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农村住宅(精选3篇)
京郊农村住宅 篇1
0 引言
近年来,农村的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农民都过上了富裕生活,改善居住环境自然就成了最强烈的愿望。本课题旨在研究新建住宅建筑和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技术,达到提高居住热舒适性、节约能源和改善环境的目的,不仅可以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还可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保障农民的健康安全。
1 调研分析
1.1 调研范围调研时间是2009年,调研范围圈定在房山区的
14个乡镇27个村。
1.2 问卷分析
(1)经过统计数据分析,当前典型调查村村内道路照明方式,回答(A)无照明的有2份,占7.41%;回答(B)的10份,占37.04%;回答(C)的占15份,占55.56%。说明(C)太阳能灯照明成为主要的村内道路照明方式。(2)根据统计,在27个村,全村平均安装太阳能照明灯107盏。而且当年安装的太阳能照明灯52盏。(3)每个村中主路大都安装太阳能路灯,占74.07%,平均是30盏。(4)根据农民对使用效果的评价。说好的有20家,占74.07%,平均8.9小时。(5)在“村内有没有风能发电照明?”这一问题中,没有一个村使用风能发电照明的。(6)到了冬季,村民一般采用哪些取暖方式?回答(CD)选项的最多,即在“A土炕;B炉子;C自烧暖气;D吊炕;E太阳能”,说明采用“炉子、自烧暖气”取暖的占绝大多数,其次是“吊炕”,因为有政府补贴,所以对吊炕评价好的排第一位。(7)盘土炕需要花600~700元不等,但这些炕越来越少,使用效果认为不好,且没有政府补贴;(8)盘吊炕需要花的钱,从200元到1300元不等,平均为676元,使用效果也很好,一般政府补贴是500元或600元,各村情况不一。(9)煤炭炉子从1000~3250元不等,平均为1918元,无补贴。(10)自烧暖气平均需要2650元,回答取暖效果好仅18.52%。
2 京郊农村建筑节能现状
2.1 标准规范的解读
(1)考虑了空调能耗。(2)冬季节能完全由建筑物承担。(3)在采暖节能判定中引入了“参照建筑对比法”。(4)窗墙比进行了调整。
2.2 京郊农村能源消费特点
农村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基本上以商品能源为主,生物质能比例非常小:家庭平均年用煤2.9吨,用电920千瓦时,液化气3~4罐,年能源消费支出在2000元左右。农村住宅建筑平均单位面积煤耗33.5公斤标煤,约为城市建筑能耗的2~3倍。而与此同时室内舒适度较差,冬季室内平均温度不到10℃(白天中午可达到14℃,夜间可降至6℃)。
2.3 京郊冬季热环境分析
冬季热环境的特点是外温总是低于室温,从而使得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失,而太阳辐射对降低房间冬季耗热量又总是有利的因素。不同朝向房间的耗热量指标相差较大。其中南向房间的耗热量指标最低,并已达到节能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北向房间稍偏高,而东北、西北、东南及西南房间则明显增加。因此,住宅房间冬季耗热量指标的大小主要与房间外围护结构的朝向及其面积大小有关。
2.4 京郊夏季热环境分析
北京夏季热环境的特点是白天的外温高于室温,太阳辐射强烈,从而导致热量由室外向室内传递;而夜间外温则基本处在较舒适的温度范围内。
3 京郊农村建筑节能主要做法
3.1 京郊农宅建筑特征
受地理气候的影响,京郊农宅一般座北朝南,便于迎取阳光。建筑外墙较厚,北面开窗少而小,南窗大而通透,屋顶厚重,利于御寒。
3.2 京郊建筑规划阶段节能此阶段主要考虑建筑朝向、建筑间距、建筑形体、建筑平面布局、路网规划、绿化和其他规划策略。
3.3 京郊农宅中的生态因素
结合京郊农宅现状,并参考美国国家公园出版社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的指导原则》中提出的生态建筑的6条设计原则,生态因素主要体现在住宅的规划、结构、材料和能源利用等方面。
4 住宅建筑节能措施探讨
4.1 外墙外保温措施
(1)主要为聚苯乙烯泡沫板,辅助材料及材料有专用膨胀蘑菇锚钉、耐碱玻纤网格布、聚合物粘结砂浆、抹面砂浆、外墙涂料或装饰面砖等。(2)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在抗风压、抗冲击能力方面较差,其保温层的牢固度和耐长久性已为为业内人士普遍置疑,主要担忧的是粘结与抹面砂浆质量不过硬、膨胀聚苯板慢慢降解等问题。(3)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是继膨胀珍珠岩保温材料之后,应用于外墙内外保温节能的一种主要材料,南方、北方都在推广应用。(4)无机保温砂浆(或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选用无机中空玻化微珠,配以聚合物胶浆料,可使每平方米的保温隔热层由数万个、数亿个微型中空保温隔热玻化微珠组成。
4.2 墙体内保温系统
内保温体系有干挂内保温系统,其保温材料可采用矿(岩)棉制品,保护面板可用纸面石膏板,也可采用无石棉纤维水泥压力板。自保温体系为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用砂加气保温砌块填充。
4.3 其他措施(1)使用纳米透明隔热涂料。(2)建筑节能中太阳能的利用。(3)注重墙体节能。(4)关注门窗节能技术。
摘要:通过调研分析农村住宅建筑围护结构的特点,根据京郊农村的实际情况(地理状况和经状况),分析京郊农村住宅建筑的热环境现状,探讨该类建筑节能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外墙外保温系统、墙体内保温系统和其他新型及综合技术。
关键词:京郊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热环境
参考文献
[1]朱保良.新世纪农村住宅设计与施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30231.
[2]刘殿华.村镇建筑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40241.
[3]龙惟定编著.建筑节能与建筑能效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任俊,刘加平.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与评价EHTV法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6(2):138-141.
京郊农村住宅 篇2
本文以京郊吉家营村为研究对象,从建造体系与建筑形态两个层面探讨该村住宅在自发性建造过程中哪些因素是不变的,哪些是因时而变的,阐明传统乡村住宅建设中的可取之处及其发展演变规律。
吉家营是京郊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村落,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典型的戍边城堡。随着时代的变迁,军事防御作用削弱,吉家营城堡逐渐由驻兵生产生活基地演变为一个农业村落,城墙现多已倒塌,东西两座城门相错而开,至今保留完好(见图1)。抗日战争时期村内建筑全部被毁,现存住宅均是在1945 年以后陆续建造的。村内现有民居建筑296 座均为单层,其中289 座均为能满足人居住、储藏等使用功能的长久性住宅建筑。不同年代住宅的混搭造就了该村建筑质量与风貌的参差不齐。
基于对房屋建造年代的梳理,结合建筑外观上的差异与建造时代背景的不同,试将现存289 座住宅建筑归类划分为三个阶段,这也是村庄历史上三个新造房大量出现的时期(见表1)。从建造体系与建筑形态层面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其自发性建造中的“守”与“变”。
1 建造体系的传承与更新
乡村的建造体系2解释了在乡村这种特定的环境、资源、文化背景下人们“如何去建造住宅”“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通过对三个不同阶段归纳对比,提取乡村住宅在建造体系中的恒常与变动因素(见表2)。建造体系上的传承与更新是影响村民自主性建造活动的限制与诱导因素,从根本上决定着乡村住宅风貌的差异。
1.1 建造体系的传承
1.1.1 组织模式
乡村住宅的建造仍是以家庭为核心与基本决策单元,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互助式组织模式。费孝通先生曾将乡村的社会结构称为“差序格局”,即以一己为中心,如水波一般向外延伸形成的亲疏远近的社会关系网。这种社会关系结构是乡村互助建房的社会基础,户主及其亲邻与工匠一起完成建造过程,整个建筑活动基于一个熟悉稳定的人际关系网展开。互助式的营建组织模式是乡村建筑自发性建造中的恒常因素,反映了乡村社会根深蒂固的社会结构与传统文化。
1.1.2 建造习俗
现代化进程对家族文化的冲击,使得家族控制力逐渐减小,建筑活动中雇佣工匠日益成为整个建造活动的主要力量。但在建造过程中不变的是户主与工匠间血缘地缘的关系纽带,而建造习俗则是具有维系这种关系作用的公共事件。例如早期木结构体系房屋建造过程中户主们会在架设大陀(大梁)与挂瓦时给工人们发放喜钱,现在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住宅中一榀榀成型的屋架代替了以前的大陀、二坨, 但发喜钱的习俗依旧被保留了下来。
1.2 建造体系的演变
1.2.1 材料来源
调研发现,吉家营村在第一阶段建造的房屋均是工匠用传统的工艺加工当地资源而成;第二阶段建造住宅的材料,除石头、木材等当地资源外还出现了玻璃、瓷砖等工业产品,这些新型建材在附近乡镇建材市场均可购买到;到第三阶段在住宅中已经很少见到天然材料,建筑材料的来源地也扩展到县城、北京甚至其他省份,跨省代理商制成为现实。例如现在建房的红砖均来自河北由厂家直接发货。建材来源由地方转向工业化建材市场,距离与交通不再是制约材料来源的主要因素,建材的地区流动性日益增强。
1.2.2 工匠身份及工种
早期村内工匠多属于半工半农式,现在工匠逐渐由兼职转变为全职。工匠身份的转变使其接触到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建造体系,城市中工业化半工业化的建造技术以工匠为载体对农村建造体系与住宅形式产生巨大影响。传统建造体系与建筑材料的更新又反过来影响了工匠工种的变化。近年来,混凝土框架结构代替了之前传统的木结构体系,铝合金、塑钢成品门窗取代了手工木门窗,木工也逐渐被取代。
2 建筑形态的传承与演变
2.1 乡村住宅单体的传承
2.1.1 院落布局与建筑空间格局
吉家营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住宅多是一院一宅式,后期新建住宅会增设东西厢房或倒座,整个院落布局虽然是随着生活生产空间的扩展在不断地生长变化, 但其演变模式还是基于合院的布局理念,同时厕所仍脱离建筑主体单独布置于院落的西南角或东南角,前院后宅式的院落布局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村内现存住宅正房均为三或四开间。三开间的住宅仍保持着传统民居“一堂二内”3的平面布局形式,四开间的建筑则是从传统三开间的功能基础上扩展开来的,新增的一开间置于边缘,一般会设置独立出入口。无论是三开间还是四开间,正房的主入口仍会设在堂屋的北向居中位置。所以整个空间格局以堂屋为核心展开布置。
2.1.2 结构形式与立面构成
调研发现第一、二阶段的住宅均是木结构,到第三阶段则更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虽然建筑承载体系的材料发生了变化,但其框架式的结构形式没有变化。建筑墙体依旧只是属于房屋围护系统,建筑在立面构成上仍遵循传统南向门窗面积较大,北向在每间房屋的正中开设高窗。
2.1.3 建筑尺度与局部构造
虽然不同时期计量单位发生了变化,但正房面阔仍维持在一丈(3.3m)左右。正房建筑坡屋顶一直保持着1m左右的起坡高度,瓦的铺设方式与屋脊的构造与形式也依旧没变(见图2、表3)4。早期住宅结构裸露在外,室内无装修,现在的住宅会在檐口高度设置吊顶,虽然不同时期建筑高度有1m左右的差别,但其内部高度的空间体验感差别不大。
2.2 乡村住宅单体的演变与更新
2.2.1 平面功能
当下,乡村住宅的功能划分更为清晰,居住品质也随之有了很大提升。早期人们几乎一切活动都在正房中发生,堂屋兼具起居室、餐厅及厨房的功能,或兼做卧室使用,或供奉神位,逢年过节作为家庭的祭祀空间使用;新建住宅不仅将厨房餐厅储藏等功能置于辅助用房内,同时堂屋也充分发挥了起居室的作用。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生活流线与生产流线分区更加明确。
2.2.2 建筑材料
第一阶段建造的房屋,石头木材均是当地天然资源,掺入麦秸的泥土则充当保温与粘结材料,建筑虽然简陋却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改革开放后,建筑材料进一步拓展,水刷石、艳丽的瓷砖、色彩明快的建筑涂料在这一阶段的宅院比比皆是。进入21世纪后,水泥、钢筋、铝合金等城市新型材料快速涌向乡村,传统建材日渐被淘汰。材料的大体更新趋势是由乡土趋向现代、由有机趋向无机,同时材料的更新拓展与自由组合,也促成了吉家营变化丰富的建筑形式(见图3)。
2.2.3 色彩与装饰
建筑的材料直接决定了建筑的风貌特征,同时也构成了整个村落建筑的色彩基调。村中第一、三阶段所建造的住宅虽然都是素雅的灰色调,然而墙体饰面材料却由灰砖变成了水泥、面砖、防水涂料;第二阶段的房屋较之其他两个阶段色彩上更为明亮,色彩种类更为丰富。红砖成了这一时期的主色调,门窗不再是木材的单调原色而是被涂成了淡黄色,色彩艳丽的瓷砖、水刷石出现在建筑的墙体及门头部位,建筑色彩在这一阶段实现了从本色到彩色的转型。建筑装饰在早期由于受限于材料的单一,通过对砖、木的立体雕刻砌筑来表现,现在则是以新型材料的特殊质感与色彩进行大面积铺设。装饰日趋平面化,其所承载的文化与技艺也随之大大降低。
3 结语
通过对吉家营村住宅的分析,我们看到乡村住宅在几十年的变迁中“守”的是根植于乡土社会的营建模式、院落空间格局等因素;“变”的是建构方式、建筑材料、建筑功能与形式。经济的转型、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乡村住宅的演变。这些变化有着进步的一面:建筑质量得到提升,居住品质极大改善。另一方面,城市工业化建造体系已进入乡村,机械的套用这种建造方式,割裂了建造体系与当地资源、传统技艺的联系,使得农村建房周期越来越长、造价越来越高5,建筑形态日趋简单粗放,细部装饰几乎荡然无存,乡村的地域风貌日渐减弱;加之国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力推行,均使得建筑师介入到乡村建设成为必然。若建筑师将乡村社会当成个人秀场,忽略乡土乡情、忽视乡村建筑自身生长变化的有机规律,未来乡村将会重蹈“千城一面”城市建设之殇的覆辙。
合理解决工匠的流失、材料的局限、传统技艺的消失等问题应作为未来建筑师介入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试对建筑师的介入策略做以下总结。
(1)乡村根深蒂固的社会结构与乡土文化造就了村民与工匠互为主体的互助式营建模式,建筑师应避免过度的个人表达,与工匠协同共建式的加入到乡村建设中去,向工匠了解学习传统建造技艺,对其进行整理使之理论化。另一方面,通过普及专业知识,开拓工匠的认识视角、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与专业技能。
(2)在使用便宜易得新型材料的同时,兼顾对当地天然材料的再利用。例如建筑师可以因地制宜的选择当地材料,设计出当地材料与新型材料的合理搭配构建方式,以此为样本进行推广。
(3)尽量使用当地成熟的且被纳入工业化建造体系的技艺。用传统的建构语言诠释现代建造方式,同时现代建造方式反促传统技艺的更新。
建筑师应根据乡村的具体情况设计出专门的设计导则、实施办法乃至参考范例,使得农村建房有章可循而非对城市建筑的简单模仿。建筑师对乡村建设的态度应既不完全接受也不彻底排斥,认真辨别乡村建设中的可取之处,做乡村建设的延续与引导者而非摧毁者。
京郊农村住宅 篇3
对于京郊农村的人才开发工作来说, 既具有明显的优势, 又具有显著的特性, 其优势就是, 京郊农村在国家方针政策的实施上准确快捷, 依托政府政策和北京高校及科研机构, 在资金技术和外来人才的支持上具备明显优势;特性是指在人才开发上, 由于京郊农村的一些特性, 如地处大都市周边、农民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其人才开发工作有其重点, 并且不同类型的村庄对人才的需求也各有其侧重点。所以, 我们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农村人才的开发工作。
1 京郊农村人才开发的共性要求
京郊农村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和人才开发的优势, 但对人才的要求是有一些共性的东西的, 这就决定了京郊人才开发工作也有一些共性的工作要做。
1.1 更新人才观念, 开发乡土人才
一直以来, 人们对于人才的定义标准过高, 认为有一定学历、有一定职称的人才能称之为“人才”, 尤其在农村地区, “人才”仅仅局限在个别几个技术员或者外来人员。但是, 这样的人才量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相差甚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 我们应该更新人才观念, 在广大的农民群体中进行人才开发, 将村子中的闲置劳动力转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农村新型人才。尤其在京郊农村, 我们应该本着只要是对村庄某方面发展做出贡献的人都应视为农村人才的理念, 无论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基层干部, 还是对村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个体专业户, 还是在种植养殖方面的能手及能工巧匠, 他们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所以, 在京郊农村人才开发的过程中, 我们应将开发乡土的、本土的人才作为主要工作, 以一种全新的人才观来指导工作。
1.2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努力提高京郊农村农民的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首先是一个有着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 其对于技术、思想、理念等才能具备良好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 其自身才能具备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 其才能具备“人才”所要求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京郊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11.5年, 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京郊农村农民中, 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2.17%, 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8.02%, 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2.01%, 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5.70%, 还有2.10%的人未接受过任何教育 (如表1所示) 。
可见, 较之与发达国家来说, 京郊农村农民的文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所以,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努力提高京郊农村农民的文化素质应是农村人才开发过程中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近些年来, 在义务教育普及工作的良好进程下, 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相对于京郊农村的发展需要以及新农村建设来说, 京郊农村农民的普遍受教育程度与要求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政府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并进行广泛宣传, 培养农民从根本上重视教育的意识。发展基础教育在人才开发过程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得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却是人才开发工作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环节。
1.3 紧抓北京高校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职业培训
应抓住高校资源的优势。北京是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 这里聚集了多所全国最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京郊农村应充分利用这些现有资源, 一方面,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将具备一定知识技能, 而未能考上大学继续深造的人 (初高中毕业生) 转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另一方面, 建立起有效的成人职业培训机制, 促使乡土人才向专业技术人才转化。首先, 发展职业教育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人才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京郊农村可依托北京的高校, 尤其是农业院校, 进行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 从内容上讲, 不仅要进行有关农业、工业等技术教育, 还应进行农村发展、农村建设等相关知识的教育, 以全面提高京郊农民的素质;从方式上讲, 可以灵活采取一系列的惠民措施, 对于农民来说, 参加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费用问题和学习后能否产生效能, 为自己创收的问题。以此为切入点, 政府可以投入一些资金, 进行补助, 也就是采取“政府部分买单”的方式, 以及采取先接受教育, 从业后收费的方式, 来解决这些问题, 以吸引农民;在课程方面, 开设实用型课程, 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 比如专题报告、田间指导等, 增加职业教育的趣味性、实用性。其次, 依托北京高校、科研机构的强大优势, 京郊农村可与其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校地联姻”关系。一方面, 可从实践出发, 整合优势, 进行职业培训机制方面的研究, 探索有效的农村人才培训机制和农村人才开发模式, 从而进一步为新农村建设农村人才开发提供相关研究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 由于北京高校及科研机构是现代农业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地方, 其学术性、专业性强, 可以确保职业培训的直接性和有效性。
1.4 建立京郊农村人才库, 统一管理评定
依托市级相关农业部门和人事部门, 将京郊农村本土的“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土专家”、“田秀才”等技术人才统计编造在册, 并结合北京城乡的实际, 出台地方性的规章政策, 以及评定标准, 给与其不同等级的职称, 市级人事部门统一管理, 相关农业部门分类、分期为其开办讲座, 组织其学习进修以及交流访问。在此基础上, 每年再以实际情况, 增加年纪轻, 学历高的人到这个京郊农村人才库来, 保证人才库不断有新鲜的血液补充进来。
1.5 依托大学生村官, 带动村落发展
京郊农村是全国较早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地区, 现在村官政策已经比较成熟。应抓住国家这一项有利于农村的政策措施, 依托北京各高校培养出的优秀大学生人才, 带动村落的发展。可以以大学生村官为媒介, 将村落和高校资源、市场、以及一些NGO组织联系起来, 申请项目, 搞活当地经济, 进而带动村民素质的提升。
2 京郊农村不同区域人才开发需求不同
按照行政区域, 2005年北京市将全市的18个区县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保护区四大功能区 (《北京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解读》) 。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和石景山五个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 朝阳、海淀、丰台三个区则是北京的城市功能拓展区。这些区域虽然也有农村 (城中村) 的存在, 但这些农村并不是此项目所指的“农村”, 本项目所研究的对象为城八区之外的“京郊农村”, 即包含在城市发展新区的通州、大兴、顺义、昌平和生态涵养保护区的门头沟、房山、平谷、怀柔、密云、延庆六个远郊区县的农村。
从目前京郊农村的发展现状来看, 这两个不同的区域对于人才的需求并非是相同的, 与之对应, 人才开发工作的重点也应针对不同的需求而不同。
如表2所示, 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两个区域发展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略有差异。从目前现状来看, 在农村从业人员中, 城市发展新区最多的是从事第三产业的, 占到了总人数的45.68%, 其次是第二产业, 占到30.94%, 最少的是第一产业, 占到23.38%;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农村从业人员中, 最多的是从事第一产业, 占到了42.82%, 其次是第三产业, 占到了30.75%, 最少的是第二产业, 占到了26.43%。
属于城市发展新区的通州、大兴、顺义、昌平四个区县, 由于离市区较近, 受到城市化影响较大, 所以, 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较少, 及从事农业种植的人员较少, 大多集中在第三产业, 从事服务等行业, 所以, 针对该区的情况, 我们应将人才开发的重点放在加强从事第三产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上, 通过各种方式, 学习、培训、上学等等, 开发经营管理、金融、房地产、餐饮等各方面的人才, 这种开发的取向也是符合城市发展新区在北京市的定位的。
属于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门头沟、房山、平谷、怀柔、密云、延庆六个远郊区县的农村, 由于其地势、环境等因素, 适于发展体验农业、休闲旅游等, 而从该区在北京市的定位来说, 它还发挥着涵养水源、保护环境等重要的生态作用, 所以, 人才开发和培养的重点首先应放在林业、农业等种植技术人员上, 其次, 还应重视对于民俗旅游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人才。
近些年来, 为了适应现代化农业及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除了基础的粮食种植外, 一些农业类型兴起, 并越来越受到欢迎。针对这两个区域来说, 依托不同的地理位置、地势条件、环境气候, 应因地制宜, 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与之相应, 则需要不同的人才。
2.1 城市发展新区更需要设施农业方面人才
设施农业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作物的潜力, 大大增加农作物产量, 而且生产过程中还很少或不使用农药, 并可反季节生长, 这些均符合现代农业的需要, 也适应新农村建设富民的需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京郊农村的设施农业正在蓬勃发展。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 城市发展新区的设施农业种植面积是相当之大的, 可见, 设施农业符合该区的各方面条件, 在该区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较之城市发展新区, 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设施农业的种植面积就没有那么大, 这是和该区的只能定位、地形等因素有关的, 所以, 相对于生态涵养发展区, 所属于城市发展新区的农村更应将涉及设施农业的人才开发作为主要工作之一, 将开发建筑、材料、机械、自动化, 以及品种、园艺、栽培等方面的人才作为重点。生态涵养区也应适当培养此方面的人才, 以适应本区的发展需求。
2.2 生态涵养发展区更需要观光农业和民俗旅游方面人才
近几年来, 京郊农村的观光农业和民俗旅游发展的如火如荼, 成为了都市人繁忙工作之余休闲、度假、放松的选择。
如表4所示, 2006年, 在城八区之外的京郊地区, 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 接待人数最多的是生态涵养发展区。但是, 该区观光农业和民俗旅游的收入却和城市发展新区没有太大的差别。这是因为由于农民各方面的限制, 在宣传、经营、管理, 以及住宿、游览风景、垂钓、采摘一条龙服务等方面还有所欠缺, 观光农业和民俗旅游大多处于散乱经营, 欠缺科学的管理和有效宣传的状态。所以, 为了更好的发挥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生态经济效益, 更好的发展该区的观光农业和民俗旅游, 该区应将广告宣传、经营管理、餐饮住宿服务、旅游策划、旅游点的护理和保护等方面的人才开发工作作为重点。
3 京郊农村不同村庄类型的人才开发侧重点不同
结合地理位置、北京城市发展的特性 (环形)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总体布局和地形、气候、资源等各方面因素, 北京市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将周边农业发展地区划分为五个发展圈层, 每一个发展圈都有其发展的侧重点。而属于这不同发展圈中的京郊村庄也就相应地产生了五种不同类型的村庄。因其发展各有重点, 这每一种类型的村庄对于人才的主体需求也就有所不同, 所以, 对于不同类型的村庄, 人才开发工作也就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京郊第一类村庄属于城市发展圈。以景观农业和会展农业为发展重点, 属于近郊农村。景观农业和会展农业不仅需要良好的品种, 更需要规模化的养护和人工悉心的照顾。品种的选取, 以及平时的养护不仅需要大量的维护人员, 也需要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除此之外, 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也是不可缺少的, 这样从技术和经营两个方面满足农业观光和展览的需要。所以, 配合其职能, 这类村庄应将开发相关农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作为重点。
第二类村庄所属的是近郊农业发展圈。处于这个发展圈中的村庄是以园区农业、体验农业、科普农业、精品农业为主, 是城乡的结合埠。无论是体验农业、科普农业还是精品农业, 首先都需要较好的品种和较高的技术含量, 所以, 农业推广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是首先需要的。可以将培养本土的种植能手、种植大户为重点, 对他们进行培训, 让他们获得进修的机会, 取得文凭或相应的技术职称, 成为本土产生、为本土服务的推广人员和技术人员。
第三类村庄所属的是平原农业发展圈, 从地势来讲, 这些村庄处于远郊平原地区和浅山区, 以大宗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为重点。相对于前两类村庄来说, 这类村庄对于农业种植技术的要求没有那么高, 又处于平原地区, 大宗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应以规模化生产为宜, 这就需要各种农业机械的操作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 应该鼓励这些地方的善于经营的经营管理人员兴办工厂, 进行农产品的加工, 与之配套, 还需要大量熟悉市场, 懂得营销的农村经纪人。
第四类村庄属于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圈, 由京郊北部、西部、西南部山区组成。该类村庄主要以生态工程建设为主, 以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为重点。生态涵养区的村庄大体来说有两个职能, 一是发挥生态功能, 大面积的植树绿化, 山林的养护, 这就需要当地的农民懂得树种的培育、山林的养护知识, 并且需要普及法律、安全等知识。所以, 从这个方面来说, 亟需林业、果树方面的农业技术人员, 护林员, 以及普法安全宣传员。可以对村中的种植能手进行培训, 把他们发展为农业技术人员, 对于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村民, 通过培训学习可以成为护林员。对于村中文化程度较高的人以及教师可以培养成为普法安全宣传员。第二个职能就是唯一性特色农产品培育、山区民俗旅游和生态旅游, 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鼓励农民开发旅游景区, 兴办民俗旅游。现在民俗旅游和生态旅游已经在京郊农村发展起来了, 但大多数的农民并没有系统的经营管理知识, 只是在凭自己的感觉经营。应该以旅游景点为依托, 有村政府出面进行景区的宣传工作, 扩大当地的知名度, 吸引游客。所以, 这类村庄应以懂营销的行政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的开发为重点。
第五类村庄属于环京外埠合作农业发展圈, 本着区域合作的原则, 以生产基地建设和生态保护屏障建设为重点。生产基地是规模化生产模式, 除了需要农业技术人才之外, 还需要管理人才, 这样才能保障规模化的良性运行。而发挥生态保护屏障作用就需要大面积的植树造林, 同样需要林业种植和防治方面的专家, 以及气象方面的人才。
本研究受到“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支撑体系研究”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建设计划) 的支持, 为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上接P39) [6]李厚华、郭响, 2008, “人事部门如何更好地服务新农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人才是关键。留土的农村人口是京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支撑体系的巨大资源库。应对本土人进行人才开发, 结合京郊农村具有的优势及其特性, 在人才开发过程中, 兼顾共性, 突出特性, 因地制宜地进行农村人才的开发工作。
【京郊农村住宅】推荐阅读:
北京京郊05-18
京郊民俗旅游10-07
京郊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06-02
农村住宅06-10
农村住宅节能05-22
新农村住宅11-04
新农村住宅设计09-14
农村住宅建设管理09-15
震后农村住宅设计研究06-07
农村住宅地基申请书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