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导入

2024-08-01

课程导入(精选11篇)

课程导入 篇1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职责也有了一定的转变,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更注重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何让课堂“不同凡响”成为了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具有课程导入的技能。然而,教师要想将课程导入技能的应用得心应手,就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日常注意积累,对教材理解透彻,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课程导入在课程开始时的重要作用。

一、课程导入的作用

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教育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好的课程导入如同纽带,把老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如同前奏,对后面的高潮与结局加以预示;如同旗帜,对学生的思维方向加以引导。

1.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快速的课程导入可以收到一鸣惊人的效果,它不但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能在上课开始时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激活学生的思维。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颖的课程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无疑是学习最好的动力,这就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了很好的开端。

3. 发散学生的思维

创新的课程导入方式,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从而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思维发生碰撞,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探索新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4. 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成功的课程导入能迅速营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融洽的氛围里,就会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达到明确学习目的的效果。

二、课程导入的具体方法

1. 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总结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和后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连贯性,教师可以在检查学生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进行课程的导入。这种课程导入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熟悉新的学习内容,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克服对学习新知识的恐惧。这样,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既有了思想准备,又有了知识基础,学习起来相对就比较轻松。例如在讲《元素周期律》时, 可以通过学习过的Cl2、Br2、I2这三种单质分别与水、氢氧化钠,以及这几种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提出问题,这几种单质在发生反应时性质有哪些相似之处?氧化性的强弱顺序应该怎样排列?这些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是如何的?为什么会有这些规律?通过以上问题的总结就可以得出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一节开始时,可以通过氧化铜与氢气的反应复习初中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概念,提出问题氧化铜、氢气分别发生的是何种反应?其中元素化合价是怎样的?自然引入到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上来。通过复习旧知识,综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这种方法能够顺利地进行课程导入。

2. 通过实验进行导入

实验在化学这门学科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实验进行课程的导入是一种好的方法。在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学科时,教师可以利用有趣的化学实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清水变牛奶、红酒变白酒等。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学习的主动性就自然而然地被调动了起来。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常用手段。它作为一种真实、形象的教学操作形式,既有展示化学知识的直观效应,又有表演操作的示范作用。它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例如在学习金属钠的性质时,首先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取三分之一试管滴有酚酞的水,在水上再加入三分之一的苯,然后切取一小块金属钠并擦干煤油,放入试管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感到很惊讶,有的小声议论,很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时候因势利导,提出问题:钠为什么会处于两种液体之间并且上下跳动?为什么水会变红?从而引出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通过实验课程导入,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3. 用化学史料进行课程导入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面,化学史更可以给人以智慧。”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化学史料进行课程导入,让教学不再局限于知识本身,揭示出反映在认识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使学生学到有助于知识形成的科学方法。如果教师把讲课内容结合化学史料,定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在讲《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一节的开始,讲述:我国在商代时就出现了青铜器,但到了秦代末期才出现铁器,而Na, K, Mg, Al这些金属在19世纪末才被制取出来,拿破仑出征俄罗斯时旗帜上的“银”鹰实际上是铝制的,拿破仑饮酒用的酒杯用铝杯,却不用金杯、银杯。原因是那时铝比金银这些贵金属都要贵重,可以究其原因,从而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

4. 利用悬念进行课程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就不会有著名的“牛顿力学定律”。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巧设悬念”课程导入时,创新地提出一些问题是设计悬念的有效方法。看似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没有大关系,实则联系紧密。典型的问题往往能够迅速发散学生思维,紧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其情绪高涨,从而步入求知兴奋状态,获得良好的导入效果。

5. 创设情境进行课程导入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要使大脑皮层出现兴奋中心,莫过于使其身临其境或模拟真实场景。教师的课堂情境创设也显得尤为重要,创设得好,就会吸引学生进入其中,燃起学生心中强烈的求知欲,达到教学目的。

三、运用课程导入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 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来确定导入方法,忌故弄玄虚。

2. 依据教学要求来准备素材,忌哗众取宠。

3. 将所需的素材进行编排,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忌粗制滥造。

4. 结合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具和方式,如多媒体等,忌生搬硬套。

5. 考虑到对已有知识的学习程度,对知识的拓展范围要恰到好处,新旧知识点的衔接要恰当,忌前后脱节。

6. 运用趣味实验悬念导入或者通过讲述故事导入时,要及时将学生的兴趣、注意力转移到新课学习上,忌喧宾夺主。

总而言之,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课程的导入方式也同样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使学生明白将要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学到何种程度,才能使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语文课程合理导入艺术 篇2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语文  导入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73-01

在新课改的一路发展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尝试过在初中语文的教程中导入艺术,但是都未能获得很好的效果。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就要求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添加艺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整个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在亢奋中接受艺术的洗礼,实现精神上的升华。尽管目前初中语文课程导入艺术的方式有很多,但是都不够成熟,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掌握科学的导入方式,成功的将艺术导入语文课堂。科学的导入方式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关键,本文就是从教材内容,教学的需要和学生接受的特点等方面做出分析,给出一些比较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一、感情基调的营造,丰富教学的艺术性

在语文的教学中,只有将艺术导入语文课堂中才能表达课程深层次的情感。导入的艺术决定着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导入的艺术是奠定语文课程教学的基调。所以如何将艺术导入语文课堂,是老师值得考虑的问题,成功的导入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人教版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整个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是非常科学的,另外内容的情感也是十分饱满。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情感、情节安排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海燕》一课中,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海燕迎暴风雨在大海上飞翔的视频,给学生展示一些海燕的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海燕的勇敢,同时也会被海燕所感染,对课文产生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很容易的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初中的语文课堂重在营造感情基调,为课堂注入活力,所以老师要科学的将艺术导入课堂,丰富教学的艺术性。

二、朗诵表演式的导入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有很多诗歌、诗词、话剧和戏曲,这为朗读提供了基础。朗诵作为艺术表现的形式之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朗读的方法,来提高艺术的导入量,也是增加艺术导入的途径。初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诗歌郭沫若的《雷电颂》,在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有感朗诵。这首诗歌文字流畅,语言生动而细腻,是比较富有激情的,适合学生在课堂上带有感情的朗诵。老师在安排诗歌朗诵的时候,可以多安排几组学生,让他们在朗诵的同时也可以欣赏其他同学的表演。这样就可以带动整个课堂的气氛,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朗诵诗歌之前,老师应该对学生的情感、语调、姿势等方面做出一些指导,尽可能的让学生体会并表现出诗人当时的思想情感。对于话剧或者戏曲的表演,老师可以请教相关艺术老师或者让艺术老师做出一些必要的指导。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诗歌带来的艺术熏陶。学生在朗诵时应该语调和诗歌自身一致,真实的表达。

三、讲述相关的故事或者传说

中学生的好奇心普遍都很强烈,对语文相关的故事或资料很感兴趣。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该进行课外扩展,课堂延伸,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抓住中学生心理好奇的特点,把课文的知识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跟着课堂的节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课本知识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进行课堂延伸,丰富课堂的内容。在资料查找方面,老师应该从教学内容的需求和学生接受能力等方面考虑,合理的安排,查找一些积极向上,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的资料。例如:在《论语十则》的学习中,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关于孔子的小故事:孔子时常去列国周游,再去晋国的路上,被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拦下,让孔子回答两个问题才给他让路。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天鹅的叫声为什么那么大呢?孔子回答到:因为天鹅的脖子比较长,所以它的叫声大。接着小男孩又问:青蛙的脖子短,为什么它的叫声也那么大呢?孔子惭愧了,无言以对。孔子在给他们学生说:我不如小男孩,他可以做我的老师了。孔子的这则小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对课文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了更深的了解,有了新的认识。所以,初中的语文老师应该结合教材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这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进行知识的延伸,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四、设置疑问,增加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在语文的教学中,老师应该巧妙的设计一些疑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在上《皇帝的新装》时,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皇帝为什么会那么愚蠢呢?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不敢指出皇帝没穿衣服,而只有一个纯真的小孩子指出来呢?这篇文章揭露了那时社会怎样的问题呢?接着让学生做出探讨和思考,学生会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思想文化等方面做出探究,老师最后逐步做出讲解,让学生认清当时那种灰暗的世态,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实,虽然那种社会已经不存在了,但对现在的学生依然有着历史的认识作用。这种设置疑问法可以让学生轻松的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各国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也是艺术导入的重要形式之一。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艺术导入是一项具有科学和技巧的“工程”,需要老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在挑选导入艺术的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和教学的内容要相呼应,方便学生的理解。主要是从情景再现,多媒体应用等方面着手,真正把学生带入艺术的氛围中去,让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梦,徐永红.变语文为生活,变生活为语文——浅谈语文教学中兴趣的激发[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13期

[2]杨李.浅谈创新性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动”起来[J].语文天地2010年22期

化学新课程导入例谈 篇3

一小实验导入新课

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用跟日常生活相关的小实验导入新课当为最佳方案。如在化学起始课中, 教师可以在一开始就做几个小实验, 如白纸现字、点火烧出蛇、一触即发等。这些简单的实验, 能很容易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顺势引导他们观察、思考, 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被调动起来了。化学实验中的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常用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真实、形象的教学操作形式, 既有展示化学知识的直观效应, 又有表演操作的示范作用。它能吸引学生的高度注意, 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例如, 在讲授“铁及其化合物”前, 用三氯化铁溶液画一朵玫瑰花, 晾干后玫瑰花呈淡黄色, 上课时, 用喷雾器将硫氰化钾溶液喷到玫瑰花上, 黄玫瑰立刻魔术般地变成红玫瑰, 在学生的一片惊叹声中, 教师板书“铁及其化合物”, 开始新课教学, 这样一来, 整堂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 注意力集中。当讲到“铁的化合物检验方法”时, 学生恍然大悟, 成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二抓复习导入新课

无论哪个学科, 其先后的知识点都会有很强的连贯性和延伸性, 教师可在检查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法的最大好处在于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恐惧, 因为是在不知不觉中导入, 对新知识的畏难心理也就不会产生了, 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既有了思想准备, 又有了知识基础, 学习起来轻松自如。例如在讲“氯气实验室制法”时, 可以由复习提问“氯气的性质”内容开始, 再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它的制取上来。以复习旧知识为桥梁,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该方法运用得当, 既复习巩固了前面的知识, 又降低了新课的学习难度, 课堂效率能够大大提高。

三讲故事导入新课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 这是他们那个年龄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在教授一个新的知识点时, 如果能够把需要讲授的内容适当故事化, 也容易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金属材料”这一课时, 可以通过讲两个故事引入: (1) 1912年, 英国斯科特探险队在去南极的途中, 因为天气寒冷, 可是用于取暖的柴油已经漏光了, 探险队员全部被冻死在南极冰原。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 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成了灰。 (2) 1867年冬天, 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 一夜之间不翼而飞, 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讲完后, 让学生猜猜其中的原因。在学生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告诉他们, 这是由于不恰当地使用金属而导致的, 从而引出课题。

讲故事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中步入学习佳境。

四新闻导入新课

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学, 化学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因此在课堂上适时地引用生活材料对于化学的教学而言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策略。例如, 氯气一课就可以不失时机地将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搬上课堂, 可以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良方。将新闻材料2004年“重庆开原化工总厂特大氯气泄漏事故”与“2005年3月29日发生在京沪高速淮安段的液氯泄漏事故”通过视频材料加以搜索整理就可以让学生直接从录像剪辑中观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对动物、人体危害等方面的知识, 这种活生生的案例给学生带来的生活积累和感悟, 要比课堂上单凭教师的说教甚至是“危言耸听”要好得多。如“神舟六号”成功飞天, 可与过氧化钠做供氧剂相联系;煤矿瓦斯爆炸事件可与有机气体的性质相联系;在与“非典”、甲型H1N1流感抗争时, 可传授消毒剂原理等;讲解“乙烯和烯烃”时, 可以通过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引入新课。

导入新课要恰到好处。这里说的恰到好处应该把握三个原则:一是要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二是语言表达要言简意赅思路清晰, 三是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教无定法, 教师采取何种方式把学生带进新的知识殿堂, 其实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 开始课堂教学的较短时间内, 能否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并运用简练的语言、板书或事例等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要讲的新课上来, 这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摘要:新课导入得法, 可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扣住学生的心弦, 激励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探求心,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实用教学法之一问题导入法 篇4

问题导入法

一、探索实现学习目标的途径

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实现学习目标的习惯,这是新课程中最值得探索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观念看来,教学是围绕老师思维进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学生的接受性是决定了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关键,一般我们讲法是“学生的掌握程度如何”。但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则不然,教学是围绕着学习目标的达成而展开的,老师经常采用了一种“提出问题”的做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此时,“学生的悟性如何”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而新课程的理念又告诉我们,课程目标的达成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是同等的,也就是说,每一个学生都应该、都能够通过努力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走向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如同学生每天都有一个目标一样:早上八点前要到学校去上课。但是各人的住所是不同的,起点虽不同,但终点一致。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应该给学生一些什么样的导向性帮助?是告诉学生尽量要乘最方便的交通工具,要选择最安全的路线,要预估从家里到学校所需要的最长时间(如遇到塞车等)这些方方面面的注意事项,还是让每一个学生自己设计一张表来策划自己的行动?前者是围绕老师的思维进行活动的方式,而后者则是教师提出了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从而达到每一个学生都在不断地调整过程中得到最优化效果的目标。

二、提出几个关键问题

但是教师并不是只是一个能提出问题的人,把所有解决问题的办法都去交给学生,这样的做法在我们体育教学中就称之为“放羊”,“放羊”的概念就是听之任之,由羊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吃多吃少是羊的事,牧羊人的责任只是带领羊群来到草地上。

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老师还要能够对于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具体的学习目标)提出一些关键性的意见和建议,这就是导向。传统的教学中这种做法也很多,但往往跟新教学的提法有着本质性的差别。例如传统教学中在教前滚翻时,老师总是带着一只篮球和一只纸盒这两样教具来演示给学生看“什么叫滚翻?”学生则按照老师的思路开始学习如何团身、如何滚动、如何滚翻。传统教学中在教快速跑时,总是先教原地摆臂,再教起跑,强调了动作的规格。学生则模仿教师的动作一步步地学习,形成了正确的姿势,但并不一定人人都学会了如何跑得更快。

现在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似乎与主题无关的问题。就是为什么网络游戏能吸引更多人的兴趣。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有一样类似棋类的游戏,叫“华容道”,是在一个平面框架中安放着八块大小不等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木板,框架的下端有一个正好能允许最大的正方形木板通过的缺口,这块最大的木板就叫“曹操”,其余的七块就是关羽和他的将士。游戏者要

利用木板的移动,设法使最上端的“曹操”巧妙地躲避开“关羽”的围堵,而通过缺口“华容道”。这个游戏的玩法是必须步步走对,共八十一步,“曹操”就逃脱了。开始玩时,很有意思,怎么都通不过。但一旦看到说明书后,依样画葫芦地背熟八十一步,以后就没有任何兴趣了;另一个是外国玩具,魔方。魔方传入中国后,是风靡一时的人见人爱的玩具,但没 多少年后,魔方也离开了大家的视线,为什么?因为它也是一种有规律的、有特定顺序的玩法,只要你会了,就只有这一条路可走。现代电脑游戏则不然,电脑游戏的设计者虽然在其编制程序的过程中,设计了许多运动方式,但提

供给玩家的只有几种关

键动作,让玩家运用这有限的动作去对待无限的变化。例如在最通常用遇到的各种枪战游戏中,设计者设计了狙击手从发现目标到举枪射击的速度,而玩家则可以利用地形地貌的变化,隐藏自己,并利用狙击手的时间差躲避开狙击前进。由于跑动的路线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和调整,因此,游戏时每天都可以有新的变化,但最终的目的仍然是一致的: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为什么我们的体育教学不能借鉴这样的一种教学设计呢?这就是现在我们和大家一起研讨的问题导入式教学。如果我们承认现代电脑游戏具有更多吸引人参与的效果,如果我们羡慕这种游戏能对学生产生远远超过学校繁重学习的巨大吸引力,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也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设计我们的教学呢?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也把握住几个关键问题做些提示,学生能否也像玩电脑游戏一样来参与新课程学习呢?例如在一节高中排球选项教学中,有一位年轻的新教师改造了传统的排球垫球教学方法,不从“两人对垫”、“对墙垫球”来进行自己的教学,而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垫球的基础上,在操场上放置了许多各式各样的辅助教具,如箩筐、置物箱、倒放的路障标志筒、呼啦圈等,让学生利用垫球动作把球准确地垫入这些器具中。他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是“注意调整球的抛物线”,为什么说这是个关键啊?因为排球比赛是瞬息万变的,球速不是由你自己来控制的,而是决定于对方,自己只有利用调整球的飞行抛物线才能把排球准确无误地传给队友,那为什么不只提准确呢?因为

光是准确就只解决了一个到位的问题,而没有给自己的伙伴留出充分时间来应对下一步。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了解了这一点,就自觉地适当提高了垫球的抛物线,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问题导入法”,这种教法与电脑游戏的设计多少也有些相似之处。

三、必须具有探讨价值

关键是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探讨价值。例如前面讲到的传统前滚翻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是不具有探讨价值的,无论是谁,一眼就能看出,篮球比纸盒能够“滚”,这还要你老师来组织学生讨论吗?而“调整球的抛物线”就具有探讨的价值了,因为抛物线是可以有无穷变化的,对垫球的抛物线研究又不会象对铅球推掷角度所形成的抛物线那样得到唯一的结论是42度角为最佳。因此,在不同的距离、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球速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的应对措施。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哪些问题具有探讨的价值,哪些问题又不具备探讨的价值。价值观在不同的教学中是由教学需要来决定的。在过去几十年的体育教学中,获得成绩是第一位重要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在学期结束时都要做一份学习成绩的统计表,用一些数据来说明学生的体育成绩在进步,50米跑的平均成绩这学期比上学期提高了多少?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又提高了多少等等,提高得越多,表明了教学效果越显著。又如过去还每年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率来表示我们的教学效果,甚至这种达标率还能代表一所学校的“先进”与“文明”,这就是传统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与学生真正的健康状况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体育成绩的高低只是一种数字的变化,至多只能说是某一种“身体素质”的提高,而健康的概念,即使在过去也包含着多种因素,传统的“体质”概念应该包括七个部分,不仅有身体素质、还有与自然抗衡的能力、抵抗疾病的能力等等。因此,几个数字的变化就简单地认为是增强了体质或改善了健康显然是不合理的。今天,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正在逐渐地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观,是全面地从三维健康角度出发来衡量教学的效果,而不是用简单的数字化来表达了。几年前曾经有过一本书,叫《数字化社会》,认为当今已经成为一种任何事物都可以用数字来表达的社会,计算机的进入生活说明了数字化的重要,社会已经离不开数字。这话其实应该说只对了一部分,因为,以后的几年里,我们看到社会关注的绝不只是数字,出现了对IQ、EQ(智商和情商)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对情商的研究,说明了人的心理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这种心理因素绝不是能用简单的数字化来表达的。

体育教学与IQ、EQ有关系吗?这在过去我们是从未想到过的问题摆到了面前,不得不让我们认真思考,体育与智商、体育与情商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简单地用成绩来表述我们的教学效果是否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因此,体育新课程在提出了关注学生的三维健康理念下,教学的方式、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导向都产生了一种本质的变化,这是必然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现象。这种变化造成了价值观的转变,体育教学不再是一种机械化的数字堆砌,不再是简单地用百分比来判断教学效果的模式,而是以对健康的作用为前提的新概念教学模式。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就有了方向,凡是与健康有关的研究性问题具有更多的探讨价值,凡是与健康发展无关的问题就不必在课上花费时间去做无谓的探讨。例如短跑中摆臂时手的姿势到底应该是手指伸直叉开还是放松半握拳这样的问题就没有任何必要去进行讨论,又如象前滚翻时空中腿是否要伸直、长跑中极点现象的出现等都不应该在教学中花费时间去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把关注点放在“用什么方法能够提高我们的心肺功能?”“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我们的柔韧性?”“用什么方法能让集体战胜困难?”这样的问题探讨上。

四、最好能有多种答案

问题的导入,最好选择能有多种答案。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确定答案,就缺乏了探讨的价值,例如篮球拍在什么地方才能朝前走?起跑时哪只脚先离开地面?推铅球推得高点好还是低点了?这样的问题得到的答案几乎是唯一的,所以老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能异口同声地回答出来,这是传统教学追求的效果,表示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但正是这种提问方式,造成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不感兴趣,都知道了,还去探讨什么呀!

在我们的新课程拓展活动中我们发现了另外一种思维方式,能使学生得出许多不同的答案。例如“钻过电网”、“清除核污染”、“搭桥过河”等,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办法来完成同一目标,在“钻过电网”的活动中,各小组对自己的人员实际情况要进行分析、讨论,谁从哪个“洞”过去最合理,同时还要用统筹学的方法来研究通过的先后次序、接送人员的分配以及全体通过的速度。绝不会出现两组同样的方式,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一样。处于这样状态下的学生,他们的积极性会被完全调动起来,因为这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得主体意识得到了显现。

浅谈初中物理新课程导入方法 篇5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物理 课程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49-02

引言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连续几次进行新课改,新课改强调由“老师教,学生被动学”转变成“做课堂的主人”的模式教学思想。[1]新课改的思想在各科目中开展的如火如荼,物理教学改革也身在其中。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学课程设计比较单一,针对教学改革来说初中物理呈现课程设计难、教学过程难和教学工作任务重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新课程设计环节中的导入过程为难中之难。

从七年级开始,初级中学便设计物理这个科目。对刚开始接触物理的学生来说,物理不同于之前接触的自然科学,物理更直观、更形象、更贴近生活。相反对老师来说,物理是一个门抽象的学科,难以教授的科目,甚至有些定律不能讲解只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如此严峻形势,要求物理教师:既要上好物理课,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又要设计好物理课的各环节,保证知识点传授,这样一来课程设计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一系列不同的导入方法,如此这样方能减轻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的压力,也巧妙的解决教学工作者的实际难点第一个难点。本文论述了物理新课中常用的导入方法,以《光学》为例子进行论述,列举了实验导入、游戏导入、设疑导入和复习导入的方法来解决导入难的问题。

一 、实验导入

“实验导入”指的是运用实验导入新课,是物理学中所特有的科学方法。实验导入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创设理想的诱发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增强探索精神,明确学习目的,动员必要的已有经验和认识,运用学会的学习方法。[2]实验导入是物理课堂导入的最主要的方法,也是物理教学过程中最简单最基础的方法,其中可以适用于所有对物理现象的解释。如《机械动力》、《声现象》、《物态变化》、《光学》等。

具体运用在《光学》教学中,可设计对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光学》这一章节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太阳光、电灯光、车灯光等在现实生活照中光随处可见,所以说是熟悉的;但用具体的物理知识点来解释它们为什么会存在这一现象却又是困难的,这无疑是陌生的。在上述情况下,就可以利用这种熟悉和陌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导入过程。如这样巧妙的导入:

上课前老师利用一块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教室不同的角落中。让学生观察其中的特点和规律。设计反射的基本原理导入反射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施反射、物理光学的现象等。一个简单的实验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铺设教学情景,这样很巧妙的过度到光学反射的教学过程中。

实验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就比较牢固。近几年来,在我所教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较差生在接受这样实验导入后提高对物理的兴趣,也可以在一学年之内达到中等甚至上等水平。这也实践证明,采用此实验的导入方法是一条成功之路。

二、游戏导入

游戏导入是指在呈现新知识前组织生动有趣的游戏,通过游戏复习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游戏导入的方法不仅在英语、语文、地理等学科中广泛使用,也在物理教学过程同样适用。当然游戏导入法是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是深受小学生欢迎的导人方法,[3]但对于七到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爱玩,爱游戏的心理还依然存在,所以游戏导入依然适用。无论是实验导入还是游戏导入,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很明显,游戏导入激发起学生的目的功能更强,甚至在游戏中学生也参与了实践,这样不仅能调动课堂的氛围,还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在具体《光学》教学导入过程设计中,要达到学生在游戏的环节学习到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如课程导入设计如下:

镜可分为几种、光一共有几种颜色、反射定律谁发现的等问题组合成有奖竞答或者有奖抢答的游戏。(课前可以准备些简单的小礼品,例如棒棒糖,铅笔,笔芯等。)或者还可以设计,在上新课之前由同学们先介绍下课前预习的情况,玩知识接龙的游戏。游戏的设计不是一层不变的,相反我们可以在不同的课程上设计不同的方法,灵活运用。

游戏导入的主体是老师,客体是学生,主体需要提供一定的物质载体来教育影响客体。而对于13到15岁的初中生来说正处于爱玩的年纪,通常情况游戏对于这个年纪的学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且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强、思维缜密的学科,这就要求着我们的老师将课堂设计既要活跃的氛围,也要有缜密的教学细节,这样才能将复杂的知识点用轻松愉悦的方式传递给客体。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游戏导入就是教师主体的润滑剂。

三、设疑导入

设疑导入是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的心理,利用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来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谓的“愤”“悱”,都是学生的主观状态,是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与环境创设中达成的主观状态。[4]只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才能使之思考。课程实践中老师提出疑问,学生的用明确的有目的思维去思考,这样在课堂中就会越加积极地投入教学实际情况中去。魏书生老师提出的“六步”教学法中的第一步就是“定向就是告诉学生新课的重点和难点”,而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设计的疑问就显得至关重要。[5]具体《光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光的反射、折射,还是光学定律的讲授都可以用到设疑来解决。教师在进入新课程之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中来设计疑问。例如:

生活中我们在汽车的后视镜中看到车后面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包含了什么样的物理知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实际情况有很多,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设置疑问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并解决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设疑导入就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课程,这样就有着探索精神。设疑导入根据课堂要讲授的内容,教师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寻求问题的答案。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解决问题”教学法,[6]即著名的“五步法”其中就要求教学要“产生出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想的刺激物思维。

四、复习导入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7]这样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数学之中,在初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也显得很重要。物理的知识点条理比较清晰,而且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非常强,要做好物理课程的教学就必须将以前的知识点进行结合,这样才能接受全新的知识点。具体在《光学》课程导入设计中,可以这样设计:

假设讲光的折射,就可以先将光的定律先进行复习,这样更能具体的将光的折射情况解释清楚。做好已有的知识点的铺垫后,然后进行授入新课程,这样的例子将会更好。

通过这种方法导入新课,可以淡化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迅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能有效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

总而言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堂课要求教师要有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导入语。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也就是以上四种导入法。实践证明,优秀的导入设计是教学过程最关键的环节。课堂导入既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又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要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之达到学习的目的。教学导入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学生的特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师的素质不同,导入的方式方法也就不同。但导入的方式也不是一层不变的,也并非单一的,既可以不同课程不同导入,也可同一课程多重方法结合起来同时使用。使用导入的方法关键还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来设计。不管怎么说,合理的导入一方面可以提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过中的创新,从而更好的完成初中物理在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一瑛著.教育路上的思与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01.P170.

[2] 叶义基主编;陈德繁副主编.拾萃集 东莞高级中学.第1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P212.

[3] 李箭编著.英语教学技能设计指导与训练.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P121.

[4] 覃贤茂著.易经说什么 在大学的92堂《周易》公选课.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1.P34.

[5] 方渭泉主编.语文教研论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10.P103.

[6] 周延波,耿春华主编.教学方法与技能.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03.P197.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 篇6

一、旧知导入,巧妙过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认识角”这一内容时,我先在黑板上画出

然后问:同学们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因为这个内容一年级已经学过,同学们很快就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然后我擦掉其中的一部分对同学们说“:如果老师把上图变一下,大家说这些图形又叫什么名称呢?”

由于学生没有把这样的图形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一下子很难回答出来,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上来了。这种通过旧知识引入新课,过渡自然顺畅,水到渠成。

二、游戏导入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是从疑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兴趣。游戏教学恰恰顺应了这一点,起到了很好的设境激趣的作用。如我在教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搭配中的学问”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握手”游戏:我把四个人分成一组,前面一张桌子和后面一张桌子的同学握手,同桌之间不握手,看一共要握几次手。学生通过这样一个游戏,明白了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握手,才能更快更准确统计出答案。既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对后面的新课内容:“配菜”问题:鸡肉、牛肉、卷心菜、西红柿,要求:一荤一素。由于有了上面的游戏做铺垫,学生很快就能按要求搭配出不同的四种方法。

同样是用“握手”游戏,四个人一个小组,如果每两个人之间都要握一次手,要握多少次呢?同样是四个人,游戏规则不同,握手的次数也不相同,前面握手的次数的是4 次,这次握手的次数是6 次。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玩得开心,又教育学生审题的重要,同时学生很容易理解第六册中的“体育中的数学”中的循环赛的场次应该怎么计算出来。并能很快的找出解决类似这种问题的规律。

三、故事导入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也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有趣的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我在教学第六册的教材“摆一摆”这个内容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淘气和笑笑家的房子装玻璃,淘气家装的是长8 分米、宽3 分米的玻璃,笑笑家装的是长6 分米、宽4 分米的玻璃,店老板要他们付一样的钱,他们两个不肯,你能为淘气和笑笑解释一下吗?许多学生都说不上来,老师说:等我们学习完了这节课,你就能很快的解释这个问题了。教师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学生产生疑问,带着这样的疑问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能很好的吸引学生探究的欲望。

当然,导入的形式还远不止这些类型。关键是要掌握因人,因时、因地而变的法则,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导入新课,都应当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诸方面取得好的效果。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尽量给学生审美情趣上的满足,又能起到承上启下的效果。

摘要: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做了如下方面阐述:1.旧知导入;2.游戏导入;3.故事导入。

课程导入 篇7

一、英语课堂导入的要求

成功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 它既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又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 又能为当课内容做好铺垫;它既能直接影响教师授课的效果, 又能影响到学生整堂课的接受效果。那什么样的导入才能让学生心动, 让课堂精彩起来呢?

首先, 课堂导入要有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 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 导入的设计和选择要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充满趣味性, 只有这样才能紧紧拴住学生的心,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使其怀着强烈的期待去学习新的内容。

其次, 课堂导入要有针对性。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 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 切忌牵强附会, 为了“导入”而“导入”。

最后, 导入要有生活性和启发性。现在的学生非常关注生活中的新事物和新信息,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设计一些更新颖、更贴近生活的导入内容才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更能令他们因“心动”而去“行动”。课堂教学中, 他们的参与热情越高, 教学效果就会越好。

二、课堂教学导入的一般方法

英语课堂的导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 方法多种多样, 不拘一格。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对英语课堂教学所设定的目标和要求, 在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 在熟悉学生求知规律和心理需求的前提下, 在总体把握课文类型、特色及教学重难点之后, 恰当地选择和灵活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下面就结合笔者自己的新课程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实践, 来具体谈谈几种常见的能引发兴趣导入激情的课堂导入方法。

(一) 生活常识导入法

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中有不少教学内容和人们日常的生活紧密相关, 教师在讲授这类课文时, 可以从大家熟知的生活常识导入新课, 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比如, 在开始讲授Book 3 Unit 2“Healthy Eating”前, 先提问:“Every body has to eat, but do you eat a healthy diet?What kind of diet do you think is a healthy diet?What will happen if you do not eat a balanced diet?”引起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思考。而在教Book 5 Unit5“First Aid”时, 先提供学生在生活中可能碰到的急救措施, 如踢足球时脚扭伤、擦玻璃时不小心割破手指等, 然后提问:“What kind of first aid should you give in these situations?”引起学生学习有关First Aid的兴致。

(二) 音乐、歌曲导入法

好的音乐、歌曲的优美旋律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又能使人精神振奋。学生特别喜欢用音乐导入的新课。如在上Book2 Unit 5“Music”时的导入就可以先播放不同种类和风格音乐的剪辑让学生欣赏和猜测, 等音乐播放完毕, 学生也就认识了一大串与音乐相关的单词, 如Rock&Roll, Rap, Country music, Jazz, Classic music, Folk music等。同时, 也可以选择播放一首The Monkees乐队的代表作, 激发学生了解这个乐队的欲望。大部分学生都喜欢音乐, 音乐不仅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在乐曲中轻松愉快地掌握相关知识, 定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 情境导入法

著名的语言学家克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情境, 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片、动画、录像、投影、幻灯等各种媒体形式, 结合文字和声音创设情境, 给学生以视、听觉的刺激, 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特定环境中, 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训练, 这样的导入怎能不令学生心动?比如, 介绍Book3 Unit 1“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阅读文章“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前, 教师可以用图片或幻灯 (最好是录像) 展示出几个不同国家的庆祝不同节日的场面, 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入阅读,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四) 悬念式导入法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精彩的悬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

求知欲。如在上Book 3 Unit 3“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时,

就可以采用悬念式导入, 精心设计问题, 制造悬念, 吸引学生注意力, 引发学生思维和探究的欲望, 导入新课。教师以“Henry

is an American businessman lost in London now.He had no money and does not know what he should do.”作为简单介绍, 然后开始用提问方式制造悬念“But someone is calling him.Who may it be?”“Why do they choose Henry?”“What do they want Henry to do?”“What is in the letter?”一步步让学生揭开故事的真相。

(五) 新闻故事导入法

采用意义深远的故事或新闻来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在正式讲授新课之前, 通过讲述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故事摘要, 或者放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的新闻片段, 来导入新课。这样, 可以在学生精力高度集中地听故事或看新闻中引入正题, 既能增长学生的知识, 又能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为主题教育奠定基础。如在学习新课程高中英语Book 1 Unit 4“Earthquakes”时就可以通过播放汶川地震的相关新闻报导来导入新课。

(六) 图片提示导入法

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配有插图, 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 巧妙灵活地将课本上的图片、肖像画、地图、简笔画等作为新课的导入内容, 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内容, 并启发学生思考。

浅谈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导入法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入,策略

课堂导入是教师颇费心思的一件事。文章开头如定调, 教学也是如此, 教课若开头不好, 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 后面就很难正常进行教学。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那么, 课堂导入有哪些好的方法呢?下面笔者来谈几点拙见:

一、猜谜娱乐导入法

猜谜本身就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娱乐, 将它们引进语文课堂, 我认为很必要。比如, 在上《赤壁》前, 我让学生先来猜一个谜语:“半边林场半边坡, 一曲牛歌一卷文。” (猜唐朝一位大诗人) 谜语一出, 学生便争着说出谜底, 课堂气氛甚是活跃, 有不少学生能够说出是杜牧。我接着提问:“提起这位晚唐诗人, 同学们会想到他的哪些诗句呢?”学生回答后我进行总结:杜牧的诗在晚唐可以说独树一帜, 气势非凡。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赤壁》, 一起来领略一下其诗歌魅力。

二、创设情境导入法

诗词在导入新课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传统的诗词讲究意境, 运用与课文有关的诗词作铺垫, 可以创设出一种优美的情境。比如在导入余光中的《乡愁》时, 我跟学生一起朗诵有关乡愁的诗词:“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并加以提示, 一幅幅带着乡愁的美景画图如在眼前, 学生融入到这种淡淡的乡愁中去学习, 不仅掌握了知识, 而且丰富了情感。

三、联系实际导入法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新课导入,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在教学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时, 当时正是数九寒天, 一场大雪刚刚过去, 我这样导入:“近几天天气非常寒冷, 此刻窗外虽然阳光普照, 但依然寒气逼人, 天气预报说今晚又将有一场大雪降临, 大家别忘了多加衣服。现在, 让我们暂且忘了冬日的严寒, 跟随张岱去感受一下湖心亭的寒意。”一番热情洋溢的话语后, 同学们已是群情激昂。

四、名人逸事导入法

对于名人, 学生往往对他们的侧面和一些小事不甚了解。但学生常常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致, 所以准备几则名人鲜为人知的逸事, 将之带到语文课上, 定会取得不凡效果。

比如在介绍鲁迅的时候, 可以插入如下逸事:鲁迅很讨厌理发, 有时懒得数月不理。有朋友说:“看你的‘地球’, 怎么还不削一削?多难看!”鲁迅一本正经地说:“噢!我掏腰包, 你们好看!”后来实在看不过去了, 才勉强去理一回。有一次走进一家理发店, 理发师不认识鲁迅, 见他衣着简朴, 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 理发时一点也不认真。对此, 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 还在理发结束后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他。理发师一数给了三倍的钱, 脸上立刻堆满了笑。过了一段日子, 鲁迅又来理发, 理发师见状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 “精雕细刻”地理, 满脸写着谦恭。不料理毕, 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 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 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 今天咋给这点?您上回……”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 我就马马虎虎地给点, 这回认认真真地理, 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点。”理发师听了如坠云雾。又如, 在三味书屋读书时要跟先生“对课”, 有一回, 一个同学偷看了先生的对课题目是“独角兽”, 就悄悄问他对什么好, 鲁迅说:“对‘四眼狗’好了。”孰料那人竟真以此回答先生, 先生是近视眼, 正好戴着眼镜, 听了自然大怒, 而他则在一旁以书遮眼, 憋不住笑出声来。如此, 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鲁迅, 就出现在学生面前, 使他们备感亲切, 进而使学生在愉快中进行学习。

五、故事导入法

我在作文教学———口语交际课《语言表达要文明得体》时, 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请客, 看看时间过了, 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 主人心里很焦急, 便说:“怎么搞的, 该来的客人还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 心想:“该来的没来, 那我们是不该来的啰?”于是悄悄地走了, 主人一看又走掉好几位客人, 愈发着急了, 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 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 又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 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又走了几个。最后, 只剩下一个跟主人较亲近的朋友, 看到这种尴尬的场面, 就劝他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 否则说错了, 就不容易收回来了。”主人大叫冤枉, 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哇!”朋友听了大为恼火, 说:“不是叫他们走, 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 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样, 有趣的故事很快就把学生引入课堂学习中了。

职业院校数学课程导入方法浅析 篇9

1、游戏式导入

游戏式导入是用做游戏的方式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 其主要特点是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人们从事各项活动的内驱力之一, 它明显地提高人的活动效能, 由于学生饱尝欢乐, 心情舒畅, 当然就会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发展, 使认识逐渐深化。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们来说, 他们的基础大多较为薄弱, 自觉性较差, 注意力易分散, 而好奇心, 好胜心较强。如果教师掌握他们的心理规律, 利用知识与兴趣迁移, 逐步引导他们热爱数学, 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 教学质量必然提高, 游戏也就不失为一种好的引入方法。

例如:讲“椭圆的定义”一节, 教师首先联系实际展示生活中的椭圆, 让学生去感知, 然后给学生一个问题:“给你一支笔、一张纸、一条细绳, 你能画出一个标准的椭圆吗?”这个问题一下子抓住了大家的注意力, 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具 (一条一定长的细绳子) , 把它的两端固定在黑板上的F1和F2两点, 当绳长大于F1和F2的距离时, 用粉笔把绳子拉紧, 使粉笔在黑板上慢慢移动, 就可以画出一个椭圆。有条件的可调用《画板》平台和投影仪根据椭圆定义来设计动点的轨迹 (也可以让所有的学生上机实践) , 并提出“什么样的动点的轨迹是椭圆”、“它的方程是什么形式”等问题。从而形成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起了求知欲,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

2、故事引入法

在教学中引入一些与课程有关的数学历史、故事或利用多媒体播放数学家的事迹, 往往可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甚至可给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榜样, 增强探究精神和学习数学的毅力。如讲反证法时, 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小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贤臣被奸臣坑害, 判了死罪, 皇上念他过去对国家有功, 采用了一个由命运来最后裁定的办法, 用两张纸片, 一张上写活字, 一张上写死字, 处决前由他来抽, 抽到活字可赦免, 而奸臣阴险歹毒, 命人在两张纸片上都写上死字, 凑巧这个诡计被贤臣的朋友知道了, 悲痛地告诉了他, 并表示要和他一起揭露奸臣的阴谋, 这个贤臣想了想, 高兴地说:“我有救了!”他叫这个朋友不要声张, 处决前抽纸片时, 只见他抽出一张纸片一口就吞了下去, 监斩官只好看剩下的纸片是什么字了。剩下的字无疑是个“死”字, 于是这个贤臣就被赦免了。

他为什么能死里逃生?当学生们正在思考这个问题时, 引入反证法, 这种利用多媒体讲故事的方法, 不但图文并茂, 生动, 而且表演力更强, 使学生印象更深, 同时更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激发学生喜爱数学的热情。

3、设计陷阱引入法

设计陷阱, 以错纠错。如:在讲无穷小量的性质时, 先让学生先求极限, 然后板书错误解法求解过程:并提问:“这个极限求对了么?为什么?”开始大家都觉得这个解法没问题, 分析以后, 才知道这个题目, 是个陷阱, 它不满足重要极限的特点:角度趋向于零, 所以不能用重要极限的方法来作。我们这样以错纠错, 发现问题, 既可以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引出本次课的主题无穷小量的性质, 可谓一箭双雕。

4、悬念引入法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 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例如, 在讲授极限的第一节课时, 我举了一个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在计算器上随便按一个正数, 无论多大多小, 然后连续开根号, 最后结果都是1, 大家可以现场试一试。”, 许多同学都拿出计算器或是手机作“试验”。“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学了今天的知识就能解开这个谜了。”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完新课以后, 同学们自己还作出了论证。

5、竞赛式导入

竞赛式导入是指用比赛的方式作为一节课的开始。职业院校的学生们都有好奇心, 不肯认输, 一提起比赛他们便精神十足。在课堂导入时举行一次小小的比赛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导入方法。

如把学生们分成两个组, 在回答问题时每答对一题, 可以加分, 如果理由充分且回答正确, 可以双倍加分, 这样同学们的兴趣就会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这种导入方法比较适用于计算性知识的学习, 如求极限或求导数等, 偶尔使用一次尚可, 常用就会适得其反。

6、讨论式导入

讨论式导入是基于新的教学理论下的一种导入方式, 强调课堂的和谐与民主, 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以师生交流, 共同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导入。这种导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产生有高度民主, 轻松活泼, 互相理解的课堂气氛, 对活跃学生的思维, 培养他们积极探究的精神,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在数学课堂导入的过程中, 采用一种师生共探的方式作为一堂课的起始, 能为整堂课奠定一种好的学习氛围。同时, 讨论也是锻炼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 对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很有帮助。

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这部分内容时, 就可以采用这种导入模式。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解的各种情况, 然后作出总结。这种方法比较普遍, 适用范围也很广泛, 对于总结复习课尤为适用。

以上的几种数学课的导入方式, 在反复的实践中效果比较明显, 使用这些导入方法时, 尤其要注意灵活性, 而不是盲目套用。另外, 这些导入方法不局限于一节课只使用一种导入法, 教师可以灵活的对这些导入法进行组合, 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正如赞可夫所说:“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 如果教学工作安排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那么你的解释仍将落空。”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与时俱进, 不断探索和实践, 引导学生在数学探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摘要:导入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本文站在职业院校数学教师的角度上, 列举了几种有效的导入方法, 并加以实例, 希望能够对职业院校的数学课现状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学,导入语

参考文献

[1]、《让数学课的导入更加精彩》张正伟

[2]、《数学课堂导入的情景模式设计》张星海

浅谈高职校理财课程的高效导入 篇10

關键词:高效课堂;高效导入;翻转课堂

当下,科技发展迅速,信息量倍增,国家重视教育的利好消息频出。很多学校大力建设信息化教室,现代化设备装配到位。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学设备实施等硬件条件先进固然重要,师资等“软”的教学资源也必须优质。理财课是高职校会计专业的选修和拓展课,以培养学生的财商为宗旨,在教学中必须摆脱传统“低效”甚至“无效”的方法,教师要转变观念,有效利用现代教学设备,积极地构建高效课堂。

一、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高效课堂是教学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结合。

二、高效课堂的体现

课堂的高效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如高效导入、高效探究、高效讨论、高效合作、高效作业、高效反馈等。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高效导入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期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起到极好的铺垫作用。高效课堂应该由一个成功的高效导入开始。

三、理财课高效导入的方法及案例

高效导入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教学项目的主要任务,巧妙地设计导入方式,力求以高效的方式引进新的教学任务。

1.搜索资料找关键

案例1:

教学内容:“个人理财”课程的项目二分析和诊断客户财务状况

模块1编制家庭资产负债表

高效导入过程:学生搜索“福布斯最新全球富豪榜”,找出排名的依据——净资产。如2014年福布斯富豪榜全球首富比尔盖茨的净资产为760亿美元。

设置问题:

(1)请观察福布斯富豪榜是以什么标准排名的?

(2)净资产和资产是否是同一概念,如何计算净资产?

引导学生探究净资产的含义和计算公式。

由于“净资产=资产-负债”,提示:家庭资产和家庭负债项目较多,应该了解分类、逐一判断。

分析:通过观察富豪排行榜排名的依据,明确净资产的概念,引出家庭资产和家庭负债,学生通过学案和课件高效地明确本模块的学习任务。

2.新闻直击找问题

案例2:

教学内容:项目六 熟悉和开展实物理财业务

模块1选择合适的黄金投资与钻石收藏

高效导入过程:搜索并下载“国际黄金价格下跌”“南非发现232克拉巨钻”新闻视频,课堂播放教学视频。

在播放“国际黄金价格下跌”中设置问题:

(1)国际黄金如何标价?国内黄金如何标价?

(2)单位是盎司,金衡盎司和克如何换算?

学生进行网络搜索,主动寻求答案。

在播放“南非发现232克拉巨钻”中设置问题:

(1)国际金价以盎司来计价,那钻石的计价单位是什么?

(2)克拉和克之间如何换算?

分析:通过两段教学视频设置问题,以边看边学的方式成功导入本项目的内容,如黄金投资、钻石收藏等。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高涨。

3.翻转课堂来竞赛

案例3:

教学内容:项目三 熟悉和开展银行理财业务

模块2分析银行理财产品

高效导入过程:

(1)将本节课任务单提前发布,要求学生将知识内化过程在家里完成,通过网络搜索等方式寻找银行理财产品的问题并解决。

(2)整理银行理财产品的题目,设计竞赛PPT。

(3)以小组为单位,每组6个成员。首先选择1个组员做选手与其他小组竞争,输掉的选手不能继续参加比赛。以此类推,比分高、留下选手多的组获胜。

分析:以翻转课堂模式设计教学环节,用竞赛方式直接导入新课内容。学生活跃而兴奋,气氛紧张而热烈,团队的合作精神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彰显出来。

四、高效课堂的展望

高效导入仅仅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个环节,课堂的教学活动多样,教师应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努力践行,精心设计好教学的每个环节和步骤,认真地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软件等互动教学平台,让高职校的每个课堂、每节课都能“活”、“动”起来。

“高效课堂”只有更高,没有最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需要学校的重视和引导、教师的魅力和智慧。

参考文献:

[1]朱建波.注重导入环节,打造高效课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20).

[2]邹晓燕.高职院校高效课堂构建探析[J].职教论坛,2013(17).

[3]龙宝新、张立昌.论当代我国高效课堂改革的成因与走向[J].教育科学,2014(1).

课程导入 篇11

一、巧妙设悬念, 集中注意力

多次的教学实践的经验表明, 如果在课程导入阶段给学生设置一个悬念, 便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 在教学等边三角形的时候, 为了激发学生对于等边三角形的学习兴趣, 我利用等边三角形的特征设置了一个悬念, 进行课程导入。我首先提问:“我家装了一块等边三角形的玻璃, 可是不小心摔成了两半。我想去配一块完全相同的玻璃, 该怎么做?”“把两块碎片拼好去配呗!”学生们回答。我又说:“可是, 我不小心弄丢了其中一半, 现在只剩下另一半了, 我还能配出原来形状的玻璃吗?”大家有些怀疑。“我告诉大家, 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这就是等边三角形的妙处。”

通过悬念的设置, 使得大家马上对等边三角形产生了兴趣, 小小的悬念, 达到了很好的导入效果, 因此, 在进行课程导入时候, 采取合理的悬念设置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 提高学习兴趣

如今, 多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在进行课程导入时候, 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 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情境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个优点就是, 可以用声光影像等方式从感官上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导入课程, 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为了让学生对于函数中“对应”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我制作了一个炮弹发射的Flash动画, 并提供了炮弹飞行高度和飞行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通过电脑操作, 无论控制炮弹在任何一个时间点暂停, 都能够通过这个函数关系的代入计算得到它此时所在的高度, 并且通过坐标检验, 结果完全正确。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导入方法, 很好地触发了学生对于函数知识的学习兴趣, 为后面的高效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 媒体展示, 化抽象为直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使用多媒体动态方式将知识点进行展示, 往往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通过化抽象为直观的导入方式, 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的畏惧心理,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的教学过程当中, 我就使用了动态演示导入的方式来进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教学。首先, 我使用动态的绘图软件画出了一个典型的平行四边形, 然后, 只改变内角的角度, 通过拖拽使它缓慢地向长方形演变。通过这个过程, 学生已经能够从感官上发现, 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了, 接下来的教学, 也就轻松了不少。

三、互动式导入, 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程导入开始, 通过营造平等互动的课堂氛围, 使得教师和学生平等地参与课堂教学, 让学生更多地加入学习, 参与互动, 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一) 让学生课前参与教学活动

加强学生的课前参与度, 即让学生参与到课前准备活动中来, 对导入课程, 提高效率具有很大帮助。

例如, 在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 需要让学生对于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描述, 这便需要一些基础的数据样本。我要求学生每人选择一个小课题, 提前一个月每天记录课题所需的数据。课程开始后, 我便让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数据, 带着问题学习处理数据的方法, 然后完成自己的小课题。通过课前参与,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倍增, 课堂教学也进行得非常顺利。

(二) 加强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参与度, 可以让学生很好地融入到教学互动中来。例如, 我在教学轴对称内容时, 为了让学生对轴对称的概念有一个感性认识, 便在课程一开始发给每个学生一张正方形的纸片, 要求大家想办法又快又好地剪出一个“土”字, 不允许使用尺子等辅助工具。完成之后大家发现, 剪出来效果最好的同学, 采用的方法都是将纸片对折, 然后剪出“土”字一半的部分, 我便由此引出了轴对称的概念。学生的动手参与, 加深了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 也使得这个概念更容易理解了。

四、设问式导入, 探究化学习

在教学开始之前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重点地进行学习, 是导入课程的一个好方法。如果可以做到分层次设置问题, 由浅入深, 便可以达到更好的导入效果。

例如, 在函数的教学内容中, 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我分层向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首先, 我给出了三个二次函数式及三个带有坐标的二次函数图象, 要求大家将二者分别对应起来。学生通过之前学过的描点法, 分别代入演算找到了正确答案。随后, 我又给出另外三个二次函数式和三个没有坐标数值的图象, 要求学生像刚才一样分别对应。学生表示不知道怎样处理, 这便引出了接下来的教学内容。

分层设问, 能够让学生解决简单的问题后产生积极性, 又可以从有难度的问题中找到学习的重点, 提高后续学习的效率。

上一篇:电力输配电下一篇:平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