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记数法如何考(精选4篇)
科学记数法如何考 篇1
一、民国时期国术科学化的历史动因
回顾国术的发展历程“, 国术”的称谓是在民国时期才正式被武术界提及的。民国时期,国术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国术指的是“ 凡吾国杰出之技术,非舶来品者,皆为国术”[1]42。 据此可以判断,广义层面的国术并非特指武术,而是包括多种产生于我国本土的技术种类,比如雕刻、织坊、弹筝等。 狭义层面的国术特指1928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后积极倡导的“ 拳勇、技击及我国传统的各种武艺”[2]50。 由此可以看出,狭义层面的国术主要以武术为主体。 本文所研究的国术,指的是以武术为主体的国术,是狭义层面的国术。
国术科学化是近代国术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它是在五四时期民主与科学思潮的影响下而提出的新命题。国术科学化指的是运用西方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国术的价值进行挖掘,对国术进行研究和改良,以使国术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更加科学、合理,以顺应我国社会对于国术发展的需求。
民国时期,国术界之所以能够推动国术科学化的进程,主要是受到了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中国体育教育的发展要求国术不断科学化。自清末以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西方的各项体育运动在国内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而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比如武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却备受冷落。进入民国时期,国内的有识之士指出: “ 决不能希望于自外输入之西洋文明,而当希望于己国固有文明。 ” 对于当时处于危亡边缘的中华民族而言, 只有保持民族的独立性, 才能避免亡国亡种的命运。 这体现在体育教育上,就是不能一味地照搬西方的体育教育模式。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人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 而武术正是在此时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很多教育界人士和国术界的人士都积极主张在学校推行国术教育活动,弘扬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但是,由于当时国术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都不完善,国术难以在体育教学中得到直接推广。由此,国术界和体育界开始着手研究国术方面的理论, 以规范国术的知识体系。 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的爆发,为国术的科学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民国初期,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民主和科学成为了当时社会十分盛行的思潮。 而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如鲁迅、陈独秀等人,对于传统武术并无多大好感,认为传统武术是残留下来的封建社会的产物,并对其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而正是这些批评,让当时的国术界得到警醒,他们意识到国术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其理论体系不够科学化,他们开始密切关注国术的前途和发展,试图通过深入研究,立足本土,借鉴西方,鼎新革故,不断完善国术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
二、民国时期国术科学化的发展进程
1.国术究竟有没有提倡的必要的论战。 民国时期,针对国术是否值得提倡的问题,形成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国术界的有识之士积极主张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国术,而许多国术界之外的人士对国术提出了许多质疑,强烈反对国术科学化。在这些论战之中,陈铁生与鲁迅的论战最具代表性,在当时引发了广泛和强烈的反响。 1918年,鲁迅在《 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直接质疑中华新武术。鲁迅在文章中讽刺道:“ 据说中国人学了外国体操,不见效验,所以需改习本国式打拳才行。”鲁迅还说道“: 打拳打下去,总可达到枪炮打不进的程度,这件事从前已经试过一次,在一千几百年,可惜那一回真是名誉的完全失败。”鲁迅不仅讽刺了将国术纳入学校教育的主张,还从军事的角度论证了提倡国术并不能改变中国军事落后的命运。鲁迅对国术的质疑,引起了当时国术界的强烈不满,精武体育会的陈铁生更是直接撰文批评鲁迅的观点,在《 驳〈 新青年〉 五卷五号〈 随感录第三十七条〉》 一文中,陈铁生列举了蔡元培先生“ 外国的体操可废,而拳术绝不可废”的观点,用来抨击鲁迅的观点,并以自身因为练习拳术而恢复身体健康的经历,来证明拳术确实对增强身体素质有益。 不仅如此,陈铁生还指出,英文中有“ Box- ing”一词,说明外国人是会打拳的,以此来反驳鲁迅“ 外国人不会打拳”的观点。 他还提及外国军队在实战中经常运用到刺枪术,而刺枪术的精髓并不在于枪炮,而在于武术技艺。 鲁迅与陈铁生关于国术之争在当时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国术界开始意识到,中国的国术并不是缺乏科学性,而是缺乏证明其科学性的有效依据, 站在不同的立场去看待国术,可能所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 这就需要运用西方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对国术展开全面的研究。由此,近代国术的科学化进程拉开了序幕。
2.国术自身存在不足的总结与反思。 正是当时国术饱受外界的质疑,国术界内部开始反思国术自身存在的不足,这对促进国术的科学化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19年,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史学家唐豪在一次公开的演讲中说道“: 今日吾国国技其缺点颇多,无学理,无程序,其最大弊也。 ”[3]11在唐豪看来,当时国术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学理和程序,导致在实际推广过程中面临许多困境。 近代著名的武术小说家向恺然在其发表的《 我个人对于提倡拳术之意见》一文中,也对国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在他看来,当时一些教授拳术的团体,没有对拳术的内涵进行说明,也没有编制拳术方面的教材,拳术学程的制定也较为落后,这就导致拳术的学习实际上是比较混乱的,虽然很多人都在提倡学习拳术,但对于究竟该如何科学地学习拳术,却缺乏统一的标准,很多学习者只是浅尝辄止。 向恺然的观点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我国武术教学的缺陷和不足,这是我国国术需要认真改良的地方。 杨文辉在《 武术之讨论》 一文中,也对国术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概括[4]12。 他指出,当时国术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国术界没有人专门对国术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至于国术界无法将国术的成绩呈现于世,进而无法得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认可。 二是缺乏优秀的国术教员。 当时大多数国术教员,多系旧日传承下来的老拳师,他们多通晓具体的拳术,而对于拳术原理方面的知识却较为贫乏, 这就导致他们在国术教授过程中, 只是注重技艺的传授,而忽略相关知识和方法的传授。 三是武术派别林立,各派别之间不能和谐相处,此起彼伏的争端直接阻碍了全国武术的统一。 对国术存在不足的总结与反思,为国术理论的完善与建构提供了依据。
3.西方先进的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借鉴与融合。 在明晰了国术存在的问题之后,当时的国术界开始借鉴西方的学科理论和方法对国术进行改良,以实现国术的科学化。 国术界首先站在西方生理学的角度对武术的益处进行了解释,论证武术是符合科学性原理的。 近代武林泰斗万籁声曾在《 国术周刊》 上发表了署名为《 国术与科学》 的文章,在该文中,他提出了国术合乎生理学的依据:“ 以其动作之巧妙,故五官百骸之得以充分发育,筋骨健实,精神清灵,意气所如, 无往不适,此其所以合于生理学也。”王庚从生理学的角度比较了拳术与足球的优缺点,在他看来,踢足球者因为较少深呼吸,因此多是 “ 外强中干 ”之人 ,其容易患吐血 、肺病之症 ;而我国之拳术运动起来,常用“ 深呼吸”之法,可以使身体内外强壮。基于此,王庚认为,拳术与足球比较起来,拳术更加符合运动生理学的要求,其言外之意是拳术这项运动比足球更具科学性。 王建吾在《 用科学说明中国拳术的神秘》 一文中,从养生的角度论述了中国拳术与养生之间的关系。 在他看来,在练习拳术过程中,肠胃会受到一定的摩擦,有助于消化。除了运用西方生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国术的理论体系进行完善以外,当时国术界还从西方物理学的角度对国术的科学性进行了论证。 比如,万籁声在《 国术与科学》中认为“: 中国武术在应用上以弱力敌强力,一粘即走,一走即打,有刚有柔,此乃应用力学上杠杆与滑车之积力也。 ”沈家桢在《 何为武当太极拳》一文中对太极拳的打法原理进行了分析“: 运劲必须如抽丝,及偏沉则随作牵引之原理。” 他们二人都用西方物理学的原理来解释了国术中所蕴含的“ 拳理”, 使得国术的科学性生动地展现在了国民面前。
三、民国时期国术科学化的历史影响
民国时期国术科学化在当时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国术科学化推进了国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正是伴随着国术不断科学化的历史进程,各类学校开始接受国术作为体育教学项目。 在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的《 国民体育实施方案》 中,明确规定学校的体育运动场中必须设立国术场, 并将国术原理、国术比赛方法、 国术派别等基础性知识纳入了体育教学内容之中,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对国术教育的重视程度。 另一方面,推动了国术文化的传承。 在国术界掀起国术科学化的运动之后,国术界和体育界的有识之士开始注重国术教材的编写,比如,马良编写了 《 中华新武术》 ,吴志青编写了《 应用科学之武术》 等等 ,这些国术教材的出现,有效地避免了国术文化的断层,推动了国术文化的传承。 但是,应该看到,在国术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当时很多的国术教材和论著出现了相互抄袭的现象, 比如 《 少林拳术秘诀》 和 《 少林宗法》 是出自不同作者的两本论著 ,但其内容却基本完全一致。 这些负面的影响,不仅不利于拳术文化的传承,还给后来学者的历史考证带来了困难和麻烦。
摘要:本文从中国体育教育的发展要求和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思潮的推动两个方面指出了民国时期国术科学化的历史动因,重点考察论证了民国时期国术科学化的发展进程,分析了民国时期国术科学化的历史影响。
关键词:民国时期,国术,科学化
科学记数法如何考 篇2
杂志名称地址邮编
《安徽教育》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101号省人大8楼,230022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327号,230061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什坊街2号,100011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长春市吉长公路北线3号长春师范学院校内,130032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成都市白果林小区百寿路8号,610071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五四路82号,116021
《第二课堂》(小学版)长沙展览馆路6号,410005
《电化教育研究》兰州市安宁东路95号西北师范大学内,730070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长春人民大街138号,130024
《福建教育》福州市鼓屏路162号省教育厅二楼福建教育杂志社《福建教育》编辑部,350003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福建省福州市梦山路73号,350001
《甘肃教育》兰州滨河东路甘肃教育大厦,730000
《广东电教》广州市江南大道中路233号 《广东电教》编辑部,510245
《广东教育》广州市小北路155号《广东教育》编辑部,510045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广州市新港中路351号,510310
《广西教育》广西省南宁市教育路3号,530022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53002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科版)广西桂林市三里店广西师大,541004
《广州教育学院学报》广东省广州市起义路144号,510030
《贵州教育》贵州省贵阳市浣纱路66号550003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科版)贵州省贵阳市瑞金南路124号,550003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科版)杭州市文一路222号,310012
《河北教育》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河北省石家庄市石岗大街18号,050061 《河南教育》河南省郑州市顺河路11号,450004
《黑龙江教育》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92-5号,150080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133号,150080
《湖北教育》武汉市洪山区桂元路67号,430079
《湖南教育》长沙市开福区彭家井11号,410008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垅,410012
《基础教育》重庆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14楼课堂内外杂志社《基础教育》编辑部,400013
《基础教育》研究广西省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建政路37号,530023
《吉林教育》长春市西长春大街95号,130042
《江苏教育》南京市草场门石头城9号《成才导报》,210013
《江苏教育研究》南京市中山北路259号,210003
《江西教育》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江西教育期刊社《江西教育》编辑部,330046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江西省南昌市学院路68号,330029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南昌市北京西路437号,330027
《教师报》西安市药王洞119号,710003
《教师博览》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330046
《教师教育研究》北京新街口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内,100875
《教师之友》(小学版)成都市盐道街三号,610012
《教学研究》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066004
《教学仪器与实验》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路163号《教学仪器与实验》编辑部,100080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山西省太原市黄陵路西巷5号,030031
《教学与研究》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100872
《教学月刊·小学版》杭州市文三路140号浙江教育学院《教学月刊·小学版》编辑部,310012 《教育参考》上海长宁路491弄36号,200050
《教育参考资料》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参考资料》编辑部,100816
《教育导刊》广东省广州市起义路215号404室,510030
《教育发展》研究上海市沪太路520号,200065
《教育科学》辽宁省大连市黄河路850号,116029
《教育科学研究》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5号《教育科学研究》编辑部,100101 《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9号,030009
《教育评论》福建省福州市梦山巷27号,350001
《教育时报》河南省郑州市顺河路11号,450004
《教育实践与研究》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65号,050000
《教育探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街19号,150080
《教育文汇》合肥市蜀山区合作化南路金环花园27号楼、屯溪路435号省人大联合办公楼八楼,230022
《教育现代化》北京海淀区光大花园1楼306信箱,100089
《教育信息报》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310012
《教育信息化》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100816
《教育信息技术》广东省广州市江南大道中路233号,510245
《教育研究》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100088
《教育研究与实验》湖北省武汉武昌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三号楼,430070
《教育艺术》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首师大主楼406室(北京804信箱),100037 《教育展望》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甲4号物华大厦,100044
《科学课》(小学版)武汉市洪山区桂元路67号湖北教育报刊社《科学课》编辑部,430079 《课程·教材·教法》北京沙滩后街55号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课程·教材·教法》编辑委员会,100009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2号(教育综合大楼11楼4号),650223 《课堂内外》(小学版)重庆市人民路236号,400015
《课外生活》安徽省合肥市跃进路一号新闻出版大厦,230063
《课外阅读》北京市东直门外香河园北里4号,100028
《历史教学》天津张自忠路189号,300020
《良师》(高年级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74号,150080
《辽宁教育》沈阳市皇姑区宁山中路29号《辽宁教育》编辑部,110031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辽宁省大连市黄河路850号,116029
《内蒙古教育》呼和浩特市新城南街121号,010010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浙江宁波市宁波大学校内,315211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宁波市环城北路西段625号,315010
《宁夏教育》宁夏银川市新华东街19号,75000
4《人民教育》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100088
《山东教育》山东省济南市南圩门外街8号,250011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36号,250013
《山西教育》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17号,030009
《山西教育学院学报》山西省太原市南内环街189号,030012
《陕西教育》西安市未央区纬26街中段、陕西省西安市药王洞119号,710003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西安市兴善寺东街69号,710061
《上海教育》上海市长宁路491弄36号,200050
《师道》广州市小北路155号《师道》编辑部,510045
《实验教学与仪器》、《实验教学与装备》杭州市定安路128号《实验教学与装备》编辑部,310002
《四川教育》四川省成都市大街49号吉祥大厦6楼,610041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24号,610041
《天津教育天》津市南开区雅安道9号,300113
《外国中小学教育》上海市桂林路100号,200234
《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电教中心,100084
《现代远距离教育》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92号,150080
《现代中小学教育》长春人民大街138号东北师大,130024
《小学各科教与学》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100007
《小学教学参考》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小学教学参考》编辑部,530023
《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福建省厦门市槟榔西里199号《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报,361004 《小学教学设计》山西省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17号,030009
《小学教学研究》南昌市沿江北路40号,330008
《小学科技》上海冠生园路393号,200233
《小学青年教师》郑州市顺和路11号,450004
《小学生导刊》(低年级版)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彭家井11号《湖南教育》报刊社,410008 《小学生导刊》(高年级版)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彭家井12号《湖南教育》报刊社,410009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版)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彭家井13号《湖南教育》报刊社,410010 《新疆教育》乌鲁木齐市胜利路169号,830001
《新教育周刊》南京市北京西路8号(龙全花园1幢),210008
《学科教育》北京北太平庄北师大教科所,100875
《学习方法报》(小学3.4年级版)太原黄陵路西巷5号,030031
《云南教育》昆明市学府路61号,650223
《浙江教学学院学报》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140号浙江教育学院,310012
《中国电化教育》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60号教育部电教大楼312信箱,100031 《中国教师报》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100088
《中国教育报》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100088
《中国远程教育》北京复兴门内大街160号,100031
《中小学电教》吉林省长春市湖园路1号,130022
《中小学电脑报》郑州市经五路66号,450002
《中小学管理》北京德外黄寺大街甲24号,100011
《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版)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100009
《中小学教师培训》(小学版)长春市人民大街138号,13002
4《中小学教育》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100007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广埠屯桂元路5号,430079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北京东绒线胡同40号,100031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
2、突破生活的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3、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
4、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5、准确定位职业方向。
6、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7、发现新的职业机遇。
8、增强职业竞争力。
9、将个人、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
二、正确的心理认知
1、认清人生的价值
社会的价值并不被所有的人等同接受“人云亦云”并不等于自我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经济价值、权力价值、回馈价值、审美价值、理论价 值。
2、超越既有的得失每个人都很努力,但成就并不等同。后悔与抱怨对未来无济于事,自我陶醉则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人生如运动场上的竞技,当下难以断输赢。
3、以万变应万变
任何的执着都是一种“阻滞”前途的行为想想“流水”的启示“学非所用”是真理
三、剖析自我的现状
1、个人部份健康情形:身体是否有病痛?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影响健康的活动?生活是否正常?有没有养生之道?自我充实:是否有专长?经常阅读和收集资料吗?是否正在培养其他技能?休闲管理:是否有固定的休闲活动?有助于身心和工作吗?是否有休闲计划?
2、事业部份
财富所得:薪资多少?有储蓄吗?有动产、有价证券吗?有不动产吗?价值多少?有外快吗?社会阶层:现在的职位是什么?还有升迁的机会吗?是否有升迁的准备呢?内外在的人际关系如何?自我实现:喜欢现在的工作吗?理由是什么?有完成人生理想的准备吗?
3、家庭部份
生活品质:居家环境如何?有没有计划换房子?家庭的布置和设备如何?有心灵或精神文化的生活吗?小孩、夫妻、父母有学习计划吗?家庭关系:夫妻和谐吗?是否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是否有共同或个别的创业计划?父母子女与父母、与公婆、与姑叔、与岳家的关系如何?是否常与家人相处、沟通、活动、旅游?家人健康:家里有小孩吗?小孩多大?健康吗?需要托人照顾吗?配偶的健康如何?家里有老人吗?有需要你照顾的家人吗?
四、人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1、友伴条件:朋友要多量化、多样化、且有能力。
2、生存条件:要有储蓄、发展基金、不动产。
3、配偶条件:个性要相投、社会态度要相同、要有共同的家庭目标。
4、行业条件:注意社会当前及未来需要的行业,注意市场占有率。
5、企业条件:要稳定,则在大中型企业;要创业,则在小企业。公司有改革计划吗?公司需要什么人才?
6、地区条件:视行业和企业而定。
7、国家(社会)条件:注意政治、法律、经济(资源、品质)、社会与文化、教育等条件,该社会的特性及潜在的市场条件。
8、世界条件:注意全球正在发展的行业,用“世界观”发展事业。
五、人生成就的三大资源
1、人脉:家族关系、姻亲关系、同事(同学)关系、社会关系。[解决方案]沟通与自我推销
2、金脉:薪资所得、有价证券、基金、外币、定期存款、财产(动产、不动产)、信用(与为人和职位有关)。
[解决方案]储蓄、理财有方、夫妻合作、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条件及职位。
科学记数法如何考 篇3
一、2009年“科学类”阅读题考情报告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9年高考“科学类”文章阅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在2009年高考“科学类”文章阅读中,社科类文章占13篇,科技类文章仅占4篇,社科类文章可谓是占据绝对优势。就选文内容来看,科技类文章涉及到地理、生物、海洋、医学等领域,社科类文章涉及到文字、文献、昆曲、考据、历史、尺度、健康、文论、美学、教育、诗歌等领域。另外,选文字数也较往年有较大的增加,其中有7套试卷的字数超过了1000字,这表明高考减少题量、增大思维空间的大趋势,对现代文阅读的阅读速度和思考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各省市的试卷看,除了江苏省没有“科学类”文章阅读外,其他均有,且天津卷中出现了两篇。与往年相比,社科类文章明显增多,科技类文章显著下降。从文章所选的具体内容看,一般都是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或是当今社会中较重要或最新研究的科技成果。如湖南卷选了当今社会所关注的、在科技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DNA这一生物学中的重大问题,全国卷Ⅱ选了当今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国学,北京卷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等。从选入的科技文看,基本上都是一些知识与趣味相结合的易懂的文章,尽量避开了那些晦涩难懂的纯科技的东西,如光学、原子学、电学等。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学生因某种专业知识缺乏而在阅读上造成障碍。
2.从题型设置看,除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广东卷中有一些简答题外,其他省市仍是客观选择题。从所占分数看,大部分赋分9分或12分。需要注意的是,2008年高考仅有北京、上海、广东卷有简答题,今年除这三卷之外,又增加了浙江、天津、福建三卷,由此看来,主观题型有加大的趋势。其中,天津卷还加大了对“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查力度,出现了两篇,共4道选择题、2道主观题,赋分17分。在题目的设置上,着眼着词语、句子的理解,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及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
3.从命题规律上看,着重呈现以下特色:(1)题型相对稳定,努力落实考纲规定的各个考点,出题重点基本与2008年一致,仍重在词语、句子的理解,文意的把握,以及对内容的推断上。在全国18套试卷中,对具体词语的理解的考查达10处,对符合文意或不符合文意的考查达14处,对推断的考查达12处。(2)在“稳”的基础上“求变”。2009年,在试题设题与考查的内容上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不但简答题增多,而且在命题角度上也变宽变泛。如对文章中心内容的考查,浙江卷中就出现了“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这样的试题,广东卷出现了“根据文意,可能影响‘内心的自由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哪些”这样的试题,等等。(3)在试题的设计上,更注重学生在理解文意上的灵活、创新思考。尤其是一些“符合文意”、“不符合文意”的试题,所供选项基本上都不能在原文中原原本本地找到,而需要考生对几个句子,甚至整个语段进行综合筛选、分析、理解,才能准确无误地对选项进行判断。(4)社科类文章增多,尤其是论述类的社科文增幅较大。
二、“科学类”阅读题解题技巧
技巧1:借助语境推断词义
解答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这类题,需要借助有关词语知识,根据特定语境,对考查的词语加以揣摩、辨析。具体说来,可采用如下策略:
(1)浏览全篇,把握主旨。这是解答好“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前提。读一篇文章应该着眼于全篇,因为阅读的高效率取决于对文章内容主旨的正确把握。为了把握文章的主旨,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宏观上把握全局,理清文章的层次,领会文章的要义。其次是注意作者、写作时间以及相关的注释等,对于题目、题干,也要予以重视,要利用题目、题干来弄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测命题者考查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文章的语言材料,作者所用的每一个词语,都与全文的中心息息相关,因此,把握主旨,就可深刻体味、理解词语的表达作用。
(2)借用语境,推断词义。语境包括狭义的、广义的两种。狭义的语境指使用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在阅读中则是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上下文,如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等。广义的语境除现实语境外,还包括社会语境和个人语境。社会语境是指使用语言的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等;个人语境包括作者和读者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狭义的语境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影响最大,在现代文的考查中更是如此。因此解释词语的含义必须借助语境。
(3)把握原则,词不离句。每个词都有一定的词典义,有的词的义项还不止一个;有的词除基本义外,往往还有比喻义、引申义;有的词从感情色彩看,还有褒义、贬义的区别。但无论什么词语,一旦进入一定的语境中,它的意义都应该是确定的;虽然某个意义在词典中也许没有收录,也许它的这项临时意义离开了特有的语言环境就不存在了,但我们必须凭借它所在的语言环境,给它一个准确的解释。因此,依据词语的前后搭配,分析句子的结构,“词不离句”,是解释词语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原则。
(4)结合修辞,理解词语。不同的修辞格,其作用和效果是不尽相同的。比如运用比喻,是为了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运用对比,是为了把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揭示出来。运用排比,是为了增强文章气势,增加叙述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以及讽刺意味,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捕捉文中的意境,体味文章的深意。诸如此类,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不同修辞手法中的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作用。
依据上述方法来阅读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中关于“甲骨文解谜”的社科类材料,第1题要求选出对甲骨文“王”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A.在甲骨文中,所谓“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王”字,是指“王”字最上面有没有一横。B.罗振玉通过比较《说文解字》的古文“王”字和金文“王”字,释读出了甲骨文的“王”字。C.对于“王”字的形体构造有种种说法,最后吴其昌提出“王”是斧钺的象形,才解决了这一问题。D.古代只有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才拥有斧钺,所以人们采用像斧钺之形的“王”字来表示军事首领。要做此题就需要立足于整体,从全文材料来进行分析。从原文第三段看,材料说人们“用一个正在执行斩杀的横置斧钺来表示”王,可见D项“人们采用……表示军事首领”的说法不误;但是原文只说斧钺“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并没有说古代只有“军事首领才能拥有斧钺”,斧钺是古人重要的劳动工具和武器,不可能只限于军事首领使用,所以D项的前半部分理解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而且原文也不是依靠这一点来得出“人们采用像斧钺之形的‘王字来表示军事首领”这一结论的。因此D项是不正确的。至于A、B、C三项,概括原文第一段和第二段,不难确定它们都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技巧2:准确筛选文中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是围绕阅读目的,按考题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并将相关的语言材料综合起来,转述出来。这类考题在“科学类”文章阅读中大多采取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因此解题时应该遵循解答客观题的基本原则。具体如下:
(1)明确筛选标准。即依据题目要求,从考题要求出发,明确筛选信息的标准。明确了标准,筛选才有保障。试题简单的,或许直接摘录文中重要词语就是答案;试题涉及范围大、干扰信息多时,就应该采用对比、求同、求异的方法,分清信息的有与无、主与次,再根据考题的要求,把有效信息加以概括提炼出来。在回答有关整合信息的客观选择题时,要重视命题者命制试题干扰项时所常用的手法:①删减原文中的某些修饰、限制成分,从而造成原文内容的贬损或扩大;②改变原文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顺序,从而导致原文语句含义的变化;③改变原文的说法,将未然说成已然,部分说成全体,个别说成一般,主观说成客观,诸如此类;④在保留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看似不经意地漏掉原文中的某个词语,实际上是“暗藏杀机”;⑤在拼凑原文某些语句时,命题者常常无中生有地加入自己的“私货”,从而造成干扰。
(2)掌握答题技巧。要掌握解答这类试题的常用技巧:①根据语言标志获得相关信息。语言标志指那些表现或暗示作者思维进程或文章结构层次关系的标志性语词,如标题、序词、注释、表示总提或对照的语词,等等,抓住了这些,有助于我们找到相关信息。②采用抽出关键词句的方法获得信息。写文章为了充分讨论问题发表见解,保证逻辑严密,语言有时可能会铺张一些,但重要信息,常常集中在少数关键性词语或句子上,找到关键性词语或句子,就得到了相关的信息。③着力于语言材料中信息源的重组和分析,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条件,将对应的语言材料中的信息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看是否有与题干和各被判断项对应的准确信息。④将题干及被判断各项与文中的有效信息比较辨别,着力求同存异,如“同”肯定是真信息,有“异”则排除干扰信息,最后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信息,求得正确答案。
(3)注意失误类型。在实际做题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考生没有根据、主观臆测,题干的每一项都与原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考生不注意原文,单凭主观愿望想当然猜测;有的考生还没有认真地阅读原文,准确地找到关键信息,就仓促答题;有的考生没有认真阅读题干,没有准确理解答题的角度,结果找不准信息,造成答题失误;有的考生真假不辨,文中有些信息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对正确信息有极大的干扰性,这些信息和答案极其接近,似是而非,考生极易上当。
依据上述方法来阅读2009年高考四川卷中第6题,要求根据原文的内容,选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基因是可以从其体外获得的。B.土壤中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对抗生素都有耐药性。C.只要彻底杀死各种细菌就可阻断耐药基因的传播途径。D.欧盟已经全面禁止在牲畜饲养过程中使用各种抗生素。答案为A。其中B项以偏概全,文中说“他们对近500个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都检测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平均每种链霉菌能够耐受七八种抗生素,有许多能够耐受十四五种”,文中材料只是检测了近500种,但不能得出“每一个菌种对抗生素都有耐药性”;C项无中生有,文中说“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可见,即使杀死细菌,同样不能阻止耐药菌的传播。D项以偏概全,文中只是说将“全面禁止将抗生素作为牲畜生长促进剂”,并没有说要禁止各种抗生素。
技巧3:根据内容推断想象
推断和想象能力的考查在“科学类”文章阅读中经常出现,往往要求在四个选项中挑选出一个符合题干的正确或错误的选项。考查的角度一般有以下几种:(1)依据文中的材料推断新的、合理的结论;(2)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和想象作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3)依据文意推断和想象文章的其他要素。要做好本考点的练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整体把握,准确筛选信息。在整体阅读的前提下,要把握全文的基本思想倾向、观点态度,筛选出文中的有关重要信息,如文中作者的观点、文章所说明的对象及其主要特征等,同时注意不同观点之间的区别及作者对它们的评论或看法。读通了全文,找准了信息源,推断和想象才会有一定的准确性。另外还要注意挖掘有关材料或信息中的隐含信息,或者是文中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说法,或者是作者对问题的发展作了一定的暗示,或者是命题者对某一陈述变换了一个角度,或者在文章的分析总结中临时借用了某方面的材料、观点,或者是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变换,等等,都需要引起注意。
(2)抓住关键,注意语言环节。在推断和想象时,抓住了某些关键词语也就可能找到打开思路的钥匙。如表时间、趋向、主次、判断、因果、类比、总结概括等词句,句式上的因果、转折、条件等。试题中要点设置的常见语言形式有:“今后将成为主要方面”、“有望在近期内获得解决”、“有可能实现”、“……是绝对不可能的”、“将有重大意义”、“因此人们产生了某方面的想法”、“只有……才能有某方面的结果”、“必须……否则将不能实现”、“……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作者对这一点是持否定(肯定)态度的”、“可以进行某项试验”、“已经找到了某方面的方法(结论、线索)”、“与某种现象(做法、问题)一样此问题也将成为……”,等等。
(3)分析选项,注意思考角度。根据选项内容找出选项体现的内容所在的范围区间,把相关的段落、语句、词语体现的内容结合全文整理出具体的意义,然后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体现的内容之间的异同,判断选项体现的文章内容的正误。在分析时,要注意一些思考的角度。推断和想象的角度较多,可以是通过已知推测未知、通过现在推测将来、通过结果想象原因等。回答问题时可以对未来大胆想象、假设,然后在文中找出具体体现的根据;可以对内容进行补充和说明,对人物命运进行大胆的推测,结合背景材料进行合理的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可以从材料入手,给题目的选项找出概括,辨析选项的正误。
如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第7题要求根据原文的内容,找出推断不正确的一项:A.孙诒让之所以未能解释出“王”字,一个原因是刘鹗的《铁云藏龟》中所收“王”字字形单一,难以进行比较研究。B.在罗振玉之前,由于未能释出甲骨文的“王”字,所以人们无法证实卜辞是三千年前殷王室的遗物。C.从甲骨文、金文看,最早时候军事首领的权力只限于战场上,不但荷马时代的希腊如此,中国也是如此。D.甲骨文、金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不然的话,许慎是可以释读出甲骨文的“王”字,并正确解释它的字形结构的。本题答案为D。根据原文结尾一段,不是甲骨文、金文距离许慎太遥远,而是创建文字当初的生活样貌和时代背景距离许慎太遥远了,所以许慎只能根据字形来臆测其意。另外假如不是这样,即如果许慎看到足够多的甲骨文、金文,许慎就可以释读出甲骨文的“王”字并正确解释它的字形结构吗?他可能释读出来,也可能释读不来,D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另外从本文来看,“王”字的释读是经历了许多学者的假设、求证和辩难才成功的,其中还涉及考古学、人类社会发展史、西方古代史等知识,所以即使许慎释读出了甲骨文的“王”字,也不可能正确解释它的字形结构,因此D项的推断是不正确的,应该是选项。A项的推断则是正确的,原文第一段有“孙诒让《契文举例》所依据的刘鹗《铁云藏龟》以武丁卜辞最多”,而上文已经说明武丁卜辞中都是“不戴帽子的”“王”字,孙诒让看不到“戴帽子的”“王”字,这至少应该是他把“王”误释为“立”的原因之一,可见A项的推断成立。关于B项,原文第二段开始有这样一句话——“‘王字释出来了,使一大批卜辞可以读通,也证实了这是殷王室的遗物”,这里后一句的“这”字应该是复指前一句的“一大批卜辞”,可见在罗氏释读出之前,人们确实无法证实卜辞是殷朝王室的遗物,所以B项的推断是正确的。关于C项,原文第四段指出,“最早军事首领的权力只限于战场上。荷马朝代的希腊人领袖握有的权力不大”,可见中国古代军事首领的权力也是限于战场上,所以C项的推断也应该是正确的。
科学记数法如何考 篇4
关键词:墨经,兼,体,区穴,坚白
战国前中期,墨家之学作为显学,风靡一时,但在其衰落后,尤其在汉代确立儒家独尊地位之后,已乏人问津。《墨子》被刘向整理成书后,为之作注的仅有西晋鲁胜的《墨辩注》及萧梁乐壹的《墨子》节注,书均亡佚,《墨子》宋残本甚至被归入《道藏》,直到清代经毕沅校勘刻印,才重现于世。《墨经》,或称《墨辩》,一般认为,它包括《墨子》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近代西学东渐,人们发现《墨经》包含有科学与哲学成分,研究者一时蜂起,但由于其文简约,又多错脱,含义无法肯定,因而各家异说分呈,莫衷一是,迄今也难有定论。但无论如何都必须承认,《墨经》包含着许多重要的科学和哲学命题,在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墨家的物理学、数学、生物学等相关命题给予了充分重视和肯定。然而,在过去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不循原文之间的关联性,只是孤立地看待《墨经》中的条文并与西方的一些有某种相似度的命题联系,再加上一些主观设想来对《墨经》条文作出解释,致使对“兼”、“体”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出现舛误。本文试图在纠正这一错误的基础上对“兼”、“体”关系的科学性作出新的考察和评价。
一 “兼”、“体”与“端”、“尺”之辨
自从陈沣、张煊、梁启超等说“尺”、“端”为几何学上的线与点以后,此说几成定论,“体”也被解释为面,由此隐然成为衡量《墨经》几何学水平的一个重要证据。唯杨宽先生表示怀疑,以为“端者,物之最前之点也。尺者,边线也,最前之线也。区穴者,亦最前之表面也。不与几何学中理想之点线面同。端,处于尺之前最前尽处;尺,处于区穴之最前尽处;是尺之前,连及于端;尺之后,连及于区穴;浑然一体,无有间隙。”[1]609
显然,杨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前人的影响,但是,他之所以能提出这番洞见,是因为首先注重《墨经》的分期,认为《经上》、《经说上》为墨家早期著作,或为墨子自著,其旨在立墨说而不在辩,不同于晚期以辩为主的墨家言论,这样将《墨经》分开研究,将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他秉持“以《墨》证《墨》,以子治子,不说科学,不谈玄妙,察其义例而观其会通”[1]528的原则,首先从《墨经》本身出发寻求合理解释。
的确,《墨经》各条文并不孤立,如果不承认其关联性,不首先从其本身出发去解释而访求他处,必然造成曲解和误解。杨宽将《墨经》各条按主旨分门别类,分为十五论,条缕分陈。杨俊光的《墨经研究》一书亦以《经上》、《经说上》为对象,对杨宽的研究成果作了进一步修正,使《墨经》体系可观,广搜各家之说并加以点评,对《墨经》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检索和查阅提供了方便。本文将涉及的兼、体关系及相关命题,内容基本在杨宽十五论的《宇宙论第七》和《同异论第十三》中。在引用《墨经》原文时,《经》文在前,《说》文在后,统称《上经》,不另外注明。序号采用杨俊光《墨经研究》一书的序号,( )内为当删者,[ ]内为增补或校改者;若引文未作特别标注,可参看该书集释及点评[2]。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厘清各概念和命题之间的关系,因此,并不力求找到能与《墨经》概念对等的现代词汇为解。
《墨经》兼、体关系表述在如下两个条文中:
体,分于兼也。
体,若二之一,尺之端也。
——《上经2》
损,偏去也。
损,偏也者。兼之体也,其体或去或存,谓其存者损。
——《上经46》
“体”是“兼”的一部分,就像“一”是“二”的一部分、“端”是“尺”的一部分一样;如果“兼”缺失了一部分“体”,对剩余的“体”而言就是“损”。孙诒让释《上经2》之《经》为“并众体则为兼,分之则为体”,把握住了“兼”、“体”之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他又释《说》为:“尺之端,谓于尺幅中分之,其前为端”,把“尺”和“端”说成幅的度量单位,“尺”之半为“端”;“凡数,兼一成二,故一为二之分;幅,兼端为尺,故端为尺之分”,以“兼”为喻,均欠妥当,因为在《墨经》中,“兼”、“体”、“端”、“尺”、“区穴”等都是作为概念而提出来的,相互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墨经》也没有用其作喻的例子,不可轻易比附。陈沣、张煊、梁启超等说“尺”、“端”为几何学上的线与点,这与孙说一样,看似有一些道理且易于理解,却已于《墨经》原意有失。
从前引《上经2》及以下诸条可知,“端”是“尺”之一部,“尺”又是“体”之一部:
端,体之无(序)[厚]而最前者也。
端,是无同也。
——《上经62》
故,所得而后成也。
故,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体也,若有端。大故,有之必(无)然,若见之成见也。
——《上经1》
间,不及,旁也。
(闻)[间],谓夹者也。尺前于区穴而后于端,不夹于端与区(内)[穴]。及,及非齐之及也。
——《上经64》
“无序”,从王引之校改为“无厚”,王并引“仳,两有端而后可”、“次,无厚而后可”为证。因鲁胜《墨辩注叙》中有“无序之辩”之文,孙诒让疑即指此条,他又认同“端”即点的说法,认为若改“序”为“厚”则与《说》文无关;杨宽从之,并认为“无序”已包含了无厚、无长、无广之意。其实,端的“无厚”与后文将要谈到的物体组合方式有关,王说至确,为行文方便,将在后文说明。无论如何,这里“端”为“体”之一部是确定无疑的,“最前”二字也限定了“端”的位置,无法与几何学上的点等同。“无同”,杨宽释为“与无相同”,误,应为没有“同”之意,亦见后文。
《上经1》所说的“小故”实相当于必要条件,“大故”相当于充分条件。伍非百在“若有端”前校增尺字,不确,因为“尺”与“端”、“兼”与“体”的关系类似,增字后反而无法反映出“体”与“端”的正确关系。“体也,若有端”,“端”之于“体”为小故,所以“端”是“体”的必要条件,有“端”不足以成“体”,但“体”又必须有“端”这个组分,不可或缺。
“端”还见于《下经》,与光学有关,其义最明者见于《经说下》:“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髙,髙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这里的远处与近处的“端”就是库内与光之间的最边缘地带,后期墨家认为,库内的光影就是在库与光的接触中形成的。
《墨经》并未给“尺”直接下定义,从《上经2》所举之例来看,“尺”似可计量;但“尺”又大小无定,见于“穷”条:
穷,或有,前不容尺也。
穷,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
——《上经42》
某物之前无法容下“尺”称为“有穷”,非常细微;可轻易容纳“尺”则为无穷,十分庞大,这样,不妨将“尺”视为一个变量,“端”作为它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变量。从“尺”“端”关系、“体”“端”关系已知,“尺”系“体”之一部;“尺前于区穴而后于端,不夹于端与区穴”,“区穴”亦为“体”之一部,在位置上,“端”在前,“区穴”在后,“尺”居中。还须指出的是,《墨经》在运用“尺”这个概念时,有时包括“端”,有时不包括“端”,需注意区别。
“区穴”也是“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后文说明。《墨经》“兼”、“体”、“尺”、“端”、“区穴”各部分按照《墨经》提出的物体组合方式——“盈”、“撄”、“仳”、“次”、“坚白”——结合在一起。
二 “兼”、“体”关系与物体组合方式
杨宽先生指出,《墨经》提出了“物德”的五种排列/组合方式[3],目的在于解释天下万物的形成,他还绘图予以说明[1]608-616,这些方式与《经上》原文对应如表1:
我们认为,《墨经》的确提出了一些组合方式,但并不完全同于杨宽先生所说的排列/组合方式。《墨经》提出的组合方式,首要目的在于解释性质相同的物体的构成,《说》每举“兼”、“体”、“尺”、“端”、“区穴”为例以释,皆因这些组合与“兼”、“体”及各部的构成有关。下面结合“兼”、“体”关系,对杨宽的研究成果作一些修正。
首先来看“盈”:
盈,莫不有也。
盈,无盈,无厚。于尺无所往而不得。
——《上经66》
“于尺无所往而不得”后有“得二”二字,当属下“坚白”条,有的研究者将本句全部属下,并改“尺”为“石”而释,不确,这里是以“尺”为例说明“盈”、“厚”关系。“盈”是细微物质的充盈,“盈,莫不有也”,并不是说“盈”的组合方式时时处处适用,而是说充盈的状态是无间隙的。“无盈,无厚”,就对“盈”的适用范围作了限定,《墨经》定义“厚”为:
厚,有所大也。
厚,惟无所大。
——《上经56》
“惟无所大”,于鬯以“无”为语词无意义,“惟无”同唯无、唯毋、虽无,即“惟无”与“惟”同,杨宽从之,杨俊光认为属于同义反复,不妥。伍非百则校增为“惟无,无所大”,高亨更疑为“惟无厚,无所大”,即以《经》从正面为释,《说》从反面为释,于理较长。“厚”需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的体积。“盈”与“厚”是一对互生共存的概念,一个从微观的内部组合角度定义,一个从宏观的体积角度定义,无盈则无厚,无法形成一定的体积;反之,无厚亦无盈,如果在无体积之处,“盈”的组合方式就不适用。
这里谈谈与“厚”有关的“区穴”,“区穴”,学者有多说,此不赘述,只提出自己的看法。除《上经42》外,关于“区穴”的条文还有:
库,易也。
库,区穴若斯,貌常。
——《上经49》
学者或以易为变易,或以库为藏所,由此出发解释本条。易,许慎已不能明,提出了三说,《说文》:“易,蜥易、蝘蜒,守宫也,象形。《祕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一曰从勿。凡易之属皆从易。”显然,这都不是易的本义了,易字金文多见,多作形。郭沫若说西周早期德器可见该字的简化过程:《德鼎》[4]4.2405、《德簋》作[4]7.3933,《叔德簋》作[4]7.3942,《德方鼎》则省作[4]5.2661,这是很有道理的;但他又说该字通益,象盛水溢满之状,为溢之初文,“引申为增益,故再引申为赐予”[5],则似有未当。益的写法与易字不类,甲骨文常作、、[6],严一萍先生已指出其非:“益自益,易自易,而益皆从皿未见有丝毫混同之迹象可循。”[7]易之本字应象物从器中倾出,借为赐予之锡,更繁之体见于甲骨卜辞:“贞,锡豭百。九月。”锡作形[8];西周中期《史丧尊》:“史丧做丁公宝彝,其孙子其永锡”,锡作形[4]11.5960。这二例之锡字均作舁抬之一器向另一器物倾倒状,与德器易字的共同点是,倒水之器特作单耳,以表倾侧之义,亦可引申为变易,高明《古文字类编》收入易字,至确。简化为形后,以三点或数点代器内之物,以有耳一侧代器,已是个会意字,之后在字形上发生讹变,因而才有了《说文》中的诸说。此处《经》文以易释库,盖因器内之物因器之外形而定型,则与库藏类似,“区穴”亦然。“区穴若斯,貌常”即是说,与库、易一样,“区穴”具有稳定的外形。“貌常”的“区穴”有厚、有所大,因而其内部的组合方式是“盈”。我们虽无确证证明,却有一种印象是,“区穴”是“体”的肉眼可见部分,是“见之成见”的“大故”,而且已略具“体”的外形;“尺”、“端”则均不可见,大小形状不确定。
“尺”、“端”均系体之一部,“体”最前的“端”无厚,《上经66》说“盈”“于尺无所往而不得”,“体”至“尺”已无厚,因而“无所往”,无厚则不得“盈”。在“尺”、“端”部分,组合方式有“撄”、“仳”和“次”。
撄,相得也。
尺与尺,俱不尽;端(无)[与]端,(但)[俱]尽;尺与[端]或尽或不尽;坚白之撄,相尽;体撄,不相尽(端)。
——《上经68》
(似)[仳],有以相撄,有不相撄也。
仳,两(目)[有]端,而后可。
——《上经69》
次,无间而不(撄)[相]撄也。
次,无厚而后可。
——《上经70》
“相得”即契合,“端”与“端”可完全契合,因而“俱尽”;“尺”与“尺”仅“端”的部分契合,均无法完全契合,因而“俱不尽”;对此“尺”与彼“端”而言,“尺”无法完全契合,“端”完全契合,因而“或尽或不尽”。《上经68》的《说》后半部分指出,“坚白”之间完全契合,“体”之间部分契合,后者易于理解,因为“端”完全契合;“坚白”之间完全契合的理由将在后文说明。“撄”的组合对“同”没有要求,但《上经62》指出:“端,是无同也”,则“端”相撄时亦无“同”。
《墨经》把不完全契合的组合称为“仳”,“仳”的前提条件是“两有端,而后可”,“尺”与“端”、包含“端”的“尺”与“尺”、“体”与“体”、此“尺”与彼“体”的组合都符合“仳”的要求。由于“尺”、“端”永远在“体”之前,“仳”无法到达“体”的“区穴”部分。
“次”组合的前提条件是“无间”、“不相撄”与“无厚”,首先,“不相撄”这个要求排除了“端”的部分,“无间”则与“间”的组合方式有关[1]608,我们完全同意他的看法。三物作夹状时,《墨经》将分居两旁者称为“间”,居中者为“有间”,两旁夹者之间的空隙为“”。“尺前于区穴而后于端,不夹于端与区穴”,“端”、“尺”、“区穴”同体,不能称之为夹,因此无间。“尺”与“尺”相合是否无间,《墨经》并无确指,但对于“体”而言,仅“尺”与“端”无厚,“端”与“端”又相撄,只有“尺”才有符合“次”组合要求的可能,考虑到这几种组合与“兼”、“体”的紧密关系,这种设想应该有成立的把握。若可成立,也为“端”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而非“体之无序而最前者”提供了侧证。
“坚白”亦可视为一种组合方式,但它有其特殊性,与前五种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坚白,不相外也。
坚,得二、异处、不相盈、相非,是相外也。
——《上经67》
《说》从伍非百校,“坚”字为标题错下者,当在“得二”前,我们对《说》文作了重新标点。“坚白”,说者多从孙诒让之说,以为即公孙龙的坚白石之喻,孙氏以为,“不相外,言同体也”[9]304,“盖离坚白为二而异处,则坚非白,白亦非坚,是为‘不相盈’,亦即为‘相外’。若合而同体,则坚内含有白,白内亦含有坚,是为‘不相外’”[9]345。这种解释是有问题的,对于统属于“石”的硬度(“坚”)和色泽(“白”)两种属性,公孙龙主张“坚”、“白”分离,“坚”、“白”、“石”不可为三:“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得其坚也,无白。”但可为二:“无坚得白,其举也二;无白得坚,其举也二。”[10]但墨家的一贯主张是“坚白”不相分离,甚至有同一性,将其作为一个整体上的概念来使用。后期墨家主要仍持这种观点,与名家针锋相对,《经下》云:“宇、久,不坚白”;《经说下》:“于石一也,坚白二也,而在石”。与此处一样,“坚白”不可分言,它具有二重性,既是包含了“石”的两种属性的概念,又是一种组合方式。孙氏之说是从公孙龙的角度出发,不合墨家旨趣;杨宽虽看到墨家的“盈坚白”主张,却读《经》为“坚白不相外也”,中间不标点,实已将“坚白”分离看待了。其实这也无可厚非,因为在“坚白”这个概念的来源上本身就包含着双重含义,后期墨家为了和名家辩论,也有“坚白”分言的情况,《经说下》:“无坚得白,必相盈也”,这样反而无法坚持其原有主张,在辩论中落了下风。
“得二、异处、不相盈、相非”都是“相外”的几种情况,这四个要求是或的关系,任意满足一个,就是“坚白”。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不相盈”容易理解,就是非“盈”组合方式,“撄”、“仳”、“次”、“间”等都“不相盈”;“得二”、“异处”、“相非”则与“同”、“异”概念有关。
同,异而俱与之一也。
(侗)[同],二人而俱见是楹也,若事君。
——《上经39》
同,重、体、合、类。
同,二名一实,重同也。不外于兼,体同也。俱处于室,合同也。有以同,类同也。
——《上经88》
异,二、不体、不合、不类。
异,二必异,二也。不连属,不体也。不同所,不合也。不有同,不类也。
——《上经89》
《墨经》对“同”有两个定义,前一个定义宽泛而较模糊:二人见到同一根柱子,大家侍奉同一个主君,都可称为“同”。后一个定义则比较具体,列出了重同、体同、合同、类同四种情况,“异”则与之相对。“同”、“异”的出发点都是相异,被比较对象不完全同一,“同”就是从不同角度出发寻找共同点,重同从名实角度、合同从处所角度、类同从性质角度。结合到“坚白”组合方式上,相异的“二”即“得二”,“不合”即“异处”,“不类”即“相非”,均为“相外”。
这里主要来看与“兼”、“体”有关的体同,杨俊光认为,“‘体同’之‘体’并非‘体,分于兼也’之‘体’,不作‘部分’解”。这种表述不太恰当,“体”仍是分于“兼“之“体”,作为“兼”的一部分,本来就不是部分的同义语,而是《墨经》解释物体构成的概念。体同的要求是“连属”并“不外于兼”,换言之,二“体”连属即是不外于“兼”。结合上文可知,只有“次”才能达到体同的要求,亦即“二人而俱见是楹”之“楹”:“”为间虚,无法连属;“盈”只适用于“体”内除去“尺”、“端”的部分,我们所知的就只有“区穴”;“仳”是个模糊的概念,适用于含有“端”的任何部分,于此无太大意义;“端”之“撄”“无同”,也不符合体同的要求。
对于“体”内部和“体”之间而言,“坚白之撄”实际也只在“端”这个位置相契合,因为在“区穴”相“盈”;在“尺”有“次”的体同。所以“坚白”的组合方式也笼统而模糊,包括“区穴”的“盈”、“尺”的“次”和“端”的“撄”。各组合关系如图1所示:
然而,“坚白”的组合在整个“体”有厚与无厚的部分都适用,由于“体”内各组分的组合方式不同,“兼”能分成数“体”,却不会破坏“体”的内部结构;数“体”通过“坚白”的“撄”就能完美结合为整体的“兼”,“兼”、“体”关系及组合方式见图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墨经》提出了“兼”、“体”及各部概念,并指出其组合方式存在差别,所要解释的是构成和分合不破坏物体整体属性的问题。这集中体现了“石”这一对象上,同时,也制造了《吕氏春秋·诚廉篇》的“石可破也,而不可厚坚”和名墨论争中坚白、异同的话题。由本文的考辨可知,这些论点本质上是墨家从经验出发加以设想而作出的解释,生硬地将其归入科学范畴乃至等同于几何学概念是牵强的。当然,对“兼”、“体”概念及其关系的论述确已展现出墨家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无可否认的是,《墨经》的确提出了一些几何学方面的概念,如“平”、“同长”、“中”、“圜”、“方”等,但我们无法不加分析地将貌似的东西也归入这个范畴。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指出,“完全依赖人类理性的墨家,明确地奠定了在亚洲可以成为自然科学的主要基本概念的东西”,“但它的具体细节并不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广泛的事实,即它们勾画出了堪称之为科学方法的一套完整理论”[11],这对于我们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兼”、“体”关系之科学性提供了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杨宽.墨经哲学[C]//杨宽.杨宽古史论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杨俊光.墨经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杨宽.先秦的论战[C]//杨宽.杨宽古史论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704.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郭沫若.由周初四德器的考释谈到殷代已在进行文字简化[J].文物,1959(7):1.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5:227.
[7]严一萍.释[C]//严一萍.甲骨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台北:艺文印书馆,1976:50.
[8]胡厚宣,等.甲骨文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1983:15827.
[9]孙诒让.墨子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0]王琯.公孙龙子悬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2:77-78.
【科学记数法如何考】推荐阅读:
张丹丹科学记数法教学设计06-26
小学科学如何备课08-22
科学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09-30
如何做到科学决策08-29
幼儿如何开展科学活动09-13
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程11-01
如何科学管理时间06-27
如何科学填报平行志愿07-02
如何进行小学科学教学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