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儿童论文

2024-10-01

社区儿童论文(通用10篇)

社区儿童论文 篇1

1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 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妥善安置的重要性

1.1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

流动儿童主要是指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的未成年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 (简称进城务工或外出打工) , 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1]。

1.2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

造成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原因有很多, 但“生产力水平低, 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大”造成的城乡差别的身份制度是导致目前“流动问题”困境的主要原因, 它是造成留守问题的制度根源。社科院学者陆学艺认为“取消户籍差别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 只有放开户籍制度才能减少农民”[2]。此外, 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以及中国历来的身份等级观念强烈等, 都是产生“流动问题”的重要原因。

1.3 妥善管理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重要性

解决好流动人口与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问题,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流动问题”的严重化, 社会开始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为促进留守儿童发展, 中央和地方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政策, 2006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全国各地也响应了中央的号召, 一同探寻解决“流动问题”的方法, 先后出现了“温馨家园”、“青神模式”、“山田模式”、“宜都模式”、“孚日模式”等带有地方特色的举措, 为解决“流动问题”奉献出了一份力量。尽管有这么多的模式, 但“流动问题”并未有根本的改善。目前, 作为居民基层自治组织的社区, 在解决“流动问题”方面仍旧是一块弱项, 加快社区自治,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管理模式来解决“流动问题”是大有可为的。

2 社区管理解决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1 社区管理解决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的可行性

中国的社区管理是指在街道范围内, 由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主导的, 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位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3]。

社区与社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社区可以看作地区社会, 是社会的缩影, 是社会的部分。社区同整个大社会相比, 社区则显得具体可感, 易于把握。社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个具体的社区里进行的, 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社区是自生的、同质的或异质共生的, 是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 是单一价值取向的, 是人们感情和身份的重要源泉[4]。

社区具有民主自治、协管、监督、服务、教育、场域、安全稳定等功能, 管理社区的各种事务, 促进社区发展和维持社区稳定, 为社区成员提供相关服务。在“流动问题”的解决方面, 社区管理凭借区域管理的特点和功能, 能够因地制宜地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 也更有针对性地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进行生活、学习和心理的帮扶。社区管理, 为解决“流动问题”提供了可行性。

2.2 社区管理解决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的必要性

流动人口、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共同形成了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流动问题”, 是我国当前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的时代产物。流动儿童缺乏社会的认同, 社会地位弱, 留守儿童缺乏社会的关怀, 易受到社会忽视, 二者皆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社区是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管理最直接的基层组织机构, 对于“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问题的管理与具体解决极其需要社区的帮助。社区管理需要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多一份责任, 多一份关怀。

3 良好的社区管理, 是解决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途径

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是流动人口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断流动而产生的。政府要从根源上帮助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 就必须改变流动人口颠沛流离的求生方式, 采取有效的措施, 积极发展生产力, 发展区域经济, 缩小地区差异,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让流动人群稳定下来或小范围地流动, 才能让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关怀和保障。

3.1 辅助政府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工作

社区可以积极配合政府政策的实施, 辅助政府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工作;向流动人口宣传和解读国家的社会保障条例, 让流动人群充分了解法律、自身权益等知识的同时, 也提高外来劳动力依法维护权益和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 使得流动人口积极地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 主动参与到社会保障中来。通过政府、社区的共同努力, 加快构建符合实际的流动人口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创造城乡共同繁荣、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解决好基本社会保障的同时, 也鼓励流动人口返乡就业, 在减少流动人口的同时, 也就减少了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产生[5]。

3.2 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岗位

政府增加就业岗位, 使流动人口稳定就业, 增加收入, 才能使流动人口稳定下来。社区管理, 作为满足区域内成员特定需要的基层自治组织, 可以尽力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岗位。社区的职权较小, 提供的岗位有限, 但社区可以利用现有资源, 来帮助流动人群, 如社区内的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的清扫和维护, 或社区开展活动或进行某些工作时, 可临时雇佣闲置的流动人员。在加强了社区管理的同时, 也解决了部分闲置的流动劳力, 为流动人口的稳定提供了可能。

3.3 完善流动人口培训措施

政府有关部门在把流动人口的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的同时, 可把权力下放到社区。社区作为基层自治管理机构, 可以及时地统计辖区内流动人口的数量、就业状况、生活近况, 并对辖区内流动人口的就业需求进行搜集, 使政府对流动人口进行技能培训, 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也为政府进行有关流动问题的决策, 提供了依据。同时, 社区也鼓励流动人员积极参与政府提供的技能培训, 旨在教会务工人员一项技能, 以辅助其找工作, 更好地立足城市, 为流动人口的稳定进一步提供可能。

3.4 提倡自主创业, 提供创业优惠条件

政府在不断加强对自主创业的重视, 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创业, 刺激流动人口创业的积极性。社区则可加大对创业富民的相关政策的宣传, 针对企业、个体户不同情况, 分别提供相关的帮扶;对正在创业与有意创业的人员进行统计与摸底, 并及时向政府部门反映社区创业的具体情况, 尽可能地达成供需信息的对称。同时, 社区可以对符合创业条件的企业与个体户积极提供使用场地优惠、社区资源共享、行政性事业费用优惠、帮助申请财税优惠等鼓励措施。确保流动人口能充分地认识各项政策, 在政策的指导下、优惠条件的帮助下, 更有效地帮助自身就业或创业。

4 充分发挥社区管理桥梁作用, 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进行有效帮扶

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群众自治机构, 对我们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的居民, 起着一种媒介桥梁作用。

4.1 辅助解决户籍壁垒、学费贵、上学难问题

对于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而言, 最大的壁垒就是上学难、学费贵。政府在加强政策的贯彻实施, 取消户籍限制, 取消择校费, 确保每个地区的流动儿童, 都能上学, 并能够享受到与当地儿童同等的待遇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需要社区充分发挥协调与监督作用, 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 采取与辖区内学校合作的方式, 协调学校接收辖区内的流动儿童, 并监督学校, 避免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保证每个流动儿童上学的合法权益;社区可及时统计贫困儿童的数量并建立基本信息档案, 积极与学校沟通, 并上报政府, 申请相应的补助或联系辖区内的企业, 寻求相关的资助, 以解决留守儿童学费贵、上学难的问题。

4.2 联合社会力量, 加强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爱心帮助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是一个广泛的弱势群体, 单靠个人、社区、政府的力量, 是远远不够的。社区服务不仅要实现资源的公平享受, 同时还必须实现资源的有效供给, 实现供求一致的原则。因此, 社区应当探索公共服务政府、社区、社会合作供给模式, 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和社区单方提供的不足, 还能充分利用社会力量, 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供给效率[6]。社区作为基层管理组织, 应当整合资源, 帮助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 如:社区可以充分利用上级的各项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集中企业及个人的力量,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开展对儿童学业辅导、心理咨询、生活关怀的帮助;社区还可以联合当地高校, 充分利用高校的信息资源, 对“流动问题”提供积极的帮扶措施, 为解决“流动问题”提出更好的发展建议, 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4.3 给予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

流动人口一般是从经济的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移动, 流动人群的经济条件基本上不容乐观;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 在学校里有老师的看护, 但课余时间, 家长们忙于工作, 监护人疏于照顾, 孩子的生活、安全和学习等方面存在隐患。

政府牵头的“牛奶鸡蛋”活动, 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视。社区可以把关爱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行动向公民、社会传递开来, 由社区干部、党员、退休干部以及党代表, 与儿童“一对一”的结对, 开展兴趣培养班、组织课余活动等方式, 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关爱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 让他们的生活更加阳光。

5 社区加强自身建设, 谋求发展, 强健实力, 保证服务

5.1 做好上情下达工作

社区作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中介, 接收政府指示, 执行政府命令, 向群众传达政策, 落实政策。作为桥梁的社区, 无论是对于政府还是群众而言, 都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在认真完成上级任务的同时, 还要让群众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 积极地参与到政府与群众的互动中来, 培养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 共同对“流动问题”进行关注, 共同倾注力量。把社区的公共问题及时反馈给政府, 以期及时有效的解决。

5.2 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管理与措施创新

社区需要依据上级的政策,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形成符合社区实际的管理条例与措施。这就需要政府下放部分权力, 扩大社区的职权, 让社区能充分地发挥其能动性, 更好地为社区服务。

不同的社区, 有着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特点, 所以社区是一个灵活性很强的组织。“流动问题”在不同的社区, 也有着不一样的状况,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侧重点也不同, 这就需要社区在政府的带领下, 解决自身的实际情况, 来开展具体的工作, 让各种问题能够逐渐解决。

5.3 独立自主, 积极建设属于社区的企业, 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

社区是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的产生、变化、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其中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社区管理在实施中, 在资金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口, 社区事务繁多, 仅仅靠政府的拨款, 社会慈善机构的帮扶是远远不够的。资金的紧缺,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区的发展, 削弱了社区的功用。社区可以打破传统, 筑巢引凤、培植税源方面的工作;可立足城市区位优势, 因地制宜,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从而壮大基层实力, 为社会管理和服务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7]。从而实现: (1) 在合理的管理下, 创造财富, 为社区其他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2) 解决社区劳动力的剩余问题, 有效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特别是有助于减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产生; (3) 增强社区凝聚力, 形成独特的社区文化, 增强社区公民意识, 保障社区管理的有效进行。从而才能更有效地解决“流动问题”。

5.4 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区公民意识

社区公民意识的教育培养, 是社区加强自我建设的核心问题, 是建立有效的社区管理模式的重要保证。公民意识就是公民的主人翁精神, 公民居住在社区的管辖范围内, 在社区的管理下产生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社区成员对所居住地区和所属的文化群体的认同、喜爱和依恋[8]。社区公民意识与归属感, 可以说是社区的灵魂, 养成社区公民意识, 建立归属感, 社区才能有效地与居民进行双向的互动。

公民意识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不可能一蹴而就。社区可想办法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 如:激发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和对社区工作监督的热情, 形成良好的社区互动;培养独特的社区文化, 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组建非正式组织, 为社区成员提供一个聚集活动的载体和实现形式, 提高居民的凝聚力等, 都是社区培养公民意识和归属感不可缺少的。只有走好了这一步, 公民社会的源动力才能解决, 后面的路子才会顺理成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 相信“流动问题”将会逐渐弱化。我国是人口大国, 对人口流动的管理, 必将朝着深入、细化的方向发展;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管理, 也必将更重视、更人性化。社区管理作为居民自治组织, 对于解决“流动问题”首当其冲, 社区能够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之中找到一条更加合适的道路来为社区服务, 来更好地解决“流动问题”, 相信流动群体与留守群体的春天已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7) .

[2]王石川.2000万留守儿童是三农问题显象[N].中国经济时报, 2006-09-07.

[3]陶铁胜.社区管理概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

[4]于燕燕.社区的由来及要素[J].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3 (7) .

[5]王敏杰, 刘坤.关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新型社区管理的探索———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J].社会观察, 2011 (10) .

[6]徐世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11 (9) .

[7]陈为雷.当前我国加强和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 2012 (1) .

[8]丘海雄.社区归属感[J].中山大学学报, 1999 (2) .

关注留守儿童 构建和谐社区 篇2

留守儿童 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

一、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从字面上简单地说,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因此,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第一,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第二,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来维护社会公平;第三,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来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第四,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维护社会稳定;第五,通过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保证可持续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才是最和谐的

和谐社区建设是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各个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因而一个和谐的社区建设,不仅仅是一个个指标的问题,关键是能否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才是最和谐的。

三、“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凸现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老家,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一般指6~16岁)。我国有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超过5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子女处在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约为2000万,其中超过1000万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

虽然父母外出务工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为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有少数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也变的更加坚强、懂事,自理能力强。父母的外地生活或多或少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继而走进城市。然而除了经济上的些许改善,留守生活带给他们更多的恐怕还是教育上的缺陷。据调查统计发现,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在完成家庭作业方面有明显差别。父母在家的孩子,作业完成得比较及时、认真;父母不在家的,作业经常拖欠,甚至还会出现抄袭、不写的情况。而且,由于他们短期或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留守儿童”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中。由于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倒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发展:厌世自闭、社会逆反、空虚、自卑、胆怯、没有精神寄托等。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使他们轻者经常逃学、打架,重者违纪犯法,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一些学者警示:他们可能会成为被“毁掉的一代”,成为国家新的不稳定因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农村人口外流的一个潜在挑战。这一些俨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严重干扰了社会的安定,以及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我们的做法是:

1.加强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各村(社区)招募一些有爱心的老党员、干部、在职或退休教师充当“留守儿童”的生活指导员,多与孩子们交往、谈心,营造家的感觉,给孩子们有家的亲情,从而真实地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现状,及时帮助孩子们解决思想、生活上遇到的问题,采取正面引导,让孩子们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他们学会学习,学会交往,踏实做事,规矩做人,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和社会。

2.社区及志愿者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保持与孩子监护人联系的畅通,经常沟通交流,并督促他们多与孩子交流联系。让这些孩子定期向家长汇报学校情况,自身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这样一来家长在外工作放心,孩子在校学习安心,让孩子和家长都能体会到社区大家庭的仁爱。

3.督促社区中小学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最大功效,建立“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关心爱护每一位“留守儿童”,让他们健康幸福成长,让祖国的每一个花朵都绚丽绽放。

4.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为孩子们提供安全、健康的学习和娱乐场所。一是将社区教育中心图书室及各校图书室长期对中小学生开放,让孩子们学有所归。二是招募教师志愿者开展“假日少年宫”活动,将中小学校园及公共设施对社区“留守儿童”开放,让他们远离不良网吧、远离社会少数不法分子,让他们玩有所在,健康生活、成长。

社区肥胖儿童的早期干预 篇3

现代的孩子营养过剩, 饮食多以精细食品和高热量食品居多, 鸡、鸭、鱼、肉、牛奶等蛋白质摄入过多, 有些孩子就是不愿意吃蔬菜, 营养摄入极不均衡。日常锻炼机会也比较少, 出入有车接送, 连平时的走路都很少, “由动到静”的改变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 体内脂肪生成增多, 肥胖儿就越来越多了。大人的观念也有问题, 认为只要结实就好, 胖不胖没关系!其实肥胖会导致青少年早熟, 由于脂肪过多而造成心脏负荷过重, 对肝脏排毒功能、肾脏功能都造成负担, 有些年纪很小的孩子就得了脂肪肝。

如何预防儿童肥胖?肥胖是由多因素引起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分为原发性肥胖和单纯性肥胖。肥胖儿童中大部分为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的预防应从母孕期开始, 调整孕妇的饮食结构, 使膳食趋于合理, 减少脂肪的过量摄入, 不暴饮暴食。同时必须防止盲目控制体质量。避免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过重或低体质量。

1 母乳喂养指导

母乳喂养可降低儿童期肥胖症, 母乳喂养超过3个月的婴儿, 在幼童时期发生超重的风险可降低至50%。所以出生后至6个月的婴儿应坚持母乳喂养, 不喂其他婴儿代乳品。乳母膳食合理调配, 保证婴儿得到足够的营养。如果母乳不足或母亲不能用母乳喂养婴儿时, 可采用代乳品 (如婴儿配方奶粉) , 根据个体差异, 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调配, 不能随意加减用量。

2 辅食添加指导

辅食的添加是要让儿童能够摄入结构合理的食物。初次添加辅食的婴儿应遵循由少到多, 由稀到稠, 由细到粗, 由一种到多种的添加原则, 保证儿童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所需, 控制脂肪的过多摄入。对于较大儿童应限制甜食, 零食的摄入。对于体质量已经超重和肥胖的儿童辅食添加速度要慢一些, 指导家长在饮食原料上多选择绿灯食品, 如选择热量较低.营养素相对较高的鱼、虾、瘦肉、肝、蛋等动物蛋白, 以及各种蔬菜、水果和奶制品。少吃米饭、面条、馒头、大饼等黄灯食品, 尽量不吃土豆、白薯、肥肉、黄油等红灯食品。在没有饥饿感的情况下少吃甜饮料, 油炸食品, 洋快餐。适当限制儿童食量, 儿童要求添饭时应给与体积大热量小的食物, 如多给蔬菜少给主食。同时让家长在儿童就餐过程中不断提醒孩子慢点吃, 把饭嚼烂。以使孩子放慢进食速度。平时鼓励儿童喝白开水, 尽量少喝含糖饮料或碳酸饮料。白开水是最健康的饮料, 高糖碳酸饮料可导致肥胖和2型糖尿病。

3 运动指导

对于小月龄的宝宝应加强被动运动, 在宝宝空腹觉醒时俯卧位用声音和玩具引导宝宝抬头, 用玩具诱导宝宝翻身, 练习靠坐, 手膝位姿势练习爬行, 爬行对宝宝来说是一项较剧烈的活动, 消耗能量较大, 比躺着多消耗两倍能量, 从而促进生长发育达到锻炼的目的。对于较大月龄的儿童应结合儿童特点选择多种多样, 丰富有趣的活动项目如慢跑、上下楼梯、跳绳、打球等活动。从能接受的运动量做起, 以后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次数。每天运动不少于45 min, 每周运动5 d以上。运动强度可以用脉搏衡量, 有氧运动应达到最大心率约110~130次/分钟为最佳。

4 行为矫正

越来越多证据提示, 父母必须监督儿童的行为选择, 要求儿童在父母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其行为。当前, 儿童的选择经常影响一个家庭决定是否在家就餐和购买什么类型食物, 儿童的选择可能受到电视广告和其他节目的影响。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合理, 可行的目标。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 洋快餐, 薯片等零食, 晚餐不宜吃的过饱。平时避免观看电视, 玩游戏机, 看书持续时间过长, 缩短静坐时间可减少对能量平衡的不良影响。对行为表现良好的儿童及时的做出表扬和鼓励, 树立儿童良好的健康行为。

5 定期监测

根据WHO的身高标准体质量值按性别进行测量。社区保健科对体检中测量结果为超重和肥胖儿童应建立肥胖儿管理卡片并对他们进行专案管理, 重点检查体质量增长。每月测1次体质量, 每3个月测量1次身高。同时在体检时询问孩子的喂养情况, 生活习惯和运动情况, 及时给予合理的调整与指导。连续监测3个月后好转者方可结案。如考虑疾病影响可建议家长带患儿去医院进行检查。

6 全社会参与

肥胖儿童存在着许多有别于正常体质量儿童的行为特征, 这些行为对肥胖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肥胖不仅损害了儿童的身体健康, 而且对儿童的心理也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欧洲儿童肥胖工作组在2005年专题会议上呼吁, 抵抗肥胖的行动刻不容缓。2010年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发起了全国范围内的抵制儿童肥胖运动, 并呼吁从各个企业下手, 规范食品制作, 并鼓励儿童多运动, 保持健康饮食。我们应以前车之鉴, 借助发达国家防治经验, 让家庭、学校、医学专家、政府、企业和媒体应共同协作投入到儿童肥胖的预防工作中, 降低成人以后慢性病的发生, 从而提高全民族长期健康水平和社会生产力。

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现状探讨 篇4

【关键词】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现状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835-01

随着社区居民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社区保健服务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高层次、高质量的保健服务工作成为了更多居民的需求。近些年特別是在儿童保健服务上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对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1 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现状分析

1.1社区儿童保健专业人员紧缺

我中心服务辖区包括21个居民小区,分布于东湖周围,服务人口为4.4万人,分布人群以城镇居民集聚为主,年龄分布以儿童及中青年为主。庞大的被服务人群需要更多的保健专业人员,但是目前社区儿童的保健工作面临了专业人员紧缺的现状,没有足够的人员保健服务,保健工作就无法持续进行。

1.2 0~3岁的儿童流动性大,系统管理率不高

由于社区的暂居人口比较多,有部分儿童家长来自农村,流动性比较大,尤其是0岁~3岁的儿童,整体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在对儿童的保健重要性的理解上不足,再加上社区儿童保健的宣传力度不够,有些家长并没有及时与地区的保健部门针对儿童保健问题进行联系,大多都是被动接受保健服务。以上的因素对儿童保健服务的系统管理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1.3家长对于儿童保健的意识淡薄

有部分家长受到文化教育不足的影响,对儿童的保健工作重要性认识度不够,家长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以社区为单位的儿童保健服务工作执行上遇到了困难。部分家长缺乏主动对儿童保健信息求知的意识,造成了家长保健知识匮乏,保健行为落后的结果。

1.4社区儿童保健服务设备简陋

受到人员和工作条件的限制,社区的保健工作并没有得到最大化物质上的支持,有些儿童保健是由地段范围内的医院执行,一些保健服务也只是局限于比较基础的身高以及体重的测量,对社区儿童生长发育的情况进行基本的统计,并没有就主要的保健问题进行探讨。而用于保健服务的保健设施长年没有进行更新换代,很多都比较简陋,保健设施设备不足。

2 社区儿童保障方法措施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儿童的保健以及健康知识会成为社会上巨大的潜在需求,对保健知识的需求层次也会越来越高,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家长整体上对科学系统儿童保健知识的需求决定了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工作必须狠抓落实。对此卫生局的社区服务机构对此做了一定的努力,例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这在去年10月中的档案数量累计就达到了31207人,完成建档率达到了70%以上,明显比前年提高不少。其次,贯彻落实了更多的健康教育形式,去年在宣传板报、教育宣传栏、宣传活动资料上都下了很大功夫。此外,还要重视了预防接种的工作,仅去年就将预防接种人次升到了11797人次,将接种率提升到95%以上,并保证了无差错事故的发生。去年一年的工作中,卫生局为社区的保健工作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随着保健服务对象的不断增多以及服务要求的提升,社区儿童的保健问题还需经过更大的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2.1在社区内普及儿童保健知识和健康教育内容

在进行当今的健康教育以及传统的医疗保健教育工作上,其主要的不同点就在于两者对于全体与个人参与性与责任度的差别。因此,对社区儿童的健康教育成为了当下社会必要的社会资源,应该作为一项社会工程加以重视[1]。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需要改变过去重视治疗忽略预防的传统观念,要对社区儿童提供必须的医疗服务,同时还要抓好社区儿童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加大对健康教育的投入力度,将卫生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并开发多种卫生知识宣传途径深入地在社区中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从而提高社区中外来人口的卫生知识水平。此外,还要重视社区人口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的差异性,选择居民喜闻乐见且都能接受和理解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

2.2注重儿童保健方式的创新

当下,健康保健知识将逐渐成为社区居民必不可少的需求,但是受到不同的地域环境以及接受的文化教育导致水平不同的影响,社区居民对健康保健知识的需求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需要,因此,在进行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工作时要区分受众的个体需求,细分需求市场,有针对性地对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2]。儿童的保健知识需求不同,决定了宣传教育的方式需要不断地创新,要通过挖掘多种知识传播渠道,注重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的丰富和新颖,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平衡双相互动与个性化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儿童保健服务的工作人员需要更专业的知识和更先进的传播手段来对社区儿童进行指导,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保证其计划性与组织性,才能让社区儿童获得全面的卫生知识,从而得以树立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行为。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当前医疗保健机构中的设备、专业人员以及先进技术,将保健和临床相结合,开辟一条更适合当前保健服务工作进行的创新模式。

2.3培养更多优秀的社区儿童保健人才

儿童保健人员需要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才能不断提高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质量。保健人员要对儿童的健康进行检查和访视,对儿童的体弱、常见病、营养以及心理行为进行有效的指导,同时还要做好五官保健工作,这些保健内容覆盖范围广,因此,保健人员技术的掌握和知识的全面性提升工作迫在眉睫。

2.4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健全儿童保健内容

社区儿童的保健服务工作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对儿童保健内容进行扩展,不断满足当前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要求,同时还要做好教育与宣传的工作,使儿童问题切实得到社会的保障。

3 结束语

社区儿童保健工作质量的提升,需要系统科学的管理,此外还要加强外来人口的儿童保健管理,让外来儿童享受到与当地儿童同等的保健待遇,使得保健工作的进行更贴近群众,并以社区群众的服务为重心,真正做到“以社区为中心,家庭为对象,全面开展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的保健工作要求,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新的历史环境下创建全新的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工作的新门路,全面提升儿童科学系统保健率,为和谐社会以及下一代人的健康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玲.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现状与对策[J].医药论坛杂志,2012,12(09):78-79.

社区融合教育点亮智障儿童的生活 篇5

智障, 被定义为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者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知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智障儿童又称为智力残疾儿童。面对智障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需要全社会从认识、情感、行为上真正接纳, 通过政府组织、社团公益等多形式合力才能为他们“推倒”人为歧视的“藩篱”, 助他们融入社会、走上自力更生的阳光大道。下面,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搭建学校、家庭与社区融合平台

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 是一个小型社会, 人们的社会活动都是在具体的社区内进行, 是智障人士生活、学习、融入主流社会的重要场所。智障儿童接受社区融合教育, 实则是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体验、尝试乃至真正确定社会角色的过程。社区实施融合教育可以使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改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互独立、相互隔离的状态。因此, 社区管理者要把智障儿童融合教育作为一项重任, 整合社区资源, 专设社区融合教育机构, 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社区辅导员, 及时协调处理相关事宜, 与学校、家庭构建起一个教育网络体系, 形成社区、学校、家庭相融合的教育力量, 加强三者的互动和合作。社区通过举办适合智障儿童的实践活动、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与辖区居民沟通交流等形式, 既能为智障儿童提供真实可行的教育环境, 又可以引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还可以让社区居民消除对智障儿童的偏见和歧视, 从而真诚接纳他们、关爱他们、帮助他们。

二、把课堂教育迁移到社区

我们可以把智障儿童从教室带出来, 让他们逛超市、学游泳、乘公交、进电影院, 这也是进行社会融合课程的一部分。这种真情实景的体验和实践, 有助于智障儿童的生活化和社会化。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智障儿童学会自理、学会生存、学会技能, 从而融入社会, 因此, 学校教育不能只是“空中楼阁”, 而是要引导智障儿童“多接地气”, 把最简单的“1+1”的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具体, 变死板为创造, 让他们在超市买自己最喜欢的两支铅笔, 就比单纯地告之答案更具现实意义。如, 《认识交通设施》通常用图片来一一指认, 还不如带孩子们到社区某个十字路口认红绿灯、过斑马线、走人行横道、穿地下通道、上天桥走走, 这样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可以达到“知行合一”。教育即生活, 把课堂教育迁移到社区, 就可以给智障儿童一个真实可行的生活场景,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智障儿童更顺利地适应生活。

三、设置社区融合教学课程

开展社区融合教学, 要有一套支持性的融合教学课程。由于智障儿章的差异性比较大, 传统书本中的教材纲要, 例如多学科的划分都不适合智障儿童的现实需要, 更不要说能适应社会发展与社会顺利接轨。再加上“大而统”的陈旧教学模式, 使得智障儿童的个性特征得不到尊重和发掘, 因此, 要真正实现教育权利, 教育体制的设计以及教育项目的执行都应该考虑智障儿童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需要。针对智障儿童的教育目的并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系统的、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 其着力点应是为他们成为社会平等的公民打下基础。因此, 随着融合教育的兴起, 设置智障儿童的教材纲要, 就要从社会需要、学生个人需要、课程发展需要三方面出发, 突出社会化和个别化, 构建以康复训练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技能训练课程和潜在课程为支柱的课程体系, 开展以适应智障儿童、家庭、社区为目的的教学训练;教材的基本内容要以主题单元为龙头, 兼容不同的学科基本内容, 不同科目围绕主题单元展开不同的教学。同时还要不断开发课程资源, 整合多种资源为单元开展服务。

四、建构社区融合支持体系

社区儿童厨房教育课程开发的意义 篇6

儿童烹饪教育课程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培养和启发小朋友对美食与烹饪艺术的乐趣,极受家长和小朋友欢迎,已在日本、法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兴起“厨房育儿”热潮,还逐渐衍生了一种专门的儿童教育模式“厨房教育”[1]。日本福井县小平市有一家“亲子料理教室”,在大人的指导和帮助下,孩子们可以学会淘米煮饭、洗菜切菜煮菜,掌握把胡萝卜切成丝、打鸡蛋等烹调技巧[1]。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有一所“厨艺暑期学校”专为儿童传授各种烹饪知识和技艺,在每年暑假期间,100多名4岁至15岁的孩子参加该学校举办的烹饪培训,上课时间有半天和全天课程两种。通过简单的培训和学习,孩子们学会最基本的技巧,如给萝卜削皮、清洗,制备两种不同种类的沙拉等。有些孩子还可以参与到厨房其他厨艺中去,如做蓝带鸡排、法式洋葱汤等菜式,学会烤面包[2]。法国里昂一家儿童厨艺学校则帮助孩子制作传统美食。孩子们在一个月里通过烹饪制作学习,这些主要为5到13岁的儿童都能制作传统的菜肴或点心,孩子们总是对自己动手做的成果总是特别有滋味[3]。国内一些大城市酒店或商业机构也开设了类似的儿童厨艺班。如在北京,花田创意烘焙课通过培训孩子亲手制作精美的烘焙食品,培养孩子的协调性和动手能力,发挥孩子在儿童当中普及烹饪,帮助儿童提高营养健康饮食意识。课程由该酒店行政总厨亲自参与指导,着重互动实际动手教学,主要制作蛋糕、一些甜品与茶点。儿童们还可把他们自制的美食带回家[4]。

二、儿童厨房教育课程开发的意义

目前绝大多数家长除了学习以外,给孩子报了许多的兴趣班,想把孩子培养成多才多艺的人才,每年少年宫各种兴趣班报名时都是家长挤破脑袋为孩子争得一个名额。但很多家庭在培养自己的孩子时往往好高骛远,让孩子去学一些也许一辈子也用不上的技巧,比如学钢琴、舞蹈、书法、美术等,而忽略了受用无穷的生活技能,如烧饭、洗衣、打扫卫生等。因此,开设社区儿童厨艺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广大家长给儿童们提供一个课外兴趣班学习的机会,教会孩子们掌握最基本的烹饪常识,学会做简单的菜肴和食物,培养动手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总结归纳起来,儿童厨房教育课程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锻炼小孩吃苦耐劳的精神。

目前中国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为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家长、学校虽然意识到要锻炼小孩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精神,于是安排了小孩去军训、学农等活动,但厨房在许多家长和学校眼里却是孩子们的安全危险禁地,为了防止厨房里的水电、火的危险和避免脏乱,刻意让儿童越来越远离了厨房家务事,孩子们变得五体不勤、四肢发达,越来越对最基本的烹饪常识都一窍不通。其实,学会做日常的菜肴食物,长久坚持将会大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既培养动手能力,又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5]。

2. 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

通过学习厨艺课程,孩子们不仅可以增强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自己的一份兴趣。父母也可以一起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同孩子们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们在儿童厨艺课程里循序渐进地完成自己的烹饪作品,之后同他们的父母一起分享。通过烹饪课,让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能让孩子们变得更加独立,同时,也希望他能体会父母的辛苦,更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培养孩子下厨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孩子的自主、自理、自立的能力,提高孩子的素质、修养及内涵,让孩子学会孝敬父母,学会生活和感恩[6]。

3. 培养正确的健康饮食和营养饮食观念,了解悠久的饮食文化和美味佳肴。

小朋友学烹饪不仅是掌握一种重要的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厨艺体验,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培养正确的饮食观念,了解悠久的饮食文化和美味佳肴,改掉孩子们挑食的坏毛病。另外,成人们已经投入很多精力来解决儿童肥胖症和垃圾食品等问题,但在教孩子们如何远离薯条,转而享用家庭自制的健康食物方面做得还不够。孩子成长过程中,尝试在玩乐中自己动手制作食物,学习做菜现在正成为一件充满乐趣、知识和灵感的游戏。儿童厨房教育课程旨在以独特新颖的方式在儿童当中普及烹饪,帮助儿童和青少年提高健康饮食和营养意识,为所有儿童提供学习烹饪技术的均等机会[5]。

4. 掌握一种重要的生活技能,开发智力。

研究表明,孩子从小接触刀和火,手脚更灵活,下厨做菜还能提高动手和协调能力、开发智力。为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掌握一些生活生存和劳动技能很重要,烹饪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大有意义。不分女性或男性,做家务事、生活自理是每个人最低限度的生活能力,也是增进家庭生活的情趣,建立儿童间人际关系的基础。教育专家认为,家务事能处理得好的人,人际关系也不会太差。孩子的身体活动能力已经较强,渴望扩大独立活动的范围,不断尝试完成新的事情。这个时候也是孩子建立自我意识和培养劳动习惯的关键期,让孩子走进厨房,给他们动手的机会,可以让他们更加感到自己是被信赖、被依靠的,同时可以给孩子一个关心家人照顾家人的机会,对于培养孩子的爱心、自信心、独立性和动手能力非常有帮助[5]。

据国内一些大城市大酒店开设的儿童厨艺创意坊来看,类似的儿童厨艺活动还是很受家长和儿童的热烈欢迎和喜欢。但作为一门系统的社区教育课程来看,如何完善社区儿童厨房教育课程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挖掘,社区儿童厨房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应引起社会和教育界的重视。

摘要:目前在国内外逐渐兴起了儿童厨房教育课程,探索社区厨房育儿的模式。本文分析了在社区进行儿童厨房教育的现状,着重探讨了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如锻炼小孩吃苦耐劳的精神,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正确的健康饮食和营养饮食观念,了解悠久的饮食文化和美味佳肴,最重要的是掌握一种重要的生活技能,开发智力等等。

关键词:社区儿童,厨房教育课程,意义

参考文献

[1]童蔚.孩子早接触烹饪好处多[N].都市快报,2010-08-26(D13).

[2]黄晓南,马晓澄.加拿大孩子暑期快乐学厨艺[DB/OL].新华网,2012-07-29.

[3]程冲.里昂儿童厨艺学校:了解传统美食,挑战快餐时代[DB/OL].央视新闻网,2007-12-13.

[4]上海松江假日酒店MY FUN儿童烹饪班开课[DB/OL].上海热线网乐活频道,2011-11-29.

[5]代照.趣乐厨房,与孩子一同成长[J].现代装饰(家居),2011,(9):76-79.

社区儿童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此次调查研究中, 主要以我社区2008年1月份至2012年1月份参与儿保并建立档案的2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儿童有1 0 1例, 女性儿童有9 9例。结合其体检时间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为规律性儿童保健组, 对照组则为非规律儿童保健组。其中实验组儿童有112例, 对照组儿童有88例。实验组的纳入标准为符合规律儿保条件的儿童, 对照组的纳入标准为在生后的6个月、12~18个月任意1个月进行儿保的儿童。两组儿童在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 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社区儿童保健方法

我社区中心的儿童保健从医院产科出院办理“母子保健卡”开始, 在对母子办理转卡后, 在24h内对新生儿的情况进行家庭随访, 同时对产妇进行宣教, 包括母乳喂养的益处、正确的喂哺方法以及鱼肝油的使用方法等保健知识, 并嘱咐产妇以及家属在新生儿满月后进行系统保健以及预防接种工作。对于满月后进行儿童保健的儿童, 我社区结合相关的儿童保健准则进行全面的定期体检, 包括了生长发育情况、喂养、护理、早期综合训练、智力发育、口腔保健、实验室检查以及疾病检查等。规律儿童保健工作从生后第一个月开始, 由专业医师以及护理人员对儿童家属进行指导, 包括喂养、辅食添加、保健护理以及早期教育, 同时还对儿童的身高体质量以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查和分析, 从而全面了解和认识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另外, 开设电话服务为儿童家属进行指导和答疑, 并与相关机构和部门积极配合, 开展相关的宣传和保健活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观察, 主要包括了6个月、12个月以及18个月的体质量以及身高。同时观察两组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两组儿童经过18个月的调查, 生长发育情况比较见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 实验组儿童在生长发育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儿童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比较

两组儿童经过调查, 在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上, 情况见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 实验组在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在目前,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 人们的饮食结构以及生活方式开始出现变化, 一系列疾病的发生率也开始逐年上升, 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健康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对于儿童群体而言, 其身体器官还尚未成熟, 自身免疫能力以及抵抗力较差, 缺乏保健的情况下更加容易出现一系列疾病, 这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3]。由此可见, 社区需要加强对儿童的保健, 从多个角度对儿童以及儿童家属进行保健指导, 保证儿童的健康发育。随着国家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 社区儿童保健也开始有了不断的调整和变化, 儿童体检次数开始从原来的体格检查延伸到了心理指导, 并落实小儿早期教育, 对儿童喂养以及营养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以及全面性、科学性评价, 健康教育也从原来的单一性发展成灵活性, 儿童家属的自身保健意识也不断加深。对儿童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 有利于保证儿童的身体发育。适当对儿童进行抚摸能够有效促进儿童脑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 对儿童的迷走神经具有刺激效果, 有利于对末梢循环进行改善[4]。另外, 儿童时期是脑部智力发育的一个黄金阶段, 对儿童进行营养指导以及合理干预能够降低疾病的发生率。社区儿童保健在很大程度上为儿童以及家属提供了便利以及服务, 在提高了儿童定期体检率的同时也让家长加深了儿童保健意识。社区儿童保健的落实, 也让传统的医学服务模式得以改变, 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卫生保健的目标, 从以前的等待患者就诊发展成医师上门服务, 具有较高的经济性以及便利度[5]。

在此次调查研究中, 我社区对儿童保健情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 200例参与儿童保健并且建档的儿童中, 实验组112例为规律性保健儿童, 对照组88例为非规律保健儿童, 经过18个月的调查分析, 结果显示, 实验组的儿童生长发育以及营养性疾病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由此可见, 社区儿童保健对18个月内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儿童家长需要加以重视, 并积极配合保健工作的开展, 保持一定的规律性,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及保健, 对疾病需要尽早进行诊断, 采取合理措施进行治疗, 从而保证儿童身体的健康生长。

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儿童保健对18个月内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社区2008年1月份至2012年1月份参与儿保并建立档案的2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 结合其体检时间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为规律性儿童保健组, 对照组则为非规律性儿童保健组, 对两组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经调查结果显示, 实验组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 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应用价值和效果明显, 值得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社区儿童保健,18个月内,儿童,生长发育,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熊甲赛, 胡涛.社区1岁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应用效果探析[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1, 3 (7) :213-214.

[2]周彦文.2~3岁儿童父母儿童保健知识需求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28) :201-202.

[3]陆红珍.提高社区儿童保健工作, 促进儿童身体健康[J].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1, 9 (8) :187-188.

[4]王桂荣, 宋媛, 黄敏, 等.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在社区儿童保健中的推广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 (2) :98-99.

童年的消逝与儿童虚拟社区的兴起 篇8

徘徊寻觅重叫花香飘荡风中

叫句妈妈顿地撒娇夜夜伴我床

模糊迷幻神韵轻飘飘浮纵……

这是从名为《忆童年》的老歌中摘录的片段。童年应该是人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 然而由于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城市与农村分化的加剧、独生子女政策、功利化价值观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蔓延等因素, 童年正在慢慢消逝。2 0 0 7年8月, 企鹅俱乐部 (C l u b P e n g u i n) 被迪士尼以3.5亿美元巨资收购, 其标志网娃 (W e b k i n z) 在全美流行。国内, 以上海淘米公司的“摩尔庄园”和上海酷噜网络的“海底世界”为代表, 一大批儿童虚拟社区正在不断地涌现。互联网上有了专属于儿童的领地。人们忽然发现, 与童年的消逝相对应的是儿童虚拟社区的兴起。有人曾埋怨, 电子产品、计算机、网络为童年的消逝种下了苦果, 然而, 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对网络的分级设置、构建适合儿童的虚拟社区来化解矛盾呢?

在我看来, 也许电视或网络本身并不是导致童年消逝的真正原因, 而是由于我们对于这些媒体缺乏研究, 再加上没有比较好的分级机制。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所希望建立的儿童虚拟社区至少有3个关键点:一是转换视角, 以人为本。将儿童的“感受和体验”作为儿童虚拟世界的核心, 从而保证虚拟世界之于儿童的纯净度和价值。二是眼界要更加高远。我们不能简单地只是从教育和传播的角度来看问题, 而是要考虑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综合因素。儿童虚拟社区有助于我们了解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因为儿童在即使是不带有任何课程内容的儿童虚拟社区 (不包括与儿童年龄不符的网络游戏) 中的活动记录, 对我们了解儿童都是有帮助的。三是机制灵活, 便于随时调整。

儿童虚拟社区应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

幻想使儿童得以超越时空的限制, 成为另一个新世界的主宰。在孩子的世界里, 花是活的, 因为“花有眼睛, 花的叶子是她的手”。同样的, 房子也是活的, 因为“房子的窗户是他的眼睛”;风也是活的, 因为“风会跑”。于是, 儿童虚拟社区俨然是2 1世纪的“过家家”、互联网上的主题公园。这里的花、房子和风是“活”的, 都会说话, 都可以动。孩子们把虚拟形象想象成自己, 把自己的情感融在显示器移动的小人身上, 打扮自己, 让自己成长, 遇见新朋友, 和朋友们一起玩耍。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发现, 探索开发者设计的一个个故事、场景和秘密。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对社区拥有了归属感。

游戏是儿童存在的一种形式, 是儿童生存的一种状态。儿童虚拟世界之所以能够如此吸引人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它提供了具有高度临场感的多人即时互动的游戏空间, 使儿童们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 与虚拟世界里的人物形象展开互动。这是电视和电影所做不到的。儿童沉浸在虚拟社区中的活动, 体现了游戏的全部精神, 如自由、平等、创造和幸福等。

儿童虚拟社区应具有教育功效

自主自愿的参与精神

成人眼中的游戏不等同于儿童认可的游戏。以往的教育总是倾向于将儿童控制起来, 将儿童作为成人的“工具”来培养。而且, 到目前为止, 互联网上适合儿童的内容仍然很少, 而且网络没有分级机制, 儿童没有自己活动的空间, 没有适合他们的游戏, 只好去玩成人的网络游戏。

“摩尔庄园”、“海底世界”等儿童虚拟社区让千千万万的儿童找到了网上的精神家园:其一, 虚拟社区中的游戏是健康的;其二, 学生是自愿参与的, 不是家长或教师强迫的。目前, 儿童虚拟社区的主要内容还是玩——无拘无束地玩, 酣畅淋漓地玩。我们的教育人员、开发人员也可以进入到儿童社区中去, 体验这种难得的经历。我们可以“零距离”地了解儿童的网络思想和言行, 进而在此基础上开发出较新的、符合儿童精神需要的教育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访问次数的增加, 当儿童不再满足于这些已经玩过的游戏或简单的游戏时, 我们适时地“推送”新游戏进入社区, 这样就比较自然地由基于游戏的虚拟社区逐渐向基于教育游戏的虚拟社区过渡了。

香港中文大学开发的“学习村庄”就不单是只局限于游戏层面的社区了。学生自愿报名, 在教师的指导下, 对不同主题做深入探讨, 以完成专题研习任务。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热情, 组织者采取了“跨文化配对交流”这一手段, 即配对研讨的同伴不是来自香港本地, 而是和美国、台湾、深圳、广州等地的同龄学生交流, 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新鲜感。

先体验、再解释

我们的教育当前还是以教师的讲授居多, 学生的体验较少。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资源、素材, 但由于学生没有体验, 所以他们并没有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对学生而言, 他们也有可能认为学习这些知识没有实际价值, 所以不感兴趣。

虚拟社区可以先体验, 再解释, 因为虚拟游戏是安全的, 哪怕你无意中做出了碘化氮、雷酸汞之类的炸弹, 也不会像诺贝尔那样被炸伤。数学中的原理、定理、推论, 物理、化学、生物中各种各样的实验, 都可以让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尽情地创造。一个“恶作剧”的行为, 说不定能产生一个新发明!哪怕是试验最后都没有成功也没有关系, 当学生在课堂上听到教师的解释时, 就会恍然大悟, 并且铭记一生。

促进多元智能培养

专家和学者认为, 网络游戏本身也是一种体力和脑力的竞技, 可以促进青少年手眼互动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的能力等多元智能的培养。由于需要不停地移动和躲避, 所以自然能够培养手眼互动能力;由于学生需要自己去探索, 总结游戏规则, 所以能够培养归纳总结能力;由于学生经常要处理同时来自各方面的信息, 所以能够培养平行处理能力;很多虚拟社区都会提供二维或三维的空间, 所以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尽管这些能力都是比较基本和简单的能力, 但是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和生存显然也是非常重要的。

彭浦社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情况调查 篇9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乳牙 龋齿 患龋率 口腔卫生

中图分类号:R78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06-0045-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ncidence of the community preschool children dental caries to study the reduction of its incidence and provide the data for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The total of 1 925 children in 10 public kindergartens was investigated. The oral examination was conducted under the natural light with the plane mirror. The ages, gender and fillings of the cari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incidence of the dental caries was 28.00% (539/1925). It increased with the growth of the age year by year. The incidence of the dental caries reached its peak at 6 years old.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the dental caries in the community children is high. Th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the dental caries. The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actively to prevent the caries.

KEY WORDS preschool children; deciduous tooth; dental caries; caries prevalence rate; oral hygiene

为了解辖区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及矫治情况,进一步做好防护工作,2013年10月对辖区10家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乳牙龋病调查,现报告如下。

调查对象

对辖区内全部10家公立幼儿园中3~6岁1 92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检查,男983名,女942名。由口腔科医生使用口镜和探针,在幼儿园教室自然光下对儿童进行龋齿检查,检查结果记录在儿科口腔检查表中。

结果

患龋率

1 925名儿童有龋齿539名,患龋率为28.00%。983名男性儿童龋患率为28.59%,与女性接近(P>0.05)。年龄增加患龋率逐渐增加,从3岁的23.32%增加到6岁的32.38%(P<0.05,表1)。

龋齿填充率

有龋齿的539名学生中,患龋的个数为1 488个,龋均个数为2.76个,填充596个,填充率为40.05%。不同性别的龋齿填充率差别不大,不同年龄的龋齿填充率有明显差异,随着年龄增加,龋齿填充率逐渐下降,从3岁的61.11%减少到6岁的28.04%,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2.237,P<0.05)。

讨论

龋病不仅使牙体硬组织崩解,破坏牙体的完整性,向纵深发展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以及颌面部一系列病变。儿童病因与成人类似,但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牙齿结构随年龄增长不断发生变化,同时,因为解剖形态、牙体组织结构、儿童饮食特点、牙髓神经发育不全以及自洁和清洁作用差等因素,早期发现困难,危害也更严重[1]。

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孩子有了健康的乳牙,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帮助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若乳牙保护得好按时脱落,恒牙才能按期萌出,在牙龈的空位代替乳牙正常生长,不致于造成牙列不齐。保护好牙齿有其一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本次调查中,1 925名学龄前儿童患龋齿比例为28.00%,低于文献其他地区的报道[2-4]。有报道显示,我国的婴儿从1岁起龋率呈直线上升,到4~6岁时达到高峰[5]。这一点也与本次调查结果中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患龋率逐年增长的结果一致。儿童患龋齿后如果缺乏及时的治疗,不但会使龋齿进一步发展,影响儿童口腔及面部各组织的正常发育,还对患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本次研究发现龋齿填充率为40.05%,高于文献中其他地区的报告,但随着年龄增加,龋齿填充率逐渐降低的现象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张春玲. 3-6岁儿童龋齿情况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35): 250-251.

顾筱煜. 江苏省通州城区幼儿园乳牙龋齿情况调查[J]. 医学信息, 2011, 24(17): 5847-5848.

严标燕. 浦江县2011年4246例在园儿童龋齿情况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6): 121-122.

唐晨芬. 桂林市981名学龄前儿童龋齿情况分析[J].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 4(1): 377.

韦花雪. 金城江区在园儿童龋齿情况调查[J]. 医学信息, 2013, 26(4): 130.

浅谈社区环境设计与儿童教育 篇10

关键词:体验教育,社区环境设计

1 目前社区环境的主要问题

1.1 设施功能不完善

当前社区环境已经考虑了小孩的活动需求, 大多设置了一些活动设施, 但是设施的设计过于简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没有考虑小孩的年龄层次、生理发育需求、参与创造的需求等。

1.2 绿化教育功能缺失

目前社区绿化主要考虑美观, 设计中关注层次、色彩、健康等基本法则。没有考虑孩子与树木花草的接触和互动。

1.3 空间设计单一

除了个别社区出于提高档次的原因设置了一些水景、地形之外, 大多数社区环境空间比较平, 缺乏想象空间。

1.4 交往功能不完善

除了在活动场地外, 没有更多的交流互动空间。

1.5 安全性差

设计中满足了基本的规范, 但是缺乏对孩子尺度的研究, 很多设计实际上对于孩子的活动会形成安全隐患。

2 儿童的活动特点及需求

2.1 3~5岁儿童活动的主要特点及需求

这个阶段儿童肌肉的力量较弱、耐力较差, 动作不够平稳、准确、灵敏和协调, 喜欢和其他孩子玩耍, 有时充满竞争性。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 需要设置跑步、平地跳跃、平缓坡攀爬的柔性场地以及较矮的攀登设备、各种中、小型运动器材。

2.2 6~8岁儿童活动的主要特点及需求

孩子特别活跃, 个体表达强烈, 精细动作更加熟练和自如, 比较复杂的按钮, 机械装置, 有动作和互动的玩具对他们来非常有吸引力, 且操作简单。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 需要较大的跑步活动游戏场地, 不同类型的钻、爬和攀登设施, 多种运动器材。

3 儿童心理特点

3.1 3~5岁儿童心理特点及需求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 刚刚脱离婴儿期, 对外界有着极强的感知力, 渴望接受视觉、触觉、听觉以及嗅觉等各方面的信息, 对万物充满了好奇。

3.26~8岁儿童心理特点及需求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始积累一定的文化信息, 可以理解幽默和典故, 并能欣赏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知道什么是对, 什么是错, 喜欢冒险, 他们的追求, 比自己实际年龄会大3、4岁。喜欢创造性地进行身体运动, 胆大鲁莽。

4 社区儿童环境设计

4.1 设计原则

按年龄段分区域设置。活动设施及场地应按照不同儿童的年龄段分别设置, 可以使儿童的更好的互动交流及减少不同年龄段孩子在一起伤害的风险。按儿童心理及生理的需求设置。不同的场地及设施。

4.2 空间对策

按照以上分析, 社区中至少应包含已下空间:分年龄段的独立场地区及设施区、探险空间、感知自然的绿色空间等。

5 社区绿化空间设计

5.1 仿自然的环境

社区里应该有树林、花丛、小溪, 树林中有小动物和小鸟, 花丛中有各种昆虫, 小溪中有小鱼和青蛙。孩子既可以远距离的观察, 也可以近距离的接触。白天可以认识自然的色彩, 夜晚可以倾听自然的声音。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想象力以及快乐健康的心理。同时, 可以创造一些让孩子参与社区环境维护的活动, 这样既可以增加孩子之间的互相交流的机会, 也可以逐渐创造一个儿童与社区环境空间的相互共生的关系。

5.2 游戏环境

现在的社区环境设计中, 在这方面考虑的比较多, 但不全面。平整的场地和冰冷的器械不是孩子游戏的全部。目前国外有些做的好的儿童游戏空间, 可以捉迷藏、爬小山。甚至有的地方就是裸露一块土地, 孩子可以在上面自由的发挥, 总之, 不要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3 劳动的场所

社区中至少要有那么一小块地方, 可以种植西红柿、蔬菜等。可以让孩子参与, 知道食物从哪里来的。有了种植劳动的体验, 孩子能够相信自己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生产出食物。并逐渐培养其成就感及自信心。这样的经验, 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 要实现上面提到的环境, 需要物业等部门付出更多的劳动。但是能够通过环境的营造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 加深孩子们对自己所居住社区的认识和关怀, 培养并增强孩子对所居住的社区的关心与爱心, 激发孩子们原有的想象与创造潜能, 提升孩子们与居民及环境之间的丰富的共生关系。为了使孩子们在社区快乐健康地成长, 这些付出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应力集中区域下一篇:青年家庭