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课教学

2024-08-22

军事理论课教学(精选12篇)

军事理论课教学 篇1

军事理论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 对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不佳, 关键因素在于没有在学生群体中形成学习军事理论、认识军事理论、研究军事理论的良好氛围, 没有让学生对军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下面, 笔者将对这一问题做系统地阐述。

一学生缺乏军事兴趣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军事理论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会遇到下面的现象:学生身在课堂心却不知飞哪去了, 玩手机、交头接耳甚至把课堂当成谈情说爱的场所。学生内心对军事理论课充满排斥, 教学效果较差。总结起来, 学生对军事不感兴趣的主要表现在对军事内容的认知极度匮乏:在他们的思想中就没有军事意识;没有军事方面的知识储备:对于国家军事形势、国防知识、兵器知识等认知不清;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由于各方面原因, 很多学生不愿意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对军事活动没有兴趣:对一些课堂军事内容的讨论展示和课外军事小组活动从不参加。

1. 我国传统思想的束缚

我国传统思想博大精深。既有儒家思想的仁政、和平思想, 又有充满激情力量和尚武精神的兵家思想。但自汉以后的历朝历代, 统治者倾力宣扬儒家思想, 读书致仕, 刻意忽略对人们尚武精神的培养。开科取士、八股文等将人们的思想牢牢束缚在儒家思想之中。兵、武被视为有害, 在社会上有重文抑武的倾向。

2. 学校对学生教育方面的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各高校却有意无意地忽视军事教育。国防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各个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不重视军事理论的教学;在教育方面存在集中短期教育倾向;在教学配备方面不能给予充分的重视等, 这些都导致教学效果的低下。

3. 和平环境的影响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 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国际事务中主张韬光养晦, 宣扬和平, 建设和谐世界。现代国防概念的外延已经深入到个人的思想、内心。如果国民心中没有国防概念, 国家怎么能安全, 国民的安全又怎么能得到保障呢?笔者认为, 国防概念在国民心中较为缺乏, 这就需要我们的顶层设计者统筹做出规划, 改变这种现象。

4. 教师没有充分发挥作为教育者应有的作用

教师学历结构等综合素质与教学要求差距较大, 师资队伍建设速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很多军事理论课教师“出身不正”, 自己本身就对军事缺乏热情, 教书授课也是应付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同时还不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课堂授课呆板、乏味、沉闷、死气沉沉, 这怎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怎么能完成国家、社会、家庭赋予他们的使命呢?教师理论自学、科研能力较为欠缺, 相关的研究课题和论文很少, 这种学历水平和学术状况与高校环境很不匹配, 难以适应高校的教学要求。

二营造浓厚氛围, 培养学生的军事兴趣

要努力营造学生懂军事、学军事、爱军事的浓厚氛围, 培养学生的军事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笔者作为普通高校的一名军事理论教师, 结合个人教学实践, 能够为提高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1. 建议学校真正重视对学生进行军事理论的教育

军事理论课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军事素质,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人才, 也关乎着国家发展、前途命运。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他们的思想、作为可以说决定着国家未来发展的命运。如果未来的主力军都缺乏健康的体魄、尚武精神的健全人格, 那么我们国家未来的命运堪忧。学校应加强对军事理论教学的扶持力度, 加大师资力量建设, 加大军事理论教学的投入, 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 让大学生自觉地接受军事教育。以我校为例, 除了基本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机构设置、人员设置以外, 学校领导特别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视对大学生军事素质的培养。在每年的征兵环节, 学校领导亲自坐镇, 主持征兵工作, 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在召开欢送大学生入伍仪式上, 学校书记亲自同每位大学生士官亲切交谈, 勉励他们在军营中开拓进取, 为校争光。同时向其他在校大学生进行征兵宣传, 传播爱国主义精神, 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并给予大学生士官各方面的优惠政策, 如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在专业选择上给予更多的优先选择权。这就在无形中宣传了爱国主义精神, 给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卓有成效的军事教育, 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军事兴趣。

2. 建议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进行军事教育

只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军事的兴趣, 我们都要认真地对待,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要保持对大学生的军事教育。比如, 在学校设置专门的场所, 建设军事学习园地;在特定的时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九·一八”纪念日, 对学生进行勿忘国耻教育, 强调军事上落后就要挨打, 激发他们为建设中国强大的军力而努力;在“雷锋庭院”,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强调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像雷锋一样成为国家的主人, 激发他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爱国热情;利用学习园地, 增加学生的军事知识储备, 全面提升学生的军事素质;在学校展览墙张贴各种军事图片, 展示我国最新的军事成果, 增强大学生建设国防的信心。军事教育只有多形式、无所不在, 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军事教育, 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学生对军事理论不再排斥, 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要内外结合

军事理论课不仅需要有翔实的内容作为教学的有力支撑, 同时更需要军事理论教师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 积累经验, 完善课堂设计, 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要选准切入点, 使军事理论教学富有生动感:选准切入点在一堂课的开头尤为重要。因为一堂课能够成功与否, 与选好教学的切入点有很大关系。不管采取设问式、悬念式、启发式、还是导入式等, 目的都是为了打开大学生渴望追求军事理论知识的心扉, 激发兴趣, 进而产生急切往下听的感染力, 便于抓住大学生的兴奋点, 为顺利展开教学做好铺垫;穿插兴奋点, 使军事理论教学富有节奏感:保持良好的教学氛围取决于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持续地保持教学双方亢奋的情绪, 这不仅需要教学内容的正确性与逻辑的严密性、观点的鲜明性外, 同样也需要作为教学艺术的教学语言有张有弛、娓娓叙来的运用以及配合多媒体的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 会使教学更具有节奏感。所谓穿插兴奋点, 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 由教师控制实施的能够引起大学生兴奋或使之振奋的教学观点以及教学素材;激发共鸣点, 使军事理论教学富有亲切感。激发大学生的兴趣, 振奋大学生的精神, 集中大学生的精力;拓展知识点, 使军事理论教学富有时代感:军事理论课教学必须紧密跟踪国际形势和军事理论发展的新变化, 及时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 力求把大学生普遍关心的世界热点、最新信息及相关学术前沿问题传播给大学生, 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 授课者在讲授军事理论内容时, 不仅要讲出其理论的厚重感, 同时也应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用新知识阐述新理论, 用新信息促动大学生的新思维;挖掘升华点, 使军事理论教学富有使命感:教师通过对整堂课的演绎、归纳和总结, 用画龙点睛之语提领整堂课内容的教学观点或得到的启示, 对大学生提出要求与希望, 激发大学生的国防责任感与使命感, 使教师与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达到统一, 情理交融为一体, 使学生们的情感及认识达到升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是培养大学生对军事的兴趣。我们作为军事课教师, 要从小处入手, 见微知著, 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填补大学生军事理论课存在的缺憾, 逐步激发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课的热情,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洪胜.务本求实地搞好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 (职业教育) , 2007 (8)

[2]朴再玉、崔正浩.增强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 2013 (44)

军事理论课教学 篇2

教学管理是指管理者在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运用一定的管理手段、方法、原则,通过对教学过程中的人财物进行科学计划协调控制与指挥,在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1]当前在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圆满完成国防教育赋予军事理论课教学的使命,就必须在教学管理上下功夫,通过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来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的活动,教在前,是第一位的,学在后,是第二位的。因此教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而作为教的主体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因此要提高教学水平,首先要严格选拔军事理论课教师,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的专兼结合的军事教师队伍。根据《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军队有关单位应当按照总参、总政有关规定编配派遣军官到高校担任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兼职教师,同时学校也应有自己的军事理论课专职教师。对这两部分教师,学校都要严格选拔,对军队派遣军官,学校要协同派遣单位按照学校本身的特点和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进行选拔;对于专职教师要做好招聘工作,尽量扩大招聘范围,择优录取。

其次,定期对专兼职教师进行考核评估,实行奖优罚劣。学校可以成立由派遣单位的首长和学校领导及任课教师组成的考评小组,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考核小组考评、同行专家评议等方式对教师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和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考评。考评小组、同行专家通过听课的形式进行考评,学生对教师的考评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网上调查,然后将考核小组参评、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专家评议的最终结果进行总评,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考评成绩差的教师要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对于屡次考评都不及格的教师要坚决辞退。

再次,加强对军事理论课教师的培训。根据《大纲》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和军区、省军区及院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军事教师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军事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及学历、学位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2]。学校要制定军事教师培养规划,利用现有相关专业招收国防教育方向的硕士学位班,培养高层次军事教师;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在职培训、离岗培养、长短培训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快军事课教师的质量建设;最后,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军事课教师待遇,相关政策适当向军事课教师倾斜,稳定军事课教师队伍。目前,军事课教师待遇偏低,在职称评定和认定硕士生导师方面受限制过多,这一系列因素不仅导致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而且直接造成了教师的大量流失,在目前军事教师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课程建设是非常不利的。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将军事理论课教师的专业职称评定纳入学校师资职称评定整体工作之中,并列入军事类科目单独评定,以解决军事教师的后顾之忧,同时,根据《教师法》的有关规定,稳定和提高军事教师的物质待遇。

二、完善教学机构设置

军事理论课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在教育教学方面有自己的特色,传统的负责教学的教务处等部门对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是陌生的,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是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开展军事理论课教学,但效果不是很理想。由于军事理论课是高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手段。鉴于军事理论课的重要性,在教务处下设立一个专门为军事课教学服务的部门还是非常必要的,这个机构就是在有些高校已经运转的军事教研室。在一份对湖南和广东两省高校开展军事理论课教学情况的调查中显示,广东、湖南两省只有34.2%的本科学校建立了军事教学机构。湖南省25所本科学校,建立了军事教学机构的只有9所,占应建数的36%。由此看来,建立军事教学机构还没有引起广大高校的普遍重视。军事教研室的职能是领导和组织军事课程教学,负责协调和解决军事理论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定期举行军事理论课教学情况的研究和探讨,它是一个集教学和研究为一体,领导和服务相结合的部门,它也是对军事理论课教学进行考评的重要力量。从军事教研室人员的配备来看,首先要确定负责人,负责人可以从本校的教务处选拔,也可以对外公开招聘,但必须既要懂军事理论课教学又要懂教学管理。此外,还需配置三名左右干事,具体负责教学、科研与对外协调。军事教研室的任务主要包括:协调军事教研室与学校其他部门的关系,为军事理论课教学创造条件;定期组织军事教师开展教学经验总结与学术交流;组织军事教师招聘、考评、升迁、奖惩及相关事宜;组织开展军事教师培训等等。总之,通过设立军事教研室可以极大地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效率,实践也证明,军事教研室的设立促进了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强化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军事理论课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途径,无规矩不成方圆,军事理论课教学必须有章可循,严格管理。首先,教师着装要规范。授课教师必须身着军装,整齐划一。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言谈举止要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讲课要口齿清晰,声音洪亮。其次,严格考勤制度。要把军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融入课堂,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树立军事课堂就是军营的观念,每堂课上课之前要点名,对无故迟到者要严厉批评教育,对屡教不改者,取消其当年学业成绩。再次,建立学生考试重修制度。很多学生忽视军事理论课的学习,考试也不认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只因为不及格还可以补考。实施重修制度,对于考试不及格的要坚决进行重修,可以有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军事理论课是一门新型课程,大部分教师对此都不很熟悉,因此,集体备课就显得非常必要。来自部队的派遣军官,他们的军事理论知识非常扎实,拥有丰富鲜活的战例,但教育教学技巧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弱;而相反,来自学校的专职教师军事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教育教学技巧方面的知识和教学经验相对丰富。采取集体备课,共同探讨,优势互补,可以更好地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的质量。第五,完善教学评价制度,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采用现代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激励调控教学,对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3]教学评价制度,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促进教学的发展。教学评价要形成制度,只有形成教学评价制度,才能确保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在教学评价制度中,要明确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等问题。第六,建立严格奖惩制度。军事理论课教学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理论课教师担当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使命,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非常必要的,这其中要选拔考核,更重要的是通过奖惩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对于在教学工作中表现优异的要大张旗鼓地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于在教学工作中态度散漫、教学水平低下者要予以警告,取消其评优资格和各种奖金,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没有效果者予以辞退。

四、加强后勤保障力度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充分说明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军事理论课作为高校本专科学生一门必修课,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手段,但这并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对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后勤保障更是差强人意。通过对广东和湖南两省高校开展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情况进行的调研,结果显示,只有1所学校安排了军事理论课教学的专门教室(进行了命名);湖南25所本科学校中,还没有高校安排军事理论课教学的专门教室。湖南高校中开设了军事理论课的学校超过90%是采取在训练场、大会堂、体育馆等能容纳几百、上千人的地点进行讲座式授课,只有不超过10%的学校把军事理论课教学安排在200人以下的教室授课。当然,窥豹一斑,其它省市高校也大多是大课教学,这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效果。针对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人地矛盾突出的状况,学校后勤必须充分认识到军事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场地问题,除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场地资源外,很显然,加快教学场地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此外,针对军事理论课教学的需要,开放多媒体教室,对于紧缺的设备要尽快购置。其次,要加大军事理论课教学上的经费投入,特别是在经费上要保证军事教研室的日常开支和各项活动开展之需要,对于军事课教师的培训要大胆投入,这些都是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效果浅谈 篇3

关健词:军事理论课 辅助教学内容 教学效果

军事理论课是教授大学生军事知识的主要阵地,大学生的必修课。然而,从多所高校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不足。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军事教师过多的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过于依赖教材上的内容,很容易将这些内容讲的索然无味。

军事理论的知识面宽,知识点庞杂,牵涉到军事、政治、经济、人文、工程、时事、历史等诸多内容,并且各内容间高度交叉融合。中国国防、军事思想、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每一章都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从教学实践来看,在课程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教师要讲好这门课,就需要对这些知识体系有很好的把握,在课程要求的理论内容上合理的引入战例、故事、轶事等内容,更好的导入课程,提升课程教学效果。而这些用于辅助军事教师讲解军事科学理论知识的内容,笔者统称为辅助教学内容。下面,笔者关于辅助教学内容做系统地阐述。

一.辅助教学内容应当精炼

课程引入辅助教学内容,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导入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用新奇的案例、故事等内容来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这些内容本身并不是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因此,在讲解这些内容时不能花过多的课时,否则就本末倒置了。军事教师在选择辅助教学内容时应尽量找一些短小精悍的内容,足以说明问题就行。

二.辅助教学内容要具有针对性

辅助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与课程知识体系相关,并与现实教学情况相符合。其一,辅助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针对课程的知识体系,要与所要讲解的知识点具有关联性,符合课程教学的要求;其二,内容的选择要符合现代大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选择辅助教学内容时,军事教师应当循序渐进,尽量选取一些大学生听得懂、能接受的案例、故事等,用容易理解的内容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相对高深的军事知识。

三.辅助教学内容要具有多样性

军事教师应根据所讲解的知识点的不同选择形式不同的辅助教学内容。历史人物的奇闻轶事、时事、现实生活中军事知识应用案例等都可作为辅助教学内容选择的对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感觉到合理的、形式多样的辅助教学内容能勾起他们的好奇心。例如,在讲解国防手段中的经济手段时,讲美国为打击俄罗斯所采取的金融战;在讲解国际战略形势时,选择叙利亚内战和难民潮作为辅助教学内容。

四.辅助教学内容要具有典型性

教学内容选择的典型性指的是内容的代表性。古今中外,关于军事的战例、故事、轶事等非常多,辅助教学内容的可选择面是非常大的。军事教师要充分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在浩如烟海的内容中挑选出具有一定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内容,这样更容易被学生记住。

五.辅助教学内容要具有时效性

熟悉的事情更容易让人接受。现代发达的通信让学生能从多个渠道大量了解资讯。军事教师在选择辅助教学内容时应尽量选取发生时间比较近的事件、案例,让学生有熟悉感、亲切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六.辅助教学内容要兼顾宏观和微观

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中既包括国际格局、国家大政方针、国与国之间关系等宏观方面的内容,又包括具体军队生活、军事实践等微观的内容。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体会到,宏观的内容能让学生形成大局观;而微观的、细节的内容能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

七.辅助教学内容要具有实用性

中国长期处于和平时期,军事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似乎不明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军事理论对现实生活没有指导意义。所以,军事教师在选取辅助教学内容的时候,应当考虑所选内容的实用性,将军事理论与学生实际工作、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将战争与社会竞争做类比。用现实的案例告诉学生,军事理论、战争技巧是可以解决诸如找工作、职位升迁等学生目前或将来需要面对的竞争问题的。往往这样的内容很容易吸引学生,得到他们的响应。

综上所述,辅助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是联系军事理论各知识点的粘合剂。辅助教学内容是讲好军事理论课程必不可少的环节。选择合适的辅助教学内容一定能为提高军事理论教学效果提供强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龙湘攸.论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3:77-78.

[2]叶欣.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体系及内容的新构想[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115-117.

军事理论课教学 篇4

1 要紧抓教学对象的特点, 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学生在具备大学生思想活跃, 喜欢求知、求新、求变的普遍特点的同时, 也有一些特殊性。他们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学习兴趣不浓, 缺乏好的学习方法, 自制力和自控力比较差, 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而对学习内容掌握不牢。而《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规定的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几乎涵盖了军事学的方方面面, 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 内容广博, 原本单凭几十学时的课堂教学就已经很难使学生完全消化和理解, 高职院校学生要全部掌握就更加艰难了。因此, 根据军事理论的特点, 精简和优化教学内容,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2 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教学是教师教, 学生学的双方共同完成的活动, 二者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缺一不可。高校军事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既要注重认真教, 端正对大学生的根本态度, 更要注重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着力在启发大学生质疑, 诱导大学生思疑, 帮助大学生解疑上下功夫、见成效。要在克服单一式、说教式、灌输式等“重教轻学”的“单边”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探索适应青年学生知识结构和身心特点的开放式、探索式、漫谈式、诱导式等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新型教学方法, 以不断活跃课堂气氛, 吸引大学生注意力, 充分调动广大大学生的积极性, 真正让大学生的学习思路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 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我们的教学热情, 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双向互动、相得益彰。

3 要注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整体质量

目前, 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具有内容多、覆盖面广、课时少、教学机制不完备等特点。要提高教学效果, 必须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首先, 要注重运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军事理论课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领域, 内容比较抽象, 学习起来不便于理解和掌握。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它通过把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图像显示的直观性结合起来, 调动了大学生的形象思维, 使复杂的问题简明化, 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枯燥的问题趣味化。

其次, 要灵活运用史论结合, 以史带论的教学方法。教学中, 通过挖掘丰富的军事理论内容和博大的军事历史知识, 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加以灵活运用, 能使大学生在生动、详细的具体事例中去感悟军事观点, 激发大学生学习军事知识的兴趣。军事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军事理论素质, 增强其国防观念, 培养“四有”新人, 运用史论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关系国家生死存亡和民族盛衰的具体史例, 诠释军事理论观点, 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最后, 要可根据军事理论课特点采取一些灵活的新方法。如:军事时事追踪法。根据大学生对军事时事比较关心的特点, 结合风云变幻的世界军事形势, 搞军事时事追踪教学。教师要经常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 特别是通过互联网来跟踪世界军事发展的最新动向, 从中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知识, 及时把它充实到讲课内容中。军事热点聚焦法。近几年世界范围内军事热点一个接一个。军事理论课教学要关注军事热点, 可定期对军事热点作分析点评。使学生在分析热点问题中提高分析军事问题的能力, 增强国防意识。质询解疑法。军事理论课场地大, 人数多,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课前要事先摸底, 让每个学生把最想知道军事问题都提出来。教师把问题汇总后, 归到相关课题中有针对性的讲解。

4 要紧扣时代焦点, 保持教学与时俱进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的迅猛发展, 一场新的军事变革正展现在世人面前。武器装备日新月异, 作战样式不断变化, 新的作战理论不断涌现, 军队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军事理论反映了军事领域的最新变化, 具有显明的时代性。现代大学生求知、求新、求变, 最具有时代感, 对军事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很感兴趣。因此, 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要紧跟军事斗争的形势, 追踪军事变革的最新成果。教案、课件要及时补充新知识、新理论, 删除过时的东西, 做到年年修改年年新。如伊拉克战争后, 要及时把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新武器、伊拉克战争的特点以及伊拉克战争对我国安全的影响引入课堂。

综上所述, 要做好高职院校的军事理论教学, 就必须要不断对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在课程改革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 重视教学内容的生动鲜活及其安排的科学合理, 重视教学形式的多样, 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 从而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

摘要:军事理论课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 它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影响。新时期, 高职院校的军事理论教学, 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不断加强对教学模式的创新, 实现教学内容生动化, 教学形式多样化, 教学方法灵活化, 从而进一步提高军事理论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院校,军事理论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总参谋部, 总政治部.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大纲[Z].2007-03-08.

[2]胡斌.论非军事院校军事课程教学过程的优化[D].长沙:中南大学, 2006.

[3]刘浩波.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2006.

[4]王卫宁.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建设实践与前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 .

军事理论课论文 篇5

题目:日本军事战略的调整对我国安全形势

课 程 名 称 考 查 学 期 考 查 方 式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任 课 教 师

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日本军事战略的调整对我国安全形势

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摘要】冷战的结束,为日本走向政治大国提供了好的机会,军事战略调整成为了日本历届内阁的政策重点。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开启了军事转型的进程,通过成为军事大国而进一步实现政治大国的梦想,而且日本追逐军事强国的步伐也是以军事调整为核心的。日本进入民主党执政期以来,加快了军事调整的进程,其以对外干预为主的积极攻势防御战略日趋明显,这已经造成了亚太地区局势的复杂化,加剧了亚太地区的紧张气氛。日本军事调整的行为已经对我国的安全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对日本军事调整的正确分析、预测,有助于保障我国的安全环境。

【关键词】:日本军事调整 中国安全 影响

一、日本的现行军事战略

(一)调“多元威胁”,建立全方位安全体系

冷战结束后,日本对周边安全形势和所谓“威胁”的判断有较大的改变。由冷战时期的主要对付苏联转向强调对付地区内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和“多种多样的威胁”。

关于“威胁”的来源,日本提出所谓“多元威胁”论,确定其作战对象依次为中、朝、俄,其中对付所谓中国和朝鲜的“威胁”被摆在相对重要的位置。

自1996年版《防卫白皮书》首次公开将中国作为防范对象后,近几年的《防卫白皮书》对中国的关注程度正在逐年提升。日本还对我国捍卫领海主权和正常的海洋勘测与开发活动始终持有戒心。日本对中国的“关注”从本质上讲就是防范与遏制。据日本《东京新闻》2004年11月8日透露,日本防卫部门曾设想未来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的三种可能性,即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并为应对此种“事态”制定了作战计划。对于朝鲜、远东俄军也作出相

为调整军事战略的最佳借口。

2012年3月30日,日本防卫研究所发布了2012年版的《东亚战略概况》,报告分析了日本周边的安全形势,指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强硬,使得周边环境不断恶化。认为解放军现代化列装在不断加强,极有可能升为不稳定因素。

日本不断强调“中国威胁论”无外乎是想通过这样的宣传,为自己的军事扩张行为和争取更多的军事费预算找到借口,让日本进攻的触角伸的更长更远,不断地扩展军事干预范围。

(二)追逐大国的目标

冷战后,日本追逐政治大国的国家目标越发变得清晰而明确,日本政府一直对自身在国际上经济实力与政治地位不相称而耿耿于怀,日本认为应该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展示,早日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一直牵引日本政府对军事战略进行不断的调整。尤其是日本经济在90年代泡沫破灭后进入了长期衰退,被称为“失去的20年”。因此,日本进入民主党执政以来,日本大力发展军事,企图通过先走军事大国路线来达到政治大国的目标。一系列的军事动作都印证了日本的野心和军事战略的渴望。2010年七月七日,日本自卫队在有“非洲之角”之称的吉布提举行首个海外军事基地落成仪式,日本假以反海盗之名建立首个海外军事基地,突破“和平宪法”的尺度越来越大。2010年底内阁重新修订了《防卫计划大纲》,但“3.11”灾难影响了新大纲的落实。“3.11”后日本的防卫预算在原来吃紧的情况下又雪上加霜,这刺激了野田内阁决心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的禁令、参与武器研发和生产的国际合作。这一系列的军事动作,日本政府都给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日本利用各种危机提供的一切可乘之机来突破和平发展的框架,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警惕。

(三)国家经济利益的追逐

军事理论课教学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军事理论 教学模式 问题 改革

军事理论课是我国教育部、总政治部以及总参谋部制定和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普通高校实施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该课程已被作为学生必修课列入各类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强化学生的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国防素质是军事理论课的主要教学目的。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针对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从各种调查结果中来看,高职院校在军事理论教学方面仍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与不足之处。高职院校要想全面提升国防教育的水平与层次,就必须在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上做出一些有效的改革。

一、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质量不高

从教材上来看,军事理论课程大纲虽然早已由国家进行了统一的规划,但从目前各类高职院校的军事理论教材调查结果来看,并不统一。这些不同的教材不仅层次高低不一,而且很多教材缺乏针对性与时代感,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

从课时上来看,军事理论课涉及内容较多,覆盖面较广,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课程,但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各种原因,安排给该课程的课时普遍偏少,很难达到《大纲》要求的36学时,由于难以在少量的课时内把大量的理论知识传达给学生,大多数学校只能是采取上大课的形式,泛泛而过。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此类课程的教学都是照搬书本,难免出现内容枯燥、信息滞后的情况,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军事理论教学质量。

(二)科研水平较低,教学形式落后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的师资队伍一般由校内教师、辅导员兼任,以及少量的外聘教员或军转干部等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学历不高,在学习和教学能力上较弱,导致高职院校普遍出现军事理论课科研水平低的现状,给该课程的发展带来了不少难度,也限制了该课程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专职军事理论课教师编制和配备的缺乏,是导致其科研力量匮乏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此外,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形式上仍然比较落后,大部分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的授课形式采用大班授课,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因为授课教师来自不同的领域和层次,计算机水平高低不一,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利用较少,实践层面的研究和讲解更是少之又少。

二、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一)从学生特点入手,精简优化教材和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其他院校的大学生一样,在思想上都很活跃,具备求新、求知以及求变的特点,但也有其自身的一些特殊性。高职院校的学生以技能学习为主,他们虽然动手能力很强,但普遍存在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问题,相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来说也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那么浓烈,所以对知识掌握的牢固性较低。而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按照《大纲》规定,更多是侧重于理论性与系统性,且内容涉及比较广,涵盖几乎所有军事相关的方方面面,即便按照大纲要求修满36个学时,也难以完全掌握。所以授课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一定要从学生的特点入手,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领域,如我国军事国防思想或当代军事高新技术等专题,有针对性地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和优化,做到有序规划、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更适宜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技术,积极引进和培养师资力量

与其他学科相比,军事理论课在内容上呈现出较为抽象的一面,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和平年代,对没有目睹军事战争与演练的绝大部分大学生来说,对这门课程学习起来就不那么容易理解,更不好掌握。所以,除了优化和精简教材与教学内容之外,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高科技新手段进行教学。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高校主流的教学方式。该课程完全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与互动,让课堂不再是生硬的知识讲解,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对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其次,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专职教师少,课时安排少的情况,利用远程网络视频教学技术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并能够节省人力物力和教学成本。再次,针对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坚持宁缺毋滥的用人原则,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引进一些理论论知识、教学经验丰富,在军政素质上能够全面发展的人才。并对授课教师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组建军事理论教研室,积极开展各种教学科研活动,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科研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目前在军事理论课上存在教学质量不高,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形式落后、教学内容枯燥等问题。合理地精简和优化教学内容,充分地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等技术手段,积极地引进和培养骨干教师,方能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其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军事理论课教学 篇7

一、军事理论课在贵州省高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思想高度不够, 对军事理论课的定位急需调整。当前很多高校教师对于军事理论教学的认识并未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考虑, 不仅未意识到在高校中开设军事理论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赋予高等院校的神圣职责, 也未意识到这是教育基本规律的客观要求。相反, 部分人还错误地认为对于地方高校学生, 没有必要开设军事理论课程, 即便开设, 也要让位于学生本专业的学习, 不能让过多的时间冲击其专业课程的资源和时间。所以, 在这种对军事理论课认识不足、定位错误的情况下, 各高校对学生军事工作开展的态度、力度、经费投入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最终导致军事理论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认识偏颇, 重军训, 轻理论。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对学校的军事教学工作均有相应的规定, 并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在学校进行军事教育工作主要分为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两大部分。并也相应地规定了学习时间和相关内容。为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提供了法律、制度的保障和要求。但是, 目前, 在贵州很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工作, 普遍存在重视学生军训、轻视军事理论的课堂教育现象。很多高校, 在课时量的安排上看, 学生军训基本能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对军事技能训练工作的要求;但对军事理论课的安排上看, 课时、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削减。从国防教育工作的发展上看, 仅仅进行军事技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加以理论课程的学习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真正达到国家所要求的目的。这种重军训、轻理论的情况, 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军事、国防的兴趣, 但军事理论课堂教学的缺位, 却会致使绝大部分学生对军事的理解在思想上就已落后当前时代的发展。这既不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培养, 更不利于我国在未来开展国防工作甚至国家安全工作。

师资队伍建设力量薄弱。首先, 在教师数量上, 很多高校目前都存在军事理论课教师师资缺乏的状况, 军事专业出身的军事理论教师极少, 大部分高校是通过兼职或者外聘的老师勉强支撑学校的军事理论教学工作。虽然近年来, 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各高校必须按在校学生比例配备专 (兼) 职军事理论教师, 但是仍有部分院校在实践上还是比较难于实现。可见, 军事理论教师在高校的缺口非常大。其次, 在能力提升上, 对于兼职军事理论课教师的培训以及科研工作的开展也显得力度不够, 不仅在数量上难于适应当前形式的需求, 在质量上也有所欠缺, 使得高校的军事理论课的师资供给情况更加严峻, 自然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就很难得到保证。最后, 在教学工作的认可上, 目前军事理论教师职称评定没有相应的职称评定体系, 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仍是空白, 为解决此问题, 部分学校是将其归为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或其他相关社科类的职称评定体系, 虽能暂时解决职称问题, 但仍存在军事理论教师地位尴尬、科研动力不足等情况。

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军事学所涉及的领域相当丰富, 在当前师资缺乏、教材流于形式的状况下, 很多兼职教师通常会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或者是兴趣爱好为学生进行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虽然有利于学生了解某一领域在军事领域中所特有的作用和地位, 但是, 纵观整个军事理论课, 教学内容显得较为零散, 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军事理论。尤其, 在面对一些国际问题, 或者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等方面, 不利于他们用更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思考。另外, 有部分学校, 为了满足军事理论教学任务, 也在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从教学的发展方向上看, 这种思路也是值得摸索的。但是, 由于师资缺乏, 或者对军事理论教学的认识不足, 部分学校采取了大课、讲座, 甚至只观看教学视频的方式进行军事理论课堂教学。这样, 虽然课时量是完成了, 但是, 教学质量和效果就很难得到保证, 甚至, 严重的还会引起学生对军事理论课的反感。而对于学生军训, 虽然很多高校重视该项工作, 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学生们对军事训练也是热情很高, 但军训内容过于单一、陈旧, 通常主要是传统的、简单的队列操练等, 使得学生对军队、军事的理解偏于狭隘;再加上军事理论课堂教学的缺位, 致使绝大部分学生对军事的理解在思想上就已落后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既不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培养, 更不利于我国在未来开展国防工作甚至国家安全工作。

二、建议及对策

各层级在认识上要具有国家安全的高度。随着时代的发展, 国防、战争和安全的含义已演变为一个综合概念, 其内容也已由军事和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科技、环境、文化等诸多领域。这就对我们的国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仅要突破原先纯军事领域教学的范畴, 将安全概念延伸至新的诸多其他领域, 还要能够将诸多领域的安全问题联系起来通盘思考。也就是说, 我们现在必须调整军事理论课堂教学的定位, 要从传统军事理论的教学思维转变为国家安全的教育理念。尤其现在我国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问题, 有效的军事理论课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推行高质量的国家安全教育更是迫在眉睫。所以, 只有各层级首先在思想上重视, 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上看待军事理论课, 才有可能使得相关问题得到解决, 才能使学生军训工作, 特别是军事理论教学工作能够被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执行。

完善军事理论课堂教学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军事理论课堂教学制度建设, 并加以严格执行, 是军事理论课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托。首先, 确立军事理论课在当前教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 组建或充实教研力量,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改进和完善教学条件;其次, 确保一学期36学时的教学任务, 并结合实际情况, 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最后, 课堂规模要尽量保证以小课堂的形式开展, 大课、讲座等形式完成的话, 会影响教学效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 在教师的选聘上, 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方式可多样化, 但要坚持标准, 严格把关, 在满足现实需求的同时, 还要力求教师队伍人员的相对稳定性。第二, 在师资配置上, 要严格按照《兵役法》的师生比例规定配备专职或兼职军事理论课教师。第三, 要克服困难提升教学科研能力, 在科研立项、课题申报方面, 给以适当倾斜。第四, 相关部门要尽快解决军事理论课教师的职称评定问题, 建立相应的评定体制, 以保持教师队伍人员的相对稳定和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第五, 各层级要重视军事理论培训工作, 定期开展培训活动, 并保持培训信息的畅通, 有条件的, 还可以采用远程授课的方式, 让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国际国内形势, 以实现教学信息传递扁平化, 让直接从事军事教学的老师能更直接地了解中央的思考及安排部署, 进一步在大学生中准确地传递出去。

教学内容建设。 (1)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计, 军事学科所涉及的范围很广、领域很多, 既需要了解高精尖的科技知识, 也需要了解人类社会的多种文化知识;既需要了解经典战例, 也需要了解背后的政治、经济背景;既要了解古代名家思想, 也要了解当今前沿的军事思想……所以, 面对浩瀚的知识领域, 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引入课堂是个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对此, 根据课堂经验, 往往具有一定故事性的内容, 当前热点问题, 或紧跟时代前沿的研究成果等, 都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些兴趣点可作为一个原点, 然后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分析, 让学生能够从兴趣开始, 并在一种理性的思维中, 逐步为其缓慢拉开领略军事学乃至世界的帷幕。比如:对于有生物工程专业背景的教师, 可以将生物安全、生物武器、生物防御等方面作为切入点, 逐步打开学生的思路, 由点向面延伸开去, 最后达到国家安全的教育。再比如:对于有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背景的教师, 可以对信息化战争从更专业的角度剖析。总之, 在切入点的选择上, 可以多样化、兴趣化。 (2) 教育形式多样化, 在课堂教学中,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基本在高校普及的情况下, 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有的老师很依赖多媒体的运用, 但这容易造成教学过程中互动少, 讲课乏味呆板的情况。这就要让教师把握多媒体的运用, 始终把握住:多媒体只是教学中的工具之一。 (3) 其他辅助教育, 除了学生军训和课堂教学以外, 国防教育的方式可以更丰富。比如:对于有条件的学校,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邀请国内外相关知名专家到校做专题讲座, 像军事专家、航天专家、武器专家、国际问题专家或某些从事外交工作的工作人员等;参观一些比较先进的武器装备 (最好是我国自行研制的) ———过去的学生, 所能看到的、接触到的武器装备就仅仅是在军训“打靶”时的那把枪, 而当今的国防教育, 虽说可以从一把枪开始, 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一把枪上,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的武器装备, 是很有必要的。 (4) 军事训练现代化。另外, 借此机会, 再谈谈关于学生军训的一点思考。现在, 很多高校的学生军训大多是一些传统的、简单的队列训练或军体拳的学习, 有种军训工作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之感。建议在学生军训过程中,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引入当今年轻人中流行的CS真人游戏中的一些元素或者一些野外求生的简单技能。让军训不再是简单的队列操作, 而是能够感受军事实战技术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 我国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 急需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上, 统筹好国防教育、军事理论课堂教育等工作。在十八大三中全会的指引和“大国防”观念的影响下, 贵州省的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升级工作势在必行!

摘要:本文提出了当前贵州省高校军事理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分别从思想高度、认识偏颇、师资建设、课堂教学等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并结合当前时代要求和实际情况, 相应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军事理论课堂教学评估 篇8

关键词:军事理论,课堂教学,评估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规定, 很多普通高校将军事理论课程作为了在校学生的必修课, 随着《大纲》的进一步修订, 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要求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规定, 这也引发了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的改革, 对于改革的效果, 需要进行相关的教学评估才能做出直观准确的评价, 课堂教学评估是一种有效的信息反馈手段, 通过课堂教学评估可以帮助教师克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 对于增强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及效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果能够将课堂教学评估与课堂教学实现一体化, 能够极大的促进军事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文将针对军事理论课堂教学的特点, 提出几种军事理论课堂教学的评估方法, 并分析比较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

一、军事理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与客体

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 教师与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估时, 应该包含两方面的评估内容, 即:对教师的教的活动的评估以及对学生学的活动的评估, 而教学评估工作中, 实施评估的工作人员应该是主体, 被评估的对象作为客体。课堂的教学目标是统领整个课堂教学的关键, 它是指教师采用合适的教材, 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及能力,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应该具备足够的能力及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相比较而言, 课堂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由此可以看出, 课堂教学评价的客体应该是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材以及教师的自身素质能力, 课堂教学评估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同行教师、教师本人以及教学管理者, 对军事理论课堂教学进行评估时, 评估的主体应该由以上的各主体共同组成, 这些主体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各个角度的全方位的评价, 每一种评价都能够很好的反映出课堂的真实状态。

二、军事理论课堂教学的评估方法

1、以考试结果为依据的宏观上的评估

军事理论课是一门基础性的必修课程, 开设此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军事常识, 开拓学生的军事视野, 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 属于一种思想教育类的课程,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以考试的结果来进行评价, 这是一种非典型的评估研究方法, 在考核的过程中要注意考试难度的设置, 不能设置的题目过于简单, 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学习的成果, 考试中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客观性的题目可以直接从教材中选取, 而对于论述题、辨析题等主观性的题目是要进行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 不应该在教材中直接寻找答案, 课堂教学的教学成果在很多方面都能体现, 仅仅以考试结果评估并不能全面的体现教学成果, 需要结合其他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

2、学生的互相评价

学生往往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课堂教学中进行学生的互评, 以肯定及鼓励为主, 能够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种评价方式的运用需要教师能够把握合适的时机, 同时要能够选择合适的教学对象, 采用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很好优化课堂气氛, 能够成功的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感及亲和力, 同时也是为了寻找学生之间的共性问题, 从而进行解答,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这样的提问:某某同学对于刚才的问题的理解怎么样?同学的肯定会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

3、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能够更详细、更全面的对军事理论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问卷调查可以分为学生问卷及教师问卷两种, 这里举例阐述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进行评价所设计的问卷调查内容, 针对军事理论教学的特点, 提出以下几种调查问题: (1)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 现代的教学方法中, 哪一种方法更能吸引学生?教学效果更好? (2) 怎么样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怎样才能调动起所有学生的听课积极性? (4) 怎样使课堂教学更有趣? (5) 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 在哪些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6) 给学生提供的实例能否改善军事理论教学?

让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时, 为了保证评价的真实性, 准确性, 防止学生为了“讨好”教师进行虚假的评价, 问卷调查可以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 这样不仅简明易行, 还省时省力;学校的管理者在进行教师的课堂评价时, 可以针对课堂效果、课堂管理、课堂结构、课堂内容、课堂教学方法的某一方面进行评价。

4、学生的课堂评价

学生的课堂评价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需要在一定的学习阶段来开始评价, 例如可以在某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完成之后进行, 以便于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情况有一个很好的掌握, 通过学生的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总结工作中的不足, 从学生的直接反馈上, 教师可以明确自己的教学效果,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5、各种评估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学生课堂评价的优点是教师可以直接的了解学生对于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缺点是教师从学生的主观反馈上来确定课堂的效果, 由于主观性太强, 不能准确的反应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进行问卷调查时, 容易出现学生为了“讨好”教师而故意提高评价的情况;学生的互评能够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感, 但在评价时, 有些学生存在盲目跟风的情况;以考试结果来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 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不能全面的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 在具体的教学应用中, 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就要注意几种方式的结合。

结束语

军事理论课程是高校的基础类课程, 在改革的过程中, 要知晓改革的成果, 就需要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不管何种评价方法, 对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估都要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 进行直观准确的评估, 这样才有利于军事理论教学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秀琴.军事理论课堂教学评估[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2 (18) .

军事理论课教学 篇9

一精选研讨主题是前提

研讨主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后续环节的成功与否。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时政热点、难易程度等精心选择恰当的研讨主题。

1 紧扣教学目标选择研讨主题

“军事理论课”作为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 涵盖中国国防、军事思想、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五章内容, 每章又包含许多小节, 内容丰富, 容量庞大, 覆盖面广, 而《大纲》规定教学时数为36 学时, 实际上各普通高校根本未开齐开足。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数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紧扣课程中的教学重点或难点确定研讨主题, 把研讨时间和机会用在“刀刃”上。一旦脱离教学内容进行任意选题, 有可能课堂上热热闹闹, 学生踊跃参加, 实则难以达到本门课的教学目的。如, 第二章《军事思想》内容繁多, 包括古代、近代、现代军事思想, 而现代军事思想又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五代领导集体的军事思想, 笔者抓住毛泽东军事思想这一教学重点, 充分准备、精心设计了“为什么说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信息化条件下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有没有过时”等研讨主题,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认真思考、深入研究、讨论交流, 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尤其是人民战争思想这一核心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2 结合时政热点选择研讨主题

“军事理论课”是一门军事与政治、时事与历史、人文与理工高度交叉融合的综合课, 教学中必须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时政新闻、形势政策、军事热点等内容进行, 因此任课教师必须具备捕捉国际国内政治、军事新动态、新趋势的高度敏感性。如第三章《战略环境》, 就不能纯粹按教材编排教学, 因为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而战略环境、国际战略格局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之中,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又纷繁复杂, 与邻国关于海洋权益的领海、资源争端不断……在教学中, 笔者选取“钓鱼岛争端”、“南海问题”等时政热点作为研讨主题, 同学们非常感兴趣, 认真、积极查阅资料, 讨论交流热烈、踊跃, 通过研讨, 对钓鱼岛、南海的历史渊源、争议现状了如指掌, 从而树立起捍卫我国主权、保卫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 这比在课堂上干瘪瘪地讲授“钓鱼岛、南海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3 选择难易适中的研讨主题

“军事理论课”的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 由于入校时各地区高中教育水平存在差距以及文理分科, 同学们的文化底蕴、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不尽相同, 同一班级的学生对军事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不尽相同。任课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等丰富个性选择研讨主题。过于简单、过于知识性或经验性、过于深奥等问题, 都不适合展开讨论。太简单的主题, 学生觉得没有研讨的必要, 提不起探讨的兴趣;太难的主题, 无疑剥夺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发言权, 使得课堂成为少数学生唱“独角戏”的舞台。真正的课堂应当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以, 选择的研讨主题难易要适中, 既能调动绝大多数人的参与兴趣, 又具有启发性和可探讨性, 给学生的思维留出一定的空间, 调动他们进行探究的强烈愿望。

二坚持教师主导是关键

实行研讨式教学方法,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只有切实转变陈旧教学理念, 准确把握研讨时机, 灵活驾驭课堂讨论, 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 转变陈旧教学理念

转变教育观念, 是教师改变教学方法的前提。虽然绝大多数教师已认识到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构成的双向互动过程, 但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讲, 学生记”、“教师说, 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在部分教师的头脑中已形成固定模式。不少教师认为军事理论课内容丰富、容量庞大、覆盖面广, 教学时数又有限, 必须由教师讲授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所以仍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教师习惯于将知识点讲得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生怕哪里没有讲到, 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可见, 我们要真正实施研讨式教学, 教师首先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 改变头脑中固有的满堂灌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积极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进而在互动探讨的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相长。

2 准确把握研讨时机

准确把握研讨时机是研讨式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 因为研讨式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对研讨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充分的掌握基础之上。所以, 在研讨式教学之前, 教师必须对研讨所涉及的基本内容进行有效讲解, 在学生掌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查找相关索引, 阅读相关资料, 或者指导学生在网上获取相关信息, 有条件的还可以把相关资料发到学生手中。那么, 学生查阅资料、学习研究的情况怎样, 熟悉相关资料信息的程度怎样, 是否可以开展研讨式教学, 教师必须全程跟踪, 密切关注, 了如指掌, 并根据学生对研讨资料掌握的实际情况, 做出研讨时机是否成熟的正确判断, 选择恰当时机开展研讨式教学。如果学生没有充分准备, 没有对基本资料的准确掌握, 教师草率决定、匆忙进行研讨是难以成功的。

3 灵活驾驭课堂讨论

教师是课堂的灵魂, 一定会影响课程的进行。传统教学中, 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 课堂一般也不会有意料之外现象的出现。而在研讨式教学中, 教师转变为主导, 学生则作为主角, 会出现很多种情况, 需要教师适度参与, 教师的身份类似于导演或者节目主持人。如, 在研讨方向出现偏差时, 教师需要及时而又不生硬地将方向引导回来;在研讨内容多而不精时, 教师需要将内容提纯提升;在个别学生的发言时间过长、频率过高时, 教师需要在不打击个别学生发言积极性的前提下给予恰当提醒和适度限制……可见, 研讨式教学中, 虽然主要的表演机会在学生, 但是教师的地位绝对不可或缺, 教师应当具有很好的大局掌控能力。

三凸显学生主体是目的

军事理论课实行研讨式教学, 在坚持教师主导性的同时, 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才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丰富活跃课堂, 锻炼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

1 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研讨式教学中, 不仅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 学生也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在课堂上不再只是倾听者, 不能将教师的每一句话视为金科玉律、一言九鼎, 不加分析地全盘接收, 而是要将自己视为学习的主人, 亲自去查阅相关资料, 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踊跃参与交流讨论。教师也应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研讨探索, 能让学生互相间讨论解决的, 尽量让学生讨论解决, 实在解决不了的教师再讲, 尽量把学生推到前台, 让学生真正成为发言、讨论、辩论的主体和主人, 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与积极性, 使学习不再是一种被动和强迫, 实现由过去的“要我学”到现在的“我要学”的实质性转变。

2 锻炼提高了学生学习研究能力

研讨式教学中, 教师的任务不在于传授学生多少知识, 而在于如何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 即“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为中心, 以探讨、交流与对话为形式, 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各个环节, 加强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与探讨, 实现自我探索、自我教育, 在实践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是实行研讨式教学的最突出、最根本的特点。如, 通过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有助于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调查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和辩论, 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可见, 在研讨式教学中, 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学习、思考、研究、讨论与交流, 锻炼提高了分析思考问题、语言文字表达、人际交流沟通等诸多方面的学习研究能力, 使其真正“学会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研讨式教学是一种基于互动教学理论,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分析和讨论, 进行知识建构的教学方式。“军事理论课”采用研讨式教学, 需要注意:精选研讨主题是前提, 坚持教师主导是关键, 凸显学生主体是目的, 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军事理论课,研讨式教学,问题探微

参考文献

[1]张留见.论研讨式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2) .

军事理论课教学 篇10

一是普通高等学校应尽快落实军事教研室的编制。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规定“学校应当在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 按照军事课程教学任务配备相应数量的合格军事教师。”。[1]教育行政部门和普通高等学校, 要把军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军事理论课应按什么样的比例配备教师, 现在还没有规范性的文件规定。通过调查、研究、分析, 笔者认为, 高校军事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按学校年招生人数和学校军事教育具体情况配备, 比较符合高校军事教育实际需要。年招收2500—3500名新生的学校配4—5名教师;3500名新生以上的学校配6—8名教师比较适宜。

二是切实搞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师培训和进修工作。军事教师的培养和进修, 可采取教育行政部门或军事部门依托军事院校直接进行培训。也可利用现有相关专业招收国防教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或举办在职攻读国防教育方向的硕士学位班, 培养高层次军事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有计划的对军事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短期轮训, 特别要加强对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培养, 把计算机知识、技能和辅助教学能力的培训作为教师全员培训的突破口, 提高教师获取知识, 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不断提高他们的军事课教学水平和任教能力。

三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把军事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纳入正常的管理渠道, 实施规范化管理, 切实解决军事老师职称评聘问题。

二、改革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共同中介, 要提高教学质量, 必须提供智力价值高的教学内容。[2]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 2007年2月教育部、总参、总政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规定了五个方面, 有18项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为36学时。在一个时期内,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相对稳定既符合课程教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也是实施课程教学和评估的客观需要。但是, 随着新世纪、新阶段社会加速发展, 科技日新月异, 新军事革命正朝着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宽度的迅猛推进。教学内容超越《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和教材, 则成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 教学内容不变则不利于教学的深化和教学目的的最终实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由于时间有限, 远不足以详尽地讲授这五方面的全部内容。同时大纲也规定了“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课特点, 适当调整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3]这就客观上存在着要科学设计军事理论课课题问题。

一是要与时俱进地调整和丰富军事理论课的教材内容。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世界政治军事密切相关, 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 因此它的内容、知识体系是动态的、发展的。应该对现行教材进行梳理, 对军事思想、中国国防等基本知识部分予以保留的同时, 删减与时代发展不适应的内容, 把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外军事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补充进去, 尤其是增加新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战争等方面的新内容, 使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更具时代特色, 让学生在军事课上了解最新的军事动态。例如, 大纲上规定的精确制导武器、电子对抗技术、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等课题, 目前都与信息化战争这个课题相关联, 可以合并到信息化战争课题中。

二是优化教学内容, 突出教学重点。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涉及的内容、知识多, 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统筹兼顾、科学设计。精选教学内容时, 要注意各章节的具体特点, 各有侧重, 科学加以优化。军事思想部分, 应以毛泽东军事思想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军事思想发展史和主要人物军事理论的基础上, 把握古代与近现代军事思想的精髓;国际战略环境部分应以周边安全环境和国际热点问题重点, 增强学生的危机感, 提高国防意识;军事高技术部分应以我军的高尖技术为主, 鼓舞学生士气, 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信息化战争部分应以学生了解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为主, 树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中国国防这部分, 以了解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为重点, 使学生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

三是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军事理论课的内容大多与各专业教学内容不直接挂钩, 要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 必须把学生最关注的世界热点, 最新信息及相关前沿问题及时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 激发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兴趣, 使军事理论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此, 军事教师要及时跟踪了解时事形势, 尤其是热点问题的发展变化, 及时搜集、整理有关时事性资料, 为及时更新完善教学内容, 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增强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改进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是对理论性强, 抽象思维多的课程内容, 宜采用教师讲授与提示为主,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较短的时间内有重点地、系统地阐述知识, 学生可以用较少的精力, 获取更多的知识, 尽快地掌握课程的理论体系, 把握学习重点。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 有针对性地讲一些本专业在军事上的应用的问题。如给计算机专业学生讲军事高技术, 可重点介绍计算机网络信息战理论;"黑客"、计算机病毒在信息战中的运用等内容。由于有了专业基础, 学生会觉得亲切, 理论即使适当深一点也容易接受。在教师精讲的基础上, 制作指导型多媒体教学课件, 对教学内容进行图解化、形象化, 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还可充分运用视频动画技术, 插播影像资料, 提高教学软件的动感和流畅性, 使军事理论课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二是对常识性的课程内容, 可采用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施行辅导的模式进行。军事理论课并非所有的章节都需要教师进行讲解, 比如, 将一些理论性不太强、比较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学, 这样可以避免教学浪费;对当代热点问题, 则采取讨论与探究结合的方式, 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在探究中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这里只起辅导作用。

三是通过远程教育方式开设网上课堂, 开展网络教学, 采取“讨论式”、“解答式”、“辨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 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在网上解答同学们提出的有关问题, 激发学生们学习热情, 学生通过网上课堂的学习, 进一步了解了该课程的学术研究动态, 便于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实践证明, 军事理论教学实现网络化教学, 不仅节约财力、人力, 而且提高了军事理论教学质量, 必将成为军事理论教学的发展方向。在军事理论课教学实践中, 还可以同时将自学、讨论、观看影音材料、探究式、实地参观、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

四、改进军事理论课考试的内容及形式

一是考试内容遵循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原则。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理论知识是实践、创新的基础, 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 是创新的载体。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而茫然实践是“空中楼阁”;但没有广泛、深入的实践, 而一味地学习理论是“无源之水”。因而, 军事理论课考试的内容, 应遵循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 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原则。

二是试题的形式遵循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 侧重于主观题的原则。主观题测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主要以论述题的形式进行。学生可以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国际军事形势、军事高科技的发展趋势等问题的阐述, 谈自己的观点和设想。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的实质是考查学生对军事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同时也是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开拓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侧重于主观题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让其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分析, 理性地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

三是考试成绩遵循平时成绩与考核成绩相结合, 侧重于平时成绩的原则。考核成绩是指军事理论教学结束时以试卷形式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情况。平时成绩指在军事理论教学期间及非教学期间参加涉及军事知识的校园文化活动情况。随着军事理论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军事教育的形式、手段、途径多元化后, 撰写课程论文将成为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方式, 得到普遍运用, 届时平时成绩以课程论文的水平为主, 是最为理想的。

参考文献:

摘要:当前, 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质量。要提高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 必须加强军事教师队伍的建设;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 更新、充实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改进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方式方法, 使军事理论课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改进军事理论课考试的内容及形式, 通过考试促进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创新,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Z].第八条.2007.02

[2]王高生, 吴道全.浅谈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整体优化.《学生军训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5.04, 241-249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篇11

【关键词】军事理论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开展大學生思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具体而言,教学内容改革的目的在于保持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这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则是为了更好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两者的有机统一,是我们推进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2007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修订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根据大纲要求,军事理论课程教材随之出版和使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非常必要。教学内容方面,首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化的军事装备层出不穷,军事理论变革的思想也不断深入,需要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来更新教材;其次,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原有的教材结构中不适应教学需要的部分也会凸显出来,对原有章节结构体系和知识比重进行调整,也非常重要。最后,国际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国际热点问题不断出现,也要求我们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此外,军事理论教学人员参差不齐,兼职教师较多,对于军事理论知识并非都完全理解,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师资上好理论课也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话题。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施行“专题式讲座教学”,让每位教师专门讲授一个专题,多位教师交叉给全体学生上课,这样也能提高教师的讲课水平和理论水平,达到教学改革的效果。同时,邀请军事理论专家定期对相关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其教学和科研水平。

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也非常重要。军事理论课程一般采取的是大班集中上课的形式,人数多,课时少,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是关键。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增强师生互动,试行研讨式教学法等,都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随着网络的广泛使用,特别是越来越多的90后成为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接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强。如果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仍然延续过去的方法,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如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统一?关键在于通过教学实践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教学实践是联系两者之间的桥梁,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才知道问题所在。但实践后的思考与总结,则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对教学内容的修改方面,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应加强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完善与更新。

二、更新教材知识体系,保证教学内容质量持续稳步提升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基础,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要求教学内容质的提升,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同样如此。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2007年新修订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为基础编写的,该教材于2008年出版。 作为一本军事理论课程的教材,改书的出版意义还是比较大的。首先,该教材知识结构完整,内容全面丰富。如军事理论篇部分,不仅有基础理论,还有相关国际战略以及新军事技术的内容。

但是,该教材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军事思想部分,过于偏重对新中国领导人军队建设思想的描述,事实上,这些内容在相关的两课中已有相当篇幅的描述,可以合并到一节,而对当代军事理论关注的前沿军事思想,战略思想却鲜有介绍。虽然,军事理论课程也有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和意义,但两者在内容上还是各有偏重的。其次,本书对战略环境的描述缺乏新意,特别是对于国际战略环境的论述,没有体现出当代国际形势发展的特点,而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描述的内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的特点就是,对历史描述过多,而对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则显得薄弱。第三,对基础理论描述过多,而实例论述过少,虽然本书是理论教材,但还是可以引用一些军事案例,这样既可以作为理论的补充,又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以此达到增强学习的效果的目的。

因此,可以从两方面来改进教材体系。一方面适当增加军事知识,如国外军事思想与当代国际军事理论前沿,以及美国的全球战略思想和各时期战略思想家的论述。二是处理好基础理论部分内容上的更新,如对国际战略形势以及军事科技的论述显然要与时俱进,而对相关的毛泽东、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军事和军队建设思想,则可以缩小篇幅,合并章节来论述, 这也是教材改革的重要方面。

当然,更新知识结构和内容也并不意味着每年都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修改一次教材,而是根据使用的效果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使原有的知识体系更为科学合理。因此,三五年对教材进行一次修订是可行的。同时,每年根据使用的情况,对本书的课程教学PPT进行一次修订和调整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这样既可以节省相应的成本,也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质量,同时还能增进教学人员之间的交流,一举多得。

三、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确保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于学习,一般分为三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社会规范的学习)。学习还有一项,即兴趣的培养。兴趣的培养既是学习的类型,也是学习的意义和目的。对于军事理论课程而言,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学习同处于重要位置,前面所讲的更新教材体系,改进教学内容质量就是针对知识学习而言,因此,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具有学习知识的重要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力的培养在这里地位不重要。就笔者的理解,能力的学习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学习的能力,即获取知识的能力的获得与培养;其次是思维能力,即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获得与培养;再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获得与培养。

在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中,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思考问题,同时还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目的。而连接这两者之间的桥梁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格式塔学派的观点:

(1)学习是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和理解,是对完整结构的组织;

(2)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而不是试误。

因此,格式塔学习理论情调情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这对于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军事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

首先,充分和综合运用PPT讲述、播放视频、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并尝试引入研讨式教学法。一般而言,授课者习惯使用的是前两种教学方法,在军事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以讲述和观看视频为主,这既符合本课程的特点,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同时也应了解,课堂教学时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在双方良好有效的互动之下,才能取得最佳的课堂学习效果。当然,由于军事理论课程采用的是大教室合班上课,不可能展开全面的讨论,但适当的课堂讨论时有意义的,也是可行的。在这里引入研讨式教学法也可以作为一种尝试,所谓的研讨式教学法,顾名思义即研究、讨论式教学,它将科学研究与讨论交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它不是如何上好一堂课而是贯穿于一门课程始终的方法。从该教学法设计者最初的思路,我们不难发现其用意。虽然研讨式教学法主要使用于高年级本科和研究生教学,而且适用的是小班教学,但部分采用研讨式教学法在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中还是可能实现的。 比如,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先预习教材内容,让部分学生根据授课教师的要求讲述部分知识,然后再让其他学生对此进行评价等等,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增强了教学效果,这与格式塔教学法的要求和目的也是基本吻合的。

其次,在具体的课堂授课方面,可以采用专题式讲座,由各主讲教师负责讲述某一专题,再轮流在各班授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原因在于,军事理论课程有较强的专业性,他要求主讲教师有比较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国际关系知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相关的现代科技知识。在学科背景上,要求具有具有多学科背景的教师,这显然是目前难以做到的。但采用专题授课的形式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具有国际关系知识背景的老师可以专题讲述《国际战略环境》这一专题,而党史类专业毕业的教师则可以讲述《军事思想》这一专题等,当然,还可以根据主讲教师的兴趣来合理安排。这样既可以发挥教师的才华,又能增强教学效果。

第三,在授课方面,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增强学习效果。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是军训工作的一部分,在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结合是可行的。比如在白天进行军事训练之余,可组织学生晚上参观各种展览馆,组织进行相关的讨论、辩论赛等等。这既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对白天高强度军事训练的一种休息和放松,这也将受到到广大学生的欢迎。课外的实践还不仅仅如此,比如学生组织一些相关的国防教育的社团,主题活动等等,由军事理论课程的主讲教师作为他们的指导老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样既达到了深化学习,也达到了扩大影响,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效果。

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它既是军训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学是入学的第一堂课,对于大学生此后四年的学习意义重大。同时,它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我们都应该重视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并且在现有条件下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这种创新和改革应该是两方面同时进行,既有对知识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也有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两者统一才是最有效的提高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赵荣、龙显清主编:《新编军事理论教程》,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龙湘攸:《论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改革》,《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期

3.湖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心理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军事理论课教学 篇12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意义的过程, 认为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结果、学习方法, 而且还是了解世界的方式。这一理论以全新的视角看待知识、学生和教学, 给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参照。

1.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强调,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 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 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 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 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在具体问题中, 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根据这种观点, 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较为可靠的假设, 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 因为经过筛选与提炼的知识不可能把现实具体而复杂的背景涵盖进去。

2.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借助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3.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 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 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是简单知识的呈现者, 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 倾听他们的看法, 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 以此为根据, 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 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 了解彼此的想法, 彼此做出某些调整。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 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 在学习者共同体中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二军事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困境

军事基础理论课程是军事院校的主干课程, 课程开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军官的素质, 即军官专业化的水平。但军事院校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

1. 教员教学观念落后, 忽视学员学习的主体性

目前, 许多教员基于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念, 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 便于教员组织、监控和管理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 便于师生面对面的认知交流, 因而有利于系统的军事理论知识的传授, 但由于课堂完全由教员来主导和控制, 学员的认知主体作用被忽视, 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 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压制, 学习能力、创造精神的培养受到限制, 导致学员无法利用已有的经验去建构军事理论与实践知识。

2. 学员课程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动力不足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一些学员缺乏对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理解, 因而没有明确的目标定位, 学习动力不足。因为只有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形成与获得所希望的成果相应的预期时, 学习才可能是成功的。学习目标不是从外部由他人制定的, 而是形成于学习过程的内部, 由学习者自己制定的。如果学员缺乏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 他们就不可能成为自主的思考者和学习者, 学员应在教员的帮助下, 发展自己控制学习过程的能力。在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中, 很多教员没有意识到指导学员明确学习目标的重要性, 导致学员学习动力不足。

3. 课程体系僵化陈旧, 缺乏生成性

建构在知识客观主义基础上的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课程体系陈旧僵化, 过分强调间接经验的学习和掌握。课程的设置是封闭式的, 缺少发散性和开放性, 并且过分注重基本理论的介绍, 把知识看成是纯客观的、一成不变的, 忽视知识的生成性, 因而使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教材缺乏启发性、可读性, 没有生长点, 没有提供多种学习可能性供学员选择, 因而无法激发学员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4. 教学过程情境缺失, 教育资源单一

目前在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学员是在情境缺失的状况下学习, 他们没有更多的对战争环境、军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军事实践的了解, 缺少实践机会, 学习过程中缺乏“认知冲突”, 只能是机械记忆书本上的理论, 而无法进行知识建构。学员如果能在复杂真实的情境中, 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 就会对军事基础理论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深入探究的动力。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军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军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传统教学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 使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首先要使学员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 给予学员解决问题的自主权。学员不仅应确定所要学的问题, 而且必须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拥有自主权, 教员应该刺激学员的思维, 使他们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 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传统的教学计划特别强调学习目标, 但学员通常并不接受这些目标, 而只是关心能否通过考试。因而, 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与学员学习的目标相符合。我们可以从学员那里获得问题, 并用这些问题作为学习活动的推动力, 教员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员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 从而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 结合军事理论或实践设计真实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建构主义认为,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这些接近生活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的内容或技能, 它们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 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意义。因此, 结合学员的兴趣让他们选择当代社会中的军事问题进行探究, 才会有利于他们军事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积极建构。

再次, 教员应成为学员学习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指导者和合作者, 而不是单纯的教授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同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主体理念发生变化, 即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建构主义注重知识的生成性, 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 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因此, 在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中, 教员就应当特别注意引导学员通过交流, 自己来解决军事理论与实践的相关问题。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军事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范式

目前,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抛锚式教学 (Anchored Instruction) 模式、认知学徒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模式、随机访取教学 (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模式等。

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 产生学习的需要, 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 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 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这种教学要求创设有趣的、真实的情境以鼓励学习者积极地进行知识建构。学徒式是一种“做中学”的最早形式, 这种置于真实情境中的任务, 提供了学习的有组织的和统一的作用和目的。“认知学徒制”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脱离现实生活的教学。随机访取教学使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 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这就是随机访取教学。

这些模式都强调教学的情境性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在军事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中, 目前比较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就是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强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 通过引导学员质疑、调查、实践和参与, 培养学员的问题意识, 让学员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性教学主要是以问题为载体设计实施, 注重知识的生成性, 是师生共同构建知识和经验的过程;研究性教学在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具有充分的开放性, 注重情境性和实践性, 较充分地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这种以学员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员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 强调学员在意义建构中的主动性, 因而有利于学员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 发挥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改变学员被动学习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 1999 (9) [1]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 1999 (9)

[2]苏华.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0 (6) [2]苏华.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0 (6)

[3]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5) [3]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5)

上一篇:猜数字游戏论文下一篇:不同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