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景观设计方法

2024-07-25

水体景观设计方法(精选12篇)

水体景观设计方法 篇1

前言

水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基础, 它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 水的触感, 水的影像, 水的声音也深深地吸引着人们。从景观诞生那天起, 水就与其紧密结合在一起, 并成为景观艺术创造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现代景观的创作越来越重视对水这一要素的运用。水景正从环境的点缀逐渐过渡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依水而建过渡到大面积的人工水景设计。因此我们在进行水体景观设计时, 如何既能真实地表现出自然水体的特征;又能充分利用水体来增加景观环境的效果, 创造良好的水体景观环境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基于水体景观的功能作用, 提出水体景观设计原则。最后基于理论研究基础, 探讨水体景观的设计方法。

一、水体景观的功能

对于“水体景观” (Water Environment) , 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权威的概念, 按其构成原理和与环境概念相对应的原则, 水体景观可以界定为:针对某一主体, 围绕它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分布于地表空间所有水域组成的有机系统。水体环境可分为原生水环境与人工水环境两大类。水体景观是景观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有其自有的独特功能。

1、增益于景观

水可以从空间的一面或多面限定另一物体, 从而创造特定的环境, 水体还具有丰富的内涵, 具有连接空间的纽带作用和净化心灵的效果。

2、改善环境

水体景观具有很强的生态作用。可以用以隔离噪音。另外, 还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作用, 以保持水体景观和周围环境的清洁。

3、承载人们的活动

水体还可以为娱乐活动和体育竞赛提供场所, 如划船、游泳等。大量新兴的城市公园、广场绿地中水体景观成为主角。只要有了水, 一切都活了起来, 水体景观已成为园林和城市建设的灵魂。

二、水体景观的设计原则

基于水体景观上面的功能作用, 我们可以分析出在设计水体景观时应遵循的原则:

1、本体性

水体景观的创造, 就是将大自然的水, 或更好地呈现于自然风景, 或再现于人工的景观中。人们营造景观环境的目的, 就是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舒适、优美、自然, 故以大自然的水态为蓝本进行水体景观的设计, 是一个基本原则。因此, 水体景观的设计要遵守以下的原则:应该满足水体景观设计的本体性;符合自然水体形态、形成与演变的规律;符合自然容体形态、构造特征。

2、生态性

自然水体有其严密的协调秩序, 表现出的形态是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结构、气候水文条件、植被生长状况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综合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水体景观设计时, 要依据水体与环境的关系塑造一个和谐的景观生态系统, 避免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应遵循水体景观环境系统相协调原则;充分发挥水体的环境功效原则;节约用水原则。

3、文化性

人类聚落环境“以水为先”, 把水从真实状态向虚拟抽象状态的转化, 使水具有了物质属性、生态属性、生命属性和精神属性。水体景观在景观设计中占据了非常重要地位。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注重水体景观的文化性:水体景观的审美特征;水体的使用对环境气氛的强化作用;利用自然水体特征进行创新。

4、游赏性

除了客观的物——水体本身的特性外, 进行水体景观设计时, 还须注意观赏者的特性-----亲水。水是充满生气的元素, 不同状态的水能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 水带给人额外的情趣。可以说, 水引发了人的参与性。人们向往水, 希望悠闲地沿着河流或湖泊漫步或旅游, 在水边休息以享受其声其景, 或穿过水面到达彼岸, 这是一种本能的倾向, 水体景观设计应满足这些欲望。

三、水体景观的设计表达

在漫长的岁月中, 在不同的地域, 人们将水体运用于各种园林景观中, 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水体景观形态。在当代, 水体景观的形态已发展得十分丰富与复杂, 然而, 在这令人眼花缭乱的多样化面貌之后, 有哪些因素在水体景观表达效果中起到决定性和可控制性的作用呢?

毋庸置疑的决定因素是水体本身的基本的形成与演变规律。我们应该认识到:水体景观的设计应达到体现水体自身的特征, 表达所处空间性质、环境特质,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 在水体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我们应充分考虑以下各方面的表达因素:

1、空间性质与环境特征

根据塑造水体的具体类型、形态和使用要求等目的确定空间的性质, 不同空间形式表达的空间性质差异较大。表达一定的功能空间要从空间尺度、空间形状、空间材料和质地等方面充分考虑分析, 使空间性质能够充分表达水体塑造的目的和效果。

环境特征制约水体景观的形态设计。水体景观设计的最佳选择是顺应自然地势和地形地貌形态来延展水体, 并划定水体边际, 所以, 空间性质确定以后, 就要充分发挥空间环境要素的特征, 尽可能的表达环境特征在水体景观中的作用效果, 以达到水体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2、水体景观环境表达的其他要素

(1) 建筑物

建筑元素处于一种点缀的地位, 用于增进景色, 因为“主”、“宾”地位的不同, 建筑物就必须强调和景物协调及配合。水体景观中的建筑往往是开放性的, 体量不是很大的个体建筑, 在造型上和空间上更要求与水体协调。

(2) 植物的配置

植物是水景的重要依托, 植物变化多姿、色彩丰富的季相变化, 可以使水体的美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在水体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植物的配置。

(3) 生态性驳岸设计

驳岸是水中生态体系和陆上生态体系的接点, 水体的岸线部分是水陆交错的过渡地带, 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这里有活跃的物质、养分和能量的流动, 为多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驳岸的设计, 是水体景观中表达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

(4) 道路的设计

水体景观环境中的道路包括水边的路和水面的路 (即桥) 。它除了为众多的游人集散、消防和运输的功能以外, 游览观景是其主要的功能。游人是依靠道路流动的, 故如何从游园赏景的角度来完成其导游的作用是水体景观环境设计的重要部分, 同时充分考虑道路设置对水体环境生态的影响, 及相关的植物配置。

(5) 声和光的设计

合理安排的照明设施可以使人们更好地欣赏水体的夜景, 并且令水体产生新的内容, 增添无穷魅力。声音的设计主要针对动态水体。水滴、波浪、流水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 因此对水体的声响设计应包括从高音到低音多种声音效果。

(6) 视景线与空间序列的设计

视景是从一个给定的观察点所能见到的景致。它是从各个角度都能观察到的一幅全景或全境的一部分。进行水体景观环境的视景设计时, 选定的空间范围内, 合理地配置水体与自然环境诸要素之间位置关系, 从心理和生理的多方面要求来确定水体的形态、大小, 从多方面要求来决定自然环境要素的保留和增添, 并明确它们之间相对应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效果。最终决定水体景观环境中水、驳岸、植被、建筑等诸要素在环境中的位置, 产生的运动、使用及视觉路线。

3、水体景观设计取向

在水体景观设计过程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 水体景观用水体系不完善, 水资源利用率低。水体景观设计目的单一没有充分发挥水体的环境功效。而且, 随着这会文明的不断发展, 人们越来越要求回归自然,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所以, 现在再进行水体景观设计应趋向于生态性。对于水体景观设计表达而言就是走生态化的道路, 表达水体景观的生态美感。

结论

文章所探讨的生态化的水体景观设计, 强调从系统环境入手, 重视秉持自然水系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规律, 既符合水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真实地表现出自然水体的特征,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充分利用水体来增加景观环境的效果, 创造良好的水体景观环境。这种以生态性为主要特征的观念对实际工程中的水体景观改造或引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当代的景观设计更加注重发挥水的美学、精神、生态等功能, 水体景观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相当的发展。文章在理清水体景观及其设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研究水体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体,水体景观,设计,生态

参考文献

[1]曾坚:《水景游赏与信息构成》, 《建筑师》, 第20期.P37-42。

[2]朱庆华:《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 《林业调查规划》, 2002.27 (2) :93-97。

[3]朱钧珍:《园林理水艺术》,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8年P2。

水体景观设计方法 篇2

城市景观水体水质保障设计实践

城市景观水体水质保障的目标是建设一个优美、流动、健康、充满生机的水景.构建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循环净化湖水、生态净化等方法都是维护景观水体水质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十分活跃.

作 者:佟庆远 杜娟 作者单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境与市政所刊 名:建设科技英文刊名: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3)分类号:关键词:

对园林水体景观设计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园林 水体景观 特点 要点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3.06.039

园林水体景观主要是一种仿照大自然天然山水景观的形式,溪流、瀑布、人工湖、喷泉、水幕以及池塘等景观常被运用。园林水体景观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利用水体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控制噪音,而且还能够借助水体流动性的特点,减轻园林周围其它建筑物的凝滞感,动静结合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立体感。

一、园林水体的景观特点

(一)有动有静

地形不同,造成的水的形态也不一样,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的水受地形影响,水的状态表现为静水和动水两类,静水宁静安详,能形象地倒映出四周环境的景色,给人以轻松、温和的享受;动水活泼灵动,或缓流,或奔腾,或坠落,或喷涌,波光晶莹,剔透清亮,令人感受到欢快、兴奋、激动的氛围。水景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可以展现出静处则静,动处则动的“情感特征”。水平如镜的水面,给人以平静、安逸清澈的环境和情感,飞流直下的瀑布与翻滚的漂水又具有强烈的动势。

(二)有声有色

运动的水,无论是流动、跌落还是撞击,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效果.使原本静默的景色发出一种生生不息的律动水声和天真活跃的生命力,这就是水的音响。瀑布的轰鸣,溪水的潺潺,泉水的叮咚,这些模拟自然的声响给人以不同的听觉感受,构成园林空间特色。

(三)扩大空间景观

水边的山体、桥石、建筑等均可在水中形成倒影,另有一层天地。很多私家园林为克服小而挤给视觉带来的阻塞,常采用较大的水面居中,建筑周边布局,用水面扩大视觉感。水是一种平淡无奇的物质,它与周围景物结合便会表现出或幽静宁远,或热情昂扬,或天真质朴,或灵动飞扬的意境。

二、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要点

(一)园林水体景观的层次感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布局上主体要具有明显的层次感,利用水这一动态元素与周围的静景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效果,使得园林的环境空间在构成上显得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令人目不暇接。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设计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使人触景生情,达到情景交融,让人们在有限的园林中领略无限的空间,身处园中,感受真实自然的山水,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从有限到无限,天人合一。

(二)园林水体景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在布局上追求回归自然的基本原则,切忌形似的模仿,需要设计者将园林建筑美与自然水体美相互配合。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要遵循追求自然的原则,返璞归真,呈现出不规则、不对称的建筑格局,在错落有致的景观布局当中,自然的山水是园林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水体景观则是观赏和营造气氛的点缀物,植物配合山水自由的进行布置,道路回环曲折使人置身其中充分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从而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的交融境界。

(三)园林水体景观的视听感受

现代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延续着古典园林设计理念,并在动静结合上融入了现代化的手法。例如使用灯光喷泉的设计方式,通过对喷泉的造型设计和灯光处理来体现园林景观、周围环境以及人文三者之间的联系。在对喷泉的造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综合利用不同的水型,让各具特色的喷泉以组合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用不断变换的造型给观景者带来更加奇幻、美妙的感觉。

参考文献

[1]高亚红,王志佳.浅谈扣何利用自然风景地貌营造园林美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

[2]何建伟.浅谈斟林的水景设计与应用【J】.科技信息,2007(08)

作者简介

浅析园林水体设计的几种方法 篇4

1.1 从工程造价, 水体的过滤、更换, 设备的维修和安全角度看, 喷水池不须求深。

浅池的缺点是要注意管线设备的隐蔽, 同时也要注意水浅时, 吸热大, 易生藻类。

1.2 一般的喷头安装、水下照明布置, 水深50~60厘米已足够。

如果采用进口设备, 还可浅些。小于40厘米, 水下灯就不易安装。浅水盆或池, 最浅要≥10厘米水深。

1.3 当采用立式潜水泵作动力时, 可于局部加深, 形成泵坑。

这时要保证泵的进水口上限有≥50厘米的水深。因此, 希望尽量选用小型的、进水口在下方的潜力泵。

1.4 泵坑因为标高最低, 因此往往成为集水坑, 改空管进水口设在这里。

这对泵的使用是不利的, 泵坑上面最好没有过滤网。在可能的时候, 最好采用卧式潜力泵, 现在江苏的合资厂 (格兰富) 已有这种产品出售。

1.5 有人提出停喷时, 水是否会溢出?

或者反过来说, 开始喷水时, 水面标高是否会下降?从实践看, 一般不明显。即使水面下降一些, 往往也因水面的波动而被忽略。但是多级标高的喷水池, 在停喷后水仍会逐级下瀑汇集于最下层水池, 这时水量是比较大的。溢水口标高要往上抬高15~30厘米 (最好按水量计算) , 才不致每次开喷浪费水, 同时让人感到水池很深, 没有亲切感。

2 喷水池设计

2.1 喷水池射流顶点水渐

喷水池射流顶点至池沿的宽度一般要大于射流的高度, 即成45°角, 以防水溅。如此, 风大时还会有水珠飘散。因此水池周围地面要有坡度和粗糙度。特别是室外空旷的地方, 尤其要注意。如果水质洁净, 也可理解为一种趣味参与性。

2.2 喷水池的池底池壁

池底和池壁的颜色, 过去常用浅色, 白、浅蓝等, 以显水清。现在有用深色, 甚至全黑的设计。选用深色, 喷泉宜用泡沫型喷头, 对比之下, 更为分明。同样道理, 不喷射也要有某项对比色如雕塑、花钵等, 以免过于沉闷。

2.3 早喷泉

复杂的喷水池, 池内各种管线错综复杂。这种状况, 喷射时并不为人注意, 停喷时就会反映出来, 如果水池维修断水, 冬季放空, 顿杀风景。因此有的喷水池在池中散铺卵石, 但此对清洁打扫不利。必要时可于水面下铺放一层卡普隆、玻璃板, 只留出灯光和喷嘴地位, 或者在池底做凹槽。实在无法解决, 就做“旱喷泉”。

2.4 池壁清洁

池壁池底宜易于清洁。池底要做出≥0.005坡度向清污口。在北方池壁, 最好有一点向外倾角度。池口最好有反边, 一是可以防风吹灰尘杂物和雨水倒灌, 二是减少喷射的波涌。

3 静水池设计

平静的水面, 产生倒影, 如同镜子一般, 俗语“平静如镜”。以这种观赏效果为目的的水体, 称“镜池”。唐常建诗“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声”。这种意境是非常超脱凡俗, 引人遐想。

3.1 影响水体产生倒影的几个条件

3.1.1 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光学原理, 可以找到观赏倒影的最佳地点。

也可以反过来, 按观赏倒影的要求, 来设计水体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3.1.2 按照这个道理, 要使水体反射效果好, 必须水体的水平面高而边岸低;

水面积大且暴露, 外型简洁。反过来, 也可理解为被倒影的物体轮廓清晰、地位低、视距近。

3.1.3 同时, 水体须色深光暗而水面倒影明显。

要做到这点, 有两种办法:一是加大水深;二是加深水池底面和边岸的色彩。当然这两项要权衡水体景观总体设计而定夺, 同时要考虑色深易生苔藻等副作用。

3.1.4 最后是须保持水面的平静, 同时也保持水面的完整。

风吹、落叶、鱼跃, 都会在瞬间破坏水镜面图画。使人从倒影的深思遐想中猛醒过来:潭清疑水浅, 荷动知鱼散。而枯叶、水藻, 以至漂浮杂物更是倒影的大忌, 败笔。

镜池同时还存在"反光"的效果。这对于临近水体的建筑、雕塑, 甚至室内环境, 都会产生很动人的波动光照效果。清?蒋士铨描写月色在水面的反光有诗“流辉注水射千尺, 波面游鳞时一掷。”月色反光千尺是诗人的形容词, 但此时此刻充满诗情画意。静水面的另一种观赏效果, 是水中造型。如水底的浮雕美人鱼、水中仙子, 水底的绘画图案等。《述异记》中有"南海中有鲛人, 水居如鱼, 不废机织, 眼泣则成珠"的记述, 脍炙人口。广州和番禺宝墨园就有这种成功例子。

3.2 水体倒影设计要求

3.2.1 水质要清澈、透明, 池底不能留有杂质;

3.2.2 水深要控制好, 过深则不明显或折射变形;

3.2.3 图案绘画色彩要鲜艳夺目, 边界分明;

3.2.4 可配合其他水景, 如观赏鱼、水生植物、喷泉等。

3.3 静水池中的造型

水体造型也可应用到喷水池中, 因为城市中的喷水池在停喷时绝大多数是静水池。这时, 喷泉的喷嘴可以设计为花或鱼的造型, 喷水池的池底, 可安排绘画, 甚至不再是平面, 而是按照立体造型的要求, 设计为折面、曲面。但这种例子目前还不多。笔者目前接触到某高校一屋顶喷水池, 就有这种设想:架空石板如水中山峦, 既减负又隐蔽了管、泵。

4 瀑布设计

《园冶》中对瀑布的描述:“水由峭壁或高处高泻, 其势汹汹, 水沫飞溅, 遥望如匹练下垂。”我国有许多诗词是描写瀑布的, 如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里, 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水体自由跌落, 二是水体沿斜面急速滑落。这两种形式因瀑布溢水口高差, 水量、水流斜坡面的种种不同而产生千姿百态不同的水姿。

4.1 水量

人工瀑布的水量较大, 通常采用循环水。瀑布水量越大, 越接近大自然, 气势雄伟, 能量的消耗也大, 因此要研究水量的大小。

瀑布在跌落的过程中, 水体和空气摩擦碰撞, 逐渐成水滴分散, 瀑布破裂“白练”不复存, 因此需一定的厚度, 才能保持水型, 达到李白诗“挂流三百丈, 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 隐若白虹起”的意境。

国外资料显示, 随着瀑布跌落高度增加, 水流厚度、水量也相应增加。瀑布有时水量会非常大。日本大阪花博会曾在中心湖设计一座水中通道, 即在瞬间把湖中水下两堵墙之间的水全部抽空, 显现一条通道来。湖水随即越墙而下, 气势如千军万马, 这些瀑布水随即被抽走, 周而复始。为了增加水量, 往往把喷泉的造水口设在喷泉下水池, 而喷涌出来的水流入上水池, 二池之间形成瀑布。

4.2 溢水口

如果要求瀑布象一匹绸缎那样平滑光亮飞泻而下, 就要求溢水口须绝对水平且光滑。这里每一点沟隙凹凸都会形成一道皱折水缝, 使透明水瀑变成白色水花。

4.2.1 中国式的山石瀑布, 一般瀑布口1~3米宽, 可以用一块仔细打磨的石板、砼板作溢水口。

务必使溢水口融为山石的一部分, 流瀑时好看, 不流时也自然。在上海严寒的冬天, 如果这里有少量滴水, 那么随着时间推移会滴水成冰, 冰柱会越来越长。这也是园林景观的一种“冬态”。

4.2.2 溢水口再长, 也无法解决预制板之间的接缝问题, 要

在现场用高标号水泥抹灰造型, 再仔细磨光 (即高级彩色水磨石) 。这种办法看似原始, 但极适于溢水口之平面为曲折多变的设计。如果是喷水池等平面形状较为规则的溢水口, 且长度大, 建议在抹灰面上包覆不锈钢板、杜邦板、铝合金板、复合钢板等新型材料, 并在板的接缝处仔细打平、上胶至光滑无纹。这种做法, 溢水口会有一种工业化的、笔挺、新颖的造型感。

4.2.3 溢水口如果曲折转弯, 那么在向外展开的那一地段, 水量会显示不足;

在向内凹突的那一地段, 水量会增加, 使瀑布的水量厚度不均, 甚至有的地方断水。现在上海外滩南京路的喷泉就是这样。解决的办法, 一是调整供水地点, 二是逐渐调整溢水口顶标高。到了这时, 才不致影响瀑布平整效果。因此往往在出水管上打孔以分散压力, 或在出口处加挡板改变水流方向。作供水的涌泉喷嘴, 也要有一段距离。一般使水流速度控制在0.9~1.2米/秒。这样溢水口就要有相当水深和面积, 形成一个高水池, 俗“天池”或“上水池”。天池也可结合上面景点供人观赏, 但要注意安全防护问题。

4.2.4 溢水口异形处理成曲线、锯齿状、圆孔和多个溢水池交叉跌水等, 使水流呈不同形状跌落, 也是另一种趣味。

这部分内容可参考中国山水画技法等, 尽量做到一波三折。

4.3 下水池

瀑布跌落到下水面, 会产生水声和水溅。有意识的加以利用, 可产生更好的效果。如在落水处放块“受水”会增加加溅;放个水车, 会有动态。把瀑布的墙面内凹, 暗面可衬托水色, 可以聚声、反射, 也可以减少瀑布水流与墙面之间产生的负压。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中的水帘洞、桃花洞就是创造一种人和瀑布、山水紧密相联系的范例, 让人产生“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的疑问, 引人探索, 又有弦外之音。为了防止水溅, 一般经验是下水池的宽度要大于瀑布高度的23。为了水体循环, 瀑布的进水口宜选择在最下面水池的远端。从规划上考虑, 要为水系的循环创造条 (下转第123页) (上接第147页) 件, 做到“流水不腐”的要求。

4.4 涩水

水体如果沿着墙面滑落, 是和瀑布同样原理的另一种水景观, 这里称为“涩水”。涩水的墙面, 由光滑而粗糙、而至台阶形状, 倾斜角度也由大至小, 出现各种不同景观趣味。涩水设计要求要注意:

4.4.1 室外的设计, 涩水面最好坐北朝南, 在阳光照射下, 平静、滚动、跳跃的流水会显现万般生气。

如果光线弱的地方、室内, 要考虑人工照明由下水池、侧墙向涩水方向照射, 或采用透明墙材由室内面照射。否则易为人忽略, 尤其是光滑的墙面动态不足。

4.4.2 涩水面如果是台阶式、一步一步往下流淌跌落, 这时

台阶的长和宽要与水量配合, 通过测试, 取得或跳跃、或贴墙各种不同的最佳效果, 如西安大雁塔南广场的水流石台阶。上下各个台阶之间, 也可不尽相同, 堆叠出如螺旋形、放射形的台阶。各个不同高差台阶的搭配等, 使水姿有聚有散, 有急有缓。

4.4.3 涩水面如果是平面, 最好和地面有5~10度的倾斜。

流水表面的粗糙程度各有不同, 水量有大有小, 从初显潮湿至流淌飞瀑, 要按设计总体要求而定。杭州已有在玻璃墙外设计水幕的例子。静静的流水, 使品茗、喝咖啡的人心境如镜。如要加深效果, 紊流的水膜似乎更有动态感。常熟有个设计, 则是在流淌面上加上色彩, 来衬托平滑的流水面。波特曼大酒店的流水墙面, 则不易为人注意, 因为色彩和光线偏暗。也可以是介于自由跌落和流涩而下之间, 如上海优点俱乐部。

4.4.4 另外一种设计, 是水沿着透明尼龙丝缓流, 无声而下, 尼龙丝可以组成各种的形状, 如同一条放大的弦琴。

这种设计要求水质保持洁净, 才不致污染尼龙丝。

5 小结

园林中水体存在形式多种多样, 静态水给人以宁静、安详、柔和的感受;动态水给人以激动、兴奋、欢愉的感受, 让人从视、听、嗅、味等感觉中享受到水体的灵动气质, 给园林景色增添了无限的活力。S

摘要:通过对园林中几种水体设计方法的论述, 明确水体基础设施、喷水池、静水池及瀑布的设计不同点, 从中理解园林水体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水体基础设施,喷水池,静水池,瀑布

参考文献

[1]段汉明.城市美学与景观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1) :419-422.

[2]胡佳.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 :50-54.

[3]俞孔坚, 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M].国外城市规划, 1997 (3) :18.

导游基础知识考点之水体景观 篇5

一、江河景观

(一) 长江

(二) 黄河

(三) 珠江

(四) 黑龙江

(五) 新安江——富春江

(六) 京杭大运河

二、湖泊景观

(一) 湖泊的.类型及分布概况

1、按湖水含盐度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和盐湖。

2、按湖泊成因可分为:河迹湖、海迹湖、构造湖、堰塞湖、火山口湖、洋渍湖、人工湖等。

3、就地势区域来看,主要有五个湖区:东部平原湖区、青藏高原湖区、蒙新高原湖区、东北湖区和云贵高原湖区。

(二) 湖泊的景观类型及名湖举例

1、湖泊的景观类型

(1)平原大湖——浩大平远型

(2) 山地秀湖——形态多变型

(3) 高原旷湖——湖光潋滟型

(4) 人工湖——秀美型、多岛型

2、旅游名湖举例

(1) 鄱阳湖

(2) 洞庭湖

(3) 杭州西湖

(4) 太湖

(5) 滇池、洱海

(6) 镜泊湖、五大连池

(7) 青海湖

三、海洋与海滨景观

(一) 我国的海域景观分布概况

1、北部海滨景观

2、南部海滨景观

(二) 景观类型

1、海蚀景观

2、红树林景观

3、沙滩景观

4、珊瑚礁景观

5、海底风光与海底公园

6、海岛景观

7、海潮景观

四、涌泉景观

(一) 泉的类型

1、观赏性奇特泉

2、品茗性淡水泉

3、沐浴性温泉

4、康体性矿泉

五、瀑布景观

(一) 概述

(二) 我国著名瀑布举例

1、黄果树瀑布

2、壶口瀑布

3、吊水楼瀑布

4、庐山飞瀑

5、雁荡山奇瀑

水体景观设计方法 篇6

【关键词】小城镇;雨水花园;水体景观

随着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雨水花园作为一种主要的建设载体逐渐成为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规划研究中的热点问题[1][2]。而在雨水花园的设计中,充分利用收集的雨水建设水体景观成为雨水花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4]。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作的推进,小城镇的雨水花园如何进行水体景观的设计逐渐成为新型小城镇建设规划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小城镇雨水花园的水体景观建设中需要参考已有城市雨水花园建设的经验确定规划原则,并根据这些原则确定水体设计及配景设施的选择。

1.小城镇雨水花园水体景观规划的原则

在小城镇建设中,人口相对较少,人均土地面积相对大中城市较为充分,可利用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相对充分。但是,在对雨水花园的日常维护中小城镇投入的人力和财力相对大中城市较为薄弱。因此在小城镇雨水花园的水体景观规划应注意以下原则。

1.1首先需要满足雨水收集利用效率

设置雨水花园首要目的是进行雨水的收集利用,因此雨水收集是首要任务。因此,水体景观设计的前提首先是满足雨水收集和排洪排涝的基本要求,不能因为水体景观牺牲其基本功能。

柳城县城的雨水收集处理调蓄利用工程是实现项目水安全和水环境建设目标的重要工程。因此,柳城县雨水花园的功能定位第一是调蓄雨洪,联合防洪排涝,减轻排水和处理系统的压力,防止水涝的发生。

1.2生态功能优先

雨水花园是一个立足于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主要功能是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汇水面积流域范围内的雨水,所以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那么在水体景观建设中就应该充分考虑生态功能。特别是在小城镇建设中,由于客观原因,相对大中城市人类开发相对滞后,生态功能相对较好,因此在水体景观建设中要充分考虑雨水花园已有的生态功能。

针对柳城县城水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根据控规绿带,在考虑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绿地专项规划的编制将主要利用恢复生态学理论,根据柳城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特点,合理进行植物搭配,构造人工生态体系,形成自然景观,同时为鱼类、虾类、蟹类、蛙类等提供栖息环境。

1.3充分考虑经济性

小城镇人口相对较少,且经济一般没有大中城市发达,因此在雨水花园的维护中人力和财力支出相对较低,这就要求在水体景观的设计中充分考虑经济性。

比如,在柳城县雨水花园水体景观的绿化设计中就综合考虑了苗木的来源、成活率及适应性,苗木的品种、规格的用量,地形地貌对植物的生长,地面给排水的影响。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距苗点近、苗源丰富的植物,节约前期投资。选择管理粗放、容易养护的品种,以节约后期投资,并且尽可能将工程场地内耕植土作为绿化种植土使用,施工过程中对现场土进行鉴别并分类临时堆放,以便后续绿化施工利用。

2.水体景观水渠设计值得注意的问题

2.1水体景观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以水渠自然生态功能为主,水渠以植物配置为主,通过和水景的有机结合,达到生态自然化原则,与雨水花园(调蓄池)的景观性良好衔接。

2.2妥善处理水渠生态建设与城市规划用地、道路交通及周边建筑的关系,共建城市“生态走廊”。

2.3水渠建设过程中尽量保留现状树木,避让不开的需移栽回植。

3.雨水花园配景值得注意的问题

3.1雨水花园植物配景

无论雨水花园大小水面的植物配置,与水边的距离一般要求有远有近,有疏密之分,切忌沿边线等距离栽植,避免单调呆板的行道树形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又需要造就浓密的“垂直绿障”。

驳岸的植物配置的原则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着主导作用。土岸边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折延绵,自然有趣。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则是露美、遮丑,使之柔软多变,一般配置岸边垂柳和迎春,让细长柔和的枝条垂至水面,遮挡石岸,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鸢尾,菖蒲,三角梅,地锦等来布局遮挡,增加活泼气氛。

3.2雨水花园石景的配置

在传统的造园艺术中堆山叠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石配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是独具特色的装饰品,又起到衬托与分割空间艺术的效果。雨水花园多处山坡,且与沟渠相连,在高差或景观节点的交汇处,可考虑置石,既能掩饰不同功能点的交代也能提升景观价值。

3.3雨水花园观赏鱼配景

动物是水景规划设计中的重要要素之一。水是生命之源,离开了水就意味着失去了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因为动物的存在,水景变得更具有灵性,更具有可观赏与可互动性,成为依水景观中的又一个闪光点。

4.4雨水花园护岸及维护设施

大型水体或规则水体常采用整形式直驳岸,用砖、混凝土、石料等砌筑成整形岸壁。小型水体或水位稳定的水体常采用自然式山石驳岸,以作成岩、矶、崖等形状。

在柳城县雨水花园水体景观规划中主要采用自然型驳岸和多种人工自然型驳岸相结合,兼顾生态性和人工建设的景观性,在部分雨水花园(调蓄池)等受规划地块限制的水池,水体紧邻路边或建构筑物边缘而没有绿化缓冲地带的,应架设栏杆。

参考文献:

[1]胡锋平,胡松. 住宅小区雨水花园的设计与计算——以南昌市某项目为例[J]. 建筑设计管理,2015(9).

[2]赵梦蕾. 雨水花园在现代城市绿地设计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2015(22).

[3]孟永刚,王向阳. 应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构建创新的雨水景观[J]. 生态经济,2015(2).

水体景观设计方法 篇7

1 生态修复技术应用

生态技术的典型应用主要有土地处理系统、人工湿地技术和人工浮岛技术等。

1.1 土地处理系统

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是指在人工调控下, 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吸附、过滤、净化作用和自我调控功能, 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得到净化的处理方法。

土地处理系统具有施工方便, 管理粗放的优点, 在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处理效果受温度影响较大, 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 在冬季应对植物进行越冬管理, 以保证其处理效果。

段增强[2]等提出了园林地慢速渗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该系统不仅具有技术可行、成本有效和管理方便等优点, 而且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良好, 其出水TN、TP、COD、TOC、NH4+-N浓度均达到一级A类标准, 为中国现阶段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参考。

1.2 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是指人工建造的, 利用土壤和砾石等组成湿地填料床, 并在床体上种植植物, 通过土壤和填料的过滤作用、植物的吸收作用以及附着在填料和植物根系附近的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人工湿地技术不仅具有占地少、投资小、净化效果好等优点,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人工湿地脱氮效果较差, 且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除磷效果会大幅降低, 对富营养化水体处理效果不佳, 以致其应用受到限制。

吴振斌[3]等跟踪调查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在龙型水系水质改善中的功能和效果。一年多的运行表明, 该系统与其他生态工程的协同作用有效地改善了公园内的龙型水系水质, 特别是在奥运期间, 在保证了奥运主湖水质良好的同时, 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了优美的休息环境, 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和文化等综合效益。

1.3 人工浮岛技术

人工浮岛技术是以浮岛为载体, 在其上种植具有景观效用和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 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吸附、化感作用和根际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吸收、分解和富集水中N、P营养元素和有机物, 缓解水体营养化程度, 抑制藻类生长, 净化水质, 最终收获植物体, 从而彻底移除污染物质。

生态浮岛不仅能够净化水质, 而且具有景观价值和经济效益, 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吴伟等[4]研究了人工浮岛水面覆盖率对人工浮岛的净化效果, 结果表明, 当人工浮岛水面覆盖率为20%时处理效果最好, 对TN、NH4+-N、NO2--N和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39.4%、51.2%、49.7%和65.0%。覆盖率过小处理效果不明显, 过大易造成水体出现缺氧现象, 以致水体发黑发臭。

2 生态修复技术实践

以邯郸市某公园为实验地点, 距进水口200米处, 进行了人工浮岛原位修复再生水景观水体的研究。2013年5月1日~2013年12月15日, 考察了人工浮岛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人工浮岛在夏秋季节 (7~10月) 对COD、NH4+-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0.4%~43.6%、6.4%~16.2%、7.2%~17.6%、15.6%~40.1%, 冬季 (11~12月) 分别为12.6%~12.9%、5.1%~5.4%、6.4%~6.8%、9.5%~12.3%。可见, 人工浮岛在夏秋季节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要明显高于冬季。

人工浮岛在夏秋季节对COD、NH4+-N、TN去除率较高, 这主要是因为此时温度较高, 植物生长茂盛, 根系发达, 且微生物数量较多, 活性较高, 对水体中污染物代谢较快, 去除效果较好;11月以后, 天气转凉, 温度逐渐降低, 植物生长缓慢且微生物活性也降低, 以致去除效果下降。

人工浮岛对TP的去除主要依靠填料的吸收作用。人工浮岛在夏秋季节对TP去除率较高, 这主要是因为浮岛填料沸石、陶粒中富含的Ca2+可与水体中的磷发生沉淀反应, 通过沉淀形式将水体中磷去除。冬季, 填料对TP的吸附逐渐趋于饱和, 且原先已吸附在基质表面的磷发生解析现象又重新释放入水体, 造成去除率降低。

3结论

在实际运用中, 应有针对性地结合城市河道的功能和特点, 在满足城市防洪安全的前提下, 因地制宜开展河流的生态修复, 把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目标应用到河道生态修复中去。

摘要:生态修复技术是再生水景观水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文中通过对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 并结合邯郸市某公园生态修复实例, 提出了我国景观河道研究和建设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1]SEIFERT A.Natumaeherer wasserbau[J].Deutsche Wasser Wirtschaft, 1983, 33 (12) :361-366.

[2]段增强, 段倩倩, 耿晨光等.园林地慢速渗滤系统处理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J].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3) :192-199.

[3]吴振斌, 谢小龙, 徐栋等.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龙型水系的应用[J].中国给水, 2009, 25 (24) :28-32.

园林水体植物配置及水体景观设计 篇8

1 园林水体植物配置

水体植物作为依水景设计的重要组成元素,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 不仅要注重水体植物和水边植物的合理配置, 同时也要结合园林的实际设计理念, 实现水体植物的有效规划。对于小型水池的设计而言, 可以在水面植物上栽种水体植物;对于大型水池而言, 可以在局部独立空间中栽种植物。园林水体植物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 要依据园林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 进而实现栽种的目的, 有效增加水景中的艺术美感。

2 配置水面植物

当前园林景观中的自然景区中, 通过在水面上铺设红萍保留田野风味, 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景观。水面一般配以漂浮植物、水植物及挺水植物, 形成与园林景色相适应的水面景观, 一方面对水面空间具有分割作用, 另一方面增加了园林景深。园林水面植物配置应该和水边景观相照应, 重视水面面积和植物比例, 植物在质感与形态上相得益彰。水边景观与水中倒影相结合, 堪称入画美景, 因此, 水面面积至少应该留出60%以供人们欣赏植物倒影。

3 配置水边植物

园林水边植物不宜出现大小相同、树种相同、距离相同、绕水一圈的栽种方式, 这样会显得景观呆板、单调, 应该和地形、道路相结合, 灵活栽植。园林湖边应该留出一片空地栽植树丛与乔灌木供游人行走于水边, 给人一种或郁闭、或开朗的视线, 在湖景强烈的明暗对比中带给人一种游湖情趣。配置水边植物的关键是线条构图, 水面植物景观大多由挺水植物与乔灌木共同组成, 各种植物通过线条与形态将水面的平直格局打破。乔木具有丰富天际线的重要作用, 应该选择有别于周围绿树、轮廓分明以及体型巨大的树种。湖边树丛林冠线应该具有明显的起伏变化, 由此对岸观望时才会产生浑厚、雄伟的视觉表现力。此外, 也有以湖边小山树群为衬托来丰富水边植物变化的情况。我国园林水边植物通常都是以柔条拂水、垂柳, 动感的竖向线条打破水面水平线条, 将动感注入至水景中。挺水植物以群丛的方式搭配小桥、石矶及栈道, 别具情趣。

4 配置驳岸植物

在园林水体景观中, 驳岸是道路与水面的过渡地带, 这些驳岸在自然状态下通常为生产力较高、物种较为丰富的区域。在配置岸边植物时, 应该有效结合水体驳岸, 使水体和水岸融为一体, 以此给水面足够的扩展空间。在驳岸配置规则性植物, 坚固且整齐, 游人可以随意地在岸边活动, 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园林水景中。然而, 结构性驳岸具有较为生硬的线条, 特别是一些规则性驳岸。所以, 将植物种植在水岸边, 柔化驳岸线条, 能有效弥补驳岸所存在的不足。在驳岸配置非规则性植物时, 应该与园林地形、道路及水体岸线布局相结合, 通常非结构性驳岸具有线条优美、自然蜿蜒的特征, 所以, 在配置植物时主要是自然种植, 避免出现等距栽植与整形修剪等情况。与园林环境、地形相结合, 所配置的植物疏密适宜、远近适宜、高低适宜, 以此增加沿岸植被景致的生动性、趣味性。

5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规范

园林中的水景设计, 需要全面掌握和理解水体景观的独特点, 充分把握水的特性, 借助于水体多样性的变化特点, 更好地表达园林水景设计的意图, 将水体景观的艺术性加以体现, 从而展现出一种独特审美视角的园林水体景观。

5.1 园林水体景观应该彰显层次感

在布局与设计园林水体景观时, 主体突出, 层次感较为明显, 借助水的动态元素结合周边静景形成一种独特的园林艺术效果, 同时在构成上增加园林环境空间的灵活多变性, 柳暗花明与曲径通幽之景令游客目不暇接。通过分析国内古典园林设计风格发现, 古人极为注重自然和人的完美结合, 给人一种触景生情之感, 如此优美的自然意境往往会带给人无限的遐想与启示。在园林景观设计中,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得到了充分发挥。

5.2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应该和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在布局园林水体景观方面应该严格遵循回归自然原则, 但避免出现形似模仿, 园林设计者应该将自然水体美和园林建筑美两者结合起来。同时在设计园林水体景观时, 还应该严格追求自然原则, 将不对称、不规则建筑格局完美呈现出来, 如借助于壁和岩的设计方式, 对小溪、瀑布以及河流进行人工塑造。在错落有致的园林水体景观布局中, 景观构图以山水为主体, 各种形式的园林水体景观是营造园林气氛与供游人观赏的点缀物, 与园林山水相配合, 自由布置植物。游人置身道路曲折回环的园林中, 能够领略到一种自然风光, 以此实现审美情趣、自然环境及美的交融境界。

6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应该注重视听感受

设计现代园林水体景观, 也延续了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 于动静结合中加入大量现代手法, 比如通过灯光喷泉将园林景观、人文及周围环境三者有机联系。在设计喷泉造型时, 切忌设计形式的单调、重复, 由此极易让游人产生厌倦感与视觉疲劳感, 应对多种水型综合利用, 通过组合让形式不同的喷泉在游人面前展现出来。还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通过设立音乐喷泉, 并借助于喷泉的动态美, 丰富水面的动态变化, 通过造型的不断变换, 展现出一种别样的风格, 带给观景者一种美的影像。园林水体景观:一方面能够带给游人一种视觉美;另一方面在听觉方面, 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不同美的意境营造出来。

通过分析, 我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形式, 不管是气势如虹的水流还是涓涓细流, 这些水声总能够吸引到很多游客, 有的水流清脆悦耳, 有的水流则令人振聋发聩, 这就是水声的魅力。在喧嚣、浮躁的城市生活中, 水体景观更应该通过水声对周边噪音形成弱化作用, 通过听觉与视觉立体感减轻游人思想压力, 以此为其提供一个愉悦、轻松的园林环境。

7 结语

21世纪的今天, 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 更加注重精神上的享受以及视觉上的享受。水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 不仅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 同时也是野外生灵的生存栖息地。在现代化园林景观的设计中, 这项独特的艺术品, 更是结合了园林中的其它景观, 呈现出一种独特优势的艺术作品。园林中水体植物及景观的设计, 不仅仅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感悟和聆听, 同时也能带来创作上的一种灵感。水体植物及景观的设计主要是融入绿化的内容, 在立体绿化中将水资源和水体的可动性充分调动, 并提倡节约用水的理念, 实现现代化水体植物及景观的合理设计。

摘要: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过程中, 要充分挖掘自然美, 并主观寻找一种和人文、环境、水体三者相统一的园林设计理念。深入了解与观察大自然, 再从中将感染力比较强的艺术形象提炼出来, 通过写意手法将情境交融、寄情于景的园林意境创造出来, 此为设计园林水体景观的目的, 同时也是我国传统美学对园林水体艺术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园林,水体植物,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 蒋琳.园林水体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建筑与文化, 2013 (10)

[2] 李丰果, 张亚芬.园林景观配置中水生植物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 2013

基于遥感影像的水体提取方法对比 篇9

1研究区域

密云水库位于京郊密云县城, 水库在潮河、白河两河的主河道上, 距北京约100km, 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建库这多年来, 它为潮白河流域的防洪和北京市城市供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密云水库为引水源, 通向市区的京密引水渠为北京供水主动脉, 目前北京城镇地表水供水量50%以上来自密云水库。[2]但一方面, 北京已连续干旱, 水库蓄水入不敷出,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已超过20米。目前密云水库蓄水10亿方, 仅能满足一年的城市供水。虽然南水北调北京段已建成通水, 但是北京市缺水状态并没有得到彻底缓解。另一方面, 由于水库上游地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 降雨年内分布不均, 7、8月份占全年的70%, 多为暴雨, 但是近年来随着厄尔尼诺现象影响, 水库上游来水持续减少, 加上北京市人口持续上升, 对水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导致水体面积一直在减少。

2水体遥感识别机理

在利用遥感数据和模型提取遥感专题信息时, 应从简单到复杂, 从单知识、单模型的应用到多知识、多模型的集成应用, 从单数据的使用到多数据的综合使用。但是遥感专题信息大都提取基于光谱知识, 因此光谱知识是遥感专题信息提取中最重要的知识。

卫星遥感影像记载了地物对电磁波的反射信息及地物自身向外的辐射信息。相对于其他地物而言, 在大部分遥感传感器的波长范围内, 水体总体呈现出较弱的反射率, 具体表现为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里 (480~580 nm, 相当于TM/ETM+的Band 1和Band 2) , 其反射率约为4%~5%, 到了580 nm处, 则下降为2%~3%;当波长大于740 nm时, 几乎所有入射能量均被水体吸收。清澈水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由高到低可近似表示为:蓝光>绿光>红光>近红外>中红外。由于水体在近红外及中红外波段 (740~2500nm, 相当于TM/ETM+的Band 4, Band 5和Band 7) 具有强吸收的特点, 而植物、土壤、建筑物等在这一波长范围内则具有较高的反射性, 因此这一波长范围可被用来区分水体与土壤、植被和建筑物等其他地物。本项目通过对典型地物进行提取统计, 得到各典型地物的亮度值的平均值, 结果统计如下:

3水体指数研究现状

目前从遥感影像上提取水体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单波段法、多波段法、监督分类法和决策树法[3]。单波段法主要选取遥感影像中的近红外波段并辅于阈值来提取水体, 通过分析图像各波段水陆交界处的地表反射率值, 确定阈值来区分水体和其它地物。多波段法则主要利用多波段的优势综合提取水体信息, 并可分为谱间关系法和比值法。谱间关系法多为国内外学者如周成虎院士等所采用[4]。比值法主要是采用各种水体指数进行水体提取, 水体指数方法有以下几种:为了削弱植被土壤等非水体因素的影响, Mcfeeters提出了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5], 其在水体提取上有所改善, 但在城区的水体提取中仍夹杂大量的杂质信息。徐涵秋在NDWI方法的基础上, 利用Landsat TM短波红外波段 (TM5) 代替近红外波段 (TM4) , 提出了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 (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6], MNDWI能够减弱土壤和建筑物的影响, 较好地提取水体信息。闫霈等利TM影像的绿光波段 (TM2) 近红外波段 (TM4) 和中红外波段 (TM5) 构建了增强型水体指数EWI (Enhanced Water Index) [7]提取了半干旱地区的水系信息, 但该指数的创建忽略了大气因素的影响;此外, 徐涵秋验证了无论遥感影像是否经过大气校正, 都能很好地对水体进行提取[8]。曹荣龙等人在分析水体、植被和土壤三种地物类型光谱特性的基础上, 构建一种新的水体指数RNDWI (Revised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9], 能够剔除山体阴影的影响, 并利用该指数准确地提取密云水库水陆边界。丁凤结合水体在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同时具有强吸收的特点, 提出NWI (New Water Index) [10]新型水体指数, NWI可以部分消除由太阳高度角、地形、阴影和大气条件等带来的影响, 其精度很高。肖艳芳等利用TM/ETM+影像的蓝绿波段 (TM1) 和中红外波段 (TM7) 构造了一种新型水体指数NEW[11], 该指数在不但能够很好提取自然水体, 还能够可以消除地形差异的影响, 从而解决了水体信息中含有阴影的问题。

4研究内容和技术现状

本文数据选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landsat系列卫星的ETM+影像 (所得图像已经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和一些增强处理, 可以直接使用) 作为数据源来研究水体提取效果, 其过境时间为2015年04月 (path-123 row-32) 。本文综合总结的水体信息提取的方法, NDWI、MNDWI、NWI、EWI、RNDWI、NEW。

使用ENVI 5.0的Band Math模块分别按照各水体指数模型进行运算, 并运算后数据拉伸为-255—255的影像, 利用Arc GIS10.2的Reclassified模块对影像进行二值处理;根据设置好的AOI将数据截取为密云库区和城区水系两部分, 统计出库区的像素值后根据分辨率计算出库区的水域面积;对截取出的数据进行对比, 分析这几种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的优劣性和现实性。

水体指数模型创建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多光谱波段内, 将所研究地物最强反射波段置于分子, 将最弱的置于分母, 通过比值运算进一步扩大二者的差距, 使研究地物在新生成的影像上得到最大的亮度, 而其它背景地物则普遍被抑制, 从而达到突出研究地物的目的。水体指数模型通常采用归一化处理, 使其数值范围统一到-1~1之间。水体指数模型利用比值计算快速提取水体信息。以下为NDWI、MNDWI、RNDWI、EWI、NWI、NEW 6种水体指数模型的计算公式:

其中, C为拉伸系数, 这里一般取100, Band1为TM影像蓝光波段, Band2为TM影像绿光波段, Band3为TM影像红光波段, Band4为TM影像近红外光波段, Band5为TM影像短红外光波段, Band7为TM影像中红外光波段[12]。

将影像经过大气校正后, 进行波段运算, 从影像上显示可知, 水体指数NDWI提取精度很差, MNDWI、EWI、RNDWI、NWI、NEW 5种都能很好的提取水体, 其影像结果如下:

利用NDWI、MNDWI、RNDWI、EWI、NWI、NEW水体指数模型提取密云水库水体, 发现除MNDWI外的方法都能较准确地提取水陆边界。本研究通过目视解译分辨率为2.5 m的高分二号影像, 利用Arc GIS10.2软件勾绘出水陆边界, 并统计水库水面面积。把目视解译面积值作为水库水面面积的真值 (这里我们以统计出的像元个数来计算面积, 面积=像元个数*900) , 分别计算上述6种方法的相对误差 ( (测量值-真值) /真值*100%) , 如表1。 (注:本项目为了减免目视解译时人为因素干扰, 让三名解译人员分别分三次进行目视解译, 然后对九个解译值取平均, 并将其作为最后的真值处理。)

基于表1和图a、b、c、d、e、f、h可以看出, 水体指数NDWI提取精度十分差, 特别是对于水陆边界较平缓, 水体中悬浮质太多的水体, 水体指数NDWI对其水陆边界的区分度很差, 基本上不能用于解译这种复杂水体的水陆边界, 因此在日常这种水体提取时可以不用考虑此方法;此外的5种水体指数MNDWI、RNDWI、EWI、NWI、NEW都能很好的提取水体, 其精度都在95%以上, 相比较于目视解译精度而言基本上可以代替, 它们精度的高低为NWI、EWI、RNDWI、MNDWI、NEW。

5结语

通过对比, 水体指数NWI对于复杂水体的提取精度很高, 基本上可以代替目视解译结果, 除水体指数NDWI外的其它4种水体指数都能很好的提取水体。对遥感图像进行水体提取时, 由于水陆交界处水位较低, 而且水中往往杂质比较多, 是该部分水体反射率发生变化, 所以严重影响遥感影像中水体边界的解译[13], 这也是目前遥感解译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各种水体指数对这种情况区分度都比较低;另外, 在实验中发现, 由于所处理的影像是5月份的, 植被颜色比较深, 其光谱特征和部分水体类似, 因此在进行水体指数运算后, 进行阈值分析时, 无法避免会将其分类为水体。还有TM影像的分辨率为30*30, 导致一些细小的河流无法提取。以后基于遥感影像的水体提取应该以高光谱、高分辨率影像为基础, 实现水体信息提取的智能化, 自动化。

摘要:本文北京市密云水库为例, 基于landsat 8 OLI影像, 采用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增强型水体指数EWI、修订型水体指数RNDWI、新型水体指数NWI、新型水体指数NEW 6种水体指数定量的对水体进行提取。结果显示, NDWI提取情况较差, 其它5种方法都能很好的提取出水体, 其中水体指数NWI精度最好, 其余四种精度大致相同, 都较为理想。

关键词:密云水库,光谱特征,水体指数,综合精度

参考文献

[1]Yuhao Yang.Landsat 8 OLI image based terrestrial water extraction from hetero--geneous backgrounds using a reflectance homogenization approach[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171 (2015) 14–32.

[2]左春刚, 黄诗峰, 杨海波, 李小涛.密云水库水源地多时相遥感监测与分析[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 (03) .

[3]吴际通, 谭伟, 喻理飞.基于TM/ETM+影像的不同水体指数对比研究[J].测绘科学.2013, 38 (4) :193-195.

[4]杜云艳, 周成虎.水体的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方法.遥感学报, 1998, 2 (4) :264~269.

[5]Mc Feeters Sk.The use of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NDWI) in the delineation of open water featur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1996, 17 (7) :1425-1432.

[6]徐涵秋.利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 (MNDWI) 提取水体信息的研究[J].遥感学报.2005, 9 (5) :589-595.

[7]闫霈, 张友静, 张元.利用增强型水体指数 (EWI) 和GIS去噪音技术提取半干旱地区水体信息的研究[J].地理信息科学, 2008, 10 (6) :776-780.

[8]徐涵秋.从增强型水体指数分析遥感水体指数的创建[J].地理信息科学.2008, 10 (6) :776-780.

水体重金属污染及其除去方法 篇10

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改变着世界, 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重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水体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要素也不同程度的遭受了人类排放的各类物质的污染, 重金属作为其中一类污染物质, 由于其一般具有较大的毒性而成为水体污染中危害极大的一种。由于人类的活动而使环境中重金属浓度逐步上升, 它不仅对水生生物构成威胁, 而且通过食物链能够累积到较高的毒性, 最终危害人体的健康。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湘江、蓟运河、锦州湾等许多水体均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其中严重地段的水体重金属浓度高达几百g/L, 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达上千mg/L, 日本还曾出现由汞污染引起的“水俣病”和镉污染引起的“骨痛病”事件。为控制和治理河流污染, 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因此, 开展大量研究出重金属污染物的处理技术, 其成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2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其污染现状

水体重金属污染主要是指水体中汞 (Hg) 、铬 (Cr) 、铅 (Pb) 、镉 (Cd) 、锌 (Zn) 、铁 (Fe) 、镍 (Ni) 、锗 (Ge) 、锰 (Mn) 、钴 (Co) 等金属离子的浓度超过了一定的浓度标准而引起的。自然水体中重金属原有的浓度一般是不会对其中的水生生物构成威胁, 水体重金属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所造成,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工业重金属废水的任意排放, 这些重金属废水主要来源于采矿、选矿、冶金、电镀、化工、制革和造纸工业, 这些工业产生的汞、铬、镉、镍、铜、铅等重金属废水具有较大的毒性, 对水生生物构成较大的威胁。此外, 放射性重金属元素的生产部门所排放的放射性废水中含有铀、镭、钍等放射性重金属, 通过饮用和接触能引起人体内各种急、慢性辐射伤害。

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环境中重金属浓度逐渐上升, 对环境的危害也日渐严重。运河杭州段1983年就了现重金属污染严重, 近年来镉污染最严重, 根据1994~1995年上海市水质普查的结论, 重金属污染物是镉, 其次是汞 (Hg) 。最近的黄浦江水系表层沉积物调查研究中, 测定项为铜 (Cu) 、铅 (Pb) 、锌 (Zn) 、镉 (Cd) , 其结果是:黄浦江干流中Cd超背景值2倍、Pb超1倍、Hg含量明显增加, 9条支流中Cu、Zn、Cd和Pb污染较严重, 苏州河中Pb全部超标、Cd为75%超标、Hg为62.5%超标。由太湖流域在1993~1999年采集的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年平均值可知, 总砷含量467~1688mg/kg, 总汞含量范围为0.062~0.125 mg/kg, 总铬含量为64.4~92.18 mg/kg, 总铜含量为18.1~155.7 mg/kg。

3 常用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

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方法有很多, 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使溶解性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或者难溶的金属化合物, 从而将其从水中除去。另一类是在不改变重金属化学形态的情况下进行浓缩分离, 例如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蒸发浓缩法等。

3.1 氢氧化物沉淀法。

该方法是通过向重金属废水投加碱性沉淀物 (如石灰乳、碳酸钠液碱等) , 使金属离子与轻基反应, 生成难溶的金属氢氧化物沉淀, 从而以分离的方法。

3.2 硫化物沉淀法。

该方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硫化剂, 使金属离子与硫化物反应, 生成难溶的金属硫化物沉淀从而得以分离的方法。硫化剂可采用硫化钠、硫化氢或硫化亚铁等。此法的优点是生成的金属硫化物的溶解度比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小, 处理效果比氢氧化物沉淀更好, 而且残渣量少, 含水率低, 便于回收有用金属。缺点是硫化物价格高。

3.3 还原法。

该方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还原剂, 使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或低价金属离子, 再投加石灰工、使其成为金属氢氧化物沉淀从而得以分离的方法。还原法可用于铜、汞等金属离子的的回收, 常用于含铅废水的处理。

3.4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基团, 与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进行交换反应, 将金属离子置换到交换剂上予以除去的方法。用离子交换法处理重金属废水, 如Cu2+、Zn2+、Cd2+等, 可以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而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金属离子络合物或酸根 (Hg Cl2+、Cr2O72-等) , 则需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予除去。

3.5 铁氧化法。

铁氧体是由铁离子、氧离子以及其它金属离子组成的氧化物, 是一种具有铁磁性的半导体。采用铁氧体法处理重金属废水是根据铁氧体的制造原理, 利用铁氧体反应, 把废水中的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 充填到铁氧体尖晶石的晶格中去, 从而得到沉淀分离的方法。

3.6 电解法。

电解法是利用电极与重金属离子发生电化学作用而消除其毒性的方法。按照阳极类型不同, 将电解法分为电解沉淀法和回收重金属电解法两类。电解法设备简单、占地小、操作管理方便, 而且可以回收有价金属。但电耗大、出水水质差、废水处理量小。

3.7 膜分离方法。

该方法是利用一种特殊的半透膜, 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 在不改变溶液中化学形态的基础上, 将溶剂和溶质进行分离或浓缩的方法。膜分离法包括反渗透法、电渗析法、扩散渗析法、液膜法和超滤法等。

3.8 吸附法。

该方法是利用吸附剂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除去的方法。吸附法由于占地面积小、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 特别适用于处理含低浓度金属离子的废水。

结束语

重金属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国内外对重金属的处理方面的研究正在全面进行中。我国也在这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采用的评价方法是参照国内外学者划分等级级差的做法:以长江干流各江段对照面中泓沉积物中各元素含量的中位值为一级标准, 我国农用污泥中污染元素控制标准值 (GB3838-84) 为四级标准。

长江沉降物质量分级标准为:一级为无污染;二级为污染物含量偏高;三级为轻度污染;四级为中度污染;四级以上为严重污染。此表格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以, 所以只列出了上述标准分级中的二级标准值用于评价所测的结果。朱圣清、臧小平在对长江干流城市河段的重金属做研究时发现;与中泓沉降物相比, 近岸水域沉降物中污染元素含量水平普遍较高, 高出1.1-2.6倍, 相差较大水域影响较大, 长江水体现在也不同程度地受到重金属污染, 下表描述的是长江干流主要城市场 (攀枝花、宜宾、泸州、重庆、涪陵、万县、宜昌、沙市、岳阳、鄂州、黄石、九江、铜陵、芜湖、南京、镇江、南通、上海等) 江段沉降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 可间接反映城市的发展对长江水体的干扰情况。

摘要:重金属污染是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 水体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的环境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除去方法。

关键词:水体,重金属污染,离子交换,电解,吸附

参考文献

[1]李然, 顾嘉, 赵文谦.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研究概述[J].四川环境, 1997, 16 (1) :18-22

[2]朱圣清, 臧小平.长江主要城市江段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特征[J].人民长江, 2001, 32 (7) :23-26.

[3]石浚哲, 刘光玉.太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性评价[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1, 13 (3) :24-26.

[4]柴文琦.环境监测技术规范[M].北京:国家环境保护局出版, 1986, 11.

[5]魏复盛.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12.

[6]任高平.化学法治理铜件酸洗废水并电解回收铜[J].工业水处理, 1986.

[7]宋世林.赵玉娥.化学法处理含铬废水试验[J].电镀与环保, 1984.

[8]顾雪芹, 曹国良.槽边循环电解法从酸性镀铜废水中回收铜[J].电镀与环保, 1984.

水体景观设计方法 篇11

样品的提取

样品中有机磷化合物的提取:由于部分有机磷类化合物具有易分解和稳定性差等特点,因此要根据有机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采取合理的提取方法。目前,提取样品中有机磷类化合物的方法很多,有传统的液—液萃取、索氏提取,也有超声波提取、固相萃取和快速溶剂萃取等。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仪器化提取技术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剂量少、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但成本也高。

液—液萃取:液—液萃取是分析液体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传统前处理方法。它利用有机污染物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溶解度和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此法具有应用范围较广、技术成熟、处理样品量大、萃取完全的特点,但其操作繁琐,不易自动操作,提取剂用量大,易造成环境污染,在水样比较脏时容易形成浊化。

索氏提取:索氏提取是一种经典的样品前处理技术,适用于从固体样品(土壤、矿泥、固体废弃物)中提取不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我国实验室广泛使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索氏提取利用溶剂回流及虹吸原理,使固体物质连续不断地被纯溶剂提取。该方法成本低廉,重现性好,操作简单,易于处理大量样品,但需要时间长,消耗有机溶剂量大,且长时间提取会导致热不稳定成分发生分解和挥发,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超声波提取: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强烈空化效应、机械振动、高的加速度、乳化、扩散、击碎和搅拌等多级效应,增大分子运动的频率和速度,增加提取溶剂的穿透力,促进提取进行。提取样品前的浸泡时间、超声波强度、超声波频率及提取时间等都会影响目标组分的提取效率。超声波提取具有时间短、提取充分、无需高温的特点,但与其他固体样品提取方法相比精确度偏低。

加速溶剂萃取:加速溶剂萃取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固体或半固体样品的预处理技术,它是一种通过改变萃取条件来提高萃取效率的方法。目前,加速溶剂萃取已被美国制定成标准(方法-3545A),它的突出优点是整个操作处于密闭环境中,减少了组分的挥发,降低了环境污染,有机溶剂用量少,方法流程短,回收率高,以自动化方式进行萃取。

固相萃取:固相萃取是通过颗粒细小的多孔吸附剂选择性的吸附溶液中的目标化合物,再用较少体积的其他溶剂洗脱分析物,以达到分离富集的目的。目前,固相萃取作为制备液体样品优先考虑的方法取代传统的。

样品中有机磷提取液的净化

由于有些样品基质复杂,常常有许多共提取物质对有机磷化合物的测定造成干扰,对仪器造成损坏。因此,需要对提取液做净化处理。

柱层析净化:柱层析是一种最普遍的净化方法,其分离原理与固相萃取相同。随着技术方法的不断成熟,检测样品用量不断减少,所使用的吸附剂也相应减少,通常一次净化柱吸附剂的用量只需0.5~3g。常用的吸附剂有氧化铝、硅酸镁、硅胶、活性炭等。多种组合填料的柱层析因其特效性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其他净化方法:

(1)硫酸净化——是利用浓硫酸与样品中的脂肪、色素等干扰物质反应,生成水溶性物质,从而从提取剂中除去杂质。

(2)沉淀净化法——是一种加入沉淀剂使杂质沉淀净化的方法。对极性较强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的化合物,如有机磷类化合物,可用此方法净化。

(3)硫的净化——硫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有机磷类似,会干扰有机磷类化合物在ECD和FPD检测器上的测定。消除硫干扰的方法通常是向待净化样品中加入铜粉、汞等。

有机磷样品的仪器分析

气相色谱法:根据有机磷类化合物的性质,使用气相色谱仪搭配合适的检测器测定有机磷类化合物的含量。常用的检测器有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和氮磷检测器(NPD)。NPD为气相色谱仪中最常装备的检测器之一,广泛被用于环保、医药、临床及食品等领域。

气质联用法: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有机磷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在GC-MS中,GC一般不带检测器,用MS直接作为GC的检测器。MS是根据被测物质电离后的质核比不同而进行定性的专门仪器。MS采集的数据经过处理,可以给出总离子流谱图,再根据总离子流图中的峰面积进行化合物的定量。

展望

随着环境化学、生态学、地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渗透,随着色谱技术的不断成熟,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有机磷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方法已从传统方法向大型仪器分析转变。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虽在各类有机磷类化合物的分析、测定方法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笔者认为,建立多种自然水体和土壤中痕量、超痕量有机磷类化合物同时测定的方法,建立环境中有机磷类化合物衍生物的分析方法及有机磷基质效应的相关研究等方面将是未来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这对于环境保护,探索物质循环等都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校园景观水体设计综述 篇12

1景观水体设计的背景及现状

景观水体设计在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史上就开始有所体现。国学大学者胡适先生认为, 中国古代书院可以和欧洲的大学相提并论, 并认为“书院之废, 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 一千年以来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 将不复现于今日了”[1]。运用轴线来组织景观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在此以后, 我国校园建设速度加快, 校园规模也逐渐变大, 景观设计形式也比较成熟。进入18 世纪后, 封闭模式学校开始转变成开放且轻松活泼的自由民主校园模式[2]。在这样的趋势下, 学校开始变得重视校园环境建设, 关注校园与大自然的融合, 水景景观也逐渐引用到校园景观之中, 并成为校园景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中国知网上检索“大学校园景观水体”关键词, 可以看到近年来, 每年都有相当数量规模的学术论文, 从不同的侧重点对校园景观水体进行理论研究。例如,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利用岷江的支流江安河、明远湖等自然水体, 通过打造学校独有的历史文化水景来突出大学精神。校园景观水体设计一般从景观水体布置、水生植物选择、驳岸设计、水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由于高校所处地理环境的差异, 不同的高校对于景观水体设计的方案是不同的。以武汉为例, 武汉大学依东湖而建, 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则坐落于南湖之畔;以苏州为例, 苏州大学老校区坐落于古老的相城河边, 而新校区则建立在风景优美的独墅湖畔, 苏州科技大学则依石湖建立。他们普遍将校园传统文化和当地中原文化融入设计中, 成为校园景观的主体。特别是校园水景要体现其文脉特质, 彰显学校历史进程中的文化沉淀。还有一部分高校由于环境理念的不同, 一部分以校园总体为规划, 从立体层次来进行景观水体设计;有的以突出校园文化特点, 同时满足观赏性和功能性原则来设计景观水体;有的从学生角度, 思考学生行为角度和心理角度来设计景观水体;有的以突出校园经典形象, 同时激励学生对于学校的向往感觉来设计景观水体, 使景观水体变成学生休息小憩的好地方。虽然各个高校的方法不同, 但是校园景观水体设计得到重视是不容置疑的。

2景观水体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校园景观水体设计备受关注的时候, 仍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校园景观水体设计新兴, 设计规划的同时会存在一些问题, 在这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前我们该如何发展景观水体的设计。

2.1 突出问题

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盲目的设计方法加上不完善的管理与维护体系, 给后期的水体维护带来诸多不便, 缺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配套的绿化设计不合理, 不注重对原有植被的保护, 通常是先破坏, 再进行改造, 对没被破坏的环境也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2.2 解决方案

在解决问题中, 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例如, 湖中景观水体, 如果水位下降或者枯水季节, 水景就会失去趣味, 这是湖中景观水体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保持池水的饱满就可以解决问题, 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 得到景观水体设计的新方法、新理念。

3结语

景观水体的设计是为了营造生态良好的校园水体景观, 对于设计可以引入生态型景观水体设计, 使景观水体真正融入生态建设。加强对水生植物群落系统的重视, 同时实现驳岸陆地生态系统中遭受破坏生物群落的再生与恢复。此外, 还可以考虑到水体的“大小”, 大范围的水体和小范围的水体景观各有利弊, 通过小面积的精简, 不盲目追求“大”, “大小”理念也是值得关注的。也可以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 把握时代的脉搏, 汇之以现代艺术的特质, 进而塑造出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现代水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汉民.书院文化是中国古代大学文化的核心[J].光明日报, 2005 (12)

上一篇:巷道控制测量下一篇:思路和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