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服务价值

2024-11-28

知识服务价值(通用12篇)

知识服务价值 篇1

摘要:创新型企业在面对包含有限的内部资源、资金支持等障碍时还不容小觑的是改革性政策所引发的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专业性信息咨询服务。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功能和特征方面讨论其与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关系有助于从完善改革性政策的内容, 提升政策实施效果, 加快创新型企业成长。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思考

一、创新型企业特征

创新内涵的界定直接决定政府实施何种创业政策以及何种外部环境能推进创新进程。有的学者认为创新企业是技术改革的原发地, 对带动区域性经济有着一定作用 (Schumpeter, 1934;Birch, 1981;kirchkoffand Philips, 1988;Reynolds and Maki, 1990;Davidsson et al., 1994;Reynolds, 1994) 。对于创新企业的界定主要从“创新”“活力”“独立”。

“创新”:现有的研究对于新兴企业的界定以“新”为主要特征。Keeble (1976) 认为创业是指一个从未以组织形式出现过的新兴企业。Gudgin (1978) 认为创业是指首次开始从事实际生产的企业。“新”的定义被定义为在既定的时间内新近创立的企业, 企业名称、所有制、地区或法律效益方面的改变除外。“新”的标准对日期也有界定, 通常为作为合法组织身份进行注册的日期。

“积极、活力”:Hadden (1977) 对这个标准进行了批判, 因为有的企业仅仅是为了避税而形式上存在, 所以应当将“积极、活力”归为创业的标准之一。所以创业意味着不光要求具备“新”的标准, 还要有商品的交易, Dun&Bradstreet将创业定义为新近创立的有活力的组织。对于现在众多的形式企业来说, “新创立的”与“新创立且有活力的”的区别是创业的重要标志。当从“活力”的角度, 注册日期就不具有参考性了, 或者, 我们可以从企业何时开始雇佣第一位全职员工开始对创业的认定。 (Johnson and Cathcart, 1979) .

“独立性”:Johnson (1978) 提出, 从规模、资金和经济因素等考虑, 认为创业更倾向于将新的观念进行引入, 并对现有的结构构成影响, 对地方经济有一定刺激作用。Johnson and Cathcart (1979) 将创业行为定义为和任何已有企业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的行为。这个特征诠释了创业的“独立性”, 认为创业不仅要遵守“新”与“活力”, 也要同时具备“独立性”特征。“独立性”标准与“新”标准相似, 都拒绝任何形式的附属关系。Mason (1983) 在其早期的研究用引用了Johnson和Cathcart’s对于创业的比较严格的界定, 并对现有企业中属于真正创业性质的企业做了比例上的统计。“独立性”成为了创业的重要因素。通过子公司向母公司股票转移所成立的公司被认为是员工从母公司脱离后创立的组织 (Garvin, 1983) 。子公司无法满足“独立性”特征。企业是否是创业的结果依赖于创业企业本身与其创业者原任职企业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企业是法律意义、财务以及功能上上独立于母公司, 并且进入的是不同的市场领域, 方可被称为创业行为。

作为社会分工的深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产物,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科技进步所引发的服务性行业内部的结构变化。其自身的发展以及发展所引发的溢出效应将提升制造业的生产竞争力并成为众多其他行业创新思想的源泉。

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研究综述

1.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内涵。

对于知识密集型服务的定义有很多争议 (Den Hertog, 2000;García-Quevedo et al, 2013;Audretsch, 2012) , Miles (2005) 将KIBs定义为针对具体人群特征的职业化的服务, Mas-Verdúet al. (2011) 则认为KIB是包含从宣传到法律服务等在内的服务行业, 通过咨询, 指导, 策划、技术分析等手段来实现。Bettencourt et al (2002) 提出能够提供KIBs服务的企业主要涉及会计、设计、文化传播, 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对于服务产品的需要。因此, 有的学者 (Muller and Zenker, 2001) 也强调KIBs能够产生增值效果。KIBs的功能主要包含:1.是企业创新的原动力;2.通过只是转让进行创新发展 (Audretsch, 2012;GarcíaQuevedo et al, 2013;Mas-Verdúet al, 2011;Muller and Zenker, 2001) 。所以, KIB成为了知识转让、信息交换及改革创新链条中的关键因素。所以, 考虑到YIC在实现由技术改革实现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 对YIC相关的服务领域的学习就显得至关重要。而适合的公共政策将有助于YIC获得KIB, 从而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带来有价值的服务 (Kirzner, 2009) 。由于其自身特征, 小企业, 包括年轻的创新型企业在内, 在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时, 都有各自的创新的法宝。这就促使小企业能够将内部的知识资源在相互间进行更有效的融合, 同时与合作伙伴进行资源分享 (Muller and Zenker, 2012) 。KIB作为一种外部的知识来源, 在企业改革过程中显示出了重要意义, 从这个层面上说, KIB与YIC客户是共同改革者的关系 (García-Quevedo et al, 2012;Lee et al, 2012) 。但是, 就改革的技巧和能力方面来说, 当KIBs在与企业互动的过程中有所受益, 这种共同改革者的关系就会更加深入。由此, 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并提出假设1:对于YIC来说KIB是改革的驱动力。

2. 创新行为的生存环境。

政策对于创新的推动功能, 许多学者都进行了讨论, 然而, 观点却不尽相同。Baumol (1990) , Stevenson以及Lundstorm (2001) 等学者认为公共政策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 而Duckett (2001) , Djankov (2002) 等却对创新性政策的有效性提出质疑。本文将立足于讨论政府行为在YICs (年轻企业) 创新方面的作用。由于大量企业创新的失败, 公共机构参与的必要性得到了肯定。许多企业创新失败与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金融支持失利有关, 同时, 还存在其他无形的障碍 (Schneider and Veugelers, 2010;Baba and Hakem Zadeh, 2012) . (Lundvall et al, 2000;Furman et al, 2002;Lin and Liu, 2012) 。

对于YIC的激励设计应从2个方面进行着手, 第一, 风险承担决策中固有的金融鼓励政策;第二, 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时, 提供有助于推进年轻创新型企业获得高层次专业指导 (Simmie and Strambach, 2006;Goktan and Miles, 2011;Nielsen and Lassen, 2012) 。KIBs本身涵盖了战略咨询、设计等, 为企业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咨询服务 (Veugelers, 2009) 。由于创新对于企业本身及其所在地区的意义, 所以, 企业创新是公共政策中的重要议题。从概念上来说, YIC是属于创新型企业, 对所属地区来说, 创新型企业对于经济转型及增长有着重要意义 (Azagra-Caro et al, 2011;Hotho and Champion, 2011;Reed et al, 2012) , 而本文将着重讨论KIB在多大程度上会对YIC发生作用。

3. 创新特征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价值。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外部信息支持。区域内的经济能否长期保持增长, 实现可持续发展, 依赖于各个产业结构间的竞争力提升以及内部机制尤其是创新机制的不断调整。对于我国正在从高污染、高耗能的行业向低耗能、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型过程中, 能够提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先进技术、高效、节能、低碳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将成为经济转型期的中流砥柱。Miles (2005) 将KIBS定义为能为个体及公共机构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提供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案。同时, KIBS可以为其他行业提供创新和多种专业化知识的整合 (García-Quevedo et al, 2013;Parker, 2012) 。对于培养创业精神来说, 创新企业的公共政策研究还不够深入, 尤其是政策有效性特征方面。就创新性政策如何推动公共服务来说, 对KIBS与YIC之间的关系研究并不多。

参考文献

[1]刘克汉, 杨杰.引导学生创办微型企业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以梧州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 2012 (9) :44—46.

[2]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 2011 (5) :64-67.

[3]杨康.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0) :53-54.

[4]Devi R.Gnyawali, Daniel S.Fogel.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al mediation analysis[M].New York:Erlbaum, 1994.

[5]Friederike Welte, David Smallbone.Opportunity recognition: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a component of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in the context of the health care industry.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J], 2011 (2) :81–95.

[6]A Fayolle, JM Degeorge.Attitudes, intentions, and behaviour:New approaches to evaluat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Chapters, 2006.

[7]Lee, S.H., &Wong, P.K..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echnopreneurial intentions:a career anchor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4, (19) 7–28.

知识服务价值 篇2

有一则小故事:美国福特公司一台电机出了故障,工程师们会诊三个月,没有结果,最后请专家斯坦梅茨诊断。专家在电机房核计了两天两夜,最后用粉笔在电机壳上画了一条线,让修理工把电机打开,将线圈减少了六圈,排除了故障。斯坦梅茨向老板要1万美金,老板让他表明酬金细目,斯坦梅茨说“用粉笔画一条线1元,知道在哪划线9999美元。”公司立刻照付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是知识的价值,有句话说得好“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自从人类诞生,知识就一直不断的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没有知识,就没有我们人类的发展;没有知识,就没有我们当今的科技;没有知识,就没有我们的的美好生活。嫦娥三号登月、4G通讯发展、曙光计算机增强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归根结底都是知识创造的价值。还记得北大生物系同外商合资建立公司时,外商报出“无形资产”报价,仅陈章良教授一人就相当于200万美元入股,也是知识的价值。中国的科技越来越发达,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大知识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的兴旺发达需要知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知识。

知识是无价的,知识可以创造价值。我们应当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地学习知识,将来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知识服务价值 篇3

[关键词] 知识资产价值增加I—空间知识移动

一、知识管理的主流观点

企业是为创造价值存在,所以任何一种管理理论被应用于企业活动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亦不例外。可在解释这种价值增加的过程中,现有的各种知识管理理论由于视角和理论基础的不同并没有达成一致。

在知识管理领域,一种重要理论侧重于知识的可呈现程度的研究,将知识管理看作对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和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的管理。野中郁次郎(I.Nonaka)。将知识创造分为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联结化(Combin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四个过程。通过这四个过程,隐性知识与显形知识可以互相进行转换1。其后,G.Hedlund提出了N型组织(N-Form Organization)理论,他除了分析了显性与隐性知识外,还分析了知识的四种社会集合——个人、群体、组织和跨组织领域。这样,知识管理又加入了对知识扩散性的研究。

对于知识进行阶层性的划分也是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这种划分大致将知识分为数据、信息、知识三个阶层。这里,“数据”到“知识”的转换,被认为是一个内化过程。

知识管理是如何增加价值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各种知识管理的理论都涉及到了知识的增值问题,但很少有一种理论明确地从价值增加的角度看待知识管理。

实际上,知识的价值是动态的。T.Davenport和L.Prusak论证了知识的价值链。他们认为,知识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并非一成不变的,有着提升和滑落的过程。知识的产生仅仅是价值产生的一部分,通过积极可控的知识管理,可以实现知识本身的价值的增加。这一过程和开发一种知识资产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但Davenport,Prusak的价值链理论还是建立在对知识进行阶层的划分(数据——知识)的基础上。实际上,正如刚才所说,知识可呈现性(显性——隐性)、扩散性(个人——组织)的改变也可以创造价值。其实,知识的价值增加可以看成是知识移动的结果。

根据J.Schumpeter的知识经济理论,知识的价值源于蓄积知识获得的租金。他提出“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的概念来解释放弃、分享知识带来的收益。而D.Teece在解释这一问题时则采用了“知识市场”的理论。将知识的价值创造归于“企业内部的非实质传递,外部非实质传递和技术的捆绑销售”活动。其共同点在于承认移动(蓄积、放弃、销售、传递等)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这就说明:知识的价值链不仅仅存在于阶层性的知识分类中,同属于“知识”层面,相同阶层知识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移动产生不同价值收益。

二、使用I—空间对知识增值和知识移动的关系的分析

1.I—空间

但是,知识是如何从低端(低价值)处上升到高端(高价值)处的呢?

1995年,Max.H.Boisot提出的I—空间(I—space)理论,创建了一个新的认识论空间7:它是三维度的,用“抽象(Abstraction)、编码(Codification)、扩散(Diffusion)之间更是实质意义的区分”代替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多少有些含糊的区分。”(J.C.Spender 1999)更重要的是,I—空间通过一个三维立体的空间对知识资产进行定位,借助于其直观的表现,我们得以将看待知识的着眼点从“相对含糊”的知识的可呈现性、扩散性等方面转移到了立体的知识的移动上。这更加接近创造价值的本源。此外,Boisot还提出了社会学习周期(Social Learning Cycle)理论。在I—空间中,技术不是静止的,其必然经过不同的编码、抽象和扩散程度的区域,有着“动态演化”过程。企业通过对其社会学习周期的认识可以选择不同的战略。Boisot主要讨论的是技术群(知识集团)在空间中的定位,并通过这种定位来解决企业战略取向的问题,而本文认为,和一个企业面临着的产业的社会学习周期一样,单个的技术资产(专利、工艺、专有技术)也会面对产品的社会学习周期的挑战,也可以通过移动优化其价值。

图1

I—空间和社会学习周期(SLC)8

2.企业单个知识资产的移动与增值

单个知识资产的价值可分为“效用”和“稀缺性”两部分(Boisot,1998),“效用”及“稀缺性”的判定又分别和编码、抽象及扩散程度相联系。由于社会学习周期的存在,随着编码、抽象和扩散程度的不同,知识的价值也是变化不定的。在I—空间中,价值最大区域在扩散程度最小(最稀缺)和编码、抽象程度最大(效用最大)处(V1区域),而价值最小区域则在扩散程度最大而编碼,抽象程度最小处(V0区域)(图1),无疑,获取最大价值的方法是使知识资产到达V1区域并尽量长地在该区域驻留。

企业中产生的知识资产,因固有的编码、抽象和扩散的特性而产生于I—空间的任一位置。如果要获取最大价值,就要在I—空间中移动企业的知识资产,靠拢V1区域。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资产必然由于其周期性而移动。但在不同情况下(专利情况、媒介、语境,技术生命周期),这种移动的路径和速度并不相同。在这些影响移动的情境中,有些因素是不可控的,比如摩尔定律的运行或有关专利权的法案;但有些因素是可控的,比如企业可以选择是否申请专利及采用何种传播媒介。不可控的、市场共有的情境造成了一种产品(技术)很难挑战的发展周期——所有技术都终将过时,技术市场没有永远的秘密;而可控因素的存在使企业可以通过选择知识资产的移动方式以达到其在V1区域最长的驻留时间,企业的竞争力也就在此。

实际上,这种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显形/隐性知识或个人/群体知识的转换对企业价值增加的意义。因为后两者也可以看作是在一个二维(显形/隐性或个人/群体)图轴中对知识的移动。这就暗含了这样一个命题——对于企业的知识资产,我们可以通过干预其移动方式来增加其价值。

三、知识的价值链和知识价值增加模型

1.知识的价值链

基于知识的移动,这样一种知识的价值链是存在的,它存在于社会学习周期(SCL)中。本文认为对知识移动过程的详尽论述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认识现有知识所处的状态,以及知识增值路径的选择。因此,本文将知识移动过程中的状态描述为:混沌、初始知识、终端知识、应用知识四个阶段。

(1)混沌:这是一个接近于“数据”的状态。杂乱无章的信号让人眼花缭乱,也几乎是没有直接价值的。应该说,这还不是本文意义的知识。也就是说,它在I—空间的位置处于SCL 外部。

(2)初始知识:最初产生的知识,其价值和形态都是自生的。初始知识可以随机地产生于SCL的任何一点。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它并不在V1区域中。而且,根据经验,一种新兴的知识技能一般处于V0区域的附近。

(3)终端知识:移动后的知识。通过编码、抽象与扩散的改变,终端知识将出现在SCL的V1区域内。移动知识使其再度增值,运行这一层面的知识可以得到更大收益。

(4)应用知识:实际上,“知识”的价值最终还是要在应用中体现。在这个位置,知识被嵌入某个实体中,而这种嵌入产生的反应是不可控的,所以,我们意义上的知识在此消亡,知识被应用后的反应是非线性的,它们散射开来,重归于混沌。知识又分散至SCL的外部,等待新一轮的移动。

2.知识管理价值增加模型

为了描述知识在价值链上的移动过程,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开放式知识价值增加模型(图2)。其主体是一个环形回路。模型力图显示两个特点:一是移动性:知识在其中是一个在SLC中不断移动的动态要素。而且这种移动不是自生(技术特性)的。二是由于采用知识的价值链的观点,知识在模型中会有多次价值的增加。

模型中设置有五个核心流程——知识开发、知识评估、知识整理和知识应用。可以相信,如果企业有效地采用这四项流程管理其知识资产,将会对这些知识资产起到优化作用。

图2

知识管理价值增加模型

(1) 知识开发:知识从不规则的数据信号集合到SLC上的某一点,也就是知识从价值链的最低的混沌上升到初始知识阶段的过程。作为一个信息处理主体企业实际上完成了三项活动:吸收数据、处理数据、输出知识。在企业KM系统中,开发过程大多由技术人员完成,在输出一端,就如刚才所说,知识仅仅被赋予技术上的自生的编码、抽象、扩散的特性。

(2)知识评估和设计:大多KM模型中的评估系统倾向于计算企业的知识资本存量目的。而在本文的模型中,知识评估将着眼于未来,着重于对知识资产在I—空间中可能的轨迹的预测。在使用这些知识资产前,企业应当先绘制其SLC曲线,按照收益最大的原则(V1区驻留)设计其后续的运动轨迹。许多企业并未意识到这点,其知识利用常是无序的,从而造成了知识价值的浪费。

(3)知识的整理:知识整理通过改变知识的固有的编码、抽象、扩散特性来影响知识在SLC上的移动。使其加速进入V1区然后减速逃离,从初始知识变成终端知识。这些改变可以是显性——隐性(编码、抽象)、个人——组织(扩散)或者其他各种转换形式。但这种转换(移动)不是随机的,所以可以称之为整理。这使知识在开发后还有多次的增值。一些过时的知识被处理、一些非核心的知识可以被出售(技术市场),一些看来无用的知识会有用武之地,其他的知识则可以在这种流动中获得更大的生机。

最普遍的知识整理方式就是改变知识的传播渠道。不同的传播渠道可以在主体间造成不同的认知差异,从而影响知识的编码、抽象与扩散。比如申请专利或公开专利技术、组织内部或外部的产品/技术说明会或展示会、制作最佳案例并通过不同媒介发布、使用新的内部员工交流网络技术等。这保证知识资产进入了I—空间的V1区,也就保证了公司价值。

(4)知识应用:作为模型的最后一项流程,知识应用表现为知识嵌入某个实体的过程。在I—空间中,一些知识离开了SLC暂时进入无序状态,另一些则变成新技能以备再次开发。知识完成了一轮运动,大部分至少经历了两次增值。知识产生出有形价值,而此时的产出将比直接应用初始知识的产出更大。

四、结论

本文以价值增加为视角,探讨了知识管理的价值增加机理。通过本文可以看到,知识不仅是可以是实物资产增值的附加产品,其本身也是可以增值的。而这种增值,又可以通过知识在I—空间的移动实现。注意知识资产的动态性,并且将知识看作独立的、具有发展性的资产,站在知识的角度看待知识管理,也可以说是站在时下较流行的“人”的角度或者“技术”的角度的一种补充。对于企业的实际运作而言,四项知识移动的流程——知识开发、知识评估、知识整理、知识应用可以帮助提升其知识资产在价值链上的位置,通过对知识资产的进一步开发,獲得更大的回报。

知识价值导向下的知识共享与创新 篇4

关键词:知识管理,价值,知识共享,创新

在人类社会科技和经济发生急剧变化的今天, 尤其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模式确立之后,知识被当作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投入生产过程,生产要素发生了变化,各类组织必须面对的现实是: 知识更新步伐加速,产品/服务生命周期缩短,竞争者迅速出现等,这些不确定的变化使得竞争日趋激烈,而一个组织的竞争力对知识与创新的依赖越来越强[1,2]。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团队作为一类特殊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也需要不断加速研发能力,通过产学研结合寻求知识增值的有效途径, 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引领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3]。

知识团队的核心任务就是按照规则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合适的知识系统地提供给最需要的人以创造价值[4]。这里,对于 “最合适的知识”与 “最需要的人”这两个关键因素不能仅是泛泛而谈,因此,需要探究知识价值的内涵与意义。Nonaka等[5]曾指出,构建以知识而非资本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将是知识管理的研究重点。就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而言, 关于知识价值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经济生产与信息技术领域,如对知识资本进行量化和测度,以期纳入组织可计量的资本管理范畴,包括较为成熟的人力资源会计、平衡记分卡、经济附加值等[6]; 再例如应用数据库、文本挖掘、信息提取、组件等技术获取、利用和重用大量可编码的数据、信息或知识, 应用于网络搜索等领域[7]。关于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研究,包括知识共享对创新能力的影响[8]、动态虚拟企业项目管理中的知识共享模式[9]、产品设计中的知识创新 模型[10]、创新过程 中知识转 移问题等[11],则多侧重于定性的建模与策略分析,并未涉及具体的可计算平台。在知识团队的活动中描述并度量知识价值,从而研究基于知识价值的知识共享与创新机制的成果尚不多见。本文将以知识价值为核心,研究如何有效地对知识共享与创新进行管理。

1知识价值的内涵与意义

知识是有价值的,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如何对知识价值进行描述、度量和评价一直是学术界和商业界关注的热点。显然,如果对知识价值的探讨仅限于定性描述,如 “这个更好”、 “那个最有用” 等,是不够的,只有基于一个可量化体系,才能在该领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有关知识价值的研究, 无论在哲学领域、经济学领域或是工程学领域,始终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前尚未出现类似以牛顿三大定律为核心的经典力学量化体系那样普适、简明的法则,因此,本文并没有对广义的知识价值进行论述,而将其置于知识共享与创新的上下文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从价值论的观点看,知识共享与创新,就是如何将有限的资源配置给最有价值的知识,通过共享和创新等活动实现知识附加值的最大化。于是,我们可以将知识共享与创新理解为这样一个过程: 首先将知识团队中的知识进行有效提取,通过对这些知识片段的共享和加工,不断提高知识的附加值, 创造出新的知识。这样一个过程主要包括知识价值建模与知识价值量化两个方面。

1.1知识价值建模

与传统资源不同,知识的众多属性使得人们难以评估其价值[12]。例如:

( 1) 知识可以在不被消耗的条件下被使用;

( 2) 知识只能被出售一次,却可以多次被使用,例如配方;

( 3) 知识成本与其价值无必然联系,例如对于 “专业”知识 ( 如减肥药方) 和 “普通” 知识 ( 如经常运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两者具有相似的使用效果 ( 如减肥) ,人们很难说哪个比哪个更有价值,但两者的获取成本差异却非常大。

( 4) 知识只有被使用之后才能评估其价值,换言之,其价值难以预估,例如,对于一次讲座的价值,人们无法在亲自聆听之前对其价值进行评估, 即便可以获得许多已经听过该讲座的人的点评。

上述几点只是知识特征集合的一个很小的子集, 由此可见,知识价值是难以定义和评估的。

此外,知识一般不能被简单地分解为 “原子” 或 “元素”[13]。例如,一句话所蕴含的知识并非组成该句话所有词所蕴含的知识之和。因此,与其它度量系统 ( 例如距离度量系统、价格度量系统、信息量度量系统等) 不同,知识价值度量系统的量纲难以确定,因为知识价值并非简单的物理叠加。个体知识往往是是隐性的,其非标准化特征使得一个团队的知识活动常常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正如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不统一一样,如果没有对于知识价值的统一认定基础将很难实现知识价值的有效共享,因此要首先将知识价值进行形式化描述。

广义上的知识价值形式化描述是一个难解的问题,然而根据特定领域知识的专业性特点,可通过特别的属性刻画构造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对属性进行赋值,形成可共享载体,从而进行形式化推演和计算; 同时,可通过加权调整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进行规范化合格检验。

定义1: 知识价值V是一个有权向量,表示为:

其中,vji是第j个主元素组中第i个子元素的子价值,αij是其权重。若某些元素在共享过程中不予以考虑,则其权重为0; 当每一个vji均被赋予了某个数值,就得到了知识价值。

在实践中,往往存在多目标决策,即不同的知识属性在不同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权重的设定要依据具体的项目,例如对于高科技产品开发中的知识共享,知识稳定性的子价值就应当被赋予一个较大的权重,而知识成本的子价值可以被赋予一个较小的权重。显然,适用于任何情况的广义的知识价值V是不存在的,即便可以像编字典一样构造出来,也会因其海量的参数而变得不具可操作性。因此,定义1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进行实例化。

知识是一个整体,而n维向量表示法可以将知识价值进行有效分解 。 类似于对多元函数求偏导数对于多元变量的知识价值,可以通过对其变量进行逐一考察,有效简化整体考察的复杂性 。

1. 2知识价值量化

一个知识团队的资源,诸如人力、时间、资金等,都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找准那些最有价值的知识,以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实现创新的知识附加值最大化。知识价值建模为知识价值量化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基础,而量化后的知识价值才能作为决策时的有效参考指标。

知识价值量化的过程就是对定义1中的子价值进行赋值的过程,主要有3种方法:

( 1) 依据传统的度量标准进行赋值。例如,描述知识量的子价值,可用 “比特”对其赋值。

( 2) 依据构造的知识结构树进行赋值。例如, 描述知识独立性的子价值,可依据图1所示知识结构树,以及 “知识的独立度等于该知识所包含的元知识的数量”的定义,对其赋值。图1中,元知识即为叶子结点上的知识。

( 3) 依赖主观评测进行赋值。例如,描述知识可理解性的子价值,可用10点量表对其赋值。由于知识具有一定的人为属性,因此有必要对某些子价值进行主观评测。如果说客观评测的结果是准确的,主观评测的结果并不代表不准确,所以,知识价值度量模型可以是一个带有主观参数的客观模型。

通过上述3种赋值方法,可实现知识价值的量化,在此基础上,可以对不同的知识价值进行比较与选择。

2基于知识价值的知识共享与创新

基于上述知识价值的形式化描述与量化方法, 分别考虑知识共享与创新的有效机制。

2.1规范的知识共享机制

知识共享是一个团队共同完成某项活动的基础, 包括定义一个共同的起点与目标,找出关键问题, 分析各自的优势与劣势,相互提供知识支持等。知识共享机制涉及两类知识主体———知识供应者和知识客户,其中知识提供者将本主体的知识外化,知识客户将接收到的知识内化,而知识价值就是两者间的接口。基于知识价值的形式化模型,可将已有知识、目标知识、外部资源、约束条件等多维要素整合,进行结构化计算,找出已有知识与目标知识之差。如此,知识共享的过程就是消除知识之差的过程,主要涉及的两个方面:

( 1) 规范性问题。知识共享的目的是将分散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一盘散沙式的知识碎片是没有意义的。为了使知识客户可以将简单的知识模块像搭积木一样方便地组装成复杂的知识模块,就必须解决规范化问题。为此,团队必须首先一起进行知识价值建模,共同确定变量和权重等参数,以此作为知识共享的标准化模板; 此外,要制定知识准入机制,保证共享平台上的知识是合格的,避免知识客户对接到收到知识的二次加工。非标准化的知识共享机制由于参与的广泛性、知识的隐形性以及知识进入公共平台的随意性,使得人们往往难以建立有效的秩序,对平台上的知识流通监管也很困难, 阻碍了知识的有效共享。

( 2) 效率问题。标准化固然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但随着团队规模的扩大,其他方面因素对知识共享效率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例如对于团队规模的有效控制[14],一方面,团队规模的扩大可以有效增加知识源,使得团队通过知识共享更易于获得有价值的知识; 另一方面,团队规模的扩大要求知识客户对所接受的知识具备更高的响应能力,因为处理所接收到的知识,包括识别、比较、筛选等,都想要花费一定的成本,而随着处理知识的增多,成本也会加大,如果成本超越了知识共享所带来的收益则会产生负作用。因此,团队的有效划分及其规模的合理设定是影响知识共享效率的重要因素。

知识共享是组织通过不同渠道转移知识,从而有效利用现有知识的过程,它是组织中的知识主体之间的互动过程。有效的知识共享可以降低组织成本,比如在遇到相似问题的时候可以避免因重复劳动而浪费资源。一方面,由于知识的获得需要成本, 因此无条件的共享知识不利于保护知识工作者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如果知识共享的门槛过高,则会形成知识垄断,从长远来看,同样会对知识工作者产生危害。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的阈值是关键。同样, 对于知识共享的团队规模也需要阈值控制。团队过大会对组织整体的知识共享性能起到负面作用,如果组织个体在对所接收到的知识进行鉴别和筛选所需时间或经济成本较高,则应减小团队规模; 如果某个项目需要一个规模较大的团队,就必须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提升组织知识管理能力方面,例如提高组织个体的鉴别能力、增强知识的可识别度、对单位工作时间进行更合理有效的分配等。

2.2基于知识价值的知识创新机制

创新是知识保持活力的关键,是知识团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只有在有效利用现有知识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的知识,才能满足市场需求。但知识创新并不是通过人或技术将已有的知识进行简单的相加, 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Nanaka等[5]提出的SECI螺旋模型是一个较为公认的对知识创新过程的描述; Xu等人提出了面向创新的知识管理的元模型,该模型中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创新。进一步将元模型细化为物理、人和技术3个视角,可将知识创新过程分别看作知识生产与知识利用、知识创造与知识使用、知识生成与知识应用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图2所示[15]。

在此基础上,创新中的知识管理注重发挥人、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系统科学各自特长,强调人在知识产生创造和应用等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而人的决策恰恰是基于价值判断的。由于创新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过程,而该活动是以人的价值取向做基础的,因此面向创新的知识管理必须坚持以价值为导向。据此,我们引入知识价值,在量化的基础上增加知识创新的可控性。

我们将创新的过程理解为用知识替代被消耗的时间、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例如,需要完成一项任务,如果不知道如何去做,则需要进行试探和试验等,此时,如果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就可以省去试探和试验所消耗的时间、物质和能量,即知识成为了被消耗的时间、物质和能量的替代物。因此,知识价值越大,它所能替代的被消耗的时间、物质和能量就越多。

基于知识价值的概念,我们将知识创新的目标转化为使得知识附加值实现最大化。为此,将知识创新刻画为一个多阶段的知识状态变化过程,以知识价值的增量,即知识附加值对知识创新进行管理和控制,如图3所示。

知识价值是基于上下文的,本文将知识上下文定义为一个n维空间:

其中,Ωi= { ωi1,ωi2,…,ωji} 是上下文空间的i个属性,ωji是属性 Ωi的第j个变量的值。直观来看,知识上下文是一个超立方,用以刻画知识活动的环境。以三维空间为例,知识创新过程如图4所示 ( 其中si表示知识的不同状态) 。

一般而言,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创新过程并不唯一,可能存在不同的创新路径,如图5所示。

基于知识价值的分析与计算,同时考虑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风险,可以在这些不同的创新路径中选取最优路径,其目标函数如下:

其中, KV是n维空间中初始状态点s1与目标状态s n之间分段空间距离之和,即COST是总成本其中f是经济成本, t是时间成本, r是风险, ωf、ωt和 ωr分别是其权重 。 上述基于知识价值的目标函数可辅助决策者选取最优的创新路径 。

3结语

知识管理创造企业新价值 篇5

知识的分类有两大类,分别为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资料是知识管理的最底层结构,它未经处理消化,属于初级素材。往上一层是资讯,将资料有系统的整理,以达传递目的。第三层结构则是知识,这是开创新价值的直接材料,也是沿袭自经验的观念,

最上一层结构为智慧,是组织和个人运用知识,开创新价值,用行动来检验与更新知识的效果。

一般而言,无论是个人知识或是组织知识,从内隐到外显,都是经过一种如同太极图的螺旋循环转化,最终导出行动的目标。

就在知识从内隐到外显的不断循环过程,知识得以持续维持和创新。在明了知识管理的螺旋循环转 化后,学者提出知识管理的方程式,它将人视为知识的载运者或是传播者,知识素材则涵盖从资料到信息、知识、智能,透过众人周而复始的分享知识,知识得以共享、应用与实践。

知识的价值与传播 篇6

知识的价值在于传播,封闭的知识很难对他人起作用,而传播知识很重要的工具就是书籍。《易经》有一句话大意是说,一个人要培养自己,就必须多了解别人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所谓“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前言往行”已经过去,要了解和掌握它们,就要靠读书。书籍是知识的载体,应是传播知识的“公器”,当然,书籍由人所创造,创造者有其著作权,可以谋利,也是应有之义;但除此之外,是不是也应该还有一些别的考虑呢?例如一个作者的作品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和爱读,应是比“钱”和“权”更令人快乐的事。如果只保卫了“钱”和“权”而读者寥寥,不也快乐不起来吗?前几天看到报纸上的一则消息,令我不免“心有戚戚焉”!

中华读书报10月14日头版报道一位大作家,状告某中学“侵权”,擅将其作品“置于本校网站,供网络用户阅读使用”,网络用户主要是该中学师生。2008年11月,大作家已将该中学告上法庭。当地中级法院判决,由于该中学已规定“该校师生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阅读,限定了使用该作品的人员范围”,目的在于教育而不是牟利,因此不应承担侵权责任,作家败诉。2009年,作者又将该中学告上法庭,声称“一个作家,不仅要为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而战,而且也承担着社会的道义。如果任南这样的错误做法流传,就会败坏社会风气,让劳动者灰心丧气”!让孩子们在网络上读一部可读的作品,真就会“败坏社会风气,让劳动者灰心丧气吗?”二审结果是作家胜诉,理南是按照《著作权法》,对某著作的合理使用,只能限于“教师与学生在教室、实验室等处所,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回家在网络上自学,虽有用户名和密码的保护,也是“侵权”!然而一厚本小说又如何能在“现场教学”中读完呢?结果只能是取消阅读。这位作家为胜诉而兴高采烈,说道:“我是一个有尊严的劳动者,此案胜诉让我多了一点乐观。”我却瞠然,增加了很多悲观:一位大作家,而且是“有尊严的”,本来就承担着教育的责任,难道除了“钱”和“权”,就不再有别的考虑吗?况且这位作家并不缺钱,据说一次环球旅游就消费了40万元!让学生在网络上无偿阅读,能损失多少钱?在我看来,网络版权当然是一个问题,应该建立很好的法制管理,但我总认为法制不一定是万能的,中国文化传统总是讲究“合理合法”,从不认为“法”能孤立地解决一切问题,而应辅之以“理”,以“礼”,以“情”。

10月8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有一篇短论,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已取得亩产900公斤,即1800斤的佳绩。袁隆平曾自豪地说,如果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到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每年就可以多养活4亿人!这是多么伟大的成绩!依据《著作权法》,他又应该拿多少钱呢?多事者以此为据,为袁隆平先生算了一笔账,结果是袁隆平先生的“身价”高达1000亿元!可是袁先生却说:“用财富衡量科学家的价值,太低级,太庸俗!”同是知识分子,精神境界何其相异乃尔?!

高校知识资本价值测量研究 篇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 产品的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企业的成长及强大等都更依赖于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生产和传播知识的资源已取代传统的实物资本而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并形成了新的资本形式, 即知识资本。

(一) 知识资本的概念

知识资本的概念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知识资本不同的定义。加尔布雷思提出知识资本的概念, 认为知识资本是一种知识性活动, 是一种动态的资本, 不是固定的资本形式;斯图尔特将知识资本定义为, 公司中所有成员所知晓的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事物之和;埃德文森和沙利文认为, 知识资本是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距, 是知识企业物质资本和非物质资本的合成;斯维比认为知识资本是企业中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 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不包括企业的有形资产部分。布鲁金认为知识资本是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和, 并将知识资本分为人才资产及基础结构资产、知识产权资产、市场资产, 同时给出等式:企业=有形资产+知识资本。国内的学者保建云认为, 知识资本是一种动态的、潜在的、无形的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是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 是物质资本和非物质资本的合成。王成、许庆瑞等认为, 知识资本是一种组织现象, 是各种知识在特定企业中被有效整合后所表现出的能够用于创造财富的能力。

国内外学者对知识资本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定论, 但对知识资本的含义已形成一些共识: (1) 知识资本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润或竞争优势的资源, 将企业的基本活动整合在知识资本的运动中。 (2) 知识资本具有非货币化或者难以货币化的特点, 知识资本是对财务会计中货币资本的补充, 是企业的一种特殊资产。 (3) 知识资本包括知识、信息、经验、体制、组织关系等资源, 可以看作是知识转换过程的最终结果, 也可以被看作企业所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资产净值。 (4) 知识资本概念拓展了物质资本与非物质资本的概念, 揭示了企业或组织真正的知识资产。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OECD) 认为知识资本是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顾客资本的总和。知识资本有效地说明了人力资本与结构性资本、顾客资本之间的内在的、互动的关系, 改变了过去财务会计无法科学测量知识、技能等无形资产的局面, 为企业或组织选择正确的经营方式和发展战略提供指导。

(二) 知识资本的内容

斯图尔特认为知识资本的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中。人力资本指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各种技能和知识, 结构资本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规范和组织文化等, 顾客资本指市场、营销渠道及企业信誉等经营性资产。人力资本、结构资本、顾客资本三者共同作用、共同推动企业资本的增值与实现。人力资本是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的源泉;结构资本是人力资本和顾客资本联系与作用的纽带;顾客资本是企业利润的直接来源, 为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扩张提供基础。

(三) 知识资本的特征

知识是一种特殊商品, 其特殊性在于其使用价值是价值与增值的手段。知识商品成为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手段后, 就变成了知识资本, 知识资本具有知识商品的特征, 但知识商品并不全等于知识资本。知识资本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 知识资本的高增值性。知识具有可学习和可复制等特征, 知识资本比物质资本具有更高的增值性。 (2) 知识资本的耐用性。知识作为资本具有长时间使用而不会立即消失的特征, 知识可无限制循环使用。 (3) 知识资本的无形性。知识资本没有固定的物质形态, 它是一种无形资产。 (4) 知识资本的共享性。知识资本可以同时记入两家以上的知识资本财务账, 如专有技术的转让。因此对易流动的知识资本需要用法律或其他方法保护起来。 (5) 知识资本的依赖性。知识资本无法单独存在, 其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力资本对员工个体的依赖性, 二是个体对组织的依赖性, 特别是拥有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专用知识的员工。 (6) 价值转化的不确定性。知识资本参与生产经营和价值转化的程度具有不确定性, 其作用的发挥具有一定的弹性。知识资本的价值大多是处于潜在状态, 转化为现实价值的程度高低取决于企业利用和运作的能力。目前知识资本因难以度量而暂时还无法进入现有的财务账户, 知识资本的价值表达和实现有一个由潜隐到显露的过程, 知识资本参与生产经营过程的程度不易把握, 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准则来衡量。

二、高校知识资本的测量

我国高校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 蕴藏着无限的知识资本资源。参照斯图尔特知识资本理论, 高校知识资本的内容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人力资本是指依附在高校人力资源上的资本价值, 包括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高级职称人员、业务骨干团队等, 简单说就是高校师资力量。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的独特性是高校重要的核心技能之一, 人力资本的价值是衡量高校整体竞争的标志之一。结构资本指依附于高校管理体制、组织结构、运作机制上的内部组织能力, 包括学校人才引进机制、科研政策、人才奖励政策、人才培训机制、学科前沿性、特色专业优势、知识共享性等。结构资本逐渐成为高校竞争取胜的基础。目前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科研政策等成为高校结构资本的突破口。顾客资本主要指广大考生及家长、用人单位、政府机构、高校评价机构等社会公众对高校的认可度, 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知名度等无形资产, 包括学生就业率、学生人数、科研成果转让的数量、横向科研课题的数量、学校公关能力等。衡量高校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就是顾客资本。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 影响顾客资本的重要方面是学校培养的产品即学生是否能很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得到企业及社会的认可。对高校知识资本进行测量可促成高校知识资本的转变, 制定高校发展战略;通过知识资本测量可以筛选影响高校绩效的关键性的无形驱动因素, 从而提高高校作为知识生产和传播组织的发展水平, 发挥高校在科技兴国与教育兴国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更好地确认高校知识资本的运行绩效, 进而认识高校的真正价值和潜力, 为高校的管理提供信息和标准。知识资本的特性决定了对其价值进行绝对测量是非常困难的。根据测量方式的不同, 目前国内外对包括大学的知识资本在内的测量评估方法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一) 直接知识资本方法 (DIC)

是指通过识别大学知识资本的各种构成来评估测量其货币价值。只要这些构成能够被识别就可以直接评价, 不论它是单独的, 还是作为一个整体。具体方法如知识资本元素收益计算法, 将知识资本分成许多可辨识的独立的基本知识元素, 分别计算其收益和成本, 得出每项基本元素的投资收益;如包含估值法, 使用组合的权重指标层级, 关注相对价值而不是绝对价值, 即组合价值的增加=货币价值+组合的无形价值附加值。

(二) 市场资本化方法 (MCM)

将大学知识资本的市场价值与资产净值的差别作为大学知识资本的价值。如托宾的q比例法, “q”是公司股票市场价值与资产重置成本的比值。通过q的变化了解组织或者项目的有效绩效 (或许不是组织或者项目的知识资本) ;如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法, 知识资本价值是组织股票市场价值与公司账面价值的差额。

(三) 资产回报法 (ROA)

用大学知识资本在一定时期的平均税前收入除以平均有形资产, 得到知识资本的资产回报率, 然后将其与参考的或类似的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 用其差乘以知识资本的平均有形资产, 计算出无形资产的年度平均报酬, 再用平均报酬除以知识资本的平均资本成本, 得到知识资本的价值。如无形价值计算方法, 用组织或项目的资产收益率同行业平均收益率相比较, 计算出组织或者项目的税前超额收益, 然后计算税后超额收益作为知识资本价值。如知识资本收益法, 将知识资本收益看成是组织正常收益中超过实物资产和货币资产预期收益的一部分。

(四) 记分卡法 (SC)

识别无形资产或知识资本的各种构成, 并且在记分卡或图表上反映出各类指标。如Skandia导航器法, 通过164个指标测量知识资本 (91个智力性指标和73个传统指标) , 这些指标覆盖财务、顾客、运作过程、更新与发展、人力资源等五个部分。又如平衡记分卡法, 通过财务、顾客、内部过程、创新和学习四个领域的23~25个指标来测量公司绩效。

这些测量方法主要区别在于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资产回报法和市场资本化方法反映知识资本的财务价值, 并且建立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 容易与会计报表沟通。但这两种方法最大的缺点是试图将任何无形的事物都转换成货币, 这一方面不符合实际, 另一方面可能造成计量的偏差和肤浅的结果。同时这两种测量方法只能针对组织层次, 限制了委员会层次以下各部门的使用, 而且其中一些指标不适于非营利型组织和公共组织。直接资本化方法和记分卡法创造了比财务计量更为综合的有关组织健康状况的图画, 并且可以应用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它们的测量和报告比单纯的财务测量更快速和准确, 不需要测量严格的财务指标。这两类方法的缺点是指标之间的前后关系不易确定、可能产生大量的指标和数据的海洋, 加大了分析和交流的难度, 而且对每一个组织定制化, 组织间的比较相当困难, 习惯于从财务观点看待事物的管理者对评估的结果不容易接受。

综合分析各种测量方法, 根据高校特点, 笔者建议应用Skandia导航器法对高校知识资本进行指标确立和测量。其组成部分包括: (1) 财务部分。在知识资本中, 财务起着仓库的作用, 只要时间足够长, 知识资本最终都要转化为财务。财务部分和其他部分是共生关系。 (2) 顾客部分。顾客行为容易发生较大的变化, 增加顾客对企业的信任是企业生存的关键。顾客部分反映顾客类型、顾客忠诚度、顾客支持、顾客角色和顾客成功五个方面内容。 (3) 过程部分。这一部分考察技术对整个企业价值创造方面所起的作用。 (4) 更新和发展部分。这部分反映企业将来的情况。用61个指标反映市场吸引力、顾客、战略伙伴、产品和服务、员工、基础设施几个方面内容。 (5) 人力部分。这部分是知识资本的核心与联系其他几个部分的纽带, 是知识资本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主要包括领导指数、激励指数、顾客满意度。

三、高校知识资本价值测量指标设计

根据高校知识资本运作特点, 参照Skandia导航器法的原理设立高校知识资本测量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对于最终的评估结果起决定性作用。但每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又使评价指标的选取难于采用统一的标准, 因此, 在指标的选取上只选用代表性的指标。

(一) 人力资本指标

包括: (1) 教学科研人员数。测量教职工总数中教学科研人员所占的比例。 (2) 高级职称人员数。测量教职工总数中正副高级职称人员所占的比例。 (3) 博士硕士人员数。测量教职工总数中博士硕士学位人员所占的比例。 (4) 教职工培训费用。测量高校对教职工投入的培训及进修费用。 (5) 骨干团队创新能力。测量高校学术骨干团队在专业上的业务创新能力。 (6) 教职工的满意度。测量高校教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

(二) 结构资本指标

包括: (1) 高校制度。测量高校在人才引进激励机制、科研政策、教职工奖励等方面的制度。 (2) 学科前沿性。测量高校现行设置的学科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适应性。 (3) 特色专业优势。测量高校特色专业的建设在同类高校中的竞争优势。 (4) 科研经费来源、科研项目数、科研成果数、专利数、版权数。测量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取得的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数、取得的科研成果总数、申请专利和出版专著的总数。 (5) 馆藏图书、数据库建设、信息系统化程度。测量高校图书、数据库建设、信息技术设备、应用软件、校园网等方面的投入。 (6) 知识共享程度。测量高校知识共享程度。

(三) 顾客资本指标

包括: (1) 学生就业。测量学生适应社会岗位需要的情况。 (2) 学生数量。测量博士、硕士、普通本科及其他办学模式培养的学生数。 (3) 学生家长满意度。测量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满意程度。 (4) 横向科研课题量。测量社会企业等校外机构与学校的科研合作情况。 (5) 科研成果转让、科研成果转化实用技术量。测量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深度与广度。 (6) 外部公关的能力。测量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银行等融资机构的协调能力。

高校知识资本测量涉及的指标很多, 以上指标是对高校较有代表性的指标, 不能涵盖高校知识资本的全部, 每个高校在选取指标时须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单位, 最重要的是:哪个学校培养的学生在国家未来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们是否在各个学科、各个领域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这才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指标。

参考文献

[1]郑兴山、范利民、黄红灯著:《大学知识资本的管理创新》,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知识经济与劳动价值 篇8

劳动作为人与自然之间交换联系的唯一方式, 人也在劳动过程中把自己从自然当中提升出来, 人越是了解自然, 就越远离自然, 也就使人自身能力更丰富化.如果说第一次提升是把人从纯粹依赖自然的狩猎状态进化到农耕状态, 那么第二次提升就是人学会了利用自然力去克服自然的工业文明时代。时下, 人类理智的积累已经达到了可以利用、消费、使用理智的成果——“知识”——就能创造价值的时代, 反映了人类从直接作用于自然对象的劳动, 向间接地利用自然对象之间的特性的劳动发展。人类之所以能够间接地利用自然对象之间不同的特性, 从事任何动物无法进行的创造性劳动, 就是因为人在劳动中会使用“脑力”, 人“脑力”的进化史, 就是人劳动发展史的写照, 正如人劳动发展史揭示了人的“脑力”进化史一样, 它们是“攀登与扶梯”的关系。而且人类进化史只要没有终结, “攀登与扶梯”就没有止境。

人类理智的发展集中表现在“知识”上, 因为人具有把社会生活中的经验记录下来、并传授给后代的独有能力。经过3到4万年人类劳动实践经验的积累, 特别是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和手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与此同时, 知识的积累和传授方式也获得了革命性飞跃。它突出表现在:一是科学性成为衡量知识价值的首要标准。人们对揭示自然规律、正确总结劳动实践经验的知识抱有真理性信仰。大量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建立使人类自信百倍增强, “知识就是力量”, 应该说是认识到知识价值的最早和最典型的表述。二是科研部门国家化。像欧洲诸国建立的皇家科学院, 国家图书馆, 包括像俄国这样的军事封建国家也建立起科学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为确立科学知识的权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三是教育——知识传授的社会化迅速兴起。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和理论, 培养年轻的科学研究者成为主要任务。同时, 不断出现的科学发明和发现所揭示出的自然界奥秘和生产能量, 刺激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学习的兴趣, 并形成一个国家完整的教育体系。四是应用科学知识在生产领域逐步利用。科学知识的巨大力量迅速表现在生产领域中, 加速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竟争, 使资本主义商品涌向了全世界, “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 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 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可以这样说, 工业革命带来生产领域中应用科学知识的越来越广泛的利用, 是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出现的社会基础。不应该把知识经济的出现与前此以往的经济形态割裂, 相反, 而是要从人类劳动方式的改变中去探讨新经济形态出现的根本原因从劳动创造价值的形式变化中揭示出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方式的改变, 而不是试图证明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性质的改变。

2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也是劳动

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类一般劳动的看法, 它是肌肉、神经、脑等的一定的消耗, 那么,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也是一种劳动。因为, 在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的过程中, 人的脑和神经, 乃至肌肉都有大量消耗, 特别是创造知识这类“脑力劳动”, 更需要付出巨大的脑和神经能量。根据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思想, 我们同样得出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是劳动创造价值的第一要素这样的结论。

从创造价值这个角度看,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的过程, 并不像过去一样是一个静态的、被动的、单个的行为, 而是动态的、主动的、合作行为;并不是一个人喜好、个性选择的结果, 而是社会需求、个人价值体现的要求;并不是知识无价, 全人类共享、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而是要负出代价、负出勤奋的劳动, 必须掌握基本的知识内容, 并取得社会认可的证书。这一切说明,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创造价值的劳动过程, 或者说, 本质上是当代社会衡量社会一般劳动的必要条件, 社会在购买产品时, 其价格中就已经包含了形成一定合格劳动力教育培养的支出费用。这也才能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 具备一定知识的专门人才, 其具有的劳动力价值高于一般劳动力的原因所在。并不是知识本身创造了价值, 而是通过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的劳动, 使知识与劳动能力合二为一, 从而在社会生产生活领域中直接创造价值。

需要强调的是,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作为当今社会必需的、特有的社会劳动过程, 形成了教育系统、信息系统、科学研究系统, 这三个系统与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相对应, 并直接为整个社会“生产”、“提炼”、“造就”生产者。可想而知, 这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给整个社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这才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为什么“知识就是财富”, “知识就能产生价值”的根本原因。

3“知识劳动”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 劳动创造的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逐步扩大, 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在相当时期里, 社会物质财富的实现是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而与物质财富增长相拌生的精神财富的实现却隐蔽在物质财富之后, 或以思想的物化成果形式流通于专门的市场, 实现自己独特的价值。但只要是商品, 它就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在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高度发展的今天, 这两者在创造劳动价值上去金趋近合一, 而且无形的“精神”内容开始在一件商品中占有较大的价值成分, 按照OECD的计算, 当一件产品中知识的含量达到60%, 就属于知识经济的产品了。那么, 当知识成为劳动对象、劳动要素时, “知识劳动”本身就具有了商品的性质, 它的特点是不在于这种特殊商品“有形还是无形”, 而在于它本身具有使用价值, 并因走向市场而具有价值。

可以肯定, 在未来世界中, 从事“知识劳动”的人将占到劳动生产者的绝大部分, 这一方面是因为维持整个社会良好运行的系统已达到如此高的科技程度, 以至离开“知识劳动”将成为不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地球可直接利用的物质资源的减少, 使社会财富的创造转移到以知识的学习、使用和创造为主的劳动领域中, 并直接促进再生资源和新的替代方式的产生, 改变已有的生产或生活方式, 向更高层次的“自然化”回归。到那时, 表面上人们的生活简单了, 但其中所包含的每一件用品、每一个物件都是高科技的产物, 是与周围环境有机互换的部分。因此, “知识劳动”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创造价值的劳动的主要形式。

4 结语

从劳动价值论角度分析知识经济, 我们的结论是知识创造价值, 首先它必须具有劳动的本性才能成为真正的价值源泉, 知识成为生产要素并直接创造价值的时代到来, 是人类长期劳动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知识经济时代,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都是一种劳动, 并体现为特殊的价值形态。

摘要:提出了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也是劳动的观点。指出其表现形式为“知识劳动”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并对知识经济形态与传统经济形态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劳动,价值

参考文献

[1]OECD,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5.

服务创造价值塑造服务品牌 篇9

工程机械企业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技术竞争, 上升到服务竞争、品牌竞争。

以“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为主题的中国质量协会工程机械分会、全国建设机械设备用户委员会和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用户工作委员会2011年会于2011年12月10日在浙江杭州隆重召开。参会代表主要来自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和施工企业, 中国质量协会领导、分会领导、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领导、中国服务专家郎志正教授等出席了会议, 建筑机械化杂志等多家行业媒体对会议盛况进行了报道。会议由浙江省建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分会顾问、原理事长刘伟

会议主题: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

中国质量协会副秘书长焦根强做了“承前启后, 服务创造价值”的报告, 强调了服务的重要性。他在报告中指出, “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 主题鲜明, 富有时代特征, 符合行业协会定位与要求”。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 首先要解决服务的立场问题。我们服务的对象是企业和用户。因此, 要站在企业和用户的立场上, 开展服务工作。对企业和用户的需求, 我们要尽力而为,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是我们工作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准则。其次, 要提升服务的专业价值。通过我们的专业服务, 帮助企业和用户提升能力, 促进和谐健康发展, 实现互动共赢, 体现我们专业不可替代的价值。第三, 要规范服务的行为。要用品牌形象和诚信服务, 规范自身的服务行为, 塑造自身的品牌服务形象, 为企业和用户提供全面真实的信息, 做到客观公正, 不偏不倚, 面对现实, 解决实际问题, 体现出我们规范值得信赖的风范。讲话最后对分会今年的工作提出了肯定, 也对明年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指示。

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宝佳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闫丽部长代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发言, 在讲话中肯定了用户工作委员会过去五年来为推动用户满意工程, 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所做的工作。指出此次年会抓住行业发展热点问题, 体现了用户工作委员会为用户服务的特点。

围绕年会主题, 会议特别邀请了国务院参事、服务质量专家、北京理工大学郎志正教授作了“质量、模式、品牌、服务”专题讲座, 全面诠释了大质量概念、发展质量、组织管理模式、品牌创建、提供服务五个方面的内容, 深层次解读企业品牌与服务的发展, 与会人员表示受益匪浅。

中国中铁设备部部长、分会副理事长薛林

大会围绕年会主题开展了“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经验交流。中国中铁设备部薛林部长代表用户作了“相互携手、共同发展”专题报告。他指出服务已成为施工企业选择设备和使用设备的重要考评因素, 是施工企业能力的延伸。服务也是工程机械制造商产品内涵的完善。相互携手、共同发展是施工企业和制造企业实现双赢的共同选择。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服务支持部郭瑞部长作了“山推引领、服务共赢”的专题发言, 在发言中介绍了山推服务体系的发展、国内外服务网点的设置、国内外代理的分布、服务保障体系、培训体系的建设。12月1日, 山推2012“品牌服务年”启动, 实施推土机、压路机、平地机“一年不限小时”保修政策, 同时启动了“山推服务呼叫中心”。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柳耀萍总监作了“柳工服务、至诚至极”专题发言, 介绍了柳工服务发展历程和柳工快速服务标准的升级进程, 从产品投入市场到产品退出市场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服务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徐工集团建机公司陈军服务总经理作了“集聚用户、诚信经营”的专题发言, 徐工建机在徐工集团千亿元目标、专业化经营思想指引下, 依托徐工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产业积累, 依靠精益的制造体系和强大的研发实力, 努力为客户提供最安全可靠、最精准高效的产品, 做客户的“金牌伙伴”, 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为客户提供最全面的保障。

中联重科公司混凝土分公司服务经理孙在青、路面机械分公司郭广辉同志分别作了“蓝色关爱”、“产品有价、服务无价”专题发言。“蓝色关爱”是中联重科在国内内首先推出代表行业最高水准的服务品牌, 将为客户提供售前、售中、售后一站式整体服务解决方案, 体现了中联重科给客户带来全程关怀和至诚承诺。

江苏申锡建筑机械有限公司吴仁山董事长介绍了申锡公司在美国打赢我国高空作业机械首例国际知识产权诉讼的案例, 与大家分享了掌握自主核心技术积极应对国际诉讼的经验。中国企业在与世界行业巨头同台竞技的过程中, 更需了解规则、利用规则, 来全面提升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

随着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服务的价值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企业扩大竞争优势的有力工具。制造商企业不断加大服务投入, 强化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塑造服务品牌。开展了一系列的客户服务、客户关爱、有声有色的大型服务活动, 以前单纯的生产制造企业正在向多元化的服务型企业转变。

树立标杆:提高行业服务水平

会上, 侯宝佳秘书长公布了2011年度混凝土机械、筑养路机械、高空作业机械及钢筋机械等产品的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 颁发了2011年度用户满意产品、用户满意服务奖牌和荣誉证书;公布了企业委托调查产品质量和服务用户满意度较高的企业及其产品, 同时为连续三次以上获得用户满意产品称号的企业颁发了奖牌和荣誉证书。对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杨海东等15位同志、三一重工天津6S中心等11个企业的基层服务单位、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廖吉华等7位企业高层领导同志分别进行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用户满意杰出管理者表彰。此次评选是在分会工作人员近一年的信函、电话、面访等调查方式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评价得到的结果。

作为本次年会的重点之一, 首次发布了混凝土机械、筑养路机械行业“服务十强企业”, 他们分别是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机分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方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东建筑机械厂有限公司、一拖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陕西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排名不分先后) 。

分会换届:新一届理事会产生

刘伟理事长代表上届理事会做了理事会工作报告, 全面总结了上届理事会五年来的工作, 指出了协会工作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 为下届理事会提出了六项工作建议。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分会新一届理事会工作条例, 按照工作条例规定和民主选举程序换届选举产成了新一届理事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副院长刘子金研究员当选为三个分会理事长, 原理事长刘伟同志担任分会顾问, 侯宝佳同志担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为便于开展各地工作, 分会新设立了江西、辽宁、云南、陕西、山西5家地方工作站并进行了授牌仪式。会议最后由新一届理事长刘子金作总结发言。

知识服务价值 篇10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方式,知识成为企业和组织重要的生产要素,越来越受到组织的重视。

(一)知识资本

所谓知识资本又称智力资本、隐形资本,是指以知识形态存在的资本,又指能够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知识。1969年,加尔布雷斯第一个提出了知识资本的概念,随后,斯图尔特、埃德文森和沙利文等从企业的角度,认为无限的知识是知识资本的资产基础,是企业和组织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国内学者总结:知识资本是企业组织内部以知识形态存在着的,运动着的,以商品形式创造财富增值的无形资产之和。

(二)图书馆知识资本的构成

中外研究学者对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的构成存在着各种不同看法,但大多数作者认为企业知识资本包含了由未编码知识组成的人力资源资本、由已编码知识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组成的结构性资本、顾客资本以及资源共享资本。

而对应图书馆中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和结构性资本大致相同,而由于图书馆的非盈利性质,顾客资本将转变为用户(读者)资本。其要素分析如下:

1.图书馆人力资本

图书馆人力资本是图书馆对于其员工投入资本进行再教育、培训、健康管理等,使员工知识和技能得到发展,为图书馆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的增值。这是一种“非物力资本”。获取人力资本的方法是通过投入、激励和优化组合可以使储存在馆员头脑中隐性的知识转变为可编码的知识,投入得越多越优,馆员的创新能力越强,势必有越多的隐性知识被转化成编码知识,为图书馆所用。另一方面,管理者的组织协调能力,也能使图书馆减少用于组织中的显性成本,获得更大的效益。

2.图书馆结构性资本

图书馆的结构性资本是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制度规范、组织文化等,包括已编码知识资本和经营性资本。

(1)已编码知识资本

图书馆已编码知识资本包括所有的馆内文献信息资源。它的编码是通过图书馆馆员的个人隐性知识编码化后所产生的,这个过程是图书馆人力资本产生劳动、知识创新和管理价值的过程,一些隐含的,无法表现在账目上的知识价值使用价值可以通过编码过程而显性化,这个呈动态发展,经过连续的积累,使图书馆知识资本价值向用户使用价值转移。

(2)经营性资本

图书馆经营性资产通常指维持组织系统正常运转的经营成本和管理成本,它与用户受益面及接受服务的方式直接相关,最体现图书馆知识价值转移的力度和无形资产的实际使用价值。

3.图书馆用户资本

图书馆的用户指的是它所面对的读者,它是以读者到馆率、资源满意率、资源利用率、网络点击率、检索、定题、参考咨询和咨询服务等功能性指标进行分析的。将用户作为图书馆的一种组织资本来运作,是一种理智的选择。因可反映图书馆对读者服务的效果以及被读者认可所带来的社会品牌声誉等价值,逐渐成为图书馆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4.图书馆资源共享资本

图书馆与一般营利性机构不同的是,其资产“公有权”性质明显,也就是说它的资产更多的是属于社会无形资产,要创造的也是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要使社会效益最大化仅凭一家之力无法达到效果,有时需投入一定的资本进行与其他组织的联合,比如使用其他机构资源所产生的现金流。

(三)图书馆知识资本的循环

1.知识资本的循环

一般资本运动的过程是货币所有者用货币购买商品,然后把商品卖出去,换回货币并增值,即:G—W—G’构成的,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商品可看作商品,其他不变,所以知识资本的运动公式可以表达为:G—K—G’。 而一个运营周期后由增值后的资金为出发点再次进行购买、生产、销售的过程,最后又回到货币资本的无限累计的过程就是资本的循环。就以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知识资本循环公式为:

GK-K′-G′-K-GK

其中G为资本,G′为增殖资本,K′为知识商品,GK为知识资本,K′为再生知识商品,K″为不断创新的知识商品。

2.图书馆知识资本循环

图书馆知识资本循环本来也可以表达为:G - K - G′,即通过货币(G)的投入,购买知识商品(K),利用知识商品可持续利用的特点,实行有偿服务,可产生增殖资本(G’)。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明显区别于以盈利为目的的有偿服务知识机构,如情报咨询业,情报业的行业目标是通过提供知识商品,带来经济效益的增值(G’>G)。而图书馆实际上是为了知识价值的无偿和有序的转移,表达为:K-G-K’,即由图书馆投入货币(G)使知识商品(文献资源产品)增值,形成图书知识、信息资源(知识使用价值K’)。其知识资本循环是建立在知识价值的不断积累及其使用价值的反复循环上,并将这些价值和使用价值持续地转移到用户开发上,由此而产生社会效益,使用的人越多,范围越广,社会效益则越大。在此公式中,K′>K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

二、基于知识资本循环的图书馆知识价值链

(一)知识价值链

价值链是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了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知识价值链的研究也随之兴起。根据对国内外知识价值链研究的分析,本文认为知识价值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树立愿景和战略,以组织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为基本内容,开展知识活动,以提高组织的知识价值创造能力,进而达到知识增值的功能结构模式。

(二)基于知识资本循环的图书馆知识价值链

图书馆作为一个运营组织,适用于一般的知识价值链模型,其知识价值链应含有三个主要过程,即知识内容、知识活动、知识增值。知识内容是源头,知识活动是主体,知识增值则为想取得的成果,从知识内容到知识活动再到知识价值,每一阶段的演进都提供了下一阶段的知识增值。但由于其各种资源效能的发挥都是由图书馆现有的知识所决定的,有特殊的知识资本循环模式,在其知识价值链的构成上也具有独特性。根据图书馆知识资本循环与知识价值链的融合,本文得出下页流程图:

1.愿景:关联图书馆知识资本运营的社会角色

图书馆的知识价值链中,必须首先关联图书馆知识资本运营的社会角色,无论是公共图书馆或是高校图书馆,都是人类社会文化、科技、历史知识的传承者、传播者、保护者,应以开放性、无偿服务为基本原则,向公众提供教育、娱乐和无差别学习的场所、设备和资源;保障读者隐私权、公平存取信息权、维护知识自由;实行民主的、多元的、人人平等的服务。通过馆员群体持续的创新和知识资本转移,完成信息传播任务,履行图书馆社会职能,以实现图书馆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这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2.知识内容: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

知识内容是价值链的开始,在图书馆知识资本的循环中它代表的是图书馆的根本,也就是知识价值的转化过程。在图书馆知识资本使用价值的实现中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隐性知识,因为知识创造的实质就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将其变成编码化的知识资源;知识内容还包括内部与外部的平衡,由于图书馆知识资本循环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达到K’>K的目标,所以仅有本馆隐性知识编码化是不够的,必须扩大外部资源的合作机制,有时需要付出成本(G’)以达到外部资源充实内部资源,增加读者效益的目的。

3.知识活动

知识活动是图书馆知识价值链中的主体,在图书馆知识资本循环中代表的是产生结构性资本[(已编码知识资产)+经营性资产]的过程,可表述为辅助活动和基本知识活动。其中基本知识活动完成的是知识采集、知识编码、知识流通、参考咨询、用户教育这五个步骤,实现知识快速高效流转和知识增值(K’)。辅助活动包括图书馆文化、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等要素,这些要素的实现需要付出经营性成本,比如图书馆舍的建造。缩减结构性资本(G)将把价值传递给用户,实现知识价值的增值。

4.知识增值:从用户资本到社会效益

图书馆的知识增值,不完全在于其自身的经济增值,因为在知识资本运营公式K-G-K’中,图书馆和营利性组织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应达到K’>K,而不是G’>G,也就是其盈利途径是通过促进知识的活化与转化,增加用户满意度获取用户资本,达到社会声誉的上升,为全社会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图书馆知识价值链中的知识增值包括:用户资本,即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价值,是以读者到馆率、资源满意率、资源利用率、网络点击率、检索、定题、参考咨询和咨询服务等功能性指标来判断的;社会价值增值,通过图书馆创造读者价值来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而彰显自身职业优势,增加知识资本的总价值,提高社会认知度和满意度。最后,社会价值增加了,带来更多的可盈利的资本(G),最终反馈给图书馆馆员,使有更多的人力资本,从而获得其对图书馆更高的忠诚度并提高工作效益,为读者、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基于资本循环的价值链策略

(一)深入挖掘馆员隐性人力

资本知识有两种基本的存在形态:一种是格式化、文本化了的显性知识,一种是存在于人的脑海之中、未被表述的隐性知识。图书馆隐性知识主要由馆员隐性知识构成,构建图书馆的知识价值链,首先要最大限度地挖掘馆员的隐性人力资本,包括馆员的技能以及管理层的管理能力,以达到与显性人力资本的相对平衡。馆员的隐性知识具体表现在其业务工作中的各种经验、技能等。同时,用户在也是完全不同于馆员的又一重要隐性知识源,具体表现为对各种信息资源的需求和评价,对图书馆工作的各种想法、建议和要求,个人的使用习惯和方式方法等。可以对图书馆知识价值链产生反馈的效果,推动知识资本循环。

(二)拓宽资源共享:

无论馆藏多么丰富的图书馆,都不可能单靠自身的力量满足所有用户的所有需求,产生绝对正向的社会效益。如今,图书馆获取和传递读者所需文献的手段与能力,也成为衡量一个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高低的重要指标。这要求现今图书馆广泛开展合作,切实实现资源共享,这已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和现代图书馆服务的必由之路。

(三)优化组织结构

优化图书馆内部组织结构的作用在于促进知识的内部流动,顺利实现知识的价值输出。使知识资本循环中的经营性成本得以压缩,在知识资本运营公式中相当于减少(G)的支出。传统图书馆就如同传统企业组织一样,是金字塔式的等级管理体制。这种组织体制使职能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分明,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员工交流不畅,隐性知识无法人际传播,不利于知识信息的有效和连续传递。要减少结构性成本,可以采取打破等级制,实现知识共享,使每一位员工都能积极参与信息处理和知识传递的组织方式。例如比高耸化的组织结构更能加速知识的流动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这要求对图书馆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以“流程主导的组织”取代“职能主导的组织”。

(四)积极获取各种渠道资源

图书馆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补充馆藏资源,建立各种链接或者进行二次开放,并积极做好这些资源的宣传和利用工作,以充实知识价值链中的基本知识活动。比如网络开放获取(OA)资源,是各国学术界、科技界、出版界等为了推动科研成果而利用网络自由传播而发起的运动,特点是任何人都可以及时、免费、不受任何限制地通过网络获取各类文献全文。在基本活动中,可以从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检索角度考虑,将分散存放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服务器和网站上的,用户很难直接全面地检索到的这些资源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并实现统一检索。作用是增加知识资本循环中的已编码知识资产,满足用户需求,转化成社会效益。

摘要: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对知识资本概念和构成的研究过程和思路进行梳理,并与图书馆的知识资本过程相对应,得出图书馆的知识资本构成要素进而得出知识资本循环公式。在知识经济大环境下,图书馆的知识价值链应在符合知识资本循环公式的模式下建立,所以将图书馆知识资本运营过程应用到组织知识价值链模型中去,阐述基于图书馆的社会无形资产特性和社会定位的知识价值链愿景;分析其知识内容、知识活动和知识增值这三个模块;标构建出符合知识资本循环的图书馆知识价值链的正向、逆向作用力;并给出一定的建议,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图书馆发展策略打下基础。

主流价值绑架知识产权 篇11

自新药上市后,仅2014年上半年吉利德就获高达58亿美元的销售额。专家指责公司的贪婪,医疗保险机构及美国国会呼吁其降价。但是,该公司就是坚持不降价,并声称Sovaldi体现了价值,它极大地节省了未来的医疗费——按此逻辑,我们众多的药品都应该大幅地涨价。

但更令美国老百姓恼怒的是,同样的药在其他国家却是以极低价销售。Sovaldi计划在印度以900美元一个疗程的价格上市,这只是美国售价的1%。而且吉利德执行副总裁格雷格·奥尔顿还表示,将与印度一些仿制药生产商合作,以生产药品供应当地市场,那时的价格还会进一步下降。为何会有这种巨大的价格差别。以格雷格·奥尔顿的辩解,公司定价是根据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及发病率为依据。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09~2013年,印度人均收入仅为1499美元,美国则是53143美元,同时印度有1200万慢性丙型肝炎(HCV)患者。

可是,即使按人均收入的比率,Sovaldi所卖价格也应该高于900美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跨国药厂如此不合理的定价策略?

其实,公司在印度大幅减价,也是迫不得已,所体现的是主权大于财产私有权的现实。如认为专利药对于本国市场太过昂贵,印度政府有权力行使强制许可权,允许本土仿制药商生产廉价仿制药。若是那样,跨国制药公司不仅丧失在印度的销售收入,更可能失去其产品的专利权。由此看来,Sovaldi之所以在各个国家售价不同,在美国为8.2万美元,德国6.7万美元,在英国和加拿大5.5万美元,而印度及埃及等只有美国价格的百分之一。归根结底,是因为不同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同。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权衡的结果。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创新,包括新技术、新配方、新的流程等,体现的是新知识,所带来的是效率的提高和社会进步。但是,知识类于公共产品,具非排他性特征,它可以多方使用。如当吉利德开发出Sovaldi后,它会生产这种药,而且其他公司也可使用此技术,其结果是更大人类群体受益。那么,从社会角度看,那就不应该去保护知识产权,以利创新的普及,使社会进步。但若没有知识产权,创新者也就无法从创新中获利,那就没有动力去创新,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在创新上落后。最终,社会的选择是两者的折中:给予创新者专利保护,但只有一定期限,这期限在医药等行业为二十年。

一个新药的开发实属不易,要经过十年以上的研究和临床实验,需要巨大投入,而且在此过程中的极大部分,会因各种原因被淘汰。但医药公司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是因为若有一个新药品获得FDA的批准,那就是特许经营权,它的定价因素就不是成本,而是买方的可承受能力,那是暴利时期。

而且药品专利权的性质尚与其他类的知识产权不同。书籍电影也有版权保护,但卖方不能由此而漫天要价,因为那促使买方去寻找其他替代产品。药是治病救命的,它的价值就与生命等同,那无论什么样的高价都会有买方需求,更何况很多药是医疗保险支付的。显然,若完全由市场机制主导,那些针对致命性疾病,且没有很好替代品的专利药卖到“天价”,也就是必然的了。

那是否就应该用政府去影响专利药的定价?不同的社会作出了自己的选择。美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它坚持诉求以市场主导的价格机制,从而也就有最昂贵的专利药价,而其他一些国家,存在着政府行政和法律干预的压力,也就会抑制价格,而政府甚至可以取消专利,如印度那样,那价格的底线就是边际成本了,这在药品业真是微不足道的。

到底哪种社会选择更具合理性?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答案,它取决于一个社会在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主流价值观。但是,我们看到,是美国的制度为创新者提供了更大报酬和经济动力,固然这更加导致社会两极化趋势。无怪乎,美国能在创新上领先于世界。

论隐性语文知识价值及其利用 篇12

1. 一线教师语文知识观现状。

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力求改变人们以往的语文知识观。我认为这里的语文知识是狭义上的学校语文知识。一直以来, 我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囿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后来又将其系统归纳为语言学知识、文学知识和文章学知识这三大块。在这种知识观的影响下, 一线教师把语文课当成了肢解文章的屠宰场, 追求对字词句篇的喋喋不休的分析, 致使所有的阅读教材选文都成了验证语文知识的案例, 淡漠了文的“质”美。那么现在语文老师心目中的语文知识又是什么呢?在实际教学中又是如何落实的呢?

在这里我就此问题与山东莱州汇泉小学五年级五班的语文老师做了两次深入的访谈, 该老师的基本情况是:从事一线教学一年有余, 所教班级语文成绩名列年级前茅。访谈总结如下:对语文知识的概念是模糊的, 在教学中实施知识教学也都处在朦胧无意识状态。当访谈者问及对传统学校语文知识的看法时, 该教师予以肯定, 并表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确实也落实了这些知识的教学。但有一点值得注意:该教师重视语文学习方法的传授, 重视学生运用方法进行阅读、习作的练习, 可见该教师潜意识中虽认可传统语文知识, 但已不再认可知识是简单的灌输传送, 更有了潘凤祥老师“教读法”的意味。从这样一个一线教师身上我们既看到一个教师自身对语文专业知识的淡漠, 又感受到了传统语文知识观的悄声转变。是什么让这样一个连语文知识具体指什么的问题都不能理清楚的老师把教学业务搞得很好?我认为这与当今一部分一线教师已经有意或无意地注重语文默会知识的教授有关联。

2. 语文知识的显性与隐性。

知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波兰尼于1958年在《个体知识》中按明晰度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默会知识又称缄默知识或隐性知识, 它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其中显性知识是一种可以用言语或符号明确表达出意义的知识, 如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而默会知识是一种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知识, 它更多的是指体验、直觉、动作和心智技能, 表现为一种理解力、领悟力和判断力, 如学生语感的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心智技能。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 隐性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意会模型”为中心, 这些意会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 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世界的指导原则。隐性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因素, 包括具体的技能和专门技术, 以及来源于实践的经验。 (1) 就知识的结构来说, 显性知识以默会知识作为基础, 但任何知识体系在个体身上的表现都存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种形式。就二者所比例关系:根据弗洛伊德对意识和无意识的冰山隐喻, 显性知识就如同浮出水面的“冰山尖端”, 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大部分, 它们虽然比显性知识更难被发现, 但却是认识的重要源泉, 所以隐性知识数量远远多于显性知识, 语文知识也不例外。显性的语文知识是指能用言语或符号明确表达意义的语言学知识、文学知识和文章学知识。我们指的传统学校语文知识 (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就是显性知识, 对于学校教授知识的必要性, 把知识显性化我们必须表示肯定, 但如果仅把这些显性知识当成所有全部, 我们就必须深思了。当然, 传统的语文知识观把语文知识看成了单纯的显性知识, 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我们就不难理解语文课堂上的乏味传递, 也不难理解课程标准强调的“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 根据陈述性层面与程序性层面对知识的分类, 隐性知识指的是人们所说的“做什么”、“怎么做”这类知识。隐性语文知识我们采取张雪屏先生的“语文课程中大量的关于听说读写的言语行为规则, 也就是一种程序性知识” (2) 。这位被访问的语文教师对于忽然问及的语文知识概念表示茫然, 但在实际教学中显然能注重语文知识 (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的教授, 并且把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教得十分优异, 这样看来我们要把成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该教师自己所坚持的教学方法:注重方法的传递。在访谈过程中, 这位年轻的老师一直强调一句话:“让孩子自己睁眼看文本、看世界。”让孩子自己睁眼看文本, 不再是教师机械地传递, 学生被迫地接受了。由此看来, 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传授传统的语文知识, 注重显性知识的教授, 同时力求通过方法的传递 (暂且不论这些方法的合理性) 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体悟来感受文章, 其实就是让学生把教师示范的方法吸收内隐, 再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来个性化地理解文章。从学生方面考虑做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兼顾, 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二、学校隐性语文知识运用的价值

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 隐性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范畴, 在波兰尼看来其具有很强的个体色彩, 隐于个体的实践活动中。其有很强大的定向作用, 进而会在个体做出行为时起指导作用。隐性知识作为一种程序性知识, 其作用主要取决于它的“产生式”, “产生式”就是一个“如果, 则”的表征规则, 即“如果满足了某种条件, 则可以执行某一动作”。每一个规则就是一个产生式, 经过练习, 简单的产生式可以组合成一个较大的操作系列, 成为一个复杂的产生式系统。这种复杂的产生式系统就是形成复杂技能的心理机制 (语感就是这样一种复杂的产生式系统) (3) 。

1. 突破传统知识观对知识的理解, 创造学生理解文本的最大可能性。

传统语文知识的传授把学生的思维固着在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学习, 主要是围绕这些进行极其详尽的分析, 致使学生眼中看到不再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而是一堆堆字词句的罗列, 课堂上进行的是像屠宰场一样的残忍剖解。从学生角度讲,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 在母语的社会环境中, 学生的理解能力已经有了不等齐的发展, 相应的在这些已有的隐性知识的定向指导下, 学生对文本必定有不一样的认识和理解。倘若教师在课堂中像被访谈的这位语文老师一样, 注重适宜方法的传授, 引导学生自己对文本进行理解, 想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收获, 这种收获绝对突破了对字词句段的简单剖析, 能够实现每个学生自身对文本的最大限度理解。

2. 隐性知识的价值具有内生性, 力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交流中增进理解。

隐性知识会在超越课堂的日常生活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内生, 倘若教师在课堂上能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开发利用, 不仅可以是学生已有的隐性知识显性化, 而且可以在与师生、生生的课堂交流中获得增值, 既使学生的隐性语文知识得到合理梳理, 又使学生个人的隐性知识获得交流分享, 进而提升全班学生的理解水平。

从被采访的这位小学语文教师身上我们明显地感受到这种隐性语文知识的强大价值, 其注重教学方法的传授, 已经意味着其注重发挥学生自身的这种隐性语文知识, 或者说将学生已有的显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进而指导自己的学习。

三、课堂中对隐性语文知识的利用

1. 客观对待隐性知识价值, 注重隐性知识功能的两重性。

根据冰山模式,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比例悬殊是很大的, 隐性知识具有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然而我们的一线老师在尝试发挥学生的隐性语文知识资源时要认清语文知识的双重性。根绝波兰尼的观点, 隐性知识源于个体的经验, 具有高度的个人化特点。这样一来, 就可能导致学生的隐性知识对显性文本知识的理解产生双重性:正确的导向作用和干扰阻碍作用。教师在课堂处理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理解方向, 并及时予以正确引导, 减少理解偏差, 在学生理解合理之余给予理解的个人空间。

2. 创造适宜的课堂情境, 调动学生的隐性知识资源。

根据心理学的学习迁移理论, 在两个相似的情境中, 学习迁移更容易产生。学生的隐性知识资源是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倘若学习情景和获得隐性知识的生活情景悬殊时, 运用隐性语文知识的迁移活动就极难产生。在这里教师只有配合文本创造更接近儿童生活情景的课堂情境时, 内含于学生的隐性知识才容易被激发出来为所用。

3. 教师“察言观色”:观学生所观、查学生所查, 追求隐性知识显性化。

隐性知识是一种无意识的认知能力, 形成的技巧、经验、感悟、直觉、心智模式都是非正式、自己难于辨认的。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 应该多与学生交流互动, 从儿童角度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即学会“察言观色”:观学生所观、查学生所查。运用猜测帮助从多个角度描述学生力求表达而又论述不清的想法, 让学生从中尽可能地选择, 抑或从学生对教师猜测的“对对对”“否否否”的只言片语中总结他们的显性知识, 并最终使其显性化。

参考文献

[1]方华1, 张淑华1, 柳治仁2, 蔡宇3, 朱丽娜4.论隐性知识[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2, (28) :27-32.

[2]袁迎春.默会知识与语文教学[J].教育探索, 2011, (4) :37-38.

[3]邬思云.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隐性知识资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5) :166-168.

[4]郁振华.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8) :5-10.

上一篇:安全生产知识下一篇:中西园林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