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共12篇)
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 篇1
一、学科德育与生活德育的内涵与关系
高校德育是个系统性工程, 包括了学科德育和生活德育两大方面。
学科德育主要指学校设置专门的学科课程, 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它通过系统化、理论化的言语方式来传递道德知识和观念, 强调的是认知和思辨。学科德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一种课程形态, 概括和浓缩了主流社会的思想政治观念、价值体系、道德规范和行为模式等, 能够系统全面地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理论, 在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同时转变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 提高道德思辨能力, 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 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 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 教育的渐进性、超前性和影响的持久性。
高校生活德育主要指以大学生生活为依托, 以现实社会为背景, 与大学生整个社会化过程紧密融合的, 以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育, 在具体的道德生活中学习道德的德育方式。其教育内容来源于生活, 教育实践在生活中展开, 注重生活环境的现实性, 强调主体的道德体验、学校的教育氛围、群体的相互影响和互动。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倡导的就是教育要以生活为凭借和依据, 德育同样要向生活世界回归, 因为德育与生活原本是一体的。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和逐步社会化的进程中, 鲜活的生活和人间百态对他们的影响与吸引力比课堂更大, 而且生活本身是道德的源泉, 一切道德规范就是为了人类有意义的生活而产生的, 生活就是一本最生动、立体的教科书, 大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有真正的道德领悟。所以, 这些年来要求高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呼声越来越高, 生活德育以其人本性、现实性、生动性、感染性, 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方面。
当然, 学科德育和生活德育并不是对立的, 而是有着不同侧重的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 它们相辅相成, 不可偏颇。道德本就来自于社会生活, 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 所以生活德育是学科德育的基础与印证, “只有当个人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时, 才能对道德规范所包含的源生活内容和意蕴获得切身的体验, 从而加深对规范的理解”[1] ;学科德育是对生活德育在梳理基础上的提升, 它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道德的本性, 获得对道德规范的深刻理解, 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进而对道德行为和生活进行理性的指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开创人柯尔伯格指出: “推理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的, 因为成熟的道德行为要求以成熟的道德思维形式为前提”, “美德不仅是一种善, 也是对善的一种认识。知善者择善”[2] , 即学科德育有助于学生判断道德观念的正确与否, 提高择善而行的能力, 这种道德判断能力至少是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可见, 知识性道德和生活实践性道德都是个体道德来源的方式, 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把这两者有机结合, 而不是割裂与分离。
二、学科德育与生活德育相结合的学理分析
1.从道德的本质看
道德本质上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并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从这个视角出发, 首先,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原则和主要规范, 社会经济关系发生变革、社会发生转型, 必然导致新旧道德的更替, 所以道德课程内容要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相一致, 要与当下的主流价值取向、生活观念相吻合;尤其是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人们原有的道德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社会的发展已催生出一些新的道德观念, 我们课堂所传授的道德理念必须要结合生活现实又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才有说服力和生命力。其次, “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都存在于日常生活世界中, 显示出感性特征, 要在生活中才能体验与感受;而“内心信念”则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才能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显示出理性特征, 需要在学习与实践中才能提升, 即道德传递与维系的方式也决定了高校德育需要将生活内容与课堂内容相融合。再次, “善恶评价”既表现为理论上的辨析也表现为生活中的行为判断与取舍, 其中的“心理意识”既需要理念的灌输也需要生活的体验, “原则规范”在课堂上学习比较明确, “行为活动”只能在生活实际中体现。由此可见, 道德的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与其它学科的知识性教育有着明显差异, 它不仅涉及知识, 还涉及心理情感与信念等, 是理性和感性的共生体。
2.从道德知识的特性看
在道德知识中, 既包含了已提升为理论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等可以用语言表述与传达的理性知识, 也包含了更多的默会性的、情境性的、体验性的非纯理性知识, 这是道德知识和其它学科知识不同的特性。主要有: (1) 知识的默会性, 即道德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英国思想家波兰尼认为道德知识是“缄默的知识”, 而且指出了默会知识的“不可陈述性”[3] , 可见, 希图通过系统化、理论化的陈述方式传递全部道德知识是不可能的。事实上, 任何个体在与社会、与他人关系的处理及各种利益关系的处理过程中, 在为自己还是为他人的思想斗争中, 有大量的默会知识无法课程化, 需要人们通过感官、情感和直觉去“意会”, 这些道德知识只能隐藏在“润物细无声”的道德熏陶中, 所以, 道德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生活化的隐性教育环节。 (2) 知识的情境性, 即道德知识离不开现实生活情境。经常可看到一些大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并接受了道德规范, 愿意坚持一定的道德理想, 但在现实生活中碰到实际问题时却仍会迷惘与无奈, 因为道德理想与现实环境发生了冲突, 课堂上的道德知识无法解决他们面临的道德困境, 尤其面对道德失范的情境时, 他们还缺少独立思辨能力, 会无所适从;与此相反, 如果所处环境与道德理想吻合就会产生正向推动, 可见环境对于道德形成十分重要。所以道德知识教育必须与现实生活环境相统一, 能对现实环境中的道德事件作出合理辨析, 因环境比课堂更能影响学生的德性。 (3) 知识的体验性, 即道德知识是在体验过程中真正领悟的。道德知识是“为人之道”, 不是纯理性非人格的知识, 它与人的生活感受、情感、信念等因素紧密相联, 不可以简单地通过传授从主体外部“搬运”到内部, 而且作为一种评价杠杆与行为规范渗透于一切社会关系之中, 个体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不断地亲身体验, 才能对道德规范的生活意蕴与社会意义获得深刻理解, 进而从“他律”走向“自律”, 达到道德自觉。
3.从个体道德价值观的建构看
个体道德价值观的建构是外部的道德价值影响与内在的道德价值认同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般需要经历认知过程、心理认同、行为表现、人格完善几个环节。首先是认知, 要在接收道德信息的基础上对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有个正确认识, 这是将社会道德价值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首要环节, 是道德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这可以从课堂和生活两方面习得。第二是心理认同, 这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 是道德价值观提升的关键。根据皮亚杰的图式理论, 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外界刺激, 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 以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外界刺激, 个体便会作出“顺应”, 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 直至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学校把合乎社会的道德知识“传达”给大学生, 他们会通过“同化”或“顺化”作出一定的选择性消化吸收, 接受的程度与自身原有的品德结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等有关。当新的道德观念与个体原有的认识图式不一致时, 接受对象先是被动地从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点, 再经过思想斗争慢慢地过渡到自愿接受。可见心理认同的过程往往是个道德价值冲突的过程, 贯穿着价值辨析所引起的心理情感冲突, 需要经过“自我道德价值意识的分化与同一”, 不断修正自己的道德信念与行为, 重建新的认识图式, 才能完成心理认同。而在这个冲突过程中起作用的, 不仅有课堂上的导引也有生活中的体验。第三是行为表现, 这是道德价值观的外显性标志。行为具有选择性, 它是主体对社会对事物作出的一种自觉的选择;行为具有意志力, 它体现了主体的道德意志;行为还包含着习惯性, 一定的行为持续不断地进行, 就形成了习惯, 当行为一旦成为习惯, 它体现的就不仅仅是心理特质, 而是心理、思想与行为的统一, 而这些只能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呈现。第四是人格完善——形成知行统一、表里一致的理想道德人格, 它是有关道德需要、动机、理想等个性倾向性的“深层心理”与“深层思想”, 是个体道德价值观的最高层次, 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又起着指导作用。所以我们的德育要遵循道德建构与提升的规律, 走学科德育和生活德育相结合之路。
三、学科德育和生活德育相结合的实践路径
1.树立科学的德育理念
德育理念是关于德育的本质、目标、价值、内容及活动方式等的基本观念, 不同的德育理念会产生不同的德育效果, 我们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回归生活的理念, 大德育的理念。首先要明确德育的本质和目标是为了人的生活意义;二要明确德育的价值只能在生活中实现;三要有大德育视野和框架, 正确理解“主渠道”含义, 在发挥好学科德育课程“主导性”作用的同时, 把德育主渠道从课堂向生活延伸, 着力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社会生活相融合、学校教育—自我教育—社会教育相穿插的立体化德育模式;四要改变学科德育人为设计成分过多、以教师“授予”为主的道德教育形态, 重新思考德育课程教学方法, 大力推行生活情景化交流沟通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追求道德感悟与道德自觉。
2.丰富生活化的德育内容
高校德育应准确及时地捕捉学生道德新问题, 丰富生活化的德育内容, 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充分关注大学生发展中的生命道德观、择业与创业观、诚信价值与职业道德、恋爱婚姻观与性道德、生态伦理与环境道德、信息道德等热点问题, 同时关注社会公平、司法公正、反腐倡廉、利益调整、食品卫生等社会热点问题, 把这些问题引入到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来, 将理论系统性与实际问题针对性相结合。没有理论系统性的教学不是大学的课堂教学, 但学科德育的实效性又在于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实际, 所以要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 一方面在深入研究德育教材与学生的基础上, 寻找教材规定的理论内容所对应的生活现实问题, 通过演绎推理, 使抽象的理论内容逐步现实化、生活化、个体化;另一方面针对学生中反映出的学习、生活、规划、心理等具体问题加以梳理、分析与推理, 抽象概括成理性认识。总之, 要沿着从“抽象到具体”与“从具体到抽象”两个方向路径, 把道德理论与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相向性整合及链接, 并在推理论证过程中, 使理论逻辑的展开与学生实践经验的升华相一致, 进而使道德教育被学生诚心诚意地接受, 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和信念。
3.创建和谐的道德文化环境
德性的提升需要环境的力量, 而不是概念化、教条化或书本化的道德教育所能解决的, 对大学生而言这是一种文化渗透, 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和文化“化”人的过程。高校是大学生身处其中的小环境, 它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 更是一种文化存在。所以要精心培育具有先进文化特质和浓厚生活气息的和谐的道德文化环境, 在多元文化冲突中坚持正确的价值主导和先进的文化指导,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陶冶学生。具有生活气息的文化活动形式主要有:文化讲座、校训解读、经典品读、演讲辩论、信息交流、运筹对策、社团活动、竞赛活动、娱乐活动、创业活动等, 在这些文化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彰显道德知识对人的存在性意义, 比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性, 人际交往中的人格力量, 现代生活中的文明方式, 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处理,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协调等, 在具体的文化指导和氛围熏陶中, 养成学生的公共精神和自律意识。还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这一新领域与新环境, 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分析与引导, 用高雅的文化、科学的理论占领网上阵地, 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 提高他们的道德自律意识。
4.倡导体验式的德育模式
从道德发生的意义上看, 只有当人从内心体验某种价值, 产生认同、敬畏、信任或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 才谈得上道德的生成。所以我们要大力倡导体验式的德育模式, 这就要探索和建立行之有效的德育实践教学体系, 做到活动课程常态化, 使德育课程与日常生活实践及学生道德修养有机整合。具体包括课内实训、校内实践、社会实践三个环节:一是课内实训——认识性体验。二是校内的课外实践——理解性体验。三是社会实践——运用性体验。
摘要:高校的学科德育和生活德育是有不同侧重点的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 提高德育实效性关键是要把这两者真正融合。因为道德本质上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意识形态, 知识中包含着默会性、情境性、体验性的非纯理性知识, 个体品德建构有认知、心理认同、行为表现、人格完善等环节, 所以学科德育和生活德育相结合既必要又可行。两者结合的实践路径主要有:树立科学的德育理念, 丰富生活化的德育内容, 创建和谐的道德文化环境, 倡导体验式的德育模式。
关键词:学科德育,生活德育,结合
参考文献
[1]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 2003, (2) :53-59.
[2]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 柯森, 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83.141.
[3]Polany, i M.The Study ofMan[M].London:Routedge.Kegan Pau, 1957.
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 篇2
学校工作是个系统工程,虽说可以分为德育与教学两大部分,实际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谁也少不了谁。德育与教学是一辆马车前的两匹马,只有并驾齐驱,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前方。在教学实践中我意识到,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个性,就必须根据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气质以及行为习惯上的特点进行工作。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课堂应是实行德育的主阵地,应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主战场。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课堂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地方,我们只要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就认为这堂课上好了。殊不知我们在课堂上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在进行着德育;我们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在以自己的思想、人品教育着学生,影响着学生。就拿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每一堂课,就是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语文课是如此,其他学科也是如此。纯知识的课堂教学是不存在的,作为教师,我认为我们对这一点必须有足够的意识,自觉的把德育贯穿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首先,应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消除“逆反心理”。
有些人认为差生:差!太差!贬之曰:“屡教不改”。我认为:“屡教不改”这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教师说教、训斥太过频繁,教不得法;二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破罐破摔。要想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少一些不耐烦的脸色,多一些关切的目光。同时,既要看到他们的不足之处,更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给予表扬。
其次,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指出要“面向全体”。“面向全体”我们可以理解为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个体,并根据每个不同的学生实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饿、具有不同气质和个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的心心理特征和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要掌握不同学生在气质、性格、兴趣、爱好和特长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尊重、保护学生的个性特征。
(二)德育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它必须落实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始终。我认为德育工作只有促进了教学,才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才算是真正的德育,否则只能算是假大空。如果我们的德育工作不能落实在教学上,不能促使学生安心的学习,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不能为国家培养出有用的人才,那我们的德育工作还有何意以呢?
首先,鼓励学生说“不”: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常把顺从听话的孩子认为是好学生;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把乖孩子看作是好孩子,这在我国是由来已久的。殊不知其导致的后果是令人痛心的。一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小天使,都成为父母、老师的驯服工具,在他们的眼里哪还有什么“以学生为主体”的份。难道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还要带到新的世纪去吗?使学生知道遇到问题“自己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在大是大非面前,鼓励学生说“不”,这对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极有帮助。因为要说出“不”的原因,孩子能不开动脑筋去认真思考吗?这样做无疑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规范了他们的行为。什么该说,怎么说,什么该做,怎么做,心中就有了一把尺子,真正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学校鼓励学生说“不”,学生会的家中亦是如此,父母要为孩子营造家庭民主的氛围。
无论学校,还是家庭、社会,都有责任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民主法制的生存空间,对周围事物要鼓励学生说“不”。孩子能提出异议是好事,起码是孩子自己的看法,那种惟命是从的“小绵羊”式学生是时代,应被新世纪挡在门外。
其次,爱,给予每一位学生。
如果询问一下教师:怎样的学生你最喜欢?不少教师会把听话、聪明、文静娴雅、工作有魄力……列为先决条件。其实这种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种偏爱。教师既承担塑造学生心灵的责任,也有肩负改造学生灵魂的重担。如果有了这种偏爱,就会对该学生放松要求,而对其他学生就会冷漠、歧视、导致各种不良的后果。这样就难以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诚然,要超越这种偏爱不是那么轻而易举。教师要丢掉私心杂念,真正关心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德、智、体、美、老、劳等方面得到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挚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绝不应该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当我们在事业上碰到一些挫折的时候,会不会减退这种爱呢?当我们个人、家庭遇到不顺心的时候,会不会冲淡这种爱呢?当病魔缠身,一时走不上讲台的时候,会不会丢弃这种爱呢?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教师,在他们每时每刻把爱倾注在学生身上,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给教师下过一个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传道、授业、解惑的内涵有了变化。今朝教师担负的重任,就是要为振兴中华培养人才,要王城这项艰巨的任务,就要求我们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教师的爱公正无私的给予每一个学生。为此,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在考虑德育教学的工作时首先想到是否有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每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也应该想到是否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茁壮成长。如果我们的德育教育有悖于学校教学,非但不能促进学生接受知识,反而让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那么这样的德育就必须有所反省,必须有所改变。所以,我认为,德育不能离开学校的实际,不能离开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以及现状,我们必须及时了解,及时研究,应该成为我们德育的重点,否则就是空谈德育。我不赞成脱离学生实际的空洞的政治报告,不赞成对学生空讲大道理,因为这是在是收效甚微的,这是我们大家有目共睹的。
(三)德育与教学既然是学校工作的两个方面,谁也离不开谁,落实到每个组室,就应该是德育工作室,有时教学工作室,作为教师个人,当然也即是德育工作者,又是教学工作者。
培养学生有爱他人,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有了更高一层的要求,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已由应试教育逐步转向素质教育。团结友爱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已上升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它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系统教育后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关心人、团结人、他偶陪你过情人、帮助人、尊重人、信任人、容让人、原谅人、讲大团结、不搞小圈子等。学校实施各项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班级,班级是学生在校接受教育,进行活动及人际交往的基本群体。良好的班风不仅有助于各项教育活动,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感、荣誉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德才兼备,一向被我们视为“人才”的标准。有心人稍加留心便可看出,我问对人的要求总是“德”字当头。今天,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抓这一契机,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不忘抓德育教育,争取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 篇3
一、实施生态德育是新世纪的需要,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需要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在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仍然盛行的今天,生态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启蒙,通过文化启蒙教育将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渗入公众的心灵。实践证明,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极大地推动了生态文化建设,这已成为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我们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
二、生态德育将为中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动力和方向保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振兴与发展,这是深入研究国际形势和充分研究中国国情的结果。但是,也应看到,道德也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应用,可能使人变成它的附属品,使人一刻也离不开科学技术及其成果而丧失独立自主性,并给人带来许多预想不到的生态恶果,从而使人畏首畏尾,丧失继续发展的信心,进而有可能在更深刻的层面上使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动力保证,使科学缺少人文性。生态德育的意义就在于,它试图引导人们在研制和应用科学技术的同时防止和解决环境问题、生态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仍是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问题,只是其视野更开阔、更远大,关心的利益更长远,教人不仅为自己的眼前利益着想,而且为他人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着想。换言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就是关心我们人类包括子孙后代在内的整体。“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得到生态德育的理论和实践支持,才有可能顺利实现。
三、渗透生态德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教育改革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
德育工作要顺应教育改革的形势,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和合理需要,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升学需要,而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能够促使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兴趣品味。
那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如何渗透“生态德育”呢?
一、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通过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课等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学习等思想品德教育。如:在学习《欢庆》一课时,结合国庆节这一节日,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重视环境教育的课堂渗透工作,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学校的任何一种教育活动只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环境保护知识,是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环保教育因素,备课不忘环保教育渗透,讲课强调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搜集资料等实践活动,了解社会,提出各种切实可行又力所能及的措施,使教有所指,学有所得。
二、各项活动的开展,是道德养成、深化生态德育的有效手段
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珍爱生命等教育。因为活动中往往有同伴的榜样作用,有他们生活中的影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其实现的教育效果可想而之。
三、在班级文化中深化生态德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里的同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同学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同学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等)。也就是班级在学习、生活以及日常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一种大家共有的行为,它包括价值观、道德、精神追求、生活观等。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班级文化涉及到与班级有关的各类人群,既包括我们比较关注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我们容易忽略的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其中教师与教师之间是合力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是互补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可见,对于教育而言,一切都可以成为对它有利的素材。有效地运用空间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性的班级文化,这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活学生的思维,融合师生的情感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武术教学与德育 篇4
关键词:育人,德育,武术教学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内涵丰富, 它已不是单纯的一项健身、技击、竞技体育运动, 武术本质就是一种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 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而武术教学是中小学体育课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早在2004年4月, 国家中宣部与教育部联合下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主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 就明确提出“把中国传统文化—武术, 纳入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 但如何在武术教学中贯穿和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提高武术教学育人质量等方面, 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见, 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确立武术教学中的德育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明确提出“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 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难看出,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和关注我国现代教育中的育人质量, 给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因为学校教育的每一门学科和教学内容, 都有其自身的育人目标和方法, 但都应处理好德智体美四者的关系。我认为, 武术教学中的德育目标是非常明确的, 在育人方面还具有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
首先, 在武术教学中, 根据武术固有的武德内容, 在传授武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同时, 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 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 热爱党,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的道德情操, 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和团队意识, 培养遵纪守法, 讲究公德的良好行为, 同时, 还要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自尊自强的进取向上精神, 以及吃苦耐劳, 忍受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质, 这一育人任务, 必须贯穿在每一次武术教学活动中, 在备课时, 要有明确的体现, 长期不间断地进行德育熏陶, 学生就会表现出立身风度和容端体正的尚武本色和习武者特有的精、气、神, 大大提升学生德育素质。
其次, 武术教学有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能最鲜明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思想和品质, 能最生动地开展各项教育活动。武术教学是一个双边的教学过程, 通过身体练习, 身械练习, 以及竞赛的每一个过程, 每一个动作都会自然流露出学生的真实个性特点、思想感情和心理品质。有表现出勇敢和懦弱, 果断和犹疑, 协调和僵硬, 遵守规则和投机取巧, 顽强拼搏和怕苦怕累等等, 学生的这些表现, 有利于教师准确生动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如:讲一些历史性的武林英豪, 像李世民、林则徐、戚继光、秋瑾等, 他们为了民族尊严, 国家兴旺, 甘洒热血报效祖国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再如将武术文化推向世人知晓的影视巨星, 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 他们的为国争光精神和吃苦耐劳, 以及对事业执着追求的优良品质, 值得当代青少年学习和敬仰。只有这样,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但这种教育绝不是生硬的说教, 也不是训斥, 而是应该把教育因素寓于各项练习及活动之中, 教师的每一个口令, 每一句话, 每一个示范, 每一次评价, 每一个动作手势和每一种眼神表情, 都可以作为教育的信号和手段, 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表现对与错, 从而不断校正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准则, 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可见, 武术教学的德育目标, 是明确的, 生动的, 具体的, 也是必须的, 并构成评价武术教学的重要标准。
二、备课时的德育思考
武术教学中如何实现德育目标, 完成育人的任务, 必须从备课时入手, 全面考虑相关因素及育人的方式方法。
1、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性特点。
要完成育人的任务, 首先要熟悉学生和了解学生, 要知道学生想什么, 做什么, 喜欢什么, 厌弃什么, 有何爱好和个性特长, 对待学习与锻炼的态度和方法, 以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 只有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性特点有了基本了解, 才可能在备课时订出有针对性的, 恰如其分的育人措施及方法, 避免目标错位和事倍功半。
2、运用好武术固有的育人因素。
武术教学要完成其德育目标, 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熟悉教材, 查阅相关的资料, 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育人素材。武术教材是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实践, 达到学科课程目标的直接媒体, 是实现武术教学目标的唯一途径。每一门体育教材不仅具有知识价值, 技术技能价值, 锻炼价值, 而且还广泛蕴藏着教育价值。要实现武术教学的德育目标, 就需要教师尽可能地去开发这些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如:武术教学中的成套练习, 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 克服困难, 坚忍不拔, 持之以恒的坚强毅力和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武术中的对练和集体项目练习, 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 集体主义, 学会忍让、理解的优良品质, 武术中的跌扑滚翻练习, 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战胜自我良好心理素质等, 只要教师将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充分开发出来, 针对学生的实际, 去设计, 去组织, 去安排, 就能发挥武术教学无穷尽的育人作用。
3、设计实现德育目标的途径。
武术教学的全过程, 均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 但却需要教师去发掘, 去提炼, 去合理运用,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 认真仔细地设计、思考, 如何实现德育目标, 采取什么方式方法, 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 从学生实际出发, 有目的, 有计划, 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优良的道德风尚和行为习惯, 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善, 什么是恶, 什么是美, 什么是丑, 什么行为该表扬, 什么做法该摒弃, 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若备课时没有认真准备和思考武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就是盲目的, 育人目标就不能完美实现。
三、武术教学中的德育技巧
武术教学中的德育目标要圆满完成, 还必须重视和掌握教师的育人技巧。
1、观察和要求。
武术教学中, 学生不易学会和正确掌握, 是很难掩饰自己思想感情的流露、品质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表现, 练习和参与越投入, 这种反应就越真实, 越明显, 为了捕捉每一个育人时机, 教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 学生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 一招一式, 均应尽收教师眼中, 以便及时地, 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相应措施, 纠正和提醒学生, 整个教学过程, 教师要严格要求, 严格训练, 根据观察到的情况, 不断提出要求与校正, 对不良倾向, 绝对不能视而不见, 见而不管。
2、启发引导。
武术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应多加以启发和引导, 让学生知道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在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中, 更应承担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提高。通过正面的教育, 启发学生思考, 从而引导学生分清是非, 端正态度, 提高认识, 自觉地接受德育教育。其中, 教师的热情耐心, 循循善诱是成功的关键。
3、鼓励和评价。
在武术教学中, 对学生每一个进步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 以增强学生学习和锻炼的自信心, 对学生表现出的优良作风和品德应及时加以鼓励、表扬和倡导, 以弘扬正气, 树立榜样, 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每一项练习, 给予及时的评价, 让学生随时校正自己的目标, 把握正确发展的方向。
4、态度和语气。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就充分说明教师在育人中的作用, 在育人过程中, 要体现师生间的平等和谐关系, 尊重学生人格, 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语气是这种关系的体现, 因此, 教师要用严肃、热情、和谐的态度与善意关切的语气来对待学生, 而生硬、粗暴、责备而简单的教育方式则是育人大忌。
5、一般和特殊。
在育人时, 还需注意因人而异, 区别对待, 因为学生性格各异, 认知水平参差不齐, 表现千差万别, 身体素质能力大小不同, 所以教育方式也要因人而异, 不能一个模式, 要在一般要求的基础上做好特殊学生、典型学生的思想工作, 必要时, 育人工作还需延伸到课外、社会及家庭之中。
6、照顾全体和处理偶发。
武术教学中育人始终要面向全体学生, 照顾多数, 不能因个别人或少数人表现不好, 而让多数人“代受其过”, 批评要适可而止, 要注意多对事, 巧对人, 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要妥善处理偶发事件, 抓住时机进行正面教育, 提高教师育人的应变能力。教学中的育人技巧, 关系到德育的效果和成败, 不可忽视。
四、武术教学环境的德育氛围
训练场馆是武术教学的课堂, 武术器材、器械是武术教学中的教具和硬件设施, 训练场馆的布置和器材、器械的合理使用都可为武术教学提供育人的良好条件, 创设育人的最佳氛围, 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兴趣。
1、提供安全、卫生、可靠的育人场所。
武术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其主要特征。因此, 加强安全教育, 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防止伤害事故, 就更具有特殊意义。保证训练场馆、场地符合武术教学的专项需求, 且而平整、清洁、器材设施牢固、安全、卫生、可靠是育人必须的先决条件, 不可掉以轻心。
2、创设积极向上、和谐的育人氛围。
为了提高育人效果, 在场馆布置上, 必须考究育人氛围。如:在训练场馆内高挂鲜艳的五星红旗给人以庄严, 激发学生爱国之心;四周墙上合理悬挂历史武林英豪画像和世界武术冠军动作照, 以及激励学生顽强拼搏, 开拓进取的横幅标语等, 都能给学生带来感染力和震撼力, 增强学生报效祖国, 为国争光的信心和决心。另外, 场地内随时保持平整、干净、光亮, 器材、器械设施摆放整齐有序, 新颖别致, 使学生来到训练场馆就有跃跃欲试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激情, 为育人创设了一个和谐安全可靠的学习环境。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武术教学中, 往往需要借用和搬动各种训练器材、器械到指定的训练场地内, 教师课前课后都应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学生自己动手搬动和借还器材器械, 养成学生珍惜劳动、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和布置练习场地的能力, 同时, 在使用器材器械的过程中, 教师要提醒学生爱护公物, 遵守公德, 损坏与丢失照价赔偿,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品德。
总之, 武术教学和德育息息相关, 不可分离, 德育又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在武术教学中, 合理运用和渗透固有的武术道德到德育教育中去, 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 广大武术教师应充分运用好中华武术这一宝贵的德育育人素材, 让学生心灵得到启迪, 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精神品格, 使教师真正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称。
参考文献
德育论文与学科总结 篇5
施 娅
教育人要从小抓起。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国家的栋梁,担负着振兴中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才能发育滋长,使他们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勇于献身的一代新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这关键是靠人的培养。一年来,我根据学校政教处和少先队大队部的教育工作计划,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以“亲、勤”二字为突破口的系列教育活动,收到显著成效。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三四年的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学后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师、年级同志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以“亲”为主,以“勤”为辅。
“亲”就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一个好的班主任,他不会动辄发怒,而会耐心地给予教育和引导;当学生有异常表现或行为时,他能观察入微,及时地与学生谈心并帮助解决问题;当学生遭受挫折时,他能“扶”起学生,鼓励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心。学生只有得到班主任的爱,才会向班主任倾吐自己的真情,特别是班中的“后进生”,他们最容易产生自卑感,班主任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信任和更多的爱,必然会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火花。
“勤”即工作要勤恳。班主任要带好几十个学生,就必须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主要应做到“五勤”即:勤观察、勤动脑、勤动手、勤家访、勤谈心。勤观察指的是不论上课或下课,注意观察学生细微的变化,掌握他们思想的动向,以便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防范于未然。勤动脑指的是学生出现的问题千变万化,你得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同学关系,家庭状况或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因素,找出一个适合于这个学生的方法,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使他不至于在学习和思想上掉队。勤动手指的是学生在具体工作中,不会或做得不好的时候,老师要亲自手把手的教学生,帮助他们干好每一项工作,让他们从不会到会。勤家访指的是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可以通过电话或亲自到学生家里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表现,这要花去老师很多时间,但却能防止学生出现意外,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勤谈心指的是平时多与学生交流,把学生当朋友,推心置腹地与学生谈话,谈谈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最后还要勤于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以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在当今信息时代,学生已经不是那种五分加绵羊的类型,听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歌星,明星,游戏机,电脑,商务,网络,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因此,要把握学生的脉搏,必需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才不会遇到问题不知所措,一筹莫展。
三、大胆管理,严格纪律。
应经常在班里讲解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坚持多表扬、公开场合少点名批评。正面疏导的工作方法。不能放纵学生,要下一定力量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对生病的学生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让他感到温暖。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往往较好。此外,要知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学生也了解、熟悉班主任,二者之间就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如此,也就能为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若 本班与其他班级之间有矛盾时,班主任要妥善处理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综上所述,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要实施素质教育,班主任的教育管理首当其冲,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认真做到“亲、勤”;认真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材。
浅议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黄锦花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摆在首位,做到心里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校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结合章丘市教育系统开展的“学习年”活动,在师生中展开了“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以“学习年”活动为东风,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
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三、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如何在低年级小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
蓝
燕
1、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低年级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如学校开展的“六项竞赛”,让学生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2、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低年级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五、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 德意识。
六、启发诱导坚持正面教育。
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讲清道理,坚持以表扬为主,启发诱导,说服教育。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不给他们增添痛苦,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
七、设立校外德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如带领学生参观民兵营,让他们在跟军人交流中理解德育道理。去看望孤老院开展帮助老人活动,通过帮助老人与老人交流让他们早点体会做为一名少先队员最起码要做些什么。还可以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区假日小队”、“扶助残疾儿童”、“参观污水处理厂”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须做什么。
八、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家庭学校相结合。
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做到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一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黄锦花
本学期,我担任一(6)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刚刚由幼儿园升入,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学生智力的差异,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小结如下: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2、上课.(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3、批改作业.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仍给满分,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4、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5,做好测试评估工作.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依次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二、不足之处
对教材的钻研深度还不是很透彻,对数学教学工作还缺乏经验,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掌握规律还不是很明了,对学生的要求还不是很到位,更重要的是没有充分调动家长参与教育,学校家庭的教育不能形成合力,以致于成绩上不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逐步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以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施
娅
一、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
作为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讲讲、说说说,通过一学期来的培养,我班大部分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等方面作了努力。
(一)注重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就经常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
(二)抓好写字训练。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能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愿。学生的字写得好坏美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语文水平,也可以体现其文化素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更注重自己在课堂板书上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次,从习惯方面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特别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用眼卫生和骨胳发育。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抓好读书训练。
我感到如何让学生能从“阅读”变为“悦读”是一个关键。首先,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是最为重要的,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教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出来。第三,注重自己的示范性。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生读课文之前,我都要特别注意这篇课文的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作出很好的示范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这还需要我不断地努力,多向其他老师学习。
2、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个别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这还需要在下学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帮助。
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这是我这学期工作的重点之一。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细心,充满爱心和信心。
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首先应多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多从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心理。而信心则是学生进步的动力,只有让后进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潜力,自身的价值,对未来有信心、有希望,才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成长。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细致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细心去观察,持之以恒,对症下药。
三、课前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开学初在学校领导的要求下,我不断加强学习,课前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努力钻研教材,具备学生,又备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课艺术,向40分钟要质量。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蓝
燕
一转眼,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回顾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我思考一二,做以下的总结。
一、狠抓基础知识和技能
本学期为了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扎实,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如,在书写方面,我大力强调规范性,要求书写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有些学生对于写过几遍的字也会写错,如“宽”字下边本该“见”而非“贝” 字,又如“拔”和“拨”字,学生总是分不清是“拨打”还是“拔打”,“拔河”还是“拨河”。类似这样的问题我进行了大力更正,反复默写和抄写。又如,对打比方的造句,对各种句式的变换,对病句的修改,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反义词的积累等,我都逐一进行讲解或强调,对这些问题加大做题的数量,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写句子的能力。
二、灵活处理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生的学习要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内容,以求学生能尽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完成自已的探究,真正体现自主性,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自我探究的学习劲头,但教师自己也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加以探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我时时保持以读代讲,多读多想,自主感悟,常常鼓励学生各抒已见,使学生们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时不时采用一些别开生面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上课时经常让学生自主想问题,自己解答,并且让他们分组讨论交流,人人做到参与,人人思考。
三、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方法对于学习来说是最重要的。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为什么有的同学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呢?我们常常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但是我觉得思考才是最关键的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顾当天所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其实学习方法有很多,只要是有用的,都可以试试。
四、做好扶优转差工作
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是非常轻松的,而学困生却常常来不及。这又是一个让我们老师要思考的事情。对于这类问题我常常用的方法就是在作业中使用分级制度,在不影响大家的学习的前提下,对有些学困生进行再次巩固基础知识,并且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当面教学。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这方法十分有效,以后还可以进行利用这种方法。
五、突出章节过关,拓展知识视野
本期的教学内容,分为八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使之掌握。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1、优秀课文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收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
2、进行各种词语收集。如AAB式,ABB式,AABB式,ABAB式,ABAC式,ABCC式,AABC式,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
3、开展各种语文游戏。如句子的转换,如“把”字句转换成“被”字句,问句转换成陈述句,两句话变成一句话,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兴趣,也训练了动脑的能力。在这个学期中,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很浓,学生们都对语文有了一定的了解。
浅谈历史教学与德育 篇6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无论一个人的天赋如何优异,外边和内心如何美好,也必须在他的德性的光辉照耀在他人的身上发生了热力,再由感受他的热力的人把那热力反射到身上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他本身价值的存在”。而在教学中,教师自身的所作所为就是这热力之源。特别是在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自身表率是非常重要的。初一的学生进校之后,如何尽快适应中学生活,树立起集体意识、劳动意识、纪律意识。首先在教学的第一课,就没有马上进行知识学习,而是对学生进行要求教室清洁,上课守纪,不迟到。而且结合历史知识给学生讲解“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告诉学生要做大事,首先要从小事做起。此后,我每次给学生上历史课时,都提前到教室,不做踩着铃声进教室的事;看见教师里有垃圾,我弯下腰去捡;每次学校集会时,都是按规定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和同事说话。在这种潜移默化下,教室里经常是干净的,课堂上很少有违纪现象的出现,迟到早退的学生基本没有。经常找学生谈心,帮助学生。多数学生有心里话都能及时的给我说。对于自己在课堂上下出现的错误,都当着学生的面进行纠正和弥补,在此影响下,学生犯错以后基本能认识到错误所在,并加以改正,并未出现一些班级学生有错不改,反而和教师发生冲突的现象出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的英烈前辈,世界历史中浩瀚如海的名人,这些都是历史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榜样,好例子。如在讲炎帝时,除告诉学生炎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外,还可以告知学生炎帝又称为神农氏,为解决百姓遭受的疫病之苦,亲自尝百草以找到能治病的良药。曾经一日七中毒,最后不幸身死。这对学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的德育教
育中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在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的德育教育中,则可以用“铁人”王进喜的例子来进行。王进喜是60年代我国石油战线上的一个代表,为摆脱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王进喜和工友们一起卧冰尝雪、战天斗地,在一无运输工具,二缺衣少粮的情况下钻出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而孔繁森甘愿离开年幼的孩子年迈的父母先后两次到西藏进行工作,为西藏的繁荣发展最终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听到孔繁森用献血的补助为西藏的小孩买营养品时,听到他去世时身上只有8元6角钱是,学生们都动情的流下了眼泪。这些都是德育教育中的好例子,好榜样。
历史教育中还能结合德育时政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国情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并将忧患转化为学生的危机感和改变现实的紧迫感。为什么我国落后,美国强大。在没学历史之前,有学生认为是社会制度不同造成的。当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以后,就明白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导致国家与世界脱节,八股取士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创造力,封建制度阻碍经济发展,百年外国侵略导致国衰民穷。而美国地理位置相对欧洲和亚洲而言周边没有大国,有一个安全的发展环境,制度稳定,政策适当,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本土未受他国侵略,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横财。通过这些学习,学生能对当前的国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对改革开放的政策更加理解支持,也为自己的学习指明了一个大的方向。对自己的前途和祖国命运息息相关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思想上也是一个巨大的洗礼和转变。再比如当前南海局势相对紧张,而南海问题怎样出现的,南海到底属不属于我国,这些问题都能在历史中找到答案。在学明朝历史时,学生就能了解到,当时明政府就已经对南海进行了有效管辖。当时的西沙群岛叫千里石塘,而南沙群岛则叫万里海沙。在80年代,当时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而南海周边其它国家则以此为借口,得寸进尺不断制造矛盾,蚕食我南海岛礁。学到这些时,学生能在心中树立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念头,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音乐教学与德育 篇7
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不同的方法, 对学生实施德育。
一、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进行欣赏教学时, 应选择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遗产和建国以来优秀的音乐作品, 挖掘音乐作品中进步的思想涵义, 通过欣赏达到启迪思想觉悟、渗透德育的目的。如欣赏由我国优秀音乐家冼星海
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性格, 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 为我们描述了抗日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人民遭受的沉重灾难, 揭露了敌人的残暴, 勾画出人民群众抗击敌人、保卫祖国的豪壮情景。整个作品自始至终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情感及坚定的革命信念, 强调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人民的, 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然后, 分别介绍全曲的8个乐章及每个乐章的演唱形式及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 并运用录像屏幕上出现的激动人心的画面来打动每个学生的心灵, 使他们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等此类歌曲, 是歌颂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进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丰功伟绩的, 通过欣赏来激发学生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和决心。
对于外国音乐作品, 我们也应选择思想性与艺术性优美的作品, 尽量挖掘作品中的思想内涵, 从而达到渗透德育的教学效果。
二、以歌曲内容、音乐形象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情感
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应有意识地选择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的优秀音乐作品进行教学。如爱国主义题材的歌曲《国歌》、《保卫黄河》、《在太行山上》等, 在教唱时, 教师应首先对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歌曲内容等进行分析、讲解,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歌曲内容, 从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让学生把握好演唱时的情绪,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上几首歌曲都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 这些歌曲曾经鼓舞着中国人民为保卫祖国、消灭侵略者而前赴后继、英勇杀敌, 能激起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育他们牢记历史, 不忘国耻, 科教兴国。像《中国, 中国, 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十月是你的生日, 中国》、《歌唱祖国》这些歌曲都是歌颂我们祖国的, 在教学时, 应解释歌词的思想内涵, 教育学生热爱伟大的祖国。像《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歌曲, 通过演唱这些歌曲, 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在澳门回归之际, 一首《七子之歌》唤起了学生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对游子回归祖国的殷切期盼。歌中唱到“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我依然……”。当唱起这首歌时, 学生们的民族责任感会油然而生, 使他们感到祖国的命运、荣辱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当唱到“母亲啊母亲, 我要回来”和看到录像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澳门特区高高飘扬时, 不少学生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在演唱时, 还要引导学生边唱边运用恰当的动作和思想感情把歌词的内容充分表现出来, 把乐曲的情感与思想上的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既享受到了艺术的美感, 又得到了思想上的升华, 陶冶了情操。因此, 在日常音乐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挖掘歌曲中进步的思想涵义, 将德育渗透于音乐教学之中, 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选择进步作品, 注重思想内涵
在音乐课外活动中, 音乐类社团所排练的作品应选择思想进步的优秀作品, 在辅导学生时也应向学生解释作品的思想内涵, 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音乐课外活动排练的节目, 要突出思想性, 把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 在元旦文艺汇演、“五·四”青年节、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等演出时排练的每一个节目, 我们都应尽量选择思想性和艺术性很高的作品。通过演出, 充分发挥音乐艺术感染作用, 使观看节目的全体学生既得到音乐的欣赏, 又受到思想教育。比如, 我们在开展“课前一支歌”、“红歌”歌咏比赛时, 要求各班选的歌曲应是思想内容健康进步的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等题材的歌曲。通过演出, 无论是演唱, 还是观看的学生都受到了教育, 同时又得到了欣赏, 达到了音乐特殊的“寓教于乐”的目的。
物理教学与德育 篇8
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可以作为德育的素材。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四大发明、“墨经”中的物理知识、张衡制造的水运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都是我们的骄傲。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我国科技迅猛发展。卫星回收技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不胜枚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科技成就终于无愧于古人,而这些都离不开物理知识。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我国古代、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和科学家奋发努力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也就向学生进行了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无疑会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优化学生的道德情操,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他们努力奋发学习,为振兴中华贡献青春。
辩证唯物主义给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物理学的发展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论。物理的研究对象,大到宇宙,小到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都是物质,不但我们周围具体的实物都是物质,就连看不见摸不着的场也是物质,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提供了有力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思想是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则强调意识决定物质,在他们看来,主观感觉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像“真空”“电荷间超距作用”等概念理论就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在物理学上的反映。近代科学研究证明:所谓“真空”只能说是没有空气的空间,自然界不存在没有能量,没有物质的真空。电荷之间也不是超距作用,而是通过电场来传递这种相互作用。结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讲解这部分知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改变学生固有的僵化的思维方式,构建全新的物理知识体系。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这些都表明了事物是对立面构成的统一体,统一体的对立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这就是对立统一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其中又以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物理学的始终,成为指导学生领会、分析、阐释物理现象的最基本思想方法。物理学上最常见的运动和静止,粒子和波等实例都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这一哲学思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与静止是辩证的统一。光的粒子性与光的波动性是对立的,这在波粒二象性理论中得到统一。给固体加热,温度升高,达到熔点后变成液体,给液体再加热温度再升高达到沸点后变成气体。在凸透镜成像时,当物距由无穷大逐渐减小,像距逐渐增大,当物距小于焦距,就由实像变成虚像,所以焦点即为像虚实分界点。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当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时就不再有折射光线,即产生了全反射。以上这三个简单例子,温度升高,物距减小,入射角增大都是量变的过程,当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达到了物质极限,如熔点、沸点、焦距、临界角,就发生了质的飞跃,物体由固体变为液体,由液体变为气体,像由实变虚,折射光线消失,这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概括,物理实验的进行,物理知识的应用处处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思想。在物理教学中很容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同样学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也有助于理解这些物理问题,他们在遇到这些问题时也会站在较高的角度去看待、分析并解决。
在物理教学中还要加强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结合物理教学,讲述物理理论建立过程,介绍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态度。结合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分析,教育学生分析事物要抓主要矛盾,抓住矛盾主要方面,逐步学会辩证地看问题,防止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探索物理规律,广泛采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并突出观察实验法、假设法、理想模型法和类比法等方法教育,使学生掌握并应用到实践中。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无论从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还是从提高人才素质的角度,结合学科特点,在教学中有机进行德育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摘要:新的《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三大教学目标之一, 从而对物理教学提出了较高的德育要求。就物理学科而言, 在其中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唯物论和自然辩证法的深厚哲理, 同时还具有大量的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爱国主义情感的生动素材。这一切为我们物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本文将探讨物理教学的德育渗透途径。
语文教学与德育 篇9
那么, 在中专语文教学中, 到底如何通过听、说、写能力的培养, 使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愿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说“听”。每一次在开始讲授新课的时候我都要对本课的作者进行介绍, 那么这是一个绝佳的进行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机。比如我在对《荷塘月色》的作者朱自清进行介绍时, 是这样说的:“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文学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散文家、文学家、诗人、学者这些咱们就不多说了, 有著作为证。那为什么还说他是民主战士呢?”经过这么一问, 有些知识掌握比较广泛的学生就七嘴八舌的说开了, 通过共同回忆, 老师补充, 大家明白, 朱自清在清贫中、在病痛中能坚持自己的操守, 以贫病之躯公开宣布自己拒购带有灵魂收买意味的美援面粉, 唱出了生命的最强音, 因此被称为民主战士。最后老师做总结性强调, 富贵是人所羡慕的, 贫贱是人所厌恶的, 威武是人所惧怕的, 但能不为之所动, 这就表现了一个人坚守节操、大义凛然的高尚品德。从朱自清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的真谛。通过这些总结, 我看到学生的脸上露出了坚毅的神色。
我还常常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音乐、视频, 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比如在讲碧野的《天山景物记》时, 我找了一些新疆经典的民歌, 又找到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过的《走进新疆》的视频, 通过这些音乐、视频让学生们了解祖国西北边疆的富饶美丽, 雄奇壮观的自然风光和牧民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山河, 热爱新生活的情感, 这就是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因为我们对祖国的爱最早是从这片哺育我们的土地开始的, 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无论我们以后走到哪里, 都会对故土家园产生刻骨铭心的热爱和依恋。因为“长江, 长城, 黄山, 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不论何时, 不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故乡的土地是可爱的, 祖国的大好河山更迷人。当人们在成长过程中, 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和活动范围, 就会情不自禁地把对家乡故土的爱扩展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爱, 就会发现自己的祖国无比可爱, 是令人赞美、自豪的一片国土。
再说“说”。现在的中专生, 大都有一种自我推销的欲望, 参与意识较浓, 总想在各种场合表现自己。针对他们这种心理特征, 语文老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培养他们看和说的能力, 同时又可以让他们在娱乐中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熏陶, 实现老师寓德于教的目的, 真可谓一举两得。那到底怎么做呢?我尝试着利用一些影视作品。影视片是一种表现社会生活的艺术, 它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 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它通过表现美的心灵, 美的行为、美的意境来感染人, 使人们在欣赏评论影视片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品质教育。作为大众化的影视艺术, 它以其直观性和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吸引着广大青少年。
最后说“写”。除了课本上要求的写作题目, 我会在讲完课的剩余时间, 让学生自己自由发挥的写一些内容, 比如对报纸上的一些热门新闻的看法, 对自己看过的一篇文章 (小说) 的感想, 有什么心里话想对老师说……这些都是写作内容, 字数、格式没有严格的限制, 只是要求写真话。老师的任务就是抓好写作后的批改工作, 在批改中“纸上谈心”。一方面, 老师要有耐心、热心和诚心, 帮助学生进一步认清形势, 以达到共识, 另一方面, 要多给学生以表扬和鼓励。对于学生的文章中, 哪怕只有一个闪光点, 教师也不要忘记给予表场和鼓励。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下一次的写作中更加充满热情和信心。
德育与语文教学 篇10
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 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 还需渗透教育, 春风润物般地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人生、价值观。[1]要想在语文课中进行德育渗透, 最重要的应该是钻研教材、把握文本, 寻找德育的渗透点。教师能否完美地进行德育渗透更多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程度。作为语文教师, 要找准切入点, 认真钻研每一类课文的特点, 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做到有的放矢。例如, 二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文中大致可以分为6个单元, “春光篇”的课文大多与春天的事物有关,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哲理篇”课文可以让学生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 懂得做人的道理;“亲情篇”主要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关爱家人;“勤学篇”课文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爱国篇”让学生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和民族风情,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科技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二.颂读背诵古诗, 利用课前之途径
我国当代卓有建树的教育工作者从实践中得出:“语文教学既要育才, 也要育魂。”[2]背诵国学经典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美德, 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采用多种形式来鼓励学生背诵国学经典, 其中大多数都是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方式, 如做游戏、讲故事, 学生兴趣浓厚。每天上课前, 我们班的学生都要诵读一些古诗文。我利用午休时间, 给孩子们讲故事, 将国学里的德仁义智信灌输给学生。我还利用班会课, 开展了“古诗背诵达人秀”活动, 收效良好。
由一开始的《三字经》到后来的《唐诗三百首》, 日积月累孩子们能背诵的古诗越来越多, 现在大部分学生能背诵十几首唐诗。
三.抓好教学阵地, 播撒德育之种子
1.创编故事———将德育渗透于拼音教学之中
一年级儿童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 需要通过一些直观的、生动有趣的事物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编故事的方式, 使课本中无趣的知识摇身一变, 成为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样, 既有利于教学, 又有利于德育渗透。如在学“bpmf”这四个声母时, 我以故事《爸爸带我去游玩》引入:爸爸 (bbb) 带着我去爬山坡 (ppp) , 我们爬呀爬呀, 终于爬上了山坡, 看到了大佛。我真想要去摸摸 (mmm) 大佛 (ffff) 的时候, 突然。广播响了, 广播里播着“爱护大佛不要摸”。在故事中, 孩子们认真聆听、模仿, 不仅掌握了“bpmf”的音和形, 也接受了一次不随便乱碰公物的道德教育。
2.观察字形———将德育渗透于识字写字教学之中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规律, 渗透德育。可以通过学生的观察, 分析字形, 将识字、写字教学同育人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结构, 明白做人道理, 受到思想教育。如在教学“众”这个字时, 我故意把左下的“人”的一点写成捺, 学生很快便发现这一笔是点而不是捺。“谁能告诉老师, 为什么‘众’左面的‘人’末笔捺要改为点?”有学生回答:“这样写更好看。”我肯定了学生的想法, 并进行点拨:中国是礼仪之邦,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改捺为点可以使右边的“人”舒展开, 这样整个字就变得有生气了。班级就如同一个“众”字, 只有大家做到互相团结、彼此谦让, 才能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发挥集体的力量。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深入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有机地把德育教育渗透于教学中, 让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檀传宝,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
[2]叶澜,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
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 篇11
近年来,时常有媒体报道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极端事件,因打架斗殴而伤害同学,因受到批评而杀害老师,因父母管教严厉而杀害父母等等。这些现象都在警示我们,对于学生,我们要冷静地分析他们,认真地研究他们,慎重地教育他们。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学生的个性和人格还不够健全,感情容易冲动,承受打击的心理能力较差等自身因素以外,社会、家庭和学校方面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是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时时影响着我们,正如古语说的“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久而久之,就会对青少年原本纯洁的心灵形成负面影响。二是家庭教育失当。如今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他们中有很多人自小处在“四二一”的特殊家庭环境中,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六大“行星”围着一个小“太阳”转,娇生惯养,任性而为,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形成容易,矫正困难。三是学校教育的不足。如今教师在管理学生的问题上,如同钻进风箱里:管得松了,放任自流,学生品德只会继续滑坡,领导不满意;管得严了,小“太阳”们在家庭中早已习惯“三千宠爱在一身”,听不进他人半句逆耳忠言。教师稍有不慎,就会惹出个事端,因此,做起工作来,畏首畏尾,谨小慎微,求个风平浪静,以免惹是生非。
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这是不可推卸的。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而语文学科又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它不是板起面孔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一句句传诵千古的名言警句,一个个蕴含丰富的哲理故事,“随风潜入夜”,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个性臻于完善,人格更加健全,日久天长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收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最佳效果。诚然,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就不能只是“授业、解惑”,只注重学科的知识性、工具性,还应“传道”,更重视本学科的思想性、人文性,把语文课堂变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那么如何利用语文课来实施德育教育呢?
——通过诵读教学,让学生与一个个人格高尚的人物对话,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俗话说“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中学语文课本编选的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诵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共鸣的过程,也是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接受情感教育的过程。如从《伤仲永》中认识到天才不足恃,后天努力才是成功的重要条件,让学生知道谦虚奋斗的人生美德;从《岳阳楼记》中学习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抱负;从《醉翁亭记》中学习古人“与民同乐”的为官之趣;从《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学到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方法;从《羚羊木雕》中学会如何对待朋友间真诚的友谊;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身上解读人生价值的意义。每课有一得,篇篇有收获。初中三年仅课本上就近两百篇课文上百首古诗(含附录诗),那该是多么丰富全面的“人生教科书”啊!
——通过互动研讨,加强情感教育,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在此环节上多花点时间,其收获和意义不是大大超过仅仅传授语文知识吗?互动和研讨,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是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飞跃的良机,在互动探讨中得到的认识更深刻更扎实。如在教学《鱼我所欲也》一文时,学生对“舍生取义”的主旨很快就能把握,并且可以找出很多论据来证明这一观点,但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部分学生会对这一观点持反对意见,认为饿者不受嗟来之食而死,死得不值;也不赞同文天祥宁可牺牲也不接受高官厚禄的做法;谭嗣同本来有逃亡的机会而不逃走,甘愿留下来就死,倒不如先保全性命以图将来……他们举出许多例子来证明“舍生取义”不可取,并且还举出许多例子来证明“不舍生”的做法更为后人所称道:越王勾践在吴国受尽百般侮辱,但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后来帮助刘邦建立汉朝,成为“汉初三杰”之一;司马迁受了宫刑也没去死,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教学中遇到这种情况,笔者真是高兴,于是让持不同观点的双方各自找出论据,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使他们广泛搜集论据,又进行了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一步明辨了是非,一举多得。结论也许很难找到,但在探讨中学生表现出的对真知和理性的追求已成为超越课文之外的巨大教学收获。
——通过作文训练,强化已经获得的情感体验。作文是我们教师窥见学生心灵的最佳途径,这也是其他科任课老师所没有的优势,因此,通过看作文,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通过批作文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通过写作文让学生表述高尚的情操,倡导人生正气,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充分体现和实现我们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与写作要求搜集有关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故事、俗语、格言,以“妈妈,您听我说”或“母爱”为题写一篇作文。学生刚学习过胡适的《我的母亲》,更加体会到母爱是人世间一种最伟大的感情,母亲对作者的人生影响之大,但这种情感体验如果不及时强化巩固,很快便会消逝,于是笔者让学生首先利用一到两天的时间用心细致地观察父母在家里或者外面的活动,看他们在干什么,记录50条父母的语录,看有多少是和自己有关的。学生搜集材料后个个若有所思,于是趁热打铁进行作文训练活动,重新焕发学生的激情,使这种情感体验更加持久牢固。学生写出了很多感人至深情真意切的文字。如某学生在作文中写到:“初二,我渐渐懂事了,母亲的背开始驼了,两鬓也染上了霜花。看着母亲的身影,我潸然落泪:母亲啊,我在长大,你却在衰老啊!每个人的父母最终都将离他们而去,父母最期盼的,不是自己得到多少回报,只是希望子女能幸福地生活。我会尽最大努力来实现他们的愿望,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生活。”能写出这样文章的学生我们还担心他们不孝敬父母吗?
总之,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这块有利阵地,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感化作用,把实施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之舟的双桨,推动学生成人成才,向人生辉煌壮丽的彼岸进发。
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 篇12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 一般是通过高校的教学单位———学院 (系) 等教学组织来落实的。学院 (系) 的教学工作包含教学管理和教学两大部分。
学院 (系) 的教学管理工作, 主要根据学校整体教学要求, 确立本学院教学工作目标 (包括人才培养目标) , 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加强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 促进教学工作改革创新, 加强学生学务、学业指导,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 保证日常教学工作平稳有序等。学院的教学是大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参加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1],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传授, 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双方共同活动, 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1]通过这一过程, 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使他们具备某个专业领域的工作、研究能力。
高校的学生工作一般是高校通过课外活动和其他非学术性事务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 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3]。具体到学院院 (系) 的学生工作则主要包括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政教育, 第二、三课堂活动的开展, 共青团、学生会的工作和学生奖学金、助学贷款发放、勤工助学等工作。
学院 (系) 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 与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直接相关的是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 两者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 学生工作本是从教学工作中逐渐分离演化进而独立出来的, 因此, 两者在人才培养中, 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统一体。然而,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的扩张, 目前在很多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 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结合, 出现了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如:两者片面强调自己的重要性, 行动上常常步调不一致;学生课外活动与课堂学习关联度低等等。
二、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合作缺失的原因
1.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之间缺乏沟通机制和交流平台。调查表明, 八成以上的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认为自己的工作需要和对方进行相互沟通, 而实际主动向对方进行沟通的不到四成人数。两者的合作重要性虽然在思想上得到一定的重视, 但在现实工作中, 学生工作者只注重学生活动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生课堂表现、上课情况也无从了解;教学工作者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智育”, 对学生课后的情况知之甚少。两者信息交流很少。
究其原因, 两者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平台。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两者的管理系统都相对独立, 就其工作而言, 学生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一般不需要沟通合作, 就可以独立完成工作。在这样一种机制下, 两者自然不能有效沟通。
2.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协同性差。调查显示, 七成以上的教学和学生工作者认为学生工作管理体制职责不清, 专业化程度不高, 不能适合学生全面发展, 需要改革;六成以上的教学和学生工作者认为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偶尔会有冲突, 且主要矛盾在于学生活动安排与教学授课安排上。在大多数高校管理中, 学院、系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对应的上级学校职能部门一般是向不同校领导负责的, 各自有一个纵向传达机制。在工作实际运行中会发生重叠和脱节等不协调现象, 影响工作效率和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例如:学生上课请假等一些事项, 可以向辅导员请假, 也可以向任课老师请假。常常会有任课教师发问:请假的审批权以谁的为准?因为学生辅导员批准的请假, 任课教师认为影响正常的教学, 常常不应准假。再比如, 学生工作部门负责的课外活动, 在时间安排上常常与教学安排相冲突, 使学生难以两头兼顾。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人为分家, 不但容易造成管理死角和矛盾冲突, 而且会直接影响各自管理水平与管理成效的提高。
3.专业的教育和学生活动开展不能以学生为中心。调查显示, 了解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师和学生工作者不到一半, 对人才培养缺乏整体观, 育人的观念被割裂。虽然高校都提倡全员育人的观念, 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但在教学、科研任务比较重的情况下, 一些任课老师往往只顾教书或科研, 对学生课堂上或学习上的不良行为不闻不问, 对课堂纪律也不愿维护, 认为这些属于德育问题, 应由学生辅导员负责。而一些辅导员也往往认为, 课堂秩序理应由任课教师负责。这种现象, 导致学生的不良行为没有得到制止, 学生中逃课现象时常发生。近五成左右的同学存在着“60分万岁”的观点, 对于教师上课和学生活动都不感兴趣。这说明一些专业教师和学生工作者在工作中不能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只是为完成岗位职责中规定的内容。专业教师往往只重教书不重育人, 学生管理部门举办的许多活动既没有专业教师的参与也与专业课程无关。而过多的课外活动分散了学生精力, 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
三、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合作的必要性
1.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合作是落实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前提。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一致的, 二者从不同的角度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以生为本是当代教育理念的核心, 得到广泛认同。但在具体实践中, 学生工作部门和教学工作部门有时只机械地考虑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即以自己的工作为中心, 因而造成前述种种问题, 影响了人才培养。只有两个部门携手合作, 才可能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
2.只有两者合作, 才能形成合力, 为学生创造无缝化的学习环境。教学工作主要与课堂内、教学计划内教育活动相关, 学生工作, 更多的是关注课堂外、教学计划外的育人活动。两者工作内容不尽相同, 但它们最终目的是一致的, 两者都是通过一定方式、路径促进学生学习和个人发展, 并围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共同目的开展相关的工作。两者只有密切合作, 使得一、二、三课堂有机联动, 才能为学生创造出无缝化的学习环境, 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只有两者合作, 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高校的教育对象和服务对象, 促进其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是高校育人系统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学生的通识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主要依靠前者, 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性格素质, 以及正确行为的发展、养成、提高则必须通过后者来实现。二者相辅相成、有机互动, 共同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实现全面发展。事实证明, 二者若无法有效协调与配合, 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只有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紧密的合作, 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合作的措施
(一) 构建“全员育人”的工作新格局
习近平同志在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要坚持立德树人,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由此可见, 高校学生工作应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从而建立一个内外协调、纵横交错的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全方位和开放型的“全员育人”工作体系。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体, 探索推行“辅导员进专业”, 辅导员深入班级, 参加专业认知教育活动, 与专业教师一起帮助学生一起走进专业、了解专业, 鼓励同学们明确学习目标。
(二) 加强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沟通, 共同规划、指导课内外活动
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合作的基本途径是“沟通”与“协同”,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沟通, 共同规划、协同指导、参与课内外活动。学生工作部门要加强与教学工作部门的“直接沟通”, 并逐步实现该沟通的制度化、规范化, 从而保证学生办能够及时、动态地向教学部门反馈学生在学业、学务上的想法和要求, 反馈学校生源、就业及企业需求等情况, 为教学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另一方面, 把专业教师请到各社团协会来, 与辅导员一起对学生活动进行规划、指导, 增强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的联系, 提升活动教育意义。同时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专业技能比赛活动, 重视社会实践的引领, 以对学生课堂专业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进行补充和提升。
(三) 创新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制度安排
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能否形成互补、互动、和谐关系的关键在于制度安排。教学管理和学生工作制度的改革要有利于整合两者的力量, 构建两者之间的桥梁。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 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和育人的根本目标开展相关工作。从学生管理制度、学习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体系、师生评价体系、教师晋升制度等方面来进行综合的改革。在制度的制定过程当中, 将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的实际情况和意见充分结合, 从而使得学生工作制度和教学工作制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真正实现全员育人这一目标。
(四) 以生为本找准工作的合作点
1. 搭建教师与学生工作者间交流平台。
高校教学是有特殊性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外较少与学生接触, 导致学生对学习目标、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动态趋势和学科知识体系了解等一系列问题不够明确, 使学生学习过程中常常产生各种困惑, 影响了学习效果。学生工作者可以利用自己比较贴近学生的优势, 充分发挥桥梁作用, 主动同授课教师保持联系, 做到如下几点: (1) 每学期将任课班级的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班团委情况及联系方式及时送达任课教师; (2) 听取任课教师对学生学风的评价, 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以及对学生表现的意见; (3) 向教师介绍学生情况, 如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态度、志向等, 甚至于特殊学生的家庭状况、心理状况、中学学习基础等, 让任课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 (4) 对学生群体在课程学习或专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及时与任课教师和专业教师沟通,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院 (系) 的学生工作者身处一线, 直接面对学生, 也接触教学, 能够充分了解专业教育和校园文化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影响。通过动态把握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和细节, 主动与教师沟通协调, 共同安排好一、二、三课堂的培养工作, 努力消除与教师“争”学生、与教学“抢”时间的印象, 和教学工作人员保持密切的配合。
2. 抓住育人重点问题和主要环节, 找准工作结合点。
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需要教学工作者和学
生工作者在彼此认同、互相尊重各自专业所长的基础上, 找准工作结合点, 加强协同配合。首先, 两者要对育人目标和理念达成共识, 抓住影响学生成长的重点问题, 精研成因, 细磨办法。其次, 两者要共研学生成长规律, 细分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 把握第一课堂与第二、三课堂两种途径育人特点的差异, 找出关键环节, 理清各自职责, 努力协同配合。再次, 学生工作者要主动聚焦学生学习, 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开展课外活动, 与教学工作有机配合, 共同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学习热情。
摘要:目前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方面, 存在一些不协调的现象, 不利于提升教育质量。本文通过对高校学院 (系) 的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工作模式的研究, 指出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在合作上的不协调现象及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探讨和研究高校院 (系) 如何实现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提出实现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合作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教学工作,学生工作,合作
参考文献
[1]徐辉, 季成军.大学教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18.
[2]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6:178.
[3]蔡国春.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比较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7:6.
[4]杨彦勤, 辛全才, 赵延风.院 (系) 教学与学生工作联动机制的建立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 2007, (02) .
[5]孔伟.论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互动关系[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
[6]董富华.我国高校教学工作与思政工作一体化问题的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5, (03) .
[7]李俊萍.高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合作的重要性[J].高教研究, 2013, (36) .
【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推荐阅读:
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工作总结09-1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05-17
地理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07-25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10-04
大语文教学与学科共建11-0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心得体会08-08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结题报告09-26
语文教学非言语行为与减负课堂学科论文09-21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研究08-07
小学教学学科工作计划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