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专业研究计划

2024-08-06

电力工程专业研究计划(精选12篇)

电力工程专业研究计划 篇1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 也是促进我国由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重要举措。2011年9月, 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式启动。本文将根据“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目标要求, 结合多年积淀的专业发展基础, 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一、培养目标

根据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特色, 秉承“创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 从学校自身的优势及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出发, 制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拥有良好的工程素质、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具有较强的勘查技术与工程 (钻探钻井) 专业能力, 具有经济管理意识和创业精神, 具有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工程师。并为培养从事钻探钻井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的设计型工程师打下坚实基础。本专业毕业的学生, 主要从事地质钻探、油气钻井、地热开发及新能源钻探等领域内的工程设计、施工、组织管理、科技开发、新技术开发及工程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也可从事高层建筑基础、路基桥梁基础、水电坝基基础等的勘察、施工以及地质灾害治理等地质工程工作。

二、基本思路

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本专业重大教学改革工程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契机, 以“勘查技术与工程”国家级品牌专业为试点, 充分利用行业的资源优势, 加强与产业的合作, 与知名企业合作建设专用实习基地, 强化实践教学。与国土资源、地矿、海洋、煤炭、地质装备行业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依托大型企业, 通过深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探索面向钻探钻井行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法和模式, 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为国家输送合格的从事地质钻探、油气钻井、地热开发及新能源钻探等领域的施工和管理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主要分为应用型、设计型和研究型这三种类型。应用型工程师主要在本科阶段培养, 设计型工程师主要在硕士阶段培养, 研究型工程师主要在博士阶段培养。根据企业对于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程度, 目前学校试点工作还是放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先积累一些经验, 待日后社会需要大量更高层次人才时, 学校再开展对设计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工作的研究。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采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按照“3+1”模式进行培养, 即3年在校学习, 累计1年与企业联合培养, 本科阶段学制4年。3年学校学习的主要任务是着重进行工科基础教育, 1年企业培养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工程实践, 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及工程项目研究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企业文化, 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积累工程实际工作经验, 增强大学毕业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

四、培养标准

依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步骤, 对学生提出本阶段所要达到的各方面专业要求。培养出的人才应具备各方面综合能力, 并能独立学习, 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能够应对一些实际问题。本专业培养出的学生通过学习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1.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基础和管理能力。具备力学、数学、机械学、金属材料学、电子电工学、测试技术在钻探钻井工程的应用能力。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液压传动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等相关知识。

3.对于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个系统的了解。掌握一到两个研究方向的专业知识。对于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应非常熟悉, 对于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应充分了解。可以制定实验方案, 并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能够独立设计钻探机械系统。具有对于钻探钻井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具有在钻探钻井工程实践中初步掌握并使用各种技术、技能和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 能够集成钻探钻井工程中工程设计、泥浆技术、钻头技术、定向技术、取心技术、井下信息检测等各方面知识。此外, 还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实际生产工作中积极创新。

5.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以适应外部环境所带来的诸多压力和挑战。除此之外, 学生还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将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6.具有在多学科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较强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价值效益意识, 能够参与跨专业及国际性的竞争与合作。

7.学生对于工程上的问题能够做到基本的认知和判断, 并了解钻探钻井工程的相关知识。

8.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能够独立获取并处理信息, 并能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

9.熟悉本专业领域及相关行业的国家技术标准、政策、法律和法规。

五、课程设置

根据行业需求, 结合工程专业的特点和优势, 建立一个合理的教学体系, 使其符合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 纵向来看主要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程。按横向分类则为: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

六、师资队伍建设

1.校内师资队伍。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深入企业, 增强教师取得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具体措施如下: (1) 学校在引进新教师时, 优先选拔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 (2)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基地优势, 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业工作, 增强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 鼓励教师作为科技特派员, 通过参与和承担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技开发, 丰富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 提高教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 进入企业的博士后流动站。 (4) 在职称评定时, 优先评聘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 青年教师职称评定时, 将具有企业工作经历作为必要条件。

2.校外兼职教授聘请。聘请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企业高层次人员或在社会和行业中有成就和影响力的工程领域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授。一个企业的兴衰直接影响着企业中高层人才的流动情况。长期就职于企业的一部分高层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员却有在高校兼职的意向。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又具备高超的工程相关技能。如果他们能和具备深厚理论知识的高校教师联合在一起, 共同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 必能培养出一批卓越的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 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分工明确。专职教师要负责学生校内学习阶段的学习和考核, 制定校内培养计划。兼职教师则负责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学习和考核, 并制定校外培养计划。除此之外, 专兼职教师在学生的培养方面会共同协商制定培养标准, 明确培养目标, 设计教学内容, 最后联合评估教学质量。在教学工作上, 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教学工作。专职教师主要承担理论性强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对于高水平的专家, 学校可以把他们请到学校来为专职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

3.实施双导师制。就是实行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模式。企业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 安排有实际经验的工程师讲解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设计方法及步骤, 如:钻探机械装备设计方法和规范、钻杆钻具的加工工艺设计方法、泥浆制备和维护工艺规范和方法, 钻探工程设计规范和方法、钻探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等等, 保证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和实训的时间和效果, 使学生参与到导师的科研工作里, 接触到实际的工程项目, 充分发挥校内外导师的不同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课外实践进行指导。企业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工程设计和研发中, 学生有机会选择工程项目完成的方法和步骤, 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各方面能力。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 共同协商毕业设计题目。学校配备的指导教师定期到企业配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 共同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工作。双导师对毕业设计重要环节把关, 包括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总体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答辩等。

本文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推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 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目的是在新形势下, 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育的发展探索新思路。

摘要:本文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和培养目标, 针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特点, 从培养目标、基本思路、培养模式、培养标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勘查技术与工程,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1]1号文.

[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林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32 (2) :47-55.

[3]林健.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师队伍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1) :1-14.

电力工程专业研究计划 篇2

一、学科概况

工程力学学科是力学与现代工程科学技术交叉发展的一门力学分支学科,已成为土木、水利、机械、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矿山、交通、环境保护、材料与加工、自动化技术、农业、生物、海洋、船舶、石油化工、航空与航天及国防建设等工程科学的基础。工程力学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发展和相互促进,以及力学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的基础性和必不可少的作用。

工程力学以复杂工程结构、工程材料等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复杂载荷、温度等环境因素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在工程结构力学、振动冲击与噪声、爆炸理论与应用、材料工艺力学和环境工程力学等方面进行系统探索,将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更好地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

二、培养目标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马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工程力学学科上掌握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工程力学的某研究方向具有较深的造诣。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力学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从事工程力学及相关学科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工矿企业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或管理工作。

三、培养年限

全日制学习年限为2.5年,在职生为3年。

四、研究方向

1、工程结构力学

研究在复杂环境和外载作用下结构或结构体系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力学响应,以及结构与热、电、磁等环境的相互作用和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控制和寿命估计等。

2、振动、冲击与噪声

研究非线性振动理论,复杂系统动力学建模,动力学优化设计和阻尼机理,噪声控制等。

3、爆炸理论及应用

研究爆炸发生与发展的规律及爆炸的力学效应的利用与防护。

4、材料工艺力学

研究先进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工艺中的基本力学问题、加工工艺-材料组织结构-力学性能三者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材料的强韧化技术和新型制备方法。

5、环境工程力学

电力工程专业研究计划 篇3

[摘 要]烟草工程专业(方向)是郑州轻工业学院入选教育部“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烟草工程系根据“卓越计划”要求,通过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材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对烟草行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学改革;卓越计划;烟草工程专业(方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52-03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组织实施的一个重大项目。[1]郑州轻工业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国家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学校。烟草工程专业(方向)是郑州轻工业学院的一个特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烟草生产与加工、卷烟配方、烟草质量检测、香精香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并掌握一定的烟草原料生产和卷烟加工技术,能从事烟草生产、管理、科研等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

烟草工程专业(方向)作为郑州轻工业学院入选教育部“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之一,于2011年开始实施“卓越计划”。[2] [3]烟草工程系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科学制定了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采取“3+1”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明确培养目标

郑州轻工业学院烟草工程系根据“卓越计划”的特点,结合国内外烟草企业对烟草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科学制定了《烟草工程“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烟草工程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

烟草工程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是面向我国烟草加工制造行业,根据烟草行业对烟草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本知识、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卷烟产品设计与开发、卷烟加工工艺技术研究、卷烟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构建课程体系

“卓越计划”要求改革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4] [5]郑州轻工业学院烟草工程系根据烟草工程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和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环节)两部分构成。理论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三种类型,每类课程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实践环节分为集中实践、拓展与创新实践两个模块,实践环节课程均为必修课。

三、优化教学内容

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实施“卓越计划”后,由于实践教学内容和学时增加,客观上造成了理论教学学时的减少。加上有些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重复,经常会出现同一个知识点被不同教师在课堂上大篇幅、反复讲述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烟草工程系组织有关专家对此进行研讨,确定了工程制图、机械工程基础、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16门课程为烟草工程专业(方向)本科生的主干课程,同时对烟草原料学、烟草化学、卷烟工艺学、卷烟产品设计、卷烟机械概论等8门核心专业课程进行教学内容优化,同时及时修订了教学大纲。[6]

通过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部分课程重叠、内容重复等不合理现象,使教师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这样不但没有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不影响理论课的教学质量,还可以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参加工程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改革

教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7]烟草工程系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卓越计划”的特点,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深化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8]专业课任课教师团结协作开展教学,以小班授课、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

创新教学方法,强化综合设计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力推行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继承性学习走向探究发现性学习。

任课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络辅助教学。[9]烟草工程系创建了烟草化学、烟草原料学等课程网站,鼓励和引导学生课下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这种方法突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将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使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五、考核方式改革

在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烟草工程系任课教师不断探索有关课程的考核方式,并进行了考核方式的改革。实施复合式考核方法,引导教师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10]

根据不同的课程,采取有针对性的考核评价方式。对不含实验的理论课程,采取考试成绩、平时考勤和作业完成情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含实验的理论课程,采取考试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考勤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实验课程,采取实验操作情况和实验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实践课程,根据学生的实践表现、实践报告和实践汇报相结合进行考核。

对于理论课程的考核,适当提高平时考勤成绩(或实验成绩)的比重,克服了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临时突击”、“死记硬背”等现象。实践(或实验)课程的考核,将学生的实践表现(或实验操作情况)作为考核成绩的标准之一,并适当提高实践表现(或实验操作)成绩的比重,克服了将实践(或实验)报告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造成的部分学生“抄袭报告”、“报告成绩高而实际实践能力弱”等弊端,使学生重视实践教学、自觉加强课外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和科研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关键。[11]烟草工程系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了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

烟草工程系遴选了教学科研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作为“卓越计划”的专任教师,专任教师均有工程实践经历。为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烟草工程系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和学校现代教育中心组织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并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观摩和讲课比赛;鼓励专任教师积极参加专业实践,并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烟草企业相应工程岗位实践1年以上。通过学习不断积累实践经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对于从烟草企业聘请的专业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兼职教师,除了让他们承担学生的专业课程、参与指导学生的生产实践外,企业兼职教师可以在学校进行科研、进修和攻读学位,使其水平有所提升。

七、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与教师、教法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三大决定因素。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烟草工程系非常重视教材建设。近年来,烟草工程系先后出版了《烟草原料学》、《卷烟工艺学》等多部教材,特别是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实施“卓越计划”以来,先后修订出版了《卷烟烟气化学》、《烟草专业英语》、《烟叶生产实习指导书》[12]等教材,为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八、强化实践教学

实施“卓越计划”的目的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实践环节。

烟草工程系十分重视实践教学[13] [14],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来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积极与卷烟企业、烟草公司、烟草科研院所联系,在校外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并与河南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联合建立了国家级烟草工程教育实践中心。

烟草工程系注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选派部分学生到烟草企业、烟草科研院所进行毕业设计,企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研究。为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烟草工程系完善了指导教师的选拔、实践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实践教学的考核等相关制度,避免了部分学生实践过程中“玩失踪”、“搭便车”的现象。实践过程严格按照实践计划和相关制度的要求进行,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九、开展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在教学改革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教学改革的动力,是教育创新、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通过教学研究,可以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从而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烟草工程系历来重视教学研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鼓励教师申报、参加教学研究项目,并及时总结教学研究经验,将教学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郑州轻工业学院烟草工程系根据“卓越计划”要求,积极探索适合烟草工程专业(方向)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组织形式。其通过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材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卓越计划”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这对烟草行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全面提升烟草工程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指导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2] 刘春奎,王建民,杨靖,等.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研究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206-207.

[3] 阮世敏.“卓越计划”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12(4):45-47.

[4] 孙健.论“卓越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J].高等理科教育,2012(1):41-45.

[5]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7-55.

[6] 刘春奎,王建民,刘艳芳,等.烟草工程专业(方向)《烟草原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4(1):249.

[7] 李宝峰.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23-63.

[8] 刘春奎,王建民,王海涛,等.基于“卓越计划”的《烟草原料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大学教育,2014(8):97-98.

[9] 齐继阳.“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2(2):42-44.

[10] 周英.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1(8):11-13.

[11] 梁德全,陈钦勇.关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8):67-69.

[12] 王建民,杨靖,刘春奎,等.《烟草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及应用[J].轻工科技,2013(4):171-172.

[13] 李瑞丽,杨靖,程传玲,等.关于烟草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2(1):68-69.

[14] 张改红,白冰,薛国喜.提高烟草工程专业打叶复烤实习效果的思考与探索[J].轻工科技,2014(1):156-157.

电力工程专业研究计划 篇4

1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研究

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是培养计划的灵魂,是纲领性的指导,是专业计划定位的基础,是专业特色的凝练,是教学功能的指导。但是在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受到的重视程度反而不足,对于培养计划的制定很多院校采取了自下而上的方式制定方案,根据教师的特长、专业课程的内容反推培养目标,这种做法往往导致专业定位不清,专业课程相互嵌套现象较为严重,同时课程的取舍缺乏标准。

物流是现代服务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家确定的重点战略支撑产业,其覆盖的范围较大,由于学校的教学工作在时间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约束,因此培养目标的设定需要一定的聚焦,必须有所侧重,根据目前的调研情况,目前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聚焦在一些重点领域。

其中包括以区域特色为背景制定培养目标。例如海南三亚地区立足于会展物流、农产品物流和旅游物流,该地区琼州学院的专业培养目标就立足于该特色。首都北京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以此为背景,该区域的多数院校都选择了国际化物流人才作为专业的培养目标。

其中包括以行业特色为背景制定培养目标,某些院校由于历史传承等方面的原因,主要面向特定行业服务。例如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提出培养的物流专业人才针对石化行业等重点领域,北京交通大学也曾经提出面向铁路物资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现学校的历史发展特征。

同时也包括以相关技术或者能力培养为背景制定培养目标,例如西南交通大学将培养“熟悉物流工程与技术的现代物流领域的经营与管理人才,为成长为物流领域的高级企业管理人员、物流市场营销及客户管理人员打好基础”确定为专业的培养目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确定“面向首都经济,具备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国内外物流企业、现代制造业、流通企业管理物流实务运作,能在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作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目前专业计划中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确定基本的人才规格,目前对于人才规则通常的思路是对人才培养预期的描述,主要包括具备某一类专业知识,具有某一种类型精神,具备某一项能力,能够在相关领域从事专业工作的人才。在此目标下一般将培养人才的规格确定为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了解或者熟悉相关行业现状,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掌握相关方法和技能,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求具有创新、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从此角度出发,可以得出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可以归纳为“学科知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岗位需求”。在这种培养要求条件下设定相应的课程结构完成整个培养周期的教学体系结构,目前各个学校的专业所对应的课程也基本上分为通识课、学科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等,一般专业方向课会结合学校的特色设定相应的模块方向,例如北京物资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凝练出国际化物流模块等,以形成相应的人才培养特色。由于物流产业涉及的范畴较大,需要合理地选择人才培养的方向,因此在培养方案中这部分往往是学校的特色所在。对于一般培养计划中课程性质描述较为宽泛的学校,一般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2学历教学和认证教育的关系分析

在培养计划的制定过程中,目前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学历教育与专业认证教育融合的局面。在高职类院校的培养计划中明确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且部分院校已经明确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可以获得相关的职业认证证书。从目前物流领域的发展来看,国内的认证教育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具备了较多的选择,包括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英国皇家物流协会、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等都建立了相应的职业认证体系。笔者认为目前认证体系与高等教育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协调关系还没有很好地建立,如何合理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是本科学生是否需要考取相应的职业认证证书,在目前本科教育大量扩招的条件下,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地被定位为应用型专业人才,其中很大一部分比例的本科毕业生进入了企业工作,在这种新的背景前提下企业对本科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面向实践工作能力培养的职业认证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增加自身的就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学生获取证书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从物流产业本身的特点可以看出,其对应的岗位众多,在相关领域设置技能证书的单位出于自身的需要设定的内容差别较大,使得证书考取的内容与学校教育出现了较大比例的交集,同质性比较强,同时认证教学机构也无法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教学形式也以课堂教授为主,形成了学生利用学历教学所学内容可以同时考取证书的情况,学生的实际能力并不能获得较大的增长。目前高等院校通过多种渠道在大力地强化实践教学比例,提升学生以实战能力为核心的实践能力培养,以高等院校为核心的认证体系在高职试点之后已经开始铺开,目前面向本科毕业生以高等院校为核心开展的岗位认证也在开展。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在社会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认证教育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果高等院校能够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教学手段,将会很好地解决与认证的对接问题,培养的人才将会受到社会的认可。由于高等院校授课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全部面对具体岗位培养也不完全适合高等院校的定位,因此未来有针对性的认证教育与高等院校的学历教育将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互补关系。

3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研究

目前随着市场的全球化,物流产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巨大的国际贸易需求,高度融合的市场经济,不断增多的跨国公司都已经为物流产业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提供了广泛的市场,人才市场全球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在此背景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对国际化人才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并未形成有效的共识,国际教育、比较教育、全球教育、多元文化教育、跨界教育、跨国教育、无国界教育等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的模式不断涌现。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一般认为国际化人才具有一定的国际交流背景,了解国际间交流的基本知识和习惯,具有跨文化、跨界交流的能力,具有全球化的视野,拥有较强的语言交流能力等基本特征。为了使学生具备上述特征,在培养计划中应对应上述能力的培养。目前国内通常的做法包括持续强化性的、具有专业特征的外语能力培养,丰富的国际化课程模块以及多样化的国际交流活动等基本形式。外语能力的培养在物流类专业中较多地是以物流类专业外语和商务外语等形式出现,保持学生外语学习的连续性,并具有较强的专业背景。以国际贸易、国际物流、中外物流对比研究以及国际货运货代等为主的课程模块满足国际化人才的基础知识学习要求。以外出访学、接纳国际合作为主的国际合作项目也可以集中在实践周小学期开展,使本科学生具有真正的国际经验,真正了解国外的文化。

为了更好地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可以充分地利用多种资源形成“地球校园”,即把所需要的全球化资源集中在学院的资源池内,把“大世界”带入“小校园”,建设成为“虚拟世界”。学校的国际化将会有更多的外部支撑环境支撑条件,例如面向全球的教师人力资源库,覆盖全面的技术、案例资料库,内容丰富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虚拟仿真环境等等,这些优质资源将大大提升学校的开放性,使校园最大程度的国际化。跨国界组合的学生可以联合完成毕业设计,或者形成学生团队小组,联合进行科研项目攻关,或者模拟未来的跨国公司的工作场景进行模拟运作,进而使学生有更强的国际化经历,从而可以提前掌握国际化背景条件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4实践教学的优化设置分析

目前以课程实验、实验课程以及实践周小学期等为代表的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合理的匹配上述三种教学形式可以形成逐级式的良性递进关系,构成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其中课程实验与理论教学可以形成教学过程中小循环的互补,而实验课程则可以较为连贯地进行教学安排,而在培养计划中以时间集中、内容集中为特征的实践周小学期已经成为实践教学中的主流形式,一般设置在集中课堂教学的两端,时间一般是每个学期两周,由于持续时间长,可以集中组织一些参观、项目研究等平时教学过程中不便安排的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通过对多个院校的调研可以发现各个院校在实践周小学期中安排的活动较为多样,比较普遍的形式表现为基础研究能力培养(比如文献检索、研究工具学习)、英语强化学习、生产实习、科研项目研发、国内外游学、校际访问等多种形式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提供了丰富的舞台。实践周小学期持续时间长,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完成某一类任务,学习某一类知识,安排中要注意符合这一特点,也不能一味的搞疲劳战术。对于培养计划中实践周小续期安排要首先定位好其设立的目的,然后进行具体的展开,并重视发挥教师或者社会导师的作用,防止形成放羊式的学习模式。可以结合人才培养的定位有针对性的选择某一类型,并很好地与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相匹配。

教学计划的制定有自身的规律,要有充分的调查作为基础,合理科学地解决好培养目标设定等核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份完好的专业培养计划。在制定专业培养计划的过程中要始终本着系统化的思想完成这一工作,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使计划执行有良好的支撑基础。

摘要:专业培养计划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文中针对当前物流产业的人才需求和发展趋势,对包括培养目标设定、认证教育协同、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及实践教学安排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便为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国际化人才培养,地球校园

参考文献

[1]李莉,朱向宇,田菲,赵旸.论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及培养[J].物流技术,2009,2:58-61.

软件工程专业求职计划 篇5

二、就业形势分析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这些话也同样适用于变幻莫测的IT行业。我们正身处最好的时代。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IT行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本保证,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技术,必将在制度、资源和资本等要素之外,为中国经济增长培育新的动力源泉。身处一个国家的起飞年代,IT人士拥有着前人无法企及的幸运。经济制度改革所蕴含的经济增长动力还远远没有释放完毕。信息化用户总体需求不改上扬趋势,对于IT行业,机会应该比其他行业更多。具体来说,IT业务升级要求和新系统建设支撑,会推动IT软硬件和系统集成业务的快速发展,其中,因特网、应用开发集成,以及IT培训等细分市场会得到更加明显的集中推动。我们正身处最坏的时代。之所以说是最坏的时代,是我们正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引发的全球IT市场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如果没能抓住变革的机遇为自己做好规划,十年、二十年后,重新分配的财富、蝴蝶效应的加剧,会让未能把握住这个时代机会的人们面临惶惑。如果说21世纪初IT爆炸缔造了许多投资人的财富神话,那么近年来市场的逐渐规范则让许多迟到的入行者体会到了泡沫消失的苦

从简历到签约——校招求职全攻略

求职准备简历网申笔试面试

味。是最好的时代,抑或是最坏的时代,取决于我们如何利用这个时代。行业总有起伏波动,把握脚下的路则是一门需要智慧和耐心的艺术。

三、求职意愿目标的选择与确定

明确自己的求职意向才能把自己与自己理想中的职位相匹配。结合自己所学专业以及自身的特长、兴趣、爱好等性格特点来确定自己的求职目标。下面结合我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对求职意愿进行分析。首先,对于软件开发我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今后想要发展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在性格上由于我比较喜爱钻研技术等各个问题,所以对于软件开发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任何职业来说,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软件工程师更是如此。我喜欢对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更会喜欢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来充实自己,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其次,我认为软件工程师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尤其是近几年我国软件行业机会十分庞大。信息技术与互联网行业的人才需求一直保持全年行业需求的最高。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国家会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去培养高级软件人才以及发展相关的企业。我认为这是很好的机遇,在国家的扶持下,软件行业会飞速发展。最后,软件工程师的薪资待遇是相对于其他专业较高的。当然主要还是凭自己的本事。最主要的是软件工程师在今后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而且多元化。而且从一个软件开发工程师转到企业做管理工作也是可以的。

四、意愿目标的职位要求

各大招聘网站对软件工程师的职位都有一定要求,普遍的要求如下:熟悉Java的基础知识、了解数据库的基础知识、了解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英语四级以上

五、自身条件分析

专业方面:连续获得专业奖学金,获得了英语四六级证书,理解掌握了ICONIX软件开发流程,有项目经验。能够使用C++/C#/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能够按照需求文档和编码规范

编写高质量的C/S架构程序、数据库程序、WEB应用程序。担任过项目经理,善于与人沟通,有团队和全局意识,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喜欢接触新事物和新技术。在生活上积极向上,乐观开朗,乐于帮他人。肯吃苦,为人诚实诚恳。

六、计划安排

1、心态调整:首先做好充分的认识及心理准备,正视现实,正视社会,正视自己。要敢于经受挫折,放眼未来,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就业。

2、简历:结合自身学历、经历、特长、爱好及其他有关情况,有针对性的制作一份大方得体、突出重点的简历。

3、职业素养训练:在求职前,要做好职业素养的训练。包括礼仪、着装等方面的职业素养训练。实质是个人角色的转换训练,在求职过程中必须认真严格对待自身职业素养,不断学习,不断纠正。

4、信息搜集:通过多方面渠道搜集有关招聘信息,包括报纸、海报、网络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就业信息网、高校组织的校院“双选”招聘会等一切

可能的渠道,尽可能多的获取包括招聘、人力资源市场状况、用人单位要求等信息。整合之后根据自身特点对号入座,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

5、求职途径:通过招聘会求职时,要带好个人简历到指定地点参加,前期可了解参加招聘会的用人单位的相关情况,对自己中意并觉得合适的单位深入了解,必要时调整个人简历。

电力工程专业研究计划 篇6

关键词 信息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 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旨在为各行业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①为在信息工程专业实施应用型工程师的培养计划,探讨地方高等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和相关举措,对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地方高等工科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地方高等工科院校在教学和管理上都存在着专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痕迹,对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之中,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体现在:②

第一,对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的认识上往往还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与专业基本知识、专业基本技能的确定,乃至课程体系的设置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第二,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发展的要求。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合理,很难完成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要求。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往往重视学历、职称等形式方面的配套,而对改善提高教学质量极为重要的课程进修、实践进修重视不够,投入偏少。

第三,教学方法不适应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教学的整个过程来看,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沿袭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和验证性实验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尽管各学校管理层在观念上也认识到对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引入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新的教学方法,但关键在于以怎样的思路和措施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四,实验、实训体系的建设和管理与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不配套。目前大多数的地方高等工科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往往照搬既有本科大学的模式,管理运行方面未能适应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特别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等重要教学场所的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

2 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从2011年起,广东工业大学经批准成为实施“卓越计划”的高等学校之一,信息工程专业作为该校实施“卓越计划”的一个试点专业,在总结现有教育教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全程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改革校企合作方式、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及能力培养方式等关键环节。

(1)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在面向广东省大制造背景与工程认证标准,构造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的同时,改革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开展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教学模式,在系列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中开展基于工程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工程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工程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教学改革与实践。即以项目设计为主线组织教学,以典型的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将项目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把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融入项目设计的各个阶段,以工程实例中所涉及的信息获取、处理和传输等课程知识点为载体开展教学,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2)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将课外教学活动贯穿于本科教育的全过程,为学生实践动手创造机会,使学生在自主、综合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将课外教学纳入正常教学体系,规定学生必须完成的课外学分,可以用校级及以上科技培训竞赛获奖、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与创新、承担校级省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参加企业实习与实践等多个环节来替代。从三年级起全面实行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与毕业设计相接轨。

(3)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学校与广东省信息产业的结合,根据广东省信息产业界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创新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结构。完善校内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相关产业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同时发挥学科科研优势,积极培育企业实践基地。在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与广东省信息产业领域的知名企业密切合作,进一步增加和改进校外校内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

(4)工程基础与工程设计和实践相结合,实行工程基础模块、设计模块和实践模块课程整合培养等,强化企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训练。进一步强化工程训练、实习实训、设计课程等实践训练环节,增加企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训练环节,创造条件由企业工程师直接指导或联合指导学生的设计。

3 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

(1)在教学组织上,鼓励教师设置能力培养型课程,如讨论课、设计课、训练课、竞赛课等;鼓励教师以课程设计替代部分作业或考试,进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课程知识的应用能力;改革课程的考核方法,以综合评价课程的学习成果、创新项目和系统方案等环节来予以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贯彻落实。

(2)充分依托信息工程专业所在学院拥有的人才培养平台,如广东高校现代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一批校企联合实践教育基地等,全面增强工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校外实习和毕业设计实战计划,在时间分配、项目实践、流程环节等方面给予全力保证。通过鼓励学生深入企业实习、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和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来全面增强创新能力,并通过对学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考察、信息反馈和绩效评估,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电力工程专业研究计划 篇7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专业硕士,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考评体系

一、引言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令世界瞩目, 不紧培养了上千万的工程科技人才, 拥有位居世界第一的高等工程教育规模, 还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和体系。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业已具备更好发展的基础, 为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 实现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同济大学作为首批试点高校, 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 积极从拓展基础、加强实践、注重创新、强调主动、面向国际、引入竞争等举措来构架新一代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体系。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作为同济大学的优势学科, 其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点是高端的工程精英和领军人才, 采用“4+2+3”三段制培养模式, 即4年达到初级卓越工程师 (本科工程型人才) 、继续读研2年达到中级卓越工程师 (硕士工程型人才) 、再继续攻博3年达到高级卓越工程师 (博士工程型人才) , 也着重强调了“交通运输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中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标准制定、课程体系建设、企业实训、创新实践等举措的具体实施。其中, 课程体系建设中主要是调整课程组成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未来工程师的需要;适当压缩课时来增加实践教育的时间, 并提出与企业结合的科学的实践教育方案;调整课时安排以适应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强化国际交流的教育模式;强调专业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完善。具体到“卓越工程师”专业型硕士课程教学上, 笔者则在分析总结专业基础课《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实验与实践》教学方法改革试点效果的同时, 展开“卓越工程师”培养中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

二、硕士研究生阶段专业课程教学常见方法与问题

目前, 往往是基于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的角度出发, 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呆板, 即过多的强调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加深, 把学生学术水平和工程应用能力的提高寄托于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上。这对学生真正掌握某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太理想。用图1所示的流程框图的解释则对当前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的问题及致因一目了然。

硕士研究生阶段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是本科阶段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简单延伸和再次应用, 课堂教学仍然是“一言堂”的现象, 即过分强调教师的主角地位, 忽视了研究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缺乏互动。尤其是在选课人数较多的课堂上, 教师少有机会也不太可能与研究生进行广泛交流。教学手段单一, “填鸭式”的教学仍然常见, 仍然是专业理论知识讲授占绝对主导。如何通过问题讨论及剖析更深理解专业理论, 如何把专业理论应用于专业实验及工程实践等环节往往缺失。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考核方式单一, 往往还是课程结束的考试加平时课程作业的考查来检验学生掌握这门专业课程的程度和教师对这门课的教学效果。而这样就往往难以检验日常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在日常专业课程学习中能力与水平的提升过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明确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在于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程的学习, 成为课程的主人, 培养其求知的欲望、对事物的好奇、解决问题的勇气。对于“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更是要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 面对业已存在的诸多问题, 需要探索和创新高等工程教育中“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中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体系, 包括教学中的考核方式和教学效果的评估体系。

三、“卓越工程师”专业硕士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基于对过去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的总结和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理解, 梳理面向“卓越工程师”专业硕士课程教学方法体系如图2所示。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通常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相应的教学环境除了教室、实验室外, 还包括现场或其他场所;相应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如今也相当丰富, 如课堂上的板书、多媒体、案例教学;实验中的演示、验证到综合设计实验等;实践中的介绍与指导等。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则有:作业、课程设计、实验或实践报告、考试、论文撰写等。这样的方法体系, 严格来讲, 并不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体系。对于面向“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就难以且没必要全面的调整。那么在改革探索的思路上则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以现存问题为导向, 寻找并选择教学方法改革的突破点;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要围绕其教学目标与要求展开;从细节入手, 强调实验与实践,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同时, 建立有效的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专业课程教学的考核方式多样化, 成绩评定综合化。以上几个方面有机衔接, 形成逻辑体系。

以《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实验与实践》这门专业课程为例相应阐述了在上述原则指导下的教学方法改革实践。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全面、系统地介绍交通系统规划的基本方法和应用案例, 教学要求是强化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理论、实践的结合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并进一步提高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索交通科学问题的能力。

1.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

(1) 启发式理论教学的广泛运用。专业理论教学过程往往是由教师机械的、“填鸭式”的实施。如何尽可能多的运用启发式理论教学, 是专业理论教学的难点。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实验与实践》这门课的教学实践中, 可以采用引导和探索的方法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深入讲授, 以体现启发式理论教学的运用。例如: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可持续发展交通规划、基于数据处理与分析的交通规划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通过对交通系统规划与其他相关城市规划、交通发展战略等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影响机理的阐述, 并通过对抽象模型的演化剖析, 建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中科学的规划理念和规划发展观。总之, 在各个环节的理论教学中, 大多是以指向性明确的思考问题引出理论教学内容, 并以深入探讨该类问题为要求, 在课堂讨论或实验与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该门课程中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2) 强化实践意识的案例教学教师的单方面授课通常较难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 针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实验与实践》这门课强调“实验与实践”的教学特点, 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案例教学的形式则以围绕理论教学中的导向性思考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并由教师总结为主, 直接由教师进行案例讲解的形式只是作为辅助。这样, 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又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意识。特别是围绕思考问题, 收集案例资料、查找相关文献和数据、进行总结分析, 并在课堂上演讲、发表自身见解供大家提问、讨论, 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还扩大了他们的信息量, 拓宽了知识面, 同时锻炼了独立思考、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极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方法探索实践中, 案例教学以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分组讨论的形式效果良好, 学时安排上也由最初的5%上升为25%, 继而上升到目前的40%;而理论教学的学时由最初的95%下调为75%, 继而下调到目前的55%。这样的调整反而使得学生更为牢固的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 并可以较好地运用。

2. 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实践。

围绕相应的专业课程建立全方位的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是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和把理论应用与实际的关键环节。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实验与实践》这门课的教学方法探索中, 尝试建立了从小到大、由局部到全面、循序渐进的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 (1) 课程作业。在教师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授课过程中或在案例讨论的互动交流中可能出现同学比较生疏的问题或产生具有深入讨论意义的小课题。此时, 可由教师顺势利导, 及时布置课后思考题, 要求同学们课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按照自己的理解与思路, 完成课程作业。在后续课堂教学中, 抽出一些时间与所有同学共享优秀的思考题论述方案,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对相关理论的理解能力, 同时加强学生互相学习的氛围。 (2) 实验、实践报告。例如, 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实验与实践》这门课的学习中, 交通调查是交通规划项目获取基础数据的基本方法, 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的基本前提和极其重要的环节。因此, 可从教师指导学生设计交通调查方案开始, 采取分组形式, 由学生自行组织交通调查, 获取有效的基础数据并进行处理分析, 发现现存的交通问题, 形成现状调查与分析报告。在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 选取并标定交通模型, 设计实验方案, 运用专业软件工具进行模型验证并输出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提出问题解决方案, 形成综合设计型实验报告。继而, 可以综合现状调查分析、实验方案与实验结果、进一步的方案描述或结论描述等, 形成并提交针对某一交通规划专题的整体课程实践报告。 (3) 课程结业论文。选取课程涵盖领域中的典型问题, 要求学生完成课程结业论文。可在学期开始的时候提出各种选题, 通过一学期的课程教学,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文献查找、文献阅读、方法实现、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成果表述方面的训练, 使之能够较为完整的完成本课程涉及领域的一次研究活动, 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 培养其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3. 课程考评体系完善的实践。

对课程考评体系, 尤其是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实验与实践》这种专业课程考评体系的理解, 笔者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评方式, 即涵盖哪几种考评方式, 最终成绩是通过考试评定还是多种方式综合评定;面向课程所采用的考评方式的具体考核标准是怎样的;当多种考评方式综合采用时, 考核的时机应该如何选择。此外, 就是课程进行中或结束时, 需要教师及时对该课程教学的效果有个自我评估, 以便在后面的教学中改进相对薄弱的一面。

其实, 课程考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旨在检验学生, 特别是“卓越工程师”专业硕士培养中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情况。如: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案例分析能力, 即发现现存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方法思路的能力;文献搜索和阅读能力;软件运用和实验测试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分工协作的能力;研究报告撰写能力;等等。 (1) 考评方式的确定。当前, 大学里的专业课程考核形式一般就是考试 (闭卷或开卷) , 顶多再辅以平时成绩 (作业成绩或考试出勤率等) , 这很难达到对“硕士型卓越工程师”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要求, 也较难评定相应的培养质量。同时, 也存在着考核次数少、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内容陈旧、考核规范化程度低等问题。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专业硕士基础课程考评, 必然要增加课程教学的考评方式, 并加以综合采用。例如, 对于《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实验与实践》这门课, 最终课程考评成绩由五部分组成:一是课堂表现, 如就回答思考问题、课堂讨论中的发言情况等角度来评定。二是课程实验、实践报告, 从报告的逻辑结构、数据分析、结论建议等角度来评定。三是案例的介绍、演讲成绩, 从其对选题的理解、演讲中的逻辑思维和表达情况来评定。四是结合课堂思考题的课后作业, 从对思考题的论述、作业的理论应用程度及工整性等角度评定。五是课程结业论文, 从论文结构、论述的逻辑性、论证的严谨性以及研究结论的可信度等角度评定。 (2) 考核标准的确定。对学生该门课程最终成绩的确定, 需把各部分成绩按照一定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经过几年的探索, 对以上五部分的考核评定进行了如下的权重划分:课堂表现占研究生课程总成绩的10%, 课程实验、实践研究报告占总成绩的25%, 案例讲解成绩占总成绩的30%, 课后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15%, 结业论文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而对于每一部分的成绩评定, 有些适合由教师单独进行成绩评定, 有些则让学生参与进来, 这样成绩评定更相对客观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例如:在案例讨论 (或互动教学) 中, 对学生这部分的成绩评定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 如表1所示对评优演讲讨论的投票。当然, 在具体给出各部分成绩时, 可采用百分制、分级制 (优良中差或ABCDE等) , 但最终要归为一种成绩分制。由表1可以看出:把9组选题进一步归类, 进行了三次投票, 投票结果相对客观地反映了该小组案例讨论中表述讨论内容的质量和演讲水平及表达能力。当然对于得票数差距不大的情况, 可由教师进一步给出较为客观的考核成绩。 (3) 考核时机的把握。专业课程的考核并不在课程的最后进行, 而是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 因为过程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素质的重要手段。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例如讨论发言、回答问题的情况、课程作业的完成情况等进行记录, 作为衡量学习效果、进行成绩评定、检验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诸如课程实验、实践报告的要求, 则可以在课程开始阶段先布置下去, 如讲述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和参考书或参考文章目录, 同时对获取和提交成果的过程和形式等做出要求, 以便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引导他们去思考, 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利于更好的完成能力训练和课程考核。 (4) 教学效果评价。对于教师来讲, 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 也是对自身在这门课程上的教学效果考核, 要及时分析总结学生在各个部分考核成绩的情况, 找出教学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同时, 还要及时收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良好的教学反馈意见不仅能够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 而且能使研究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实验与实践》这门课的教学实践中, 收集了上百位学生提出的反馈及改进意见, 总结下来好多方面对改进课程教学方法有很大的益处。如:希望教师能提前指导案例汇报内容, 提高案例信息量和制作质量;案例讨论主题最好与专业理论教学大致同步;案例教学中引入失败案例加以解读, 形成对比。在课堂学时分配方面, 希望学生主导的讨论时间比例能达到35%~45%, 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 同时, 教师能够及时对讨论内容进行点评, 突出关键知识点。

“卓越工程师”专业硕士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索对于培养未来真正卓越工程师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分析硕士研究生阶段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入手, 通过对“卓越工程师”专业硕士课程教学方法体系的解读, 介绍了笔者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实验与实践》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课程考评体系等方面的探索, 为“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专业硕士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及其具体实施提供了参考。

作者简介:吴娇蓉, 女,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 教授, 工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孙海浩, 男,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讲师, 工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参考文献

[1]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 (5) .

[2]吕思为.我国研究生课程与教学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 2004, (5) .

[3]刘博航, 王庆敏, 张文胜, 闫小勇.《交通工程学》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建设[J].价值工程, 2010, (16) .

[4]曹雷.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及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0, (4) .

电力工程专业研究计划 篇8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能源电力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

一、“卓越计划”的意义和目标

教育部将“卓越计划”在全国范围的试点高校推广的时期, 各工科类本科院校积极探索, 结合各自高校的主要工科专业进行试点改革。深入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以便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 服务“卓越计划”的目标。大学英语教学如何符合“卓越计划”对工程人才的国际化培养的要求, 抓住其改革内涵和重点, 培养工科专业学生所具有的英语能力有助于其工作中能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参与工程类国际项目的竞争及合作的能力, 受到广泛关注, 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结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必要性

大学英语是一门在国内高校受到高度重视的公共基础课, 是将语言知识、跨文化交际、外国文学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能源电力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主要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加上各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对外语课程的特定需求。这就要求在熟悉国内外对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基础上, 同时遵循外语学习的方法和特点, 把此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学校的特色定位紧密结合, 该课程就可以成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接受的重要和必要的课程。教育部2007年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学生了的外语水平提出三个要求。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 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需要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定位, 确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和计划。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大学英语课程是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也意识到这对实现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学生既要懂专业知识, 又要具备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各试点高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 不断优化大学英语教学, 帮助学生以学习语言知识、扩大国际化视野为目标, 加强对母语和外语的文化了解, 再以英语作为工具实现服务国家、世界范围的工程项目和国际合作, 增加用英语学习本专业的课程, 以达到对专业知识有更深的学习、更及时的更新。使学生不断与国际接轨, 了解世界范围本专业的发展信息, 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

“卓越计划”是我国总结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世界范围内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出发, 为实现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转向工程教育强国而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大学英语教学, 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必须依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 优化课程体系, 重新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工程师。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进行此项试点的高校需要重新定位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重新完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采用适合能源电力类本科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不断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考核评估方法, 将大学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结成团队, 弥补英语教师缺少专业知识的缺陷。同时, 大学英语教师需要与时俱进,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更新授课内容及形式, 提升教学质量, 以保证“卓越计划”在不同行业的工科高校顺利实施。培养面向世界的创新型国际化工程师的重要工作是培养拥有扎实的、与国际接轨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与各国工程人员交流的能力。

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途径

各行业对工程技术人员有什么样的英语需求必须建立在实实在在行业需求调研基础之上。在卓越工程师计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必须了解相关行业的工程师所需英语知识、技术规范。只有切实了解了行业需求, 高校在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时才能体现行业特色, 满足行业需求, 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

由于我国“卓越工程师”计划处于起步阶段,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 对“卓越工程师”英语教学的研究还不多, 教学经验还需不断积累。根据上述“卓越工程师计划”所提出外语培养要求及其具有的面向世界和突出行业需求的特点, 结合能源电力行业的需求, 对“卓越计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提出更多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作为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高校开设了如《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科技英语》、《新能源英语》、《能源电力英语》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旨在通过全面、系统的课程学习, 帮助学生进行基础英语和相关行业英语知识学习、口语、写作技能的训练, 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增强学生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根据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 大学生要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到相关要求。能参与到“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均是各高校选拔出来, 具有较好的英语学习基础、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大学英语教学多采取在第一、二学期增加课时、强化学习的模式, 教学中增加英语课课时,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达到较高的英语学习要求。

“卓越工程师”英语教学与国内很多高校开设的专门用途英语、学术英语和行业英语教学有很多相似之处。工程行业中使用的英语专业术语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中很少出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会采用听说读写的综合教学模式, 在阅读和写作训练中, 常见的文体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在教学中有很多四、六级相关题型的学习和训练。但在工程英语、行业英语课程中需要学习实用文体写作和阅读, 这些都需要经过专门的课程学习和训练才能被学生们掌握。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以参观、讲座等形式在新生阶段就了解本行业的发展状况、人才需求情况和就业前景, 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为未来发展做准备, 使他们能结合行业需求更自觉、更主动地学习。“卓越计划”采用更为先进、实用的教育理念, 其课程定位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都需要不断创新, 并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适时调整。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媒体网络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模式, 即网络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改革考核方式,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加强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监督和评价。课堂上教师的英语语言教学与学生利用真实情景模拟训练相结合方式, 体现了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中探索利用基于网络新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和传统课堂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结合工程行业领域中需要运用英语的实际场景, 如谈判、会议等, 将学生分成3~4人的小组, 采用任务型为主的教学方法, 在课前布置相关的小组作业, 教师利用班级QQ群对学生的小组作业在课前进行指导, 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查阅相关资料, 使英语的教学更具有真实性, 实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相结合的改革目标,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其合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满足行业的需求。

项目组教师积极收集适合能源电力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学习资源, 制作大学英语、电力英语、新能源英语、自动化英语、机械英语、管理英语、计算机英语、动漫英语等课程课件, 在教学中积极推广。教师们设计制作的课件有助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堂任务, 即最大程度地实现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的师生学习过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以小组形式主要完成任务活动, 为学生提供协作学习的机会, 课题活动会更丰富, 更接近真实场景, 能更有效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和成绩。与此同时, 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时, 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优点, 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使课堂信息由师生双向交流向多元化、多角度的转换。

参考文献

[1]贾秋仙.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J].新课程研究, 2013 (04) .

[2]周茂东.“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4 (03) .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60/201102/115066.html, 2011-02-11.

[4]左颖, 徐坤, 王超, 等.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学英语教改探析[J].价值工程, 2011 (08) .

电力工程专业研究计划 篇9

一、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教师专业化要求

面对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机遇和挑战,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2011年教育部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要求卓越计划高校要建设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 以实现“卓越工程师”教师专业化发展。

“卓越计划”的目的就是培养能够适应新时期需要的工程人才, 这种工程人才应具备科学家的理论素养, 工程师的实践能力和企业家的经营头脑。现代社会要求工程师具有综合性素质, 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还要具备把工程问题置于政治、经济、自然环境大系统中考察分析的素养, 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1]这就对“卓越工程师”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 既包括学科专业性, 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既包括入职前的培养, 也包括入职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走向成熟的整个过程。具体来讲, “卓越工程师”的教师专业化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一) 知识综合化

当前,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传统产业面临升级, 而且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断被打破, 交叉学科大量涌现, 这就要求工程教师掌握本专业最新的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 具备科学家的理论素养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和勇气。同时, 工程问题的复杂性也要求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相邻学科知识, 教师除在本专业之外还必须不断地学习其他学科领域的新知识, 包括文、理、经、管、法等, 与工程学科融合, 才能使工程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可见, 工程教师的职业特性首先是个多学科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要当好教师, 就要先当好学生”, 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专业素养并运用到人才培养中。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拓展学术视野, 在多学科的综合应用下, 获得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也敢于突破、善于超越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知识结构形成最优化的工程设计。这是培养高卓越工程师需要的先决条件。

(二) 技能工程化

培养“卓越工程师”除了要掌握先进的工程理论知识外, 教师还需精通工程实践, 具备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工程素质。我们知道, 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显著区别在于它的实践性、集成性和创新性。工程素质是从事工程教育的工科院校教师应具有的最基本的要求, 它是工程意识、工程思想和工程方法的综合体现, 是工程教育的本质要求。所以, 教师的工程化实践经历是决定“卓越计划”成败的关键中的关键。所以, “卓越计划”实施方案就明确提出“专职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 其中部分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卓越计划高校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1~2年, 积累工程实践经验。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 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也就是说, 教师的“工程化”过程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必须要件。

(三) 教育专业化

工程教师作为教师大类中的一员, 和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 有自己的职业规范和思维逻辑, 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卓越工程师”的教师应该向工程教育专业化发展, 树立工程教育研究意识, 提高工程教育研究能力。教师要把工程教育理论的研究看成是自己的“专业知识”, 转变工程教师不做教育方法与理论研究的思维定式, 积极做一名工程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参与者、主导者, 并积极反思自己工程教育的方式方法, 从中给予学生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工程实践需要的行为逻辑。唯有如此, 我国的“卓越计划”才能在专业化发展中逐步走向成熟,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也才能卓有成效, 不然人才培养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工程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四) 视野国际化

世界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理念, 因为我们培养的“卓越工程师”要获得国际社会认可, 就需要用国际工程人才的通用质量标准进行培养, 并得到国际工程师资质认证注册体系的确认。这就要求参与“卓越计划”的教师必须是个国际化人才, 有着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首先, 教师不仅要掌握一种或几种通用的国际语言, 还要有多年国外研修的工程经验, 熟悉国外工程教育的体系和模式, 并能用熟悉的专业外语进行人才培养;其次, 教师要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用国际化评价体系, 设计课程体系和重构教学内容, 能够将国际先进的工程方法、手段和成果用于我们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再次, 教师有着广泛的国际交流能力, 能够参与工程师培养的国际合作、组织学生跨国研修等, 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我国工程教育师资存在的问题

当前, 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脱节是全世界的通病, 但在我国这个问题表现的更为严重, 尤其是工程教育的师资, 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缺乏在工程产业界长时间的实践锻炼。师资队伍的现状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需求有着较大的差距, 严重制约着我国“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总的来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重课内, 轻课外

理想的工程教育应当是课内与课外相互补充、有机整合, 形成“从课内到课外”高度结合的学习空间, 教师应该通过课内外的结合教给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思维与方法, 使学生“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现在的工程教育依然保持着“填鸭”式、“说教”式为主的教育方式, 形成了被动教育的情景。参与工程教育的教师们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课堂内知识的传授方面, 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认真科研、精心备好讲好每一节课上。很多教师甚至也不会放弃在课堂中把最前沿的工程技术成果告诉学生的机会, 希望能够把每一堂课讲得很精彩。但令人遗憾的是, 教师们的关注点都集中在自己仅有的那点“专业”范围内, 对跨学科、交叉性知识等综合性解决工程问题的涉猎很不够, 或者说基本上没有。从整体上来看, 我国工程教育仍没有摆脱重课内、轻课外的弊端, 不少院校的工程教育仍把课堂理论教学当作培养人才的头等大事严抓不懈, 却忽略了工程教育应该有的、更重要的课外仿真教学、工程创新思维训练、工程团队配合等教育内容。另外, 也由于这些课外教育内容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年度考核、工资收入等关系不大, 很多教师既是有开展好课外工程教育的想法, 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做, 这不能不说是工程教育的遗憾。当然, 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于那些以教学为主的综合性本专科院校里。但更令人遗憾的是, 在那些以科研为主的大学里, 工科教师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从事科研、发表论文、迎接各种评估等中, 教师们在各种压力之下, 连应该坚守的课堂教学也丢了, 很多教师根本就顾不上学生的课外工程能力训练。殊不知, 没有了“课外”工程教育的拓展, “课内”的教学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与发展的活力, 这样的工程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落空了。

(二) 重理论, 轻实践

工程是一种过程, 是一种将科学转化为技术的集成过程, 它从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就要求工程教育超越纯粹的科学, 将工匠与学术有效融合,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世界上工程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 非常注重工程教育的实践性, 早已完成了从工程科学化向工程实践回归转化的过程。而我国现行工程教育从学生培养到教师培养, 一直保持着“学问化”的传统, 注重理论、轻实践。一方面, 工程教师的选拔是从“校门”到“校门”, 大多数工科教师没有走出过校门参与工程问题解决, 对发现问题、解决工程问题存在先天性不足, 对工程设计、制度、运行、研究、管理等缺乏敏感性, 对工程实践的要求并不十分了解。因此, 工科教师本身就没有养成相关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个性品格, 在进行工程教育的过程中, 只能照本宣科、纸上谈兵。另一方面, 我国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一般以理论为标准, 主要看发表了多少学术成果, 申请到多少科研项目, 等等。在此指挥棒之下, 不少工科教师就以做理论研究、出理论成果、教理论内容、育理论人才为工作的主要内容, 把工作的兴奋点都集中在工程理论上了, 对工程实践 (包括工程试验) 提不起兴趣, 从而忽视了工程教育固有的“工”姓特点。这样就造就了我国工科大学毕业生因“实践能力缺乏、创新精神不强”而得不到社会认可的现实。在国际洛桑管理学院发布的《国际竞争力报告》, 我国排列在最后一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工程教师的实践环节与能力的缺乏, 已经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质量。

(三) 重学历, 轻能力

美国学者霍姆斯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法律的生命一直并非逻辑, 法律的生命一直是经验。”与之相似, 工程教育的生命更是经验, 而不是科学。应该说, 工程师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 在参与工程问题、直接接触工程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工程的那些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这是工程师在长期工作的过程中获得的外部感知的深化总结。这种经验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就会成为工程师能力最核心的部分, 这些能力的获得对工程师毕生职业的发展来讲是弥足珍贵的。因此, 德国一般的工科大学都要求工程教师必须在工业企业中有五到十年的经历以获取工程实践能力, 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以更多地传授工程实践中的具体经验。可见, 在工程教育中, 这些实践能力根本就无法与硕士博士学位等同日而语, 两者之间的差距也是无法用语言说清楚的。虽然学历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但近些年来“重学历轻能力”的社会风气席卷整个社会, 很多高等院校为满足这种社会风气, 在选拔工程教师的过程中单纯注重学历, 逐年提高工程教师的学历要求, 唯学历选人才。在很多高校干部的思想意识里, 高学历就代表着高能力, 在面对选择一个低学历的优秀工程师和高学历刚走出校门的研究生时, 一般高校都会选择高学历的研究生作为工程教师。在他们看来, 选择低学历者作为工程教师是个很没面子的事情、在高校排行榜里也占不了优势。因此, 大量刚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补充到了工程教师队伍, 使工程教师变成了清一色的学术性高学历团队。“唯学历主义”不仅偏离了工程教师职业的实践性特质, 而且与工程师培养存在着先天的矛盾与冲突。我们不能不说这种慕学历虚名而不求能力实效的工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 是我国工程教育里面最大的败笔。因为学历只是一个人受教育的证明, 与能否胜任工程教师完全是两码事。

(四) 重科学, 轻技术

工程教育在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技术教育。我们知道“科学”和“技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和体系, 两者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内涵与外延。用冯·卡门的话说, “科学”是探索已有的事物, 是发现问题, 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强调的是一个“深”字;“技术”是创造还没有的事物, 是发明、创造、创新, 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强调的是一个“新”字。可见, 两者之间是有很大的差异的。但是长期以来,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 “科技”是分不开的, 普遍认为, 技术就是科学的应用, 是科学的附属品。只要科学理论有了重大突破, 就可以轻松地产生技术, 致使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 导致两者发展严重不平衡、不协调。现实中也出现了严重的重科学、轻技术趋势, 因而很多院校误把工程教育当成了科学教育, 高等院校对工程学科的管理等也是有“科”而无“技”, 这在工程师资队伍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一些比较优秀的大学里, 教师队伍的主要任务是科学研究, 要探索“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最终教师个个都是学术理论专家或是工程学家。而在一些层次比较低的高校, 工程教师的主要工作还是科学普及, 与技术也没多大关系。另外, 还值得一提的是, 教师队伍建设“去工程化”也非常明显, 最终很多院校的整个工程教师队伍没有一点工程背景, 这不能不说是个世界“奇迹”。来自“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教育部战略研究重大专项课题组的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超过90%的调查对象认为“缺乏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师资队伍”是影响工程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去工程化、弱化工程化是阻碍工程师培养的最大绊脚石。[2]

三、“卓越工程师”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途径

(一) 回归工程育人理念, 增强工程集成意识

当前,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出现诸多问题,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脱离了工程本身。早在20世纪80年代,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率先提出了“回归工程”实践活动, 要求工程教育“回归”到工程实际上来。为此, 美国工程界和工程教育界发布了《2020工程师愿景报告》《2020工程师培养报告》等, 对工程师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自此世界高等工程教育领域要求回归工程教育实践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再加上工程问题本身的日益复杂性,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界人士认为, 不能仅仅让学生学习一些工程科学的理论和知识, 还应该让学生接触到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分析和管理, 不仅是指对有关技术学科知识的整合, 而且包括对更大范围内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系统日益增进的了解。[3]我国工程教育界也发出了加强工程实践、在“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下培养创新人才的呼吁。但是, 这些年来, 一些院校及教师还存在思想上的认识误区, 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 我们建议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 在让学生具有实用技能、创造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等之前, 首先应该让教师具备这些能力, 因为“只有高水平的工程教师, 才有卓越的工程师”。这就要求:首先、要转变工程教师思想观念, 让教师跳出“学科”和“科学”的思维, 用“整合”或“集成”的多员思想, 重建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做到教学目标与过程的集成, 在教学内容上知识与方法的纵向集成以及相关学科的横向集成, 理论与实践的集成, 从而实现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其次, 尽可能让教师与学生组成团队参与真实工程问题的处理。工程问题本身的实践性要求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在真实 (包括仿真) 的环境中进行, 这样学生遇到的不仅仅只是工程和技术问题, 还有社会问题等, 学生在这种动态而又复杂的处理中学习, 会得到最为深刻的工程记忆。请注意,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一定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完成思想的转化, 让学生成为主导者。学生针对工程问题的分析、判断等, 教师只是个“听从者”和“支持者”。在有必要的情况下, 教师完全可以成为帮助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后勤人员, “听从”学生的安排。

(二) 深入工程实际训练, 提升工程实践技能

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我国工程师资队伍建设一直缺乏对教师工程背景和工程实践经验的要求。在这方面, 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工科专业的教师都必须有注册工程师的资质, 德国也要求工程教师有产业工作的经历和背景。2000年, 以MIT为首的一些世界著名工科大学在Nobel基金会的支持下, 开展CDIO (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 工程教育模式的研究和推广, 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工程实践的回归, 要求工程教师是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工程师榜样”, 教师应该具有优秀工程师的实践技能、综合知识背景以及整体性思维方式。

为了改变职业教师大多数从校门到校门, 没有实践经验的问题。2006年9月,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 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我们认为, 这个制度对于解决我国高校工程教师“工程化”不足的问题同样适用。让工程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 是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 华北电力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教师“工程化”的战略, 提升师资的工程化水平, 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学校从工科教学的工程实践性特质出发, 依托校董会与教育部共建的优势平台, 与大型电力企业签订《教师企业“工程化实践合作协议》, 建立教师“工程化”培养基地, 实施“工程化”培养。学校派出的教师完全脱产在企业全日制工作, 实践周期为每人6个月。实践基地均提供良好的工程化实践条件, 安排最务实、最实用和最实效的实践工程, 让教师在实践中训练。实践期满后, 由企业组织专家对教师的工程化实践成效做出鉴定, 作为教师考核的基本依据。教师通过工程实践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和工程经验, 并掌握了工业企业的前沿信息、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等, 同时也了解了工程一线对学科专业的现实需求, 有效地促进了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增强了教师教学的实效性。

(三) 促进工程产学交流, 改善工程师资结构

促进高校和工业企业的工程产学交流是国际公认的完善师资队伍、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途径, 许多国家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办法与措施, 一些工程教育发达的国家的高校里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就占到高校工程师资的半壁江山, 工程师资结构多元、丰富。这些兼职教师是企业工程的直接主导者和参与者, 也亲自参与过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等重大工程项目。他们不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而且一般也具有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工程实际、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而且可以成为学生的“工程师榜样”, 使学生感受到工程师的责任、能力和素质。

我国在推进产学合作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高校和工业企业的师资交流等有了一定的进展。一些高校开始有意识地着手改善工程教师队伍结构, 部分行业特色性大学的工程专业利用行业和工程优势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到学校来当兼职教师、主办讲座、指导学生实践学习等。来自企业界的工程师把各领域的前沿问题、带动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科研项目带进学校, 使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技术、参与重大科研项目之中, 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他们还直接参与专业课程建设, 确保了教学内容的适时更新等。

实践证明, 工程产学交流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工程实际的无缝对接, 高校聘请企业工程师的作法给我国工程教育注入了巨大活力, 在培养卓越工程人才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交流数量少、频次低、开展的院校有限等, 与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师资交流还有很长的距离。因此, 我们建议:第一, 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 规范工程师资交流行为, 确保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第二, 高校开列专项经费, 对兼职工程教师等给与一定的工资报酬, 提高兼职工程师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第三, 给兼职工程师配备专门青年学术助手, 让企业工程师与学校青年教师结成帮扶对子, 实现双向提高、共同进步;第四, 构建灵活的人事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工程师在高校参与专业技术聘任等机制;第五, 强化育人全过程监管, 对企业工程师在育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处理。

(四) 完善工程教师评价, 激发工程教育活力

教师是工程教育的组织者, 是影响卓越工程师水平的关键因素。教师评价是否科学合理,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从事工程教育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目前, 由于我国高校评价体系错位, 重科研与理论研究、轻教学与工程实践, 致使工科教师的非工化趋向在工作中进一步加剧。我国大多数工科院校长期以来存在着比较重视教师的科研情况而忽视工程实践的现象。如果用现有的“科研成果”等标准来量化教师业绩的话, 难免会挫伤这些教师的积极性, 最终使一些高水平的工程师、教授逐渐淡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视野, 卓越工程师培养终将会受到影响。因此,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改革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培训制度, 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为主, 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主。”具体而言, 我们认为还需要注意几点:第一, 高校要合理构建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科技成果奖励体系、专业技术职务 (职称) 晋升体系等, 使之形成一个以实践化、综合化为核心的工程教师多元评价体系;第二, 改变目前教师任用资格和认定条件偏重学历的现状, 完善以工程能力为主体的教师选拔体制, 形成固定加流动、专职兼职结合、学校与企业交叉的工程化教师队伍;第三, 培养的卓越工程师要符合国际标准、获得国际认可, 首先就要求工程教师要具备跨国工程交流、多语种授课等方面的能力, 所以要加大工程国际化评价权重, 督促教师学习和吸收国外工程教育先进成果, 提高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水平;第四, 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内容, 将工程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按照合理的比例纳入教师评价当中, 找出教师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并及时反馈给教师, 以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水平。

注释:

[1]吴志功, 陈溪.美国“2020年的工程师”教育计划特点分析与启示[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7, (Z1) :110.[2]陈劲, 胡建雄.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44

[3]江安凤, 吴锵.回归工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J].高等建筑教育, 2005, (4) :8.

责任编辑:云蒙责任校对:张小萍

Theoretical Frontier理论前沿

P27“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师资专业化问题研究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是国家确定的重大改革项目, 对工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知识综合化、技能工程化、教育专业化、视野国际化的要求, 但目前我国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脱节严重, 制约着“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因此, 建设一支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工程化”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 这需要我们明晰师资队伍建设途径, 回归工程育人理念, 深入工程实践训练, 促进工程产学交流, 完善工程教师评价。

P35论南科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因素

南科大提出自主招生、去行政化、世界一流等改革与发展目标, 这需要勇气。但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超乎寻常的智慧和脚踏实地的努力。南科大在筹建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五个关键要素, 即科学发展趋势、系科创始人、工作条件、简单有效的制度体系、大学文化。

主题词:南科大;世界一流;系科创始人;制度体系;大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 (2012) 05-0035-04

P39高职院校后勤服务数字化建设探析

数字化是促进学校后勤服务提高效率、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有效手段。围绕学生住宿、餐饮、消费等服务的数字化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 整合建设队伍和资源;坚持需求导向, 立足解决后勤服务中的实际问题;坚持集成共享,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规划;坚持校企合作, 提高后勤服务软件的建设和维护水平。同时, 要通过数字化校园平台、办公平台或者一卡通平台等来实现后勤服务保障软件系统的集成。

关键字:后勤;数字化;集成共享;一卡通

电力工程专业研究计划 篇10

一、教育生态理念及专业建设的生态性分析

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 教育生态学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 (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信息的) 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教育生态系统以教育及其结构层次作为主体, 以开发者 (转换者) 、被开发者 (被转换者) 和服务者 (管理者) 三种功能为纽带, 以出人才、出成果为中心。教育生态环境可分类为社会生态环境、规范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三种环境圈层。教育生态环境以教育为中心, 围绕几种生态环境圈层, 形成多因子综合影响和相互作用, 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 是一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体系。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实施2年厚基础教育、1年物联网工程专业教育和1年工程实践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采用能力递进的“2.5+0.5+0.5+0.5”本科生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物联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可参照一年级 (校内一学年) 、二年级 (校内一学年) 、三年级 (校内0.5学年) 、四年级 (校内0.5学年) 。

二、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内部生态发展体系

(一) 创新优化工程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规范环境强调教育是科学技术的基础, 科学技术是教育的内容, 科学技术促进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为适应物联网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 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 对物联网专业建设提出了培养创新工程素养的质量要求。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 强调知识的应用和知识的生产, 而不局限于知识的持有和追求。课程体系设置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以工程实践与科研训练为主线, 以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工程技术三类基础课程构筑教育平台, 划分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工程专业教育、工程实践教育四个层次。课程体系强调工程创新能力要求导向, 强化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 课程涵盖物联网支撑技术和物联网应用共性关键技术。四层次课程体系体现了教学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开发智力为主, 强调学科的本质和知识结构, 形成连贯、顺序和整合的“螺旋状课程”结构, 以求实现知识的迁移。

(二) 创新教学团队建设

高校教师队伍是教育生态学的重要因子, 物联网专业教育与教师队伍的密切关系具有生态学的意义。依据教育生态的平衡规律, 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教育生态因子教师队伍的花盆效应, 揭示高校教师不能在土产的环境中一直生产, 封闭和半封闭的教育系统会导致教师从书本到书本产生局部生态环境效应[9]。物联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组建创新工程教育师资队伍为目标, 培养具有创新性工程教育理念和实践工程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 形成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重点抓好“双精型”、“双语型”和“双导师”队伍建设。

三、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外部生态发展体系

物联网科学技术促进专业培养形态的改变, 教育的基本形态呈现出向企业形态发展态势。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 强调知识培养的创新工程意识和创新工程能力。培养方案强调学校-科研院所、学校-高新企业的深度联合, 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提升计划与创新工程教育有机结合, 强调在更高水平的工程科学知识传授层面, 体现学术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行业要求的工程能力之间的结合。学生从2年级开始实施导师制:校内实践环节由校内导师指导, 科研院所或企业实践环节由双导师共同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外部生态环境对专业建设的良性作用。

1.构建校企联盟两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物联网产业发展需求, 借助江苏物联网产业优势, 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物联网工程与技术江苏省优势学科、物联网工程训练综合训练中心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 结合无锡及周边地区物联网高新企业, 开展与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的多元合作, 提出由学校和科研院所或企业两阶段、双导师培养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手段, 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工程教育理念。

2.校企联合和企业实训课程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的制定突出校企合作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教学科研结合, 促进交叉融合和资源整合, 优化实验教学体系结构, 突出平台建设;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突出实践教学技术和方法, 拓展和优化专业课程内涵和功能, 形成工程实践性强的实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培养方案重点考虑与地方物联网企业的合作, 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方式作为实践能力提升培养的重要手段。企业基地的实践教学分为四个层次:专业认知实习、物联网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物联网工程实践、毕业设计, 总学习时间为43周。

认知生产实习目标定位于了解专业涉及的产品设计、生产、测试等流程, 建立起物联网系统的整体概念和感性认识, 进一步了解课程在微电子、通信与集成电路、传感网等领域的基本应用。物联网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通过现场考察和实际操作的形式完成学习过程。在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开设与企业研发过程、生产过程、管理环节、市场营销、工程概算、工程施工、系统维护等方面的相关课程, 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验证、理解并掌握课程理论内容, 提高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物联网工程实践要求学生到企业现场参与体验设计、开发、测试、工程实施的流程。通过专业实习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和了解物联网行业新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了解专业领域的主要技术和经验, 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生产、维修和管理的能力。

毕业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由企业提供合适的岗位供学生顶岗实习, 结合现场工程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实践。通过联合培养使学生了解企业的全部生产运营流程, 了解行业的基本规范和发展需求。

四、结语

本文从教育生态的视角, 分析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的教育生态特性, 同时, 基于教育生态理论, 构建和分析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在培养计划的方案实施中, 强调专业建设与环境的适应性、环境对专业建设的反作用, 尤其引入了校企联盟和双导师机制, 加强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的企业生态环境的建设。

摘要:本文以教育生态的理念, 分析了物联网专业建设的生态特性, 阐述了教育生态理念在制定该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中的指导作用, 提出卓越工程师培养内外部生态发展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育生态,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

参考文献

[1]李继怀, 王力军.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与卓越工程师培养[J].2011, (3) :140-142.

[2]高雪梅, 潘丰.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 2011, 63 (11) :108-110.

[3]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育, 2012, (1) :4-6.

[4]韩辉, 刘生发, 缪花明.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金属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14B) :189-191.

电力工程专业研究计划 篇11

[摘 要]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从专业培养方案的发展趋势、综合性实验的重要性、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工程素养的锻炼等方面探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为提高该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工程应用能力,针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以传授知识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课程间的有机渗透,使综合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同时加强实践环节,使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卓越计划;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52-02

为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实践教学等环节,探讨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新一轮修订的思路,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发展使过程工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学校-岗位衔接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突出强调具有实践能力、工程应用人才的培养。为了弥补过去高校人才培养的缺陷,造就一批实践能力强、适应工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技术应用型人才,“卓越计划”应运而生。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简称装备专业),在石油类院校机械专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既有对普通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通用性知识的要求,又有面向过程工业的行业特色。针对装备专业的毕业生,使其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非常重要,但就其专业特点而言,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以致用越来越多地为社会所重视。所以“卓越计划”明确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与相关行业、企业加强合作,为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性和企业适应性,学校要按照机械行业、石化行业等的通用标准来进行人才培养。

一、装备专业培养方案发展趋势

培养方案是高校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所制订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包括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等内容,其中课程体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的机械类专业在编制或修订培养方案时,必须立足于社会需求,斟酌人才市场的发展动向,面向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既要注重传统基础理论的夯实,又要加强对专业前沿技术的把握。因此装备专业的课程安排在保证系统性和实践性的同时,必须洞察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保持对相关行业人才需求市场的高敏感度,强调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企业发展的综合素质培育。

装备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专业系列课程是学生紧密联系工程实际与工程应用的通道,也最大限度影响着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这类课程包括: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设备设计、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过程装备制造与维修技术等,这些专业课程虽分别进行教学,却是环环相扣,互相联系,甚至不能相互分开而独立存在。这类课程针对装备专业的石油化工特色而开设,是现代装备设计方法与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方式等都严重影响装备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也直接反映“卓越计划”的实施效果,所以其制订和安排一定要围绕学以致用的原则,多实践多应用。

二、装备专业开设综合性实验的重要性

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核心就是能够即时产出效能,而目前很多高校毕业生不能满足其要求。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单位后,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重新学习与适应,还要经过更长时间的培训或工作积累才能具有实际操作和应用技术的能力,想要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具体的工程实际问题更是需要多年实践经验的沉淀。此过程使得企业既浪费人力又浪费财力,也是高校教育的缺陷所在。大学教育中因机构设置和安全管理等原因,学生能参与的项目或课题很少,不能真正地实现与工程实际接轨,所以在校的学习阶段,更要注重新型的综合性实验教育,锻炼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和应用技术的能力,启发其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

针对“卓越计划”要求,新的装备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对专业系列课程的设置与安排做出较大调整。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应用联系,须增加开设包含压力容器、泵、压缩机等装备在内的系统综合性能实验以及利用最新软件技术的现代设计方法等重要环节,以保证学生接收到系统全面的现代化装备理论,掌握最新的测试技术与分析手段,使学生在进入企业工作后的短时间内,就能够运用现代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各种测试分析手段解决具体的工程技术问题。现代装备设计制造技术和操作使用方法对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增加实践教学所占学时的比例是势在必行的,必须安排足够的时间和较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到石油化工行业或机械类企业。同时,通过实训基地建设保证学生得到装备专业相关技能的实际训练,培养其动手实践的能力,启发创新能力,提高工作能力,以便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能很快上手,缩短适应时间。

三、“卓越计划”背景下对装备专业课程教学方式的建议

我校的装备专业很荣幸成为“卓越计划”的实施专业之一,在多次的学习、总结、探讨当中,我们本着夯实基础理论、发挥专业特色的工作原则,立足于培养21世纪新型工程师技术人才的目标,使装备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环节安排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别在专业课程培养计划的修订方面,精简理论教学,注重实践培养,与各类用人单位沟通,实行有目标、有方向、有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应用型教学方式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教”而非“学”,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验证,而应用型教学是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实践应用的学习模式,强调“教”的同时更强调“学”。应用型教学模式突出强调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将学习过程与实践、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的职能将由“教”转变为“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其思考、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必须由传统的单向灌输方式向启发互动方式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工程实际问题;课外教学要与兴趣爱好相结合,使学生获得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基本训练。

理论教学奠定了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在保证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同时要适当增加具体的工程实例。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工程课题,开展课堂讨论,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中,从而将抽象难懂的理论用实际的工程实例来解释,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记忆,而且使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彩,又从中强化了学生的工程概念与背景。实践教学必须与其对应的行业和企业接轨,装备专业的毕业生则必须走进石油化工和机械制造类的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和操作演练,并进行综合类实际课题的训练。

(二)专业课程的教学走进实训场地,真正实现边教边学

专业课和毕业设计阶段的学习是联系工程实际的桥梁,必须走进企业和相关实训基地,确定一系列与工程实际相关的课题,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地在研究中学习。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学生们规划、分担工作任务,查阅文献资料,和老师一同讨论、分析研究方案,通过一定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从而得到实践能力的锻炼。这种培养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将课程学习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不仅能够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交流合作能力。同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各类竞赛活动,如过程装备设计大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可以展示学生的才能,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总结

装备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以提高技术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为目标。第一,培养方案要立足于行业、企业需求,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工程素养、社会适应性的培育。第二,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强化基础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突出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第三,强调由“教”到“导”的教学方式转变,突出文化素质教育,重视身心培养;课程安排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一定的工程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加强课程间的有机渗透,使综合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懂理论、能实践、具有一定的工程素养是装备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更是适应“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尹立孟.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师资问题与课程体系设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9):163-164.

[2] 龚俊杰,赵晴.机械设计类课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130-131.

[3] 李延斌,高有华,等.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4):92-94.

[4] 陈翔,鞠小林.卓越计划驱动下的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3(7):14-17+21.

[5] 陈庆奎.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实验室开放实施机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80-83.

[6] 赵东,万超.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2013(4):66.

电力工程专业研究计划 篇12

关键词:卓越人才,通信工程,高等学校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 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的工业化将产生巨大影响。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美国工程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指出, “拥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国家占据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在新的发展起点上, 很多国家都将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因此, 加快我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是势在必行的。

一、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必要性

多年以来,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 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和体系, 培养了上千万的工程科技人才。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良好基础, 基本满足了社会对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 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 研究生47万人。早在十七大期间, 我国就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 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也提出了迫切要求, 急需培养一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创新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 以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 增强综合国力, 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2010年6月23日, 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 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 (学) 会, 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 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 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为落实人才培养这一高校根本任务, 我校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制订, 积极推进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 要求各二级院、各专业对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标准、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通信行业作为国家工业发展的前沿, 技术革新十分迅速。要想培养出面向企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 更应该尽早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从2010级开始, 我院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拟定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行培养, 拟实施以突出“工程意识、工程实践、工程素质”为目标的立体化培养方案, 拟建立“夯实基础、发展特长、面向工程”的立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实行“3+1”、“订单式”、“项目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培养计划, 建立“工程科学、科技竞赛、创业就业”立体化实践创新平台, 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型人才, 旨在造就一批10年或15年以后能站在学科、专业、业界最前沿的工程人才。其对东北石油大学探索精英人才培养新路具有重大意义。

二、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重要性

通信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研究项目对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提升企业和学校的创新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1. 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科研项目, 能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并从企业工程师那里学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初步了解企业的工作方法, 快速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 并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 找到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

2. 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通过相对较长时间对学生的考察, 可以从中挑选更优秀、更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同时缩短新员工的上岗预热期。学生也成了联系企业研发和高校智力的纽带。

3. 企业的工程师和在校的教师接触和沟通, 有可能产生创新的领域、创新的思维和方法。

通过课题的开发和研究, 把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工作落到实处, 围绕培养标准、生源选拔、培养计划、理论教学、实践环节、教师队伍、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等问题展开研究, 制定通信工程专业具体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标准、课程设置、合作企业及制定企业学习计划。这将对通信专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其成果也可以推广到其他专业, 为推进“十二五”新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翔实的实践资料。

三、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通信工程专业最大的特点是技术更新快, 知识总量增长急剧, 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既要掌握各种相关的核心技术, 又要掌握新技术及其发展动向。因此,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应注意学生的自适应能力以及由此所需的数理和工程基础知识及技能, 拓宽口径, 加强实践环节, 强化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念。从近年来学生就业状况来看, 普遍的现象是就业率不高。通信工程专业就业率低的问题日益显著, 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生存与发展, 而且关系到通信工程专业的生存和前途, 关系到学校的前进步伐。因此, 迫切需要我们严肃思考并认真探讨人才培养计划, 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 落实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

1. 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

在培养卓越工程师计划中, 应围绕工程素质、工程科学、工程实践进行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从原先相对单一的专业课程逐渐转变为以工程专业课程、工程实践课程为主体, 自然科学课程为基础, 人文社科课程为补充的课程体系, 并在所有的专业课程中都设置工程项目的训练环节。

2. 双导师制探索。

通信工程是应用型很强的学科, 需要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师资队伍来指导学生。学校拟聘请一批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 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 让他们走进课堂, 为学生上课、做讲座、指导实习实训、指导毕业设计等。每一位学生都有两名导师指导, 一名为本校教师, 另一名为企业工程师。双导师的指导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老师的科研活动和工程项目中, 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技术开发能力提供了直接的指导和项目平台。

3. 课内外实践平台搭建。

要从学校的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行业企业参与该计划的实施, 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 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 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以实践环节为中心, 建立课内、课外两个实践教学平台, 通信工程专业已与多个企业建立了实习教学基地, 可以将教学过程分为学习学期和工作学期, 采用交替式合作教育模式。

4. 工程化培养模式改革。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围绕工程能力这一核心问题, 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在校内学习阶段, 要在加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 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 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着力推动研究性学习方法,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 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在企业学习阶段主要是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 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 “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增加通信工程专业学习和工程实践锻炼的比重, 强化在企业阶段的学习实践环节, 强化外语能力, 重点培养适应信息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卓越人才。

5. 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能否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教师, 关键是看能否建设一支满足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引进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教师, 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到学校任教或兼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参与工程实践, 增强工程实践能力。为开展通信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研究, 我校通信工程专业拟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中兴等相关的企业聘请高水平的工程师做客座教师, 并把本专业青年教师送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樱之.“卓越工程师”如何练成——浙工大探索工程教育新模式[N].浙江日报, 2010-07-01.

[2]教育部.2010年第三次通气会[Z].2010-04-27.

上一篇:牙齿美容美白的误区下一篇:知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