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学意义

2024-09-17

勤工助学意义(共4篇)

勤工助学意义 篇1

“勤工俭学” 即为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勤劳做工, 把劳动所得作为学习、生活上的补贴。 在高校, 尤其是高校图书馆是能给学生提供这一机会的最大场所。 笔者因在图书馆工作, 近年来, 接触到不少勤工俭学的学生, 对其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共赢目标做一分析, 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1 勤工助学在高校图书馆存在的意义

1.1 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最有效的助学途径

甘肃作为经济欠发达和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 自然条件较为恶劣, 信息程度与发达省份相差甚远, 许多地方靠天吃饭, 而兰州文理学院的学生生源多来自农村家庭, 贫困生较多, 为响应国家《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开展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意义是深远的, 这不仅能从经济上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 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使他们在劳动中体会到光荣和尊严, 树立信心, 为他们今后融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创业能力、接受挫折的能力及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打下夯实的基础。

1.2 提升综合素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当今社会上出现一些不合谐的因素, 诸如“官二代”、“富二代”, “拼爹时代”, 会使无背景的学生产生迷茫, 容易让他们产生消极情绪和懒惰心理, 但作为高校, 有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与高校图书馆的工作, 使他们感受图书馆里莘莘学子孜孜不倦的求学氛围, 深知学习便是机会; 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名人名著, 在文学、语言、自然、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有所涉猎, 培养阅读的能力和兴趣, 同时大大拓展视野, 即“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黄金屋”, 积极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培养自立自强的劳动观念, 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与经验, 从思想和技能上体验从学生角色转换职业人身份的过渡过程, 缩短毕业后步入社会的磨合期;在半功半读中掌握在书本及课堂上的薄弱部分, 是将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良性互动。

1.3 更好地体现图书馆的价值, 增加图书馆与学生互动的渠道

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的学生有30 名, 来自不同的院系, 作为学生中的一份子, 他们可以在图书馆和学生中架起一座桥梁, 一方面他们可通过所在院系专业教师的指点和推荐获取本专业的必读书目和把与同学交流获得的需求信息及时传递给图书馆, 方便图书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状态, 及时跟进, 力求把最新、最前沿、最有价值的图书采购进来, 避免拖延时间和浪费资金;另一方面, 他们也可把图书馆的最新动态、图书资源、程序模式、良好环境再传递给学生, 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进图书馆, 有目标地阅读到优秀书刊, 让学生在图书馆文化活动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 从而开拓自己, 获得知识的创新, 提升自我, 使图书馆的资源能够发挥到最大程度。

2 勤工助学在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

2.1 图书专业知识匮乏

学生初入图书馆担任助理馆员时, 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 对图书分类知识知之甚少, 这需要图书馆的教师对其进行专业的系统培训,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 掌握技能的水准参差不齐, 故培训的周期也不尽相同, 给图书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2.2 流动性大, 缺乏长久性

刚入校的大学生对勤工俭学抱有极大的热情, 大一学生来图书馆征聘的人数较多, 但工作一段时间后, 便陆续离职, 归其原因:1) 大一课程任务重, 当两者产生冲突时, 学生必然要以学习为重;2) 学校各种社团争相招兵买马, 如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书法协会、轮滑社、河柳文学社、围棋社等等, 学生除因兴趣参加外, 更是因这些社团的参与或在各类比赛中获得名次亦可在综合测评中加分, 这对他们年终的评选奖学金、助学金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3) 图书馆的工作重复性、单调性, 容易让学生产生懈怠感;4) 待遇偏低是学生不能长期坚持的最重要的原因, 现在社会上零时招聘的工种较多, 尤其是周末, 发传单、做销售两天即可挣到在图书馆一个月的薪水;5) 高年级学生面临毕业, 毕业论文, 考研、国家公务员等各种考试的准备紧锣密鼓。

3 勤工助学在高校图书馆的改进措施及目标

3.1 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招聘制度, 把好用人关

在学校设立的勤工助学岗位中, 图书馆岗位还是比较受学生青睐的, 因此, 图书馆可利用此优势, 设立一个招聘小组, 与学校学生处、宣传部的广播站及学院团学办公室的教师联系, 请他们给予配合, 在学生中做一宣传, 让学生知晓图书馆所设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及功能, 如流通部、期刊部、采编部、电子信息部的工作性质, 学生们可根据自己所学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兴趣选择竞聘岗位, 待报名日期结束后, 组织一次公开招聘会, 让学生通过自我推荐, 形象展示的形式竞争上岗, 这既让学生提早体验到求职者的角色, 积累经验, 使学生的表达能力, 社会实践能力, 应变能力得到锻炼;又让学生感受到得到一份工作的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来之不易, 增强学生的热情度及工作责任感, 图书馆也可借此选聘到一些真正踏实肯干, 家庭确实困难, 有责任心, 时间相对稳定的学生, 并与之签订相应的劳动服务合同。

3.2 岗前培训, 增强学生工作的技术含量

学生来图书馆工作, 不能只分配他们做一些打扫卫生, 整理书架这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 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耐性, 年青学生充满朝气, 愿意接受新颖的, 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所以, 笔者认为, 必须建立系统的培训机制, 由专人给学生讲授图书馆不同部门的专业知识, 如图书分类法、图书馆的排架规则、期刊的管理模式, 技术服务、读者服务、书目数据下载、图书加工等等。 通过专业培训, 让学生能掌握图书学科的专业技能, 熟知图书馆的工作流程, 让他们感受到这份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其次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操守的培养, 培养他们热爱工作, 有较强的责任意识, 树立基本的职业道德, 职业纪律、职业信誉。

3.3 实行规范化管理, 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实行激励机制是对学生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果的最大肯定,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 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平的评分体系尤为重要, 对每个勤工助学的学生统一要求, 一视同仁, 在纪律、考勤、工作任务完成等方面量化, 对那些遵守纪律, 积极工作、工作效率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张榜表扬;并通报学院, 该成绩与学生的综合测评挂钩, 在评优中占一定的比重。

3.4 增加薪酬待遇, 使在图书馆工作的学生具有持久性

由于大多数勤工助学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 他们希望通过业余时间的工作所获得的薪水能够减轻家庭的压力, 薪酬偏低, 也是导致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流动性大, 不能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因。 图书馆需与相关部门积极协商, 多渠道想办法, 尽可能地提高勤工助学学生的薪酬待遇, 以此确保学生在图书馆的工作具有长久性, 竞争性, 稳定性, 切实地达到互惠双赢的目标。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是国家帮扶贫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提早演练学生与社会快速融合而构建的新的教育模式, 是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积极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培养“高能成, 低能就”的当代大学生的重要基地;同时也缓解了图书馆馆员不足, 使图书馆获得了低成本人力资源。 当前, 勤工助学在高校图书馆的实践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仍然需要图书馆广大同仁共同探讨和研究出更加全面的勤工助学的理论体系, 朝着日臻完善、互惠双赢的目标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1]李梅.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图书馆建设, 2013, (3) :79.

[2]沈晓梅, 钟远薪.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论坛, 2008, 28 (5) :74-76.

[3]刘美珍, 邹义英, 何海钊.从人本化角度探讨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 (10) :296-299.

[4]岳建蓉.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 :57-59.

[5]沈炎.SPSS在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招聘中的应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8 (6) :33-35.

[6]梁克可.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规范探索[J].教育视点, 2010 (10) :12-13.

[7]张亚军.对勤工助学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 2005 (2) :153-154.

[8]宋文军, 庞桥.高校图书馆是贫困生心中的一片蓝天[J].图书馆建设, 2005 (6) :109-110.

[9]王霞.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运行机制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 2012, (49) :45-46.

[10]张淼.如何利用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促进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J].贵图学刊, 2011, (2) :51-52.

勤工助学意义 篇2

生的教育意义

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仅仅围绕“校园美、师资强、秩序好、质量高”的工作目标,突出“安全、德育和质量”三大主题,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为中心,进一步培养和强化师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劳动技能,稳步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

金山中心完小属农村学校,地处城郊,有学校劳动基地(5亩),每年秋天种一次玉米,由1—6年级学生从事田间劳动,学校制定了相应的《基地管理方案》,从而激发

了教师和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每个星期,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去校田劳动一次,由各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亲自带领学生下地劳动。在老师的组织下,同学们在劳动时都很积极,而且每年都是大丰收。收获的粮食由学校统一卖出,每年收入两千元左右。学校为了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从卖粮食所获得的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对各班级前三名进行奖励,剩余部分用于毕业班座谈会。

我认为,我校开展“勤工俭学”,不仅解决了学校的一小部分开支,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在一部分学生、家长中劳动观念和勤工俭学的观念日渐淡薄,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这种情况,必须引起社会的重视。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缺乏劳动技能,不热爱劳动,他们不但难于接好四化建设的班,甚至可能影响到我们民族的素质。勤工俭学的育人作用就是要进行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提高商品的质量是增强竞争的唯一出路,而商品质量取决于管理水平,最终取决于人的素质,特别是在世界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决不能单靠拼体力、拼资源去搞现代化,提高人的素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我们是要搞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在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必须大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精神文明,这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勤工俭学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勤工俭学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实践证明,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提高团结协作、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和社会实践诸方面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利用

勤工助学意义 篇3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 是文献信息贮存、传递和交流的中心, 肩负着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文献情报服务的重要任务。近年来, 高校不断扩招, 在校学生不断增多, 图书馆购书量加大, 服务范围拓宽, 人力不足成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现状, 我校图书馆开展学生勤工助学活动, 形成以图书馆工作人员为主体, 以勤工助学学生为辅助和补充的新型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1 学生勤工助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阵地, 高校必须以科学教育观为指导,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 完善教育体系, 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文化知识外, 还应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让自己得到更多的锻炼。而高校图书馆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活动场所, 学生在这里除了近距离接触课本以外的知识, 还可以参与到管理实践中。这样一方面学生通过劳动磨炼自己, 在实践中了解社会, 在工作中增长才干, 同时又与不同个性、专业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获得人际交往经验, 习得一些交往艺术, 为将来踏入社会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为高校图书馆增加了人力资源, 为图书馆建设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2 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可行性

图书馆工作具有多层次性, 这是其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前提。活动内容主要为图书馆日常性工作, 包括图书期刊等资料的收取、搬运、上架、调架、下架、整架、修补、装订等, 以及书库形象维护与其他临时性事务, 学生经过短期培训便可以胜任。而业务性较强的工作, 如采访编目、综合咨询、电子数据管理与设备维护等则需要经过深入培训、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学生承担。实践证明,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活动是可行的。我校图书馆曾几次开展以整架、倒架、保洁等为主要内容的短期培训, 效果值得肯定。

3 勤工助学让学生得到全方位历练

大学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 培养的是国家栋梁之才, 学生毕业后是社会的主力军。所以对高校学生来说, 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多接触社会, 多参加社会活动, 在动手、动脑、出血、流汗过程中才能成长。图书馆是校园中的社会, 又是社会中的校园, 是人们学习、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人员集中, 秩序良好, 在这里就如同置身于知识的海洋, 能充分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在高校图书馆参加勤工助学的大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图书馆藏书及各种报刊杂志, 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学会快速获取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事实证明, 大学生在学校图书馆勤工助学能得到全方位的历练。

3.1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对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实行分级逐层管理制度, 学校资助中心将勤工助学学生名单递交图书馆后, 由图书馆各部主任安排其到不同岗位工作, 进行分组自行管理。这实际上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实践平台, 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从岗前培训到日常考勤, 从熟悉工作到协调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全都由各小组长在专职馆员领导下解决, 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工作精神, 增强了社会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为其正确人生观的树立打下基础。

3.2 培养学生服务能力

通过勤工助学, 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图书馆的业务流程, 对图书馆资源利用起到促进作用。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有的在阅览室值班, 为读者办理阅览手续;有的负责书库日常维护;有的配合馆员进行部分科研项目的资料整理和数据录入。随着对图书馆设置及业务的了解, 学生扩大了知识面, 明白了排架规则及顺序, 不但自己找书不用愁, 还能帮助其他读者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想找的图书。

图书馆勤工助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 实现自我提高, 培养了服务能力, 树立了劳动意识, 积累了工作经验, 提升了职业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劳动价值的认识, 对其将来踏入社会、适应职场竞争很有益处。

3.3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自我教育能力。图书馆为勤工助学学生创造了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机会, 学生要增强自信心, 提高服务意识, 对外树立良好形象, 争取读者支持, 对内做好组员间的沟通协作, 这必然会使其自我教育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4 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对图书馆的益处

4.1 外部信息迅速反馈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师生, 加强图书馆服务宣传, 促进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信息反馈始终是图书馆工作的重点。

勤工助学的学生来自读者又服务读者, 在图书馆与广大读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他们不仅宣传了图书馆馆藏、书刊检测和利用方法, 同时还宣传了图书馆服务的新举措。他们的宣传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能加强读者与图书馆工作人员间的沟通和理解。同时, 勤工助学的学生在第一时间将读者的要求、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图书馆, 使图书馆能及时调整服务范围和方式, 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

4.2 内部活力得到提升

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 改善了图书馆职工队伍结构, 给图书馆注入了新的活力, 促使馆员更注重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图书馆勤工助学的学生思维活跃, 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独到见解, 这能使图书馆工作人员受到启发, 拓宽思路, 从而对现行工作进行改进。勤工助学学生的加入, 提高了馆员的工作效率, 减轻馆员的工作压力, 使得图书馆内部活力得到提升。

5 科学管理是勤工助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

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少, 应聘学生多, 在选用勤工助学学生时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5.1 坚持以学业为重原则

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制度必须服从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制度。勤工助学岗位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 家庭特困、贫困学生优先考虑。前提是必须学有余力, 以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为原则, 同时不能身兼数职, 不能参加多个社团。

5.2 坚持辅导员推荐、学生科考察为主原则

最熟悉学生的人莫过于辅导员, 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 对学生情况比较了解。因此, 在考虑勤工助学学生时, 辅导员的推荐至关重要。在招聘时注重辅导员推荐和学生科考察, 兼顾能力与积极性, 力求公平公正。事实证明, 这样做效果比较好。

5.3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对勤工助学学生实行“部门主任—主管教师—学生助馆—勤工助学学生”管理体制。学生在完成相应工作后, 学生助馆会对工作质量进行把关, 开展评比活动, 并以推荐学生助馆、评选优秀勤工助学学生等形式对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

5.4 重视岗前培训

为实现“用人实为育人”的目的, 岗前培训至关重要。高校图书馆需明文规定:指导、培养学生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责之一。在培训时以职业的态度面对学生, 要求学生也以职业的态度面对勤工助学工作。图书馆勤工助学岗前培训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图书馆文献管理知识、技能培训;二是图书馆职业精神培训, 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信誉等。通过培训使学生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理念, 尽快掌握现代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熟悉图书馆借阅系统操作, 熟悉本库室的架位安排等。这样学生上岗后能保证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不浪费时间精力, 增强服务读者的积极性。

勤工助学意义 篇4

1.1 加强读者与馆员间的沟通, 全面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图书馆勤工学生具有双重身份, 他们既是读者, 又是管理者, 同时还是连接图书馆与读者的主要桥梁。作为读者的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作为管理者的他们知道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方法能够受到读者的喜欢, 一方面他们把读者的需求反馈给图书馆员, 这有利于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和馆藏资源的完善;另一方面他们通过日常工作把图书馆对广大读者的要求传递给读者, 这样就加强了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避免了读者与图书馆员之间不必要的摩擦, 全面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1.2 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 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社会实践的良好平台。在图书馆这个“小社会”中, 勤工学生不仅要和图书打交道, 还要和教师以及其他学生打交道, 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在工作中通过处理各种事务关系, 不仅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而且培养了他们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职业素养和奉献精神。

1.3 有利于缓解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压力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图书馆藏书量大幅度增加, 每天流通的图书量也大大增加。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在校学生人数由原来的4千人增加到6千人, 每年进书量由原来的2万册增加到4万余册, 每年的借书量由原来的22万册增加到32万册, 这意味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在大幅度增加, 但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数量并没有增加, 工作人员严重不足。让学生以勤工助学的形式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大大缓解了工作人员的压力, 同时也使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腾出时间钻研业务, 学习图书馆管理的新知识、新技术, 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深层次的服务。

1.4 有利于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物价飞涨, 高校各项收费提高, 一部分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迫切需要一份工作。勤工助学是缓解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有效途径, 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别人服务。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有些人认为现代社会的学生不应该“出卖”体力劳动, 只有智力型的劳动才有意义, 而事实上, 体力劳动更能磨炼人的意志。体力劳动有利于学生在劳动中找到自己适应社会的切入点, 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增添学生深入社会后面临困难和挑战的勇气, 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利于培养学生劳动光荣、集体协作的观念, 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劳动技巧。勤工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磨炼。

2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管理对策

2.1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图书馆作为用人单位, 在勤工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时必须有一套管理学生的制度, 并建立激励机制, 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岗位职责和任务, 遵守纪律, 按时上、下班, 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 以制度来约束自己, 使图书馆各项工作能够更好地完成。

2.2 合理安排管理工作

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 图书馆安排了一位办公室秘书专门负责勤工学生的管理工作, 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工, 并向其说明馆内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合理有效地调整、指导图书馆工作。勤工学生一共40人, 分为4组, 每组10人, 每组选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组长, 负责全组的检查及督导工作。

由于勤工学生都是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工作, 图书馆给他们安排了图书馆书库管理、晚上闭馆整理、各开放区的卫生保洁以及白天门卫值班等岗位。其中两组学生负责书库管理, 晚上一组学生上班另一组学生休息, 既避免了他们每天都上班的情况, 又不影响他们的学习;另外两组学生白天没有课的一组轮流去门卫值班, 另一组负责晚上闭馆整理及各开放区的卫生保洁工作。他们每天的工作都由组长负责监督、考评, 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使图书馆的面貌焕然一新, 书架干净又整齐, 各开放区井然有序, 全面提升了图书馆的形象。

2.3 做好岗前培训工作

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 其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纪律性, 因此有必要对勤工学生进行岗前培训。

首先, 要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图书馆的业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结构、文献的种类、图书的排架规则、图书入库流程等知识, 其中图书馆分类法尤为重要, 是学生正确对图书进行上架、排架等的基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图书馆分类法, 可以在培训结束后马上进行现场练习, 以提高他们的熟练程度。

其次, 要进行岗位职责培训。由于勤工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院系, 每个专业的学生都会有其相应的特点, 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方面的教育, 让其树立爱岗敬业的理念, 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

综上所述,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勤工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不但能够适应图书馆工作发展的需要, 而且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勤工助学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能适应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发展需要, 也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树立自强、自立的观念。

上一篇:德育活动下一篇:空气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