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演化论文

2024-09-22

组织演化论文(精选10篇)

组织演化论文 篇1

摘要:食品供应链的各环节都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构建复制动态演化模型,可以发现随着食品供应链中参与主体之间契约关系紧密程度或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他们之间诚信合作的概率增大,最终的食品安全水平也随之提升;同时,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监管、自由媒体、社区组织等多元治理机制的共同作用。

关键词:食品安全,供应链,演化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逐步提高和食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食品供应链的组织形式呈现出日益紧密化或一体化的趋势。其中的纵向协作作为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以及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食品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焦点问题。所谓纵向协作(Vertical Coordination)指的是,能够更加紧密地连接食品生产或加工各连续阶段的任何类型的正式或非正式安排的一个连续体(Davis,1957),包括市场交易、契约、战略联盟和纵向一体化等多种形式。近期国内外的研究主要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契约理论、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对食品供应链中多种纵向协作模式(如:市场机制、契约、战略联盟、准完全一体化和完全一体化等)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了很多颇有价值的结论。Hobbs等(2000)以交易成本经济学为基础,综合能力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的观点,提出了一个解释农产品供应链中的纵向协作紧密化的概念框架。Vetter等(2002)的研究指出,纵向一体化可以作为一个解决消费者事前和事后都无法识别产品质量特征的信任品市场上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的有效途径;而政府多部门的监管则不利于供应链的一体化。Raynaud等(2002)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讨论了农产品供应链的治理结构与质量信号之间的关系。

从食品供应链的组织形式或治理结构的角度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的研究在国内并不多见。夏英等(2001)从质量标准体系和供应链综合管理的角度讨论了食品安全保障问题。卫龙宝等(2004)在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这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集中研究了这种合作组织对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进而得出我国现存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对农产品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张云华等(2004)运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等理论从交易成本、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消费者需求与企业质量声誉角度分析了安全食品供给中纵向契约协作必要性。并认为食品质量安全涉及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到销售整个过程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就必须实行食品供给链的纵向契约协作或所有权一体化。胡定寰等(2006)认为通过“超市+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对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上进行食品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周德翼等(2008)探讨了食品安全政府部门的一体化监管与供应链一体化的关系。

然而,极少有从动态演化的角度对食品安全管理与供应链组织形式(治理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将运用演化博弈论等相关理论,构建一个复制动态过程的演化模型,分析食品供应链中组织的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及共生演化过程,探讨如何诱导我国食品安全水平从现阶段的低质量均衡演化到高质量均衡的途径。

二、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食品供应链的组织形式有多种形态,它涉及食品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诸多环节,且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安全。为了分析的具体和方便,本文以我国蔬菜产业为背景,取蔬菜供应链中的生产环节为主要分析对象。在生产环节中主要是生鲜蔬菜生产者与其下游经销商之间进行博弈,这里的生产者指的是农户,而经销商指的是收购蔬菜的贩销大户、加工企业或批发商等(1)。蔬菜供应链中的其他环节的情况类似,都存在参与方之间的相互博弈。针对蔬菜供应链中的生产环节,假设存在一个大规模的个体群,其中有两类数量相等的交易者———生产者和经销商,他们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易,且分别有两种策略———“诚信”和“背叛”。其中,生产者的“诚信”策略指的是农户按生产操作规范生产安全和高质量的蔬菜;“背叛”策略指的是农户采取使用违禁农药和不遵守操作规范等机会主义行为生产农药残留超标的不安全蔬菜。相应的经销商的“诚信”策略指相信农户生产的蔬菜是安全和高质量的,并按高价格收购;“背叛”策略指不相信农户,无论农户生产的蔬菜的质量高低,一律按低价格收购。其单次博弈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其中,a>b>c>d,a+b<2b,a-b>c-d,该博弈是一个囚徒困境,其占优策略均衡为(背叛,背叛),这是一个低效率的非合作的纳什均衡。为了研究动态演化过程,令生产者中采取“诚信”策略的比例为p,经销商中采取“诚信”策略的比例为q,并且他们不调整自己的策略(2)。接下来,引入生产者与经销商之间契约关系紧密程度或一体化程度的测度s(s∈[0,1])(3),其定义如下:如果在引入s之前,个体群中的一个采取“诚信”的生产者与一个采取同样策略的经销商进行交易的概率为q,那么引入s后的概率为s+(1-s)q;相应地,引入s后,一个采取“诚信”策略的生产者与一个采取“背叛”策略的经销商博弈的概率为(1-s)(1-q),一个采取“背叛”的生产者与采取同样策略的经销商博弈的概率为s+(1-s)(1-q)。生产者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越密切,他们之间的熟悉程度越高,同类型的生产者与经销商之间交易的概率就越大。对于经销商与生产者交易的概率的情况同上面的类似。其具体含义如下:当s=0时,生产者与经销商之间的交易就是自由匿名的市场交易,即他们之间随机进行配对博弈。例如当某种蔬菜到了收获的季节,经销商就到蔬菜生产相对集中的地方随机地收购,或到产地批发市场进行现货自由交易。当s在0与1之间时,联系生产者和经销商之间关系的形态有多种。当s较小而接近0时,对应于“经销商+基地+农户”,例如我国目前很多专门的蔬菜生产基地(山东寿光蔬菜生产基地和武汉双柳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等),当蔬菜成熟时,经销商就直接到生产基地采购,随着交易频率的提高,他们相互逐渐熟悉,形成某种惠顾关系和达成某种隐形契约。此后,经销商就直接与他所熟悉的农户进行交易。当s较大而接近1时,对应于较严格的显性契约,如“公司+农户”形式,经销商与农户签订正式的合同,使其成为合同农户。但由于双方都存在违约的可能,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并非固定不变,只是相对稳定而已。当s=1时,对应于完全一体化和公司形式,使农户与经销商成为一体,农户成为公司的内部员工。简而言之,随着s的增大,契约关系越紧密,交易频率增加,同类型博弈方进行交易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令πc(q,s)和πd(q,s)分别为个体群中采取“诚信”和“背叛”策略的生产者的预期支付,具体形式如下:

同样地,令Vc(q,s)和Vd(q,s)分别为个体群中采取“诚信”和“背叛”策略的经销商的预期支付,具体形式如下:

接下来将要研究的动态系统涉及博弈双方行为策略的所有组合,即p∈[0,1]和q∈[0,1]定义的状态空间,并且将研究p和q随时间变化的运动。在这一过程的模型中,用支付衡量采取不同策略的两类参与者繁殖成功的程度,即适应度(4)。根据演化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建立复制动态(Replicator Dynamics)方程如下:

令上面两个预期支付相等,等到均衡水平

这两个均衡是否稳定,取决于支付矩阵及s的值。由于p和q的情况相同,故仅分析q的情况。对于q来说,因前面假设a>b>c>d,a+b<2b,a-b>c-d,所以满足复制动态的稳定性条件,图1说明了当q*是一个稳定的内部均衡时的情况。实线显示出的支付保证了一个稳定的均衡,在存在契约关系的情况下,生产者中采取“诚信”的比例可以达到q*;但是,当不存在契约关系时,生产者将普遍采取“背叛”策略。

根据p*或q*=1,可以得到s=(a-b)/(a-c);根据p*或q*=0,可以得到s=(c-d)/(b-d)。然后,根据上述的分析和下面的复制动态方程的相位图(图2),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之间的互动及运动方向。当时,任意给定的一个初始值,其最终演化的均衡为(1,1),即点C,且是稳定的;当(c-d)/(b-d)<s<(a-b)/(a-c)时,稳定的均衡为(p*,q*),即点A,这里的p*,q*∈(0,1),即某一水平的诚信交易得以维持,成为一个均衡;当s<(c-d)/(b-d)时,稳定的均衡为(0,0),即点B,意味着以普遍的背叛为结果。由此可见:s的值对均衡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决定了最终的演化的方向及路径。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上述的分析与讨论,并结合对我国蔬菜产业的调查(5),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和建议:

(一)食品供应链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与食品安全水平是相互影响作用而共生演化的。

一方面,供应链中各环节的参与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越紧密,一体化程度越高,他们之间的诚信合作水平越高,最终食品安全的水平就越高。另一方面,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高,反过来也促进了食品供应链的一体化。此外,食品供应链的一体化有利于提高政府的监管效率和效果;有利于社会声誉机制作用的发挥。从笔者对浙江、山东、湖北和广东等地的调研来看,越是对质量要求严,一体化的程度就越高。反之,完全的市场化随机采购,则完全没有安全的保障。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在蔬菜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上呈现出如下的梯度:完全一体化(公司返租、合伙制)优于“公司+农户”,优于“公司+小农户”,优于蔬菜生产基地,优于散户生产。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供应链中各环节的参与主体的数量众多,规模小,相互连接非常松散,严重制约着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因此,应该利用各种契约关系,将各相关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推进食品行业的产业化和一体化。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核心是一个演化的问题:

如何从低质量低效率的均衡演化到高质量高效率的均衡。如上述分析:当s较小,即供应链中各环节的参与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比较松散时,无论如何也无法演化到较高水平的均衡;当s超过一个临界值,而初始状态并不理想时,也就是即使供应链中诚信参与主体较少时,只要他们之间有比较紧密的契约关系将他们联系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化,最终会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的诚信合作,从而达到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均衡。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为:规模小而分散,且行业协会等生产经营者的组织不发达。一个超强的政府监管部门要面对大量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监管成本极高;而分散农户的用药行为又正好是蔬菜农药残留控制的难点和重点。一个社会越是组织化和结构化,越是利用社会的组织和网络来管理,交易成本越低;而组织化的社会,将会形成重复博弈和信誉机制,增强整个社会的信用,一个以信誉为基础的社会的管理成本更低。

因此,突破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现阶段的低质量均衡的初始步骤在于积极引导分散的小农户自愿形成组织,建立健全各类合作组织或协会,培育建立社会关系网络,使社会组织化和结构化,利用组织的信用和社会关系网络来约束个体的行为,控制机会主义行为。此外,我国政府往往出台一些法规政策后,当短期的效果不明显时,就匆忙重新出台另外一些新的法规政策,没有注重制度的持续性、连续性以及长期效果,没有把微观主体的适应性反应纳入考虑。政府应该从长远和演化的角度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三)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元治理机制的共同作用。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知道,博弈支付、博弈的初始条件和博弈规则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诚信水平,即食品安全的水平。因此,合理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应该是利益相关者自我激励、自我组织、多层次、多组织以信誉为基础的公私结合的治理机制。具体而言就是:建立竞争性的认证市场,认证企业对食品供应链进行认证监督;政府系统的监管职能集中到一个部门,内部实行行政监督,并对认证企业、食品供应链、媒体进行监管;新闻媒体对政府和企业进行监管,新闻媒体内部实行竞争;农户相互组织起来,通过加工企业和供应商等形成供应链,供应链内部构成质量管理体系;媒体、供应商、零售商和农户等组成行业或社区协会,进行内部声誉管理。消费者根据认证信息、政府监管信息、媒体信息选择购买。

参考文献

[1]Davis,J.H.Policy Implications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United States Agriculture[J].Farm Economics,1957,39:300–312.

[2]Hobbs,J.E.and L.M.Young Closer Vertical Co-ordi-nation in Agrifood Supply Chains: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Some Preliminary Evidence[J].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00,5,(3):131-142.

[3]Vetter,Henrik and Kostas Karantininis.Moral Hazard,Vertical Integration,and Public Monitoring in Credence Goods[J].European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2,29,(2):271-279.

[4]Raynaud,Emmanuel,Loic Sauvee and Egizio Valceschi-ni.Governance of the Agri-food Chains as a Vector of Credibility for Quality Signalization in Europe[R].10th EAAE Congress:“Exploring diversity in the European Agri-food System”,Zaragoza,Spain.August 28-31.

[5]夏英.食品安全保障:从质量标准体系到供应链综合管理[J].农业经济问题,2001,(11):59-62.

[6]卫龙宝,卢光明.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对农产品质量控制的作用分析——以浙江省部分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4,(2):36-41.

[7]张云华,孔祥智,罗丹.安全食品供给的契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8):25-28.

[8]胡定寰,Gale,Fred and Thomas Reardon.试论“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新模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6,(1):36-39.

[9]周德翼,吕志轩等.食品安全的逻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5-25.

组织演化论文 篇2

传统组织通过制定出与环境相匹配的战略,并使组织结构跟随战略,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然而在急速变动的环境中,这种思维模式开始使组织面临困境.在新的环境中一种合适的组织结构可能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并指导战略的制定.这种思维模式就是结构驱动战略,表现形式就是虚拟组织.本文将讨论虚拟组织是如何演化出现的,论述空心组织与虚拟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结构驱动战略成功的条件,以及这一战略对于公司业务、人力资源和组织发展的影响.

作 者:杨学兵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刊 名:理论月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MONTHLY 年,卷(期):2004 “”(2) 分类号:F272 关键词:虚拟组织   结构驱动战略   竞争优势  

★ 数字技术动画艺术论文

★ 交换机内部技术结构

★ 结构驱动战略下的虚拟组织:演化、条件和影响

★ 创业计划书团队的组织和结构

★ 施工技术下建筑工程论文

★ 组织结构是自我约定的关系

★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书

★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 运输技术结构与发展方向问题分析

组织演化论文 篇3

摘要:文章基于组织生態学视角,运用密度依赖理论、生态位理论等来研究组织密度对于中国互联网产业演化的影响。以2009年为界把互联网产业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产业演化过程。模型发现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符合密度依赖理论;并且2009年之后互联网产业内企业间竞争性下降,而网民数量衡量的合法性在2009年之前起显著正面作用,在2009年之后不再能推动企业数量的增长。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竞争性;合法性

一、 前言

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在中国已经迅速普及。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我国网站总数为335万个,年增长4.6%,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微观主体是互联网企业,众多互联网企业不但深刻改变了中国经济生态和居民生活,其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演化,特别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性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由于互联网产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不适合被用于解释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规律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

本文通过组织生态学视角,运用组织生态学中较为成熟的理论——密度依赖理论、生态位理论等,来研究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演化过程。通过研究互联网企业数量的变化来探究组织之间竞争性、产业合法性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重大变革对于互联网产业的影响,这有助于我们发现和理解互联网产业的演化规律。由于互联网企业数量的变化并没有权威数据可查,互联网网站又是主流互联网企业的主要经营平台,因此本文选用互联网网站数量作为企业数量的替代变量。

二、 相关理论

组织生态学是基于生态学的隐喻的方法,借鉴生物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来研究组织个体的发展和组织之间、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主要应用了组织生态学中比较成熟的密度依赖理论和生态位理论。

1. 密度依赖理论。对于产业组织来说,组织密度指的是一个产业内部企业的拥挤程度,组织生态学认为它主要由企业的数量所决定。组织密度会影响到一个产业组织的竞争性和合法性。竞争性弱代表企业数量较少,因此企业容易生存发展,死亡率较低,新企业进入也容易;竞争性强,则企业之间为了争夺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就会采取各种竞争行为,导致实力弱的企业容易死亡,新企业进入该产业也会比较困难,从而使得总体企业数量增长缓慢甚至下降。合法性是指一个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被潜在消费者和社会大众接受的程度。由于社会中信息的传播、社会大众改变固有认识和习惯都是个渐进的过程,消费者认识和认可新产品、新服务需要时间。因此,在产业形成、发展的初期,产业组织的合法性比较低。此时新产业尚未获广泛认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比较困难,导致新进入企业较少。随着组织密度的增加,更多的企业从事新兴产业产品和服务的推广与销售,组织的合法性得以强化,市场也逐渐扩大。

密度依赖理论认为产业内企业数量的变化是竞争性和合法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在产业建立初期,企业数量很少,组织密度很低,此时企业之间的竞争性弱,但同时合法性也弱。此时,合法性起到主要作用,企业生存比较困难,死亡率高。随着新进入企业的增加,产业的组织密度提高,合法性也随之提高。合法性的提高改善了企业的生存环境,企业的死亡率降低,利润率提高,吸引更多新企业进入,使得组织密度进一步提高,新兴产业由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随着组织密度的不断提高,一方面组织合法性的提高潜力逐渐发掘殆尽,另一方面企业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因此,竞争性逐渐取代合法性成为组织密度的主要影响机制。这导致现存企业死亡率提高,整体利润率下降,新企业进入困难,产业内的企业数量增加速度放慢,甚至开始下降。因此,企业的数量变化和组织密度的增加的对应关系曲线呈现倒U形。具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从表1可以看出,在产业的前期成长阶段,前两个阶段合法性起到主要作用,后三阶段竞争性起主要作用。在第一阶段,组织密度很低,企业生存艰难。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是竞争性适度而合法性较高的阶段。此时,企业之间的实力差距比较小,企业的死亡率比较低。这也是产业发展、企业扩张的黄金阶段。随着组织密度的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性加剧,死亡率提高,产业发展进入第四个阶段。这是企业优胜劣汰的阶段,存活下来的企业往往实力强劲,规模比较大。这些企业构成了第五个阶段的产业主体,此时产业进入成熟期,企业数量趋于稳定。

2. 竞争性与企业生态位。组织生态理论借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概念来描述产业演化过程。该理论认为产业中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即其特定的资源获取渠道。企业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在不同的生态位分布密度是不同的,资源较为集中的生态位被称为中间生态位或主导生态位,资源较为贫乏的生态位被称为边缘生态位。产业发展早期,企业间的竞争性较弱,竞争性对于生态位的影响不明显。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成长,企业之间竞争性加剧,实力比较弱小的企业难以和实力强大的企业在相同的生态位上竞争。因此,实力强大的企业为占据理想的生态位,以获取更多的资源,生态位向着中心移动,从而让出部分边缘生态位。而相对弱小的企业为了避免和强大企业的直接竞争,生态位会向着边缘移动。新进入企业由于自身资源和实力有限,也会选择进入边缘生态位。

由于每个企业占据的生态位宽度是有限的,一个产业内能够容纳的企业数量往往取决于其生态位的总体宽度。而产业的生态位总体宽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创新和技术进步而变动。新兴产业的一项突破性技术创新,可以导致自身的生态位显著拓展,传统产业的生态位收缩。而生态位的拓展会给企业的生存和新企业的进入提供更多生态空间,从而在短期内降低产业内企业间的竞争性,容纳更多企业生存发展。

三、 实证研究

1. 樣本选取和模型设立。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自1998年起定期发布半年一期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本文以该报告为数据来源,研究1998年~2014年互联网在我国的演化过程。由于数据可得性的制约,本文以网站数量作为企业数量的替代变量,来衡量互联网产业的组织密度。组织生态学认为,影响产业发展演化过程的因素可能包括组织密度、产业年龄、生存环境等。此外,本节也将考察互联网产业是否存在传染效应,即上一期企业的增加量对于当期企业增加量是否具有同向影响作用。

本文首先根据组织生态学理论建立模型1,考察互联网产业是否符合密度依赖理论。然后通过加入网民数量分离出合法性对于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更清楚的观察竞争性的影响状况。两个时间序列模型如下:

其中,?驻Nt为网站数量增加值,表示组织的成长,Nt表示网站数量,代表组织密度,Mt表示网民数量。以上三变量分别以百万个、百万人为数量单位。T表示产业年龄,取《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998年年中数据为第一期数据,此时T取值为1。其中,T、Nt是影响组织种群发展的内部因素,而Mt代表t期的网民数量的,是互联网发展中的需求因素。

模型1是使用组织生态学研究组织密度对于企业数量的影响的传统方法,把网站数量作为唯一的因变量,来考察互联网产业演化是否符合密度依赖理论。模型2是通过加入网民数量,衡量合法性的提高对于互联网企业数量变化的影响。因为网民数量代表社会对于互联网产业的认可程度,是最好的衡量合法性指标。同时在模型中加入时间项T,来考察产业年龄的变化对于企业数量变化的影响。这样,模型2的实证结果就可以清晰的反映出合法性、竞争性、产业年龄分别在两个阶段如何影响互联网产业的演化。

2. 实证结果分析。产业演化过程是个动态发展过程,而产业发展的转折过程在现实中总会有所体现,特别是革命性的技术冲击。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技术革命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重大变革,移动互联网的异军突起,也带动了互联网产业格局的快速变化。2009年苹果手机和安卓系统进入中国市场所引发的智能手机普及,可以说是移动互联网革命的标志性事件。因此,本文以2009年年中为分段点,拟合其发展过程。

从拟合值R2的变动可以看出,总样本回归中,模型的整体回归拟合度较差;分段研究后,模型对组织成长过程的拟合度得到显著提高,可以较好地拟合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过程。谨慎起见,以邹检验进行验证,以检验分段数据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通过检验。

从模型一得出实证结果如表2所示,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的传染效应。在2009年之前,上一期互联网网站的数量对于当期企业增量的具有正向的影响,而在2009年之后,转为负面的影响。这说明,在2009年之前,合法性在企业数量的变化中起到主要作用,而在2009年之后竞争性起到主要作用。因而互联网产业符合组织生态学中密度依赖理论的一般规律。

表2是根据模型2得到的实证结果,仍然具有总体样本拟合度较低,而分样板拟合度提高的特点,进一步证实分段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在加入了网民数量的滞后项Mt-1后,合法性对于网站数量变化的影响就被分离出来,此时上一期的网站数量对当期网站数量增加量的影响主要体现了竞争性的变化。表2中,组织密度对于组织成长具有负向影响,反映了竞争性对于企业数量增加量的抑制作用。与此同时,从分样本来看,2009年之后比2009年之前的影响系数绝对值明显降低,说明2009年之后企业之间的竞争性下降了。这反映出了移动互联网革命对于互联网产业演化进程的巨大影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互联网产业的生态位持续拓宽,企业可选的生态位选择增多,相同、相近生态位上的企业的数量减少,竞争性下降。从而,组织密度对于组织成长的负面影响降低了。

Nt-1为组织成长的滞后项,其系数衡量的是组织之间的传染效应。在加入了更多因变量之后,虽然2009年之前其影响仍然不显著,但是2009年之后却变得显著,这反映出了近几年互联网产业的演进变得更加有序。

T所代表的产业年龄,对组织数量变动产生的作用在2009年前后出现了反转,仍然是由于移动互联网革命冲击了传统互联网产业,新兴起的移动互联网为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网民数量在2009年之前对于网站增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在互联网发展前期,合法性的增加是互联网企业数量的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这符合密度依赖理论。然而,在2009年之后,网民数量对于企业数量的增量变化却起到了明显的负向作用。这不是仅仅用密度依赖理论所能解释的。最可能的原因是,2009年之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孕育出了一些实力强大的主导企业,同时网民的增加量放缓,而且新增加的网民的上网习惯更趋向于最便捷的主流网站,而主流网站通常由主导企业运作。因此,新增加的客户进一步增加了主导企业的实力,主导企业规模增大之后会占据更多的生态位,使得产业内中小企业和新生企业的生存变得更加艰难。这导致被大企业抢占生态位的中小企业死亡率上升,网站的增量下降。

四、 结论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演化规律是符合组织生态学传统的密度依赖理论的,即随着组织密度的增加,企业数量的增加速度在两个阶段内先提高再下降。但是由于是新兴产业,企业的数量虽然增速下降了,但是绝对数量仍然在增加,说明互联网产业总体上处于快速发展期,还未进入成熟期。在实证中进一步加入了网民数量、产业年龄、增加量滞后项等变量之后,发现始于2009年的移动互联网革命对于互联网产业的演化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产业生态位的拓宽,企业间的竞争性在2009年后出现了下降。合法性的提高使得网民数量增长在2009年之前对于企业数量的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然而,在2009年之后网民数量增加却对于互联网企业数量的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值得做专门的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 Amburgey T.L.,Rao H., Organizational Ecology:Past,Present,and Future Directions,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1265-1286.

[2] Bruderl,J.,Schussler,R.Organizational mortality:The liabilities of newness and adolescence.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3):530-547.

[3] Hannan,M.T.,Freeman,J.Organizational mortality.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4] Hannan,M.T.,Carroll,G.R.,Dobrev,S.D.Han,J.,Torres,J.C.“Organizational mortality in European and American automobile industries:Coupled clocks”.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8,14(3):303-313.

[5] 彭璧玉,李熙.生態学视角的产业组织成长理论研究[J].经济评论,2009,(1):147-153.

[6] 郭鸿雁.移动互联网演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勃兴:2008-2011年[J].全球化与中国,2013,(5):106- 112.

[7] 李一明.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组成及典型案例分析[J].电信科学,2011,(7).

[8] 郎为民,杨德鹏.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研究[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1,(6).

[9] 曹飞.3G时代的新媒体传播[J].现代视听,2009,(9).

[10] 白春霞.移动Internet有了WAP标准[J].现代电信科技,1999,(8).

组织演化论文 篇4

关键词:产业组织,范式,演化

1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1.1 主流产业组织理论

1.1.1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的SCP范式。

1959年贝恩的《产业组织》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的正式形成, 也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的主流研究框架的形成, 并且对政府产业政策的制定产生重大影响。按照SCP即“结构———行为———绩效”范式分析, 行业集中度的企业总是倾向提高价格, 以便谋取垄断利润, 造成资源的非效率配置。所以必须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限制垄断的发展, 保持适度竞争。SCP范式为为早期产业组织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 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否定增加了对现实状况的解释力。

1.1.2 新产业组织理论。

新产业组织理论比之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而言, 引入了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可竞争市场理论等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突破和创新。该理论将市场的初始条件和以纳什均衡为主要特征的企业行为看作是外生变量, 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单向、静态的研究框架, 并引入博弈论, 用理论分析取代数理统计研究企业行为, 其核心问题是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中的市场、产业和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垄断关系, 研究制约和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的现实因素和条件, 最终为政府制定旨在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公共政策提供依据和指导。

1.2 非主流产业组织理论

1.2.1 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

以施蒂格勒、德姆塞茨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通过对哈佛学派的批判, 强调市场效率的重要性, 认为在高度集中的市场上长期出现高利润是大型企业高效率经营产生的结果, 因为企业规模扩大和集中度的提高完全可能是由技术因素或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决定的, 并不是单纯为了获得垄断利润。因此芝加哥学派提出产业组织问题还是应通过完全竞争理论而不是垄断竞争理论说明。

1.2.2 新制度学派。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以科斯、德姆塞茨等人的交易费用理论和代理理论为基础, 把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重心从市场结构转向企业行为, 使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延伸到了企业内部, 形成了以企业内部产权安排和组织结构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制度来降低交易费用, 激励经济主体从事生产性活动, 从而实现良好的市场绩效, 促使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1.2.3 新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理论。

新奥地利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是奈特式的不确定性概念, 即不确定性使得完全竞争模型无法用来解释现实的市场经济。因此, 新奥地利学派致力于个人有目的的行为的逻辑分析, 突出企业家在市场中的作用, 他们认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使其在竞争中获取垄断租金, 以此降低市场的非均衡现象, 而市场的不均衡就是信息不完全造成的决策失误所导致的利润机会的丧失。

2 产业组织研究范式的演化及评价

2.1 结构主义范式20世纪30—50年代, 以梅森和贝恩为主要

代表的哈佛学派建立了完整的SCP范式, 这种范式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 认为SCP是一种具有单向传递作用的线性框架。然而SCP范式不能与微观经济理论很好的融合, 它对大型企业的行为以及产业集中趋势不能给出理论上有力的解释;并且, 它的静态、单向的研究框架导致该范式对统计结果的解释相互矛盾;另外, SCP范式还面临一系列的计量难题, 实证研究中过分依赖于主观的统计数据, 而且还经常求助于不准确的替代数据, 使得该范式的科学性大打折扣。

2.2 芝加哥学派对SCP范式的修改芝加哥学派以市场行为主

体总是在既定的均衡条件下使其行为最优化为出发点, 来解释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 强调用严格的理论分析对经验进行证明。该学派认为, 行业集中并不意味着必然存在垄断行为, 更不意味着必然的行业低效率, 结果是市场绩效和行为决定了市场结构。

鉴于此, 芝加哥学派提出产业组织问题还是应该通过完全竞争理论而不是垄断竞争理论来加以说明。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一种“生存检验”过程, 大企业的高利润是适者生存的进化机制选择的结果, 因此不应对企业的规模进行干涉, 因为垄断的形成在一定条件下正是效率的体现。从以上看, 虽然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片面强调市场结构提出了批判, 在企业规模和产品差异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企业效率的异质性, 但是仅从生产的规模经济出发来解释大企业的效率过于简单, 而且在研究方法上又回到了新古典的价格理论, 偏重对均衡的分析, 这不能不说是对经济现实的偏离。

2.3 新产业组织理论对SCP范式的创新新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特定产业内厂商的进入退出问题上, 极大地创新了SCP范式。

哈佛学派的SCP范式对进入退出问题的分析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景泰的各种基本假设和逻辑上的,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唯一原则决定厂商必须作出进入或退出的决策。而鲍默尔等人则提出了“进退无障碍理论”, 克服了传统SCP范式中市场结构与厂商行为的单向逻辑关系, 更强调潜在竞争者对在位厂商的影响。鲍默尔等人提出的成本函数的次可加性概念, 为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增进功能提供了理论解释。

2.4 新制度学派对SCP范式的拓展以威廉姆森、阿尔钦等人

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在产业行为分析中引入交易费用理论, 改变了传统SCP范式只从技术角度考察企业和只从垄断竞争角度考察市场的逻辑, 对深入剖析由企业内部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企业行为及市场绩效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他们认为由于市场交易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有限理性的约束, 必然引发经济人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 因此企业替代市场的制度安排可以使交易费用大大降低。尽管企业管理费用的存在且边际递增限制着企业规模的无限扩张, 但由边际交易费用和边际管理费用相等这一均衡点决定的企业边界必然大于零交易费用假定下的完全竞争模型中的企业规模, 这个企业规模是由资源配置需求决定的。

3 小结

综上所述, 产业组织理论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学理论, 其核心问题是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中的市场、产业和市场中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垄断关系, 研究制约和发挥价格机制作用的现实因素和条件, 最终为政府制定旨在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公共政策提供依据。

虽然产业组织理论在过去30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成为了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尽管有大量新模型与结论出现, 但是新产业组织理论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另外, 新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一些假设前提不符合现实, 一些模型经不起实证检验。因此, 产业组织理论还需要把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证产业组织理论进行更好的结合, 形成一个产业组织理论的完整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炳申, 李华民.寡头竞争均衡:效率促进与市场稳定[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4:78-80.

[2]刘易斯·卡布罗著, 胡汉辉等译.产业组织导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3]夏大慰.产业组织:竞争与规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8:25-27.

组织演化论文 篇5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系统;自组织;演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424-02

一、技术创新目标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特征过程

系统的自组织原理表明:开放系统在系统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复杂非线性相互作用下,内部要素的某些偏离系统稳定状态的涨落可能得以放大,从而在系统中产生更大范围的更强烈的涨落,经过一定时间的自发的调整,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系统中的各个目标通过其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作用,使技术创新的各项目标从无规则性、信息量小、功能弱的无序状态与结构,逐步转变为有规则、信息量大、功能强的有序状态与结构。

1、技术创新目标系统的定向评价性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除了符合一般系统理论所具有的普遍性特征之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其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当目标错位发生时,它的定向评价性能有效地防止和控制由于目标错位所引发的随机性选择过程。

这种通过分析目标错位的涨落对技术创新活动影响的好坏做出选择性的评价,一方面,可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总结推广可以复制的经验。通过结果评价评估技术创新项目的价值,激励创新活动向更高目标推进;另一方面,可以明确责任,客观准确地评估出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潜在的可能阻碍技术创新活动的因素,从而及时、准确地进行校正,使得那些能适应内外部涨落且不断得到更多的内外部协作与支持的因素,得以被选择为目标系统定向评价的主导因素,防止出现盲目的、随意性的选择。

2、技术创新目标系统的全面导向性

技术创新目标系统的全面导向性,首先体现在它可以将系统中各项目标整体导向为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目的,防止系统内部各项目标由于分别导向自身的目的而造成目标的选择与设定的分散和决策上的混乱。

首先,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技术创新目标导向仅反映着一个企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市场目标仅反映着市场需求,其他目标也仅反映着自身导向,它们的自身导向都不可能单独做到实现创新的目的。目标系统的导向性则不同,它的导向性是将系统中的各项目标统一规划,有机连接在一起,对各个目标进行全面的引导,最终使技术创新目标转化为效益成果。

其次,全面导向性同时也是实现目标系统的定向评价性的保障。这是因为,当目标系统做出了有选择性的定向评价后,目标涨落形成的随机的选择过程也不会马上结束。尽管技术创新的总体目标跟随定向评价后所选择的方向,在整体上形成了某种不可逆的正向涨落,但是由于在这个正向涨落形成的过程中,同样会在其技术创新活动内部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产生出大量新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使参与正向目标涨落过程中的各个目标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不断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这同样会使系统内部的某些局部仍然存在着反向涨落的不稳定因素,不能排除它们之间发生目标的分裂、异化形成新的反向涨落的可能性。

二、技术创新目标系统的自适应调节机制

在明确技术创新目标系统自组织演化特征的前提下,健全和完善能够适应当前和未来处于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系统运行的自适应调节机制,能够使对技术创新目标的选择与设定更具有可操作性。

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系统运行的自适应调节机制反映了一个企业在动态环境中为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而实施的控制活动或者控制过程的能力。是防止因目标错位而导致创新失败的有效措施。

企业的自适应调节机制,实质上是使企业自身得到自动调节以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自我调节机制,而把这一机制和具体的目标问题相结合,它应该主要具有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和对外部环境目标进行有选择的识别和鉴定,并进行调整、维护,保持动态平衡的目标适应功能。

这一自适应调节机制整个功能的运行和控制可以分为7大环节:①目标搜集→②运筹分析→③目标选择与设定的推演→④目标方向合理性审查→⑤附带效应评估→⑥批准目标的启动和实施→⑦目标实际运行效果与程度评估。

①目标搜集:目标的搜集首先要确定目标搜集的主体。现阶段可以考虑设立一个目标运行与控制管理小组,负责目标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小组应由决策层内至少是一名副职直接管理,并直接对决策层负责。成员应由技术研发、技术设备、市场销售、人力资源、财务、采购物流、后勤保障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以保证执行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对于一个跨职能、跨部门、跨专业人员所组成的目标分析小组来说,应该在明确工作职责和具体分工的基础上,把侧重点放在各个部门、人员的目标选择与设定问题的衔接和相互融合的管理上,统筹兼顾各个部门的利益,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下属部门本身目标的实施情况。其次,企业内各个部门应该把本部门实际可能的目标的选择与设定方向与决策层的总体方向相结合,制定出大致的目标规划,包括备选方案,列举大致的目标的清单和选择栏目,并统一上报给专门负责目标分析与处理的机构以供参考。

②运筹分析:在初步制定出可供选择的总体目标、各个部门目标后,目标分析小组应该对目标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分析:所选目标的战略、战术价值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会如何?目標结构性质、子目标的功能是否起足够的支撑作用?一旦和实际不符合是否有备用的可选择方案?如果出现矛盾,是否具有维护并进行适时调整的功能?在分析中,要着眼于在应急突发性问题出现时,从总体目标到各个部门目标的柔性能力是否能应对复杂的情况。

③目标选择与设定:很多企业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是不缺乏技术创新思维和创意,而是缺乏能够鉴别创新想法、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想法的目标选择程序。所以目标分析小组应该将所制定的总体目标和各个部门目标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选择程序,并进行技术化推演合成。在电脑模拟推演的过程中一一标明或者计算完成目标所需要的时间段、所需要的技术设备、人力资源、规则决策等形成精确定位,进行目标选择和设定。

④目标方向合理性审查:建立和完善目标的选择与设定策划信息数据库,从中调取和当前企业所制定和执行的各项目标相类似的“目标群”信息,并进行相互比对,集中查找所制定的目标是否符合企业实际能力,比如实现其目标的技术研发能力、资金投入等方面的考量。

⑤附带效应评估:当前很多企业强调的一体化的技术创新管理,易使每一个环节出现失误或者问题都会影响企业整体技术创新活动,越是先进发达的企业越是敏感和脆弱。所以尽量减少目标选择附带效应所带来的消极因素的评估就成为重点关注的方面,要对任何可能造成某一部门目标实施过程或者相关支持目标弱化或失效的选择进行二次检查,如果认为该目标评估结果失败率很高就不应该作为实施目标。

⑥批准目标的启动和实施:目标符合要求以后,最后被列入最优先的执行目标的清单当中,由最高决策层负责向各个部门发出贯彻的命令。

⑦目标实际运行效果与程度评估:即使是经过了比较精确的定位分析或模拟试验以后,也不能完全消除误差,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目标的不确定性因素,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仍然还会出现一系列新的情况和变化,所以还要进行效果与程度的评估。由于技术创新的过程性与时间的密切相关性,可采用分目标评估法,即“对技术创新评估可采用对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多环节、多因素的目标系统进行暂时分离的评估方法”。先分段进行,最后统一合并,将结果与目标相对比,确保在不做出大的调整和改变的情况下,向管理者报告潜在的偏差以采取提前补救行动,以此保证目标系统的协调有效运行。

三、技术创新目标系统的信息沟通机制

从理论上说,如果决策者们能够与一线的员工在目标的制定与实施上有实质性的妥协或者谅解,那么就能在目标选择与设定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形成技术创新成果溢出效应的最大化,使(转下页)决策者与员工之间实现双赢。但是实际情况是,仍然有很多企业员工感觉同决策层隔离,特别是在对发展方向的意见递交和表达时,决策者们往往认为他们善于听取意见,而员工则坚持倾向于不同意见。而且一旦目標确定,那么负面的意见和反对的声音就会被明显地抑制或者弱化,决策的总体方向也会倾向于向赞同其信息方向流动。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建立决策层——技术研发层员工之间的发展方向战略对话机制。这种对话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高层决策者与基层研发人员对于目标选择和制定的全方位交流。

其次是建立“技术创新——目标选择与设定”问题培训和教育机制。可以通过开展案例式教学活动,让员工更广泛的程度上,参加到技术问题或管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增强管理决策人员和普通员工对技术创新的目标问题实现共同研究、共同参与的意识,让普通员工有更大的知情权,让他们认识到,尽管每个人对发展战略、本部门或整个企业所提出的创意和意见是有限的、渐进的,但所有的努力加起来其影响是深远的。最终,在决策层和普通员工之间目标的确定和实施上达成实质性的谅解和妥协。

四、结论

组织演化论文 篇6

随着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市场需求已经由过去的相对稳定、单一变成动态多变、多元的特征, 由过去的局部竞争演变为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面对的经营环境与传统工业经济下的环境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表现为更加开放、多变、复杂和需求个性化。经营环境的变化使单个的企业无法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不得不改变其自身的组织行为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网络组织是现代企业适应当今持续多变、无法预料的个性化市场需求和实现共同的目标任务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合作、竞争和生产的模式。

网络组织的出现, 意味着企业由原来的相对封闭向更加广阔, 开放的成熟市场迈进, 企业不再是依存于环境的独立个体, 而是在与复杂多变的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生存和发展。文献[1]总结了网络组织的机制、演化和形态, 指出了多种网络组织生产活动的表现形式, 供应链、虚拟企业、战略联盟、分包制、供应链管理、企业集团都是常见的网络组织形式。文献[2]分析了供应链管理中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指出供应链涉及供应商、制造商、配送中心、零售商、消费者等各类实体及其相关的一系列业务活动, 呈现复杂的网络结构, 是一类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文献[3]分析了战略网络与耗散结构理论之间的关系。指出网络组织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图, 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竞争对手、市场中介 (包括代理商、销售渠道、销售补充产品及其提供服务的人) 、其他产业的企业、利益相关者 (如特殊利益群体) 、其他组织 (包括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 和企业本身, 这些组织或者个人构成了网络的结点。网络组织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各个结点的发展及其结点之间的联系, 还依赖于外部的市场、资源、资金、技术等, 与外界存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属于一个开放的自组织自适应系统。文献[4,5]指出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属于第二代系统观, 复杂适应系统 (CAS) 理论作为系统理论中的最新发展, 是第三代系统观, 有别于之前的系统观, 把系统元素看成“死”的、被动的对象的观念, 突破性地引进适应性主体 (Adaptive Agent, 简称主体) 概念, 从主体和环境的互动作用中去认识和描述复杂系统行为, 为将其引进社会领域中并以此作为理论分析模型开辟了新的视野。

2 复杂适应性理论

复杂适应系统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CAS) 理论是霍兰于1994年正式提出, 并迅速引起学术界关注, 被尝试用于观察和研究各种不同领域的复杂系统。它的核心思想是适应性造就复杂性。CAS的复杂性起源于其中的个体 (Active Agent) 的适应性, 正是这些个体与环境以及与其他个体间的相互作用, 不断改变着它们的自身, 同时也改变着环境;个体与环境之间这种主动的、反复的交互作用被称为适应性, 即系统中的个体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个体进行交流, 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或“积累经验”, 不断进行着演化学习, 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

CAS理论是一种以涌现为特征的新的演化观。系统科学的一个根本问题是: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是越来越简单还是越来越复杂。几十年来, 人们先把发展视为具有主动性、可控性的过程。随后, 通过关于微观扰动的非线性放大及由此产生的自组织现象的研究, 开始掌握从简单到复杂, 以及产生结构与差别的具体途径。但究竟自组织是怎样发生的, 还只有热力学、激光等少数几个相对简单的例证, 基本立足于随机性和统计规律的解释, 与经济、社会、生物等真正复杂的“活”系统相比, 还有很多欠缺。CAS理论引进宏观状态变化的“涌现”概念, 认为演化符合从无结构到有结构, 从单一到多样, 从对称到非对称的发展趋势。客观世界既有从复杂到简单的“瓦解”趋势, 也有从简单到复杂的“涌现”趋势, CAS理论为新的演化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基于CAS的网络组织的演化分析

3.1 网络组织的复杂适应性特征

围绕CAS理论的主体概念, 霍兰提出了研究适应和演化过程的7个基本点[5], 包括: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标识、内部模型、积木, 前4个是个体的某种特性, 它们将在适应和进化中发挥作用, 而后3个是个体与环境进行交流的机制。通过这7个基本点, 可以判断系统是否为复杂适应性系统。

(1) 聚集:主要用于个体通过“黏着” (Adhesion) 形成较大的所谓聚集体 (Aggregation Agent) 。在复杂系统的演变过程中, 较小的、较低层次的个体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结合起来, 形成较大的、较高层次的个体, 这是个十分重要的关键步骤, 这往往称为宏观形态发生变化的转折点。网络组织中具有相似产品或服务的组织间会产生聚集, 从而导致更高级的产业集群、战略联盟等新主体出现, 即霍兰所说的超主体 (Meta-agent) 。

(2) 非线性:个体以及它们的属性在发生变化时, 并非遵从简单的线性关系。CAS理论认为个体之间相互影响不是简单的、被动的、单向的因果关系, 而是主动的适应关系, 并认为主体的非线性特征是复杂性产生的内在根源。网络组织企业合作伙伴之间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这些活的主体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涌现出各个企业主体所不具备的组织特性, 使得系统最终表现出的外部特性并不是系统内部各个主体相互作用的简单叠加, 从而获得“1+1>2”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流:个体与环境之间, 以及个体相互之间存在着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这些流的渠道是否通畅, 周转迅速到什么程度, 都直接影响系统的演化过程。网络组织是一个开放的复杂适应系统, 不断地与外部环境和其他主体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 (包括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知识、设备、产品等) 。网络组织本身是一类开放系统, 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等。这些流随着结点间的适应或不适应而出现或消失。

(4) 多样性:在适应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 个体之间的差别会发展与扩大, 最终形成分化, 这是CAS的一个显著特点。网络组织中, 同时起步、规模和产品相似的企业, 由于适应性的不同等原因, 发展中会产生区别, 有些成功, 有些失败。有些结点在网络中占有更核心的地位, 有些结点在网络发展中丧失竞争优势, 逐渐退出网络。

(5) 标识:为了相互识别和选择, 个体的标识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要用于实现信息的交流。网络组织中包含了企业、研究机构、政府组织、高校、中介机构等多种不同的主体类型, 标识很重要。个体间互动的目的之一, 就是实现信息的交流。

(6) 内部模型:这一点表明了层次的观念。每个个体都有复杂的内部机制, 对于整个系统来说, 可以统称为内部模型。网络组织产业网络中的企业、研究机构、政府组织、高校以及中介机构等个体本身都是一类复杂系统, 都有预期的能力;每个个体又都由大量的其他个体组成, 具有复杂的内部机制。

(7) 积木 (亦译构件) :复杂系统常常是在一些相对简单的构件的基础上, 通过改变它们的组合方式而形成的。网络组织产业网络内部节点间的关系复杂多变, 这种复杂关系的产生其实就是节点的一种新的组合方式, 而这种复杂多变的关系正是产业网络复杂性的最主要表现之一, 这与CAS的构筑块机制是一致的。

3.2 从复杂适应性角度分析网络组织的演化

在复杂适应系统中, “适应性主体”通过相互作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组成一个新的个体———聚集体。这个聚集体能够在系统中像一个单独的个体那样行动。聚集的过程也是涌现的过程, 是新质、新的层次和功能涌现的过程。某一层次上的一个复杂适应系统是由低层次的复杂适应系统组成的, 并且这种低层次的复杂适应系统通过相互作用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运行准则。网络组织由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能力的、资源互补的经营实体 (即盟员企业) 组成的。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 每个企业主体的目标都是趋利的, 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 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行为, 是具有适应性的主体。在全球化的竞争背景下, 各分散结点适应环境的采取的行动, 自然地“聚集”以获取资源寻求竞争优势, 彼此之间形成富有层次的网络系统。并且在不断的适应和发展中, 从无序的分散结点向有序的网络演化, 从而形成具有自组织自适应的网络协调结构。

在复杂适应系统中, 标识是主体为了相互识别和选择, 为了聚集和边界生成而普遍存在于主体背后的一种机制。个体的标识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是非常重要的。网络组织每个节点都有其网络身份, 网络组织包括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高校等众多主体。从静态上说, 有核心企业和非核心企业的区分;从动态交流上说, 有合作、竞争、冲突、协调等多种机制。网络组织中标识机制, 使各主体明确信息交流的形式和内容, 促进网络系统的演化。

非线性是任何复杂系统都具有的特征, 而在复杂适应系统中非线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主体的聚集过程中。各要素之间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或线性依赖关系, 而是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网络组织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系统。网络组织运行机制、系统行为惯性、系统内部涨落以及环境扰动等因素, 都可能导致网络组织的状态变量呈非线性变化。网络组织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系统内性质各异的节点之间存在多种联结 (如资本联结、契约联结、强度联结和功能联结等) , 它们通过一定的方式相互作用, 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这些复杂关系所引起的系统状态的变化不是各因素变化值的简单线性累加, 而是复杂的非线性积累过程。通过非线性机制共同作用, 网络组织内各节点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共同产生整体行为, 而整体行为又反作用于各节点, 协同促进系统演化。

在复杂适应系统中, 网络上的流动因时而异;而且, 节点和连接会随着主体的适应或不适应而出现或消失。因此, 无论是流, 还是网络, 皆随时间而变化。它们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经验的积累而反映初变易适应性的模式[4]。复杂适应系统中存在着结点、连接者、资源三者的组合。结点是主体, 连接者表明可能的相互作用。网络组织是一个各主体之间的功能耦合网。通过这个网络协调机制, 各层次的主体及主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资源的角度看, 有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等, 从结点角度看, 有不同规模, 地位, 服务类型, 层次水平的主体。

由于主体的相互作用, 主体的不断适应和聚集行为, 使得主体和复杂适应系统呈现出一种重塑自身的动态模式。“当主体的蔓延开辟了新生态位, 产生了可以被其他主体通过调整利用的相互作用的机会时, 多样性也就产生了。”网络组织的形态是多样的, 既存在有核心结点的网络组织比如战略网络, 虚拟企业, 企业集团等形态, 也存在没有核心企业的战略联盟, 企业集群等形态;网络关联程度也是多样的, 有的密集, 有的疏松。网络组织形态的多样性是各主体适应不同环境非线性作用的结果。

主体的适应性行为具有选择性, 主体要在其所接收到的大量涌入的输入中进行挑选, 然后将选入的模式转化为内部结构的变化, 变化产生的新模型使主体可以预知当该模式或类似的模式再次遇到时, 可能会发生的后果是什么。这种主体具有选择性的机制就是内部模型。主体能够实现预知的机制, 是主体在不断的适应过程中学习和积累的结果, 网络组织的主体能够自觉预知适应性行为可能会发生的种种后果。在现实中可以看到网络组织具有更为完善的实现预知、将经验转化为内部模型的机制。这一机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适应性主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具有选择的能力。

适应性是网络组织演化的主要动力。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 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之主体的行为对于系统的行为具有更为基础、更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主体的相互作用是整体的基础和系统演化的主要动力。霍兰说:“系统的行为更多地依靠的是相互作用, 而不只是个体的行为。”[4]唯物辩证法阐述了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丰富了这一思想, 明确指出是主体的相互作用而不是主体的行为, 决定着系统的行为。个体之间, 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系统演化的主要动力。

复杂适应系统通过对系统涌现性的研究, 揭示了正是主体的相互作用使主体存在并演化着, 正是主体的相互作用使系统涌现出新质和新的层次, 涌现出新的系统和新的物质形态。由于系统的行为更多来自于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 而不是主体的行为, 分析网络组织复杂适应系统时就不能仅仅分析其具体的要素构成, 而忽视要素之间的联系。在分析网络组织的演化过程时, 既要看到网络组织中各主体的资源、地位、能力等静态属性, 还要对网络组织各个结点的动态关系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升网络内结点企业的竞争能力, 应该注重结点企业的自身要素在网络之中的适应能力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网络组织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及时调整企业的各方面要素, 促进系统的良性演化。复杂适应系统给我们的启示是:不仅要在联系、相互作用中考察系统的要素和系统的演化, 而且要把相互作用作为系统演化的基础和动力, 把系统的适应能力作为考察系统演化状态和发展趋势的主要参量。

4 小结

CAS理论为研究网络组织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网络组织的演化过程可以看作是网络内各主体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过程, 通过各主体的主动的适应和与系统的交互作用, 促进系统的演化。CAS理论有助于帮助我们认识网络组织演化过程, 借鉴CAS理论可以认识和分析网络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合理地运用它, 站在新的视角来洞察网络组织, 引导网络组织向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协作方向发展。

摘要:本文章从复杂适应系统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CAS) 理论的角度出发, 指出网络组织是一类复杂适应系统。站在第三代系统论的观点, 以新的视角分析网络组织的复杂适应性特征及其演化过程, 指出系统的适应性是网络组织演化的动力。

关键词:CAS,网络组织,演化,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闫二旺.网络组织的机制、演化与形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 2006 (4) :121-122.

[2]周庆, 陈剑.基于Swarm的供应链多主体聚集模型及其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 2004, 16 (6) :1308-1313.

[3]阮平南, 张敬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战略网络演化机理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 2007 (12) :22-24.

[4][美]约翰·H·霍兰.隐秩序[M].周晓牧, 韩晖, 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

组织演化论文 篇7

关键词:资本流动结构,自组织演化理论,机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全球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 流动方式也日渐多样化, 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国际借贷等多种形式。国际直接投资为长期投资, 以跨国公司为主要代表。这种资本流动, 由于其规模巨大, 技术先进, 遍布世界各个市场, 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短期资本流动包括, 银行经营性短期资本流动, 投机性资本流动, 保值性资本流动, 贸易结算性资金流动, 证券性资本流动等多种形式。这种资本流动提高了全球范围内资本配置的效率, 也给各类经济体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这些资本流动的多种存在形式组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如何才能有效的疏导这些资本流动方式之间的关系, 使之更好地为经济服务?我们从自组织理论出发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一、国际资本流动结构与自组织理论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转移。由于国际资本的特性, 其能够迅速反映各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变动情况, 从而将资金从低效率地方转移到高效率地方, 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各国的资本流动结构指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各种渠道流动的资本 (主要有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跨境投资等) 占总资本流动 (生产要素、资本禀赋、产出) 的比重, 以及在国家资本利用过程中的功能构成。自组织理论研究系统的演化过程, 具体来看是指系统内部成员在演化中的协调行为, 该协调行动能够使得系统在时空以及功能上的集体行动, 从而呈现出一个有序的系统组织活动结构。

自组织是一种优化的进化选择方式, 常常用来描述自然界尤其生物界现象, 现在也越来越被用于人类社会制度等长期演变现象。自组织这种优化的进化方式, 是一种能够最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形成最优的发展结构的方法和途径。体现一国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收支系统即资本流动行为, 具有非常明显的自组织特性;用系统论中的自组织理论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结构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资本流动演化的自组织条件

一国资本流动结构演化一方面是指在社会经济系统变化中, 国际资本流动结构及功能的不断变化过程;另一方面是指可能存在质的结构改变和功能飞跃等可能, 比如由FDI占主导转变为NFDI占主导就导致资本流入功能发生改变。

资本流动结构演化动力, 一方面来自内部因素, 即参与国际活动的各部门的协同与竞争。现实中, 各国际经济主体经济行为的差异、资本规模的差异, 使得一部分能够适应外界经济环境的需求, 在经济系统协同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并逐渐成为资本流动系统中的主导力量;而另外一部分, 不能与外界经济需求相匹配, 则在竞争中被削弱, 资本流动规模下降, 渐渐失去其应有作用。

另一方面来自外部因素, 即一国及国际经济系统的需求发生变化, 资本流动的存在其主要是因为外部经济环境的需求。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中, 如果资本流动的一些方式, 不再符合社会经济的各种需求, 那么新的资本流动方式将会出现, 这种方式必须是为适应经济需求而出现的最佳流动方式 (比如FDI与NFDI) , 形成了一定的资本流动结构。

从历史上看, 国际资本流动系统演化的主要动力就是经济需求, 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形态与结构的变化、自然资源的变化、技术的发展进步等会对资本的需求数量以及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于是就衍生出新的要求, 那么国际收支系统也要产生与之相应的结构和功能。

三、国际资本流动结构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耗散结构等代表性的自组织理论进行总结, 我们发现它们具有涌现机制、涨落机制、熵减机制、竞争协同机制、环境选择机制等特征性理论机制。本文结合这些机制来探讨国际资本流动结构的自组织演化现象。

涌现机制。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现象是各种渠道资本流动相互作用而在整体上涌现出来的, 不是各个渠道资本流动的简单叠加, 而是通过协同作用产生更加强劲的功能和效用。比如在当前情况下, 仅开放经常项目, 与经常项目、资本金融项目都开放相比, 其经济发展效用是不一样的, 只有多种形式的利用资本, 才能更有利于经济发展。所以, 研究资本流动产生的影响, 不能单单考虑短期资本流动的效应, 事实上也无法仅仅考虑短期资本流动的效应。

涨落机制。自组织系统中存在涨落机制, 该机制非常重要, 系统通过涨落使得旧结构失去平衡状态, 从而探寻新结构。当系统参数进入某一阈值范围时, 国际资本流动系统状态开始不稳定, 出现涨落, 并开始由非稳定平衡状态逐步演化到新的稳定平衡状态, 比如国际收支失衡。经济发展中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往往能够激发系统的涨落机制, 我国对外开放推进、贸易政策变动、产业发展升级, 现代电子交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都使资本流动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使得资本流动结构不断变化, 出现了新的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为适应的资本流动结构, 使资本在国际流动中呈现出高速化、集聚化的趋势。

熵减机制。国际资本流动发生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之间, 囊括了资本、科技、自然资源等各种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的必须要素, 所以是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国际资本流动演化的过程, 是一个通过各国对外经济组织系统之间的相互反馈过程;也是各国国际收支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 以及各子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熵减的一个过程。各国国际收支系统与国内、国际经济主体之间进行着信息交换, 同时也与地理、人文等外部自然社会环境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这些交换体现在国际收支系统中的资源、资金等要素的分配, 服务、信息的传递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 一方面, 如果资本流动因无法适应外部环境中的经济社会需求, 而必须进行改变, 因此引入负熵, 从而形成了国际资本流动组织系统的自组织发展。比如资本管制环境的改变等。另一方面, 资本流动的自组织系统, 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服务, 在获得利润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率, 并使得资本流动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比如新金融工具的产生、新资本流动形式的出现等。所以, 国际收支系统可以通过各种资源的交流, 以提高负熵、降低正熵的熵减机制, 促进自身发展的。

竞争协同机制。国际资本流动系统内部不同经济主体都有较为普遍而繁杂的协作与竞争关系。这种关系通过产生协同行为和相干效应, 以序参量的方式促进国际收支中的资本流动系统朝着有序的组织结构发展。首先, 各类资本受政策影响会出现竞争, 即资本流动系统中的各个资本流动子系统之间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 抢占系统资源, 或者获得支配和取代其他子系统的权利。其次, 各类资本流动方式之间也会出现协同发展, 此时各子系统相互依赖、相互合作, 都为经济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它们在竞争过程中反应了国际收支系统内部相互作用以及变化, 此时出现的是系统中局部的涨落;而它们在协同中反映的是, 把有利于系统发展的局部涨落通过内部各种资本流动方式的相互作用而变得更有力量, 从而形成整个系统中的大涨落, 这种涨落将导致资本流动结构向一个新的方向演化。

环境选择机制。在国际资本流动系统的演化发展中, 国际资本流动结构要接受外部环境的检验, 要么存在, 要么淘汰 (资本构成接受国际经济环境的评价和选择, 比如QFII资本) 。虽然有时适应环境的资本流动结构不一定是最优的, 但是其存在是有理由的即能够与环境协调共存。国际与国内经济社会环境是一国国际收支系统或资本流动的环境系统, 资本流动结构必须要符合经济需求以及国际关系协调需求, 如果不符合将会被系统淘汰。从历史看来, 产业结构将逐渐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发展。金融资本逐渐取代贸易资本成为资本流动主力, 而且资本流动速度越来越快。贸易结构的转变、新型交易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如碳金融交易) 、新外资政策的实施、经济金融危机等环境变化, 都对资本流动结构具有选择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结构中FDI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传统格局逐步改变, 这种现象也充分体现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依赖于宏观经济系统发展进程中的选择, 即“适者发展”的特点。

四、结论

结合上述分析, 根据自组织理论的基本原理, 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国际资本流动结构或国际收支结构的外部因素是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本需求变化。所以, 一国资本流动结构必须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作为导向, 要把各种资本流动方式组织协调好。如果能够协调好, 实现各种资本流动方式鱼总体资本流动过程中的高效对接, 就能够把资本流动结构的整体效应发挥出来, 把资本流动系统的效率提上来。我国政府在面对资本流动问题时, 可从系统自组织角度分析问题, 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系统性对策。

参考文献

[1]陈英.马克思的资本流动理论与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J].教学与研究, 2007, 12:35-40.

[2]王瑶.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资本流动结构的影响[J].现代商业, 2008, 08:21+20.

[3]马宇.资本流动、金融结构变迁与金融风险转移——对美国次贷危机的解释[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3:400-405.

[4]范艳丽, 周秉根, 吕永平.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旅游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 2009, 01:143-149.

[5]孙玥, 贝毅, 穆菁.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结构的新特点[J].世界经济, 1999, 06:20-23.

组织演化论文 篇8

1 农业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1 农业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

农业产业集群在产业结构、行为主体及链接关系等方面与其它产业集群不同,表现如下几大特性:(1)以农业为核心。具有竞争力或优势的农业是农业产业集群的根基,集群的运行是根据“农业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来分工的。农业产业具有链长及易出现新“增值”,不同产业链通过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网络结构体系;(2)以农户为基本主体。在整个农产品价值增值中贡献率最大的往往是非农产业,但农户是集群体系的最前端,其生产运行方式、观念、思想意识形态及技术、管理方法等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及整个网络体系的稳定性;(3)较强的地域根植性。农产品具有很强的地理特性,不同的区域环境条件及社会网络关系、历史文化等采取不同的农业发展道路。这表为如果引进的技术、管理等无法融入当地农业产业集群,其技术、知识、管理等就不会被吸收或传播,甚至被排斥;(4)市场依存度大。农业是一个自然、区位条件依赖性很强的产业,优越的气候、水文、地质等带来丰富且高品质的农产品,反之亦然。同时农产品的运输等特殊性影响了相关行业或机构的布局。因此,农业产业化进程与经济效益高低对市场依赖性强及其它非农产业。一方面,种子、农药等由市场提供,技术、管理、先进制度越渗透农业环节其成本效益就越高;另一方面,农产品必须销售市场,其品质等合格与否由市场来决定;(5)其是一个生产网络创新能力体系。农业产业集群是一个产业链的聚集,即有政府、行业协会、合作组织,也包括农户、销售单位、运营商等紧密关联。同时,由于各主体在一定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提高了交流频率,加速了知识技术新思想新观念等传播速度,使之成为学习的创新氛围。

1.2 农业产业集群的对环境的影响

农业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集聚优势,逐渐成为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模式。但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污染、破坏等问题,这与当前集群研究只考虑经济效益,即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更有效地组织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很少考虑所产生的外部经济及资源利用效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约束越来越大要[1]。自从农业产业化时代以来,大规模、大耗费农业生产成为支撑产业化及满足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时却不断污染、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如农药、化肥等化学原料、毒性物质与日俱增,环境污染事故、饮用水源污染时有发生。各地区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之前,有必要以生态观点全面认识,产业集群是强大的生产力和竞争优势,也是巨大的资源消耗者和污染源,改变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2]。由于农业产业本来的自然属性,其破坏性更大,如果不加以管制及其模式的变革,势必对农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产生影响,同时也成为“三农问题”的障碍。因此,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必须寻求一种有效、统一的发展思路,既能推动经济发展又能促进其与生态文明和谐统一的发展观,而集群生态化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从其发展模式上,目前农业产业集群强调“农产品-加工-销售-消费-废弃物”,其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未加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其模式属于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即“原材料-产品-废弃物”,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因此,不断加强单个企业清洁生产的同时,建立生态网络系统,根据生态学原理之链接关系,把上流废弃物变成为下流企业的原材料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将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减少至低。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农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

2 生物群落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启示

农业产业集群作为由农业、农户、政府、机构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的非线性、非均衡的网络体系,通过内部各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协调,以及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吸收与排放,维持系统的存在与升级。农业产业集群不断实现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化,与地方主体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实现自身的稳定、有序。农业产业集群的这些特点与生态群落很相似,都以相对劣势个体以整体形式获得生存及竞争优势,各主体之间都存在着共生、互补互助等方式,都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柔性能力,同时通过与外界物质、能量吸收代谢、转换再反作用于环境,表现为一种互动过程。生物群落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启示主要表现为内部与外部两方面。

2.1 集群与外界物质、能量的交换

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进化的与外界不断交换和相互影响的自组织过程。原始生态系统由于可利用资源丰富且生物数量小,存在不对环境与资源产生任何影响,就开采资源、使用及排放废物。把它称为一级生态系统[3]。随着生命体数量的增加、产业的发展,开始对资源产生压力,致使物质流线性流动转为循环流动,进而导致资源反馈和循环机制的形成,无法适应被自己破坏掉适宜生存环境的生命物质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能消耗中间物质、能构成食物链中链接关系的新物种的出现,这被称为二级生态系统。二级生态系统比一级生态系统高级一些,但是物质流动仍然是单向的,没有构成一个循环体系,长期发展还是不可持续的。生命体经过长期进化,对资源依赖性逐渐降低,系统内的废物完全成为另一个体的资源,完全物质循环体系诞生,这时称为三级生命系统。

农业产业集群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模型相似,特别是各活动对资源的使用上,在理想上也应通过优化各种相关因素最终转变为三级生态系统。根据产业生态学原理,对一定地域内各系统如产业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进行协调,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重绩效统一成为产业化的必然或趋势。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资源逐渐充分利用、环境破坏与污染被消除,三大系统耦合。人们为产业系统创造一个新的范式,将人造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中,逐步实现由线性(开放)系统向循环(封闭)系统转变,产业系统要形成自身的物质循环反馈机制,称为循环经济(Circulate Economy)[2]。循环经济是一种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模式,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以生态学原理特别是其物质循环原理来指导人类经济活动,是对传统线性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以资源的“小投入、高利用、高循环、小排放”为核心,以“3R”为原则等组织生产、生活活动。

2.2 内部各主体的相互关系

生态系统内部由各级营养级个体组成,所有生物质必须吸收营养才能生存与繁殖。其中营养不但包括生命体也包括非生命体,从一个生物到另一个生物再到下一个生物,下一个生物再转化为第一个生物的营养,层层传递、循环周转,进而形成食物链,组成食物网。生态学中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第二分别为消费者与分解者,循环体系一般只包括3个营养级(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指那些吸收、利用基本营养物质生产供消费者或更高一级营养级生物利用的生物,消费者包括食草或食肉动物,分解者指吸收各级残留物质,并进行分解供生产者吸收生物质。同时各链接关系表现许多特征,比如说链长,价值增值越大,运行过程虽产生残留物,但并非垃圾,可以循环利用。

农业产业集群各链接关系与生态链及网关系相似。生态学中分解者相对应产业集群中的反馈者或再循环者,分解者只为生产者或更高一级的营养级的消费者提供营养,如反馈者直接将市场信息反馈到初级生产者如农户,使其根据环境而作出选择,同时反馈者也直接向消费者提供“营养”。生态学中生产者对应农业产业集群的农户或采掘者,生产者只为消费者提供原料,但现实并非如此,也有大量的反馈给生产者,如农产品加工性企业通过加工为市场或消费者直接供应高质农产品,同时也将农产品供给生产者,农产品质量或数量、需求结构变化或层次高级化等信息反馈给生产者。生态学中的消费者相对应集群中市场或消费性个体,根据生态学中食物网构造农业产业集群就将使物质、能量损失降低。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甚至农业产业集群皆是利用产业链前后链接关系来推动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农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循环经济支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新的重要形式就是“优势农业集群+农业循环经济”方式[4],即以优势农业产业集群为中心,按照循环经济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3 循环经济是农业产业集群绩效提升的有效路径.

农业产业集群组织结构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很好的经济效益(内部)而环境生态社会效益较低,循环经济弥补了这一不足,而其自身经济效益的消弱又由农业产业集群来增强,如循环经济要求集群内部单位生产过程、企业相互之间交流过程及企业与其它机构及社会之间物质能量循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环境污染,同时产业的集聚有利于循环经济效益的实现与提高,如有利于建立企业之间生态联系,减少交易成本等。因此,以农业产业集群为载体,发展循环经济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以下几点:(1)可优化农业产业集群组织结构。传统集群甚至农业产业集群实质上都是单向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强调集群经济而往往忽视集群生态网络作用及单个企业内部清洁生产的生态效益。循环经济模式变线性模式为循环利用模式,同时要求相关主体尽可能的聚集,这不但减少了运输等交易过程环境污染,同时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可以充分享受当地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有利于集群根植性的培育;(2)有利于集群知识、技术等的扩散与增值。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产业集群在地理区域上更加聚集及相互之间交往更频繁、分工更明确、专业化更强,这样就促进信息、知识等交流与传播,这些信息包括促进废料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及原材料减量化技术信息,这样可以使企业家或科技研究人员及时了解相关技术动态和市场变化。同时巨大的技术需求迫使科研人员加大投入力度及企业研发能力,有利于新技术的发明、传播等;(3)有利于环境、资源等问题的解决。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它不但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来提高其利用效率,而且不断强调资源的投入减少及生产过程废弃物的降低的全过程综合评价。同时循环经济有益于集群规模效应的发挥及企业之间信任,相互认可的竞争与协作关系的建立。

3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农业产业集群组织结构的分类与演化

3.1 农业产业集群组织结构分类

由于产业集群区位条件、发展阶段、发展政策及组成要素等不同,其循环经济模式化也有所不同。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集群多以农民企业家、市场、政府及外资等为驱动主体,其组织方式,有的是依托于现有的或具有集群发展前景的企业群落,有的是占据产业链优势环节而形成的,有的是市场强大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集群,也有通过“种子功能”的主导产业培育进而吸收相关或配置企业形成的集群。其组织结构大体可以分为水平型产业群结构、垂直型产业群结构和混合型产业群结构三类组织形式。为引导集群循环经济改造,在集群的组织结构的不同特点及对现有集群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推进其循环化,提高其效率与绩效。

(1)水平型产业群结构。水平型结构是根据产业关联度与同一行业或不同行业的同一层次的企业而形成水平状的产业链接关系,其形成根源应追溯到该地区特定的历史情况及创造优势的生产要素上来,特别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关键要素是资源的供应稀缺与否、当地气候或自然状况等,如雨水、光照、自然资源在某地的富集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直接来源。这些基本要素是农业产业集群水平结构的核心要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进程,资源禀赋的决定性作用逐渐消弱,集群的竞争趋向于知识等的动态要素。当然,这只是一个发展趋向,对弱势产业农业特别是像我国一样低水平的产业集群,其自然资源等仍然是决定集聚的关键要素之一。这类集群是基于区位优势而形成的,群内企业大都属于同一产业,生产工艺、产品结构、原料来源相似,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区域性与特色性,如广东东安海产品主要集聚于弓京港、三仓沿海;而双低油、甜叶菊、薄荷油特经产品,主要集聚于曹川、新曹的东蹲一线;畜禽产品主要集聚于唐洋、三仓、许河一线;林果蔬菜主要集聚于郊区、新街、南沈灶、林场一线[5]。因此,水平型农业产业群组织结构主要有以下3个特征::(1)产业链方面。由于是同类产业,它们横向链较少且纵向联系缺乏,产业链重叠严重,农产品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受到限制,但它们利用共同的区位及市场需求优势,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科研机构等,不能延长农业产业化链,农产品增值及深加工受到限制。(2)诚信方面。缺乏分工与协作,恶性竞争时有发生,同时缺乏主导企业,开拓市场及科研能力受阻,链接不紧密,体系不稳定,缺乏诚信,同时金融等中介机构不健全,不利于循环经济开展。(3)技术要求不高,创新能力薄弱,专业化层次较低等(图1)。

(2)垂直型产业群结构。垂直型结构是指大量分工明确,相互紧密链接的上下流企业,通过协作在一定地理位置上的集中,逐渐形成垂直结构状态。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使分工更深入,关系日趋紧密,体系逐渐完善,集群竞争力水平不断提升;摆脱了以前争夺有限资源恶性竞争的局面,协作的加强不但有利于知识、技术等的传播,而且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内部生产率提高,同时分工的深化使交易更加频繁,成本上升。此类集群基于市场优势而聚集大量不同但纵向相互关联的产业,群内企业产业属性不同,其分布具有明确的主辅关系,主导企业产业专业化水平较高,波及效果较大,由其前向与后向的链接关系,形成细长但并不粗大的产业链,这样上流企业的废物有利吸收,同时带动多个以该副产品或废弃物为目标的辅助企业的发展。其特点表现为:(1)研发能力较弱。集群注重于上下流加工与深加工,与科研院所等联系不紧密,且其技术难以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横向支撑、相互依存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自组织能力不强;(2)不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差,柔性化及根植性低(图2)。

(3)混合型产业群组织结构。混合型组织形式是集群发展成长阶段的一种形式,企业之间的互动作用会促进自我强化且导致主辅关系的明显化,强势企业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通过产业链链接关系不断引进上、下、横向流企业入群或通过本身裂变分裂出不同的企业,于是集群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开始向生产网络体系迈进。混合式集群基于地区各种优势而吸收大量不同产业的企业集聚形成集群,其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健全的产业链创新体系,这种集群是通过长时期发展而来,主要通过水平结构延伸产业链与垂直产业链横向扩张两种方式形成。水平型的集群发现除了在原来的水平上竞争外,还应考虑供应商、生产商、顾客等在纵向上进行合作,如是纵向层面开始延伸。而垂直型集群中某些主导或优势企业认为不但原料提供者、销售商而且横向中介服务机构、战略联盟等皆为整个集群实力提升的重要要素,开始横向扩张。其主要特点表现为:(1)企业分属不同产业、专业化分工比较高,链接紧密;(2)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废弃物的加工处理率及技术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或某些服务达到共享;(3)集群在推进循环经济容易达到共识,为回收利用而设计出同种规格产品,同时集群的频繁交往易于知识、技术的传播及创新体系的建立(图3)。

3.2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农业产业集群组织结构的演化

要想真正实现农业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充分遵循物质转化及利用原理,改现有的“线性食物链”为“循环事物链或食物网”。由于集群组织结构各异,特色不同,循环经济模式的运用应结合各自特色,采取有针对性、适宜的方式,有力地引进演化,推进其生态化步伐。

(1)水平结构演化。该结构产业链短、链接关系不紧密,且生产工艺相同的企业要从纵向延伸主导产业,从横向扩展废物循环利用的副产业链;构建与此行业密切相关的辅助机构及配套设施,如技术研发、咨询、服务等中介组织;在空间上适度扩展副产业链网化关系,联合区域内农业产业部门及生活区域、工业区等,形成一个自然、农业和社会的复合体,复合体通过循环机制实现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当然产业链网化关系中观层面的循环经济模式化,是从整体人手的,同时也必须从微观主体内部有效推进实现资源利用小循环的实施,加大清洁生产的力度,从源头改进种植与收割等技术,减少收获时物料的浪费及有害物质的产生。在加工与深加工过程中,采用先进技术设备与工艺实施规范化管理,对综合开发与使用,减少废物排放量及浪费,同时产品运输必须采用有效的运输手段及销售渠道等。真种模式的循环经济演化不但要解决微观与中观生产过程的资环问题,而且更要加大控制力度,变未端为源头,变分散为整体变局部为系统,在宏观层面实现全社会大循环。这一结构演化主要特点是补链,即以农产品和“加工-销售”作为纵向主导产业链,纵向延伸产业链方式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市场”、“农产品-加工-深加工-市场”及“农产品-废物-饲料-市场”等。当然农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结构优化与整合、市场需求状况变化确定其主导产业。

(2)垂直结构演化。通过源头消减工艺、废物循环等措施推动主导产业形成优势,围绕主导产业横向耦合多种相关产业链;根据食物链的“加环”设计(生产环、增益环、减耗环及复合环)、食物链的“解链”设计、加工环设计原理,使各种副产品、各种次级资源实现循环利用[6],同时整合群内生产、辅助项目、运输及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等,建立具有专业分工、协调系统的循环经济产业群,如通过产业链的纵、横耦合各相关产业链紧密链接,形成高效率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及稳定且具有创新能力的系统;采用绿色管理与设计原则,引进生态化理念,对现有物质、信息、废物流等重新整合,建立循环利用的机制与流程,同时积极参与ISO等审计体系,推进产业共生网络化关联性与互补性。

(3)混合结构演化。完善与加强原有共生网络体系,加强各主体之间协调关系,使之形成更具有创新能力的系统,同时扩宽其交易渠道与知识、技术增值与扩散;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机制及集群文化;评价、审核生态化建设;通过共生网络调整区域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优化与整合[7];信息市场需求与变化,柔性化能力,把握正确的市场方向,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如北京留民农业产业集群,从单一的种植业转变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混合式结构,其中既有烤鸭厂、酸奶厂、面粉厂等横向竞争企业,也包括饲料厂-养鸡厂-食品厂等纵向产业链。在全国各地农业产业化实践中,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农户-农产品-加工-深加工-市场”的产加销一条龙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市场+公司+科技园+农户”模式。

总之,从生态学、循环经济学及系统学的角度分析农业产业集群,它本身存在着向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型模式演化的内在动力和必然趋势,这不仅可以提高农业本身的产业竞争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可以有效避免因发展循环经济而导致内部经济效益的降低,进而提升农业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现存的农业产业集群的内部关系及组织形式尽管各具特点,但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大多都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和可行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理想载体。

参考文献

[1]祝爱民,刘孝波.美娜.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新模式[J].物流科技,2005(7):104-106.

[2]贺传皎,李江.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2):26-29.

[3]勃拉登.阿论比(Braden.Al-enby)著.施涵译.产业生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41--53.

[4]曹邦英,涂文明.基于优势农业集群、循环经济的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6(4):52-55.

[5]李继红,宋一淼.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之探讨[J].农村经济,2007(4):41-43.

[6]孙顺利,杨殿,王贵成.煤矿区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构建探讨[J].价值工程,2007(3):14-16.

组织演化论文 篇9

技术创新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外部环境的竞争性与内部资源的稀缺性, 并受企业自身基础与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外部环境的竞争性, 是指外部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市场需求瞬息万变, 各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难度日益加大。内部资源的稀缺性则是指企业现有物质资源、专业技术以及管理水平有限, 现行生产方式无法给其带来更多超额利润, 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危险境地。由于自身基础与条件不同,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亦不同。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 它依赖于内外部诸多复杂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是一个时刻处于耗散运动中的非线性、开放的动态系统, 具有系统的自组织特征。其动态行为一方面取决于外部环境与自身资源, 另一方面也受系统内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这一耗散过程中, 管理熵的变化通过系统内部的非线性机制作用后形成宏观上的管理效果。同时, 管理耗散的直接结果是促使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运行进入混沌状态, 为企业技术创新运行状态的质变奠定基础。

二、自组织理论与方法

(一) 自组织理论的涵义

所谓自组织理论, 指的是系统在无需外界指令控制的条件下, 能够自行组织、自行创造、自行演化, 即能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 形成有序结构的系统。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进行观察, 不难寻找到其中的自组织机理与其他的自组织系统一样, 即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也经历着一个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从低级走向高级、从无序走向有序, 且结构功能不断得以提升的不可逆的发展过程。自组织机制渗透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各个要素和系统行为的各个环节中, 它像一根隐藏在系统内部的无形的指挥棒, 对系统的变化发展起着自主的驾御作用。

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离不开非线性作用, 非线性作用是自组织的根本机制, 如果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仅仅是线性的, 则无论它们如何组合, 也只有量的增减, 而无质的变化, 这样的系统或是无序, 或是虽然暂时有序, 但很快会向无序发展。只有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 系统才能走向非平衡, 系统内的涨落才能得到放大, 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才能发生竞争与协同, 系统才具有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 自组织理论的组成

自组织理论是研究自组织现象、规律的学说。目前, 它还没有形成为统一的理论, 而是一组理论群。它包括普里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创立的“协同学”理论、托姆创立的“突变论”数学理论、艾根等创立的“超循环”理论, 以及曼德布罗特创立的分形理论和以洛伦兹为代表的科学家创立的“混沌”理论等。

1.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一个开放系统由混沌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该理论认为,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 当外界条件或系统的某个参量变化到一定的临界值时, 通过涨落发生突变, 即非平衡相变, 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非线性区形成的宏观有序结构, 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以形成或维持新的稳定结构。

耗散结构的形成需要具备的条件:成为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涨落导致有序。

2.协同学

所谓协同, 指的是系统的各个部分协同工作。相变都是系统微观组分集体运动的结果, 都是合作效应。协同学是研究复杂系统的部分之间如何竞争与合作, 形成整体的自组织行为, 探索在系统宏观状态发生质的改变的转折点附近, 支配子系统协同作用的一般原理。

不稳定性原理、序参量原理和支配原理是协同学的三大基本原理。

3.突变论

突变理论是描述自然界大量存在的不连续的突然变化现象。即研究系统在平衡状态下临界点的性态, 描述由逐渐变化的力量或运动而导致突然变化的现象。

4.超循环理论

艾根认为, 在分子自组织进化阶段, 既要产生、保持和积累信息, 又要能选择、复制和进化, 从而形成统一的细胞机构, 因此这个自组织过程只有采取超循环的组织形式。经过因果的多重循环, 自我复制和选择, 信息不断积累, 从而向高度有序的宏观组织进化。

5.分形学

所谓分形是指某种具有不规则、破碎形状的、同时其部分又与整体具有某种方式下的相似性的, 其维数不必为整数的几何体或演化着的形态。

6.混沌学

在科学上, 如果一个系统的演变过程对初态非常敏感, 人们就称它为混沌系统。混沌学是研究混沌运动的一门新学科。混沌学发现, 出现混沌运动这种奇特现象, 是由系统内部的非线性因素引起的。

混沌不是简单的无序, 也不是通常意义下的有序。首先, 混沌运动是一种典型的非周期运动, 是周期运动对称性的破缺, 而对称性破缺实质上意味着有序程度的提高, 因此, 混沌可以看成具有更高层次上的对称特征的有序态。其次, 非平衡混沌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奇异吸引子行为。混沌是比有序更为普遍的现象。它使我们对物质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为研究自然的复杂性开辟了一条道路。

(三) 自组织理论的基本原理

自组织理论提出一系列关于研究自组织系统或自组织过程的基本原理:开放性原理、非平衡性原理、非线性原理、反馈原理、不稳定性原理、支配原理、涨落原理、环境适应性原理等。利用这些原理可以对系统的自组织性或自组织过程进行判定, 它们完整地给出了系统自组织条件、机制、途径等判别的方法和依据。

三、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演化

(一) 非线性相互作用使技术创新系统充分开放

由于非线性相互作用选择、吸收外部条件, 使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充分开放从外界获取有用的物质、能量以及有益于创新的信息吸收到整个技术创新的系统中, 为各个子系统如研发系统、创新决策系统、管理系统提供各自所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当然, 在充分采纳吸收的同时, 系统还向社会输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商品, 对于用户的反馈信息, 企业在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后, 对企业产品进行改造再推向市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总是存在着无序、无效和不确定性, 如技术和设备已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的要求, 由于创新过程的复杂化程度与管理协调制度不相匹配, 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得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所要面临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 随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不断发展, 它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丰富, 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 这就是系统内部熵的自然增加过程。

一个开放系统从外界可以得到负熵流, 也可得到正熵流。正熵流会加速系统无序化的进程。这里, 控制系统开放的条件是很重要的。我们在强调系统开放的同时, 也要对系统与环境的交流内容进行分析。一方面, 要使系统开放, 大力引进促使系统进步的因素流入;另一方面, 又要加强控制, 尽量不让或减少不利因素的流入。实际上, 对系统发展不利与有利的因素同时存在, 只要系统一开放, 就会同时进入系统, 要想绝对禁止哪一种是不可能的。只能采取适当措施, 使输入的有利影响 (负熵流) 尽量多, 使不利影响 (正熵流) 越少越好。对于系统或同一系统研究不同的问题, 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形式是不同的, 要具体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应该根据外部环境变化, 加强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自觉调整系统的结构, 不断引入负熵流, 才能抵消系统内不断产生的正熵流, 尽可能消除无序。

(二) 非线性相互作用使技术创新系统远离平衡态

非线性相互作用的一个特征就是系统中的多个主体间的不对称性。相互作用的对象之间存在着支配与从属、策动与响应、控制与反馈、催化与被催化等不对称关系, 其中某种因素会起到推动整体演化的作用。

系统中微观层次上的运动形式的差异性和非平衡性是产生宏观层次上有序性的根源, 系统中的要素间存在差异及发展不平衡, 也有了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宏观流, 有了这种宏观流, 就有助于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结构。

开放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必然处于一种动态的环境中, 由于各子系统中的创新主体不同, 对于物质、能量、信息的获取必然存在差别。各个环节中的主体只吸收对其有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系统中呈现的是一种不均衡、有差别的状态。由于企业员工中的个人能力存在差异, 所获得的薪酬也不同, 正是由于存在差别, 才能激励员工尽全力发挥自己的才干, 使企业远离平衡态, 向有序方向发展。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非均衡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新创意和新设想得以交流和采纳;技术创新的思维发生对称性破缺;技术创新资金来源和投向的多极化, 导致资金运动形式的差异化;产品品种的多元化, 技术的不断升级;创新人员分工和分配的非均匀化, 形成人才的流动;企业知识结构的调整等。非平衡以充分开放为前提, 要使系统远离平衡并且能够保持非平衡状态, 系统必须充分开放。充分开放为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充分交换, 以及系统远离平衡提供可能性。开放性要求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的主体应充分考虑到企业内、外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对于处在动态变化中的企业内、外部环境, 创新主体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系统结构的变化, 使系统功能也有相应的变化, 使系统从平衡态或近平衡态走向非平衡态。

(三) 非线性相互作用使技术创新系统产生涨落作用

在非线性作用下, 各种相互作用关联起来, 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形成关联与协同, 因此系统才会产生整体行为, 排斥和吸引、竞争和协同才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有了这种内在的相互作用, 系统内局部的涨落才可能得到放大, 从而引起发展。

宏观上的系统是由大量的子系统组成的。这些子系统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整个系统的状态也不断改变。系统状态不仅是子系统状态的总和, 而且是一个综合平均的效应, 因此必然存在着涨落现象。耗散结构理论中的“涨落”是指系统有时候会偏离统计平均值, 存在着偏差, 这些偏差就叫涨落。涨落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随机的。

涨落是否对系统起作用, 还取决于系统是否处于临界点。当系统处于稳态时, 涨落相对于系统宏观是微不足道的。而当系统处于临界点时, 涨落所起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因为技术创新系统内的子系统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所以在临界点附近系统可能形成不同类型的耗散结构和有序状态, 一些微小的涨落将会导致整个系统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在技术创新系统中由于内部和外部因素的作用, 涨落是必然普遍存在着的。

对于技术创新系统中的涨落, 可以以临界点划界对涨落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

首先, 技术创新系统处于稳定态。系统处于平衡态或近平衡态时, 由于一些外界环境变化对系统无太大的冲击力, 系统的结构稳定。系统能够经受住内、外部涨落的冲击而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而且还能够吸收涨落, 从中吸取对系统有利的信息, 弥补系统在某些方面的缺陷, 使系统更加稳定。当系统处于非平衡约束的状态下, 熵产生率会取得最小值, 非平衡态会连续向平衡态接近, 直至达到平衡态。这种涨落一方面增强了系统的非对称性和非均匀性, 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引起了对称性破缺, 另一方面保持了系统行为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增强了系统对不利因素的抵御能力, 加强了系统调整自身行为的能力, 当由于失误而引发系统不稳定时, 涨落的稳定作用能够化解危机。

其次, 技术创新系统处于临界点附近。当外界环境对系统的冲击力达到足够大时, 致使系统中的涨落运动所引起的扰动和振荡达到或超过一定的阀值, 就会使原有系统的结构遭到破坏, 系统原有的结构或模式已不再适应环境, 需要重新配置系统要素, 这为出现新的有序结构提供了可能。此时系统已经不能保持稳定, 在涨落的冲击下, 系统远离了平衡区, 进入非线性区失稳状态。由于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有人参与的系统,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人为地创造并利用一些“涨落”, 如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 畅通的网络组织等, 都可以促使系统向有序度高的系统演化。企业必须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进行变革。在经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渡阶段后, 各要素之间形成新的稳定的关联方式, 导致了新的序参量的形成, 各子系统在新的序参量的支配下行动。也就是说, 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 形成了新的有序态, 技术研发系统、市场创新系统、管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决策系统等子系统按照新的关联方式耦合在一起, 在新秩序的支配下发展, 这标志着新的更为有序的稳定系统形成了。

新的稳定态必经的一个环节就是分叉和环境选择。在系统失稳的状态下, 由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系统将出现分叉行为。所谓分叉指的是当系统进入非平衡区时, 会丧失其稳定性在临界点上发生分叉, 出现不同的分支, 即不同的发展方向。新出现的不同的各个分支自身又是稳定的。较为简单的系统只表现为一次分叉。而复杂的系统在自己的演化过程中一般要经历多次分叉, 复杂程度越高的系统, 它所包含的分叉数目也越多。总之,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的、动态的复杂自组织系统。要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能够在一个宏观有序的方向上发展, 一方面, 企业必须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以获取足够的“负熵流”;另一方面, 企业本身也必须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进行内部调节, 实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与管理创新的耦合, 减少企业内部正熵的产生, 增强自身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 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

四、结论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 系统中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因此, 线性的发展观已经不适合复杂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系统科学的发展, 特别是非线性科学的发展, 为解释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借助自组织理论中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混沌学等非线性系统科学理论、技术创新学和管理学的相关成果, 运用系统的观点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的非线性演化进行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产生有益的引导作用, 有助于企业解决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日益复杂的问题, 加速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 同时也为补充和完善已经初步建立的技术创新理论体系做出有益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友棠, 黄洁莉.科技创新获利能力形成机理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 2006 (1) :10-11.

[2]黄洁莉, 夏喆.企业科技创新混沌动力学模型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7 (2) :22-23.

[3]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4]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

[5]沈小峰.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6]H.哈肯.高等协同学[M].郭治安译.科学出版社, 1989.

[7]勒内.托姆 (法) .突变论:思想和应用[M].周仲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 989.

[8]艾根.M, 舒斯特尔.P.超循环论[M].曾国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 990.

[9]黄润生.混沌及其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组织演化论文 篇10

关键词:网络组织,动力学模型,不动点

1 引言

复杂性研究是21世纪的一门新兴学科, 科学界广泛认同复杂理论适用于对群体决策、管理创新、企业组织、经济发展等微观和宏观管理研究。复杂系统的典型代表则是生物系统, 人们往往采用仿生途径研究系统复杂性, 如遗传算法、人工免疫系统、元胞自动机等方法。

作为复杂系统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的动力系统, 其概念起源于19世纪末对动力学问题中常微分方程的定性研究。该理论主要研究随时间演化的系统的全局定性行为。在生态种群学中动力学方程特别是有限时间内系统自我维持的稳定状态的研究, 不仅可以揭示系统的生态规律, 而且为防止现有系统退化, 解决退化系统的修复与重建提供科学决策。

复杂理论着重揭示客观事物特征, 因而适用于对组织进行研究。Lissack曾说过:“若我们想理解组织, 以及什么使组织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复杂科学可能不只是我们最有力的工具, 而且是目前唯一的工具。”[1]目前, 许多学者运用复杂理论对网络组织中知识管理、资源整合和协同问题等问题进行了很好地研究。在网络组织演化方面, 国外学者Ashmos等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解释了网络中的互助合作与参与决策问题, 认为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助可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2]。Anderson指出, 理解组织的网络化过程需要从其形态和内部合作关系两个角度入手[3]。Johason等发展了Anderson的研究, 开创性地提出了一个互助关系的模型, 将网络结点间的联结关系与其相互作用行为有机地联系起来[4]。然而, 他们的研究概念性较强, 不仅没有构造出一个基于源动力的网络组织演化模型, 而且没有考虑竞争因素。在国内, 林润辉指出了网络组织的复杂性特征, 其自组织性说明网络组织是一个非线性复杂系统[5]。陈学光、徐金发基于演化博弈论理论, 构建了一个关于网络组织形成的动态模型[6]。赵昌平等运用系统动力学构造了战略联盟模型, 但没有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角度明确联盟的演化具体过程和其形成条件[7]。一些研究人员也试图应用微分方程组的方法研究一些演化问题, 但简单的理论推导很难付之应用。

本文将构造网络组织演化的动力学模型, 从稳定性角度下考虑网络组织演化趋势, 模拟各种网络组织演化情况。重点分析网络组织存在的条件, 旨在揭示成员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在网络组织演化中的重要作用, 为组织成员的发展提供参考。

2 网络组织演化的动力学模型

假设x表示网络组织中某单个成员的发展规模, 可用总资产、利润或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来表示。当它单独生存时, 符合Logistic增长规律, 即r表示该成员依据自身的核心能力发展的增长率, k表示由于资源稀缺限制成员实体所能形成的最大规模, 那么可以用以下的动力学方程来表示其增长模式, 即

dxdt=rx (1-xk) (1)

但是, 网络组织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系统。它是基于共同目标或价值取向的活性结点联结而成的有机组织系统[8], 其成员之间存在着竞争合作、复杂的网络关系。因此, 网络组织中的各成员关系可归纳为两类:一种是互利的合作关系, 即成员间互相帮助, 相互依赖而生存;另一种是对抗性的竞争关系, 即各成员共同利用同一市场或资源而相互干扰, 或受到抑制。对于单个成员而言, 通过与其他成员相互竞争、相互合作来产生联系, 这种联系可形成比较固定的合作形式, 即结成一种伙伴关系。正是这种既有合作又存在竞争的关系, 成为网络组织在较长时间内能稳定存在的源动力。

所以, 可假设xi表示参与网络组织成员i的发展规模;ri表示参与网络组织成员i依据自身核心能力发展的增长率;ki表示成员实体i所能形成的最大规模, ki>0且∑ki受资源稀缺限制;hij为合作系数, 表示成员j对网络组织中成员i的合作效应, 0<hij<1; lij为竞争系数, 表示成员j对网络组织中成员i的竞争效应, 0<lij<1。

考虑上述各种因素, 基于模型 (1) , 可构造网络组织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为:

dxidt=rixi (1-xiki+ijhijxj-ijlijxj) (2)

本文以两个成员构成的网络组织为例, 方程可简化为:

{dx1dt=r1x1 (1-x1k1+h12x2-l12x2) dx2dt=r2x2 (1-x2k2+h21x1-l21x1) (3)

其中, x1是网络组织中成员1的发展规模, x2是网络组织中成员2的发展规模。模型 (3) 代表了网络组织成员x1和成员x2的发展规模受到资源以及与对方竞争和合作的影响后的动力系统。当h12-l12>0, h21-l21>0时, 式 (3) 表示合作型网络组织, 反映了合作是互利的正作用, 可认为这种互惠关系使网络组织中两个成员的发展规模提高;当h12-l12<0, h21-l21<0时, 式 (3) 表示竞争型网络组织, 反映了网络组织成员的竞争排斥原理:竞争的结果是强者生存, 弱者被淘汰。另外, 在h12-l12<0, h21-l21>0和h12-l12>0, h21-l21<0时, 兼并型网络组织存在。

3 模型稳定性分析与演化模拟

3.1 模型稳定性分析

所谓平衡点即不动点, 就是系统在时间趋向无穷大时的解。研究平衡点的物理意义在于了解系统的发展方向、特点和最终状态。以下将应用稳定性分析理论讨论不动点的稳定性, 进而研究网络组织系统的演化问题。

令式 (3) 右边等于0 , 可以得到4个不动点, 即:A (00) B (k1, 0) C (0, k2) D{k1+ (h12-l12) k1k21- (h12-l12) (h21-l21) k1k2, k2+ (h21-l21) k1k21- (h12-l12) (h21-l21) k1k2}

由稳定分析理论可知:

A点处的

Jacobian=[r100r2]

, 特征值为r1和r2.可见, (0, 0) 是不稳定的结点, 即参与网络组织成员在规模为0的情况下, 网络组织不可能存在。

B点处的

Jacobian=[-r1r1k1 (h12-l12) 0r2 (1-l21k1+h21k1) ]

特征值为-r1和r2 (1-l21k1+h21k1) 。若r2 (1-l21k1+h21k1) <0, 即1-l21k1+h21k1<0, 则不动点为稳定的汇结点, 成员1达到最大规模。若1-l21k1+h21k1>0, 则不动点为不稳定的鞍点。

C点处的

Jacobian=[r1 (1-l12k2+h12k2) 0r2k2 (h21-l21) -r2]

, 特征值为r1 (1-l12k2+h12k2) 和-r2.此时情况类似B点。

D点处的

Jacobian=[EFGΗ]

, 其中

E=r1 (1-k2l12+k2h12) (k2l12-k2h12) (k1l21-k1h21) -1F=r1k1 (k2h12-k2l12) (k2l12-k2h12-1) k2[ (k2l12-k2h12) (k1l21-k1h21) -1]G=r2k2 (k1h21-k1l21) (k1l21-k1h21-1) k1[ (k2l12-k2h12) (k1l21-k1h21) -1]Η=r2 (1-k1l21+k1h21) (k2l12-k2h12) (k1l21-k1h21) -1

在特征根方程中,

Δ=-r1r2 (1-k2l12+k2h12) (1-k1l21+k1h21) (k2l12-k2h12) (k1l21-k1h21) -1τ=r1 (1-k2l12+k2h12) +r2 (1-k1l21+k1h21) (k2l12-k2h12) (k1l21-k1h21) -1

如果1-l12k2+h12k2<0, 1-l21k1+h21k1<0; Δ<0则平衡点D为鞍点, 此时网络组织处于不稳定状态;如果1-l12k2+h12k2>0, 1-l21k1+h21k1>0; Δ>0则平衡点D不是鞍点。当τ<0时, 如果τ2-4Δ>0则为稳定的结点;如果τ2-4Δ<0则为稳定的焦点。

因此有以下4种情况:

情况1:1-l12k2+h12k2>0, 1-l21k1+h21k1>0。网络组织向D点演化, 其中A点是不稳定结点, B点和C点都是鞍点, D点是稳定结点。表现为强合作弱竞争, 即在竞争成员1的资源中成员2较弱, 而在竞争成员2的资源中成员1较弱, 而有效合作使得双方资源互补, 于是可以达到一个共存的稳定的平衡状态D.

情况2:1-l21k1+h21k1<0 (1-l12k2+h12k2>0) 。网络组织向B点演化, 其中A点是不稳定结点, B点是稳定结点, C点是鞍点。 1-l12k2+h12k2>0意味着在对供养1的资源的竞争中2弱于1。1-l21k1+h21k1<0意味着这是由于存在激烈的竞争, 成员1凭借较强实力兼并了成员2, 网络组织成员合二为一, 成员1趋向最大规模, 即B (k1, 0) 。

情况3:1-l12k2+h12k2<0 (1-l21k1+h21k1>0) 。网络组织向C点演化, 与情况2相反。

情况4:1-l12k2+h12k2<0, 1-l21k1+h21k1<0; Δ<0:D点为鞍点, 网络组织将远离D.其中A点仍是不稳定结点, B点和C点都是稳定结点。以鞍点分界线OD为界, 把象限划分成两个角形区, 视两个成员的初始状态落入角形区情况, 对应轨线将向B点或C点演化, 而另一成员将被兼并, 即网络组织演化态势转向情况2或情况3。

3.2 网络组织的演化模拟

h12-l12<0, h21-l21<0时为竞争型网络组织, 利用Maple对模型的上述四种情况进行模拟, 并做出图形, 如图1中 (a) 、 (b) 、 (c) 和 (d) 所示, 图中横坐标表示成员1的发展规模x1, 纵坐标表示成员2的发展规模x2.

改变其中的一些参数可以得到h12-l12>0, h21-l21>0时合作型网络组织的演化图形, 如图2所示。A点是不稳定结点, B点和C点是鞍点, 随着时间的增长, 两个成员通过互助合作, 规模都得到了增加。

另外, 在h12-l12<0, h21-l21>0时, 其兼并型网络组织的相图如图3所示。图3 (a) 中, 当1-l12k2+h12k2<0, 1-l21k1+h21k1>0时: A点是不稳定结点, B点是鞍点, C点是稳定结点, 最终是成员2规模趋于最大值, 常数k2, 而成员1被兼并。图3 (b) 中, 当1-l12k2+h12k2>0, 1-l21k1+h21k1>0时:A点是不稳定结点, B点和C点是鞍点, D点是稳定结点。竞争的结局是成员1和成员2的规模分别趋于D点坐标, 成员1不能完全兼并成员2, 双方动态地达到稳定平衡。另一种兼并形式, 即h12-l12>0, h21-l21<0, 情况类似, 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 模拟相图结果与分析结果完全吻合, 进一步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

4 讨论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 较为普遍的网络组织发展结局为平衡态D{k1+ (h12-l12) k1k21- (h12-l12) (h21-l21) k1k2, k2+ (h21-l21) k1k21- (h12-l12) (h21-l21) k1k2}, 是一个理想而有意义的局面。为此将进一步讨论该平衡点。

①将D点的坐标变为D{1+ (h12-l12) k21k1- (h12-l12) (h21-l21) k2, 1+ (h21-l21) k11k2- (h12-l12) (h21-l21) k1}, 即可知, 提高各成员的最大规模k1和k2, 平衡点的坐标值相应变大, 那么它对网络组织稳定存在的效果是非常有利的。事实上,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 仅凭成员各自的能力提高自身的ki值是非常困难的。因此, 只有通过往络组织中各成员互助合作, 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 网络组织才能真正发挥其群体优势, 成员的规模才将会有新的发展。

②在D点坐标中, 存在对方成员对其的绝对作用, 即h12-l12和h21-l21.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正效应加强或者是负效应减小时, 平衡点的位置将会提高, 说明网络组织中成员间加强有效合作或者减少不利竞争将是共赢的。

D点坐标及其平衡条件与ri无关, 表示参与网络组织的成员依据自身核心能力发展的增长率对网络组织存在的平衡点不会产生影响。

④由平衡点条件1-l12k2+h12k2>0, 1-l21k1+h21k1>0, 其中ki表示由于资源稀缺限制成员实体i所能形成的最大规模ki>0可知, 它等价于h12-l12>-1k2h21-l21>-1k1。当模型是合作型网络组织 (h12-l12>0, h21-l21>0) 时, 平衡点条件显然成立。当模型是竞争型网络组织 (h12-l12<0, h21-l21<0) 时, 由于平衡点条件还可等价于l12-h12<1k2l21-h21<1k1, 即成员j对成员i的竞争效应大于合作效应不超过1kj时, 也可以达到网络组织稳定存在。当模型是肩并型网络组织 (h12-l12>0, h21-l21<0) 时, 由平衡点条件知条件1-l12k2+h12k2>0显然成立, 即成员2对成员1存在有效合作效应, 而l21-h21<1k1, 即成员1对成员2的竞争效应大于合作效应不超过1k1时, 也可以达到网络组织稳定存在。另外, 偏利系统 (h12-l12>0, h21-l21=0或h12-l12=0, h21-l21>0) 和偏害系统 (h12-l12<0, h21-l21=0或h12-l12=0, h21-l21<0) 的情况分析过程类似, 偏利系统满足平衡点条件, 偏害系统在竞争效应大于合作效应不超过1k1时, 网络组织能稳定存在。

上述结论可推广至有两个以上的多个成员参加的网络组织。只有在有效竞争与合作范围内, 成员才愿意进行长期合作构成网络组织。

5 模型应用研究

企业战略联盟是一种典型的网络组织。它是指由多个各自独立的企业出于对整个市场的预期和实现各自的经营战略目标的考虑, 在某些利益共同点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协议或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松散型网络组织。以三企业构成企业联盟为研究对象, 已知企业1、企业2和企业3的初始规模分别为x1=0.3, x2=0.5, x3=1, 其他初始值为r1=0.1, r2=0.1, r3=0.1, k1=3, k2=4, k3=5。下面利用Matlab分析联盟企业的发展规模, 进一步验证企业联盟存在的条件。在以时间为横坐标, 企业发展规模为纵坐标的企业联盟效果如图4、图5、图6, 用“-”“*”“+”分别表示企业1、企业2和企业3的发展规模。

若三个企业各自独立, 且它们间无竞合关系, 则它们按照Logistic规律自我成长, 将达到各自的最大规模, 如图4所示。

若企业1与企业2存在竞合关系构成企业联盟, 而企业3独立。当企业1和企业2的相互竞合效应为h12-l12=-0.5, h21-l21=-0.5时, 合作与竞争效应的差值小于-13-14。从联盟企业的发展规模角度, 通过图5 (a) 说明这两个企业竞争激烈, 导致合作无效, 最终所形成的系统将走向解体, 初始规模较大的一方生存, 而初始规模较小的一方则走向灭亡。 若两个企业的相互竞合效应为h12-l12=-0.1, h21-l21=-0.1, 合作与竞争效应的差值大于-14, 但是成员间仍以竞争为主, 属于竞争型网络组织演化情况一。此时系统的平衡点为2.0455和3.1818, 如图5 (b) 所示。但是企业联盟平衡点的坐标值明显低于企业发展的最大规模。可见, 当竞争效应大于合作效应在阙值范围内时, 联盟是可以稳定存在的。但是受较强竞争效应影响, 企业的精力会浪费在相互竞争上, 导致它们的发展规模不能达到最大规模。这种情况没有实现联盟的群体优势, 因此是不理想的。

若三个企业协作构成企业联盟, 企业3的加入使得各企业之间的竞合效应hij-lij (ij) 都为0.1, 平衡点分别为15.3659, 19.0244和22.1951, 且该平衡点为系统的稳定平衡点, 如图6所示。这表明, 当合作效应大于竞争效应时, 企业所能达到的规模大于它仅依靠自身能力在经济资源稀缺性限制下所能形成的最大规模。是基于竞争的合作使得联盟企业得到了整合, 从而企业整体的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实现了共赢。这种情况才是真正的实现了企业联盟。

以上考虑的是企业依靠自身核心能力所能达到增长率相同的企业联盟演化情况。若三个企业仅依靠自身核心能力所能达到增长率不同时, 即当r1=0.3, r2=0.2, r1=0.1时, 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联盟结果不变。这说明企业联盟最终结果与企业主体的自身增长率无关, 仅与企业主体之间的合作竞争效应关系和所能达到的最大规模有关。

对于多个企业构成的企业联盟, 由于各个企业发展存在差异性, 那么联盟内成员间的竞争就必然存在。关键是要处理好联盟内成员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问题。随着在复杂环境下成员间竞争和合作的力量调整, 企业联盟将沿着按照上述分析进行演化, 即在竞争中加强合作, 有效合作达到共赢。

6 结论

本文建立了网络组织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分析了网络组织演化过程, 研究了网络组织成员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问题。以上分析结果说明:①网络组织的演化取决于:合作效应和竞争效应的相对关系, 即hij-lij (ij) 。当竞争效应大于合作效应且不超过阙值时, 网络组织存在。②网络组织演化的结果只与两个因素有关:资源限制下成员的最大规模ki和合作效应与竞争效应的相对关系hij-lij (ij) , 而和成员自身的增长率无关。因此, 要发挥网络组织的群体优势, 一方面成员间要资源互补, 另一方面要加强有效合作。为了既达到在有限资源下参加网络组织的成员获得更大的发展, 又可以实现网络组织的最终目的, 因而在形成网络组织时要充分考虑有限资源下成员间的竞争与合作力度, 为达到共同发展选择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Lissack M R.Complexity-the science, itsvocabulary, and its relation to organization[J].Emergence, 1999, 1 (1) .

[2]Donde Ashmos Plowman, etal.The role ofleadership in emergent, self-organization[J].TheLeadership Quarterly, 2007, 18 (4) :341~356.

[3]Anderson R.Complexity theory and organizationscience[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9, 10 (3) :216~232

[4]Johanson J, et al.Internationalization in industriessystem—a network approach in strategies for globalcompetition[M].London:N.Hood.Croom Helm, 1988

[5]林润辉.网络组织的复杂性研究[C]//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490~498.

[6]陈学光, 徐金发.网络组织及其惯例的形成——基于演化论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4:52~58.

[7]赵昌平等.战略联盟的自组织机制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32 (1) :114~116.

[8]李维安.网络组织:组织发展新趋势[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9]彭正银, 何晓峥.企业网络组织协同竞争的理论与效应解析[J].现代财经, 2007, 1:41~45.

[10]周一仓等.常微分方程及其应用——方法、理论、建模、计算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274~275

上一篇:《九章》下一篇:数学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