区卫生服务科负责对各站的公共卫生工作进行统一安排。
5.8 统一考核标准
针对群众满意度、行风建设、医疗质量、次均费用定额和公共卫生等五个方面, 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订了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考核细则, 每月20-25日进行考核, 落实奖惩。
5.9 统一公共卫生项目管理
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成立项目管理小组、制订项目管理方案、落实项目管理资金, 建立起了公共卫生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
5.10 统一管理台帐
为便于管理, 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省卫生厅下发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手册内容, 结合工作实际, 统一了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台帐。
6 主要成效
6.1 就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房屋宽敞明亮, 基本设施设备齐全, 彻底解决了过去室改站和村卫生室长期以来存在的小而散、设备不齐、管理不善、内部布局不规范等问题。
6.2 人员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这主要是得益于规范化培训和人员的增加。所有的社区医生和乡村医生都经过了规范培训, 特别是新招收的28个事业编制的社区医生, 其中有4个主治医师, 16个医师, 有20人通过了省、市两级全科培训。
6.3 农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利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优势, 可以实时为农医保患者提供免挂号费和诊疗费、门诊有效费用优惠45%、药物限价等各项优惠服务, 使农村群众在就近使用社区卫生资源的同时, 能够得到真正的实惠, 而且从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6.4 外来人口安全医疗有了保障
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之前, 外来人口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 药费减免10%, 这一优惠措施有力地打击了非法行医, 保障了外来人口的身体健康。同时, 还对外来人口实施产后免费访视和0~3岁系管儿童免费体检, 对在读的外来人口中小学生按照农医保体检项目进行免费体检, 使他们也能共享鄞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6.5 公共卫生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每站配一名专职公共卫生工作人员, 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实施方案开展工作, 使公共卫生工作能够更加贴近社区、贴近百姓。
6.6 乡村医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实施一体化管理后, 乡村医生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员, 在心态上有归属感;通过制订合理的收入调节分配机制, 充分调动进站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统一参加保险, 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乡村医生这支队伍的稳定。
通过两年多来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和管理, 姜山镇基本解决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资金来源的问题、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站与中心一体化管理的问题、人员队伍建设的问题、工作人员的收入分配机制问题、提高服务能力的问题、中心与站信息化共享和实时管理的问题等建设和管理中碰到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 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能力, 拓展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 维护和促进了本地区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摘要:在浙江省鄞州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农村 (社区) 卫生事业发展的意见》的背景下, 姜山镇规划并开始初步实施“政府主导, 集体举办, 财政补贴, 中心管理”的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 建设标准化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并取得初步成效。文章对此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共宁波市鄞州区委,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 (社区) 卫生事业发展的意见[Z].2007.
[2]江宗, 刘林春, 孙佳鑫.现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2, 18 (11) :685-686.
【社区卫生建设】推荐阅读: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11-12
梁园区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7-02
社区卫生10-26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汇报11-06
社区卫生主任07-14
社区卫生科研07-18
社区卫生档案05-21
社区卫生实践06-03
社区卫生组织06-05
社区卫生护理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