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脑转移癌

2024-09-29

肺癌脑转移癌(共7篇)

肺癌脑转移癌 篇1

我科自2007年1月~2009年6月, 采用全脑放疗, 各类脑转移的病人60例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转归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在进行全脑放疗的60例脑转移病例中, 男性46例, 女性14例, 年龄55~73岁, 中位年龄64岁。

1.2 原发病灶肺癌42例, 占70%。乳腺癌6例, 占2%。恶性黑色素瘤4例, 占6.7%。消化胃癌8例, 占2.7%。

1.3 脑部转移性肿瘤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 全部为多发病灶, 最大病灶直径4.3cm, 最小直径1.0cm。

1.4 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呕吐、肢体障碍、意识障碍、癫痫、视力改变、面瘫、精神异常失语、共济失调。

治疗前均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不影响治疗进行。

2 治疗方法

2.1 放疗所有病例内先行全脑照射:

采用直线加速器射线能量6MV-X线, 定位和照射均使用热塑面膜固定头部, 模拟机下定位, 照射野为两侧平行对穿野包括全脑, 水平照射方式行放射治疗, 全脑照射野上界在头顶, 下界沿眉弓上缘至眼眶后连线下拐至外眦水平, 由外眦经外耳孔水平连线至后颅凹底部。分割方式为2.0Gy/次, 5次/周, 总剂量40Gy, 4周完成。

2.2 辅助治疗20%甘露醇+地塞米松10mg.iv每日二次。

3 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按WTO统一标准评价:

其中CR (完全缓解) 10例, 占16.6%, DR (部分缓解) 32例, 占55%, NC (稳定) 12例, 占20%。PD (恶化) 6例, 占10%, 总有效率 (CR+PR) 70%。全脑照射后神经系统表现及症状、体征改善42例, 中位生存期6个月。复查CY显示病变消失和缩小分别是10例、32例。14例死于脑部病变进展, 46例因其他部位病变进展或病变广泛伴全身衰竭死亡。所有病人均出一不同程度晚发, 少数的人出现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均为I~II度反应, 经对症治疗缓解, 全组病人在放疗期间均无明显颅内高压症出现。

4 讨论

肿瘤患者约30%发生脑转移, 脑转移瘤也是颅内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常见的原发肿瘤为肺癌、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消化道肿瘤以及肾癌, 其中肺癌占64%[2]。肺癌是脑转移病最常见的原发肿瘤, 占各种恶性肿瘤的40%, 同时约有25%的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一旦发生脑转移, 其预后较差, 但通过合理的治疗仍有部分患者可获得症状缓解, 延长生存期。放射治疗仍是目前治疗脑转移癌的主要手段。脑转移癌病人愈后极差, 中位生存期仅3~7个月不等, 长期生存几率低.而脑转移癌大多表现为颅内多发位病变, 目前放射治疗是脑转移瘤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 尤其是多发脑转移患者, 60例病例中经放射治疗后脑部症状和体征改善32例, 有效率达70%, 而且放射治疗后中位生存期是6个月的事实说明了不论是从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影像学检查结果及生存期来看, 放射治疗对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均有重要意义。影响放疗疗效的因素:全脑放疗治疗能改善病人生存质量、中位生存时间, 1个月增加到4~6个月, 死于全身肿瘤病变进展者多于脑部病变进展者。脑转移的病理类型、KPS评分、原发病灶控制、年龄或是否有颅外转移都可能影响预后因素, 而以KPS评分、原发病灶控制、颅外转移情况最明显。但由于病例较少, 时间不长, 对其远期损伤的情况还有待观察。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脑转移癌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放疗疗效。方法 我科从2007年1月2009年6月间共收治脑转移癌患者60例, 均采用全脑放疗方法DT40Gy, 2.0Gy/次, 4周完成。结果 其中CR (完全缓解) 10例, 占16.6%, PR (部分缓解) 32例, 占55%, NC (稳定) 12例, 占20%。PD (恶化) 6例, 占10%, 总有效率 (CR+PR) 70%。结论 脑转移行全脑放疗, 对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全脑放疗是治疗脑转移癌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脑转移癌,全脑放疗,疗效

参考文献

[1]殷蔚伯, 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7.

[2]殷蔚伯, 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1040-1042.

肺癌脑转移误诊为脑梗死9例分析 篇2

1 临床资料

男性6例, 女性3例, 年龄45~78岁, 平均68.3岁。主要症状为偏瘫或失语, 均以脑梗死收入院。头晕3例, 咳嗽咳痰2例, 头痛呕吐2例, 伴有智能下降3例, 癫痫发作2例, 共济失调1例, 有不同程度肌力下降8例, 有20年以上抽烟史7例, 胸腔积液1例,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例, 肝脏肿大1例, 脑脊液中蛋白增高6例, 眼底检查双侧视乳头水肿4例。头CT或MRI提示:脑叶占位病变8例, 小脑占位病变1例。胸部CT提示:肺癌9例, 伴胸腔积液1例, 纵膈淋巴结转移2例。病理学检查:乳头状鳞癌1例, 未分化癌1例, 腺癌7例。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 60岁, 因反应迟钝, 失语, 右侧肢体无力1d。急诊以“脑梗死”收入院。门诊头CT提示左侧颞顶叶脑梗死, 中线结构轻度右偏,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 冠心病2年。体查:Bp:180/110mmHg, 智能障碍, 右侧中枢性面舌瘫, 右侧肢体肌力Ⅲ级, 病理征阳性, 左肺呼吸音减弱。入院后患者强直阵挛性发作一次, 肺部CT提示:左肺癌伴中等量胸腔积液, 胸水细胞学检查确诊乳头状腺癌。复查头部CT及MRI加增强提示:左侧颞顶叶占位病变。

3 讨论

肺癌胸腔外转移多累及脑、骨骼、腹部、淋巴结。其中以脑转移为常见, 肺癌脑转移后常见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 偏瘫失语, 智能障碍等脑功能缺损症状, 甚至出现癫痫等刺激症状。而肺癌发病年龄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老年人脑细胞体积缩小, 脑沟回扩大, 或因脑血管病变加重局部性脑萎缩。当肺癌转移至脑时, 早期颅内压增高不明显。当脑肿瘤转移灶体积增大逐步侵犯基底节, 放射冠区才会引起类似的脑梗死的症状。本组9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1) 老年人肺癌临床表现不典型, 本组中有咳嗽咳痰症状2例, 均无胸痛咳血, 声嘶等症状, 虽有呼吸道症状, 门诊医生未作常规胸透、胸片检查。 (2) 肺癌脑转移后早期肿瘤体积小或老年患者存在脑萎缩, 颅内高压不明显。本组3例表现为头晕, 仅2例头痛、呕吐, 4例检查眼底视乳头水肿。 (3) 肺癌脑转移, 转移部位多见两侧额颞顶叶, 只有在肿瘤体积增大后累及锥体束时才有偏瘫症状。老年人以偏瘫失语为首发症状时, 医生最先考虑到脑梗死, 加之CT平扫脑转移灶与脑梗死很难鉴别。 (4) 病史分析不全面, 查体不详细。本组中7例有20年以上吸烟史, 锁骨上淋巴结肿大2例, 胸腔积液1例, 肝肿大1例。对已存在的体征重视不够。建议在诊疗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 掌握全面的病史资料, 详细体格检查, 尤其是阳性肺部体征。 (2) 眼底检查应作为神经科医生的常规检查项目, 以便及时发现颅内高压征象。 (3) 脑梗死所致失语偏瘫发作快, 偏瘫重, 肺癌脑转移时偏瘫失语发生缓慢, 症状轻。 (4) 腰穿脑脊液检查对诊断脑肿瘤有一定意义, 本组6例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 脑梗死时脑脊液蛋白含量不高。 (5) 癫痫发作是脑瘤常见症状, 虽然脑梗死也可并发癫痫, 但其发生率低。故对老年患者出现癫痫时, 应想到脑肿瘤, 及时作头部CT及MRI为减少肺癌脑转移的误诊率。 (6) 对于肺癌脑转移患者, 头部MRI优于头部CT。必要时还须作头MRI增强扫描以提高确诊率。

肺癌脑转移癌 篇3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护理

随着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肺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脑转移是肺癌常见而严重的晚期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 据国内外资料统计显示, 在已确诊的患者中, 脑转移发生率为25%~65%[1]。肺癌脑转移预后较差, 如不及时治疗, 平均生存期仅1个月左右[2]。近40年来,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X-ray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SRT) 已广泛用于肺癌脑转移的治疗结果, 证实肿瘤的控制率超过了常规放疗和手术治疗, 这对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得非常重要。收集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8例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精心的治疗和专科护理, 效果明显。现将治疗护理效果和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收治的88例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前后的护理, 其中男57例, 女31例, 年龄48~80岁, 平均 (65.2±1.7) 岁;患病时间为2~5年, 平均 (3.8±0.7) 年;发生脑转移时间为1~5个月, 平均3个月。根据肺部原发病灶的组织学分类:鳞癌23例, 腺癌47例, 小细胞癌15例, 其他3例。所有患者均有下列一项或多项症状:头痛、呕吐、言辞不清及肢体功能障碍。

1.2 治疗方法

患者一旦发现肺癌脑转移, 大部分就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 放疗、化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放疗均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肿瘤剂量为30~40 Gy, 每次1.8~2.0 Gy, 照射时间3~4周。放疗治疗前要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及生理情况评估, 根据脑瘤占位不同表现, 加强个体化护理, 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3 护理方法

1.3.1 放射治疗前的护理

(1) 进行评估:根据脑瘤占位不同、患者放射治疗前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进行评估, 进行个体化护理。 (2) 一般护理: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清洁, 空气流通, 多休息, 严禁剧烈活动。监测记录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面色等生命体征。放射治疗前做好各项检查。给予患者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矿物质易消化的食物, 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保证充足的营养。 (3) 心理护理:热情接待患者, 使其快速熟悉医院环境和规章制度, 脑转移患者一旦知道病情, 就会产生恐惧、焦虑、愤怒、绝望的负面情绪, 加重病情恶化。这时护理人员要耐心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 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鼓励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2 放射治疗时的护理

放射治疗期间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病情, 可能出现一过性的白细胞降低, 给自身的免疫系统带来影响。注意放射野皮肤避免日光照射, 保持放疗皮肤整洁干燥, 头皮瘙痒时用手掌轻轻拍打, 切忌搔抓。由于放疗时会引起全身不良反应, 要加强营养, 进食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营养食品, 还要留意患者是否存在发热、咳嗽、咳痰和吞咽困难, 适时鼓励患者, 提高其治疗疾病的信心。

1.3.3 放射治疗后的护理

放射治疗后应做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查。放射治疗后患者会出现无原因的头疼、呕吐、食欲减退、白细胞减少等反应, 可能与放射治疗的剂量和时间长短有关[3]。这时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应用脱水剂, 首选20%甘露醇250 ml, 每日2~4次, 在30 min内快速静脉滴注, 避免发生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应多与患者沟通, 鼓励其听广播、音乐等, 正确认识自己的生命价值, 树立信心, 增强患者对生命的渴望。放射治疗后更应进食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的食物, 有利于机体免疫力的恢复。

1.3.4 出院指导

根据不同的患者做好相应的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 增加饮食营养, 合理膳食, 适当的身体锻炼, 不可进行剧烈运动, 注意保暖, 保持良好的心态, 做好定期随访。如有不适, 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 结果

经过细致耐心的护理, 88例患者中除了2例患者放射治疗后因发生颅内出血而死亡, 其余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射治疗。

3 讨论

肺癌是目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而肺癌脑转移是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疾病, 也是肺癌治疗失败的常见后果之一[4]。近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肺癌脑转移在治疗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展, 放射治疗仍然是肺癌脑转移的主导治疗方法, 它是通过放射线照射肿瘤, 破坏癌细胞的DNA组织, 使其失去活性, 慢慢变小, 直至消失, 有效地缩小肿瘤体积, 缓解患者症状, 延长患者生命。从我院收治的88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研究中发现, 行放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颅内转移灶, 经过细致耐心的护理, 88例患者中除了2例患者放射治疗后因发生颅内出血而死亡外, 其余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射治疗。因此, 对肺癌脑转移患者实施放射治疗前后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 在提高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勇气, 达到了明显的效果,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宋爱梅, 李杏萍, 何汉平.全程优质护理在肺癌脑转移病人放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2, 26 (9) :437-438

[2]颜芳, 张宝红.放射治疗38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45) :378-379.

[3]薛亚丽.46例中晚期肺癌放疗患者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12, 31 (6) :156-157.

肺癌脑转移癌 篇4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38例,女10例,年龄41岁~76岁,发现脑转移的时间自原发灶确诊后0个月~28个月。全组病例均经病理和(或)细胞学证实,全部为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鳞癌12例,腺癌27例,大细胞癌6例,鳞腺癌3例。脑转移灶均经CT扫描证实,其中单发转移灶10例,2~5个转移灶26例,转移灶多于5个者12例。合并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16例,合并有颅骨转移者10例。临床表现:昏迷3例,头痛24例,呕吐12例,偏瘫7例,抽搐9例,颅神经受损8例。

2 治疗方法

治疗用60Co-γ线照射,全脑照射每次180~200 c Gy,每周5次,剂量达到4 000 c Gy后,缩野对准转移灶照射,至局部转移灶肿瘤量DT 6 000 c Gy.放疗中全部患者均使用甘露醇和地塞米松,预防和治疗脑水肿。

3 结果

3.1全脑照射4 000 c Gy的12例均在1年内死亡,局部病灶照射至6 000 c Gy的36例,1年存活率55.6%,2年存活率20.8%,见表1.

3.2 18例肺原发灶切除后脑转移经照射后,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5.6%和38.9%.30例肺原发灶未切除的患者放疗后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33.3%和10.0%,见表2.

4 讨论

本组48例全部完成放射治疗,其中有2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昏迷、抽搐、偏瘫、呕吐等症状,但上述症状经治疗后均部分缓解或全部消失,其他颅高压症状和颅神经受损等症状也明显得到改善。48例患者平均生存期9个月,中位生存期8.6个月。由表1可以看出,全脑照射4 000 c Gy后未做局部病灶补充照射的12例均在1年内死亡,局部病灶照射至6 000 c Gy的36例,1年存活率55.6%(20/36),2年存活率27.8%(10/36)。由表2可以看出,脑转移癌放疗前肺原发灶治疗情况与生存期的关系:18例肺原发灶切除后脑转移经照射后,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5.6%(10/18)和38.9%(7/18),30例肺原发灶没有切除的患者放疗后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33.3%(10/30)和10.0%(3/30)。充分说明放疗是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之一。放射剂量在40 Gy以下时生存期仅半年左右,而60 Gy组有38%存活1年以上。本组12例局部照射4 000 c Gy均在1年内死亡,而36例照射至6 000 c Gy 1年生存率为55.6%(20/36)。故照射剂量以全脑40 Gy、肿瘤局部量达60 Gy为宜。原发灶的治疗情况与放疗效果有关,本组中18例肺原发灶经手术切除,另30例肺原发灶未经手术切除,全脑放疗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55.6%和33.3%.提示肺原发灶切除后脑转移患者放疗效果优于肺原发灶没有切除的患者。

肺癌脑转移发病率高,应常规做影像学检查。对于单发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在选择好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应给予手术切除加全脑照射疗效高。肺癌脑转移多发病灶的治疗比较困难,限制了手术切除的可能性,采取以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相结合为主的治疗,既对脑部病灶有好处,又可兼顾到肺癌的全身治疗。由于脑转移除引起病灶相应部位的神经损伤外,还会因颅内压骤升而导致脑疝死亡。对症处理上需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的营养支持,静脉输液要适度限制,以免加重脑水肿。静脉补充白蛋白,由于多数肺癌脑转移患者已属晚期,营养不良,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而影响到血管内胶质渗透压。适当补充血浆白蛋白有助于提高血液内胶质渗透压,减少液体外渗,减轻脑水肿。(2)对于没有皮质类固醇治疗禁忌的患者,应用适量的皮质激素有利于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组织。地塞米松标准起始剂量是每天10 mg,根据病情可适当增量。较长时间应用时需同时应用甲氰咪胍或雷尼替丁,以防止发生消化性溃疡。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溃疡病、结核病等患者,应注意不用或短期慎用。同时还需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高渗利尿剂:常用20%甘露醇注射液静脉快速滴注,以降低颅内压。每次每公斤体重按1 g计算,每隔6 h~8 h重复使用。常用量:20%甘露醇250 m L,每8 h 1次。对于存在左心室功能不全倾向的患者,每次应用20%甘露醇以125 m L为宜,并严密观察,以防止在快速滴注过程中发生肺水肿。(4)对于有癫痫症状者亦应根据具体情况应用抗癫痫药物预防和治疗,防止发生意外。

参考文献

[1]Devita VT,Hell man S,Rosenber g SA.Cancer: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oncology.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ancer[M].Philadelphia:Lippincott,2001:2655.

肺癌脑转移癌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9月至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病理证实的肺癌脑转移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 男性41例, 女性30例, 年龄29~83岁;其中鳞癌20例, 腺癌28例, 小细胞癌23例;卡氏评分60分以上;白细胞>4×109/L、血小板>100×109/L;肝肾功能良好, 心电图正常;预计生存期超过3个月;所有脑部转移灶均经头颅CT或MRI诊断。其中脑内转移灶≤2个49例 (69.0%) , 转移灶>2个22例 (31.0%) ;脑内转移灶最大直径≤3 cm 52例 (73.2%) , 最大直径>3 cm 19例 (26.8%) ;仅有脑转移47例 (66.2%) , 同时伴有其他远处转移24例 (33.8%) ;伴有神经症状者58例 (81.7%) , 无神经症状者13例 (18.3%) 。

1.2 治疗方法

全脑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 6MV-X线, 两侧平行对穿照射, 2.0 Gy/次, 5次/周, 总剂量32~40 Gy。SRT恒大公司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设计非共面弧形照射, 80%~100%的等剂量曲线包括肿瘤边缘, 剂量为24~30 Gy/6~10 Gy。

1.3 疗效评价标准

近期疗效:治疗后1~3个月头颅CT或MRI影像学检查进行病灶疗效评价, 根据WHO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 (CR) 为肿瘤完全消失至少维持4周;部分缓解 (PR) 为肿瘤消退≥50%至少维持4周, 且无新病灶出现;无变化 (NR) 为肿瘤消退<50%或增大≤25%;病变进展 (PD) 为肿瘤增大>25%或新病灶出现。CR和PR为有效, NR和PD为无效, 放射毒性反应参照RTOG急性放射反应评价标准, 自接受放疗之日起至2010年10月止, 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 至随访期内死亡为止, 随访率为100%, 生存期以脑转移诊断确立始算起。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软件, 采用Lon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 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 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影像学检查证实本组CR率57.7% (41/71) , PR率28.2% (20/71) , 总有效率 (CR+PR) 为85.9% (61/71) 。经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病灶的囊实性、病灶数目、病灶大小与近期影像学疗效有关, 而年龄、卡氏评分、病理类型、支持治疗与近期影像学疗效无相关性, 见表1。

2.2 生存状况

截至随访期末, 35例死亡, 其中14例死于脑转移瘤复发, 其余21例死于颅外系统性肿瘤, 死亡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4个月, 生存时间最长的达19个月。1年生存率57.7% (41/71) ,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远期疗效与患者的卡氏评分、支持治疗相关, 而与其他临床特点未获得相关性, 见表1。

2.3 不良反应

急性放射性脑水肿发生率22.5% (16/71) , 主要表为头痛加剧、呕吐等;颅神经压迫症状加重2例, 主要为原有肢体活动障碍加重。二者均发生于开始放疗1~2周内, 给予20%甘露醇脱水及激素治疗症状明显改善。

3 讨论

脑转移瘤是颅内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外科手术主要适用于一般情况较好的单发转移瘤, 部分患者虽然肿瘤得以切除, 但容易出现并发症, 生存质量并不高[3];另外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 单纯化疗疗效有限。而放疗通过射线直接杀死转移癌细胞, 能够迅速缓解症状, 是目前首选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脑转移多为血行播散, 除影像学可见的病灶外, 常存在亚临床病灶, 临床多选择行全脑放疗。资料证明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自然生存期为1~3个月, 采用全脑放疗可能延长到4~6个月[4]。由于放射性脑病的限制, 一般全脑放疗剂量不超过40~45 Gy, 剂量偏低, 影响疗效, 尤其对临床可见的肿瘤这一剂量远远达不到致死量[5], 导致肿瘤未控及复发。为进一步提高放疗疗效, 全脑放疗后对临床病灶的加量治疗成为研究方向。SRT局部治疗作用与手术切除类似, 具有定位准确、误差小、剂量梯度大、对周围正常组织影响小等特点, 可进一步加大局部的照射剂量, 减少正常脑组织受量, 其疗效和中位生存期可得到提高。

国内外对于脑部SRT研究比较多, 资料证实WBRT后局部加量照射至总剂量48~60 Gy, 可较好控制脑转移灶。另有报道局部加量放疗较单纯全脑放疗对于脑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有明显的提高[6]。本研究获得80%~100%的症状、体征改善率, 总有效率 (CR+PR) 为85.9%, 显示近期疗效好。对于远期疗效Kondziolka等[7]报道结合SRT与单纯全脑放疗随机分组结果显示, 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个月与7.5个月, 表明可以延长生存期。本组病例的中位生存期为10.4个月, 生存时间最长的达19个月, 与报道类似。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急性放射性脑水肿, 发生率22.5%, 与资料报道相近。

通过对本研究局部控制率及长期疗效的影响分析得知, 患者的转移病灶数、病灶大小及病灶形态影响近期疗效, 其中直径3 cm以下病灶、转移灶2个及以下和实性病灶近期疗效较好, 有效率较高, 而多发、直径3 cm以上肿瘤和囊性病灶疗效差。这与于金明等[8]的报道类似, 可能与囊性病灶细胞乏氧所致。Sneed等[9]报道2个及以下脑部转移灶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优于3个及以上的患者, 本组资料显示2个以下病灶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虽高于3个以上患者, 但并无统计学差异, 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

总结文献及本研究资料, 认为WBRT+SRT可以有效地控制颅内微转移灶, 而且使肿瘤局部剂量得到提高, 从而使生存期进一步延长, 同时不良反应可耐受, 是肺癌脑转移的较优放疗方案, 宜先行全脑放疗控制微转移灶, 再行SRT以达到最优治疗效果。其中颅内单发或较少转移灶 (≤2) , 肿瘤体积小、直径最好不超过3 cm, 无严重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或脑疝征象患者疗效好。

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SRT) 与全脑放射治疗 (WBRT) 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71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行32~40 Gy/2.0 Gy全颅放疗及24~30 Gy/6~10 Gy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果:放疗后1~3个月复查, 全组完全缓解率为57.7%, 总有效率85.9%;中位生存时间为10.4个月, 1年生存率为57.7%。结论:SRT结合WBRT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肯定, 毒性小,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参考文献

[1]张天泽, 徐光炜.肿瘤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2519.

[2]牛德森, 李小明, 郭卫东.颅内转移瘤全脑放疗及局部X刀加量不同次序的疗效比较[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0, 26 (2) :56-57.

[3]曹世龙.肿瘤学新理论与新技术[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7:695-696.

[4]Jawahar A, Ampil F, Wielbaecher C, et al.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es:Has radio surgery made a difference[J].South Med J, 2004, 97 (3) :254-258.

[5]殷蔚伯, 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1093-1094.

[6]Stuschke M, Pottgen C.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as a component of intensified initial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Lung Cancer, 2003, 42 (3) :S53-S56.

[7]Kondziolka D, Patel A, Lunsford LD, et al.Int J Radiat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plus 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versus radiotherapy alone for patients with multiple brain metastases[J].Oncol Biol Phys, 1999, 45 (2) :427-434.

[8]于金明, 李宝生, 尹勇, 等.X线立体定向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1999, 8 (4) :228.

肺癌脑转移癌 篇6

资料与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肺癌脑转移患者15例, 男9例, 女6例;年龄48~75岁, 平均 (63.4±6.8) 岁。所有患者接受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检查, 均诊断为肺癌, 磁共振成像或CT检查均存在脑转移。入选患者体力状况评分均0~3分, KPS评分均60~80分。对患者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 结果正常。

方法:采用60 Coγ线进行全脑放疗。患者取仰卧位进行治疗, 在进行定位和照射操作时, 使用热塑面膜固定患者头部, 确保治疗操作可重复进行。患者接受5次/周照射, 照射剂量3 Gy/次, 总剂量30 Gy/10 Fx。同时给予患者厄洛替尼进行口服, 1次/d, 150 mg/d。患者必须连续服用药物≥30 d, 或者服用至患者无法耐受时再停止用药。在接受放疗期间同时给予患者甘油果糖或者甘露醇、地塞米松进行治疗, 促进颅内水肿得到缓解。

临床效果判定标准: (1) 完全缓解:非目标病灶的消失及肿瘤标志物均属于正常水平, 且目标病灶完全消失; (2) 部分缓解:基线病灶的长径综合缩小比率30%; (3) 稳定:有新的病灶出现或者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的增加比率20%; (4) 进展:1个或多个肿瘤标志物和 (或) 非目标病灶均表现出高于正常持续存在。治疗总有效率= (完全缓解+部分缓解) 例数/总例数×100%。临床获益率= (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 例数/总例数×100%。

结果

脑部病灶治疗效果:接受相应治疗后, 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腺癌脑转移、鳞癌脑转移总有效率分为57.14%、60.00%、66.67%, 临床获益率100%, 见表1。

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存期及进展时间为3~15个月, 平均 (6.5±1.3) 个月;总生存期5~18个月, 平均 (8.5±1.5) 个月。死亡10例, 生存5例, 患者的生存率33.33%。

不良反应情况:接受治疗后, 1例发生粒细胞减少, 发生率6.67%;3例发生腹泻, 发生率20.00%;4例发生脱发, 发生率26.67%;4例发生皮肤改变, 发生率26.67%;12例发生乏力, 发生率80.00%。

讨论

肺癌的发病率在临床治疗中呈逐年上升趋势。肺癌脑转移对肺癌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 且是导致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脑转移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显示, 脑血管椎动脉丛、椎动脉之间存在较多的吻合支, 以致肺癌细胞可不经过肺毛细血管的过滤, 而直接经过心脏和颈动脉直达脑部, 进而导致血液转移的发生。在肺癌脑转移中, 最为常见的现象为多发转移, 情况严重时, 会使患者脑神经受损或者产生颅内高压,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临床上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全脑放疗。大部分肺癌脑转移瘤的病灶是边界清晰的圆形, 其放射生物学的特性是早期反应组织, 因此可应用放射方式对肺癌脑转移进行治疗。通过全脑放疗, 可使肿瘤体积缩小, 缓解颅内高压状态, 且该种治疗方式创伤较小, 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促进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但是当肺癌脑转移处于晚期时, 单纯应用全脑放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无法取得理想疗效, 预后也无显著性。

厄洛替尼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的选择性抑制剂, 为分子靶向药物。其抗肿瘤机制在临床中尚未完全明确。相关临床应用研究显示, 厄洛替尼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的自磷酸化反应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其信号传递的途径产生抑制。同时厄洛替尼在应用过程中还对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的表达具有良好的诱导作用, 进而促进癌细胞被阻滞在G1期中, 从而发挥其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常情况下, 厄洛替尼在临床上适用于≥2个化疗方案均失败的转移或者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三线治疗中。部分报道中发现厄洛替尼辅助全脑放疗与单纯应用全脑放疗方式在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上, 厄洛替尼辅助全脑放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全脑放疗[2]。应用厄洛替尼辅助全脑放疗方式对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治疗, 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可有效改善预后, 延长患者生存期, 促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本次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性。

本次研究中, 对15例肺癌脑转移进行厄洛替尼辅助全脑放疗治疗后, 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腺癌脑转移、鳞癌脑转移总有效率分为57.14%、60.00%、66.67%, 临床获益率均100%。TPP 3~15个月, 平均 (6.5±1.3) 个月;总生存期5~18个月, 平均 (8.5±1.5) 个月。在15例患者中, 生存、死亡患者分别为5例、10例, 患者的生存率33.33%。在治疗过程中, 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乏力、腹泻、脱发等。单独应用全脑放疗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患者生存期平均为 (5.6±3.4) 个月, 发生不良反应较多, 死亡率较高。

综上所述, 应用厄洛替尼辅助全脑放疗方式对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治疗, 临床效果更加确切, 患者预后改善程度更好, 患者生存期得到有效延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文婷, 吉兆宁.洛替尼与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 2012, 11 (8) :215-216.

肺癌脑转移癌 篇7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疗,预后

脑转移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形式,是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细胞转移到脑部的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在脑转移瘤中,肺癌转移到脑部是最常见的,其次是乳腺、胃肠道、泌尿系统及皮肤[1]。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肺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在发病早期或晚期,肺癌很容易发生转移,发生率较大,是治疗失败或死亡的常见原因,给患者的预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因此,积极的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医疗技术的发展,放疗在临床上被广泛的应用。本研究收集本院收治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放疗情况,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法,统计放疗效果和预后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12月本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62例,均经CT、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均进行放疗治疗,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2.4±7.3)岁,联合放疗41例,单纯放疗21例。KPS≥70分40例,<70分22例,脑转移瘤体积≥3 cm333例,<3 cm329例,原发灶与脑转移瘤的间隔≥2个月34例,<2个月28例。转移灶经CT、MRI证实,单发病灶23例,多发病灶39例,原发病灶已控制38例,未控制24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腺癌27例,鳞癌24例,其他11例。根据放疗方式分为联合放疗组(41例)和单纯放疗组(21例)。

1.2方法单纯放疗采用三维模式:患者取仰卧位,头部用热塑罩固定,螺旋CT增强扫描,层厚3 mm,扫描图像经网络传输到系统。联合放疗采用全脑加三维方式,先进行全脑照射,然后缩野到肿瘤转移灶进行三维模式。

1.3疗效评价标准患者接受治疗后1、3个月,以后每3个月为复诊时间,使用CT或MRI观察转移瘤病灶的的变化。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肿瘤近期疗效报告标准评定,完全缓解:病变完全消失,维持时间>1个月;部分缓解:肿块缩小≥50%,维持时间>1个月,未出现新病灶;无变化:肿块缩小<50%,或增加<25%。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预后因素按照后退法进行COX多因素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放疗疗效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两组放疗方式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单纯放疗组比较,aP>0.05

2.2毒副反应患者在接受放疗后,发生的毒副反应主要是放射性水肿、骨髓抑制、脱发等,大多数患者发生毒副反应不严重,对症处理后,毒副反应会有所缓解。无放疗导致死亡事件的发生。

2.3预后因素分析62例患者预后因素按照KPS评分,年龄,病理类型,原发性肿瘤控制,性别,放疗方式进行单因素分析,患者预后因素按照后退法进行COX多因素分析。分析后发现,采用联合放疗对患者的生存期延长无显著意义。

3讨论

肺癌在恶性肿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脑转移的情况,这是导致肺癌患者常见的致死原因[4]。一些学者认为脑转移瘤采用放疗的方式能够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若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精神损害情况轻微,要及时给予放疗治疗[5]。联合放疗采用的是全脑照射和三维照射,全脑照射的目的是消灭亚临床灶,防止复发,但全脑照射的剂量低,对局部控制的效果较差。而单纯放疗能够在肿瘤靶区形成高剂量,在消灭肿瘤组织的时候,不会对正常的脑组织造成影响,并且脑转移病灶的特点明显,与周围正常脑组织有明显的界限,使用大剂量照射,能够改善患者的情况。

综上所述,脑转移瘤患者及时进行放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延长其生存期限,但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疗采用联合放疗对患者的生存期延长无显著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分级和脑转移肿瘤个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性因素,是否在三维放疗的基础上使用全脑放疗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九成,皮国良,何海翠,等.5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行全脑调强放疗的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3(3):331-335.

[2]张洪波,张红雁,罗文广,等.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放疗疗效评价及预后分析.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7):668-671.

[3]黄河澄,徐志渊,林连兴,等.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肿瘤药学,2012,2(2):127-129.

[4]邢晓波,张美莲,王宗站,等.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不同放疗方式疗效分析.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24):2064-2065.

上一篇:互改作文下一篇:德育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