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产业发展(共12篇)
出版产业发展 篇1
近年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 出版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字出版成为一支重要的出版力量, 利用数字化技术, 将各种图、文、声、像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入信息库中, 出版者根据市场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编辑、加工、整合, 然后以光盘或网络出版等形式投放市场。与传统出版以传统印刷技术为基础的纸张出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两者之间各具特色和优势。在新的形势下, 加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 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出版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传统与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各自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必须要充分认清传统出版与现代数字出版的不同特征与发展现状, 不断提升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水平, 促进民族出版业可持续发展。
(一) 传统出版产业发展优势不可小觑
传统的出版产业以纸质出版为主要途径, 传统纸质书籍的出版、发行、传播具有严格的流程和规范, 拥有相对完善的组织机构、成熟的信息采集与发布体系、相对固定和训练有素的专业采编、发行队伍, 图书内容的采写、编排、印刷都具有严格的规范和程序, 因此, 各级特别是读者对传统出版物内容的认可度更高, 认为传统出版物更具权威性。同时, 传统的纸质图书更便于携带, 易于保存, 随时随地方便阅读, 具有很好的再现性, 给读者预留了诸多的思考空间, 更有利于读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更有利于知识的推广与传播, 更能体现出版业的以为本的理念。
(二) 数字出版推动了出版业融合
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传播方式之间的业务合作不断加强, 如《非诚勿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采用了“全媒体出版”, 以传统图书、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阅读等多种出版方式, 实现了多渠道全媒体同步出版。这些现象透现出数字出版运营的趋势:以内容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相关内容产业融合不断加深, 充分实现了内容资源的多次利用, 减少重复投入, 降低生产成本, 有效拓展了传统出版的阅读空间, 延长了出版物生命周期。据统计, 截至2010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亿多人, 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 达到近三成。目前, 全国手机用户达到数亿, 其中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近2亿。在发展速度上, 手机出版是增长最快的数字出版行业, 手机出版营业收入持续保持翻番增长。目前, 传统新闻出版单位和数字内容及技术提供商纷纷推出手机出版物。各级媒体均推出了自己的手机报业务, 大到中央级报刊, 小到地市级新闻媒体都开辟了自己的手机报。一些期刊社则推出手机杂志, 如《电脑爱好者》、《三联生活周刊》等。盛大等数字内容提供商中文在线则积极同移动通信机构加强合作, 共同打造手机出版内容基地, 这些举措都有力展示了手机出版物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 数字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完善
科技创新及应用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 以搜索引擎、移动终端、电子阅读器等为主的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日新月异, 数字阅读终端产品不断升级, 新型阅读方式不断涌现。在移动终端方面, 以Symbian (赛班) 和Window s M obile (WM) 最新版移动操作系统支持的智能手机, 以及苹果公司等推出的基于新型移动操作系统的手机, 如i Phone3G、3GS等, 不仅备受手机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关注, 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完备的体验。同时, 电子书得到迅猛发展, 国外的亚马逊、中国的汉王、爱国者等企业都是电子阅读器的主要生产商, 近年来销售业节结攀升。目前, 数字出版的产业形态经过多年的探索, 已经逐渐清晰, 数字出版企业结合自身优势, 找到了适合企业特点的数字出版模式。有代表性的如起点中文网、逐浪网的网络原创文学;北大方正、中文在线、书生、超星、通力公司的电子图书;清华同方、万方数据的专业学术期刊数据库群 (网) 等等。这些数字出版企业的商业模式各具特色, 产业形态已初步成型, 在培养用户消费习惯的过程中将逐步建立持续有效的盈利模式。数字出版企业在探索盈利模式的实践中观点逐渐统一, 必须依靠著作权人与出版商的结合、内容与技术的结合、产品与渠道的结合来实现盈利。
二、数字出版的主要优势
(一) 产品形态多样性
内容需要依赖载体才能传播。与传统图书介质单一相比, 数字图书载体更为丰富。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PDA、学习机、M P3、M P4……载体的差异大, 导致产品形态多样化, 阅读方式也多样化———在线阅读、无线下载、移动设备内置等, 譬如手机阅读可分为在线、WAP、客户端等。不同的产品形态, 不同的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主体的功能不同, 地位也不同, 这些都会影响数字图书定价权的归属。譬如中国的手机移动阅读, 在现有垄断的格局下, 主导权完全控制在电讯运营商手中。
(二) 赢利模式多样性
与传统出版通过销售纸书获得收益不同, 数字图书赢利模式更为多样化, 主要包括:一是作为内容产品。通过读者付费阅读获得收益, Kindle和i Pad目前均采取此种模式。此模式为数字图书基本收入模式。其业务形态更接近于纸本书, 掌握内容的出版商有更多的话语权。二是广告赢利模式。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一样, 内容作为媒体, 全部免费或部分免费, 通过广告获得收入。谷歌数字图书馆即通过免费向读者提供部分内容聚集人气, 获得广告收益, 再与内容提供商分成。广告模式是互联网的主要赢利模式, 由于广告与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无法测定, 故其定价权基本上掌握在运营商手中。三是增值服务模式。与广告模式类似, 将内容作为积聚人气的工具, 形成社区效应, 通过提供其他增值服务来获取收益。这种赢利模式下, 内容与价值实现方式之间距离更远, 关联性更弱, 其主导权也掌握在网络或者电讯运营商手中。有更多的赢利模式不断被创造出来, 彼此并存, 导致定价权和定价策略以及利益分配的多样性。对于数字图书究竟是一种产品, 还是一种媒体, 人们消费的究竟是产品, 还是接受一种服务, 也产生了很大分歧。
(三) 内容来源多样化
欧美数字图书基本上源于纸本书的数字化, 数字版权作为出版权的附属权利, 掌控在传统出版商手中, 并且成为与运营商谈判的筹码, Kindle Store大部分内容来自于正式出版物。中国的情况较为复杂。数字图书内容来源更广泛, 其中原创文学更是创造了一种全新阅读模式。它产生于新闻管制下的内容稀缺和表达通道的限制, 最初是网友在论坛上发表的帖子, 逐渐出现专门发表个人作品的文学网站, 开始完全免费, 后逐渐探索出VIP收费阅读模式。非常规、多渠道的内容来源, 海量的内容, 影响数字图书定价权, 也从供给的角度影响到数字图书的价格。
(四) 发布和销售方式多样化
载体和赢利模式决定了数字图书发布和销售的多样化。目前数字图书有两种发布方式, 一是单本书模式;二是连载模式。连载是原创文学网站的基本模式,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欧美数字出版领域十分少见。这种模式也被原创文学网站带入手机移动阅读上。数字图书在销售方式也更为灵活, 譬如单本图书的销售、多部图书打包销售、订阅、包月、计时收费、按流量计费、与硬件捆绑销售等。不同销售方式, 主导者不同, 定价权归属也不同。
三、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对策
新媒体出版在不断的探索中将走向基本定型, 届时将有更多的出版机构把数字出版作为其发展重点之一。社会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潮流势不可挡, 并且具有加速发展的趋势, 作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出版也会同步快速发展, 这不仅是出版传媒业发展的需要, 也是未来文化发展的需要。
(一) 发挥自身优势, 促进传统出版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优化传统出版内容优势。尽管随着网络、移动网络技术的迅速推广普及, 数字出版得到快速发展, 但传统纸质出版与一些新兴的数字出版相比, 仍然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 数字出版完全取代传统出版的道路还十分漫长。“内容为王”是出版业的至理名言, 传统出版单位最大的优势以及生存之本就是“内容”, 传统出版在内容方面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 长期培养保留有丰富的采编人员, 对内容编辑的严格程序, 都使信息内容资源、公信度成为传统出版的核心竞争力。传统出版要继续发挥传统优势, 着力在表现形式、内容可观赏性方面努力进行探索, 促进传统出版可持续发展。
(二) 突出数字出版特点, 加快数字出版创新发展
数字出版优于传统出版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表现手段的多样化、内容的可检索性、超文本的功能、传播的实时性以及良好的互动性。数字出版要不断强化数字出版的知识服务。数字出版要借助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以知识内容服务为主要内容和提供解决方案为重点的增值性服务, 不断创新数字出版的服务领域, 不断增强数字出版的附加值, 推动数字出版的发展。
(三) 创新思路举措, 促进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融合发展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各自拥有不同的优势, 也各具不足之处, 要充分发挥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各自的优势, 通过创新理念、创新方法, 不断促进期刊间的融合发展。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间的相互融合, 既是一种互相学习, 也是一种互相促进。传统出版在发挥自身内容优势的同时, 要加强与数字出版间的沟通协调, 将传统出版的内容数字化, 将版权交由数字出版推广和普及;数字出版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通过自身平台加大对传统出版的宣传推介力度, 通过多层面的合作, 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实现迅速的增量发展, 取得跨越式扩张, 进一步提升传统出版的品牌和知名度, 促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基勇.关于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业态融合的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0.
[2]李红强.数字出版:基于现实的规律分析[J].出版广角, 2010.
出版产业发展 篇2
新出政发【2010】7号
各盛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目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彩信、彩铃、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等。数字出版产品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有线互联网、无线通讯网和卫星网络等。由于其海量存储、搜索便捷、传输快速、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环保低碳等特点,已经成为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出版业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取得了较快进展。与此同时,由于存在投入成本高,盈利模式不成熟,相关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制约了数字出版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生产力尚未得以充分释放。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出版业升级,现就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1.战略目标。要以数字化带动新闻出版业现代化,鼓励自主创新,研发数字出版核心技术,推动出版传播技术升级换代,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新闻出版传播体系;要形成一批发展思路清晰、内容资源充沛、立足自主创新、出版方式多样、营销模式成熟、市场竞争力强、产品影响广泛的数字出版龙头企业;要切实从社会需求出发,将优质内容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打造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反映科学技术进步、体现时代精神、为大众喜闻乐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出版产品和品牌;要构建要素完整、结构合理、水平先进、效益良好、多方共赢的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新格局,把数字出版产业打造成新闻出版支柱产业。
2.发展指标。到“十二五”末,我国数字出版总产值力争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25%,整体规模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全国形成8-10家各具特色、年产值超百亿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或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园区,形成20家左右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出版骨干企业。到2020年,传统出版单位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其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份额在总份额中占有明显优势。
二、加快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3.加快推动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加快书报刊出版单位采用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出版流程;高度重视出版资源数字化工作,加快存量资源整理,按统一标准进行分类、存储;积极探索出版资源数字版权授权解决方案;鼓励传统出版单位开展网络出版业务;支持传统出版单位设立完全市场化的数字出版公司,尽快做大做强,成为数字出版龙头企业。
4.加快推动音像电子出版单位数字化升级。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速产业升级;鼓励音像电子出版单位与通信运营商、网络运营商及硬件制造商进行全方位合作,拓展新业态。
5.加快推动传统印刷复制企业数字化改造。推动传统印刷复制企业积极采用数字和网络技术,改造印刷生产流程和设备,大力发展数字印刷,提高对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供给能力。
6.大力增强网游动漫出版产品的创作和研发能力。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充分挖掘中华优秀文化,研发网游动漫精品,提高国产网游动漫产品的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网游动漫知名品牌,提高市场运作能力;组织实施民族网游动漫海外推广计划,大力支持国产原创网游动漫产品开发海外市常
7.切实加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项目的数字化建设。对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工程中的数字化项目予以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扶持;支持和鼓励出版单位、数字化公司承担和拓展数字出版公共服务项目;积极支持“农家书屋”向数字化方向发展;高度重视数字阅读,拓展全民阅读的空间;加快全民阅读工程指导性网站建设;积极开发盲文有声教材和读物;充分利用互联网,扩大民文出版物传播范围。
8.加快国家数字出版重点科技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国家数字复合出版工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中华字库工程和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等数字出版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建设国家重点数字出版工程项目库,扶持企业建设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内容资源数据库建设、数字出版软件产品开发以及相关技术研发为主的数字出版工程项目;加快数字出版领域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扶持以动漫出版、网络游戏出版、数据库出版等为主的数字出版项目;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纸、终端阅读器等新产品、新载体的研发和应用。
9.加快推进数字出版相关标准研制工作。坚持“基储急用”标准先行的原则,尽快制定各种数字出版相关的内容标准、格式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管理和服务标准,完成数字出版、移动出版等相关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的制定,在生产、交换、流通、版权保护等过程中形成符合行业规范的数字出版业标准化体系,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10.推动数字出版产业聚集区建设。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数字出版产业聚集区,形成一批核心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吸
引国内国际知名的相关企业落户,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支持进入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的企业开展互联网出版业务。
11.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从事数字出版活动。支持民营新技术公司研发基于不同传输平台和阅读终端的游戏、动漫、音乐等数字出版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终端等硬件设备;建立数字出版企业评估体系,对长期从事数字出版活动且出版导向正确、技术实力雄厚、竞争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经营业绩突出的非公有制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建立健全互联网出版准入退出机制,完善准入退出评估标准。
12.推动数字出版“走出去”。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借助网络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和无国界特性,加快推动优秀出版物通过数字出版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不断增强中国新闻出版的传播能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重点扶持和培育在“走出去”方面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数字出版骨干企业和示范单位,对切实跨出国门并取得显著成绩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予以资金资助、税收减免和其他奖励。
三、加快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13.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数字出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推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作为本地区新闻出版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机构,积极创造条件,设立专职数字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统计、规划、协调和引导,做好对本地区从事数字出版内容生产、加工、复制和数字出版产品销售、进出口等活动的数字出版企业的监管与服务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数字出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4.发挥部门合力。地方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争取本地发展和改革、财政、税务、工信、科技等综合职能部门对数字出版工作的支持,将数字出版发展规划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为本地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要结合本地实际,深入研究针对数字出版产业的财税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推动引导作用,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健康发展,把国家以及各地支持推进数字化进程、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15.优化资源配置。对内容资源丰富、具备技术和其他条件的传统出版单位优先赋予互联网出版权;鼓励条件成熟的传统出版单位开发基于互联网、无线通讯网、有线电视网、卫星传输等各类移动终端的数字出版产品;鼓励传统出版企业与新媒体公司进行深层次合作,探索新型业务模式和营销模式,拓展和延伸出版产业链;倡导联合重组,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与拥有内容资源优势的国有出版企业嫁接重组,拓展发展领域,形成新的市场主体。
16.加大投入力度。要逐步完善数字出版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扶持,加大对重点数字出版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创新资金和现代信息服务
业专项资金的扶持导向作用,面向全社会,推动设立扶持数字出版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数字出版公共服务平台和骨干项目建设;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用足用好金融领域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繁荣发展的优惠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17.搭建交流平台。继续支持和扶持办好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中国国际漫画节等数字出版产业方面的重要会展;积极组织参与全国图书博览会、全国图书订货交易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深圳文博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搭建展示和交流平台,推动数字出版新技术、新经验、新模式的深度交流,展示数字出版新产品和新技术。
18.加强版权保护。要加大版权保护宣传力度,强化版权保护意识;加大对数字版权侵权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障著作权人合法权益;加快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为版权保护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积极建立以司法、行政、技术和标准相结合的版权保护体系。
19.强化网络监管。要建立属地内出版、外宣、公安、通信、“扫黄打非”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和信息共享机制;增强网络出版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提高监管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全面提升主动监管能力和技术保障水平;要加大对互联网低俗之风和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打击力度,同时切实加强对网络游戏出版审批把关和网络游戏动态出版、非法出版的监管,全面净化互联网和手机出版环境;各地要加快网络出版监管系统建设,积极探索网络出版监管的有效方式,强化长效动态监管机制。
20.完善法规体系。加快修订《出版管理条例》、《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发布《手机媒体出版服务管理办法》、《数据库出版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文学出版服务管理办法》和《互联网游戏审批管理细则》等部门规章,加快规范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法规体系建设。
21.健全考评体系。要建立健全数字出版工作考评体系,加大对出版单位数字出版业绩考核的指标权重,重点评估其数字出版总体规划、新兴媒体和服务建设、内容资源数字化加工水平、出版流程再造、数字出版企业的市场表现、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数字出版创新成果等具体指标和数据;充分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数字出版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文化创造力,把推动数字出版的实际效果和发展水平纳入考评指标。
22.加快人才培养。要不断完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力度,特别是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出版高级管理人才、高级营销人才、高级策划人才及数字出版编辑人才的培养,加快解决数字出版产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短缺问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字出版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鼓励数字出版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逐步建立起教育培训和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数字出版产业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引进、使用和考核机制。
出版教育要适应出版发展需要 篇3
一我国出版教育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社、期刊社数量开始剧增,从印刷发行专业开始,出版教育专业逐步在各高校建立。特别是1998年,国家教育部调整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在一级学科新闻与传播学之下,将编辑出版学列为二级学科。之后,出版教育专业迅猛发展。据北京大学现代出版所网站《编辑出版专业本科教学单位名录》统计,到2005年12月,已有94所高校开办了出版专业的本科教育。河南大学的李建伟教授2007年的调查显示,从1988年我国开始招收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迄今共有35所高等院校38个办学点招收此专业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办学点7个。1988最早招收出版专业研究生的武汉大学已经培养了200多名研究生,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也招收了出版专业的研究生。20年间,这些不同学历层次的出版业毕业生源源不断地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为出版业注入了鲜活的血液。
但是,出版教育专业虽然迅猛增长,但却没有与实践相结合,办学严重脱离实际,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出版业发展需要,导致许多高等院校培养出的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出版事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近年来,不少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工作难找,不少出版社也更愿意接受其他学科背景的应聘者。教育界的调查研究也证实了这一情况。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调查表明,编辑出版专业教育对毕业生就业存在不容忽视的影响,是学生在就业中出现了很多障碍,造成就业形势严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关于出版专业与就业情况的趋向性发展状况调查》表明,出版单位对现存出版专业认可度都不大。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出高校出版专业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反映出教育与业界需求的严重错位。
二出版教育应适应出版发展需要
20世纪90年代末,在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大规模扩张之际,出版业正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出版行业体制改革以及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变革和冲击,企业化、国际化及数字化成为出版业发展趋势。而且,在一大批出版社转制为企业经营单位以后,其发展趋势更加迅猛。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超越了高校原有培养模式和目标。这主要表现为出版单位急需专业人才,而编辑出版业的毕业生却不受业界青睐的尴尬。所以,高等院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革,以适应出版发展需要。
1出版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是理顺学科定位,出版学应与新闻传播专业同并列为一级学科。
学科定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高校专业教育承担者为业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因而专业定位一定要在对行业历史,现状有充分把握,对行业未来发展有趋向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科定位、专业定位。从目前出版业实际需要来看,出版教育学科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都比较“自由”。出版专业的发展,不能有效地适应出版业蓬勃发展的需要。究其根本原因是编辑出版专业定位模糊。
一是编辑出版专业把编辑学、出版学和图书发行学都囊括进来,专业的口径是宽了,但它的内容却杂了。从直观上看,这个专业可以说把出版的方方面面都包括了,有编辑学,装帧设计学,书刊发行学,出版经济学,经营管理等等。其中又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有书报刊、电子出版、电影电视,网络等等,内容极其丰富。这么多的学问岂是一个专业所能容纳的。咋看起来一个行业一个专业,清清楚楚,其实是削弱了编辑学、图书发行学的专业特色。看起来学的知识面宽了,其实是掌握的知识潜了。这种专业的毕业生,对出版社工作的方方面面,道理上似乎都知道一些,但当不了编辑,也不一定擅长当编辑,只能被出版社拒之门外。而且,现在编辑出版专业所学的课程,把书报刊、电子出版、电影电视,统统包括在内,一个人哪能在几年的大学生活中掌握这么多学问,所带来的负而效应,就是把知识简单化了。所以,编辑出版专业不只是一个专业,至少涵盖几个专业的知识领域,诸如编辑学、图书发行学、出版经营管理等等,这些专业里面又涵盖了很多知识。因而编辑出版学应该是一个一级学科,下设几个不同的专业,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某一方面学得精一些,透一些。所以,2005年底,全国近30所高校发出关于设立编辑出版研究生的呼吁,希望国家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专业目录》中,把编辑出版学和新闻学与传播一样,列为一级学科,把编辑学、图书发行学、出版管理学、出版理论等作为二级学科。…
二是目前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归口不统一。为适应出版事业的发展,国家同意在高等院校设立编辑出版专业。这样,许多高校设立了编辑出版专业,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由于该专业的学科定位不清晰,很多相邻学科延伸过来,新闻学、传播学、语言文字学、图书情报学、历史学、管理学等专业纷纷孕育出编辑出版专业。这样,因归属的不统一,导致课程的设置也大相径庭,甚至连主干课程也不统一。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学什么的都有,五花八门,而且受业的深浅也各不相同,使得该专业的主导学科和培养目标变得模棱两可。我们必须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定位出版学。
2出版教育改革的第二个任务,是出版教育与出版实践紧密结合
编辑学、出版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出版学教育的方向应当是为我国出版业及其他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人力基础,而现在许多高校出版教育却没有和出版界的需求相吻合,这主要是体现在师资、课程设置和实践模式等方面。
师资方面。高校培养编辑学、出版学人才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与出版单位相结合的联合培养的模式,在师资方面的体现,不仅要求教师有专业修养、教育经验,而且还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现在高校出版学专业的老师,许多缺乏实际经验,没进过出版社、报社,没做过编辑出版工作。对于实用型出版学来说,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要。我们应该采取调任、特聘、兼职、做客等几种形式,把出版业内富有实践经验的编辑家、出版家请到高校参与培养专业学生。目前,做得比较好的是:北京大学邀请了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出版科研学研究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等方面的专家参与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中国传媒大学邀请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专家参与博士生的培养,并与该校出版社联合办
学。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编辑学、出版学方面办学成功的经验,就是聘用业界人士当出版学教师。美国纽约大学、佩斯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许多教师都是出版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具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也要派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定期到业界实践。
课程设置方面。编辑学、出版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是有一些共同的骨干课程和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可以依据办学实际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以培养不同方向的人才。但由于编辑学、出版学专业包括内容很多,面很宽,又是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专业,目前无法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学、出版学就隶属于在不同的专业学科,因而不同办学单位的课程设置也各不相同,包括骨干课程的设置。再加上一些学校受到师资的限制,因师设课,只要凑满学分,就可以毕业。这样毕业的学生,很难在出版界找到工作也就容易理解了。我认为,课程设置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贴近出版工作的实际,不能因师设课;如北京大学编辑出版专业与北京大学出版社、武汉大学与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合作教学,让这些业界中有经验的总编、主编等走上课堂教学。二是一定要在明确学科定位的前提下,坚持学科主干课程一致,同时,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和社会提供的平台来设置专业方向的侧重点课程。比如以编辑为重点的,要加重文化知识、语言修辞和必要的古文等课程;以培养发行人员为重点的要突出营销、市场调查;以培养经营管理为重点的要注重成本核算、企业管理、人才管理等课程。
实践模式方面。出版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联合业界人士办学以外,教育单位应该规范专业实习的实践模式,建立阶段渐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以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目前,许多高校由于实习经费不足或学生分散管理方面的困难,实践训练不足,学生实习处于“放羊”状态。同时,某些院校还有重编辑轻市场的倾向。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同时,还要实习参加与出版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方向在固定的学期必须到出版社、期刊社实习,从校稿、组稿,参与选题策划、市场营销等具体实践工作做起,增经验、长见识。另外,学校还应该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参观机会,如参观优秀的出版社、国际图书博览会、书市、书店等等;还要引导学生参与一些业界和学界重要的学术研讨会,让学生了解前沿的学术课题,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结语
目前,我国出版业已进入数字化整合营销时代。这就要求出版教育应培养多元化、高层次人才以适应其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的着眼点要摆脱传统编辑出版思维的局限,扩大视域,在准确学科定位的基础上,设置好学科专业课程,使这门实用型学科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出的毕业生不同程度地达到可以管理一个工作室、出版社和期刊社,而且还可以掌握图书出版策划、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以及横跨多项文化产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课题组,全国部分高校2005届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与影响因素调查(上、下)[J],出版发行研究,2005,(10-11)
[2]许欢,肖东发,关于我国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论争与调查分析[J],中国出版,2004,(10)
出版产业发展 篇4
1 专业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之现状
数字出版是指以传统的信息资源为依托, 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立体式信息资源传播的模式。数字出版对专业出版社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部分专业出版社积极探索推进数字出版业务发展, 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进展, 又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1.1 冲击
1) 数字出版导致专业出版产业链发生突变。在出版产业的原有链条中, 专业出版社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 而读者、作者及印刷和发行企业均围绕出版社实施与出版有关的各类活动。而在数字出版条件下, 传媒科技供应商将产业的整个链条打通, 在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严重冲击着读者市场。数字出版条件下, 由于技术快速发展, 丰富了公众日常阅读的内容及形式, 分化了传统性的读者市场, 使互联网变成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有效路径。
3) 打破了出版行业的原有布局及结构。出版行业原来是内容为王的产业, 而数字出版由于具有个性化、数字性、虚拟性及移动性等特点, 从而赋予了内容以新的内涵, 通常谁的内容资源整合能力越强, 则谁的市场掌控能力就越大, 彻底扭转了传统的出版行业的整体结构及布局。
1.2 探索
在全媒体传播的新形势下, 专业出版社多数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在发展数字化出版业务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和成效。
1) 推进图书类优质内容资源的数字化。部分专业出版类企业, 加快把现有的图书信息资源实现数字化的格式转换, 通常将纸质类图书进行数字化的加工与制作, 进行二次销售。
2) 探索构建数字化出版的平台。部分专业出版社结合实际, 以自建或者同第三方科技合作等模式, 建立各类数字化的管理平台, 不仅生产图书类内容, 而且探索掌握营销的渠道, 推进数字化出版业务的发展。
3) 联合电信运营企业发展移动类阅读业务。有些专业出版社加强与电信运营企业的合作, 通过把电子类图书投入在电信企业的移动阅读平台中, 以参与平台分成的方式实现盈利, 取得了较好销售业绩。
1.3 问题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当前专业出版社的数字出版业务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相关业务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对数字出版业务重视程度不够。有的专业出版社对数字出版的趋势和作用认识不到位, 有的把网络宣传和数字出版相混淆, 未将数字出版业务摆上重要日程, 有的数字出版业务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 有的发展数字出版业务缺乏资金保障。
2) 数字化出版发展思路不够清晰。有的专业出版社设计的数字化产品缺少明确定位和整体规划, 在思路上还过多地沿袭出版业传统的经营内容及管理策略, 满足于现有内容资源的数字化加工。
3) 数字出版业务盈利模式较为单一。专业出版社的数字出版业务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 虽然拥有内容上的优势, 但有的同技术服务商合作时, 只提供图书的纸质内容, 未参与对图书内容的数字化环节, 不掌握核心的数字出版环节, 从而处在从属的地位。四是数字出版缺乏专业化人才。在全媒体传播的新形势下, 数字出版业务不仅要变革出版的内容与载体, 而且要变革专业出版的整个流程及工艺, 必须有专业化的人才作保障。目前专业出版社普遍缺乏数字出版的人才, 和第三方的技术服务商合作, 无法解决专业出版社会的人才需求问题。
2 专业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之模式
专业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形式多样, 发展模式不尽相同, 主要有下列几种。
2.1 构建专业化的数据库
专业出版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情况, 及时构建专业内容数据库, 对于发展数字出版业务而言, 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然后专业出版社可以在数据库的基础, 对相关内容进行碎片化的信息处理, 进而开发相应的新型产品。
2.2 构建在线专业教育平台
专业性教材通常属于专业出版企业的重点项目, 专业社可以以专业化教材与辅导书, 建立在线式教育培训的载体和平台, 以专业人才培训为主要目标, 将专业类资格考试作为依托, 开发和营销培训视频、电子图书、数字化产品、制作课件及其他增值类服务等。
2.3 推动工具书的数字化
辞书、词典及百科全书等专业化的工具书通常是专业出版企业出版的重点内容, 专业社可以将辞书类纸质产品同电子类词典及在线类词典紧密结合, 开发和营销光盘、U盘、在线及手机等多个版的产品, 稳步推进工具书的数字化出版。
2.4 打造数字化的艺术类产品
对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的专业出版企业中, 通常音乐类专业社的产品整体上数字化比率男较高, 相对而言, 美术类专业社的产品整体数字化比率较低。因此音乐类专业社应当在碟片赠纸质书及纸质书赠碟片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光盘、在线、条码扫描、app等音乐欣赏产品;而美术类专业社可以重点开发和营销教学在线视频、美术纸质图书及矢量素材等产品。
2.5 推动版权的对外输出及网络销售。
国际数字化出版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 近年来对国内的一些专业性图书具有一定需求量, 专业出版社在语言与文化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 有条件的专业社要大胆探索, 通过建设驻外分社的方式, 坚持走出去战略, 满足外国读者对国内专业图书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 要发挥网上营销手段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 通过网络销售专业社的数字化业务产品。
3 专业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之对策
发展数字出版业务涉及面极广,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并非简单地把传统媒介的信息内容数字化, 不可能一蹴而就。专业出版社必须围绕数字出版存在的突出问题, 统筹规划, 把握重点, 强化落实, 加快推进数字出版业务深入发展。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构建数字出版的业务推进机制
专业出版社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把数字化出版业务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数字化出版的专门领导机构和管理部门, 统筹传统出版业务和数字出版业务协调发展, 研究和决策数字化出版业务的重大事项, 推动相关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加强顶层设计, 结合专业出版社会实际, 制定数字化出版业务的整体规划, 健全和完善基础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 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筹集资金, 加大投入力度, 强化对内部现有信息管理系统与数字化出版信息平台的有效整合, 切实防止重复性的建设。
3.2 构建数字出版的品牌运营机制
专业出版社要增强品牌意识, 及时对客观环境和内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定, 锁定目标读者市场, 进而确保品牌战略的愿景, 并制定出版社差异化管理和品牌经营战略。加强品牌的公关、宣传和推广, 注意选择好品牌文化传播的媒介, 积极探索品牌广告的新策略与新方式, 加强对品牌宣传活动各环节工作, 重视活动情况的报道, 树立和传播专业出版社的对外形象, 努力得到读者的广泛认可, 提升读者对出版社产品品牌的忠诚度。
3.3 构建数字出版的多元盈利机制
专业出版社要加强对自身资源内容的梳理盘点, 全面掌握优势性的资源, 要结合自身信息资源的现状, 健全和完善专业内容数据库, 采取自行建设或合作建设的方式, 建立专业化的数字化出版管理平台, 积极整合产业链的各方面资源, 采取主题式打包的方式, 持续对资源内容进行优化和更新, 体系化开发数字化产品, 加强数字化产品的营销工作。加强对存量版权内容资源的深入加工, 加强结构化、碎片化的处理, 加强大数据的挖掘和推送工作, 针对不同记者的个性化需求, 推进规模化、定制化的服务, 探索和完善多元化的数字产品盈利的模式。
3.4 构建数字出版的人才管理机制
针对数字化出版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加大专业化人才的引进力度, 积极引进既懂传统出版业务、又能熟练掌握数字化出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不断改善和优化人才队伍的结构。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素质的优化与提升, 强化对现有人才的培养, 加强对数字化出版的基础操作技能及设计能力的培训, 有效提升专业出版社数字化出版人才队伍的整体素养。
3.5 构建数字出版的国际合作机制
专业出版社要在大力开拓国内数字出版市场的同时, 坚持走出去战略, 通过国际上的数字化出版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 依托国外出版企业已有的数字化产品营销平台, 积极向海外输出国内成熟的数字化出版产品, 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进而快速实现打入国际数字出版市场的目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当前网络与传统媒体全方位融合的新形势下, 专业出版社作为国内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加快推动数字出版业务深入发展, 意义重大而深远。因此, 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和专业出版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数字出版业务的发展工作, 不断地总结经验, 完善机制、深化改革, 持续改进和推广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不断提升专业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铁刚.专业科技出版社数字出版之路的思考和探索[J].科技与出版, 2013 (12) :80-82.
[2]张新新.数字出版产业化道路前瞻——以专业出版为视角[J].出版广角, 2014 (18) :33-35.
[3]余庆.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战略[J].编辑学刊, 2012 (5) :94-97.
关于数字出版产业的调研报告 篇5
数字出版可近似地理解为“数字化的出版”。它包括传统出版业数字化的全部过程和结果,同时也包括新兴的数字媒体。——引自《2007-2008年中国数字出版年度产业报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按照《美国数字出版考察报告》(世纪出版集团)一书中的定义,数字出版有三大特征:一是具有数字技术记录、储存、呈现、检索、传播、交易的特点;二是具有在网络上运营,实现即时互动、在线搜索等功能;三是能够满足大规模定制这一个性化服务的需要。
我省不仅图书出版多年位居国内前列,与传统出版相关的新兴文化业态也曾两度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第一次是90年代初兴起的音像电子出版高潮,虽然总体规模始终没有超过发源地xx省,但我省当时的音像市场年流通总量一度占国内市场的20%,涌现出原创作品单品种磁带发行量超千万的xx音像出版社,以及至今保持获奖作品总量之冠的xx电子音像出版社。
第二次是90年代后期兴起的光盘复制产业,虽然xx省出版业介入时间已经比xx等地晚了5年,而且接手的仅是3个被查处的小厂,但在省新闻出版局的直接参与和政策引导下,借助我省外向型经济的崛起,扶持当时世界第一、第二大光盘复制企业落户苏州、南通,使我省一跃成为继xx、北京之后现今国家最大的光盘产业基地。即便是目前光盘行业总体进入滞退期,我省的只读和可录两类光盘企业的规模和效益仍列国内前茅。但是,在与传统出版相关的第三次新兴文化业态变革中——游戏动漫产业(过去属新闻出版管理范畴,现权威部门统计仍将其列入广义的数字出版范畴),xx未拔得头筹。在国家划定的数个动漫基地名单里没有xx。总产值早已超过电影的国内著名游戏企业,则云集上海北京两地,而xx在南京几个网游企业倒闭之后,仅苏州尚存两家规模不大的游戏制作公司。
当前,与传统出版更密切的数字出版高潮正在兴起,在新一轮业态变革的竞赛中,北京无疑暂时遥遥领先,上海、xx、xx、xx等省市紧跟其后,xx能不能抓住机会奋起直追,能否在第四次业态变革中再现后发优势?是本调研报告竭力想说明的主题。本报告未涉及数字印刷和网络书店。
一、数字出版的产业环境
数字出版的起源应该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按需印刷已初现雏形,但真正规模应用是在2000年以后,大型的国际出版商开始开发并运用数字出版平台或数据库进行数字出版。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外专业出版领域的数字出版运作已经比较成熟,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而近年来国外大型的互联网行业巨头和新媒体公司操作数字出版的方式更是给传统出版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例如,谷歌的盈利模式是提供全免费的内容以吸引广告商来实现最后的盈利。而新近比较热门的“维基百科”更是向读者提供写作和发表的平台,每一个人都可成为作者,颠覆了传统出版理念。这些大公司对新技术和行业标准的潜在垄断,以及对数字出版资源的不断蚕食,给传统出版产业敲响了警钟。
我国的数字出版起步与国际相比不算太晚,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技术服务商基本于国际同步开始进入该领域。但2007年以前,数字出版一直处于“内冷外热”的状况,一些it技术服务商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十分热衷于此,至今已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传统的出版单位则一直在犹豫观望,只有极少的单位有所涉足。到2007年,数字出版市场的先行者,不管是国有资本还是民营资本,经过4、5年的磨练,少了许多浮躁和急功近利,都能比较平和踏实地应对不太规范的外部环境。据权威机构的调查统计,2008年,全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宽带网民数达到2.14亿人,跃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也快速提高至19.1%。2008年,我国数字出版业的整体收入达到530亿元,比2007年增长46.42%。2009年数字出版业的整体收入预计将超过750亿元。近两成有读书习惯的国民阅读电子书,网络在线阅读是最普遍的阅读方式,手机报和电子杂志的读者规模均超过200万人。这些数据或多或少触动着传统出版业的神经,一边是滞涨的传统出版物市场、逐年增加的库存压力,一边是蓬勃发展的数字出版产业,我们的传统出版单位如果再不行动起来,就有失去产业话语权的危险。
新闻出版总署一直十分重视数字出版的发展。2006年,国家先后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其中都把“数字出版技术”、“数字化印刷、复制”和发展新媒体列入科技创新的重点。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各项政策都表明数字出版已成为出版现代化的关键。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成立了科技与数字出版管理司,负责管理和推进数字出版的发展。同时由总署牵头的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中华字库、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平台等4项重点数字出版工程项目已经进行论证并组织实施。柳斌杰署长也指出:抓发展要抓技术进步,运用新技术,占领新阵地,培育新业态。要大力应用互联网、计算机、数字化这些新技术,大力推进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努力打造主流媒体在多元传播格局中的强势地位。鼓励和支持出版企业研发数字出版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充分发挥出版单位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发。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为数字出版的项目提供组织管理、统筹协调、制定标准、咨询服务等,促进出版企业成为技术运用和技术创新的主体。抓紧完成行业主要标准的制定,形成科学规范的新闻出版业技术标准化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it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水平的持续提高,国民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的逐步变化,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即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数字出版可近似地理解为“数字化的出版”。它包括传统出版业数字化的全部过程和结果,同时也包括新兴的数字媒体。——引自《2007-2008年中国数字出版年度产业报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按照《美国数字出版考察报告》(世纪出版集团)一书中的定义,数字出版有三大特征:一是具有数字技术记录、储存、呈现、检索、传播、交易的特点;二是具有在网络上运营,实现即时互动、在线搜索等功能;三是能够满足大规模定制这一个性化服务的需要。
我省不仅图书出版多年位居国内前列,与传统出版相关的新兴文化业态也曾两度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第一次是90年代初兴起的音像电子出版高潮,虽然总体规模始终没有超过发源地xx省,但我省当时的音像市场年流通总量一度占国内市场的20%,涌现出原创作品单品种磁带发行量超千万的xx音像出版社,以及至今保持获奖作品总量之冠的xx电子音像出版社。
第二次是90年代后期兴起的光盘复制产业,虽然xx省出版业介入时间已经比xx等地晚了5年,而且接手的仅是3个被查处的小厂,但在省新闻出版局的直接参与和政策引导下,借助我省外向型经济的崛起,扶持当时世界第一、第二大光盘复制企业落户苏州、南通,使我省一跃成为继xx、北京之后现今国家最大的光盘产业基地。即便是目前光盘行业总体进入滞退期,我省的只读和可录两类光盘企业的规模和效益仍列国内前茅。
但是,在与传统出版相关的第三次新兴文化业态变革中——游戏动漫产业(过去属新闻出版管理范畴,现权威部门统计仍将其列入广义的数字出版范畴),xx未拔得头筹。在国家划定的数个动漫基地名单里没有xx。总产值早已超过电影的国内著名游戏企业,则云集上海北京两地,而xx在南京几个网游企业倒闭之后,仅苏州尚存两家规模不大的游戏制作公司。
当前,与传统出版更密切的数字出版高潮正在兴起,在新一轮业态变革的竞赛中,北京无疑暂时遥遥领先,上海、xx、xx、xx等省市紧跟其后,xx能不能抓住机会奋起直追,能否在第四次业态变革中再现后发优势?是本调研报告竭力想说明的主题。本报告未涉及数字印刷和网络书店。
一、数字出版的产业环境
数字出版的起源应该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按需印刷已初现雏形,但真正规模应用是在2000年以后,大型的国际出版商开始开发并运用数字出版平台或数据库进行数字出版。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外专业出版领域的数字出版运作已经比较成熟,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而近年来国外大型的互联网行业巨头和新媒体公司操作数字出版的方式更是给传统出版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例如,谷歌的盈利模式是提供全免费的内容以吸引广告商来实现最后的盈利。而新近比较热门的“维基百科”更是向读者提供写作和发表的平台,每一个人都可成为作者,颠覆了传统出版理念。这些大公司对新技术和行业标准的潜在垄断,以及对数字出版资源的不断蚕食,给传统出版产业敲响了警钟。我国的数字出版起步与国际相比不算太晚,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技术服务商基本于国际同步开始进入该领域。但2007年以前,数字出版一直处于“内冷外热”的状况,一些it技术服务商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十分热衷于此,至今已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传统的出版单位则一直在犹豫观望,只有极少的单位有所涉足。到2007年,数字出版市场的先行者,不管是国有资本还是民营资本,经过4、5年的磨练,少了许多浮躁和急功近利,都能比较平和踏实地应对不太规范的外部环境。据权威机构的调查统计,2008年,全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宽带网民数达到2.14亿人,跃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也快速提高至19.1%。2008年,我国数字出版业的整体收入达到530亿元,比2007年增长46.42%。2009年数字出版业的整体收入预计将超过750亿元。近两成有读书习惯的国民阅读电子书,网络在线阅读是最普遍的阅读方式,手机报和电子杂志的读者规模均超过200万人。这些数据或多或少触动着传统出版业的神经,一边是滞涨的传统出版物市场、逐年增加的库存压力,一边是蓬勃发展的数字出版产业,我们的传统出版单位如果再不行动起来,就有失去产业话语权的危险。
新闻出版总署一直十分重视数字出版的发展。2006年,国家先后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其中都把“数字出版技术”、“数字化印刷、复制”和发展新媒体列入科技创新的重点。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各项政策都表明数字出版已成为出版现代化的关键。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成立了科技与数字出版管理司,负责管理和推进数字出版的发展。同时由总署牵头的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中华字库、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平台等4项重点数字出版工程项目已经进行论证并组织实施。柳斌杰署长也指出:抓发展要抓技术进步,运用新技术,占领新阵地,培育新业态。要大力应用互联网、计算机、数字化这些新技术,大力推进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努力打造主流媒体在多元传播格局中的强势地位。鼓励和支持出版企业研发数字出版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充分发挥出版单位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发。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为数字出版的项目提供组织管理、统筹协调、制定标准、咨询服务等,促进出版企业成为技术运用和技术创新的主体。抓紧完成行业主要标准的制定,形成科学规范的新闻出版业技术标准化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it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水平的持续提高,国民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的逐步变化,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即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
二、我省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及原因
我省是经济、文化大省,也是传统的出版大省。2008年包括出版、印刷、复制和发行在内的全省新闻出版(版权)行业预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800亿元。其中,图书、期刊、音像及电子出版、音像及电子复制业实现营业收入约90亿元;出版物发行业实现营业收入约150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印刷业实现营业收入约550亿元,居全国第三位。我省互联网宽带用户的年均增长率约为33%,2009年5月已达789.9万户,专线用户更是爆炸性增长,互联网普及率达23.3%,移动电话普及率也保持15%左右的增长,各类网站数量已达20多万个。各项统计数据表明我省的新闻出版(版权)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行列,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基础雄厚、环境良好。
我省的数字出版产业起步较晚,主要涉及互联网图书、期刊和手机报纸等(按《2007-2008年中国数字出版年度产业报告》种类划分)。整体上实力不强,种类不多,2007年收入约为1200万元,2008年收入约为3500万元,还无法与传统出版相比。但正因为如此,我省的数字出版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预计2009年的数字出版收入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手机出版、网络文学出版作为成长较快、赢利较好的数字出版类型,在我省也有不俗的表现。
我省的大型报业集团发行手机报的积极性较高,各地级市报也大都开办了自己的手机报。原因在于手机的普及率高,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强势,运营的商业模式清晰,产业链简单明了,特别是订阅、收费等的方式十分简便、灵活。加上绝大部分大型报社已基本完成了信息化建设,因此也培养了一批专业的人才,报业集团都能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位置和盈利点,进入数字出版的步伐就相对快一些。例如早在2001年新华报业集团的扬子晚报就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短信版“扬子随身看”。2006年前后,南京日报报业集团也进入数字出版领域,集团领导高度重视数字出版的发展,制定了《南京日报报业集团2008——2010年数字报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思路,稳步推进数字报业的发展,其手机报在全国也名列前茅。但也应该看到,移动公司过于强大的垄断地位及其直接涉足内容生产的做法很可能会对手机出版产业形成伤害。据《2007-2008年中国数字出版年度产业报告》统计,我国手机出版业务在2007年收入达150亿元,是对整个数字出版产值贡献最大的门类。事实上,除去手机彩铃、手机铃声、手机游戏等业务,真正意义上“以阅读为取向”的手机出版还刚刚步入发展轨道,但其发展速度和空间令人振奋。从2005到2007年,手机客户端阅读主要竞争厂家从不到5家快速增长到几十家,注册用户合计超过2000万。手机出版因其庞大的用户数量、用户付费阅读习惯和成熟的移动收费模式,必将成为数字出版的下一个拐点。而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将会从单纯的通讯工具向移动媒体发展。
目前,对我省互联网文学网站进行初步调研的结果显示,90%以上的文学网站由民营企业经营。我局已先行登记的互联网文学网站64家(其中小说网站53家)、搜书引擎网站4家、文学论坛7家、小说论坛2家、电子图书网站4家。部分网站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互联网文学正在逐渐产业化,逐浪文学原创网、潇湘书院、万壑松风书库、连城读书、异侠小说搜索等网站在全国网络小说网站排名位居前列。文学网站已经有多种成熟的盈利模式,vip会员付费制度已相当成熟。文学网站积累大量公众作品让普通会员免费浏览以吸引流量,与网络作者签约提供vip作品让vip会员付费浏览,vip作者依据作品的订阅数获得每千字几十元不等的稿费。另外还有广告收入、版权运营收入等。大型的文学网站以会员付费收入为主,而小型文学网站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广告。以我省规模最大的“逐浪网”为例,截至2008年底,其签约作者约3000人,签约vip作品约4000部,注册会员为4592303人,付费vip会员为197274人,日访问量为50-60万ip,日均pv量(浏览网页数)为700万页(次),其2008年的会员付费为300.47万元,广告收入为58.6万元,版权运营收入为近60万元。规模次之的私营文学网站“潇湘书院”2008年的会员付费也超过了200万。
但是,对于我省的传统出版单位来说,其介入数字出版领域的状况却不容乐观。虽然,其中不乏一些做得较为成熟的单位,例如中国家禽网,年收入约为60万元;我省最大的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也做了一些尝试,集团内出版社和北大方正公司合作发行电子书,迄今为止有2000多种,产生效益20多万元;该集团还推出了总署”十一五”规划重点图书《走进百家名村》,以图书、互联网和dvd-rom三种形式同步出版,收到了良好效果。但是,大部分的传统出版单位,如图书、电子音像出版单位和期刊社,一般都只是建有本社的宣传网站,还没有真正进入数字出版领域,存在着“报纸热、图书期刊冷”的现象。相比于传统出版单位,我省民营资本进入互联网出版的积极性却很高,呈现“内冷外热”。以网络文学为例,据2008年中国出版业网站年会发布的统计资料显示,我省有逐浪网、潇湘书院和异侠玄幻小说网等3个小说网站进入全国同类网站的前15名,有着较好的市场基础和知名度。我省的数字出版为什么会出现“内冷外热”、“报纸热、图书冷”等现象,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认识不够,动力不足,缺乏市场意识
多数传统出版单位对数字出版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建网站或与运营商签订各种委托数字化协议阶段,对数字出版本质缺乏认真研究。一些传统出版单位虽然认识到了数字出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长期受惠于国家的保护性政策,产品结构失衡,市场意识不强,对传统出版数字化升级转型的紧迫感不强,缺乏数字出版创新的动力。而且数字出版资金投入大,不能立刻产生经济效益,一般中小出版单位力不从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进入数字出版的步伐。2.商业模式不够清晰
虽然数字出版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其盈利模式还是不太清晰。大型国际新媒体公司基本采取内容免费广告盈利的模式,专业类的出版商利用其专业优势可以形成符合其专业特点的盈利模式。这些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往往是不可复制的,我们的传统出版单位还没有摸索到一个较为明确的、适合自身特点的商业模式。中国网民多年养成的免费阅览习惯,从某种意义上造成网络出版=“网络共产”的事实,使得出版社望而却步。在我们的传统思维中,“编、印、发”一条龙,产业链是闭合的,所有的控制权都在出版单位自己手中。在一个完整的数字出版产业链中,从作者——内容提供商——数字出版商——技术服务商(包括网络运营商、金融服务提供商等)——消费者,传统出版单位就不太可能包打天下了,产业链中盈利点的分散或者说是话语权的缺失也导致传统出版单位进入数字出版的信心不足。3.信息化程度不高,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
数字出版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我们的传统出版单位信息化程度不高,自身业务的流转没有完全信息化,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储备,以文科为主的编辑队伍还有一个很长的再学习过程,这同样也是xx出版业在第三次新兴文化业态变革——动漫游戏产业中掉队的原因,既懂出版又懂技术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使得进入数字出版的成本过高。
4.技术和资金的缺乏
出版业积累的大量信息,因为缺乏技术的嫁接和资金的投入,导致知识资源利用单一,甚至白白浪费。每一个出版社、出版单位都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知识库,但是没有技术手段就开发不出来,更谈不上增值性应用。传统出版单位虽然很想投入新的技术开发,但却缺少资金支持渠道,也没有投资的来源。5.法律法规和标准建设滞后
数字出版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我国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都不很完备,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几乎已不可能。现有的法律法规适用性不强,执行起来有较大的难度。由于数字出版利润巨大、盗版成本低、而打击盗版的成本却很高,这些状况将使得版权保护难度较大。数字出版的标准涉及到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标准的不统一会导致重复建设、资源难以共享等诸多问题。这些都增加了我省传统出版单位的顾虑,也制约了我省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三、先进地区的发展模式
鉴于北京地区目前在国内数字出版领域的优势地位,此次调研我们除参加全国数字出版年会之外,还重点走访了xx市的数字出版单位,就体制内的传统出版单位、数字期刊出版商和体制外的大型门户网站等几个方面做了深入的考察。不仅了解全国数字出版的现状,还学习了先进单位发展数字出版的经验。1.传统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工作起步于2002年左右,是较早进行数字出版探索的传统出版单位,至今已取得明显的成绩。该社数字出版工作动手早起点高,不仅有力的推动了该社在高校教材领域的扩张,还探索出了教育专业数字出版模式:早在2002年与世界著名企业sap公司合作实施erp项目时,就将数字出版流程再造列入第二、三期工程,并在原高教电子出版部的基础上组建“教育技术与出版技术研发中心”及“媒体技术研究所”。2002年启动了“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已出版包括纸介质、音像、电子、网络多种媒体配套的“立体化教材”1000种;2004年启动了“资源库和教学内容集成方案”,正式立项基于4a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库和方案28个;2005年又启动了“内容管理系统建设工程”,搭建一个作者与编辑协同工作的虚拟平台,从而最终实现了出版流程的再造,即图书、网络、电子、学科网站对同一资源的反复利用及互相沟通。
高教模式适用于大型专业出版社,我省大部分中小型图书出版社难以独自仿效,xx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正在实施的数字化战略与此类同。2.期刊出版商——同方知网
同方知网全文文献数据的年生产能力达400万篇,年信息处理能力达5亿条。2007年同方知网出版期刊88393本,文献量300多万篇。其机构用户总数超过6000家,在各个行业的用户数量和市场占有率分别为:本科院校100%;高职高专50%;省级、副省级以上图书馆91%;地级市以上图书馆21%;科研机构200多家;政府机关近500家;军队用户近百家;医院上千家,其中三级医院市场占有率85%;企业约400家;中小学600余家;海外用户500多家。总使用人数约2600万。2007年销售收入为3亿元,占全国互联网期刊出版产业收入的近50%。我省的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也将购买其镜像数据库,作为集团内部共享的检索资料库。
国内类似的期刊数字出版商还有万方数据,鉴于这种数字出版模式特有的中心地域幅射效应和很强的排它性,地方省份很难继续再建新的同类数据库。
3.电子书出版商——北大方正
北大方正(方正阿帕比公司)每年新出版电子书8万种,全球3800多家学校、图书馆等企事业单位应用阿帕比数字出版产品,全国150多家报社的300多份报纸应用阿帕比技术发行数字报,全国近500家出版社与北大方正合作进行电子图书出版和发行,即将自己已出版的纸书电子文档交北大方正加工成电子书,供读者有偿下载或提供给图书馆,我省大部分出版社与北大方正均有合作关系。
由于北大方式数字阅览采用独特的阿帕比格式,在保护权益的同时限制了更大范围的阅览,在没有被认定为国家标准之前,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很多出版社对自己的收益不满,导致对合作持怀疑和冷淡态度,影响后续产品特别是新作的授权积极性。4.大型门户网站——新浪读书频道
与北大方正相反,新浪读书频道采用先数字发表后传统出版的模式,采取完全开放的格式,在出版社出版之前,为作者提供一个原创作品平台,供读者免费点击浏览。现有原创作品7万多种,其中已交付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有1万多种,现有注册用户400万人,其中交费的vip会员有权通过网络阅读全部作品。从某种意义分析,新浪读书频道颠覆了传统的出版模式,实现了所谓的“草根”出版,其运营方式比较灵活:既直接向出版社推荐作品,也允许作者直接与出版社接洽,网络点击率对出版社是很有说服力的;既上传未出版的作品,也上传已出版的作品,他们先后向出版社提供65万条出版信息;既发表专家书评,也动员网民为作者“改稿”,众多畅销书都经历了网上“窜红”的经历。新浪放弃了利用自己庞大的资源进行独立出版的打算,充当作者、出版社和读者网上桥梁的角色,侧重文学类作品,与我省文艺、译林出版社有合作关系。除了会员制收费和广告收费(可能还有向出版社转让版权),新浪正在尝试的手机小说引起社会广泛注意。我省点击率较高的门户网站,最近也开辟了近似的读书园地。
以上这些数字出版单位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差距。而他们相对成熟的模式,对我省数字出版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启迪。
四、我们的思考和目标
面对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的态势,我们应该正视现实,积极应对,充分发挥我省出版资源丰富,资金实力雄厚等优势,后来居上,大力推进数字出版的发展,使其成为我省新闻出版产业的新增长点。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顺机制,积极探索新型业态的管理模式。数字出版涵盖传统出版的各个环节,流程上从编辑→印刷→发行,载体上包含书、报、刊、光盘和网络等。如果还沿用过去老的条块分割管理方式,就不能形成合力,这需要我们统一思想,转变以往的观念,理顺管理机制,摸索新的管理模式,加强宏观指导,完善配套措施,积极引导我省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2.加强学习,提高知识水平,以优质的服务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数字出版是一个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含量高,从行业标准到用户消费方式等各个环节都会受到技术发展的影响,并时刻会改变产业发展的模式。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学习,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认真研究新技术给出版带来的影响,并积极参与到新闻出版业从单一的传统方式向现代多媒体复合发展转变的工作中去,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再实时地加以各项政策指导,以服务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3.进一步强化政府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苏政发〔2006〕113号)要求,“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每年安排文化产业引导资金1亿元,用于促进全省文化产业发展。2007年,新闻出版系统共有23个项目入选,获得引导资金4130万元。其中,数字出版项目有5个,资金为1130万元。今后,我们要继续发挥对数字印刷生产、网络教育出版、数字信息营销平台、手持终端电子报纸等数字出版项目的引导作用,更好地体现政府资金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4.“三个阶段、三种模式”,大力推进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鉴于我省的数字出版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和零散状态,短期内难以迎头赶上,建议在进一步分类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专门班子,制定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争取在2015年左右进入全国前列,大体可分成三个阶段进行规划:
第一阶段:分类起步阶段(“十一五”末期即2009-2010年)
在业内,鼓励有条件的出版单位率先进行业态整体转型,重点支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大型集团进行数字出版流程再造,发挥大型文化企业的示范作用,同时也大力扶持暂时不具备条件的传统出版单位首先进行产品转型,如《中国文化国际推广菜单式课程》这样书+盘+网的立体出版物,形成多品种多门类的数字出版格局。
在业外,鼓励点击率较高、有xx特色的门户网站、文学网站与传统出版单位联姻,更大范围的进行数字出版的探索。
鼓励条件优越的重点高等院校设置数字出版专业,共建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培养复合型出版专业人才,建立政府引导、新闻出版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投入机制。
第二阶段:整体推进阶段(“十二五”前期即2011-2013年)
借助因经济衰退周期引起的产业调整,通过政策引导、政府基金等经济拉杆,推动出版业态和产品结构的更新换代。鼓励资金实力雄厚的集团,采取兼并、重组、入股和合作的方式,提高数字出版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提高主流媒体的覆盖率,占领数字出版主阵地;鼓励中小型出版单位进行出版流程的数字再造工程,必要时建立政府引导的全省中小出版单位数字出版服务平台,统一标准开方接口,减少重复建设和减轻出版社的压力;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特色中小数字出版企业,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产业群;鼓励数字出版的跨媒体跨行业合作,对诸如远程教育、网络购物、手机写作等活动中涉及出版出版的行为降低门槛,推动数字出版的多样化。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十二五”后期即2014-2015年)三种模式:
鼓励有资源优势的地方建设类似上海数字出版基地,充分利用新经济形势下的产业升级改造,在数字出版的软件硬件结合点上找效益,形成规模效应。
鼓励有外资投资基础的地方建设外企产业园,如再建“数字昆山”,调整招商引资结构,改变我省外向经济过于倚重加工业和硬件生产的格局,推进与国际著名数字出版公司的合作,借机大力推动xx的数字产业。鼓励现有出版单位进一步改变机制,通过业态转型推动由出版社为中心到大众读者为中心的变革,加大读者的参与程度和双向交流,进一步将数字出版平台完善成网民喜闻乐见的精神家园,从而极大的发挥作者的创作潜能和极大的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实现真正意义的出版和效益最大化,使xx成为文化高产省份。
出版产业发展 篇6
关键词:传统出版;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制约因素;保障策略
一、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机制内涵
1.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我国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
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是通过出版产业链重新整合融合成全媒体出版的新的产业形态,属于产业重组类型融合,已通过互联网等技术基础将彼此之间各自独立的产品联结起来,打开了彼此间紧密联系的通道,目前正处于产品与业务融合向市场融合过渡的阶段。此外,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看,我国出版业正处于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互动发展并向融合发展过渡的阶段。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的目的是使其边界处融合产出的新的出版业的整体功能增强,形成持续竞争力。
2.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机制的概念与构成
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机制是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发展的产业内外部因素与系统环境之间所形成的互动关系、互相影响过程以及规律的总和。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多层次和多环节的动态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涉及融合主体、技术进步、市场需求、行业压力、政府政策影响、体制与制度保障等众多因素。以产业融合理论为指导,综合考虑上述诸多因素,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机制可以解构为五个部分:融合的基本要素、融合的实现过程、融合的结果、融合的环境影响、融合的保障条件。
二、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机制构建
1.融合的基本要素
融合的主体,指出版单位或相关企业。目前,出版主体的竞争由原来单一出版单位彼此的竞争发展成为整个产业上企业的良性协同竞争,出版单位与相关企业的合作由单个出版单位内部共同完成出版活动转为多个企业的协同合作,这种竞争协同推进了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主体互动融合。
融合的客体,指出版物。出版业是依托内容创新的产业,内容为王是出版业的本质。而新兴出版仅丰富了传播形式,具有海量存储、更新迅速、获取便捷和人机交互等传播优势,但无内容资源提供的本质优势。传统出版则拥有优质的内容资源,可源源不断为新兴出版提供本质支持,新兴出版则可利用其传播优势把传统内容传播得更远、更广。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各自的优劣势,构成了两者融合互补的关键前提。
融合的动力,主要指技术进步。出版业正在经历数字出版的革命浪潮,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催生的新兴出版正在对整个传统出版形成强大的冲击,传统出版必须尽快跟上新兴出版才不至被抛在后面,同时发展快但处于襁褓中的新兴出版想要稳步发展必须扎根于传统出版,从而共生共长。
融合的内容,指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全方位、深层次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以实现出版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经营管理模式、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机制。
2.融合的环境影响与保障条件
融合的环境影响可从政府政策、行业压力和市场需求三方面来考虑;保障条件主要指融合的体制与制度。
政府政策。对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2014年中央把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当成一项战略任务给予高度重视。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任务、阐明了路径。财政部下发的《关于申报2015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列举了开展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点支持内容。一些地方政府也在涉及媒体融合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版权保护政策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
行业压力。从国外情况看,美国的《纽约时报》、英国的《金融时报》等世界著名媒体,在出版融合的探索上观念转变早、步子走得快,已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例如,《纽约时报》自1996年开始就针对网站进了各项尝试和改革,其网站从母报的电子版延伸发展为独立综合的信息服务平台,目前该报在iPhone手机等移动网络每月有7500万的浏览量;在Twitter、Facebook上分别有200万追随者和50万读者;亚马逊Kindle的浏览量,是大报中的佼佼者。从国内情况看,传统纸媒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而缩小。例如,2014年全国共出版报纸份数、总印张同比分别下降3.8%、8.4%,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同比分别下降10.2%、12.8%。外有行业发展大势所逼,内有自身生存所需,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市场需求。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培养和改变了用户的阅读和学习习惯,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碎片化的特点。传统出版一方面难以满足用户对电子书、网络小说、网络报等新兴出版的新需求,另一方面难以满足读者对图书等纸质出版物有特色的个性需求,这些变化对出版业市场提出更高需求。面对出版市场的细分,要做到内容产品细分与聚合,进行精准传播与定制,实现读者全方位覆盖的出版,就需要加快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相互融合的进程,为市场提供优质的多样型产品,满足用户差异化需要。
融合的保障条件。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机制的运行,一靠体制,二靠制度。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没有体制与制度上的保障,融合发展机制主体就不会有融合的动力,融合的各个环节就难以得到有效协调,融合的潜在障碍就难以及时消除,融合机制在实践中便难以得到实现。
3.融合的过程与结果
技术融合是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的内在原因和前提。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之间技术性进入壁垒逐渐消失,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为二者融合提供条件。
nlc202309020651
产品与业务融合是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生的重要过程和必要准备。传统出版单位跳出简单的、传统纸质内容数字化的单一模式,根据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改变内容加工方式,调整业务流程,推出新型产品;通过整合企业的物质、技术、人力和管理资源,建立报刊、网络、手机、音视频等多种方式现代传播手段为一体的传播平台,积极开展新业务,包括对部分数字内容加以纸质化。
市场融合是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是出版业得以生存下去的基础。技术融合、产品与业务融合应以出版市场融合为导向,只有创造出足够的需求,即不同的用户群,才能实现技术融合、产品与业务融合的价值。技术与业务融合通过改变人们当前的消费内容和工作方式来创造新的出版需求,通过改变出版成本结构,形成出版产品差别,取得竞争优势而获得更多的市场需求,而技术、产品与业务融合形成的新出版产品和经营内容应面对和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一是产业层面,通过市场结构的合理化、市场行为的有效化、市场绩效的改善,提高出版业整体竞争力;二是宏观层面,通过产值结构升级、资产结构升级、技术结构升级、劳动力结构升级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4.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机制的构建
通过上述融合要素、过程及结果的内容整合,我们可以构建出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机制。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是以全媒体出版形态为导向,在技术进步内在驱动,在政府政策、行业压力、市场需求等环境影响因素推动下,在适应发展要求的体制制度保障下进行融合的。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要具备融合发展的基本要素,而且要采取有效保障措施消除融合发展中的各种障碍,保证三个融合子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彼此协调,使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在优势互补中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出版业结构升级和竞争力增强的目标。
三、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机制的制约因素与保障策略
1.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机制的制约因素
一是传统出版主体与客体的特殊性削弱了融合发展的现实紧迫性。我国传统出版单位多数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性质并向企业转制,出版物主要用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正因出版业的特殊性,政府对传统主流媒体实行与商业媒体不同的“双重管理标准”,使传统主流媒体不能像商业媒体那样,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国家对传统出版给予了过多的政策保护,降低了其对新兴出版的战斗力,使其与新兴出版深度融合的紧迫性不强。
二是融合的体制与制度不完善制约融合的深度。体制方面,我国传统出版的体制架构是按报纸、杂志、网络业务划分组织机构的,彼此独立,新兴出版机构要么是传统出版的附属物,要么是另起炉灶的“单干户”,还没有建立起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组织结构。制度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都存在无授权无偿使用、无偿转载的侵权行为,双方都是侵权者和受害者。此外,主管部门对投资新兴出版的资金效益考核制度过严,不敢投入创新;优秀人才流失严重,新兴出版人才短缺;尚未形成适合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绩效考核体系等。
2.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机制保障策略
一是推动转制出版单位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并加强传统出版高层融合的理念。对多数出版单位,要按照采编、经营两分开的设计,抓紧对经营部分进行企业化改造,按市场规则推动出版融合项目。同时,传统出版的高管层应加强全方面融合的理念,进行顶层设计,抓好总体部署、时间安排和结果考核等重大事项,为融合提供坚强后盾。
二是建立适应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体制与制度,立稳融合发展根基。体制上,出版单位必须进行业务重组与流程再造,要建先有内容的采集与生产,再有内容的集成、发布和运营,之后有内容的传输和分发,最后是用户终端的流程;并尽快打破报纸、杂志、网络相互割裂的组织架构,建构包括内容制作、渠道运营、技术、整合营销4个中心部门。制度上,首先要完善内容资源版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推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出台《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和《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等版权保护的指导性文件,加强与完善网络著作权保护的立法工作。其次要进行管理制度创新,主管部门对新兴出版资金效益考核制度加以改革,出版单位要根据融合目标、限制条件等,制定适合融合发展的管理制度,如完善考核体系,加强对出版融合作品价值评判和考评激励。
出版产业发展 篇7
一、“云计算”与“云出版”平台概述
纵观“云计算”产生以来的十年发展之路, 其凭借强劲的发展势头、广阔的应用前景得到了各行各业的认可, 但学界对其含义的认识仍处于众说纷纭的阶段。本文所谓的“云计算”是构建于互联网基础之上, 作为一种互联网软硬件资源而存在的计算方式, 用户可以按照自身需求链接云端, 选择对这一资源、知识、信息、数据的使用, 从而实现计算机科学商业化发展的最终目的。“云出版”就是出版产业应用“云计算”的数字化网络平台拓展自身业务与服务范围的全新业态方式。“云出版”得以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应用在于改变传统出版方式, 不脱离实际出版环境, 凭借“云计算”带来的规模庞大的服务器与超量计算, 构建更为可靠、安全的数字化出版网络平台。基于此, “云出版”凭借数字技术这一平台将为读者提供安全性能较高、简便灵活的数字出版服务。
二、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发展现状
数字出版产业链理论来自于人们对于出版产业这一有机整体的深刻认识, 在出版产业发展中, 其上中下游出版企业之间凭借数字技术或商务联系而共同构成了网链状产业态势, 形成了具有价值意义的联盟组合。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 数字化技术在出版产业中的出现、使用乃至传播是其得以存在的前提与基础。出版实践中, 与传统出版产业链因出版物的编辑到印刷、再到发行销售而异常明确的模式构成不同, 数字出版产业链所依据的计算机网络与数字技术虽然有迹可循, 但其产业链条模式及主要环节仍处于模糊不清、争议不断的状态。
当前,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主体是产业链中独立存在发展的出版企业, 虽然其作为产业链中的一环而存在, 但因企业自身经营运作体系完备, 技术优势明显而成为特点鲜明的独立企业。这些独立的数字出版企业各司其职, 互相影响, 通过协作运行共同激发产业链的活力, 形成出版效率与效益并重的有机整体。媒介融合趋势下, 我国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决定了产业链上各渠道企业的价值贡献不等, 利益分配失衡的状态, 数字出版营销模式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深度发展, 这些问题都需在“云出版”平台应用的过程中尝试寻求解决的路径与策略。
三、“云出版”平台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关系
当前,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转型发展与“云计算”、“云出版”平台的广泛应用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 “云出版”平台为数字出版产业链提供了产业突破的契机与技术基础。凭借“云出版”平台所提供的数据计算、集成资源、信息共享及按需供应的出版服务, 数字出版将走出资源分散、系统重复、标准不一的困境, 在“云出版”平台上实现深度发展与高度集成的转型。基于此, 我国政府与众多出版企业纷纷将发展的目光投注于“云出版”平台的构建, 在出版领域引入“云计算”并着力搭建“云出版”平台。天津市构建了国家级的“云出版”基地, 而诸如谷歌、亚马逊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也致力于打造“云出版”数字平台, 推进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的创新。纵观“云出版”平台的推广可知, 出版企业借助“云计算”技术, 将出版业涉及的庞大数据信息通过“云出版”平台进行存储、数据处理、数据恢复等系列操作, 不仅降低了数字出版企业的运营成本, 而且为传统出版企业进军数字出版产业提供了契机与便利。而对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平台运营商而言, “云出版”为其带来安全方便、费用低廉的计算、存储模式, 使其平台运营业务更具产业竞争力。而最终上述诸多便利将使数字出版产业链终端的用户获得更加贴心、个性化的多元服务。
四、基于“云出版”平台构建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对策
(一) 政府层面
在数字出版产业链的蓬勃发展过程中, 为解决出版企业各自为政的种种弊端, 需要我国政府发挥行政管理的职能, 从政策、监管、立法等角度出发, 在强力推进“云出版”平台建设的同时, 实现数字出版产业链的良性运转。
首先, 依靠政策支持, 深入挖掘“云计算”在互联网时代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 通过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与财政预算基金投入的方式, 推进“云计算”、“云出版”平台的建设力度。同时, 在遵循数字出版产业市场规律的基础上, 鼓励数字出版企业立足“云出版”平台, 研发具有地域特色与品牌优势的出版产品, 在整合技术供应、渠道提供与软硬件资源等多链条服务商的背景下, 为构建数字出版产业链的集群发展提供助力。
其次, 加强政府监管, 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与管理作用, 为“云出版”视角下的数字出版产业链构建保驾护航。当前, 我国政府已在全国多个重要城市实现了“云”布局, 而数字出版基地的健康运营与可观效益佐证了“云”布局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时代的战略意义。但是, 缺乏政府监管的“云出版”与数字出版将面临重重困难。这对政府的数字化监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最后, 推进立法保护, 以立法形式实现对“云出版”与数字出版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虽然“云计算”自身以较高的信息资源安全度而著称, 但在“云出版”平台发展过程中, “云端”的安全保障、数字出版内容、著作权人的知识产权保障等等问题仍存在隐患, 致使数字出版内容的安全隐私侵害现象频发, 出版物被任意复制。这说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构建与优化急需政府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以法律为基准保障多方权益不受侵害。
(二) 出版企业层面
首先, 更新经营理念, 适应“云出版”发展形势, 转变传统经营理念, 推进“云计算”模式下现代数字化出版理念的普及, 促使出版企业在产业链构建的基础上, 寻求产业联盟, 走集团化发展之路, 以信息集成发展与资源共享为核心, 以出版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根本, 完成产业链的整合与对接, 研发能提供综合服务的出版产品。
其次, 重视技术革新。“云计算”技术带动出版行业革新, 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构建更应在“云出版”平台的基础上, 重视研发新技术, 从出版商到渠道商, 在实现产业链整合的过程中, 利用“云出版”新技术抢占出版行业竞争的有利地位。
再次, 强化服务创新。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出版服务是提高数字出版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利用“云出版”平台, 创新出版服务, 构建符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产品服务, 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数字出版产业链是未来出版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云出版”平台, 收集并分析用户的需求信息, 了解并掌握用户的需求点, 针对用户消费需求通过细分市场, 向不同的用户推送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数字出版服务, 以服务创新拓展数字出版企业的竞争力。
五、结语
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预示着出版企业必须积极参与技术革新、推进企业转型才能在未来数字化浪潮中保有充分的竞争力。“云出版”平台的建设适时而生, 在拓展数字出版企业服务空间的同时, 凭借“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完成了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整合。但“云出版”平台与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共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还需要政府、出版企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参与企业共同努力, 各司其职, 才能在未来数字出版竞争中掌握优势。
摘要:从“云出版”平台建设角度切入, 研究“云出版”平台与数字出版产业链构建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探索构建并优化数字出版产业链的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云出版”平台,数字出版,产业链
参考文献
[1]张博.云出版是解决数字出版面临问题的根本出路[J].出版发行研究, 2012 (2) .
[2]王利明.云出版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2014 (3) .
出版产业发展 篇8
1 出版企业的现状
我国目前传统出版业的发展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自媒体时代下的移动终端的盛行, 如何将出版企业进行完美的收场和发挥, 这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目前的现状是需要大家不断努力。就现在而言, 文化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 所以现在较为传统的出版方式, 很难获得发展, 信息化时代迫使很多人在面对纸质书籍, 很难有时间去阅读, 对于信息讲究的是短平快, 快速消费。这样很容易吸引读者或者受众的注意。科学技术的进步, 也使得出版企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出版时间也可变得很短, 迈入了光与电的时代。出版业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所以就迫使出版业也面临着转型, 不转型将会是死路一条, 而在大的环境下, 国家对于文化软实力还是很看重的, 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部分, 所以在此环境下, 出版业的发展还是有比较好的前景, 但就目前的现状, 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是有很多。
2 出版企业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也使得出版企业在转型上也有着很大的发展, 即便刚开始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但是在不断的解决中, 会慢慢变好。
首先需要做的是尊重人才, 吸取复合型人才, 只有不断的吸收新鲜的血液, 才能在未来的企业竞争中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也是决胜的关键, 这样才能更有市场竞争力和活力, 但是都是需要去做, 而不是去空想。在民国时期, 很多出版社都是求贤如渴, 如著名的报人邵飘萍、黄远生等, 还有梁启超、史量才, 这些都是比较出名的, 因为他们既能够写文章, 还能进行出版, 在那个年代, 都是需要几种综合性的技能人才,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 更需要出版专业的人才, 同时, 出版企业也可以定期进行对人员的培训, 不断加强他们的技能和技巧, 这是需要不断的经过实践才能得出的,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出版企业的工作效率[1]。
其次, 转变自己的观念, 很多出版人才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环境上的竞争, 很容易出现一些不适应的现象,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定, 出版事业的发展一定要考虑到它的社会效益, 不能仅仅只看经济效益, 如果只是看经济效益, 将会出现很严重的后果, 很多的出版经历过过去的那种保护的机制, 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 对原来的体制的希望和对新的模式不喜欢, 但是, 这种传统的观点害了他们, 使得他们不敢迈出那关键的一步, 转变自己的观念也是一件很难的事, 如果真的跨过去, 这将会是出版企业顺利进行的一种重要任务。工作人员需要抛掉过去那种想法, 事业单位的性质将不在适用于现在的出版企业, 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运行的思维模式是不合时宜的, 也是必须要丢弃的。只有在观念上脱胎换骨, 才有重新获得新生的可能, 否则一切无从谈起。不依赖体制的庇护, 勇敢地跳入“商海”中搏击, 彻底地转变观念, 是出版社转制成败的关键[2]。
最后, 牢牢树立起市场竞争意识, 要充分认识到我们现在所身处的环境是市场化的环境, 运行的模式是现代企业的模式, 面对的市场是竞争日益激烈的出版市场。转制后的出版社其性质是企业, 这就要完全地按照企业的运行规律办事, 就必须完全融入市场竞争的大潮中, 学会走市场, 学会市场营销, 学会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模式。这对出版社来说是一种思想解放, 是一次经营方式的根本改变, 应当成为出版业义无反顾的选择。实际上, 激烈的市场竞争反而能够激发出版者的聪明才智, 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市场是出版者一切活动的中心, 这就是出版社市场化的真谛[3]。
3 出版人个人的文化使命
在现代的出版业中, 一个出版人应该拥有怎么样的文化使命和历史责任, 需要有怎样的文化体会, 才能做出最好的出版物和引导人们真善美的书籍, 才能给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底蕴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这些恰恰都是需要考虑的。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认为, 只要一本书特别流行、好销售, 那么就开始印刷。也有的人认为专家学者的书才能够出版, 也有的人觉得只要是对于人们有好处的书籍都是可以出版的。对此大家的意见都是不统一的, 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下, 就需要我们自觉的担负起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 对于社会中出现的优秀文化, 是很多人们积累起来的物质上的财富, 需要及时的承担起一些义务活动, 对公益事业也要热心, 在市场经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关系中, 个人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很有必要的[4]。
引导大众文化, 对于大众文化,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 问为什么对大众文化进行引导, 因为它自身拥有特殊性,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很容易被大家所接受的方式, 以产业的特征为例子, 借助于现代传播的技术手段, 这些都是依托市场经济为主导的, 以民众的各种心态的把握, 很多大众文化被商业气息带坏, 在不断消解的过程中, 越来越倾向于网络化, 在追求强烈刺激的挑逗下, 很多大众文化开始有意识的去发出煽动性的话语, 这容易给读者和人群产生一种堕落的渠道, 所以出版人对于文化的出版需要进行一定的资格审查, 虽然大众文化在精英上显得不足够, 但是有着另一种态度的大众文化也很快被人接受, 或者是一种优化活动, 在给读者阅读时, 能够加强自己的修养和自信[5]。
4 结论
总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也使得出版企业在转型上也有着很大的发展, 即便刚开始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但是在不断的解决中, 会慢慢变好。吸取复合型人才, 不断的吸收新鲜的血液, 才能在未来的企业竞争中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也是决胜的关键。而在现代的出版业中, 一个出版人应该拥有怎么样的文化使命和历史责任, 需要有怎样的文化体会, 才能做出最好的出版物和引导人们真善美的书籍, 才能给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底蕴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这些恰恰都是需要考虑的, 出版人文化理想和文化使命的构建, 才能使以后的出版业健康的发展下去, 也是大家都值得注意的事, 希望以后的出版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 能够好好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中国的出版事业也不断的获得进步, 在目前, 出版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方式, 信息化时代迫使很多人在面对纸质书籍, 很难有时间去阅读, 对于信息讲究的是短平快, 快速消费。这样很容易吸引读者或者受众的注意。但是对于出版企业来说, 就需要改变自己原有的策略, 不能还是依靠过去的经验去经营, 如果有心观察, 其实出版企业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关键词:出版企业发展,出版人个人,文化使命
参考文献
[1]王景.浅谈出版人的文化使命和时代特征[J].产业与出版科学论坛, 2015 (2) :12-13.
[2]贾兆琳.浅谈版权保护与文化出版企业的发展[J].中国出版事业, 2015 (11) :10-9.
[3]刘君.浅析文化产业化时代出版人的文化理性[J].中国出版社, 2015 (22) :22-23.
[4]汪晓军.出版人的文化使命和文化责任[J].出版论坛, 科学与技术, 2015 (32) :112-113.
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篇9
关键词:数字出版,出版业发展,出版业转型,产业链融合,知识产权保护
随着因特网和3G网络的快速发展,数字出版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成为国内外出版产业发展中一股势不可挡的新趋势,给传统出版产业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新型的出版业态,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已成为重要的出版方式,它是出版产业转型的关键所在。
新闻出版总署在2011年4月正式发布的《数字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时期末,我国数字出版总产出力争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出的25%,在全国形成8-10家各具特色、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或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园区。我国出版业把数字出版作为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版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产业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出版业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内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通过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我国新闻出版业获得强劲发展动力,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2010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业实现总产出12698.1亿元,占同期文化产业总值的60%,成为文化产业中最大的产业。其中,数字出版产业实现总产出1051.8亿元,增加值290.2亿元,增长速度在全行业中名列前茅,数字出版的新优势已经凸显出来[1]。
中国出版机构、书店及发行集团、数字出版商、技术提供商、移动运营商等数字出版相关企业闻风而动、抢占先机。2011年以来,除了方正阿帕比、同方知网、万方数据等较早的数字出版技术和内容供应商一直在努力寻求更大发展外,一些传统出版商如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日报报业集团也开始重视数字出版业务,纷纷设立专门的数字出版研究机构并启动数字出版相关业务。随着2009年3G的广泛推进,基于3G应用的电子书阅读器和移动数字出版更是成为热门领域,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也开始进入数字出版领域。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势头强劲,产值屡创新高;(2)手机出版异军突起,产值接近“半壁江山”;(3)数字技术加快创新,阅读终端不断升级;(4)政策引导加强,监管力度加大;(5)营销策略与赢利模式有所突破;(6)传统出版集团(社)纷纷涉足数字出版[2]。
2 发展数字出版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出版企业观念转变缓慢
“传统出版业有内容优势,将永远保有对数字出版的话语权”是传统出版界根深蒂固的理念。而事实上,多数出版企业并不真正拥有内容资源优势,它仅仅只是内容的整理者和加工者。随着网络、手机等媒体对图书的替代性的冲击,分流了来自作者的内容资源。
在数字转型过程中,一些互联网企业已经抢占先机,准确地捕捉到互联网和手机给出版业带来的商机和变革,而部分传统出版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现代的传播技术正在这场变革中颠覆传统出版产业链,让出版企业由“强势”地位变为“从属”地位。
2.2 数字出版产业链尚不成熟,赢利模式还不明晰
(1)数字出版产业在产品内容和使用上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还远没有形成经济规模,整体市场拉力不足;(2)数字阅读容易使读者陷入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这就导致这些读者很难成为数字出版产业的“有效用户”;(3)数字出版产业面向一般读者,仍然缺少成熟的、行之有效的销售方式;(4)数字出版产业链协作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如:传统出版企业是与技术商合作,还是自主研发?这些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2.3 市场化运作、体制机制改革尚需继续推进
(1)出版集团是综合性的出版集团,在教育、专业、大众三大版块皆有,在数字转型过程中,尚需进一步推进资源重组和数字化资源细分;(2)数字出版转型投入大,见效慢,中小型出版企业由于资金短缺,转型面临困境;(3)我国的出版管理机构是以介质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网络、电视等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出版单位要实施跨媒体战略,存在繁多的监控制度和审批手续,这就增加了跨媒体出版的难度。这些都表明,推进市场化运作、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是迫切需要的。
2.4 数字出版产权保护问题未得到妥善的解决
从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说,全社会还未能形成有利于数字出版物知识产权保护的大气候。(1)数字出版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由于数字出版物存在易复制、易传播等特性,因此未经授权随意传播和使用现象屡见不鲜,此外,作者自身和经营者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淡薄,自律性较差;(2)法律保护体系滞后。近些年,我国有关数字版权保护法律条文已陆续出台,但对侵权范围规定不够明确细致,对数字出版物的合理使用范围界定模糊,这就很难准确合理地为具体案例提供司法依据;(3)缺乏有效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如:数字版权标准不统一,缺乏完善版权登记和监管体系等。
2.5 数字出版人才缺乏将制约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速度
数字出版的发展除了依赖出版观念的更新,出版流程的再造,信息技术的应用之外,更需要数字出版人才的支撑,否则难以获得长久、持续的发展。业内专家表示,在未来3 至5 年内,中国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口将达60 万人之多[3],其中数字出版产业的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策划人才及编辑人才等尤其紧缺。
目前众多高校很少涉及数字出版专业,且师资力量不足,造成人才培养与数字出版发展不同步。因此,如何为数字出版培养高素质、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
3 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推动传统出版业的创新和转型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信息技术的迅猛推进,传统出版业必须加快转型的步伐。重构市场格局,创新发展模式,升级战略手段。一是观念转型,立足文化创意产业,新闻出版与影视、广播、动漫、网络、移动等进行有效的嫁接,拓宽出版产业范围,引导、扩大并满足阅读需求,促进文化与科技有机结合,推进产业升级;二是内容转型,突出策划,注重原创,着力内容资源和知识产权占有,抢占内容制高点,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拓展内容的开发形式、辐射模式和传播渠道。三是经营转型,由经营内容向经营内容和需求拓展,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和服务拓展[4]。
传统出版企业首先要改变出版理念,改变纸质出版和传统营销的模式单一性,立足于内容加工和内容提供商的地位,实现全媒体、多载体、多形式的出版方式。(1)传统出版企业积累了较多精品力作,应尽快把已经出版的纸质出版物数字化,同时还要解决好现阶段纸质版和数字版本同步化的问题;(2)传统出版企业可采用产业链整合实现联合开发、合作共赢的经营模式,一是横向整合,即通过同行业企业的并购与重组,将各个出版企业多年积累的各种资源整合优化;二是纵向整合,即传统出版企业可与通信运营商、硬件生产商和内容运营服务商联手,最终可达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
3.2 促进数字出版产业链整合,增强数字出版产业集聚力
数字出版产业,是内容提供商与IT厂商、互联网、无线移动高速传播的融合。它既是商品,也是服务。它的本质是一个创意产业。在中国催生出新的出版产业链,不是我们传统出版企业,而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文在线等互联网公司参与到数字出版领域。传统出版企业应开放合作,与技术服务商、渠道运营商、市场终端等以及用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赢得信息传播时代的数字战略定位。
中小型出版企业可以走联合之路,继续充当内容提供者的角色。大型出版企业除了做内容提供者,更应该抢占原创资源,加速集团化发展的道路,与实力雄厚的技术提供商联合,采用“开放办出版”和“合作办出版”方式,打造自己的数字出版平台。例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控股的易文网,出版社一方面和方正开展电子书出版,另一方面打造自己的平台,虽然先期投入资金大和风险高,但一旦占领先机,将不再为技术提供商所左右。
3.3 扶持重大示范项目的建设和技术升级,打造数字出版龙头企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
(1)打造数字出版龙头企业。
一是着力扶持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快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选择一定规模、市场前景好、具有潜力的成长型数字企业重点扶持,支持它做大做强;三是整合国内外数字出版产业在版权内容、编辑、印刷、发行、技术、终端、广告等各环节战略性产业资源,构建产业战略发展平台,发展新兴战略性数字出版产业。
(2)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出版品牌。
一是数字出版商采用对多个传统出版企业之间进行内容资源整合式的合作,实现资源的聚合效益,打造数字出版的新型品牌;二是靠传统品牌出版社树立起数字出版品牌的旗帜,是创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出版品牌。
(3)扶持重大示范项目的建设。
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数字出版产业的投入,扶持重大示范项目的建设和技术升级,扶持自主创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坚持“高起点”、“项目带动”和“试点先行”等思路,通过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打造新业态,通过抓试点加速推进产业整体发展,全面提升出版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
3.4 加强技术服务支持,扶持数字资源平台,拓展数字出版产业空间
(1)搭建引导网民创作的网络和手机平台,利用网络和手机扩大出版物发行与推广;(2)引导数字出版技术研发企业,为传统出版企业引进数字出版技术、改造传统出版流程、打造现代化的全复合出版模式,并积极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3)引进硬件研发制造类企业,加大新载体硬件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工程,促进载体用户界面设计、软件开发类企业的研发水平,提高载体客户端界面的友好性,促进新载体的应用和产业化;(4)大力引进文学类、影音类等原创内容企业,鼓励生产和集聚原创性资源,形成数字出版的内容源,加强对数字版权保护领域企业的支持。
3.5 重点培育网络出版和移动出版新业态,积极探索数字出版新模式
在数字出版产业,要树立“读者中心”的理念,进行“需求—服务”研究。对读者不同需求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和追踪。必须在对用户进行分析及数据挖掘后,找到信息对称点,即让用户与内容形成对应关系,然后将内容进行精准投放。要统一管理海量内容,利用多维度繁杂交错的渠道,用运营的方式来实行全媒体出版,即多种媒介,同步出版,这些媒体包括传统的纸质、互联网、手机、电子阅读器、电影等。
对用户阅读习惯进行分析后,用内容智能推荐功能进行定向营销。(1)按需类聚,即按照知识结构、知识体系和内容的相关性进行类聚的提供;(2)定制推送,内容提供商按定制的内容实时的推给有需求的用户;(3)按需定制,即采集读者的需求,分析读者的需求,根据其实际需求来定制;(4)标准化数字资源和生产模式,按照标准进行数字采集、数字加工、数字标准、数字传播和数字的流转,实现整个数字出版产能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5)数字出版内容生产要精细化的生产,基于知识、基于主题的生产,其受众群体应是小众、专业化,这样才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空间。
3.6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妥善解决数字版权保护问题,推动数字出版产业的繁荣发展
保护知识产权是中国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只有加强对数字出版产业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断加大力度打击侵权盗版,数字出版保护环境得以优化,才能推动数字出版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数字出版利益各方应当推动数字出版版权授权制度的改革,使法律制度更加符合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1)严格区分数字出版、数字发行和数字传播三个概念;(2)必须保护知识产权和作者利益,收益由作者和出版社、发行商合理分配;(3)应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集中授权,数字出版行业应出台标准,国家版权局最好推出数字授权合同的范本;(4)政府应搭建公立版权信息平台,作者能及时了解的作品使用及收费情况,也方便了数字出版商与作者的沟通;(5)需要完善版权登记和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版权登记和交易平台,记录版权的交易和权力转移痕迹,提供版权追踪、检索的监管技术,更好地实现版权的统一管理。(6)在出版行业率先规范版权合作各环节,建立健全版权新秩序,以促进我国期刊行业繁荣发展。
各级立法机构、政府管理机构同行业的专家学者、出版单位及作者应共同努力,尽快完善我国的数字出版的法律法规,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一个既有利于行业发展,又利于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保障的环境,推动中国数字化内容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3.7 大力扶持数字出版产业,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支撑
为进一步推进数字出版发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省市政府及新闻出版局应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提供多领域、制度性的服务。如:在鼓励和支持数字出版企业和产业发展的财务制度、税收优惠、人才优惠等方面的激励政策需要更加细化,还应建立并完善数字出版产业分类统计、运行监测和分析发布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吸引国内外数字出版龙头企业入驻,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数字出版产业方面,还应加强政府引导行为,制定完善的激励政策和法律支撑。
(1)从推动信息发展、推动网络发展、推动科技文化、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制定完善的政策体系;(2)要创新数字出版基地的管理模式,分离管理主体、运营和服务主体及数字出版主体三部分,管理主体是省市政府和新闻出版局;运营和服务主体是数字出版基地,基地主要是为企业营造环境提供服务,而市场主体就是目前入驻的数字出版及相关企业;(3)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搭建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比如信息服务平台、监管平台、数字版权登记平台、技术平台、投融资平台等。
上海市政府已于2011年3月25日正式出台《关于促进本市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全国第一个从宏观政策、财政扶持、政府采购、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资质认定和人力资源等领域,全方位支持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省级政府文件[5]。
3.8 实施市场发展战略,完善数字出版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比重,要投资多元化
数字出版产业在管理制度上采用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市场化经营,在生产活动中,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数字出版产业链较长,上下游企业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隔阂,产业协作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因此,要鼓励数字出版产业成立行业组织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联系产业、维护企业利益的作用,对于可以由行业组织行使的管理、服务职能也应当委托其行使,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提高服务效率[6]。
数字出版代表着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方向,目前以民营资本为代表的社会资本是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中坚力量,在数字出版产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繁荣市场、推动产业发展,应当大力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并提供服务,以拓宽融资渠道,实现投资多元化。(1)出版单位与高科技单位共同出资成立主要从事数字出版业务的企业给予以帮助和支持;(2)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企业可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符合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数字出版企业;(3)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通过参股创业投资企业、跟进投资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数字出版产业,用于支持起步期、成长期的数字出版企业发展。
3.9 实施优化人才战略,加快数字出版环境建设,培养数字出版人才,增强持续发展动力
数字出版在技术形态、知识结构、出版形态、出版流程、出版模式、市场营销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出版,对人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最急需的是对传统出版流程和数字技术及经营管理都比较熟悉或精通的复合型人才[7]。
传统出版企业现有的人才结构已不能适应数字出版的要求,必须做好在实践中依靠自身力量去逐步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双管齐下,来解决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
(1)完善企业培训机制,促进出版从业人员实现自身转型。一是把数字出版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长远战略来考虑,在人才的培养、开发、管理方面建立长效机制,重视对适合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二是要让员工有危机意识,尽快认清传统出版业转型的发展形势,否则随时有可能被淘汰或“边缘化”;三是要充分提高编辑主体参与意识,将其在传统出版中已形成的内容资源优势、选题策划能力、出版物营销能力等进一步拓展到数字出版实践领域中,通过培训,使他们同时具备使用网络资源策划选题的能力、数字出版物的网络编辑能力、信息检索与快速加工能力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力等多种能力。(2)与数字技术提供商开展项目合作,学习数字出版先行者的实践经验。第一,传统出版单位作为内容提供商及未来的内容服务商,可以通过与数字技术提供商的合作,学习其先进的经验,以提高自身队伍的人才素质。(3)高校人才培养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为后续人才作储备。编辑出版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高等院校要加强与科研机构、出版企业的合作,出版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共同开展教学、实习和项目合作,通过项目制的方式发现和培养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柳斌杰.积极推动全行业实现数字出版大跨越[EB/OL].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367/201107/720797.html,2011-7-28
[2]郝振省.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0-07/22/c_12360171.htm,2010-07-22
[3]刘灿,姣姚娟.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管见[J].中国编辑,2011(2):69-74
[4]田海明.以创新和转型推动出版产业跨越式发展[J].出版科学,2010(2):5-9
[5]上海领跑出版产业转型政策助推数字出版发展申城出台《关于促进本市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J].电信快报,2011(6):1-2
[6]徐晶慧.上海市出台数字出版产业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EB/OL].http://district.ce.cn/zg/201104/22/t20110422_22379497.shtml,2011-4-22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 篇10
1 当前我国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这二十多年的发展使得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1.1 发展的环境相对轻松
环境是影响数字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国家以及企业都深刻认识到了出版行业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这从一定程度上为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轻松的环境, 主要表现在:
1) 政治环境方面,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数字出版业发展的政策, 主要有《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2010年新闻总署出台的《意见》、2011年的《规划》以及《手机媒体出版服务管理办法》等, 都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于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2) 经济环境方面,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 GDP几乎以7%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发展, 同时人均收入也在逐年增加, 2010年我国甚至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发展体, 经济实力的提升也在推动着我国数字出版物消费能力的提升, 拉动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3) 社会环境方面, 计算机互联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方便, 同时数字技术与文化的结合也越来越密切, 这也为数字化出版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1.2 发展的速度较快, 盈利模式多样化
数字化出版业主要由:网络广告、数字期刊、网络游戏、电子书、数字报、手机出版等构成。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 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 人们阅读的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从而直接带动了数字化发展的速度。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 2009年, 数字出版行业的整体产值接近800个亿, 短短的几年时间, 它的产值就超过了传统方式的出版业, 2012年的收入产值达到1 935.49亿元同比增长40.47%, 2013年总收入达2 540.35亿元, 其产值的快速增加很大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数字出版行业盈利模式的多样化。2013数字出版业产值的分布如图1。
从图我们可以看出数字出业的产值构成每一项的值都非大, 其中广告所占的收入最大。
2 我国数字出版业存在的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 我们知道当前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 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较多问题, 主要有以下问题。
2.1 版权之争不断
伴随着出版业的数字化发展, 版权之争就从未断过, 各种侵权事件不断发生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由于是新发展的产业, 所以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作支撑, 作者的维权相对比较难。例如, 2011年3月份韩寒以及刘心武等作家联合签名声讨百度书的侵权行为。
2.2 传统的出版集团数字化发展较慢
当前数字化出版业发展的主力是IT公司, 传统的出版集团实现数字化的速度较慢, 占据的市场份额比较少好, 在巨大的数字化出版业的冲击下, 传统的出版集团虽然开始转型, 也致力于使其出版走数字化道路, 但是却困难重重, 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是观念的制约, 其二是商业运转模式还处在探索期, 其三, 对数字化的内容的监管制度尚待完善。
3 我国数字出版业未来发展的策略探讨
针对当前数字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未来数字化出版业发展可以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转变发展观念, 完善发展的机制体制
观念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各传统的出版集团必须要更新发展经营的观念, 跟上数字化的发展潮流, 把握住版业数字化发展的机遇, 利用相关的政策, 大力推进出版业数字化发展之路。同时, 作为推动出版业数字化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 政府必须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不断加大对出版业数字化发展的扶持力度, 同时立法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尤其是《出版管理条例》、《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版权法》、《印刷业管理条例》等, 以减少版权之争, 促进数字化出版业的朝着健康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3.2 加大投资力度, 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
出版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计算机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要使得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内容更加丰富, 必须要紧紧依赖于各种最新的互联网科技研究成果, 加强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引进, 从而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应该要不断加大投资力度, 推动动漫出版、网络游戏出版、在线网络文学等一批具巨大产值的出版物的资金投入力度, 从而有效推动整个产业的优化升级, 与人们的需求相适应, 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数字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数字出版产品海量增加, 它使得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革性的改变, 新兴的电子产品平板电脑、手机等阅读终端开始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严重的冲击着我国纸质出版产业的发展。不过在获得可喜的发展的同时, 问题也是层出不穷, 例如由数字出版引起的著作版权之争不断, 法律的不完善, 使得人们维权困难重重等。本文着重在于探讨未来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的策略, 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依慧.比较优势与中国产业发展战略选择[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3 (4) .
[2]崔党群.Logistic曲线方程的解析与拟合优度测验[J].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5, 24 (1) .
出版产业发展 篇11
移动阅读市场的现状
移动阅读是指人们运用手机、平板电脑、专用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通过在线、离线等方式,浏览电子图书、动漫、报刊等内容的阅读行为。以三大运营商为代表的数字阅读基地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移动阅读市场的快速发展。2009年中国移动阅读基地来与中国法制出版社洽谈合作的时候,众多传统出版社还未对手机阅读有明确的认识,但是短短几年间,移动阅读基地以它强大的渠道和运营推广能力,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移动阅读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0.042亿部,较上年增长38.4%,首次突破10亿大关。据艾瑞咨询《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2014》显示,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18亿部,同比增长64.1%。在4G时代到来、大屏智能手机普及、Wi-Fi大面积覆盖以及电信运营商资费下调的刺激下,移动互联网将爆发勃勃生机,手机网民将持续攀升,这就为移动阅读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据《2014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87.4%的数字阅读用户使用过手机作为阅读终端,81.2%的用户愿意为数字阅读内容付费。整体来看,中国数字阅读服务普及率高,移动阅读成为主流阅读方式,用户对优质内容的付费意愿越来越强烈。根据艾瑞咨询第十三届调研数据显示,2013年超过85%的网民使用过数字阅读服务。阅读终端方面,55.8%的数字阅读用户最常使用手机阅读,手机是使用最多的阅读终端。其次为PC和平板电脑,分别占比为21.4%和12.6%,同时还有5.3%的用户使用电子阅读器阅读。从整体来看,移动设备是数字阅读用户主要使用的阅读终端,通过手机、PC、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对内容资源进行阅读已经成为现在的主流阅读方式,“指尖上的阅读”深受人们青睐。根据艾瑞咨询第十三届调研数据显示,有81.2%的数字阅读用户愿意为数字阅读内容付费,付费意愿较高,但用户的实际付费情况却并不乐观,只有35.9%的用户有过实际付费行为。在数字阅读用户的付费原因倾向中,有49.0%的用户会因为阅读内容质量好而付费,41.3%的用户比较关注阅读内容的性价比。同时,因为作家或者出版社而付费的用户较少。目前移动阅读市场潜力很大,潜在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因此应提高内容质量,努力提升阅读体验,加快更新速度,增加互动内容,努力吸引更多付费用户。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移动阅读市场的产业规模约为60亿元,在这样的市场规模中,三大电信运营商阅读基地的收入仍旧占据主导地位。以腾讯阅读、百度阅读以及亚马逊等为代表的阅读网站对移动阅读的影响也在不断展现。
传统出版社在移动阅读市场的现状
目前,各大出版集团、出版社都不再无视这个市场,无不积极主动寻求与渠道商的合作。以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为例,截至2013年,签约的内容提供商达到300多家,其中出版社130多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超过70%的出版社进入移动阅读产业。2013年中国移动移动阅读累计用户数超过4.5亿人,日总击量达6亿次,月访问用户1.3亿左右,客户端月访问用户3600万左右,2013年移动阅读整体收入约为60亿元。
1.传统出版社在移动阅读领域的现状
首先是传统出版社对内容的开放程度有限。目前传统出版社虽然大部分都涉足移动阅读业务,但是开放程度有限,导致在移动阅读产业中呈现出的优质资源较少,而且价格偏高,用户接受程度偏低。随着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应该逐渐转变固有观念,未来移动阅读市场将会涌现更多质优价廉的内容资源。
其次是传统出版社在移动阅读业务形式上过于单一。目前,传统出版社的移动阅读业务主要采取与第三方合作的形式,依赖性强,且形式相对单一。比如,与运营商的合作形式有:(1)与三大运营商的手机阅读基地合作,出版社以内容授权和文档提供为主,主要靠各个基地来负责运营,积极参与,但是过于依赖基地的运营渠道。(2)通过安装客户端软件访问、下载图书,比如掌阅、多看等。(3)利用手机扫描纸媒出版物的二维码,手机便会自动链接到网络上相应的文字、图片、视频,为纸书提供增值服务。中国法制出版社的“会说话的菜谱书”系类,以及《骑行北京》等图书都是此类产品。
最后,传统出版社在移动阅读业务渠道上的话语权偏低。由于移动阅读,尤其是手机阅读业务,需要完全借助运营商的信息渠道,用户无论是下载客户端浏览,还是在线阅读,都需要借助运营商的渠道。因此,运营商在此产业链中的优势不言而喻。营销和收费等很多方面的规则都是由运营商来制定的,传统出版企业在此领域的话语权偏低。
2.传统出版社在移动阅读领域的优势
传统出版社在移动阅读领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nlc202309051427
首先是多年积累的品牌优势。传统出版社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内容资源、资产及品牌价值,内容资源充沛、品牌影响力大的出版集团,在移动阅读领域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比如,将原有的大量内容资源开发出原版电子书,小说可以开发成有声读物、手机图书、客户端版等产品,都能很快投入市场,并能产生利润。努力打造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全产业链,主要是将传统出版社的内容、运营、渠道、用户整个链条连接起来,以此吸引更多用户资源,将传统出版社的品牌优势充分体现出来。
其次是强大的编辑及作者团队优势。传统出版社都拥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编辑团队,他们调动起积累的作者资源,并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传统出版社在移动阅读产业链上相关环节的议价能力。数字环境下,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数字版权监控力不强,盗版风险太高,个体维权成本更高、难度更大,并且单个作家的维权能力也是很有限的。传统出版社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作者资源,也积累了一种长久的信任基础。因此,传统出版社在取得作者信任方面的优势,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自己在整个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最后,传统出版管理有优势。传统出版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图书质量保障制度、三审三校制度等。这些都是传统出版社能够快速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助力,以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做后盾,能为数字化阅读提供大量优秀的产品,加速占领移动阅读市场。
3.传统出版社于移动阅读方面的探索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移动阅读强烈冲击传统出版市场,出版社从被迫选择走向主动迎合,纷纷加入移动阅读的行列,传统出版社在移动阅读领域的探索在整个产业发展中也起到如下的推动作用。
首先,传统出版社涉足移动阅读业务,加速传统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进度。目前,随着传统出版社对数字出版认识的不断深入,业界对自身发展数字出版的方向不断清晰,传统出版社对数字出版的态度也在不断转变,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到目前的主动参与。各家出版社纷纷成立数字传媒公司或者独立的数字出版部门,以灵活的机制开展数字出版业务。比如中国法制出版社积极涉足移动阅读业务,开发新产品,探索新渠道,努力寻找赢利点及数字出版的长久发展之路。传统出版社的转变对整个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其次,传统出版社的技术升级,带动数字出版产业的整体升级。技术是引领和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传统出版社也注意到这一点,努力学习新技术。各种云平台的出现,为数字版权内容的传递提供了安全便捷的通道,同时也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出版社开发数字产品提供了很好基础。此外,传统出版社对跨平台阅读技术、结构化版式技术、内容结构化加工技术等数字内容加工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移动阅读终端的不断升级,优化了用户的阅读体验,出版社的新技术应用带动了整个数字出版产业的升级。
最后,传统出版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推动整个产业快速发展。数字出版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很高,既要谙熟传统出版,对内容的判断与选择、出版流程有把控,又要懂技术,了解目前先进的数字出版技术,还要熟悉渠道,了解用户的需求,更要具备很强的统筹、组织能力。通过这几年的培养,传统出版社已经培养出不少此类人才。在这些复合型人才的带动下,会逐渐形成优秀的数字出版队伍,推动整个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
传统出版社在移动阅读市场发展中的转变
目前,大众类出版社、教育类出版社在移动阅读领域的参与度较高,专业类出版社由于所出版的图书相对专业,在移动阅读领域的受众有限,因此在移动阅读领域参与度偏低。参与度的高低将决定出版社在未来移动阅读市场的发展趋势,因此,为了更好地在移动阅读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充分发挥传统出版社的优势,必须首先完成传统出版社的角色转变。
1.传统出版社组织机构战略的转变
传统出版向移动阅读市场转型是一次战略性的转型,这种转型是大势所趋。但移动阅读还处于成长期,目前还需要各方的扶持,这种扶持最好是在出版社发展战略的层面上,制定战略发展规划,系统推进,分项实施,积极监管,确保执行,最好能由一把手负责。这样才能保证支持不流于形式,工作做扎实,才能真正达到转型的效果。同时,传统出版社要有专门的数字出版部门,把出版资源数字转化成符合运营商和其他第三方平台要求的格式和授权。传统出版社要在移动阅读领域占领更大的市场,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传统编辑的数字化转型
移动阅读领域,传统出版编辑的职能由以前的文字编辑向移动阅读市场中的产品经理转化。首先,要求编辑具备强烈的版权意识。对自己出版社图书的版权有明确的了解,能从出版社角度积极开发移动阅读产品,同时积极与各个上下游运营商拓展业务,从而改变出版社无产品无渠道的局面,提高传统出版社图书传播的速度。其次,要求编辑具备从用户角度出发策划产品的能力。面对越来越多的移动阅读终端和多屏幕的特点,出版社编辑在设计产品时就需要考虑到多屏幕、跨终端的特点,设计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数字编辑需要认真研究用户的需求,研究移动阅读的受众特征、阅读习惯、阅读需求等,从出版社既有的出版资源中开发出适合移动阅读的产品。最后,要求数字编辑要学会利用新技术使移动阅读工作更加有效。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编辑保持对新技术领域的关注,保证技能和使用的工具及时升级。好的数字化编辑既是产品经理,同时也可以做渠道推广工作,因此,优秀的数字编辑团队建设是一个传统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坚实基础。
3.出版社人才结构的优化
数字出版时代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他们既要有在数字出版平台上编辑加工的能力,还要懂得市场动向,研究各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目前来看,人才和技术将是一段时间内制约传统出版机构转型数字出版的最大瓶颈,一旦突破这两个因素的制约,传统出版机构将迎来新的时代。
4.传统出版社思想观念的转变
nlc202309051427
传统出版社想真正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首先要做的是思想的转变,要努力培养互联网思维,即开放、合作、分享。从原有的单纯做图书、做内容,转变成做产品、做服务。从原有的独立策划,转变为与第三方的合作共赢。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努力发掘用户需求,提供良好用户体验的服务,将有助于传统出版社迅速转型,并持续快速发展。
传统出版社在移动阅读领域的发展趋势
未来几年,移动阅读市场将迎来整体爆发,内容将打破网络文学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步向纵深方向发展。各种类型运营商也将加速整合,渠道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有以内容为主导的运营团队的出版社才能持续发展。
1.传统出版社的移动阅读产品呈现多元化发展
智能手机、阅读器和平板电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出版业。新技术的冲击使得出版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出版的价值链已被重组,出版的产品形态不再单一,阅读正在被深刻改变。传统出版社审时度势,已逐步放弃了对移动阅读的抵制和抱怨,从最初的被动反应,到充分发挥自身集团优势,以海量优质出版图书瞄准读者心之所向,主动投其所好,在手机阅读市场踏实前行。同一内容产品可以多种形式,在多种网站、多种终端上展现,使传统出版社的内容产品可以多元化发展。
2.传统出版社的移动阅读产品领域不断延伸
网络文学虽然仍在移动阅读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内容结构已出现调整趋势,优质经典的出版内容比重已有所增加。移动阅读的碎片化以及浅阅读的特点,决定其内容更偏重网络文学。大部分阅读是随时随地、见缝插针进行的,也决定了适应移动阅读的内容是情节性与娱乐性占主导地位。但是电子书包以及移动学习平台方面已经由概念逐渐向产品的方向发展,移动教育以及移动学习已经开始进入移动阅读领域,并将占据重要位置。移动阅读内容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结构调整趋势,阅读市场的细分和纵深发展将进一步加深,传统出版社的产品领域延伸是与大环境的发展相吻合的。
3.优质内容仍是传统出版社占领移动阅读市场的关键环节
在目前的移动阅读市场中,由于市场发展初期,渠道直接掌握着用户信息,同时出版社也持观望态度,未将自身优质内容资源进行整合,才导致渠道成为整个市场的主导。但是随着移动阅读市场的不断完善,现阶段用户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越来越高,逐渐形成内容质量决定收益高低的现象。这说明谁能提供优质资源,谁能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谁才可能占领市场,同时传统出版社也应该重视渠道及营销手段的推动作用。我相信最后能占领移动阅读市场的出版社一定是有着丰富优质内容资源的出版社。
(作者单位: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产业发展 篇12
1 互联网思维的内涵
学界对“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周鸿祎认为, 互联网思维就是用户至上, 体验为王, 免费的商业模式和颠覆式创新。[1]雷军认为, 互联网思维就是一种用户思维、产品思维, 本质上就是把传统产业做到极致的一种看法。[2]“独孤九剑”提出的九大思维是最为著名的。
从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的角度来看, 互联网思维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技术支持, 在兼顾出版业社会属性的前提下, 利用全新的媒体形态, 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进行产品生产的思维方式, 将其运用在产品编写、印制 (数字化) 到发行、传播、销售的全过程。在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下, 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不是替代关系, 而是相互融合构建出版新业态。
2 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现状和趋势
形式多样的新兴出版中, 数字出版的发展比较突出, 2013年数字出版营业收入较2012年增长31.3%, 利润总额199.4亿元, 增长31.2%。[3]单纯的纸质书、电子书、音视频领域的竞争日趋饱和, 多种媒体融合发展成为趋势。在互联网思维影响下, 出版业的盈利模式日益多样, 只有融合发展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2.1 新技术助推融合发展
技术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排版技术的新发展, 也推动了电子书刊的立体化发展。互动式电子排版软件的开发、创新、利用, 为互动式的电子书刊的完善提供了技术支持, 体现了内容和技术的融合。互动电子书增强了阅读体验, 这也正符合互联网思维——增强用户体验的原则, 也是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新方向。比如带有GPS功能的互动旅游书, 带有计时器的烹饪书等, 实现了电子化、互动式阅读。
2.2 互联网大佬、电商竞争数字内容
2013年5月, 腾讯文学与“创世中文网”达成合作, 随后, 百度文库文学网上线, 新浪拆分读书频道成立文学公司, 互联网大佬竞争网络文学拉开帷幕。互联网大佬看中的不是网络文学网站自身赚多少钱, 而是对用户的吸引, 把网络文学当作用户进入互联网的入口。另外, 亚马逊中国打通了“终端加内容”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目前亚马逊与国内超过300家出版社建立合作关系, 促进电子书销售。
2.3 三屏互动推动深度融合
由于手机、电脑、电视三种工具操作上、体验上都各具所长, 目前无法完全替代, 但是三者的内容不再孤立, 操作不再单一, 内容上的共享和操作上的互动将成为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终端服务和交付环境的升级, 数字化内容的生产、传播及消费过程正在发生变化, 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三屏之间将会实现更多地融合, 在内容和功能上实现更多的渗透。
2.4 社交化推动数字内容传播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社群化, 促使网络中信息的传播呈现出一种“群传播”的特征。在这种特点的基础上, 数字阅读平台与网络社交平台相结合, 在以“内容”为核心的基础上增加了“关系”要素, 也体现了互联网的用户思维。目前阅读与社交相结合的方式不断被出版业运用, 如亚马逊收购社交阅读和推荐服务网站Goodreads;爱思唯尔收购在线社交学术平台Mendeley。
2.5 数字内容多载体化
随着移动网的加速布局, 移动终端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近年来, 电视与网络相连被积极推进, 眼镜、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也在试图与网络相连成为内容载体。随着终端的不断演进, 我们发现只要具有“屏”性质的物体, 都可以当做数字内容的载体。例如, 2013年, 日本一家名为Seraku的公司将一面镜子做成了内容载体, 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查看新闻、天气等各类信息。
2.6 政策推动出版业融合发展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 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走向融合, 成为进入中央视野、提上全局高度的重要改革任务。在这一背景下,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应势而为、应时而动, 于2015年4月9日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4]《指导意见》特别强调, 将传统出版的专业采编优势、内容资源优势延伸到新兴出版, 依托先进的技术和渠道, 借力推动出版融合发展。[5]
3 互联网思维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中的运用
互联网思维是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的新商业规则, 各行各业都将其运用到企业经营中, 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 实现互联网大环境中的新突破。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中, 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也十分重要, 需要从内容、体验、用户、人才、管理、平台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变革。
3.1 重视内容提高用户体验
出版业是以内容选择为基础的产业, 内容为王不能变。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相融合, 在内容生产方式上发生变化, 将传统出版采编优势与新兴出版数字化相融合, 实物营销和内容营销相结合, 使产品形态多样, 提高了产品在功能上和服务上体验。出版企业不仅在功能上竞争, 也要在服务上竞争。功能上解决用户买书的用途, 服务上的体验决定用户会不会买你的书。
3.2 重视数据完善数据库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 数据库的建立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投入, 只有对历史数据的追踪, 才能了解消费者的喜好, 通过数据的分析, 精准定位, 实现精准营销。在传统出版中, 大数据的跟踪分析是无法实现的。然而,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时代, 第三只眼无处不在, 当电商跟踪我们的浏览记录后, 会了解我们的浏览习惯和消费习惯, 同时电商可以根据数据分析预测用户的消费, 这样的数据分析给电商制定精准的营销战略提供了依据。
3.3 重视人才实现扁平化管理
在互联网大环境中, 企业内部需要快速反应, 建立顺畅高效、适应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的一体化内部运行机制, 实现内部组织扁平化, 提高管理效率。在企业内部管理中, 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 企业的发展需要人的思维创新, 因此企业间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新时代的出版业人才既要深刻理解出版业本质属性又要具有互联网思维。人才的储备和管理, 是实现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3.4 重视用户打造关系社群
互联网思维是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的, 用户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显得特别重要, 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参与度, 实现产品的口碑营销, 逐步扩大粉丝群。对于出版行业, 这一点仍然适用。在传统出版中这种社群关系的力量往往被忽视。
粉丝的力量是强大的, 人际传播的力量也是强大的, 在社群化的世界里, 社交化的传播力量无与伦比。在前文中提到, 社交与阅读相结合的模式, 这既可以满足用户阅读需求, 也满足互联网时代的社交需求。
3.5 重视平台加强跨界合作
一个平台企业如果仅仅提供简单的渠道或者充当中介的角色, 那称不上是一个“平台”。在互联网思维中提到的平台思维, 应该是具有“生态系统”的思维, 打造一个完善的、强大的又具有上升空间的“生态圈”。互联网为平台商业模式的运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使整合资源、跨界合作通通变得易于操作。盛大网络打造文学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盛大文学通过长期的摸索在战略上已然形成了文学平台、电子书平台、出版平台, 支撑起了网络原创文学的整个产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平台链, 在很大程度上覆盖了受众面。
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中, 平台的建设要注意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一方面, 内部建设数字化运营平台, 使出版全流程数字化, 达到反馈快速及时的效果。平台思维对于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非常重要, 真正的数字出版运营管理平台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囊括全流程的管理系统, 最终实现内容提供商自建平台, 全流程支持XML结构化数据标准, 形成多形态数字产品, 达到一次制作多元产品发布。这样既节约资源, 又可以实现良性竞争, 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是外部的平台建设, 主要指出版企业的跨界合作, 例如同电商、自媒体等平台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 有利于扩大传播途径, 打造关系社群;通过跨界合作, 可以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上, 跨界合作也成为必然趋势。
4 互联网思维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运用中的特殊性
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中, 互联网思维不是万能的。出版业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属性, 是建立在内容选择基础上的文化产业, 因此万万不能单纯套用互联网思维, 用户至上的原则必须也要兼顾社会属性。如果一味强调“读者至上”、读者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 肯定是行不通的。一个合格的、负责任的出版业从业人员都应该认同这一点, 所谓“用户至上”也要以内容选择为前提, 只有兼顾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 才能传播正能量, 同时获得经济效益。
摘要:互联网思维、媒介融合是2014年的两个热词, 各行各业都在谈互联网思维, 也都在谈融合的问题。众多领域用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 出版业也不例外。当然, 互联网思维并不是万能的, 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也有其特殊性, 在出版业的融合中, 如何恰当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新的发展值得当代出版人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传统出版,新兴出版,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鸿祎.互联网思维不是“万能药”[N].第一财经日报, 2014-2-12.
[2]雷军.互联网思维本质上就是群众路线[J].中国企业家, 2014, 12 (13) .
[3]范军, 张晓斌.2013—2014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4.
[4]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J].中国出版, 2015 (4) .
【出版产业发展】推荐阅读:
出版文化与出版产业12-11
出版产业经济10-15
台湾数字出版产业08-20
数字出版产业链分析08-09
传统出版转型发展之路05-14
图书数字出版发展思考08-31
定制出版在我国发展11-20
出版集团该如何发展01-17
教育出版集团化发展09-13
数字出版跨越式发展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