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的感觉教学法

2024-08-12

启发式的感觉教学法(共10篇)

启发式的感觉教学法 篇1

“启发”一词来源于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积极探索, 自觉主动地学习科学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X线检查的概述一节中尝试对2011级1班 (农村医学专业) 学生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收效甚好, 现介绍如下。

1 各种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

1.1 自学启发

自学启发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自己先阅读课本,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解答。对一些通过阅读能理解掌握的教学内容, 就让学生自学, 教师先不要写出阅读提纲, 否则不利于学生学习思维的拓展。自学启发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利用课外时间自学, 通过对课本内容的阅读、分析、比较、思考、归纳, 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在本次课的讲授中, 课前先让学生自学, 在上新课前提问:X线的特性有哪些?请学生就自学内容对问题进行回答, 其他学生纠正, 教师补充。

1.2 故事启发

故事启发就是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是获得知识的开端, 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在本次课的教学中, 笔者采用了故事启发导入新课:1895年,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Roentgen)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偶尔发现放在抽屉里的胶片不但被曝光而且在胶片中有个手掌骨的影像, 当时他认为很奇怪, 是什么使胶片曝光并能在胶片上呈现出手掌骨的影像呢?带着这个问题他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发现是一种看不见, 能穿透普通光线所不能穿透的纸板、木板等, 并能在荧光屏产生荧光的射线, 伦琴把这种未知的射线叫作X线。再进一步设疑:那X线为什么能用在今天的医学领域, 它到底有什么特性呢?引入新课:X线检查的概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这样的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好奇心进入下面的学习。

1.3 教学多媒体课件启发

教学多媒体课件启发就是利用教学课件的直观性、色彩性、动态演示性的特点, 提高学生的认知技能。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形象, 从而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通过声音、图像等手段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 大大提升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本次课笔者精心选取了3张图片:伦琴的照片、摄片过程的图片、典型清晰正常的胸部X线片,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展示,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了学生学习的思维, 同时与其他启发教学方法穿插使用,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以后学习X线其他教学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4 图示启发

图示启发就是利用挂图或在黑板上描绘图形, 在讲解概念、原理等时启发学生的思维, 增强学生的直观记忆。图示启发使难理解的内容变得容易,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解X线产生的原理时, 笔者通过在黑板上绘图来说明X线产生的原理, 使课本上深奥难懂的内容变得容易理解。首先, 在黑板上画一个X线管的简图 (见图1) ;然后, 根据简图讲解X线产生的基本原理。这样做通俗易懂, 便于学生理解。

1.5 质疑启发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次课中, 笔者先设疑:X线有何特性?哪些性能可用于医疗诊断及治疗?为什么放射科的医生要穿防护衣?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联想, 从而有所感悟。学习是一种能动的意识活动,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样, 在讲X线成像原理时可以设疑:为什么X线能使胶片呈现出黑白两种不同的颜色?从而让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

1.6 对比启发

对比启发就是对于易混淆、相近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类, 对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的思维。这种方法改“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启发式, 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在本次课中, 笔者按密度的高低将人体组织器官分为4类, 对其在X线片上的颜色进行对比, 见表1。

通过整理总结、归纳列表对比, 可以提纲挈领地概括知识的异同点。有比较才有鉴别, 因此通过对比, 既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又有利于对相近知识的区别, 从而准确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本次课的教学中通过运用对比启发教学法, 使学生牢固掌握了X线片的呈像原理, 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7 直观启发

直观启发就是借助实物、模型、教具等具体物件使学生产生直观印象, 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使得深奥、抽象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 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能帮助其理解与记忆。在本次课的讲授过程中, 使用4张X线片:3张正常胸片 (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各一张) 和1张肾盂造影片, 在讲授的过程中适时展示, 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1.8 病例启发

病例启发就是通过病例启发学生的思维, 增强学生的临床意识, 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 使学生逐步建立临床思维。运用病例教学时应充分发挥病例本身的吸引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次课中在讲授X线时, 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见过和听过的简单病例展开讨论, 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使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识。

2 体会

在本次课的教学中, 笔者不但用了以上所介绍的几种启发教学方法, 还运用了分析启发、概括启发、点拨启发、表格启发等启发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会知识、学会思考、学会分析, 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本次课在笔者的精心设计、学生的积极参与下,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 本次课学生讨论的时间过少, 无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等, 笔者尽量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教学进行不断总结和改进, 从而将启发式教学法用好、用活。蒉

摘要:素质教育既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又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探索素质教育的教学中尝试在X线检查的概述中运用多种启发式教学法, 以期活跃课堂气氛, 启发学生思维, 创设出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 培养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X线检查,应用体会

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篇2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法;声乐教学;应用

启发式教学既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又是一种将教学观与教学原则融为一体的教学思想,主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并通过应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1]。声乐是较为抽象的一门学科,因其训练过程漫长且枯燥,再加上声乐课教学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单一,不仅使教师在课堂上疲劳乏力,还促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受到影响,进而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整体学习效率较为低下。因此,针对这一现象,积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启发式教学在声乐教学中的重大作用

(1)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声乐知识。声乐不同于其他学习课程,其具有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如果没有生动、形象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知识难点和重点。而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点,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将抽象转换为形象,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要点,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提升学习最有效的方式,所以,声乐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启发式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声乐教学中,促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并更好更快地吸收新的声乐知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由于以往声乐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展现学生的优势,因而教师更应重视启发式教学法的作用。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通过启发、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形成探索的心理,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并且帮助学生在往后的学习发展中利用这一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及工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启发式教学在声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启发式教学法在气息训练方面的应用。气息训练在声乐教学中是最为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每一位学生学习声乐时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2]。这便需要教师在声乐练习中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启发学生,并通过生活中具体的行为来指导学生在想象的情境下应该发出什么音,同时让学生在情境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歌唱气息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调整气息,掌握呼吸的要领。

例如,在慢吸慢呼这一声乐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的气息训练,一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自由想象眼前的物体,可以是对新生活的憧憬,或者是美味佳肴。然后指导学生呼气、吸气,告知学生此时的呼吸气感觉便是唱歌时气息的实际感觉。另一方面,在进行换气训练时,让学生想象自己正在800米或1000米的跑道上奔跑,并告诉学生奔跑中应做到口鼻同一时间呼吸,以便呼吸处于稳定状态。通过以上训练,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调整气息的方法,并将想象的知识转换成生动灵活的教学知识,促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使得学生在歌唱时有效调整气息。

(2)启发式教学法在声音训练方面的应用。在声乐教学中,除了气息训练是其练习关键之外,声音训练也是声乐教学的一大关键,并且也是帮助学生提高发音技巧的有效途径之一。练声过程中,通常选用旋律较为单调的歌曲,很难体现美感,因此大部分初学者在这一练习中只能机械反复地练习,继而降低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以及难以掌握连音和调音的运用。鉴于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所学内容,适当引入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学习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发音技巧。

例如,在连声训练中,由于声音的连贯性需要歌唱者在实际歌唱中应有清晰且自然的音符进行过渡,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放风筝式的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训练。也就是说,连声训练应当像放风筝一样,具备一定的力道,既不能让风筝吹走,又要试着慢慢地放线,而放线时又要掌握好伸放的速度。根据放风筝的对比,在连声教学时,声音就像是风筝,气息便像那风筝线,这也提醒学生在歌唱时气息需慢慢地放,把握好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声音具有连贯性。

(3)启发式教学法在吐字咬字方面的应用。众所周知,语言在歌曲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而准确掌握歌唱语言是提升歌唱技巧的关键部分[3]。因此,在歌唱的过程中,要极为严格要求吐字咬字及发音,其中每一部演唱作品都需要通过融入声音和语言来阐述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只有在吐字咬字上注入大量的精力,才能帮助歌唱者达到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所以,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分析演唱作品的情感,同时启发学生在朗诵作品的过程中如何应用感情,并明白什么地方停顿、什么地方轻或重等。

例如,在《家乡美》这一歌曲演唱时,教师通过列举一完全相反的例子与之相对比,让学生加深对歌曲吐字咬字的印象。比如将“家乡美,家乡美,最美是那悠悠的家乡水”的文字发音,与《保卫黄河》中“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进行对比,第一个要求吐字咬字具备清澈、明亮的特点,第二个则要求声音具备有力、慷慨激昂的特点。通过形象的对比,让学生及时发现吐字咬字方面的要求有哪些不同,从而使得学生在歌唱中准确抒发情感,使歌唱作品更加完美。

(4)启发式教学法在情感表达训练方面的应用。演唱歌曲的真正目的在于向观众演绎和表达歌曲中的思想和情感,而如何在声乐教学中使学生意识到情感的重要性以及提高情感的表达能力,是当前声乐教师值得重视的一大问题。同时,学生由于社会经历太少,知识面较窄,对于歌曲创作者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创作的背景等方面不是特别理解,因而在演绎歌曲时无法达到真正的标准。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好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案例丰富学生的见识,改变学生在唱歌时缺乏情感的缺点,进而有效解决以上难题。

例如,在《我爱你,中国》这一歌唱练习中,教师可以适当地为学生讲解一些相关历史背景,以及描述一些历史人物报效祖国的伟大信念等。通过介绍历史背景和人物,增强学生对当时那个时代的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继而在演唱时抒发演唱作品中的情感。另外,利用讲述历史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情感表达的重要意义,并且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促使学生在演绎歌曲时流露出真实的情感,有效增强艺术观感。

总的来说,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启发式教学法的作用,并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声乐学习当中,并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及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桑素萍.声乐教学中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J].大舞台,2014,(2).

[2]张歌,王朝辉.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方法[J].北方音乐,2015,(1).

浅谈中职英语教学的启发式教学法 篇3

关键词:启发式,中职英语,直观,讨论,对比,层次,学以致用

我校是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差。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的是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为孔子所创。“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我不到学生苦思不出来的时候, 不到学生可以明确表达的时候, 不去启发他。我告诉他一个角落的样子, 他不能推知其他三个角落的样子, 我就不再教他了。”而在现代教学中,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讲解的内容与学生的思考有机结合起来,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中独立思考以及创造的能力。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 启发式教学法是我常运用的教学手段, 下面就谈一谈我个人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积累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利用适合的教学工具, 运用好直观的启发式教学

首先, 可以广泛的利用挂图, 简笔画, 图片, 实物等直观手段, 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并促使他们用英语表达, 增强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在讲解《英语一级教程》其中“FAMILY”一课的时候, 课本内容里包多个动物的单词, 于是我找来一些动物图片, 然后让同学们猜测这是什么动物, 最后再告诉他们这些动物用英语怎么说。这个环节极大的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二、运用对比式的启发式教学

在英语课堂中, 我常常启发学生找出英语单词之间的异同, 使学生进行联想记忆。例如new这个单词, 我会问学生这个是什么意思, 那么学生回答是新之后, 我会继续说, 好的, 那么大家猜一下news和newspaper是什么意思?用这种办法可以拓展学生的单词量, 培养学生的联想性思维。在讲neither这个单词的时候, 我把either一起写出来, 并问学生, 它们之间的不同, 然后讲解其所分别代表的含义和不同的用法。使学生更好的区别他们的不同用法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在讲解句子时, 我也会强调学生特别注意中英两种语序的不同。

三、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运用好设疑式的启发式教学

设疑式的启发式教学是常常需要用到的, 甚至是在其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中也常常有它的陪伴和配合。所谓设疑式教学, 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提问题开始, 设置疑问, 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学习, 然后分析问题, 最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在一次讲解enjoy这个单词的时候, 有的同学问我它的后面是不是只能接动词的ING形式, 那么其他的同学有同意其看法也有不同意的, 我没有立刻给出答案, 我给他们布置了任务, 留下一个悬念, 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 第二天告诉我正确的答案。这样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动力, 启发学生去思考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鼓励学生讨论, 运用好讨论式的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学习热情更高, 让学生学有所思, 学有所得。

讨论式作为一种教学方式, 也已经成为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相互交谈, 大声讨论, 从而积极开展思维活动, 增加学生的表达能力, 并反馈教学信息。例如我在讲解“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的时候, 我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让他们讨论:你有什么梦想, 为了实现梦想你要如何去努力。学生们很热烈的讨论着, 提出了很多想法, 我给予鼓励和指导。并对讨论内容进行总结。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也达到了理想的效果。讨论式在运用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调控, 合理利用时间, 内容, 进行引导。

五、分层次启发。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在教学中应分别的给予不同的启发。

对学生好的同学可以多留一些作业, 让他们思考一些有难度的问题, 进而扩展他们的知识量。而对于学习差的同学, 应着重培养他们的学习情趣, 多给一些学习的机会。课堂上, 简单的问题多让他们回答, 回答得对的部分给以表扬, 以诱导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要动员他们不懂就问。他们提出的问题, 教师要心平气和地逐一讲解, 直至弄懂。

六、和中职专业课相结合, 运用好“学以致用”的启发式教学

在每讲一门专业技术英语之前, 我都会让学生先思考他们学习这个专业是为了做什么, 为了更好的达到自己的理想, 他们还需要掌握什么。然后会给学生分析专业英语的重要性。以及当今社会就业时对英语的要求。同时会和学生沟通, 哪一些知识是他们希望掌握的。

七、榜样示范的启发式教学。树立榜样, 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 以达到让学生主动去学的目地

这是以别人的优良心理品质和模范行为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方法。榜样把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形象而生动, 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学生之间的相互的影响力是影响学生诸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主动的一个因素, 号召大家向表现好的同学学习, 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设计比赛并颁发证书。例如可以开展英语口语竞赛活动, 选出“最佳口语奖”等以此激励其他同学也努力练习。达到每个同学都争当优秀的教学效果。

八、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教育才能收到应有的成效

友好和睦的教育气氛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在启发式教学的各种方法运用中, 都要注意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学习只有在愉快活泼、乐观向上的心理气氛中才能有效地进行。

总的来说, 我们教师在课堂中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想办法让学生自己去学,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需要完成的任务, 自然的就会主动的去学习。要把启发式教学落到实处, 最后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贾红军:《如何做好英语启发式教学》, 金色年华, 学校教育, 2009年第8期。

启发式的感觉教学法 篇4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教师在授课时,要根据课堂所学内容,运用各种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情境引导下,学生会愿意投入教学活动中认真学习。

例如学习《白杨》一课,笔者利用幻灯片和简笔画向学生展示白杨的形象,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画出白杨的形象。然后播放声情并茂的朗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示范将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场景当中。示范朗读完毕,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想象自己是课文中的白杨。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在脑海中重新构建课文描写的内容。由于每个学生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所以根据课文内容构建的情境也是千变万化的,不过这些都是学生自己真实想法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添加或者删除某些情境,通过自己构建的情境去揣摩作者当时的心理运动和想法。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时候学生就是在和作者对话,对话的主体是学生本身,最终的选择权也在学生的手里。创建情境进行教学,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和思维的发散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构建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作用是很大的。但需要说明的是,教师需避免滥用情境,否则就会使教学情境的效果大打折扣。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方面,不少教师会滥用教学情境;另一方面,教学情境的构建方式也比较单一。具体表现为不管实际教学内容的情况完全使用教学情境进行教学,不管什么内容都使用同样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来,学生会对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感到无聊,在真正需要教学情境来辅助教学的时候反而发挥不了作用。这是创设教学情境面临的严重问题。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在使用教学情境的时候首先要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通盘考虑,在真正需要的时候再使用情境进行教学,在不需要的时候尽量使用其他的教学方式,以避免学生出现接受疲劳。此外,教师还应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减少对教学情境的依赖。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启发式教学具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对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根据问题内容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这个时候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提出问题让学生共同讨论,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各抒己见,对学生不同的看法给予肯定,同时帮助学生完善问题的答案。学生是不同于他人的个体,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无法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长期在被动式的学习环境中对语文学习感到厌烦,不会主动学习。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课后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当一篇课文学完以后,教师要及时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思考,让学生发表对课文的看法,化单一思维为多向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完《乌鸦喝水》这一故事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课文里说的办法能够帮助乌鸦喝到水,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乌鸦喝到水?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互相启发,发散思维,培养了自身合作学习的能力。

启发式的感觉教学法 篇5

一、启发式教学对于声乐教学的意义

在声乐课堂上,教师要把自己歌唱的感受、经验和方法传递给学生,如果仅仅通过准确的概念性语言,学生往往会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因此教师要运用形象生动的启发式语言来启发和激励学生,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和逻辑思维,这样学生对声乐概念的理解才会更深刻、更具体也更形象。这样才能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学生才能积极配合老师的要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气息训练方面的应用

进行声乐教学时,气息训练是最基础的基本功,而气息训练又是枯燥的和抽象的。因此教师在训练中要启发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具体行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用歌唱气息的方法。例如,在练习慢吸慢呼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面前是妈妈亲手为自己做的一盘美味的菜肴,用鼻子深深去闻一下,这种闻香时的感觉即是我们歌唱时气息的感觉。而在进行快吸块呼训练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夏天狗喘气的感觉,让学生体会此时横膈膜的感觉即为歌唱呼吸的感觉。而在换气练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自己正在800米赛场上拼命地奔跑,奔跑中用口鼻同时呼吸,使呼吸不至于急促。

(二)在发声训练方面的应用

发声训练在声乐训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声乐学习者每节课的必练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的比喻来使学生掌握发声方面的技巧。例如:在打开喉咙练习时,可以让学生想象打哈欠和恶心呕吐时的感觉,这样学生就能很快找到打开喉咙的感觉。在进行拓展音域练习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音高和气息的关系,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自压井或者喷泉的原理,当给的压力越大时喷泉会喷的越高。唱歌也是这样,越唱高音时气息要吸得越深,横膈膜周围给的压力要越大。

(三)在吐字和咬字训练方面的应用

语言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唱语言的准确掌握也是歌唱技巧当中的重要部分。每一部演唱作品均需要歌唱者的声音及语言,对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进行表达。当我们拿到一首新的作品时,往往要大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这时候一定要对作品的情感分析到位,启发学生该如何有感情地朗诵,明白什么地方该扬、什么地方该顿、什么地方该轻、什么地方该重。这些教师都要通过形象的引导才能达到效果。如进行《让我们荡起双桨》演唱时,教师可以举一个完全相反的例子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歌曲中咬字吐字的印象。如将“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的发音,和《怒吼吧 ! 黄河》中的“怒吼吧 ! 黄河,怒吼吧 ! 黄河”进行对比,一个要求咬字清澈、柔美和明亮,一个要求声音愤怒、有力。

(四)成果展示方面的应用

声乐教学的总结部分即是成果展示的过程。在声乐教学的评价体验阶段,要以学生的舞台展示为主要依据。教师教学的成果好不好,学生的演唱说了算。在学生演唱完一首作品后,教师既要准确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更要告诉学生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教师可以先和学生交流一下,让学生自己说说演唱的感觉,说说哪些地方感觉不太好。然后教师顺势启发,纠正学生的毛病。通过这种交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主动寻求方法改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声乐教学时,教师必须运用准确的语言或道具对其进行启发,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发声技巧,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声乐学习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摘要:在声乐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其更好地熟悉和掌握声乐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发散思维。本文主要从气息训练、声音训练、吐字和咬字训练及成果展示等几个方面对启发式教学进行分析,为声乐教学提供优秀经验。

启发式的感觉教学法 篇6

一、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 提高学生对声乐的学习兴趣

无论学什么东西, 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将启发式教学法应用到声乐教学当中, 可以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活跃课堂气氛,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寓乐于教。使学生能够主动掌握和吸取新知识, 从学习中享受声乐带来的快乐。

(二)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启发式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它强调增进教师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通过提问、抢答、自由发表见解等环节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训练其逻辑思考能力, 引导他们勤于思考、敢于创新。这些都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专业上和能力上取得较大的进步, 提升实践能力。

(三) 帮助学生掌握新的声乐知识

声乐教学时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 在教授该课程时, 教师如果没有讲解到位, 使所教内容生动化、形象化, 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 难以抓住重点, 更别说理解和掌握。教师如果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来教学, 可以使用丰富形象的语言来传授声乐知识, 将抽象变为形象, 化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 快速掌握声乐知识, 以便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二、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 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歌唱气息

在声乐教学中运用气息歌唱, 关键是学会正确调整气息, 气息调整是每个学生学习声乐的首要解决问题。将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歌唱气息, 在进行声乐教学时, 老师可以引用熟悉的案例来帮助学生想象特定的情境下该发生么音, 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正确、自然的发声, 更好地掌握深呼吸的要领。也可以通过训练跳音, 让学生感受怎样才能调好气息, 把握好声线。唱跳音过程中, 教学生通过呼气放松身心, 当腹部完全放松时, 就是出于吸气状态。在声的同时要注意将小腹缓缓地向上收起一点点, 一个跳音唱完后就放松腹部。练习跳音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腹肌, 使腹部肌肉在经过专业的训练之后变得更加灵活和而有弹性, 在歌唱时更有效地调整气息。灵活应用跳音技巧可以歌唱者在发音快的同时气息更深, 保持喉器稳定、肩平又好看。因此, 要从基础的联系开始掌握发音技巧, 要先学会正确调整气息, 掌握了气息调节的要领, 才能使发音好听, 慢慢地学会唱长音。

(二) 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声音训练

声乐教学的关键是声音, 声音训练是歌唱者提高发音技巧的主要途径。练声时选用的歌曲通常旋律都比较单调, 由上下音节组成, 很难体现美感。很多初学者只能机械性地反复练习。影响他们日后对声乐学习的积极性, 难以掌握连音和跳音, 不利于声乐学习。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再进行声音训练时应用具有启发性的相关内容, 帮助学生掌握发声技巧。

(三) 启发式教学法对声乐教学的情感启发

诠释和演绎出歌曲想要表达的思想与主题是歌曲演唱的目的。怎样训练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掌握好情感的表达是教师面临的难题之一, 相对来说, 学生的经历比较少, 社会阅历浅, 知识面不够广, 对于歌曲创作的主题、背景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理解不够透彻。所以, 很多时候学生还不能真正地演唱好歌曲, 而将启发性教学法引入到声乐教学中, 能够有效地解决此难题。比如说, 教师在教历史类题材的音乐时, 可适当地讲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情景再现, 增加学生对那个时代的了解, 激发他们的情感, 引起共鸣, 从而更好地演绎出歌曲的自身艺术形象。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启发性教学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主动思考问题, 掌握所学知识。因为声音不是一沉不变的, 它具有阶段性, 属于时间性艺术。通过启发式教学法, 对学生的气息、发声、和情感表达等进行训练, 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分析和掌握声乐知识, 并熟练运用知识, 不断扩展思维, 唱出优美的音乐。

摘要:启发式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目的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 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促进其全面发展。启发式教学法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 更是一种集教学观和教学原则于一体的教学思想。将其应用到声乐教学中,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主动性, 有助于他们学习声乐知识, 培养创造性思维, 实现声乐教学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启发性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分析了其在声乐教学中几个不同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法,重要性,声乐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魏军敏.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 2013, 32:229.

[2]敖特根其木格.浅谈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 2013, 34:46.

[3]杨颖迪.探讨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音乐大观, 2014, 6:72-73.

启发式的感觉教学法 篇7

一、运用视觉:引领学生用经济慧眼“看”世界, 打造课堂的“经济感”

传统的《经济生活》教学课堂常因缺少应有的“经济感”而无法得到学生的青睐。针对这一现状, 笔者认为:引导学生用经济学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社会经济现象, 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由于高中生很少真正地涉足经济生活, 这就需要政治教师通过一定的诸如“比较”的方式, 构建富有“经济感”的政治课堂来加以正确地引导。

例如, 在讲解《经济生活》前言时, 笔者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当前, 地球上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5310 亿桶, 而目前每年消耗的石油为165 亿桶, 请问地球上的石油多长时间会用完?问题提出后, 学生们经过讨论, 得出了三个结论:一是30 年内就会用完;二是30 年后用完, 因为人们会节约使用;三是永远用不完, 因为会出现代替品。针对学生观点, 教师进一步引导:第一种观点是运用数学思维方式的体现。第二种观点是运用社会学思维方式的体现。第三种观点才是用经济学思维方式得出的结论。从经济学上说, 石油价格上涨, 人们会减少对石油的需求, 转而消费石油的替代品。随着石油开采成本的不断升高, 最后人们会减少甚至放弃石油的开采, 因此, 石油是永远用不完的……教师针对学生观点作出的判断、分析、比较, 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他们在这个“被肯定”或“被否定”的过程中与教师进行着激烈的思维碰撞, 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也正是这些火花让学生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对“经济感”鲜明的《经济生活》产生了无限的兴趣。

二、运用听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会“相互倾听”, 营造课堂的“新鲜感”

在传统的《经济生活》课堂上, “被灌输式”、“无新鲜感”的知识接授方式让学生们对《经济生活》感到头疼, 他们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政治课堂。笔者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 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学会“相互倾听”, 交流思想激发灵感, 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促进师生的相互理解, 还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习热情的高涨和积极参与课堂程度的增加。

例如, 在讲到“公司成功经营的因素”这一目内容时, 教师提前一周给出了例如“公司经营”、“品牌”、“战略”等关键词, 让学生搜集相关的材料。到上课时, 学生们积极性高, 竞相拿着自己动手搜集的事例到多媒体上展示, 列举了诸如“苹果”“、阿里巴巴”等成功经营的事例, 语言诙谐风趣, 看法独到精辟, 课堂气氛活跃有余。

在学生展示、评说新鲜事例的基础上, 教师有的放矢地对这些事例加以归纳、点评, 强调“正确的经营战略”、“自主创新”、“诚信”对于公司成功经营的重要性……这些不断被剖析的知识点, 在自由新鲜的学习活动中, 在师生互相倾听的欢乐氛围里, 逐渐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

三、运用触觉:带领学生“接触”社会, 让生活走进课堂, 酿造课堂的“生活感”

“教学应当从生活中来, 又到生活中去”———一位政治教师如是说, 这句话深刻阐释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经济生活》涉足的是经济领域, 全都来自真实的生活, 因此, 《经济生活》课堂教学应当回归生活。教师可以引导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用心“触摸”世界并在体验中理解感悟课本知识, 加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生活多大课堂就有多大, 生活本身就是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更多的时候, 教师不妨放手逐步让学生接触社会, 让他们自己动手去做,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捕捉材料, 然后把这些素材带进课堂, 这样既大大地丰富了《经济生活》的教学内容, 活跃课堂气氛, 还可以使学生感知到生活的鲜活和生动, 体会到《经济生活》的灵动魅力。

四、运用嗅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饱嗅”课堂余味, 制造课堂的“悬念感”

子曰“:不愤不咎,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 还要注重学生的思考。显然, 《经济生活》课不应该只是圆满的句号, 也可以是带有疑问的问号和意犹未尽的省略号。好课, 应该是有悬念留有余味的, 让学生可以从中“嗅”出课中所授知识或所谈事物的拓展趋势。因此, 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激发学生寻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在《经济生活》课堂教学中, “视觉教学法”、“听觉教学法”“、触觉教学法”、“嗅觉教学法”统一于“感觉教学法”这个有机整体中, 共同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服务。它们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 共同促进着学生学业的进步和素质的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经济生活》教学任重而道远。笔者始终坚信, 只要脚踏实地学习、实践, 反思“感觉教学法”, 启迪真理的钥匙一定会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而我们的《经济生活》课堂也一定会感动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为学生们想上、爱上的有效课堂。

摘要:本文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四个方面探究提高《经济生活》课堂实效, 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方法。

关键词:“感觉教学法”,“经济感”,“新鲜感”,“生活感”,“悬念感”

参考文献

启发式的感觉教学法 篇8

一、当前声乐教学的现状

(一)现阶段声乐教学的优势

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较高,教学目标明确,符合素质教学的要求。教师不仅能够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和现代化教学手法的应用, 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还很好的改善了课堂的氛围,增进了与学生间的情感。

学生的音乐能力不断提高,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方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例如,课堂舞蹈、角色扮演等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表演热情,还能够通过表演获取更多的音乐体验。同时,通过对音乐和歌曲的演唱与欣赏,使得学生能够从情感角度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二)现阶段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声乐是一门特殊的专业学科门类,教学过程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声乐教学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传授歌唱技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声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声乐课堂的组织与其他学科不同,教师需要教学生演唱技巧, 这种技巧加理论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传统的大班集体授课模式,而只能使用一对一的授课方式。但是,由于教学资源的压力和学生学习时间的限制,大班授课的方式还需要保留,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

二、启发式教学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启发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歌唱的技巧

声乐教学首先要掌握科学的歌唱技巧和发声方法,但是,歌唱方法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对技巧的学习很难用语言形容,需要亲身的感觉体验。而启发教学能够简单明了的让学生理解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避免了枯燥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不局限在咽腔、共鸣等各种生理名词中,而将音乐学习导入一种视觉印象当中。

(二)启发教学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增强对作品的理 解能力

歌曲可以从具体的形象中表达感情,也可以从感情抒发中描绘形象,又或者将形象和感情融合在一起。歌唱者要从歌曲的具体情况出发,在思维中建立情景,创造形象。歌曲形象应该是彩色的、立体的和生动的。每首歌都与一定的意境相连,歌唱者必须将歌曲的意境和形象完美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感动听众。应用启发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如何更好地表现意境,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歌曲的意境,进而更加形象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启发教学在启发过程中传授了基本的声乐理论知识

声乐教学不仅要培养歌唱人才,还要培养音乐教学。这些学生同样面临如何从事音乐教学,向学生传授声乐知识和歌唱技巧的任务。尤其是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不适合灌输枯燥的技巧知识,而形象的启发式方法对他们学习歌唱更有帮助,更能调动起歌唱的潜能和欲望。所以,声乐教学中使用有效生动的启发教学,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声乐学习而言非常有利,也为日后从事相关音乐教学提供了帮助和借鉴。

三、声乐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

声乐教育需要启发学生通过自身的感觉去体验、去寻找、去掌握各种发声的技巧,进而达到认识和操纵歌唱活动。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是声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下面本文对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方式进行介绍。

(一)想象启发

想象能够启发歌唱活动中无法直接表达的现象和规律,并间接对歌唱发声器官进行调整。演唱想象和其他的想象相同,是歌者大脑中对歌曲情感与技巧的一种反应。

京剧前辈金少山在教唱过程中非常注重方法。将各种技巧总结成口诀,进而启发学生根据口诀熟练的掌握各种声乐技巧。例如, 金先生将发声共鸣形象精炼的总结为“行于背”、“勾住眉心”、“贯于顶”、“脑后摘音”等等,这都可以通过思维想象启发学生对共鸣位置的感觉。

(二)感觉启发

声乐的学习很多时候可以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来形容, 这就是说,声乐学习需要学生用心去感觉。感觉是人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而歌唱的学习很多地方都需要学生靠感觉去体会,例如音准、高音、音色、音的力度、音量、共鸣感、节奏感、速度感、旋律感以及情感等。简单来说,感觉包含知觉性和与肌肉运动的一致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会根据听觉对声音进行反馈,并不断调整学生的动作和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技巧,这就是感觉启发的过程。通过感觉启发学生的认知系统,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体会启发

声乐教学中只通过说和听是不够的, 还需要学生去试验和体会,并通过多次的重复形成习惯,进而量变到质变转化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教学生用“叹气”、“打哈欠”的感觉体会歌唱时的“深呼吸”状态。声乐教师应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解决学生歌唱发声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逐步学会正确的方法。所以,声乐教学要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启发学生,让学生能够体会学习的过程,真正做到学会。

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应该以认识和理解为基础去启发学生控制和体验声乐中蕴含的感情,这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内容。启发式声乐教学,就是在充分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的前提下,间接或者直接的体会声乐的情感形态和个性特征变化,并在再创造的过程中进行细腻、具体的体现。

四、结语

声乐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教学活动,即使声乐素养再高的教师也会面临各种各样复杂的教学问题。因此,声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还要积极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开展启发式教学,提高声乐课堂的教学效果,是适应目前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研究内容。

摘要:随着声乐教学在工作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进步。声乐教学需要教师以学生的特点为基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音乐审美的培养,教学的内容也要更加丰富多彩和生动有趣,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习音乐、喜爱音乐和享受音乐。针对这些要求,本文对当前声乐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式教学实施进行了研究。

物理的启发式教学 篇9

关键词:物理教学;现状;启发教学

一、“二、三式”物理课程设置和能力要求的矛盾

物理的教、学是初中、高中教师和学生公认的难点,究其原因,追根溯源要从物理课程的设置开谈。

根据学生发展的趋势和课程设置的需要,在较多的学校,物理的设置是从初中二年级开始的,每周三节。相比较其他学科,物理课程的时间是较少的,而物理课程的内容又很多,这就形成了矛盾:一方面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能力培养。而前者在现阶段的应试教育背景下是最重要的。因此,较多的物理教师在课堂上留给学生的时间是很少的,即便是探究性实验,大多数的教师的处理是要么不做,直接阐述;要么粗略演示,简单归纳。启发性教學被束之高阁,难学易忘就是很正常的了。

二、课本内容设置和考点层次差异较大

新课程改革后,物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归纳等综合能力。课本内容大大简化,但应试的要求并未降低。以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密度》章节为例,课本内容在探究了质量、密度相关知识之后,并未就判断球体的空实心加以重点的阐述,只在课本后面出示了一个练习题,而省编练习册和应试考卷上均有较深的考点。而且,该问题还和后面的浮力有较大的关联,如果教师“不经意的遗忘”,将给学生的后续学习带来较大的阻碍。

综上所述,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切实的引导、启发学生从现象归纳本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三、适时启发,潜移默化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就是说,教育者要想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自身的能力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深入浅出的阐述,相机适时的诱导,精妙得当的归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当然,启发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壮其志气,可以燃其激情;也可以发其智慧,激其疑虑;还可以启其思维,拓其知识。在物理教学中,应重点运用以下启发方式。

1.壮其志,燃其情

物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其成效是很明显的。大到航空登月,小到生活起居都有物理学科的影子。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成果,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成功的欲望,这样学生认真学习、取得成功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2.激其疑,启其思

物理课程中,科学探究的地方很多,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应放手让学生操作,遵循物理学科特点,按照猜想、假设、计划、实验、收集、评估等过程进行,探究中,大胆地启发学生设疑、探疑、解疑。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必能扩张,能力必能提升。以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力学》为例,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实验中,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实例设疑:有坡度的路面都刻有较深的花纹,而滑冰场的冰面却没有。通过比较,初步设疑。设疑的内容定向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不需要点拨。然后让学生自定方案,自选器材,进行科学探究,最后归纳定性影响因素。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把握自然会牢固、深刻。

总的说来,物理教学应放开束缚,给学生飞翔的翅膀,凭借课改的春风,让学生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当然,启发中也要注意方式和技巧,不能一堂全启,到头来还是纸上谈兵。同时,还要注意夯实双基,不能舍本逐末,以免学生登高跌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愉悦学习,轻松应战,战无不胜。

启发式的感觉教学法 篇10

一、通过语言的直观启发

启发式教学可以以很多不同的形式展开,最为常见的一种便是借助语言来给予学生启发与激励。对于语言的应用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切入点,教师要灵活利用自己的教学语言,并且要通过更多启发式的语言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教师可以用具体而形象的语言来给学生们讲解相应的知识要点,通过对知识的有效剖析来降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难度。教师也可以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来理解与分析相关问题,进而领会与吸收教学知识点。语言的应用形式可以非常多样,语言所能够发挥的启示作用也十分明显,教师要灵活利用语言的这种功能来辅助知识教学,这对于提升启发式教学的效率将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给学生们讲到“there be”句型时,为了让大家对于这个知识点形成更好的认知,并且化解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的障碍,我给学生们呈现了四张图,并且分别给予了相关说明:

图1 There is a tree in the picture;

图2 Ling Ming is in front of the tree;

图3 There is a dog behind Li Ming;

图4 There are some flowers below the tree.

如此反复展示三五次,学生就会很自然地通过画面领会“There be”句型,以及in、in front of、behind、below的不同含义。这便是语言发挥的教学启发作用,这也是灵活的知识教学形式所收获的教学成果。教师要善于巧妙地发挥语言的启发效用,这将会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通过提问的有效启发

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这同样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常用方式。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有效设计来引入相关的知识点,并且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实现对于知识点的获知。提问的过程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好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启发效用也会非常明显。教师要深化对于提问教学功效的合理利用,要通过提问式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这一模式往往能够发挥很好的教学效用。

在进行Let’s learn的教学时,为了引出新单词newspaper,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a. Who’s that man?(Ss: Yao Ming.)

b. Can you see him in a math book?(Ss: No.)

c. Where can you see him?(Ss:I can see him on TV/on the net.)

在这个关口,让学生猜猜篮球明星姚明的照片会登在哪里,随后引导学生说“We can see him in the newspaper.”从而很自然地过渡到newspaper这个单词的教学上。整个教学过程不仅非常灵活,知识的层层引入也十分自然。学生在这种循序渐进的提问引导中很好地学到了新单词,经历了这个自主探究的过程后学生们对于这个单词的理解与记忆也更加深刻。

三、通过对比的引导启发

通过对比进行教学启发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对比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对于知识的有效归纳与总结,进而找出其中的一些规律,这些都会促进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对比展开的启发式教学可以渗透到很多不同的教学模块中。无论是对于语音的教学、词汇的教学还是语法知识的教学,那些能够找到一定的规律,或者是知识点间存在相似点与联系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对比式教学来展开。对比的过程也是重要的启发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其中的规律与要点,进而促进学生对于教学素材有更好的吸收与掌握。

在进行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的教学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有更好的领会,我给学生们列举了下列单词范例,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加深对于元音字母发音规律的掌握:

he, she, we, me;hen, leg, red, desk;

bike, fine, nine, nice;is, fish, ship, thin;

go, no, nose, home;box, dog, not, from.

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每组单词中元音字母的发音,然后让学生进行观察,说出每组词发音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便是一个很好的对比教学的过程,通过有效对比后元音字母的发音方式与发音规律也得以很好的呈现,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发音规律。

上一篇:儒学的领导智慧下一篇:卫生行政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