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脉收缩压

2024-08-03

中心动脉收缩压(通用7篇)

中心动脉收缩压 篇1

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导致的颈动脉狭窄及不稳定斑块的破裂脱落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原因[1]。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高血糖、吸烟、环境因素、内在多基因调控异常等的作用有关已得到普遍认可。中心动脉压在病理生理意义上比外周肱动脉血压更有独特的意义,目前已有多个研究通过监测中心动脉压预防颈动脉狭窄。美国的Strong Heart研究提出,包括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横截面积和斑块积分等在内的颈动脉硬化的各种参数与中心动脉压(GSBP)关系比肱动脉脉压更密切[2]。近年来也有多项研究提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相关,在斑块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3]。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临床上常用的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一个指标,在非糖尿病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轻度升高也可能是引起颈动脉病变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4]。

目前上述三种危险因素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但尚未有三者同时作为危险因素的调查报告。本研究对300例入选病人进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按照是否形成颈动脉斑块分为斑块组和非斑块组,对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病人300例。入选标准: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排除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受损者、血脂异常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

1.2 方法

300例入选病例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并计算出斑块积分,根据是否有斑块将病人分为斑块组、非斑块组。测量多次中心动脉收缩压取平均值,测量多次外周动脉收缩压取平均值,测病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空腹静脉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评定中心动脉收缩压、同型半胱氨酸及糖化血红蛋白三者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及中心动脉收缩压与同型半胱氨酸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有序分类变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斑块组与非斑块组基线资料比较

斑块组CSBP,Hcy、年龄、高血压病史均较非斑块组明显高。斑块组的HbA1c及性别差异与非斑块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Hcy和CSBP相关性分析

对两组资料进行K-W正态性检验,Hcy的P值<0.1,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非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和四份位间距表示。Spearman秩相关分析,得r=0.2 5 1,P=0.000,有统计学意义,表明Hcy与CSBP水平有相关性,呈正相关。详见表2。

2.3 多因素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斑块积分为因变量,以CSBP、Hcy、HbA1c、年龄、高血压、吸烟、外周收缩压(BP)和性别为自变量纳入有序分类变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CSBP有统计学意义(P=0.034),表明与轻度相比较,CSBP升高会增加中、重度斑块的发生风险。吸烟史,有统计学意义P=0.030,表明与轻度相比较,吸烟史升高会增加中、重度的发生风险。CSBP和吸烟史是斑块中、重度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2.4 CSBP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不同CSBP范围内斑块发生率的比较,采用行×列表卡方检验,得,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表明不同CSBP范围内斑块发生率显著不同,随着CSBP的升高,斑块发生率逐渐升高。

3 讨论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主要受血脂异常、血流动力学异常、环境因素影响和内在基因调控影响。我国2014年国家卫计委的研究证明[5],高血压是导致颈动脉内膜增厚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已知高同型半胱氨酸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粥样硬化的促进作用也较明显,加快斑块的形成。此外,糖尿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梗死的危险因素。ASCOT-BPLA研究[6],对比了氨氯地平与阿替洛尔长期降压治疗预防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致死性冠心病事件的疗效。结果发现阿替洛尔组终末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氨氯地平组。ASCOT-CAFé研究发现[7],阿替洛尔组与氨氯地平组肱动脉收缩压和脉压的测量结果基本相同,但是中心动脉收缩压和脉压的差别则较大,阿替洛尔组在中心动脉收缩压水平上较氨氯地平组高4.3mmHg,在脉压水平上高3.0mmHg。氨氯地平组中心动脉的反射波增强指数(AI)显著低于阿替洛尔组,中心动脉压与复合终点事件显著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和高中心动脉压均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那么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耐量异常、高中心动脉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如何?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高中心动脉压是否相关?为此我们设计了此课题。

本研究以颈动脉斑块积分为因变量,年龄、CSBP及外周BP、Hcy,HbA1c,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CSBP、吸烟史为影响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前国际上中心动脉压的标准值尚未有定论,此次入选研究的300例病人均测量多次中心动脉收缩压取其平均值,与肱动脉收缩压平均值进行比较,发现中心动脉收缩压的平均值较肱动脉收缩压的平均值低(16.49±9.26)mmHg,与O’Rourke等[8]报道一致。在斑块组与非斑块组间进行CSBP比较,斑块组CSBP(143.20±12.98)mmHg,较非斑块组(125.43±11.39)mmHg,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SB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积分呈正相关。因目前国内外研究初步的共识为肱动脉的收缩压一般比中心动脉的收缩压要高,多在(10~15)mmHg水平,肱动脉高血压的临界值为140/90mmHg,理想值为120/80 mmHg,故将本次研究中全部300例病人按照CSBP的水平分为CSBP>130 mmHg组,CSBP在(110~130)mmHg范围和CSBP<110 mmHg组,发现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在中心动脉收缩压高于130 mmHg病人中为80.2%,在(110~130)mmHg中为26.1%,在低于110mmHg为12.5%,3组间斑块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不同中心动脉收缩压组斑块发生率显著不同,随着中心动脉收缩压的升高,斑块发生率逐渐升高,遗憾的是尚未发现有指南规定中心动脉压,包括中心动脉收缩压、中心舒张压及中心脉压的临床诊断正常值范围[9]。

H型高血压是指高血压病人同时伴有血浆Hcy升高。我国一项6城市的研究数据显示[10],中国成人高血压病人平均Hcy水平为15μmol/L,约75%的高血压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浆Hcy水平升高。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本研究显示结果:斑块组与非斑块组相比、斑块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9.52±7.30)mmol/L明显高于非斑块组(12.50±4.84)mmol/L,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同型半胱氨酸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Hcy是一种炎性因子,血浆Hcy水平升高会使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加重[11,12]。动物实验以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Hcy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13]。

作为预测高血压病的最灵敏指标中心动脉压与同型半胱氨酸之间是否有相关性,目前鲜有报道明确两者之间的联系。究竟是随着中心动脉压的升高,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还是随着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中心动脉压升高?故以后的工作中需要更大样本的实验来证实这一观点。

有数据显示在糖尿病病人中、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2%,脑卒中发病的危险性增加3.94倍[14]。在非糖尿病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轻度升高也可能是颈动脉病变发生、发展的一项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6]。在本次研究中,对入选的300例非糖尿病病人(可以是高危人群)进行观察,比较斑块组与非斑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别,发现斑块组(5.80±0.78)%与非斑块(5.71±0.89)%无统计学意义。在非糖尿病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是否有相关性,还需以后更多的实验研究来证明。

CSBP可以作为预防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颈动脉斑块形成及狭窄的高危预测指标之一,随着CSBP的升高,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逐渐升高。HCY可能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非糖尿病高血压病人中HbA1c水平对颈动脉斑块形成可能成无预测意义。HCY水平和CSBP水平呈正相关。

积极降血压、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有效地防止颈动脉硬化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从而减少脑血管意外发生;中心动脉收缩压对颈动脉斑块的预测作用比外周动脉收缩压更强。故对高血压病人进行中心动脉收缩压和同型半胱氨酸的监测,对预防颈动脉斑块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者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及中心动脉收缩压与同型半胱氨酸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300例入选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将病人分为斑块组和非斑块组,测量CSBP,Hcy水平及HbA1c水平,采集病人检测血糖、血脂、肾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等检验指标,应用统计学方法评定CSBP、Hcy及HbA1c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 斑块组和非斑块组相比较,斑块组CSBP和Hcy水平较非斑块组高(P<0.05)。两组HbA1c水平无统计学意义。Hcy水平和CSBP水平呈正相关。以颈动脉斑块积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SBP为影响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SBP可以作为预防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颈动脉斑块形成及狭窄的高危预测指标之一。Hcy可能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非糖尿病高血压病人中HbA1c水平对颈动脉斑块形成无预测意义。Hcy水平和CSBP水平呈正相关。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斑块,中心动脉压,中心动脉收缩压,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

中心动脉收缩压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病例组于2013年4月—2013年2月连续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常规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大于35 mm Hg的门诊及住院患者80例,均存在急性或慢性肺疾病,但无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贫血、心律不齐、先天性心脏病等病史。2例患者因图像质量不能满足分析所需,将其剔除。三尖瓣反流法估测肺动脉压简单实用,且准确性高[2],本研究根据常规超声心动图三尖瓣反流法估测PASP,并根据其对病例进行分组。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判断标准[3]。本研究将余78例患者分为3组:30 mm Hg < PASP ≤ 60 mm Hg为病例组1,共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30岁~ 75岁(52.8岁 ± 9.9岁);60 mm Hg< PASP≤ 90 mm Hg为病例组2,共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20岁~78岁(52.3岁± 14.8岁);PASP> 90 mm Hg为病例组3,共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7岁~ 77岁(57.1岁 ± 14.2岁)。

1.1.2对照组收集健康成人32名作为对照组,男19名,女13名,年龄26岁~ 78岁(53.4岁 ± 11.9岁)。对照组均无任何不适主诉,经系统健康体检正常,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心脏疾患。

1.2仪器与方法采用PHILIPS IE33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X5- 1探头,探头频率为(1.6~3.2) MHz。常规测量中与估算肺动脉收缩压相关的右心系统参数:右心室前后径(RV)、右心房横径(RAT)、右心房上下径(RAL)、下腔静脉最大内径(ICVDmax)、下腔静脉最小内径(ICVDmin)、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TRVmax)、三尖瓣最大反流压差(△P),计算下腔静脉内径变化率[(ICVDmax- ICVDmin)/ICVDmax]× 100%,则肺动脉收缩压估测为PASP = △P + RAP, RAP为右房压,RAP根据下腔静脉变化率及右心房内径来确定。其中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的测量要求:第一,射流束在探查平面内;第二,射流束与测速声束夹角必须尽可能小;第三,避免射流束与测速声束在心室收缩期相互分离[4]。在标准左室长轴切面基础上,将探头位置微调,声束向后压缩,显示右室流入道切面, 于该切面右房室交界后方显示冠状静脉窦右房开口, 启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局部彩色血流,将取样容积置于冠状静脉窦右房开口处,使声束与血流夹角小于20°,启动脉冲多普勒按钮测量冠状静脉窦收缩期最大流速(CSSVmax)、舒张早期最大流速(CSDV- max)、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CSAVmax)及相应的各期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S、VTID、VTIA;在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基础上,声束向右后压缩可清晰显示冠状静脉窦长轴,将取样线置于距离开口(0.5~1.0)cm处并垂直于冠状静脉窦长轴,启动M型超声,测量相应数值CSSD、CSDD、CSAD;在相同取样线处启动xPlane多平面成像程序,取得冠状静脉窦短轴动态图像,逐帧回放,通过轨迹法测量与M型超声同时相冠状静脉窦相应面积xCSSA、xCSDA、xCSAA;以上需测量的指标均取3个心动周期平均值。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参数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LSD-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资料和常规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比较随着PASP增加,各病例组心率增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2和病例组3与病例组1比较, 心率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3与病例组2比较,心率虽有增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年龄、身高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病例组1、病例组2、病例组3随着PASP的增加: RV、RAT、RAL均持续增大。ICVDmax及ICVDmin亦随着PASP的增加不断增加。下腔静脉内径变化率随着肺动脉收缩压的增加逐渐下降(见表2)。

2.2不同程度肺动脉收缩压冠状静脉窦内径及面积比较随着PASP增加,冠状静脉窦不同时相内径CSSD、CSDD、CSAD和不同时相面积xCSSA、xCS- DA、xCSAA均持续增加。病例组1与对照组比较,冠状静脉窦内径及面积均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病例组2与对照组和病例组1比较,冠状静脉窦内径及面积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3与各组比较,冠状静脉窦内径及面积均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2.3不同程度肺动脉收缩压冠状静脉窦血流参数比较随着PASP增加,CSSVmax、CSDVmax渐次下降。VTID随着肺动脉收缩压增加亦逐渐下降。VTIA随着肺动脉收缩压增加逐渐增加。详见表4。

3讨论

右心房主要接收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及冠状静脉窦的静脉回心血流。上、下腔静脉血液回流主要与右心房压有关,并且受呼吸影响较大。在对正常人冠状静脉窦的研究中,冠状静脉窦的内径及血流频谱变化较有规律,不仅与右心房压有关,更与心动周期时相密切相关。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对冠状静脉窦构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显示,35 mm Hg< PASP< 50 mm Hg时,冠状静脉窦内径及横截面积虽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ASP>50 mm Hg时,冠状静脉窦内径及横截面积均明显增加,且随着PASP的增高而逐渐变大,这与往期研究一致[5- 7]。在血流动力学方面,随着PASP增加,正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逐渐下降,逆向血流速度时间积分逐渐上升,考虑为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系统压力增加,使冠状静脉窦回流阻力增加,进而引起内径及横截面积重构性、适应性增大所致。

每搏回心血量及x Qnet随着PASP增加而增加, 但无统计学意义。冠状静脉窦每搏回心血量受心动周期各时相血流速度时间积分及相对应横截面积影响[8],随着PASP增加,正向血流积分渐次下降而逆向血流积分及横截面积逐渐增加,使得在不同程度PASP情况下冠状静脉窦血液回流达到一相对平衡状态。本研究发现,随着PASP的增加,冠状静脉窦xQ- net先下降而后上升,但减少及增加均无统计学意义。 可能原因为:第一,从理论上讲,xQnet与心率及每搏回心血量有关;随着肺高压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心率明显加快,可是心率的加快同时又导致了心室舒张期的缩短,冠状动脉供血主要发生在心室舒张期,由于冠状动脉血流量下降而使冠状静脉回心血量减少。第二,本研究病例组患者例数较少,未能准确反映回心血量的实际状况,需进一步扩大样本数研究。 郑兆通等[7]认为肺动脉高压患者冠状静脉窦血流量和收缩期血流速度明显增加,可能与心肌肥厚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的机制相同,这一点与本研究结果不同,原因可能为病例组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同造成,郑兆通等[7]的研究对象为不明原因的重度肺动脉高压,均存在右室壁肥厚。本研究对象多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慢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所导致的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多不存在右室壁肥厚。

中心动脉收缩压 篇3

1.1 药品与试剂

牛磺酸、N-硝基-L-精氨酸甲酯 (L-NAME) 、四乙胺 (TEA) 、格列苯脲 (Gli) 、4-氨基吡啶 (4-AP) 、乙酰胆碱 (Ach) 、普萘洛尔、酚妥拉明、β-丙氨酸均购自Sigma公司。氯化钡 (BaCl2) 由上海中邦化工厂生产。其余试剂为市售优级纯。

1.2 大鼠腹主动脉环离体标本的制备

SD大鼠, 雄性, 体重220 g~250 g, 由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将大鼠直接断头处死, 开胸取出腹主动脉, 分离干净周围组织, 放入4 ℃ 的HEPES液中, 剪成长度约 4 mm 的血管环, 血管环通过不锈钢微型挂钩连于张力换能器, 经 MS4000U-1C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记录血管环的张力变化。在去内皮实验中, 用与血管内径相适的棉签从管腔擦过, 连续3次。用KCl 60 mmol/L预收缩动脉环, 待收缩稳定加入Ach 10 μmol/L检验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当不产生舒张作用或舒张幅度小于预收缩的10%时, 认为已去除内皮。

1.3 牛磺酸对大鼠腹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

分别采用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腹主动脉环, 累积加入 20 mmol/L、40 mmol/L、60 mmol/L、80 mmol/L、100 mmol/L 和120 mmol/L 的牛磺酸, 观察血管环的收缩反应, 制作牛磺酸的累积浓度-血管反应曲线。

1.4 牛磺酸收缩作用机制的研究

在内皮完整时, 对照组用牛磺酸 (120 mmol/L) 连续收缩, 记录其收缩率, 实验组先预孵L-NAME (0.1 mmol/L) , TEA (10 mmol/L) , Gli (10 μmol/L) , 4-AP (1 mmol/L) , BaCl2 (0.1 mmol/L) , 酚妥拉明 (1 μmol/L) 、普萘洛尔 (1 μmol/L) 、尼莫地平 (0.01 μmol/L) 、阿托品 (0.1 μmol/L) 、苯海拉明 (1 μmol/L) 或β-丙氨酸 (60 mmol/L) 10 min后加入牛磺酸 (120 mmol/L) , 观察其收缩率的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作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x¯±s) , 采用 t 检验。

2 结果

2.1 牛磺酸对大鼠腹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

在基础状态下, 对于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血管环, 牛磺酸均可浓度依赖性地引起大鼠腹主动脉环的收缩。与内皮完整组相比, 去内皮后收缩率显著升高 (P<0.01) 。详见图1。

2.2 L-NAME对牛磺酸收缩作用的影响

在内皮完整时, 用牛磺酸 (120 mmol/L) 连续收缩, 对照组牛磺酸3次的收缩率逐渐降低, 实验组预孵L-NAME后, 第3次的收缩率显著增高 (P<0.01) 。详见图2。

2.3 钾通道阻断剂对牛磺酸收缩的影响

用牛磺酸 (120 mmol/L) 连续收缩大鼠腹主动脉环两次, 其第2次收缩率与对照组相比, TEA和Gli组升高 (P<0.01) , 4-AP和BaCl2组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图3。

3 讨论

牛磺酸对乙醇、DOCA-salt、果糖等诱发的高血压动物模型以及自发性高血压、自发性高血压脑卒中大鼠的血压均有降低血压作用[1,2]。Frandoni 等[3]在离体兔耳动脉实验中发现牛磺酸浓度依赖性地拮抗高钾浴液引起的血管收缩效应。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 牛磺酸20 mM~80 mM具有拮抗高钾和苯肾上腺素所致的动脉环收缩的作用, 且可浓度依赖性舒张处于收缩状态的动脉环[4,5], 牛磺酸虽可舒张正常大鼠主动脉环, 但可增强胰岛素对抗大鼠主动脉环的收缩[6]。本实验结果表明, 牛磺酸可以在基础状态下收缩正常大鼠腹主动脉环, 此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去内皮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 抑制剂L-NAME (0.1 mmol/L) 可使牛磺酸的血管收缩作用增强。这些结果提示, 牛磺酸的收缩血管作用与内皮和NO合成有关, 其可能的机制之一可能是血管内皮通过产生NO对抗牛磺酸的血管收缩作用, 去内皮或使用L-NAME阻断了NO的产生, 解除了对牛磺酸血管收缩作用的阻抑, 因而其收缩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

K+通道活性的改变可使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去极化或超极化, 是动脉血管舒缩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7,8]。研究表明, 牛磺酸对低氧心肌具有明显的电生理保护作用, 浓度依赖性抑制低氧条件下的ATP敏感钾通道 (KATP) 电流 (Ik-ATP) , 从而改善缺血心肌的兴奋传导和抑制折返心律失常[9]。在大鼠骨骼肌细胞, 牛磺酸可以竞争性的抑制KATP, 促进Ca2+内流[10]。为了了解牛磺酸的收缩作用和K+通道之间的关系, 本实验分别观察了Ca2+依赖性K+通道 (BKCa) 抑制剂TEA、电压依赖性K+通道 (Kv) 抑制剂4-AP、内向整流K+通道 (Kir) 抑制剂BaCl2、KATP通道抑制剂Gli对牛磺酸收缩血管作用的影响。结果提示, TEA (10 mmol/L) 和Gli (10 μmol/L) 可以促进牛磺酸的收缩血管作用, 而4-AP (1 mmol/L) 和BaCl2 (0.1 mmol/L) 对牛磺酸的缩血管作用没有影响。BKCa通道和KATP通道可能参与了牛磺酸的缩血管作用, 而Kv通道和KIR通道可能与牛磺酸的缩血管作用无关。因此推测牛磺酸具有收缩和舒张血管的双重作用, 其血管舒张作用与激活钾通道有关, 当钾通道被TEA和Gli所抑制时, 牛磺酸的血管收缩作用更突出的表现出来。

本实验结果提示, 牛磺酸对大鼠腹主动脉环有浓度依赖性收缩作用;通道血管内皮存在、NO合成、KCa通道和KATP开放均可抑制其收缩作用。

参考文献

[1]Fujita T, Sato Y.Th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taurine in DOCA-salt rats[J].J Hypertens, 1984, 2 (Suppl3) :s563-s565.

[2]Fujita T, Ando K, Noda H, et al.Effects of increased adrenomedul-lary activity and taurine in young patients with borderline hyper-tension[J].Circulation, 1987, 75 (3) :525-532.

[3]Frandoni F, Giotti A, Manzini S, et al.The effect of taurine on high potassium and noradrenaline-induced contraction in rabbit ear artery[J].Br J Pharmacol, 1982, 75 (4) :605-612.

[4]Niu LG, Zhang MS, Liu Y, et al.Vasorelaxant effect of taurine is di minished by tetraethylammoniumin rat isolated arteries[J].Eur J Pharmacol, 2008, 580 (1-2) :169-174.

[5]薛文鑫, 张明升, 牛龙刚, 等.牛磺酸对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07, 21 (1) :23-27.

[6]Xue WX, Zhang MS, Li J, et al.Effects of taurineonaorticrings isolatedfromfructose-fed insulin resistance and normal rat aortic rings are different[J].Cardiovasc Drug Ther, 2008, 30 (1) :19-21.

[7]Nelson MT, Quayle J M.Physiological roles and properties of potassiumchannels in arterial smooth muscle[J].Am J Physiol, 1995, 268 (4Pt1) :C799-C822.

[8]Jackson WF.Ion channels and vascular tone[J].Hypertension, 2000, 35 (1Pt2) :173-178.

[9]Zhu F, Ma J H, Zhang PH.Effect of taurine on action potentials and ATP-sensitive posstiaumchannel activity during hypoxia in ven-tricular muscle of guinea pig[J].Ch J Pathophysiol, 2005, 21 (1) :92-95.

中心动脉收缩压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与试剂 DZP由上海旭东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批号071201) 。乙酰胆碱 (Ach) 、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 (L-NAME) 、吲哚美辛 (Indo) 均购自Sigma公司。其余试剂为市售分析纯。

1.2 大鼠离体主动脉环标本的制备

SD大鼠, 雄性, 月龄>18个月, 体重420 g~470 g, 由成都达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血管环用两根不锈钢微型挂钩贯穿血管管腔, 横向悬挂在10 mL 浴槽内, 下方固定, 上方以一细钢丝连于张力换能器, 其静息张力调节为2 g, 使用BL-420F计算机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 (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 记录血管环张力变化。浴液为HEPES液, 浴槽中通以100% 氧, 37 ℃平衡1 h, 每15 min 换液1次。以KCl 60 mmol/L 收缩动脉环3次, 以诱发血管的最大收缩幅度。待血管环稳定后, 用KCl 60 mmol/L 预收缩动脉环达峰值, 加入Ach 10 μmol/L 检验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舒张幅度不超过收缩幅度的5%时, 认为内皮去除完全。

1.3 大鼠主动脉舒张作用测定

采用内皮完整或去内皮的胸主动脉环, 加入KCl (30 mmol/L) 待血管环收缩达到稳定后, 累积加入DZP使浴槽中的终浓度依次递增为10-6 mol/L, 3×10-6 mol/L, 10-5 mol/L, 3×10-5 mol/L, 10-4 mol/L, 3×10-4 mol/L。观察血管环的舒张反应, 制作DZP的累积浓度-血管反应曲线, 并以KCl诱发的血管环的最大收缩幅度为100%, 计算DZP各浓度的舒张百分比。

1.4 统计学处理 (x¯±s)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 13.0作统计分析, 两样本 t 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结果

2.1 DZP对KCl引起的主动脉环预收缩的影响 DZP10-6mol/L, 3×10-6mol/L, 10-5mol/L, 3×10-5mol/L, 10-4mol/L, 3×10-4 mol/L 对KCl预收缩的血管环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 (见图1) , 其最大舒张百分比Emax为 (106.64±2.77) %, 舒张达最大收缩50%时的药物浓度EC50 为 (3.05±0.47) ×10-5 mol/L。而对照组, 累积加入溶剂对KCl预收缩的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均不明显。内皮完整组与去内皮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内皮完整组与去内皮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内皮对DZP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DZP浓度依赖性舒张KCl预收缩的去内皮胸主动环。Emax为 (104.79±1.52) %, EC50为 (4.55±0.33) ×10-5 mol/L。与内皮完整组比较, 当DZP浓度为10-6 mol/L, 3×10-6 mol/L, 10-5 mol/L, 3×10-5 mol/L时, 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DZP浓度为10-4 mol/L, 3×10-4mol/L时, 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详见图1。

2.3 L-NAME、Indo对DZP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在KCl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胸主动脉环上, L-NAME (0.1 mmol/L) 减弱DZP (3×10-5 mol/L) 对血管的舒张作用, 对DZP (3×10-4 mol/L) 的舒血管作用无显著性影响, 环氧合酶抑制剂Indo对DZP (3×10-5, 3×10-4 mol/L) 的舒血管作用均无明显影响。详见图2。

2.4 DZP对无钙液预处理血管环的作用 在无钙HEPES液中, 随着CaCl2的浓度 (0.1 mmol/L~3.0 mmol/L) 增加, 预先用KCl 30 mmol/L 去极化的血管环呈浓度依赖性收缩, 而用DZP (3×10-5mol/L, 3×10-4 mol/L) 预处理20 min, 可使CaCl2量效曲线非平行右下移。详见图3。

3 讨论

老年人血管顺应性减弱, 血压调控能力下降, 血压易波动, 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5]。DZP是老年人常用药物之一, 在发挥其镇静催眠作用的同时, 对老年人血管也有一定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 DZP对KCl预收缩的内皮完整及去内皮的老年大鼠胸主动脉环均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 去内皮后低浓度DZP (10-6 mol/L, 3×10-6 mol/L, 10-5 mol/L, 3×10-5 mol/L) 的舒血管作用减弱, 而高浓度DZP (10-4 mol/L, 3×10-4 mol/L) 的舒血管作用没有明显变化, 提示低浓度DZP通过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两种方式舒张血管, 而高浓度DZP可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血管舒张。内皮细胞通过释放NO、前列环素 (PGI2) 等血管舒张物质调节血管平滑肌的张力[6]。本研究结果显示, NO合酶抑制剂L-NAME能显著抑制低浓度DZP (3×10-5 mol/L) 对内皮完整血管的舒张作用, 但未阻断高浓度DZP (3×10-4 mol/L) 的舒血管作用。提示NO途径可能参与低浓度DZP的舒血管作用。环氧合酶抑制剂Indo对DZP的舒血管作用无明显影响, 提示PGI2未参与DZP的舒血管作用。

Ca2+是引起平滑肌收缩的关键因子[7], 血管平滑肌收缩依赖于细胞外Ca2+内流和细胞内Ca2+释放。由于血管平滑肌无横管系统, 线粒体较少, 肌质网不发达, 不能存储大量的Ca2+, 其收缩对外源性Ca2+依赖性较大。高钾使血管平滑肌细胞膜去极化,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VDC) 开放, Ca2+内流增加[8], 从而引起平滑肌收缩。DZP对KCl预收缩的血管环产生舒张作用, 提示DZP可能通过抑制VDC, 阻滞细胞外Ca2+内流而产生舒血管作用。高钾去极化时CaCl2引起的浓度依赖性收缩主要依赖于外钙内流[9], DZP预处理后可以使得CaCl2量效曲线非平行右下移, 进一步证实降低外钙内流是DZP舒血管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DZP对老年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Ca2+通过VDC内流入血管平滑肌细胞而起作用。在低浓度时, DZP通过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两种方式舒张血管, 与内皮源性舒血管因子NO有关;在高浓度时, DZP的舒血管作用是非内皮依赖性的, 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地西泮 (DZP) 对老年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血管张力实验方法, 观察DZP对氯化钾 (KCl) 预收缩血管环的作用, 并检测DZP对经无钙液预处理后的血管环的作用。结果累积浓度的DZP对高浓度KCl引起的血管环收缩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去内皮后, 低浓度 (106mol/L, 3×106mol/L, 105mol/L, 3×105mol/L) DZP的舒血管作用减弱。DZP预处理后, CaCl2收缩血管环的量效曲线非平行右下移。结论DZP对KCl预收缩老年大鼠离体胸主动脉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

关键词:地西泮,老年大鼠,胸主动脉环

参考文献

[1]Nasci mento JS, Modolo NS, Silva RC, et al.Sedative and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midazolam and diazepam alone or combined with clonidin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emodynamic studies for suspect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rq Bras Cardiol, 2007, 89 (6) :403-408.

[2] Kitajima T, Kanbayashi T, Saito Y, et al.Diazepam reduces both aterial blood pressure and muscle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 in humans[J].Neurosci Lett, 2004, 355 (1-2) :77-80.

[3]Galindo A, Vargas mL, Garca Estan J, et al.Synergisticinteraction of diazepam with3’, 5’-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elevating agents on rat aortic rings[J].Eur J Pharmacol, 2001, 428 (2) :269-275.

[4]Park SE, Sohn JT, Ki m C, et al.Diazepam attenuates phenyleph-rine-induced contractions in rat aorta[J].Anesth Analg, 2006, 102 (3) :682-689.

[5] Veerman DP, Imholz BP, Wieling W, et al.Effect of aging on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n resting conditions[J].Hypertension, 1994, 21 (1) :120-130.

[6]Rubio AR, Morales-Segura MA.Nitric oxide, an iceberg in cardio-vascular physiology:Far beyond vessel tone control[J].Arch Med Res, 2004, 35 (1) :1-11.

[7] Bolton TB, Gordienko DV, Pucovsky V, et al.Calcium release events in 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in smooth muscle[J].Novartis Found Symp, 2002, 246:154-168.

[8] Rembold CM.Regulation of contraction and relaxation in arterial smooth muscle[J].Hypertension, 1992, 20 (2) :129-137.

中心动脉收缩压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4月—2007年1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PCI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5例, 男11例, 女4例, 年龄38岁~64岁 (50.9岁±10.62岁) 。均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75%以上, 其中LAD完全闭塞3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4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5例。所有患者均无原发性心肌病和瓣膜性疾病, 均为窦性心律, 心功能Ⅰ级~Ⅲ级, 无房室传导阻滞。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Vivid 7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 采用M3S探头, 谐波模式频率1.7 MHz~3.4 MHz, 帧频>90 F/s, Echo PAC超声工作站, 装有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 、组织追踪成像 (TTI) 、应变 (SI) 及应变率成像 (SRI) 分析软件。

1.2.1 超声心动图检查

受检者左侧卧位, 连接心电图。采集心尖二腔、三腔、四腔长轴二维灰阶动态图, 各三个心动周期, 储存于光盘备脱机分析。采集时间为研究对象行PCI手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均为同一人操作和测量。

1.2.2 图像处理与分析

1.2.2.1 室壁节段的划分

按照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推荐的节段划分法, 后间隔、左室侧壁、左室前壁、左室下壁划分为基底段、中段、心尖段, 将前间隔及后壁划分为基底段、中段, 增加前间隔心尖段、后壁心尖段, 共计18节段。本研究只分析LAD参与供血的11个室壁节段, 15例患者共165个节段。

1.2.2.2 绘制组织速度成像 (TVI) 曲线图

使用EchoPAC工作站组织速度成像 (TVI) 脱机分析系统, 从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硬盘或者磁光盘中分别调出保存的各个切面TVI动态图像, 分别启动QTVI、TTI、SI及SRI分析模式, 将取样容积置于后间隔、侧壁、下壁、前壁、前间隔和后壁的基底段中部、中间段乳头肌水平、心尖段中部的心内膜下心肌层, 取样点容积均为8 mm×8 mm, 系统将自动绘制每个切面上的6个取样点的QTVI的速度-时间曲线图, TTI的位移-时间曲线图及SI的应变曲线图及SRI的应变率-时间曲线图。

1.2.2.3 室壁收缩运动峰值的测量

测量并获得QTVI收缩期峰值速度 (SV) 、TTI的收缩期峰值位移 (SD) 、收缩期最大应变值 (S) 及SRI的收缩期最大应变率值 (SR) 。当收缩运动异常时, 如果波峰方向正常, 则按上述方法测量;对于反向波, 则测量最大负向波峰, 收缩期内双峰波形则以最大波峰为准测量。

1.3 PCI治疗成功的标准

残余狭窄<20%, TIMI血流3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 多组不同时间点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

2 结 果

PCI治疗术后在狭窄冠状动脉供血心肌节段的QTVI、TTI、SI及SRI曲线由杂乱变得整齐, 低平或倒转的波峰也升高或恢复。随着时间的延长, QTVI、TTI、S、SRI曲线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参数逐渐增高。

2.1 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左前降支供血节段SV、SD比较 (见表1、表2)

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 11个节段测值增高,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 前壁基底段与中间段测值增高 (P<0.05) 。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 除前间隔心尖段、侧壁心尖段、后间隔心尖段, 余8个节段测值增高 (P<0.05) ;术后3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 前间隔基底段及中间段、前壁基底段及中间段、后间隔中间段、后壁心尖段共6个节段测值增高 (P<0.05) 。

2.2 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左前降支供血节段S及SR比较 (见表3、表4)

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 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测值增高,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 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共5个节段测值增高 (P<0.05) ;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 除侧壁心尖段、后间隔心尖段, 余9个节段测值增高 (P<0.05) ;术后3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 除侧壁心尖段、后间隔心尖段, 余9个节段测值增高 (P<0.05) 。

3 讨 论

PCI治疗冠心病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成功的PCI可以使缺血相关血管再通, 心肌组织得到有效的再灌注, 因缺血功能受损心肌的收缩功能, 在缺血现象解除后将逐渐得以恢复, 从而改善局部室壁运动, 抑制心室重构, 提高左室整体收缩功能[1]。

以往的研究表明, 室壁节段运动异常是较早反映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 因此准确判断室壁运动是判断PCI疗效的基础。TVI技术以定量扫描、原始数据存储和超高频技术为基础, 能够早期、全面而且量化反映心室壁各节段的收缩运动情况。其中, QTVI彩色多普勒的帧频可达到190帧/秒以上, 能够获得准确的局域心肌的速度曲线。国内外研究显示, 冠脉闭塞后5 s内, 组织多普勒即可显示缺血引起的心肌收缩速度减低[2]。TTI是将每个心肌节段在整个收缩期内的速度变化进行积分计算获得的, 能够快速定量检测收缩期左心室所有心肌组织向心尖方向的运动距离。SI及SRI有别于以上技术的最大不同在于, 它们分别反映的是心肌组织发生形状改变的程度与速度。应变及应变率成像因为不依赖组织的运动速度, 克服了整个心脏平移和旋转以及其他邻近节段运动所造成的影响[3], 能够很好反映心肌的主动与被动收缩运动情况, 对冠心病缺血节段检出率较高[4]。本文综合应用心肌运动速度、运动位移及应变、应变率参数, 研究PCI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变化。

本研究在分析接受PCI治疗的15例患者左室心肌长轴速度-时间曲线、位移-时间曲线、应变曲线、应变率-时间曲线时, 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 缺血改善的心肌节段所测量的各收缩期峰值逐渐增高, 左室收缩功能得到明显提高。

研究表明[5,6,7], 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部位各节段QTVI运动速度较正常人明显减低, 介入术后近期心肌功能的恢复不明显, 远期运动恢复节段心肌运动速度明显增加, 运动未恢复节段心肌的运动速度也有所增加;与术前相比, 术后1周运动异常节段位移值及左室射血分数无显著变化, 术后3个月各项指标较术前变化明显。本研究与上述结果一致, 术后l周较术前比较, 各节段SD、SV均无显著增高, 而术后3个月多数节段的SD、SV显著增高。可能是由于介入术虽然增加了早期灌注, 但由于顿抑心肌和冬眠心肌的存在, 局部心肌功能改善不明显。而远期由于血管再通后可逆功能障碍的心肌功能恢复, 各节段心肌的运动速度、运动位移明显升高。

杨睿等[8]应用SI及SRI技术研究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前后左心室局部功能时发现, 接受PCI治疗的冠状动脉所供应心肌节段的应变率峰值在术后1周就有明显改善。本研究在分析冠心病患者左室心肌长轴应变曲线、应变率-时间曲线时发现, 术后1周前壁各节段S、SR较术前就有明显增高, 之后S、SR值显著增高的节段逐渐增多, 至术后3 个月时左前降支供血9个节段 (除侧壁心尖段及后间隔心尖段) 出现显著增高, 说明应变及应变率成像能够评价PCI术后心肌功能的恢复状态。

应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缺血心肌的局部功能, 动态观察PCI前、后局部心肌功能变化, 可评价PCI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Gibson CM.Has my patient achieved adequate myocardial reperfu-sion[J].Circulation, 2003, 108:504-507.

[2]荆珊, 孙宏伟, 王桂照, 等.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左室功能[J].中国急救医学, 2002, 22 (2) :87-88.

[3]舒先红, 黄国倩, 潘翠珍, 等.正常人心肌应变及应变率定量分析[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4, 13:805-807.

[4]Penicka M, Bartunek J, Wijns W, et al.Tissue Doppler imagingpredicts recovery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fter recanalization ofan occluded coronary artery[J].J Am Coll Cardiol, 2004, 43:85-91.

[5]曹敏, 施仲伟, 张凤如, 等.定量组织速度显像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局部室壁运动变化[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3, 19 (1) :20-23.

[6]荆珊, 孙宏伟, 黄永麟, 等.定量组织速度显像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左室心肌局部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3, 23 (8) :467-469.

[7]朱梅, 郭文彬, 刘同宝, 等.组织追踪显像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左室室壁运动及收缩功能的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 13 (12) :903-906.

中心动脉收缩压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摘取我院自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之间临床诊断疑似冠心病患者112例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包括56例软斑块狭窄患者 (观察组) 和56例正常患者 (对照组) , 男性患者66例, 女性患者46例, 年龄在39-74岁之间, 平均年龄61.7±9.2岁。112例患者均同意接受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配合实验。

1.2 方法

采用GE LightSpeed 128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对于心率>75bpm的患者在检查前30min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50mg口服。对患者进行胸部正侧位的定位成像, 层厚2.5mm、层距2.5mm的参数进行全心平扫并进行钙化分析。之后从冠状动脉的开口起始, 经肘前静脉以5mL/s的速率进行对比剂的注入, 对比剂选用碘海醇 (350mgI/mL) 20mL, 进行测定主动脉强化峰值的预扫描。在4s的延迟之后重新注入对比剂80mL, 从气管隆嵴下1-2cm处向心尖部屏气扫描。扫描参数为:层厚0.625mm, 螺距0.18, 球管旋转0.35s/圈, 管电压120kV, 管电流600mA, 矩阵512×512。

1.3 观察指标

对检测后的图像进行分析, 以血管直径为标准, 按照最大狭窄直径的百分比分为I-IV组:I组为正常组;II组为轻度狭窄, 即程度≤50%;III组为中度狭窄, 程度在50%至75%之间;IV组为重度狭窄, 程度>75%。同时对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EDV)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ESV) 、左心室每搏输出量 (SV) 、左心室射血分数 (EV) 以及心率等。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 15.0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组间对比用t进行检验, 方差值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EDV和SV、心率的对比无明显差距,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EF、ESV对比, III-IV与对照组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数据见附表。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128层螺旋CT已经成为心血管检查最广泛也是认同度最高的无创检查方法之一, 它的范围涵盖了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成像以及心室功能的评价等。目前128层CT机的旋转时间能够提高为0.33s/周, 对于时间的分辨能力更强, 图像的质量也更好, 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也随之提高[1]。

从本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EDV、ESV、SV、EF以及心率等心功能指标能够有效的反映出其与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这说明128层螺旋CT对于心血管的检查能够很准确的提供临床诊断依据, 而且128层螺旋CT成像所得的各项参数也可以用于计算心功能指标而不用额外进行扫描。

综上所述, 128层螺旋CT的冠状动脉造影能够有效的评估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同时, 也能够对于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指标作为分析, 在扫描中同时具备了形态和功能的辨别和分析, 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中心动脉收缩压 篇7

关键词:氨氯吡咪,胸主动脉环,血管舒张,内皮,血管平滑肌,钾通道

氨氯吡咪 (Amiloride, AM) 是一种保钾利尿药, 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 阻碍钠通道, 使钠离子排出增多而利尿, 临床用于利尿消肿、心源性水肿及非心源性水肿等的治疗。本药有较强的保钾利尿作用, 治疗剂量时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 同时不增加醛固酮的分泌[1], 因而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目前较多的应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AM 对离子通道的作用复杂, 除具有 Na+/H+ 交换抑制作用外、对 Na+/Ca2+交换体 (NCX) 、Na+-K+-ATP 酶都有作用[2]。AM 可通过抑制 Na+/H+交换, 防止细胞内碱化;抑制 L-型钙通道, 从而防止细胞内 Ca2+的增加, 同时间接抑制细胞外钙内流及内钙释放, 而使心率减慢, 血管扩张[3], 但对血管扩张的详细机制未见报道, 本实验旨在研究 AM对离体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健康清洁 SD 大鼠, 体重 240 g~300 g, 合格证号为:314 第 070104 号, ♂, 单笼喂养, 由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品与试剂

氨氯吡咪、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 (L-NAME) 、吲哚美辛 (Indo) 、乙酰胆碱 (Ach) 、四乙胺 (TEA) 、格列苯脲 (Gli) 均购自美国Sigma公司;去甲肾上腺素 (NE) 购自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氯化钡 (BaCl2) 购自上海中邦化工厂;其余试剂为市售分析纯。

1.3 仪器

BL-420F 计算机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张力换能器都购自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式超级恒温浴锅购自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1.4 方法

1.4.1 大鼠离体主动脉环标本的制备

用钝器击昏大鼠, 颈椎脱臼处死后, 打开胸腔, 分离胸主动脉, 将取下的胸主动脉放入4 ℃ 的 HEPES 液 (NaCl 144 mmol/L, KCl 5.8 mmol/L, MgCl2 1.2 mmol/L, CaCl2 2.5 mmol/L, 葡萄糖11.1 mmol/L, HEPES 5 mmol/L, pH 7.38) 中。去除血管周围的组织, 将动脉剪成 2 mm ~3 mm 的小段。血管环用两根不锈钢微型挂钩贯穿血管管腔, 横向悬挂在10 mL浴管内, 下方固定, 上方以一细钢丝连于张力换能器, 其静息张力调节为2 g, 使用 BL-420F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血管环张力变化。浴液为 HEPES 液, 浴槽中通以100 % O2, 37 ℃平衡1 h, 每15 min 换液1次。以 KCl 60 mmol/L收缩动脉环3次, 如果前后两次最大收缩幅度差小于 5%者, 认为反应性可重复。去内皮的实验, 将修剪干净的胸主动脉环两端固定, 用与血管内径相适的棉棒从管腔擦过, 连续2次。血管环悬挂稳定1 h 后, 用60 mmol/L KCl HEPES 液刺激, 达到坪值后加入 Ach (10-5 mol/L) , 舒张幅度不超过收缩幅度的5 %时认为内皮去除完全, 进行下一步实验。

1.4.2 实验分组与处理

实验分为5组, AM组 (n=6) :观察AM 对NE (1×10-6 mol/L) 或 KCl (6×10-2 mol/L) 预收缩的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NE 或 KCl 预收缩达稳态后, 采用累积加药的方法, 每隔15 min加入AM, 使浴管中药物浓度分别达到1×10-6 mol/L、3×10-6 mol/L、1×10-5 mol/L、3×10-5 mol/L, 记录血管环张力的变化, 并以加入 AM 后的血管张力幅度与 NE 或 KCl 诱发的血管环的最大收缩幅度之间的比率反映血管张力的变化。对照组 (n=6) :在NE (1×10-6 mol/L) 或 KCl (6×10-2 mol/L) 预收缩达稳态后, 采用累积加药方法, 每隔15 min加入与 AM 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去内皮组 (n=6) :观察AM对NE (1×10-6 mol/L) 或 KCl (6×10-2 mol/L) 预收缩的去内皮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 加药方法、计算方法同上。L-NAME 组 (n=6) :胸主动脉环用NE (1×10-6 mol/L) 预收缩达稳态后, 加入 L-NAME (1×10-4 mol/L) , 待血管再次达到坪值后, 累积加入AM, 浓度、计算方法同上。Indo组 (n=6) :胸主动脉环用NE预收缩达稳态后, 加入Indo (1×10-5 mol/L) , 待血管再次达到坪值后, 累积加入AM, 浓度、计算方法同上。不同K+通道阻断剂组 (n=24) :胸主动脉环用 NE (1×10-6 mol/L) 预收缩达稳态后, 分别加入选择性 K+通道阻断剂 4-AP (1×10-3 mol/L) 、TEA (1×10-2 mol/L) 、Gli (1×10-5 mol/L) 、BaCl2 (1×10-3 mol/L) 待血管再次达到坪值后, 累积加入AM, 浓度、计算方法同上。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应用 SPSS 13.0 作统计分析, 两样本 t 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 果

2.1 AM 对 KCl

和 NE 引起的主动脉环预收缩的影响 在内皮完整的血管环组, AM不影响血管环的静息张力, 但用NE (1×10-6 mol/L) 或 KCL (60 mmol/L) 预收缩时, AM (1×10-6 mol/L ~3×10-5 mol/L) 能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 其logEC50 分别为-4.35±0.01 和-4.28±0.04, 对照组对血管环的张力未见影响。详见图1。

2.2 内皮在 AM

舒血管作用中的影响 在去内皮的血管环组, AM 不影响血管环的静息张力, 用 NE (1×10-6 mol/L) 或 KCl (60 mmol/L) 预收缩时, AM (1×10-6 mol/L ~3×10-5 mol/L) 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 但明显弱于对内皮完整血管环的舒张作用, 其 logEC50 分别为-4.18±0.02 和 -4.16±0.01, 与内皮完整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对照组血管环的张力未见明显变化, 详见图1。

注:n=6, AM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内皮完整组与去内皮组比较, *P<0.05, **P<0.01

2.3 L-NAME、Indo 对 AM

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在 NE (1×10-6 mol/L) 预收缩的血管环上, 加入 L-NAME 后, AM 舒张血管的作用减弱, 与未加 L-NAME 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在NE (1×10-6 mol/L) 预收缩的血管环上, 加入 Indo 后, AM 舒张血管的作用未见明显变化, 与未加 Indo 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图2。

注:n=6, 与AM组比较, **P<0.01

2.4 K+通道阻断剂对 AM

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在 NE (1×10-6 mol/L) 预收缩的血管环上, 加入 K+通道阻滞剂 TEA (1×10-2mol/L) 、BaCl2 (1×10-3 mol/L) 后, 可以抑制 AM 的血管舒张作用, 与未加阻断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而 Gli (1×10-5 mol/L) 、4-AP (1×10-3 mol/L) 对 AM 舒血管作用无明显影响, 与未加阻断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图3。

注:n=6, 与AM组比较, **P<0.01

3 讨 论

AM 是一种保钾排钠的利尿药, 具有抑制 Na+/H+ 交换、Na+/Ca2+交换、Na+/K+交换等作用。研究表明[4], AM 通过抑制 Na+/H+交换, 可用于抗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油酸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抗肿瘤等。近年来, 由于 AM 及其衍生物对 Na+/Ca2+交换体的影响、对心脏疾病的作用及作用机理成为研究的热点, 我室对其衍生物二甲基氨氯吡咪在心脏及血管方面的影响也已做过较深入的研究[5], 但国内外对 AM 氨氯吡咪在血管方面作用的研究甚少。在本实验中采用了离体血管体外实验的方法, 观察了 AM 对预收缩的大鼠胸主动脉反应性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了其的作用机制。

Ca2+是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的关键因子[6], 血管平滑肌收缩所需要的 Ca2+源于细胞外流入和细胞内释放。钙流入途径主要通过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VDC) 和受体操纵性钙通道 (ROC) [7]。KCI 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是由于细胞外高钾引起细胞膜去极化, VDC 开放, 从而促使细胞外液中与细胞膜疏松结合的 Ca2+内流[8];NE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上的α肾上腺素受体, ROC 开放, 细胞外 Ca2+内流, 同时引起膜磷脂酰肌醇水解, 产生磷酸肌醇, 发挥第二信使作用, 促使肌浆网内 Ca2+释放。AM 对 NE 和 KCl 诱导的收缩具有直接舒张作用, 表明AM 的舒张作用可能与细胞膜上 VDC 和 ROC通道有关, 但是否对钙通道具有直接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血管内皮在血管舒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皮细胞释放 NO 及 PGI2 可引起血管舒张, 对调节心血管系统稳态起重要作用[9]。NO 是内皮释放的一种重要的舒血管物质, 是 L-精氨酸在 NOS 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的, 其舒张血管作用可被 NOS 抑制剂阻断。在本实验中, 加人 eNOS 抑制剂 L-NAME 后, AM 的血管舒张作用部分被抑制, 表明 AM 可能通过刺激内皮细胞释放 NO 而产生舒张血管作用。加人环氧合酶抑制剂 Indo 后, AM 的血管舒张作用无明显变化, 表明 AM 对离体血管的舒张作用中 PGI2 参与较少。为了进一步了解 AM 舒张血管的机制中, 除了内皮因素外, 是否还有其他因素的参与, 作者在去内皮的血管环中加入AM, 发现其仍可浓度依赖性的舒张血管, 只是舒张幅度较内皮完整有所降低, 这表明, 除了内皮参与外, AM 还通过其他途径舒张血管。而 K+通道在调节血管平滑肌舒缩中具有重要作用, 激活血管平滑肌上的 K+通道, 引起细胞膜超级化, 从而抑制细胞外钙内流, 引起血管舒张。据文献报道[10]:在血管平滑肌上主要有 4 种钾离子通道, 即电压依赖性钾通道 (Kv) , 内向整流钾通道 (KiR) , 钙激活钾通道 (KCa) 和ATP敏感钾通道 (KATP) , 并以 KCa和 KiR的密度最高, 而 KATP在生理状态下活性较低。格列本脲 (GLi) 为非特异性 KATP抑制剂, TEA、4-AP 和 BaCl2分别为 KCa、Kv 及 KiR抑制剂[11]。为了解AM的舒血管作用中是否有 K+通道的参与, 作者分别观察了4-AP (KV 阻断剂) 、Gli (KATP阻断剂) 、TEA (KCa阻断剂) 和 BaCl2 (KiR阻断剂) [12] 对 AM 舒血管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 TEA (1×10-2 mol/L) 、BaCl2 (1×10-3 mol/L) 可以抑制 AM 的血管舒张作用, 4-AP (1×10-3 mol/L) 、Gli (1×10-5 mol/L) 对 AM 的舒血管作用无明显影响。这提示, KCa和 KiR参与了 AM 的舒血管作用, 而 KV 通道和 KATP通道未参与其舒血管作用。

上一篇:逐帧动画下一篇:河南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